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散文范例6篇

秋的散文

秋的散文范文1

跟中秋节有关的散文篇【1】本来举杯邀月这只是文人的雅兴,秋高气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觉得有意思,特别定这日为佳节,若在民间不见得有多大兴味,大抵就是算帐要紧,月饼尚在其次。我回想乡间一般对于月亮的意见,觉得这与文人学者的颇不相同。普通称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饼水果及老南瓜,又凉水一碗,妇孺拜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中秋的意义,在我个人看来,吃月饼之重要殆过于看月亮,而还帐又过于吃月饼,然则我诚犹未免为乡人也。

诸位要问我为什么特别介绍今夜月,我大略的可以告诉你们的。我不单为今天是兔儿爷的生日,不单为今天的月球与地球最近,我为的是从我们的远祖起,每年在这一日留下些特别的感情,造成不可磨灭的事实。数千年来古人所瞻望所歌咏的就是这个月,而且这寒热得宜,桂子香飘的时节看这圆月,不是昨天或明天的所能比,也不是上月和下月的所能比的。

跟中秋节有关的散文篇【2】解放以前的中国,富贵人家,寻欢作乐,以多数人的苦难酿成他们的蜜甜。中秋,是他们的佳节,天上的明月,在他们眼中,真是花朵一般。而穷苦无告的人民呢?食无粮,穿无衣,天上清光,只能照出他们的泪痕,使他们叹息、悲伤。别人的天堂,就是他们的地狱,别人的佳节,就是他们难堪的日子。

看,今宵月色多美好呵,它是社会主义时代的中秋月色。十亿人民心中装着个暖秋。当空皓月,举头共仰,她给人欢乐,给人光明,给人佳兴,给人幽思……

跟中秋节有关的散文篇【3】立秋有些时日了吧,还一直没有秋高气爽的感觉,到是连天的阴雨平添了许多绵延的愁绪。今儿,天猛的放晴了,傍晚过后弦月半弯,和着一阵阵的桂花香味,挽着关于中秋的情怀让思绪从那些天的雨中开脱出来,转身走入有关月的情境。每到这个时节,都会不免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诗人一生坎坷、仕途不畅,而这首千古绝唱另多少后人在无数个月圆月缺的日子吟咏,也用这种方式把诗人祭奠。天上的月儿,圆缺有时。地上的红尘,也在悲欢离合中往复。诗人亦如此,诗意自酣畅。“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诗人应该没有料到,醉书至兄,竟成为后世对情意的不朽思念。

中秋就是让人心生思念的吧,否则它又怎么会中居古代历法中的孟、仲、季三部分呢,它似乎在顾盼,也是在等待,等待回归的圆满。这个时节,人们总是让思念越来越浓,路途的旅人,他乡的游子,无论学业是否有成,仕途是否有望,都怀着一颗同样的归心,在月圆时,与亲人举杯望月。所以在古代,当归乡的路遥不可及时,有泛舟浅唱,有对酒当歌,都是发泄这一腔情愫吧,都付于月,在这中秋。

秋的散文范文2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人文内涵;艺术;魅力

余秋雨的散文是我国现代散文一个新的高峰,其作品中的人文内涵与文学艺术魅力熠熠生辉,闪烁着时代的光彩。本文就其人文内涵与艺术魅力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其基本风格

1、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

在余秋雨的笔下,闪现出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都是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蹇的人,如坡、范仲淹、柳宗元等。他们都具有“高贵又苦闷的灵魂”,他们因富有才华和个性而不容于朝廷,受到小人的诋毁。他们被冷落,被流放,被贬谪。他们的生命力受到挤压和摧残。但是,无论他们处在怎样的险恶条件之下,都有不变的文化良知。恶劣的环境没有折服他们,相反,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更大的智慧,绽发出更灿烂的文明之花。《坡突围》中苏辙指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作者描写了伟大诗人坡一次次地被小人诋毁,一次次被贬谪到更加偏远的地方。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探索,相反,官场的失意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事实证明,他的大多数优秀作品是在被贬谪的时候创作的。作者通过对传统文人的悲剧性命运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难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和专制制度及愚昧野蛮不断进行抗争的搏斗史。

2、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如《阳关雪》,对阳关雪的描写其实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今天,我冲着王维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他们的法术,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文章。作者在此要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和他们作品的魅力,来突出他们在官场上的尴尬与在文坛上的不朽地位所形成的巨大反差。

