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文章范例6篇

秋的文章

秋的文章范文1

2、济南的秋天,总是迟那么些时日,但总会来,走的也快。跟不上脚步的就从夏天一下穿越到冬天,好不过瘾。因为即将逝去越发的喜欢秋天,尤其是初秋,阳光总是耀眼的白,蓝天涂得一丝不苟,像个坦坦荡荡做人的君子,特别明净舒服,那个味儿带给我的是丝丝的甜蜜和幸福。

3、可这秋的凉意一上心间便兀自惹出许多故事来。

4、我的家乡,节日是有着浓浓味道的。尤其是中秋节——一个收获的季节。对于辛苦一年来的农家人,收获意味着可以不用再忍受饥饿,可以给孩子攒学费,可以给老人添件新衣服。这时整个村子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路上的行人,走起路来都是轻快地,打起招呼声音也格外响亮,脸上总挂满了合不拢的笑脸,人人都是倍儿有精神。远处庄稼地里是一片忙碌着的喜悦。中秋节就出现在这收获的时日里了。

5、每每听到集市上卖月饼小贩的叫喊声嘹亮起来,我便知道临近中秋节不远了。那吆喝声里透着的亲切——在我儿时听来——如同月饼里的红丝绿丝一样甜。这个时候我和弟弟最兴奋的就是跟着母亲赶集买月饼了,因为每个摊位都可以免费品尝一小块,不买也不打紧的。我和弟弟先品尝,母亲再砍价,买一份再换下家,这样可以多尝几份。一上午下来会买好多份,以五仁居多,捎带着买点枣泥水果味的。母亲这时便会数一份送姥姥,一份送奶奶,一份送舅奶奶。数完往往就没我们的了,母亲看看弟弟,再看看我,可怜我们,又欣慰我们的懂事,便折回去再买几个。回家后母亲会放到我们够不到的地方,不到中秋节那天晚上,我们是不能吃的,但弟弟会经常踩着凳子看看少了没,数数没少,向我“汇报一下”便心安的玩去了。这时最盼中秋节早些来,来的快一点!但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却再也无法掩饰了,出门都是边走边跳的,时而还唱几句学前班老师教的歌,母亲安排干什么活都特别有劲。那种甜甜蜜蜜的感觉,直到现在想来还意犹未尽,好像韵味会绵延,会温暖很远很远的自己。

6、中秋节在我们的盼望里如期而约,这天我不用大人叫就会起的特别早,鸡舍里肯定会关一只养的肥肥的大公鸡不让出去觅食了,我知道那是母亲用来犒劳我们的。一年里只有这一天和过春节才可以吃到的。我会把院子里一堆堆黄灿灿的玉米摆整齐,把花生堆成一座小山丘,把鸡舍、羊圈打扫的干干净净,没有人会安排我干这些活的。一晌午的功夫,整个小院温馨又整洁宽广的完美呈现,当然也会得到来自大人的夸奖的。过了中午节日气氛就浓烈起来了,父亲负责杀鸡,母亲忙着包水饺,我负责杂活,弟弟在一边玩耍,难得的一家人都在一起,哪像平日里,父亲天不亮就下地了,有时候我们睡下了他才回来。经过我们一下午的“折腾”,一桌丰盛的晚餐就摆好了,弟弟去喊爷爷奶奶,我负责去买甜酒,很便宜但味道有点像葡萄酒,甜中微涩;倒在杯子里,冒起泡泡又像雪碧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对于当时的我们就一种味道——甜甜的味道,无法逾越的美味和甜蜜,刻在我的骨子里,伴我去远方,去更远的未来。

