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童话集范例6篇

叶圣陶童话集

叶圣陶童话集范文1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1894年10月28日出生在江苏苏州府城东北隅一个叫做“协记”的小小布店中。虽然生在名曰“人间天堂”的苏杭,但是对于穷苦人民来讲,“天堂”不过是个美丽的谎言。叶圣陶在谈到他的出身时曾说过:“我家无半亩地一间屋,家况很清苦”。[1]因为晚年得子,全家对叶圣陶都寄予了厚望。叶圣陶3岁开始接受严格的家庭教育,6岁开始读私塾,11岁秀才落第,12岁考入苏州第一洋学堂――长元吴公立高等小学堂,传统的家塾教育和新思潮从此在叶圣陶的思想中交汇、萌芽、生长。1912年,年仅18岁的叶圣陶迫于家庭压力而走上了言子庙小学二年级课堂的讲台,由此开始了他长达76年的教育之路。

一时为生计,一辈子为教育

“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职业,我就告诉他:第一是编辑;第二是教员。”

“为什么啼泣?/要发展你独创的天才?/要锻炼你奋发的潜力?/要期求你意志的自由?/要受你成功的喜悦?”

――叶圣陶《成功的喜悦》

叶圣陶开始走进大多数人的视野是缘于他创作的童话。但时隔多年后,后人对于叶老的怀念和感恩开始来自于那段沉淀似金的教育岁月,来自于叶老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

1912年2月初,叶圣陶来到苏州中区第三初等学校(因学校设在苏州城内干将坊言子庙,所以又叫言子庙小学),担任二年级教员。“学生大的十一、二岁,小的七、八岁,年龄虽然相差,识见却似乎没甚上下,都不出学校、里巷、家庭的范围。”叶圣陶当年只有18岁,当他第一次来到学校和学生一起对孔夫子“行礼”,并接受学生对他“揖拜”的时候,学生们私议开了。叶老在日记中写道:“晨起即到言子庙,则学生已有小半来,见余矮小,则相与目余而私议,殆言余之不像教员也。”[2]

旧社会等级森严,就连这些见识“不出学校、里巷、家庭的范围”的小学生也以貌取人。然而不久,学生们都乐意亲近这位矮小的叶先生了,因为叶圣陶将纯美的“师德”铭刻在心中,从他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就亲近学生,爱护学生。在谈到自己是怎样当好小学教师时,他说:“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将设法消除它。对于朋友的忠诚,本该如此”。[3]叶老把“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看做是认真做教师的起码条件,“小朋友顽皮的时候,或是做功课显得愚笨的时候”,叶老总是从观察和剖析着手,再从根源上加以对症的治疗,从来不搞体罚,绝无傲态,和蔼若朋友,和学生亲密无间。叶老的朋友们都很高兴地说:“圣陶的性情,原是和小学生聚得下淘的。”

1912年3月,叶圣陶第一次领到薪水20个银元,当时他的心情很复杂:“我接在手里,重重的。白亮的银片连成的一段体积似乎很长,仿佛一时间难以数片数的样子。这该是我收受的么?我收受这许多不太僭越吗?这样的疑问并不清楚地意识着,只是一种模糊的感觉通过我的全身,使我无所措地瞪视手里的银元,又抬起眼来瞪视校长先生的毫无感情的瘦脸……”。[4]从那以后,每次领薪,叶老总要作一番反省:“这该是我收受的么?我收受这许多不太僭越吗?”然后鞭策自己以教学为本业,尽心竭力地教书育人。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叶老处处为着学生,一切以学生为本位,“凡是学生所要明晓的,倾筐倒箧,不厌其详;凡学生所要解决的,借箸代筹,惟求其尽”。[5]

在教学实践中,叶圣陶不断摸索教育的规律,因材施教。他认为七八岁为儿童想象的黄金时代,他们爽直纯洁,灵动活泼,反应捷速,好奇心盛,求知心切。在担任小学二年级教员期间,针对儿童的这些特点,叶圣陶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学习,并引导他们知荣辱、识美丑。他讲“修身”课,不是照本宣科地讲“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而是把“诚实”“反省”“正直”“博爱”“强身”“尚武”等空泛的说教编织成为精彩的故事、小说、童话,讲给学生听,使学生们感到有无穷的乐趣。

这样一位年轻有为、有创新精神、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居然为“昏庸卑劣”的教育当局所不容。1914年7月11日,言子庙小学以缩减班次为理由(由原来的四个班并成三个班)将叶圣陶排挤出校(其实,所谓“并班”是借口,言子庙小学并未减少班级)。“一朝解职,全家凝愁,贫穷如吾家,失此即入窘乡矣!”[6]遭解职后,叶圣陶出门当家庭教员,但这份工作不足以糊口,几番无奈之下,路路断绝,只能靠卖文谋生。

两年后的一天,叶圣陶忽然收到了吴宾若和王伯祥从苏州直镇吴县公立第五高等小学校寄来的信,信上邀请叶圣陶去他们那里教书。告别了繁华的都市生活,叶圣陶来到这个宁静的小乡镇,开始了他“甜津津”的乡村教师生活。就在这块乡村教育的园地上,他如一名园丁般开始了辛勤的耕耘。叶圣陶把新的思想灌注在他的工作中,注重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他热忱地希望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首先要懂得做人,日后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到校不久,叶圣陶就选择了莫泊桑的《两渔夫》,都德的《最后一课》等文艺作品供学生阅读,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他还经常给学生写一些如“直、谅、多闻”“温不增华、寒不减叶”等能够激励学生进步的文句,指导学生吟诗作文,力图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植入学生的脑海心田。一向平静的校园因为叶圣陶的加入而变得热闹了起来。在“练好身体,打倒列强”的口号影响下,学校很快开设了体育课;叶圣陶课上教学生徒手体操,课外也不断组织球类和田径运动。

