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句范例6篇

送别诗句

送别诗句范文1

2、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____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____李觏《乡思》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____张九龄《望月怀远》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__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

9、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送别诗句范文2

关键词:杜甫;七言律诗;《送郑十八》;艺术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I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013-02

七律“滥觞沈宋”,但在初唐成就不高。学界普遍认为:杜甫的七律在谋篇、造句、遣词、炼字及对各种技巧的熟练运用上,都超越了前人及同时代诗人。叶燮《原诗》说:“七律,是第一棘手难入法门。”大抵是因为七律在创作中戴上了“格律”的镣铐,很难“舞”出好的内容,即很难避免僵化、矫情、平庸、造作等缺点。而杜甫的很多七律创作超越了这一点,显示了“真”的特点,如杜甫七律中的送别诗歌。在杜甫现存的151首七律诗中,粗略统计,送别诗有10首,比例不足7%,但这些诗在声律、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上都精心为之,独具特色。杜甫用“难工”的七律展现了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将别情这一内容表达得淋漓尽致。本文拟取杜甫七律送别诗中较有代表性的《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为例,从声律、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更深刻地解读杜甫七律的艺术表现力。诗歌见下: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一、声律与艺术表现力

《送郑十八》,在声律方面有意为之的痕迹非常明显,臻于成熟。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是韵律。首联出句第七个字“丝”与对句第七个字“师”押韵,所押为上平声“四支”韵,即首联押邻韵。颔联、颈联、尾联的第七个字分别是“时”、“迟”、“期” 所押也都是严格的“四支”韵。这形成了七律的形式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外,各联最后一个字在平仄上形成了上平、下平、下平、上平这样顿挫的形式,为诗歌的一气呵成形成了必不可少的急促节奏感。

其次是平仄。属于首句平起平收式。整首诗的平仄如下: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脚句型方面,按照格式,首句平起平收式的七律共有三句,即首联出句、颔联对句和尾联对句。首联,杜甫将好友的姓氏“郑”写入诗中,故变出句首字平声为仄声,而将第三字由仄声改为平声,这是在七律平仄格式中可平可仄的范围内的,但这种改变使得出句原来前四字的声律由“平平仄仄”的规整板滞化为“仄平平仄”的间隔活泼,更可贵的是,杜诗对诗中另外两个平平脚句型均进行了这样的变通,即颔联对句和尾联对句中的“百年垂死”和“九重泉路”,可见其为有意为之,更可见其创作功力之深,这样连贯的改动使得这三个句子读来铿锵有力,所表达感情力度也增强,可谓“深悲极痛”,一气呵成。平仄脚、仄仄脚和仄平脚句型中,平仄都是严格按照格式完成的。综上可见,可改平仄的地方本首诗共改动六处,且是全在一个句型中改动,明显是有意为之。可见,到了杜甫,声律已经完全可以和内容形成协调的关系,可得心应手的变换,而又满足内容表达的需要。

再次是句式节奏和对仗。从句式节奏上讲,首联、颈联和颔联基本全是“二二三”的节奏,但是到了尾联,节奏突然变快,变成“四三”式的节奏,使感情顺畅地有力地表达了出来。

从对仗来看,颔联和颈联完全符合对仗的要求,同时又独具特色。从颔联来看,“万里”与“百年”相对,一个是空间,一个是时间,时空的对仗将郑公的遭遇极致地表达了出来;“万里伤心”和“百年垂死”又是将杜甫作为一个好友对于郑公遭遇的一种“感同身受”。“严遣日”与“中兴时”的对比更是强烈,扼腕痛惜之情溢于言表。颈联出句与对句的相对,则是一个转折,出句是写好友,而对句转到了自己,为尾联的直抒别情做好了铺垫。好友已是“苍惶已就长途往”而自己却是“邂逅无端出饯迟”,这是一种整体对,流露出的憾恨之情极为强烈。值得注意的是,尾联的部分对仗是杜甫七律新变的一个具体实践。其中的“应永诀”和“尽交期”相对,这种对仗不仅是字面意义上的对仗,更是一种意义上的相对,此生“应永诀”,而泉路上却是“尽交期”。这种对比读来极易达到让人潸然泪下的艺术效果。

