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校园新的环境作文范例6篇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作文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作文范文1

[关键词]异地办学 教育环境 环境构建

大学的教育环境是指一所大学的整体精神和风貌,是一所大学的内在品位。教育环境体现在学校的历史与传统,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校园文化、学术环境等方面。作为异地新建校区,如何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是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与沙洲工学院共享一个大学生城)这一个案,就异地新建校区的教育环境作一些研究分析。

一、新建校区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

新建校区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虽然各高校已经或多或少地考虑到教育环境的建设,努力使学校历史的积淀、文化的发展得到体现,但新建校区的教育环境仍然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

1.新校区没有校本部深厚的文化积淀,缺乏大学的氛围

一次性建设而成的新校区,是在没有任何地理上的人文背景和文化遗产的“荒漠地带”上建立起来的,硬件很好,但缺乏历史感。新建校区的建设,突出地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匮乏且与校本部的校园文化的不对称性。传统的、独具气质的、且富有魅力的校园文化能否在新校区重现?学校若缺少或失去自己固有的特色,自然也就不具备吸引社会的巨大魅力和竞争能力。而新建校区建成时间短,缺少包含校园文化精神的历史性建筑、标志等校园物质文化,无法寻找和捕捉到具有陈年往事的象征意义的文化积淀,我们所能见到的是新教学楼、新图书馆、新学生宿舍……新建校区办学时间短、没有历史积累和沉淀、缺乏校园文化底蕴等等一系列问题,让人一时难以感受到大学的氛围。

2.新老校区之间的距离,造成文化传承上的困难

首先,缺少教师的身影。由于是异地新建校区,距离校本部较远,少有教师常住,再加上交通不便,到新校区上课的教师一下课就忙着赶校车,与学生交流机会少。其结果是,一到晚上或双休日,新校区缺少教师身影,更难感受教师搞科研的氛围。

其次,没有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通常新校区一开始都是只有一年级的,而高年级和研究生都处在校本部,造成低年级学生与他们联系的隔离、交流的不便。低年级学生难以得到师兄师姐的言传身教。

总之,所有这些都造成了新老校区之间文化传承上的困难。

3.学生对新建校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较差,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失落感

新建校区各项建设有待完善,其拥有的教学资源与校园文化资源明显比校本部少。由此,新校区学生满意度与凝聚力弱,认同感与归属感较差,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失落感。

4.师资队伍、学科专业建设滞后

对于合并高校来说,由于拥有原来的办学基础,师资问题不大,然而对于新建校区来说,师资队伍是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另一个短期内难完成的问题是新建校区的学科专业和发展往往相对滞后,新校区更多体现教学功能,从长远来看,对于校区的人才培养和未来发展是

十分不利的。

二、新建校区教育环境的特征分析

1.“两个学校一个校园”的特殊的教育环境

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是政府投资、高校办学的新尝试,它是江苏省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新建的校园规划、征地、建设全部由张家港市政府出资负责,其特殊之处在于是“两个学校一个校园”,即江苏科技大学与沙洲工学院共享一个校园,其中图书馆、体育馆、食堂等公共实施属共有资源。两所学校分属公办本科和专科两种层次。所以,这样一个新建的校区有着特殊的教育环境,即本科和专科两种培养教育环境。

2.高起点建设的优美的校园环境

经济实力雄厚的张家港市政府负责投资建设新校区(总投资达10亿元人民币),其中校园的规划、单体建筑、景观绿化等都按一流的标准设计。政府舍得投入、肯花力气,高起点、高要求的校园规划,保证了一个见物有感、见物生性、见物明理的优美的校园环境。

3.良好的创业环境

新建校区位于张家港市,张家港地处“长三角”,邻近苏、锡、常,在全国百强县中排名第三,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在这样一个氛围中,新建校区容易形成一个人人想干事、人人想出成绩的良好的创业环境。

4.和谐的外部环境

随着经济文化实力的逐步提升,张家港这样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对人才需求越来越高。它强烈需要高校的人才支撑,也迫切需要建设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本科高校,而高校培养的人才可以直接为当地地方经济服务。所以,新建一所高校对双方来讲,都是一种“双赢”。在这样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下,有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建校区和谐教育环境的构建

1.认真研究,提炼符合时展的办学理念,并积极融入新校区教育环境建设

经过认真研究,张家港校区确立了“立足张家港 服务长三角”的办学理念,规划适合本土化特色的专业,并积极融入新校区教育环境建设。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重点高校,专业设置符合“长三角”产业特征,特别是船舶制造和港口管理是优势专业,在张家港设立校区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当地提供人才培养、继续教育和科技服务,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也可直接辐射苏中、苏北,服务于沿江经济的发展。

