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寒食范例6篇

清明寒食范文1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非常具有诗意的,“柳带榆钱,又还是清明寒食。”桃红柳绿,春光明媚的气象迎来了清明寒食节。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岁时百问》解释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个节日中既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朦胧的诗意,又有“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哀思,以及对先辈的感恩和怀念。

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两天。它也被称为“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意为在夏历冬至后105日)。它最初作为节日时,要禁烟禁火,无论民间官府,只吃冷食,后来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钩、斗鸡、放风筝等风俗。重温寒食节,我们能感受到我们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号美文厅】

清明

佚名

也许是三月,也许是四月。汾河河谷。

雨像是一位dié dié( )不休的老者,把一些纷纷扬扬的语言,洒进山村的每一个角落。乡间小路上,打着伞的诗人,沉思的诗人,被几朵落花吸引。

远处的柳阴下,避雨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吹响了短笛。断断续续的音符轻轻滴落在绿叶上、草丛中,宛如一些透明的、纯真的梦。

诗人连忙凑上去,慈爱地问:“孩子,这附近有酒家吗?”

少年抬起握着牧鞭的手,指向了前方。黄昏中,村廓()朦胧,一家茅屋上有一面小旗在风雨中轻轻摇yè( ):杏花村。

这时候,酒店的灯突然亮了,像母亲慈祥的眼睛,看着看着,诗人有点醉了。

(选自“中学语文阅读网”)

阅读思考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黑体字注音。

dié dié( )不休 村廓()

摇yè()

2.本文的环境描写很有特色,请找出一句环境描写的句子自选角度进行品析。

3.文章结尾说“诗人有点醉了”,诗人还没喝酒怎么就“有点醉了”?请谈谈你的理解。

4.模仿文中画线的句子,请你用相同或者相似的句式进行声音的描写:雪地风声、竹笋拔节的声音、花开的声音、早晨的起床铃声等,也可以自选一种声音进行描写。

5.本文是根据脍炙人口的唐诗《清明》演绎而出,请你默写出这首诗。

【二号美文厅】

立 碑

杨萌

兄弟们在一起商议着立碑的事。这事拖了快一年,时常使他们心绪不安。

去年清明,兄弟们上坟扫墓,旷野里墓冢累累。不知何时,那些高矮大小不一的坟前都冒出了一块块高大的石碑,碑上刻着亡者及儿孙的姓名,碑文用黑的红的漆描得发亮。那些石碑威风地挺立在那里,娘亲的墓淹没在碑林里,显得矮小而孤独。

兄弟几个脸上火辣辣的。

他们那时便开始考虑为娘亲立碑的事。现在终于决定实施。

大哥率先说:“这事要么不办,要办就办得风光些。别人家不就那灰不溜溜的石碑吗?我们不用,我们用大理石,好看,又不易风化。”

二哥说:“大哥说的何尝不是?依我之见,这碑上的字也得请人手写。县文化局的马局长一手新魏体,写碑文最好不过。”

三弟献疑说:“只是听说马局长轻易不动笔”。

大哥哈哈一笑:“这倒不用为难,多打发点钱就是。钱这玩意儿我们还愁?能请得动马局长,我们兄弟脸上也有光了。”

兄弟几个谈得很兴奋。

“谁来雕刻呢?”二哥想到这个新问题。

三弟拍一下腿,说:“哎,对了,我公司小王的老爷子是当地有名的石匠,回头我交代一下就行了。”

这样一合计,事情真是再顺利不过了。

午后,大哥刚叫人将大理石板从车下卸下,手机“嘀嘀嘀”叫开了,小匣子里传来了二哥焦急的声音:“大哥,你知道娘亲的名字吗?”

