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古诗的意思范例6篇

游园不值古诗的意思

游园不值古诗的意思范文1

关键词:怀乡 怀古 怀归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占了很大比重,我们不能忽视文本中所蕴含的这种对故土家园的思慕和追寻,个体生命对心灵故乡的依恋与怀归。这种怀归情结,不仅是一种个体意识,一种审美情趣,更是一种哲学思考,一种民族精神。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中怀归情结的解读与感悟,不但可以让学生从内心确立起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所说的“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更能让他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获得心灵与感情的丰盈充实,以便在走出校门后,于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在他乡求学或工作定居时思考与审视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诗意的栖居在心灵的乐土中。下面笔者将从怀乡情结,怀古情结,怀归意义这三个方面论述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怀归情结。

一.怀乡情结

怀乡情结是传统文化中怀归情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课本中,这种怀乡随处可见,深入解读,可以获得情感的共鸣。怀乡在文本中,有两种审美意蕴:一是怀念家乡,这是游子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的怀念,这种“乡”是地域文化层面的家园;二是怀念故国,这是游子对遍布河山大川的土地的依恋,这种“乡”是国家文化层面的家园。不论是哪种层面的怀乡,不论这种怀乡表现在哪种文体中,都是我们民族心理的共同体现。

高中语文诗词文本中蕴含着怀乡情结。不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抑或是校本教材,都选有大量诗词文本。走进文本,仔细品读,不难发现,从古到今,人们心中都有这种永恒的怀乡情结。以人教版必修二的诗歌单元为例,《诗经》中的《采薇》一诗,这首诗中有两句怀乡的千古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情景的交融中体现了戍卒对家园故土的深切思念,让后人赞为“雅人深致”。《离骚》中节选的内容,在香草美人的洁净人格中,彰显了诗人去国怀乡的依依深情,走近诗人屈原的过程,就是走进诗人怀乡心灵的过程。《古诗十九首》更是有大量诗篇,抒写游子他乡的悲伤,展现汉末文人在乱世漂泊中怀念故土的情怀,课本所选《涉江采芙蓉》一诗,“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字里行间浸透了游子漂泊的迷茫悲凉与对家乡亲人的一往情深。而我们所熟悉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更是在《归园田居》中,反省了离乡的行径,描绘归园后的自在生活与家园带给自己灵魂的平静。这些诗词,无不在字里行间饱含强烈而真挚的情感,或念乡土,或思家国,体现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家乡的守望。

高中语文散文小说文本中蕴含着怀乡情结。散文与小说是高中语文文本中重要的文学体裁,在高中课本所选的散文与小说中,有不少作品,仔细品读,亦可见作者的怀乡之思。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可以和他的《归园田居》组诗结合起来解读,诗人将田园之思化为具体的生命追求,与初中文本域课外诗文联系起来,能更好的感悟诗人的这种生命状态。再比如说传统名篇《陈情表》,作者辞官原因很多,除却各种隐忧之外,便是李密的怀乡之思,这种扎根于血缘亲情中对亲人的难舍与挂念是他怀乡之思的重要体现,结合带很多人的背井离乡的人生状态,这种情结的可以带给人更多的思考。再比如说湘西作家沈从文,高中课本中节选了他的《边城》,这篇诗化的小说中展现出的山水世界,是早年就远离故土的作家怀乡情结的艺术体现,作家在风景人情的审美建构中,获得乡土文化带来的美好和谐。这些作品中展现的怀乡情结,不仅仅体现作者的生命状态,更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文人所固守的精神家园。

颍上籍的美学大师常任侠有一句诗“梦中常记清颍水”,不管一个人身在何地,有何种成就,这种乡思早已经融入了人的血脉之中,世代相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结合相关文本,带领学生探讨传统文化中的这种怀乡情结,无论是从家园亲情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理想的角度,都有大量可以解读的空间与价值。

二.怀古情结

怀古情结是传统文化中怀归情结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这种层面的怀乡亦不陌生,大量怀古的诗文或者诗文中怀古的内容,不仅体现了作家生命个体的复杂感悟,更有作家审美与哲学层面的冷静思考。怀古是作者在现实境遇中内心理想难以实现时的精神怀归,这种怀归是为了从历史文化的家园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借以对抗难以改变的境遇与现实。东坡所云“此心安处是吾乡”正能很好的诠释这种怀古的目的,怀古也是一种怀乡,怀归让自己心灵安宁的历史文化之乡,这也是作者人格本性的自然流露。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材中,这种对历史文化家园思慕的怀古情结具有很强的历史穿透力。

怀古表现为对历史名人的追忆与思慕。在人教版选修课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中,有大量对古人怀念与追缅的诗文。杜甫在《蜀相》中感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抒发心中的赞赏与叹惋;陆游在《书愤》中吟唱“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表现自己欲效法孔明而不得的无奈与悲愤;孟浩然在《夜归鹿门歌》中叙述“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想象隐士庞德公的志趣与气节。这类怀想古人的内容很多,在怀古诗文中占了很大比重。不难看出,无论作者性格如何不同,诗文风格有多大差异,都在个体生命的价值与现实社会的状况发生巨大矛盾冲突时,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从而在追忆中获得巨大的心灵慰藉。

怀古也现为对古迹或往事的吟咏与反思。同样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为例,在散文部分收录了苏轼谪居黄州时的短文《游沙湖》,描写王羲之洗笔池旁的佳水美景,“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字里行间渗透了坡仙心中的志趣与情怀。散文部分还有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在这篇“古来之赋此为第一”的作品里,杜樊川极尽想象之能事,铺排了秦时阿房宫的华丽与庞大,在对古迹与事件的反省中,展现传统文化中士大夫心中的匡世济俗的情怀。至于说司马迁的《项羽之死》,更是不惜笔墨,展现英雄人物末路时的慷慨悲事,虽是史书笔法,在后面的评论中却见太史公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与感慨。收录的这些类似文本,或文,或赋,或史,作者都不约而同的把眼光投向历史深处,在冷静的观照与认真的思考中建构心灵的家园,在心底深处找寻皈依之感。

