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治疗范例6篇

眼科治疗

眼科治疗范文1

【关键词】眼科手术;围手术期;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1-167-02

追溯中医眼科围手术期的理论,治疗渊源,结合作者在多年眼科临床的实践,试探眼科围手术期中医治疗的规律。

1 中医眼科围手术期治疗的渊源

《外治秘要》、《千金要方》、《证治准绳》及《审视瑶函》等著作中已有应用手术方法治疗外眼病变,手术治疗白内障的记载以及术前,术中和术后配合的汤药治疗。晚唐王焘编撰的《外治秘要卷第二十一》有专篇论述眼科。书中提出晶体变混的内障眼病治疗“宜用金蓖决,一针之后,豁若开云而见日月”。这是我国关于针拨白内障的最早记载[1]。自宋元开始中医眼科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从理论到临床实践均具备了独立发展的内外环境,各种眼科治疗方法及药物不断丰富深化了中医眼科的内涵建设。而中医眼科围手术期的治疗更广泛应用于眼科临床的手术前及手术后的治疗和康复。北宋之初的《太平圣惠方》中详细介绍了金针拨内障及胬肉割烙术。宋元医家辑前人眼科著述而成的《秘传眼科龙木论》提出了内外障七十二证学说。提出属于老年性白内障必须手术的12种,另有“胎患内障”和“惊振内障”可酌情手术,均明确记载了有关围手术期的治疗。外障46病证,其中采用镰洗出血,钩割熨烙或火针等手术方法治疗的有26个病症,也结合了围手术期治疗。因此,在72病证中有40个病证,在手术前和手术后或手术前后采用了围手术期的治疗,占总数55.56%几乎大小手术都配合了用药,针灸等方法治疗[2]。明清时期中医眼科学发展鼎盛,大量医著涌现,著名医家充实了中医眼科理论与临床,更重视了围手术期的治疗。清初张璐编著《张氏医通》,详述了金针拨障术的适应证,操作方法,以及拨针的制造与消毒等,书中提及“过梁针”使用,术中常见的出血情况及处理措施,足见较高的手术水平。充分说明眼科手术不仅是中医眼科的一大特色,重视在围手术期的治疗,应用中药消除和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也是中医眼科学中的一大特色。

2 中医眼科围手术期的发病机理的理解

手术本身也是一种损伤,在手术的过程中,眼组织局部受到医源性损伤,其自身正常生理调节与防御功能则相对失去平衡而使卫气衰惫,腠理失密,外邪乘之而入,出现眼睑肿胀、疼痛、时有青紫等眼前部充血,移植组织排斥反应等;或脉络受损,血不循经,血溢络外而致前房见血平面或浮游血细胞,玻璃体内鲜红色血块或见絮网状混浊,视网膜、脉络膜驱逐性出血;脉络受损,络破血溢,致前房,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出血;气机不畅,气郁血瘀,血瘀水停,致血液组织循环障碍,致眼睑,视网膜,视盘水肿;邪毒外袭,气血瘀滞,见眼睑眼前部红肿;邪毒结聚,蓄腐成脓,证见前房积脓,甚至毒蔓全眼球;素体虚弱,肝气犯脾,水湿停聚,而致前房渗出,玻璃体混浊,脉络膜视网膜水肿及渗出;手术耗损气血,气血不足,精血亏虚,出现前房恢复迟缓,低眼压,移植组织排斥反应,视功能恢复滞后。

综上所述,眼科围手术期的病理基础主要是气血失和七情失调、风热毒邪入侵、精血亏虚。与肝、脾、肾三藏关系密切。疏风清热、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是其主要治法,并结合患者全身的症候与眼局部的病理改变,随症兼以利水渗湿、化痰散结、健脾益气、补益肝肾等法治之[4]。

3 眼科围手术期中医治疗的优势

近年来眼科显微外科手术发展迅速,拓宽了手术适应范围,增加了复明的机遇和手段。如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视网膜脱离复位术、青光眼手术、角膜移植术、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等。许多眼病通过手术治疗取得了很好疗效,但如能配合中医药辨证施治,这些手术病人在术前缓解症状而利于手术,术中可以消除一些不利因素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减轻反应及并发症,进而缩短病程,提高疗效。[5]因此中医在术前,术后的调理功能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与康复,恢复视功能或减轻症状起到了积极作用。举例如下。

