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文章范例6篇

友情文章

友情文章范文1

晚清吏治腐败,已是一个定论,这并不冤枉清朝统治集团。在晚清官场的腐败中,官员的身边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往往狐假虎威,利用在官员身边的便利条件,贪污受贿,勒索百姓,有的官员甚至与身边人互相勾结,互相利用,贪赃枉法,祸国殃民。武昌起义后清朝迅速崩溃,未始没有官员身边人的一份“功劳”。人们对晚清吏治腐败的了解,大多来自《官场现形记》等谴责小说,虽然这些小说“臆说颇多,难云实录”,“甚且过甚其辞”(鲁迅语),有意夸大晚清官场的黑暗面,但它们以文学笔法生动地揭露和鞭挞了晚清官场的腐败和黑暗,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就有不少涉及到官员身边人的情节。

其实,清朝最高统治者不是不知道官员身边人可能造成的危害。为了防患于未然,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官员的任职回避制度,有地区回避、亲属回避、师生回避等。如规定自总督、巡抚至州县官,不得在本省和与原籍相距五百里以内地方任职,甚至佐贰杂职官也不得在距原籍五百里以内地方任职,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官员的亲戚朋友为个人私利请托官员,官员难以拒绝,以致徇情枉法,影响执政的公正性。在农业社会,人们的交往范围很有限,五百里外的地方很难有亲戚朋友,应该说,这一规定的确能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亲朋对官员的影响。晚清名臣张之洞是直隶(今河北)南皮县人,他的父亲被分派到贵州做县官,两地相距遥远,在那里完全没有亲戚朋友关系,也就避免了亲朋请托徇私的可能。顺便说一句,现在有人把主要领导干部异地任职看作是今天的新发明新创造,反映出他们对历史的无知。

但是,回避制度只能使官员部分地摆脱亲朋的影响,不能使其完全摆脱身边人的干扰。因为,第一,官员一般是带着家属一起上任的,仆从也多是亲戚和家乡人,他们难免有自己的私利。第二,官员身边还有其他协助办理公务的人员,最主要的是幕友,又称幕宾,俗称师爷,他们也会有自己的私利。家属和仆从不能参与公务,影响相对较小,而幕友是公务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影响较大,这里主要谈谈幕友的情况。

幕友为官员工作,而不是为国家工作

幕友是清代政治制度架构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群体。说他们重要,是因为他们是官员处理地方行政事务时不可或缺的助手;说他们独特,是因为他们不是国家正式工作人员,职官编制序列中没有他们的位置,国家也不给他们发工资。幕友群体的出现是由当时的体制决定的。按照清政府的选官制度,一般情况下,只有成功通过最高一级科举考试,即成了进士的人,才能出任官职,清代绝大多数官员都是通过这一途径(当时称“正途”)进入仕途的。但是,科举考试考的主要是对儒家典籍的掌握和文学才能,即所谓八股文、试帖诗,还有一手漂亮的小楷,并不包括如何计算和征收赋税、如何根据法律条文和案例决狱判案等地方事务中那些繁杂的技术性的内容,而国家为之配备的下属官员又很少,例如在县一级,为县令只配备了县丞、主簿、典史等几名属员,即使是号称“疆臣领袖”的直隶总督,朝廷也只为他配备了区区11名属员。为了处理繁杂的公务,他们不得不自掏腰包,聘用熟悉税收、律例、公文往来、赈灾等各种公务的专业人员“佐官为治”,这些人就是幕友。幕友只对聘用他们的官员(幕主)负责,严格说来,他们是在为幕主工作,而不是为国家工作,他们是官员最主要的身边人。

为防止这一群体为非作恶,清政府作了很严格的规定,主要有:任何官员都不得聘用亲戚朋友做幕友;不得聘用任职省份或邻省五百里之内的人做幕友;幕主迁转新职,幕友不得相从;幕友任期不得超过五年;新任官员不得聘用前任官员的幕友;各级官员不得向下级官员推荐幕友,也不得从下属官员幕府中选拔幕友,更不得允许家庭成员推荐幕友;各级官员须将自己聘用幕友的情况报告上级,由督抚知会吏部备案;各级官员须禁止幕友在当地联姻、置业,禁止幕友与当地人士建立密切关系。如有违犯,责在官员,处分轻则罚俸,重则革职。同时,朝廷鼓励官员尽量自己处理政务和公文,减少对幕友的依赖。