台湾学者白先勇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把中国文化作为自己的原乡、故乡,对它有一种很深刻的记忆。”思考语文文本中的这种怀古情结,它们无不是作者有了深刻的人生社会体验,思考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之时,在对历史与文化的探索中,展现出的一种情不自禁的文化孺慕, 一种民族文化的历史归属感。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怀乡是诗人的天职”,而传统文化中这种永恒的怀古情结正是这种天职的具体体现。

三.怀归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怀归情结,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虽然怀归有个人境界的不同,有小家与大国的差异,但是无论是怀念家乡亲人,还是怀想故国热土,抑或是怀归历史文化,都体现了中国人在寻找生命价值,探索精神境界,寻求心灵宁静的道路上的不懈追求,这正体现了我们中华文明中灿烂光辉的一面。虽斗转星移,时展,但研究这种扎根于传统文化中的怀归情结,在今天的学校教育,特别是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依然有着现实意义。

在研究怀归情结,是高中语文情感教育的一部分,这种穿透历史文化的意识可以让人产生巨大的情感共鸣,加深对亲人故土的真挚情感。当今社会的青少年,或者离开家园,在外求学;或家人外出,城市谋生;或远走他乡,寻求发展。对于这些已经或者将要离开故土的青少年来说,这些怀归的诗文,无疑对他们有感情上的感染力,这种家园意识,可以让他们更加珍视血脉亲情,更加热爱养育他们的这一方水土。当现代社会的人们对老有所依,家园建设等现实问题忧心之时,这种美好的情感教育更显得有社会价值。

研究怀归情结,不仅可以让青少年加深对亲人故土的真挚情感,还可以让他们在对传统文化的回望中,更加了解本民族的审美情趣,文化心理,在获得精神享受的同时,产生巨大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有几句诗这样说道,“树木把根蒂扎到土地的心坎中,于是土地成为叶子坠落时最后的归宿;人把魂梦交给了故乡保管, 于是故乡成为漂泊时牵萦的呼唤。”有人说,“中国文化可以说是乡愁文化”,这种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让青少年不再以旁观的身份阅读欣赏,而是以当事人的身份感受思考。当一种思乡意识,突破个人小家的范畴,投向巨大的家国空间,乃至沿着历史的河流淌进中华儿女的内心中时,它就有了穿越时空的巨大文化感召力,让人更加热爱脚下的土地,自己的国度,本民族的悠久灿烂文化。

我校的语文校本教材中,有“我的家乡”这一章,从风景,人杰,民俗三个方面介绍家乡的地理历史文化,以文本的形式将这种怀归情结展现给学生,让学生阅读这些文本时,不仅产生对自己家乡的自豪感,更能在这种自豪感的基础上,对历史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自省与期望的积极心理。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重新感悟传统文化的人文魅力。

游园不值古诗的意思范文2

怀乡情结是传统文化中怀归情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课本中,这种怀乡随处可见,深入解读,可以获得情感的共鸣。怀乡在文本中,有两种审美意蕴:一是怀念家乡,这是游子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的怀念,这种“乡”是地域文化层面的家园;二是怀念故国,这是游子对遍布河山大川的土地的依恋,这种“乡”是国家文化层面的家园。不论是哪种层面的怀乡,不论这种怀乡表现在哪种文体中,都是我们民族心理的共同体现。高中语文诗词文本中蕴含着怀乡情结。不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抑或是校本教材,都选有大量诗词文本。走进文本,仔细品读,不难发现,从古到今,人们心中都有这种永恒的怀乡情结。以人教版必修二的诗歌单元为例,《诗经》中的《采薇》一诗,这首诗中有两句怀乡的千古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情景的交融中体现了戍卒对家园故土的深切思念,让后人赞为“雅人深致”。《离骚》中节选的内容,在香草美人的洁净人格中,彰显了诗人去国怀乡的依依深情,走近诗人屈原的过程,就是走进诗人怀乡心灵的过程。《古诗十九首》更是有大量诗篇,抒写游子他乡的悲伤,展现汉末文人在乱世漂泊中怀念故土的情怀,课本所选《涉江采芙蓉》一诗,“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字里行间浸透了游子漂泊的迷茫悲凉与对家乡亲人的一往情深。而我们所熟悉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更是在《归园田居》中,反省了离乡的行径,描绘归园后的自在生活与家园带给自己灵魂的平静。这些诗词,无不在字里行间饱含强烈而真挚的情感,或念乡土,或思家国,体现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家乡的守望。高中语文散文小说文本中蕴含着怀乡情结。散文与小说是高中语文文本中重要的文学体裁,在高中课本所选的散文与小说中,有不少作品,仔细品读,亦可见作者的怀乡之思。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可以和他的《归园田居》组诗结合起来解读,诗人将田园之思化为具体的生命追求,与初中文本域课外诗文联系起来,能更好的感悟诗人的这种生命状态。再比如说传统名篇《陈情表》,作者辞官原因很多,除却各种隐忧之外,便是李密的怀乡之思,这种扎根于血缘亲情中对亲人的难舍与挂念是他怀乡之思的重要体现,结合带很多人的背井离乡的人生状态,这种情结的可以带给人更多的思考。再比如说湘西作家沈从文,高中课本中节选了他的《边城》,这篇诗化的小说中展现出的山水世界,是早年就远离故土的作家怀乡情结的艺术体现,作家在风景人情的审美建构中,获得乡土文化带来的美好和谐。这些作品中展现的怀乡情结,不仅仅体现作者的生命状态,更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文人所固守的精神家园。颍上籍的美学大师常任侠有一句诗“梦中常记清颍水”,不管一个人身在何地,有何种成就,这种乡思早已经融入了人的血脉之中,世代相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结合相关文本,带领学生探讨传统文化中的这种怀乡情结,无论是从家园亲情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理想的角度,都有大量可以解读的空间与价值。

