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的典故范例6篇

凿壁偷光的典故范文1

一、不妨讲一讲:以故事导入阅读

由于语文教学对阅读量有较高的要求,许多教师盲目追求课程进度,而忽视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兴趣所在。为了更加贴近教学实际,迎合学生心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故事导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形式。教师先利用3~5分钟的时间,讲述一则与该阅读文章有关的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再开始课文的教学。

如,在学习《王冕学画》这篇课文的时候,一位语文教师用活泼生动的语言为学生讲了“凿壁偷光”的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有一个人名叫匡衡,年纪比你们大一点点,家里十分贫穷,他每天都要做很多的工作来赚钱糊口,非常辛苦。但匡衡热爱学习,非常努力……后来匡衡成为有名的学者,做了当时的大丞相。这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小匡衡很厉害吧?因此,我们要相信:只要坚持好好读书,将来就一定有美好的前程。古往今来,这样的小朋友有很多。今天我们再来分享一个古代小朋友的励志故事——《王冕学画》。

通过上述故事的积极引导,学生们对王冕如何学习画画产生一定的兴趣。“凿壁偷光”的故事非常经典,是鼓舞学生刻苦学习的好题材,让许多孩子尤其是家境不太好的孩子看到了希望,重新鼓起积极学习的勇气。同时,以一个“小朋友”的故事引入,学生感到非常亲切。喜欢模仿、学习的他们会对典型事例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同时,故事中的主人公为学习寻求的各种方法,会让学生对王冕想画画会采用怎样奇特的方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不妨听一听:以音乐导入阅读

诗歌是最讲究音律的语言艺术,它简洁优美,具有特殊的韵律,蕴含无穷的审美意义。对诗歌的学习,不但要加强朗读与背诵,也要注重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小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处于较弱阶段,赏析诗歌的能力较低,因此,在诗歌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比较侧重于让学生背诵诗歌,这样不利于学生诗歌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国古诗辞非常讲求韵律,我们可以适当地以音乐来辅助完成诗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音乐是调节情绪的重要辅助工具,它可以将人引入一种特定的氛围,给人一种积极向往的情绪和追求。而不同的音乐会带给人不一样的体验。

如,教学《七律 长征》这篇课文时,学生虽然能够大致理解这首现代诗歌的内容,但由于人生体验的缺乏,他们对这种战争题材诗歌的意境很难把握。《七律 长征》这首诗歌描绘的是非常残酷的战争年代,那种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在现代社会很难体会到。小学生无法产生真实的感触和体验,感受不到作者描绘的紧张气氛和磅礴的气势,无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很难领会文本的主题思想。我们教师可以尝试在导入时或者在上课前,播放一些经典的红色歌曲,如《七律 长征》、《黄河大合唱》,让学生一起听或唱些经典的革命歌曲,巧妙地将他们带到战争年代。这种慷慨激昂的音乐旋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战争年代的惊心动魄和紧张气氛。利用这种情绪的感染去理解诗歌的大体内容和感情,能提升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感受和理解。

三、不妨问一问:以设问导入阅读

未知是人类进步、不断探索的动力源泉。通过对疑问的梳理和理解,人类才有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力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质疑的力量和学生对未知的好奇心、探索欲来促进阅读目的的实现;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吸引注意力,让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

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以根据文章的段落以及故事情节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掌握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阅读完文章后,再通过提出下面的问题进行再次讨论:“如果小女孩有足够的火柴或者有足够的钱,父母、奶奶都还健在,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况?”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反复阅读这篇文章,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和想法。一旦学生对问题有了足够的兴趣,就会在阅读文章的同时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不但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文章所要传达的感情和意义。

凿壁偷光的典故范文2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1

  寒假里我读了《成语故事》一书,这本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让我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

  这本书中讲述了很多有趣的成语,比如半途而废、不耻下问、唇亡齿寒、风声鹤唳、涸辙之鱼、三人成虎、刮目相看等,这些成语都包含着一些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半途而废”。