叶圣陶还指导小学生把“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改编成戏剧,表演给直镇上老老少少的居民看,使水乡小镇上的人们也开始接触到了新的文化生活。自从叶圣陶到来后,吴宾若、王伯祥就把学校办成了一个实验新教育的园地:创办了农场,开设了利群书店、小商店,还搭造起了戏台,开辟了取名“百览室”的博览室及篆刻室、音乐室,自编乡土教材,等等。叶圣陶还把自己购买的中外名著、南社诗人的诗集,以及《新青年》《新潮》等刊物陈列在“百览室”里,并经常到“百览室”指导小学生吟诵诗文,教育他们要博学多闻。

每到夜深人静时分,叶圣陶就点亮书桌上那盏白瓷罩的煤油灯,在闪动的、淡黄暗弱的光亮下读书、备课、批改作业。这个时期,他在进行教育工作的同时也密切关注着社会动态,同在北京大学读书的顾颉刚、俞平伯书信往来频繁,受到的新文化运动影响使他的教育思想发生了转变,不断在教育实践中寻求改革。

教是为了不教

教学宜思殊授受,善施三育贵熏陶。

奉贻二语供尝试,莫效宋人事揠苗。

――叶圣陶《赠师范毕业生》

叶圣陶一贯主张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读“有字人书”,更重要的是学习社会,读自然、社会、人生这些浩如烟海、无边无际的“无字天书”。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学子们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规训紧紧束缚,大多数学生只能死读书本,拼命往故纸堆里钻,教师们也只是把封建八股、洋八股,不分软硬轻重填鸭式地塞给学生,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对此,叶圣陶写了一系列文章进行抨击。在《如果我当老师》中,叶老指出:“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是“滑稽”和“残酷”的,“因为学生除了听讲以外再没有别的工作,这样听讲要连续四五个钟头,实在是一种难受的刑罚”。[7]因此在叶老的教育实践中,除了讲授书本知识,更注重让学生去观察实际,使其能得到亲身的历练。在他任尚公小学教员时,曾和其他两位教师一起率学生“修学旅行”,远足昆山。一路上,叶老向同学们讲述所游历的名胜古迹,陪学生采集动植物做标本。回来之后,要求学生作游记、作记忆画。他通过这种“修学旅行”的方式,将各科教育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受到切实而亲切的教育。对于学生,叶老总是循循善诱地教导他们:“书本固然是增进经验,取得知识的一种工具,但绝不是唯一的工具。除了书本,还有实际的观察,亲身的历练,都可以增进经验,取得知识,使生活丰富起来。而且,两相比较,实际的观察和亲身的历练尤其重要。因为书本只是这些事项的记录,而实际的观察和亲身的历练才触着了这些事项的本身。人为要丰富生活,所以读书。生活是主,书本是宾。如果只顾抱着书本,离开书本,就不肯用一点心思,费一点力气,那不是为生活而读书,是为书本而读书了。”[8]远足昆山的教育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叶老又率领学生参观上海美华利钟表制造厂、商务印书馆印刷所。类似的“校外教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使他们逐步认识到:学问如大海般浩瀚无边,而书籍只是海边的一只船,正如读书只是求学的途径之一,“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

叶圣陶在指导学生作文、教育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其高明之处在于能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地启发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觉,而不是强制、苛求。他一贯主张:“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用不着‘教’”。[9]所谓“不讲”“不教”,指的是学生经过训练,达到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为了实现这种效果,教师要“随时注意减轻学生的倚赖性”,“给指点、给讲说,即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即随时准备放手。”[10]因此,叶老从不搞全盘授予和强制要求。叶老的长子叶至善在回忆父亲教授他作文时,对于“不教”有深刻的印象。原来,叶老从不教给他作文技巧、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只要求子女每天读点书,但是读什么却悉听尊便;此外还要求每天写一些东西,至于写什么也不加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花鸟鱼虫、路径山峦、放风筝、斗蟋蟀、听人唱戏、看人相骂……都可收于笔下。叶老修改子女的文章也是在不教中教。叶至善曾描写过父子们一起修改文章的情景:“吃罢晚饭,碗筷收拾过,植物油灯移到了桌子的中央,父亲戴起老花眼镜,坐下来改我们的文章。我们各据桌子的一边,眼睛盯住父亲手里的笔尖儿,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责、争辩。有时候,让父亲指出了可笑的谬误,我们就尽情地笑了起来。每改完一段,父亲朗诵一遍,看语气是否顺适,我们就跟着他默诵。我们的原稿好像从乡间采回来的野花,蓬蓬松松的一大把,经过了父亲的选剔跟修剪,插在瓶子里才像个样儿。”[11]在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有指导,有点拨,有热烈的讨论,这样的教育产生的影响更加深刻而持久。叶老的子女长大成人后个个成才,确实得益于叶老的“不教”。

叶老认为教育中必须贯穿一个“导”字,他很赞成《学记》中的一句话:“教人尽其才”,也就是教师要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开展各项学习活动,使学生“尽其才”。学生写的诗文,叶老总是认真地评改,把优秀的习作汇集展览,让更多的学生阅读欣赏,还专门写文章评价学生的诗作。学生受到叶老的影响,喜欢篆刻,叶老就不顾劳累,负责各班的篆刻课,在课余时间教学生刻图章印记、竹板、诗文等。叶老的学生皇甫墀回忆说:“叶老先生指教我们刻写的诗文往往富有人生哲理,像‘温不增华,寒不减叶’、‘直、谅、多闻’等。有一次,我刻竹板作枕臂,请先生题字,先生写了‘时还读我书’五个篆字,教育我刻苦攻读,温故知新”。[12]可见叶老的教育艺术和人格修养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

