古今异义范例6篇

古今异义范文1

古今异义 1、 余住西湖 余:古义:我。(例:余住西湖)今义:剩下。

2、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古义:名词,古代罚酒用的酒杯。(例如: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今义:白色。

3、是日更定矣。 是:古义:这。今义:判断词(与“非”相对)。

(来源:文章屋网 )

古今异义范文2

【关键词】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 释义 原因 意义

一:古今释义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许慎在《说文解字》里释义,攻,击也,又引申为“治”,所以有攻击与专治两重解释。异,分也,表示有分别之意,不同于自身。端,物初生之题也。结合起来,“异端”一词便有了异于自身的他技、极端主义、非圣贤之道的三种解释。他技是相对于以自身所执为大道而言的小道;极端主义为偏于一端,不走中道的意思;而非圣贤之道具有邪、不正当、不正确的意思;而“已”,在句子中便有了作为动词的停止与语气词的两种用法。“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据天文本论语校勘记,“已”下有“矣”,古本、唐本、金藩本、正平本同。 总结古今释义,关于“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的阐述大体有以下六种释义:

一:专注于极端主义,这是有害的。赞成这一释义的有宋朝的朱熹,“范氏曰:‘攻,专治也,故治木石金玉之功曰攻,异端,非圣人之道,而为别为一端,如杨墨是也。其率天下至于无父无君,专治而欲精,为害甚矣。’‘程子曰:佛氏之言,比之杨墨,尤为近理,所以其害为尤甚。学者当如淫声美色而远之,不尔,则VV然入于其中矣。’” 与这一解释相近的还有批林批孔时期《<论语>批注》的“攻,攻读,钻研。异端,不同的主张。孔丘所说的异端就是新兴地主阶级的革新学说。” 二:专注于他技这等小道,这是有害的。关于这一释义的说法为:“颜氏家训省事篇: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如此之类,皆得梗概,皆不通练以及论语后录:异端即他技,所谓小道也。小道必有可观,致远则泥,故夫子以为不可攻,言人务小道而致失大道。” 三:专向反对的的一端用力,那就有害了。这一释义的支持者为:《集解》攻,治也,善道有统,故殊途而同归。异端,不同归者也。 以及钱穆的“可见本章异端,乃指孔子教人为学,不当专于一偏,戒人勿专在对反之两端坚执其一所谓异途而同归,学问当求通其全体。” 还有,李泽厚也支持这样的观点:“盖异端者各为异端,彼此互异,唯执持不能同则悖,悖则害矣。” 四:攻击不正当、邪恶的议论,祸害便可消除。这一释义的持有者为:孙弈示儿编谓:攻如“攻人之恶”之攻,已如“末之也已”之已,已,止也。谓攻其异端,使吾道明,则异端之害人者自止。 杨伯峻也持同意观点:批评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会被消除。五:攻击极端不走中道的议论,祸害便可消除。持这一论点的是南怀瑾:异,就是特别的,不走中道的,标新立异的,怪异的。 六:攻击不同于自己的他技小道,这是有害的。这一释义的支持者为李零:“异端,指不是君子所为的小道,与异端邪说无关。原文的意思,就是攻击小道很有害。” 还有燕山大学的高迎泽、张瑾通过句法结构分析也得出了同样的释义。

二:释义的原因及意义

对于“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以上六种释义都有着它形成一种阐释的缘由及意义。其中释义一与释义四、释义二与释义六,释义三与释义五是相对应的。在释义一中,朱熹把异端直接与美与丑联系起来,认为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时,佛、道是异端,对于正统而言,他们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邪恶的。这就很难怪宋以后的科举考试都以四书为基础了。而其实孔子生活的年代,佛与道尚未形成,连杨墨也没形成,朱熹这样的引证是有误的。 而这也很好地说明了朱熹注四书时是很注重自身的心的主观性的。值得指出的是,他作为当时的一个大学问家,他告诫人们要远离淫声美色,确实又是作为知识分子背起醒世的担当,也是他释义的社会现实意义。社会现实意义也是释义四的态度追求。其实在上世纪70年代的批林批孔盛行时,北大哲学系学子翻译的论语还是忠于经典的,不理智的是,他们把《论语》与孔子绝对化地当做了奴隶制度与专制社会阻碍新民主前进顽固势力,给他们戴上各种高帽,加以彻底的批判,从而让儒家传统受到最巅峰的破坏与扭曲。所以在此处的“异端”就“自然而然”地被解释为孔子眼里的新生民主阶级。孔子这样吃黄连,或许我们需要考虑一下,当新生力量标榜自己的合理与文明而对“顽固”了两千年的文化加以拳脚时,谁更野蛮。