2.铸造校魂,加强校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软环境

与校园硬环境不同的是,作为校园软环境的校风,其建设成效很难在短期见效,因此也常常容易被忽视,但是优良的校风一旦形成,其作用却是十分巨大的。良好的校风是学校重要的环境资源,它具有强大内聚力、约束力、感染力和吸引力。校风包括学风和教风,它是铸造校魂的关键环节。新建校区必须重视校风建设,首先要通过校训、校风、大学精神大讨论等形式,让大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校风的建设中来,全面、自觉地理解和贯彻校风精神。二是从新生刚进校抓起,强化基础文明教育和管理。利用新生入学时的新奇心理和对学校情况了解的“真空期”,及时进行理想教育、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和校史教育等。使他们走进新校区校园之后就有一种自豪感、紧迫感、危机感和强烈的上进心。这种“先入为主”的做法,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个别高年级学生不良习气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新建校区优良学风的形成。三是依靠广大教职工的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大德育框架,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校园软环境。

3.注重移植,继承和创新老校区的文化传统

张家港校区办学的指导方针是:要使张家港校区与校本部镇江校区融为一体。张家港校区不是江苏科技大学的一个分校,而是一个校区,要把江苏科技大学70多年的历史所形成的校风、学风和校园文化精神移植到张家港校区,并在新的起点上有新的创新、新的发展。但校本部传统的、引人自豪的、体现学校精神的文化是否能在新校区得以充分地传递呢?我们认为文化移植是解决校园文化传递的一种较好的方式。这里所谓的“文化移植”指的是将良好的文化直接传递到特定的区域中的特定人群。这样,被移植的文化的风格特征及其精神内涵没有改变,并且在新的校区里健康地发展。文化移植的目的是使被移植的人群拥有与文化源地人群(校本部)相同本质的文化,从而使两个人群产生文化上的认同感,不至于产生“文化沟”。校园文化之所以能够移植,在于校园文化的传递可以由学校成员在校区之间主动地有意识地加以实施。另外,“文化总是在一定传统基础上发展,但又不断打破旧的传统、建立新的传统”。新校区文化建设的时代与背景与老校区不同,因此,新校区的文化建设不能简单复制老校区的文化,要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在继承老校区优良传统的同时,积极搭建平台,创造出体现时代精神的具有新校区本土化特色的新文化。

4.协调融合,塑造统一的新的校园文化精神

张家港校区和沙洲工学院是带着各自的历史传统和不同学科和管理背景文化走到一起的,在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的融合上应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概,对于每一所学校的优良传统都应当继承下去并在新的实践中发展,而不论其学校历史之长短,对于每一种学术文化都应当给予尊重并使其纳入新的校园文化中。由于新建校区是两所学校共处一个校园,这需要双方整合教育资源,立足于新的形势,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在继承、协调、融合和更迭中创新,尽快塑造统一的新的校园文化精神。

5.精心雕琢,努力营造品味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

“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校园文化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多盖几栋实验楼、宿舍楼,有一个漂亮的校园等,更重要的是营造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通过潜移默化的空气养人,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品德情操和人文精神”。新校区要通过营造高品位校园文化格调、开设高水平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抓主题活动、举办多种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营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

6.突破隔阂,健全新老校区统一的快捷方便的信息环境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新建校区办学基本是靠网络来连接和管理。2000年北京大学的万新恒等出版了《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一书,全书贯穿的一个主题就是“信息化”,认为“信息化”是当今高校面临的时代主题,首次提出了“信息化校园(I-Campus)”的概念。互联网技术突破了新老校区地域的隔阂,通过构建新老校区统一的快捷方便的信息环境,可以将不同校区之间的教学、科研、行政、财务、组织人事、后勤管理集中在一个系统内,树立“一个大学”观念。

四、结束语

总之,通过教育环境建设,新建校区充溢着一种探究知识、追求真理、奋发向上的浓郁氛围。作为新建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努力创建一个让新建校区的学生达到生活和谐、学与心理和谐的良好教育环境,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层次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林英杰,王尔新,蔡辉.校园文化移植问题的理论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2003,3(43).

[2]楼仁功,陈庆.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5,(1).

[3]金中,陈晓强.转型期校园环境特征与高校德育创新[J].江苏高教,2005,(04).

[4]郁芬.以学生为本推进大学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EB/OL].光明日报.

[5]林英杰,王尔新,蔡辉.高校新校区建制与校园文化移植[J].中国大学教育,2003,(2).

[6]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

[7]朱立新.论合并院校校园精神的塑造[J].江苏高教,2004,(1):99-101.

