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伴我同行范例6篇

友情伴我同行范文1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得到来自家庭、亲友、邻居……多方面的关怀、照顾与爱护,快乐地成长。天真活泼、聪明伶俐几乎成了他们的鲜明性格特点,也正是由于这种客观环境的有形无形的熏染,使一些小学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任性、孤僻、自私等弱点。小学生刚进入小学这一新的集体环境,这些弱点就暴露无遗。

一、培养小学生爱同伴的意识

著名教学家多萝茜・洛・诺乐特曾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小学生一到小学,什么都是陌生的: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伴……他们有的坐在位置上不知道怎么办,有的还呜呜哭泣……老师顾上这边又冷落了那边,这时,我就充分利用“强带弱”活动,如请责任心较强的高年级小学生主动邀请新生参观校园,一起做游戏,给他们讲有趣的故事,有时甚至高年级的几个孩子围着新一年级的一个小朋友玩,使他破涕为笑。经过几天后,老师还请班上能力强的学生带能力弱的学生。这一活动使一年级新生很快熟悉了校园环境,而且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同伴之间的爱。许多孩子总是说:“我最不喜欢星期天了,没有这么多小朋友一起玩,一个人在家真没劲。”

在教学中,我经常运用形象的教育手段,如讲故事、看图片、念儿歌、唱歌、情景表演等方式,向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常遇到而又感到困惑的较为典型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不断增强学生团结友爱的思想意识,萌发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情感及愿望。如诗歌《你帮我,我帮你》,我首先请二年级的学生进行情境表演,最后歌唱一曲《好朋友》后结束。从情感入手,使学生知道关心是好孩子应有的情感与态度,从而,班里学生对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意识开始形成。

二、教给小学生爱同伴的行为方式

方式是表达情感与态度的桥梁,恰到好处的行为方式,能使良好的动机如愿以偿,不妥当的行为方式,会导致事与愿违的后果,爱同伴的动机由于表达方式的不妥,可能引起误解与冲突,表达方式恰当,就能达到预期的愿望与目的。可见,行为方式在人与人交往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学生产生了关心帮助同伴的情感愿望,就要及时地教会学生友爱的行为方式。如有一次,班上周城杰小朋友发现小伙伴胡鹏打不开食品袋,急于去帮忙,抢过来就撕。这一冒失行为,引起了胡鹏小朋友的误会,以为周城杰小朋友去抢他的食品,结果两人大吵起来。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例在班上的学生交往中经常出现。其原因是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不懂得帮助别人的妥善方式。因此,我对学生进行友爱情感与态度的教育中,注意根据所发事情的不同特点,随时随地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讲解,传授互相帮助的行为方式,就如上例,我就教育学生帮助别人之前可说:“你需要我帮忙吗?”“让我来帮助你好吗?”等等,或经常对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感受到的事情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得出正确表示友爱的方式。

三、让学生当“调解员”,真正懂得怎样与同伴友好相处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年级小学生到了小学已有了一定经历和是非观念,为什么不能让他们自己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呢?对,让他们自己来当“调解员”。

第一类,我让学生明白同伴之间发生了小矛盾应学会自己解决的道理,我把一些传统的礼让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当事人说出自己解决矛盾的方法。

第二类,我让第三者当“助理调解员”,而这第三者往往曾犯过同样的错误。每当学生发生纠纷,我把当事人叫到面前,先让第三者和我一起听当事人介绍情况,然后一起分析谁对谁错,然后请第三者帮助解决。最后,老师对当事人的行为和第三者的解决办法加以总结分析,学生在当好“调解员”的同时,不仅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独立做“调解员”打下了基础,而且学会了谦让与宽容,真正懂得了怎样与同伴友好相处。