应该说,这些规定的执行情况不乐观。这些规定不是一次性出台的,是陆续颁布的,这本身其实已经说明了这些现象的存在及其负面作用。特别是到晚清时期,这些规定不少成了具文,官员任用亲朋、聘用本省人为幕友、宾主相从超过五年、不向吏部报告幕友情况的现象很普遍,其中有官员和幕友个人的原因,也有时代变化的原因。老实说,这些规定只是预防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因此,违反这些规定,并不意味着官员一定是纵容幕友为非,也不意味着幕友一定会作恶。事实上,不论是官员还是幕友,有的能比较好地履行各自的职责,官员能够约束幕友,幕友也能够洁身自好,有的则不能,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例如清中期名幕汪辉祖,他21岁时做了他岳父的幕友,此后34年间一直在江浙地区做幕友,至少违反了为亲属和在本省做幕友两项规定,但是他做幕期间一直谨言慎行,严守“幕道”,并将其做幕心得写成《佐治药言》、《续佐治药言》等著作,提出幕友要“慎交”(交友要谨慎)、“勿攀援”(不要攀附官员和有势力者)、“择人”(要选择人品、官品均佳的幕主)三条原则,被后世尊为幕友行为指南。

晚清时期,最著名的幕府是曾国藩的幕府和李鸿章的幕府

曾国藩和李鸿章是晚清重臣,负责的事务既多又重,因此需要的幕友人数也多。他们的幕府中虽然不乏投机分子、贪渎之徒,但总体来看,情况不是很糟糕。曾国藩对自己的幕友要求很严格,“以兵事、饷事、吏事、文事四端训勉僚属”,要求幕友在军事、筹饷(属经济)、地方行政事务和写文章(处理公文)上至少要精通一样,因此出了不少人才。同时,曾国藩本人是个真诚的理学家,他不仅自己讲究道德修养,也很注重幕友的人品和道德修养。太平军第二次摧毁清军江南大营后,清廷不得不倚赖曾国藩的湘军,为此,不仅授予他两江总督节制四省军务的大权,还给予他保荐人才的权利,他的幕友由此大量出任地方官职,但是他并未滥用保荐权,而是能够做到量才器使,一个著名的例子是郭嵩焘。郭嵩焘是他的同学、好友,他出山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还是郭嵩焘动员的,几年间郭嵩焘一直协助他参赞军务,而且二人还是儿女亲家,是典型的身边人,但是李鸿章要保荐郭嵩焘出任江苏地方官时,他却明确表示反对,理由是郭嵩焘“芬芳悱恻,然著述之才,非繁剧之才”,性情不适宜做官,令郭嵩焘很是不爽。郭嵩焘虽然后来先后做过广东巡抚和首任驻英公使,但其书生气的确让他吃了不少苦头,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

还有一个例子说明曾国藩对幕友人品的重视。一个叫金安清的人,幕友出身,长于理财,但“心术不端”,既想敛财,又想当官,想进入曾国藩幕府,通过抱曾国藩的大腿这条途径达到自己升官发财的目的,但他七次求见,曾国藩都不见,他的解释是:“我不敢见也。此人口若悬河,江南财政了如指掌,一见必为所动,不如用其言而不用其人为妙。”至于他对家人子弟在做人做事上的严格要求,近些年来风行的各种版本的《曾国藩家书》已经众所周知,这里就不赘述了。

李鸿章用人时亲情观念、家乡观念比较重,但没有受身边洋人的左右

李鸿章与他的老师曾国藩有所不同。第一,他不大在乎别人的批评和非议;第二,他没有高标准严要求的道德戒律。因此,他在聘用幕友时,不像曾国藩那样注重道德修养,他更注重办事的能力和效率,这就导致他的幕友流品较杂,道德修养上良莠不齐。与曾国藩的幕友主要是传统的读书人不同,他的幕友除传统的读书人外,还有很多科技人才、商人、买办、留学生,还有为数不少的外国人,这与他负责的事务比曾国藩更多有关,也与他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有关。