[8]关成华.北京大学校园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9.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作文范文2

1.1创造新的校园文化

随着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革。在新媒体环境下,新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从而促进的就是新文化的产生。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的文化建设也会产生巨大的变化,而且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校园文化。这种新的校园文化更加强调个性发展和公平正直,有利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同时也会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

1.2培养学生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学生必备的素质,同时也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媒体环境就是一个推进学生媒介素养培养工作的一个契机,也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抓住的机遇。高职院校需要借助新媒体环境,对学生进行新媒体教育,在教育中不断渗透正确的媒体应用方法,全面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识别和判断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新媒体的内涵,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和综合素质。

1.3缩小知识鸿沟

由于行业和历史原因,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及其他重点院校比较起来差距较大,高职院校起点较低、文化积淀较少、再加上投入少等原因,造成了学生素质普遍不高,知识鸿沟逐步增大。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全面推进新媒体文化建设能够为高职院校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能够使得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先进的知识文化也能够得到广泛传播,与此同时,学生借助多媒体环境,能够逐步提升信息收集和利用能力,提高知识素养,这样高职院校与其他院校之间的差距也会逐步的缩小。

2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2.1革新文化建设理念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为了能够适应新媒体环境和借助新媒体力量提高建设水平,首先就需要在文化建设理念上进行改变,依照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和新媒体文化的发展需要革新理念,树立以信息传播为核心的观念,加强信息的传播,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范围。新媒体环境下为了更好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革新文化建设理念:第一,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认识到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该逐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更多的关注我和听取学生普遍关心的文化信息。第二,为了充分发挥新媒体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高职院校要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利用新媒体和媒介手段,用QQ、微博、微信等媒介工具将学生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互动交流式的团体。第三,要认识到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生和学校的关系是平等和交互式的关系,应该做到信息共享,除了要结合校方信息反馈之外,还要更多的听取学生的反馈,以便发挥新媒体的最大价值。第四,新媒体环境之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求学校和学生必须要对文化信息有共通性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彼此的认同感,避免出现文化信息曲解甚至难以传播的情况。

2.2发挥新媒体利用价值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新媒体工具产生,其功能也越来越齐全,并且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对此,高职院校必须认识到新媒体环境下要想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就必须要将新媒体工具应用到文化建设中来,找到学生热捧新媒体的原因,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新媒体工具,充分发挥其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微信是学生普遍使用的社交工具,也会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那么高职院校就可以利用微信这一新媒体工具,将其作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媒体平台。例如,高职院校可以申请微信公众号,开立官方微信平台,并在这一微信平台上校园文化和其他学生感兴趣和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的信息,并在这一平台上及时回复学生的求助问题,在方便学生的同时,也能够传播学校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的传播和建设成为每一位学生感兴趣和乐意去做的事情。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利用QQ群和微博对高职校园的文化进行传播和发展,用学生熟知和经常使用的新媒体工具,发挥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使用价值,并为学生素质的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2.3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是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开展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媒体发展的必经阶段,能够逐步实现媒介的一体化和多功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并且逐步丧失了媒介传播的优势,为了保证传统媒体能够在逆境中生存和发展,那么就必须要和新媒体合作,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确保传统媒体的生存发展。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的文化建设同样要将新旧媒体融合为一体,在发挥新媒体的利用价值的同时,也要将传统媒体应用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因此,高职院校要将学院校报、校园广播以及校园网站融合起来,优化信息传播的结构和方式不能一味的强调某一种文化传播媒介的官方地位,要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大量可供选择的信息,满足学生对信息和文化的需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扩大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让学生在繁杂的信息中汲取营养,提升自身文化素质,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力量。例如,学校网站可以新建一个新闻模块,用新媒体传播传统媒体的内容;可以将学院校报和校园广播等文化信息电子化,将新旧媒体融合起来,发挥最大的应用价值。

2.4表达新媒体的符号和意义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信息文化建设,而这些信息是符号和意义构成的,因此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要用符号以及意识形态来表达和承载校园文化。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利用新媒体工具和新科技设计出能够彰显校园文化的符号、标识,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并将这一符号深深刻在学生的脑海,形式感强的符号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彰显新媒体的价值。另一方面,意义即意识形态也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是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环境下,高职院校必须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培养的实际需要,凝练出能够表达校园文化精粹的意识形态,并利用新媒体将学校的主流意识进行广泛地传播和发展,全面提高文化建设水平。

3总结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作文范文3

【关键词】和谐校园;生态化

近年来很多高校纷纷置办新校区,举校搬迁、易址而建。然而建设优质和谐校园不能脱离教育的本质,即人与文化之间的交互作用。如何在短期内营造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做好新老校区文化的传承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1 以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为目标的新校区规划与建设理念

新校区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应注意整合时代校园文化精华,构建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充实师生校园生活内涵,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校园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教育环境,培养国家高等科技、文化、管理人才的基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肩负着既要传道、授业、又要“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校园规划与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直接关系到大学文化的形成以及新的办学功能使用的技术经济合理性,为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等方面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相应的发展前景。

从大学发展的脉络来看,大学校园形态与时代与社会密切相关,作为时代精神的载体和产物,大学校园文化和建设规划观念、内容和方法必须要有所创新,走在时代的前沿,把握时代的脉博。

