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而来范例6篇

为爱而来范文1

大家好!

树木感恩于大地,用落叶来肥沃土壤;禾苗感恩于农人,将成熟的籽粒呈上;乌鸦感恩于母爱,以反哺来回报亲情;羊儿感恩于母乳,以跪乳来表达敬意……而我们呢?作为人的我们呢?我们应该感恩什么呢?

快乐地长成潇洒青少年,我们是否该感恩于父母师长?父母每天工作朝出晚归,还要为服侍我们上学起早贪黑,吃饭时,好吃的菜总在我们眼前,穿衣方面,一定要把我们打扮的漂漂亮亮。

老师们,课堂上耐心细致、循循善诱,课堂下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假期中自修自学,丝毫不放……无论他们有多累,都听不见一声抱怨;无论我们有多淘气,都看不到他们的爱有一丝褪色。这一切不都是为了培养我们成才吗?

走在车水马龙、宽敞洁净的公路上,我们是否该感恩于哪些忠于职守的交警?使他们顶着烈日,冒着霜寒,为我们提供了安全保障;我们是否该感恩于那些一丝不苟的清洁工,是他们叩破黎明,扫净尘土,为我们奉献出一路的清清爽爽。

一场病后痊愈的你,是否该感恩于那些耐心细致的医生护士?检查、诊断、配药、输液,里外忙碌的脚步是那天使弹奏的音符,如天籁般驱跑了病魔的侵袭。而背后默默奉献的医药学家们,也应该是你要感恩的啊,如果没有他们的精心研究与配制,哪里会有那些灵丹妙药,使你早日摆脱病魔的纠缠?

使用了现代化的高科技产品,我们是否该感恩于那些聪慧无比的科学家?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世界哪会如此精彩,我们的生活怎能如此方便快捷?你看那影像清晰、节目缤纷的彩电背投,那里有好戏连台,那里有精彩无限;你再看那一点便知天下事,再点可览古今中外文章的小小电脑,竟装进了整个世界,甚至是整个宇宙。

为爱而来范文2

   这一周读弗洛姆《爱的艺术》,这是一本教人怎样学会爱的书,我想我们不应该仅仅是把这种“爱”理解为爱情,它是包涵更广博的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亦是一门艺术。在这里爱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么简单。正如作者在序言中说的那样,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的不到满足。在弗洛姆眼中,爱是一种能力,然后是一门艺术,并不是人人都懂的并不是人人都拥有。

   我们先来看一下本书开篇引的巴拉塞尔士的诗:“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的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的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我们应该去认识爱,懂的爱,了解爱,之后我们才能真正拥有爱的能力,享有爱的艺术,而不是在爱之外,却以为自己深谙此道。无知总使我们欺骗自己却并不知道被自己欺骗了。

   第一章内容很少,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做序言之后的序言来看,这里弗洛姆先谈了世俗人理解的爱,他告诉我们这些根本算不上是爱,只是一种交易。无疑现实中到处充斥着这种爱,让人感到绝望,人们就这样毫无知觉的生活在这种虚假和欺骗中,把这种虚假的爱当做此生的追求,那是可悲的,自以为是的人是可悲的,了解了这种可悲却无法挣脱的人亦是可悲的。下面让我们跟着弗洛姆一起看看存在于世俗人中的爱吧。

   弗洛姆说,“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确实如此在生活中我们大多人都持有这种观点,所以我们努力取悦对方甚至是迎合世俗以求的被爱,什么样的人是值的被爱的,我们便努力的成为什么的人来赢的人心,显然在今天物质上的优越是一种,外表的美丽帅气是一种,当然相比之下绝对是前一种更实用。人们不再考虑自己有没有爱的能力,而是考虑自己是否拥有被爱的条件,这些无关紧要的条件成了核心,不能不说这是人的爱的能力的一种丧失。

   第二中情况是,弗洛姆说,人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他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同这一因素紧密相关的是当代文化的特点。我们的全部文化是以购买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

   对于弗洛姆所揭示的世俗中的爱的形式及虚假,我们一眼便能看出来确实如此,我们眼中的爱就在以这种形式而存在,正在被如此左右着,它就如同一种实实在在的交易,这种交易讲究等价值即所谓的门当户对,这一思想深入人心,继而是各种世俗的约定,世俗的价值亦是爱中用来交换的本钱。爱被如此层层包围着,完全被遮蔽了它的本质,在这样的背景下是无法谈论爱的。

   弗洛姆说,产生在爱情这件事上一无可学这一看法的第三个错误是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式多么寂寞。

   弗洛姆的这段话是很值的品味的,如此三则错误,他把世俗的爱几乎全部否定了,就连我们看似稍微入行一点的第三中爱也一并在内,那只是堕入情网与持久的爱根本不是一回事。如此为我们清零,那么学习爱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了。懂的很多的人是能爱的,对一件事了解的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这便是学习爱的准则。如果你选择无知,那么你离爱永远都会是那么的远。

   最后弗洛姆从整体上对本书所要阐述的内容做了一个说明,这也是我们学会爱这门艺术必然要经过的两步骤:一是掌握理论,二是掌握实践,如果还有三的话就是把成为大师看的高于一切,这就涉及到追求卓越的心了。这似乎也是学习任何一门艺术必要经过的步骤。

   爱的艺术读后感2

   刚刚才将费洛姆的《爱的艺术》这本书读完,它不仅让我进一步的理解爱的含义,同时也给了我深刻的启示。《爱的艺术》从人类最关注打的爱情话题着手,探讨了爱的本质,爱的历史以及爱在现今时代所遇到的价值和精神危机。

   在未读这本书前,我和大多数的人一样片面的认为爱就是一种令人心神荡漾的情感,爱本身十分简单,没什么可学的,困难在于找不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粗浅的。但在费洛姆《爱的艺术》里我找到了那个指引着我前进的灯塔。

   确实爱就是一门艺术,正如生活是一门艺术一样。我们要学会如何去爱,就得像学习其他的艺术——如音乐、绘画、木工等一样去开展行动。人们往往通过外在因素来赢得别人的爱。如男子所采取的方法是在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获得成功,尽可能地攫取权力或获取财富。而女人通过塑造形体和服饰打扮等手段使自己富有吸引力。虽然在现今社会里,这种行动很吃香,但是他们往往忽视了内在因素。

   爱应该是一种主动性的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性的情感。爱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得到发挥而且用不是强制的产物。爱包括了给予、责任、尊重、关心、了解等,在爱别人之前必先自爱,如果一个人能创造性地去爱,那他必然也爱自己;但他只爱别人,那他根本就没有能力去爱。

   爱是给予,只有你付出,给予后才会有收获,俗话说的好“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千万别认为给予就是在吃亏,其实他是爱的另一种诠释。

   爱是责任,因为爱,一个幸福的家庭诞生了,从此作为家里的支柱就有了所承担的责任,这是一个完全自愿的行为。

   爱是尊重,我们应该关注对方应该按照自身的本性成长和表现,不能利用对方,给对方自己的空间与自由。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应该先了解对方,如果你不了解对方,那么想尊重对方就不怎么可能。

   爱是关心,这一点母亲对孩子的爱中表现得最为显著,我同很多人一样认为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爱,因为母亲不仅孕育了我们的生命,还在我们的成长中占据主导地位。

   爱有恨多种,如父母之爱、兄弟之爱、性爱、上帝之爱等等。它是无形的无处不在的,所以细心的去观察与感受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读完《爱的艺术》这本书,我还有一个很大的感叹就是我隐约的感觉到作者对于东方文化智慧的推崇,所以,现在对于本国文化也很感兴趣,当然,在这一点上我比较赞成罗素对于中国文化的辩证看法:他觉得中国文化是一种很和谐的文化,中国人对于生活中采取的一种幽默,泰然的态度是十分可取的,但是有时候,中国文化太过于和谐,从而有一种迂腐,愚昧的倾向,我觉得在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我们是应该适当融入西方文化一种积极进取的特征。

   爱的艺术读后感3

   弗罗姆(Erich·Fromm)是人们所熟悉的现代心理学家。最近看了他那本流传已久的经典之作《爱的艺术》,弗罗姆作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之一,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而《爱的艺术》作为他集心理、人类、伦理、宗教、社会学等学术菁华和几十年理论研究于一身,被列为当今心理学的必读之作。

