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的诗范例6篇

普希金的诗范文1

论文摘要: 普希金的童话诗在其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童话诗具有鲜明的童话特色,可以概括为:爱憎情感饱满而强烈,幻想世界丰富而优美,故事情节离奇而曲折。同时,在鲜明的童话色彩之中又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性,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本文正是从以上方面对普希金的童话诗进行了分析。

一、引言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1](P321)。他的生命虽然只有短短的38年,然而他在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创作领域却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他的作品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有‘俄罗斯文学之父’之称”[1](P321)。

在普希金的文学创作中,诗歌数量最大,影响也最大。其诗歌作品中,固然以抒情诗居多,然而他将民间传说、童话、童谣和抒情诗有机结合起来而创作的童话诗,同样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除1820年完成的轰动俄罗斯诗坛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外,此后的10年间,普希金又给人类留下了5部完整而珍贵的童话诗,即《神父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1830年)、《勇士和天鹅公主的故事》(1831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833年)、《死公主和七勇士的故事》(1833年)、《金鸡的故事》(1834年)(本文所引用的诗题和诗句均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6月第四版《普希金童话》为蓝本,改写者,雨心)。

下面本文对普希金童话诗鲜明的童话色彩予以浅析。

二、鲜明的童话特色

童话诗,就其内容而言,首先应该是童话。因而它要求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童话的特点,即通过既完整而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生动鲜明的形象来反映生活,透露出生活的哲理,以达到对儿童施行教育的目的。在表现手法上,则富于幻想、夸张色彩,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描写,生动浅显,通俗易懂,趣味性强[2](P242)。

从童话角度讲,普希金的童话诗具有以下三方面鲜明的特色。

1.爱憎情感饱满而强烈

童话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儿童,而儿童对人和事的认识、理解往往只凭自己最直观的感觉,是表面的、肤浅的、感性的,不可能是理性的。他们阅读童话后的第一反应首先是某某是“好人”,某某是“坏蛋”。这是由他们那个年龄的喜好、知识、阅历等因素决定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因此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必须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充满盎然的儿童情趣,传达儿童或美好的情感,或有趣的情致,或善良的愿望,或强烈的憎恶,从而激起他们心灵的共鸣。惟其这样,才能使儿童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对其进行思想和知识的教育。“对恶憎,对善爱,是《普希金童话诗》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3]。通过阅读,我们知道,诗人的每一首童话诗中,都塑造有儿童心目中所谓的“好人”和“坏人”。对前者,诗的字里行间总是透出热情的溢美之辞;而对后者,则充满了强烈的憎恶之情。正是由于普希金强烈分明的爱憎,其童话诗作总是“好人”赢得了胜利,而“坏人”则以失败或死亡而告终。如《神父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中的巴尔达与神父,《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金鱼与老太婆等。不难想象,当小读者读到巴尔达在贪婪吝啬的神父脑门上弹了三下而使“老家伙变成了大傻瓜”时;读到贪得无厌、凶狠狂妄的老太婆“眼前还是原来那座小茅屋”,“面前还是那只破木盆”时;读到“突然她认出,这是鲁斯兰!于是美人投入了公爵的怀抱……”时,他们是怎样的兴高采烈,拍手叫好。小读者们便在潜移默化之中被灌输了何为善何为恶,以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是非观。

2.幻想世界丰富而优美

儿童最富于幻想,这是由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决定的,因而童话必须富于幻想色彩。古今中外的童话作品,往往都是借动物、植物或仙幻世界的构思来反映人类社会,让小读者从那些奇异的童话世界里看到人和人的生活,受到启发,受到教育。[2](P242)普希金的童话诗中所描写的幻想世界尤其丰富而优美。在《神父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中,当神父听从了他老婆的诡计,让勤劳、善良的巴尔达去找小鬼讨债时,连巴尔达本人也“心里不由得犯了难”。此时,小读者们肯定也会替他捏一把汗。然而巴尔达并没有退缩,他“坐到大海边,一面搓着草绳一面思量”,只见“他把绳子的一头抛进大海,然后握住它使劲地搅动,于是一个老魔鬼从海里钻出来”。这一幻想,完全符合小读者的心里所想:他们多么希望此时有人帮“好人”巴尔达一把呀。之后,又连续几个回合,叙写了巴尔达和魔鬼们斗智斗勇:先是“老魔鬼哭丧着脸苦苦求情”,继而“差来的鬼怪钻出水面”,要和巴尔达“绕着大海跑一圈,看谁的腿长跑得快”。失败后,“老魔鬼又一次伤透了脑筋,这时巴尔达却又在大声鼓噪,使得整个大海东摇西晃,掀起了滚滚巨浪洪涛”。此时,“小鬼忽又钻出水面”,提出“任你随便选一个目标,谁把棍子仍得最远,谁就把全部年金拿走”。这一回,还未正式比赛,小鬼们就被巴尔达要把棍子扔到乌云上面的话给吓回去了。而巴尔达仍是穷追不舍,又“用绳子搅得魔鬼不得安宁”。他们终于求饶了,巴尔达却不答应了,提出比一比看谁能把那匹马高高举起。当然,还是巴尔达凭智慧赢得了胜利。就这样,来来往往数个回合,最终“魔鬼们围成一圈,只得凑足了满满一袋钱,还替巴尔达把袋子扛上肩”。这里的幻想描写,不仅使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而且让小读者们看到了“好人”遇到困难时总是有人帮,最终必定胜利的事实。再如,在《勇士和天鹅公主的故事》中,诗人这样写道:“海上有一个小岛,岛上有一座城堡,城中有宫殿和教堂,还有花园和楼房,有棵云杉长在花园中央。树下的水晶房间,一只温驯的松鼠住在里边,那小东西实在讨人喜欢。……这座岛上人人富裕,没有贫困没有哀伤。人民安居乐业,礼貌相让。”显然,这是诗人对美好理想和愿望的追求而产生的丰富想象,而让一个无比美好的世外桃源展现在小读者眼前。在表现形式上,诗人则采取了重叠反复的手法,把这一美好的岛国多次展现在小读者面前,就更加强烈地激励了小读者对这种理想王国和美好生活的渴求。这样,诗人就在小读者幼小的心灵里建造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国度,并使之不懈地去追求。