其一,校园发展由刚性控制转变为弹性指导。大学教育与校园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打破“终级蓝图”的状态。

其二,内向型服务转化为社会开放。这使校园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化的大学已经无法孤立于城市之外,学校应积极向社会全成员开放,实现自己的多重职能,同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保持密切的联系,并在这种双向的联系中寻求充分发展自身功能的可能性。

其三,高校改革趋势对于校园空间布局有新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模式,要求校园各功能分区之间留有足够的发展用地;校园对外开放,要求校园与城市的交通联系更加紧密、易达;各学科之间相互交流的加深,要求各系之间打破建设布局上的分割状态,形成一种大集中、小分散的新式布局,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多样化的办学形式,一方面要求设立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室内外学习场所,另一方面,创造更多人性化的交往空间。

基于上述新时期高校发展的特征,新校区规划与建设旨在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开放型的教育模式,满足使用功能、育人功能、审美功能等的和谐校园文化全方位要求。

因此我校校园规划与建设指导思想为“现代、绿色、和谐、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

(1)突出体现现代大学实质性要素:信息、人才、技术、科学、文化;

(2)符合现代建筑规划潮流:以人为本,自由开放、功能合理、设施完善;

(3)规划和建筑本身要适应现代化教育管理模式。

2)“绿色”

(1)以绿色、景观、建筑三位一体的整体校园规划设计为目的,充分考虑景观绿化在校园整体绿化中的结合;

(2)要将陆上绿化、水体绿化和建筑内部绿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在空间设计中,从整个校园生态环境到单体建筑内部,营造多层次的园林式校园环境。

3)“和谐”

(1)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现代化、信息化与传统文化的和谐统一;

(3)建筑、环境和学术环境的和谐交融;

(4)原有基地条件与规划实施工程的协调统一;

(5)注意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周边环境的和谐一致,在统一中求创新。

4)“发展”

(1)体现可持续发展观理念,使规划具有弹性、活力;

(2)综合考虑校园分期发展,创造可生长的学校;

(3)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综合考虑环保、节能及生活废水的综合循环利用。

2 校园规划与建设中凸现校园文化与办学特色

新校园规划与建设应以建设现代化、高品位的大学校园为目标,通过对建筑外观、环境绿化、人文景观等的设计和建造,体现现代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追求,突出独具学校特色的精神内核,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大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的统一。校区要突出教学中心区的作用和地位,设置功能化结构模块,将核心区、实验区及生活服务区成组团设置,既保障相对的独立性又将各个区块紧密结合,便于交流,资源共享,方便管理。校园建筑规划格局以功能分区为基本构架,分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体育活动区、科技发展区和自然生态景观区等。在校园中心形成由标志性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等核心建筑组成的中心区;而且相互间方便联系、便于交流,有利于实验、实训、实践、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更好地践行工学并举、道艺兼修、敬业乐群的办学理念和传统思想;方便学科交流渗透和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中心建筑群与生态环境、集中绿化景观相互辉映。

因此,在我校的校园规划中,将连接教学区、科研区、运动区和生活区的校内主交通环路与两条通达南北主校门大道相通,中间的两个折点为传统精神代表的钟楼广场和图书馆前的现代广场,喻示着历史的传承和创新的未来,映射出历史与现代的融合和相承的理念。既是对过去学校历史和传统的歌颂和传承,又是对今日学校办学特色的展示和创新的科学精神,充分表达了学校各个时期特定的意义个性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3 校园环境建设生态化

要建设生态化校园,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校师生员工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生态化校园建设的物质层面,就是应按照我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朴素思想和现代文明“生态平衡”理念,充分利用我校地处承德旅游区的优越自然条件,继续构建集绿化、美化、净化、园林化为一体,融校园、公园、乐园、家园于一身的育人环境,既注意借助地形地貌保护生态环境,又精心规划设计,形成功能配套;既具有恢弘气势,体现大学的崇高,又赋予人文底蕴,发挥“教化效应”,“让每一面墙壁都在向学生说话”(苏霍姆林斯基)。在生态化校园建设的精神层面,注重塑造学生健全生态人格。不断增强“天人合一”、“生态平衡”观念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意识。教育学生,必须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培养现代生态人格和生态精神,以神圣的体悟敬畏自然,以诗性的智慧热爱自然,以“栖居意识”顺应自然。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作文范文4

关键词:二园合一;植物园式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校园

The research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 botanical garden campus

Dong sheng-zhong,Zhou man-xia*,Li p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of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 Linan, Zhejiang, 311300,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Linan, Zhejiang, 311300,Landscape Designing Institute, Linan, Zhejiang, 311300)

Abstract:With the theme of the syncretic about campus and botanical garden, so as to the cultural ecology and ecological as the core, and with the type of ecological botanical garden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it can optimize the ho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the campus , to construct a rich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ampus.