四、运用现场提名来检测学生的同伴关系,做到有的放矢

6-7岁小学生已开始从客观的角度来评价为什么喜欢该同伴,而且在小学里生活和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浅显的行为习惯在他们脑海中已有一定的印象,并开始规范他们的行为。每天课间活动时,我就请一名学生到教室的某个角落,让他看着班上的每个学生,而又不会被其他同伴干扰(其他学生在玩)。被请的学生仔细看一遍所有正在活动中的同伴,并听老师提出问题:“×××,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最不喜欢谁,为什么?”在晨间谈话时,我就把这一情况反馈给全班学生,并给好的学生在“好朋友”墙上贴相应的小花(如脾气好的贴小蓝花,能帮助人的贴小黄花等)。当然,被说中是不喜欢的小朋友我尽量用委婉的话来说,并同时让其他学生看到他的优点。

友情伴我同行范文2

一、幼儿关心同伴行为习惯教育的内容

(一)托班幼儿关心同伴行为习惯喜欢同伴,知道同伴的姓名、性别、特点;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同伴的喜欢;礼貌对待同伴,主动邀请同伴,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与同伴共同快乐的游戏、活动。

(二)小班幼儿关心同伴行为习惯介绍同伴的姓名、性别、特点,与同伴交往;用较为简单的话语或行为表现出对同伴的关心、帮助;帮助同伴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主动与同伴共同游戏、活动,与同伴分享玩具。

(三)中班幼儿关心同伴行为习惯主动表现对同伴的喜爱、乐意与同伴相处;谦让同伴、与同伴友好相处,想办法帮助有困难的同伴;珍惜同伴的劳动果实,不随便打架、骂人,不给同伴起外号,尊重同伴;在同伴帮助、关心自己的同时也帮助、关心同伴,并表达对同伴的感谢。(四)大班幼儿关心同伴行为习惯喜爱同伴,重视、爱护同伴,用适宜的话语和行为表现对同伴的关爱;主动邀请同伴参加游戏、各种活动,与同伴友好相处,相互帮助、相互谦让、团结友爱;积极主动帮助遇到困难的同伴,并用适宜的语言和行为使同伴开心、快乐;关爱同伴,分享同伴的快乐和痛苦,从同伴的角度出发,体验同伴的心情;在同伴遇到伤心事情时,积极主动的用关爱的话语和行为安慰同伴。

二、幼儿关心同伴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抓住幼儿园课堂教育的主阵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手段培养幼儿关心同伴行为习惯:1.通过创设情景,树立正确的行为标准,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一个良好行为的养成,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行为标准。幼儿年龄小,往往不知道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好的。为了给幼儿树立正确的形象,在研究和实践中,我们通过创设与幼儿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标准。如,第一步,情境假设:“小朋友摔倒了”、“小朋友把书掉了”;第二步,行为引导:“看见小朋友摔到了,你可以怎么做?”、“他的书掉在了地上,我们帮帮他吧?”;第三步,树立正确行为标准“:你扶起摔倒的小朋友,做的真好!”、“你帮小平捡起来掉在地上的画册,真是个好孩子!”通过以上训练,建立良好行为,激发幼儿喜爱同伴、礼貌对待同伴、为同伴做事、关爱同伴、与同伴分享等良好行为品质。2.通过榜样示范和强化激励,巩固正确的行为成果,建立良好行为习惯班杜拉的“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建立的重要理论依据。实践研究中,我们在幼儿中树立关心同伴的榜样,对于为同伴做好事,体贴关心同伴的幼儿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赞许,使孩子懂得关心同伴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激发幼儿争做关心同伴的小标兵。我们对幼儿关心同伴的各种良好表现进行实景拍摄并在全园幼儿中进行播放,照片和美术作品,张贴宣传,起到榜样的作用,使幼儿逐步养成关心同伴的良好行为习惯。3.通过积极情绪的激励作用,让幼儿在快乐体验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众所周知,情绪对于人的行为有重要的中介作用。我们利用情绪的激励作用,唤醒幼儿的良性体验,让幼儿的良好行为在快乐中得到巩固。为了使幼儿在行为习惯形成的训练中得到快乐的体验,我们长期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训练活动。在游戏中训练,在音乐、体育活动中训练,有了帮同伴拿道具、整理用具、主动邀请同伴参加游戏、相互谦让、团结、分享同伴的快乐、爱护同伴、友好相处等好的行为出现,及时给予奖励,让幼儿到体验关心同伴的乐趣,从而使他们乐于主动关心同伴,为同伴做事。关心同伴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快乐的活动中达到了巩固。4.通过日常教育,不断巩固幼儿良好行为成果,养成牢固的行为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日常点点滴滴的生活无法分离。为了帮助幼儿把课堂教学、情景教育中的结果运用到实践当中,我们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进行随机教育。在午睡起床时,发现帮助同伴扣扣子的好事,我们及时表扬并抓住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孩子“要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要关心照顾弟弟妹妹”,使孩子树立“关心同伴是美德、是好孩子的表现”。我们充分运用一切有效的教育契机(散步、观察、谈话、户外活动等),使关心同伴的品德教育和实际行动渗透落实到幼儿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并延伸到课外。