  半途而废这则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决定外出寻师,提高自己的学识。一年后他放弃了学习,回到家中,妻子很是生气,拿起剪刀纺织机前说:“这些丝织品都是蚕丝织成的,一根一根蚕丝累积起来才有一寸;一寸一寸累积起来,才有一丈、一匹。如果我现在把织机上的丝织品剪断了,以前的功夫就全都白费。你在外学习,每天都要问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方面不够?这样日积月累才能成就自己的美德。你中途就回来了,跟我剪断织机上的丝织品没什么不同。”听了妻子的话,他深受教育,立刻动身回到老师那里,继续努力学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到头来一无所有,结果就像三心二意的小猫钓鱼一样。

  《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很多历史知识、文学知识,还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2

  成语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流传下来的,而且每个成语还带有一个个小故事,不愧为精华。今天我学习了两个成语故事,分别是“铁杵磨针”和“凿壁偷光”。

  “铁杵磨针”主要写了李白小的'时候不爱学习,有一天,他看见河边有个老太太在磨一根铁棍,便过去问她:“老奶奶,你在干什么呢?”那位老太太说:“我准备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又问:“这跟铁棒这么大,而针又这么小,能摸成吗?”老太太告诉李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听后大为感动,牢记在心,最后成为有名的大诗人。这个成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是啊,“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个简单的道理几乎任何人都知道,可是真正用到里面道理的人又有几个呢?只要人人都有决心,肯下功夫,那么世界就不会有什么做不成的事,世界也就会又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凿壁偷光”主要写了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就这样,经过匡衡的刻苦学习,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凿壁偷光”意思是: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看完这个故事,我感觉我们的学习条件比匡衡好得多。家里整天开着电灯,还有许多书和电脑,可是为什么没有获得像匡衡的成就呢?我想:还是和我们没有像匡衡那样刻苦学习的情况分不开的。今后我下定决心,以匡衡为目标,努力刻苦的学习,争取早日取得成功。

  成语故事教会我为人处世,教会我哲学道理,教会我太多太多。我不会忘记这位良师益友,我会继续学下去?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3   

  读了《中华成语故事》,我再一次被汉语的奇妙所震撼,为它的魅力折服。成语是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简洁而精辟的词语或短句。它是我国语言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部分,因为,每个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个典故,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通过这一个个的`成语故事,我们不仅理解了成语的意思,还可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宝贵的文化遗产、高超的智慧。

  有一个滥竽充数的成语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人合奏吹竽,所以派人搜罗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只吹竽乐队,并受到了优厚的待遇。有个叫南郭的人根本不会吹竽,但也混了进去。每次合奏吹竽的时候都只是做做样子。齐宣王去世后,他儿子齐湣王偏喜欢听乐师们单独吹竽给他听。南郭先生听说后十分害怕,赶紧溜走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意思,它是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是以次充好。同时,我也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弄虚作假,靠侥幸取胜。没有真才实学,最终是站不住脚的。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我学管乐时的情形。有一次,滥竽充数的故事再次上演,而我就是故事的主角。管乐课学了新曲子,老师让我们回家多练练,我也没在意,只练了一遍,心想到时候做做样子就行了。

  上课了,老师先让我们合奏了一遍,我不停的按单簧管上的按键,摇头晃脑,好像吹的很陶醉,其实我根本就没吹出来音。终于吹完了,我长叹一口气,以为这样就完了,没想到,老师对我们吹得不太满意,竟让我们一个一个吹。我的心一下子悬到了嗓子眼里,急得抓耳挠腮。轮到我了,我没吹几句就吹不下去了,只得红着脸老老实实说了实话。结果自然免不了挨老师的一阵数落,受同学们的一顿嘲笑。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滥竽充数是不行的。

  我喜欢《中华成语故事》这本书,它真的让我领略到了古人高超的智慧:一个词语竟然隐藏着这么一个内涵丰富的故事。这些故事,或可笑或感人,但都让我们学到了知识,明白了事理。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4   

  暑假里,我看了许多书,其中《成语故事》这一本书深深地吸引着我,它是由一个个典故组成的,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精彩的小故事。印象比较深的有《迷途知返》、《守株待兔》……

