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七律范例6篇

长征七律

长征七律范文1

七律长征古诗原文

七律·长征

诗人:毛泽东 朝代:近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1)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2)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3)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4)腾细浪:是指翻滚起来的小浪花。

(5)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6)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

(7)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8)大渡:指大渡河。

(9)三军:指中国工农的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制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

(10)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11)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12)逶迤(wēi yí):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13)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14)走泥丸:是指滚动的小泥球。

(15)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16)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17)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得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译文】

红军岂畏惧远征的艰辛,千山万水化区区小事不足道来。蜿蜒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细浪的细流,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它们如小泥丸一般。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温暖的.悬崖,大渡河上横跨了寒冷的铁索桥。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

长征七律范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的感性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反复诵读和品评诗句,借助多媒体视频,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感受红军战士的伟大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字里行间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介绍背景

1.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长征。(生齐读课题)

2.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要长征吗?(出示长征背景资料)

师:回首这惊心动魄的行程,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 长征》

3.播放课文朗读。

4.师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同学们,这首诗不仅是的代表作,也是诗中的精品。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品味学习,深入地学习这首诗。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有关长征的背景资料,播放课文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感悟文本、理解信息的能力。初次感受长征带给人的心灵上的震撼。】

二、品词析句,感悟诗情。

(一)出示首联

1.生读一二句,边读边想,从这两句诗中读懂些什么?

2.根据你们的了解,红军长征途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3.(播放红军过雪山的视频)让生感受长征的艰难。

师:就这样,不知有多少红军战士长眠在路途中。二万五千里长征难不难?(生答,板书:远征难)让我们读出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A:同学们,读课文不仅要用嘴,更要用心哪。长征途中,天上每日几十架敌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敌兵围追堵截,不知有多少战士牺牲了,可这样的困难在红军战士的眼里不过是平常的小事。生读。

B:你们觉得红军战士怎么样?板书:勇敢无畏

4.还有哪些诗句也反映了红军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

5.出示整首诗。

诗的一二句总写,金沙、大渡是万水的代表,五岭、乌蒙、岷山则是千山的代表。下面读读诗的三四句,看看五岭、乌蒙给你怎样的感觉?

(二)出示颔联

1.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2.教师出示“五岭”、“乌蒙山”的图片,指导学生读“腾细浪”和“走泥丸”。

3.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过渡:多么鲜明的对比呀,从中你体会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呢?

4.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三)出示颈联

我们先来看看巧渡金沙江这场战斗。(出示巧渡金沙江资料)

1.生读资料。

2.看了这个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

读出你们的心情。

(出示课件:铁索桥静止画面。)这就是位于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只剩下十三根铁索,不要说攀着铁索过桥,就是站在江边一眼,你心里什么感觉?(心惊肉跳、胆战心惊……师应答:这就是寒!)

师:更何况对面还有敌人的机枪疯狂扫射呢!(播放“飞夺泸定桥”的视频。)

说说这场战斗给你的感觉。

师:这些都是寒哪。战斗惨烈,战友牺牲,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寒光闪闪、寒气逼人哪!

出示:大渡桥横铁索寒 (齐读)

4、师过渡:金沙江智取,大渡河恶战,一暖一寒,两场战斗,两种场面,心情一样吗?你能把这两种感受读给大家听吗?生读。

师:让我们一起感受战士们当时的心情。师生共读。

【设计意图:《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因此本环节的预设中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让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进行充分对话。通过不同形式的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达到以读促学、以读激情的目的。】

(四)出示尾联

岷山是红军长征路上所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红军心情怎样呢?(喜悦)

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练习朗读,指名读。齐读。

三、诵读全诗,深化理解

1.这首不朽的杰作,用56个字,负载着红军长征路上的艰难万险,饱含了革命乐观主义的豪情壮志,让我们连起来再读读这首诗吧!

2.出示整首诗,生读。

3.师介绍七言律诗。

【设计意图:此时学生对长征精神一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集体诵读既是感情的一种宣泄,又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四、总结提升

1.小结:老师从你们的诵读中听出了你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听出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大无畏精神。这首诗不仅语言美、韵味美,节奏更美,音乐家还为它谱了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长征》。

五、板书设计:

七律 长征

五岭 细浪

乌蒙 泥丸

远征难 金沙江 暖 勇敢无畏

长征七律范文3

教学目标:

1.认识“逶”、“迤”等6个生字,会写“崖”、“渡”2个生字。会理解“逶迤、磅礴、泥丸”等词语的意思。

本课只有两个生字,写稿请参考最新人教六上二样稿。

2.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朗读课文中读出磅礴的气势,并背诵课文。

3.