3.故事情节离奇而曲折

众所周知,儿童不仅富于幻想,而且好奇心也很强。因此,童话既要有幻想,又要有极强的故事性,尤其是那些离奇而又曲折的故事情节,以紧紧抓住小读者的阅读心理,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普希金的童话诗作,既有短篇的,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又有长篇巨作,如《鲁斯兰和柳德米拉》。无论是短篇抑或长篇巨作,其故事情节均离奇而曲折。上述提到的巴尔达和海里的魔鬼斗智斗勇的情节,既是幻想,情节又很离奇曲折,这是短篇。至于场面宏大的《鲁斯兰和柳德米拉》,故事情节更是跌宕起伏,大起大落,极富变化,离奇而曲折的程度令人叫绝。这里,我们不妨以其耳熟能详的短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为例,来阐释这一观点。“从前有个老头儿带着他的老婆,住在那蓝色的大海边”。这是典型的童话故事的开头,平实而又自然。但是,当老头有一次下海撒网,网到一条金鱼又放归大海后,离奇曲折的故事便开始了。那情节轨迹是这样的:老头回家告知老太婆金鱼的事,她一听就骂,让老头向金鱼要一只洗衣盆——老头再次来到大海边,向金鱼提出请求——得到新洗衣盆后,老太婆骂得更凶,提出要一座木屋——老头第三次来到大海边,再次向金鱼提出请求——有了新木屋后,老太婆还是破口大骂,提出她要成为世袭的贵妇人,住进豪华的高楼大厦——老头第四次来到大海边,又一次向金鱼提出请求——住进金碧辉煌的高楼,成为贵妇人两个星期后,老太婆又提出要做至高无上的女王——老头迫于无奈,第五次来到大海边,再一次向金鱼提出请求——成为女王两个星期后,老太婆又提出要金鱼亲自为她服务——老头第六次来到大海边,又再次向小金鱼提出请求——老头回到家后,一切又恢复到原样。诗人通过这些曲曲折折的一个又一个离奇的情节,加之拟人化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笔锋直指当时的沙皇统治——当人民要求改善生活时,他都可以满足,但当人民要求拥有权力时,他非便不给,还将已经给予的统统收回,将人民重新打入地狱。因此,俄国人民不能指望沙皇让他们做国家的主人。小读者结合普希金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会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

三、结语

普希金是伟大的,普希金的童话诗作品是伟大的。从写作方法讲,它不仅具有鲜明的童话色彩,而且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发人深思,读后令人回味无穷。所以引导青少年阅读普希金的童话诗,不仅可以使他们从中获得美的享受,而且可以对他们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崇高的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朱锡强,陈传金,张粉梅,袁昌尧,张忠民编写.外国历史大事纪年[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3,第一版.

普希金的诗范文2

关键词:普希金;茨冈;形象学

茨冈是俄罗斯对这个流浪民族的称呼,而在不同的地方,茨冈人有不同的叫法。在英国,他们被称为吉普赛人,在法国被称作波西米亚人,在西班牙则被叫做弗拉明达人… …据学者考证,茨冈人的祖先原是印度的中间阶层,以为贵族唱歌跳舞或做打铁等零活为生。约公元10世纪左右,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他们离开印度故土,以原来的生计为生,足迹逐渐踏遍全世界。而这样一个神秘的民族自然也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来自己瑰丽的身影。普希金所创作的长诗《茨冈》可谓开了塑造茨冈形象之先河。

作为他者的泽姆菲拉

在比较文学形象学中,文学创作中的他者是“在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认识的总和。”①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并不是以真实地再现他者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为目的,故而文学中的他者形象是不真实的、虚构的。正如巴柔教授所说:“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并非现实的复制品(或相似物),它是按照注视者文化中的接受程序而重组、重写的,这些模式和程式均先存于形象。”②