从以上几个声律方面的分析不难发现,杜甫真正实现了七律的“有意为之”,从用韵的完全工整、到平仄的有意变换再到对仗的精心安排,七律真正实现了形式不束缚内容的表达反而更好地表达内容这种成熟的境地。

二、谋篇布局与艺术表现力

此处所谈谋篇布局,主要是指从标题到四联之间关系的设置再到诗歌具体内容。这也是“言尽意”的一种手段。本首诗标题将诗歌创作的背景完全交代清楚;全诗是四四分截式;从内容上讲,全诗不着一景语。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是标题。杜甫七律中的送别基本都将送别的人物、离别的事由完整地写在标题中,如《送韩十四江东觐省》、《送路六侍御入朝》等等,10首七律送别诗均大抵如此。杜甫诗的这种题式,为后代人注解杜诗和为其编年,提供了很多的便利。而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标题已暗含了诗歌内容的不同了。最明显的一点是“实”,既然标题都写得如此之“实”,可以想象,诗中无论是写景还是直接写史实,都会是真实的内容,想象的成分减少或者没有,可见,其送别诗也是“诗史”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由这一点也可以推测其表达别情的真切和深刻,《送郑十八》就是这样的代表。

其次四联的具体内容和各联之间的关系。《送郑十八》一诗,送别的事由是好友郑十八被贬台州,杜甫前往送行却未能见面,因写诗寄离别之情。整首诗,没有一处景物描写,所有复杂情感都寄托在写实中。整体结构上有明显的四句一段的痕迹。仇兆鳌《杜诗详注》曰:“上四,郑贬台州,伤其临老罹罪。下则阙为面别,而寄诗言情。”首联14个字将好友的状况传神地表达出来,颔联将好友的遭遇掺入深沉的同情和不平表达了出来,这两联看似是平铺叙事,但将好友的遭遇和送别时的具体情境完整地展现,同时,包含了诗人的内心感受。颈联写诗人在老友仓皇离开之时阙于面别,无限憾恨。人已垂死,又一别万里,念及后会无期,故在尾联寄重逢之望于九泉,读来不禁让人心痛。全诗把别情写得淋漓尽致,不平、痛惜、憾恨、无奈融为一体,结尾又一改通常的祝愿之词,而作永诀之词,让人沉痛至极。通观整首诗,不着一景语,而是通过写实的手法,将别情具体到真实的历史事件,真实的情境中去,所表达的情感是具体的,是由送者与离者的特定关系、离别的具体时间和具体的离别情境所引起的复杂而真实的离愁别恨,而非抽象的离别之苦。

可见,《送郑十八》一诗,杜甫尝试“以言尽意”,在艺术表现力特别是情感表现力上取得极好的效果。他将离别之情用写实的手法表达出来,涉及到了具体的历史事件,送别具体的情境,使情感容量大大地增加,在深刻表现离别这一共通情感体验的同时,更表现了离别背后所潜藏的复杂人生体验,从而使得其送别诗超越了单纯的送别主题而具有更深广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蕴,具备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总的来讲,《送郑十八》不落窠臼,刻意创新,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率直之情。诗全用叙事口吻,不着一景语,但抒情的效果丝毫没有减弱。

三、遣词造句与艺术表现力

“遣词造句”是诗歌语言最直接的体现。杜甫有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也可见杜甫在七律的语言锤炼上所下的功夫。《送郑十八》也是如此。具体分析如下。