3、还原历史现场,进行精辟剖析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道士塔》中,给我们呈现了敦煌文化沦丧的整个过程,王道士如何愚昧地将壁画刷白,与外国人进行廉价的交换,中国官员如何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视之不理,最终敦煌的研究者只能从外国买来文献的胶卷进行研究。整个故事完整生动,让人如身临其境。秋雨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使得散文具有小说的强烈感染力。

二、独有的特色展现出迷人的魅力

1、极具突破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典散文形成了简约的审美规范,曾有人称之为“小品文”。写作学科给散文所下的定义是:散文是指以记叙、抒情、描写为主要方式的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写法自由、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

2、极有创新性。从艺术上考察,余秋雨对中国传统散文观念的突破与对当代散文美学的贡献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1)作者所选取的景观或物象都曾参与了作者主体的精神建构。比如“牌坊”、“庙宇”、“江南小镇”等;(2)突破了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结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3)大胆借助“想象”艺术复现为传统正史所不载的已经掩没在历史阴影之中的历史瞬间或历史面卷。

3、极具独到性。伴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同时而来的是人对大自然的改造与征服已极尽最大限度,即大自然在今天基本上已是人化的自然,人们对之至少在心理上已不如过去那么陌生,而是相当熟悉。因此,古人在探索大自然奥秘时所特有的那份新鲜、惊奇、困惑、激动在今天基本上已不复存在。

3、极具美学性。余秋雨散文的主题似乎又并不复杂,但这是一个对于中外古今一切优秀的人文遗产都曾经作过全方位地、深入地体察与辨识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学者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往的游记偏重于临摹自然山水的外在形态,再挤逼出一两点主体感悟的表达程式已相当陈旧,再也激不起读者的审美兴趣。诸如此类,均使得今天的游记越来越不好写了。因此,必须另辟蹊径,而余秋雨的探索,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经验。这就是,突破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将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节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从而突出了作家所要开掘的,与本次游览相关的内容。比如《庐山》、《贵池滩》、《青云谱随想》,作家在这些地方的游览过程已不重要,也无意全面摹拟那里的具体风光、景点,而侧重关注那里的文化形态。

秋的散文范文3

关键词:文化苦旅;历史想象;叙事;新叙事学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3-0024-02

罗兰・巴尔特认为“叙事产生于我们关于世界的经验和我们用语言描述该经验的努力之间”。叙事是经验的半成品,语言为半成品添加了包装。作为一种再现形式,叙事一旦产生,我们便开始思考叙事的性质问题: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或者说实在的还是想象的。想象的叙事在这里区别于一种客观的叙事。客观的叙事通常是线性叙事模式,通过所有叙事者的关涉物不在场来定义,热奈特把它看作由一定数量的排斥物和限制性条件赋予其特征的言说方式,更贴近于我们对历史撰写的要求;想象的叙事则贴近于我们惯常所认为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一种更为开放的话语形式,它并没有把以上排斥物和限制性条件强加给言说者。由此,我们可以把前一种称之为“客观的”话语模式,后一种称之为“主观的”话语模式。形成这样一种划分,不仅不矛盾,而且非常合理,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一旦涉及到与历史相关的叙事成分时,往往会不自觉的陷入一种难以调和的境地。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似乎就是这样一种矛盾体,在他的很多散文中,他创造性的运用了历史叙事这一文学手法,使散文具备了小说一样的故事情节。然而,问题也接踵而至,不少人并不同意他的做法,一则认为这样的手法导致散文文体“四不像”;一则认为,虚假历史,对历史真实置若罔闻。对于以上两种认识,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用“对”与“错”进行定性,文学批评本就是建立在基本的艺术原则和道德原则之上的“仁者见仁”和“智者见智”。但不管如何,余秋雨在其散文创作中,在适当之处,适当之时运用历史叙事这一手法对作品和对读者影响上的确有其合理性和可借鉴性。