3.1 青光眼手术: 我们常常见到这种现象,施行青光眼手术的患者,术后第1天眼压下降,视力提高,视野扩大,患者很高兴。但至第2天,第3天,往往会出现视力突然下降、眼底窥不进的情况。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患者术前脱水过多而致大便干燥,术后便时用力后玻璃体积血所致。据此利用中医药术前防止阴虚,给予滋阴补液,使大便不干又不影响眼压下降,术后润肠通便,防止大便秘结,对于青光眼术后患者除进行术后抗感染,散瞳等常规处理外再结合全身表现,辨证论治,施以润肠通便,活血清热之剂。例如:患者,女,47岁。以双眼反复胀痛伴视力下降15年,右眼再发1月收治入院,住院号435316,患者伴头痛,头晕耳鸣,夜寐差,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右眼视力0.2左眼视力0.8,右眼压60mmHg,左眼24mmHg。入院诊断:双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右眼急性期,左眼临床前期)。住院欲行抗青光眼手术。术前大量20%甘露醇静滴,30min快速滴完,口服醋氮酰胺,点匹罗卡品眼药水,噻吗心胺眼药水等降眼压,同时根据舌脉表现,中药拟滋补阴液为主,兼平肝潜阳。处方如下:生地、麦冬、天冬各20g,知母、天麻、钩藤、磁石各15g,神曲、女贞子各12g,花粉10g,旱莲草15g,服药4日后,患者眼压下降无咽干耳鸣,大便干等表现,手术顺利,术后又予中药,润肠通便兼清热活血。处方如下:麻子仁、郁李仁各20g,防风9g,当归、熟地、银花、连翘各15g,藁本12g,前胡、甘草各6g。服药后患者大便通畅,伤口愈合良好,术后5天出院,视力达到0.8,双眼压15mmHg。

3.2 白内障手术: 眼外伤辨证规律“外伤引起肝热,外伤多有瘀滞”的理论,手术也是一种外伤[4]。白内障超声乳化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由于手术损伤气血,使气血虚弱,又可使血气流通不畅,以致气滞血瘀产生反应。手术后的病理变化以气滞血瘀和气血虚弱为主。手术残留皮质和人工晶体等刺激黑睛和黄仁而致肝胆火盛,而产生虹膜反应。这一瘀滞和肝热反应表现为前房炎症反应,重者则有前膜形成。利用中药除风清热凉血泻肝辅以益气养血,能加快眼部血液和房水循环,促进炎症消退,渗出物以及膜的吸收。例如:患者,男,81岁,干部,因右眼视力逐渐下降5年,看不见1年。诊断:右眼老年性白内障(成熟期)。于2006年12月3日入院,并于次日行右眼Phaco+Iol术,术后第2天视力恢复良好,右眼前指数提高到0.8,第3天感右眼疼痛,视力下降,角膜后KP(+)。房水闪光()。瞳孔区人工晶体前见散在色素颗粒及大量纤维渗出膜。全身伴有咽干,口渴,大便干结。给予妥布霉素0.6ml、地塞米松针0.5ml结膜下注射,托匹卡胺及典舒眼药水滴眼,全身静滴先锋霉素针Ⅴ号5.0加地塞米松针5mg 1天1次,中药凉血清热泻肝汤处方如下:当归、川芎、防风、前胡、柴胡、夏枯草、黄芩、车前子各10g,生地、赤芍各15g,生甘草5g,龙胆草、各10g,大黄6g。治疗4天明显好转后方中减去龙胆草、、大黄6g继续服用,1月后门诊复查虹膜和人工晶体表面膜全部吸收。

参考文献

[1] 曾天华.中医眼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7.

[2] 高健生,巢国俊.发挥眼科围手术期中医治疗的优势[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2,8

眼科治疗范文2

1 眼科心理护理:从眼科解剖生理看,眼睛结构既精密又脆弱,生理功能既复杂又重要,人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约90%是通过视觉器官获得的。人的视觉敏锐度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由于眼部治疗,护理操作均在患者的眼前进行,患者的感受非常直接和明显,不可避免的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恐惧感。同时对患者的有些行为要理解、宽容,使患者对我们产生信任感,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2.1 眼科检查的护理

2.1.1 视力检查:检查结果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医生的正确诊断,所以要求我们检查视力一定药认真、仔细。对患者要进行解释,耐心教会病人看视力表,特别是对老人、小孩要更有耐心。

