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寄京师诸弟范例6篇

寒食寄京师诸弟范文1

一、士大夫悲天悯人的情感寄托

时光变幻,春秋代序,万事万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而苏轼作为一名封建士大夫,他为生民立命的决心始终没有变。《宋史》记载: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则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在幼年的苏轼心中,儒家积极入世、为民请命,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士大夫使命已经形成。特别是在节序交替的特定氛围中,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更加强烈。

熙宁二年(1069),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试图改变朝廷积贫积弱的局面。由于和王安石变法方式相抵牾,苏轼自请外放。熙宁七年,苏轼调任密州知州。密州是一座人穷地僻的山城,连年灾荒,人民苦不堪言。在密州两年任期内,苏轼怀着一颗士大夫为民请命的心为密州人民做下许多实事。任期满,苏轼离开密州回京师,正值岁末除夕,大雪阻挡去路,看到此情此景,苏轼于是写下了《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这首诗。

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东风吹宿酒,瘦马兀残梦。

葱昽晓光开,旋转余花弄。下马成野酌,佳哉谁与共。

须臾晚云合,乱洒无缺空。鹅毛垂马骏,自怪骑白凤。

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

春雪虽云晚,春麦犹可种。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瓮。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除夕、元日是最重要的节日,受民众高度重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是夜,禁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除夕夜,家家户户热闹异常,人们往往围炉团坐,许下美好的祝福,祈求年年平安顺利。而诗人此时正在行役途中,本应该思念家人团聚的快乐,但是他想到的却是广大贫苦农民在新的一年能否迎来庄稼的丰收。在此首诗中,诗人叙述了他亲眼看到东方三年大旱,农民颗粒无收,百姓们逃荒流离失所;老农释耒叹息,痛心不已的悲惨场面。恰在此时,纷纷扬扬的大雪飘落下来,虽说春雪晚来了一些,但他告诫农民种植春麦为时未晚。与农民可种麦的欣喜相比,诗人哪里还埋怨行役的辛苦。在这新年最重要的节序变换中,苏轼不是感慨舟车劳顿的辛苦,也不是叹息新年家人无法团聚悲凉寂寞,而是为晚来的雨雪欣喜歌颂,士大夫悲天悯人的情怀令人敬佩。熙宁六年(1073),苏轼通守杭州。正值立秋,苏轼作《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诗。

二、游子眷恋故乡的情感寄托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人们的安土重迁和对故乡的依恋,这也是我国人民传统观念中的归属感。特别是在浓厚的节序氛围里,这种感觉在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尤为强烈。

苏轼踏入仕途以来,很少有机会回到故乡。久在异地他乡的诗人,难免会想起自己成长的一方山水。从心理学上讲,人们的情感相对稳定,当有一个契机触发某种思恋的情绪时,人们的感情往往迅速涌上心头,不可遏制地喷发出来。节序的变换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契机。嘉祐七年(1062)岁时,苏轼一个人在凤翔。岁晚,轼怀蜀之风俗,作馈岁、别岁,守岁诗寄弟辙。诗歌原题为《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在诗题中,作者交代了岁晚家乡特有的风俗。

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

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置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

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

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在《馈岁》中,诗人笔下展现了一幅精彩的风俗画。一年的农事,大家不辞辛苦,相互帮忙,终于大功告成,各有所收。岁暮欢乐的时光稍纵即逝,为了难得的美好欢愉,人们不计较物品的好坏,以物相赠,恐怕错过了大家一起庆祝的时间而留下遗憾。接下来诗人描写了馈岁之礼,人们不管贫富都加入到馈岁的行列之中,各有所乐。在这特定的节序环境氛围里,诗人尽情的展现故乡醇厚的风俗,想置身其中,而又身不由己。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总束全文,不言思家,而在佳节期间,歌颂故乡习俗,叹无人共举乡风,一种无法遏止的思念家乡之情流于言外。

三、兄长思念弟弟的情感寄托

在苏轼的生命里,弟弟苏辙(字子由)是自己极其重要的亲人。在苏轼三岁时,他的兄长就夭折了,与他一起长大的兄弟只有子由一人,所以他和子由的感情最为亲密。嘉祐五年(1060)七月,兄弟俩借住在汴京城外的怀远驿里做考前准备。当他们夜里读到韦应物的诗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时,不禁心有所感,于是相约他年如有机会尽早退老还乡,同享闲居之乐。可是,天不遂人愿,一入仕途就身不由己,兄弟俩在宦海中漂泊,聚少离多,夜雨对床成为两人心中永久的遗憾。所以,在苏轼的诗中,常常可以读到兄长怀念弟弟的句子,特别是恰逢节日中,诗人怀念的情绪更加敏感。《中秋月三首》其一

六年逢此月,五年照离别。歌君别时曲,满座为凄咽。

留都信繁丽,此会岂轻掷。镕银百顷湖,挂镜千寻阙。

三更歌吹罢,人影乱清樾。归来北堂下,寒光翻露叶。

唤酒与归饮,念我向儿说。岂知衰病后,空盏对梨栗。

但见古河东,荞麦如铺雪。欲和去年曲,复恐心断绝。

元丰元年(1078)的中秋之夜,苏轼在徐州,看到天空的一轮明月,不禁感叹六年中秋佳节,只有去年和子由相会于此。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苏轼吟唱着去年兄弟唱和的诗句,满座的朋友都感动泪下。此时月光如水,一泻千里;明月高悬,万物朦胧。如此良辰美景、团圆之夜,而兄弟两人却难以重逢,月圆人缺,怎能不令诗人倍感凄凉。曲终人散,诗人回到家,依然向自己的儿子提起子由的事情,留下空盏对梨栗的怅惘。但见古河东,荞麦如铺雪。欲和去年曲,复恐心断绝。物是人非,无不令人心肠寸断。此诗用十分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同胞手足的眷恋,感人至深。元丰七年(1084),苏轼离开贬谪地黄州,适逢端午。苏轼作《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子由在酒局》诗怀子由。

四、诗人人生易老、孤独寂寞的情感寄托

节序作为一个时间的节点,在特定时间氛围内会给人以特殊的感受,会触发诗人对人生的感叹。诗人们在感受节序变换的同时,对人生命运的真谛进行深刻反思,极易产生人生易老、孤独寂寞之感。

在中国封建士大夫心中,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一直占主导地位,士大夫们都渴望建功立业,施展抱负。但是,当理想与现实产生矛盾时,他们心中失落的情愫不禁油然而生。苏轼年少奋厉有当世志,有致君尧舜的远大志向。但是诗人一生宦海沉浮,有济天下之心,而无立于天下之身,时不我与的人生悲剧无不使诗人感慨万千。尤其在时间悄然流逝的节序氛围中,人生易老、韶华易逝倍感强烈。熙宁六年(1073),苏轼任杭州通守,因改革措施与当朝矛盾,自求外放。是年中秋,苏轼登览观潮:

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叫江水向西流。

寒食寄京师诸弟范文2

关键词: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释义;辨正

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2)04—0087—06

黑维强先生《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例释》分为三部分,依次在《敦煌学辑刊》2004年第2期(以下简称《例释(一)》)、2005年第2期(以下简称《例释(二)》)、2006年第4期(以下简称《例释(三)》)刊发,辨释了一大批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对于文书的阅读和研究,以及辞书的编纂、修订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但笔者在研读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辨释还有商榷之处,今不揣浅陋,从汉语词汇学的角度试作辨正。行文例句后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吐鲁番出土文书》(下文简称《吐》)的册数和页码,不再使用书名[1]。此外,还有部分材料来自《敦煌契约文书辑校》(以下简称《契约》)[2]、《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以下简称《释录》)[3]等敦煌文献,亦注明页码。

复缘

《唐开元二十一(733)西州都督府案卷为勘给过所事》:“右请检上件人等,去何月日被虞候推问,入司复缘何事?作何处分?速报。”(吐9/62)

按:《例释(一)》认为上例中“复缘”多用于句首,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复”为“伏”的借音字。随后列举了敦煌文献以及传世文献中的一些“伏缘”与“复缘”的用例,认为这些例子大都为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式,“伏缘”之义甚明[4]。但是,《例释(一)》并没有对“复”和“伏”的同音通假进行证明,也没有举出“复缘”和“伏缘”可以相通的书证,就得出上述结论,显然不够严谨。

我们认为,“复缘”其实不词,与“伏缘”也并无联系,《例释(一)》释词不当。“复缘”中的“复”是副词,表“又、更、再”之义。例如《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史记·刺客列传》:“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缘”是介词,意为“因为”。汉·班固《白虎通·丧服》:“天子崩,赴告诸侯者何?缘臣子丧君,哀痛愤懑,无能不告语人者也。”唐·杜甫《客至》诗:“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因此,上例句中“复缘”其实是“又因为”的意思。先说“去何月日被虞候推问”,再说“入司复缘何事”,从时间先后来看,“复缘”表“又因为”之意甚明。《例释(一)》“复缘”只释为“因为”,不解释“复”,虽然对于理解文意没有大的障碍,但是就没有把例句中“推问”和“入司”之间的先后顺序表达出来。我们再来看《例释(一)》中所引用的传世文献《新唐书》卷50《兵志》:“天下之有马者,州县皆先以邮递军旅之役,定户复缘以升之。”作者可能没有仔细分析文意,对于“复缘”的理解存在严重错误。“以”是一个表目的的连词,连接的后半部分是动词短语“升之”,因此前半部分也应该是一个动词短语,这样,“缘”只能是动词,“循、顺”之义。“复”仍然是副词,意为“又”,与前文的“先”遥相呼应。此处“复缘”不词,并且与例句中的“复缘”只是形似,词性、内部结构都不相同。通过计算机检索找寻书证时,对于这种偶然连在一起的形似组合,如果不仔细甄别,往往会犯错误。

再看“伏缘”。我们认为,“伏缘”也不词。“伏”为敬词,古时臣对君奏言多用之。《史记·三王世家》:“臣青翟、臣汤、博士臣将行等伏闻康叔亲属有十。”三国·魏·曹植《献璧表》:“臣闻玉不隐瑕,臣不隐情。伏知所进非和氏之璞。”唐·独孤及《谢濠州刺史表》:“臣伏奉今年五月一日敕,授臣使持节濠州诸军事,濠州刺史。”“伏”可以表敬,黑维强《例释(二)》中“伏愿”条目已有论述,不知何故没有与“伏缘”类比进行考察[5]。“缘”仍然表示“因为”之义,因此,“伏缘”与“复缘”无关,“复”不是“伏”的借音字,“伏”是敬词,“复”是副词。“伏缘”此处就是“因为”之意,“伏”表示尊敬语气。验之上述《例释(一)》所举传世文献例证,《三国志》卷28《毋丘俭传》:“殿下即位,留心万机,苟有毫毛之善,必有赏录,臣伏缘圣旨,指陈其事。”《旧唐书》卷16((穆宗本纪》:“伏缘人数至多,不沾恩泽,乞降特恩,更放二百人出身。”《旧唐书》卷24《礼仪四》:“臣实愚普,不知其可。伏缘行事在明日鸡初鸣时,成命已行,臣不敢滞。”《旧唐书》卷25《礼仪五》:“其厅五间,伏缘十一室于五间之中陈设隘狭,请更接续修建,成十一间,以备十一室荐飨之所。”《旧唐书》卷26《礼仪六》:“伏缘东都先无前件庙宇,光皇帝神主今请权柑于太庙夹室,居元皇帝之上。”《旧唐书》卷171《李渤传》:“其三品官考,伏缘限在今月内进,辄先具如前。”《旧唐书》卷172《令狐楚传》:“伏缘已逼礼部试期,便令就试。”《宋史》卷116《宾礼一》:“伏缘每日追辰以朝,以故后时方人。”《宋史》卷124《凶礼三》:“举哀品秩,虽载礼典,伏缘国朝惟赵普、曹彬曾行兹礼,今望裁自圣恩。”又“伏缘久不施用,如特赐施行,即合于孟艇吉凶仗内相参排列。”以上史书中“伏缘”,确实都是下对上、臣对君奏言的口吻,表示“因为”之意。