Key words:The syncretic about campus and botanical garden;Ecological botanical garden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campus

由于各院校的办学特色不同,各大学校园的绿化风格有很大差别,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规则式、自然式、综合式、花园式和园林式[1]。随着校园事业的发展,人们欣赏水平的逐步提高,不少园林专家及学校管理工作者提出了建设“花园式校园”和“园林式校园”的目标,这是对校园绿化更高层次的要求。花园式和园林式校园绿地是在规则式、自然式和综合式校园绿地的基础上,融人更多古今中外的造园思想及许多更符合师生员工生活习惯及审美情趣的造园风格,力求使校园在绿化,美化、净化、香化、彩化等方面更加完美无缺,使校园和花和花园融为一体。人们在校园中工作和学习,就象游览风景园林景区一样心旷神怡,它是校园绿化的最终目的。

浙江农林大学新校区不仅是本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大、中、小学生实习、参观、教育的生态文明基地,也是临安本地居民的重要观光场所,如何建设和定位一个以农林为特色,其它学科综合发展的大学新校区,浙江农林大学在认真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以三面环山为背景,以一湖两渠为水系,以现代化植物园建设为载体”的格局,及“两园合一(校园和植物园)、生态种植、示教结合、收特”的校园框架,又区别于“花园式校园”和“园林式校园”的校园框架,建设一个“植物园式校园”的特色校园。

1. 植物园式生态环境建设理念和特点

1.1理念

从农林大学以农林学科为主,其它学科综合性发展的特点出发,以文化生态和学术生态为核心,植物园式生态环境建设为辅,体现农林大学特色,根据学校育人理念、学科专业特色和新校区环境特点,提出了新校区植物园建设理念,发挥学校学科特色,营造独特育人环境,建设绿色科技基地,努力把新校区建成一个集教学、科研、旅游于一体的具有国内一流环境的植物园式生态化校园。规划时把握的两条原则:一是新校区的环境要建成全国高校一流水平;二是新校区的规划不能给后人留下不可修改的败笔,保证校园规划的长期稳定,使校园规划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通过《浙江林学院植物园发展规划纲要(2003 -2020)》作为后人必须执行的纲要。即使原规划中有不尽完善之处,要按规划的总体思路去补充和完善[2]。纲要以24字的新校区建设总体规划与建设理念:“崇尚自然、优化环境;因地制宜、特色鲜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为设计理念要求,进行校园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切忌为了近期的需要在校园内“见缝插针”,造成校园环境零落无序。

1.2特点

1.2.1“两园合一,学用并举”是我校植物园式生态环境建设的最大特点

校园和植物园两者功能相互渗透,不仅是学生科学教研的基地,更是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场所及科普教育基地。通过校园与植物园两者的相互渗透,使得植物园式校园建设不仅既有教学与科研的功能,更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营造不同文化生态、学术生态和环境建设生态相和谐统一发展。

根据学校校园面积较大,地形地貌变化较复杂,对校园内原有的山体、东湖水面、背景林等自然资源尽量维持原貌的生态原则将其组织到校园植物园式绿地系统中来,结合学校的人文资源及50多年的办学历史内涵,将其与校园内的自然资源相结合,使植物园式绿地产生深厚的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植物园式绿地景观,成为学校校园的环境标志,如学校官塘结合原有湖泊,加以扩大,保留大部分原有树木,并清理淤泥,修整官塘边界,形成了一个原生态的湿地环境。独特的植物园式绿地景观,结合学校的文化和学术建设,从而优化高校整体生态环境,努力构建一个内涵丰富的生态校园。

1.2.2校园完全向当地居民和观光者开放

图书馆、田径场、校园绿地等公益性设施为“资源共享”是一大特色。我国的高等院校校园,一般都建在大中城市,我校建在小城市中,临安城市因缺少大型公共绿地,缺乏供人集中休闲的健身运动场所,所以我校植物园式的绿地成了临安本地居民平时休闲生活的最佳去处。校园中的诸如图书馆、体育馆、田径场等公益设施,众多的会议、运动会等会议经常在我校召开,这些公共设施既是校园不可缺少的单体建筑,也是临安城市建设中的必备项目,更是临安市民共享的园林绿地[3]。

园林设施小品、园林建筑和植物景观等资源都免费向当地居民和观光者开放,虽然当地居民和观光者的增多会增加维修和养护费用,但科学的养护管理和维修资金的及时到位,保证了校园绿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这正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精神对高校环境建设对外开放的要求之一[4]。

