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课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湖北课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湖北课改范文1

项目名称:微课建设在湖北省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中区域特色形成的作用

引言

微课堂(microclass)是以在?的、相对完整的课堂教学录像记录课堂中某一知识点或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是一种供教师或教学研究者教学、观摩、学习、反思和研究的资源,基本形式包括以5-8分钟教学视频为核心的教学设计(微设计)、教学反思(微反思)、教学课件(微课件)等[1]。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重点都是围绕某一知识点展开,在长达45分钟的课堂中,精彩的环节都是短暂的、瞬间的。而学生的注意力也往往只能保持10-25分钟,若长时间注意力得不到缓解、放松,学生就很难保持学习兴趣,从而很难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微课程的意义就在于它不是把所有的教学内容在一节课40分钟内呈现出来,而是利用5-10分钟的时间把教学的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等内容给学生以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而且5-10分钟的视频也很方便学生从网络上观看或者下载。

一、微课建设在湖北省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中区域特色形成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建立技能感知,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

微课可以有效解决教师示范动作不专业、不到位的问题,通过视频链接,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专业教师的技能展示,通过微课中的示范动作或者利用优秀运动员录像动作的慢放、回放,使动作清晰而又准确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克服了教师自身无法完成的示范教学,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感知,轻松完成体育任务的学习。对于专职的体育教师来说,所学专业,甚至年龄的不同,都会在给学生做示范时并不一定能完成各种运动的标准示范。微课就某一教学环节分解,通过视频把重点和难点教给学生,可以反复播放,给学生建立最有效的感知[2]。例如,篮球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如何蹬腿、协调发力、压腕等,为体育教师动作的讲解示范节省了时间,还有效避免了教师教授错误的情况发生,对湖北省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中区域特色形成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湖北区域特色的体育教育

目前,由于体育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简单,难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微课却可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频来完成体育学习,一段优秀的微课视频,不单单是技术、技能的讲解,还是对关键知识点的巩固,里面的画面动作在音乐效果的陪衬下显得格外生动有趣,优秀专业运动员的示范,配以文字和声音的讲解,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练热情,可以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效解决体育教学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3]。例如,在湖北省特色的篮球投篮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投篮动作时,学生更感兴趣的是教师投出去的球有没有被投进,教师的讲解有可能被学生另外的兴趣所忽略。这时微课中一些湖北省专业篮球员的投篮视频,可以更好地诠释投篮动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投篮教学更轻松地达到预期效果。

(三)有机结合信息化教学和传统教学,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体育教师由于受专业素养、认知水平、运动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很多繁琐的技术动作的示范中,难免不能做到专业和面面俱到,即使可以示范到专业水准,但由于动作的瞬时性,很难让学生看得明白,从而不利于技术重点的掌握。而微课可以有效打破传统 教学的弊端,利用微视频的慢动作将技术动作一一分解,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此外,体育教学是实践性的,教师的讲解难免显得枯燥乏味,而且会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而微课可以将传统的理论教学简单化,生动化,变抽象为形象,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大大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4]。对此,微课建设有利于信息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四)有助于分层学习,让学生逐层掌握湖北省的特色体育知识

湖北省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也会存在优秀生和后进生的问题,由于学生体育能力参差不齐,体育教师采取同一进度的教学,难免出现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好”的现象。优秀学生一看就可以掌握的运动技能,后进生可能反复看、反复练都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鉴于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把能力强的同学分层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安排练习或游戏环节,对于后进生的问题,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帮助其跟上学习进度。后进生通过课外看湖北省特色体育微视频,来提升自己的体育能力,从而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这对把握教学时间,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等都具有不可比拟的效果。比如在湖北省特色的排球垫球教学中,有的同学很快就掌握了垫球动作要领,并能在练习过程中熟练应用,老师就可以给他们一只球,让他们更早地熟悉球性,而对于后进生,教师可以将他们单独分组,利用IPad中的视频,让其反复观看,最终达到学会动作技能的目的。

(六)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湖北特色体育知识

湖北省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涵盖了各种湖北省特色的运动技能、湖北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保健知识、湖北趣味活动等,但体育课上不能面面俱到。此时,微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湖北特色体育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或喜欢的技术理论来进行学习,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符合信息时代体育教学的优化调整。例如,湖北省特色“蹲踞式起跑”的教学微课,可以在教学微课开始部分介绍1896年第l届现代奥运会,美国的托马斯?伯克采用“蹲跪式起跑”方法获得了奥运史上第一个1OOm冠军,延伸到2009年8月16日,柏林田径世界锦标赛10Om决赛中,博尔特以9秒58获得冠军[5]。通过微课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可以在微课视频中一页一页显示l00m记录的演变进步,让孩子们对“蹲踞式起跑”动作技能既有了全方位的理解,又了解了历史,一举两得。