我们再来看《释例(一)》“伏缘”所举敦煌文献书证,北乃76《甲辰年(944)洪池乡百姓安员进卖舍契》:“洪池乡百姓安员进父安紧子,伏缘家中贫乏,责(债)负深广,无物填还,有将前件口分舍出卖与庄客杜义全。”(《契约》24)P.3649v《后周显德四年(957)敦煌乡百姓吴盈顺卖地契(习字)》:“敦煌乡百姓吴盈顺伏缘上件地水佃种,往来施功不便,出卖与神沙乡百姓琛义深。”(《契约》30)S.2174《天复九年(909)神沙乡百姓董加盈兄弟分书》:“董加盈、弟怀子、怀盈兄弟三人,伏缘小失父母,无主作活,家受贫寒,诸道客作。”(《契约》441)Дx.1377《乙酉年(925)莫高乡百姓张保全贷绢契》:“莫高乡百姓张宝全伏缘家中欠少疋帛,遂于慈惠乡百姓李阿察面上贷黄丝生绢壹疋,长叁仗(丈)捌尺,福(幅)阔贰尺。”(《契约》185)P.4960《甲辰年五月廿一日窟头修佛堂社条》:“已上物色等,伏缘录事不听社官,件件众社不合,功德难办。今再请庆度为社官,法胜为社长,庆戒为录事。”(《释录》1/277)以上书证中大都是出自契约、释录,虽然不是臣对君的口吻,但是表敬的语气还是很明显的。

比为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唐益谦、薛光泚、康大之请给过所案卷》:“比为患疹,未能得发。”(《吐》9/35)

按:《释例(二)》认为以上例句中“比为”表示原因,犹因为、由于,并且指出《大词典》等没有收录[5]188。作者随后指出此义南北朝文献就已出现,罗列了一大批传世文献中的书证进行证明。

我们认为,“比为”不词,“为”是介词,因为、由于之义,表示原因。《左传·成公九年》:“为归汶阳之田故,诸侯贰于晋。”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比”究竟为何词性,作何解释,不可一概而论,《释例(二)》中所引书证也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上例中“比为患疹,未能得发”中“比为”释为“因为”,貌似能够解释得通,实则只是“为”对译“因为”,没有翻译“比”。由于引文过短,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意,我们将原文补充完整如下:“将母送婆神柩到此,先蒙给过所还贯。比为患疹未能得发。今患损,欲将前件母及妻、驴等归贯……”上言“先”、“比”,下言“今”,前后时间对比鲜明,“比”此处应为时间副词,“先前、以前”之义。例如《吕氏春秋·先识》:“臣比在晋也,不敢直言。”唐·康骈《剧谈录·龙待诏相笏》:“某比不熟识于侍郎,今日见之,观其骨状,真为贵人。”《新唐书·宇文融传》:“朕比不置左右仆射,正以公在省耳。”同理,《释例(二)》中所引《唐守德家书》:“守德比为在西州留滞,缘钱物散。今征收向足,市买襄(装)束并了。”(《吐》8/296)同上:“比为关山隔阻,奉拜未由,今 史回次,谨附启不宣,谨启。”(8/296)以上二例中也是先言“比”,随后言“今”,“比”也应为是“先前、以前”之义。至于《武周追当番职掌人文书》(一):“当番人比为 装束,其中有碛内镇 掌追来者。”(《吐》8/427)由于原文缺字太多,暂时无法确定“比为”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除此之外,《例释(二)》中所引传世文献,作者认为都是表示因为、由于之义,其实也没有仔细推敲,看到“比为”连在一起,就误以为是,其实这些“比为”意义并不一致。《旧唐书》卷89《王方庆传》:“手制答曰:‘比为久属太平,多历年载,人皆废战,并悉学文。今者用整兵威,故令教习。’”此例句中“比”与“今者”呼应,也应为“先前、以前”之意。

“比”还可以是副词,近日、近来之义。《后汉书·宦者传·吕强》:“比谷虽贱,而户有饥色。”晋·王羲之《参军帖》:“雨蒸,比各可不?”《北齐书·元晖业传》:“文襄尝问之曰:‘比何所披览?’”因此,“比为”即“近来因为”之意。《例释(二)》所引传世文献《魏书》卷18《广阳王建传》:“臣近比为虑其为梗,是以孜孜乞赴京阙。”此例作者又理解有误,“比为”不词,其实“近比”是一个词。《汉语大词典》收录有“近比”一词,犹近来。“比”亦“近”义。《北史·魏临淮王潭传》:“臣近比为虑其为梗,是以孜孜乞赴京阙。”《释例(二)》与《汉语大词典》所举书证其实是一回事,可以作为此句“近比”为一个词、“比为”不词的铁证。

“比”还可以是介词,待到、等到之义。《左传·庄公十二年》:“陈人使妇人饮之酒,而以犀革裹之。比及宋,手足皆见。”《史记·殷本纪》:“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例释(二)》所引传世文献《北齐书》卷35《裴让之传》:“侍中高德政旧与让之不协,案奏言:‘当陛下受禅之时,让之眷恋魏朝,呜咽流涕,比为内官,情非所愿。’”此句大意是说裴让之在新皇帝即位之前“眷恋魏朝,呜咽流涕”,等到做了内官,也是“情非所愿”。“比”是介词,待到、等到之义。

因此,上例中“比为”不词,是“先前因为”的意思,至于《释例(二)》所引传世文献中的“比为”,含义多种多样。《释例(二)》只看到了“比为”的外在形式,对检索得来的语料不加甄别,不仔细分析其含义,都认为是“因为”的意思,显然不确。

不便水土

《唐西州高昌县上安西都护府牒稿为录上讯问曹禄山诉李绍谨两造辩辞事》:“妻不便水土,又地下湿,遂 (《吐》6/470)

按:《例释(二)》认为“不便水土”是“不服水土”之意,并且引用他书用例说明,如《后汉书》卷90《乌桓传》:“乌桓不便水土,惧久屯不休,数求渴去。”《魏书》卷35《崔浩传》:“今留守旧都,分家南徙,恐不满诸州之地。参居郡县,处棒林之间,不便水土,疾疫死伤,情见事露,则百姓意沮。”并且指出此词《大词典》等都未收录[5]189。

我们认为,“便”不烦释为“服”,其实《汉语大词典》“便”收录有习惯、适应之义。《淮南子·原道训》:“雁门之北狄不谷食,贱长贵壮,俗尚气力,人不弛弓,马不解勒,便之也。”高诱注:“便,习也。”《后汉书·乌桓传》:“乌桓不便水土,惧久屯不休,数求谒去。”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猪》:“猪性甚便水生之草。”其中《汉语大词典》与《例释(二)》所引《后汉书·乌桓传》的书证都是一样的,《例释(二)》抛弃词典中“便”的常见释义,而另立新义,虽然也能通顺,但是有随文释义之嫌。

寒良

《唐开元十九年(731)唐荣买婢市券》:“又责得保人石曹主等五人款,保不是寒良詃诱等色者。”(《吐》9/27)

《唐开元二十年(732)薛十五娘买婢市券》:“又责得保人陈希演等五人款,保上件婢不是寒良詃诱等色,如后虚妄,主、保当罪。”(《吐》9/29)

按:黑维强《例释(三)》认为“寒良”指“贫寒善良之人”,并且进一步解释对于卖婢的一方而言,要有保人保证所卖奴婢不是贫寒善良之人和被诱骗的人。最后指出“寒良”《大词典》失收[6]。从文意来看,“寒良詃诱”显然是不适合奴婢买卖的各种情况,因此需要主人或者保人承担责任。“詃诱”意为欺骗诱惑。《魏书·清河王怿传》:“有张角者,亦以此术荧惑当时。论其所行,与今不异。遂能詃诱生人,致黄巾之祸。”唐·张九龄《敕吐蕃赞普书》:“所云去年七月隽州将兵抄掠,兼有詃诱,隽州之外,尚隔诸蛮,既背吐蕃自行寇抄掠,而乃推托于我。”因此,保人保证所卖奴婢不是“被诱骗的人”可以理解,但是保证不是“贫寒善良之人”则显然与常理违背。

我们认为“寒良”,应是指“寒约”与“压良”,与“詃诱”并列,指的是隋唐五代民间买卖活动中的一种权利瑕疵,即卖方对所卖商品并无处分权。在隋唐五代时期,对自己无权处分之物的出卖并不少见,它们常常成为导致各种诉讼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隋唐五代官方的做法是否定这种买卖的有效性,《唐令拾遗·杂令三十三》:“诸家长在,而子孙弟侄等,不得辄以奴婢、六畜、田宅及余财物私自质举及卖田宅。其有质举、卖者,皆得本司文牒,然后听之。若不相本问,违而与及买者,物即还主,钱没不追。”而民间则长期交易过程中形成了另外一种做法,即在有担保人或见证人在场的情况下,在书面契约中明确订明卖方的权利瑕疵担保责任。权利瑕疵担保是民间长期交易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非正式制度,具有规避法律的性质。但与官方法律简单否定已经成立的买卖的有效性相比,它在承认具有权利瑕疵商品买卖的有效性的同时,又为善意购买人提供了一种事后的保障。这种做法,从促进商品交易、推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似乎比官方的做法要更为可取一些[7]。上例中的“寒良詃诱”指代四种不符合奴婢买卖的情况,也就是权利瑕疵,所以需要保人作担保,以此来保证善意购买人的权利。

“寒”本来是冷却下来的意思,后来特指终止盟约。《左传·哀公十二年》:“寡君以为苟有盟焉,弗可改也已。若犹可改,日盟何益?今吾子曰‘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杜预注:“寒,歇也。”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11:“遂寒前盟。”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寒”表示此义一般是出现在民间契约文书中,并且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良”、“盗”、“詃”连在一起出现。