一些经过考究和锤炼的字词引人注意。这些字词大大增加了七律短短56个字所表达的内容。首联出句就出现典故,“樗散”一词出自《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这二字表达的是材不合世用也。杜甫用这个典故表达郑虔不为世用,至于白首。颔联写郑虔临老罹罪,《杜臆》云:“首记其状,次记其言,两句已为虔撰一小影。观《八哀》诗,郑多才艺而画更精,曰老画师,此其自知语,亦其自慨语。万里伤心,正为严谴之故。百年垂死,乃在中兴之时。严谴、中兴四字,含无限痛楚。”杜甫通过首联的“樗散”、“鬓成丝”和“老画师”这几个经过锤炼的字眼表达了心中不平。同时,杜甫对好友的遭遇又是感同身受的,这一点体现在“万里”、“严遣”、“垂死”和“中兴”几个考究的词上面。正因为,郑公已经“鬓成丝”,且自称“老画师”,朝廷又对他“严谴”,真可谓是“万里伤心”,又因为已经“鬓成丝”又“严遣”“万里”,所以才有后面的“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中间的颈联是一个转折,杜甫设身处地地为好友着想,想到好友是“苍惶已就长途往”,而自己却“邂逅无端出饯迟”,这一句最出色的地方在于“无端”一词,它将诗人见不到好友的彷徨无助形象地表达出来,然而诗人最终的选择是无奈而痛心的,即尾联的惊天地、泣鬼神。后来,郑虔正是死在了台州。卢世傕曰:“虔之贬,既伤其垂老陷贼,又阙于临行面别,故篇中彷徨特至。如中二联,清空一气,万转千回,纯是泪点,都无墨痕。诗至此,直可使暑日霜飞、午时鬼泣,在七言律中尤难。末径作永诀之词,诗到真处,不嫌其直,不妨于尽也。”

除了上面的声律、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在《送郑十八》一诗中的表现也大大增加了情感表达上的力度,从而增强了艺术表现力,这一点是用杜甫坎坷的经历所不能完全解释的,值得说明。

综上,从七律形式上讲,杜甫的七律有着很多“有意为之”的痕迹,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更加协调。从谋篇布局上讲,杜甫四四分段式的结构,以颈联出句作为转折,从好友的遭遇转到自己的感受,从而将别情放置到具体的情景中丰满地表达出来,更能惹人生发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感受。在遣词造句上,则是用一些具体的而非抽象的字词尽可能地传达诗人的真实而复杂的感情,其中一些典故的运用和来自前人诗句的字词使得“以言尽意”有了更多的胜算。

参考文献:

[1]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送别诗句范文3

2、除了写诗厉害,你知道李白还有哪些超人之处吗?他喝酒也非常厉害。他在《将进酒》里写道:“会须一饮三百杯”,杜甫也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因此,李白又被人称为——酒仙。(板书:酒仙)

3、循序渐进,读懂诗题:读准诗题谁来读读诗题?诗题中有三个生字,谁来读读?鹤:第四声,发音要到位。指生读。孟、陵:都是后鼻音,注意孟的写法,第一笔是横撇。指生读。这首诗题目很长,共有十个字、五个词。读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力,你觉得哪个词重要就着重读哪个词,试着读一读吧。生自由练读后师指名读,相机点拨:听出来了,你想强调“黄鹤楼”,黄鹤楼是送别的地点。知道黄鹤楼吗?(位于湖北武汉市的长江之滨,是中国三大名楼之一)

4、感性读题:古代交通不便,离别之后就很难再相见。于是,写诗送别就成了一种时尚,当时的送别诗差不多和我们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多。像《送友人》《别董大》《山中送别》《易水送别》等等等等,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名一别”。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岁,然而他们两人一样的才华横溢,一样的风流潇洒,他们互相仰慕,情投意合,相间恨晚,无话不谈,彼此不再寂寞。快乐相处之后的离别,显然是那样难舍难分。

5、自主学习,读通诗句:学好古诗的第二步是读通诗句,读通诗句的要求是“认清字形,读准字音”,你能做到吗?来,自由的读一读这首诗。(板书:读通诗句)

6、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诗读通了,诗句的意思你能读懂吗?学好古诗的第三步就是理解诗意。(板书:理解诗意)怎样读懂古诗,你有什么好方法吗?(读懂古诗有个好助手,就是书上的注释。借助注释,我们就可以逐字逐句地读懂古诗。)请大家借助注释,自己试着说说每行诗句的意思。

送别诗句范文4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前言】

《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为李白名篇之一,全诗八句四十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此诗写得情深意切,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起句点出送友远行时的景物环境,继写友人别后将如孤蓬万里,不知要飘泊到何处,隐含不忍分离之情。后四句寓情于景,把惜别的情思写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

【注释】

⑴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⑵白水:清澈的水。

⑶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

⑷别:告别。

⑸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

⑹征:远行。

⑺浮云游子意: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后世用为典实,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浮云,飘动的云。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⑻兹:声音词。此。