7、那顿团圆饭,现在想来是多浪漫。在农家小院里,一家人团坐,有说有笑,满院子收获的玉米和花生的清香弥漫开来,浓浓的丰收的味道。灯光是月亮照下来的,温馨安详,像爷爷奶奶饱经沧桑后的双颊一样。月亮总是分外圆,光也分外明,映在葡萄架上,细数从葡萄藤上落下来的月光,一丝丝一缕缕,风一吹来,秋意正浓,秋的韵味在此刻会肆无忌惮的蔓延。小黄狗也不叫了,像是怕打破这静谧,安安静静的趴在那。院子外面的小河沟因一整个夏天都在蓄水,虫鸣蛙唱的好生热闹。吃罢,母亲会摆上刚从藤上摘得葡萄,这个时候中秋节的主角就会登场了。母亲拿来案板和刀,弟弟总是抢着踩着高凳把他天天关照的月饼取来,全家人的目光都在母亲的手上,只见月饼在母亲娴熟的刀下飞舞几下,六块小月饼就呈现了,品尝完五仁的,接着就是枣泥水果的,没有更丰富的种类了,含在嘴里像蜜一样甜,我每次都是回味很久才舍得咽下,直到现在我还是钟爱着五仁味,每次买都会问是冰糖甜丝做的老月饼么。月饼在今天被炒到比黄金都贵,高贵大气的包装,各式各样的口味挑衅着快节奏的味蕾。我担心我的孩子,到时会不理解我,我怕!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理应得到更优秀的传承!如今优越的生活实属来之不易,唯有珍惜才好。