与曾国藩相比,李鸿章不仅喜欢揽权(曾国藩就说他“拼命做官”),也喜欢敛财。还在他活着时,就有“宰相合肥天下瘦”(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的说法,容闳在回忆录里说李鸿章“绝命时有私产四千万两以遗子孙”,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唯一可靠的证据是收录在美国学者福尔索姆《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一书中李鸿章去世后的分家合同,涉及到位于安徽和江苏的多处不动产。与之相应,李鸿章的幕友中贪财好货之辈也较多。晚清巨富、因推行铁路国有政策而引发武昌起义的盛宣怀,就是李鸿章的亲信幕友。还有晚清疯传一时、至今还在流传的他的外甥张士珩在甲午战争时盗卖军火给日本人的传言,张士珩负责天津军械局,在中日双方交战的当口盗卖军火给日本,恐怕不大可能,也的确查无其事,但说他采购军火时以劣充好、吃回扣都很有可能,据记载李鸿章为此打了他一个大嘴巴,说明他的确有问题。

李鸿章用人时亲情观念、家乡观念比较重,这是事实,这从当时流行的“会说合肥话,就把洋刀挎”的说法可见一斑,李鸿章幕府里确实安置了不少家乡人,也的确有用非其人的现象存在。但实事求是地说,这种情况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李鸿章兄弟六人,他行二,老大李瀚章位至总督,升迁之路与李鸿章没有关系。老三李鹤章、老六李昭庆曾随他镇压太平军和捻军,鹤章1865年即因病回乡闲居,直至去世,昭庆则于1873年去世。老四李蕴章是个瞎子,家居一生,老五李凤章开钱庄,都没有在他幕府中任过职,当然不排除他们利用他的影响力,但似乎也没有为非作歹、鱼肉乡里的劣迹。他有六个儿子,有三个曾在他的幕府供过职,但只有长子李经方参与过实质性的事务。另有他的女婿张佩纶(就是才女张爱玲的祖父)有几年时间在他的幕府任职,张佩纶是清流派干将,曾经和李鸿章唱对台戏,他失意后李鸿章招他为女婿并将他留在幕府,更有可能是为了监督他,而且清流派是以维护名教为己任的,道德操守一般都很好。前面提到的他外甥张士珩,能力上还是很不错的,负责军械局,对相关武器很熟悉。

过去我们批评李鸿章奉行买办哲学,投靠帝国主义,这与事实不符。由于形势的需要,李鸿章幕府中聘用过很多外国人,有帮他了解外情的,有帮他办理外交的,有帮他练兵的,有帮他生产新式武器的,有帮他训练人才的,但他都是利用这些外国人为他服务,并没有大权旁落,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琅威理事件。琅威理是英国海军军官,李鸿章聘他为北洋海军副提督衔总查,负责北洋海军的组织、操演、教育和训练。1890年初,北洋舰队停泊香港期间,提督丁汝昌率部分海军出巡海南,右翼总兵、“定远”舰管带刘步蟾认为,提督不在,应升总兵旗,代提督指挥舰队,而琅威理认为自己身为副提督,应由他指挥舰队,仍应继续升提督旗。二人争执不下,电李鸿章请示,李鸿章答“以刘为是”,琅威理愤而提出辞职。且不管其中的是非,但李鸿章没有受身边洋人的左右,则是不争的事实。

由于清朝专制制度的天然缺陷,官员自身不正,贪腐渎职,管理不好身边人,身边人借助官势、上下其手、贪污勒索的现象不但不可能杜绝,有时还很严重。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约束好官员身边人,关键在官员,办法不外两条,一是制度,二是品德。二者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万能的,须予以同样的重视,但二者之中,制度是刚性的,更为重要。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博导)

责编/杜凤娇 美编/石玉

友情文章范文2

1、首先,来到自己的朋友圈,先找到一个链接形式的资源;

2、直接点击进入文章的详情页面,可以在文章的右上角找到三个省略号,点击可以查看到分享到朋友圈的选项;

3、点击分享到朋友圈,输入想说的话,然后点击发送就能将文章转发。

二、朋友圈分享的资源为图片加文字形式:

友情文章范文3

作为编辑,我们对这些朋友真的是“求贤若渴”,因为只有我们知道您在关注什么,在研究什么,对什么还不满足,才能更好地做出文章来。其实,我们并不苛求来信的读者一定是哪方面的专家,并不苛求文章一定要无懈可击,毕竟高手只是少数,只要你对某篇文章感兴趣,对某篇文章有新的想法、新的认识,都可以来信告诉我们。

从本期开始,我们专门开辟出“回音壁”栏目,持续刊登读者朋友对我们曾经发表文章的回函。本期特别刊登了几位积极参与反馈的读者文章。为了鼓励他们,除了向这几位读者支付常规的稿费外,我们还另外奖励每人100元现金。

来吧,拿起笔来,只要您关注CFan,CFan的版面上一定留有您的一片天地!