   《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e》)从人类最关注的爱情话题着手,探讨了爱的本质、爱的历史以及爱在现今时代所遇到的价值和精神危机。爱,是人类社会最普遍而恒久的话题,千百年来无数智者和哲学家都希望拔开它罩在世人头上的谜雾,但至今仍无人能全面地阐述爱的真谛。但人们仍孜孜不倦地探索,如果歌德的那句名言“永恒的女性引导我们向上”,那么,在对爱的不懈探索中:“爱领导人类进步”则表明了爱在关乎人类自身发展与文明创造方面的不可动摇的作用。爱所以被这样郑重其事的提出来是因为“爱”关乎人生的最主要命题,不仅涉及到每一个人,也维系着每一家庭,并最终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演进和发展。爱是每一个人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人类社会正是有了爱才能存在、进步和发展,爱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与整个社会的日常活动密不可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爱就在我们心中。而另一方面,人类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也就是一部爱的历史,如果说是种族和语言的不同和差异让世界充满纷争,那么正是爱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结成团结和友谊,所以说爱是联结国家、种族、民族和人人的桥梁和纽带。现今的事实是,对爱的问题的解答不但从来没有获得过圆满的成果,在21世纪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对爱的困惑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烈地困挠着每一个人。而弗罗姆正是先知先觉的领会到现代人的这一迷惑,这篇发表于上世纪50年代的经典佳作,是作者洞悉现代人精神危局后凭借自己的专业成就而精心烹调的心灵鸡汤。

   在书中,弗罗姆不仅考察了“爱情”这两个字通常所指的两性的爱。更多地考察了人类所有的其它意义上的爱,包括母爱、博爱、性爱、自爱和神爱。这些对不同类别爱的意义和在人类日常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作用的阐述,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在具体论述时,弗罗姆则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和引用等多样化的写作手法,对爱的性质、表现、现实意义、生理学心理学价值等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清晰的思路、晓畅干练的文字、扎实的学术和理论功力、循循善诱的解说,整部书读来让人感觉轻松自如,为了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各类爱在人类精神世界中的作用,作者对一些与自爱相近或相关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比如自爱和利己、自爱与忘我的关系,通过对自爱的辨证和说明,为在现代心理学中有积极意义的“自爱”正名,指明爱自己与爱他人并行不悖而不是此消彼长。在性爱一节里,则重点地批判了弗洛伊德情爱的性本能决定论,指出了爱情与性爱的地位和关系,这也是后弗洛伊德时代,精神分析学派对弗洛伊德性学理论的最主要修正和扬弃。

   从心理学上对爱的心理需求的分析,让我受益良多,这是弗罗姆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想通过书本宣传精神分析学派主要学术思想的重要领域。爱这个虚幻的神来之物,原来始终寄宿在人们生物需求的底层,不再是那么虚幻和不可捉摸,而是与人的整个生物特性密不可分。将爱的生物学肇始与个体的人与生俱来的身份认同感联系起来,从而引证出爱的朴素来源,如果西方人说“上帝与我同在”,那么爱也是始终与我同在。通过阅读,进而联系到平时切身的人生感悟和思考,这部分的阐述无疑让自己平时对爱的理解更深入和接近客观实际。其实,爱就是世界的灵魂,爱让这个世界充满和谐和幸福。爱其实就是埋藏在每一个人心中的种子,与我们与身俱来,可以说爱就是人类的基因和图腾。现代人吝啬于爱的给予,其实是爱的缺位和衰弱。一切人间悲剧莫不与爱的缺失和漠视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没有爱的地方,战争、杀戮、仇恨和敌对就肆无忌惮的横行、恣意妄为,人类的痛苦的灾难也和文明一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所以解释爱的问题,也就是来进一步思考人类文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进一步寻求解决之道开了一个必要的好头。

   对爱情的要素分析,爱情中几个不可或缺的基础因素(或者说是感情):关心、责任心、尊重、了解。在每一份爱心中,回味一下都有四者的存在,正是这四种爱的元素,缔造了人类爱的基调,使社会生活呈现出多姿多彩;爱的这四个元素也是每个人在内心衡量自身爱的能力、感受爱的能力的无形标尺,人性的圆满、爱情的获得和维持都必须始终有各元素的参与和结合。这四者其实是一个理想的人本主义学者在对人文精神的一次综合诉求。

   在书中,作者不仅从自己专属的心理学来分析爱情,而进一步阐明了社会意识形态对个人爱情具有渗透、影响和调节的作用。人类社会发端以来,人从本质意义上来讲都是社会中的一分子,所以爱情作为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形态,就不再是简单的心理学范畴,故而作者在分析爱的时候需要引入当时的社会发展形态、社会意识形态。这种思想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式的、纯粹的分析学派最大的区别。

   在行文基调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全书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浓厚的古典主义元素。对爱的原始渊源的考察让我置身于古典主义的神奇海洋,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西方美学的洗礼和熏陶,比如伦理学范畴中爱情与个人羞耻的那一段论述就把西方宗教学观念引入进来,从伊甸园寓言中的亚当和夏娃因初尝智慧之果而萌生的疏离感和羞辱感,讲到上帝对人类父权式的不容置疑和置否的爱,讲到上帝让约拿去尼尼微为其宣示神谕的故事……。所以阅读本书收获的不仅是心理学知识,还能得到大量的古典文艺方面的滋养。作者能综合诸人文学科的功力,特别是作者深厚的理论实力和人文素养更是让我从心底里钦佩这位心理学大师的风范和广博学识。沉浸在字里行间,作者就仿佛是与一个智者作了一次精彩的美学对话,醉心于每一行甚至每一个文字的同时。给人持久的回味和灵魂的净化,阅读的愉悦莫过于此吧!

   最可贵之处,不在于书本能为每个读者切实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而是通过对爱的阐发矫正现代人心底对爱的误认,让人们重新拾起爱的关怀,重建对于爱的信心,这一点是我读过本书后最大的收获。

   当然,任何书都有局限性,本书的美中不足之处是作者对现代爱情困局的解说只是引出了一个头,在阐释问题的更深层次原因方面分析得不够透彻和详尽。囿于社会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当代爱的缺失。可能比较武断,弗罗姆只指出资本主义中人的异化以及爱与性的分离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中爱面临全面危机的主要原因,但我个人认为爱并不是一个意识形态差别或种族差别的而特有的问题,有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存在、有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冲突存在,就会有爱的问题的发生。爱是人类始终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将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各个脚步。同时,在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时,本书显得特别单薄,没有提出有创见性的、前瞻性的措施和手段。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批判。

   爱的艺术读后感4

   没看这本书之前一直认为爱是人的一种本能,从无条件的母爱中知道付出与奉献,从父亲的严厉与宠爱中学到坚强与责任,这都是我们潜意识中爱的本质。在读完《爱的艺术》之后才知道原来爱也是一门学问也有理论也需要实践。虽然艾里希——弗洛姆生活的时代和背景已经跟我们大相径庭,但是他对爱的理解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变迁而产生很大的分歧。书中引用了一些心理学的术语但是都不是很艰涩难懂,虽然不是完全赞同他的见解,但是他不同于一般人的对爱的诠释也使我感觉对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爱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知识和努力。弗洛姆认为造成“爱不用学习的态度”的原因是:大多数人把爱只是简单地看成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去爱,所以他们使用各种途径赢得人心、具有吸引力;还有人认为爱的问题就是爱的对象的问题,而不是爱的能力的问题,人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但是要得到一个合适的爱的对象则难的多;人们不了解“坠入情网”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在人类社会中几乎没有哪一种活动、哪一项事业像爱那样,开始时充满期待和希望,而结果又常常以失败而告终。因此,他主张爱也需要学习。在他论述的过程中我觉得有一段话说的特别好,至少我觉得很真实,“两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当他们突然拆掉使他们俩分隔的那堵高墙时,他们感觉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近,最后融为一体。但是这种类型的爱情就其本质来说是不可能持久的,它只是昙花一现。这两个人渐渐熟悉,而亲密体验的奇妙光环却日渐消退,直到最后他们的冲突、失望及彼此之间的厌烦,把当初仅存的美好感觉完全破坏掉。然而,在一开始他们根本不会想到将是这样的结果,实际上,他们并不懂什么是爱,他们只是把彼此之间如痴如醉的迷恋与疯狂当成了双方强烈爱情的表现,但其实,最初那种彼此之间的迷恋也许只说明了他们以前是多么的孤单。”确实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爱情就如昙花般稍纵即逝,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什么是爱,而只知道自己很孤单。为了逃避这种孤单的感觉而选择暂时的麻痹。