⑼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

⑽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别,一作“斑”。

【翻译】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赏析】

《送友人》此诗创作时间、地点不明。安旗《李白全诗编年注释》认为此诗:“诗题疑为后人妄加其城别之池当在南阳。”并将此诗创作时间定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3] 郁贤皓疑为于玄宗天宝六载(747年)于金陵所作。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首联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这两句中“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未见“送别”二字,其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接下去两句写情。诗人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说: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那随风飞舞的蓬草,飘到万里之外去了。此联从语意上看可视为流水对形式,即两联语义相承。但纯从对的角度看不是工对,甚至可以说不“对”,它恰恰体现了李白“天然去雕饰”的诗风,也符合古人不以形式束缚内容的看法。此联出句“此地一为别”语意陡转,将上联的诗情画意扯破,有一股悲剧的感人力量。古人常以飞蓬、转蓬、飘蓬喻飘泊生涯,因为二者都有屈从大自然、任它物调戏而不由自主的共同特征。所以,此句想到“逢”的形象时十分沉重,有不忍之情,非道一声珍重可比。太白集王琦注云:“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衔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写得流畅自然,感情真挚。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大笔挥洒出分别时的寥阔背景:天边一片白云飘然而去,一轮红日正向着地平线徐徐而下。此时此景,更令诗人感到离别的不舍。这两句“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也对得很工整,切景切题。诗人不仅是写景,而且还巧妙地用“浮云”来比喻友人:就象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谁知道会飘泊到何处呢?无限关切之意自然溢出,而那一轮西沉的红日落得徐缓,把最后的光线投向青山白水,仿佛不忍遽然离开。而这正是诗人此刻心情的象征。

此句也可理解为游子将行未行的恋旧情意,有欲行又止,身行心留之复杂意绪。落目的形象既可理解为故人的眷恋之情,亦可理解为对友人的祝福之情。“夕阳无限好”、“长河落日圆”,但愿友人前路阳光灿烂,诸事圆满遂心,呼应了“孤蓬万里征”一句。

送别诗句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材 送别诗

送别诗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是重要的一类诗歌,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送别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苏教版中有三首送别诗:《峨眉山月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我们以此为例分析有关问题。

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编排问题

这三首送别诗的作者分别是李白和杨万里。它们分别编排在四年级上册、五年级上册和下册里。编排者没有把这些诗放在一起,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难易程度。《峨眉山月歌》相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来说,难度略小一些。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编排者把后一首诗放在了五年,并采用“文包诗”的形式供学生学习,使得此诗更易于接受,并且形成了苏教版有别于其他版本教材的个性特色,实在精妙。第二,单元主题。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编排极其困难复杂,不仅需要按照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还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序列,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笔者认为编排者把这几首送别诗分开,是基于教学内容序列的考虑,《峨眉山月歌》所处的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关注人文情感的熏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包含在《黄鹤楼送别》中,这一单元以记叙文为序列进行编排。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所处的单元则根据生活事物进行编排。第三,情感原因。小学生心志发展相对不成熟,接触太多忧伤的事物对身心发展不利。送别诗多写伤情,分开编排更为合适。

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内涵分析

1.描写的对象和视角

《峨眉山月歌》所写的峨眉山位于作者的故乡蜀地,所以送别的情感与故乡有关。而另外两诗描写的对象都是友人,表达的是友情。

三首诗都采用宏阔的视野、独特的审美角度写作。《峨眉山月歌》连用五处地名,把峨眉山月这一赋予情感的意象贯穿全诗,传达惜别感情。诗句浑然天成,不见斧凿痕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则选择美好的时间、地点,使用“碧空”、“长江”、“天际”这些宏大意象,情景开阔,画面感强,不见愁苦。杨万里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把田田的莲叶延伸天边,红莲娇艳的夏日景象呈现于读者眼前,场面美丽壮观。

2.诗人抒发的情感

《峨眉山月歌》主要表现乡情,但与传统的思乡诗不同。它创作于李白初离蜀地、远游做官的青年时期,既饱含对家乡的思念,又带有建功立业的渴望,从后两句的“夜发”、“向”、“下”几个字眼,即可看出行舟速度之快,情感的洒脱与急迫。另外两诗都表现友情,但也有区别。前一首中,李白用“黄鹤楼”、“烟花三月”、“扬州”这些美好的字眼,描绘出一场诗情画意的告别,并不凄苦。后一首诗没有直写离愁别绪,甚至没有友人的形象,但诗人企图以令人留恋的美景挽留友人,曲折地表达眷恋情谊。