语文教育的灵魂人物

“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

在94年的生命历程中,叶老为语文教育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无怪有人说:不读叶圣陶无以教语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摘编》,以及他编写的语文教材等等,都是他为语文教育所作出的贡献。

l949年,叶圣陶在主持拟定《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时,首先提出“语文”这一名称。他解释说:“此前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13]叶圣陶指出“语文”这门功课就是学习运用语言本领的,口头说的是“语”,笔下写的是“文”。

早在1915年,叶圣陶在尚公小学执教时就为商务印书馆编撰小学国文课本。当时,学校的教材各行其是:“或有不用课本,专事选读者;或者拘泥课本,顺次讲诵者。一则漫无范围,恐失其之滥;一则执成不化,恐失其之死。”[14]叶圣陶“鉴此二弊,将课本斟酌活用”,采用教科书,但不拘泥于教科书,再自选一些文章充实教科书,这可以看做叶老改革语文教育的最初尝试。来到直中学后,他自编国文课本,用语体文作教材,这在当时一律用文言教学的背景下,无疑是一次大胆的革新,叶老因此成为我国使用白话文的最早倡导者之一。“五四”运动时期,叶老站在时代的前列,提出一系列语文教材改革的主张:“小学语文教材宜纯用语体”,“教材或由搜集,或由创作”,“力避艰古而近口说”。[15]长期的教学经验和编写教科书的实践,使叶老编撰语文教材的思想日臻成熟。1931―1949年,叶老应邀至上海开明书店从事教材的编辑和出版工作,期间他与夏尊合写的《国文百八课》等小学、初中、高中课本,成为当时语文教材的范本,《国文百八课》和《初中国文教本》的编辑思想和体例对现今的教材编写仍有借鉴意义。叶老始终抱着试验和改革的态度,“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为语文教材的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除了编撰语文教材,叶老还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叶老一贯关注儿童的成长,他认为“小孩是将来的人,他们尤其需要诗”,因此,写作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歌成为叶圣陶创作儿童文学的第一步。早在1920―1921年间,叶圣陶就创作了《拜菩萨》《成功的喜悦》《小鱼》《两个孩子》和《损害》等多篇小诗,既教育儿童,又提醒成人关注儿童教育的问题。1921年冬天起,叶老又开始致力于童话的创作,出版了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鲁迅先生评价道:“给中国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1931年,他出版了第二部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之后,又写了《聪明的野牛》《鸟言兽语》《冥世别》等童话,还创作了童话歌剧《蜜蜂》《风浪》等。叶老用他充满“爱”“善”“纯洁”的语言,为天真无邪的孩子描绘出一个美妙的世界,让他们的心灵能获得陶冶,永远保持其纯洁无瑕的本性。

叶老一生为人真诚质朴,最厌恶浮名虚名,生平以哗众取宠为耻。40年代初,叶老曾应四川某大学聘请,担任教授。当时他已在多所大学教书,又是知名作家,可到校后,在经历栏中只写了四个字――“小学教师”,这一方面是因为叶老历来低调,不喜欢炫耀自己,另一方面则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小学教师”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是一项光荣的事业。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身上兼而有之”。叶老在为人和为事上的言传身教,永远是后来者的楷模。

附录一:

叶圣陶论小学教师

称职的种植家栽培植物,虽不能增加植物的可能性,却能渐渐改良那不良的遗传性和环境。不称职的种植家非但不能改良遗传性和环境,反而阻遏可能性,那么植物就糟了。如今把植物比做小学生,小学教师便是个种植家。栽培小学生有效没有效,只有他负责任。

――叶圣陶 《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

叶圣陶论小学教育

我将特别注意,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想“教育”这个词儿,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往粗浅的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

――叶圣陶《如果我当老师》

叶圣陶论教材教法

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老师的善于运用。我国有一种至今还相当普遍的观念,认为“教”就是老师讲课本给学生听,“学”就是学生听老师讲课本。如果真的照这样做,学生得到的益处就非常有限。学生要学的,不光是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各科的学习中学会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这是他们一辈子的工作和生活的第一需要。要使学生养成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并不是容易的事,这就更需要探讨各科教材的教法。

――叶圣陶《关于探讨教材教法的几点想法》

附录二:评价叶圣陶

他的逝世,使文化教育界失去了一位巨人,是中国人民的一个重大损失。哲人已萎,典范永存。

――新华社《叶圣陶同志生平》

叶先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从选题、阅稿、审校、加工、校对、装帧设计、宣传发行到处理作者投稿和读者来信,都是呕心沥血,事必躬亲,而且数十年如一日,不因地位的改变而改变。

一直到耄耋之年,在两耳失聪,一目失明,一目弱视,健康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圣陶先生仍然希望“多活几年,多做些有益的事”。谢世前一个月,即1988年1月16日,圣陶先生挥笔写下“老有所为”四个大字。这是他留在世上的最后手迹,也是他晚年的心情写照。

――史晓风《圣陶下成长――叶圣陶先生廿周年祭》

参考文献:

[1][2][4][5][6][8][10][12][14][15]《中国现代教育传》编委会.中国现代教育家传[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89-123.

[3][7]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7.

[9]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720.

[11]叶至善.花萼与三叶[M].北京:三联书店,1983:3.