   爱的对象。“爱并不是某个具体人的一种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性格上的倾向。这种态度决定的是一个人与整个世界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决定与自己爱的对象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只爱自己的对象,而对其它人漠不关心,那么他的爱就不是真正的爱,只不过是一种共生体的依恋,或者是一种更高的意义上的自私。然而,绝大多数的人相信爱的问题就是爱的对象的问题,而不是爱的能力的问题。他们甚至认为只爱一个人不顾其他恰恰是自己强烈的爱的证明。其实这种想法十分荒谬。就像一个人想画画但又不想学习绘画这门艺术,他只关心能不能发现可以激发创作灵感的模特,自认为一旦找到就会画出美丽的作品来,这自然是荒谬可笑的。”其实我并不赞同他这种说法,对于恋爱中的人来说彼此眼中只有对方,这在我们看来在正常不过的了。他们只顾及到自己爱的人而忽略了其他人,是因为爱情本身就具有排它性。他们忽略其他人也并不能说明对其他人就没有爱,而是不同性质的爱。这在他看来是荒谬可笑的让我感觉十分不解。

为爱而来范文3

1、爱一个人并不是一定要得到她,而是要让她幸福,这就是你对她最好的爱。

2、毫无经验的初恋是迷人的,但经得起考验的爱情是无价的。

3、适当地用理智控制住爱情,有利无弊,发疯似的滥施爱情,有弊无利。

4、爱一个人不一定要拥有,但拥有一个人就一定要好好去爱他。

5、爱就是在平淡的,真实的生活里,就是冬天有个给你暖被窝的人,生气时和你吵架的人,寂寞时陪你打发时间的人,晚归时家里等待你的那盏灯光。

6、爱得愈深,苛求得愈切,所以爱人之间不可能没有意气的争执。

7、世界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人生中最长久的拥有就是珍惜。

8、最浪漫的东西往往也就是最乏味的东西。一只鸟不可能在同一棵树上停留太久,否则对这鸟对这树都是一种负担,鸟儿总想去看另一片天空,而树也不愿每天面对同样的风景。

9、很小的一件事就会吓坏爱情,很小的一件事情也会使爱情欢愉起来。对爱情来说,任何事情都有意义,任何事情都可以构成吉光或者凶光。

10、有一种默契叫做心照不宣;有一种感觉叫做妙不可言;有一种幸福叫做有你相伴;有一种思念叫做望眼欲穿。

11、由于种种原因真心相爱的人并不一定能在一起;你最爱的,往往没有选择你;最爱你的,往往不是你最爱的;而最长久的,偏偏不是你最爱的,也不是最爱你的。只是在最适合的时间出现的那个人,才会真的和你永远在一起!

12、爱情,是每个人都很向往的东西。它无形却有形,它能给你带来激情与快乐,同时,也能给你带来悲伤和伤痕。

13、爱情里有苦有甜。只有细心的经营,让它开花结果。而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的像呼吸。你没感觉到,却时时存在。平淡却不可或缺。

14、真正的爱情是什么?它是一种信任,不是猜疑。懦弱的心理和猜疑,只会让对方离你越来越远。

15、女人比较不那么容易有欲念,对着自己心爱的男人,有时候一个温柔的拥抱已胜过一切激情。

16、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

17、爱情是逛街的时候,看到好看的东西,会想给她买下来,是么?爱情是打电话的时候,要打到卡的最后一分钟,才恋恋不舍的挂掉,是么?爱情是考试的时候,却无聊的想着她的样子,划着她的名字,是么?爱情是推掉所有的聚会,只是为了跑去看看她,和她说说话就好,是么?爱情是静静的听着,她说自己的不开心的事,却把自己的心事放在心底,是么?

18、当你真心爱一个人时,那人除了有崇高的才能外,他还有一些可爱的弱点这也是你爱他的重要关键。

19、真正爱一个人是无法说出原因的,你只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心情好坏,你都希望这个人陪着你;真正的感情是两人能在最艰苦中相守,也就是没有丝毫要求。

20、其实在爱情问题上,男人比女人更清醒,他们会把感情问题放在合理的位置,而女人很容易把感情当成生活的全部。

21、真正的爱情是什么?它是一种感应,不是外在。为追求般配而结合,只会给彼此造成终生遗憾。

22、爱是包容而不是放纵,爱是关怀而不是宠爱,爱是相互交融而不是单相思,爱是百味而不全是甜蜜。

23、当你经历过爱与被爱,学会了爱,才会知道什么是你需要的,也才会找到最适合你,能够相处一辈子的人。

24、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为他的幸福而高兴,为使他能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并从中得到快乐。

25、真正的爱情是什么?它是一种给与,不是索取。一味的强占和索取,只会让对方感到压抑可怕。

26、爱情来到的时候,你会感到她的一切都会牵动着你的心,对她的关心胜过自己。对她的思念,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27、爱情不只是月夜里并肩散步,爱情更是风雨中的携手同行。

28、真诚的爱情,并不等于娓娓动听的甜言蜜语,慷慨陈词的海誓山盟,如胶似漆的接吻拥抱。爱情是一种高尚、美丽、纯真的感情,应当以忠实诚恳取代虚伪欺诈,以互尊互敬取代利己自私,以道德文明取代轻率行动。

29、人类总想知道爱情是什么??可最终才明白,爱情只是一种追求,根本无需知道答案。

30、爱情像一面镜子,曾经有了裂痕,于是镜里的风景也扭曲了。

31、不要让爱人只是用猜想知道你的关爱,而是要让对方时时感受到你的心意,这就是你用嘴巴告诉对方你的爱,还需要用行动来表达爱的程度。

32、爱情是一种感觉,用任何的东西来修饰它,用任何的语言来装饰它都不恰当因为它是两个相爱的人之间的一种感应。

33、真正的爱情是什么?它既不是甜蜜的话语,也不是亲切的笑容,更不是海誓山盟的誓言。

34、一个男人真正动了感情的时候,他的爱较女人的爱伟大得多,可是从另一个方面观看,女人恨起一个人来,倒比男人持久得多。

35、爱不需要解释,却又可以解释一切。虽然爱情只是众多情感中的一类,但它远比其它来得深刻。

36、爱情就是给你所爱的人幸福,就是你自己的幸福。只要她幸福快乐,自己苦一点又何妨。

37、真正的爱情,它是一种能力,不是依附,一个人必须有自己才能有真正的爱情。只有经过平凡而漫长的岁月,只有永无休止地重复柴米油盐酱醋,只有经过努力和奋斗的考验,才能体会它的丰富内涵。

38、有的女人恋爱时让男人宠着自己,结婚后仍然要老公百般宠着自己,却忘记做为一个女人应该做的份内之事。这样的女人不懂得爱情。

39、别因为寂寞而错爱,别因为错爱而寂寞一生。选自:名人名言

值得深思的爱情名言

40、喜欢一个人,是不会有痛苦的。爱一个人,也许有绵长的痛苦,但他给我的快乐,也是世上最大的快乐。

41、爱情的天平加上金钱的砝码,就会失去幸福的平衡。买卖婚姻成交的时候,往往就是爱情悲剧的开始。

42、爱情,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

43、爱情就是两个人互相的征服,惟有征服才能保持长久的爱情。

44、爱情不是避难所,想进去避难的话,是会被赶出来的。

45、爱就是打开心扉,让它自由地流淌,让对方看得到、听得到、感受得到。

46、爱一个人就是,做了她自己都不能下咽的饭菜时,你却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说女友做的比外面的好吃多了,然后又偷偷地再吃别的东西。

47、真正的爱情并不一定是他人眼中的完美匹配,而是相爱的人彼此心灵的相互契合。是为了让对方生活得更好而默默奉献,这份爱不仅温润着他们自己,也同样温润着那些世俗的心。

