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让我什么作文范例6篇

这样的人让我什么作文

这样的人让我什么作文范文1

1.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海伦・凯勒》。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海伦的哪些事?

2.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一起走近海伦,了解海伦。

二、 精读品味

1. 轻声读第1自然段,从中你了解到海伦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双目失明、双耳失聪)

2.那么她盲到什么程度,聋到什么程度呢?(出示句子:(1)她面对着的是黑暗和沉寂。(2)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读读这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好?为什么?

3.加了“无边无际”让我们感受到什么?你能找到一个和“沉寂”相近的词语吗?比较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再加上“死一般”的感受到什么?

4.(出示:“从此,小海伦与……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从此”指什么时候?(一岁半)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体现了她的什么?

5.这段话除了体现了她既盲又聋,还有什么残疾?

6.教师引读:“她不能――,也不能――,如果把“一声”去掉好不好?有了“一声”让我们体会到什么?

【设计意图】抓住两个关键词,初步了解海伦的残疾状态。通过句子对比推敲、换词比较,感受海伦残疾、痛苦的严重程度,同时也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细腻。通过这样的咬文嚼字,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人物,情感发生了变化。

7.连自己心中最起码的希望和要求都不能倾诉,对于一个娃娃来说,是多么残酷!如果你是小海伦,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你对未来、对生活会是怎样的态度?

8.谁能把这种痛苦、绝望之情和你的怜惜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指名读,齐读)

9.那小海伦是怎样的呢?(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

10.可以看出,此时的她还是一般的孩子,她的感受与普通小孩相同。

11.面对这样一个惨遭不幸的小女孩,人们发出怎样的感慨?(出示句子:天哪……)指名读一读这个句子。从她的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字词体会到的?(“天哪 谁 才 呀!”,都从份量和程度上说明了灾难的沉重和巨大)指导朗读这句话。

12.谁能用充满同情、怜惜的语调来呼喊她的名字:不幸的――小海伦(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换位思考,让学生充分体会海伦的悲观,绝望。同时让学生明白,当时的小海伦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寻常女孩。通过多人次的呼喊海伦的名字,从一声一声的呼喊中爆发出对她的同情,为后来对她的敬佩造成强烈的对比。

13.我们刚才读到了一个脾气暴躁的小海伦,但是后面的课文里,又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小海伦。她不再暴躁,也不再发脾气,是一件事转变了她,什么事呢?谁主导了这件事呢?

14.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提出要求:从这两个自然段中,可以看出海伦是个怎么样的人?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用“”画出来。

15.从第3自然段可以看出海伦跟原来相比有了哪些变化?(从原来的悲观绝望――有信心充满希望)是什么事使她对生活改变了态度?(沙利文引导她对水的认识)

16.(出示:“海伦猛然醒悟,原来“水”就是这种……呀!”“猛然醒悟”是什么意思?)

17.海伦是一位失聪失明的孩子,水对于常人来说看得见它流动的样子,听得见水流动的声音,但这一切与海伦无缘,她欣喜的是什么?醒悟过来的又是什么?而这一刻,她内心有什么感受呢?

18.“她心中充满了……,感到……开始。”“前所未有”指的是什么?“新的开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从此有了与以前不同的对待生活与生命的态度)

19.而这一切都是沙利文老师教拼写“水”这个教学细节引起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猛然醒悟”“前所未有”和“新的开始”等词语的挖掘探究,了解到沙利文教学“水”这一单词的细节对海伦的人生所起的重要意义。

20.默读第4自然段,这时看出海伦是一个怎样的人?(渴求知识勤奋的人)从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出来?(1)出示句子:“她不分昼夜……摸出了血。”“不分昼夜”说明了什么?(学习时间之长)(板书:不分昼夜)(2)海绵有什么特点?那“干燥的”海绵?(吸水又快又多)“甘霖”指什么?对于海伦来说,知识就是――甜美的甘露。那为什么要把海伦比作是一块干燥的海绵呢?这样比喻有什么妙处?(因为她是一个盲聋哑的人,原先没有掌握知识)从中可以看出什么?(对知识的渴求)还有哪些词体现了这个意思?(板书:拼命不停、摸出了血)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通过咬文嚼字,体会海伦的学习精神。咬文嚼字,不仅要咬嚼写什么,更要咬嚼怎么写的,妙处在哪里?