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艺术特色

1.艺术表现手法

三首诗的写作手法不同。李白的两首七绝,都运用借景抒情的写法。前一首诗中,从描写半轮月色,到月影入平羌随江水流动,缓缓伴船前行,再到思念山月而不见。诗人的感情融入山月,寓情于景。后一首诗中,三四句借帆影消逝于碧空,江流奔涌于天边,表达两人之间如江水般连绵不绝的友谊,且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则采用白描和虚实结合的手法。诗歌前两句虚写六月风光之美,后两句实写夏日荷景并用白描手法,勾勒出无边无际的荷叶和娇艳可人的荷花。虚实相生,相得益彰。

2.语言风格与平仄格式

《峨眉山月歌》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皆出于李白之手,风格都是豪放飘逸、清新自然。杨万里的诗则显得平易近人,活泼生动。从三首七绝的平仄格式看,李诗属于“平起首句入韵”的格式,而杨诗是“仄起首句入韵”的格式。诗歌的平仄有所不同。

总之,这些优美的送别诗既表达了古人对友谊的珍视之情,也具有高妙的艺术技巧,笔者认为,研究这些诗歌对于了解教材的编排和认识此类诗歌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2]杨九俊、朱家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用书小学语文备课手册》,(四年级上册);(五年级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7~70页;2005年版,第440~450页。

送别诗句范文6

关键词:送僧诗,抒情特色,文人心态

唐代帝王大都主张儒、道、释“三教谈论”[1],这种兼容并蓄的思想政策给宗教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 , 佛教在唐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 并对唐代的社会、文化产生了诸多影响。唐代文人中信仰佛教的诸如王维、白居易等不乏其例,他们习禅诵经,交游僧侣,写下了大量的与佛教、僧侣有关的诗文,其中包括许多送别、留别题材的诗作。[2]这些送僧诗在艺术上独具特色,与一般的文人间送别、留别诗作保持着一定距离,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唐代士人的心态,因此,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意义。本文拟以贾岛送僧诗为例,参考其他诗人之作,探求送僧诗的独特内蕴所在。

拥策背岷峨,终南雨雪和。WWW.133229.CoM漱泉秋鹤至,禅树夜猿过。

高顶白云尽,前山黄叶多。曾吟庐岳上,月动九江波。

(贾岛《送厉宗上人》。《全唐诗》卷572)

《唐才子传·贾岛传》载岛“尝叹曰:‘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士耳!’”[3]考贾岛《长江集》中多载其与终南诸隐士、僧人的酬唱、赠答之作。如《怀紫阁隐者》云:“废寝方终夕,迢迢紫阁心。”(卷四)《寄白阁默公》云:“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卷三)将这些诗歌与《唐才子传》相互参证可以得知,贾岛与终南诸峰隐士确有非同一般的交情。此位厉宗上人应该也是终南山中贾岛的知交之一。《送厉宗上人》首句 “岷峨”一词并非实指蜀地的大山,而是僧人栖身深山的比喻。如《全唐诗》中所载唐求《赠行如上人》诗云:“不知名利苦,念佛老岷峨。”(卷724)齐己诗《荆州新秋寺居写怀诗五首上南平王》云:“虚负岷峨老僧约,年年雪水下汀洲。”(卷845载)齐己诗《寄蜀国广济大师》云:“终思相约岷峨去,不得携筇一路行。”(卷846载)详味诗意,则可知,“岷峨”实为僧人远离世俗之居所的代指。