2.1.2 视野检查:由于检查时间较长,有许多人配合不好影响检测结果。因此检查前一定要给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使其了解检查目的,取得有效配合。

2.1.3 眼压检查:测量前应将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操作宜轻,暴露角膜时,手指切勿压迫眼球

2.2 眼科治疗护理

2.2.1 眼部冲洗:冲洗时反转眼睑的动作要轻巧,特别是上眼睑皮肤较紧或老年人眼睑皮肤松弛及小儿眼球。冲洗液不可直射角膜。小儿假膜性结膜炎的眼部冲洗要用盐水的棉签抹去假膜后再行冲洗。眼化学伤的轻重程度与致命的性质、浓度、压力、接触时间、和面积及抢救是否及时关系重大,应分秒必争的进行彻底冲洗,一边尽快了解病情,一边准备冲洗。冲洗时力要大,冲洗液量要多。要注意一边冲洗,一边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

2.2.2 眼道冲洗:检查泪腺是否通畅,有无炎症、狭窄及堵塞。为泪道疾病的诊断提供临床依据。内眼手术前常规冲洗,了解泪道有无炎症及堵塞,防止术后感染。所以在给患者操作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告知相关知识以得配合。

2.2.3 裂隙灯下取膜异物:由于治疗上的精细,执行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治疗上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要轻巧、细致,照明光线药集中,麻醉要充分。

2.2.4 球结膜下注射、球后注射、球周注射 要认真做好“三查七对一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掌握技巧。球后、球周注射时部位的定位一定要准。要严格掌握进针角度、深度。操作方法轻巧、完成治疗后加压包扎病眼。再多次进行结膜注射治疗时,注意不要固定在一个部位,防止局部药物刺激和炎症反应,形成瘢痕。治疗后要观察病人用药反应,防止个体差异造成不良后果。

3 安全用药,严密观察病情:眼科护士不但要熟练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与技术,还要掌握药物的作用于副作用。药物在眼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

眼科治疗范文3

桃红四物汤,方出于《医宗金鉴》,由桃仁、红花、熟地、川芎、白芍、当归组成,具有养血活血逐瘀功效。笔者将其加减化裁,治疗多种眼科疾患,获效满意,兹选介如下。

1 眼外肌麻痹症(风牵偏斜)

王某某,男,48岁。主症:头部外伤后头痛,右眼眼球不能转动,口角明显向左侧口呙斜。于1个月前因酒后骑自行车不慎撞及电线杆而到地。当时,鼻出血,呕吐,头面部肿胀青紫。经治疗后,头面部肿消退后发现上述情况。曾经西医治疗1个月,效果不明显,转求中医治疗。检查:右眼上睑下垂,睑裂宽度5.2mm,眼球向各方向转动均受限,屈光间质清晰,眼底正常。右侧面部知觉减退,口角明显歪向左侧,对答缓慢,头晕头痛,舌质淡、舌边瘀斑、苔白,脉细。诊为风牵偏斜(眼外肌麻痹症)。治则:活血祛瘀行气通络。处方:桃仁12g,红花、当归、川芎、没药、枳壳、地龙各10g,生地、赤芍各15g,乳香、甘草各5g。服上药20剂后,头痛明显减退。去乳香、没药,加入祛风通窍之品。25剂后诸症明显好转,再加入升麻3g,前后服药100余剂,基本恢复正常。

按:本例患者由于有外伤史,因伤致瘀,脉络不通,故而眼球转动受限口口呙;又因病久气虚不能运血,致面色萎黄、舌淡、脉细,乃为气虚兼气滞血瘀之象。诚如王清任《医林改错》所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故治当不拘泥于阴虚阳亢动风,而使用养血活血祛瘀之桃红四物汤,佐以理气通络之品,使气血流通,瘀消痛止。

2 视神经萎缩(青盲)