大哥被问蒙了:“只知道娘亲姓董,名字似乎没听说过……”

二哥说:“我也只知道娘亲姓董……”

大哥有些懊恼,犹豫了一下,说“一时还真想不起……名字那块先空着,回家再说……”

二哥带着马局长的墨宝回来了,三弟也领着石匠进了门。

兄弟几个冥思苦想也没想出娘亲的名字,户口簿也找不着,又不好意思向邻人启齿,一时躁得抓耳挠腮。

石匠抚摸着如脂的石板,轻轻叹了口气。然后说:“记不起就记不起了,记不起爷娘姓名的也不只你们兄弟。我说个法子,你们拿主意,古时候,女子出嫁就随夫姓,你们老爷子姓周,你们娘亲就叫周董氏了。”

只得依了石匠。

清明节那天,兄弟们将石碑栽在了娘亲的坟前。

不知为什么,几兄弟心情还是有些郁闷,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朝回走到半途,兄弟几个下意识地转回身去。阳光下,只见那巍巍的石碑晶莹洁白如玉,描了金粉的碑文金光闪闪。四周那些灰暗的石碑在它面前已黯淡得没有一点颜色。

兄弟们的心忽地轻松了,窝在肚里莫名的火气已经荡然无存。

阅读思考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的主要事件。

2.第三自然段中,“兄弟几个脸上火辣辣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能揣摩一下他们的内心吗?

3.文中二哥为什么要请县文化局马局长为碑题字?三弟为什么要请公司小王的老爷子来雕刻?

4.小说中的三兄弟孝顺吗?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文中语句谈谈你的看法。

5.“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本上的一个红五星,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觉得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尽孝?

【三号美文厅】

介子推、寒食节及其他

王英

山西有个介休,介休有个绵山,绵山出了个名人介子推,他的死难日成了后世的“寒食节”。

史载,春秋时期,战乱不休,晋国公子重耳蒙难,逃到卫国。饥饿难耐,随臣采来野菜充饥,重耳难以下咽。从臣介子推割下自己身上的一块肉,熬成肉汤,让重耳享用,重耳感激涕零。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割股奉君”的故事。介子推“割股奉君”,不是为了日后的封赏,而是为了晋国的振兴。重耳流亡国外十九年后,59岁时返回晋国,掌握了政权,这就是晋文公。“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年共患难的随从们讨赏,他都论功封爵。唯独介子推“功不言禄”,看不惯这种上下之间相互利用的风习,怀着“耻将股肉易封侯”的心情,携老母归隐绵山。

不久,日理万机的晋文公想起最大的功臣介子推,亲自率大队人马到绵山寻找,因山高路险,一时没有下落。有献媚者为免除自己“随王访友”的苦楚,向重耳献计说:“介公是个孝子,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老母出逃的。”没想到介子推隐居志坚,宁死不下山受封,母子抱树在山火中被活活烧死(如此行孝,这“孝子”之名可以画个大问号了)。

据说,到了后世,每逢介子推母子死难日,当地民众便自发“寒食”三天(据《邺中记》记载:“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作粥。”)表示纪念。这就是寒食节的历史。百姓们崇拜介子推的节操,把他与屈原并提,遂有“南有屈原,北有介子”的美称。后来,“寒食”竟演变成了华北平原某些地方每年从冬至至来年清明前一、二天,百余天不动烟火的集体吃冷饭――据统计,《全唐诗》中,有130余篇诗词描写过介子推与寒食节。如:元稹的《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姚合的《寒食》:“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

史载晋文公见山火烧死了介子推母子,悔恨莫及,他命随从拣拾烧后的残木,做成木屐,走起路来呱嗒作响,提醒自己不忘介子推,时而喊:“悲乎!足下!”后人因此把“足下”作为“朋友”的尊号。现在,绵山上还有介子推祠,祠前两株相抱而生的大柏树,人称母子柏。

且不论晋文公政绩如何,寒食节这个节,“足下”这个符号和民间穿木屐的习俗,都与他有关。

到了三国时代,统治北方的曹孟德对民间为纪念介子推而寒食多日的习俗不以为然。有一年,他在视察了山西并州等地的风土人情并征询了一些地方官的意见后,不顾“有违民意”的反对意见颁布了《明罚令》,下令以“连从法”的严厉形式废止民间的“寒食”习俗:“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一百零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子胥沉江,吴人未有绝水之事,至于子推独为寒食,岂不偏乎?且北方泛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儿者,家长半岁刑,主史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今天,寒食节终于未能在民间大范围正式“推广”(像端午节那样)。我们应该感谢曹孟德吗?

