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祖国的文章范例6篇

歌颂祖国的文章

歌颂祖国的文章范文1

晚会名称:魅力人生区暨金话筒艺术团欢度国庆大型文艺晚会

晚会地点:魅力人生-雨中旋律 魅力人生-晚会转播间 晚会主办方:金话筒艺术团 魅力人生区

晚会承办方:雨中旋律管理团队

晚会协办方:魅力人生区各级领导、各位高管以及各房室主

晚会演员:魅力人生区选送(8人) 金话筒艺术团队员(15人)

节目格调:积极向上,歌颂祖国,以民族和美声歌曲及气势磅礴的朗诵为主,朗诵节目定6个

晚会撰稿:归来燕 海神

晚会游戏:晚会直播间和转播间各送出8位无4情侣号20对。

演员奖励:所有演员和工作人员各送一对情侣号,魅力人生各房间得一对情侣号

晚会宣传:魅力人生区论坛(会前宣传,会后展示),邀请uc时报记者进行报道

二、雨中旋律《魅力人生区暨金话筒艺术团欢度国庆大型文艺晚会——祖国颂》晚会具体安排和要求

【晚会时间】: 9月28日晚8点

【晚会地点】: 新浪uc--官方大厅--个聊欢歌笑语--魅力人生区---雨中旋律房间

【晚会节目单】

序曲:

1.开场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 演员:那地尔

2.双人舞蹈:祝福祖国

第一乐章祝福祖国

第二乐章岁月如歌

第三乐章众志成城

第四乐章盛世辉煌

三、《魅力人生区暨金话筒艺术团欢度国庆大型文艺晚会——祖国颂》主持文本

《序曲》主持:

a: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您现在即将走进的是由金话筒艺术团与魅力人生区联

合举办的欢度国庆大型文艺晚会《祖国颂》的晚会现场。

b:亲爱的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晚上好!由魅力人生区雨中旋律房间承办的《魅力人生区暨金话筒艺术

团欢度国庆大型文艺晚会——祖国颂》欢迎您的到来。

c:在祖国母亲五十九周年华诞来临之际,让我们用激扬的歌曲唱响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声,我们歌唱南

湖的那一只小船,因为是它摆渡了历史,引领我们走向了光明。

d:在举国欢庆共和国五十九周岁华诞到来之时,让我们用优美的舞蹈跳出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向往,踏遍

960万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领略那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无限风光。

e:祖国,今天是您的生日。让我们一起祝福共和国生日快乐,祝福中华繁荣富强!

f:祖国,今天是您的生日。我们喜上眉梢,我们豪情满怀。让我们唱起深情而高亢的歌曲,让我们跳起

欢快而激越的舞蹈,让我们一起拉开《祖国颂》文艺晚会的帷幕。下面我们首先要请的是那地尔老师,那地

尔老师是国家二级声乐演员,男高音歌唱家,省级优秀声乐教师,曾在全国“聂耳、星海声乐作品演唱比赛

”获赛区第三名,中央电视台第二届电视大奖赛“新新歌曲大选赛”获三等奖。xx年年开始在新浪uc开展网

络声乐教育研究,创办《那地尔声乐教学》。下面请大家欣赏老师带来的开场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有请

老师闪亮登场

2.双人舞蹈:祝福祖国 表演:

章节主持:

第一乐章 祝福祖国

a:滔滔江河水,淹不尽浩浩中华魂;

b:巍巍昆仑山,锁不住阵阵中华风。

c:又是一年丹桂飘香时,桔红稻黄,欢歌如潮;

d:又是一年金秋好时节,繁花似锦,热舞翻腾。

e:走进十月,我们用一样的眼神凝望金秋;

f:迎来国庆,我们有一样的感慨发自肺腑。

a:祖国的十月是鲜红的,就像猎猎招展的五星红旗

b:祖国的十月是血红的,就像革命先烈的红色勋章

c:祖国的十月是殷红的,就像枝头上那沉甸甸的硕果

d:祖国的十月是火红的,就像田野里那笑吟吟的高粱

e:我们祝福您——十月的祖国

f:晚会进入第一乐章:祝福祖国

第二乐章 岁月如歌

a:五十九年的风雨历程,我们让烽烟成为了过去,让落后成为了历史

b:五十九年的风雨历程,我们让碧血染绿神州,让春光永驻华夏

c:五十九年的风雨历程,我们笑对鬃间霜发,共和国永远年轻

d:五十九年的漫漫长路,每一个足迹都浸透着革命前辈的心血和汗水;