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2难点:(1)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并读出磅礴的气势。

(2)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教学准备:

1.

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

2.播放《长征组歌》。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播放歌曲《长征组歌》,将学生带入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

板书:5.七律长征

2.解题。

(1)七律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2)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对党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

党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11个省,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红军战士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

毛泽东同志写下了《长征》这首诗,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遇到种种困难和红军战士在战胜这些困难时所表现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逶迤(wēiyí)磅礴(pángbó)岷山(mín)

泥丸(wán)

(2)指导易混淆的字。

“崖”是上下结构,与“涯”进行比较。“崖”是山字头,与山有关;“涯”与水有关,泛指水边。

“渡”是左右结构,与水有关,表示从水中经过。

3.读诗歌,要求读出诗歌的停顿与节奏。

三、再读课文,感知理解。

1.

老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2.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

3.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发表意见。

4.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出气势。

四、读句、释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1.出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释词。

远征:指二万五千里长征。

万水千山:“万”和“千”都不是实数,而是说无数的山、无数的水,实指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3.说说诗句的意思。

红军战士不害怕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被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4.出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5.释词。

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

乌蒙:即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

磅礴:气势雄伟。

泥丸:泥团子,小泥球。

6.说说诗句的意思。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在红军看来,不过像泥丸一样在脚下滚过去。〖puxuewang.com〗

7.为什么五岭山像细小的波浪,乌蒙山却像泥丸呢?

说明红军战士勇往直前,活泼乐观,在他们眼里五岭山就很小,如同细小的波浪;同样乌蒙山也很小,如同泥丸。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思想和情怀。这气势是何等的伟大!接下来请同学们读出这种气势。

8.齐声朗读这一句诗。(加点部分要重读,同时要注意放声朗读,读出气势)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四、总结课文,感悟写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描写了哪两个场面?

红军过五岭山的快速场面与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的场面。

2.全诗中总写的诗句是哪一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布置作业。

抄写《七律长征》。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古诗。

2.明白全诗的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3.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红军战士勇往直前,很活泼乐观地度过了五岭山和乌蒙山,这是“千山”的代表,“万水”又指哪些呢?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释词。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桥上只剩下13根铁索。

3.

说说诗句的意思。

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很急,激流拍岸,给人以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上的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使人有寒气逼人的感觉。

4.体会“暖”与“寒”的意思。

“暖”是因为红军战士巧渡了金沙江,成功地渡河来到了河对岸,怎能不让人激动欣喜呢?

“寒”是因为红军战士从泸定桥上冒着生命的危险,才渡过了大渡河,来到了对岸!看着这悬崖峭壁,看着这汹涌澎湃的大渡河,再看看牺牲的战士们一个又一个,怎能不感慨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让人心惊胆寒呢?

5.这句诗又刻画了哪两个场面?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

一是巧渡金沙江,二是飞夺泸定桥。

6.出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7.释词。(puXuewang.com)

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

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8.说说诗句的意思。

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过了岷山,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表现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

9.“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流露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为长征胜利而感到无比欣喜、自豪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写法。

1.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场面?请学生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腾五岭山

走乌蒙山

渡金沙江

夺泸定桥

喜爬雪山

2.全诗围绕哪一句诗来写的?这样的写法叫什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点面结合

3.分析点面结合与特色。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点面结合的写法非常有条理,而且能够很全面地反映复杂的活动场面,让场面更加具体、生动。

4.试着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大扫除的场面。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磅礴的气势。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5.七律长征

教学反思:

长征七律范文4

【关键词】微课 设计思路 NOC

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方式,微课已经越来越被广大的语文教师认可与采纳,微课的设计与应用已经开始走进语文的教学。一节微课最重要的内容是微课视频的制作,一节好的语文微课视频,可以辅助语文教学甚至承担部分教学功能的作用。而一些老师在初次制作微课视频时,往往无从下手,制作出来的内容虽看似好,但却缺少实际功用,最终流于“摆设”。究其原因,是老师在制作微课视频的过程中,设计思路不准确,甚至有所偏差。