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想象的产物,作品中的想象成分自然而然要成为权衡作品质量的一个标准。余秋雨恰当地抓住了文学这一本质性特点,将叙事巧妙地融合到自己的散文中构成具有相对完整意义上的故事情节,借以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达到宣泄自己情感和凸显其历史观的重要目的。如《道士塔》中“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作者为增强艺术效果,在使用这一史料时并没有直接引入,而是根据一定的场景,运用现代叙事技巧,打破时间和空间连贯性的同时,兼顾了故事情节的线性发展,合理发挥想象力,透过心理和细节描写,以短短的几句形象化语言,使愚蠢、搞笑的王道士从一个历史形象摇身一变成为文学形象,既克服了文章的单一性,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也迂回地表达出作者对王道士的不满,对文化损失的痛苦和对民族无视文化的无奈,使读者在阅读表层叙事的碎片时,更轻松地弄清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又如“道士也有过犹豫,怕这样会得罪了神。解除这种犹豫十分简单,那个斯坦因就哄他说,自己十分崇拜唐僧,这次是倒溯着唐僧的脚印,从印度到中国取经来了。好,既然是洋唐僧,那就取走吧,王道士爽快地打开了门。这里不用任何外交辞令,只需要几句现编的童话。”作者似乎完全不是在写作了,而是在偷听斯坦因和王道士对话,然后以幽默的语气复述给第四者,可谓笑里藏刀,无情地给王道士以讽刺。除了《道士塔》,《风雨天一阁》中的“ 一天公务,也许是审理了一宗大案,也许是弹劾了一名贪官,也许是调停了几 处官场恩怨,也许是理顺了几项财政关系,衙堂威仪,朝野声誉,不一而足。……”《洞庭一角》中的“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是九月十五日,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秋空明净,可让他想想天下;秋风萧瑟,又吹起了他心底的几丝悲壮。”……凡此种种,都是作者运用历史叙事的典型例子。这种高超的手法不仅在塑造人物形象、体现作品真实性方面巧妙之极,而且在余秋雨开创一种文化大散文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文学作品不同于其他作品,无论是塑造人物还是塑造场景意境,都是文学作品叙事手法所要竭力彰显的一个重要目标。叙事不仅是形式,也是内容,形式和内容同等重要。在文学作品中恰当地运用想象性历史叙事是文学作品应有的一种追求。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想象的产物,那么欣赏文学必然需要读者借助语言文字这一媒介,通过想象进入艺术世界,来感受作者的情感、思想和诞生于作者之手的艺术之美。因此,作家需要想象,读者需要想象,作家、作品、读者构成一个艺术想象的综合体。

心理学家皮亚杰以及之后的儿童认知发展研究表明, 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后期就发展起心理表征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 以语言为标志, 对经历建立起内部想象; 新近的儿童认知发展研究还发现, 在儿童的因果推理中, 个别性、情境性、具体性、形象性的因果认识永远先于并优于间接性、抽象性、一般性的因果认识。这一研究表明,儿童对对充满情节趣味的、具有强烈故事性的作品总是抱有极大的兴趣。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心理状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很强的延伸性。从儿童到成年在审美观念尽管发生很大变化,但童年形成的对待叙事的态度并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消失殆尽,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扩展。因此,从心理学上讲,读者对叙事有一种天生的亲切感,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人们更喜欢用看小说的方式来缓解压力的原因吧。余秋雨在创作中广泛运用历史想象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先预设了这样一个简单事实,即读者比较容易接受带叙事的作品。正如巴尔特所说,“叙事是可翻译的且不会受到根本损伤”,而非叙事性的作品要么不能完全让人领会他们特定的思想模式,要么不可能让更多的人领会其表达意图,由此看来,非叙事性的作品要想实现意义存在着陷入更大危险的可能;相反,叙事性的作品能够被一般人类所接受。如“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听说邻村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他的天师和灵官。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于是,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道士吐了一口气,谢过几个泥匠,再作下一步筹划。” (《道士塔》)这样的想象描写,把读者完全置于文章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需要作者做过多的思想做牵引,读者可以通过体味想象性叙事的环境、情境、语言来体味作者用意,同时又给自己留下广阔的自由想象空间。读者和叙事的重要性产生了心灵上的默契,同时,文学这种开放的话语模式又为历史想象提供了合理性依据,必要性和可能性取得了空前的一致之时,呼唤出的意义将是空前巨大的,而这种意义原则也正是作者所追寻的价值,最终实现的是读者与作者的共鸣,达到作者所希冀的文学教育力。因此,我们通常所谓的文学的教育力,不仅需要读者在不自觉中受到潜移默化, 更需要读者联系一定的环境,通过感情在读者的头脑里激发起一种明确的欲望,去追求高尚的和崇高的东西。