e:五十九年的漫漫长路,每一次变迁都伴随着炎黄子孙的惊喜与自豪;

f:五十九年的漫漫长路,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华夏儿女的顽强和不屈

a:历史永远不会忘记,是十月震撼了世界的最强音

b:世界永远不会忘记,是十月让压弯了脊梁的中华儿女屹立在东方

c: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是十月让四海举杯,五湖同庆,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d:欢乐的时刻,歌舞可以表达我们的激情

e:喜庆的时刻,吟诵可以表达我们的心声

f:下面晚会进入第二乐章:岁月如歌

第三乐章 众志成城

a:打开历史的记忆,我仿佛看到了祖国往昔的形象,看到了一个民族艰辛的泪囊

b:那条蛇身般弯曲的小路上,至今还铭刻着她艰难跋涉的印章

c:是的,我们的祖国,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养育着十三亿中华儿女

d:十三亿儿女在五十九年的漫漫征程上,和共和国的大厦一起饱经风霜,历尽沧桑

歌颂祖国的文章范文2

关键词:《闵予小子》组诗 历史背景 文化意蕴 情感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9-0089-02

作者简介:马昕露(1990―),女,甘肃平凉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

《诗经》作为原典,本身就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以往学者们多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这恰恰打开了读者与《诗经》时代社会生活沟通的大门。本文将从情感角度对《周颂・闵予小子》组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期能了解其中更为深层的文化意蕴及《诗经》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

郭晋稀先生在《诗经蠡测》一书中认为《闵予小子》组诗均作于大乱未平之时,结合历史典籍纵观这组诗,我们可以体会到当时资历浅薄的成王难以应对三监作乱的动荡局面以及体现在诗歌当中的那种“未堪家多难”①的苦楚。

一、《闵予小子》组诗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与祭祀活动息息相关

自周公制礼作乐以来,周代的史官文化逐渐代替了巫觋文化,在这背后礼乐精神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从此之后,礼乐精神就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之中。礼乐精神具体体现在大量的礼制制度方面,它包含了很多的礼仪行为。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②,祭祀和战争是周代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祭祀,我们可以了解很多那个时代的重大事件。

据《毛序》所说,这几首诗都曾在周成王即位时被传唱于宗庙中,也就是说,这四首小诗其实就是当时祭祀时的祭辞,而这些祭辞和当时社会的重大事件息息相关,这些在情感结构上互相关联的祭辞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二)与音乐的关系十分密切

顾颉刚先生根据春秋时代“徒歌”不区别章段、语句复沓不整齐、歌词铺张等特点和《诗经》进行比较,进而得出《诗经》是乐歌的结论。可见,《诗经》中出现的这种复沓的章法不但反映了那个时代诗歌、音乐、舞蹈相互杂糅的特点,同时也为组诗的体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闵予小子》组诗其实就是在祭祀祖先的严肃场合中配合音乐咏唱的歌词,所讲述的是周初的历史史实,通过这种可以被感知的语言,委婉地传达了周成王向先王先帝祈求赐予福祉、得到保佑庇护的愿望。

这四首小诗产生于那个时代,还与配乐演唱的乐器有关。当时青铜乐钟的铸造以及调音技术不甚发达,导致无法发出像《大雅》《小雅》《国风》中那么整齐的声音,其不分章节、篇幅短小、大多不押韵的诗体风格与当时的编钟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③。

二、《闵予小子》组诗的文化意蕴

(一)亲祖情感的流露

在天命观的支配下,周人对祖先的崇敬之情愈演愈烈。这是一种以血缘为纽带产生的感情的表露。穿过历史的长河来看《闵予小子》《访落》《小毖》三首诗,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后代人对至亲至爱的先祖发自内心深处的倾诉。《闵予小子》的开头就讲述了周成王孤苦无助的境遇,有“遭家不造”“王王在帧敝句。世事难料,周邦未平又遇三监之乱,更是雪上加霜。成王经历浅薄,担忧自己不能接承祖先遗业,不能发扬先祖的光辉道德,所以忧心忡忡,与群臣在庙中谋始即政之事,所以我们不难理解《访落》《小毖》中“未堪家多难”的深深感慨。这些看似是把自己屡屡受挫的境遇娓娓道来,亦真亦切,但从心理层面分析,人在极度困窘的状态下往往会选择向自己亲近的人倾诉,这正体现了周人与先祖的亲近。与之不同且形成明显比照的是,《周颂》中的其他一些祭祖诗,主祭者更多的是宣泄情感,而不是彻底压制自己的情感,形成了与一般宗庙祭祖诗不同的风格。