秋的文章范文2

秋日飘落的树叶,如镰刀一般,砸入土地深处。

稻草,拉近了村庄的距离。冬天藏在泥土里,有酒的醇香。

幽深的井,藏在秋的怀抱。村庄的炊烟瘦了,比黄花还瘦,在寒冷的袭击中。

一条河流,也在寒风中吹断了筋骨。

在冷淡凄清的屋檐下,母亲的头发,白了。

那飞流直下的瀑布,以及被冲淡的脚印,在秋日的时光里渐渐苏醒。

黄昏时刻

夕阳,是秋天里收割的一束稻穗。

晚风在稻田里提着金黄的衣裙,轻快地走进村庄袅袅的炊烟里。

乌鸦攥着大地的秘密,拍着翅膀,在夕阳里自由地飞翔。

小道上的身影在光照下无比耀眼。眼神,有着浓郁的感彩,慢慢地打开了村庄一扇绯红色的木门。

黄昏时分,沉默的老牛走在了回家的土路上,曾经的汗水还在田间闪耀着金色的光芒。风,轻轻地吹,将一个村庄的动荡吹向大江南北。

疲惫的村庄,劳累的西风和流水,驻守在大地的中心,仿佛遥远而潮湿的记忆。

一次又一次,黄昏在村庄的深处轻轻喧响。

月光下的村庄

炊烟里有童年的歌声,我们在古树下享受月光的柔情。

月光,是村庄的象征,在夜空中跳起了舞。

谈情说爱的年轻人,劳累的父亲,五谷中闪亮的镰刀。在这个村庄里,有人在月光下哭泣,也有人在月光下欢笑,或者对月吟诗。

当我的眼睛与月光接触时,看见7诗情:古道,灯笼,少年,小桥,瓦屋。

这是月光下的村庄,悠悠诗情,直到暮色四合。

把酒临风,对月吟诗。

一个村庄,一首诗。一缕微风,一杯酒。

远处有隐隐的山群和默默前行的身影,在月光下,被无限放大,或者缩小。

深秋来临

叶落归根,深秋来临。

一只飞鸦,一条河流,一次深情问候。

驻守在秋天里,路越走越长。

我的脚步越来越轻,像深秋,一片四处飘零的枯叶。

背上行囊,我在月光中行走,抵达一个不知名的地方。

寒冷降临。迷路,迷路,不断地迷路……

我挥一挥手,秋天便深了。这种深,比土地更深,比村庄更深。

河流

一条河流,向着故乡的方向流去。

一条河流在秋天会慢慢地枯涸,慢慢地蜕化,但那些曾经的历史不会腐朽。秋风中的水流声也是最富诗情的。

故乡的炊烟。是一种来自苏格拉底的忧伤。那一刻,它重新获得了自由。

河流枯涸了,水往高处流,流向云之处。在蓝天的深处,河流有着比狼更大的野心。

像随风招摇的稻穗,河流绕着村庄和天空。有人在河里洗衣,低着身子,远处的屋舍升起袅袅炊烟,朝着天空的方向。

夜风吹,河流向东流去……

从来没有一个人真正离开过村庄。

一条河流,孤独,紧贴着大地。

再看看故乡的风景

回到故乡,不得不再一次看看故乡的风景。

那些在风中飞荡的芦杆,小道上枯黄的杂草,静静躺在河中的石头……

如果可以,我将写下一朵白云在蓝天中的奔跑,我将写下一缕炊烟在衬庄的袅娜……

故乡的风景总是充满一种对世态的旷达,它所不缺的也总是那一种包容万象的心,和甘于寂寞的灵魂。

秋的文章范文3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在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因此,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的眷恋?作者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秋景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二、课文诵读

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课文分析

(一)明确思考题:

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槐树落蕊秋蝉嘶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二)分析课文

1.从五幅画面入手,分析

(1)故都的秋的特点。

(2)“反衬”手法的运用。

(3)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五幅画面来写故都的秋。

(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经历来分析)

2.分析第2、13两个自然段,将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相对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4.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有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5.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明确:秋色是这样的美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秋的文章范文4

日前,中钞国鼎投资有限公司推出的两款民俗黄金――“喜月连丰”中秋纪念章、“松鹤延年”金条,凭借深厚的民俗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创意十足的产品设计等优势,在中钞国鼎全国各直营店一经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推崇和喜爱。

主打民俗文化牌

据介绍,“喜月连丰”中秋纪念章分为金章和银章,均为,999纯金、纯银铸造,产品画面勾勒出一只吉祥喜鹊往返于盛开荷花之上,寓意喜气盈门,合家团聚,不仅赋予产品传统的中国文化内涵,也传递出亲朋友人之间最真挚的节日祝福;“松鹤延年”金条采用,9999纯金铸造,其画面背景由代表延年益寿的“松”与“鹤”构成,并融入传统文化中的仙灵之物“桃”,仙鹤衔寿桃,祥云围绕,青松托“寿”,寓意松鹤长春、福寿延绵,藉此表达人们对至亲好友、尊者长辈健康长寿的美好至诚祝愿。

创意奇特 提升收藏价值

记者注意到,中钞国鼎推出的“喜月连丰”中秋纪念章、“松鹤延年”金条在产品设计上构思巧妙,独具匠心。在极致展现我国古老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更将现代内涵、时念等元素融入其中,创意十足,个性时尚。

“松鹤延年”金条打破了常规条状造型,底边勾勒出寿桃及桃花,造型新颖别致,而“喜月连丰”中秋纪念章则沿用了目前收藏领域最为活跃的、广受欢迎的纪念章形式。同时,这两款造型独特的民俗黄金,还兼具浓厚的传统文化价值、权威精湛的部级造币工艺。业内人士表示,民俗产品除了要展现本身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外,还要通过新颖的创意和奇特的表现形式,将有价值的产品独到创意和民俗黄金实物,进行有机的完美融合,这样才能大大提高民俗黄金产品的收藏价值,而“喜月连丰”中秋纪念章、“松鹤延年”金条正是其中的典范之作。

馈赠佳品鉴赏保值于一身

每逢佳节,中国人都有礼尚往来的传统。中钞国鼎推出的这两款民俗黄金,文化底蕴深厚,设计构思上乘,成为馈赠商业伙伴、亲朋挚友的上佳选择。

秋的文章范文5

【关键词】散文 写景状物 疑难鉴析

一、《荷塘月色》疑难鉴析

1.通感的手法

通感:又名“移觉”,是指在描写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把一种感官的感觉移到另一感官上,达到用多种感觉来描写同一对象的目的。这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的彼此相通的描写,往往把很抽象的事物描绘得更丰富、更生动。本文第四自然节中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第五自然节的“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都运用了通感的手法。通感一般可分为比喻通感和形容通感,课文中的两个例子属于比喻通感。