在《茨冈》这首长诗中,女主人公茨冈姑娘泽姆菲拉与来自文明社会的阿乐哥偶然相遇并一见钟情,便把阿乐哥带回家中介绍给自己的父亲,茨冈老人愉快的接受了自己女儿的选择。泽姆菲拉与阿乐哥一起和谐地生活了两年,期间有了属于他们的孩子。但泽姆菲拉却越来越感到阿乐哥的爱对自己的束缚,便由此心生厌恶,爱上了年轻有活力自由烂漫的茨冈小伙,重复了其母亲之前走过的道路――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和自由,泽姆菲拉的母亲抛弃了年幼的女儿与深爱自己的丈夫,与自己爱的人浪迹天涯。

然而,现实中的茨冈家庭却是严格的父权家庭,女性的地位极其低下。在男人们的日常聊天中,提到自己的妻子都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如果不得不提到自己的妻子,必须要先道歉,取得别人的谅解。女性所穿的衣衫也被认为是极其肮脏的物品,如果女性的衣衫碰到了什么东西,不管这个东西多么贵重,都要立即扔掉。更是严厉禁止女性跨过能够满足他们日常用水的小溪小河。生育之前的女孩甚至不被看做是单独的个体。在这种氛围下,对女性的约束也就异常严格。每个茨冈族群都特别重视女性的贞洁,如果失去了贞洁,整个家庭都会受到茨冈族群里最严厉的惩罚――被驱逐出该族群。因此,为了维护整个家庭的清誉,一般会严格限制茨冈姑娘们与异性的交往。为了防止夜长梦多,一般茨冈小伙十五六岁,茨冈姑娘十三四岁的时候就会被要求结婚。而茨冈人的婚姻也是不受当事人支配的,一般都是家长代为包办。即使有时会询问当事人的意见,但也只是形式,并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所以,《茨冈》中泽姆菲拉将自己一见钟情的阿乐哥带回家中并得到父亲祝福这种事是不符合茨冈民族风俗习惯的。并且,茨冈民族是一个极其排外的民族,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能在漫长的流浪生活中保留自己的特色。一个来自“文明社会”、非茨冈血统的人是不会被茨冈姑娘、尤其是她的家庭所接受的。

已婚后的茨冈妇女也有很多约束:不能与男人们同桌吃饭,必须等男人们吃饱之后再吃;不能随意评判男人们的任何行为,哪怕是他们做错的行为;不能随便与其他男子握手等。与《茨冈》中泽姆菲拉和她的母亲为了追逐自由与爱情抛夫弃子不同,“所有真正了解茨冈民族的人都会觉得,茨冈女人是世界上最纯洁、最忠诚的女人”③。

作为自我的普希金

他者形象是“一个‘他者神话’,他以主体思想中的在场成分(对异国的理解和想象)置换了一个缺席的原型(异国)”④作为自我的普希金在创作作为他者的茨冈人形象时,难免会透过本民族文化的有色眼镜去看待茨冈民族,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出符合自己需求的异国形象,尽管这些形象往往是与现实背道而驰的。换句话说,作者在言说他者时,实际上是以言说自我为目的的。正如巴柔教授所说:“我想言说他者,但在言说他者时,我却否认了他,而言说了自我。”⑤

据俄罗斯文学家特鲁别茨科伊考证,1821年7月28日至8月20日,普希金曾在摩尔达维亚草原茨冈人的村落里待过,与茨冈人有过来往。但由于语言不通等原因,普希金对茨冈民族的了解也极其有限。《茨冈》中的茨冈人形象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并加以想象创造出来的,作品中以泽姆菲拉为代表的茨冈人形象更多的被作者赋予了代言人的身份,作者通过他们表达了自己对俄罗斯社会的思考。

《茨冈》创作于1824年普希金的南方流放时期。19世纪初的西欧民主思想成为主流,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西欧国家相继进入近代化。而此时的俄罗斯依旧是一个官僚体制顽固的专制农奴制帝国,落后的社会制度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发展进步。黑暗的社会现实促进了俄罗斯优秀知识分子的觉醒。而普希金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1811年普希金开始了在皇村中学的学习,并在这里接触到了民主思想。随后人民在卫国战争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热情进一步激励了普希金,使其在全国要求改革的浪潮中形成了民主思想,成为十二月党人的同盟,并因此遭到流放。在流放期间普希金深受英国诗人拜伦的影响,拜伦的叛逆思想和追求自由的情怀深深地感染了普希金。在《茨冈》这一作品中,普希金正是借泽姆菲拉对压抑人性的专制制度进行了抨击,并由此呼唤人性自由、回归自然。而泽姆菲拉为了自由而抛弃爱情的勇气也表明了作者为了自由而不惜一切代价的态度和决心。

注解:

① 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0页。

② 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7页。

③ Косвен М.О. Фараоново племя. 30 дней. М., 1925. № 9. С. 70.