1.2.3校园生态建设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

浙江农林大学新校区位于有山有水、安静舒适的临安城郊,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使得不少植物都能在其中生长、繁殖,而高品位的人文环境,又让其中的一花一木得到良好的管理和保护,使之成为不少植物的栖息地和避难所。其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有利的自然环境,使得她已成为临安的一方净土,形成了自己的小气候,这就使许多物种能够找到生存之地,甚至对一些外来物种在本地自然条件下难以正常生长者,在新校区中能够较好地生长,从而增加了校园内的物种,丰富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为不少植物提供了生长繁衍的场所。

在推进学校生态建设方面,学校设立了专门的植物园管理办公室,培养专业绿化技术人员及管理者,专门负责整个新校区的植物建设工作,选取适合当地的植物种类,开展引种驯化及培育新品种的工作,保证了树木、花草的正常发育,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植物园式校园的生物多样性,引种和培育新品种工作,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增加了校园内的生物种类,起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彰显了农林大学独有的绿化特色,其中丰富的园林植物是重要的绿化资源,形成与人文环境相适应的高品位的绿色自然资源,创造独特的高校绿色文化景观。

2. 植物园式生态环境建设的功能分区及结构布局

2.1植物园式功能分区结构模式

浙江农林大学整个校园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型植物园,且兼有园林美学特色的植物园,它集教学和旅游为一体,具有多项功能。

在植物园式功能分区上,根据新校区整体的自然环境特点,依据新校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特点,应用原有水脉,造湖整地,根据植物园的各功能进行各类园区布置校园。分为东西轴向和南北轴向,以两轴向的相交点图书馆和中心湖为主要自然和文化中心区,规划建成20个园区,分别为盆景园、木兰园、蔷薇园、桂花园、翠竹园、果木园、松柏园、杜鹃园、山茶园、金缕梅园、梅园、槭树园、中药植物园、珍稀植物园、水生植物园15个园区,另外5个园区待建。20个园区的建设即考虑植物种类,又考虑到校园整体环境的景观效果建设,努力使20个园区的建设与周边的地形、生态等自然环境协调一致,与临安城市景观融体体(图1)。

2.2校园功能分区结构模式

根据校园与植物园两园合并的指导思想,以园林中的水体、建筑、道路、植物、山石自然式结合的前提下,融合植物园植物的多样性,对新校区进行功能分区,分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办公区,景观中心区,体育运动区,是新校区主要的结构模式,正与植物园式分区结构模式的分布上相呼应(图2)。

这两种校园布局和植物园布局可以使教工、学生以及科研人员能近距离接近绿化区,使人如在植物园式课堂中教学,别有情趣,使整个校园充满了园林气息。校园的教学、办公、活动三项活动往景观中心集中,并巧妙地运用环路形成中心景区,每区均可进行共享,植物多样性丰富,植物形成不同的景观穿透全校,功能合理,植物园式校园建设是独具匠心的佳作。

新校区植物园式生态环境建设是农林大学独有的绿化特色,是集教学、科研、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等诸多功能的“两园”(校园与植物园)。在规划建设方面以文化生态和学术生态为核心,植物园式生态环境建设为辅,从而优化高校整体生态环境,努力构建一个内涵丰富的生态校园。

参考文献:

[1]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石柏林,钟泰林,季宗富. 浙江林学院植物园式校园环境探讨[J].企业家天地,2009:237-238.

[3] 陈敬佑.高等林业教育改革与发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4]赵映年.节约型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创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作者简介: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作文范文5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作为校园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艺术,是传递学校文化精神、塑造学校形象的物质承载者.研究大学校园环境下的公共艺术创作,对于大学校园文化传播形式的丰富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高校空间环境的公共艺术大多数以雕塑、壁画等传统艺术形态出现,作品主题单调、形式老套.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大学校园环境公共艺术的现状,通过对安徽工程大学校园环境公共艺术的分析,探讨当下的高校校园环境公共艺术设计创作的途径.

关键词 :公共艺术;高校校园;空间环境

中图分类号:J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145-0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资助(10YJC760051)

公共艺术一般存在于特定的的公共空间环境中,并在实际功能和文化心理方面与周遭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存在着整体性的利害关系[1](P12).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当代文化的形态,一般是指能满足视觉美感的视觉艺术,如建筑、雕塑、景观、生态艺术等.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介入,公共艺术在形式和内涵上也有了新的变化.

作为一种具有广泛性和兼容性的艺术形式,公共艺术的功能和价值属性也具有多元性与多义性特征.从实用主义角度来看,装饰和美化环境是公共艺术的最基本功能.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大学校园作为育人的场所,存在于此的公共艺术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一种“文化符号”.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公共艺术,一是能提升校园文化品质,塑造学校整体形象.二是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价值观,让身在其中的学子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三是能营造有意义的美学空间,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而起到净化心灵、提升学术氛围的作用.当然,公共艺术存在于大学校园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更能唤起青年学子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认识,能够长时间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状态与对周遭世界的认知;它也会成为学生身份的标识,在塑造学校的独特性格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校园环境空间公共艺术是存在于校园内的服务于师生学习、交往等功能的景观元素,这些景观元素也都是校园里最常见的特色文化.包括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雕塑、建筑,以及各种碑、亭、桥、池、石等.目前,大多数高校校园是通过创作公共艺术来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的.鉴于公共艺术对于校园环境的价值,有必要对其进行创作途径的探讨.