怎样一步步制作好一节微课视频呢?笔者曾代表南京市参加过十四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油络教研团队决赛,并有幸获得了本次比赛的最高奖――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下面就以参赛内容《七律 长征》一课为例,具体谈谈语文微课视频制作的设计思路。

一、基于儿童、课标的文本解读

小学语文微课视频首先要姓“语”。应遵循“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一课程总目标,根据学段目标与内容,深入解读文本。

《七律 长征》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首七言律诗(人教版出现在五年级上册)。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的目标与内容中就诗歌阅读教学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这段目标要求为本篇诗歌学习提供了一些思路。就《七律 长征》而言,在正确、流利读好诗歌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了解长征的历程是“大体把握诗意”;借助长征的历史重现感受长征的艰辛是“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走近长征的历史事件体会长征的精神是“体会作品的情感”,这些就应该是我们学生习得的主要内容,显然也是紧扣新课标要求的。

小学语文微课视频的学习者是儿童。微视频的学习要基于儿童的学习需求,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让儿童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效而深入。

《七律 长征》这首诗虽然诗意浅显,但总共不到60个字的内容,要让学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要想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用儿童喜欢的易于接受的元素来设计微课视频。就《七律 长征》而言,长征的历史照片、典型故事、有趣的动画等都可以作为微课视频设计的重要元素。

只有在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儿童特点的文本解读后,才能清晰地认识到微课视频制作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微课视频到底是让学生习得什么。

二、符合微课视频特点的目标任务分解

对学生习得什么有了清晰的认识后,还要很好地利用微课视频这种手段,制定适合这种学习方式的目标与任务。微课视频短的就有几十秒,最长也不超过10分钟,相对于传统的40分钟一节课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来说,微课视频重在“微”,更注重一课一得。微视频的问题应该聚焦,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学习时间短的特点。要把课文学习“装”到微课视频这个“筐子”里,既要“装好”,还要“装满”,删繁就简才能“装好”,有效整合才能“装满”。不仅如此,微视频的制作还可以“情景化”“主题化”一些。一个微视频就是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微视频就是一个故事。

基于对微课视频特点的考虑,《七律 长征》微课视频制作的核心目标就是紧扣一个主题“长征”,让学生走近长征,了解长征。围绕这个目标完成三个任务,分别是:长征是一首诗――初读诗歌,认识七律,读准字音,读出诗韵;长征是一段路――了解长征,品析字词,关注比喻、夸张的手法;长征是一种情――走近红军,体会长征精神,拓展长征故事。

三、贴合信息技术的微课“点”选取

小学语文微课视频的制作,要发挥其独有的特点,找准微课的“点”。可以是基于文本解读,选取知识应用的关键点;可以是以学生学习的疑难之处落脚,选取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点;还可以是关注教材的延伸之处,比如相关知识补充、主题活动建议、语言表达运用等方面确立的拓展点。紧扣以上三点,确定主题,保证选点精小、目标集中,从而让学生“一课一得”,有效发挥微课视频的作用。

《七律 长征》微课视频制作的点在哪里呢?依据以上的思考,围绕“长征”这个主题,我们可以设计以下微课的“点”。

拓展点:再现长征历史。借助媒体的辅助,简单而又生动地再现长征历史。以中国的版图为背景,动态地呈现长征的路线图,并在呈现过程中,配上解说词和典型历史事件的图片与文字。短短一分钟的动画介绍,学生兴趣盎然地获取了大量的信息。

以上的拓展是对课文背景资料的呈现,除此之外,在初读部分,我们可以补充诗歌范读录音,以供学生模仿。在学习结束时,推荐有关长征的故事、电影、人物以及“名人眼中的长征”等。给学生的学习拓展了空间,提供了素材。

关键点:指导学生朗读诗歌。给诗歌加上拼音,帮助学生读正确;给诗歌加上停顿号,帮助学生读出诗歌韵味;给诗歌划分结构,梳理诗歌内容;提供诗歌范读,引领学生读出诗歌的情感。2分钟的视频学习,学生能初步达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学习目标。