2.理清作品的感情线索及作者思绪的变化

一般认为这篇散文流露的感情是“淡淡的喜悦中夹杂着淡淡的哀愁”,但是通过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写文章时的思想状况,可以体会作者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精神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苦闷心情。应抓住文中的关键的语句,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是文眼,不但揭示了夜游荷塘的缘由,而且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理清作者的行踪:出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把握住作者情绪的变化:不宁静――排遣――超脱――不宁静;从而确定全文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的喜悦和哀愁。

3.从情景相生的角度把握本文的情景关系

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这是抒情散文表情达意的需要。抒情散文的要旨是抒情,但情有所系,情感总是依附形象,因为写景是为了抒情。作者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景物不但是客观物象,而且是心理映象。在《荷塘月色》中,作者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幽雅安静的月夜荷塘景色图。作者写景是为了抒情,荷塘景物成了情感的借代物。作者借景抒情,用景物的变化暗示情绪的变化,使景物与情感达到高度的融合。

4.领会本文优美的描写语言和抒情语言

领会描写性词语要结合特定情境,既要看这个词语能表现什么,还要看作者想用它表现什么;既要看这个词语特有的色彩情味,还要看它和其他词语配合所增添的新的意味,从而综合把握其艺术效果。赏析描写性词语应注重其刻画形象、表达情感的作用。本文作者运用十分精美的描写语言创造了具体可感的景物形象。作者精心选择动词、形容词并加以艺术组合为荷塘风物传神写照。作者运用比喻、比拟、通感、映衬等修辞技巧,绘形绘影、绘声绘色,准确而生动地传达出对月下荷塘优美景色的视听感受。作者尤其善于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表现景物的形态和神韵,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虚实结合的描写,勾勒繁复而美丽的动感图画。

5.理解文中景色的多重映衬作用

文中有关荷塘及其周围的景色写得颇为动人,勾勒出一幅夜色中的荷塘图画。第四段先写荷塘里高出水面、亭亭如裙的荷叶以及零星点缀着的白花,为下文写月色做了铺垫。第五段再次以叶子和白花做为月色的衬托,同时又用青雾、淡淡的云以及弯弯的杨柳来烘托月色。第六段也是如此,以荷塘四面的高高低低的树来映衬荷塘,烘托月色。作者着意于荷塘及其四周的景色描绘,其意图是与月色交相辉映,突现出月色的诱人之美。

二、《故都的秋》疑难鉴析

1.文章中的“文眼”

所谓“文眼”,就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它可以散布于文章的各个部分。“文眼”于文题之中:一类是文题点明主题,如《依依惜别的深情》、《白杨礼赞》。另一类是文题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荷塘月色》、《囚绿记》、《故都的秋》等。“文眼”于文章的首尾:如《故都的秋》的开头流露出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眷恋和热爱之情;《囚绿记》则是“文眼”于结尾抒情点题。“文眼”于文章的正文之中:如《故都的秋》中的一处点拨:“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这句点明人们对秋的深情。

2.文章正文中的并列结构

并列结构,又叫平行结构,体现于文章的正文之中。这种结构把几方面内容平行记叙,显得段落分明,条理清楚。《故都的秋》中就是用这种结构来组织材料,文中先后记叙秋院、槐树、秋蝉、秋雨、枣树等。这些记叙内容各自独立,又联缀成篇,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故都的秋景特点。

3.文中对比表现手法的运用

文章主要表现故都的秋,可是文中在写北平的秋的过程中,又屡次写南方的秋。这并非是跑题,而是以南方的秋为对照物,以此突现北平的秋的特征。如北平随处可闻的秋蝉的啼唱与南方稀少的秋蝉的嘶叫对比,又将南方的秋色不浓与北平的浓重秋色对比,从这些对比中越发突现北平的秋的独特之处。