(二)利用幼儿的认同心理,调动教师积极性,编写园本教材,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教师榜样团体,巩固幼儿关心同伴行为习惯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幼儿阶段,一个幼儿会对权威代表的教师有强烈的认同感。实践研究中,我们首先要求培养幼儿关心同伴行为习惯的教师,用爱的行为关心每一名幼儿,遵守习惯的各项指标,为幼儿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同时为了体现教师的关心、爱心,我们号召教师利用幼儿教师能歌善舞、能画会演的特点,改编、创编以关心同伴为主、形式不同的诗歌、儿歌、歌曲等园本教材,通过在班级里幼儿相互之间演唱歌曲、表演诗歌的方法,与幼儿共情,不断强化幼儿行为,巩固幼儿关心同伴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分类指导、家园联手,共育幼儿关心同伴行为习惯幼儿关心同伴的行为习惯不仅仅只是在幼儿园中进行培养,更需要家庭教育的大力协助、配合。为此,我们利用家教园地、随机交谈、家园之窗、家长讲座、电话随访等多种途径来来宣传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帮助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并加强自身修养,来真正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根据不同家庭类型,我们采取分类指导,如举办“爷爷奶奶经验交流会”、“高级知识分子家长家教辩论会”、“专家育儿讲座”、“幼儿心理咨询”等活动,及时掌握和解决家庭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提高家长对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认识,纠正家教在培养行为习惯中出现的误区。用典型人和典型事例进行交流,达到相互启发,相得益彰的目的。

三、成效与思考

通过幼儿关心同伴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幼儿在以下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我们将托班、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行为的综合评定后发现,幼儿的行为变化具体体现在:一是幼儿“尊重同伴”的行为。能爱护他人劳动成果的幼儿,优秀率从原来的5%提高到38%,不合格率从原来的75%降低到31%;大多数幼儿能够在老师的提醒下不再破坏他人劳动成果,如刚搭好的积木;大多数幼儿能够做到不嘲笑同伴的缺点、不骂人。二是“礼貌对待同伴”的行为。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相互谦让、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主动邀请同伴的幼儿,优秀率从原来的6%提高到42%,不合格率从72%降低到30%;大部分幼儿可以做到在早晨入园和下午离园是主动与小朋友打招呼,会经常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三是“为同伴做事”的行为。

友情伴我同行范文3

朋友不怕多,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在独生子女居多的今天,孩子的朋友显得更加重要。如果孩子活泼开朗,天生就是社交高手,你自然不用操那么大的心;如果孩子要么害羞内向,要么不会和人相处,不是今天向你哭诉谁谁不跟他玩儿了,就是因为没有朋友而闹情绪不上幼儿园,你这心里就该着急上火了。

如果妈妈能根据孩子的不同个性特点给予他小小的点拨,不管他是什么类型的孩子,都会开心地交到朋友的。先来看看你的孩子属于哪种类型?