湖北课改范文2

关键词:独立院校;体育课程;三自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9-0051-04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综合国力竞争不断激烈,知识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过程中凸显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国力强弱不仅仅取决于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更加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这就为培养与造就我国新一代高校学生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高校体育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又是深化高等教育体质改革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90年代初,教育部出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宏观性文件,这部文件的出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经验的汇编。这个文件和1979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文件名是“指导纲要”,而不是“大纲”,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创新性,这也为日后进行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三自主”教学模式的实施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了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种种的问题和困难。本文就湖北省独立院校实施“三自主”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及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这将对于新《纲要》的贯彻和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具有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湖北省独立院校“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包括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武汉大学珞珈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和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等八所独立院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了大量有关体育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管理学和体育社会学等方面的教材或著作15余部,在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等期刊上查阅论文60余篇,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2)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设计之前,查阅了许多有关社会调查方面的书籍,为课题问卷设计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针对问卷设计的内容,征询专家学者的意见,设计了领导调查表和教师调查表两份调查问卷。其中,领导调查问卷共发放8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8份,有效率达到100%;教师调查问卷共发放100份,回收88份,回收率88%,有效问卷份75份,有效率达到85.23%。

(3)数理统计法。课题组拟通过咨询、调查、访问获得的有效数据,根据调查统计方法与体育统计学原理,利用excel、SPS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运用肯德尔和谐系数的公式对专家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一致性检验。

三、研究结论与分析

1.湖北省独立院校体育课“三自主”模式实施的总体情况

(1)湖北省独立院校体育课“三自主”模式实施的基本现状。本文共选取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武汉大学珞珈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八所独立院校进行“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见表3-1),除了武汉大学珞珈学院以外,其它学校或多或少地都开展了“三自主”教学。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七所学校实现了学生自主选择上课内容,占到了所调查高校的87.50%。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两所学校实现了学生自主选择上课教师,占到了所调查高校的2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实现了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占到了所调查高校的12.5%。

湖北课改范文3

关键词 湖北 篮球公共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篮球运动是高校大学生最为热衷的运动项目之一,湖北各高校均开设了篮球公共课。从实际的选课情况来看,篮球公共课也是选修人数最多的课程之一。不过湖北省高校篮球公共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篮球公共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是目前湖北省高校篮球教学的重要任务。

1 湖北省高校篮球公共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课程目标包括运动技能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以及社会适应目标,这是国家对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以及进行体育课程建设与评价的依据。不过湖北省高校篮球公共课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的诸多问题,远远不能达到《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

1.1 教学大纲不科学

这是湖北省高校篮球公共课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篮球公共课的内容多但课时少,并且教学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和娱乐性,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前,湖北省各高校均开设为期两年的体育公共课,其中第一年是基础课,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第二年则开设专项技术的学习。湖北省各高校篮球公共课通常都开设在二年级,这一时期是专业课程的密集期,并且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不仅繁多琐碎,而且在安排方面也不够科学。与此同时,篮球公共课的教学时数普遍较少,很难顺利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

1.2 教学编班不合理

湖北省高校篮球公共课的教学编班不合理,难以做到因材施教,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根据高校学生在身体素质以及对篮球的兴趣等方面的差异,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四种情况:第一,接受过系统的篮球训练,身体素质好,学习篮球的积极性也比较高;第二,对篮球运动有所接触,没有受到过系统的训练,但是身体素质较好并且喜欢篮球运动;第三,很少或从未接触过篮球,身体素质中等,虽然喜欢篮球运动但了解不多;第四,身体素质较差,选择篮球公共课仅仅是因为一些其它的因素,这类学生在身体方面表现出动作不够协调的问题,在心理方面则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统计报告显示,湖北省各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以上这四种学生,其中第二种学生的人数最多,占到篮球公共课人数的一半以上。理想的教学方式是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进行编班,但是湖北省高校篮球公共课大都是按照年级与专业进行行政编班,这样编班不但无法兼顾学生的情况,而且编成的教学班人数众多。由于目前编班的学生人数过多并且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一一示范与指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形成错误的动作定型难以及时得到纠正,不利于以后的进一步学习。

1.3 教学理念陈旧

由于家庭条件、遗传素质、教育背景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同,每个大学生都有着自己所独有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气质、性格、需要以及特长等方面也不尽相同。所以大学生在进行篮球学习时有着差异性与独特性的特点。高校篮球公共课教学要想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就必须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差异当作篮球教学的基础条件来进行教学活动。由于目前湖北省高校篮球公共课的教师在教学理念方面抱残守缺,教学理念陈旧,学生的个性差异得不到教师重视,只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与安排,严重地束缚了他们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1.4 教学手段落后

