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的生长过程范例6篇

绿豆的生长过程

绿豆的生长过程范文1

自然课上,老师要我们回家做好作业后种各种豆子。

我回家中的是绿豆。你们可别看绿豆个子小,它生长的速度可是豆子中最快的。我首先把绿豆种进了泥土里,然后再浇一些水在里面就完工了。但有一点要注意:有绿豆的这块土地,每天要晒到太阳,每天要浇一点水,也不能浇太多的水,要不然绿豆就会被淹死的。

第二天,我看见这块泥土有点鼓了起来,我蹲下一看,奥哦!原来是绿豆昨天喝饱了水涨起来了。接着我拿起喷水壶往泥土上浇水。第三天,我看见绿豆长出了一点点小嫩芽,尖尖的正朝向天空。我还是拿起喷水壶往上面浇了一点水。第四天,小小的嫩芽长出了一个很小的苗苗,真漂亮。我又往上面浇了一点水。第五天,小苗苗长出了两片小嫩叶,我看见了好开心啊!到了第六天,我看见小苗苗变得更“强壮”了。我高兴的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妈妈……

大自然真是奇妙啊!我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喜欢观察了。我想,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要多花些时间来照顾这颗苗苗了。

上海市永清小学二年级:赵雨涵

绿豆的生长过程范文2

绿豆芽有点发红能吃吗 红红的绿豆芽是完全可以吃的,因为它是绿豆芽在生长过程中的可见光,而绿豆芽中的花青素对不同条件下的反应也不一样。更好地理解这一点,这一种红色是绿豆芽中花青素的颜色,它和叶绿素一样,完全无毒。绿豆芽在制作和保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光、保暖、保暖,这样才能保证它不会被染成红色。绿豆芽是一种味道美可口的蔬菜,富含维他命和其他营养成分,但.在制作绿豆芽时要注意它看起来太长了.这一惯例并不可取。绿豆芽本属植物,是绿豆发芽后产生的芽,既保留了绿豆原有的营养成分,又具有甘平无毒,解酒毒,热毒解毒等功效。绿豆芽发芽时,蛋白质转化为天门冬素、维他命C等物质。但是,到了10~15cm的时候,绿豆中的营养成分就会流失20%左右。所以,绿豆芽一般不能超过6厘米长,而且应该以粗壮为主。

绿豆芽隔夜可以吃吗 煮开的豆芽做了当日就吃了,不可以过夜。

沒有煮的豆芽菜能够拿包装袋包起來放入电冰箱储存,不适合放许多天。

绿豆芽对胃好吗

肠胃不好的人可以吃绿豆芽,里面的维生素c特别的丰富,而且营养价值也特别的高,吃了之后会给身体起到清热降火的效果,还可以消肿利尿补肾。肠胃疾病的人是需要在饮食上,多吃一些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出现了疾病,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绿豆芽适宜温度是多少

绿豆的生长过程范文3

温州市黄龙第一小学四(5)班李忆恺

一天,我看到一本自然科学的书上记载了绿豆发芽的生长过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而且好神奇啊!于是,我好想看清绿豆的真正面目和知道绿豆一天一天长大的生长过程。接着我就来开始探索绿豆的奥秘。

小小的绿豆圆圆的身体,胖胖的很可爱,穿着绿衣裳。我抓了一把绿豆放在盛满了清水的碗里,绿豆好像绿色的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玩着,可爱极了!到了第二天绿豆开始游到水面上,探出了小小的脑袋,从白胖胖的身体中间,发出了小小的嫩芽;第三天,绿豆就脱了绿色的衣裳,发出白白的嫩芽,一天、两天、三天……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小芽儿一天一天慢慢地长高了、长大了,芽儿越来越高、越来越长,碗里的水越来越混沌,开始发出一股难闻的臭味儿,好像小鱼儿的鱼腥味儿,难闻极了!