这首诗首联出句用虚笔,写厉宗上人离开隐居之地,即对句所云“终南”,但是却不实写,一则是为避免重复;二则正体现出贾岛“苦吟”造句的诗风。对句“终南雨雪和”,看似实写上人离开之地的景色,实则化用《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之意来叙离别之情。送别知交,自然是情深意重,依依难舍,而此两句却写得如此含蓄深婉,藏而不露。这是唐代送僧诗的特点之一。其他如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卷147)钱起《送少微师西行(一作送僧自吴游蜀)》:“天外猿啼处,谁闻清梵音。”(卷237)郎士元《赴无锡别灵一上人》(一作刘长卿诗,一作皇甫冉诗)云:“一入春山里,千峰不可寻。”(卷248)等,均写得含蓄蕴藉,韵味深长。送僧诗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风貌,原因可能是僧人乃方外人士,于世情、人事大都超脱出来,飘逸恬淡。他们“独归双树宿,静与百花亲。对物虽留兴,观空已悟身。能令折腰客,遥赏竹房春。”(李嘉祐《同皇甫冉赴官,留别灵一上人》。《全唐诗》卷206)不是一般士人所能比拟,因此,同僧人过从甚密的诗人们在与之惜别之时,因人而制宜,将留别之情暗含其中,委婉道来。而那些本来与所送的僧人没有多少交情的诗人,出于某种需要,或应制、或应时地写一些送僧诗以敷衍,更不会“为文而造情”。比如宋直问、李乂等人皆有《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诗(卷52、92),都写得中规中矩,平淡无可观之处。

元杨载《诗法家数》“赠别”条总结唐赠别诗做法云:“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咐,或期望。于中二联,或倒乱前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要次第。末句要有规警,意味渊永为佳。”此诗首联叙说僧人离开终南,直陈送别之旨,正合此法。颔联即是叙写“人事”即山僧参禅生涯。《世说新语·言语》载东晋高僧支遁爱鹤的逸事。[4]此联出句“漱泉秋鹤至”即是用此典,将对方誉为支遁一般的高僧。“鹤”在诗歌中,往往是高蹈脱俗、飘逸不群的象征意象。化用“支公好鹤”、“放鹤”的典故,将“鹤”与“僧”相联系以写其超逸、高雅,在唐诗尤其是题赠、送僧诗中不乏其例: 喻凫《题禅院》云:“无花地亦香,有鹤松多直。”(卷543)皎然《康录事宅送僧联句》云:“见鹤还应养,逢鸥自作群。”(卷794)李端《与道者别》云:“闻说沧溟今已浅,何当白鹤更归来。”(卷286)刘禹锡《赠日本僧智藏》云:“新秋放鹤野田青。”(卷359)朱庆馀《送惠雅上人西游》云:“兴远常怜鹤。”(卷515)……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总之,从《世说新语》以后,“鹤”与僧人、隐士、道人便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诗歌意象中象征隐逸、脱俗的重要诗语之一。对句“禅树夜猿过”,借用佛经“心猿”之语。《维摩诘经》卷八《香积佛品第十》云:“以难化之人 ,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5]将心意不定,放纵不羁的散漫心境谓之“心猿”。“‘心猿’进入文人的视野,大抵自中晚唐始。起初多出现于文人诗词之中,用以表现佛理。”[6]在这里,诗人用形象化的语言将山僧的禅定生活描述出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唐代近五百首送僧诗中,“猿”、“心猿”凡出现35处,其中大多数是化用佛典,叙写僧人克服心障,因禅入定的。如戴叔伦《送少微上人入蜀》云:“乱猿心本定,流水性长闲。”(卷273)杨巨源《送定法师归蜀,法师即红楼院供奉广宣上人兄弟》云:“孤猿学定前山夕。”(卷333)孟郊《送超上人归天台(一作送天台道士)》云:“山兽护方丈,山猿捧袈裟。”(卷379)马戴《送僧二首》云:“来往白云知岁久,满山猿鸟会经声。”(卷556)皎然《送清凉上人》云:“永夜出禅吟,清猿自相应”(卷818)等等。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送僧诗的另一特点:具有佛教意蕴的诗歌语象的生成和广泛运用,使其诗意更加切合题旨。 二