篮球教学是一项模仿性非常强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形象生动地进行篮球教学,既要注重教师的“教”,更要注重学生的“学”。湖北省高校公共课的篮球教师中,由于受到年龄以及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在教授专项技术时一些动作难以做到标准规范,这就导致篮球教学的效果比较差,加之如今高校篮球公共课教的学时少、内容多,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一直沿袭过去的传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进行直观示范,然后学生进行个人练习,而涉及不到队友之间的相互配合以及临场应变等战术方面的内容。这种落后的教学手段导致学生的学习欲望下降,教师也缺乏耐心教授的热情,从而陷入到恶性循环当中,导致篮球公共课课堂教学的质量江河日下。

1.5 场地器材不足

篮球运动是高校学生比较热衷的运动项目之一,所以选修篮球公共课的人数往往较多。由于篮球场地以及相关教学、训练器材相对缺乏,导致篮球公共课教学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尤其是在场地这一方面,我省高校的篮球场地数量普遍较少,而且已有场地的质量也不高。

1.6 学生选课目标差异

虽然绝大多数选择篮球公共课的学生都是因为对篮球的喜爱,但是也不排除一些学生因为其他种种因素而选修篮球课。对于喜欢篮球、热爱篮球的学生而言,选择篮球公共课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接触篮球,系统地学习基本技巧和战术,这些学生往往会积极努力地学习和练习。但是对另外一部分学生而言,他们选择篮球公共课可能仅仅是为了学分,缺乏对篮球的兴趣,这就自然就没有足够的热情和动力参与到篮球教学过程当中,对课堂上相对枯燥的身体锻炼以及持久性的技战术训练敬而远之,只是勉强敷衍。

2 湖北省高校篮球公共课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进一步明确湖北高校篮球公共课的目标与任务

我省高校篮球公共课教学的改革应把“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理念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着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作为。高校篮球公共课教学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素质教育为目的,既要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学习,也要重视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需求,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自我锻炼的能力,为实现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目标奠定基础。在具体教学过程当中应当通过篮球技能的传授、篮球素质培养以及篮球文化的熏陶来满足学生对篮球的热爱,还应该通过篮球比赛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能力。

2.2 改革教学方法,精选篮球教学内容

改革篮球公共课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全民健身的教学理念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以及运动习惯,而兴趣是动机培养的起点。由于学生各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这就要求篮球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到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篮球运动的热情。在篮球公共课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然后指导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此外,教师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情感类方法的应用,并积极探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到篮球公共课的教学当中,正确地引导并解决学生在篮球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选择篮球公共课教学内容时应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的主体需求出发,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内容的深度上强调可持续性,突出教学内容的健身性、实用性。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篮球教师的素质水平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教师不能继续延续传统作风,单纯地执行教学大纲,而是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之下主动地设计教学方案,因此高校的主管部门要做好篮球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优化篮球教师的结构,改变过去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模式,应当树立竞争的观念,建立健全竞争机制,选拔优秀教师。其次要加强对篮球教师的培训,在正常教学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外出学习深造,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最后,学校要尝试通过引进、选拔、培训以及等方式,不但提高篮球公共课教师的整体水平,为提高篮球教学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完善篮球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进一步完善我省高校篮球公共课的考核评价制度,在评价内容上要与新 《纲要》的评价目标保持一致。体育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课程建设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教师教学评价包括教师业务素养以及课堂教学这两个方面,具体方式可以有学生评价、专家评议以及教师自评等。学生学习评价主要是对课堂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技战术学习、体能训练、合作精神的养成等等。评价中应淡化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因素。课程建设评价则包括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体系、课程管理、教材建设、师资配备与培训、以及课程目标的完成情况等等。在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反馈,在实践的过程中则要将自学能力以及锻炼习惯的培养作为选择考核评价方案为主,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结合,完善篮球公共课的考核评价体系。

2.5 加大篮球场地器材投入力度

场地器材方面的不足使得我省高校篮球公共课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加大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开发的力度,尤其篮球场地器材的建设力度,为篮球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练习、比赛提供充裕的场地和器材。对于那些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大幅度改善的高校就要合理地利用现有场地与设施,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篮球学习条件和环境,提高公共课篮球教学的效果,并抓紧场地器材方面的投入和建设。

总而言之,篮球运动的自身魅力以及大学生对篮球的热爱是高校篮球教学迸一步改进的有利条件,我们应当重视在传授篮球基本技巧的同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并通过篮球教学发展其个性,使得高校的篮球公共课教学可以为新世纪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章龙飞.湖北省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和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

[2] 胡红.大学体育理论教程[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56-57.

[3] 王新华.篮球教学过程的理论及结构优化[J].体育学刊,2008:112.

[4] 江明世.篮球教学对高校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89.

[5] 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125-126.

[6] 范旭山.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的教学问题与改革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5.

[7] 王刚.“掌握学习”教学理论在高校篮球普修课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8] 黄小波.谈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J].体育科技,2010:45-46.