笔者认为,释义二的提出前提是:什么是大道什么是小道不仅界限分明而且是被确定了下来的。在这种语境下,就不存在如今我们今天所说的专才与通才了。按照这样的理论,在人的精力有限前提下,只有专攻于书卷的人,才能有机会走向大道。而实际上,小道的理解仅仅是异于自身而已,用我们现在的眼光去看,并无大小之分,所以释义二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存在很大不足的。释义三与释义五其实是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无论是反对抑或被反对的一方,均为一端,一端即为不中,不中即不得全体;攻击不走不中道的思想做法,祸害便可解决。因而两种释义的最终指向都是以中为用。端,每一段的发端也。他们这样释义的立场便是基于儒家传统的中庸思想。这一种思想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第六)便体现得很明了。钱穆注释:孔子平日言学,常兼具两端,如言仁常兼言礼,或兼言知。又知音质与文,学与思,此皆兼举两端,皆《中庸》所谓执持其两端,则自见有一中道。中道在全体中见。仅治一段,则偏而不中央。故《中庸》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结语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因为在“攻、异端、已”等词语的不同意义,以及语法区别,形成了以上六种解释。释义一与释义四有其现实社会意义的原因与意义,释义二与释义六所折射的是关于社会专才与通才的讨论以及中华民族所强调的兼容,释义三与释义五是基于儒家中庸美学思想的阐释。

参考文献

[1]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8月版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3]北京大学哲学系1970级工农兵学员《<论语>批注》,中华书局1974年版

[4]钱穆《论语新解》,九州出版社2011年7月版

[5]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6]南怀瑾《论语别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古今异义范文3

《蒹葭》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追表达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泗。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道阻且右”中的“右” 古义为“迂回,弯弯曲曲” ,今为“表示方位”。

(来源:文章屋网 )

古今异义范文4

例: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

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3.穷古义:穷尽。今义:经济贫困。

例: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4.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5.布衣古义:平民。今义:棉布衣服。

例: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6.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对某事表赞同。

例: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7.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开业(多指商业部门)。

例: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8.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例: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9.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

例:兵甲已足(《出师表》)

10.池古义:护城河。今义:小水塘,池塘。

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二章》)

11.居古义:停留,过了。今义:居住,住所。

例: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12.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例: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3.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例: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14.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去

例: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15.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例: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16.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17.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18.烈士古义:有雄心壮志的人。今义: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人。

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19.虽然古义:两个词,“虽”即“虽然”,“然”即“如此”“这样”。今义:连词。

例: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古今异义范文5

nbsp; 一、狭义通假字。通假字是古书常见用字现象之一。大量存在的通假字造成古书的难读难解。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在书写过程中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本字。因此,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别字。通假字的形成的原因经分析主要有:

1、字形与字义的关联尚未固定。古人造字表义时,该用某字表示某义还在形成过程中,某个意思既可使用甲字表示,又可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乙字表示,没有一定规律。而我们现在用某个字确表某种意思的固定观念去看,就有了通假字。所以,时代越古的文章通假字越多;时代越近的文章通假字越少。

2、古人依声记录文章的结果。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古书几被烧光。汉代时,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部分书籍重写出来。古人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因当时背诵者只记住了读音而未记住其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或者记录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第一个人这样写固然是前面所说的写了别字,但后人都这样效仿以后也就积非成是,而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二、假借字。造字有难易。形象可以描绘或意思可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的字易造;但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的字难造,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假借是六书里造字办法之一,如用本义是小麦的“来”表示动作来去的“来”;用本义是鸟名的“难”去表示困难的“难”等都使用的是假借义。

假借字有两类:一是本有其字的用字当中的假借,即狭义通假字。一是本无其字的不造字的假借。本无其字的假借是用现成的汉字做表音符号,去记录一个新词的新义,不管这新词、新义与字义是否有关。