叶圣陶童话集范文2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小说家、童话文学家,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集《隔膜》、《城中》、《线下》、《火灾》,诗集《雪朝》(与朱自清、周作人等合著),散文集《未厌居习作》,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叶圣陶教育思想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系统性的重要贡献。这一教育思想,以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为逻辑起点,形成了唯物辩证的中国教育改革之学;在探索和回答中国教育改革实际问题中,精辟、独到地揭示了中国现代教育基本原理;在总结和提炼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经验中,发展、创新了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来源:文章屋网 )

叶圣陶童话集范文3

我对爱书的人一向是高看一眼的,觉得他们的爱和坚守,在这个时代有一种非凡的意义和价值。爱书和读书都需要一种特别的定力,那是一种出自本能的自然之爱,纯净之爱,依赖的并非是毅力和恒心。安武林和孙卫卫都是我的好朋友,他们俩是纯粹的书痴、书虫,这在儿童文学圈子里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曹文轩(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家连线]

孙卫卫,20世纪70年代生于陕西周至,1998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编辑、总编室主任、编委等职。现为机关工作人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六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儿童文学作家班)学员。

出版有儿童小说《班长上台》、散文集《正好年轻的故事》等文学作品十余部。获过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中国新闻奖、全国人大好新闻奖等。有作品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全国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等。

喜欢买书,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工作,喜欢干净整洁,喜欢江南,喜欢大海,喜欢慢慢地长大。

[内容简介]

《喜欢书》收录的是孙卫卫近五年来和书有关的日记——或读书,或买书,或淘书,或赠书,或想书等等。这些日记,亲切,自然,娓娓道来,似乎在和读者很随意地聊天儿,阅读后的收获不亚于读到一本本大书,因为作者把对几百本书的感悟,把名家的思考都凝结在他的日记里。同时附有作者喜欢的书的封面图近三百幅,《喜欢书》也可以当作一本励志书阅读,作者想告诉大家,只要努力,只要踏踏实实往前走,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精华分享]

同学们,孙卫卫老师在书中用朴实的语言叙述了他与书相伴的故事,把我们带到那些充满童趣的日子里,看到阳光、笑容、温暖、友情……下面刊载的是《喜欢书》部分章节的精彩内容,一起来欣赏吧!

叶家人的认真

2009年11月5日 周四

1983年,六十五岁的叶至善为他的父亲叶圣陶整理序、跋、前言、后记,这就是当年出版的《叶圣陶序跋集》。2007年,叶小沫整理他父亲叶至善一生写的序和跋,两年后结集成《叶至善序跋集》。

叶小沫是1947年出生的,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她已六十岁了。

我没有读过叶小沫的更多文章,仅就读过的,尤其是她为父亲这本书所写的后记,觉得她和她的父亲、祖父一样,是一个认真的人,一个踏实的人。

对于叶家的人,我向来非常敬佩。他们有渊博的知识,更有高尚的品格,这可能是家风的熏陶。故去的有叶圣陶和叶至善,正当年的有叶兆言(叶圣陶的孙子),都可以称得上谦谦君子,做事也极为认真。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我想他老人家一定不是随随便便说这个话的,是他对人生的总结和体会。

叶至善从1986年开始编辑父亲的文集《叶圣陶集》,到1994年告一段落,耗时整整八年,共二十五卷,七百多万字。2001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决定重新出版《叶圣陶集》,已八十三岁高龄的叶至善又将这七百多万字通读了一遍,对每一集进行了修订,并为他的父亲写出了三十六万字的传记《父亲长长的一生》。后来他病倒了,新书出版后,他在病床上看到了这本书,此后不到半年,就去世了。

叶小沫说她父亲把写序作跋当作与读者交心的机会,每一个字都是用心写的。他希望阅读的人能从中得到启发,跟他分享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教训,哪怕是一点点。

我很遗憾,叶至善先生活着的时候,我是有拜访他的机会的。2004年,他获得韬奋出版荣誉奖,我所在的报社要给他做一个专访。我如果要求去采访,应该可以当面向他请教的。

文比人长寿。叶老去了,他的文章在,他的精神在。

一本收藏一本阅读

2010年3月9日 周二

3月7日,央视《小崔会客》播出对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的专访。主持人崔永元问柳署长一年读多少本书,柳署长说,他过去一年至少看两百本书,现在大概也是。

大家听后都很吃惊。崔永元说:“多少?两百本,天哪!”

柳斌杰署长说他很早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那个时候特别是在学校读研究生时,老师要求每年至少读两百种以上,还要做笔记。

柳署长介绍他读书的一个方法——没有读的就不上架,放在办公桌上,等读过后再收起来。

我平时会买很多书,也会收到一些书,放得到处都是,要找到某本书很不容易,署长的这个方法,以后可以借鉴。把新书集中到一个地方,读过后再正式归位。

其实,会看书的人,都不是每一本书一字不落地读下来,可以挑着看,可以作为资料,经常翻看。书要为我所用,从书中获取知识,提高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我一直都这么想,但是,面对喜欢的书,还是不舍得在上面画记号。我决定,如果真是好书,一开始就买两本,一本阅读,涂涂画画;一本收藏,爱护有加。

向吴非老师致敬

2010年9月10日 周五

遇到青年教师,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向他们推荐吴非老师的文章,不厌其烦地讲我阅读后的心得。吴非老师先前出过的几本书,我也买来,送给他们。我知道他们读后,会和我一样受到教益,也会和我一样,把自己的心得讲给更多的人。

我从小就对教师的职业心存敬畏。回忆我走过的路,我觉得一位好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怎么说都不为过。不仅仅是教你做学问,更重要的是做人。做人这两个字听上去似乎很大很虚,但是,你只要注意,它是实实在在伴随在我们身边的。比如:如何走路、如何与人交往、如何称呼别人、不要做他人讨厌的事、不要妨碍别人,等等。看似小事,但如果没有做好,会影响我们的成长。

《致青年教师》是吴非老师的新著,也被称为告别讲台之作,因为他就要退休了。吴非老师教书育人一辈子,很多心得都通过他的文章呈现在人们面前。读他的文章,是在接受他的教诲。这样的教诲,有时候会让我们感到脸红,敲打着我们的心。比如,因为老师的气度小,教出来的学生也是小肚鸡肠,成不了大器;不要保留学生的检讨书;教师的心中要有阳光;力戒浮躁,不要着急,要“苦干”,等等。