48、真正的爱情是什么?它是一种互动,不是施舍。因报恩或其他而给予,只会让对方越陷越痛苦。

49、爱情是一种让人时而烦恼时而幸福的东西。

50、真正的爱也许不仅仅是浪漫的相遇,热烈的吸引,醉人的蜜语和澎湃的激情——也许更应该是深广的宽容,细微的疼惜,淡远的关爱和无声的表达……

51、爱情是很美妙的东西,可以让两个陌生人变得最亲密,然后手拉手走一辈子。

52、爱会改变一个人,也会毁了一个人,所以爱情要慎重,爱情不是儿戏,如果爱情来了之后就应好好把握好好珍惜,不要等失去了才让自己后悔。

53、只要一分钟就可以碰到一个人,一小时就可以喜欢上一个人,一天就可以爱上一个人,但需要花尽一生的时间去忘记一个人。

54、真正爱一个人的时候,你会在意她的一切,她不开心的时候,你也会不开心。

55、从前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男孩对女孩说如果我有一碗粥,我会把其中一半给你。女孩长大后,嫁了人,但她总是想起男孩的话,她觉得那才是她一生中的最爱。

56、爱情如酒,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才知情深。其实,再浓的酒都有水份,再深的爱都有保留。喝下不全是酒,得到的也许还有遗憾。酒容易醉,爱容易心碎。

57、真正的爱情不仅要求相爱,而且要求相互洞察对方的内心世界。

58、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但是对于某个人,你是他的整个世界。

59、爱情是什么?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爱就是网住对方的心,具有亲密、情欲和承诺的属性,并且对这种关系的长久性持有信心,也能够与对方分享私生活。

60、如果你真爱一个人,就要爱他原来的样子──爱他的好,也爱他的坏:爱他的优点,也爱他的缺点,绝不能因为爱他,就希望他变成自己所希望的样子。

61、爱情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有时你会因为它的存在而快乐无比,又是你却会因为它的存在而深陷痛苦之中。

62、爱情,相信每个人都有对她独一无二的最好诠释。没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是通用于所有人的,所以从古至今此题无解。

63、如果你真的深爱一个人,那么就算换了时空,变了容颜,你也能从千百万人中认出那个熟悉的灵魂,然后再次地爱上他。

64、女人既不是善良的天使,也不凶恶的魔鬼,而仅仅是个凡人,而且从爱情和情感的力量来看,她们是比男子更软弱的受造之物。

65、男人应该找个他爱的人做妻子,女人应该找一个爱她的人做老公。

66、爱情总是从感动和心动开始的。但是只有感动而没有彼此的欣赏仍成不了恋人;只有心动,没有持续的关心和责任,也只能收获短暂的爱情。真正的爱情始于感动或心动,但须以关心和责任为扶持,以欣赏和吸引为指路,才能最终走向婚姻的殿堂。

67、真正的爱情不是占有,而是无私的付出,是时刻为对方着想。

68、失恋失去的只是爱的对象,而不是爱情本身。

69、爱情无需刻意去把握,越是想抓牢自己的爱情,反而越容易失去自我,失去原则,失去彼此之间应该保持的宽容和谅解。

70、爱情不是强扭的,幸福不是天赐的。幸福的爱情需要用心去培育。

71、获得爱情你可以随便用什么办法,而保持爱情却需要智慧。

72、真正的爱情,是在能爱的时候,懂得珍惜,真正的爱情,是在无法爱的时候,懂得放手。因为,放手才是拥有了一切……请在珍惜的时候,好好去爱。

73、真爱是一种从内心发出的关心和照顾,没有华丽的言语,没有哗众取宠的行动,只有在点点滴滴一言一行中你能感受得到。

74、真正的爱,就是愿为对方付出一切,而不求任何回报。

75、真正的爱情是一种精心呵护,它像植物一样,需要浇水照料,不然它会枯萎死亡,所以想要拥有矢挚不渝的爱情,就要象照顾你的花草一样去精心照料和呵护。

76、如果你没决心做好男人,那你就得不到好女人。世界上没有一个坏男人会有一个好女人,同样的,也没有一个坏女人会有一个好男人。

77、你爱一个人,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拥有,让爱人成为生命里的永恒回忆。

78、爱情,就像咖啡,苦中有甜,甜中带苦,令人回味无穷。

79、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感觉,无时不刻的不自觉的都会想到对方;爱是需要建立相互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爱是需要建立相互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爱不是嘴上说的,它也需要你付诸行动。

80、每个女人内心里都向往着爱情,渴望获得受人钟爱的快乐。希望得到保护、提高、同情,这是女人的一种特性。再加上多愁善感和情不自禁,往往使女人很难拒绝对方。这使她们认为自己是在恋爱。

81、爱情像衣服,虽然很多,但适合的只有一件。

82、什么叫做爱情?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相互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

83、爱情就像公共汽车,你等待的那一趟永远都不开来,你不等的却总是接二连三。

84、恋爱中的爱情是甜言蜜语、山盟海誓,可当爱情演变成生活后一切都在平平淡淡之中,爱就是要用心去体会。

85、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基础上的。

86、爱情到了居家过日子的相处,就会因为柴米油盐而少了当初那份浪漫。无怪乎有人戏称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可有多少人会愿意谈一辈子恋爱呢,总想要婚姻的承诺。婚姻是爱情的结晶,而它却没有爱情有价值。

87、爱情是这样一种东西:当你需要它的时候,它是一杯柠檬茶——酸、甜、苦;当你不需要它的时候,它又是一杯白水,淡得近乎让人觉得有点烦。

88、真正的爱情是一把锁,只有用真诚、真心和真情才能打开它。真正的爱情是一首诗,只有懂得诗人的愿景,你才会读懂它的字里行间。真正的爱情是一首歌,只有用心用情去唱,才会唱出歌的意境,才能感到歌唱的快乐。

89、爱情本来就不复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吗?对不起。

90、爱情就像吃辣椒,不吃的时候它总是奇香无比,但真正吃的时候却辣得你痛不欲生,后悔莫及,发誓永不再吃;然而辣劲刚过,你又对它朝思暮想。越辣越香,越香越辣,你永远在思念与后悔之间游离,这就是爱情的逻辑。

91、爱情这东西啊,是你想要的时候偏逃走,不想要的时候又纠缠不过来,想放放不开,想抓抓不牢,忘又忘不掉,恨又恨不了的一种轮回中冥冥跟随你的灵感世界!

92、爱情是信任,是包容,是呵护,是无时无刻的想念,和对彼此的责任。爱情就是最亲密的亲情。

93、爱情,对于年轻人来说,她是一团火。一旦她燃烧就会付出一切。对于中年人,爱情是一杯浓酒。因为她已经酝酿了许久,不用品尝,就已经芬芳四溢了。如果非得要尝试,那要一点、一点的去喝。否则会醉的,醉得没有了方向。当你清醒时,你才发现,你已经离你的出发点很远、很远……

94、爱情就像嚼口香糖。刚开始时候它是甜的,嚼着嚼着你就觉的它没味儿了,甚至还会有点儿发苦,最后就该吐掉了。

95、真爱令人容光焕发,想要为了心上的人做得更好,变得更好,因为有了对方的青睐的眼光,就好像浑身抹了润滑油,上足了发条,干什么都不觉得的累,干什么都想干得完美。

96、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值得你为他哭,唯一值得你为他哭的人却永远不会让你哭!

97、真正的爱情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行为才是忠心的最好说明。

98、很多放弃爱情的,对婚姻失望的,甚至离婚的,都是因为要求爱情一直亢奋,不接受它的常态。

为爱而来范文4

(山东大学 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荀子基于儒家思想,提出了一套社会正义理论,其中,儒家的仁爱观念具有特别关键的意义。作为儒家的荀子,其“仁爱”观与其“性恶”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迄今为止人们未能触及的问题,有人甚至认为他根本就不算儒家。其实,荀子正是用“仁爱”来说明一切问题的。他明确提出了“仁爱始于自爱”、“爱则利之”、“仁爱中的差等之爱导致利益冲突”(此即所谓“性恶”)、“仁爱中的一体之仁解决利益冲突问题”等一系列思想理论,由此贯通了中国正义论的若干最基本的理论环节。由此看来,荀子堪称为孔子之后最彻底的儒家。

关键词 :荀子;儒家;仁爱;中国正义论;制度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B2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4-0015-07

收稿日期:2015-02-18

基金项目: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重大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黄玉顺(1957-),四川成都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秦汉之后、特别是宋儒以来,荀子一直是颇遭物议的,有人甚至认为他根本不是儒家,至少算不得“醇儒”。但我们这里要提出并证明的一个观点却是:荀子乃是孔子之后最彻底的儒家。