三、古今字。古今字指古今分化字,人们把分化前的字称为古字,古字即古已有之;把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古代字少,一个字有时有多种职能,可同时表示几个互不相关的意义。由于文字日益发展,另外找一个新字去表示某种意义,分担了原来字的一些功能,由于造字时间不同,有先有后,这个新造字和原来的字之间的关系就是古今字的关系。今字是后来造的新字,新字造成后就成为长期工。

有些古今字的形成最初经历过假借阶段。一个字若同另一个字存在古今关系,那么在今字产生以前,古字曾有被借去表示与之有关(如奉-俸)或无关(如莫-暮)的意义的假借阶段。古今字是一个历史概念,与原字义有关或者无关都可以导致古今字的产生。如奉是两手捧着恭敬地接受,被借去作俸禄的意义,两义密切相关。又如莫本来的日暮义,与它被借去记录的无指代词的意义就毫不相关。

古今字是汉字的孳乳分化,而通假字是放弃现存的字不用,临时用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所以在严格意义上是不能把古今字处理成通假字的,否则就会产生一个已经产生的字,通到一个还没有产生的字上去了的情况,这无论如何是说不通的。

四、异体字。异体字是指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但写法不同的两个或以上的汉字。异体字产生主要是造字的方法不同,改换了意义相近的形符,或改换了声符。异体字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异体字可分为完全异体字和部份异体字。

在任何情况下读音和意义都一样的异体字为完全异体字;只在某些情况下才相通的异体字为部份异体字。有时异体字和正式使用的字体在各地有所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如在大陆“够” 是“够”的异体字,而在台湾却恰恰相反。

五、中学阶段的通假字教学

1、追溯历史,明白原因。中学生初次接触到通假字时,要做好引入工作。告诉学生,古人造字较少,口语中有了一个词,而文字里却没有表示该词意义的相应的字。当然一般多因为该词义较抽象, 不易造字,只好用一个同音字代替。这样就出现了那些别字——通假字。且离我们时代愈远,字量就越少,通假的情况也就越多。 当然也有本身已有相应的字,作者仍写别字的情况。特别是上古时期,文字的使用还没有规范,所以当时允许同音代替。且汉代以前无字典,书写工具又落后,文章辗转相抄,人们也

较易用同音代替的办法为文,多用笔画简单的字代替繁多的字。后代作家为了仿古,也使用通假字。但相对来说随着历史发展,汉字的丰富,通假字的数量也在逐渐减少。

2、结合符号,讲析含义。按今天的说法,通假字即古人写了一个别字,应给它画个叉;再告诉学生,这种别字在古文中很常见,古人认为写这样的别字是可以的。这不是知错不改吗?不是的。要学生明白古人这样写,是时代的无奈,我们要发扬理解精神,不苛求,所以古人用了这样的别字也算正确,把叉圈掉。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表示通假字的符号? 。它既表达了我们对通假字的认识和态度,又非常形象易懂。

3、记住格式,歌诀强化。通假字的解释有固定的格式,一般表示为:甲通或同乙,接着再解释词义。其中,甲代表通假字或古字,乙代表本字或今字。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教师可以用如下歌诀对通假字、假借字、异体字、古今字作一点区分:有字未用是通假,难造永占为假借。异体异形同音义,借后造新分古今。

古今异义范文6

关键词:颜师古;《汉书注》;训诂术语;某,亦某字

《汉书注》是颜师古的学术代表作,堪称注《汉书》的划时代、集大成的典范之作,为后人阅读《汉书》扫除了各方面的障碍。《汉书注》在训诂、校勘及考证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颜师古广泛吸收前人成果,抉择按断,兼下己意,而对于无法下确定结论的,便多存异说,为之兼容并存。在训诂方面,颜师古非常重视注音规范,讲求雅正,以音求义,解决了难字的音读及义训。

术语是科学理论建设的重要环节,没有内涵和外延确定的术语,科学的抽象思维便难以进行。术语标志着某种现象已被从本质上概括体现出来,也标志着许多与之近似的现象已被区分出来。科学术语的确立与科学原理的总结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全面研究《汉书》颜师古注训诂术语有助于我们了解有唐一代训诂术语的使用情况,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唐代语言面貌提供帮助,为进一步研究汉语言文字学术语学和科学的汉语史、训诂学史提供经过论证的术语、语料。

本文主要分析术语“某,亦某字”的使用情况。“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主要用来说明异体字、假借字、古今字等,有时也可以表注音,说明同源词等。“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也是用来表通用字的。”某,亦某字”这一术语共使用32次(不计重复)。