“良”是“压良”的省称,“压”指以权势或强力抑制、逼迫。《公羊传·文公十四年》:“子以大国压之,则未知齐、晋孰有之也。”唐·韩愈《袁氏先庙碑》:“春秋世,陈常压于楚,与中国相加尤疏。”“压良”指以权势或强力逼迫良人成为奴婢。古代等级制度森严,“良人”的地位相当于平民、百姓,比一般的奴婢、番户、杂户要高。《后汉书·酷吏传·董宣》:“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官奴婢六十已上,免为良人。”《唐六典·卷六·尚书刑部》:“凡反逆相坐,没其家为官奴婢。一免为番户,再免为杂户,三免为良人,皆因赦宥所及则免之。”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政府是禁止逼迫“良人”成为奴婢的。《故唐律疏议》卷25:“诸妄认良人为奴婢、部曲、妻妾、子孙者,以略人论减一等。妄认部曲者,又减一等。妄认奴婢及财物者,准盗论减一等。”《故唐律疏议》卷26:“诸妄以良人为奴婢,用质债者,各减自相卖罪三等;知情而取者,又减一等……诸错认良人为奴婢者,徒二年;为部曲者,减一等。错认部曲为奴者,杖一百。”唐·韩愈《应所在典帖良人男女等状》:“右准《律》,不许典帖良人男女作奴婢驱使。”“压良”在唐代文献中常见。例如《唐会要》卷86:“大顺二年四月二十日敕:天下州府及在京诸军,或因收掳百姓男女,宜给内库银绢,委两军收赎,归还父母。其诸州府,委本道观察使取上供钱充赎,不得压良为贱。”《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宗》卷3:“譬如营田人岂能开库,开库人安可营田。若教营田人开库,如跛足者登山。若教开库人营田,似压良人为贱,终无所合也。”吐鲁番文书中进一步省称为“压良”,例如《唐垂拱元年(685)康义罗施等请过所案卷(三)》:“被问得上件人等辞,请将家口入京,其人等不是压良、詃诱、寒盗等色以不?”(《吐》7/91)《唐垂拱元年(685)康义罗施等请过所案卷(四)》:“其人等不是压良……冒名假代等色以不?”(《吐》7/94)敦煌文献也有用例。例如沙州文录补《宋乾德二年(964)史泥三养男契》:“若或沦三后有男女,并及阿朵长成人,欺屈愿寿,依大狠情作私,别荣小故非理打棒,押(压)良为贱者,见在地水活业壹分,前件兄弟例。”由于奴婢买卖的特殊性,隋唐五代时买奴契约中除了要写明奴婢名字和年龄情况,有的还要写明奴婢来源。市券中所见,奴婢名字和年龄还要在券尾出现(即署名、书年),位置仅次于买主和卖主之后,列于保人之前;官署审查项中,照例要问到“问口承贱不虚”,即包含了被卖奴婢本人要对是否属于“”(相对的是“良人”)作出回答,以保证良人不被抑卖。在买卖奴婢场合,保证人的责任,还包括保证卖主所卖奴婢确实是贱口,“欵保前件人奴,是贱不虚”;在“准状勘责,问口承贱不虚”的表述中,也应包含保人的意见在内。

除“寒良”之外,类似的还有“寒盗”、“寒詃”。“寒盗”指“寒约、盗卖”,“寒詃”,指“寒约、诱骗”,都是交易的奴婢或者货物来路不正、从而会影响交易,因而在契约别注明,需要本主或者保人承担责任,以防交易后产生经济纠纷。例如《唐咸亨四年(673)杜队正买驼契》:“若驼有人寒盗仞佲者,一仰本主及保人酬当,杜悉不知。”(《吐》7/389)《唐开元二十一年(733)石染典买契》:“如后寒盗,有人识认,一仰主、保知,不关买人之”(《吐》9/50)《唐乾元二年(759)康奴子卖牛契》:“如立契以后,在路有人寒盗认识者,一仰牛主康奴子知。”(《吐》10/241)《唐上元二年(761)马寺尼法买牛契》:“若后有寒盗及有人识……主保知。”(《吐》10/290)《唐开元二十一年(733)石染典买马契》:“如后有人寒盗识认者,一仰主保知当,不关买人之事。”(《吐》9/48)《唐开元二十一年(733)西州都督府案卷为勘给过所事》:“准状责问,得保人麹忠诚等五人款:麹琰所将人畜,保并非寒盗诓诱等色者。”(《吐》9/57)《唐开元二十一年(733)染勿等保石染典往伊州市易辩辞》:“所将人畜,并非寒詃等色。”(《吐》9/44)

记姓

《唐西州高昌县成默仁诵经功德疏》:“自记姓已来,每月六斋兼六时续诵法华经壹伯遍,金刚般若经壹阡遍,大方广仏(佛)名经壹伯遍。”(《吐》7/524)

按:《例释(三)》认为“记姓”为“记忆、记得”之意。从记得姓氏以来,即有了记忆力以来。姓氏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有了记忆力时就必须记得的事情,故言。《大词典》失收[6]116。

“从记得姓氏以来”引申为“有了记忆力以来”本身就很牵强,并且《例释(三)》也没有提供相关的例证,不无臆断成分。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意,我们先来看一下此例句的上文《唐西州高昌县成默仁诵经功德疏》:“西州高昌县安西乡成默仁前任别敕授焉耆都督府录事。去景龙四年二月廿七日制改授沙州寿昌县令。自记姓已来……”(《吐》7/524)从上文来看,成默仁以前担任焉耆都督府录事,后来改授沙州寿昌县令,已经是成年人,不可能在这样的言语背景之下,突然介绍自己从记得姓氏以来就开始每天诵经。即使此说成立,一个人从有记忆力开始(按常理应该年纪不大),除了从小出家的和尚可能会每天诵经之外,对于成默仁这样一个成人后是官员的人来说,断没有从小就诵经的可能。

我们以为,“记姓”即“寄姓”,旧时迷信,为求孩子长命而认他人为义父母,用其姓氏命名;或拜僧尼为师而不出家。明·元贤集《禅林疏语考证卷之二》(X63/696c)①:“婴儿祈安(寄姓立愿等通用):爱锺孺子先厪困蒙之忧,诚祷觉皇预消无妄之疾。恭陈尺楮,用白寸衷。切念(某)同妻(某)德不前人,事常先虑,幸得弄璋之庆,私期跨灶之能。然襁褓弗宁,深恐五行有克伤之咎;乳哺多窒,切忧三命有形战之灾。爰轸彻桑之谋,特输向日之悃。是以(入佛事)。伏愿愍其弱质,卫其微生。命运无屯,常逢无量寿佛;福基永固,恒值炽盛光王。允为干蛊之休,大作盈门之庆。”从以上括注中可以看出,“婴儿祈安”的内容同样适用于“寄姓”和“立愿”。“寄姓”又作“寄名”。清·黄生《义府·寄名》:“今俗有生子不利,而寄名于他人者。其事已起汉世。按《后汉·何后纪》:后生辩,养于史道人家,号曰史侯。注云‘灵帝数失子,不敢正名,寄养道人史子眇家’,即其事也。按‘道人’二字亦如此,注谓‘道术之人’。今俗亦有寄名于僧道者。”清·如纯辑《黔南会灯录》卷7:“蜀之广元丘氏子,母梦盏饭僧入家投宿始生。幼不茹荤,寄名回龙山。因世乱入黔,礼佛旨和尚披剃,时年二十一。圆具后矢志遍参,游楚。至沿州十方庵,参行之和尚印证。复回安南,创辟云山梵光寺。”因此,结合文义来看,《例释(三)》句中“记姓”应为“拜僧尼为师而不出家”,但是在家诵经,与题名“唐西州高昌县成默仁诵经功德疏”也很吻合。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吐鲁番出土文书:第1—10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1991.

[2]沙知.敦煌契约文书辑校[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3]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1—5辑[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86—1990.

[4]黑维强.吐鲁番出土文书例释(一)[J].敦煌学辑刊,2004(2):121—122.

[5]黑维强.吐鲁番出土文书例释(二)[J].敦煌学辑刊,2005(2):191.

寒食寄京师诸弟范文3

[关键词] 真率会;两宋之交;考证;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5)05-0064-07

真率会是宋代文人宴饮聚会的一种流行形式,由司马光、范纯仁等人于元丰六年(1083)闲居洛阳时所创,成员还包括文彦博、司马旦、席汝言、楚建中、王尚恭、王慎言、鲜于辍⑺蔚馈⒆嫖拊竦饶旮叩论课蛔鸬年人蘩铣迹蔚为一时之盛。真率会与稍前的洛阳耆英会皆出于对唐白居易洛阳九老会的仿慕,以“尚齿不尚官”为宗旨。真率会的特别之处在于通过会约若干条①,规定了朴素、简便的形式,体现了真诚、率性的精神,既便于持久地举办下去,又具有强烈的娱乐性。真率会的这些特点,再加上司马光等人的巨大影响力,使得两宋以及后世出现了许多仿慕者,有的称为真率会,有的则称为真率集、真率饮、真率社,不一而足,形成了一个虽然不大却源远流长的传统,非常引人注目。现代的研究者往往把真率会的研究置于文人结社的视野中,把它当作怡老会或曰耆老会看待,而没有看到它在两宋的流变过程,缺乏系统的考证和分析。②实际上,在司马光等人的真率会之后,继作者便不再局限于耆老,功能也不再局限于怡老,许多中青年文人士大夫加入进来,通过对真率会先贤的仿慕,达到既能娱乐身心又不失风流蕴藉的效果。作为元丰之后真率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在徽宗宣和末年直至高宗绍兴末年的两宋之交,可考的真率会不仅数量较多,而且特色鲜明,对它们的考证和分析也很有价值。本文的考证紧紧围绕时间、地点、人物三个要素展开,为了主题的集中,其中人物的要素包括当时的年龄、官职等方面,一般不追究他们的生平仕履。

一、两宋之交的真率会详考

(一)赵鼎洛阳真率会(1125)

赵鼎《真率会诸公有诗,辄次其韵》曰:“山林与钟鼎,出处无异趣。刍豢等藜藿,同是一厌饫。此心无适莫,外物曾何忤?奚独淡交游,未肯厕纨F。故寻漫浪人,要作寻常聚。主既不速客,客亦随即赴。倾谈剧悬河,泻酒快流。百年人醉醒,万物皆侨寓。云何造请门,日满户外屦。却想耆英游,风流甚寒素。淡然文字欢,一笑腥膻慕。我亦蹭蹬余,早向危机悟。绝意鸳鹭行,幸此松萝附。君诗妙铺写,纵横俱中度。我老学荒废,一词不能措。独于樽酒间,不惜淋漓污。何当赋归欤?去敛头角露。家有应门儿,稍能随指顾。鸡黍林下期,视此犹应屡。有兴即放言,安能限章句。”[1]698699知赵鼎曾有真率会。

此诗朱兴艳《赵鼎年谱》系之于宣和七年乙巳(1125),赵鼎四十一岁洛阳县令任内[2],可以凭信。此诗有句“家有应门儿,稍能随指顾”,可见其子方幼,若如欧阳光《宋元诗社丛稿》系之于绍兴初年居朝官时③[3]214,赵鼎已年逾五十,绍兴十年五十六岁遭贬时幼子与长子相继而卒,尚余早已成人的仲子[2],断无应门幼子之理。又,此诗所言“我亦蹭蹬余,早向危机悟”、“我老学荒废“、“何当赋归欤,去敛头脚露”,与《乙巳二月初八日集独乐园,夜饮梅花下。会者宋退翁、胡明仲、马世甫、张与之、王子与、林秀才及余凡七人。以炯、如、流、水、涵、青、苹为韵赋诗,分得“流”字》诗中所言“介不为高通不偷,亦知出处非人谋。人生一世罹百忧,惊风变灭波上沤。……老成不堪冠屡囚,人怜拙甚营巢鸠”为同一种情绪的流露,并不代表赵鼎真的老了。[1]699