这里涉及一个哲学上应有的、然而往往被哲学界忽视的常识:彻底的思想家或哲学家是一元论者,就是用唯一的根本观念来阐明一切事物是何以可能的,这就是本体或本源的观念,犹如基督教用唯一的上帝来说明一切事物是何以可能的;同理,一个彻底的儒家也是一元论者,就是用仁爱的观念来阐明一切事物是何以可能的。所谓“阐明一切事物何以可能”是说:不仅阐明真、善、美何以可能,而且阐明假、恶、丑何以可能。换句话说,这个根本的观念不仅要为善承担责任,而且要为恶承担责任,犹如上帝要为人类的原罪承担责任——是他放那条蛇才导致了人类的原罪。可惜不少儒者往往忘记了、或者根本不懂这个道理,他们背离了儒家以仁爱为唯一本源的根本原则。而荀子最彻底鲜明地贯彻了这个原则。

荀子的思想,往往被误认为将礼义与情欲对立起来,礼义为积伪之善,情欲为本性之恶。这样的理解会导致问题:“善”的仁爱是一种情,那么,仁爱情感在荀子思想中处于何种地位?“恶”的情欲同样是一种情,那么,它与仁爱情感又是什么关系?换言之,荀子“性恶”论与其“仁爱”观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是人们在荀子研究中尚未意识到的问题,但恰恰是准确理解荀子思想的关键所在。如果说,正义、礼制是出于解决利益冲突问题的需要,那么,人为什么会有利欲、又为什么会有利益冲突?答案绝非“人生而有欲”这么简单。事实上,欲望出自情感:我们对某人或某物产生了一种情感倾向,就会对他或她或它产生一种意欲。按照荀子的思想逻辑,如果说恶源于欲,那么欲源于爱。这就是说,荀子“性恶”论与其“仁爱”观是一致的,唯其如此,荀子才是儒家。

为此,本文着重讨论荀子的以下几个非常重要的、然而一向为人们所忽略的思想观念:仁爱始于自爱;爱欲导致利欲;因此,仁爱之中的差等之爱必然导致利益冲突;然而仁爱之中的一体之仁解决利益冲突问题,其途径是通过正当性原则及适宜性原则(义)的运用而建构社会规范及其制度(礼),这就是荀子的社会正义论“仁利义礼”的基本理论结构。

一、仁爱始于自爱

儒家的“仁爱”包括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自然的差等之爱;超越差等之爱的一体之仁。贺麟指出:“差等之爱”乃是普通的心理事实,是很自然的情绪;但差等之爱不单有心理的基础,而且有恕道或絜矩之道的根据,即并非不普爱众人,而是注重一个“推”字,推己及人,这种爱“大概先平实地从差等之爱着手,推广扩充,有了老安少怀,己饥己溺,泯除小己恩怨的胸襟,就是普爱或至少距普爱的理想不远了。”[1]

(一)一切源于仁爱

荀子提出了一种非常深刻、但人们尚未给予足够充分重视的思想:善恶、真假、美丑、利益冲突及其解决,一切皆源于爱。对于后世的传统儒家来说,这种思想实属大逆不道的异端;其实不然,唯有坚持这样的观点与立场,才是最彻底的儒家。这些思想本已蕴涵于孔、孟思想之中,但直到荀子才得以明确展示。正如学者所说:儒家“这个制度文明背后的理念,是……以‘仁爱’为核心的价值系统”[2]。这就是说,儒家用仁爱来阐明一切问题,包括“恶”是何以可能的问题,唯其如此,仁爱才是所有一切的“大本大源”。

所以,司马迁作《史记·孟子荀卿列传》[3],将荀子与孟子并列并称,绝非偶然。荀子不仅培养了李斯、韩非那样的“法家”①,而且培养了毛公这样的儒家弟子,后者的诗学后来成为儒家诗学的正宗②。究其原由在于:荀子彻底坚持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爱”,由此出发以阐明一切问题、包括“恶何以可能”的问题。

在坚持仁爱是所有一切的本源这一点上,荀子比孟子更彻底。荀子之所以批评孟子,乃至于“与墨翟、惠施同诋”(《郡斋读书志·杨倞荀子》)[4],是因为在他看来,孟子与墨翟、惠施一样,只突出了仁爱的“一体之仁”一面,而没有真正贯彻儒家仁爱的“爱有差等”一面。这似乎是难以令人理解的,但实际上孟子也正是如此:尽管谈到了爱的差等性(《孟子·滕文公下》末章)[5],但并没有贯彻到底,没有明确提出“自爱”的观念。有学者甚至说:“荀子之论学,虽与孟子相违,然并非超脱于儒家之外,而实为孔子之正传,盖孟子别走新路,荀子又返其本源也。”[6]所谓“返其本源”,就是真正回到了大本大源:涵盖一切、说明一切的仁爱。

(二)仁爱始于自爱

仁爱既然是“推己及人”,那么这里的起点就是“己”,因而仁爱的起点就必定是爱己、自爱。尽管“自爱”这个说法可能是荀子最早明确地提出的,但自爱的观念其实也是孔孟已有的观念:儒家“爱有差等”与“推己及人”的思想,其实就已经逻辑地蕴涵了自爱的观念。但是荀子首次明确提出了“自爱”的观念。

差等之爱的逻辑起点、在生活实情中的起点,都是自爱。在荀子的思想中,仁爱不仅包括自爱,而且首先就是自爱。《荀子·子道》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以下一番对话:

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

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

颜渊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7]

这里尤须注意这样一种决定关系:自爱爱人使人爱己。惟有自爱,才能爱人;惟有爱人,才能使人爱己。当然,这并不是充分条件关系,我们决不能说:自爱者必定能够爱人,爱人者必定能够使人爱己。但是,这毕竟是一种必要条件关系:不自爱,就不能爱人;不能爱人,也就不能使人爱己。故荀子说:“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君道》)因此,荀子指出,即便是圣人,也是自爱的:“‘圣人不爱己’……此惑于用名以乱名者也。”(《正名》)总之,自爱乃是仁爱的起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杨雄才说:“自爱,仁之至也。”(《法言·君子》)[8]

自爱这个观念的重大意义在于:这不仅是仁爱观念的深化,而且直接地在儒家话语中说明了“欲”、“恶”何以可能的问题。

二、爱欲导致利欲

正义原则(义)与社会规范及其制度(礼)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利益冲突问题,而利益冲突来自利欲,这就是荀子“性恶”论中的“欲争乱穷”的逻辑。那么,利欲又是从何而来的?人们往往注意了荀子“人生而有欲”,而忽视了他提出的“爱利”(爱则利之)思想。

(一)由爱之而利之

荀子在讨论儒者之效、三威时,提出了“爱利”(爱则利之)的观念:

志意定乎内,礼节修乎朝,法则度量正乎官,忠信爱利形乎下。(《儒效》)

威有三: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礼乐则修,分义则明,举错则时,爱利则形,……夫是之谓道德之威;礼乐则不修,分义则不明,举错则不时,爱利则不形,然而其禁暴也察,其诛不服也审,其刑罚重而信,其诛杀猛而必,黭然而雷击之,如墙厌之,……夫是之谓暴察之威;无爱人之心,无利人之事,而日为乱人之道,百姓讙敖则从而执缚之,刑灼之,不和人心,……夫是之谓狂妄之威。(《彊国》)

上文所引论“三威”中,显然,前文所说的“爱利”,就是后文的“爱人之心”、“利人之事”。所以,王先谦集解“爱利则形”时,引杨倞注:“爱(人)利人之心见(现)于外也”;又引郝懿行之说:“爱人利人皆有法”。可见,“爱利”的意思就是“爱人利人”——由爱人而利人。

这与墨子的思想相通:“仁,仁爱也;义,利也。爱利,此也;所爱所利,彼也。爱利不相为内外,所爱所利亦不相为外内。其为仁,内也;义,外也。”(《墨子·经说上》)[9]《管子》也有类似的思想:“爱之,利之,益之,安之,四者道之出。”(《管子·枢言》)[10]