一、用“某,亦某字”表异体字

异体字,又称又体、或体、说文解字中称为重文,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异体字又可分为“完全异体字”(在任何情况下读音和意义都一样)和“部分异体字”(只在某些情况下才相通)。在《汉书注>中,用“某,亦某字”表异体字共有12次。占使用总数的37.5%。例如:

(1)《汉书·五行志第七下之上》:“温而风则生螟媵,有裸虫之孽。”颜师古注:“裸亦赢字也,从衣果声。”《说文·衣部》:“赢,袒也。从衣,赢声。裸,或从果。”段玉裁注:“俗作赢。”《广韵·果韵》:“裸,赤体。”《广韵·果韵》:“赢,同裸。”《吕氏春秋·观表》:“地为大矣,而水泉草木毛羽裸鳞未尝息也。”《太玄·玄》:“类为其裸。”范望注:“裸,为无鳞甲毛羽,人为之长也。”《楚辞·九章·涉江》:“接舆髡首兮,桑扈赢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王逸注:“赢,一作裸。”洪兴祖补注:“赢,赤体也。”“裸”和“赢”为一对异体字,义为“赤体”。

(2)《汉书·韩彭英卢吴传》:“于是信孰视,俛出跨下。”颜师古注:“侥亦俯字。”《说文·页部》:“俯,低头也。从页,逃省。太史卜书俯仰字如此。杨雄曰:‘人面俯。’俛,俯或从人、免。”段玉裁注:“《匡谬正俗》引张揖《古今字诂》云:‘俯,今之倪俯也。’盖俛字本从免。俯则由音误而制。”《广韵·虞韵》:“俯,《汉书》又作侥。”《周礼·考工记·矢人》:“前弱则倪,后弱则翔。”郑玄注:“倪,低也。”《左传·成公二年》:“韩厥倪,定其右。”杜预注:“倪,俯也。”《玉篇·人部》:“俯,谓下首也。”《字汇·人部》:“俯,倪也,又曲也。”“倪”和“俯”为一对异体字,义为“俯身,低头”。

(3)《汉书·王贡两龚鲍传》:“东家有大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枣以啖吉。”颜师古注:“啖谓使食之,音徒滥反。啖亦啖字耳。此义与《高纪》‘啖以利’同。”《说文·口部》:“啖,噍啖也,一曰瞰。”《广雅·释诂二》:“啖,食也。”《说文·口部》:“啖,食也。从口,自声。读与含同。”《广韵·敢韵》:“瞰,瞰食。或作啖。”《广韵·敢韵》:“啖,上同。”《广韵·敢韵》:“啖,亦同。”《集韵·肱韵》:“啖,或作啖。”《国语·晋语二》:“主孟啖我,我教兹暇豫事君。”韦昭注:“啖,啖也。”由“吃”义引申为“利诱”。“啖”和“啖”为一对异体字,义为“吃”。

二、用“某,亦某字”表假借关系

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假借字有两类。一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那就是上面所说的假借字。假借字的另一类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本有其字的意思是在日常使用的文字当中本来有表示某个词义的书写形式,但是在使用当中不用本来约定俗成的字形而写为另外一个意义不相涉而音同或音近的字。《汉书注》中,用“某,亦某字”表两个字的假借关系,这类共7次,占使用总数的21.87%。例如:

(1)《汉书·高帝纪念下>:“填国家,抚百姓,给饷傀,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颜师古注:“鬼亦馈字。”《说文·食部》:“傀,吴人谓祭曰傀。”段玉裁注:“读与馈同。按祭鬼者,馈之本义,不同馈也。以馈为馈者,古文假借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傀,假借为馈。”《管子·弟子职》:“各撤其傀,如于宾客。”钟广笺释:“傀,与馈同。”《说文·食部》:“馈,饷也。”《荀子·正论》:“曼而馈。”杨惊注:“馈,进食也。”“傀”假借为“馈”,义为“给人食物”。