二.怀古情结

怀古情结是传统文化中怀归情结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这种层面的怀乡亦不陌生,大量怀古的诗文或者诗文中怀古的内容,不仅体现了作家生命个体的复杂感悟,更有作家审美与哲学层面的冷静思考。怀古是作者在现实境遇中内心理想难以实现时的精神怀归,这种怀归是为了从历史文化的家园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借以对抗难以改变的境遇与现实。东坡所云“此心安处是吾乡”正能很好的诠释这种怀古的目的,怀古也是一种怀乡,怀归让自己心灵安宁的历史文化之乡,这也是作者人格本性的自然流露。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材中,这种对历史文化家园思慕的怀古情结具有很强的历史穿透力。怀古表现为对历史名人的追忆与思慕。在人教版选修课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中,有大量对古人怀念与追缅的诗文。杜甫在《蜀相》中感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抒发心中的赞赏与叹惋;陆游在《书愤》中吟唱“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表现自己欲效法孔明而不得的无奈与悲愤;孟浩然在《夜归鹿门歌》中叙述“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想象隐士庞德公的志趣与气节。这类怀想古人的内容很多,在怀古诗文中占了很大比重。不难看出,无论作者性格如何不同,诗文风格有多大差异,都在个体生命的价值与现实社会的状况发生巨大矛盾冲突时,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从而在追忆中获得巨大的心灵慰藉。怀古也现为对古迹或往事的吟咏与反思。同样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为例,在散文部分收录了苏轼谪居黄州时的短文《游沙湖》,描写王羲之洗笔池旁的佳水美景,“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字里行间渗透了坡仙心中的志趣与情怀。散文部分还有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在这篇“古来之赋此为第一”的作品里,杜樊川极尽想象之能事,铺排了秦时阿房宫的华丽与庞大,在对古迹与事件的反省中,展现传统文化中士大夫心中的匡世济俗的情怀。至于说司马迁的《项羽之死》,更是不惜笔墨,展现英雄人物末路时的慷慨悲事,虽是史书笔法,在后面的评论中却见太史公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与感慨。收录的这些类似文本,或文,或赋,或史,作者都不约而同的把眼光投向历史深处,在冷静的观照与认真的思考中建构心灵的家园,在心底深处找寻皈依之感。台湾学者白先勇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把中国文化作为自己的原乡、故乡,对它有一种很深刻的记忆。”思考语文文本中的这种怀古情结,它们无不是作者有了深刻的人生社会体验,思考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之时,在对历史与文化的探索中,展现出的一种情不自禁的文化孺慕,一种民族文化的历史归属感。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怀乡是诗人的天职”,而传统文化中这种永恒的怀古情结正是这种天职的具体体现。

三.怀归意义

游园不值古诗的意思范文3

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地位和成就,有其艺术的综合性和形态美学的影响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在于其含蓄深邃的意境和品位,追求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显著特点。这是因为中国古典园林大多是诗人文人构思创作,造园以诗情画意为尚,以文学的意境为宗,具有文学内涵的园名题咏、富有文采韵致的景观立意随处可见。如苏州拙政园中的“与谁同坐轩”,取苏轼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之句为名,表达了“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的孤芳自赏的思想。“殿春”即春末,将庭院内留住春天的一角天地,美其名曰“殿春”,是很富于诗情画意的。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它们既丰富了景观,同时又对主景和环境起到衬托和深化的作用,恰到好处地将诗文名句与眼前的景致神韵相通相融,实际上是园林景观意境的诗化,是园林艺术中创造美的一种独特手段。这些士人园林就是士人触景生情、托物言志的载体。它表达的是士大夫们的人生趣味、生活境界,一种追求闲适、淡泊、悠闲的园居生活,士大夫们保全了人格的独立,获得了心灵的恬静安适,体验到了一种生命的自由感、人生的快乐感和自我的实现感。

我们不赞成古人归隐山水的消极思想,也没有了古人所曾经享有的巨大空间和游历山水的宽绰时间,但是都渴望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品味亲情和友情,渴望营造一种有情趣、有意味的园林居住模式来充分地休息,缓解工作的压力。因此意境的追求成为沟通传统与现代的桥梁,现代园林所体现的传承不是用现代的手法再现传统,而是根据诸多人文因素和人文环境对传统观念作出的反应,是在精神层面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继承。

古人曾把山水审美层次由浅入深划分为应目、会心、畅神三个层次。现代园林同样可以运用古典园林欲露而藏、含蓄唯美,楹联题记、点景明志,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手法深化园林意境,使游者对山水美景的应目会心达到生命思索的自我认同。

园林作为“应目”的存在首先着重于“形式的价值”,追求形式美,愉悦身心,一树一花一春秋,一山一水一世界,每一座山每一湖水都是营造一个世界,创造“咫尺山林”的意境,使人有“真山真水”的感受,联想到名山大川、天然胜地,若处理得当,使人面对着园林的小山小水产生“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联想。在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意境,取其自然,发展自然,把建筑、花木、叠石、水也巧妙地组合起来,远离华丽、琐碎、堆砌、庸俗和过分的装饰,力求一石一木传达情致,用极袖珍的景别制作丰富含蓄和抽象的审美意境,使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会心”则是画家感应于物象后所产生的思想感情,亦即物我两化,情景交融,最后达到万趣融其神思。意境的产生要由风景和情感两方面共同决定,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所谓的“象由心生”。把那些最能引起思想情感话动的自然因素摄取到园林中来,以心造境,赋予这些自然元素象征意义,最后反映高尚、深邃的意境,使观赏者既感到亲切,又感到崇高。现代园林设计上,要不断发掘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髓,以现代人的理念加以创新,不要单纯地追求豪华精致,应该追求一种境界,在诗词绘画方式上去营造空间和时间的概念。使自然景物要成为审美对象、成为美,有意识地去发现它、去唤醒它、去照亮它。运用植物的姿态、特征,给人以不同的感染,产生比拟联想。如松、竹、梅有“岁寒三友”之称,梅、兰、竹、菊有“四君子”之称,在园林绿地中适当运用,能增加意境。

