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书展范例6篇

伦敦书展范文1

“北京文化周”系列活动

作为上一届奥运会主办方的北京,应伦敦市长办公室的邀请于2012年7月24日~7月31日在伦敦举办“北京文化周”系列活动。届时,由北京国子监油画艺术馆主办的“2012中国油画艺术展”将在伦敦奥林匹亚展览西厅展出。本次展览意在用油画艺术的形式向奥运观众展示当代中华文化的风采。

本次展览由国子监油画艺术馆艺术委员会专家也以经典性和探索性为遴选原则,在众多参选油画作品中挑选出靳尚谊、詹建俊、钟涵、全山石、张祖英、闫振铎、许江、杨飞云等60多位中国当今具有艺术影响力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百余幅优秀作品参展。在此重要场合向英国公众展示具有本土情怀和艺术特质的中国油画,希望向英国社会公众和各国奥运观众展现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多姿多彩的艺术面貌和独特的中国文化精神。

李斌权“中国书法音乐会”助威伦敦奥运

在2012年伦敦第30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期間,由中国音乐书法家李斌权携手新伦敦交响乐团和英国现代芭蕾舞团、那尔斯现代舞团倾情奉献的“2012伦敦奥运中国书法音乐会”,将于8月10日在伦敦萨德勒斯舞剧院隆重上演。届时将邀请体育界领导、奥运冠军亲临演出现场,共同启动中国书法家向奥运冠军赠送书法作品的活动。

这次伦敦奥运书法音乐会,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奥地利奥中文化交流协会、书画新闻网等单位联合主办。据活动主力、方负责人常恺先生介绍,这将是一场别开生面,极具文化创意的中西艺术交流的艺术盛会。在新伦敦交响乐团的经典音乐背景,以及英国现代芭蕾舞的烘托下,李斌权的书法狂草泼墨挥洒,充分展示西方音乐和中国书法的艺术共性与共鸣。尤其是那尔斯现代舞团的黑人舞者与李斌权音乐书法的多重互动,将把中国书法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晚会上半场将由古琴曲《潇湘水云》开场,下半场将以中国古琴曲《琴歌》开场,整场音乐会将融汇中国书法、中国古琴、交响乐团、现代舞蹈等多种元素,是中西文化的一次深度“对话”。

时尚大型华服展览

伦敦这个时尚之都当然也不会被人所忘记。比如著名的时尚设计师Paul Smith和Matthew Williamson也都是从伦敦走向世界的。

在伦敦也有一些新兴的时尚品牌,包括Orla Kiely,Mary Katrantzou和J.W.Anderson,英国首都仍将在奥运会期間热衷于推广时尚活动,并已成立一个专门的网站Fashion 2012,来自世界各地的时尚爱好者们,可以在奥运会期間从网站上了解到时尚展览和活动的最新消息。

伦敦书展范文2

心已经厌倦那些商务会谈,还有冷风热气里被困惑多时的心绪……明显感觉到压抑与浮躁慢慢袭来,摇头,然后苦笑。我们知道,那是一种无奈的游移。但,为什么不能把这所有的一切都搁置到脑后去,一身轻松,只背一个简单的行囊上路呢?

《猫日子狗时间》是韩良露5年时间里几次到伦敦旅行时对自已如“安静的猫”和“好奇的狗”般度过的那些日子进行的梳理。所谓”安静的猫“,作者如是说:回想自己在伦敦的日子,大部分时间也真像只安静却神秘的猫,总是在屋子的一角啃读那些上溯埃及古文明远达宇宙星辰的书。再不然,就如猫咪玩线球般梳理自己心灵深处的曲折;而“好奇的狗”,作者的表达更有趣:许多放风的日子,我就像一只未被主人抛弃的逍遥流浪狗般逛遍伦敦的大街小巷,在古董市场觅宝,在咖啡室茶沙龙闻香,到博物馆刺激脑波,在书摊探听消息。

我想,即使你没有去过伦敦,也会在作者感性细腻的文字下嗅到浓烈的伦敦气息而心向往之,伦敦的书店、伦敦的酒馆、伦敦的早茶,甚至还有伦敦的同志……作者笔下的伦敦,绝不是那种把伦敦恶俗分解的旅游指南,而是人文角度和东方视角下一个鲜活美丽的伦敦。