普希金的诗范文3

[关键词]俄罗斯 庄园 普希金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077-01

庄园是俄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发展历史。16世纪的庄园是领主经常居住和生活的地方,称为“老爷的庄园”;在17世纪至18世纪上半期的期间,庄园主要用于领主在作战时或空闲时所居住的地方,称为服役贵族庄园;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的贵族庄园具有日常起居、经济事务和文化活动的功能,是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体。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很多贵族庄园开始衰败,产生了大量的商人庄园;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过去的贵族庄园已经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存起来,成为游人观光的地方。

贵族庄园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同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造就了普希金等著名的贵族作家们。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1824年8月普希金因发表了歌颂自由、讥讽沙皇的诗而被流放到米哈伊洛夫斯克,这里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故乡。在米哈伊洛夫斯克庄园中有老爷的房子、普希金奶妈阿琳娜·罗吉奥诺夫娜的房子、云杉林荫路、处于林荫路尽头的普希金家族的家庭教堂、假山、“独处岛”、池塘等等。普希金深深爱上庄园中新鲜的草莓和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而此后普希金也不止一次地来到这里。1824年到1826年间,被流放到此地的普希金完成了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描写乡村生活的章节、献给米哈伊洛夫斯克庄园的诗歌《我再次来到这里……》及其经典抒情之作《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的创作。在那首著名的短诗《乡村》中,表达了作者对米哈伊洛夫斯克庄园深深的留恋:

我是你的呀:我爱你幽深的花园

爱花园的清爽气息和群芳竞妍,

爱这片垛满馥郁芬芳的禾堆和牧场,

在灌木林中清澈的小溪流水潺潺。

我的眼前啊到处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在这里,我看到两面如镜的平湖碧蓝碧蓝,

湖面上,渔夫的风帆有时泛着熠熠白光,

湖后边,是连绵起伏的山冈和阡陌纵横的稻田,

远处,农家的茅舍星星点点,

牛羊成群放牧在湿润的湖岸边,

谷物干燥房轻烟袅袅,磨坊风车旋转;

富庶和劳作的景象到处呈现……

此外,普希金的一生以及诗歌创作都与其奶娘阿琳娜·罗季昂诺芙娜普有着密切的联系。《给奶娘》就是普希金献给他的奶娘阿琳娜·罗季昂诺夫娜(1758~1828)的一首诗,写于1826年。诗中写道:

我严峻的岁月中的女伴,

我的年迈了的亲人!

你一个人独自在松林的深处长久地、

长久地等待着我。你坐在自己房间的窗口悲叹着,

像一个哨兵守在岗位上,

而拿在你满是皱纹的手里的编针每分钟

都因为悬念而迟疑。

你凝视着那早就被遗忘了的大门

和那黑暗而遥远的路程:

哀愁,预感,忧虑

一阵一阵地紧压着你的胸膛——于是你觉得……

这首诗里表达了对奶娘的思念之情。普希金在离开米哈依洛夫斯克村时曾答应奶娘,说来年夏天要回去看她,因此奶娘一直在等普希金,故有此诗中的“你一个人独自在松林的深处/长久地、长久地等待着我”一句。《给奶娘》是一首未写完的诗,但它却完全地体现了普希金对他“年迈了的亲人”的感情。奶娘对于普希金的意义,并不止于生活上的关怀。还在普希金年幼时,奶娘就常给他讲述俄罗斯的童话和民间故事,把俄国民间文化的基因撒进了普希金的心田。在普希金的文学创作中,诗歌的数量最大,影响也最大,尤其是普希金的童话诗在他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民歌、民谣和民间故事是普希金童话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幽默用语的原型和素材。普希金打破了贵族文学的传统,把民间童话和语言的叙述技巧引入到诗歌创作中。从此,散文形式的俄罗斯民间故事在普希金的笔下向诗体形式转变,更有利于朗诵和传唱。

可以看出,庄园文化赋予了普希金创作的源泉和灵感,庄园内美丽的自然风光使作家更加热爱俄罗斯的大自然,农奴出身的奶娘不仅给作家生活上的关心,更教会他大量的民间故事,庄园中的贵族生活让他开始思索农奴制的问题,正是庄园生活把作家和社会联系起来,也造就了这位伟大的俄罗斯作家。

【参考文献】

[1]李明滨.俄罗斯的庄园文化[J].世界,2005,(6).

[2]李明滨,托尔斯泰与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年.

普希金的诗范文4

1、不论是多情的诗顺,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情。—— 普希金

2、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富有趣味的事情啊。—— 普希金

3、“你最可爱”,我说时来不及思索,而思索之后,还是这样说。—— 普希金

4、一切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 普希金

5、你在孤独、悲伤的日子,请悄悄地念一念我的名字,并且说:这世上有人在怀念我,我活在一个人的心里。—— 普希金

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普希金

7、敏感并不是智慧的证明,傻瓜甚至疯子有时也会格外敏感。—— 普希金

8、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普希金

9、世界的设计创造应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谋取金钱,人并非以金钱为对象而生活,人的对象往往是人。—— 普希金