历史叙事作为一种话语模式和创作手法,并不仅仅是史学和历史小说的专利,而是各种文学作品都可以借鉴和使用的。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历史本身也是一种文本和话语。在文学作家创作的虚构故事和历史学家撰写的历史叙事之间没有实质性区别,因为两者一方面都是由语言构成,另一方面都遵循同样的修辞和叙事规则。正如后现代主义者所认识的那样,历史叙事的情节、叙事在历史事件之间设定的联系、历史叙事所表达的阐释和解释,都不过是历史学家的建构,是由历史学家强加给过去的,本身并没有外在的证据和事实根据。因此,在以虚构为载体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阻挡或者排斥这样一种文学创作的手法呢。余秋雨作为一个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知识底蕴的作家,能将历史事实进行主观加工,在适当的时候巧妙揉进到自己的散文创作中,实现自己的文学目的,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一种文学创造。

参考文献:

[1]【美】海登・怀特著,董立河译.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和历史观[J].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2005.

[2]詹小红.谈中西现代文学叙事手法比较[J].时代教育,2010.

[3]海登・怀特著,董立河译.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和历史观[M].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2005.

秋的散文范文4

记得小时候,每逢中秋临近,各家各户各人都充满了向往和兴奋,尤其是忙坏了妈妈们。

首先,妈妈要早早收集晾晒盏花、葫芦花、玫瑰花、香豆叶,接着用石头“匠窝子”捣碎挞面,再托人从城里购买些红曲、姜黄。其次,在日常劳作间歇,在田间地头荒坡沙滩上,收集枯树枝烂树根、或挖或拔薅子、冰草、岌岌、艾杆子收工后背回家晒干了,或者在院墙外晾晒些牛粪块。蒸月饼比不得平常蒸干粮馍馍,必须有烧灶火的好燃料才行。

在临近中秋的前几天,妈妈将自家提前制作好的“糟子”用温水泡开了,调上浇头子,发酵了,每隔一两个小时再接续半碗干面,用适量温水搅匀成成糊状,连续接上十次左右,大概有半盆了。再按一碗面的标准加适量温水揉面,揉一次发酵两小时左右,连续揉个十次八次的,积少成多,满满两大盆,松软而劲道,用手一按扑哧扑哧的。

一大早,妈妈就和婶娘、奶奶忙起来。

首先要按照我家“八卦”蒸笼的大小、月饼的薄厚、颜料的品种,将发好的面均匀的揪成若干团。接着,一手揉一手团,揉搓十来个回合,光滑了、瓷实了、圆溜了,用手心按平;再用擀面杖一下一下推开成半公分厚、直径四十五公分大的一张面饼,将新榨的胡麻油均匀地涂抹一遍;黄澄澄的,清香扑鼻,再撒上姜黄,撒上白砂糖,撒上一层厚厚的白面;最后紧紧地卷成一卷压成一团;压实了,再擀成刚才的形状,再撒上一遍,这才是个名副其实的好底层,是最好吃的一层之一。

然后,如法炮制,擀上一层又一层,用备好的颜料撒上一层又一层,一层层撂成十公分厚。或剪开翻出五颜六色的“抓抓子”、或卷成卷拧成“马绊场”、或盖上顶层做成一色“蒸饼”。最后擀一个薄如纸的面皮儿将整块月饼完全包裹起来,双人四手抬到笼屉里,一笼屉只装一块月饼,一次蒸两笼屉或三笼屉或四笼屉。

这时,“坐卧”在灶台上的那口大铁锅里早已烧好了沸腾的开水,按顺序将笼屉次第撂在大锅上;再用干净的碎布片或其它什么软物,将锅沿、笼屉缝隙、锅盖缝等一切可能透气的地方都塞严实了;用枯树权、牛粪块等结实耐用的柴火一口气烧上半个钟头的旺火,防止“溜锅”。等锅盖上面热气腾飞好一阵子了就要暂时停入火;停顿一刻钟热气稍降,再用温火烧半小时。就这样烧四次,蒸两三个钟头,一大锅水也熬干散没了,月饼也就蒸好了。