(选自“新语文资源在线网”)

阅读思考

1.请简要概括一下寒食节的由来。

2.通过本文的阅读,你了解到介子推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赞同他的处事方式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3.晋文公为什么要命随从拣拾烧后的残木,做成木屐?你怎样看晋文公这个人?

4.文章结尾说:“今天,寒食节终于未能在民间大范围正式‘推广’(像端午节那样)。我们应该感谢曹孟德吗?”你是怎样认为的呢?

5.你觉得寒食节里有值得推广的传统文化内涵么?如果要推广寒食节,请你拟一个简短的文化策划稿。

参考答案

《寒食清明四月天》

一号美文厅:

1.喋喋kuò曳2.示例:酒店的灯突然亮了,像母亲慈祥的眼睛,看着看着,诗人有点醉了。品析:比喻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让人回味绵长。3.因为诗人被眼前的景象陶醉了。4.雨像是一位少女轻抚琴弦,“沙沙沙”为风中树叶的舞蹈伴奏。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号美文厅:

1.写兄弟三人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而进行的“伪孝”――为母亲立碑之事。2.别人的墓地碑身高大,碑文发亮,而母亲的墓被淹没其中,显得十分寒酸。在人们的眼中,墓地上是否有碑,碑的好坏,这显示着做儿女的是否有孝心和现在的生活状况。对,给母亲立碑,在乡亲面前不能丢这个面子。3.文化局马局长是气派和势力的代名词。小王的老爷子是当地有名的石匠。如果能请到马局长题字,小王的老爷子雕刻,这在众人面前有多露脸!他们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4.不孝顺。他们的共同点是:虚伪,不孝。如:①那些石碑威风地挺立在那里,娘亲的墓淹没在碑林里,显得矮小而孤独。②这事要么不办,要办就办得风光些。别人家不就那灰不溜溜的石碑吗?我们不用,我们用大理石,好看,又不易风化。③能请得动马局长,我们兄弟脸上也有光了。从这些语句当中都能看出,他们兄弟三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是一种虚伪的“孝敬”。5.提示:母亲恩重如山,她给了我们生命,我们怎能忽略母亲的名字呢?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时尽孝就为时已晚了,我们要为母亲在心中立碑。

清明寒食范文2

霜雪方去,柳燕新来,倏忽已是清明。“清明”这一节气,大约是在冬至后的第106天,此时数九寒冬已然过去,“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得名“清明”。

清明节是国人最看重的节日之一,甚至离家千里,都要返乡上坟。一家人于此时再度团聚,寒食、扫墓、踏青,是非常重要的宗族或家庭活动。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哭罢不辞也,趋某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有歌者,哭笑无端,哀往而乐回也。”可见清明不仅要怀哀思故,更要郊游踏青、饮酒赏春,也难怪杜牧诗中那些乡愁百结“欲断魂”的“路上行人”,要“借问酒家何处有”了。

清明饮酒,其来有自。清明前一日,为绵延两千余年的民间第一祭日――寒食节。“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寒食节为纪念追求政治清明的介子推而设,当日不能生火做饭,要吃冷食,因此适量饮酒,在春寒料峭之际,温通行散,可以避免冷食伤伐脾胃阳气。上坟扫墓,感怀斯人已去、天人永隔,不免悲伤难抑,酒又能疏达气机,消解愁绪。而祭后的踏青,是收拾了沉痛的过去,换上了春日清新勃发的心境,重新面对崭新的生活,此时绿草成茵,繁花遍野,孩童在四周追闹嬉笑,醺然微醉于暖阳和风之中,不仅是人生一大乐事,也是暗含了中医春季养生的要诣。