21.师引读:就这样,海伦学会了――(生接)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生接)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就这样,海伦学会了――(生接)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生接)用手指“说话”。

22.语段中“泥土”“种子”为什么要加引号?(海伦心目中的这些物体,不同于一般人的认识)

23.“就这样”是指怎么样?再次齐读这个句子。

24.对于海伦来说,学会这些容易吗?学到这里,你想用哪些成语来赞美海伦的学习精神呢?(不屈不挠、废寝忘食、滴水穿石、绳锯木断)(板书:不屈不挠)

25.读一读第5自然段中海伦的想象,说说为什么她的想象这样独特?

26.请你观察插图,为海伦多想象一下美好的画面。(出示: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她感觉到了 ,她“看”到了 和 ,“听”到了和 。)这里的“看”和“听”加引号表示什么意思?如果去掉引号,可以用什么词使句子意思不变?)

27.引读:“这些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她敢于(生:林中漫步),敢于(生:泛舟湖上),敢于(生:大胆想象未知的世界),感觉生活就像(生:玫瑰园一样美丽)。由此可见,她对生活充满了无比的热爱。

【设计意图】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获得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熏陶,同时培养语感,锻炼口头表达的能力。

28.作为一个盲聋哑的残疾人来说,海伦能学得那么好,除了自身的刻苦努力之外,还有谁功不可没?是呀,海伦不幸中的大幸是遇到了一位好老师,是她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你觉得沙利文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耐心,有爱心,教学有方,有奉献精神……)

29.学到这里,让我们怀着崇敬、折服的情感再次呼喊她的名字――不屈不挠的――海伦・凯勒。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不忘渗透对学生思想的熏陶,学会感恩。教学环节上与第1自然段的教学形成一个呼应。情感体验上让学生感受到由原来对小海伦的同情,转变到现在对她由衷的折服!

30.海伦又是怎么学会说话的,后来又有哪些成就,我们下一节课再学习。

(作者单位: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

课例展台

【片段一】

师:此处的“重担”还是指扁担和两头挑着的东西吗?(生沉默)想一想:生活中,母亲还要做哪些事?

生:烧饭、洗衣、织毛衣、打扫卫生。

师:想一想,农村的母亲还要做什么?

生:挑水、喂猪、种田、割稻子……

师:是呀,这所有的生活重担都靠母亲一个人来承受。这儿的“担子”指什么?

生:生活负担。

师:母亲的担子重不重啊?(板书:担子重)

【评析】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的方式,激活了学生前期积累的生活经验,不仅使他们深刻地理解了“重担”一词的意思,还充分地体悟到了“重担”一词的情感意味和语言意象。

【片段二】

师:(板书:泪水)生活中,你流过泪吗?因什么而流泪?

生:我伤心时流泪,我激动时会流泪,幸福时也会流泪……

师:联系实际,读读课文,文中的母亲此时是什么样的泪水呢?

生:这是激动的泪水。

生:这是幸福的泪水。

生:这是感动的泪水。

师:为什么激动、幸福、感动呢?

生:因为母亲觉得儿子长大了,懂事了。

生:母亲发现儿子特别孝顺,竟然抱着自己入睡。

师:是呀,母亲激动、幸福地流泪了。(板书:激动、幸福)

【评析】教师凭借教材中母亲的形象,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感受、品味“泪水”的内涵,让学生和母亲产生心灵的共鸣,使学生满怀和“我”同样的感情读懂文本,从而走出文本,得到了良好的人格熏陶。“泪水”,包含了太多的内容。立足于文本,链接生活,解读才会无限精彩!

【片段三】

师:同学们,读完这篇文章,我被文中的这对母子情深打动了,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的老母亲。于是,我学着作者的样子(屏显第2自然段关键句子),写下了我记忆中的母亲。你们想听吗?

生:想听。

师:(屏显文字,师读)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一大早就起床,很晚很晚才睡觉。早晨,母亲总是先煮早饭,然后帮我穿衣、梳头,即使是寒冬,也常常忙得十分疲惫。中午,我回家时,母亲还是在厨房辛苦地忙碌着,而屋外,早已晾出了一家人的衣服。看看母亲的手,不是因泡在水里太久发红,就是肿胀粗糙得令人心疼。晚上,收拾好碗筷之后,母亲总会坐在我的身旁,一边缝缝补补,一边提醒我认真写作业,不要发呆。夜深了,我一觉醒来,母亲还在灯下忙碌着,因为她爱给我变着花样织毛衣。我一直以为母亲的家务活做得很轻松,可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突然意识到,母亲一定也是很累很累的。她只是怕儿女担忧,没有说出口而已。以后,我一定像文中的“我”一样好好孝顺母亲,让母亲安康、幸福。

师: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和母亲相处,母亲每天都做些什么,你总能看到吧。下面,就请大家也以“在我记忆中”开头,写写自己的母亲,好吗?(生写后交流)

生: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每天早晨会给我做鸡蛋饼。在我上学时,母亲帮我扎上红领巾,理齐衣服,系上鞋带,看着我走上台阶,才把门轻轻关上。有时,我的东西忘带了,母亲不顾风雨,不在乎烈日,把我需要的东西送到学校。晚上,母亲很晚才回来。回来后,她第一件事就是看我作业,然后要把我们一家三人的衣服洗掉,做我喜欢吃的面包。以前,我觉得母亲很轻松,但读了《第一次抱母亲》这一课,我想对母亲说一声:“妈妈,谢谢您!”