湖北课改范文4

关键词:辛亥革命;教育转型;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1.02.026

从晚清到民国,这是近代中国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期。而辛亥革命不仅是这一过渡期内的重要转折点,更是近代中国教育实现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作为首义之地湖北地区的教育,在这种推动力的影响下,积极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迈进。以此时湖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高等学府——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为切入点,探究了晚清至民国初期湖北地区的教育状况,以及教育转型所留下的痕迹,剖析了辛亥革命对湖北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

一、辛亥革命前后教育转型的动因

近代以降,湖北地区的现代化进程,相较上海、广州等沿海发达地区而言,稍有迟缓。但不可否认的是,湖北地区的教育传统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楚国就与宋、鲁两国并列为全国三大文化教育中心。而随着洋务运动在湖北地区的蓬勃开展,本地区的教育也再次迅速发展起来。在张之洞的大力倡导下,自强学堂等一批初具现代化规模的新式学校得以创办,并培养出一批新式人才,这在国内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为湖北地区的教育能够在近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代湖北地区的教育,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得益于湖北地区所具备的优良的自然及经济条件。湖北地处华中要冲,地势平坦,江湖密布,气候温和,从而构成了一套完整密布的水系。武汉地处长江、汉水交汇之地,自古便有“九省通衢”及“千湖之省”的称谓。加之该地区物产丰富,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经济条件优越。而汉口在清初便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成为华中地区的贸易中心。清末卢汉铁路的竣工和粤汉铁路的部分建成也使得武汉水陆交通并举,为武汉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殊的区位优势使得四方的经济、文化在武汉地区交汇、融合、碰撞,不仅使武汉成为文化教育的重镇,造就了荆楚大地“惟楚有才”之美誉,更对整个湖北教育的现代化转型产生了巨大的辐射作用。对此,张之洞曾赞誉道:“湖北地处上游,南北冲要,汉口、宜昌均为通商口岸,洋务日繁,动关大局,造就人才,似不可缓。”[1]

其次,国内局势的急剧变化,为近代以来湖北地区的教育转型提供了思想前提。19世纪中叶以来,外国势力借助其坚船利炮闯入了中国。伴随着人民的屈辱和痛苦,统治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制度开始逐渐瓦解,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也渐渐解体。在地处东西枢纽及南北要冲的湖北,这种痛苦体现得尤为显著。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汉口开埠,并于1862年设立江汉关。随后,湖北的沿江城镇宜昌(1877年)、沙市(1896年)相继被迫开放。外国的工矿企业、洋行、学校、医院遍布武汉三镇。至辛亥革命前,外国在汉工厂达40多家,洋行130多家,银行也不下10家[2]338。在外国势力不断的渗透和控制下,湖北地区的封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而由其支撑的封建教育体制日益受到现实的冲击,湖北地区有识之士的思想被这种社会巨变深深地触动,张之洞深感“国势之强弱在人才,人才之消长在学校;环球各国竞长争雄,莫不以教育为兴邦之急务”[3]。以此,新式教育呼之欲出。

再次,清末洋务运动在湖北地区的兴起,为湖北的教育转型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基础。以张之洞为首的洋务派官员受到国耻刺激,卓有成效地在湖北实行改革,建立起一系列的近代工矿企业,先后有汉阳炼铁厂(1890年)、湖北枪炮厂(1890年)、湖北织布局(1893年)、湖北纺纱官局(1897年)、湖北制麻局(1906年)在汉设立,为湖北的近代工业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工矿业的发展带来了商业和贸易的发展。从1882至1891年,汉口贸易收入为358000000海关两,1892—1901年进出口贸易总值为494076939海关两,比上一个10年差不多增长了40%[2]352-353。

通过洋务运动带来的一系列经济上的变化,为湖北的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这其中的教育转型更是从经济的现代化过程中受益良多。据统计,清末湖北教育经费为:1905年白银128万余两,1907年204万余两,1910年188万余两。湖北省的教育经费,连续数年在全国23个行省中位居前列。