绿豆的生长过程范文4

今天,科学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要求我们去观察绿豆芽生长的过程并把它记录下来。

于是,一回到家。我就问妈妈要了一些绿豆,并选择了一些饱满的,种皮没有破裂的绿豆大概十颗左右。我找来了一个盆,把绿豆放了进去,接着放了一些水,这些水刚好覆盖住绿豆,并把它放在我的书桌上。这样有利于我观察。

第二天,绿豆因为水长时间的浸泡,绿豆就开始发芽了!绿色的皮裂开了一道小缝,有一个幼小的芽露了出来,好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儿在吐露着小舌头,有些绿豆只是稍微破裂了一些皮,并没有露出嫩芽。又过了几天,绿豆芽长得更大了,一条长长的绿豆芽就像一根胡须一样,细细的,白白的,真有意思。

我仔细的观察着这些绿豆芽,我发现豆妈妈把豆宝宝生下来了,一个个豆宝宝把脚都立起来了,而且豆妈妈的颜色也发生了变化,变成有点粉色的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想这个疑问只有问我们的科学老师了。

绿豆的生长过程范文5

我回到家,马上就问婆婆:“婆婆,家里有豆子吗?”婆婆说:“豆子倒是有的,但你拿豆子干嘛呢?拿哪一种豆子呢?”我说:“这是其中一项作业,就拿绿豆吧!”婆婆给了我绿豆,我迅速的拿了一个纸杯,然后用牙签在纸杯底下穿了一个孔,接着在纸杯下放了一块海绵,最后放进绿豆加少量的水,就把纸杯放在桌上面。我目不转精地盯着绿豆子们,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那豆子一点儿变化都没有,就生气了说:"该死的豆子,你怎么还不发芽呀!"正在这时妈妈走了进来,对我说:“傻孩子,豆子那有这么快就发芽呢,最快得36个小时后才长出芽来呢!”

第二天放学回来,我就急不可待的跑到纸杯旁边,往杯子里仔细地瞧了瞧,呵!豆子们都长出白白嫩芽。心想:豆子两天才长了一点,还要过多少天才长大呀?

第三天早上起来,我又来到豆子旁察看豆子的生长情况,就这样连续了两天,豆子的生长没都大变化,只是嫩芽长高了一些。

绿豆的生长过程范文6

【关键词】估测 图形面积 数学实验

一、教学内容及设计构想

教学内容:图1中每个小正方形为1平方厘米,估计曲线所围成的图形面积。

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多边形的面积”,包括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的学习,之后安排了“估测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一教学内容。在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一内容中,教材介绍了两种方法,可以概括为“分类数”和“转化算”。对于估测不规则图形面积这样的学习内容,学生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呢?考虑到实际操作的便捷性,本节课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绿豆这一实验材料,学生是否能创造出独特的估测方法呢?

二、教学目标

1.巩固用分类数和转化算的方法来估测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经历实验、猜想、验证的过程来估测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感知数量和面积的关联,体会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创造性思维。

3.感知不同估测方法之间的不同,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估测方法。

三、教学实录

(一)提出问题

1.介绍每个小组的实验材料:塑料筐、一盒绿豆。

2.根据下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可以怎样来估测长方形中这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学生交流:

(1)分类数:将长方形分割成单位面积的小正方形,通过数小正方形的方法估测面积。

(2)转化算: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规则图形来估计面积。

4.明确任务:用一盒绿豆,你能创造出新的方法来估测这个图形的面积吗?

【设计意图】对于学生来讲,估测面积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能够顺利地调动已有知识和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面对着全新的实验材料“绿豆”,并用此材料估测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是一个有挑战性的任务。很多学生在课的一开始时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实验材料的特殊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方法

1.寻找实验方法,分组议一议,也可以利用材料试一试。

2.方法交流。

方法1:

生:我们小组想先用绿豆填满不规则图形,然后数出不规则图形中绿豆的数量,估计出一颗绿豆底部的大小,用一颗绿豆的底面积乘绿豆的数量来推测图形面积。

配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呈现图3。

讨论:用这个方法做实验,可能会碰到什么困难?