今年第5期65页《让QQ下岗》一文刊登之后,使用MiniQQ的朋友多了起来。读者常超在研究之后,发现了一些新的技巧,他没有“敝帚自珍”,把技巧拿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了。

河北/ 常超

我在一家电视台工作,《电脑爱好者》杂志已经陪伴我走过了整整6年时间,可以说期期不落。看了这么久,一直想投稿,总觉得自己的电脑水平不够好,所以一直犹豫到现在。这次下了很大决心才投的,见笑了。CFan一直秉着“作一本人人都看得懂的电脑杂志”的精神在工作,我觉得做得非常好,非常到位!

一、查看好友在线状态

在使用MiniQQ成功登录你的QQ账号后,会收集所有好友包括群中好友的信息,完成后会有文字提示。输入“list”并回车,会列出在线好友的列表,并显示其基本的注册信息,如:QQ号、昵称、性别、年龄等,最重要的是还显示了好友在线的三种状态:在线、忙碌、隐身。经过实验我发现,只要你的好友在你上线后上线,尽管他选择了隐身状态登录,MiniQQ还是可以侦测到他在线上。如果好友在你之前上线,侦测到他是否隐身的机率不是很大。我们来做个实验。

选两个互为好友到QQ号,选一个先以隐身的状态登录,再用另一个也以隐身登录MiniQQ。这时,先登录的MiniQQ提示你某某下离线了(见图1)。输入“list”并回车,显示在线好友,刚才隐身登录的那个号便被侦测出在线并显示状态为隐身(见图2)。

二、看清好友的QQ版本和IP地址

在显示在线好友的信息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部分好友使用的QQ版本和IP地址。但是只显示了数字的IP没有像其他显IP的QQ那样指示具体地域地名。我们可以配合其他IP方法来确定好友的具置,比如登录/就可以方便地查询自己以及他人的IP地址和所处地域。使用MiniQQ的优点是它个头小,占用系统资源少,并且没有广告和通知提示框不断弹出的困扰。

小提示

友情文章范文4

――邓小平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为粉碎军队的猖狂进攻,巩固东北和全国各根据地,我党制定了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的方针政策,在投降的日军医院、机关、工厂、企业中选拔吸收了一些年轻、有文化的人参加了人民。仅东北人民中就有4000多人,他们大都是医护、特种技术和后勤保障人员。这些日籍战友大都参加了解放战争全过程。许多日本战友立了功,受了奖。解放后又参加了国民经济恢复建设,赢得了军队和中国人民的尊敬爱戴。1953年,多数日本战友离开中国返回日本,少数战友留在中国,到大学深造,1958年也都回到日本了。

不忘老战友珍惜革命情

将军受伤,日本医生全力抢救。 1946年,贺庆积司令员指挥攻打长春,经过四天三夜的激烈战斗,全歼守敌二万多人,在攻打银行大楼的战斗中,突然,一颗炮弹在他眼前爆炸,左眼鲜血直流,顿时昏了过去。日本医生中村看到贺司令伤势重,弹片打入的部位很深,立即做了左眼球摘除手术,手术很成功。经过四个月疗养,这位一只眼睛的将军再次投入解放战争的战场,先后指挥了黑山阻击战、血战101高地等著名战斗,为人民立了大功。贺庆积经常说,是日本医生救治了我的眼睛,才使我能继续战斗和工作。

原武汉军区任荣副政委在辽沈战役围歼廖耀湘兵团时,左脚前掌被炸掉了一半,血流如注,警卫员急得直哭。日籍军医本田博士、护士上松立即为他做了手术,保住了脚和腿,使他不仅参加完了解放战争,还在抗美援朝前线战斗多年。每当谈起日本战友时,他总是称赞日本朋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黑山阻击战,日本战友献血抢救伤员。 著名的黑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中围歼廖耀湘精锐兵团的关键之战,是由东北人民第十纵队(后改47军)主打的。