10、一切有理性的动物,都会无聊。—— 普希金

1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普希金

12、不论是多情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谊。—— 普希金

13、你尽可注视别人的脸,但请信任我这颗心。—— 普希金

14、一切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 普希金

15、不论是多情的诗名、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情。—— 普希金

16、不论是多情的诗名、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比亲密的友情。—— 普希金

17、失败之前无所谓高手,在失败的面前,谁都是凡人。—— 普希金

18、不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亲密的友情。—— 普希金

19、不论是多情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谊。—— 普希金

20、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普希金

21、从足趾可以认出狮子,从耳朵可以识别驴子—— 普希金

22、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 普希金

2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普希金

24、对女人愈冷淡反而愈能得到她的注意。() —— 普希金

25、敏感并不是智慧的证明,傻瓜甚至疯子有时也会格外敏感—— 普希金

26、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普希金

普希金的诗范文5

[关键词] 普希金 法国 文化 形象

普希金毕生并没有到过法国,但他一生都非常关注法国。他自幼受过良好的法语教育,熟读法国古典主义作家和启蒙主义作家的作品,深受法国文化氛围的影响。他创作的思想、素材与法国有不少的关联。普希金在创作时常常透露出其受法国思想的熏陶,他不仅以法国为题材,甚至直接借用、翻译法国著作或者用法语发表的文学作品,娴熟地把法国的思想、佳言妙语嫁接到自己的作品中。

在普希金的帕尼尔诗作叫埃大列――《埃大列加》、《在岸边那儿,威尼斯――大海的女皇》、以及由梅里美散文改写的11首《西斯拉夫之歌》里,故事的发生地作家首选法兰西:在《自由颂》、《致恰阿达耶夫》、《短剑》、《我熟悉战斗,爱听刀剑相击》等作品里,故事的灵魂源自法兰西启蒙思想;在上述的作品里同时还有一系列关于法国的描述。所有这些,构成为了普希金文学世界里的一道特殊风景线:同时也反映出在普希金的脑子里时刻有一个完美的法兰西形象在影响着他的创作。

一、人间天堂般的巴黎

在普希金的笔下,巴黎是法兰西的窗口,是一个自由的人间天堂。

他的小说《彼得大帝的黑奴》的创作背景就是路易十四后期到奥尔良大公摄政时期的巴黎。小说一开始就引用了德米特里耶夫《旅行杂志》颇具深意的话“我到巴黎才开始生活,而不光是活着。”其言下之意是指,法国是一个先进的国家,它的政治和经济很发达。

接着,作者对巴黎人的生活进行了进一步的描述“也许,你在悭吝的泰晤士河上感到寂寞,想作远游。眼前闪现出快活的博马舍,他像自己疏忽中的主人公那样一副好为人效劳的模样,殷勤、活泼。他猜透了你的心思:用迷人的话语向你细细评说女性的秀足和双眸,和那个国家的安宁一那里天空晴朗如洗,懒洋洋的生活过得十分称心如意,就像少年的梦充满激情和欣喜”。在这里,普希金对法国人生活环境的理解是:晴朗如洗的天空、称心如意的生活、充满激情和欣喜人民。而这里的人民过着一种先进而自由的和平生活。正如其诗中描述的一样:“当世界从奴役中觉醒,被希望的霞光照亮,高卢人已用愤怒的巨手,了腐朽的偶像:当国王的肮脏尸体,横陈在暴动的广场,不可避免的伟大节日――自由的节日已大放光芒。”“作为一个无言的后代,路易高高升起走向死亡,他把失去了皇冠的头垂在背信的血腥的断头台上”。在普希金看来,当世界正在觉醒的时候,法国人早已把他们的暴君推上了断头台,他们创造出了一个自由、法制的国家。不仅政治吕明,而且经济十分繁荣。此外,法国拥有先进的思想,高妙的技艺,进步的社会制度,人民生活水平高,民众有追求幸福和权利的意识和欲望。法国代表着一个理想的社会,一个可期待的未来。小说《彼得大帝的黑奴》引伏尔泰的诗《奥尔良贞女》来形容当时的社会风气。“那幸福的时代,标志着放纵自由。那时候,狂妄像匹野马,听着小铃铛,轻快的步子跑遍整个法兰西的国土,那时候没有一个凡人甘愿虔诚超度;那时候,万事可为,只除开反省自守。”“与此同时,整个社会却呈现出一派气象万千的图景。学识和寻欢作乐的要求使得各级社会地位的人乐于互相接近。财富、谦和、光荣、天才、五花八门的奇行怪辟这一切给好奇心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或者,使它得到满足,这一切被人们一视同仁地乐于接受。文学、科学、和哲学舍弃了寂静的书斋,进入广大社会中间以迎合时尚,指导社会舆论。女性统治一切,但已不乞求宠爱,彬彬有礼的外表代表了内心的尊重”,在《叶甫盖尼奥》涅金善障=鹪俅味苑ü的社会和生活进行深入的反映:“凡是巴黎永无止境的趣味挑选了于它有利的手艺,为了消遣、奢侈和满足时髦的需要而制造的东西,一切全用来精心装饰这十八岁的哲学家的起居室”。