  《迷途知返》这个故事讲的是:在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联合攻打袁术,袁术败走扬州割据一方。这时汉朝已将土崩瓦解,袁术看到这种形势欲乘机称帝,于是他极力拉拢好友陈珪,然而陈珪反对袁术称帝,并劝他说:迷了路只要知道返回还可以避免灾祸,但是袁术不听劝告,最终自食恶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这样才能不犯更大的错误。

凿壁偷光的典故范文3

1、行远自迩:自:从;迩:近。走远路必须要从最近的一步走起。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一步步前进。

2、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3、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4、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5、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6、学而不厌: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7、相辅相成: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8、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老师。

9、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10、应付自如: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

11、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12、无的放矢:的:靶心;矢:箭。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13、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14、羽毛未丰:丰:丰满。指小鸟没长成,身上的毛还很稀疏。比喻年纪轻,经历少,不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15、寻根究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16、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17、学如穿井: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18、以学愈愚:谓用学习改变愚昧的秉性。

19、研精覃思:研:研究;精:细密;覃:深入;思:思考。精心研究,深入思考。

20、寻根追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21、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22、争分夺秒: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23、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24、行之有效:之:代词,它,指办法、措施等;效:成效,效果。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

25、下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26、孳孳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27、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28、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29、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30、一箭双雕: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31、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32、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33、一张一弛: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34、一目十行: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35、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36、悬梁刺骨:形容刻苦学习。

37、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凿壁偷光的典故范文4

一、猜汉字

这些字谜挺简单的,放在第一环节,让你“热热身”

1. 一边绿油油,一边红彤彤;

绿的喜爱雨,红的最爱风;

两边在一起,燕子往南飞。

2. 一边河中玩,一边上山坡;

爱河的怕上山,爱山的怕下河;

两边在一起,回味香又美。

3. 画时圆,写时方;

冬时短,夏时长。

二、对号入座

很多成语都有一个典故。你能将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的成语对号入座吗?如果你能不靠“猜”就全部填对,说明你掌握了这些成语典故,恭喜你哦!

刘备 匡衡 廉颇 王羲之 项羽

蔺相如 曹操 毛遂 勾践 岳飞

1. 三顾茅庐( ) 2. 四面楚歌( )

3. 卧薪尝胆( ) 4. 入木三分( )

5. 负荆请罪( ) 6. 毛遂自荐( )

7. 凿壁偷光( ) 8. 精忠报国( )

9. 完璧归赵( ) 10. 望梅止渴( )

三、喜羊羊与懒羊羊

喜羊羊突发奇想,想到千里戈壁去旅游。懒羊羊说:“大沙漠太荒凉了,我们不如到海山绿洲去。”喜羊羊执意要去戈壁,懒羊羊只好祝他一路平安。喜羊羊到了才知道,这里和懒羊羊说的相差无几。太阳下山了,躺在戈壁滩上,他想念起了懒羊羊。正在这时,懒羊羊打来电话,说:“我已到达海山绿洲,这里四季花开,八月飘香香满园。海面风平浪静,真是个蓝色之洋。美极了!”喜羊羊听了,真想插上翅膀飞到懒羊羊那里。

你能根据画线的词句,猜出我国七座城市和一个省的名称吗?

四、吟诗句,猜成语

吟诵下面的诗句,然后根据意思猜一个成语。

1. 黄河之水天上来 ( )

2. 千里江陵一日还 ( )

3. 不识庐山真面目 ( )

4. 卷我屋上三重茅 ( )

5. 剪不断,理还乱 ( )

五、动作谜

学校正在举行迎春猜谜晚会。在猜谜活动室内,主持人小李拿来十张纸片,贴在墙上。纸片上分别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要求猜谜者用十张纸片作谜面,加上动作,猜一句常用俗语。当大家还在纷纷议论时,五年级的聪明豆走上前去,将写有四、五、六、八、九的字撕掉,独自拿了奖品就走了。小李赞赏地点了点头。

根据上面的情景,猜猜看,聪明豆猜对的是哪一条俗语?