现代园林借鉴了许多西方的造园手法及内容:阶梯、喷泉、植物雕塑、大草坪、鲜花花坛等,但是效果不佳,游人寥寥。究其原因,多数是因为缺少人文积淀的挖掘,缺乏有创意的文化背景。一个优美的故事、一段感人的传说,能让一座楼台、一个亭子、一所庭院名扬四海。沈园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南宋词人陆游的那篇《钗头凤》,及百年来人们根据陆游原作改编的戏剧,使沈园声名远播,百年流芳。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既有形式美又有内涵美的现代园林,使人们在游憩娱乐的同时,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心灵的陶冶。

“畅神”是指以人的精神自由为出发点,在摆脱功利欲求杂念的状态下,以超然的心境去观照自然物的审美原则。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经常会遇到竞争和淘汰的困扰,使人们的思想压力急剧增加,对人们的心理、生理和精神都造成严重的影响。现代园林可以借鉴传统的各种艺术手法,利用有限的空间,再造一个大自然的缩影,启发内心深处的艺术灵感,将人与自然有机融合,独具匠心地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致,艺术地再现自然和人们心仪向往的美丽风光,创造统一协调、优美而又富有意味的环境空间。人们在园林中优游徜徉,任凭思想自由驰骋而体悟万物,从而达到超然物外的精神自由的审美的生存状态,达到畅神的境界。

人类生活在自己设计的世界里,不仅仅体现了设计对于造物的关怀,更是对人类文明的关怀。设计师要把对生活价值的认识和领悟应用于现代园林的设计,在设计中积蓄文化脉络和人文精神,用自然材质的返璞归真,直接触发人们心灵的本质。“天、地、人”融会是现代园林景观未来的发展趋势。现代园林设计发展在注重多元化的同时,更要注重自己独有的地域文化特征,创造统一协调、优美而又富有意味的现代园林。

参考文献:

1.刘敦祯主编:《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

2.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3.孟刚等:《城市公园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游园不值古诗的意思范文4

关键词:蕉园诗社 女性自主意识 文学创作 自身价值

明末清初,女子结社、切磋诗艺之风渐盛。清初浙江钱塘林以宁、柴静仪、冯娴等几个奇女子结成“蕉园诗社”,首开风气之先。作为清代及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性诗社,蕉园诗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蕉园诸子的人格品性及其作品的文化内涵,透露出强烈的女性自主意识。所谓女性自主意识,就是女性能够自觉地认识并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和人生义务等,从而以女性特有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来实现自身价值。蕉园诸子以女性这一特定身份进行文学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展示了女性探寻和发现自己的过程,借着诗词这一相对纯粹的抒情文体,对女性进行了全方位的角色诠释,使女性诗词表现出女性自我精神风貌的完整性。她们比前人更多地关照自身,寻求自身的价值意义,为女性意识的觉醒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一、结社透出的女性自主意识

从中国的女性文学史观察,蕉园诗社女性从散落的个体及家族血缘小集团创作走向有组织的群体联合,自主结成诗社,这既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也是女性追求独立精神世界的外在体现。在这之前,也有不少女性迸发出时代强音,渴望在男权压制下获得一点自由之风,然而却并未召集起来成社,直到清初这一群闺秀集结成社,以独立的女性新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无论在文坛抑或是日常生活中都体现其独树一帜的女性自我关照意识。明末清初也曾出现家族内的闺秀唱和,如以商景兰为首的祁氏家族闺秀诗人群。商景兰本人与蕉园诗社颇有渊源。她曾住杭州,也曾流连于西溪湿地,还曾为蕉园诗社早期诗人张昊的诗集《琴楼遗稿》作过序,并对其大加赞赏,让家中闺秀学习张昊的雅正诗风,可见她对蕉园诗社和诗人的关注与嘉许。以商景兰为首的祁氏闺秀诗人群与当时以顾若璞为首的黄氏家族闺秀诗人群、柴静仪为首的柴氏家族闺秀诗人群遥相呼应,只不过祁氏闺秀诗人结成的梅市诗会只是随性而起的家庭聚会,而蕉园诗社更多的是有计划有组织且超越家族范围的诗人聚会。从梅市诗会到蕉园诗社,乃是闺秀诗社的进步和飞跃,也是女性自主意识的进步和飞跃。

蕉园诗人们常于春秋佳日举行一定规模的诗会,如“蕉园之订”“结社湖上游”“六桥舫集”等,成为一时之盛况。《国朝杭郡诗辑》卷三十对当时蕉园诗社的活动做过极为生动的描述:“是时,武林风俗繁侈,值春和景明,画船绣幕,交映湖滣,争饰明珰翠羽、珠髾蝉縠以相夸炫。季娴独漾小艇,偕冯又令、钱云仪、林亚清、顾启姬诸大家,练裙椎髻,授管分笺。邻舟游女望见,辄俯首徘徊,自愧弗及。”蕉园女诗人的行为与邻舟游女构成了强烈的反差,邻舟游女的价值取向无非是物质层面的妆饰夸炫,而蕉园女诗人却突破儒家女训的规定,在公共场合“授管分笺”,这种“拟男化”的全新价值取向,让邻舟游女自愧不已。作为“七子之秀”“五子之长”的灵魂人物林以宁,有《秋暮燕集愿圃,同季娴、又令、云仪启姬分韵》诗:“早起登临玉露瀼,画楼高处碧云凉。池边野鸟啼寒雨,篱外黄花媚晓妆。斜倚红阑同照影,闲挥绿绮坐焚香。溯洄他日重相访,一片蒹葭秋水长。”她们有的斜倚水边红阑干处凝思苦想,临波照影,有的在焚香中闲挥琴弦,无不在酝酿着吟思,上诗可谓蕉园诸子雅居唱和生动的群像写照。这些闺秀们早已突破传统的围墙,不再拘泥于柴米油盐的主妇生活,而是寻求自身的另一种价值。

蕉园女诗人“义结金兰”,自主成社,成员间超越辈分和年龄的结交唱和,追求精神之独立,彰显了蕉园女诗人们开始关注自我,谋求自我价值的独立意识。她们的结社是以坚决的行动,有力地解构和挑战了传统的妇德,“这种女性的自觉意识成为中国妇女开始踏上新的征程的先声”[1]。她们像男性一样走出家门,走向社会,饮酒赋诗,结伴同游。在结社的同时,女诗人们也大胆地与男性文人相接触,并从他们那里获得支持和帮助,钱肇基即为女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结集透出的女性自主意识