赵鼎在洛阳与同僚经常游司马光独乐园,此诗作年朱兴艳应即根据《乙巳二月初八日集独乐园,夜饮梅花下。会者宋退翁、胡明仲、马世甫、张与之、王子与、林秀才及余凡七人。以炯、如、流、水、涵、青、苹为韵赋诗,分得“流”字》一诗确定[2],诗中有句“九老前尘邈难求,七交高躅或可侔”,追怀白居易九老会故事。元丰五年文彦博耆英会、元丰六年司马光真率会亦溯源于九老会。由此诗题知宋齐愈(退翁)、胡寅(明仲)、马世甫、张京(与之)、王子与、林秀才当亦为此真率会成员。

赵鼎(1085―1147),字符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时为洛阳令。

宋齐愈,字退翁,一字文渊,临邛人。宣和三年,上舍第一。时为太学官。[2]

胡寅(1098―1156),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时任洛阳国子监教授,二十八岁。[4]141

张京,字与之④,生平不详。时将为解县宰。[2]

(二)折彦质昌化军(儋州)真率会(1127―1132)

据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百二十五《广南西路・昌化军・官吏》载:“折彦质:号葆真居士。建炎四年贬昌化军,至郡,与儋士许庭惠巩效温公真率会,为乡约,每五日一集。太守李行中与焉。至移郴,公有诗留别王六公云:六公八十尚占星,授法东坡今大成。此岁得归言不食,几时当雨信如盟。误人功业忍更问,老我林泉如可营。他日疑谋谁为决,无由重到访君平。”[5]可知折彦质在昌化军贬所曾与当地人许巩、太守李行中以及王六公举行过真率会。

王象之记载折彦质建炎四年贬昌化军有误,其实是在建炎元年。据宋李纲《梁溪先生文集》卷一百七十九《建炎时政记中(起建炎元年六月十三日止六月终)》记载:“(建炎元年)六月某日……臣寮章疏论:靖康末折彦质为宣抚副使,逃入川陕……不惩戒则后孰肯任责者。有旨彦质责授散官昌化军安置,盖落职降官分司。”[6]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九《炎兴下帙》记载时间小异,亦在建炎元年六月(1127年)[7],量移郴州不知何时。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五载:“绍兴二年六月……丁酉,朝议大夫折彦质复龙图阁直学士,赴行在。彦质,可适子,靖康初为河东制置使,坐丧师,远谪,及是复用。”[8]967968知折彦质在绍兴二年(1132)复用。又,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四十三《昌化军》载:“折彦质,自号葆真居士,建炎间谪居。”[9]则折彦质谪居昌化军当在建炎元年到绍兴二年之间(1127―1132)。折彦质昌化军真率会的举行即在此时间段内。

折彦质(?―1160),字仲古,号葆真居士,祖籍云中(今山西大同),徙河西府谷(今属陕西)。时以靖康末为宣抚副使抗金逃入川陕,责授散官,昌化军安置。

许巩,字庭惠,昌化军(儋州)人,生平不详。⑤

李中行,建炎年间为儋州守,生平不详。

王六公,不详。

(三)朱翌韶州真率会(1141―1155)

朱翌《潜山集》卷二有诗《同郭侯僧仲晚至武溪亭议真率会》曰:“平远寒林暮霭横,右丞不死毕韦生。八人过处草齐绿,一日去来花笑迎。衲子自知空是色,将军要使酒犹兵。尺书相与盟真率,岭海风流似洛京。”[10]838知朱翌与郭侯、僧仲有真率会。

欧阳光根据“岭海风流似洛京”句,以及朱翌在高宗绍兴十一年至绍兴二十五年(1141―1155)间谪居韶州的史事,确定了此真率会大致的时间地点。[3]218

朱翌(1097―1167),字新仲,自号潜山道人、省事老人,舒州怀宁(今安徽潜山)人,晚年定居鄞县。时以忤秦桧,谪居韶州。⑥

郭侯,名不详,武将。⑦

僧仲,不详,韶州南华寺僧。⑧

(四)胡寅衡山真率会(1142―1150)、新州真率会(1150―1155)

从胡寅《答韩谏罢岁旦往来启》一文中“既先后适投闲之愿,尚往来讲交际之仪。……只合藜杖葛巾,弗期而遇;东阡北陌,乘兴即行。未妨金玉之宝邻,雅称烟霞之道侣。虽会名真率,难追西洛之遗风;而游曰逍遥,请畅南华之高论。三阳交泰,万宝更新……”[11]169170诸句,可以看出胡寅曾经参与韩谏举办的真率会,而韩谏在正月(“岁旦”“三阳交泰”)再次邀请胡寅参加真率会,被胡寅拒绝。

从“良以病质支离,野情疏放,猿狙冠服,挂思效于逄萌;鼷鼠车舆,悬欲于广德。既先后适投闲之愿,尚往来讲交际之仪”几句知胡寅时已投闲,身缠疾病。“适投闲之愿”表明是主动要求投闲,“野情疏放”、“藜杖葛巾,弗期而遇;东阡北陌,乘兴即行”、“烟霞之道侣”、“游曰逍遥”诸句显示出胡寅此时心情闲适,不似贬谪流放时。检之胡寅《斐然集》卷七中书启,《答朱盐启》言“某迂愚无用,疾病相萦,藏拙投闲,粗适山林之性”[11]168云云,《答刘帅启》言“蓬艾卑飞,自适鹪鹩之趣”[11]169 云云,《答孙判监启》言“分华岳之半,真仰愧于希夷,寄草堂之赀,仅免惭于录事。……卜陶庐之三径,甘颜巷于一瓢”[11]169云云,皆与此书所言萦疾、投闲境遇相类,可以判定为同一时期、地点所写。而《答朱盐启》言“衡阜侨居”[11]168,《答孙判监启》言“衡阜侨居”、“分华岳之半”[11]169,“衡阜”、“华岳”皆指衡山。《答刘帅启》下注有时间“甲子”[11]168,即绍兴十四年。据马辛民《胡寅年谱及诗系年》(以下简称马谱),胡寅于绍兴十二年(1142)两次请奉祠,并于七月退居衡山,直到绍兴二十年(1150)流放新州期间一直屏居衡山(除绍兴十四年往荆门拜祭先祖,绍兴十六年和十九年两次往建州故里省亲外)[4]155166,是知胡寅与韩谏的真率会当在此时间段内,地点为衡山。时胡寅在四十五岁到五十三岁之间。

韩谏,不详何人。

从胡寅《赠朱推》“秋官公廨临池傍,结筠为筏开轩窗。落日轻风泛船好,欢呼取笑徒相望。忽闻报予酒初熟,亟往从之倾白玉。疏蝉有思曳长缲,寒露无声洗残燠。……新州州土A岚瘴,从来只是居流放。……真率相期久已渝……嗟予衰谢人所去,晚交幸作年家遇”[11]4748几句来看,在流放地新州,已是晚年的胡寅与朱推不止一次地举行过真率会。据马谱,此诗作于绍兴二十四年,胡寅五十七岁时。[4]169170绍兴二十年三月,胡寅因受李光案牵连,责受果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直到绍兴二十五年十二月秦桧卒,诏令胡寅等自便。胡寅于次年在衡山去世,享年五十九岁。[4]166173故胡寅、朱推等人的真率会当举行于绍兴二十年三月至绍兴二十五年十二月之间(1150―1155)[4]166171,时胡寅在五十三岁到五十八岁之间。

朱推,不详何人,与胡寅同年中第,或为朱缨。⑨

胡寅(1098―1156),知永州罢任后居衡山,坐与李光书贬谪新州。

(五)林季仲温州真率集(1143―1161)

林季仲《竹轩杂著》卷二《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曰:“行步欹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云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12]知林季仲与康丈等人有真率集。

据诗意,当为林季仲晚年所作。“行步欹危老病身”,言其老迈。据尹波《林季仲生卒年考》[13],林季仲为温州平阳人,绍兴十三年(1143)知处州,旋奉祠,卒于绍兴二十七年至三十一年之间(1157―1161)。是知林季仲、康丈真率会举行于温州,时间应在绍兴十三年至三十一年间(1143―1161)。参加成员为包括康丈在内的“风云六七人”。康丈或为康平仲,曾为侍郎。《竹轩杂著》卷七还有《乐寿阁(康平仲建阁名曰“乐寿”,取仁智乐山水之意,索诗次韵)》,《次韵和康侍郎游仙岩》,《次韵和康侍郎雪后小雨二首》,《题康侍郎所居二首》诸诗。由“行步欹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等句可知,林季仲因身体和天气原因未能亲自到康丈的真率集现场,只是通过诗筒往来参与真率集酬唱而已。

林季仲(1088―?),字懿成,号竹轩,晚号芦川老人,温州人。时由知处州任奉祠家居。

康丈,或即康平仲,曾为侍郎。

其余人不详。

(六)凌景夏信州真率会(1147―1152)

王洋《东牟集》卷二《季文作真率会,遇大雪寒甚,主人之居狭,不容散步为嫌,作数语为解》曰“此身对酒愿长健,明年花发春迟迟”[14]324,卷四《雪中赴季文集》曰:“恩解讯书红粉恋,寒消酒力玉花新。盘堆青菜春回律,瓯泛琼珠月借神。浮白自怜偏户小,醉归全是梦中人。会因率集转殷勤,扫径宽迎陌上春。”[14]359知季文曾于岁末和春初两次邀请王洋等人于家作真率会。

“季文”是何人?检王洋《东牟集》,尚有《己巳三月十二日陪凌季文游水南陈氏园次壁间徐b叔韵》(卷四)、《酬凌季文过杨仲诚》(卷五)、《陈长卿凌季文自弋阳寄酒曲以诗谢之》(卷五)、《题宓庵壁(九月十日凌季文约孔老人同游)》(卷六)、《偶同季文刑部访仲成秘校因韵》(卷六)、《并寄季文以酒》(卷六)、《贺凌季文监丞启》(卷十二),则季文应为凌季文。《文献通考》卷三十二《选举考五》载凌景夏字季文,浙江余杭人,绍兴二年(1132)张九成榜进士第二人。[15]又据宋陈Y《南宋馆阁录》卷八、卷七知凌景夏历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绍兴十年四月为刑部员外郎[16],与王洋《偶同季文刑部访仲成秘校因韵》诗题中凌季文官职正相合。又据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七、一百六十三、一百七十一、一百七十二、一百七十九、一百八十一、一百八十五、一百九十九所载,绍兴十年八月凌景夏忤秦桧与外任差遣;绍兴二十二年知筠州,时已闲居十余年;绍兴二十六年守军器监,后历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直龙图阁知抚州、襄阳府、鼎州、知宣州,充集英殿修撰、吏部侍郎兼权尚书等职。[8]2207,2672,2808,2837,2840,2954,3013,3111再据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隆兴二年(1164)六月凌景夏除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17]