他说他经常憧憬这样的图景:在早晨的阳光中,孩子们哼着歌向学校走去,有时能停下来看看太阳;学生能经常向老师提出有意思的问题,课堂上经常有愉快的笑声;中午,他们能吃上一份由政府提供的、全国城乡同一标准的营养餐;学生能保有自己的爱好,下午四点起,他们在球场上奔跑叫喊,或者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在实验室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晚上,做完作业后,捧起一本诗集,轻声地读给妈妈听……

我看到网上有很多教师都喜欢吴非老师的文章,把他当作为人师的楷模,他的博客人气很高。虽然,他经常对教师们一些不好的做法提出批评,有时还很尖锐,但是,大家都理解他的苦心,理解他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责任感,并和他一起把这样的爱扩大。

这样的教师越来越多,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

叶圣陶童话集范文4

语文教育与生活,作为两种社会现象,它们有着内在的联系。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的重要奠基人叶圣陶先生,他的语文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在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上的论述上,见解独到而深刻。

语文教育是生活所需。语文教育并非应某一个人的心血来潮而出现的,它是应生活的需要才产生的。叶老说:“咱们为了生活上的需要,从小就学习语言。”1“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在叶老看来,作为一个现代公民,需要进行广泛的社会交流,语言文字的应用是最基本的工具,否则就缺乏必要的生活能力。为了生活的需要,就必须在学校设专门的语文课程,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专门训练。

现代哲学告诉我们,一切理论、一切科学、一切知识都以生活为基本的前提。没有生活,一切理论、科学、知识都成为无本之末、无源之水。语文教育,作为学科理论、学科实践、学科知识体系,自然,生活是它的根,离开了生活,其意义将不复存在。“我们生活在自己的具体的周围世界之中。而我们的一切关注如努力都指向这个世界。”3握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这个地球,无异于异想天开。学校设置语文课程,学生接受语文教育,要想脱离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从根本上说,不可思议。我们关注语文教育,努力实施语文教育,如果无视生活的要求,生活的变化,关起门来搞封闭式训练,其效果将令人怀疑。胡塞尔指示:“生活世界始终是在先被给予的,始终是先存在着而有效的,但不是出于某种意图,某个课题,不是根据某个普遍的目的而有效的,任何目的,都以这个生活世界为前提。”4在最普遍的意义上,生活是根、是本,它先在性地规定了语文教育。

学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从根本上说,人一生下来,就存在着学习语言的环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及其它成人都是学习语言的老师。长期的耳濡目染,长期的语用实践,逐步学会用语言与人交往,满足小范围的交往需要。然而,叶老告诉我们:“平常说的语言往往是任意的,不免有粗疏的弊病;有这弊病,便算不得能够尽量运用语言;必须去掉粗疏的弊病,走到精粹的境界,才能算得尽量运用语言。”5为了更好地与人交往,语言就必须进到精粹的境界。而且,习得的语言,大多为方言。而方言,只在方言区才有效,方言区之外,交际就困难,给不同方言区的人交流思想、学习经验等带来不便。封建时代,小农经济占支配地位,自给自足,掌握了方言就可以满足小范围交际的需要。“现在,全国的人正在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在一切工作和斗争中,彼此的思想必须充分交流,有一点儿障碍就是损失,与别人根本没办法进行交流了。因此,说话要说全国人通用的话,写东西要照全国人通用的话写。这样,说出来的写一来的才能使极大多数人了解,一个人才能跟极大多数人交流思想。”6学好用好普通话,才能更好吸取他人的智慧,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学普通话,正是语文课堂所要训练的。而且,从小在学校学习普通话,也是最有效的。

语文教育的生命在于为生活服务。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语文教育服务生活的大方向,语文教育就要努力做好“服务”大文章。其实,在十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谆谆告诫:“你们要更深、更透地体会教育方针的精神。……服务,怎样才能服务得更好。”7语文教育怎样才能更好地为生活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叶老认为要在根本上下功夫。他虽然没有直接论述,但我们从他精深的思想中,仍然可以窥见他的语文教育服务观。他说:“咱们生活,咱们劳动,咱们学习各种知识,咱们做各种工作,非跟别人打成一片不可,非彼此了解不可。跟别人打成一片,彼此了解,全靠语文,语文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8从根本上指明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服务。其实,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不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任何人总要直接间接地与别人打交道,与别人交流信息,向别人学习经验,这就离不开语文文字的运用。尤其是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社会更加开放,交流更加频繁,市场面前,总是先交流信息后交流商品。信息交流最实用的工具便是语言文字。不可想象,一个不会熟练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现代人,能在市场大潮中显身手。叶老曾在各种场合,语重心长,一再重申,语文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吸收与表达的能力。听与读是吸收,说与写是表达,这是最基本的四种语文能力。他说:“吸收与发表并不是生活上的点缀,都是实实在在的必要。人既然生活在社会里,社会里既然有这么一种文字,作为交流经验思想情感的工具,若不能凭文字吸收人家的经验思想情感,用文字发表自己的经验思想情感,吃亏之大是不必说的。”9培养学生吸收与表达的能力,语文散育才算服务现代生活。

语文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切近生活的语文教育“教什么”,在学术界存在众多分歧。有的认为语文教育的内容包括基本能力训练、语言基本素材、语文基础知识、典范文章及课外活动。也有的认为语文教育的内容是“传授给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态度的总和。”9在教育实践中,语文教师实际上也有属于自己的内容观,并付诸实践。只是大多未形诸文字而已。但是,在语文教育的内容上,不论持哪种观点,抱什么看法,人们必然会问:内容缘何而来?“问渠哪得诸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活水在哪里?在生活,这是叶老的一贯主张。以写作为例,叶老就有详尽的阐述。