王某某,男,41岁。主诉:双眼视力逐渐下降约半年。半年前,曾有头部外伤(脑震荡)史。此后视力进行性下降,经某医院检查,视力:右眼4.4,左眼4.0。诊断为视神经炎合视神经萎缩。经用西药治疗,视力恢复到右眼4.6,左眼4.4,而后无效果,要求中药治疗。诉:现感头晕头痛,眼前似有雾状物遮住。检查:视力右眼4.6,左眼4.4,外眼正常。眼底检查:双眼视神经色白,边界清楚,黄斑部中心凹光反射消失;双眼周遍视野基本正常,有比较中心暗点,颅骨CT摄片正常。诊为视神经萎缩。患者胃纳尚可,大便润,小便清,舌质瘀暗,脉涩。治宜活血祛瘀益气开窍。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各10g,党参、白术各15g,黄芪20g,生地12g,陈皮、甘草各5g。服药14剂后,检查视力右眼4.7,左眼4.6。再以桃红四物汤为主,随症加减经过1年治疗,恢复了正常视力(右眼5.1,左眼5.0)。愈后随访3年,视力正常。

按:本例患者因外伤致气滞血瘀,脉道阻塞,目失所养而神光泯灭;病久血瘀,瘀久必虚,不胜攻逐。《血证论・吐血》曰:“旧血不去,则新血断然不生。”拟以桃红四物汤为主方,配以黄芪、党参、白术、陈皮益气扶正,取其攻补兼施,收效甚好。

3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暴盲)

姜某某,男,65岁。主症:14天前,右眼突见红影,视力很快减退,视物似有幕状般遮住,视力为眼前手动。患高血压病十余年,病前曾因家庭琐事与人有过争吵。发病后,经某医院诊治,诊断为右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要求中药治疗,来本院后停服西药。检查:视力右眼4.0,左眼5.1。右眼前节正常,眼底所见:视边界模糊,静脉明显扩张、迂曲,动脉变细,A∶V=1∶3,视网膜水肿,以为中心广泛放射状、火焰状出血波及黄斑部,黄斑部结构不清,有白色渗出;左眼动脉呈二期动脉硬化性改变,未见出血和渗出。其他检查:血压180/110mmHg,胆固醇7.77mmol/L。脉弦而有力,舌尖微红、苔黄稍腻,微感头昏,睡眠、饮食、二便尚正常。诊为暴盲证。治则:通窍活血化瘀止血。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2g,生地、荆芥炭、白芍各15g,川芎、柴胡、红花、当归、桔梗、枳壳、牛膝各10g,旱莲草30g,甘草5g。服14剂后,

视力好转,出血有所好转,连续服药2个月,视力恢复致4.8。查眼底:边界清,静脉迂曲明显改善,视网膜出血基本吸收,但沿静脉分枝处网膜有椒盐状改变,黄斑中心凹光反射仍不见,且有黄色星芒状硬性渗出,色素增生紊乱,间有灰白色条纹。随访两年情况良好。

按:本例患者素体阳亢,暴怒伤肝则气血逆乱,致眼内气血回流受阻,瘀阻眼底,见静脉扩张迂曲、视网膜水肿;气滞血瘀,血流不畅,则头昏;脉弦为肝郁气滞血瘀之象。用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行气活血祛瘀;生地、旱莲草、荆芥炭清热凉血止血;柴胡、桔梗、枳壳疏肝理气;白芍养血柔肝;牛膝导瘀血下行;甘草缓中。诸药合用,收效明显。

4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暴盲)

李某,女,48岁。主诉:糖尿病史6年,近1年来视力下降。检查:视力双眼4.9,眼前节正常,-1D窥见双眼底,视边界清楚,颞侧色稍淡,A∶V=2∶3,左眼黄斑部周围的小血管弯曲度增高,末梢有针尖大小边界明显的血管瘤,颞上枝静脉旁有一片状出血斑;右眼黄斑部中心凹光反射幽暗,视网膜周边部有多个圆点状出血灶散在。诊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形体消瘦,口干舌燥易饥,舌红苔薄黄,脉数。诊为胃热炽盛型。治宜活血祛瘀养阴清热。以桃红四物汤为主,佐以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牛膝各10g,黄连3g。服药10剂后复诊,诉“感觉好转”。检查:视力双眼5.0,眼底情况比前改善,出血斑晕减小,色变淡。原方减桃仁、红花,加入养阴类药物。继服14剂后,诸症进一步好转,嘱继续服中成药六味地黄丸,以巩固疗效。

按:糖尿病中医属“消渴”范畴,发病的主要原因,多责之于阴虚、燥热、血瘀。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易发生血脉瘀滞,阴损及阳等病变。故用桃红四物汤活血祛瘀;佐以石膏、知母、天花粉清肺胃之热,黄连、栀子清热泻火,牛膝引血下行以降火。标本兼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达到良好效果。