凌景夏真率会作于何时、何地?从《季文作真率会,遇大雪寒甚,主人之居狭,不容散步为嫌,作数语为解》中“此身对酒愿长健”一句可知为晚年所作。再看王洋与凌景夏唱酬的其他诗。《己巳三月十二日陪凌季文游水南陈氏园次壁间徐b叔韵》,“己巳”即绍兴十九年(1149),王洋六十一岁,故诗中说“不惭衰白照溪光” [14]355。《陈长卿凌季文自弋阳寄酒曲以诗谢之》一诗更明确说“六十行年两鬓苍”[14]381。王洋六十岁,时当绍兴十八年(1148)。弋阳属信州。《题宓庵壁(九月十日凌季文约孔老人同游)》也说“白发插花休笑我” [14]391。这几首诗与上述真率会二诗当作于同一时期内。据金鑫《王洋与〈东牟集〉诗歌研究》附录《王洋年谱》,绍兴十七年(1147),五十九岁的王洋免知饶州任,寓居信州之贵溪。直至绍兴二十三年(1153),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年六十五。[18]凌景夏于绍兴十年(1140)八月忤秦桧放外[8]2207,直至绍兴二十二年(1152)知筠州[8]2672,闲居十余年。王洋与凌景夏交往诸诗多咏闲适,应皆作于闲居时期。由上可知,凌景夏、王洋真率会作于绍兴十七年至绍兴二十二年之间(1147―1152),地点为信州。上引《陈长卿凌季文自弋阳寄酒曲以诗谢之》诗题中“弋阳”也属信州。

从上述王、凌交往诸诗题可见,在闲居信州期间相与游从的还有陈长卿、杨仲诚、孔老人等人,则诸人也可能参与凌景夏的真率会。

王洋(1089⑩―1154?),字符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绍兴十七年(1147),由知饶州任罢。寓信州,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胜,自号王南池,辟室曰半僧寮。[19]绍兴二十三年(1153),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8]2706一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

凌景夏,字季文,浙江余杭人,生卒年不详,时落职寓居信州。

陈康伯(1097―1165),字长卿,弋阳(今属江西)人。时奉祠家居。

杨仲诚、孔老人皆不详。

(七)李光儋州真率会(1150)

据宋李光《庄简集》卷五《二月三日作真率会,游载酒堂呈坐客》诗题及其诗句“杀鸡炊黍成真率”[20]475,同卷《秋夜有怀》诗有句“明日欲寻真率约,浊醪时许过邻墙”[20]476,知李光不止一次地举行过真率会。

欧阳光经过考证,认为《二月三日作真率会,游载酒堂呈坐客》诗所指真率会是李光在绍兴二十二年(1152)前后流放昌化军时参与的[3]225,周扬波亦未提出异议[21],方星移亦持此说。[22]由诗题知李光此真率会的地点是在载酒堂,《庄简集》卷二有《绍圣中苏公内翰谪居儋耳,尝与军使张中游黎氏园,爱其水木之胜,劝坐客醵钱作堂。黎氏名子云,因用扬雄故事名其堂曰“载酒”。予始至儋,与琼士魏安石杖策访之,退作二诗》[20]444,知载酒堂为苏轼旧游之地,琼士魏安石或亦参与此次真率会。宋赵汝腾《庸斋集》卷二《赠魏安石》诗有序曰:“魏子本建溪人而寓居琼山,……魏子名安石,字介然云。”[23]知魏安石字介然,本建溪人,寓居琼州。《庄简集》卷二有诗题为《庚午春予得罪再贬昌化,琼士饯送者皆怅然有不忍别之意,严君锡、魏介然追路至儋耳。兹事当求之古人,感叹成古风二首送行》[20]443,则绍兴二十年庚午(1150)魏安石曾由琼州远送李光至儋州,则此次真率会或作于绍兴二十年(1150),李光七十三岁。

由同卷《秋夜有怀》诗中“明日欲寻真率约,浊醪时许过邻墙”二句知李光亦曾在邻居家作真率会。邻翁,不详。

李光(1078―1159),字泰发,一字泰定,浙江上虞人,时以忤秦桧谪居岭南。

魏安石,字介然,建溪人,寓居琼州。

(八)范成大昆山真率社(1153)

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卷二有诗《中秋卧病呈同社》曰:“人间佳风月,浩浩满大千。俗子不解爱,我乃知其天。以此有尽姿,玩彼无穷妍。受用能几何?北溟一杯然。天公尚龃龉,不肯畀其全。卧病窘诗料,坐贫羞酒钱。琼楼与金阙,想象屋角边。如闻真率社,胜游若登仙。四者自难并,造物岂我偏?”[24]24知范成大有真率社。

范成大《中秋卧病呈同社》诗,据欧阳光《宋元诗社研究丛稿》下编《乐备昆山诗社》考证,大约作于绍兴二十三年(1153),地点是昆山。范成大时年二十八,未有功名。欧阳光将此“同社”命名为“昆山诗社”,而诗中明言为“真率社”。宋龚昱辑《昆山杂咏》,录有诗社成员所作诗若干首。主盟者为昆山人乐备,此外还有马先觉、李衡、耿C、钟孝国、石希颜、石驹,亦多为昆山人,最后三人生平失考,社员大多为年轻人,既然是在家乡,则应多为未有功名或功名不显者。[3]226230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时隐居昆山,未有功名。

乐备,字功成,一字顺之,昆山人。

马先觉,字少伊,号得闲居士,昆山人。未有功名。

李衡,字彦平,江都(今属江苏)人,避地居昆山。

耿t,一名元鼎,字德基,一字时举。

钟孝国,字观光,昆山人。

石希颜,昆山人。

石驹,字千里,希颜弟。

后来范成大在家乡吴县还曾有过真率会,已是孝宗乾道年间事,不具。

(九)王十朋温州真率饮(1154―1157)

王十朋《梅溪先生文集》卷第八有《率饮亭二十绝》曰“有亭名率饮,邻里日相过”,“聊为真率饮,未用利名忙”,“林间十二子,宾主自清风”,“吾家数兄弟,薄有古人风”, “莫问亲疏客,过门无不应”,“ 吾家老兄弟,杖屦日相过”, “它年宦南北,还忆在家持”[25]119121,知王十朋曾在家乡与兄弟邻里等有真率饮。又卷第七《兄弟邻里日讲率会因书一绝且戒其早纳租税也》诗曰:“屏迹山林颇自安,里闾率会有余欢。”[25]109

“率会”亦为真率会之别名。卷十二《齿落用昌黎韵》诗曰:“我来饶与夔,三载堕两齿。……行年五十五,万事可休矣!……但愿早还乡,俯育三百指。……弟兄饮真率,故旧忘汝尔。”[25]119120当是王十朋五十五岁任职夔州时怀念过去在家乡时与兄弟为真率饮时所作。

从《率饮亭二十绝》“老去识交情”、“它年宦南北,还忆在家持”等诗句来看,王十朋此时虽年老而功名已有所望。检之吴鹭山《王十朋年谱》[26](以下简称吴谱),王十朋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四十六岁时中状元。此诗当写于此前不久。又,诗中提到“林间十二子”。王十朋另有《林下十二子诗》,据小序知所谓十二子者乃其园中竹、井、梅、桂、兰、昌阳、黄杨、丁香、槐、柳、菊,再加上自己。雍正本注“甲戌孟夏”[25]9798,即绍兴二十四年(1154),王十朋四十三岁。此诗当作于此后到中状元前。据吴谱,王十朋于三十九岁时已升为太学上舍生,后居母丧,服除后赴举再黜。故《林下十二子》诗序谓“既见黜于春官,齿老矣,悟虚名之可厌”云云。然既升上舍,亦有望为官,故自信曰“它年宦南北”。

参与王十朋真率会的有其兄弟与其他朋友。但就兄弟而言,《梅溪集》中多有其与亲兄弟梦龄、昌龄的诗文酬答。王十朋《梅溪题名赋(并引)》中自注“余弟寿朋,字梦龄”、“百朋,予季弟昌龄名”[25]661。《梅溪集》中尚有与其表兄璐、挺二道人酬答的诗歌,由于二人乃出家人,未必参加其真率会。

王寿朋、王百朋,生平俱不详。

是知,王十朋有真率会举行于其家乡温州乐清,时间为绍兴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154―1157)之间,成员还包括王寿朋、王百朋等人。

王十朋(1122―1171),温州乐清人。字龟龄,号梅溪。时为太学上舍生。

后来王十朋在知泉州任上与同僚举行真率会,已是孝宗乾道年间事,不具。

二、两宋之交真率会的特征小议

这一阶段真率会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真率会分布的广泛性与成员的多样性。通过以上对真率会时间、地点、成员的考证,可知真率会的地点分布较为广泛,从北宋的洛阳到南宋江西的信州,江东的温州、苏州,甚至是岭南地区的新州、韶州、昌化军。成员的身份地位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未中科第的范成大、王十朋,有沉沦下僚的赵鼎、胡寅,也有贬谪岭南的折彦质、胡寅、李光、朱翌,以及投闲置散的王洋、凌景夏,和奉祠家居的林季仲。在年龄上,有中青年时候的范成大、赵鼎、胡寅,也有步入老年的林季仲、王洋、凌景夏、王六公。

第二,这段时期内随着折彦质、李光、胡寅、朱翌等名臣来到岭南贬所,使得真率会也流传到了经济文化条件极为落后的岭南地区,成为真率会流传过程中的一大景观。简朴是真率会的一大特色,其会约中有“酒不过五行,食不过五味”[27]、“为具务简素”[28]等明确的规定。在物质匮乏、处境贫窘的岭南贬地,真率会无疑是一种既能操办得起又不失风雅的聚饮方式。例如胡寅在《赠朱推》诗中说“新州州土A岚瘴,从来只是居流放。于今多住四方人,况复为官气条畅。山肴野蔬应时须,真率相期久已渝”,在瘴烟蒸腾的遐荒之地,真率会上所食用的只有山肴野蔬而已。李光经过十年的流放生活虽然已经穷到“酒尽何妨典破裘”的地步,但只要“杀鸡炊黍成真率”,依然可以“挈}携棋得胜游”(《二月三日作真率会,游载酒堂呈坐客》)。

第三,成员不再拘于耆英的身份,也不再拘于尚齿的传统,显得更为随意。赵鼎、胡寅等人的洛阳真率会为目前可考的元丰年间之后最早的真率会,当时的赵鼎四十一岁,胡寅仅有二十八岁,其他成员也都应该正值中青年阶段,并且诸人都处在下层官僚的地位,他们仅仅因为在洛阳做官,游览了司马光的独乐园,出于对先贤的仿慕而举行了一场真率会,并没有顾忌年龄和身份的限制。可以说真率会产生后不久就脱离了耆老会的性质,向着更为多样的方向发展。“真率”之名与“九老”、“耆英”之名矜耀成员年龄地位不同,它只是体现了一种完全放松的人际关系,它的名字就预示了与耆老会的异质性。后来范成大在昆山与一群未第的士子结为真率社而游,成员更趋于年轻化。