在上述的描绘中,我们清晰的看到普希金对法国的理解:法国,在他的心中是安宁和谐的、人民生活充满幸福的:同时,法国学术繁盛、言论自由。那里的人们无拘无束地享受生活,人与人之间没有等级界限,女性有权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科学和文学等知识在民间广泛传播。正因如此,诗人在《我们走吧,无论上哪儿我都愿意》一诗中热情地表达了他对巴黎的向往之情。“不管是到遥远的中国长城的边上,也不管是去人声鼎沸的巴黎市街……(我都愿意)”。在诗人的意识里,巴黎是“人声鼎沸”的,是“时尚的漩涡”,与“半开化的俄罗斯”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象征文明先进,这种文明不是单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层面上的。“半开化的俄罗斯”作为文明先进的巴黎的对比面,既落后又愚昧。普希金体验了俄罗斯自身的缺憾,在表述法国和谐社会的同时,流露出内心的压抑和不满,并表达出自己的欲望和向往。诗人一心只想逃离俄罗斯阴暗压抑的社会现实。繁华、自由的巴黎生活是普希金的一种美好想象,从而隐喻地表达出诗人对俄罗斯缺失自由、文明以及追求自由、文明的呼声。

二、浪漫激情的法兰西妇女

法国的价值不仅仅是物质优厚,更是进入文明的那些人,人创造了这一切。普希金对创造了法国文明的法国人民充满了高度的赞赏。以D伯爵夫人为代表的追求妇女解放的法国女性,获得了普希金的不同程度的称许。

法国妇女特别是上流社会的妇女,是法国人形象的代名词,激情、享乐是巴黎的招牌。那个时代的法国人“放荡轻浮、一意胡闹、穷奢极侈。”小说中的贵族妇女D伯爵夫人美貌惊人、气质高雅,她典雅高贵的外表下潜藏着深入骨髓的。她在结婚前没有恋爱过,从修道院还俗后就嫁了人。婚后,她不顾种族和门第的差别,疯狂爱上彼得大帝的教子――黑人伊卜拉金姆。伯爵夫人和伊卜拉金姆热烈相爱,但是伊卜拉金姆回国后,伯爵夫人转身就投入了其他男人的怀抱。对于这位伯爵夫人普希金是这样评价的“伯爵夫人是任性和轻浮的”,她七情六欲强烈,享乐主义的天性促使她不能忍受伊卜拉金姆离去后的寂寞和空,她是多情的。享乐是法国盛行的社会风气。对法国人享乐主义天性的记述,在普希金的诗《致达官贵人》中表现得更为形象生动:“告别了菲尔奈,你又来到凡尔赛。那里只知寻欢作乐,谁还去想未来如何,年轻的阿尔米达首先向人们发出号召,要人们穿上华丽的衣服,尽情欢乐……还在宫中和轻佻的侍从一道嬉戏。”他们追求现实现世的享乐和幸福,无视宗教和道德对人望的压抑和束缚。伯爵夫人 和女皇阿尔米达的形象反映了普希金潜意识里对法国女人特别是巴黎女人的看法,这种看法也许是认知,也许是想象。法国尤其是巴黎确实是一个纵情行乐的地方,巴黎对于那些渴望放纵的人来说无疑是块宝地。异国形象不是一个人一时的对别国的个人认识,而是长期积淀的整个民族对于其他民族集体的普遍的看法。普希金对伯爵夫人、阿尔米达的评价是以俄罗斯长期对法国妇女的认识为基础的。

作为普希金想象的文化“他者”,作为俄罗斯文化言说的异国的话语,普希金塑造的法国形象和他所指涉的现实对象并不存在多大必然的关系。它的用意在于标示法国文化与俄罗斯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通过法国的描写,影射俄罗斯宫廷的腐化堕落,上流社会贵族、僧侣们骄奢淫逸的生活。如果说法国人(法国女人)生性放纵、追求享乐,俄罗斯妇女的道德情操也不见得高尚。普希金说“不,我不珍视那喧闹的宴饮,感官上的兴奋,疯狂,变钝,,放荡的青年妇女的叫喊”。表明了他对俄罗斯妇女道德沦丧的现实的否定。巴黎妇女放荡,追求快乐,她们不在乎道德和宗教的束缚,而俄罗斯妇女虽然行为放荡,但是她们受礼俗的约束,道德和精神上不自由。普希金在标示这个差异的同时,传递出俄罗斯本土文化的信息。展示俄罗斯文化主体――人所缺失的和必须追求的东西:道德上的无束,精神上的自由。

三、值得尊敬的法兰西伟人

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既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和活动家,同时也是文学家。普希金在成长的过程中深受他们影响。无论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观点,还是卢梭以暴抗暴的战斗口号,在普希金的作品里都有明显的印记。

普希金在《自由颂》中说:“我要歌颂自由,我要抨击宝座的罪愆……战抖吧,世间的暴君!轻佻的命运的养子们!而你们,倒下的奴隶!听啊,振奋起来,去抗争!……只有当强大的法律与神圣的自由牢结在一起,只有当它的坚盾伸向一切人,只有当它的利剑,被公民们忠实可靠的手所掌握,一视同仁地掠过平等的头顶……不是自然,是法律把王冠和王位给了你们,你们虽然高踞于人民之上,但永恒的法律却高过你们”。又如在《致娜・雅・波柳斯科娃》中普希金渴望自由、歌颂自由“我只学着颂扬自由,为自由奉献我的诗篇,我生来不为用羞怯的缪斯,去取媚沙皇的心欢。而我这金不换的声音,正是俄罗斯人民的回声。”普希金推崇法国先进的公民权力意识,把伏尔泰、卢梭等人的作品和思想加以推广和传播,盼望自由的“星星之火”能够照亮黑暗的俄罗斯。