朋友身边的一团火

他的特点――热情却易受挫折

这个热情似火的小家伙一旦交到一个知心朋友,就会全身心都扑到好朋友身上,什么事都想着他,时时刻刻都愿意和他在一起。但是,麻烦的是,如果和朋友之间出现一点点不愉快的小事,他都会有挫折感,伤心甚至沮丧。

你的点拨――扩大朋友圈

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多接触一些同龄的伙伴,让他的朋友圈大一些。如果是男孩,就多鼓励他去参加一些团体式的游戏,如各种球类游戏等。如果是女孩,可以鼓励她和大家一起玩各种角色扮演游戏或需要互相配合的合作性游戏,如过家家、捉迷藏等。慢慢地,孩子的眼光就不会总是局限在某一个朋友身上了。

妈妈身边的含羞草

他的特点――不敢主动交友

害羞的孩子其实内心很渴望有玩伴,但他又不敢主动去跟人家打交道,总等着别人来找他。尤其是初到一个新环境(如入学)时,他们总是紧紧偎在家长身边,一副怯怯的表情。

你的点拨――多给他表现机会

先和老师沟通,多给孩子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大胆开口说话,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他,还可以让老师或其他家长配合,请班里特别受大家欢迎的同伴主动带他一起玩。在新环境里拥有最初的伙伴以后,孩子的心情会放松很多。

不受欢迎的“破坏”狂

他的特点――不懂遵守游戏规则

由于不懂得遵守必要的游戏规则,这样的孩子往往以破坏者的身份出现,给人以“捣乱鬼”的印象,在小伙伴当中不太受欢迎,和伙伴发生矛盾的次数也较多。

你的点拨――不要无原则地迁就他

你可以制定一些家庭规则,并坚决地执行,当孩子不遵守规则时,要给他一定的惩罚。平时和孩子一起玩各种游戏时,如果他耍赖或者发脾气,也一定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可以跟幼儿园老师沟通,在集体游戏时有意安排他当个小头头,当他想到自己要以身作则时,就会注意自己的行为了。当然适时鼓励也非常重要,一旦孩子有进步,一定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尝到遵守规则的“甜头”。

人人都喜欢的开心果

他的特点――交友兴趣转移太快

这个让大人和孩子都喜欢的宝贝性格外向,对一切都感兴趣,最善于主动与人交往,但他们同样也会遇到麻烦事。因为他们对朋友没有太多耐心,交友兴趣转移太快,给想继续跟他一起玩的孩子带来烦恼。到了需要亲密友谊的时候,他们反而不容易交到亲密朋友。

你的点拨――让他体会固定同伴的

重要

给孩子创造一些需要有固定同伴才能玩起来的机会,如打乒乓球、下棋等。家长还可以安排几次家庭郊游等活动,增加孩子们之问一起快乐玩耍的机会。乐于冒险也是这类孩子的突出特点,妈妈要时刻提醒他注意安全。

总要当头儿的小司令

他的特点――爱教训别人

这样的孩子极具领导欲望,无论何时何地都希望大家听自己的安排,喜欢独断专行,“教训”同伴。不能友善与人相处,容易欺负不听“摆布”的同伴是他们需要克服的缺点。

你的点拨――学会谦让合作

培养孩子学会体谅他人的感受,让他慢慢懂得谦让与合作。多给孩子创造需要遵守轮流规则的游戏,也要给孩子创造与年长几岁的孩子一起玩的机会,让他在体会被别人指挥的同时。学会调适自己的支配地位。

没有主意的小随从

他的特点――无条件顺从

这样的孩子乖得让你担心。他会无条件顺从同伴的要求,对不喜欢做的事情也不反抗,总是默默忍受。因为没有创造性的想法,所以容易受同伴的忽视。他不太会维护自己的利益,还常会被认为是“跟屁虫”。一多给他做决定的机会

在家里,多让孩子决定与自己有关的一些事情,比如周末让孩子建议去哪儿玩,让他准备出去玩需要带的东西等。随时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用实际行动支持他,慢慢地孩子就会有积极参与的意识了。

也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些与比自己年龄小的孩子一起玩的机会,让他有发展坚持主见和领导技能的机会。

不够宽容的“小心眼”

他的特点――争强好胜

看到别人的玩具比自己的好就嫉妒,看到好朋友跟别人一起玩就不高兴……总之,这类孩子比较敏感,喜欢争强好胜却又不够自信。他们在与同伴做游戏时,会时不常地耍点儿小脾气,不太受同伴欢迎。