第四,真率会的举办成为一种风流之举,体现了对司马光、文彦博等人的仰慕之情。赵鼎《真率会诸公有诗,辄次其韵》曰“却想耆英游,风流甚寒素”[1]698,朱翌《同郭侯僧仲晚至武溪亭议真率会》曰“尺书相与盟真率,岭海风流似洛京”[10]838,都明确表达了对真率先贤风流的追慕,而且这是一种不为名不为利的“寒素”的风流,蕴含着高洁的道德情操。正如王十朋《率饮亭二十绝》所言“聊为真率饮,未用利名忙”[24]120。

第五,这段时期内的真率会举办者或者是沉沦下僚者,或者是被贬流放者,或者是因年老而退居故乡者,或者是未中科第者,他们举办真率会、表达隐逸与自由的情怀,也是出于对真率先贤在野身份和心态的感同身受。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等人退居洛阳、分司西京是因为诸人反对变法,在党争中被排斥在了权力中心之外,这样才有大量闲暇时间聚会游从、歌咏性情。而两宋之交的真率会举办者,尤其是李光、胡寅、朱翌等主战派饱受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的迫害,远谪岭南,其心情与司马光等旧党相比,自然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借真率会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的用意也是不言而喻的。

两宋之交的真率会是宋代真率会发展变化的第一个阶段,也是真率会被广泛认同的第一个阶段。从孝宗朝直至南宋末,真率会还在不同身份的文人士大夫中间频频举办,以更加丰富的形态在宋代文人的交游、结社、聚会、诗酒流连中绽放着光彩。

注释:

① 关于真率会约,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十载:“司马公与数公又为真率会,有约:酒不过五行,食不过五味,惟菜无限。楚正议违约,增饮食之数,罚一会。”(邵伯温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邵氏闻见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5页。)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十记载更为详细:“真率会约云:(一)序齿不序官。(一)为具务简素。(一)朝夕食不过五味。(一)菜果脯醢之类,各不过三十器。(一)酒巡无算,深浅自斟。主人不劝,客亦不辞。逐巡无下酒时,作菜羹不禁。(一)召客共作一简,客注可否于字下,不别作简。或因事分简者听。(一)会日早赴,不待促。(一)违约者,每事罚一巨觥。四月日押。”(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十《司马温公・真率会》中按语,见吴文治主编《宋诗话全编》第九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797页。)

② 真率会的考证成果主要集中在下面两部专著中:欧阳光《宋元诗社研究丛稿》下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周扬波《宋代士绅结社研究》第五章《耆老会》(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③ 周扬波亦同意此说,见《宋代士绅结社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98页)。

④ 《送张京与之宰解县》,赵鼎《忠正德文集》卷五。

⑤ 折彦质离开昌化军时亦有诗赠之。《留别许廷惠》云:“架空作屋才容膝,中有道人能湛然。门外红尘虽扰扰,枕边清梦自翩翩。君如海燕时须到,我似江鸥日又迁。回首石桥桥上月,与谁同赏第三年。”据诗意,许巩或为道士,或自称为道人,折彦质经常与之游从。

⑥ 朱翌生平见钟振振先生《〈全宋词〉朱翌小传辑补》的考证,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⑦ 从诗中“将军要使酒犹兵”句可知郭侯是一员武将。朱翌《与郭侯饮园中》诗中亦称其为“将军”。

⑧ 朱翌有《顷入南华僧仲有诗为次其韵仲欲见予诗集》二首。“南华”,即南华寺,在韶州。(王象之编著、赵一生点校《舆地纪胜》卷九十《广南东路・韶州・景物下》“南华寺”条。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232页。)

⑨ 马辛民据《新兴县志》卷五推测:“或即朱缨,南雄州人,主管新州司法。”见马辛民《胡寅年谱及诗系年》(《古典文献研究论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8页)。又,从此诗“晚交幸作年家遇”一句得知,朱推与胡寅同年中科第。

⑩ 生年据金鑫《王洋生平二考》改,参见《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宋史》卷三百八十四《列传第一百四十三・陈康伯传》载其绍兴十三年使金“言者以生事论,罢知泉州……秩满,三奉祠,垂十年”。从奉祠时间上看亦有可能参加凌景夏与王洋的真率会。

以上成员简介,见欧阳光《宋元诗社研究丛稿》第226~229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陶宗仪《游志续编》卷上载宋吕希哲《率会》一则曰:“温公……命之曰率会,亦曰真率会。”此则材料摘自吕希哲《吕氏杂记》卷下。目前所存清指海本、四库全书本所载为“命之曰真率会”,无“率会”之谓。(陶宗仪《游志续编・蒲阳比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43页。)

见《表兄璐挺二道人以山茶一根见赠植于便便阁前每黑甜余开窗寓目茗挡慌蹙神自清因成小诗》、《二道人以{利及东山兰为赠再成一章》二诗。(王十朋《王十朋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06页。)

[参考文献]

[1] 赵鼎.忠正德文集:卷五[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2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 朱兴艳.赵鼎年谱[D].上海:上海大学,2008.

[3] 欧阳光.宋元诗社丛稿[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 马辛民.胡寅年谱及诗系年[M]//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古文献研究所.古典文献研究论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 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百二十五[M].赵一生,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2837.

[6] 李纲.李纲全集[M].王瑞明,点校. 长沙:岳麓书社,2004:1664.

[7]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99.

[8]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8.

[9] 祝穆,祝洙.方舆胜览[M].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784.

[10] 朱翌.潜山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1] 胡寅.斐然集・崇正辩[M].尹文汉,校点.长沙:岳麓书社,2009.

[12] 林季仲.竹轩杂著[M]//四川大学古籍所.宋集珍本丛刊:第42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151.

[13] 尹波.林季仲生卒年考[J].文献,1992(4):204.

[14] 王洋.东牟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5] 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299.

[16] 陈Y,佚名.南宋馆阁录・续录[M].张富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119,96.

[17] 徐松.宋会要辑稿:第120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7:4782.

[18] 金鑫.王洋与《东牟集》诗歌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0.

[19] 王洋.涧泉日记:卷中[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781.

[20] 李光.庄简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2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1] 周扬波.宋代士绅结社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99.

[22] 方星移.李光年谱[M]//宋四家词人年谱.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191.

[23] 赵汝腾.庸斋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255256.

[24] 范成大.范石湖集[M].富寿荪,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5] 王十朋.王十朋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6] 吴鹭山.王十朋年谱[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10.

[27]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十[M].李剑雄,刘德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105.

[28] 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十//吴文治.宋诗话:第九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9797.

Textual Research on Zhenshuai Party in Transition Period

Betwee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Song Dynasties

PANG Mingqi

(School of Chinese Classic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5, China)

寒食寄京师诸弟范文4

关键词吴与弼 耕读教育 小陂书院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

吴与弼是明初一位有影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其所开创的“崇仁学派”对明代学术思潮和教育思潮的兴起具有“启明”的作用。他创办富有特色的小陂书院,培育弟子众多,其中不乏有显赫成就者。学术史家黄宗羲编撰《明儒学案》时,以吴与弼的“崇仁学案”为开篇第一卷,其原因正如他所评价的:“微与弼,焉得后时之盛哉?”在吴与弼的的教育思想中,他的耕读教育思想独树一帜,影响颇深。因此,对吴与弼的耕读教育思想进行研究颇有必要。

1 吴与弼的生平

吴与弼(1391-1469),字子傅,号康斋。江西抚州崇仁人。吴与弼的生平经历可以从《吴聘君年谱》中反映出来,七岁学对句,十二岁进京探望在京任国子司业的父亲后,留在京城学诗赋,学举子业,十九岁时,偶然读到朱熹的著作《伊洛渊源录》,令其神往,慨然有志于道,说:“睹道统一脉之传,不觉心醉”从此,吴与弼放弃学举子业,独处小楼,专攻四书、五经、诸儒语录,体贴身心,醉心于程朱学说,不下楼有两年之久。吴与弼学成之后,在家乡小陂书院讲学授徒,但仍耕种田地,率领弟子过着耕读式的生活。晚年受到朝廷征召,授予左春坊左谕德之位,负责辅佐太子读书,但吴与弼以年老多病为由,拒不就职。吴与弼一生过着读书、耕种、教学、出游、做圣贤工夫的生活。

2 耕读教育的形式

吴与弼的耕读由两种形式组成。第一种形式是边耕边读,就是将书携带到田地里头,或辍或作,辍时读书;这时读书成了一种休息方式。如《日录》记载:“莳蔬园中,虽暂废书,亦贫贱所当然”“往亲农途中,读《孟子》与鲜花相值,幽草自生而水声琅然,廷伫久之,意思潇洒”。劳动时读书与书房时读书有决然不同的感受。劳动时读书能体会到在书房读书没有的感觉,劳动时读书能更贴近大自然,直觉感受得到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生意盎然。对于崇尚自然的与弼来说,户外劳动时读书,能够将自然界与圣贤世界紧密联系起来 ,他感到万分高兴。他感觉他所读书的圣贤世界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体,两者都在创造世界,各自以不同的方式维持和延续生命。边耕边读带给与弼的不仅是享受自然的快乐,还有读书充实之乐。耕读带来的充实之乐与弼描述得很多。例如《日录》:“夜徐行田间,默诵《中庸》字字句句,从容咏叹,体于心,验于事,所得颇多”。

耕读的第二种方式是工余读书,“归则解犁,饭粝蔬豆共食”。一天的辛勤劳动结束之后,师生一起共进简便晚餐,之后就到了晚间集中读书时间。或由老师讲解,或读书自学。其诗《讲罢偶成》,反映了他工余讲学情形,“万事应须任所遭,胼胝农圃敢辞劳。西斋讲罢心如水,又对凉天霁月高”。在与弼看来,工余后读书是件很享受的事情。“食后坐东窗,四体舒泰,神气清朗,读书愈有进益,数日趣同”。甚至听弟子工余之后的琅琅读书声,对与弼来说也是一件乐事。如《日录》记载:“东斋对月,花竹参差,清景可爱,听诸生诵声,甚乐”。反映工余读书的典型诗句是:“田圃工夫日破除,小窗灯火夜读书”。