疑难点:结合关键词体会诗意。呈现重点诗句时,圈出关键词语,对应的动态呈现相应的注释、图片等,并在此基础上,配上教师适时的讲解。引导学生体会诗句表达的方法,将相应句子放在一起剖析,动态直观地呈现句子之间的相似点。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化解了学习的重点。

四、不同类型微课视频的有效呈现

微课视频依据教学方法来看,可以分为讲授型、交互型、演示型等。广义的知识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分为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三类。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建议用讲授型、演示型的微课视频呈现。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的知识,这两类知识建议用演示型、交互型的微课视频呈现。根据不同知识的类型,选择适合的视频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习得。

《七律 长征》围绕“长征”主题,既有陈述性的知识,也有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所以综合运用微课视频不同的呈现方式,设计本节微课。

介绍长征这段历史,是本课的陈述性知识。我们用长征路线图动画、典型故事图片呈现、教师讲解融合的方式,带领学生们回顾这段历史,讲述一段故事,仿佛历历在目,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语文学科有关实验呈现的演示型微课虽然很少,但这样的历史回顾很好地利用了演示型微课视频的呈现方式。

有关七言律诗的介绍,也是本课的陈述性知识。通过在诗歌相应位置标注“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引导学生了解七言律诗的组成。在诗歌上标注停顿符号,给关键字词标上拼音,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诗词的语音、语调。对这类陈述性知识我们用讲述型微课视频的呈现方式。

长征七律范文5

语文练习,不在多而在有效。即优化练习设计,减少练习过程中的无效劳动。如何优化练习?我以《七律・长征》为例,谈谈有效练习应该关注的要素。

一、紧扣一个“精”字:精选内容,重点突出

有效的练习应根据教学目标,从大量的练习内容中精心挑选出最本质的东西让学生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从而提高答题能力。

教学《七律・长征》一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七律・长征》的诗意。

练习反馈中,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自己收集的资料,结合书下的注释,较好地说出了整首诗的意思。

这个练习不是简单地背诵整首诗的意思,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语言说出诗句意思。学生说的过程中,我提示他们正确运用资料,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促进了学生内化课外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关注一个“异”字:兼顾全局,层次分明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来设计练习,照顾学生的发展水平,力争让每个学生获得轻松、愉快、成功的心理体验。

为了避免出现“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教师费力不讨好”的现象,我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能力、个性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与作业,因材施教。教学《七律・长征》一课,我让基础较差的学生读熟、背诵整首诗,并创设语言情境帮助他们理解诗意;要求基础较好的学生不但要背诵诗、理解诗意,还要充分利用资料,选择或翻越“乌蒙”山,或巧渡“金沙”江,或智取“大渡”河,或战胜“岷山”等一次战胜艰难险阻的情景。这样,就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也让他们不再把练习当成负担,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三、彰显一个“新”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

单一重复的习题训练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需要常变常新,调动学生的兴趣。

在《七律・长征》的习题设计中,有一项为“用你最喜欢的形式来书写这首诗”。学生完成作业后我们惊喜地发现它已不再是单一的语文作业了,而是一幅幅精美的山水画、一幅幅美观的书法作品了。由此不难看出,学生用智慧和汗水,全身心投入作业,从中流露出学生对这项作业的喜爱,同时对展现学生个性,为老师发现学生潜能提供了机会。

四、突出一个“拓”字:贴近生活,延伸拓展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练习要适当向课外延伸,课内外结合,要体现“大语文教育”的思想。

长征七律范文6

一、听音造律期

远古及夏商之际是中国古代音乐的“巫乐”时期,乐律的生存环境是巫乐背景。巫乐沟通天、地、鬼、神,具有超自然力的神秘性,人们依靠自然现象和生理感应认识音乐,是乐和律合为一体的孕育阶段。乐师巫觋不但将政治、科学、信仰、宗教结为一体,还通过人耳的听音进行音数结合的造律实验。这种实验与自然谐音关系密切。《淮南鸿烈・主术训》云:“乐生于音,音生于律,律生于风,此声之宗也。”古人从“风”中认识了有规律振动的声波构成的绝对和相对的音高关系,这些共振关系的声波形成了一个系列,称作“泛音列”,其中成整数比关系的称为“谐音列”。古人的乐律思维就是在对音响自然规律的不断认识过程中逐渐成熟,形成了倾向于谐音音高关系的感性尺度。这些感性尺度既左右了“上古造律,其次听律,其后算律”的行为,也以惊人的稳定性遗存后世,此多已被出土乐器的测音结果所证实。我们从“以身为度”的贾湖骨笛、夏商标准音#C的确立、管长比较的度律活动、“以耳齐声、截竹定音”的伶伦笛律、埙簧等吹乐器和原始古歌的音高关系、三音列的音高结构等测音分析中无不清楚地看到巫觋听音造律实验的存在,它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代乐律学史确实经历了一个听音造律的发生和发展阶段。