你的点拨――多参加团体游戏

尽量拓展孩子交往同伴的性别和年龄范围。在和跨年龄的同伴交往时,孩子会自然表现出谦让、宽容等特点。鼓励孩子多参加团体的游戏,让他感受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懂事大度的“小大人”

他的特点――一味谦让

他对同伴的言行总是很宽容,即使和同伴发生矛盾时也一贯谦让,常常会把人往好了想。这类孩子显得非常懂事,比较受同伴欢迎。但有时他们会因为无条件地谦让,而被同伴误认为软弱、好欺负。

你的点拨――学会自我保护

这样的孩子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好孩子,会受到多数同伴的欢迎。但要教会他们学会自我保护,不要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无原则谦让,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影响孩子同伴关系的3个因素

父母的教养方式。在讲道理、讲民主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平和、宽容、善于合作等特点,往往更受同伴的喜欢。在常采取武断的控制策略或对孩子放任不管的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往往脾气倔强、不善合作、攻击性强,不受同伴喜欢。

友情伴我同行范文4

对不起,公主病

讲述人:薛女士 外企员工

不久前我跟一帮朋友去新疆玩儿,同行一位女生娇气得夸张,印象至今仍非常深刻。大家都知道“咱们新疆好风光”,新疆很多地方的景色确实美得令人窒息。一路上,碰到景致特好的地方,我们就商量徒步逛逛,反正时间宽裕。但那位女生每次听大家说要徒步就紧张:“哎呀不行,太阳这么强烈,要晒黑长斑,我们还是包车去吧。”她大概以为还在家里,说要怎样就怎样。事实上她没有掌握一票否决权,我们还是在很多地方都徒步了。沿途风景那么好,谁要窝在车!里!呀!!!

于是那位女生全程叨叨,不断抱怨。更恼人的是当大家真正决定租车代步时,她又不高兴了,一上车就开始抱怨:“车里又臭又脏又热又挤,我们为什么不干脆步行!”就这样,那一趟行程她几乎全程黑面,全程都在抱怨,大家的兴致也全程被她的抱怨侵占。话说,到现在想起那个小心眼又浑身公主病的旅伴,我都还会生气。我这辈子都不要再跟那种人结伴出行了。是公主,就好好在家待着,到外面谁还伺候您啊?

计较过头太要命

讲述人:林女士 旅游策划师,旅游专栏作家

2003年我们一拨人包车走滇藏线进地区旅游,大家本来一团和气,相互尊重,一路上都还不错。后来赶上其中一个朋友过生日,大家就张罗着买了很多酒肉,一起打打牙祭,顺便给他庆生。结果这件事情惹得一个妹子很不高兴,她觉得浪费了,就一直摆脸色给那位过生日的朋友看。

我们那次一共3个车,有大队长,每个车还选了车长。那件事情发生后,我们车长一直两头做工作,辛苦而尴尬。但事情并没有完结,往后几天,那个女生拒绝跟过生日的同伴同车,搞得我们车长非常尴尬,整个行程氛围变得很诡异。后来十多天的行程,车长每天都开会,还更换大队长。要不是3个车长是朋友,我估计早都散伙了。

其实就那么一顿饭,能吃多少钱?况且东西也是大家一起吃的,真的有必要那么计较吗?这种事听起来都觉得很好笑。

结伴出行“事故”多

随着信息传递的便捷和人们出行经验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自助游。2008年,《中国旅游报》曾发表文章称:未来数年内自助旅游者在客源中的比重将达到70%,其中超过90%的自助旅游者会通过网络了解、选择出游目的地。

自助旅游的魅力在于不会受导游过多约束,时间自主,活动自主,消费自主,整个行程都是自主安排。但是脱离了闹闹嚷嚷的大团队,很多自助旅游者还是愿意选择精致的小团队——结伴出行。这个小团队可能是两人、三人,也可能是十数人。

结伴出行的概念在互联网兴起之后开始引起关注,不断有旅游论坛、旅游网站提供这种结伴平台。到现在,有人甚至通过QQ群、微博召集,就可以实现结伴出行的目的。有分析认为,结伴出行的魅力在于多几个人更多安全感,沿途可以分享美景、美食和趣闻,当然还有包车等消费会更加俭省的缘故。

然而结伴出行,不管是挚友、亲朋,还是网络缘聚的网友,在出行中往往遭遇你想象不到的困难或尴尬。

一位受访者谈到朋友的故事:“我朋友带她妈妈和婆婆一起到新加坡旅游,一个4天的行程,结果一天早上在酒店吃完早餐,两位妈妈没跟朋友说,就出门逛街去了,而且都没带手机。我朋友就只好在酒店枯坐,等了整整一天!”