眼科治疗范文4

[关键词]动眼神经瘫;卒中;垂体腺瘤

[中图分类号]R739.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b)-172-01

我科自1999年9月至2006年11月共收治病理证实卒中垂体腺瘤病人15例,占同期收治垂体腺瘤的15%。其中伴动眼神经瘫的垂体瘤卒中有6例,采用翼点和鼻蝶入路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见表1。

1.2手术方法

6例病人中5例从动眼神经瘫的一侧翼点入路切除肿瘤,分开侧裂,充分打开颈动脉池和视交叉池,暴露视神经及颈内动脉,可见肿瘤向上膨隆压迫视神经和视交叉,在两侧视神经间间隙和颈内动脉与视神经间间隙内切除肿瘤,在颈动脉和动眼神经间间隙内找到被膨胀之鞍隔侧面和海绵窦的顶部牵张而压出沟槽的动眼神经,通过切除肿瘤,观察其松解情况,使动眼神经充分减压。彻底切除肿瘤,保留垂体柄。其中1例从鼻蝶入路切除肿瘤,尽量全切肿瘤,特别是动眼神经瘫一侧,鞍隔塌陷,使视神经和动眼神经也得到充分减压。

2结果

6例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及颅内感染和脑脊液漏,术后3周内视力均有明显改善,动眼神经瘫均在1周内完全恢复,2例术后第一天明显改善;术后住院8~21 d(平均12.7 d);术前PRL者术后复查均下降至接近正常,3个月内全部复查头MRI未见肿瘤影。

3讨论

垂体瘤卒中是垂体腺瘤由于出血或梗死所引起的一组综合征,表现为突然头痛,视力障碍,眼肌麻痹等[1]。王任直等人[2]根据瘤卒中后对周围结构的影响和病情缓急及严重程度将垂体腺瘤卒中分为四种类型,即①暴发性垂体腺瘤卒中(Ⅰ型);②急性垂体腺瘤卒中(Ⅱ型);③亚急性垂体腺瘤卒中(Ⅲ型);④慢性垂体腺瘤卒中(Ⅳ型)。6例病人中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2例,。除1例暴发性垂体瘤卒中急症手术外,另外5例都在卒中发病1周内手术。因尽快手术能使被挤压的动眼神经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如不行手术治疗,动眼神经恢复需相当长时间,甚至不能恢复。另外早期手术可以减轻肿瘤对下丘脑及视神经的损伤,并纠正内分泌失调对各大系统的不良影响。

5例手术经翼点入路切除肿瘤,可以清楚地暴露鞍区的3个解剖间隙,大部分肿瘤可在直视下全部切除,不但视神经和视交叉减压充分,动眼神经减压也充分,对垂体瘤卒中治疗更彻底,愈后良好。因术前均有动眼神经瘫,术中注意充分松解动眼神经,才能使动眼神经瘫尽早恢复。1例病人因肿瘤体积较小(Ⅲ型),从鼻蝶入路切除,在MRI冠扫层面上看肿瘤向侧方压迫海绵窦,但未侵入海绵窦,且动眼神经瘫为不完全性,从鼻蝶入路完全可以达到减压的目的。我们体会此6例病人之所以恢复良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早期手术;②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③术中确认动眼神经被彻底减压;④尽量全切肿瘤,使视神经和视交叉减压充分。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18.

[2]王任直,任祖渊,苏长保,等.垂体瘤卒中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11:255.

眼科治疗范文5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087

弱视是一种严重损害儿童视力的眼病,它不但影响儿童的视觉发育,同时严重阻碍儿童双眼视的建立。弱视患者没有很好的双眼单视功能,难适应科技发展需要的双眼视觉功能,因此弱视的早期发现与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应该关心和思考的问题。2008年6月~2010年6月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312例(468眼),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弱视是一种严重损害儿童视力的眼病,它不但影响儿童的视觉发育,同时严重阻碍儿童双眼视的建立。弱视患者没有很好的双眼单视功能,难适应科技发展需要的双眼视觉功能,因此弱视的早期发现与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应该关心和思考的问题。2008年6月~2010年6月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312例(468眼),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弱视儿童312例(468眼),初诊年龄3~14岁,平均6.3岁。屈光不正性弱视151例(302眼),斜视性弱视98例(98眼),屈光参差性弱视58例(58眼),形觉剥夺性弱视5例(10眼),轻度弱视122眼(26.1%),中度弱视300眼(64.1%),重度弱视46眼(9.8%),中心注视385眼(82.3%),旁中心注视83眼(17.7%)。