可以说,这一组祭祀诗从不同的程度表达了参加祭祀的主要贵族阶层,尤其是周成王的情感,其情真诚动人,可见这种祭祀祖先的诗歌也有人性化的一面。当然,这种情感虽然真实纯朴,但并非毫无节制。《诗经》祭祖诗里真实的感情和礼制的冲突,正是在合理的规范约束下适度放纵的体现,二者在祭祖诗中辩证的存在,正是《诗经》祭祖诗情感价值的外在体现,也是亲祖情感的艺术化流露。

(二)崇尚先祖美德,勉励后代

与周人不可抗拒的天命观相比,颂扬祖先的丰功伟绩显得更为具象化,因而周人很重视宣扬祖先那显赫的德业功勋。“德”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周代,所以在祭祀中被反复提倡。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言:“周之典礼,实则为道德而设”“周之典礼乃道德之器械”④。因而他们敬畏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品德高尚、不怕困难的人。诗歌中的“皇考”“昭考”被反复歌颂,他们正是被后代所敬仰的圣人。这不仅说明了周民族取代殷商的合法性,更重要的是能让后人体会先祖创业之艰辛,勉励晚辈兢兢业业,继承家业。

在“天命靡常”的思想主导下,敬德思艰是祭祀时达到政治训诫的重要手段。这在《敬之》一诗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日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①

黄天赫赫在上且不可抗拒,做为天地间卑微的臣子,不能沾沾自喜,因为我们无法掌控各自的命运。上天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隐形力量,它无处不在,并且随时随地监督着我们。作为刚刚继承父业的成王,不能不敬畏上天的警戒,更不能轻视上天的存在,唯有不断学习,并且不断积累、殚精竭虑,才能确保家国人民的平安。《闵予小子》中也讲到,继嗣的成王面对“遭家不造”的境遇,念忧在心,只有“夙夜敬止”,夜以继日,不懈努力,谨慎践行先王先祖之道,才能获得更大进步。《访落》中有“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等句子,既是向群臣求助,又在向武王的灵德祈祷,诚惶诚恐,宛转曲折。

《毛序》谓《小毖》:“嗣王求助也”。这首诗似是在向先王诉苦,但更多的是以自身的困境为出发点得出教训并告诫、勉励后辈:

“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L蜂,自求螫鳌。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①

周成王吸取“三监之乱”的教训,追悔莫及,家国的多重灾难实在令年幼的成王不堪承受。但幸亏有圣贤的美德光照天下,终能挽回局面,得以安定。成王借此告诫后代要小心微患,不及时清除小患则会酿成大祸,就像鹃鹑终究有变成大雕的一天。

综上所述,《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体制风格独特,饱含政治训诫意味,不仅表达了期望得到先祖庇护的愿望,更勉励后代要敬畏仁德,谨慎处事,发扬祖业,与《周颂》其他诗篇相比,有更为动人且理性化的文化意蕴。

注释:

①毛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③韩高年.诗经分类辨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④王国维.观堂集林[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姚际恒.仪礼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3]郭晋稀.诗经蠡测[M].成都:巴蜀书社,2006.