然而,对于“家居香港,游走两岸,嬉游世界”的欧阳应霁来讲,仅仅一个伦敦是不够的。凭借《设计私生活》、《回家真好》、《两个人住》3本畅销书在内地一举成名的欧阳应霁,早就是香港台湾小资们所崇尚的名人,这个钟情漫画,关注设计,沉迷杂志,狂恋音乐的家伙最后终于在建筑、设计、家居、时装、音乐、电影、饮食……之间寻找着人生乐趣。显然,这是一个绝对让你无法从传统思维来给其定位的男人。

当然,住酒店比居家时间还多的他更乐于回忆那些“在路上”的历程,于是也就有了这本《寻常放荡》。

难道真的人生本无趣,路上有感慨?

即使行李发到巴黎,但人在阿姆斯特丹却也能忘记这暂时的不快乐而到运河上的水上花市Bloemenmarkt上去哄抢雏菊与玫瑰;可以一个人在1866年设计的司各特红与灰棕花岗石堆砌墙面的新哥特式建筑前,等待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女人,紧张却幸福;还可以在西班牙格拉纳达古城的玻璃与石材前,突然顿悟"人生几何"的禅意;更能在伦敦儿童博物馆的展台前面,那些传统的木头玩具和锡兵之间猛然令记忆回到那泛黄时代……

所以,还是要上路。

我们当然知道,无论纽约还是东京,它们都是由长长的地铁、精致的钢筋水泥和永远喧嚣拥挤的人群组成――这就是所谓的城市,围城一般,限制了人类本能而原始欲望的张扬。然而,总是有人愿意跳出来的。

伦敦书展范文3

1943年,我在朝鲜汉城光华中学读书时,音乐教员朱大仁,是上海人,教我们唱黄自作曲的《红旗飘飘》、《天伦歌》等歌曲。记得他曾一再对我们介绍《天伦歌》是郎毓秀唱起来的,“好得不得了。”怎么个不得了就无法知晓了,但是《天伦歌》的歌词及曲调却打动着我们。

在当时学校文艺演出会上,朱先生伴奏,由我和李之受同学合唱《天伦歌》。后来我们还到市中心大剧院唱过《天伦歌》和《红旗飘飘》,这是中国学生的代表节目之一。日本人、朝鲜人听不懂歌词的内容,依然给予了掌声。

回国读书,在北平、沈阳的中学里,大家也会唱《天伦歌》等歌曲。可是解放后,不只黄自的歌,刘血庵、李叔同,还有赵元任等作曲家的歌就无踪影了。

几十年过去了,到“”后,一曲李叔同的《送别》,从电影《城南旧事》插曲中唱了出来,我感到无限新鲜与惆怅。那是我们儿时学唱的歌。

我退休后去了美国,在那里与台湾移民过去的朋友相聚时,时常一起唱起《天伦歌》、《红豆词》、《长城谣》、《本事》等歌曲,像是又回到了当中学生时的情境。

很巧,在休士顿认识了郎毓秀的女儿肖桐(钢琴家)和儿子肖楫(音乐指挥家)。他们是纪念抗战音乐会、黄自百年纪念音乐会、黄河大合唱音乐会以及最近纪念黄友棣百岁音乐会等等的组织者。从他俩那里我获得了他们母亲郎毓秀的演唱光碟,更可贵的是,让我了解了他们的外祖父郎静山和他们母亲从艺的一些故事。

2003年,我与妻子张平良回国,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到成都音乐学院拜访久仰的大歌唱家郎毓秀教授。那天,我们只带了一束鲜花,但是身上有她儿女的介绍信。离门前不远就听到琴音了。郎教授正在指导一位学生练声。

郎教授事先已得知我们来访,像老朋友那样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当她接过鲜花时说:“我喜欢花。来,看看爸爸。”她带我俩来到侧房里卧床不起的丈夫肖济先生跟前,将鲜花在肖先生面前一晃说:“是从你女儿、儿子的休士顿那儿来的客人。”肖先生清秀的面容笑得那么甜美,他儿子肖楫很像父亲。他伸出了瘦弱的手给我们——彼时情景令人感动。我们在他身旁合影留念。郎教授那年可能是85岁了,其实一点也看不出。