1 目前国内高校校园公共艺术的基本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高校校园建设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庞大的校园、奢华的建筑背后隐藏的却是校园思想文化的贫乏,校园特有的文化内涵正在逐渐的消失和淡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乏整体规划

当下国内高校校园中公共艺术作品并不少见,无论学校规模如何,都会设置一定的公共艺术作品.常在入口的公共空间处设置带有一定的主题性的雕像或是喷泉,是大多数高校标志性的公共艺术表现形式.但是在校园内部空间中对于公共艺术的处理却很粗糙,常见的壁画、文化石、公共标识等随意的放置在草坪或是间隙的空间里,显得杂乱无章.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原先的一些公共艺术逐渐的失去了原有的教育功能和美化功能,没有及时进行重新的规划和更新,导致一些公共艺术沦为校园里环境的垃圾.

1.2 缺乏个性,设计形式雷同

城市曾有“千城一面”之说,而存在于高校校园空间的公共艺术也有此趋势.目前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占据了公共艺术的设计领域,在中国的很多广场和街道经常会见到一些国外知名设计师的设计作品.这些公共艺术无论在造型、材料的选择上都趋于雷同,使得人们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相同的面孔,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公共艺术地域特征的缺失,使得大学校园也失去了个性,导致了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的校园景观陷入了“千校一面”的窘境.这种不分场所的照搬,忽视了作为具有人文理念和学科特色的大学精神,也忽略了场所和公共艺术的共存关系,让本来是为了体现学校校园精神的公共艺术失去了原有的存在价值.

1.3 对校园文化缺乏传承

目前,国内很多院校都是由新老两个校区组成,公共艺术的设计规划常常是两个区域各自为政,没有联系和传承.每所校园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也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每所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曾构建过自己的文化特色以及与之适应的校园景观环境.某些公共艺术更是历史的记忆,见证着一座学校的成长,同时这些历史痕迹作为时间线索穿梭于校园,增加了校园的可辩识性,让校园文化不断的启迪和熏陶学生.“授之以渔”的高校氛围不仅源于学术的存在,更源于潜移默化的文化传统氛围的熏陶、对校园历史的尊重.新校区往往是一味的追求新奇的形式,对学校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理念未能做到传承和延续,形式上一味的追求新超和时尚,忽略了对原有校园文化的继承和延续;而很多老校区中的公共艺术造型呆板、主题陈旧老套、景观绿化无规划和美感、放置环境背景的选择杂乱无章等.

1.4 设计缺乏人性化

我们经常看见一些公共艺术孤独的存在于空间中,没有人会去驻足观看或是参与其中,究其原因是缺乏亲切感或是缺乏人性化设计.存在于高校空间的公共艺术,经常会见到材质或是尺度不够人性化的公共艺术,原本是为了师生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的元素却成为人们无视存在或是无足轻重的物品,如石材的具有功能性的景观椅凳,夏天太热没法坐,冬天太冷坐不了.存在于高校校园里的公共艺术要让生活在其中的师生感到亲近,在人-公共艺术-环境的审美场域中,达到公共艺术与人相互共生的关系,从而达到交互的情境.

2 安徽工程大学校园环境公共艺术创作的设想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高等院校.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50余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科涵盖工、理、文、管、经、法、艺等门类,是典型的综合性大学.目前校园内公共艺术作品很少,老校区仅有图书馆前的立体雕塑和第一教学楼入口的上世纪80年代所作的木质浮雕.新校区校园环境公共艺术精神集中表现在行政办公楼前喷泉广场.这是个开放的空间,六艺柱、湖边的喷泉平台、沿湖的公共椅凳以及湖边的刻有“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校训的文化石.这个对全校有重要意义的公共空间,其形式简洁,材质单纯,引古思今,表述了学校对科学理性精神的追崇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总体来看,整个校园环境公共艺术作品与校园面积和楼宇的分布并不均匀,新旧校区的公共艺术缺乏整体感和规划意识.对于一所历史并不算悠久的高校来说,加强和塑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提升外在形象和内在文化素养有着急迫的要求.基于目前学校校园规划的基础,在遵循环境与特殊受众的互动原则的前提下,安徽工程大学校园环境公共艺术创作主要可以从两种形式入手:长期性公共艺术和暂时性公共艺术.

2.1 长期性公共艺术.