在十纵队中有700多名日本战友参战。他们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忘我精神,赢得了广大干部战士及伤病员的信任。池田、田治、干野等外科医生和护士美山、高桥花子、平野彦子是众多日本战友的代表。

在黑山阻击战这场恶战中,许多受伤战士从前线被抬了下来,田治、干野、池田等外科医生和美山、高桥花子等护士,三天三夜没合眼,进行手术抢救。特别令人着急的是,伤员失血多,血源成了抢救生命的关键。准备的血不足,怎么办?日本医生护士和战勤人员在紧张抢救伤员的同时,伸出自己的胳臂说:抽我的,抢救生命要紧。平野彦子第一个撸开袖子,从他身上抽出300毫升鲜血,输给刚从高地抢救下来的负伤战友,接着日本战友、中国战友和朝鲜战友都献了血。他们以血汗浇铸了历史丰碑,为中国的解放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日本教官严教帮助建设中国空军

2001年6月4日,一架日本航空公司的班机徐徐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舱门打开,16位年逾古稀的日本老人走下舷梯,踏上他们阔别半个多世纪的第二故乡――中国。他们是应邀参加中国东北老航校55周年纪念活动的。

在中国空军的历史上,不能不提及东北老航校,她是中国空军成长的摇篮。而在东北老航校的创建历史上,也不能不提及为之倾洒热血甚至生命的300余名日本友人。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练成大队约200多人,被困在一个叫小汤的山村。

此时,在沈阳的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中共东北局书记彭真和联军参谋长等正在研究中共中央关于要在东北创建航空学校的决定。这时,司令部报告,在沈阳以东发现了一支日军。据侦察,这正是日本第二航空军团第四练成大队,是日军入侵东北时的王牌飞行部队。东北民主联军指挥员们眼中一亮:“真是天遂人意啊!”过了两天,林弥一郎和10名代表受到了我军二十一旅司令部的热情接待。林弥一郎和二十一旅吴政委攀谈时说:“我们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日本,是不是找点适当的工作给我们做,我们能修路,挖煤也可以。”当吴政委了解到这支队伍中有飞行员、机械师,还有飞行部队必需的技术人员时,脸上露出了惊喜笑容。两天后,林弥一郎和10名代表来到了沈阳。在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里,几位衣着简朴的高级将领接待了他们。

“我们想请你们协助我们建立一支空军!”东北局书记彭真直截了当地对林弥一郎说。林弥一郎吃了一惊:“可是,我们都是战俘!”他审慎地说道,面带难色。“这一点,请不要顾虑!”坐在一边的说。“我们完全相信你!”彭真一副大将风度,落地有声。林弥一郎深受感动,“唰”地站了起来,“既然贵军如此信任我们,我决不失信,将尽全力。”

和林弥一郎经过一番真诚的磋商,彼此间的感情距离也缩小了。林弥一郎看到身上佩带的一支小巧玲珑的勃朗宁手枪,心头忽然闪起一个念头,鼓起勇气说:“将军阁下,我还有个小小的请求。”

“请说好了!”很有礼帽地说。“我请将军把您的这支手枪赠给我,也许,我能够更好地说服我的同事们……”

哈哈一笑,用手拍了拍林弥一郎的肩头说:“我钦佩先生态度坦率,有诚意合作。为了表示对先生的钦佩,我十分高兴地把我的这支手枪送给先生做个纪念!”说着,从腰间解下手枪,递到林弥一郎的手中,接着说:“要知道,这是一支非常珍贵的有纪念意义的手枪,它伴随着我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林弥一郎被深深地震动了,他看到了中国人的真诚友爱。回到小汤山村,林弥一郎宣布了协助培训飞行人员,建立空军的事。让他感到意外的是,愿意协助建立中国空军的人占了大多数。林弥一郎知道,他们除了热爱飞行,更主要的是感受到了共产党的魅力。

就这样,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练成大队,共计20名飞行员、24名机械师、72名机械员以及其他各类地面保障人员200多人成了我党我军创建第一航空学校的重要力量。1946年3月1日,东北航校正式成立,教学工作很快展开。而林弥一郎、黑田正义、平信忠雄、系川正夫、长谷川正等担任了航空学校的飞行主任教官。