一般资料:弱视儿童312例(468眼),初诊年龄3~14岁,平均6.3岁。屈光不正性弱视151例(302眼),斜视性弱视98例(98眼),屈光参差性弱视58例(58眼),形觉剥夺性弱视5例(10眼),轻度弱视122眼(26.1%),中度弱视300眼(64.1%),重度弱视46眼(9.8%),中心注视385眼(82.3%),旁中心注视83眼(17.7%)。

方法:所有患者常规眼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眼病,用1%的阿托品眼膏散瞳,每日3次,连用3~6天(合并内斜者用4~6天)[1],睫状肌完全麻痹后,检影验光、配戴矫正眼镜。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全遮,视力提高至2眼视力相差两行以内改为半遮,遮盖比例按年龄,即3岁3:1,4岁4:1,依次类推。对需遮盖,不配合遮盖疗法的用压抑法。远视性做近距离精细目力训练,如穿珠子、描画、插图版。西安产的增视仪治疗。同视机做双眼视功能训练治疗。每15天或1个月复查1次,以后根据视力变化适当延长复查时间,视情况调整训练时间及遮盖比例,每3个月或半年散瞳验光1次,调整矫正镜度数。

方法:所有患者常规眼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眼病,用1%的阿托品眼膏散瞳,每日3次,连用3~6天(合并内斜者用4~6天)[1],睫状肌完全麻痹后,检影验光、配戴矫正眼镜。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全遮,视力提高至2眼视力相差两行以内改为半遮,遮盖比例按年龄,即3岁3:1,4岁4:1,依次类推。对需遮盖,不配合遮盖疗法的用压抑法。远视性做近距离精细目力训练,如穿珠子、描画、插图版。西安产的增视仪治疗。同视机做双眼视功能训练治疗。每15天或1个月复查1次,以后根据视力变化适当延长复查时间,视情况调整训练时间及遮盖比例,每3个月或半年散瞳验光1次,调整矫正镜度数。

疗效判断标准:按全国儿童弱视防治组1996-04制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疗效评价。①无效:包括视力退步、不变或提高1行者;②进步:视力增进≥2行者;③痊愈:视力恢复≥0.9,随访2年视力仍保持正常者[2]。

疗效判断标准:按全国儿童弱视防治组1996-04制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疗效评价。①无效:包括视力退步、不变或提高1行者;②进步:视力增进≥2行者;③痊愈:视力恢复≥0.9,随访2年视力仍保持正常者[2]。

结 果

结 果

弱视儿童312例(468眼),进步466只眼,其中治愈372只眼(79.5%),无效2眼(0.4%),总有效率为99.6%。弱视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各种类型中,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最好。中心注视治愈率明显高于旁中心注视者;年龄越小疗效越好,3~5岁组治愈率为84.2%,6~9岁组治愈率为75.9%,10~14岁组治愈率为68.3%。结果见表1。

弱视儿童312例(468眼),进步466只眼,其中治愈372只眼(79.5%),无效2眼(0.4%),总有效率为99.6%。弱视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各种类型中,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最好。中心注视治愈率明显高于旁中心注视者;年龄越小疗效越好,3~5岁组治愈率为84.2%,6~9岁组治愈率为75.9%,10~14岁组治愈率为68.3%。结果见表1。