如果说长辈独自行动可以理解,夫妻之间总是没有借口的。另一位受访者谈到朋友的经历:“朋友和老婆一起去泰国旅游,结果朋友老婆因为不喜欢看展览,没跟朋友打招呼就悄悄退了出来。朋友猛然发现老婆不在身边后跑出去乱找一气,其实他老婆并没有走远,透透气回来,发现老公不见了。两个没带手机的人在街上到处窜,你找我我找你找了大半天,竟然在街上偶遇了。”出门在外,手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总有那么些胆大心不细的人,不是忘带手机就是手机没电,甚至丢了手机,所以故事层出不穷。

这还是熟悉的亲友之间发生摩擦,但是处理起来比较简单。若是网友或不那么熟悉的朋友之间结伴出行,遇到问题解决起来有多尴尬或麻烦,就可想而知了。

快跑,拍照狂来了

讲述人:梁女士 旅游达人,游历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友情伴我同行范文5

与同伴交往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成长的需要。同伴交往既是儿童从“自我中心”走向“团体生活”的必然阶段,又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与同伴交往,幼儿可以充分表现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在没有成人权威和压力之下享受自由宽松的氛围和获得积极的心理感受。

同伴玩耍,妈妈别轻易伸手

独生子女的现状往往让父母对幼儿过分珍爱,这就容易产生过度保护和过多限制的问题。比如,当孩子之间发生轻微的肢体冲突,哪怕是一点小碰撞的时候,家长可能都会出面制止。这种过度保护和过多限制实际上剥夺了孩子主动探索和认识如何与同伴相处、如何解决纠纷等问题的机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经典报告《教育――财富蕴含其中》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由此可见,学会共处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和活动能力,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如果我们父母还过分干预幼儿与同伴交往,那么幼儿身上或多或少的不合群、自我中心、自私等苗头,都无法在与同伴玩耍的过程中自动纠正。

同伴交往,宝宝成长三动力

我们要珍惜和积极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这会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个性。

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语言是交流最直接和最快捷的方式。一般而言,与同伴玩耍肯定涉及到如何解决冲突等问题。虽然对幼儿来说普遍存在“男孩靠拳头,女孩靠舌头”的行为模式。但是语言仍然是幼儿解决矛盾冲突的首选方式。在与同伴玩耍和交往的过程中,幼儿要尝试运用各种交往语言,例如学会如何使用礼貌用语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仅练习了语言,通过对方的反馈,儿童也更好地认识和学会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帮助幼儿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获得良好稳定的性格特征。独生子女家庭的幼儿往往容易“唯我独尊”,如好吃的东西一个人独占,好玩的东西一个人独霸,凡事都要别人“谦让”,一旦别人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幼儿很容易大哭大闹。这种“人人为我”的心理倾向和要求与社会交往所需要的“平等合作”等原则形成冲突。

在与同伴玩耍的过程中,幼儿必须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让渡自己的部分权益,以获得成为某个集体的一分子,这是从“自我中心”走向“团体生活”的良好开端。同时,与同伴玩耍往往也伴随着一定的游戏规则,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到自觉遵守,可以帮助幼儿养成初步的规则意识,更好地调控自己的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稳定的性格特征。

发展幼儿的社交能力。幼儿的社交能力必须通过日常生活的学习才能获得,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空间与机会,相信孩子有能力解决类似的小问题,并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想办法来解决与同伴的冲突和矛盾,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促进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

同伴冲突,妈妈可以这样做

对父母而言,尤其是作为主要看护人的妈妈而言,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孩子与同伴玩耍过程中所产生的肢体或者语言冲突等问题呢?我们可以怎样做呢?这需要妈妈们根据宝宝的实际年龄特征,采取相应的对策――