师:同学们,看来,你们的母亲和文中的母亲一样,也是那样辛苦,也在为家庭、为儿女无数次地付出着。

这样的人让我什么作文范文2

关键词:质疑能力;趣;导;读

质疑是通过提出问题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我在教学时把质疑放在第一位,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让质疑作先导。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低年级学生质疑能力呢?下面谈自己的一点拙见,以抛砖引玉。

一、疑中生趣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程标准也提出: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发现,着力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习惯和批评争论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我们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从小培养小学生的提问能力和问题意识,让学生从小肯质疑、肯动脑,问题的提出过程其实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于是课堂教学中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优美的情景把学生带进文本,然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如,教学《不懂就问》一文时,先出示孙中山照片,学生自然有问题提出:“他是谁?”教师可简介孙中山生平,此时再出示课题,学生举手的更多了,问孙中山不懂什么,问了什么问题,老师如何回答的……原本离学生较远的文本一下子激活了,他们学文兴趣盎然。再如,教学《狮子和兔子》一文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分别出示狮子和兔子图片,学生叫出它们的名字后再质疑,问的问题贴近课文,急着要读课文,在课文找答案。学生生成了很多疑问,变“苦疑”为“乐疑”,变“要我提”为“我要提”,从而使学生提得轻松、主动而富有创意,即使遇到困难,也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效力。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稳固的质疑兴趣――良好的质疑习惯。因此,这第一步我就在如何培养学生质疑兴趣方面下功夫。

二、导中会疑

“授人以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善问会疑,教师就要“教以渔”。新课标也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引导学生会质疑呢?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自由、平等的环境中一个人的潜能会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教师平时就应该注意在师生间建立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以保证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创造因子都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课前、课间我常抽些时间呆在班上,这样身体之间距离的缩小,带来心灵的贴近,即使你没说什么,也会使低年级学生感到亲切。间或微微一笑,拍拍肩膀,摸摸脑勺,聊聊家常,这些不经意的小动作,带给小学生的信息是强烈的――老师很喜欢我!他们将以更多的近乎崇拜的“喜欢”来回应你。有了这样的心理基础,教师就不用担心在课堂上出现这样一个尴尬的场面――教师焦急地注视着学生:“你有什么要问吗?”学生一个个呆若木鸡,拘谨得不敢抬起头来。在请学生质疑时,我们教师应时常说一些激励性的话语,如“大胆提”“说错了没关系”“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之类的话,再加上一些鼓励性的微笑、信赖的点头,学生大多会畅所欲言。学生有了产生疑问的氛围,还得教给他们方法,让他们懂得如何提出疑问。

1.识字、解词中质疑

在学习生字或理解句子意思时,引导学生对形声字或形近字提出疑问。比如,“距”“拒”有什么异同之处?“娘、朗、郎、狼、跟”怎样区别?如,课文《我必须去》中的“我”是谁?为什么必须去呢?文中“失信”是什么意思?

2.抓住课题质疑

文章的课题是文眼,常常可以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所以,很好地对课题进行质疑,可以训练学生的审题以及概括能力。小学一、二年级的课文大都是叙事性的,有写人的,也有写动物的。这类文章要求学生理清谁(什么)、做什么、为什么做、结果怎样。如,课文《一件好事》,学生就针对上面的提示,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谁做什么好事?(2)她们为什么要做好事?(3)怎么做的?(4)结果怎样?

3.针对标点质疑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一般是不会对标点符号产生疑问的。所以教师平时应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想想某个句子为什么用“?”“!”或“。”,这样用好在哪里?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学生读书时就会注意到标点符号了。如,课文《我必须去》一文中的句子:“她对爸爸说:‘是啊,我必须去!’”就有学生会问:“为什么要这样使用标点符号?”这样一问,让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标点的用法上,然后思考为什么这样用,让学生充分领会文中作者使用标点的准确性,同时体会文中的语感,这样对学生也是一种标点的积累。看来,学生对标点的质疑有时还能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呢!