那时候,为了蒸月饼,每年我都会向老师请假担任“烧火丫头”。

秋的散文范文5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文体意识;主体精神

当代新时期散文创作五彩纷呈,表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不少流派、不少风格独具的作家作品,往往在令人感动欣喜一时之后,则表现出后劲不足,很快便消歇无闻,然而余秋雨的创作却是个特例。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他的散文作品广受欢迎,反响巨大。余秋雨散文这种持续地、广泛地获得不同文化层次读者接受的状况我们可称之为“余秋雨现象”。考察余秋雨散文旺盛而持久的艺术魅力根源可以发现,对于当代散文而来说,余秋雨散文的意义不仅止于为当代文学宝库奉献了丰富、精美的篇章,实际上还应引发人们对于散文创作规律、散文文体意识等理论层面问题的思考。

长久以来,人们对散文文体的理解一般多侧重于对形式层面元素的关注,因而对散文文体的阐释往往更为注重突出其共性化特征。这种思维显然对散文创作产生强烈的影响,当年杨朔散文对篇章结构的刻意雕凿便是一个典型。然而,如果对于散文文体的界定仅局限于形式层面的思考,必将对当代散文理论的建构与散文的发展有所局限。

追寻自《文化苦旅》以来的散文创作足迹,应当可以明确余秋雨散文实际代表着当代文学一种新的散文文体意识的萌生。在散文创作实践中,余秋雨格外强调创作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叩问。2004年余秋雨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作了一个关于散文创作的专题讲座,其间曾谈到:“我当时写《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的时候,我比较重要的是想用我的脚去踩一踩废墟,在废墟当中感受中华文化还能给我什么感觉……”。所谓“感觉”,即指作者对这些人文山水的个性化感悟与价值性发现,而这种对历史文化的个性化感悟与价值性发现恰是余秋雨散文创作的起点和归宿。探入人类文明历史,透过两难困惑的辩证思索步步逼近真理是其散文的重要特征。“我写那些文章,不能说完全没有考虑过文体,但主要是为了倾吐一种文化感受。”[1]这里所谓“文体”指向大众的普泛理解,专指传统意义上的散文形式规范,即散文在表达方式、篇章结构、语体风范等形式元素的综合统一。然而这并不是余秋雨关于散文文体的思维,显而易见,这段表述明确地告知人们他写作散文是重在“倾吐一种文化感受”。由此可见,余秋雨的散文文体意识体现这种精神:散文创作是一个心灵追问的历程,散文的价值核心在于其精神内涵,散文的本质应定位于创作主体的“心灵体验”;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内涵为“真诚”与“价值叩问”的统一,它积淀着作家个性化的生命意识,是作家对历史人生、社会文明切身体察、探寻追思而超越了世俗平庸的价值性认识与感悟。

事实上,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别林斯基在论及文学文体问题时就曾指出:“文体——这是才能本身,思想本身。文体是思想的浮雕性、可感性,在文体里表现着整个的人;文体和个性、性格一样,永远是独创的。”[2]别林斯基的文体意识明确指向作品的内在精神,突出强调创作主体的个性化体验。说明文体实质上是富于作家艺术个性的把握生活的方式,它首先指向创作主体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遗憾的是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期,人们对文体的阐释往往囿于单纯的技巧或形式,散文领域亦无例外。由此直接导致散文创作或者是对形式技艺的过度加工,或者是作品内在精神显得浅薄或矫饰。余秋雨散文对精神内涵、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强调为当代散文文体作出了富有启示性的阐释,并提供了可贵的范式。

这种散文文体意识带来了余秋雨散文文本浓厚的主观感悟色彩。他的散文虽然多以游记形式出现,如《文化苦旅》、《行者无疆》等,但与一般游记篇章大有不同。其笔墨所涉虽然表层也在访山问水,却不似一般游记重在“潇洒一游”。亦即说余秋雨的目光并非止落于对一个个无声景点的形象摹写,整体叙写经营也不是首先重在技艺精巧的追求。他散文笔下的客观风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家对社会历史文化省思的介质,创作主体的情感体验才是创作思维营构的主导。如记写我国著名藏书楼天一阁的《风雨天一阁》实际关注的是这样一个命题:“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过来说,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3] 它重在表达作者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体悟,因而叙写“天一阁”的历史变迁实际上成为考察不同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精神人格的表层依托,全文精髓在于作者对以“天一阁”主人范钦为代表的一类传统优秀知识分子“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4] 的、“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的人格光辉的揭示与歌颂。