拿破仑也是普希金比较关注的一个人物。诗人在《普希金抒情诗选》(上、下两册)中多次提到拿破仑,如《皇村回忆》、《拿破仑》、《自由颂》等。普希金在十首诗歌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复杂的、血肉丰满的拿破仑形象。

最初,普希金把拿破伦看作是一个“暴君”、“一个靠诡计和鲁莽上台的皇帝”、“魔王”、“强盗”、“狂人”。这一时期他对拿破仑的态度是极度的憎恨和厌恶的。这和俄罗斯以往对拿破仑的传统看法一“凶恶的侵略者”、“残暴的专治君主”相仿。“你蔑视信仰、法律和正义的呼声,你妄图用宝剑砍倒各国的王位”,普希金用诗歌批评拿破仑无止境的虚荣心、极端的利己主义、个人权力欲望和对全人类的蔑视。由于拿破仑入侵过俄罗斯,损害过俄罗斯的利益;所以,普希金这时期对拿破仑的评价从民族利益这个角度出发贬低拿破仑是很容易被我们理解的。因为,异国和异国人的形象塑造往往与创作者的情感倾向和作家的民族利益息息相关。

但是,随着普希金社会阅历的增长,他的思想和艺术风格发生了变化。对拿破伦的评价也有了新的改变。

一七九四年,拿破仑反抗企图恢复封建制的反法同盟大军,保住了法国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法兰斯第一共和国。此后,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恢复了法国的社会秩序。颁布《拿破仑法典》,重视教育,尊重知识、人才;增设学校……他实行了许多行政改革,使国家政治、经济恢复了稳定。这时,在俄罗斯普遍咒骂、痛斥拿破仑的呼声中,普希金发出了赞美拿破仑的不和谐之音。称拿破仑是“万国膜拜的神”“叛逆的自由的继承者和元凶”、“天庭使者,人世精英”,同时,肯定拿破仑思想启迪的作用:“啊,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是他放逐生涯的遗赠。”普希金认为拿破仑的侵略战争唤醒了沉睡的俄罗斯民众,使他们有了反抗压迫的意识。拿破仑是法国人民走向自由的引路人,他与沙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沙皇总是妄想百姓奴性十足,希望用愚民政策腐蚀人民的灵魂,沙皇把文明的果实说成是反叛和,他要把天性温柔的声音、追求自由真理的行为打压下去。

在普希金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和拿破仑的评价中,我们能清晰的感受到诗人对知识与文化的尊重,对自由的渴望之情。在诗人的眼中,他们是先进法国的代言人,是自由法国的创造者。而在普希金高度赞扬上述异国伟人的时候。他却生活在政治腐朽、言论和人生都不自由的沙俄时代,他的行动时刻都在政府监制之下。所以,他写了《我们走吧,无论上哪儿我都愿意》这一首诗,诗中,法国是政治开明和学术思想繁盛、言论自由之都,是值得诗人追求和向往的圣地。从形象学的角度来看,异国形象(包括对异国人物的想象)应该是作家对社会总体想象的一种产物,社会历史和政治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家异国形象的形成。普希金文学中对法兰西伟人的高度评价应该是诗人生活环境与政治困惑的一种表现方式。

普希金的诗范文6

普希金有一首描写冬天的诗:“昨夜,你还记得吗,风雪在怒吼,烟雾扫过了混沌的天空;月亮像个苍白的斑点,透过乌云射出朦胧的黄光”真是像极了今晚的天气。这样的冬日夜晚,坐在温暖的室内读几页诗书,是一件幸福而又惬意的事。

接触普希金的诗应该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我还在上高中。八十年代被公认为中国当代诗歌的黄金时期,是中国新诗自1917年诞生以来最为辉煌的时代。这一时期诗歌的繁荣与其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文革结束以后的第二年,也就是一九七八年春恢复了高考,一大批有才华的青年怀揣梦想走入了大学校园,长期以来被压抑的思想、智慧与热情,以诗歌的形式率先在大学校园获得了释放。似乎是一夜之间许多优秀的校园诗人脱颖而出,他们高举着昂扬向上的理想主义旗帜,歌颂自由和爱情。这股诗歌热潮整整持续了十年。受这股热潮的影响我有幸阅读了一些诗歌,这其中就包括普希金的诗。

普希金的诗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短诗,诗句洁净,用字吝惜,忧郁、缠绵中透着真诚、纯净,处处洋溢着生命的热情。譬如《我的墓志铭》(韩志洁译),《纪念碑》(穆旦译),《爱的尽头》(NJ.艾不悔译)。之所以把译者写在这里,是因为同一首诗不同人的译作,有时风格大相径庭,至于译作的好坏,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译作我从来不拘于译者的名气,倒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译者有时会给你带来一些惊喜也说不定,NJ.艾不悔翻译的《爱的尽头》就曾让我眼前一亮。