明人陈洪谟在《教女遗规》中曾说:“弄笔墨工文词者,有时反为女德之累。”中国古代的女性作者深受这种错位的“才德观”毒害,大都认同所谓的女性性别角色的规定性,以织饪为女性的本分,“词翰非所事也”,即使有所创作,也仅将诗歌当作偶尔适情之事;她们还深受女训观念的束缚,自觉地履行“内言不出阃外”的教条,恪守着所谓的女子之道。女性的书写文本是“内言”的集中展现,女性既然自我否定了其向外传播的价值,那么她们必须自我作贱,甚至常常焚毁自己心血凝成的作品,更不用说主动结集出版了。这只要看一看明末清初女作者余姚叶宝林的言行就不难明白了。《竹桥黄氏宗谱》卷十三“贤孝叶淑人”小传云:“淑人少读书,辄解大义,亦能诗,然未尝握管自喜。时越中闺秀有以诗酒结社者,淑人闻之,蹙然遂焚其已稿,不留只字。”叶宝林是晚明著名的剧作家叶宪祖之女,清初大儒黄宗羲之妻。叶宪祖的戏曲作品歌颂了女性对爱情真正大胆的主动追求,黄宗羲则是清初具有民主启蒙思想的大儒,按理说叶宝林的写作观应该比一般的女性作者更为开放,然而无情的事实却是她怎么也摆脱不了传统妇训的束缚。上引所谓“越中闺秀有以诗酒结社者”,指的是绍兴祁彪佳之妻子商景兰和她的女媳们组成的女性家庭创作群体。她们开了有清一代闺阁中聚会联吟的风气,浙西的才女黄媛介闻讯慕名造访,吟诗唱和,引为闺中知己,而浙东的才女叶宝林却引以为耻,甚至不惜焚毁自己的诗稿,自我否定女性写作的价值,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蕉园女诗人的写作意识完全超越了叶宝林之辈,她们人人各有集,将自身的体验和追求诉诸于文字,渴望被社会关注。蕉园诸子通过文字传达其内在郁结或是精神理念,抑或是抒发时事之感,也渴望在文坛上争得一席之地。如林以宁的《哭柴季娴四首》云:“每思弃尘务,从君事丹铅。”此诗所谓“尘务”者,世俗之事务也;“丹铅”者,并非指古代妇女的化妆用品,而是指绘画所用的朱砂和铅粉。原为女性本分内的织饪之类的事务,已被林以宁视作“尘务”而欲抛弃之,想要追随姐妹学习绘画。林以宁公然表达了“不务正业”、喜好翰墨的思想意识,作为诗社的灵魂和领袖人物,她和其余诸子的交往唱和,为蕉园诗社的发展和诗风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她们在精神上始终追求与男性平等对话的权利。如钱凤纶有诗集《古香楼集》,这本诗集是她的丈夫黄弘修为其出的,她的夫家曾祖母、89岁的顾若璞,还有弟弟钱肇修、丈夫黄弘修都为诗集作序。黄弘修的序中说“今年秋七月,为内子四十初度”,就说初秋七月,钱凤纶刚好四十岁,还说诗集是为其祝寿而成。女性创作能获得丈夫——家庭权力代表的支持和帮助,从侧面反映了女子地位的提高和精神独立的需要,而文字书集成了最好的方式。另一位蕉园核心诗人柴静仪亦多才多艺,著有《北堂诗草》《凝香室诗钞》等。冯娴善诗词,读书能过目成诵,也是博学、敏思之人,有《和鸣集》《湘灵集》。而顾姒所作曲子“一轮明月,一双人面”之句,雅俗共赏,得王士祯赏识。顾姒是较早走出杭州在京城取得全国性名声的女诗人,也是将蕉园诗风传扬天下的第一人。而徐灿更是凭借其优秀的词作在清代词坛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女性词史中一道亮丽风景线。还有张昊临死前对诗歌失传,被人遗忘的担忧,对自己声名的关注,这些强烈的文化使命感都是女性主体意识的体现。总之,蕉园女诗人们将所思所感诉诸于笔端,一方面内心郁结得以舒缓,另一方面更是传达了自身的人生价值感悟,期盼在文学上有所建树,从而名流千古。

三、契谊透出的女性自主意识

蕉园诸子间的雅集唱和与知音交谊使得她们结成生死与共的异姓姐妹,超越了单纯的亲戚友人关系,也突破了辈分尊卑和年龄长幼之别的局限,互相支持勉励,这无疑是女性的一大进步。她们多喜欢互以字号或“闺友”“贤姐”相称,以强调她们同是诗社中人,是同道中人更是知音知己。如林以宁在《寿柴季娴二首》诗之一说:“深闺亦有金兰契。”又在《辛未春夫子魁荐,感赋十首》之八中写道:“淑慧清贞女兄,深闺余亦赋嘤鸣。”称自己的大姑子为“女兄”,是诗意的雅称,也意在淡化现实中世俗的亲友辈分关系,强调脱俗的知己之情;“嘤鸣”语出《诗·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比喻朋友间同气相求或意气相投。写相思不见的悲愁虽是蕉园诸子诗词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与传统内涵相比已有了微妙差异,即不再局限于写男女闺中情思,而是着意于写闺秀间的知音情谊,这在她们的作品中有很多体现。如钱凤纶《秋日简亚清》:

城关咫尺即天涯,惆怅离群两不知。

日暮凉风棋散后,夜深微雨雁归时。

窗前橘柚知多少,槛外芙蓉发几枝?