爱则利之,这确实是生活的实情:我们爱一个人,就自然而然地想给他、或她带来利益、好处。爱己,便欲利己;爱亲,便欲利亲;爱人,便欲利人;爱物,便欲利物。

(二)由自爱而自利

联系上文的“自爱”思想,荀子这里所说的爱人、利人之“人”显然包括了“我”自己。这就是说,荀子实际上有这样一种观念:爱己则利己爱人则利人。确实,人之为人,既是自爱而自利的存在者,又是爱人而利人的存在者。固然,荀子说过:“《传》曰:危人而自安,害人而自利。”(《正论》)他似乎是反对自利的,其实不然,他在这里所反对的并不是自利本身,而是那种“危人”、“害人”的自利。荀子并不反对自利,而是主张“先义而后利”(《荣辱》《王霸》)。

不过,应该指出,在利欲来源问题上,荀子思想似乎有自相矛盾之处:一方面认为,利欲是人的本性(所谓“性恶”);但另一方面,其“爱利”思想表明利欲出于仁爱,然而仁爱却并非人的本性。在荀子的以下议论中,“仁义”不属于内在的“人之性”,而属于外在的“物之理”: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解蔽》)

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塗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性恶》)

但他有时似乎又认为仁爱乃是本性:

凡生乎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爱其类。(《礼论》)

我们该如何来理解这种矛盾呢?事实上,这是中国哲学原创时期(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时期)的一种普遍现象,人性论的建构是当时建构哲学形而上学的需要;但人性的设定未必是生活的实情,而且当时的哲学家与此同时其实并没有忘记真正的大本大源。

事实上,孟子思想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矛盾:一方面,在他看来,“性善”的人性乃是先天的或者先验的,即是“天之所与我者”(《告子上》);但另一方面,他又指出,仁、义、礼、智之“性”其实是从“四端”之“情”经过“扩而充之”得来的(《公孙丑上》),是通过“先立乎其大者”而被“立”起来的(《告子上》)。

后世的儒学、特别是宋明理学,完全遗忘了这种生活情感本源,彻底地先验化、形而上学化了;直到明清之际,王船山才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孟、荀曾经具有的那种本源观念,提出“性”是“日生而日成之”的(《尚书引义·太甲二》)[11],指出“性”其实是在生活情境中生成的。

(三)爱则利之导致利益冲突

由以上所论的仁爱以“自爱”为起点、“爱则利之”这两点,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差等之爱必然导致利益冲突。荀子本人尽管并没有明确地提出这一点,但按其理论的逻辑,这个结论乃是显而易见的:

假设甲爱A而欲利之,其利益对象是X;乙爱B而亦欲利之,其利益对象亦是X;那么,显然,甲与乙之间、A与B之间就会发生利益冲突。

正义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应按动物世界的丛林法则来解决这种利益冲突问题呢?还是应以人类的社会规范建构及其制度安排来解决这种利益冲突问题?荀子视前者为“争乱”现象、而谓之“恶”,视后者为“义礼”建构、而谓之“善”。

三、仁爱与正当性原则

上述的仁爱导致利益冲突,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的另外一个方面则是:也正是仁爱才能解决利益冲突问题。这是因为:儒家所讲的仁爱不仅有“差等之爱”一面,而且有“一体之仁”一面;后者其实就是通过“推扩”而对前者加以超越。这就涉及了儒家的正义原则中的正当性原则了。儒家的社会正义论有两条正义原则:正当性原则;适宜性原则。[12]其中的正当性原则就是与仁爱之中的一体之仁密切相关的:超越差等之爱,追求一体之仁。

(一)以仁为本的“正当”观念

荀子并无“正”、“当”合用的“正当”之语。然而综合荀子的思想,他之所谓“正”与“当”都是以仁为本的,即:其“正当”观念是以仁为本的。荀子之为儒家的标志之一,就在于他提出的正当性原则是坚持以仁为本的。荀子指出: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不苟》)

君子处仁以义,然后仁也;行义以礼,然后义也;制礼反本成末,然后礼也。三者皆通,然后道也。(《大略》)

显然,所谓“致诚”的意思就是“守仁”、“行义”,这里首先是“仁”,“行义”的前提是“守仁”,也就是说,“仁”是“义”的前提。守仁行义;以义处仁,以礼行义:这与孟子所明确提出的“仁义礼”的理论结构是完全一致的。[13]因此,“义”与“仁”有一种紧密联系:正当性原则是要求社会规范的建立必须出于仁爱,而且超越差等之爱、通向一体之仁。这就是儒家所倡导的由“推”的途径来实现的“恕”的精神,我们提出或者一种制度规范,其出发点应是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这种仁恕精神,也被表达为“诚”。

所以,荀子肯定:礼制的直接根据是正义原则,而其渊源所在则是仁爱情感。他说:“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礼论》)这就是说,“礼”是“达爱敬”而“行义”的结果,这里首先是“爱”。

我们知道,荀子视“礼”为“伪”(人为);但他并非一味地肯定“伪”,他甚至指出:“著诚去伪,礼之经也。”(《乐论》)这里是将“诚”与“伪”对立起来的。“伪”所对应的是“礼”,而“诚”所对应的则是“礼之经”、而不是“礼”本身。《劝学》篇说:“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可见“经”所对应的是“仁义”,而首先是“仁”。在下面这段引文中,“经”也是与“仁”相对应的:

夺然后义,杀然后仁,上下易位然后贞,功参天地,泽被生民,夫是之谓权险之平,汤武是也;过而通情,和而无经,不卹是非,不论曲直,偷合苟容,迷乱狂生,夫是之谓祸乱之从声,飞廉、恶来是也。(《臣道》)

这里,“杀然后仁”与“和而无经”是对立的,亦即:有“仁”与“无经”是对立的,因而“仁”与“经”是一致的。在下面这段引文中,“经”也是与“诚”相对应的: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治则复经,两疑则惑矣。……乱国之君,乱家之人,此其诚心莫不求正而以自为也,妬缪于道而人诱其所迨也。(《解蔽》)

综上所述,“经”即是“仁”或“诚”。①所谓“著诚去伪”就是“著仁去伪”。然而这就产生一种疑惑:如果说“礼”也属于“伪”(人为)的范畴,那么,“去伪”是否意味着“去礼”?难道“礼”是可以“去”掉的吗?进一步说,这与上文所说的“守仁行义”之间是什么关系?其实,只要我们联系到孔、孟、荀所共同具有的“礼有损益”的思想,这里的疑惑就会迎刃而解:对既有的礼进行“损益”,正是某种意义的“去礼”——去掉某些旧礼。而这种“去伪”、“去礼”的根据,正是“守仁行义”。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以仁为本”,或者说“以仁义为本”。

陈嚣问孙卿子曰:“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凡所为有兵者,为争夺也。”

孙卿子曰:“非女所知也。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故仁者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说喜。是以尧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德盛于此,施及四极。……”(《议兵》)

然而所谓“以仁义为本”或“以仁为本”,此所谓“仁”也是需要加以分辨的。学界往往将儒家所讲的“仁爱”仅仅理解为差等之爱,这是偏颇的。事实上,完整地理解的儒家“仁爱”应该是:通过差等之爱的路径,实现一体之仁的目的;一体之仁其实是对差等之爱的超越,这种超越的方式就是“推扩”。这种一体之仁,荀子谓之“兼爱”(《成相》)、“兼而爱之”(《富国》),①尤其是儒家反复强调的“爱人”、“爱民”。这就是制度规范的正当性的根本保证,也就是正当性原则的要求。

(二)公正性准则

荀子所说的“正义”,远远超出了罗尔斯《正义论》所讲的“作为公平的正义”(justice as fairness)[15]。在荀子及儒家思想中,正义包括正当和适宜两方面;正当涵盖了公正与公平,而公正与公平并不是一回事。《荀子》全书4次谈到“公正”,分别讨论如下:

荀子论及“公正”例一:

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不动乎众人之非誉,不治【冶】观者之耳目,不赂贵者之权势,不利传辟者之辞,故能处道而不贰,吐而不夺,利而不流,贵公正而贱鄙争,是士君子之辨说也。“……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正名》)

荀子此处是在讨论“辨说”问题。他主张辨说应当“贵公正”,不受其它因素影响。至于何为“公正”,他提到了“仁心”与“礼义”,而首先强调的是“仁心”。可见荀子所谓“公正”乃是发乎仁爱之情的。这里涉及的并非泛泛的仁爱,亦即不是差等之爱,而是一体之仁。换句话说,公正的态度意味着一视同仁的态度。如果将这种观念运用于社会规范建构及其制度安排上来,那么显而易见,一种公正的制度规范就是那种一视同仁的制度规范。这就是荀子在公正与仁爱之关系问题上的立场。