应当说,余秋雨的散文创作动因是生命意义追问中的困惑,困惑中的思索:“我把我永远想不明白的问题交给我的散文”,写作散文是有“另外一种追求”,同在上述讲座中谈及散文创作体验时余秋雨如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余秋雨是个求真的学者,丰富的生活经历带给他的不仅止于一般生物性的经验积累,更是以诗性情怀感悟人生的价值体验。对他而言,散文既是心灵困惑的诉说,同时也是一种解决困惑、追寻生命意义的方式,散文文本实际上是作者自我价值观念、生命意识的外化。因而他的散文创作完全是“笔”随“心”走,至于对形式层面问题的考虑,正如他说自己在许多时候写作文化游记时不考虑诸如谴辞造句等因素那样,倒是位在其次的。因此,在余秋雨散文世界中,“散文”不可单纯从表现形式上作界定,创作主体对所观照客体的“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由此而进入价值叩问与发现的境界,抒写出超越一般生活经验的诗性情感才是散文的真谛;散文是一种有着深刻反思、舞动着诗性灵魂的文体,创作主体以超越经验与平庸的诗性情怀表达出对社会人生的关怀才是散文核心价值和意义所在。

余秋雨对散文是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认定,与现代散文大家郁达夫所提倡的散文创作第一要写“散文的心”的观念是有共通之处的。我们可以把这“心”理解为蕴含于文的、富有意义的主体精神,这是决定作品审美价值的重要元素。

回顾建国后散文创作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十七年散文虽然有着明显的关注社会、思考现实的倾向,但思想情感大多淹没于纯粹的社会生活之中,缺乏必要的、独立的创作主体人格精神。如五、六十年代“写中心”、“赶任务”、“歌颂新的生活和新的人物” 这样的散文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中不少作品呈现出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神圣化”或背离历史现实的“伪崇高”色彩。此时散文创作虽然努力切近社会主流生活,然而大多却因思想的浅薄、情感的浮泛而显示出一份贫弱与苍白。此外,即使在当时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由于主体意识淡化,思想个性在有意或无意之中被遮掩,艺术创作中极为可贵而重要的主体精神在相当程度上被消解。有时乍看起来表现的是个性,但实际上共性色彩浓厚;看似抒发自我怀情,但矫饰成份居多,创作主体富于个性化的情感理想、艺术思维受到极大抑制。十七年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少散文创作由于深受建国后散文模式的影响,仍在自觉不自觉地延续着以往的散文传统。进入新文学时期,虽然也有了一些年轻作家的散文创新,但就总体而言,散文创作仍未形成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撞击与交融之中思索着,在多元融合对立的现实中开始冷静定位自己的坐标。在这种背景之下,散文也开始了以新的姿态走向当代人的心理。开始由相对浅显单一的抒情、言志进入深层的思考,由感性的热情转向理性的期冀,由难以企及的“神圣”、“崇高”而切入到关联千古常人生活的文化反思。由此一种优美崇高而切近生活现实的精神品格开始渗入散文实践,散文领域日渐形成艺术创作新格局。在这个新格局当中,余秋雨散文是一个标志,它标志着一种强健的主体精神在散文创作中的确立。余秋雨由《文化苦旅》所开启的系列散文笔涉中外,它们在聚焦人类文明发展历史、探寻社会文化真善美的历程中,通过文化品位的渗透而确立了独具个性魅力的精神品格。也就是说,郁达夫所说的“散文的心”,在余秋雨散文中得到了真切的落实,也正是这个散文的“心”把他的散文推进了深远的艺术境界。

突出创作主体的心灵体验,从而强调作品的精神内涵是余秋雨散文创作的显著特征。而透过艺术创作探视创作者的心灵世界,余秋雨散文呈现给人们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文化良知与叩问意义、价值世界的理性自觉。应当说,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良知与使命自觉是余秋雨强调内在精神价值的散文观形成的根源。

秋的散文范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B-0018-02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中,散文单元占据了重要的篇幅。文章内容涵盖写人叙事、写景状物,颇具典范性,对高一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很有指导意义。作为首次使用新教材上课的高一语文教师,笔者想谈谈自己在教授散文课中的一些体会与认识。