4.如何识辨作者的感情基调

本文的开头句中点明了北平的秋的特点:清、静、悲凉。清――“碧绿的天色”、“淡绿微黄”的枣子;静――“驯鸽的飞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等;悲凉――“觉得有点落寞”、“残声”。作者写北平的秋色中固然含有“悲凉”的情愫,然而这仅是一个方面。作者先写秋蝉的“残声”,转而又写它的“啼唱”,后者绝非是“悲凉”,而是以“啼唱”衬托心境的静。至于写“清”和“静”,这体现出作者对清爽的秋的赞颂。从作者对秋院、槐树、秋蝉、秋雨、枣树的记叙中,也可以看出作者流溢出的颂秋的情感,尤其是在文章的结尾,作者以抒情的笔调直抒对秋的赞美之情。

5.以对秋色的整体观感来颂秋

作者凭借北平的秋色抒情,其秋色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景物形象,而是由几种景色组合而成。这就决定了应从对秋色的整体观感来抒情,而且应描写出能反映其整体秋色的各种景物,这样才能达到以景抒情的目的。作者选择的五种景色都各具特色,颇有代表性地表现出故都秋色之特点。如:秋院――“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驯鸽的飞声”;秋槐――“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秋蝉――“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秋雨――“一阵凉风……下起雨。一层云过……天又晴了”;秋果――枣子树各处都有,“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作者调动视觉、听觉、触觉,把这五种秋景勾画出来,组合成一幅故都的秋的风景图,由此引发作者颂秋的情感。

三、《囚绿记》疑难鉴析

1.借物抒情的方法

借物抒情,又称为状物抒情,即借助写物达到抒情的目的。物可以是有生命的动植物,也可以是非生命物体。借物抒情的写法是,先从状物入手,将其写得形象生动,然后借物抒发与物相关的思想情感。借物抒情,其物应是与所抒之情密切相关,蕴含着某种深刻寓意,这样才能由物顺畅地导入抒情。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所状之物,都应当是作为抒情的依托物和抒情的手段及途径。选择抒情的这类依托物时,要发掘其象征和比喻含义,并由此联想,进而升华到抒情。

2.理解文题,把握作者抒情的方式及思想感情

本文属于借物抒情的抒情散文。文章标题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作者首先介绍其居所的室内环境,由此引出作者喜爱绿色。通过这些铺垫,水到渠成地导入“囚绿”这个主要内容。文中自始至终以“绿”贯穿,行文的线索是恋绿――囚绿――念绿,重点是“囚绿”。作者喜爱常青藤的葱茏的绿色,因为它是生命、希望和快乐的象征;之所以留恋常青藤,是因为它具有执着、不屈的品质。文中以常青藤为抒情的依托物,抒发了作者对顽强不屈品格的赞美之情。

3.领会本文的拟人手法

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如“绿叶与我对语”、“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等。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描写常青藤,赋予其执着、不屈的性格以及不卑不亢的高贵气质。

4.从文中领会散文之“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秋的文章范文6

秋天藏在哪里

陈庄中心小学六年级一班 张毅泽

秋天藏在哪呀?秋天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秋天吧!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那我就该去果园里找秋天了。我骑着自行车来到了果园旁,放好车子就跑进了果园,去找那如诗如画的秋天。我跨进果园,一股秋的气息,迎面扑来,原来秋天藏在果园里。我仔细地寻找着,嘿!找到了一个葫芦似的梨,黄澄澄的,秋天如同映入眼前,啊!原来秋天藏在甜甜的梨儿里,此时此刻我身处在那美丽又清爽的果园,我感觉到了秋天。啊!我终于找到秋天了。秋天藏在果园里。

离开了果园,我又去了棉花地,抬头望去,那白白的可爱的精灵般的白色棉花,开得似一朵朵美丽的花。瞧!玉米地里的一棵棵玉米也换上了金黄色的外衣,露出了一排排金色的牙齿。秋天藏在田野里。

这时一阵阵秋风袭来,原来秋姑娘给我送来了凉爽,吹得苹果红了脸,吹得稻谷弯了腰,吹得农民伯伯脸上乐开了花。原来秋天藏在秋风里。

抬头仰望蔚蓝蔚蓝的天空,飘着的朵朵白云仿佛是秋姑娘给人们送来的一幅优美的图画。秋天藏在天空里。

我终于知道秋天藏在哪里了?秋天藏在人们的眼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