较之于送僧诗,一般送别、留别题材的诗歌往往情感浓郁,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读李白《送友人》,我们可以很轻易地从“此地一为别,故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中体味出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眷恋、惜别之际的痛苦。读杜甫《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我们可以从“寒空巫峡曙,落日渭阳情”中获得很强的情感共鸣……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诗作抒情色彩浓烈,还在于他们使用了很多传统的离别诗语,如“浮云”、“落日”、“班马”、“渭阳”等,而近五百首送僧诗中,出现的典型传统离别诗语是很有限的 ,不到总数的5%:“落日”这一诗语7处(薛能《送禅僧》、李节《赠释疏言还道林寺诗》、李频《送僧入天台》、慕幽《冬日淮上别文上人(一作酬和友人见寄)》、刘长卿《送惠法师游天台,因怀智大师故居》、卢纶《送惟良上人归江南(一作郢上人)》、张籍《送安法师》),“浮云”8处(岑参《青龙招提归一上人远游吴楚别诗》、杜甫《别赞上人》、戴叔伦《送道虔上人游方》、熊孺登《野别留少微上人》、李骘《慧山寺肄业送怀坦上人》、皎然《送昼公联句》、《送维谅上人归洞庭》、无可《送清散游太白山》),“灞陵”1处(郎士元《送粲上人兼寄梁镇员外》),“春草”6处(其中一处为地名,其余五处为:刘长卿《送灵澈上人归嵩阳兰若》、《重送道标上人》、贾岛《送僧》、皎然《送赟上人还京》、齐己《送林上人归永嘉旧居》),“西京”1处(姚合《送文著上人游越》)。送僧诗在抒情、意象营造与使用方面的特点,使它呈现出有别于一般离别题材诗作抒情意味较为浓烈、多使用传统离别诗语营造诗歌意境的风貌。

在一些离别诗中,有的作品“不是单纯描写送别现时刻的所谓一元的时间结构,也不是从现在的想象与别后情况的二元结构,而是三元的或者是四元的时间构成。”[7]这种二元、三元甚至是多元的时间构成,在送僧诗里也经常出现。如贾岛的绝句《送僧》:

池上时时松雪落,焚香烟起见孤灯。

静夜忆谁来对坐,曲江南岸寺中僧。(《全唐诗》卷 574)

这首诗歌并不是从当下送僧的时刻着笔,而是想象离别之后的某一情境:池塘边的松树上,不时地落下一些积雪;孤灯在袅袅的暮烟中闪现。在这凄清孤寂的夜里,我突然回忆起以往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是谁在与自己对坐谈禅的呢?就是那曲江南岸中寺庙里的和尚。诗人假想自己在别后的某一特定时刻,回忆离别之前与僧友促膝而坐的情形,以想象的笔触,在诗歌中构建了三元的时空模式,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所送之人的不舍,并隐约透露了将在别后产生的思念。在贾岛和其他诗人的送僧诗中, 这种时间、空间模式是不乏其例的。如 贾岛《送无可上人》中的名句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想象离别后无可(其从弟)孤寂、凄清的行止;刘长卿《送少微上人游天台》诗中担心少微上人别后“乞食山家少,寻钟野路遥”;权德舆《送濬上人归扬州禅智寺》想象濬上人归去后,“扬州后学应相待,遥想幡花古寺前”的盛况等。诗人们不直截明白地表现心中的眷恋不舍,而是通过这种委婉、曲折、复杂的时空构成模式来寄托胸中情谊。惟其如此,方更见其关切之情的真挚、深沉。

当代学者认为,文人与佛教、僧人结缘,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在政治上失意时 ,事佛信佛,寻求精神寄托。[8]这种精神需求反映在文人们的送僧诗中,便是对追求功利的世俗生活的厌倦、对僧人超迈隐逸而又充满禅趣的生活的向往。史载贾岛连败文场,遁入空门,后经韩愈提携方还俗踏上仕途。(《唐才子传》,同前《贾岛传》。)他曾经为僧,熟悉空门生活,又经历了仕途的坎坷,所以他的送僧诗在表现厌弃名利场上的沉沦、倾轧上,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山僧们居住环境清幽而有诗意:“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身心无别念,馀习在诗章”(《送天台僧》),过着出处优游、清闲自在的日子:“此生披衲过,在世得身闲。日午游都市,天寒往华山”(《送僧》)。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生活,脱离了世俗的羁绊,没有种种世俗礼教、宦海礼数的制约:“涕辞孔颜庙,笑访禅寂室。步随青山影,坐学白塔骨。解听无弄琴,不礼有身佛”(《赠智朗禅师》),参禅悟道,吟诗作赋:“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送贺兰上人》),真是一种适意而又诗意的安居!