谁不为他俩一生相伴如日月的经历而动容呢?当年他们一起留学比利时,抗战兴起,他俩回到祖国。肖济先生奔赴前线任军医,不幸在中条山战役中被俘。郎毓秀得知消息,排除万难只身到战俘营与肖先生结婚,然后他俩伺机逃出战俘营,得到百姓的一路帮助,辗转来到成都,从此他们在成都定居、工作至今。

肖济先生是资深名医,可惜名气被大歌唱家、音乐教育家的妻子遮掩了,而他无怨无悔、终生相爱相随。2005年肖济先生去世了。

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四大女高音之一的郎毓秀(另3位是喻宜萱、周小燕和黄友葵,又说是王复生),她自幼喜欢唱歌。在酷爱音乐的世界闻名摄影大师郎静山这位父亲的影响与支持下,她16岁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其间为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录制了《天伦歌》等二十多张唱片,风行全国及东南亚。同时,还在中国沿海几座大城市举办音乐会,然后考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深造。

抗战胜利后,她又赴美国俄亥俄州的音乐学院进修声乐、作曲。1948年获硕士学位之后回国,出任成都华西大学音乐系主任。数十年如一日,她一直在四川音乐学院任职,同时翻译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和文献,贡献可谓大矣。

长期以来,使我深感遗憾和不解的是,解放前一些熟悉的优秀名曲,像李叔同的《送别》,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黄自的《花非花》《本事》、《天伦歌》等,以及刘血庵的《洛城闻笛》、《飘零的落花》、《红豆词》、《长城谣》,等等,都被埋没了。

音乐是陶冶情操的,革命歌曲需要,情感优美的歌曲亦可贵,何况那些歌曲的含义不乏深广。《天伦歌》中“……莫道儿是被弃的羔羊,莫道儿已哭断了肝肠!/人世间惨痛,岂仅是失去了爹娘?/奋起呵,孤儿。警醒吧,迷途的羔羊。/收拾起痛苦的,献出你赤子的心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服务牺牲,舍己为人无薄厚。/浩浩江水,霭霭白云,庄严宇宙亘古存,/大同博爱,共享天伦!”——词句句句内涵丰富,是多么感人肺腑呀!

我此生有幸,中国四大女高音中我认识了两位。另一位是喻宜萱,解放前人称她为“管夫人”。她的妹妹喻宜玲在北京的人民美术出版社任会计工作,住在东华门南池子宿舍内。周末,喻宜萱常来此与妹妹相聚,有时一起玩玩扑克牌。她在中央音乐学院任副院长。当年她参加演出时,总离不开唱那首:“纺呀纺呀,一天纺出了二两花”的歌,为此我们取笑过她,她无奈地说:“总不能唱纺出二斤花呀!”依我看她熟悉的歌不会只是《纺棉花》吧,恐怕其他的不能唱。

我不是音乐界的成员,但我的北平国立艺专老同学郭淑珍,以及我的好朋友郭兰英,作为我国著名歌唱家她们也恐怕解答不了我以上的疑问和困惑吧。

《天伦歌》能伴随着郎毓秀那高昂的女高音再唱起来吗?

(作者为著名画家、中央美院教授、民间美术系主任)

“创意城市·2012伦敦美术大展”为伦敦奥运增光添彩

7月13日。“创意城市·2012伦敦美术大展”暨“2012(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北京特邀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由中国知名艺术家为2012伦敦奥运会创作的一百三十余幅绘画作品向公众亮相。该展由“奥林匹克美术大会组织委员会”组织实施,参展作品的类别主要包括中国画、油画、综合材料绘画三大类。自2011年6月面向国内外的艺术家征集作品以来,来自世界74个国家的艺术家为展览提供了五百余幅作品。据介绍,经伦敦奥组委授权,2012(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正式成为伦敦奥运会期间的重点文化项目,并使用伦敦2012“灵感”标识和“创意城市·2012伦敦美术大展”名称。奥林匹克美术大会作为奥林匹克体育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艺术活动,其精神和理念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得到了发扬和丰富。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奥运会期间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展示活动。