写作并不神秘,它只是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经验思想情感的文字表述。他说:“咱们每天认识些事物,研究些问题,习惯地完成一串串的思想过程。写作不过是把它写到纸上去罢了,并不是什么特别稀罕的事儿。”11“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出来。”12长期以来,一些人的心目中,把写作看得很神秘,认为一般人缺乏写作的基础,没有写作的本钱。叶老却明白地告诉每一个人:生活就是基础,生活就是本钱。人人都在生活,人人都有基础,人人都有本钱。他认为“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指上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13写作不为特殊目的,而是为了生活的需要。撩开了神秘的面纱,使人们认识到了写作的本质,从而明确人人能学会写作的道理。

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对于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叶老有一个形象而生动的比喻,他认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13生活为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有了生活,写作的素材就不会枯竭。“必须根源于现实生活,文章才真能写通,写来才真有意义。”15作文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要养成写作能力,第一宜着眼于生活和发表的一致;说明白点,就是发表的必须是自己的意思或情感,同时,又正是这意思或情感。”16“生活和发表的一致”,无疑是要求所写的必须是生活,是生活中所产生的经验思想与情感,而不是写空话、假话,抒虚情假意。文章内容源于生活,文章才有生命力。更进一步,他还认为,生活是丰富的,写的东西大多了”。

生活的质量决定着作文的质量。他说:“好文章是深度生活的产品,生活的深度不够,是勉强不来的。”17生活的深度,在叶老看来,也就是生活充实。“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生活充实的含义,应是阅历得广,明白得多,有发现的能力,有推理的方法,情性丰富,兴趣绕富,内外合一,即知即行等等。”18那么,怎样才能有充实的生活呢?“要有充实的生活,就要有合理与完好的思想、情感;而作文就拿这些合理与完好的思想、情感来做原料。”19对于作文散学而言,要使学生有充实的生活,致力于“训练思想与培养情感”。20

语文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而生活是广阔的,是不是生活中的一切都可拿到语文课堂上或者干脆将课堂搬到生活中去呢?叶老认为,大可不必,语文教育要有凭介,这凭介就是教材,要以教材为例子来进行。当然,作为凭介的教材,其内容就必须贴近生活。轮子在《〈开明图语续本〉编辑要旨》中指出:“本书内容以儿童生活为中心。取材从周围开始,随着儿童生活的进展,逐渐扩张到广大的社会。与社会、与自然、艺术等科企图作充分的联络。”“本书尽量容纳儿童文学及日常生活上需要的各种文体;词、句、语调力求与儿童切近,同时又和标准语相吻合,适于儿童诵读或吟咏。”21贴近生活的教材,儿童原来就绕有兴趣,不致枯燥乏味。切合生活,还必须具有时代性,现代人应读现代文。所以,在《〈开明所编高级图文读本〉编辑例言》中指出:“希望切合读者的生活与程度。就积极方面说,足以表现现代精神的、现代化生活有关涉的,为现代青年所了解的,所能接受的,才入选。22教材反映火热的社会生活,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是现代语文教育在内容上的体现。

语文教育要介入生活。语文教育一头联着课堂,一头联着生活。两头热,两头相联,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远离生活,脱离生活,是走死胡同。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就是严重脱离生活、关起门来搞应试的典型。对此,叶老给予了无情批判:“古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生活合不合适,有用处没有用处;……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的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禀’,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识,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23在谈到训练儿童说话能力时,他认为最好的途径是:“与儿童一起生活”而且“这里所谓一起生活,并不只是住在一处地方的意思,正是要接触他们的内心,而且完全了解,而且他自己差不多融和在里头。”24与儿童一起生活,与儿童打我一片,就可以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达到心灵的交流,教学才不至于游离学生的实际,从一已之念出发,一厢情愿地进行灌输。他还说:“图文科的目标在养成阅读能力跟写作能力,阅读跟写作可须切近现代青年的现实生活。”25一句话,生活中的听说读写与语文教育的听说读写融为一体,才是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

注释:

1 2 5 11 13 14 15 17 18 19 20 21 22 2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80年版,210页,2页、226页,225页,603页,127页,359页,353页,309页,66页,193页。

6 7 8 9 12 16 24 25:《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94年版,425页,194页,159页,157页,77页,33页,28页,43页。

3:胡塞余《现象学与哲学危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88年版,133页。

4:《胡塞余全集》461页。

叶圣陶童话集范文5

近年来,“生活作文”教育研究逐渐由“习作内容的真实”迈向“习作过程的真实”。在实施过程中念好“真”字诀,更加关注鲜活主体的真诚习作态度、无痕情境中的真恰习作目标、发展思维的真效习作训练、丰富体验中的真切习作认知,将作文学科价值科学转化为学生学力。

[关键词]

生活作文;内容真实;过程真实;学科价值;学力

“生活作文”是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实验小学的省级课题。课题,必须有坚实的理论支撑。“生活作文”理论的根在陶行知先生和叶圣陶先生那里。“生活即教育”与“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是“同”曲同工,陶行知先生说的是教育,叶圣陶先生说的是作文教学,他们都在指引“生活作文”教育走向真实的生活,以“人”为“文”,以“文”化“人”。这个课题,从1996年开始做,做到现在,已经20年。金加锦、周志高、唐广泉三位校长率领教研团队一如既往地坚持做,认真做,探索做,不断开拓“生活作文”教育新的理论视野和实践领域。以下以笔者执教的《最美南京推介会》为例,试析将“生活作文”学科价值科学转化为学生学力。

一、科学转化,有效激活习作主体的“真实”学力

杜威“做中学”理论影响“生活作文”学科价值要科学转化为学生学力,必须念好“真”字诀,在“真实的习作过程”中提升学生学力。

(一)鲜活主体的真诚习作态度决定习作高度

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里提出“立诚最为贵”的观点――诚实地说自己的话,老老实实地反映充实的生活。《最美南京推介会》要求学生端正真诚的写作态度。首先,在写作原材料上要真实。要求学生介绍好吃的、好玩的,必须是南京当地的、原汁原味的。其次,写作情感要真挚。怀着对南京的敬畏之情,写家乡的内容,展现家乡之美,体现南京人的自豪感。再次,要注意作文与做人合一,说做一致。不仅用文字将南京好吃的、好玩的演绎得精彩纷呈,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点赞南京美味,爱护南京美景。