同入清秋不同赏,却凭青鸟寄相思。

这首诗是钱凤纶写给同居一地却难以见一面、只能凭书信来往唱和的林以宁的。首句“城关咫尺即天涯,惆怅离群两不知”流露出两人虽居住的很近却如同天涯那么远难以相见的惆怅。接着她想起了两人平日里的交往,不仅相互吟咏唱和,还常以下棋来消遣时光,因而两人是诗友亦是棋中知音。“窗前橘柚知多少,槛外芙蓉发几枝?”写的是日常琐事,但见其情趣,也可见两人关系之亲密,但也正是这美好秋景之际,无法同赏,只能凭着“青鸟”这个信使来传达思念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姐妹之间的浓厚思念之情和不得相见的遗憾。钱凤纶又有《摊破浣溪纱·怀亚清》云:“月落空庭花影迟,绣屏倚枕梦回时,咫尺城关鸿雁断,即天涯。半壁青灯临卫帖,一窗寒雨读陶诗,别后深闺无限事,总堪悲。”同样表达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知音情愫。可见除却男欢女爱之情,世间令人动容的还有女性之间的金兰情意,这样的知音盟约甚至是连生死都难以泯灭的。林以宁的《哭柴季娴四首》就抒发了失去挚友深沉的哀伤。诗其三说:

婆娑壁间画,手泽犹芳鲜。

清夜发光芒,睨视不敢前。

想见落笔时,气足而神全。

非徒貌幽花,自写翠袖翩。

每思弃尘务,从君事丹铅。

岂期不我顾,倏忽长相捐。

一恸云为愁,梁月藏婵娟。

林以宁看着柴静仪生前赠送给自己的一副女子画,也许就是柴静仪本人的肖像,色泽还是那么鲜艳,却不忍多看,因为想到她作画时的神态怕是触景伤情,读来实有悲痛之感。林以宁曾想向柴静仪学诗作画,可因自己事情太多而没有坚持,没想到柴静仪突然离世,倍感遗憾,失去了一位肝胆相照的知音好友,于是才会“一恸云为愁,梁月藏婵娟”,虽故人已逝,但彼此间的情谊和柴静仪的音容、笑貌、才情却永远的留在了以宁及大家心中,所以她后来说:“锦囊探得遗珠在,一卷凝香万古传。”

女子亦能走出家庭建立起异姓间如此情真意切超越生死的感情在当时实属一大进步,前代鲜有的女性间的智力交流、相互倾慕、引为知己,正是女性自我意识的初步觉醒,因为这种觉醒是以认同、追慕、欣赏同性的才华为前提的,是以颠覆传统妇德观为基础的。蕉园诸子不仅是姐妹、友人,还都是“金兰契”,通过“蕉园之订”结下超越辈分、尊卑甚至生死的情谊。正是心灵及精神上的契合,所谓“气宜相投”“精神结聚”以及相互在诗歌上的知己感,才使得蕉园诗社应运而生,诸子间的唱和往来和超越亲友的吟唱结集,也使得它当之无愧的成为首个女性诗社。

四、作品透出的女性自主意识

蕉园女诸子们多擅诗词,并于诗词中抒发人生感慨和心中理想,折射了女诗人们的思想光辉,在她们的作品中彰显独立自主的意识,并主要体现在婚恋观和社会责任感两个方面。

首先蕉园诸子的大多数作品不再只是塑造哀怨、凄婉的女性形象,而是提出了在精神上平等,在人格上独立的新的情爱观念,且在现实婚恋中践行。女性在文学领域渴望占得一席一地,追求平等地位,在婚姻中更是如此,对自己的婚姻、家庭有着高于常人的要求,因而,她们借诗词以寄情,传达的是自己的心声和对家庭生活的态度。而作为女性自我意识萌发高涨的蕉园诗人们,更是在传统的婚姻模式中寻求人格上的自由平等,渴望拥有美满的爱情,正如徐灿所说:“怕得双燕归,偏向人心授”(《醉花阴春闺》)、“花外燕双飞,等得它来,诉与伤心语”(《醉花阴风雨》)等语句,期望的就是这种“呢喃双飞”的平等之爱。幸而蕉园诸子在谋求平等之爱的路上较少挫折,夫妇都是才子才女,佳偶天成,颇多闺中唱和之乐之雅,琴瑟和谐。蕉园诸子中,顾姒的《静御堂集》、毛媞夫妇的《静好集》、顾长任的《梁案珠吟》、林以宁的《萧楼集》、张昊夫妇的《琴楼合稿》、冯娴夫妇的《和鸣集》、顾长任的《梁案珠吟》都说明了其与丈夫和谐美满的关系,都是比较传统的闺秀诗集名或夫妻合集名。

蕉园诸子中,冯娴一生似是最为安定,与丈夫是西溪湿地上的一对神仙眷侣,颇得隐居之乐,她的诗作多写男女情感,尤其多与丈夫间的唱和。如《和夫子述怀》诗云:“李广当年亦未侯,书生何必苦悲秋。舌存待执咸阳柄,志远曾归石室囚。满目云霞俱是幻,半庭松竹仅堪收。同君翰墨闲消遣,已觉身居百尺楼。”自古文人多悲秋,她的丈夫亦不例外,但冯娴却自有识见。书生悲秋无非是因为功名未立,时不我待,她以历史人物为例,指出像李广这样的名将都没有被封侯,那么一介书生又何必悲秋呢?她又举了《史记·张仪列传》的例子,当年张仪投奔在楚相国昭阳门下,却被无端怀疑盗相君之璧,遭掠笞数百,后他对妻子说:“视吾舌尚在不?”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在冯娴眼中,张仪是有远志之人,但仍不免受辱。所以功名利禄不过如满目云霞,过眼成幻,哪像你我厮守一辈子实在呢?冯娴所要的不是什么虚幻的封侯,而是脚踏实地的才子佳人式的姻缘。只要能够和丈夫厮守在一起,读书唱和,闲中消遣,这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同君翰墨闲消遣,已觉身居百尺楼”,这十二字,不但掷地有声,而且颇具象征性。冯娴写下这句诗,仿佛真居百尺楼上,俯视着群生,豪气干云地向社会宣示着女性的人生观,完全颠覆了男性视为神圣的价值观。她又有诗说:“重九宜晴雨声密,相望窗前秋瑟瑟。未过小圃访黄花,恐负花期被花责。芳辰寂寂遣情难,倦插茱萸感百端。身世浮萍空碌碌,何如秦女早乘鸾。怜予夙怀林下志,幼对溪山愿差遂。年来四壁聊可栖,悠然三径有馀致。潇潇风雨静中听,竹影松枝帘外青。兴到岂知尘内事,烟云间泼墨无停。”她说两人志趣相投,早有归隐之心,如今能如愿偕隐,享受脱离尘世的诗意人生,于山水间咏诗作画,夫唱妇随,此生无怨了。冯娴对夫妇同享诗意人生之事的肆意张扬,正是建立在否定功名利禄价值观的基础之上。再如林以宁和钱肇修的“凤萧”合奏,两人从青梅竹马到白头偕老,鸾凤和鸣。林以宁有《得夫子书》云:“经年别思多,得书才尺幅。为爱意缠绵,挑灯百回读。”作者的写作视角颇可玩味,明明是自己“别思多”,却反写丈夫来信中透出了对自己的爱意缠绵,多少满足了自身的情感需求,让其真实地感受到游子之意不再是虚幻无定的浮云。钱凤纶和黄弘修相濡以沫,见于钱氏的《鹊桥仙·寄外》一词中:“鸿雁初来,梧桐乍落,正是早秋时节。夜深无计遣愁怀,那更又灯儿将灭。罗襦慵解,篆烟微尽,无限幽情难说。低徊脉脉少人知,还幸有今宵明月。”蕉园诗社的多名才女都嫁入书香之家,并嫁得如意郎君。夫妻间的唱和恩爱都有旁人文字、自己诗歌见证,被看做神仙眷属,相得益彰。诸子能够在婚姻中获得的精神满足,并追求平等和谐的婚姻关系,也是女性主体意识的凝聚。