进一步而言,湖北地区的教育之所以能够跟上时代步伐,艰难地进行着转型,除了以上所述三点基本原因外,更有现实的因素掺杂其中。首先,是工商业发展的巨大需求。一批近代工业的兴起,需要大量的新式实用人才。张之洞认为:“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所以,他立志“以兴学为求才治国之首务”[4]。湖北自强学堂(现武汉大学的前身)的建立就是要培养急需人才,为湖北的现代化服务。其次,列强的侵略也深深刺痛了湖北人,在洋务运动中,许多涉及核心的技术和管理岗位,必须请外国人担任,机器、原料等也大量来自海外,外商的任意欺负和宰割深深刺激了国人的心理。教育,特别是新式教育,涉及技术、外语等显得异常急需,因此,在这种需求中,湖北新式教育迅速崛起。再次,传统的教育已远远无法满足湖北经济发展的需要。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只是培养忠心于封建社会的仆从,严重脱离了生产和生活实际。新式教育产生之前,湖北省仅有78所官立学校,教学内容为儒学,仅应付科举考试。新式学堂的开设,逐渐代替了这些老式官学,为本地区教育的转型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综上可见,湖北地区,尤其是武汉,依靠优质的教育资源,令其成为中央政府设置高等学府的首选地之一。于是,北洋政府于1913年7月开始筹备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1月正式开学。这所学校成为湖北地区众多高等院校中的佼佼者,其教育思想和教学质量均在全国名列前茅。以上足可见湖北在全国教育的重要地位。

二、转型过程中现代化教育理念确立

清末民初,为了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的需要,对于现行的教育体制进行了数次改革,改革期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教育法规中,对于各级学堂的培养宗旨加以严格区分。出于现实需求的考虑,所设学堂主要致力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培养的是能够和西方列强打交道的人才,而非以往那种熟读经书却不谙世事变化的呆板书生。当国人呼喊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且将目光聚焦于强国救民之时,更多地把重心放在了外语、工业技术及军事等专门人才的培养上。表面上看,为了尽可能又快又多地培养适应现实需求的专门人才,政府将教育的重心放在大学及各类专门学校上,师范教育只能位居次席,仅被视为其他教育如大学教育和专门教育的补充。例如清末“癸卯学制”中将大学堂的任务规定为“设大学堂,令高等学堂毕业者入焉;并于此学堂内设通儒院,令大学堂毕业者入焉,以谨遵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大学堂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足供任用为成效;通儒院以中国学术日有进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成效”[2]。相较之下,“设优级师范学堂,令初级师范学堂毕业生及普通中学毕业生均入焉,以造就初级师范学堂及中学堂之教员、管理员为宗旨”[5]。但实际上,作为各类教育之基础,以及近代教育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师范教育,尤其是高等师范教育,必然要担负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绝不会仅仅作为一种补充式教育而存在。

既然优级师范学堂是为造就中学堂之教员而设立,即是说,高等师范学校已经不同于传统教育,而是为各类新式中学堂进行新式教育人才储备的场所。而“设普通中学堂,令高等小学毕业者入焉,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柢为宗旨,以实业日多,国力增长,即不习专门者亦不至暗陋偏谬为成效”[6]。可见,高等师范教育承担着由中学教育向大学教育过渡的重任,一旦中学教育产生问题,大学专门教育必受牵连,甚至国家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由于当时国内对于教育转型的准备严重不足,新式教育人才奇缺,如何做好师范教育,培养合格的新式教育人才,直接关乎专门人才培养的成败,并会对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产生巨大影响,这是清政府不得不直接面对的一项重大难题。不仅要培养优秀的专门人才,更要培养优秀的教育人才,否则前者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幻想。因而,建设体制完备的高等师范教育,不仅是时代之急需,也是未来之诉求。

而辛亥革命的爆发,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受此影响,教育转型也加快了速度。民国肇始,政府就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北洋政府在清末颁行的“癸卯学制”的基础上,对教育体制进行了适时调整,制定并修订了一套新的学制,即“壬子癸丑学制”,在颁布新的教育法规时,对于大学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的教育宗旨,又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7]。“高等师范学校以造就中学校、师范学校教员为目的”[8]。“中学校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9]。

历经清末教育改革的艰难探索,至此,各界已对高等师范教育的地位及作用产生了比较明确的认知。在一个现代化教育体制落后和新式教育理念匮乏的大国,要实现教育的迎头赶上,顺利地实现新旧教育的转型,进而走上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从而推动国家的富强,不能单纯依靠高层次的专门性教育,而必须从基础教育着手。这其中,高等师范教育又是重中之重,它不仅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也是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纽带,一旦这一环节出现重大问题,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都会随之产生不良的后果。有鉴于此,国民政府开始着手建立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以便培养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人才,为近代中国现代化的起飞储备优秀的专门人才。

反观湖北地区,对于师范教育的重视由来已久。清末之时,随着各类新式学堂的开办,师资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学校无法开齐学生急需的新式课程,就连教学条件较好的两湖书院虽将算学、经济学排上课程表,但长期无人讲授。当局认识到师范学堂为“各项学堂之本源”,十分重视师范教育。因此,师范教育不再是各项学堂的补充,而是根本。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师范教育成为20世纪初湖北兴学的热点。1902年创立的武昌师范学堂为中国第一所官办师范学校。1902至辛亥革命前夕,湖北地区办师范学堂共计40余所,约1500余人走上教师岗位。此后,湖北地区的师范教育重在发展中等师范学校,至1914年,全省共有中等师范学校7所,学生458人[10]。至此,湖北地区的师范教育无疑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出于良好的教育传统,以及相对优越的经济基础,武汉也成为之后国民政府设立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的最佳选地。