林弥一郎是一位有名的严厉教官。张积慧是当时最好的学员之一,但在放单飞的时候,却被林弥一郎卡住了。他说:身为教官如果不严格要求,那就是对学员、对中国最大的不负责任。在林弥一郎的精心指导下,张积慧的放单飞终致非常成功。

中国人民的奖赏日本战友的光荣

1950年解放战争基本结束,各野战军对有功人员先后颁发了各地区解放纪念章和奖章,不少日本战友荣获了“解放东北纪念章”“解放中南纪念章”“解放海南岛纪念章”“解放西南纪念章”等两枚以上纪念章。他们把纪念章当作最有价值、最珍贵的物品,像爱护眼睛和武器一样爱护和珍藏在身边。

1953年他们要回国了,中国政府考虑到当时日本政府对华的态度,考虑到日本战友回国后的安全和工作,从爱护和关心他们的角度决定暂时收回这些珍贵的纪念章。日本战友非常舍不得。但当向他们讲明道理后,他们识大体、顾大局,对中国政府和军队的关怀表示感谢。他们要求在历史情况允许时,一定要发还给他们用生命和血汗获得的珍贵奖品。中国政府和军队答应暂时保管,今后情况允许,一定发还。

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中日关系不断发展改善,特别是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后,日本战友们期望归还纪念章、奖章的心情更加急迫,于是“回想四野会”事务局长(现任会长)中村义光亲笔给总理写信,说明纪念章的历史情况,并请求归还这些珍贵的纪念品。但由于等种种原因,这些收回的纪念章、奖章已不存在。中国政府和军队没有忘记同生死共患难的日本战友。中央有关部门经多次研究,决定重新按原样制作,补发给日本战友,满足日本战友的热切愿望和正当要求。纪念章、奖章制成后,先后运送到了日本。随后,“回想四野会”等战友会组成了“纪念章奖章补发审查委员会”,按原中国人民的发放原则,认真负责地调查,填写登记表,审查合格后始能分发。日本战友盼望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当日本战友手捧金光闪闪纪念章,激动地扭起了中国秧歌,用中文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等歌曲。他们纷纷写文章、发评论、写信将这一喜讯告知亲朋好友,让儿孙们欣赏父辈的珍品,他们说:要让子孙后代牢记父母光荣的战斗生涯,要中日两国人民在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架设中日友谊桥战友会遍及日本

日本战友在中国战斗工作了多年,与中国人民和这支军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回国后,为了促进中日人民友好,他们于1970年前后在日本各地创建了各种形式的战友会。如抗日战争期间在八路军、新四军工作的日籍战友组成的“椰子会”(“椰子”的日语发音是八四,是为纪念他们参加八路军、新四军而起名的)、“回想四野会”、“航七会”等战友会遍及日本各地。这些战友会每年都在各地聚会,有的还来到中国,与中国战友们一起聚会,回忆战斗生活,交流战斗友谊,畅谈感想,促进中日友好。

1977年12月,中日恢复邦交不久,在东京建立了“中国归国者友好会”,友好会以“中日友好”为宗旨,确立了“子子孙孙友好”的原则。1986年,“中国归国者友好会”改为现在的“中日和平友好会”,其中有许多热衷日中友好的代表人物如林弥一郎、中村义光、武藤、简进、三江、田谷、小木平、中村邦彦等担任了各战友会的领导联络。

1986年3月1日是东北老航校建校40周年校庆,林弥一郎、大澄园一、内田五元等先生应邀来中国参加纪念活动,他们受到时任中国人民空军司令员王海等领导的热烈欢迎,见到了许多老战友、老学员。

中日和平友好会九州支部的会员们多年来还遵守这样一条规定:每家准备一个储蓄箱,每天节约的钱投到箱子里,一年开箱一次,每年储蓄10万日元,捐助老航校的旧址――密山的希望小学。

“回想四野会”是中村义光于1968年组织起来的,它的宗旨是联络、团结在中服务过的日本战友的感情,回忆在中的生活、工作和战斗,促进中日人民的友好,宣传中国人民的成就。