在“以身为度”制笛中可能产生最初的造律行为,这一行为可向前追溯到距今八千年的贾湖骨笛。《史记・夏本记》所载大禹“声为律,身为度”的度律观可能源于贾湖骨笛。在各种身体部位的度量单位中,以手指为度的尺、咫、分、寸最为常见。已公布的三支七孔贾湖骨笛的所有孔距均在1.44至2.19cm之间。据笔者对多位中等身材男性中指的宽度进行测试,无一不在此范围之内,即在1.78cm平均值左右。在用手指记数的上古时代,以手指宽度为计量单位在骨笛上刻画音孔的等分记号,是最方便最合理的。“指宽度律”的贾湖笛律,可能揭示了上古“听音造律”的真实内涵。若设已公布的三支骨笛的平均孔距分别为1.71、1.72、1.95cm等于1的话,那么它们均可约等于十以内的整数,即M282:20、M282:21为9、8、7、6、5、4、3,M78:1为10、9、8、7、6、5、4。它们均暗合了开管的泛音原则(见表1)。

据此换算,不但说明乐律从整数开始,也揭示了原始乐律与谐音列不可分割的事实。

巫觋在管长比较的音高实验中,可能产生听音造律的乐律形态。王光祈认为:“先有律管,后有律数。最初之时,只是几根长短不齐之管子,偶然用来吹奏,后来因为耳朵要求好听之故,渐渐将其增长或缩短,以应耳之要求,于是各管长度渐有一定。如是者几百年,以至于几千年,遂成为一种定制。其后尺度发明,遂有人偶然拿尺子将各管一量,乃发现各管之间具有2:3或4:3之关系,才有三分损益法之发明,成为吾国乐制之论理。”这种以耳齐声比较管长的造律推论应该符合上古造律的真实含义。甲骨文中的“a”字的多管象形亦可说明。朱载忠菜怠八惴ㄖ起,殆因律管有长短”。竹管的长短比较产生了音与数的联系。当古人依照竹节长度为公差计算管长时,便构成的简单整数等差关系,原始乐律便由此而生。从仰韶、半坡纹饰以十为限,想乐之初,古人以律和声,在管长比较中用简单整数规范音高,合情合理。当管长分别为9、8、7、6、5数字关系时,所吹出的音高与当时乐律同义的宫、商、角、徵、羽大体吻合。(见表2)

表2中,原始五音与纯律、三分损益律相差不多,说明上古有一种与谐音吻合的用简单整数进行听音造律实验的可信度是很高的。

在等分弦长音高认识中,也可能产生最初的造律行为。古之神瞽凭“耳决之明”提取谐音。弦上的谐音位置是等分弦长的“自然之节”。全弦长为“一”,若二分、四分、六分、八分弦长即分别产生高一、二、三、四个八度的音。若两个三分弦长则产生纯五度的音,三个四分弦长产生纯四度的音,四个五分弦长产生大三度的音,三个五分弦长产生大六度的音,五个六分弦长产生小三度的音,五个八分弦长产生小六度的音。琴徽便由等分弦长的“折纸法”产生.琴张七弦十三徽91个泛音,一直是琴音的天籁之妙。《吕氏春秋・古乐篇》载:“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曰‘含少’;次制十二筒。”这条史料标志着异管长短不但发展到十二个,还记载了律本“含少”的有效管长。这可能说明伶伦笛律是盲乐师“以弦定律,以管定音”听音造律的结果,即在琴上觅得十二个泛音节点,“以耳齐声”依次“截竹定音”,得十二管,最短管为半律三寸九分。以表3示之:

我国埙、簧等古乐器和原始古歌倾向谐音的音高关系,是上古听音造律的“活化石”。上古陶埙上的谐音音感尺度和三音列结构不但记录了原始音高,还显现了我国民族调式特质。以口弦为主的早期簧类乐器较多地保留了生理度律的特点,仅凭听觉,借助口腔共鸣,自然地抽取了振动体(簧片、弦、气柱)的低序数谐音。各地口弦等簧类乐器构成了三声到六声不等的音高关系,恰与简单整数的谐音音高关系吻合;许多原始民歌音高相对三大律制明显偏高或偏低,却与谐音音高较为吻合,留下从谐音中脱胎的痕迹。甚至演唱方法也通过声带局部振动产生基音与分音的二部织体,充分表现了谐音在造律中的作用。

二、听算度律期

周秦汉之际是中国古代音乐的“礼乐”时期,乐律的生存环境是他律的音乐背景。“乐”被“礼”捆绑在一起,成为等级和礼仪的外在标识,成为“政”的奴婢、“刑”的补充,更加注重了理性规范。乐律与其同步进入到一个理性发展阶段,显现出“听”和“算”两大乐律特征。这一特征在此期众多乐律成果中得到证实,其中音阶的产生和发展、钟磬乐律的听算实践、三分损益求五音和十二律之法、《礼记》《周礼》的还相为宫、《春秋左传》中的音阶论、《国语》中的听算生律法、《淮南子》律数论、《史记・律书》中的生钟分和生黄钟术、京房六十律理论、《新序》中的乐理等乐律理论和成果最为突出。这些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代乐律学史,确实经历了一个以听算为特征的乐律发展阶段。

最能揭示听算乐律特征的是《国语》中的“度律均钟”。《周语・州鸠》载:“律所以立均出度也。古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之以制,度律均钟百官轨仪,纪之以三,平之以六,成于十二,天之道也。”“立均”即确定音阶首音律高,“出度”是提出律的长度标准,“考中声”即选择人耳音高敏感区,以听力敏锐的盲乐师用以耳齐声方法找到律准“均钟”上的泛音节点,根据五度和三度结合的方法确定各钟的律高。“纪之以三”即宫、徵、商、羽各与上下方大三度的音合为三律。“平之以六”即平分为宫商两组六阳律(图1),徵羽两组六阴律(图2)。“成于十二”即完成了音乐中常用的十二个钟律数(图3)。《国语》所揭示的听算乐律特征被曾侯乙钟铭所记录,颟曾钟律音系网既是钟律生律的高峰记载,也是听算乐律最有力的佐证(图4)。

曾钟使我们认识了先秦盲乐师专为调钟而设的律准五弦器,从西周甬钟音列与等分弦长的一致性看,等分弦长可能就是早期钟律的取音之法,它使听音调钟上升到了理性高度。当弦长作六等分、五等分、四等分时,弦长节点产生的音阶和自然音程恰与编钟由低到高的正鼓音列吻合。这种“弦上等分定律,以耳调钟”的方法左右着我国早期钟、琴律,虽“有听律之宫,无算律之法”,确比任何数理计算更加快捷和准确。从《吕氏春秋》成书年代推之,三分损益法早已运用,伶伦笛律就有算律和听律结合的可能,即依据计算生律的弦律音高,通过“截竹定音”依次确定十二律的管长。若采用沈知白管口校正的数据,最短管长“含少”律与三寸九分仅有毫厘之差。(见表4)

文献中的算律理论以《管子》的五音记载最早,以《吕氏春秋》的十二律为最先。五声音阶三分损益法的文字记载可能晚于战国,但《管子・地员篇》的生律方法早已普遍使用于春秋战国的钟律之中,这在侯马、淅川、荆历、曾钟的测音数据中均得以证明。《管子・地员篇》载:“凡将起五音,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以是生黄钟,小素之首,以成宫;三分而益之一,为百有八,为徵,[不无]有三分,而去其乘,适足,以是生商;有三分,而复于其所,以是生羽,有三分,而去其乘,以是生角。”(图5)《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律篇》载:“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太簇,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应钟,应钟生蕤宾,蕤宾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生夹钟,夹钟生无射,无射生仲吕。三分所生:益之一分以上生,三分所生:去其一分以下生。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为上;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为下。”即如图6所示。

文字记载的音阶理论,以《左传》所载“为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最能说明民族音阶的本质。若视九歌、八风也是音阶或音列的话,这句话便充分揭示了我国古代音阶正音偏音结合的独一无二的五声性特质,以及不同音阶的结构形态和音阶的发展轨迹(见表5)。