辛亥革命之后,师范学校的建设更加受到重视。为了统一筹划高等师范学校的设置,北洋政府教育部将全国划分为六大师范区。按六大区设置6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即: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四川高等师范学校、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这其中,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实力和地位上可谓并驾齐驱,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教育思想方面,均成为师范教育中的领军者。

三、转型过程中教育培养机制的逐渐完善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对于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在政权建立之初,连续颁布了《教育部公布大学令》、《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等数项法令,已回复并建设新式教育,培养实用人才。在辛亥革命革新之风气以及民国新颁教育法规的影响下,湖北地区的教育,特别是高等师范教育在各方面逐步进行着由旧到新的转型。相较清末时期,民国初年教育培养机制逐渐完善,主要表现在课程的设置、学制的设定、教育思想三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的变化

高等师范教育的课程在清末时期与民国初期是有所不同的。见表1。

由此表1可见,在高等师范学校的课程门类上,民国取消了群经源流课,增加了图画、乐歌课。音乐是容易融入学生精神情感的课程,清末《癸卯学制》未将其列入课程,主要是因为当时流行的新乐歌多为抒发个性自由和唤起革命情感的内容,不能与清政府的“中体西用”思想合拍,因此被“暂缺”。在课程名称上,中国文学改为国文,算学改为数学;即使清末的“人伦道德”和民初的“伦理学”这样名目相似的课程,实际内容也大为不同。清末的“人伦道德”讲授的是些“《学记》、《大戴礼保傅篇》、《荀子劝学篇》”等渗透封建主义精神的内容,而民初的“伦理学”讲授的是国民对国家、社会、家庭以及人类的责任等反映资产阶级伦理学说和道德观念的内容。以武昌高师为例,1922年李汉文教授担任该校的历史社会学教授时,第一个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开设了“唯物史观”的课程,并编写了《唯物史观》教材。他用极其通俗浅显的语言,讲授了人类发展史,综论各种哲学流派,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民国初年,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又有了新的改变。见表2。

由此表2可知,高师课程结构体现了师范教育专业化的要求。民国初年教育部规定,高师本科从清末的四部增加为国文部、英语部、历史地理部、数学物理部、物理化学部、博物部六部。各部共修的科目为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英语、体操5门,分习的专业科目7门左右。例如,国文部分习的专业科目有国文及国文学、历史、哲学、美学、言语学等;英语部分习的专业科目有英语及英文学、国文及国文学、历史、哲学、美学、言语学等;历史地理部分习的专业科目有历史、地理、法制、经济、国文、考古学、人类学等;数学物理部分习的专业科目有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国画、手工等;物理化学部分习的专业科目有物理学、化学、数学、天文学、气象学、图画、手工等;博物部分习的专业科目有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及卫生学、矿物及地质学、农学、化学、图画等。另外,各部可以加授世界语、德语、乐歌为随意科,英语部可加授法语。教育学科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学校卫生、教育法令,使教育专业化要求得到了较好的体现。而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由于“预科一年期满,未奉饬准增给经费,当即秉承部示减少部数,只开英语、史地、数理、博物四部,将原招预科各生分入肄业”[11]。在课程的安排上,课程整齐周密,课时减少。不仅预科的学科人人必须学习,就是本科各部的课程,除极少数随意科目外,也都是学生所必修的。以本科历史地理部为例,民初开设课程有:伦理学、心理学及教育学、历史、地理、法制经济、国文、英语、考古学人类学、体操等9门。与清末分类科的史地类相比,增设了考古学、人类学、体操,取消了经学大义等封建伦理课程,课程较过去相比虽然门类相同,但每周授课从清末的36小时减为28至29小时,减少地7至8小时。这些改革,不仅能使学生学到较充实和系统的先进科学知识,而且减轻了学习负担,使师范生有了一定的课余活动与课外阅读时间,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有利。

民初的高等师范课程设置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这一统一性当然含有中国传统教育大一统因素的影响,但更主要的原因却是由于民初的政府对高等师范教育特殊性的强调。民国初年,教育部明确指出:“高等师范学校为培成中等教员之机关,不可不出以慎重。”由此,教育部确定了“高等师范学校之设置采集中主义”的方针。从学校的设立到教学科目的安排概由国家统筹安排。可见,正是由于对中等师资培养特殊性的强调,而导致国家对高等师范课程的强行规定。民初对高师课程安排的强硬性也体现了其特殊性。当时学校没有课程设置的自主权,学生也没有依个人兴趣爱好而选修课程的余地。学校课程的主体是必修课。虽然在各类各部也列有l至2门课程的随意科,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只不过是可修可不修的课程;而且周学时每年都为36学时,学生基本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一特点体现了国家对中等师资培养的高度控制。教育理论课程的安排更是高等师范课程的特色所在。