4.在讲读课文中的质疑

最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是在讲读课文后提出的。教师应时常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或是给课文中已有的故事情节进行续写,从而产生疑问。如,在教学《一片树叶》时,有个学生续编故事,写到了一个这样的情节:“小猪来了,看见小椿树……”有个学生在听了他的续编故事后,问:“看见椿树一片叶子也没有了小猪会怎么说?”这个学生是真的进入故事情节中了。接着让学生激烈地讨论、合理地想象后,学生应该会从中体会到自己作为一名小学生应如何爱护小树,保护环境,这样又是对学生深刻的教育。

5.抓反复出现处质疑

如课文《春风》,文中两次出现了“春风轻轻地吹着口哨”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6.抓细微差别处质疑

如课文《狮子和兔子》,兔子为给狮子解决问题的三次对话,教学时可以针对这几种语言现象进行提问。

7.抓课文结尾处质疑

课文《小山羊和小灰兔》的结尾处写道:“明天早晨还要不要等小灰兔呢?小山羊心里犹豫起来。”课文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结尾呢?

布鲁姆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让学生学会提问。”的确,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索,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三、读中悟疑

有了质疑的兴趣,学会了质疑的方法,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解疑、悟疑呢?

1.初步读文,解决显而易见的问题

2.再读课文,小组交流难懂大问题

3.抓住重点词段反复朗读,读出情、读出味

4.分角色朗读感悟人物形象

5.小组比赛读,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让读贯穿课的始末,让读代替教师多余的讲解,真正让学生读中感悟,确实难懂需要引导的,再做简单必要的讲解。

这样的人让我什么作文范文3

关键词:低年级;作文;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382-01

低年级的小学生,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从这点可以看出,七八岁的小孩子在心理上有较强的口头表达欲望。因此作为教师应抓住这个好机会,从一年级开始,也就是在教学读拼音,认字形的同时,就要引导他们口头作文。让他们在说话的过程里得到作文的启示。如果作文的起步早的话,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难度的坡度就会相对减小了。不过刚入学的小孩子,他在说话的时候往往不懂得说完整的一句话。例如:你问他,树上有什么?他就会脱口而出“小鸟”,而他不会说“树上有小鸟”。所以在教他们作文之前,首先要教会他们说完整的一句话。我觉得低年级学生的作文能力就应该从以下方面来培养:

一、形式多样,激发学生乐于口头作文

兴趣是小学生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把口头作文作为自己的人生乐事,就必须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我们平时教学中的学生造句,看图说话,联想说话,回答问题等形式。具体做法可以为:“说一句话”、“读后说”、“表演说”(即讲故事),“观察实物说”、“模仿动作表演说”“观看投影或录像说”等等。总之,要把口头作文形式多样地在语文教学中自然地进行。例如:对刚入学的小学生,可以让他们向老师、同学做做自我介绍,说说家庭成员的情况等。“你家住在什么地方?家里有几口人?爸爸妈妈做什么工作?”小学生知道的事,他很乐意说,而且会个个争着说。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回家向家人介绍自己的学校、班级、老师和同学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打电话”、“开班会”等游戏形式说说“我学会了什么?”、“我今天做了什么事?”、“我喜欢……”等,这种让学生有目的、有对象地表达,使他们对说话产生极大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口头作文的能力。

二、引导观察,展开想象,丰富口头作文的材料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较少,所以阅读量也不多,口头作文材料都得观察而得。我们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让学生观察插图、图画,观察周围的人、事或物,并走出教室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观察奇妙的自然现象……让学生在观察中获得知识,在观察中活跃起来。例如:春天来了,周围的事物都发生了变化,趁着《春天的色彩》一课,提醒学生观察春天的变化,到田野中去看看,然后再说一说,结果他们都绘声绘色地说出“桃花开了,柳树发芽了……”花草树木的变化,这说话开展得很顺利,孩子们都争着说,唯恐自己落后。

同时,低年级的学生还富于幻想。小学生的想象总是由直观性向现实性、抽象性发展,常把事实加以夸大或缩小,或是将事物神话化。低年级的作文大多是看图说话、写话,这就不仅仅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还得透过图画,展开自己的想象。新课标教材第三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题目是《有趣的动物、植物》,题目是这样要求的:你喜欢动物、植物吗?把你看到或了解到的动物、植物,讲给同学听,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交流交流。再评一评谁讲的内容有趣,谁说得好。这样就能好好地训练学生的给出了、想象力。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才知道说什么,怎么说,就有话说。新课标教材第二册口语交际的题目为,《未来的桥》,题目要求,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子?分组展示图画,互相讲讲自己的画。这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画的桥,说说它的形状,有什么好处。