六、 卖的啥

有三个商贩,各带着一批货物,同住在一家旅店里。店老板问:“三位卖的都是些什么货呀?”三个商贩是这么说的——

甲:远看像座亭,近看没窗棂,上面直流水,下边有人行。

乙:又圆又扁肚子空,有面镜子在当中,老板用它要低头,揉脸搓手人鞠躬。

凿壁偷光的典故范文5

1、雪牖萤窗:雪牖:指晋朝孙康映雪读书的典故;萤窗:指晋朝车胤囊萤读书的典故。比喻贫穷苦读。

2、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3、太璞不完:太璞:未治之玉。璞经过加工,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出来作官,就丧失了纯洁。

4、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形容人数众多,处境贫寒的读书人。也比喻贫寒之士失去依靠。

5、磨穿枯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6、书香门户: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7、士穷见节义:士:读书人;穷:困窘;节义:节操,气节。读书人在困境中才能看出节操来。

8、处士横议:处士:古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横议:放肆地进行议论。没有做官的读书人纵论时政。

9、才贯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10、开卷有得: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得:得益。读书总有好处。

11、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12、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13、书生之见: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14、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15、聚萤积雪:聚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16、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17、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18、轻财好士:轻视钱财,重视读书人。

19、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20、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21、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22、同门共业:同门:在同一个老师门下;业:读书。同在一个老师的门下读书。即同学。

23、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24、滚瓜烂熟:象从瓜蔓上掉下来的瓜那样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25、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26、招贤礼士:招:招收;贤:有才德的人;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广泛网罗人才。

27、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28、囊萤积雪:囊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29、巨学鸿生:巨:大;鸿:通“洪”,大;生:读书人。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30、文业砚田:砚田:旧时读书人依文墨为生计,因将砚台比作田地。旧指以文墨为生的读书人。

31、十行俱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32、淹滞措大:淹滞:有才德而居下位者;措大:旧指贫寒的读书人。旧指当不上官的读书人。

33、一介儒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34、囊萤映雪: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35、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36、却客疏士:却:拒绝;疏:疏远;客:外来人;士:读书人。比喻囿于地方观念,不用外来的人,也不用有才能的人。指妒贤嫉能。

37、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38、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39、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40、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41、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42、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43、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44、寝馈书中:馈:吃饭。读书很专心,吃饭睡觉都忘记了。

45、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46、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47、食而不知其味:东西吃下去,却不知道它的味道。比喻读书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48、舌战群儒: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49、聚萤映雪:聚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映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50、书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51、诗礼之家: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52、腹为笥箧:笥:盛书等物的方形竹器;箧:箱子一类的东西。腹部成了书箱子。形容读书多,有学识。

53、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54、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55、挟筴读书:挟:夹持;筴:同“策”,指简册,书籍。手拿书籍,一心读书。形容勤奋学习。

56、儒士成林:儒士:指读书人。比喻读书人很多。

57、硕彦名儒:硕:大;彦:有才学的人;名:有名声的;儒:读书人。指非常有名气的大学者。

58、目不识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59、臧谷两亡:臧、谷:两个人名。臧和谷一起放羊,一个去读书,一个去,结果都丢了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60、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61、暮史朝经:史:指历史书籍;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62、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63、学而不思则罔:罔:蒙蔽。只读书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64、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65、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66、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67、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68、不羁之士:羁:拘束;士:读书人。不受拘束的读书人。

69、凿壁悬梁:凿:打孔,挖洞;悬:吊挂。形容刻苦读书。

70、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71、轻贤慢士:轻:轻视;慢:傲慢。轻视有才能的,不尊敬读书人。形容轻狂傲慢,狂妄无知。

72、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73、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74、目不知书:指不会读书写文章。

75、废书长叹:废:放下。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发出感叹。形容读书时对其内容有所感触而置书兴叹。

76、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77、孙康映雪: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78、穷愁潦倒: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79、开心明目:开心:使心窍开通;明目:使眼睛明亮。指通过读书或做事开通心窍,()扩大视野,提高观察力。

80、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81、兔园册子:本是唐五代时私塾教授学童的课本。因其内容肤浅,故常受一般士大夫的轻视。后指读书不多的人奉为秘本的浅陋书籍。