此外,光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教育科学的素养。民国高等师范课程设置在这一问题上也有较好的做法。如民初的高等师范学校在本科教育中开设了教育学和心理学,其内容包括了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史、教授法、学校卫生、教育法令等课程,并分布于本科的各学年中。北平师范大学的教育课程则包含了教育概论、教育心理、教学法、中等教育、教育史、教育行政、儿童及青年心理、参观和教学实习等内容,共占34个学分。《师范学院规程》则规定了教育概论、教育心理、中等教育和普通教学法4门课程,共占22个学分,分布在前三年中开设。这样的安排思路突出了师范教育的特色,使各学科的师范生都能较全面地了解教育理论,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能受到教育理论的熏陶。此外,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也是高等师范课程的特殊性体现。《师范学院规程》中规定教学实习占16个学分,其特殊性于此可见一斑。这些充分体现出了民初师范教育的转轨轨迹。

但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当时的师范教育除心理学、教育学以外,没有研究各科教材教法的科目,不利于师范生的学科教学专业训练。而且教学实习完全置于最后一个学期,理论与实践不容易相联系。这是其不足的地方。

这一时期的课程设置主要是效法日本的模式,正如《现代师范学制的流弊及其改革法》一文中所言:“我国高师的规程和课程标准,在民国二年春间颁布。所定年限、分部、科目和日本的高师也大致相同。日本定预科一年、本科三年,分本科为国汉文部、英语部、地理历史部、数物化学部、博物部。合诸我国,很有如影随形的样子。”[12]政府在制定教育法规时的这种效法,虽引来不少质疑,但是在辛亥革命后那段百废待兴的特殊时期内,其积极作用还是值得肯定的。

(二)学制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出于各方面考虑,国民政府还是比较重视师范教育的。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制定《壬子癸丑学制》到1922年新学制颁布期间,是高等师范教育蓬勃发展的一段时期。1912年元旦,孙中山先生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对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进行改革。1912年3月19日,孙中山令教育部通电各省,将优级师范、初级师范学堂改称为学校,与高等学校、专门学校一并开学。文中指出:“顾欲兴办中小学校,非养成多数教员不可;欲养成多数中小学教员,非多设初级优级师范学校不可……此时注重师范,既能消纳中学以上之学生,复可隐植将来教育之根本,是真当务之急者。”[13]民国政府教育部1912年9月29日颁布的《师范教育令》,1913年2月24日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规程》,1913年3月27日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等文献,对师范院校学生的修业年限及课程设置等作了新的规定,初步确立了我国师范教育制度。

这种教育制度一直持续到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颁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即“壬戌学制”,通称“新学制”。这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包括高等师范教育,由“日本模式”向“美国模式”的转变。

“新学制”第22条附注:“依旧制设立的高等师范学校应于相当时期内提高程度,招收高级中学毕业生,修业年限四年,称为师范大学”[14]。依据原学制,高等师范学校预科一年,本科三年;大学预科三年,本科三至四年。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较之普通大学少了两至三年的学习期。而新学制颁布后,师范大学与一般大学程度相等了。也就在“新学制”颁布后不久的1923年,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更名为武昌师范大学而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三)教育思想的确立

清末时期,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期,教育的主导思想是“经世致用”,从当时各学堂的课程安排来看,不难看出,作为中国大学的雏形,清末的学堂目的是培养社会上急需的能够和西方列强打交道的外语、军事、工科人才。因此在教育思想上,逐步由对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视转向现代技术上,教学内容更加实际。而民初以来,则更将师范教育列入了战略性的发展当中,不仅仅限于临时的补充。师范教育逐渐显现出其特殊性。

另一方面,民国时期,师范教育的发展也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反复与曲折。由于高等师范教育与普通大学专业相同,课程名相同,特别是在“五四”运动后出现一种思潮,提倡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提出将高等师范学校并入普通大学的范畴,忽视了师范教育的独特性,使得师范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也引起了许多教育家的反思。阮真著文指出:“中国国文科的师资训练,自停办高等师范以后,几乎完全没有标准了。”[15]陆殿扬认为:“由于高等师范制度的取消,造成了中学英语科真正合格教员缺少的状况。”[16]教育界经过反思终于达成共识——“学者并非良师”。经过一番曲折探索,师范教育此后重回正轨。

四、结语

近代高等师范教育为我国的现代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以各高等师范学校的建立而确立起的近代师范教育,不仅为中国教师队伍的建立提供了强大的生力军,而且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湖北兴起的平民教育浪潮中,湖北武昌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与武汉学生联合会、汉口青年会等联手办起贫民夜校,从事贫民教育事业,并参与组织了湖北贫民教育社,这一组织一直致力于唤醒广大民众的觉醒和觉悟。尤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其成员施洋、包惠僧和李书渠等人同时作为贫民教育社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通过贫民教育社,向广大的无产阶级灌输马克思主义,并成功发动社员参与了党领导的湖北反帝大联盟,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湖北课改范文5