该会从成立至今,每年召开一次大会,每次大会都高唱革命歌曲,扭中国秧歌。每季度出版一期会报,刊登会员的来信、回忆文章、评论时事、介绍中国重要消息等,会报辑录了大量极其珍贵的资料。该会在日本积极从事中日友好工作,关心支持在日本学习、工作的中国人,促进中日文化经济和友好城市的交流,协助归国者的培训等,受到中日两国政府的赞扬。该会先后多次组织回娘家――访问中国团,日本战友所到之处受到部队领导曹里怀、黎原、李化民、李大鹏老将军和地方政府领导接见。特别是在199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时,访问团被中国政府邀请到天安门观礼台上,作为嘉宾参加观礼。

期盼世代友好谴责侵略战争

二战中,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终以失败告终,已经半个多世纪了。近几年来,在日本国内有人否定、篡改、美化这场侵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参加中国人民的日本战友们,采取结社、集会演讲、著书、发表文章、开展多种多样活动,反对篡改美化这场战争的图谋,旗帜鲜明地抨击揭露日本右翼反动势力的抬头,坚定地维护日本与中国人民的友好。

林弥一郎、中村义光等人在日本国内是反战的中坚力量。他们从个人切身体会中深刻认识到侵略战争给中日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旗帜鲜明地指出:“日本军阀、财阀以大东亚共存共荣的名义对中国和东南亚进行资源掠夺、国土侵略,使那里的居民遭受了极大的牺牲和苦难,同时给大多数日本国民也造成了牺牲和苦难。我们不仅应对侵略战争进行反省,而且为了不再使不幸战争重演,中日都应尽最大努力,以中日友谊为基础,开展中日友好活动。”他们对勇野前法相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发表颠倒是非、抹杀历史事实,企图否认侵略罪行的谬论进行了强烈抨击,在日本各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回想四野会”会长木吴公平,在《“八・一五”有感》文章中指出“8・15”之后,日本的降兵已无任何保护,全是靠心地宽广的中国老百姓给吃的、给乌拉鞋穿,才得以不被冻死,饿死。战后几十年了,日本成了经济大国,可有人尤其是文部省一些人竟敢篡改历史,这当然会激起中国人民、亚洲人民的义愤。我们亲身体验悲惨战争的教训,最有资格表示对文部省篡改历史的反对,与中国友好,是对战时死去的战友最好的报偿。

山梨县矢崎定的大儿子在日本高中教世界历史、日本史,由于日本文部省新核定的教科书中说对华战争不是侵略,而是什么“进入”,担任教师的儿子感到非常困惑。其父矢崎定毫不犹豫地说:“是侵略,这是历史事实和真相,谁也篡改不了。我们是这场战争的体验者和受害者,我们是最有发言权的人,我们知道是怎样‘进入’或‘退出的’,决不准许把侵略说成非侵略,把罪恶说成道义。”儿子在父亲列举大量历史事实后,坚持按侵略历史事实给学生们讲解,因而受到尊重。

友情文章范文5

我一次次点开主页,发现我有文章进入了精品,并且还进入了推荐会员榜,我当然觉得很高兴,并且很感谢朋友。可是现在,我的想法变了。

以前,当我的文章进入了精品区的时候我接到了纸条,当然是很高兴,朋友告诉我说是因为我写的比较好才进入的,我竟然相信了。可是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是她去自荐的结果。如果真的这样,我宁愿将作文删除。我的信誉分数越来越高,我一开始以为是随着登陆的次数增加而增高的。有时收到了退稿的纸条,我还莫名其妙问朋友,回答则是不知道。没想到是这样,我一向憎恨抄袭的人,可是“蓝色追风鸟”竟然推荐抄袭的文章。

上几次来这里时我没有来作文漫谈,只是发作文,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导,提高自己的水平。可是我一点点发现了,初来这里的时候我所敬佩羡慕并且希望能成为朋友的人已经和我如此陌生。我不禁质问朋友她对我这个号做了什么。

看着你们对“蓝色追风鸟”的看法,我实在觉得朋友的做法违背了我的原意,并且造成了极大的误会。我失去了许多朋友,在我不经意间,出了这么多的事情。我和朋友交谈后,决定改掉密码,“蓝色追风鸟”这个号由我单独使用,反正朋友也不愿意再来,我也不愿意再与她共用了,她的行为使我厌恶。

现在我要和大家说明,从今天以后的我不是原来你们心中的我了,尽管我知道隔着电脑屏幕和经度纬度,我的话很难让你们相信,但是我心里坦然。我自己知道我做的事情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至于和“蓝色追风鸟”发生冲突,有过误会,心里厌恶的会员们,你们怎么想我都无所谓了,因为你们讨厌的人不是我,而是我的朋友。我希望大家能够相信,并且以后的“蓝色追风鸟”就是我自己。