不独贾岛,许多文人都怀有这样的心境并通过他们的送僧诗表现了出来。其中最为明显的,当数晚唐诗人许浑了。他的《早发中岩寺别契直上人》尾联“行役方如此,逢师懒话心”,表达了在长期的功利生活中,其内心极度疲惫、厌倦的状态。在他的另一首送僧诗《送惟素上人归新安》中,诗人以出世、入世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进行比照:“寻云策藤杖,向日倚蒲团。宁忆西游客,劳劳歌路难”,更是传达了对僧侣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布满了艰难的仕途生活的厌弃:“独恨孤舟去,千滩复万滩。”(《晨别翛然上人》)

此外,李端也是其中显例之一。他“少寻道士居嵩岭,晚事高僧住沃洲”[9],其间又经历了折节苦读以求走向仕途的生活:“弱冠家庐岳,从师岁月深。翻同老夫见,殊寡少年心。”[10]他的经历,正是唐代大多数文人出入儒、道、释三教的写照。在看破道家求仙长生的虚妄、厌倦了儒家入世经营波折坎坷,遍尝人生悲苦后,他选择了自己的精神归宿——禅学,所以“晚事高僧住沃洲”。其《书志赠畅当》诗序云:“余少尚神仙,且未能去,友人畅当以禅门见导,余心知其必是,未得其门。”因为“未得其门”,所以才会像诗中说的那样:“少喜神仙术,未去已蹉跎。壮志一为累,浮生事渐多。”(卷285)可谓是诗人的内心剖白:厌恶浮生,向往禅佛。其 《送皎然上人归山》云:“法主欲归须有说,门人流泪厌浮生。” (卷 286 ) 同许浑诗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的诗主要通过对现实失意的正面表达来显现其企图通过佛教来排遣苦闷、压抑;更多的诗人则是委婉曲折地表现这种精神需求。如司空曙《送况上人还荆州,因寄卫侍御象》诗,不言世俗生活如何,只是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对鸥沙草畔,洗足野云间”的无尽向往。在这些文人笔下,僧人们“爱憎应不染,尘俗自依依”(崔峒《送真上人还兰若》),几乎达到了神秘的极乐世界,享受万物的润泽、护佑:“灵境物皆直,万松无一斜。月中见心近,云外将俗赊。山兽护方丈,山猿捧袈裟。”(孟郊《送超上人归天台》)正是这些超凡脱俗,近乎虚妄的想象,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向佛教、僧侣靠拢,寻求精神的慰藉,心灵的皈依。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唐代送僧诗的独特之处:从诗艺的角度讲,送僧诗以委婉抒情、含蓄蕴藉的抒情方式,广泛使用 具有佛教意蕴的诗歌语象而较少运用传统离别诗语,委婉、曲折、复杂的时空构成模式,构成了其在艺术上的独特风貌;从文化的角度讲,送僧诗 传反映出唐代 尤其是晚唐文人对追求功利的世俗生活的厌倦、对僧人超迈隐逸而又充满禅趣的生活的向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背景下士人的心态和价值取向——从某种意义上讲,送僧诗具有反映文人心路历程的文化意义。因而,唐代送僧诗歌具有其独特的艺术内蕴和文化审美意义。

注释:

[1]《佛祖统记》卷39载: 唐高祖幸国学释奠,“命博士徐旷讲《孝经》,沙门慧乘讲《心经》,道士刘进喜讲《老子》。博士陆德明随方立义,遍析其要。帝说,曰:“三人者诚辩矣,然德明一举则蔽。” 任继愈 先生认为唐高宗对待三教的方式为唐代诸帝普遍接纳。见其《中国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据笔者统计,《全唐诗》九百卷(《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年版)中,送别、留别僧侣的诗歌大致有500首左右。本篇所引唐诗,均自此书,故行文中一般标注卷数。

[3]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21页。

[4]原文为:“支公好鹤,住剡东岇山。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鹤轩翥不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陵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

[5]见《注维摩诘所说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6]见 陈宏《孙悟空别称之宗教性内涵初探》。《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

[7]见[日]松浦友久《唐诗语汇意象论》。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6页。陈植锷、王晓平译。

[8]胡遂《佛教与晚唐诗》,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刘宝才《唐代思想家与佛教僧人交往的原因--读刘禹锡送僧诗》,《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