关键词:“课证融通”网络教学

1. “课证融通”

“课证融通”即将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和职业鉴定标准引入课程教学体系,将专业教学要求与行业企业岗位要求、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工作过程进行有效衔接,实现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的高度融合,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考试合格后即可申请办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1.1 通过课证融通,学校和企业双赢,学生将收获“双证”

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相比较普通高校主要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特点,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担负着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同时国家经济的发展,对高素质职业技术人员的大量需求,要求高校教育尽快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技能的理念。如既体现高校理论教育的作用,又达到企业所需要人才的目标;既满足学生学习知识,体验大学社会的需求,又能获得今后工作需要的较高的实际操作水平。

1.2 通过课证融通,高校教育质量有保证,学生职业技能上水平

企业要求高校毕业生,学生也希望毕业后一到工作岗位就能尽快上手;高校教育区别于企业培训的地方在于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论水平,那么职业资格证则体现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只有理论联系实践,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才能使得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和职业技能水平两者兼顾。实现课证融通,需要明确必须要以职业资格证的内容标准选择教学内容,教师授课要向“证”上靠。

2. 构建网络教学“课证融通”平台作用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网络教学“课证融通”平台是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自主学习职业技能考证系统。教学平台向学生提供虚拟课堂,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可以在异地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人机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互动,学生通过网络教学课堂学习,考试合格后即可申请办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兼顾教与学,它既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内容,也为教师提供监控学习过程的技术。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网络综合教学“课证融通”平台为高校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和方式。一定意义上说,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对于高校教学来说是一场革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在高校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是校园网络教学方面发展较为缓慢,未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大力开展网络教学“课证融通”教学模式,注重发展高校网络理论教育和实践技能紧密结合,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有效途径,也是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充分应用的体现。

3.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网络教学“课证融通”平台设计

“课证融通”网络教学平台基于现代学习理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分为“课证融通”信息资料平台和“课证融通”技能实际操作学习平台,其构成如下。

3.1 “课证融通”资料平台

资源平台根据职业技能教育内容储存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大量的文字材料,D片资料,流媒体音视频资料。

3.2 “课证融通”技能实际操作学习平台

1) 身份认证模块:根据用户身份授予相应权限,根据“课证融通”学习要求,可访问相关的资源,确保网络流量负载均衡。

2) 学习跟踪模块:记录登录“课证融通”学习平台的学生学习时间,点播内容与使用设备的情况,方便教师监督。

3) 在线测试模块:为“课证融通”设有各类课程测试题目,便于学生随时自我检测学习效果。

4) 学科论坛:师生运用论坛讨论区进行交流,教师通过论坛进行答疑,满足“课证融通”网络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5) 博客:主要以教师为主,便于教师进一步阐发学术的前沿知识和观点,补充课外内容。

6) 后台管理模块:通过后台管理模块,包括用户身份管理,资源管理,测试功能管理,采集信息管理等等。

4. 网络教学“课证融通”平台的优势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网络教学“课证融通”平台整合了优秀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避免教师大量重复性劳动,同时也为学生职业技能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使得“课证融通”技能教学不受时空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使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职业技能进行学习,并且通过努力获取职业技能资格证,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课证融通”网络教学平台信息技术量大,形式灵活,交互性强,为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达到理论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创造了理想环境。

5. 结论

“课证融通”作为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思路,可以充分体现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两个证书的互相促进,同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仅能,即在大的方向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又适应三本独立院校逐步转型的需求。是长期困扰三本高校教育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办法之一,对三本独立院校人才培养具有现实性及可操作性的方向意义。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的“课证融通”网络课程,强调课程与行业,企业岗位技能标准完全对接,对于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强化了岗位职业技能能力培养,也是三本独立院校转型的必备因素。

[参考文献]

[1] 彭 元.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6-49.

[2] 刘五云. 高职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M].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20-157.

[3] 姚庆文,丁 辉.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2011,(12):84-85.

[4] 陈晓琴.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 J ] . 职 教 论 坛 ,2 0 1 1 ,( 1 4 ) : 1 6 - 1 8 .

[5] 陈倩媚.高职教育课程标准下课程设计改革探讨与实践[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2):49-51.

湖北课改范文6

【各专业考试科目及考试时间安排】

湖北黄冈2019年10月份考试时间为10月19日-20日。因湖北省自学考试专业课改调整,分原计划专业考试课程安排和新课改专业考试安排,详见表一至表六。

湖北黄冈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统考时间: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

【考试组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