三、训练表达,口述要有中心,较具体

口头表达是作文的基本,低年级的学生在识字造句的同时,就应该抓紧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即学生能按一定顺序,有中心,较具体的口述,就应该开辟活动的渠道,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

例如:以上所举的《春天的色彩》一课,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认真读书,在读懂了课文内容后,将学生带到野外,让学生看看春天的色彩是怎样的,人们在春天里植树、播种、插秧的场面,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农民伯伯在干什么?草地上的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展开想象,看看桃花是什么颜色?柳枝是什么颜色?并要求他们用“春天多美啊!”作口头练习说话,学生通过实地观察,个个的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了。回到课堂后纷纷举手,把刚刚看到的画面说出来,课堂的气氛活跃热烈,说话的效果不错,都较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

这样的人让我什么作文范文4

    我做过两届校长,算下来有十几年时间。在这十几年时间里,学校经历了一些变化,我本人也算经历过了不少风风雨雨。现在我离职了,有更多的时间,我也就更可能思考过去的工作了。我正在把过去整理出来,只希望能对校长们有所助益,希望在座的各位新老校长批评指正。

    首先说说学校的办学方针吧。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一句话:分数至上。不抓分数不行啊!教育局向你要分数,分管教育的市长还向你要分数。你不抓分数,他们就会让你下课,让你坐冷板凳去。要真是下课了,我们都这种年龄了,回去干教师吧,面子上过不去。况且,如果顺利混到退休,我们还算是国家干部,可以继续领校级干部津贴啊——这可是这种体制的优越性性,让咱们享受到它的好处了。上级待咱们这么好,我们有理由不干好吗?所以,除了只有抓分数,我别无选择啊。

    我在任期间,为了抓分数,学校管理还是有变化的。我的前任校长在职时,每天晚上的晚自习只有两节,我将它变成了四节。还有,我也让教师们星期六晚上阅卷,不得休息。关于这点,有教师不满意,说周六是法定假日,学校让教师在此时加班是违法的,还说什么周六晚上要做爱。我说:“在学校里我说了算。你要做爱不知道换个时间啊!晚上不行,白天你也可以做爱啊!至少起床之前你就可以先做了再说啊!如果你不满意,你可以去告啊!你要知道,法律是政府颁布的,可纵容违法的也是政府,因为政府为了证明自己的政绩,就要纵容学校加班补课啊。政府让我当校长,你想告我吗?那你就是想用政府的法律来告政府,用你的猪脑想想吧,能行吗?深圳警方羞辱妓女,有律师扬言要告警方违法。但是,警方是代表国家的执法部门,你告警方就等于是告国家。问题是,你能告国家吗?现实就是这样啊!即使我校长换作其他人,也同样会让你加班的。你不满意么?你不满意,可以换个学校啊!可我也得告诉你,无论你到哪儿,校长们都跟我一样。因为教育本质上是国家的,教师的唯一雇主就是国家,你不干活就只有饿死你。什么?这是专制?你怎么这么笨?这个社会本来就专制社会,从上到下都专制!不然叫你只抓好分数做什么?抓分数就是为了专制啊!”这些教师也笨,我的话他们不太懂。他们其实也很懦弱,犬儒人格非常明显,只要我说话态度较硬,个个就不敢说话了,他们也怕给他小鞋穿啊。想想看,我们的顶头上司是政府,你再犟也犟不过政府吧?适当地再威胁两句,那帮教师就只有敢怒而不敢言了。

    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了分数,升学率上不去,就会失去社会地位的。分数有什么意义?别去想了,那是没有作用的。学校是政府的,政府要分数,我这个校长就得抓分数。况且,我还是党委书记啊,必须听党的话,做党的好儿童啊。至于分数有什么意义,我本人从来不去想。我关心的只是分数,十年来除了让教师不断加班外,也为抓分数开展了一些工作。比如说吧,一些不参加高考的科目,我就不重视,或者是不开设了——浪费了财力物力,分数没有抓上去,我是交不了差的。政府要抓安全,而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最容易受伤,所以我也就取消了运动会。安全问题重要啊!我宁可学生体质差得生病,也不想有安全问题。一旦有安全问题,我这个校长也就到终点了。再说体育艺术课吧。体育艺术的老师平时上课不多,津贴不多,这也不怪我。不过,人都要过日子,我也体谅这些教师,所以私下暗示他们自己谋生路。只要不做违法的事,我就睁只眼闭只眼。对于我不重视这些科目,有些教师有意见,说我办学太黑心了。这些教师其实根本不懂什么叫办学,真正的办学就是要黑心,不要良心。如果都要良心了,上级也就不找我要分数了。你们到是说说,到底谁不要良心了?