歌颂祖国的文章范文3

【关键词】《黄河大合唱》;《黄河颂》;艺术魅力;民族精神

1.背景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一九三九年三月,写于陕北抗日根据地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它虽然是在一个物质条件十分匮乏的延安创作出来的,但它的出现却标志着当时新型救亡歌曲的创立。《黄河》在艺术形式上的一个创新和特色就是诗朗诵和音乐并重。整个套曲的各章之间用诗朗诵连接,承上启下、贯穿发展,这是一部诗化的交响大合唱。严良说:塑造形象的根据是作品内容,而塑造成功必须运用艺术手段,而恰当的艺术手段必须产生于感情上的正确理解之后,这样才能有恰当的速度、力度的变化和刚柔、快慢的变化,才能有艺术上的准确、严谨、规整。《黄河》之所以能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起到这么大的作用,是因为它的词曲是作者心声的真情流露。谈到《黄河》我们就不能不提到他的曲作者冼星海,他为抗日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的冼星海还在巴黎学习音乐,当他在新闻片中看到水灾之中流离失所、饥饿死亡的祖国同胞,听到祖国东北三省沦陷的消息后万分焦虑和痛心,在他的心底埋下了对日本侵略者和反动派的深深的仇恨,激起了他为拯救祖国的危亡而斗争的意念。一九三五年夏,他毅然回到了祖国,立即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歌咏活动中。“一二・九”运动在全国兴起,他积极为青年学生写示威游行的歌曲,从此开始为抗日救亡而创作。光未然是《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黄河》的歌词虽略带文雅,但不会伤害它的作风,它有伟大的气魄、有技巧、热情真实,尤其是有光明的前途,具有时代的气息。词作者始终围绕在黄河的整体形象上做文章,他哭诉黄河、赞美黄河、保卫黄河,层层深入,各乐章具有不同的典型的情绪,每章都出现黄河形象的不同侧面,指出了保卫黄河的重要意义。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感同身受,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的黄河的历史了。

2.审美意蕴中的民族精神

艺术作品的审美意蕴受创作者审美趣味的制约。创作者将长期创作实践所形成的审美理想灌注作品之中,形成作品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进而抒感,表达思想。我们知道,在歌曲创作中,词曲作者在创作手法和审美趣味上是否相近,能否融合,直接影响着作品的完整性,影响着作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黄河颂》正是在体现词曲作家共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以紧密的词曲结合,以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审美意蕴,折射出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毋庸置疑,歌词是歌曲的基础,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歌曲创作的体裁。光未然的《黄河吟》(《黄河大合唱》)长诗萌发于他在黄河壶口“被这大自然的奇观惊呆了”而高喊“啊!黄河”的赞叹,并以此为起点,“展开了一幅壮大的幻想和现实的图画”。诗人以黄河来象征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通过哭诉黄河的悲惨遭遇,赞美黄河的坚贞不屈和伟大磅礴,抒发保卫黄河、保卫家乡的信念和决心,层层深入,揭示了一个民族奋争的伟大主题。这也正是《黄河颂》最原始的情感冲动。作为套曲中唯一的颂歌,光未然在此倾注了深沉的民族情感,赋予了作品壮美崇高的审美情绪。黄河以其奔流不息、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向世界庄严宣告她所哺育的民族是不容侵犯的。这也正是光未然与冼星海两人追求气势磅礴、动人心魄壮美境界的共同之处。两人在创作《黄河大合唱》之前,已经合作创作了许多抗日救亡歌曲,都是充满了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的伟大颂歌。苏夏先生在论述时曾经强调:“《黄河》的歌词正是星海在歌曲创作上所追求的,也是他的音乐个性和气质所具有的,是一部能充分发挥他音乐语言所长的词作。因此,星海的才华在这部合唱套曲中得到超水平的发挥。冼星海被诗中那震撼人心的内容所打动,仅用了短短六天时间就完成了这部历史巨著。”他把自己多年以来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对民族灾难的忧忿,对革命战争的颂扬,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全部倾诉在这部音乐创作中,犹如奔腾的黄河,一泻千里。在这部史诗般的巨作之中,《黄河颂》的音乐创作三易其稿,可谓呕心沥血。郭沫若在形容这部作品时说它“使原有富于情感的辞句,就像暴风中的浪涛一样,震撼人心”,“是革命的民族气派的产物”。确实,在《黄河颂》的音乐中,作曲家立足于崇高与壮美的意蕴,在追求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上,迈出了光辉的一步。其音乐语言是我们熟悉和亲切的语调。面对格式相当灵活的歌词,在安排乐句时,冼星海进行了形式上的创新(相对于当时的创作而言),塑造了比较完美的词曲结合样式,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其审美价值在于,它体现了雄伟、壮阔、崇高的主体精神美,折射出了坚贞伟岸、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它以诗人的浪漫想象和革命情怀、音乐创造上的宏伟气势与豪迈风格歌颂了中华民族雄浑豪壮、英勇不屈的伟大性格与伟大情感。“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今天重新聆听《黄河颂》,再次领略其恒久的艺术魅力,不难得到这样的启示:艺术家只有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民族、全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紧紧围绕实现人类美好理想这个主题曲创作,自己的艺术才华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一生奋斗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黄河颂》的创作充分体现了这个民族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并通过它折射出了一个民族的伟大精神,是一首民族精神的伟大颂歌。