(二)无痕情境中的真恰习作目标点燃习作动力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诗词小说,并不是人人所需要,学生有兴致去试作,当然绝对不宜禁止,但是这并非作文教学的目标。”拔高对学生的习作要求,不是不作为,而是在乱作为。教师理应贴近学生生活指导教学,为他们现在和以后更好地生活做铺垫。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教材中已介绍了书信的写法,学生在周记或者日记中都曾写过一些好吃的和好玩的内容。在《最美南京推介会》设计中,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苹果”,摘到“好吃的”“好玩的”,学生发现作文是好写的。现在创造性地让书信载着“好吃的”和“好玩的”,载着孩子的期待去结交新朋友,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为真实的习作对象而习作,学生认为,这样的习作是有价值的。主体性得到彰显,内驱力得到调动,由“要我写”自然转化为“我要写”。4月份,笔者在江都实验小学四(12)班上过《最美江都推介会》之后不久,建湖实验小学四(2)班的孩子就收到了12封来自江都小朋友的来信。

(三)发展思维的真实习作训练提高习作能力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的大脑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超过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大脑比较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在此研究下,笔者在设计介绍好吃的美味时,让学生寻找藕粉圆好吃在哪里,预设的内容是外形、味道、做工,预设的数目没有超过3个;设计介绍好玩地方的时候,提醒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注意点是两个,让学生选择的景点是2~3个。根据韩礼德的研究:主位为话语的出发点,一般位于小句的句首位置,述位是说话者对这个出发点所做的陈述,一般位于主位之后。文章内各句子间的主位、述位是否相连可看出文意是否通畅连贯。介绍好吃的时候,将外形、味道和做工作为主位,相关的具体介绍作为述位。一般学生会潜意识地从教师提供的介绍建湖藕粉圆的范文中自然运用到这种结构,如有部分同学出现偏颇,教师可及时进行指导。根据汉语空间方位的言语表达技巧,教师在介绍好玩的地方时注意参考“点”加“方位词”的方法。学生在介绍南京玄武湖公园时,教师首先提醒他们说玄武在南京的什么地方,然后从中间和东南西北介绍玄武湖公园,这样言语表达体现了逻辑性,片段描写条理清晰,扎实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和言语表达技能。

(四)丰富体验中的真切习作认知提升习作育人

在美国学术界有广泛影响的著作《写作能力的发展》一书中,伯雷顿等人认为,写作能力与认知发展有关。在日本,在处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上,把生活放在第一位,重视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写作对习作主体生活的促进作用。在我国教育写作史上,写作也经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从为修己,到为事功,到为功名,到为文章,到为立诚,再到写作主体良好的人格意识的养成与作文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生活作文”以“人”为“文”,以“文”化“人”。遵循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将儿童的生活、实践、阅读、情趣等有机地融合在作文教育资源之中,借助儿童的言语写作、言语交往、言语成长来促进儿童生命的发展。他们在习作实践认知中“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最美南京推介会》演化成南京、建湖学生真实的书信交往,透过带着温度的语言,架起一座座友谊的桥梁,为他们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对他人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做好积淀,打好底色。“生活作文”教育逐步迈向人的“生成”境界。

二、多元开发,理性推进习作课程的“真实”发展

要在更高层次上将“生活作文”学科价值系统转化为学生学力,理应在课程论视阈下对“生活作文”习作课程继续进行开发。

(一)基于现实生活世界的“生活作文”课程资源开发

要从现实生活世界中直接开发有利于真实习作目标达成的写作课程资源。目前,“生活作文”在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研究的基础上,对习作教材进行适切儿童的“二次开发”。围绕“生活作文”开发了“生命践旅”“小公民调查”“班集体建设”等三个习作系列四个年级的校本课程教材。在此基础上,将进行跨学科的习作课程资源开发,扩大作文课程资源,焕发作文教学新的生命活力。《最美南京推介会》是从“生活作文”的“生命践旅”系列四年级校本习作课程教材《最美建湖推介会》中演化而来。

(二)基于语文能力统整的“生活作文”课程资源开发

“听说读写”尤其是“读写”能力的结合对“生活作文”课程有很深的影响,通过阅读积淀文章样式、习作技巧、习作知识。但从认知写作对深度阅读的促进来看,“读写”结合的教学还应该适度开发“习作促进阅读”的循环课程资源。将作文纸张贴在教室内或分组传阅,学生在阅读后,对欣赏的创造性的表达写上简短的评语,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悦纳个性语用。《最美南京推介会》在最后的环节借用美国教育家唐纳德・纳普提倡导的找“作文优点”,将作文纸张贴在教室内或分组传阅的方法转化成在展台上展示,评讲学生好吃的、好玩的习作,不做任何错误的标记,让全班学生用“点赞”的方法发现习作者的创意语用。“读写”成为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过程。

(三)基于现有作文课程的“生活作文”课程资源开发

《童话作文》的倡导者、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吴勇于2015年春在《江苏教育》重磅推出童话作文年度策划――适合儿童的习作课程开发研(下转第13页)(上接第4页)究,从课程论的视觉去探索童年文化生态下习作课程开发的逻辑路径、结构系统和方式方法。这些理论和实践助推“生活作文”习作课程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向更加广阔的研发领域升级跨越,研发出适合建湖学生的“生活作文”习作课程。“生活作文”这艘课程航母将载着孩子们向更远处起航。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建湖实验小学“生活作文”教育研究将在“涵养化育,自然天成”的校本理念引领下,不仅基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从教学引向育人实践。为学生漫长人生打好底色,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给他们的童年生活留下一串鲜亮的言语足迹。

[参 考 文 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魏占峰.真实的写作: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8-9).