蕉园女诗人在作品中展示出女性生命和思想的美,既融入了时代的内容,又融入了她们对于社会人生的强烈参与意识。女性诗人们开始思考自身存在的价值,意识到自己同样是社会的人,是有着独立人格的个体,渴望能像男子一样承担起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如钱凤纶之父为仇家所陷,庾死于狱,兄欲报仇,未遂而死。凤纶乃以一身任之,有《哭伯兄》诗云:

在昔皇天倾,覆卵无完理。

兄不即殉身,感奋良有以。

摩挲双匕首,一夕再三起。

千钧重一发,恐复忧天只。

荏苒岁月间,隐痛入骨髓。

未揕仇人胸,抱疾忽焉死。

尸床目不瞑,不继非人子。

尚有娥亲在,李寿汝莫喜。[2]

钱凤纶愿代长兄报父仇那种不屈不挠的悲愤之情荡气回肠。沈德潜评曰:“因兄报仇之志未遂而死,己以一身任之,字里行间,读去铮铮有声,使人增孝思、增义气也。第未知异日报仇与否?”[3]可见,钱氏的满怀侠气已将长期以来铸成的女性柔弱形象揉得粉碎。

柴静仪更是将这种胸怀抱负提高到了国家历史层面的高度。如她在《黄天荡咏古》写道:“玉面云鬟拂战尘,芙蓉小队簇江滨。不操井臼操桴鼓,谁信英雄是美人?”[4]诗风明朗爽快,诗中所赞美的梁红玉是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妻子,在抗金的一次战斗中,她亲自擂鼓助战,取得了胜利,因而被朝野一致歌颂。诗人肯定了“女英雄”梁红玉不操持“井臼”(指操持家务),而上阵杀敌,是美人更是英雄,在表达敬仰之情的同时,也传达了渴望能像男儿一样有所建树,昭示了她的壮志凌云之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柴静仪居然还对边塞题材有兴趣,闯入了向来都被男性霸占的创作领地。她有《风入松·拟塞上词》写道:“少年何事远从军,马首日初曛。关山隔断家乡路,回首处、但见黄云。带月一行哀雁,乘风万里飞尘。茫茫塞草不知春,画角那堪闻?金闺总是书难寄,又何用、归梦频频?几曲琵琶送酒,沙场自有红裙。”面对万里飞尘,茫茫塞草,军人的心态有几分纠结,“金闺总是书难寄,又何用、归梦频频”,悲凉中透出几分豪气。狠心地隔断了对金闺的思念之情,却又在沙场上闪现出一队弹拨琵琶的送酒红裙,这到底是以红裙的热烈衬出军人出征的悲壮呢,还是反讽军人以沙场红裙为情感的补偿呢?这种模拟的作品中透出的相对真实的女性声音,是耐人品味的。

在中国古代的男权社会中,女性作者大多被束缚在男性话语的绳索中,没有自身的独立话语权。然而清初的蕉园女诗人,敢于戳破传统的藩篱,无论是结社、结集,还是契谊、创作,无不消解着男权的传统霸权,开启了女性觉醒意识的先河。

注释:

[1]王瑞庆:《明清江南的士女结社》,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

[2]沈善宝:《名媛诗话·卷一(续修四库全书集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52页。

[3]沈德潜:《清诗别裁集·闺秀集(卷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4]柴静仪诗,引自《国朝闺阁诗钞》里的《凝香室诗钞》《本朝名媛诗钞》《晚晴簃诗汇》卷一八三,柴静仪词引自清徐乃昌辑《闺秀诗钞》。

参考文献:

[1][清]林以宁著,冯娴,柴静仪评.墨庄诗抄[M].

[2][清]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清]徐树敏,钱岳编.众香词[M].上海:上海大东书局,1933.

[4][清]蔡殿齐编.国朝闺阁诗钞[M].道光二十四年嫏嬛别馆刻本.

[5][清]沈善宝著.名媛诗话(续修四库全书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6][清]沈德潜.清诗别裁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清]林以宁著,冯娴,柴静仪评.墨庄文集[M].