2岁宝宝与同伴玩耍的特点

孩子会想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虽然实际上是各玩各的,但仍会注意彼此的游戏,有时会短暂参与对方的活动。这个时候不太容易有纠纷。

妈妈可以做的事:

带宝宝到小区的活动场所或者公园等公共地方,鼓励宝宝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教宝宝学习遵守简单的规范,如:分享、排队等。

3岁宝宝与同伴玩耍的特点

会和同伴一起游戏,能够与人合作,寻求同伴的帮助,能适应团体生活及遵守群体规范i因为刚上幼儿园可能有适应的问题,孩子会有更多的负面情绪,喜欢告状;会主动向人打招呼;能对他人表达同情。

妈妈可以做的事:

爸妈可以邀请班上小朋友到家里玩,让他有更多机会练习与人相处的方式。

孩子闹情绪或者与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的时候,可以通过语言适时回应孩子的情绪,帮助他自己认清情绪,并尝试进行反思,如:“你看起来好生气,为什么呢?”提醒孩子与人互动时应该注意的礼貌,如:请、谢谢、对不起。

4岁宝宝与同伴玩耍的特点

孩子喜欢和朋友一起游戏、合作,能和人分享物品,会帮助同伴。

孩子能负责团体分配的简单工作,会排队和轮流,愿意遵守团体游戏的规则。

孩子能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察觉他人的情绪,给予安慰与关心。

妈妈可以做的事

如果孩子天生害羞,父母可邀请孩子的同学到家中来玩,在安全熟悉的环境下,学习与朋友相处。多给幼儿提供一些轻松自由、感兴趣的合作活动,例如过家家游戏等。和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帮助孩子练习社交技巧,学习解决冲突、表达情感,认识自己和他人可能针对同一个事情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

如果孩子出现交友问题,例如抱怨同学不理他、不跟他玩或不跟他做好朋友,父母首先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事,给他鼓励,帮助他想一些积极的办法挽回友谊,也可以趁机让孩子学习更多的社交技巧。

父母还可以邀请几个熟悉的孩子到家里玩,示范如何与他人交往互动,带孩子们一起玩简单的游戏,与其他家庭一起出游活动,让孩子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下,长时间与别的小朋友相处并慢慢熟悉,有效地提及幼儿的社交能力。

还要鼓励孩子与别人分享玩具及点心,比如将这些东西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还可以通过与孩子共同阅读有关友谊的一些图画书,帮助孩子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些孩子不被其他孩子接纳的原因可能包括:服装仪容不干净,喜欢说粗鲁的话,抢同学的玩具,常推挤同学,破坏别人正进行的活动。这些孩子往往以为这样做可以吸引大家的注意,并不知道这样做是不适当的。父母在了解孩子的交友状况后,从旁观察孩子与别人相处的情况,从其中找到问题的关键,帮助孩子学习尊重别人,了解正确的社交方式,在团体活动进行中学习与他人互动、合作、分享,注意他人的需要。学会用正确而礼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要。

5岁宝宝与同伴玩耍的特点

孩子可以遵循团体的游戏规则,玩一些简单的规则游戏,如扑克牌、弹珠比赛游戏。

孩子群体问常有小团体的情况,喜欢和同伴分享秘密。

妈妈可以做的事

友情伴我同行范文6

对方是她新认识的男友,极没安全感,总是担心她和别的异性接触会发生无法控制的惊险。因此杜绝一切隐患的方式,便千方百计地将茉莉与除了自己以外的一切男人隔绝,养狗也必须要养条母的。幸好茉莉是绿色,对这点不以为然,无论夺命连环Call 何时来袭,她始终耐心解释。

之后一连几期的节目也碰到这样的事,至少三个男嘉宾都说:“不希望女友和前男友有任何联络,只通电话也不行”、“最好女朋友出去跟朋友玩时能带上我”、“我经常对女友不放心,有时会查她的手机和聊天记录”……因为有太多类似想法的男嘉宾前赴后继,我意识到这的确是个共性的大问题。

学习过性格色彩学的色友们都会了解,某些性格的男人较容易没有安全感,对情感的体验也更细腻,只不过因为后天环境的影响、社会和家庭的教育,男人被教导为不可以“小气”,不可以“不像个男人”而已,但他们“作”和“粘”的天然属性并不因这些而改变!