    还有一个问题,有一次教师提出要重视教师文化。我说,“教师文化有什么作用?文化能当饭吃么?政府不需要文化,因为文化不能当饭吃。建设文化能挣钱吗?文化再好,没有升学率,招不到学生,学校只有关闭。如果有人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之本,你根本不要相信。我只知道政治挂帅,不知道文化挂帅。我们只有抓分数,这样才能有钱,有钱才能生存。”一些教师不服气,又说:“如果教师都没有了文化,那么学校就不是文化场所了,学校的教研、科研等就失去了意义了。”听罢,我有点生气说:“你以为教学是什么?教学就是简单劳动啊!只要你不断抢时间,你的分数就会高。教研、科研?那是做给别人看的。你说是欺上瞒下,挂羊头卖狗肉也好,我承认都是事实。所以,你不要对这些有什么指望。你的工作的核心就是不断抢学生的时间。学生的时间就像海绵一样,只要愿意挤,总还是会有的,对吧?”其实,根据我的经验,学校就跟从前的生产队一样,教师只是公社社员,他们的教学跟农民种地差不多。所以,学科管理就跟管理农民差不多。农民懂什么呢?只要还有饭吃,他们就知足了。还有啊,忙碌是不能产生文化的。我们就是要教师忙碌起来,让他们忙着补课。补课挣到了钱,他们就会安心吃顿饱饭,不会吵闹了,谁还会管什么文化呢?所以啊,什么教研、科研等等东西,其实都是做样子的。建议在座各位不要误入岐途了,把文化搞起来后,把分数却丢掉了。我混了这么久,官样文章千百万化,每天一个样,可这些都是假的,我算是把这些都穿了,上级的骨子里其实只有分数。为什么呢?你们想想看,只有分数的人不会有思想,师生都几乎跟傻瓜一样。管理一群傻瓜是不是就省事了呢?治国不也就易如反掌了么?所以,什么叫和谐?和谐就是一潭死水啊!为了讲道理争吵得激流奔腾还算什么和谐呢?文化这东西让人聪明,管理聪明人是不容易的,很容易出问题。上级是不会喜欢文化的,因为它会成为不和谐的温床。这种东西咱们可千万别去碰它,把教师当成农民管理,在职期间不捅漏子就行了。

    有一次,一些教师要求学校办网站,说学校应该要重视文化,引领文化。我硬是不准办网站,因为我怀疑这些教师一旦在网站上乱写,引来一场风波,被上级说成是“不和谐”,我的位置岂不是就完蛋了?我知道这些人想参与校政,体现一下主人翁精神。可是,谁要他参与了?他的职责就是听我安排!学校就是我说了算。好在我没有同意,否则可能出点漏子,让我自己玩完了。发现没有?校长就是要千万百计封教师的口,不要提供让他们发言的平台,这样校长才可以一人专制。一个专制,万人沉默,岂不是就是和谐了?

    多亏我有头脑有远见,在任期间把工作重心放在分数上,其它的不关紧要的事都搁置到一边了,所以我的办学思想才得以一步步实现,我们学校才得以维持下来,我也才捱到了光荣退休的时候。如果你要问我,学校今后发展会如何?我可以实话告诉你: “我退休后,哪怕洪水滔天都与我无关。”不过,这句话你还是别声张出去,怕影响了我的养老生活了。

    还有一点我不得不讲,因为这点非常重要,尤其是对新校长来说,不懂这点无疑会吃亏的。这点便是“中庸”。

    一所学校里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难免会有各种瓜葛,我处理这些瓜葛的原则就是不要出乱子。你的职位是上级给的,所以对上级要好点,一定要做得逆来顺受,对上级不好的结果就是下课。对下属也要宽容,宽容能使大家都过得舒心。大家都舒心了,就不会有人告你,与你作对了。我当校长时,大家都把学校叫做“农家乐”,这种学校肯定是“大家乐”的地方嘛。如果下属之间吵架,你可不要去劝架,避免矛盾转移到自己的头上。这叫“别引火上身”。他们要吵,就让吵个够吧,吵够了总得休息吧?有几次开会时,中层互不买帐,吵了起来。我就等到他们吵完,然后才继续开会。有人说:“怎么老鼠爬到猫身上来玩了?”我知道他们在讽刺我。可是,谁也不能理解我的中庸思想——为了当稳校长,我不能与任何人有矛盾,所以绝不能介于到别人的矛盾中去。有一次,上级深入教师中间来调查我的工作能力,大家一致反映我是一个好人。瞧见没有?又要混下去,又要让人说你好,这可不容易啊。