《我的墓志铭》这首诗写于1815年。因为要谈论这首诗,所以有必要把它抄写在这里。“这儿埋葬着普希金/他和年轻的缪斯/和爱神作伴/慵懒地度过欢快的一生/他没做过什么善事/然而凭良心起誓/谢天谢地/他却是一个好人”这首诗只寥寥数笔,把一个十六岁少年的人生理想展现给读者。面对死亡这么严肃的话题,诗中没有一点凄寒的感觉,有的只是淡淡的忧伤和轻松的调侃,这正是我喜欢这首诗的地方。

真正称得上是诗人墓志铭的是另外一首诗——《纪念碑》。《纪念碑》一诗写于1836年,距诗人去世仅一年之隔,可谓是普希金为自己年轻的生命所撰写的碑文。《纪念碑》概括了诗人短暂的一生,回顾了诗人为自由而奋斗的生命历程。“我的名字会远扬/只要在这月光下的世界/哪怕仅仅有一个诗人流传”。历史证明,普希金的预言是正确的,他的名字一如他的诗歌一样早已经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

再说一下NJ.艾不悔翻译的《爱的尽头》这首诗,这篇译作给我的第一感觉仿佛是读到了席慕容的诗,温柔、流畅,极富韵律之美。“忘了她吧/眼泪只会弄湿翅膀/只要心灵足够宽广/其实随时都可以飞翔/即使这颗心早已坠落深伤”。

我读过的俄罗斯诗歌不多,但凡遇到喜欢的集子总会买下来,闲暇时翻翻,偶或有电光火石的一闪,凭添几分遐思,便很满足。除了普希金之外,我所熟悉的俄罗斯诗人还有莱蒙托夫和叶赛宁。前者诗风雄浑壮丽,后者却是质朴清新的田园诗画。相较之下我更喜欢叶赛宁的作品。

叶赛宁的诗,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真挚的情感融入其中。读他的诗,你分明能感觉到诗人对自然的那种深沉的爱恋,在诗人静静地叙述中,去奢享大自然的美,而这种美在诗人笔下变得是那么地动人心魄,这也许就是叶赛宁诗歌的永恒魅力。叶赛宁有一首小诗《夜》(刘湛秋 茹香雪译)是我极其喜欢的,诗歌从不同角度着力描写夜的静谧和美丽,充溢着一种童话般的安宁和美妙。“夜,四周静悄悄/只有溪流轻轻欢跳/月亮洒下一片光辉/大地顿如银子般妖娆”。这首小诗,所有的句子都是一样的清丽,就像是中国的水墨画,“墨即是色”,在浓淡变化中,有一种意向之美,这种美能让人产生丰富的遐想。

诗歌最容易让人心生感慨,也许这就是我对诗歌不舍的情结。这些优美的诗章,无论何时阅读,总是让人回味。时代在变迁,旧的东西在远去,新的东西在滋长。在这个亚文化流行的时代,很多东西就像一阵风,刮过,便了无痕迹。当时代不再喜欢诗歌的时候,诗歌也就远离了青年,不再是年轻人情感和梦想的寄托。很庆幸我从八十年代走过来,也很庆幸我曾经迷恋过诗歌,就是这“曾经”让我在流年的闲暇里多了一份精神上的寄托。 ”

2013年11月18日

附:纪念碑 (穆旦译)

我竖起一个纪念碑

——荷拉斯

我为自己树起了一座非金石的纪念碑,

它和人民相通的路径将不会荒芜,

啊,它高高举起了自己的不屈的头,

高过那纪念亚历山大的石柱。

不,我不会完全死去——我的心灵将越出

我的骨灰,在庄严的琴上逃过腐烂;

我的名字将会远扬,只要在这月光下的世界

哪怕仅仅有一个诗人流传。

我的名字将传遍了伟大的俄罗斯,

她的各族的语言都将把我呼唤:

骄傲的斯拉夫、芬兰,至今野蛮的通古斯,

还有卡尔梅克,草原的友伴。

我将被人民喜爱,他们会长久记着

我的诗歌所激起的善良的感情,

记着我在这冷酷的时代歌颂自由,

并且为倒下的人呼吁宽容。

哦,诗神,继续听从上帝的意旨吧,

不必怕凌辱,也不要希求桂冠的报偿,

无论赞美或诽谤,都可以同样漠视,

和愚蠢的人们又何必较量。

爱的尽头(NJ.艾不悔译)

难道一切都无法挽留?

是否一切都到了尽头?

我们曾敞开心扉排解了彼此多少忧愁

而如今的争吵取代了交流

是我们彼此太了解

以至厌倦

还是我们彼此太陌生

以至疏远

这悬崖边不断破裂的爱呀

因为不忍停下的足步而坍塌

忘了她吧

眼泪只会弄湿翅膀

只要心灵足够宽广

其实随时都可以飞翔

即使这颗心早已坠落深伤

夜(刘湛秋 茹香雪译)

小河安怡地睡了,

幽黑的松树林不再喧嚣,

夜莺停止歌唱,

秧鸡也不啼叫。

夜,四周静悄悄,

只有溪流轻轻欢跳,

月亮洒下一片光辉,

大地顿如银子般妖娆。

河流闪着银光,

小溪闪着银光,

被刈过的原野上

青草也闪着银光。

夜,四周静悄悄,

大自然一切都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