据悉,该展以“泰晤士河·长城——拥抱世界”为创作主题,以发展中的和谐为主旨,通过平面绘画形式,艺术地阐释奥林匹克精神,表达全人类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团结、进步、和谐、发展的共同愿望,该展结束后,特邀参展艺术家及该展作品将共赴伦敦,参加8月1日在伦敦巳比肯艺术中心举行的“创意城市·2012伦敦美术大展”暨“2012(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开幕式。《创意城市·2012伦敦美术大展暨2012(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作品集》于全球同步发行。据活动主办方透露,该展结束后,将在国内组织筹建艺术(博物馆)中心,分别将“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和本次伦敦展的共一千三百余幅美术作品,作为奥林匹克文化遗产留在中国,并对海内外公众长期展示。

该展是经国际奥委会特许,文化部批准,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北京奥林匹克文化促进会在伦敦奥运会期间共同举办的国际美术大展,旨在推进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为伦敦奥运会增添靓丽的艺术色彩。(张杰)

伦敦书展范文4

英国体育大臣休・罗伯逊表示:“即使是筹办2012年奥运会,也必须遵循新政府拟定的各种厉行节俭的措施。当全国上下都在过紧日子时,举办奥运也应该量力而为。”

英国首相卡梅伦的“艰苦朴素”政策能否让伦敦奥运会实现收支平衡?伦敦发展署业务支持及推广部总监罗贝德坦言:“从政治角度来看,我相信伦敦奥运会能够实现收支平衡,但不可否认的是,政府将会为奥运会背债。这究竟值不值,需要用5年、10年、20年甚至50年去衡量。”

有可能缩减预算

“人们对于欢庆胜利总是在行的,但对于巨大工程的精打细算和将它们按时完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参与伦敦奥运会相关项目的大伦敦集团主管东尼・特拉维斯对伦敦奥运会筹备工作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奥运会的烧钱是众所周知的,而“蒙特利尔陷阱”更是赫赫有名。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留给这座加拿大城市10多亿美元的巨额亏空,为了还清这笔债务,蒙特利尔花了20多年。

“伦敦不希望成为蒙特利尔那样”,伦敦发展署设计、开发与环境部总监兼副首席执行官毕书德说:“由于英国财政赤字的原因,伦敦奥运会只有缩减预算的可能,而不太可能超过原有预算,这将避免希腊雅典深陷后奥运财政困局之苦。”2004年雅典奥运会耗资105亿美元,超过预算两倍。

“为钱发愁”的英国文化部负责奥运事务的国务大臣特莎・乔韦尔甚至表示:“如果当初政府知道经济即将陷入衰退,英国就不会申办2012年奥运会了。”

无论是奥运会还是世界杯,主办地无一例外需要大兴土木,耗费甚巨。刚刚结束的南非世界杯便是历届世界杯中花费最多的一届,高达43亿美元。南非贸易和工业部部长罗布・戴维斯表示:“现在来评价南非世界杯是否盈利还为时尚早,但从‘长期’的效益来看,能够实现收支平衡。”

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英国的处境可以说更为艰难,不仅是负债经营,而是债滚债的严重赤字经营。

严重赤字下的巨额投入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今年3月的上一财政年度,英国政府的财政赤字达到创纪录的1454亿英镑,成为英国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财政赤字,这样的财政赤字水平已经相当于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远超欧盟国家规定的3%上限。

申办成功后,英国计划将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投入93亿英镑,而在2005年伦敦获得奥运承办权时,其提交的预算不过是34亿英镑。按照英国政府的计划,这93亿英镑中的20亿需要从私营企业中筹集,18.35亿将通过英国国家的方式筹集,其余的都需要通过财政支出或政府借贷来完成。93亿的预算中,有27.47亿为应急预算,如今只剩下了12亿英镑。

毕书德透露:“除了奥运预算之外,英国全国范围内预计还会有60亿英镑的配套投资。”