(2)《汉书·扬雄传上》:“陿三王之陀薜,峤高举而大兴。”颜师古注:“薜亦僻字也。峤,举步貌也,音去昭反。”《说文·艹部》:“薜,牡赞也。”《尔雅·释草》:“薜,山蕲。”郭璞注:“《广雅》曰:‘山蕲,当归。’当归者,今似蕲而麅大。”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部》:“薜,段借为僻。”《说文·人部》:“僻,避也。”《吕氏春秋·慎行》:“晋之霸也,近于诸夏,而荆僻也,故不能与争。”高诱注:“僻,远也。”“薜”假借为“僻”,义为“偏僻”。

(3)《汉书·五行志第七中之上》:“入地则孕毓根核,保藏蛰虫。”颜师古注:“核亦荄字也。草根日荄,音该。”《说文·木部》:“核,蛮夷以木皮为箧,状如簌尊。”段玉裁注:“今字果实中日核,本义废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核,叚借为荄。”《说文·艸部》:“荄,艸根也。”《尔雅·释草》:“菱,根。”郭璞注:“俗呼韭根为荄。”《方言》卷三:“荄、杠,根也。”《汉书·礼乐志》:“清明开动,根荄以遂。”颜师古注:“草根曰荄。”“核”假借为“荄”,义为“草根”。

转贴于 三、用“某,亦某字”说明古今字

所谓古今字,是指古今分化字,我们把分化前的字称作“古”字,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汉书注》中,用“某,亦某字”说明汉书中的文字关系。这类共有6次,占使用总数的18.75%。例如:

(1)《汉书·王子侯表上》:“至于孝武,以诸侯王畺土过制,或替差失轨,而子弟为匹夫。”颜师古注:“畺亦壃字也。”《说文·畕部》:“置,界也。从晶,三,其介画也。疆,畺或从工,强声。”段玉裁注:“今则疆行而畺废矣。”徐灏注笺:“置、疆古今字。”《玉篇·土部》:“壃,同疆。”《周礼·春官·肆师》:“与祝侯禳于畺及郊。”《尔雅·释诂下》:“疆,垂也。”《书·泰誓中》:“今朕必往,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孔传:“言我举武事,侵入纣郊疆伐之。”“畺”和“疆”为一对古今字,义为“疆界,疆域”。

(2)《汉书·谷永杜邺传》:“悉罢北宫私奴车马婧出之具。”颜师古注:“婧亦惰字耳。惰出,惰游也。”《说文·心部》:“慵,不敬也。从心,埔省。《春秋传》日:‘执玉憜。’惰,憜或省自。婧,古文。”《玉篇·心部》:“憜,同情。”《集韵·遇韵》:“惰,懈也。亦作婧。”《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滕成公来会葬,惰而多涕。”杜预注:“惰,不敬也。”“婧”和“惰”为一对古今字,义为“不敬、懈怠”。

(3)《汉书·地理志上》:“临邑,有沸庙。”颜师古注:“沸亦济水字也。其后并同。”《说文·水部》:“沸,沇也。东入于海。”段玉裁注:“四渎之沸字如此作。而《尚书》、《周礼>、《春秋》三传,《尔雅》、《史记》、《风俗通》、《释名》皆作‘济’……则知汉人皆用‘济’。班志、许书仅存古字耳。”《汉书·地理志》:“沸,河惟兖州……浮于沸、漯,通于河。”颜师古注:“沸本济水之字。”“沸”和“济”为一对古今字,义为“水名”。

四、用“某,亦某字”表注音

这类共3次,占使用总数的9.37%。例如:

(1)《汉书·陈胜项籍传》:“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好奇计。”颜师古注:“居鄛,县名也,《地理志》属庐江郡。鄛音巢,字亦作巢。本春秋时巢国。”居巢县:秦置,亦名居鄛。后汉永平中,徙封刘般为居巢侯国。东晋后废。在今安徽省巢县东北。“鄛”和“巢”上古音同为崇母宵部字,古音相同,表注音。

(2)《汉书·扬雄传下》:“而丰子寻、歆子菜复献之。”颜师古注:“棻亦枌字也。音扶云反。”《说文·木部》:“梤,香木也。”段玉裁注:“此形声包会意也……芬为草香,梤为香木。”“棻”和“枌”上古音同为並母文部字,古音相同。表注音。

(3)《汉书·地理志上》:“裹德。”颜师古注:“裹亦怀字。”“裹”和“怀”上古音同为匣母微部字,古音相同。表注音。

五、用“某,亦某字”说明同源词

同源词指音义相关,由同一语源孳生的词或词素。这类共2次,占使用总数的6.25%。例如:

(1)《汉书·地理志下》:“赐受叝、酆之地,列为诸侯。”颜师古注:“叝亦岐字。”《说文·山部》:“叝,周文王所封,在右扶风美阳中水县。从邑,支声。岐,叝或从山,支声。因岐山以名之也。”《尚书·禹贡》:“导岍及岐,至于荆山。”孔安国传:“三山皆在雍州。”《诗·大雅·绵》:“率西水浒,至于岐下。”《文选·张衡(西京赋)》:“岐梁汧雍。”李善注:“薛综引《说文》曰:‘岐山在长安西美阳县界,山有两岐,因以名焉。”“叝”和“岐”上古音同为群母支部,古音相同。刘钧杰《同源字典补》:“岐山因山有分枝而得名;叝邑因境内有岐山得名。”二者为一组同源词。

(2)《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循河湟漕毅至临羌,以示羌虏。”颜师古注:“视亦示字。”《广韵·至韵》:“视,看视。视,古文。”《集韵·至韵》:“视,古作视。”《说文·示部》:“视,瞻也。”《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墨子·辞过》:“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玉篇·目部》:“视,亦作示。”《玉篇·示部》:“示,语也,以事告人日示业。”《诗·小雅·鹿鸣》:“视民不恌。”唐孔颖达疏:“古之字,以目视物,以物示人,同作视字。后世而作字异,目视物作示傍见,示人物作单示字,由是经传之中,视与示字多杂乱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视,段借为示……《汉书》多以视为示,古通用字。’”“视”上古音为禅母脂部字,“示”上古音为神母脂部字,禅神旁纽,脂部叠韵,古音相近。都有“看”义,二者为一组同源词。

《汉书注》是一部随文释义性质的著作,颜师古作注的目的不是专门为了探求语源,寻找词的造词理据,而是要疏通文意,解释词的文献实际使用义,使在当时看起来晦涩难懂的《汉书》能够有一个较好的翻译版本。

由于在作注时均是就某一词作出意义训释,所以颜师古所系联的同源词大都是两两相对的,他仅仅还处于局部系源的阶段。但是这对我们全面系源、推源及归纳词族,整理词义的发展脉络,却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六、用“某,亦某字”说明连绵词

这类共1次,占使用总数的3.12%。

《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下》:“蟋蟀俟秋唫,蜉蝤出以阴。”颜师古注:“蜉蝤,甲虫也。好丛聚而生,朝生而夕死。蝤,音由,字亦作蝣,其音同也。”《尔雅·释虫》:“蜉蝣,渠略。”郭璞注:“似蛄蜣,身狭而长,有角,黄黑色。丛生粪土中,朝生暮死,猪好啖之。”《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孔颖达疏:“舍人日:‘南阳以东曰蜉蝣,梁、宋之间日渠略。”“蜉蝤”为连绵词,也可以写作“蜉蝣&

rdquo;。

七、用“某,亦某字”表释义

这类共1次,占使用总数的3.12%。

《汉书·王莽传中》:“中部洎后十郡。”颜师古注:“洎亦泉字也。泉,及也。队音遂。此下并同。”《集韵·至韵》:“洎,及也。”《庄子·寓言》:“后仕,三千钟而不洎,吾心悲。”郭象注:“洎,及也。”《说文·口部》:“泉,众词与也。”《史记·夏本纪》:“淮夷 珠泉鱼。”司马贞索隐:“泉,古暨字。泉,与也。”都有“及、至”义。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颜师古《汉书注》中“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主要用来说明异体字(占使用总数的37.5%)、说明假借字(占使用总数的21.87%)、说明古今字(占使用总数的18.75%),其次表注音和说明同源词(分别占使用总数的9.37%、6.25%),偶尔用来说明连绵词、表释义(各占使用总数的3.12%)。

综上,颜师古注中“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主要用来说明异体字、古今字、假借字,所以黄建中所说“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也是用来表通用字的”并不能真正概括这一术语的用法。而且像一些次要用法如表注音和说明同源关系等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

中国传统训诂学并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术语,不同的训诂学家所使用的同一术语往往所指不同,造成后人理解的失误,因而何九盈先生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中指出“对古代语言学著作中的一些常见的名词术语要进行一番彻底的研究,基本名词术语搞不清,我们就难以对古人的学术成就做出准确的评价。”我们深以为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