讨 论

讨 论

弱视的疗效与弱视程度、类型、注视性质、年龄有关系。弱视程度越轻,效果越好。各种类型中,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最好。中心注视效果高于旁中心注视者。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本组3~5岁治愈率为84.2%,10~14岁治愈率为68.3%,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明显的差异。3岁前是儿童视功能发育的关键期,8岁前为敏感期[3],学龄前如果能及时准确进行弱视治疗,治疗效果最佳。对弱视治疗,准确检影验光,配戴矫正眼镜,是弱视治疗的关键一步。遮盖治疗可阻断健眼的形觉和光觉刺激,清除由于刺激注视眼而对弱视眼的抑制作用,锻炼弱视眼。达到双眼视力平衡后改为半遮以巩固疗效。增视仪可激活视觉细胞,兴奋视觉中枢,有利于视觉发育及提高视力。同视机治疗主要是脱抑制,建立同时知觉,扩大融合范围[4]。总之,综合疗法是一种治疗效果显著的儿童弱视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弱视的疗效与弱视程度、类型、注视性质、年龄有关系。弱视程度越轻,效果越好。各种类型中,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最好。中心注视效果高于旁中心注视者。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本组3~5岁治愈率为84.2%,10~14岁治愈率为68.3%,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明显的差异。3岁前是儿童视功能发育的关键期,8岁前为敏感期[3],学龄前如果能及时准确进行弱视治疗,治疗效果最佳。对弱视治疗,准确检影验光,配戴矫正眼镜,是弱视治疗的关键一步。遮盖治疗可阻断健眼的形觉和光觉刺激,清除由于刺激注视眼而对弱视眼的抑制作用,锻炼弱视眼。达到双眼视力平衡后改为半遮以巩固疗效。增视仪可激活视觉细胞,兴奋视觉中枢,有利于视觉发育及提高视力。同视机治疗主要是脱抑制,建立同时知觉,扩大融合范围[4]。总之,综合疗法是一种治疗效果显著的儿童弱视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郝淑琳,朱赛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综合治疗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9):1899-1901.

1 郝淑琳,朱赛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综合治疗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9):1899-1901.

2 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3):97-98.

2 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3):97-98.

3 杨景存.眼外肌学[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94:214.

3 杨景存.眼外肌学[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94:214.

4 牛兰俊.斜视新概念[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联合出版社,1995:109-110.

眼科治疗范文6

关键词:布林佐胺; 马来酸噻吗洛尔;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眼内压升高、视野缺损及视功能损害是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其发展具有不可逆性[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控制眼压,以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2]。本研究旨在探讨比较布林佐胺与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期为该疾病的临床用药提供更多参考经验。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82眼)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30例42眼)和观察组(n=30例40眼)。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相关诊断标准[3],并排除药物过敏体质、眼部感染性疾病、眼底疾病、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58岁,平均(47.3±5.6)岁;病程4月-5年,平均(3.6±0.5)年。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2-60岁,平均(47.9±5.8)岁;病程5月-6年,平均(4.1±0.7)年。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大体一致(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1滴,2次/日治疗;观察组给予1%布林佐胺滴眼液1滴,2次/日治疗。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和4周后检测眼压,并进行组间差异。治疗过程中,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6.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比较分析,以P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眼压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周、2周、4周,两组眼压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眼压水平比较 (x±s,mmHg)

a: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9例(30.0%)发生不良反应,其中4例口苦,2例眼刺痛,1例心率减慢,2例视物模糊。观察组2例(6.7%)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眼刺痛1例,视物模糊1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2=5.45,P=0.02)。

3 讨论

青光眼是常见的眼科疾病,其病变不可逆,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控制,病情进展,即可能出现失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临床上,药物治疗虽然不能逆转视力丧失过程,但是能够延缓疾病的进展,有效避免失明的发生[4]。研究显示[5],眼压升高与青光眼不是完全对等关系,但眼压升高是青光眼唯一可控的危险因素,控制眼压不仅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能避免视功能损害的进一步加重。因此,控制眼压是目前青光眼治疗的一个重要目标。

马来酸噻吗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在青光眼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具有强效的降低眼压作用[6]。但是,长期应用后,可能会出现眼刺痛、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而且对于患有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其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探讨。近年来,新的控制眼压药物逐渐应用于临床。其中布林佐胺滴眼液是一种新型的杂环磺胺类碳酸酐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睫状体内的碳酸酐酶同工酶II减少房水生成达到降低眼压目的[7]。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马来酸噻吗洛尔与布林佐胺滴眼液均能有效降低青光眼患者的眼压,且疗效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方面,治疗后,布林佐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表明该药安全性更好。

综上所述,布林佐胺与马来酸噻吗洛尔均是青光眼的有效治疗药物,均能显著降低眼压,但布林左胺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选择。

参考文献:

[1].葛坚,郭彦,刘奕志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2001,37(5):355-358.

[2].吴鸿雁,尹金福.青光眼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临床调查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10,46(6):494-498.

[3].韩德民,王宁利.眼科学新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2:290-292.

[4].徐岩,吕柳.抗青光眼药物缓释的研究进展[J].中华眼科杂志,2014,50(12):946-951.

[5].葛坚,黄晶晶,蓝卫忠等.国内外青光眼领域近五年进展[J].中华眼科杂志,2010,46(10):893-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