此期文字记载中的算律精细程度以《史记》最佳。《史记・律书・生钟分》载“子,一分,丑,三分二,寅,九分八,卯,二十七分十六,辰,八十一分六十四,巳,二百四十三分一百二十八,午,七百二十九分五百一十二。未,二千一百八十七分一千二十四,申,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四千九十六,酉,一万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八千一百九十二,戌,五万九千四十九分三万二千七百六十八,亥,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分六万五千五百三十六。”“生钟分”记载了三分损益法计算比率数的过程,与81相乘得各律长度比。以十二地支象征十二律,定“子一分”为基数,算出十二律各律与黄钟的精确长度比例,这是前人未曾做过的。其结果只有“子一分”是整数,其余十一律都是真分数。这种用分数法计算十二律与黄钟比率的方法十分精确,说明了弦律之实质就是数的比例。生钟分与五声、十二律、律数对照如表6(下页)。

此期微音差算律的先导者首推京房。他用三分损益法突破十二律框架算到六十律,以求“还相为宫”。此“宫”,并非黄钟一个音,而是自黄钟至蕤宾七声组成的一“均”。光有第五十四律“色育”一个音,还成不了“均”,所以必须再生六律,才能构成和黄钟均七律各相距“一日”的色育均,所以并非是凑整数。“京房六十律”不仅是我国古代律学微小音差研究的先导,还创微音分定律器“京房准”,开后世“律准”之先河,为其后“旋相为宫”探求新法提供了借鉴。

三、变革活跃期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是中国古代音乐的“燕乐”时期。乐律的生存环境是异乐碰撞的变革背景。燕乐歌舞内蕴了文化交流带来的异域性、实用性、融通性的特征,使乐律学发生了变革和融通,活跃和深化了乐律学研究。加之皇室偏爱歌舞,贵族、士大夫直至个别帝王亲身参与乐律学研究,为此期乐律学的变革和创造提供了客观条件。此时期乐律成果无不闪烁着变革精神的光芒,其中荀勖笛律和管口校正理论的重大创造,钱乐之、沈重的三百六十律的变革思路,梁武帝正律器“四通与十二笛律”的定律观,何承天和王朴改变生律途径的新律创造,祖莹、万宝常、祖孝孙经验旋宫实践和乐器调律,琴律中的徽律、律制和调弦法,诸多俗乐调理论乐书的问世,刘焯平均律思维的等差新律,宫商间加应声的八声音阶理论,交融异乐的龟兹五旦七调和燕乐二十八调,万宝常、王朴、梁武帝、郑译、祖孝孙和贺怀智不同的八十四调,琵琶谱和减字谱等多种记谱法的产生,等等,尤其突出。这些乐律成果充分说明唐代前后确实经历了一个乐律变革活跃的发展期。

此时期为乐律学史做出重大贡献的乐律成果,首推荀勖笛律及其管口校正法。尤其是驭繁就简的经验式管口校正法,堪称中国乐律学史上的一绝,其数据与现代管口校正公式的计算结果相差无几,为当今音乐声学界所叹服。苟勖所用管口校正数是“宫角律差”,即以其笛所应律长与其笛角音所应律长之差为该笛的管口校正数。荀勖所用的晋前尺合今日23.0886cm,黄钟九寸合20.7798cm,减去高四律的姑洗长16.4186 12cm,差数为4.612cm,即为黄钟笛上的管口校正数。其他十一律同理。荀勖以“四角之长”为全笛之长,即黄钟笛全长为四倍姑洗之长(16.4186×4=65.6744),以黄钟长和姑洗长之和为笛上官音孔位,即第五孔的孔位20.7798+16.4196=37.20,再加管口校正数为宫音气柱的长度,即20.7798+16.4196+4.3612=41.5596。以宫音气柱长度为基础,用三分损益法再减去管口校正数,就得出笛上徵、商、羽等各音的孔位:

十二平均律探索的先驱者首推具有变革精神的南朝(宋)何承天。他用十二律内调律高的方法发明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用简易的数学方法解决在八度内平分十二律的问题,充分彰显了此时期乐律学的变革精神和活跃程度。何承天用三分损益法把仲吕还生“变黄钟”所得8.8788寸,与正黄钟9寸的差值0.1212寸分为十二份,各份差值为0.0101寸,根据三分损益程序,每生律一次叠加0.0101寸。生至第十三律清黄钟时,加0.1212寸,恰成9寸而还生黄钟(见表7)。