生:豆子很难数。

生:绿豆并不是一个规整的立体,计算底面积有点困难。

方法2:

生:我们小组在前面这组的基础上调整了一下,先将绿豆铺满整个不规则图形,然后不改变这些绿豆的数量,将它们摆成一个长方形,只要测量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算出长方形也就是原来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了。

配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呈现图4。

师:你们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

生:我觉得这个方法将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可以更精确,也更方便地算出这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方法3:

生:我们组的方法是在不规则图形的上空撒下一把绿豆,然后分e数出在长方形里面和不规则图形里面的绿豆的数量,看看两部分数量有怎样的倍数关系,它们的面积也应该具有这样的倍数关系。因为长方形的长和宽可以测量,可以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然后就可以根据倍数关系计算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了。

师:这一组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用图形中绿豆的数量关系来推测图形的面积关系。

师:你们是怎么想到用撒绿豆这个方法的呢?

生:因为我们盒子里的绿豆很少,不够铺满整个不规则图形,所以我们就想到是不是可以用撒绿豆的方法来研究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师:用这个方法到底能不能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呢?

生:我们可以试一试,做实验。

师:想一想,我们做撒绿豆的实验时,可能会碰到什么问题?

生:绿豆撒得不均匀。

师:怎样才能撒得均匀呢?每个小组拿出绿豆和筐试一试。

3.小组活动与交流。

【设计意图】面对一盒绿豆和一个长方形中的不规则图形,很多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密铺,也就是方法1,可行但是不太方便。方法2在方法1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即利用等积变形,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这样计算就方便了。得到方法3的小组因为发现绿豆不能铺满整个不规则图形,于是走了另一条路,用撒绿豆的方法通过寻找数量间的关系来推测图形面积间的关系。

(三)小组实验

1.实验要求:(1)撒一撒;(2)数一数;(3)记一记。

2.小组实验。

3.数据汇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从实验前的设计、小组合作实验(有的学生负责撒绿豆,有的负责数数,有的负责记录)、数据汇总以及后面的数据分析,这一过程对促进学生的实验意识,感受和理解数学实验的意义很有帮助。

(四)数据分析,初步推断

师:观察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又会有什么猜想呢?

生:长方形内绿豆数量是不规则图形内绿豆数量的2倍左右。我猜想长方形的面积是不规则图形面积的2倍左右。

师:通过测量,我们可以发现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17厘米和12厘米,请大家估计一下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生:17×12÷2≈100(cm2)。

师:这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和推测,猜想是否合理呢?

生:我们可以用分类数和转化算的方法来验证。

【设计意图】对于数学实验来讲,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然而要发现实验和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必须依托于数据分析。当每一组的数据逐步输入excel表中,学生能够逐步感受到数据的魅力所在,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图形几何领域与统计概率领域的跨界,两者结合成功解决实际问题。

(五)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1.学生活动:用分类数和转化算的方法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交流反馈。

生:我是用分类数的方法得到面积大约是94cm2。

生:我用转化算的方法,得到面积大约是99cm2。

3.得出结论:用撒绿豆的方法,计算出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中绿豆数量的倍数关系,可以推测出这两种图形的面积,然后根据规则图形的面积来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4.为了区别于分类数、转化算,这个方法可以取什么名称?(实验估)

5.比较这三种估测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

【设计意图】数学实验,先有猜想,再有验,最后有验证,学生经历这样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寻找到了新方法,体会数学不同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密切联系,在联系的深处发现意想不到的惊喜,增添了学习的乐趣。对于挑战课初之“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学生一定是收获了数学学习的成功感。

四、教学反思

无论是小学低、中段的学生,还是高段的学生,对于动手实验都是极其喜欢的。相对于数学基础性课程,数学拓展性课程在内容选取上有了更大的空间,因此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发生了变化。

对数学的兴趣在变化。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得益于所获得知识的未知性以及学习任务的挑战性。撒绿豆这样的实验,是否能够顺利估测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答案不得而知。正因为如此,学生有了更浓厚的兴趣。挑战性越强,未知性越强,学生越有参与的内驱力。

对数学的认识在变化。经历一个实验过程,获得美好的实验感受,叹服于实验的结果,这让学生产生了美妙的感觉,原来数学是这样的神奇,看来毫无关系的两个事件却可以如此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并且相辅相成,相依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