关于情感中的占有欲,不同性格的人差别很大。某些性格对自己的另一半有强烈的控制欲,希望独占自己的另一半,但某些性格很弱,也压根没那么敏感。以下是四种不同性格色彩的男人发现另一半“有异常情况”时的反应:

红男 渴望得到伴侣无时无刻的关注。当伴侣忙于跟朋友交际时就会感到自己被冷落,进而产生怀疑:她还爱我吗?红色“作”男,甚至会像女人那样一遍又一遍地问女友:“你爱我吗?”“你觉得我有哪些优点?”“我怎么感觉不到你喜欢我呢?”红男的“羡慕嫉妒恨”,让人感到麻烦的同时,也增添了意想不到的情趣,让彼此之间的情感随着反复的折腾而升级,愈演愈烈。

蓝男 追求完美和心灵深处的默契。不会直接问伴侣行踪,而是默默观察和分析,一旦发现蛛丝马迹也会按兵不动,继续搜集证据,直到有较大把握才会出击。一般到了蓝色男人开口提出自己怀疑的阶段,两人的关系是真的出了问题了。

黄男 掌控整个局面而不是细枝末节。黄色男人以大事为重,如果是伴侣偶发的与异性间的小暧昧,黄色会采取有力的措施制止,解决后不会再反复思量给自己找麻烦。如果伴侣真的出了问题,黄色的报复心会产生可怕的力量。

绿男 几乎不太去注意伴侣有这方面的倾向。即使伴侣和异性接触较多,绿色也很少吃醋,他们直觉认为“不会发生什么大事的”。绿色的宽松平和让伴侣享受,也让伴侣觉得“他可能没有那么在意我”。往往等绿色发现问题的时候,伴侣已经在另一个男人的怀抱里了。但也有一种可能,即绿男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反而让伴侣心悦诚服。

当男人为了女友和异性接触而小题大做无事生非时,不同性格的女人,应对的态度也各不相同。

红女 一位记者曾借采访之机向我倾诉他的情感困扰。他女友是摄影师,大红色,美艳且善于调情。后来一位小帅哥现身,追求他女友,总被她拒绝,但小帅哥始终未放弃。为了这个小帅哥,记者多次和女友翻脸,要求女友不可以跟其见面,接到对方电话必须立马挂断。红女一开始觉得这是记者爱她的表现,所以很听话,但后来感到受束缚和不自由,便开始反抗,情绪反复数次之后,这件事成为两人感情的硬伤,终告分手。

蓝女 我们研究中心做案例分析时,问一蓝女:“如果老公翻看你的QQ、MSN 聊天记录,你会作何反应?”蓝女苦思良久曰:“此情况不可能发生。”问为何?答曰:“我每次QQ、MSN 都选择不保存聊天记录的,如有需要保留的工作信息,我会另外保存。手机也是如此,每条短信阅过即删。”我们惊呼:“难道你聊天时就想到要预防后患吗?”她微笑不答。

黄女 同样的问题问到黄色,黄女的回答又有不同。“如果男友担心你跟别的异性接触,翻查你的私人记录,你会怎么办?”黄女答:“首先看这个男人对我来说重要不重要。如果是谈婚论嫁的人,说明我已经将他视为终身伴侣了,我的记录和私人物品都可以给他看,虽然我不喜欢这样,但为了消除我们之间的疑虑,达到增进信任的目的,我可以同意。不过,他也不一定敢这么做。偶尔做一次,我也就忍了。”

绿女 就以文章开头的茉莉为例。男友一开始对她不放心,是因为她的美貌,后来发现这孩子心地纯如白纸,乖乖听话从不乱动,让待家里就待家里,让不跟男人见面就不跟男人见面,实在没什么可不放心的。不过,让他痛苦的是,不出三个月,他们已经进入老夫老妻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