罗贝德说:“目前,由英国新任首相卡梅伦领导的新一届政府已经制订出了大力削减开支计划,其中也包括奥运投入。这正如英国体育与奥运会部长罗伯逊所言,奥运会将在英国经历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预算赤字时举行,所以奥运会也必须为偿还国家债务尽一份力。”

据毕书德透露,在新一届政府的削减开支计划中,93亿英镑的预算缩减了8.39亿英镑。

不过,有人认为,即便有了勤俭之心,能够减下的预算也不过杯水车薪。

目前,奥运会主要场馆、奥运会村以及国际广播和媒体中心的建设进度已经超前或正与计划同步,但由于私人资金枯竭,奥运交付管理局还是动用了2.70亿英镑的应急资金作为总体预算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耗资10亿英镑打造的拥有2800套公寓的奥运村原本希望能够由社会资金修建,但目前不得不动用3.24亿英镑财政资金来补足窟窿,并将贷款之手伸向了不少欧洲的银行。

除了这些预算之外,通货膨胀在内的各种不可控因素也影响着伦敦奥运会的计划支出,现在还没有官员能够保证原有预算是“足够的”。那么,英国伦敦这样的大肆举债办奥运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伦敦期望重振“商业之都”

与北京奥运全民高度支持不同,伦敦申报、筹办2012年奥运会的整个过程都充满着各种“争论”,甚至许多民众已经开始怀疑,伦敦再次申办奥运会是不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毕竟伦敦这是第三次举办奥运会。民众将矛头直指那些“华而不实”但又“宏伟无比”的体育场馆。

对此,毕书德表示:“伦敦奥运会主体育场能容纳8万人,等奥运会结束之后,我们将把它变成容纳2.5万人的体育场。我们力求在奥运结束之后所有场馆设施都能够物尽其用,比如说奥运村能够成为商业住宅区,媒体中心会变身为创意产业园区。”

伦敦书展范文5

我很幸运。1999年,我获得了英国文化委员会知奋领奖学金,并于次年9月,从北京乘班机前往伦敦,开始了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产业关系和人事管理硕士学位的学习生活。现在我已经回到北京,在世纪博园留学咨询有限公司做了4年的英国事务首席代表,关于留学生活的记忆也只剩下几个片段。

由于工作关系,以前也曾多次出国访问,这一点可能与时下的留学生们不同,对出国、乘飞机、入境等手续了如指掌,轻车熟路。惟有对于自己即将开始的读书生活有点惴惴不安,毕竟离开学校太长时间了。还好,平常也读些经济学、社会学方面的书籍,知道当时担任伦敦经济政治学院院长的是安东尼?吉登斯教授。吉登斯教授是西方最著名的社会学大师、“第三条道路”思想的主要缔造者、被誉为英国工党政府以及首相布莱尔的“精神导师”。

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朋友来机场接我,顺利地找到住的地方、与家人通电话报平安、购买好生活必需品,第二天便在朋友的陪伴下乘车前往学院“踩点”。

说实话,刚到学院,多少感觉有些失望。我曾去过哈佛大学、麻省理工、斯坦福等众多名校,成片的草坪、茂密的大树以及维多利亚式的教学楼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名校应该有的基本景色。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座落在伦敦的市中心,夹在英国皇家高等法院和一条商业街中间;往东是著名的伦敦金融城和新闻传媒集中的舰船街,往西过了商业街是著名的鸽子广场和白金汉宫;对门就是英国广播公司(BBC)总部。地理位置应该说挺好,但教学楼怎么看怎么觉得像栋写字楼,连来连去也就5、6栋6层左右教学楼。没有找到正经的校门,只是在几个街的拐角处挂了几个 “LSE”(学院英文字首简写)的铁牌,并不醒目。朋友说学院大概有七八千学生,真不知道教室够不够用。