荀子论及“公正”例二:

语曰:“好女之色,恶者之孽也;公正之士,众人之痤也;循乎道之人,汙邪之贼也。”(《君道》)

王先谦《集解》注:“孽”、“痤”、“贼”都是“害”之意。荀子将“众人”与“公正之士”对立起来,“众人”是指的愚陋、曲私之人:

彼众人者,愚而无说,陋而无度者也。(《非相》)

彼大儒者,……其穷也,俗儒笑之;其通也,……众人媿之。(《儒效》)

志不免于曲私、而冀人之以己为公也,……甚愚陃沟瞀、而冀人之以己为知也,是众人也。……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儒效》)

此例的“公正”与上例“公”大致同义,强调了“仁”(爱);但除此而外,还更进一步强调了“知”(智):“志安公”意味着“知(智)通统类”。

荀子论及“公正”例三:

上公正,则下易直矣。……易直则易知。……易知则明,是治之所由生也。……上偏曲,则下比周矣。……比周则难知。……难知则不明,是乱之所由作也。(《正论》)

这里“公正”与“易直”相一致,与“偏曲”、“比周”相对立。与“易直”相反的“偏曲”指偏私曲护;“比周”王先谦《集解》注“怀私亲比”,亦即缺乏一体之仁,不能一视同仁。与此同时,此处的“公正”亦强调了“知”,“易知则明”即是“智”。

荀子论及“公正”例四:

天下不治,请陈佹诗:天地易位,四时易乡。列星陨坠,旦暮晦盲。幽晦登昭,日月下藏。公正无私,反见从横。志爱公利,重楼疏堂。……昭昭乎其知之明也,郁郁乎其遇时之不祥也。拂乎其欲礼义之大行也,暗乎天下之晦盲也。(《赋篇》)

这里的“公正”也是强调的“仁”(“志爱”)、“知”(智)(“知之明”)两个方面。

大致说来,荀子所说的“公正”就是仁、智这么两个方面。这个道理应该不难理解:仁者爱人,智者明理,故能公正。而公正根本上乃是一体之仁、一视同仁。

这段引文中有一个

关键词 不可轻轻放过:“志爱公利”。这与上文讨论过的两个问题相关:爱则利之;公私分辨。爱则利之意味着:爱己则利己,爱人则利人;爱私则求私利,爱公则求公利。“公利”是与“私利”相对的,王先谦《集解》注为“行至公以利百姓”。这就是说,正当性原则的公正性准则,首先要求的是:制度规范的建构必须追求公利——爱百姓、利百姓。换句话说,利百姓才是正当的,不利百姓就是不正当的。这与荀子的民本思想密切相关。

(三)公平性准则

在《荀子》全书中,明确提到“公平”这个词语的地方只有一处;但是,荀子论“公”与“平”的地方却比比皆是,都涉及公平问题。

1.荀子论“公平”与仁爱

我们还是先来分析一下他明确讲“公平”的地方:

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其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听之尽也;偏党而无经,听之辟也。(《王制》)

如何做到公平?荀子分析了两种情况:“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我们也可以说:如果制度规范已经存在、并且公正,那就按制度规范办;如果制度规范尚未制定、或者并不公正,那就应该按“类”的原则来办。

那么,“类”是什么意思?荀子指出: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劝学》)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万物分类为群;对于人类来说,礼法纲纪,条文众多,而能“一”而“通”之者,乃是仁义。这叫“以类行杂,以一行万”(《王制》)。所以,仁义乃是人类之本。荀子还说:

苟仁义之类也,虽在鸟兽之中,若别白黑;倚物怪变,所未尝闻也,所未尝见也,卒然起一方,则举统类而应之,无所儗怍;张法而度之,则晻然若合符节:是大儒者也。(《儒效》)

这里的“仁义之类”更明确地以“仁义”为人之“类”本质;先“举统类而应之”,然后“张法而度之”,则是仁义先于礼法。

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俭而百姓不一。故先王明礼义以壹之,致忠信以爱之,……辟之若屮木,枝叶必类本。(《富国》)

这里也显然是申明“类”、“一”也就是“爱”、“礼义”(即礼之义)。故荀子说:“类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解蔽》)荀子还说:“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修身》)这里,“深其类”是与“志其义”相应的。不仅要“有法”,而且要“深其类”、亦即“志其义”,可见此处“类”乃指“义”。荀子还说:“君子……其交遊也,缘义而有类。”(《君道》)这是更明确的“类”对应于“义”的表达。荀子还说:“君子……知则明通而类,愚则端愨而法。”(《不苟》)根据上面几条解释,“类”乃指“义”,而能“一”而“通”法。那么,只知法、不知义的只是愚者,既知法、亦知义的才是智者。故荀子说:“其言有类,其行有礼,其举事无悔,其持险应变曲当,与时迁徙,与世偃仰,千举万变,其道一也:是大儒之稽也。”(《儒效》)这里先言“类”,后行“礼”,则是“义”先“礼”后。这与孔子对于“礼后”(“绘事后素”)的肯定(《论语·八佾》)完全一致。①

总之,对于人类来说,人的类本质就是仁义;而直接关乎礼法的,就是正义。

2.荀子论“平均”与仁爱

荀子指出,平均并不是无差别的平均主义:

《传》曰:“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搃方而议,则天子共己而已矣。”出若入若,天下莫不平均,莫不治辨,是百王之所同也,而礼法之大分也。(《王霸》)

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搃方而议,则天子共己而止矣;出若入若,天下莫不平均,莫不治辨:是百王之所同,而礼法之大分也。(《王霸》)

这里所说的“平均”,其实是说的按职业分工来进行利益分配。这也就是所谓“以礼分施”(《君道》)。这种“分施”乃是礼制的功能:“乐合同,礼别异。”(《乐论》)这是因为:

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愨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故仁人在上,则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至于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夫是之谓至平。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自以为寡。故曰: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一。夫是之谓人伦。(《荣辱》)

分均则不偏,势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王制》)

所以,“礼别异”的特征恰恰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差异。职业分工有差异,所以利益分配也就有差异。荀子认为,这是最公平的“至平”状态。这种“至平”的差异不是为私,而是“为公”,犹如度量衡制度,是一种公平的标准尺度:

探筹投钩者,所以为公也;上好曲私,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偏。衡石、称县者,所以为平也;上好倾覆,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险。……上好礼义,尚贤使能,无贪利之心,则下亦将綦辞让,致忠信,而谨于臣子矣。如是,则虽在小民,……不待探筹投钩而公,不待衡石称县而平,……夫是之谓至平。(《君道》)

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礼者,以财物为用,以贵贱为文,以多少为异,以隆杀为要。(《礼论》)

应当承认,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分配制度都是建立在利益分配的差异上的,这并不意味着不公平。但须注意,荀子所讲的这种公平的另外一层更为重要的含义,乃是“遍”而不“偏”:“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君道》)这有两个要点:

第一,制度规范在利益分配上不“偏”。这就是说,社会规范建构及其制度安排,并不是出于偏私的目的,而应当是出于上文所讲的“仁义”:仁爱;正义(正当、公正)。换句话说,公正乃是公平的必要条件。那么,礼所规定的利益分配的差异,何以能够体现公平呢?荀子的思路,就是按社会职业分工来进行利益分配。

第二,制度规范在利益分配上能“遍”。这就是说,无论制度规范如何规定的利益差异,这种利益差异是有限度的,利益分配应该普遍惠及共同体的所有人。这其实是“一体之仁”的体现,也就是正当性原则的基本精神的体现。

综上所述,荀子乃是用“仁爱”来说明一切问题的。他明确提出了“仁爱始于自爱”、“爱则利之”、“仁爱中的差等之爱导致利益冲突”(此即所谓“性恶”)、“仁爱中的一体之仁解决利益冲突问题”等一系列思想理论,由此贯通了中国正义论的若干最基本的理论环节。由此看来,荀子堪称为孔子之后最彻底的儒家。

参考文献

[1] 贺麟.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364-367.

[2] 郭齐勇.再论儒家的政治哲学及其正义论[J].孔子研究,2010,(6).

[3] (汉)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82.

[4] (宋)晁公武,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 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M].中华书局,1980.