[3]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2(1).

[4]方明生.日本生活教育作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5]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和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叶圣陶童话集范文6

关键词:巧用教材;积累;修改;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而今,尽管教师在写作上高深莫测地启发、引导,但还是只有少数学生闯出了“暗胡同”,大多数学生仍“谈文色变”。如何让学生愿意写、喜欢写,怎样让学生从“暗胡同”走进“光明”的写作中去呢?在此,就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进行一些探讨。

一、巧用教材,树立写作信心

张载有言:“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课堂是学生学习习作很重要的一个地方,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名家名篇、经典文章,怎样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呢?笔者认为凭借教材有效地进行习作教学是树立学生写作信心,激起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的第一步。这需要在巧读,理解文本,实现和作者对话的基础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通过仿写、改写、扩写、续写等方式,打开思路,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在习得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1.仿写

仿写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掌握的过程。如,学习了《白杨》《桃花心木》,就可采用借物喻人的方法来练写《行道树》《路面上的小青石》《路灯》等;学习了《鲸》《蟋蟀的住宅》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去描摹各种动植物。同时,我们还可以模仿文章典型的一方面,比如开头、结尾、精彩语句、精彩句式。这种模仿也是灵活运用已积累的词语、句式、文段、文章、几种修辞句式、有效的知识迁移,变呆板为生动,变陌生为熟悉,让童真童趣如涓涓细流跃然纸上。

2.改写、扩写

改写、扩写的过程是对文章再认识、形象化、生动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遵循文章本身合理化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过程。如,把《两小儿辩日》改写成记叙文,可把两小儿“辩”的场面写得激烈、生动。把《江畔独步寻花》扩充成一幅争奇斗艳、彩蝶翩翩、莺歌燕舞的春日江边美景等。这样的练习可以增强学生语感,丰富学生想象力,使学生的写作更加有条理。

3.续写

续写的过程则是仿写、改写、扩写的更高层次的练习。一方面,它要求学生与作者有共同契合点,并以事情发展规律、语言风格要求保持一定的承接性为基础;另一方面,它也尊重学生在语言、思维上的个性化,为学生的创造性留有足够的空间。

可见,把课文阅读作为习作题材的来源,可以消除“无话可说”,说假话、大话、空话、畏惧作文的心理,有助于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可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化写作。

二、勤于积累,丰富写作内容

生活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积累就是要学生走进生活。教育家崔峦的教学文集《求是·崇实·鼎新》中也说道:“要重视把工夫下在作文教学之外……一靠亲历、实践;二靠观察自然、社会;三靠大量阅读,广泛涉猎。”这几种都是积累重要途径,教师可有意识地教会学生观察生活,并创造条件,设置环境,引导学生捕捉写作素材,并时刻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让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嗅觉变得灵敏。

1.融入生活,捕捉写作亮点

(1)创设活动情境,写作与生活零距离

为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萌发强烈的表达欲望,教师可让习作教学贴近生活。我曾在课堂上和学生们玩“踩气球”的游戏。活动开始前,我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留意活动的开始、经过、结果,注意活动过程中人的行动表现、表情、神态、心理活动。然后,让学生通过交流、口述,最终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写出自己心中的那份快乐。

(2)学会观察,勤于“记账”

人是生活中的人,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写作素材,有的学生文思如泉涌,而有的却才思枯竭呢?关键就在于“观察”。首先,教师可结合课文的教学,在仿写、改写、续写、扩写的练写中逐渐教给学生观察周围一切事物的方法,同时,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观察到的材料中筛选出最有典型意义、最有表现力的生活现象,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2.阅读积累,加深写作功力

阅读积累是写作最重要的条件,阅读积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写作的质量,关系到一个人知识的宽广程度,以及心灵和思想的成长。为提高学生兴趣,做到勤于阅读,教师必须抓住学生喜欢童话、故事等的特点,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在阅读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同时,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学会思考的习惯,遇到某些有自己心得的语句,应在空白处做批注;对某些有疑问的地方,应在旁边质疑,这样会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乐于修改,铸就写作精品

托尔斯泰说:“必须永远抛弃那种认为写作可以不必修改的想法,改三遍、四遍,这还不够。”可见,修改是成就好文章的必经之路。那么如何修改呢?

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要先下水示范,每次习作,有目的地选若干个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片段,进行评改。这样,学生从示范中,可以具体而直观地感知修改作文的一般方法和道理,等自己修改时,就不会无从下手了。然后,通过互相评改,教师把修改权还给学生,他们怀着好奇心,很有新鲜感,因此,审视同班同龄人的作文来格外认真。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建议,从别人的文章中学到长处,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从修改中找到写好作文的信心。

四、善于评价,激起写作热情

习作教学不仅要重指导,巧批改,还要善于讲评,要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有效的评价的同时,小心呵护学生的写作热情。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可抓住文章中的闪光点写表扬性的评语;同时,也可采取生生互评、学生自评,找出对方或自己好的地方,同时给予好的建议,这样可以让他们写作起来更自信,更主动,从而在学生间掀起积极写作的热潮。每次习作之后,教师可把习作中的优秀作品汇集起来,在班级朗读或积集成册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自评作文的能力,调动写作的积极性,还能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产生强烈的攀登习作高峰的欲望。

笔者认为“暗胡同”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明灯。只要我们遵循新课标的理念,巧用新教材,拓展课堂,让学生贴近生活,融入生活,感受生活,在修改和评价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写作的乐趣,写作水平的提高才不会太远,“暗胡同”才不会“暗”,“谈文色变”的无奈才会成为历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崔峦.求是·崇实·鼎新:崔峦小学语文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5]叶圣陶.叶圣陶文集.人文出版社,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