当然要参观一下学校的主楼-老楼(Old Building)。要说学院有校门的话,老楼的大门应该就是,虽然它更像一个高一些的门洞。门的左下角不起眼的地方刻着英国乔治五世(也可能是三世 或者是四世,记不准了)为此楼奠基的碑,才感觉出此楼的不同之处。热情的朋友马上带我上四楼,我还以为是什么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原来是学校学生餐厅所在。朋友调侃说这是我的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民以食为天嘛。了解了学校餐厅的价格和购买规则之后,本想离开。朋友突然说:“你看,那就是安东尼?吉登斯教授!”心里突然一种莫名的紧张,多少带一点激动,没想到刚来“踩点”就可以见到大师了。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教授60岁左右、中等身材、头发花白、西装笔挺,倒和我的想象相差无几。有趣的是教授正左手拿着一个三明治和一罐可乐,右手拿着一根香蕉,边走边啃。可能是担心他的学生崇拜者窃笑他的形象,也可能是有紧急公务,教授很快离开了餐厅。朋友告诉我,虽然是学生餐厅,许多教授也来这里用午餐,因为他们认为学生餐厅比较便宜一些,能省就省吧。我的天呐!院长和教授都觉得贵,那我们穷学生怎么办?朋友笑了笑,说:“你说呢?告诉你,我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的一年中一共去学校餐厅用过四次餐,其中还有一次是同事访问伦敦带我去打牙祭,另外三次是考试阶段,没有办法。饭菜十分不合口味(客气话,实际上是很难吃),价格却令我心痛。”英国食文化中有句名言:“吃饭是为了生存”,这次算是真正理解了。

老楼的六层靠右手走廊尽头就是著名的萧伯纳图书馆。与其说是图书馆,还不如说是一个休息室。因为除了一些经济学、政治类杂志以外,书柜内的古版书是拿不出来的。图书馆显然是为纪念萧伯纳先生而设,约100多平方米,典型的英国老式装潢,围了一圈木制书柜,全是古版书,一台老钢琴前摆放着几个高背绒面暗红座椅,那便是休息的地方了。虽然朋友也不知道萧伯纳是否真的在这里阅读过,我的脑海里还是幻想出萧伯纳先生坐在高背座椅里,吸着浓香的古巴雪茄(我也不知他是否吸烟,但总认为这就是大学者应有的形象),品着刚刚磨好的黑咖啡,正阅读一本厚厚的大书,伦敦难得的阳光从房间窗户透进来,照在他身上,给他带来无尽的智慧。我大学本科毕业的论文就是评论、分析萧伯纳先生的名著《皮克马利翁》(电影版名为《窈窕淑女》),精神上老觉得与他更亲近一些,加上喜爱此处老英国的味道,于是后来我经常在此午休,边阅读杂志,边啃自制的榨菜肉丝馅三明治,幻想着自己哪一天也能成为如萧老先生一般令人崇敬的大学者。萧伯纳图书馆经常举办小型高雅音乐会,图书馆门口印有精美的介绍材料。为控制入场人数,需要去学生会索取门票,但通常免费。参加演奏的音乐家应该都是在音乐圈里有名的人物,虽然我不太了解他们,但介绍材料上显示他们多是柴可夫斯基音乐大奖的评委或获奖音乐家。开学没有多久,去欣赏过两次,虽不懂高雅音乐,也觉得挺好。后来学习太忙了,也就没有再去,白白错过了一次次宝贵的高雅音乐扫盲的机会。

学校的图书馆是临时借他人房屋设立的,因为新图书馆正在建设之中。临时图书馆非常不起眼,七拐八绕,转过几条小街后终于到了。朋友告诉我,别看图书馆小,可是英国国家图书馆之一,藏书非常丰富,许多国家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府智囊机构的高级学者经常来此查阅资料。果然发现,图书馆门口左下角的一个牌子上写着“大不列颠政治经济图书馆”字样。图书馆内部却不小,主要的阅览室为全部木制结构,大木桌、大木椅、大木书架,大木楼梯,很有味道。别的书籍不太懂,便去看看关于中国的书籍,居然找到了孙中山先生(用名孙逸仙)和薛暮桥教授的著作,倍感亲切。因贪图这里的安静,我上完课,便经常来此复习和看书。但太安静也让我尴尬过一回。一次没吃早饭上完上午的两节课,11点来钟,离下午上课还有三个小时,本打算上完下午的一堂课便冲回住处大吃一顿,也可省去一顿午餐费用,于是便躲在图书馆看书。学生不少,与大家分享一个木桌,找了本书闲看。看了一会,我感觉有些饿,告诉自己坚持、再坚持。继续看书,但看书的余光却告诉我同桌的几个同学不时地在瞟我,不管他们,接着看。还瞟,怎么了?旁边一个印度模样的女孩,小声问我,“You feel hungry?”(你觉得饿吗?)咦,她怎么知道?问完,她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肚子。我突然感觉我的肚子饿得在叫唤,原来他们都听见了,太尴尬了。我红着脸说:“Yes, I did not have my breakfast, I am going to buy something to eat.” (是的,没用早餐。我去买点东西吃。)于是冲出图书馆,在休息室的自动售货机上买了点心充饥。回去后,同学们善意地对我笑笑,但我多少还是觉得不好意思。大约半年后新图书馆落成,临时图书馆停止使用。虽然新图书馆非常现代,空间更大,查资料、上网也方便许多,但我还是怀念临时图书馆地板的嘎嘎声和淡淡的木香。