    如果有人找我闹,我会尽量体贴一点,在名利分配上朝他倾斜一点。上次工会主席找我闹,说是根据工会法,他应该享受副校级待遇。我让他评上年度先进,这下他就不闹了。如果你问我,人人都这样闹,又如何分配名利?唉,,,,这个都不懂?你想想看,今天这个闹,明天那个闹,我必然不断地倾斜名利,不过,日子不也就在倾斜中过下去了?我没有想过永远当校长,没有人可以当一辈子校长的。所以,我只要过捱到退休就算是功德圆满了。

    平时开会,该念的文件,还是要念的,念完了,会议就该结束了。这是官僚的过场,不做也不行。比如,文件要求教师不准打麻将或炒股,我肯定要念的。至于教师课后干什么,那不关我的事了。愿意打麻将的就去打麻将,愿意炒股的就去炒股。还有,会上不要创新,你只需要按部就班就行了。你要创新的越多,就越可能激化一些矛盾,也会冒一些风险。这些矛盾与风险,对于你的校长职位非常危险。再说,你又何必创新呢?你只需要盘算一下自己的任职时间,然后根据这个时间也思考工作。注意,不要创新,只需要按部就班,能混到你退休时就行了——无论你怎么创新,果实还没有结出,你就退休了,只能把果实留给下一任了。况且,创新风险系数大,弄不好自己就会翻船的。你最好让学校成为一潭死水,因为死水里撑船多稳当,多和谐啊!?你何必要把死水搅混搞什么新花样呢?当心死水微澜时,你的船就可能会翻了。

    再比如说吧,学校有一百多台电脑,长期搁置在楼上。全体教师多次要求把电脑分到办公室,我就是不同意。为什么呢?如果分到办公室,又丢失了一台,我是否应该自己来赔呢?是不是又该为“国有资产的流失”而负责了?上级是不是又会来骂我管理不善?所以啊,我是宁可电脑放在那儿生锈坏掉,也不会冒风险将其分到办公室,让教师占了便宜。有些人说,电脑更新快,三年不用就等于是被淘汰了。其实电脑我也知道一点,确实淘汰很快,但如果分到办公室,学校的办公室又那么多,丢掉一台或几台是极有可能的,最后还不是我来背黑锅?!放在那儿坏掉或锈掉,至少还有尸体在啊!上级来检查国有资产时,我还拿得出东西来。你们发现没有?我这种思维方式很稳当,可以保证你不会在工作中出问题。

这样的人让我什么作文范文5

关键词 生活 倾吐 快乐 感受 关注 记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作文之本源。只有把作文置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之中,并且乐于表达出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一、感受生活,让学生喜欢说

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竭。”也就是说,当学生的感受到达了一定的程度,他的作文才能充分展现其个性。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多彩。

注意让作文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去向生活要素材,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让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充分地说,让学生快乐地说,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体验说作文的快乐,可以说“好笑的事情”,也可以说“生气的事情”,说“委屈的事情”等,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作文原来可以这样轻轻松松地说出来。

二、关注生活,让学生喜欢思

新大纲指出:留心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如果有敏锐的洞察力,就能捕捉到别人不注意的细节,找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题材,写出内容真实、事例具体的文章。在作文训练中,要让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学会去思考,从生活的现象中获得对生活深刻、独到的认识。只有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鲜活的生命力。

生活是多彩的,天地万物都处于这个世界中,每天发生的事情不计其数,仅仅用眼睛去看是不够的。要调动所有的感官,尤其是用头脑去分析,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位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星期天,我和妈妈从超市出来。我边吃薯片边走。只听“啪”的一声,迎面来的一个人把我的薯片撞到了地上,薯片都撒了出来。可气的是那个人竟然什么也没有说向前跑去。真是气死我了!忽然有个胖阿姨嘴里大喊:“快抓住那个小偷!”妈妈一把把我拽到了一边。我看了看周围的人,竟然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有的停下来看,有的该干什么还干什么。那个小偷渐渐地跑远了。回家的路上,妈妈一个劲地叮嘱我:“以后遇见这种事千万要躲远点儿!”老师,我真是想不明白,这些大人怎么了?为什么谁都不去抓小偷?