由于正值冬去春到、季节交替的时节,清明便成为中医养生最重要的节气之一,此时天地万物的气机活动,由“水冰地坼”的闭藏转为“万物以荣”的升发,我们人体的活动,就要顺应这天地之气的变化,在春季注重生机的疏达条畅。须知养生的肯綮,就在“顺应”二字――顺应天时、顺应自然、顺应人文、顺应身体的需要,以及顺应自己内心的变化。民间千百年演化出来的寒食、扫墓、踏青、饮酒等习俗,大多契合了春季养生的要妙。

春季的膳食,与冬季有很大的不同,不论“五辛盘”还是春卷、青团,都是以植物嫩芽取食,轻清上行,强调顺应天地阳气的升发,这与冬季以动物性食物强调沉降滋补有明显不同;从烹调方式上看,也较少油焖炖煮,多用凉拌或其他快熟之法,以保全春升之气。此时饮酒也不再是为了祛寒求暖,更多是为了畅快情怀,也体现了中医春季养肝疏泄之法,因此酒的选择,应以温行不烈的黄酒为宜,若用元明之后的烧酒(即现在的白酒),则只宜浅啜,否则升散太过,伤戮生气,不能养肝反而害肝。至于清明的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柳,都是温和的户外活动,也是以舒发的特点,衔接冬日的闭藏与夏日的蕃秀成长,关键是人的心理活动,也就是中医讲的情志,便在草长莺飞中舒展开来,重拾了对人生人世的美好期望。

清明寒食范文3

清明是一幅多彩的画,画中有祭祀的肃穆,也有文明的传统;有踏青的欢畅,也有折柳的牵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清明节为什么又叫寒食节,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为什么又叫寒食节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就是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为哀悼介子推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并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

第二年清明,晋文公率众臣到绵山下的介庙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以为柳树是介子推转化,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要求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绵山踏青,抒发思念之情。并令寒食前一是为“炊熟日”,人们要做许多蒸饼,称作“子推蒸饼”;也有人家用面粉和枣泥做成燕子状饼,然后用柳条串起挂在门据上晾晒,称作“子推燕”。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清明节简介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传统习俗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寒食范文4

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该说这与此前两天(或一天)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我们的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的《寒食》诗有生动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由于寒食节期间禁止生火做饭,就需准备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备禁火期间食用,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寒食节期间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面粉做成蒸饼,上附红枣并捏成燕子形状的"子推燕";有用梗米及麦芽糖调制成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黄色近似今日点心的环饼;有用糯米与雀麦草汁舂合而成,以枣泥或豆沙为馅料的蒸食--青白团子。此外,鸭蛋、枣糕、杏仁粥、冻猪肉、冻鱼肉,也是寒食节常用的食品。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清明寒食范文5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于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荆楚岁时记》:“(寒食)斗鸡,镂鸡子(鸡蛋),斗鸡子。”可见南朝时就有斗鸡与斗鸡蛋之戏了。斗鸡今多见,斗鸡蛋多是乡间小儿互相撞碰鸡蛋作为游戏。在古代,用作碰撞争斗的鸡蛋多是染色、雕镂(1ou,雕刻)过的,十分精美。画蛋。镂蛋之俗,源于《管子》中所记的“雕卵”。无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术发展而来,成了寒食的节俗。今天民间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 寒食打秋干,据《艺文类聚》中记,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秋千。但这恐怕只是传说而已。刘向《别录》记打秋千是在春时,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宫词》:“寒食宫人步打毯。”牵钩与打毯等戏,也不一定在寒食举行。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还有另一种说法:

古人有迎接春天的习俗,农历3月初的天气正好是春意盎然的时候,适合人们开展各类活动,包括踏青出游,乃至“野合”,所以春季最主要的节日也在这个时候。早期的清明节并没有祭扫的功能,清明节的活动内容与3月初的其它节日是相同的。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历制定的历法,本身并非节日。清明恰好在农历的3月初,正好和古代春天的节日上巳节、寒食节重叠,久而久之清明也成为了春季节日的一部分。

今天,上巳节已经从中国人的节日谱中消失了,但过去它曾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则固定为农历三月三那天。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经开始流行,《论语》中所说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