“蓝色追风鸟”以前做过的错事,我尽量去补救。管理员们可以将我的文章从精品区弄回到发表区,可以将我拿下推荐会员榜,可以删除我朋友用这个号的所有发言,可以当我是一个新来的会员。“蓝色追风鸟”从今天开始变回了自己。

友情文章范文6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在县煤炭公司任人秘股长兼工会主席。分管公司老干部工作。公司派给我订阅报刊的任务。我除了订阅《人民日报》《江西日报》和《参考消息》外,还用活动经费为公司离退休人员每人订了1份《老干部之友》。

从那时候开始,我便成了《老干部之友》的忠实读者,每期每篇文章都认真阅读,喜爱的文章反复细读。还做了不少笔记。

后来,企业体制改革,公司没有经济实力再订报刊了,我暂时和《老干部之友》分别了。我老伴是中学英语教师,她光荣退休后,市教育部门为全市离退休教师每人都订了一份《老友》,从此,我又与《老友》相伴了。我感到《老干部之友》更名为《老友》,是一项重大改进,从原来以老干部为读者对象,变成以全体老年朋友为读者对象了。《老友》不仅是名称更加贴近全体老年朋友,而且在栏目和内容上也更加为老年朋友所喜爱。

我还是《老友》《政策窗口》栏目的受益者。如我省连续10年给企业退休人员增加养老金,《政策窗口》栏目每年都会把有关政策文件刊发出来。有一年,我对照文件。发现社保局少调了我的养老金,我拿着《老友》去社保局对照计算,社保局人员最后给我追加了养老金。

2013年3月,老伴逝世了,市教育局停订了老伴的《老友》。由于20余年来《老友》成了我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我自费订阅了全年的《老友》。在我有生之年,我一定会坚持订阅《老友》,我要与《老友》终生为伴!

——高安市·晏锋

我与《老友》结下不解之缘

我于上世纪90年代初调入湖口县委老干部局工作,从此就与《老友》结下了情缘。《老友》上有关政策、养生保健等方面的好文章,我们在每月的老干部集体学习会上都要组织学习、探讨,既丰富了老干部的精神生活,我自己也受到教育和启发。《老友》成了我工作的好帮手。

离开老干部局后,我在新的工作单位又兼管老干部工作。现在我退休了,也加入了老干部队伍的行列。20多年来,我是《老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见证者,又是《老友》的忠实读者,也为《老友》写过稿件,对《老友》真可谓是情真意切。

我现在已把《老友》装订成册,反复品读,常看常新,回味无穷,受益匪浅。现为《老友》赋诗一首:

《老友》杂志顶呱呱,人人读了个个夸。

图文并茂说科技,谈古论今情趣佳。

传递政策好窗口,学法询医可解答。

与时俱进谋发展,挚友伴我度晚霞。

——湖口县·徐爱生

我爱读《老友》

我退休已14年了,一生中看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杂志,但最吸引我的还是《老友》杂志。为什么我对《老友》会有这样高的评价呢?主要原因是江西省委老干部局和杂志社的同志们能深入调查研究,对大多数老友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了解得非常透彻。退休后,我在一段时间里心里比较空虚、孤独、寂寞。对怎样来安排自己的晚年,茫然无知。

这时,支部给我订了《老友》,排除了我的孤独感。每期《老友》到手,我都要反复看,有些重点的文章还要剪下来、抄下来。我越来越感到《老友》文风朴实,文笔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特别是《老友》的20多个栏目,如《养生保健》《岁月人生》《老人与法》《婚姻家庭》等等,每个栏目都连着大家的心,非常贴近老年人的生活。去年我因病住院时顺便带上了几本《老友》。病房里有一位病友主动提出来要借看《老友》。当他看完后,其他几位病友都抢着要看。有的问这杂志哪里有卖,有的把《老友》上的药方一一抄下来,病友们都感到《老友》看得懂、内容多,是一本集政策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好杂志。老友们为拥有《老友》感到骄傲、自豪,《老友》使我们精神焕发,返老还童,忘掉忧愁,使我们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充实,更潇洒,身体更健康,日子更幸福。

——宜春市·胡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