参考文献:

[1]赵淑云.走进音乐歌唱艺术与实践[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

歌颂祖国的文章范文4

2、《我和我的祖国》是张藜作词、秦咏诚作曲、李谷一原唱的爱国主义歌曲,创作和发行于1985年。2019年6月17日,该曲入选评出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3、《我的祖国》是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郭兰英演唱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1989年,乔羽、刘炽、郭兰英凭借该曲获得第一届金唱片奖。

4、《祖国颂》是1957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为庆祝建国八周年所拍摄的我国第一部大型宽银幕文献纪录片,其中有同名主题歌《祖国颂》,为气势恢宏的大型合唱,由乔羽作词,刘炽谱曲。

歌颂祖国的文章范文5

颂歌献给党主持词 文章作者:玺玺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30日17:50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 女:唐河基地的职工家属朋友们: 合:大家晚上好! 男:带着先进性教育丰收的果实,迎着七月的流火*。 女:带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豪情,满怀着幸福的渴望。 男:建党八十四周年的光辉节日,向我们阔步走来了!灿烂的笑容和鲜艳的花朵一起绽放,嘹亮的歌声同欢庆的锣鼓一起敲响 女:建党八十四周年的光辉节日,向我们阔步走来了!真心的祝愿插上翅膀,同展翅的和平鸽一起自由翱翔: 合: 欢庆的歌声就要唱响,把颂歌献给祖国、献给人民、献给亲爱的党。 男:祝福我们的民族日益强大! 女:祝福我

们的祖国繁荣富强! 男:祝福我们的党与日月同辉! 男:祝福我们xxxx的明天更美好! 合:xxxx颂歌献给党庆七一职工小合唱比赛现在开始。 诞生于南湖游船, 犹如天际升起的朝阳。 历经沧桑的祖国, 如同沉睡的雄狮, 在您耀眼的光芒下, 猛然睁开了双眼。 秋收暴动的长缨, 八一起义的枪声, 井岗山头的号角, 万里长征的战歌, 党啊我亲爱的母亲, 您高擎镰刀斧头的旗帜, 率领中华儿女奋勇向前。 (三) 遵义会议的曙光, 抗击日寇的胜利, 西安事变的调和…… 党啊,我的母亲,您用超常的智慧,挽狂澜,拯万民,定国运…… (四) 国共的几度合作, 统一战线的形成, 工农红军的改编…… 党啊,我的母亲, 处处显示您: 博大坦荡的胸襟, 酷爱和平的真诚。 (五)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谁也无法阻挡,党啊,我的母亲,您以非凡的魄力, 率领百万雄师, 过大江,追穷寇,缚苍龙, 把五星红旗升起在祖国的上空。 (六) 党啊,我的母亲, 您生命旅途的每分每秒,都凝聚着蓬勃生机。 您沾满尘土的汗水, 浸透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您披荆斩棘, 从希望走向新的希望。 建三峡,抗洪魔,收港澳, 党啊,我亲爱的母亲, 您用慈母般的情怀, 温暖着普天中华儿女的心田。 党啊,我亲爱的母亲, 您用坚强的臂膀, 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尊严。 而今, 您依然精力充沛,雄风犹在, 率领着亿万中国人民, 演奏着改革开放的交响曲。 (七) 从东海到, 从南沙到北疆。 党啊,我的母亲,在您英明正确的指引下, 我们正唱着春天的故事, 昂首跨越新的世纪。 (八) 党啊,我的母亲, 今天是你的生日。 作为您的儿女,我

们向您表示—— 最热烈最诚挚的祝贺。无论何时何地, 您永远是儿女心中—— 最慈祥,最伟大,最圣洁的母亲。党啊,我的母亲您永远在我们心中。 七、各位观众、各位参赛选手,目前参加比赛的八支队伍表演已经全部结束,我们的记分员正在紧张的计算各队的得分情况及排名情况 文章出处: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歌颂祖国的文章范文6