最早的时候,上巳节那天人们会去踏青郊游、到河边洗澡。另外,这天也有“驱邪”的功能,古人称为“祓除畔浴”。在上古时期,节日的作用就是驱邪避灾,譬如“重阳节登高”,实际的原因是为了躲避山下的瘟疫,“祓除畔浴”也是这个道理。朱旭强解释说,实际原因是由于冬天河水太冷,3月初的水温恰好,人们急着去洗越冬后第一次澡。

上巳节也有求偶交配的功能,《诗经》所说的“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也是发生在这段时间,这样的传统一直影响到唐宋,杜甫《丽人行》中就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句子。不过,后来随着社会趋向文明,野合的主题被替换为求子,上巳节后来形成了祭奠女娲庙,妇女们在河边求子的风俗。

清明寒食范文6

关键词:上巳;寒食;清明;民俗

清明是我国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据《历书》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似乎一直与祭祀、扫墓、踏青、游春等风俗相关,那么,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是如何演化成以今天的清明节呢?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有两个节日前后相继,起了至为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上巳节和寒食节。清明节风俗的形成过程,就是对上巳与寒食节日风俗有条件的继承与剥离的过程。

在古代中国,人们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互搭配,用组合天干地支的方式纪时。“巳”是十二地支当中的一位,“上巳”就是农历三月里的第一个巳日。上巳节,是中国非常古老而且重要的的节日,出现于周初,春秋时期已非常流行。《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上巳节的节日活动——沐浴,是极为正式和重要的祭祀仪式。沐浴的目的,是除了清除身体上的污垢,还有洗濯驱除体内的邪气,以消除灾祸。这就是加入“香薰草药”沐浴的原因。《论语》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一段,写的就是上巳到水边祓除的情形。可见,上巳节水边沐浴不仅仅是一种严肃的仪式,还包含了游乐的因素。而且,水边游乐的比重在不断增加。

到了魏朝,上巳节基本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并增加了曲水流觞、郊外游春成为的活动。到了唐代,上巳节已成为全国三大节日之一。据吴自牧《梦梁录》载,皇帝在这天要在曲江池宴会群臣,共行祓禊之礼。只不过节日的内容除了修禊这个传统仪式外,主要是春游踏青、临水宴饮了。宋代以后,上巳节逐渐衰落,许多风俗活动因人民兴趣缺失随之消失,而节日风俗中有关祭祀和游乐的部分,则为寒食节所继承。

迄今为止,有关寒食的最早记载,出现于刘向的《别录》:“寒食蹴鞠,黄帝所造,本兵势也。或云起于战国。案鞠与球同,古人蹋蹴以为戏。”刘向历经西汉宣帝、元帝、成帝三朝,活动于西汉中后期,因此,寒食节出现的具体时间虽不可确考,但最迟在西汉时期已有寒食节了。据《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所以,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又由于它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即清明节前一二日,又称“百五节”。

关于寒食禁烟的起源,有一种特别流行的说法,即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割股啖君、抱柳而死的介子推。寒食节源自纪念介子推的说法,到了战国,已经深入人心;汉代以后,介子推的故事更开始进入诗文,并与寒食节联系起来。如唐代诗人卢象做过一首名为《寒食》的诗:“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灭,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诗人以《寒食》为题,而内容为叹惜介子推的遭遇,“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是更明确指出了寒食与介子推之间的渊源关系。

而事实上,寒食大概起源于先秦时期关于用火的禁令,与介子推毫无关系。火是生活必需品,又容易引发灾难,因此,统治者对于用火这件事,管理是相当严格的,寒食也由此产生。将寒食的起源推演至介子推的事迹,只是人们善意的附会和美好的想象罢了。不过,这也间接证明了寒食节冷食与禁火习俗的长期流传。而且,汉代以后,又渐渐形成了寒食节扫墓的习俗。这大约就是对上巳节祭祀仪式的兼并。在上巳节人们要在水边洗濯污垢,祭祀祖先,那么,所谓的兼并是如何发生的呢?这与寒食节的时间有很大关系。