3 耕读教育的内涵

吴与弼创办的小陂书院,就是一所为农家子弟提供受教育机会的学校。小陂书院实质上就是一所耕读式的道德教育书院。与弼耕读教育思想的提出有何目的呢?依当时与弼生活境况来看,自有缓解生活压力的部分原因在内,但不可视为经生之业。如果说耕读教育是为了解决生活出路,当家境窘迫时,大可改弦易辙,因为他曾几次受到朝廷任职的荐举,都被他一一回绝。况且,还有重要的一点,与弼办学是不收费的。娄凉《康斋先生行状》载:“四方来学者却其来修虽饥寒切身有所不顾。……间有寒士欲就学者,辄馆毂之,惟恐人不入于善”。娄凉说与弼不收学费,甚至供应学者的生活,以与弼的清贫而言,是很难得的,可见他视教育为道,而非谋生工具。再从学生方面来考虑,弟子入耕读教育之门,也决非为就业作准备。拿弟子陈献章来说,他在拜与弼为师时就已入仕途,如果是为了学职求业的话,大可不必到乡间来求师。再从与弼弟子授业后的出路,主要是过着像他一样耕、读、教三位一体的生活。由此可见,与弼创办耕读教育书院的出发点并非为生计考虑。既然这样,与弼提倡耕读教育目的到底在哪呢?通过分析以下与弼对弟子的受耕读教育后的评价,就能窥见一斑。有一年小陂(书院)遭火灾,吴与弼带着诸弟子封堤防水,对这次劳动,与弼评价道:“诸生尽力救水甚善,此之谓尽也。事虽莫济,分则尽矣”。事虽未果,但尽心了;与弼对他们的行为加以称赞。杨鑫辉认为,吴与弼对耕读教育的评价,并不是以劳动后能够创造多少财富来衡量,他关注的不是弟子耕读教育后带来的财富上的成果成效,而是基于从人性出发,以人心的转变为重。通过耕读教育,使学者身、手得到践履,在不断的尽已本心劳动中,内在德性得以发挥。由此可见,与弼耕读教育的目的旨在立德进德。至于耕读为什么可以立德进德,与弼有下面两种认识。第一,学者耕读,可以抚育天地,从而立德。对于自然界的美景,吴与弼并不只是一个纯粹的审美家,而是从一个被大自然抚育的一份子的角度来感受自然界的生气。阳光明媚的一天,他正在户外欣赏风景,美丽的景色使他情不自禁地想起《遗书》中的一句话:“先王以茂时对育万物”,也就是人与自然界共同承担互相抚育的责任。基于这种认识,就不难理解以下与弼的解释。《明儒言行录》记载了吴与弼外出视察农耕之轶事,吴与弼的弟子在田里耕地,吴与弼故意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在耕地,这时吴与弼微笑地纠正他们说:“不,你们这是在改造和抚育天地。”与弼认为,学者在耕种的同时,还是在帮助抚育天地的过程。通过生产劳动,将自然界运行的“理”与学者内在的“理”发生联系,使生产劳动和立德建立联系。第二,学者耕读,可以养成务实作风,从而进德。吴与弼很关心自己弟弟的成长,期望他养成为人踏实、做事务实的品行,所以他提议让他弟弟到乡间来接受耕读教育锻炼。当他得知父亲要将弟弟送来乡间跟他学习时,他高兴地给父亲回信道:“盖不惟乡里纯朴、清俭,可以为进学德之资,抑早有以知稼穑之艰难,则他日可不流于放逸。”在信中,与弼大力陈述接受耕读教育的好处,同时也揭示了他创办耕读教育书院的目的所在。吴与弼所倡导的耕读思想是中国古代道德传统中的一份宝贵财富,其中所蕴含的勤劳俭朴的美德培养、勇毅刚强的品德化育和师友共济的氛围营造,成为完善个人道德的基础。

3.1 勤劳俭朴的美德培养

吴与弼每天起早贪黑,驾着犁耙耕作,粗活细活都亲力亲为。在乡里,一切行动都遵守儒家的礼仪规范,每次到京城太学去省亲,都是布衣旧鞋,无人知他是国子监司业之子。父亲吴溥的朋友孔谔评价吴与弼道:“与与弼谈有富贵不淫贫贱不移之象,今虽见迂,后当大显。”除了自己参加劳动之外,与弼还要求弟子也参与。对于贪图享受的非劳动观点,他是严厉斥责的。《明儒学案》又载:一日,天初晓,与弼就起来打谷了,而他的弟子陈献章却还没有起床。于是先生就在他的房门外大声说道:“秀才怎么可以这么懒惰,这样下去,哪天才到得了圣贤的境地啊!”可见,与弼认为知识分子应注意治生,不可游手好闲,养成一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恶习。另外,与弼还致信给他父亲,陈其对诸弟的期望说:“诸弟于学,初犹未嗜。覆车之辙,诚不愿其蹈也。士友自京来者,深言其富贵相习后难处于乡。男默自惟念,生长于饱暖之中,居养所移,无足怪者。伏望大人善教,俾裁损旧习,素净来归,渐亲稼穑,日与乡里士友渐磨,其进其成实未可量”。对处于富贵饱暖之中的学子,与弼认为尤须树立耕读观念,参加生产劳动,以培养勤俭作风。抱着“学者须亲细务”的理念,与弼带着弟子一起下田耕作放牧,同时一边讲解四书五经。《明儒学案》上说他曾与弟子在雨中披着蓑衣,一边耕作,一边指着农具,教导学生万物中都蕴藏着易经八卦的道理。等着耕作回来,又一起炊饭煮菜,和弟子一起用餐。与弼师生一同耕读,一同饮食,生活虽然清苦,却都乐道安贫。

3.2 勇毅刚强的品德化育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包含有勇毅刚强的内容。对于勇的含义,古代人具有严格的区分与定义,认为只有舍生取义、具有为道德真理献身的精神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勇;而为个人私利而牺牲的匹夫之勇、好胜之勇是不能称之为勇的。耕读文化中的勇毅刚强的真正内涵是一种真正体悟“道”的人敢于担当责任,敢于面对困境,敢于舍生取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勇毅刚强的人对名利不动心,把生死看得很轻。吴与弼就是这样的人,他放弃高官爵位,一生甘愿做一名默默无闻的田园教师,万事万物他都循理而行。中年以后,与弼生活贫困,身体也不好,屋子没钱修理而经常漏雨,衣食不足,有时达到不得不经常向隔壁邻居借粮度日的地步。但是,与弼身处逆境,却能不屈不挠,将困难当成对自己的一种磨炼;与学生一起边耕边读,自力更生。他常说:“屡有逆境,皆顺而处。”“人须于贫贱患难上立得脚住。”《明儒学案》记载了这样一则轶事:有一天,与弼与弟子在田中收割稻谷,手指不小心被镰刀割伤了。这时他忍痛说道:“为学的人就是要养成坚忍的习性,岂可因为受到一点外物的侵害就扰乱了心志!”于是继续割稻,就像是不曾发生任何事情。吴与弼不仅自己在生活上显露出勇毅刚强的品德,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道德典范,而且还引用孟子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以勉励学生不畏艰难险阻一心向圣贤之道。耕读过程中必须要吃得非常人之苦,办非常人之事,其中克服种种困难的过程就体现了学者勇毅刚强的品德。

3.3 师友共济的氛围营造

与弼认为,师友的作用在于能够促进个人学德的进步。从与弼信件描述来看,他的很多进步得益于师友的辅助。他在一封信中大力赞扬师友的作用说:“辅仁之功一何大也夫!”反过来,与弼也毫不吝惜地给他的学生提供师友般的帮助;他认为师生之间就应该像师友一样互相帮助,他说:“古人生于交友者资以辅仁,仆敢自私哉?”从信件来看,与弼确实为他的师友提供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从与师友边耕边读的交往过程中,与弼体验到了师友的价值。于是,他便在师生之间积极营造这种师友共济的氛围。他甚至把师友交往当成教学的一部分,告诫学生要欣赏并珍惜师友之情。他主张要利用师友关系互相往来,在来往过程中互相讨论并澄清问题,或鼓励或指责对方的行为。为师友排忧解难,同时也分享对方成功带来的快乐。在与弼看来,师友就像两条相连的湖,需要互相滋养,互相充实;因此,他将师友交往称为“丽泽”。 与弼带学生出外郊游所作《牧大同原杨林坑即事》一诗,诗中说:“偶携二三子,丽泽同箴规。”诗中反映出他让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互相提建议,恰如相连的湖一样互相受到滋益。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师友的价值,从而重视师友的辅助力量。有一位名叫谢胖的学生,陈献章的朋友,来自广东,他要返回家乡。与弼先生给他作了一首题为《丽泽堂记》的诗,诗中说道:“圣人谓天下互相滋益之大者,惟朋友讲习云。”叮嘱他返乡后要在师友的帮助下继续保持学业进步。此外,“丽泽”的主题还出现在与弼赠送给其他要离开的学生的诗中,例如,诗《赠娄谅归上饶》中写道:“稚志谆谆在广居,贤便盛德远吹嘘。独怜樗散空衰迈,丽泽何时重超予。”诗中寄托了对学生娄谅的敦敦厚望,希望他能继续借助“丽泽”般的师友力量,使学德有长进。另外,与弼《与黄景章教谕书》信中写道:“寓于普济寺,寺极幽旷,学中师友日相往来”,表明与弼利用与学生一块出游的机会,为学生营造师友互相往来、互相帮助的气氛。与弼经常与学生一块出游,让学生感受到师友情谊,(下转第4页)(上接第2页)即使到了70岁高龄,还和很多学生一起出游阴源、倒桐塍、石牛埠、方家坪、曲冈、杨溪、狭原等地,创造了很多师友交往活动,营造了师友共济的氛围。

吴与弼耕读教育思想基本上被其弟子所继承。从弟子的出路来看,大多数都是过着在乡讲学、边耕边读的生活。胡居仁在与弼先生的影响下,决定不去参加科举考试,回家过着耕读生活。筑室于梅溪山中。常与娄谅、罗伦、张东白会于余干弋阳龟峰,其学号为“余干之学”。曾任白鹿洞书院主持,讲学于贵溪桐源书院。娄谅在乡中举之后,再在家读书十多年,才去参加殿试,列于乙榜,被委派到成都做教育官。后找理由告老归乡,以著书培育后学为己任。吴与弼清苦自立、甘于淡泊的精神深深地影响、感染了陈白沙。陈白沙将这种精神作为白沙学派的基本精神,创造性地发展了“自然之乐”的“真乐” 境界。可见,吴与弼耕读教育思想对弟子的影响主要归结为如下几方面:

第一,为崇仁学派弟子进行儒家思想的系统传授,为日后弟子创立学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

第二,对崇仁学派弟子为学精神和为学工夫的启发,为日后发展打开了指路明灯。

第三,吴与弼耕、读、教三位一体的生活模式,为崇仁学派弟子提供了可效仿的典范。崇仁学派弟子从师还乡之后,多数像与弼先生一样,都不积极参加科举考试,反而选择当一名当地教师,过着边耕边读的生活。这表明,这种生活模式符合当时的时代需要。

注释

黄宗羲.明儒学案・崇仁学案[M].沈芝盈点校.中华书局.

吴与弼.康斋集(卷八)[A].四库全书[M](集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黄宗羲.明儒学案・崇仁学案[M].沈芝盈点校.中华书局.

吴与弼.康斋集(卷二)[A].四库全书[M](集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吴与弼.康斋集(卷十一)[A].四库全书[M](集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吴与弼.康斋集(卷八)[A].四库全书[M](集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吴与弼.康斋集(卷八)[A].四库全书[M](集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杨鑫辉,李才栋.江西古代教育家评传[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

吴与弼.康斋集(卷八)[A].四库全书[M](集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沈佳.明儒言行录(卷三)[A].钦定四库全书[M].史部.

吴与弼.康斋集(卷八)[A].四库全书[M](集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邓子纲.儒家耕读传家思想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5(4).