游园不值古诗的意思范文5

一、对比,把握哲理诗意

哲理诗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并不鲜见,但让学生正确解读哲理诗,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尤其是《观书有感》、《冬夜读书示子聿》这类和读书有关的古诗,学生在把握上存在着理解难度。为此,我先展开对比,让学生将两首诗做一个整体比较。

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首先从诗人来说,《冬夜读书示子聿》的作者是陆游,《观书有感》的作者是朱熹,同为宋代著名诗人。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将两位诗人的生平资料进行比对。陆游为宋代爱国诗人,其诗作大多书写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南宋无能者的痛斥。朱熹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一生著书立说,创办书院,讲学传道。

这两首诗的内容有何异同?《冬夜读书示子聿》从题眼可知,这是一首写读书的古诗,是陆游和儿子谈读书的诗,而《观书有感》是朱熹对读书的一些感悟,讲的是自己瞬间的体验。

在说理上,这两首诗又有何异同?从共同点上来说,这两首诗都是哲理诗,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冬夜读书示子聿》从教导儿子的角度,讲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观书有感》则从自己的瞬间领悟入手,体验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哲思。

这两首诗的哲理含义有何不同?陆游通过实例告诉儿子,读书是知行合一的,既能读到真知又要实践真知,否则便是空纸一文,毫无用途。《观书有感》中,朱熹感悟到读书能够使人明智,可以使内心的湖面清澈如镜,让一个人保持聪明和睿智。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梳理了两首古诗的异同,从整体上把握了哲理诗的含义,从内容上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拓展,丰富哲理诗韵

古诗教学的目的,并不只是让学生会默写,背诵古诗,而是要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受到诗韵的熏陶,思维得到发展,将哲理渗透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要想做到这点,拓展学生的思维,就要从课堂教学设计入手。

“这两首古诗中,你理解最深的有哪句话?”学生从《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找到一个成语“纸上谈兵”,这是陆游举出例子以告诫儿子。我从古诗的第一句抓起:“‘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通过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有学生想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也有学生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那么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哪个字眼能够表明读书的真髓?学生从“纸上”和“躬行”找到这首古诗的关键所在,纸上代表的是理论,而不是实践,只有将理论付诸实践,才能收获真知,否则便是肤浅的说辞,对积累知识毫无益处。

在《观书有感》中,何谓活水?从诗的字面意思来解释,那是半亩方塘的源头,是清澈的源流所在。在古诗中,大学问家朱熹难道仅仅只是在谈论方塘的清澈,追问方塘的源头吗?并非如此,作者如此追问,是以方塘的清澈象征人的睿智,以此阐释读书之于活水的关系:正因为不断地读书,才能用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获得滋养,更明智。

三、存疑,延伸哲理诗韵

古诗是语文阅读教学园地里的花朵,每一朵都有着异常丰厚的积淀,学生一旦走进诗境,领悟到其中的意蕴,必能拓展思维。为此,我引导学生从唐诗谈起,进行研究比对,看看《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这两首古诗有何特征,与此种诗歌类似的还有哪些古诗。学生认为,这两首诗的哲理意蕴非常丰富,之前学过的《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也有着丰厚的哲理意蕴,与这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还有《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那么,还有哪些诗能给人这样的感悟呢?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继续探索,我让学生在课外多找相关的古诗,进行自主探究,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己体会。

哲理诗的丰富内涵,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呢?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认为可以将哲理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如谈到读书要理论联系实际,就要用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谈到要积累丰富的知识,荡涤自己的心灵,就要用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贵有疑,疑能得教益。因为疑问,学生有了探究的热情和兴趣,获得了语文探究的能力,打开了走进语文殿堂的大门。

游园不值古诗的意思范文6

【关键词】诗境;咬文嚼字;诵读涵咏;诗画交融;拓展想象;提炼写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传统源远流长。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古诗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重视意境教学,关注内在的神韵,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应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如何在古诗的教学中有效地“导”和引导学生“悟”,下面浅谈几点看法。

一、咬文嚼字,探讨诗境

古诗语言的凝练,韵律的特点,里面蕴涵的美与艺术表现的规律又是学生学习、领会的难点。教师在教学时应教给学生诗歌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能逐步学会自己欣赏古诗,领悟这种语言艺术的美,从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审美趣味。

抓住古诗中感彩浓厚、含义深刻的重点词语进行领会是古诗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诗歌以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驰骋丰富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等,语言不仅具有鲜明形象,而且极其凝练,含义深刻。教学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方式,引导学生抓住警句和妙句分析。透过诗歌的语言形式把诗歌中包含的感情和内在的思想含义阐发出来,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教育。

二、诵读涵咏,深化诗境

在古诗教学中,多读不仅可以释词析句,还可以深化理解和背记好词好句。要“其义自现”就必须“书读百遍”,要“下笔如有神”,就必须“读书破万卷”。我在教学李白《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这一句时,我是这样做的,“我先通过现场作画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明白这是作者的想象。‘生紫烟’的‘生’字,形象生动,须用肯定的语气强调奇景让人产生真实感,好像诗人在赞叹:‘这哪里是云彩,简直就是香炉里冒出来的缕缕春烟啊!’在深入挖掘诗意后,我指导学生朗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美景:在‘照’字后要有小停顿,这是诗歌的音节停顿;在‘炉’字后应有一个较长的延长音,表示作者在观看、想象;‘生’字要重读,但要用虚音,表示惊叹,不能读得很生硬。全句读成‘日照/香炉——生紫烟。’如此一来,诗境毕现,学生的情感被富有感染力的诵读激发出来,惊叹、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三、诗画交融,体验诗境

诗,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感受韵律的美;画,则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培养儿童的美感。教学时,让学生用画再现情境。体会诗中有画的形象美,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例如古诗《绝句》,诗中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天空,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图画。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远景、近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教学时,我提醒学生:如果要将这首诗变成一幅画,应该画上哪些景物?分别画成什么颜色?讲清楚原因,在诗句中找到依据。然后,让学生动笔作画,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启发学生体味古诗的内涵和魅力。

四、拓展想象,丰富诗境

古诗语言的精炼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回味的余地,让读者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以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例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虽然诗人最终没能进园观赏,但从探出墙外的杏花来看,园中此时应该姹紫嫣红、春色满园了。“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描述园内的美丽景色吗?”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许多美好的画面便会喷薄而出,让人叹为观止。“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小见大,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五、提炼写法,延伸诗境

上一篇评价语

下一篇五月最美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