梁武帝在变革精神作用下,以京房准为思维基础,创建了融通弦、管律为一体的正律器“四通与十二笛律”,即在四个各张三弦的弦准“四通”上依三分损益法定好诸音后,再“用笛以写通声”定十二律管长。将黄钟以外的各律管皆据弦准音高以耳听声,截竹定音,确定律管之长短。这种做法不但发扬了“以弦定律,以管定音”的古代定律观,也为后世管乐器制作提供了有效之法。“四通”对弦的粗细也作了规定(见表8)。

梁武帝的十二笛,每笛可奏五正二变的七声,每笛可以翻七调,十二笛合八十四调。严格按“四通”的十二律来制笛,因不是十二平均律,所以每笛翻七调合八十四调的音阶结构不能完全一致。

此时期内蕴了异域性的燕乐歌舞,乐调关系的碰撞、变革和融通如影随形。碰撞、变革和融通的过程使古代乐学经历了一个十分活跃的对音高组织的探索时期。南北朝时龟兹音乐家苏祗婆带来了五旦七调龟兹宫调理论,促进了当时对转调理论的探索。五旦即五种调高,每旦七调,共得三十五调(调式),其调式结构相对我国雅乐宫调的“角”“变徵”“变宫”低了半音,因此有“七声之内,三声乖应”之说。为适应与异域文化的融合,隋唐诞生了降七度音的燕乐音阶,在乐调上不完全按龟兹乐处理,却以清乐观念去理解和创作。郑译为建立名副其实的清乐林钟宫调,创立了“八音之乐”,即在龟兹乐七声之外另立一声,谓之“应声”。“应声”将燕乐音阶和清乐音阶统一在一个体系之中。八音之乐可视为八声音阶,亦可视为七声音阶中加进一个位置稳定的常用变化音(见表9)。

隋唐燕乐二十八调也是文化碰撞、变革和融通的结果。《新唐书・礼乐志》载:“凡所谓俗乐者,二十有八调。”分别为“七宫”、“七商”、“七角”、“七羽”。这一乐学理论不但吸收了龟兹乐调,还继承了汉族相和歌和清商乐的宫调观念。《辽史・乐志》将“二十八调”直接记写为“四旦二十八调”,若旦、宫、均同义的话,燕乐体系则与龟兹“五旦七调”关系紧密,是稍华化的印度乐调。若从燕乐宫调体系的犯调原则、“旦”“声”同义、二十八宿的古代哲学思想、传统宫调体系“均宫”和“调声”两个系统观之,则可能是七均。无论后人从何视角理解,燕乐二十八调都突出地反映了当时乐律融合中的变革性和适用性,可构成传统新音阶、古音阶和由龟兹音阶转化而来的燕乐音阶。这三种音阶保持着同音列结构。此期乐律活跃变革的重要标志是旋宫转调理论下的多种八十四调的应运而生:有梁武帝、万宝常、王朴以一均七声旋相为宫的八十四调,郑译(后有陈元靓)以十二律七调(每一律为宫、为商、为角、为变徵、为徵、为羽、为变宫)的八十四调,祖孝孙(后有宋仁宗、张炎)十二均五种调式加两种闰调(闰徵、闰宫或闰角)的八十四调(其中24种闰调式各是他宫的微调式和宫调式或角调式的重复),贺怀智_一种定弦所得的八十四调,等等。此即以一种定弦奏燕乐二十八种不同调高的调式,三种定弦得八十四调。从不平均律角度看可以说是八十四种不同调高的调式,但燕乐二十八调中就调式而言,只有宫、商、羽、角四种,故此八十四调并非是“一宫七种调式的八十四调”。

为了传播乐曲的需要,管色谱、琵琶谱、筝谱、琴减字谱、舞谱等记谱法应运而生,记谱法的发明是此时期音乐变革、活跃、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记谱法中均内蕴了节奏、节拍、调名、调式、调性、定弦法等乐律学方面的丰富内容,它凝炼了音乐和乐律,是乐律学研究可资借鉴的重要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