吴与弼.康斋集(卷十一)[A].四库全书[M](集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吴与弼.康斋集(卷十一)[A].四库全书[M](集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寒食寄京师诸弟范文5

 

中国拥有悠久的喜剧传统,这一传统大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先秦时期活跃在宫廷中的以“滑稽调笑”为主的徘优,是中国最早的职业演员,也是最早的喜剧演员。时至元代,中国过古代喜剧的创作进入鼎盛时期,其喜剧因素的丰富与喜剧意识的明确,则更为引人注目。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喜剧是中国古代戏剧中最为源远流长的剧种。考察中国古代的主要喜剧,我们可以发现,功名情结描写在中国古代喜剧中占用重要地位。

 

一、功名情结与取士制度

 

受儒家传统影响,读书人将入仕作为人生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汉代之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成为正统的统治思想,而儒家所宣扬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受到了历代文人的追捧。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对于寒庶文人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寒门子弟的入仕之路被逐渐切断。隋唐之后,科举考试正式成为了国家机构取士的重要标准,寒庶文人便得到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对待,此后文人的功名情结遍愈发的强烈,仕途上的得意成了文人成功的一条重要道路。

 

受科举制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文人普遍具有强烈的功名情结,这个是中国古代文人最主要的特征。作为文人,“立言”是文人不抒发其情感的重要手段。于是在中国文学史上遍出现了许多和慨叹不遇的作品。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具有鲜明的功名情结。作为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喜剧,也成为了文人们表达功名诉求的载体。

 

二、功名情结的艺术表现

 

考察中国古代的重要喜剧,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特征,那就是一种遍诸文本的功名情结。无论是作者对于主人公身份的设置还是故事的情结发展,都充满着功名因素。

 

李渔的《风筝误》描写了寄人篱下的落魄书生韩世勋因题诗风筝而与贵族小姐詹淑娟产生了一段姻缘的故事。韩世勋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他自知无功名无以立,心想着“且把这门心思收拾起来。以功名为念,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结果他上京应试,最后中了状元,不仅仅立了功名,最后也抱得美人归。

 

喜剧《秋胡戏妻》中也有很明显的功名痕迹。秋胡在大婚当日被军卒勾去当兵,这本是一个悲剧,可是在全剧的最后却由悲变喜,实现了真正的大团圆。原来,秋胡在被军卒勾去之后屡立功勋,战功赫赫,被提拔做了中大夫。而秋胡这一形象,便成了依靠军功取得名位的典型代表。

 

“临川四梦”之一的《邯郸记》虽然有神仙道化的因素,但是其中不乏功名情结。卢生和吕洞宾谈起功名事,感叹非常,以为“大丈夫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 宗族茂盛,方可言得意。”卢生瞌睡上来,吕洞宾便送一磁枕给他 ,卢生在枕头之上做了一个美梦。梦里卢生政治生涯跌宕起伏,最后做了二十年宰相,进封赵国公,食邑五千户,官加上柱国太师。虽说仅仅只是梦境,但是这个梦确是中国古代文人翘首以盼的,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这个梦境荣辱俱全,有春风得意也有悲欢离合,可谓是道尽了人世间的种种,也写尽了一切功名利禄。

 

元代作家施惠的《幽闺记》可以称得上是最具功名色彩的喜剧。《幽闺记》描写的是两对青年男女在战乱时代背景中的婚恋故事,两个男主人公最终的结局最吸引读者的地方。作为全剧最主要的两个主人公蒋世隆和陀满兴福,在剧终他们分别取得了文状元和武状元的身份,此剧的功名情结可见一斑。

 

三、功名情结的现实映射

 

功名情结表现在喜剧中,就是高中状元或者加官进爵,这些都是喜剧作家的艺术表现。反映到现实之中,功名情结往往是作家和社会的缩影。我们可以透过功名情结反观当时的社会和文人的心理,找到功名情结最合理的解释。

 

从喜剧中的功名因素可以得知,元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对于文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科举考试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元代的大部分时间里,科举取士并未得到元代统治者的认可,文人们失去了进入仕途的重要的通道。于是,他们便只能活跃在文学创作之中,只能将自己的功名追求诉诸纸上。

 

由此观之,喜剧作家们在作品中描述的功名情结,其实质上是他们对于功名的一种追求与向往。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功名梦想,只能寄托在文学作品中,这向来就是中国文学的传统。将喜剧作品和现实结合起来,我们便不难理解喜剧作家对于功名情结的执着追求。

寒食寄京师诸弟范文6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孩子都悠闲快乐的句子是“,。”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能够“,。” 3、屈原《离骚》中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4、《逍遥游》中“,”,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 6、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自己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无学之辈”的两个句子是:“,。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7、庄子《逍遥游》通过舟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的句子是“,”。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 9、(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10、《琵琶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动物的鸣叫声表现环境氛围的荒凉凄清的句子是“?”。 11、《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 12、《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 13、《庄子∙逍遥游》指出,宋荣子不但做到“________,________”,而且能够认清自身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 1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面描写和衬托了琵琶曲无穷的艺术魅力。 15、范仲淹在《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有故土之思,又有功业未建的焦虑。 16、在《诗经·氓》中女子倾诉自己从早到晚、终日操劳的两句诗是“,。” 17、在杜甫《春望》中,写用手挠发、头发稀疏,甚至连发簪都挽不起来的诗句是:“,。” 18、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描绘历史英雄人物征战沙场、所向披靡的名句是:“,。” 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纷飞,一夜之间好像树上开满了洁白的梨花的景象。 20、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21、《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用“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来侧面描述说书人高超的造诣;《琵琶行》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来烘托琵琶女的高妙的演奏技艺。 22、苏轼《赤壁赋》中的“,”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23、李商隐的《锦瑟》一诗由思忆青春年华起笔,写得如梦如幻,最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追梦已醒,只是当时不甚分明。 24、歌德说:“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杜牧在《赤壁》中说周瑜的获胜是机遇所致,其中表达这种看法的诗句是:“,。” 25、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劝人为“善”,文中“,,圣心备焉”可见。 26、《琵琶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7、《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 28、《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29、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有直接描述,这个句子是,。 30、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自勉。 31、《琵琶行》中的“,”常被用来表达生活不如意的人在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而产生同病相怜的感慨。 3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两句,描写了庆典将近,音乐不断的热闹景象,也反映了当时纯朴的民风。 33、《诗经·氓》中表现女子对氓因婚事推迟而进行解释的两句是“,”,表现了女子的温柔善良。 34、《诗经·氓》中以比兴手法暗示自己愁思无尽,且对男子忍耐有限,心意已死的句子是,。 35、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36、《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37、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埋怨楚怀王行事荒唐,不能体察自己忧国忧民之情的两句是:“,。” 38、《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39、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作者要为朝廷率师北上,统一南北,以得到功勋美名的两句是“,”。 40、《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 4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句子是:“, ” 4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气势和战功的句子是:“,。” 43、屈原在《离骚》中用“,”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坚持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的心志。 44、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沙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并由此过渡到“送别”。 4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两句描写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殿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整。 46、在《离骚》中,屈原用“,”两句自白心志,表示自己要像古代圣贤所崇尚的那样,保持清白,献身正道。 47、李白的《蜀道难》中,“,”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48、世事无常,生命如雨如花,生活却时有不如意,每每感伤之余,我们往往会借助《琵琶行》中的“,”两句来抒发自己和他人境遇相似的感慨。 49、李白的《蜀道难》中用“,”两句写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50、《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51、《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音凄切婉转的两句是“,”。 52、《阿房宫赋》中,作者杜牧借“,”两句告诫当朝统治者要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否则会重蹈覆辙。 53、《登高》中寄寓了作者飘零之感和伤逝之情的诗句是:“,。” 54、《论语》中,孔子说:“,。”这两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要紧密结合,不可偏废。 55、《过故人庄》中体现老友热情好客准备食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56、《离骚》中可以佐证“既因为屈原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他,又因为采集白芷而给加上罪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7、《锦瑟》一诗的颈联是:,,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58、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59、《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两句表现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60、杜甫在《登高》中把眼前秋景和自己老病缠身的悲情紧密联系,高度概括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名句是“,”。 61、苏轼在《赤壁赋》“主客问答”中用小虫、米粒感叹人生短暂的两句是“,”。 62、《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 6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的物是人非的情景。《虞美人》中,也有写出了这样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是:“,。” 64、《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山势高危,行人步履维艰、神情无奈的句子是:“,” 66、哲学上讲,运动是绝对的。在《赤壁赋》中,苏轼认为,从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万物存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表达对老友的怀念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的句子是: 68、《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 69、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意蕴丰富,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笔法。《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借月抒发别离之情。 70、《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 71、《阿房宫赋》一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以质问的语气,强烈抨击秦统治者残民以自肥的两句是“,”。 72、《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是因为德行高的两句是,” 7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看到的悲凉场景的句子是“,” 74、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 75、《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76、《登高》中道出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77、李白《蜀道难》中用神话传说表现蜀道开辟之难和来历之神奇的两句诗是:“,。” 78、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79、在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不过是“,”的缘故。 80、《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8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 8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气势和战功的句子是“,。” 83、《荀子·劝学>中,“____,____”两句表达了君子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观点。 84、杜甫在《登高》中高度概括自己晚年悲凉处境的两句是“____,____” 8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通过描写邹忌的身高和容貌来表现邹忌美男子特征的两句是“,____。” 86、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阿房宫宫殿楼阁的接连不断和高大雄伟。 87、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暂歇后,“,”两句表明乐音又变得激越、雄壮。 88、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两句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并不羡慕他们。 89、《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90、《次北固山下》中,与刘禹锡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哲理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9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因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是,。 9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由神话传说讲到今日蜀道来历的句子是,。 93、《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人相处和谐、生活幸福的语句是,。 94、韩愈在《师说》中说的“,”与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句意接近。 95、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的一句是“,”。 96、李煌《虞美人》词中将愁思形象化的两句是“,”。 97、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用“,”一联,描摹了潮平江阔、风浪潜踪的江景,表现了诗人壮观、豪迈的气概。 98、李白在《蜀道难》中,用比喻、比拟等手法强化了蜀地政治形势的险恶,向友人表明属地不可久留,用“,”规劝有人早离是非之地。 99、《赤壁赋》中“,”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笑声表现的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100、《赤壁赋》中“,”两句唱出了诗人在饮酒后思念君主、朝廷,但无奈路途遥远无法顾及自己,自己对国事也无能为力的幽怨与惆帐。 101、《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世俗皆“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诗人却选择“,”。 参考答案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5.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9.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10.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此句应注意“鹃”字) 11.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此句应注意“渺”字) 1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此句应注意“箸”字及“拔”字) 1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6.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7.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8.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26.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8.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9.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33.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3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3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7.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38.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1.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4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有未悔。 4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5.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46.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47.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9.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5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5.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56.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5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5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59.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60.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6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6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5.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6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67.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68.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9.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70.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7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7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73.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7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7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76.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7.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78.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79.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8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1.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8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8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8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8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日失丽 86.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87.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88.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8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90海内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9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9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9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4.是故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9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7.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98.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99.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00.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10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上一篇然而不胜者

下一篇户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