[6] 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0.

[7] 新编诸子集成[M].中华书局,1988.

[8] (汉)杨雄,韩敬.法言[M].中华书局,2012.

[9] (清)孙诒让.墨子闲诂[M].中华书局,2001.

[10] 郭沫若.管子集校[M].科学出版社,1956.

[11]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M].中华书局,1976.

[12] 黄玉顺.中国正义论纲要[J].四川大学学报,2009,(5).

[13] 黄玉顺.孟子正义论新解[J].人文杂志,2009,(5).

[14] 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M].中华书局,1980.

为爱而来范文5

1、当人们一旦遇到自己寻找的人时,心中将会充满惊讶和喜悦之感。如果找的时间越长,越难找,这种心情就会越激烈。

2、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懂得,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便可以少犯错误。

3、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

4、当爱神拍你的肩膀时,就连平日不知诗歌为何物的人,也会在突然之间变成一位诗人,幻想的爱情比老实的爱情来得更活跃,但热烈的时光是短促的。

5、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

6、了解爱情的人往往会因为爱情的升华而坚强了他们向上的意志和进取的精神;

7、真诚的爱情的结合是一切结合中最纯洁的。

8、要是光明算得人生第一个恋爱对象,那么恋爱不就是心的光明吗,恋爱是我们第二次的脱胎换骨。

9、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

10、只有驱遣人以高尚的方式相爱的那种爱神才是美,才值得颂扬。

11、幻想的爱情比老实的爱情来得更活跃,但热烈的时光是短促的。

12、不被任何人爱,是巨大无比的痛苦;无法爱任何人,则生犹如死。

13、爱是自然而来的,不是买得到的。

14、爱情就等于生活,而生活是一种责任,义务,因此爱情是一种责任。

15、爱如果为利己而爱,这个爱就不是真爱,而是一种欲。

16、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17、一切真挚的爱,是建筑在尊敬上面的。

18、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教我们重新做人。

19、希望被人爱的人,首先要爱别人,同时要使自己可爱。

20、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为他的幸福而高兴,为使他能够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并从这当中得到快乐。()爱情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对方提高,同时也提高自己,唯有那因为爱而变得思想明澈,双手矫健的人才算爱着。

21、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22、爱情激荡着活跃的情绪,它可以使死亡的心复活,它可以使沙漠里有人居住,它可以使爱人的幻影重新显现。

23、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卵石臻于完美。

24、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为了爱,我们才存在;有爱慰籍的人,无惧于任何事物,任何人。

25、爱情是叹息吹起的一阵烟;恋人的眼中有它净化了的火星;恋人的眼泪是它激起的波涛。它又是最智慧的疯狂,哽喉的苦味,沁舌的蜜糖。

26、爱,可以创造奇迹,乔迈被摧毁的爱,一旦重新修建好,就比原来更宏伟,更美,更顽强。

27、父子兄弟间相爱,本出于天性,而要讲究利害,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夫妇结合,本出于情爱,而要以经济为条件,就失去了相爱的本意。

28、爱情的含义就是共同的追求,有益的生活和心心相印。

29、起先的冷淡,将会使以后的恋爱更加热烈;她要是向你假意生滇,那不是因为她讨厌你,而是因为她希望你更加爱她。

30、爱情是两个亲密的灵魂在生活及忠实,善良,美丽事物方面的和谐与默契。

31、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在婚姻问题上可以不考虑社会关系,我的意思是说自然关系的影响比社会关系的影响要大得多,它甚至可以决定我们一生的命运,而且在爱好,脾气,感情和性格方面是如此严格地要求双方相配。这样一对彼此相配的夫妇是经得起一切可能发生的灾难的袭击的,当他们一块儿过着穷苦的日子的时候,他们比一对占有全世界的财产的离心离德的夫妻还幸福得多。

32、爱是纯洁的,爱的内容里,不能有一点渣滓;爱是至善至诚的,爱的范围里,不能有丝毫私欲。

33、爱情是生命的火花,友谊的升华,心灵的吻合。如果说人类的感情能区分等级,那么爱情该是属于最高的一级。

34、你可曾想到,失去了爱,你的生活就离开了轨道。

35、人人有享受人生幸福的权利,而获得爱情就是人生的一种幸福。

36、爱情不仅不能买卖,而且金钱是必然会扼杀爱情的。

37、金钱搅在爱情一块儿,不是太丑恶了吗?

38、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

39、单凭美貌而获得的爱,那爱情是非常脆弱的。

为爱而来范文6

1、当人们一旦遇到自己寻找的人时,心中将会充满惊讶和喜悦之感。如果找的时间越长,越难找,这种心情就会越激烈。

2、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懂得,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便可以少犯错误。

3、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

4、当爱神拍你的肩膀时,就连平日不知诗歌为何物的人,也会在突然之间变成一位诗人,幻想的爱情比老实的爱情来得更活跃,但热烈的时光是短促的。

5、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

6、了解爱情的人往往会因为爱情的升华而坚强了他们向上的意志和进取的精神;

7、真诚的爱情的结合是一切结合中最纯洁的。

8、要是光明算得人生第一个恋爱对象,那么恋爱不就是心的光明吗,恋爱是我们第二次的脱胎换骨。

9、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

10、只有驱遣人以高尚的方式相爱的那种爱神才是美,才值得颂扬。

11、幻想的爱情比老实的爱情来得更活跃,但热烈的时光是短促的。

12、不被任何人爱,是巨大无比的痛苦;无法爱任何人,则生犹如死。

13、爱是自然而来的,不是买得到的。

14、爱情就等于生活,而生活是一种责任,义务,因此爱情是一种责任。

15、爱如果为利己而爱,这个爱就不是真爱,而是一种欲。

16、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17、一切真挚的爱,是建筑在尊敬上面的。

18、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教我们重新做人。

19、希望被人爱的人,首先要爱别人,同时要使自己可爱。

20、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为他的幸福而高兴,为使他能够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并从这当中得到快乐。()爱情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对方提高,同时也提高自己,唯有那因为爱而变得思想明澈,双手矫健的人才算爱着。

21、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22、爱情激荡着活跃的情绪,它可以使死亡的心复活,它可以使沙漠里有人居住,它可以使爱人的幻影重新显现。

23、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卵石臻于完美。

24、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为了爱,我们才存在;有爱慰籍的人,无惧于任何事物,任何人。

25、爱情是叹息吹起的一阵烟;恋人的眼中有它净化了的火星;恋人的眼泪是它激起的波涛。它又是最智慧的疯狂,哽喉的苦味,沁舌的蜜糖。

26、爱,可以创造奇迹,乔迈被摧毁的爱,一旦重新修建好,就比原来更宏伟,更美,更顽强。

27、父子兄弟间相爱,本出于天性,而要讲究利害,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夫妇结合,本出于情爱,而要以经济为条件,就失去了相爱的本意。

28、爱情的含义就是共同的追求,有益的生活和心心相印。

29、起先的冷淡,将会使以后的恋爱更加热烈;她要是向你假意生滇,那不是因为她讨厌你,而是因为她希望你更加爱她。

30、爱情是两个亲密的灵魂在生活及忠实,善良,美丽事物方面的和谐与默契。

31、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在婚姻问题上可以不考虑社会关系,我的意思是说自然关系的影响比社会关系的影响要大得多,它甚至可以决定我们一生的命运,而且在爱好,脾气,感情和性格方面是如此严格地要求双方相配。这样一对彼此相配的夫妇是经得起一切可能发生的灾难的袭击的,当他们一块儿过着穷苦的日子的时候,他们比一对占有全世界的财产的离心离德的夫妻还幸福得多。

32、爱是纯洁的,爱的内容里,不能有一点渣滓;爱是至善至诚的,爱的范围里,不能有丝毫私欲。

33、爱情是生命的火花,友谊的升华,心灵的吻合。如果说人类的感情能区分等级,那么爱情该是属于最高的一级。

34、你可曾想到,失去了爱,你的生活就离开了轨道。

35、人人有享受人生幸福的权利,而获得爱情就是人生的一种幸福。

36、爱情不仅不能买卖,而且金钱是必然会扼杀爱情的。

37、金钱搅在爱情一块儿,不是太丑恶了吗?

38、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

39、单凭美貌而获得的爱,那爱情是非常脆弱的。

上一篇供货方式

下一篇孟子劝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