朋友告诉我,学校有大量的学术活动,会请来众多大学者、各国政要给学生讲课、与学生交流。一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生活下来,果然活动不少。我自己就参加了墨西哥总统福克斯、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希腊财长、欧盟贸易代表拉米的演讲会以及安东尼?吉登斯教授关于“第三条道路与全球化”的系列论坛。参加福克斯总统演讲的经历至今记忆在胸。福克斯总统当选前曾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担任高级讲师,所以去参加演讲会的学生和教授非常多,估计有一些还是总统亲自调教过的学生。我也得到了票,去凑热闹。本以为和在国内一样,坐在会场,领导讲完话,大家鼓鼓掌就散了,一到场,才发现情况完全不一样。总统先生首先用了两分钟时间用带有西班牙口音的英语回顾了他与学院的渊源,然后用十分钟时间介绍了墨西哥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掌声未断,一个小个子的墨西哥学生就窜上讲台,为总统戴上了标有LSE标志的运动帽;可能是事先没有安排这样的活动,总统略微表示了惊讶,随即微笑着弯下腰让这名学生将运动帽给自己戴好并友好地拍了拍学生的肩膀。送帽子的学生又大大方方拿起麦克风对总统的当选表示了祝贺,并提出希望总统履行自己当选时对于国民的承诺。总统当然给了积极的回复。于是,一大帮学生举手向总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墨美关系中的非法劳工问题、北美自由贸易区问题、拉丁美洲的左翼政党问题,甚至包括总统的童年、总统的爱情,五花八门。所有的问题总统都耐心地给予解答,但对于私人问题,总统就改用幽默的语言回答,甚至反问。由于学习紧张,很多活动没有参加,有些可惜。毕业回国后,才知道,那一年,克林顿总统、安南秘书长、布莱尔首相、索罗斯等人物也曾分别前往学院演讲过。虽没有参加,可以想象十分精彩。

回忆是轻松的,学习是紧张的,属于刻骨铭心那一类,还需要慢慢整理。

编/王兆军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简介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在英国独树一帜,是惟一将教学与科研集中在社会、政治、经济科学领域的顶尖学校。学院于1900年成为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的一部分。今天的LSE是伦敦大学最大的学院之一。目前学生总人数超过7000名,其中约一半为来自150个国家的海外留学生;LSE拥有一个庞大的海外学生团体,校友包括国会议员、贵族议会议员、26位世界各国政府现任或前任首相。

伦敦书展范文6

上海于2009年1月29日至2月1日在首届世博会举办地伦敦成功举办了“魅力上海精彩世博”・伦敦“上海周”活动。这次活动是在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下,由市委外宣办牵头,历经15个月策划组织的一项富有历史背景和丰富内涵的世博海外推介活动,是在世博筹办进入临战状态时的一项重大海外推广活动。

世博推介会伦敦“上海周”活动由我国驻英大使馆、上海市人民政府及伦敦市政府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上海市旅游局以及上海归国华侨联谊会联合承办。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要求,伦敦“上海周”从策划到实施一直以“推介世博、注重实效、扩大影响”为指导思想,所有活动紧紧围绕世博主题,以2010年世博会举办地上海与首届世博会举办地伦敦的“世博”对话为主线,全面融入英国主流社会和民众之中。伦敦“上海周”主要包括以下活动:

伦敦“上海周”开幕式暨“中国古代城市文明与礼仪文化”――中国青铜玉器展。1月29日,伦敦“上海周”暨中国青铜玉器展在大英博物馆历史最悠久的威尔士王子厅正式拉开序幕。为期2个月的中国青铜玉器展展出的60件青铜器和玉器都是上海博物馆馆藏的国宝级文物,集中体现了中国早期城市文明的重要特征,以悠久坚实的文化“物证”深入诠释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在展览暨“上海周”开幕式上,市委外宣办、世博局还聘请了演唱2008年北京奥运主题歌的英国著名歌唱家莎拉・布莱曼担任上海世博会英国推广形象大使。

“从伦敦到上海:继承与创新――城市建设中的智慧”世博论坛。论坛于1月29日在第一届世博会举办旧址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举办,围绕和谐、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智慧这一主题,请来自上海和英国的专家分别介绍上海世博会规划和世博会英国馆创意,介绍交流两个城市的最佳实践区案例,以达到宣传推介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目的。

“上海和上海世博会”图片展。图片展于1月30日在著名的伦敦市政厅开幕,面对公众免费开放,展期1个月。100多幅精选的照片直观生动地表现了上海的历史文化建筑、现代城市景观、海派经典艺术、普通市民生活等内容,展区正中辅以20多张世博会的规划效果图,进一步加深英国民众对上海和上海世博会的了解。

伦敦中国新年庆祝活动。此次伦敦“上海周”借助已经连续举办6年的伦敦中国新年庆祝活动,通过环境布置及各种互动性活动凸显上海世博会氛围。在特拉法尔加广场新年庆祝活动现场,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在街头与伦敦市民互动,印有海宝形象的数万册推介上海世博会的手册与折页也在伦敦各地铁、超市供当地市民取阅,有海宝大幅照片的200多幅“上海周”海报出现在伦敦地铁各个站台,海宝成为“上海周”期间伦敦最耀眼的“明星”。在总理访问伦敦时,伦敦上海联谊会组织由上海华人扮演的海宝以及身穿海宝图案套衫的华人华侨向总理拜年,引起海内外媒体的热烈关注。

伦敦“上海周”电视特别节目。在伦敦市政府的协助下,伦敦“上海周”期间,上海在伦敦旅游局大楼内设立了直播室,以伦敦塔桥为背景,以电视新闻杂志性的方式,每天围绕一个“上海周”重点主题,先后专访了中国驻英国特命全权大使傅莹、伦敦市副市长曼尼拉、北京奥运会闭幕式8分钟英国节目总导演、大英博物馆馆长、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馆长以及“上海周”中方策划者、上海博物馆副馆长等中英各界人士。该电视特别节目通过东方卫视、凤凰卫视等平台,在国内及香港地区进行了广泛传播。

伦敦“上海周”推介会主要成效

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评价说,伦敦“上海周”从历史到现实全面展示上海,是推介世博会的最好方式。伦敦市长约翰逊说,伦敦“上海周”让数十万人驻足伦敦街头。共同领略中国文化。

英国主流社会高度关注伦敦“上海周”,积极评价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王室成员、格洛斯特公爵夫妇,多位英国下院议员、伦敦市三位副市长、英国外交部高级官员、大英博物馆馆长及董事、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馆长、牛津和剑桥大学著名教授等近千位英国各界名流出席了伦敦“上海周”暨中国青铜展开幕式、世博论坛、“上海和上海世博会”图片展等活动。伦敦市长办公室官方网站登载了伦敦“上海周”各项活动情况和相关报道与图片,市长约翰逊表示,“上海2010年世博会,不仅带来贸易的增长,更使人心凝聚,具有非凡的意义。”活动结束后,大英博物馆专门致函本次上海周代表团团长、市政府副秘书长蒋卓庆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外宣办主任宋超,祝贺“青铜器展和上海周取得了圆满成功”,称“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上海市的骄傲”。牛津大学默顿学院院长、英国学术院院士罗森夫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上海的城市魅力将推动英国公众关心上海世博会。可以说,英国主流社会通过“上海周”,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上海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

上一篇国庆节日祝福

下一篇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