《音乐生活报》2007年10月8日第二版余晋湘(该报记者)以大幅标题“写给百姓的交响乐――《神州颂》:用简约的手法歌颂时代”一文读后,感到对一部音乐作品的吹捧过度。此风在当前业内越吹越大,刊物、报纸、媒体到处都是吹捧,不实之词,只往高处吹,一时之间“大师”到处是,一个人初写一部作品,就被说成“精品”,好像中国到处都是“天才”。

余文中说“当晚演出了《激情燃烧的岁月》《乔家大院》《红旗颂》《去远方》《黄河》《神州颂》等曲目,令到场的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后文又写到“此前,《神州颂》已经在北京、广州、深圳、珠海、杭州、上海等全国各城市进行了几十场演出,可谓场场轰动”、关峡称的《老地方》为中国的《安魂曲》;指挥邵恩评价的作品是“每一个章节都喜欢,每一个音符都喜欢”。

笔者有幸2007年4月15日在广州星海音乐厅和几位广州资深作曲家听了国交演出的《神州颂》。所听所见,没有出现“场场轰动”的情况,观众掌声并没有雷动,也没有“不愿离去”的现象。笔者刚坐下,剧场观众席的灯就暗了,并未看清第一曲是什么,只感到第一曲像是一首群众歌曲改编的管弦乐曲,还以为是的《神州颂》序曲。此曲缺乏交响乐主题的深度,也缺少乐队写法的交响性。

下面几曲是罗忠F的《孔雀开屏》、约翰・施特劳斯的《雷电波尔卡》、比才的《法兰朵拉》舞曲,都十分精彩,对比之下,第一曲就相形见拙了。当观众席灯光亮起来,才知第一曲是第一交响序曲《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去远方》朴素动听,我们认为一个业余作者写的歌曲旋律层次分明,是不错的了,乐队写的简单达意。第六曲是吴祖强、杜鸣心《红色娘子军》中的《万泉河水》,郊果很好。

中场休息,下半场是的《神州颂》――献给正在复兴中的伟大祖国。分《春晓》《奋进》《宝岛》《腾飞吧,中国!》四个乐章。大合唱并且用交响乐队伴奏,旋律通顺、流畅、动听、且有一定韵味,内容也好,没有出现当前一些专业作曲家为了求新,写出怪诞音响与旋律的现象,很值得赞赏。

因为作者在节目单上没有标上“交响大合唱”字样,我们就没从交响乐写作方面去要求这部作品的交响性。这部作品无论从哪方面讲,都达不到令人“如痴如醉”的境界,在演唱方面幺红多处音不准,躬身捧手动作令几位作曲家与声乐老师反感,对比之下,孙砾的演唱更有表现力。

记者余晋湘说邵恩对《神州颂》的“每一个章节都喜欢,每一个音符都喜欢”。这是他个人的喜好,不过我们尚未听到哪个人说过他对哪位音乐家的“每个音符”都喜欢。更没有一位爱国主义者说他喜欢《义勇军进行曲》的“每一个音符”。我们这些从事几十年音乐工作的作曲家、教授,应该建议音乐史上加一条:2007年中国出现了一部被一位著名指挥家说是“每一个音符都喜欢”的作品。

把《神州颂》说成是“交响乐”的人都是音乐学院毕业的,“交响乐”是指什么,这在学习期间已解决的知识性问题,为什么多处宣传都把一部用交响乐队伴奏的合唱作品定位为“交响乐”呢?

如从交响乐的尺度来要求《神州颂》,这部作品的问题就多了,声乐部分的写法缺少交响性主题的深刻性,也缺乏主导动机的贯串发展;器乐部分的写作只能说是普通歌曲通顺的业余配器,从未涉响乐队写作的一位业余作者,(我们肯定的说,他不是音乐的天才!)能让人感到配器“干净”已是很不错了,值得赞赏这位业余作者,但决不是“每个音符”都能让人喜欢,连业余作者配器中的每一个音符你都喜欢,这就让我们这些搞了几十年乐队配器的人想不通了。

副部长级的金融家用音乐歌颂复兴中的祖国,很值得赞赏,听说到几个大城市的演出费用上千万元,能弄到这样多的资金,令我们这些作曲家羡慕,不过,非商业性演出,对一部作品的宣传不能降低艺术家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