82、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83、魁垒之士:魁垒:光明磊落;士:旧时指读书人。为人正直,胸怀坦荡的人。

84、闳览博物:闳:宏大;闳览:博览群书,见识广博;博:广大。指读书很多,见多识广,能够辨别各种事物。

85、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86、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87、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88、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89、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90、利路名场:名场:旧指读书人求功名的场所。泛指寻求名利的道路和竞夺声名的场所。

91、春诵夏弦: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92、士农工商: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93、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94、铁砚磨穿: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95、朱墨烂然:朱墨:朱笔和墨笔;烂然:光明的样子。形容读书勒奋。

96、摇头摆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97、方正之士:方正:品行端正。品行端正不阿的读书人。

98、暗室求物: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99、凿壁借光: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100、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101、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102、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103、案萤干死:书案上借以照明的萤火虫都干死了。形容正直的读书人做官被贬或死后,居处荒凉的景况。

104、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105、轻财重士:轻视钱财,重视读书人。

106、燕颔儒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107、宵旰攻苦:宵:夜;旰:天已晚。早起晚睡,刻苦读书学习。

108、行吟坐咏:吟、咏:声调抑扬地念、唱。走着也念,坐着也读。形容读书用功。

109、负薪挂角:负薪:背着柴草,汉代朱买臣背着柴草读书;挂角:把备读的书挂在牛角上,隋代李密骑在牛背上读书。指边劳动边读书,不畏辛苦。

110、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111、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112、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113、纳士招贤: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114、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15、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116、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117、三绝韦编:韦:熟牛皮。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刻苦。

118、士穷见节:士:读书人;穷:困窘;节:节操。读书人在困境中才能看出节操来。

119、博览五车: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120、枕典席文: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121、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122、道学先生: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123、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12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125、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126、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127、诗礼传家:指世代皆读书习礼。

128、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129、书香人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130、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131、兔园册:本是唐五代时私塾教授学童的课本。因其内容肤浅,故常受一般士大夫的轻视。后指读书不多的人奉为秘本的浅陋书籍。

132、惟有读书高:只有读书以求进取,才是高尚的途径。

133、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134、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135、文弱书生: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136、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137、废书而叹:废:放下。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发出感叹。形容读书时对其内容有所感触而置书兴叹。

138、燕颔书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同“燕颔儒生”。

139、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140、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41、折节向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14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如同行万里路一样。形容多读书,则见多识广。

143、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144、下帷攻读:下帷:放在室内悬挂的帷幕,表示与外界隔绝。比喻专心读书。

145、贫士市瓜:市:买。穷苦读书人买瓜只挑个大的。比喻以言谈和外貌取人。

146、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见《尚友录》卷四。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见《晋书·车胤传》。形容刻苦攻读。

147、白面儒冠: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148、含菁咀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同“含英咀华”。

149、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150、匡衡凿壁: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15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将万卷书读破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比喻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书。

152、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153、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凿壁偷光的典故范文6

有人认为,学习与环境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是不正确的,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下学习,说的就是学习环境,一般来说,环境与学习的好坏成比例。但是,有些人又会说,当时只在市场和喧闹的地方学习,而且学得还那么的好。这是为什么呢?唯一的答案就是:他喜欢那样,在那种情况下他能学习好。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就像有的人在听音乐的情况下学习比在安静的地方学习效率更高的例子也不少,这就是个人癖好问题。

其实,长时间在一个很适合你的地方学习,对你的帮助是很大很大的。

但是,学习的内在力量还是要取决于你自己的,不排除有环境因素的影响,但如果你自己从内心就不想好好学习的话,再适合你的环境也是无济于事。

学习,一份世界上最苦的工作,一份世界上最不好做的工作。那么,如何使我们学习好呢?唯一的答案就是: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只有这样,你才能发挥出你的最大的极限,使自己达到最高的境界。

一般来说,环境的因素对于人们来说所占的比重和自身所占的比重是一样重的。因此,人们应当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自身努力学习,并且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这样,你才会发现,学习其实并不难。有的时候,学习也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