一、强诵读品味,领略语育美感

有人曾这么评价散文的语言:“有飞扬的神思美,浓厚的诗意美,高妙的技巧美。”语言就是散文的外衣,特别是经典优美的散文,它总能以听之有声、嗅之有味、视之有形、触之有感、品之有味的语言,让读者从中体会深邃优美的意境及深刻的思想蕴涵。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强化学生的诵读,特别是文章的一些精彩语段。通过诵读让学生领略散文带来的独特的视觉盛宴,体会散文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从中获得美的熏陶,达到美的升华。如朗读“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种整齐的句式能一气呵成,把感情抒发得淋漓酣畅,有一种诗韵美;朗读“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种长短错落、曲折回旋、波澜起伏的语言,则有一种迂回舒缓、娓娓道来的美感。笔者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引导学生赏析“月下荷塘”时,先通过课件展示下面一段文字,让学生与课文原句进行对比诵读:

荷塘上面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浮在水面的一把把花伞。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白花,有的已盛开,有的还没开。风吹过,叶子和花有一点抖动,有时还传来荷香。叶子下面是流水,但看不见。

通过诵读玩赏,学生就会发觉上面的文字比较平白,缺少一种美感。让学生再次品读课文原句,体味文章中叠词、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的妙用,启发想象和联想,眼前呈现出一派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融融的清新美丽的景象,浮现出一幅淡淡月色下荷花摇曳、水汽弥漫、荷香氤氲的朦胧画面,营造出一种安谧、恬静、柔和、朦胧的氛围,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通过对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配乐朗读,可以在感受语言诗化美的同时,不断地靠近或接近作者的心灵世界,与作者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的对话。

二、巧设置引导。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其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授课时,我巧置引导,努力搭建对话平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我就抓住文末“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一句让学生自由畅谈:作者出生在南方,为什么对北国之秋这样情有独钟?在引导学生快速找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与南国之秋“慢、淡、润”的比较点后,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分组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文本去解读郁达夫笔下故都秋的“色”和“味”。随后我在课堂上展示出五幅“北国秋色”图,带领学生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去领略北国之秋,明晓作者笔下的北国之秋在于秋院的破壁腰、在秋槐的落蕊旁、在秋蝉的残鸣中、在秋雨的滑落下、在秋果的成熟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京腔京韵的互答时。我又不时加以引导。这五幅“北国秋色”是如何体现“秋味”的?你在生活中有没有与郁达夫相似的体验呢?然后结合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使学生明晓:原来在现实生活中,作者的内心被过早地投下了忧郁、落寞的阴影。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秋境、秋味,被鲜明地笼上了一层郁达夫式的主观色彩,那院落的牵牛、槐树的落蕊、鸣叫的秋蝉,还有那秋风秋雨等,被清晰而逼真地烙上了故都之秋的韵味。只有善于引导,才能启发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理解,从而展现学生对文本不同层面的思考。

三、重情感体验,多层解读文章内涵

散文是作者心灵世界的描述和摹写,是作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显现,文质兼美的散文对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如在讲解《荷塘月色》《囚绿记》时,我并没有依照教学参考资料渲染时代背景,而是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多层面多角度解读文章的内涵。有的学生就巧抓文眼得出不一样的解读。如《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作者用极富诗化的语言描写了心目中的“月色下荷塘图”和“荷塘上月色图”: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这“荷”“月”如诗如画,似仙境,似梦幻,就如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正像他的名字“自清”那样,虽一身清贫,但活得清白、清正,宁可饿死也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保持着高贵的民族气节,朴素的名字成为万代敬仰的一座人格丰碑。对于陆蠡的《囚绿记》,学生也抓住了“囚”字畅谈“爱”就要给它自由,不能将其束缚,这样绿才能焕发生命应有的勃勃生机。如此一来,学生摆脱了传统的应试枷锁,打开了思维的牢笼,进发出思想的火花。在感受作者情感的同时,产生不同的感悟和启迪,达到形散而神聚,心与灵的交汇,从而升华文章的主旨。

四、抓训练表达。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正如新课标所提出的,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确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作为“形散而神聚”的散文教学,“品读”是基础,“悟情”是深入,“写作”是能力迁移。如在教授完巴金的《小狗包弟》后,我让学生自己准备素材,在课堂进行一场有关“过错面前你该如何面对”的辩论,让他们知道,只有在过错面前勇于忏悔和剖析自己,才能在不断反省中回归良善,无愧于一个“大写的人”。教授完《荷塘月色》后,我就让学生根据当地著名风景名胜“十里画廊”写一段赞美家乡的话,表达对家乡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