寒食的习俗形成之初,禁火的时间长达一月,并且在民间延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到了三国,曹操颁布过一条《明罚令》,对寒食的时间进行了约定。自此之后,寒食的风俗仍然顽强存在,只不过时间已由冬季改为春季。“冬至后一百有五日”,正是农历三月中旬,此时的寒食节与三月上旬的上巳节,相距不远。

在寒食节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的情况下,寒食节祭祖扫墓也就顺理成章了。到了唐代,鉴于这种风气的盛行,朝廷干脆以政命令的形式将此习俗确定下来。至此,寒食节扫墓的风俗获得官方肯定,完全确定下来,沿袭不衰。随着扫墓的风俗流行开来的,还有相当多的其他习俗,譬如插柳。柳树生命力强,容易成活,因此古人多在长亭边种植柳树。送别亲友时,往往折柳相赠,取“柳”音同“留”,以示挽留之意。此外,受佛教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观音就是以柳枝沾水普度众生的,于是,柳有了辟邪的功用。正如北魏贾思勰在他的《齐民要术》里说的那样:“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寒食节风行的同时,上巳节却渐失光彩,慢慢湮灭。但是在后世的发展中,寒食节逐渐增加了游乐项目,这与上巳节郊外游春的传统分不开的。除了到郊外游春踏青,人们也乐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乐趣,如秋千、蹴鞠等等。而且,游乐项目的地点已经不局限于河岸水边这样比较狭窄的范围了。

理解了上巳与寒食的关系,那么从寒食节到清明节的嬗变就不言自明了。一开始,清明只是一个节气,不是民俗节日。但是,寒食就在清明前一二日,从时间上讲,极为接近。因此,寒食与清明极易混淆。混淆之下,寒食节的风俗习惯,如祭祀、扫墓、插柳、踏青等,移至清明,茁壮发展,而清明也由一个节气,转变为一个节日。

寒食与清明的这种混淆,在唐代已初露端倪。元稹有《清明诗》云:“常年寒食好风轻,触处相随取次行。今日清明汉江上,一身骑马县官迎。”这时已经把清明与寒食划了等号。到了宋代,两者的关系可从梅尧臣《一百五日歌》一诗推断:“山民岁时事莽卤,犹知拜扫一百五。平明士女出城闉,黄土冈前列樽俎。蒻苞粉饵蒸野蔬,富家烹羊贫荐鱼。日暮肩舆踏风雨,江乡人家无犊车。插花饮酒山边市,醉后歌声动邻里。南人闻歌笑相语,北人闻歌泪满襟。”南宋吴自牧在其《梦粱录》中也记载了当时寒食和清明的盛况:“车马往来繁盛,填塞都门。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殊酒贪欢,不觉日晚。红霞映水,月挂柳梢,歌韵清圆,乐声燎亮,此时尚犹未绝。男跨雕鞍,女乘花轿,次第入城。又使童仆挑著木鱼、龙船、花篮、闹竿等物归家,以馈亲朋邻里。杭城风俗,侈靡相尚,大抵如此。”由此可见,到了宋朝,寒食节已完全嬗变为清明节。清明节成为祭祀先祖、悼念死者的祭日和给予生者狂欢机会的盛大节日。

如上所述,清明风俗的形成,是对上巳和寒食的风俗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它经过历朝各地人民有条件的扬弃,统治者的认可,最终定型为今日的风俗。在扬弃的过程中,旧有的风俗消失,新的风俗出现,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比如,上巳节临水饮宴的传统,出现于魏晋时期,一度非常流行,诗文中也多有描写;而宋朝以后,又渐渐消亡,直至淡出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杨天宇.论清明节的源流与嬗变.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

[2] 万婷婷.宋词中的寒食、清明民俗初探.语文学刊,2011

[3] 刘畅.生者的狂欢—从宋代寒食、清明习俗看当时社会之现世心态.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9

[4] 张晓杰.山西沁水县城东地区清明节习俗.艺术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