读罢孩子的作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生活中并不都是阳光,也有阴雨。这个孩子所记的,正是其观察思考的结果。

此后,笔者又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如“评论我所见”“看谁的点子多”等,让每个学生都开动大脑,不断地思考,尽情地思考,继而感受思考的快乐。

三、记录生活,让学生喜欢写

学生的感情世界十分丰富。在这个世界里每个学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天地,并在这天地里观察、分析、思考。冰心曾说过: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快乐的写作情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把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东西展现出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有了生活真实的感受,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地记录下来,同时迸发出强烈的感情。

一次课上我无意中提到,如果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事情可以给我写张条。第二天早晨,我班的一位同学悄悄递给我一张纸,就迅速跑开了。我打开一看,竟然还有题目《老师,您还记得吗》。她在文中这样写道:老师,有件事我一直想对您说,几次话到嘴边我又咽了下去。看到你您为了我们整日忙忙碌碌地工作着,我真的不忍心打扰您。老师,您还记得吗?难道您真的忘了吗?记得上学期末,我的评价手册上写着“优秀班干部”。我们班有两个优秀班干部。我高兴极了。可是那个同学有奖状,而我为什么没有呢?我一问您,才知道奖状的名字写错了,等改完后补发给我。新的学期开始了,我满怀希望地等待您把那张奖状发给我。可是您并没有发给我,我非常失望。虽然说一张小小的奖状不算什么,但也代表我的荣誉呀!这是同学和老师对我的信任呀!这些话我多想和您说说,可是又不敢对您说。您能理解我的心情吗?老师,您还记得吗?真的希望您没有忘记这件事情,没有忘记对我的这个小小的承诺。

这段文字谈不上文采多么的优美,但这确实记录的是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句句都是肺腑之言。这么真切的感受想必她对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后来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兑现了承诺并向她道歉。我抓住时机,要全班同学对我说他们最想说的话,并把这些话写下来。

这样的人让我什么作文范文6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多阅读。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每一个句子和段落,最后读整篇课文,这正是顺应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只有通过朗读,学生才能够充分感受到乘客的“从容”、作者的“提心吊胆”和艄公的“智慧、勇敢、机敏”,才能理解为何艄公能够成为黄河的主人。朗读课文,学生还能够感受到文字的优美,并能激发他们对艄公的尊敬。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学习的主人”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并为“黄河的主人”做出铺垫,教学结尾处又深化了艄公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艄公精神的升华。而且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利用了视频、图片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不认识的事物,改善了学习效果。

二、精思,教学优化的核心

文本含义来自精读,而所谓精读其核心又是指向学生思维的。让学生在精读的同时精思,往往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精思是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的核心。教学实录———《珍珠鸟》(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师:同学们,我们对珍珠鸟已经有了一定认识,请同学们带着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师: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能不能知道珍珠鸟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呢?生:是一种可爱的鸟,因为它有小脑袋和“尖细又娇嫩的鸣叫”。生:是一种好看的鸟,因为它像“蓬松的球”,还有灰蓝色的羽毛。师:很好,看来同学们都已经仔细阅读了课文。同学们能够从词语和句子中知道珍珠鸟的美丽和可爱,那么同学们能否再体会一下,除了可爱和美丽,珍珠鸟还有什么其他的特点?生:还是一种胆小的鸟。(让学生阅读课文,品读文字,知道珍珠鸟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如何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师:珍珠鸟是一种胆小的鸟,那么它害怕作者吗?生:先是害怕,然后不害怕。师:很好,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过程。请同学默读第4段,看一下珍珠鸟是如何一点点接近作者的。生:开始的时候珍珠鸟在屋里飞来飞去,乱撞灯绳。师:这表现了什么呢?生:珍珠鸟害怕作者。师:那么到最后哪些地方又体现出珍珠鸟不再害怕作者了呢?生:珍珠鸟用小红嘴啄作者的笔尖,作者用手抚摸它,珍珠鸟“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师:所以,珍珠鸟经过很多次试探,才知道作者是真的爱护它,才真正地完全依赖作者,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生:我们要关心和爱护动物,动物才会成为我们的朋友。师:对,作者关爱珍珠鸟,珍珠鸟才会这么可爱美丽,才会和作者友好共处。在课堂教学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就提出了“珍珠鸟是一种什么样的鸟”这一问题,由此创设一种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让学生自主感受珍珠鸟一步步亲近作者的过程,认识到珍珠鸟对作者由害怕陌生到亲近的态度变化,并引出“完全依赖”的概念。这一过程又是一个精心思考的过程,便于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只有相互依赖,我们才能和动物友好相处,只有相互依赖,同学之间才能互助友爱,这正是本文作者冯骥才想要表达的人文思想。

三、精设,教学优化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