长期性公共艺术常常会被当做一个特定环境空间的精神地标.“不变性被社会赋予价值.人们总渴望一种固定不变的风格,通过它本身的永久性来传达永恒的意义”.[2]细数国内外的名校,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都会记存一些该校的公共艺术作品.如清华学堂门口的日晷雕塑,上面篆刻了清华大学的校训“行胜于言”,北京大学未名湖博雅塔,伯林顿大学校园的情景雕塑……不同类型的高校由于文化理念的差异,在校园建设方面也会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首先从整体规划入手.根据绿地、场所环境的需求,保证师生在校园环境中的学习、休闲、思考、集会诸方面的活动,营造出校园应有文化意境.诸如结合新校区实地草坪空间、地形,选择不同自然环境的石头任其自然的撒落在地面上,形态各异、色彩不同,使人感受一种丰富的自然想象和涌动的青春活力,校园环境的人文色彩在不经意中得以显示.在处理新老校区的整体性上,由于建筑是学校的主体,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缔造者,校园公共艺术应该与校园建筑形式融合,从而使建筑特点和文化氛围得到进一步加强.犹如放置的雕塑本身表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置放的环境由此富有了内涵,令人感受一种校园的历史与文化的守望.如老校区图书馆是历史比较长的建筑,两栋建筑围合的公共空间一直空置在那里,可以结合建筑的风格设计一组雕塑和景观小品与之结合,创造出学习的氛围.功能性的公共艺术往往能达到纯粹形式行的更加让人感到亲切.

其次,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选择主题性的表达.高校校园给人们的感受不只是视觉印象,而是一种校园文化精神的张扬.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特色,根据具体环境塑造和表现学校的精神内涵.依据校训“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的育人理念,可以在校园主门入口处设计一座具有展示学校历史人文内涵的公共艺术雕塑,让每个进入校园的人首先就能感受学校蕴含的育人理念.形式上可以抽象,也可以具象.同时也可在不同的院系门前放置结合院系学科特征的雕塑、景观小品等,这样可以给每个院系增添自身的学科特色.在题材上,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理念,用教育、学习、研究等相关的素材、名人励志求知进取的精神等诸多内容为对象.

最后就是艺术性表达.作为存在于校园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必须保持其文化品位,拒绝平庸无趣的作品.当然校园公共艺术的设立也不能单纯追求艺术品的堆砌.针对目前安徽工程大学校园环境公共艺术作品数量偏少的情况,可以在主要道路的两侧、学生宿舍公共区域、以及校园湖面水系两侧增设一定数量的文化景观雕塑和小品,根据所处的环境选择富有创意的、有品位的、新颖的,做到与环境相互辉映、相得益彰作品.在保持艺术自身的纯洁、唯美的同时,作品更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高尚的情操、追求完美理想的形式.

2.2 暂时性公共艺术.

对于大学校园这样一个具有文化语境的教育场所来说,暂时性的公共艺术就要创造更多的临时的教育情境空间、教学空间,同时担负起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传播.

暂时性公共艺术从开始设计到完成展示,经历的时间都较短.“瞬间的真实性可能是最具说服力的”.这个特点对于安徽工程大学这样一所作为拥有艺术设计学科的综合性高校来说,可以为课程教学带来很多创造性的授课方式.目前艺术学院有环境艺术、平面设计、广告和工业设计等专业,实践性都很强,很多课程作业都是以实体的形态展现出来.比起放作业放在艺术展厅里,还不如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如环艺专业的公共艺术、三维设计、景观设施等课程都是产生优秀公共艺术作品的重要来源.同时,对于发展中的学校来说更是对外展示教学成果的平台,是宣传自己、展示自己的良好途径.在创作空间的选择上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教师结合专业课程在校园公共空间中选取合适的空间场所进行主体性的公共艺术创作.这些公共艺术会随着不同课程而不断更新变化,给校园环境带来新鲜感和活力.二是利用即将需要规划的地点在其中先放置实验性的公共艺术作品,由教师授课,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公共艺术创作,从学生创作的众多方案中选取最佳创意方案进行集体创作,选用简便易得的材料,由学生动手进行方案的实施.如在连接东西校区的快速通道桥面上的空间,可以根据现有空间布局进行课程训练,如景观小品、三维设计练习等,这样既能丰富课程也能对校园环境的改造起到作用.课程作业转变为暂时性公共艺术的方式,学生更乐于接受的,也会更好的发掘学生学习和创作的潜力.“时间性放弃了对永久性的追求;随着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多,作品的坚固与固定地点的展示越多越不受艺术家的钟爱,他们更喜欢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内创作作品.对艺术家来说,创作变得更加轻松了;对大众欣赏者来说,作品也更加丰富了,并期待随时随地出现的新奇.”[2](p21)

生活在大学校园里面的是一群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作为高校的校园环境空间公共艺术不仅仅有美化功能,更肩负着育人的功能.因而,对于创作主题的选择尤为重要.一般来说,暂时性的校园环境空间公共艺术作品创作常选择与某个事件或主题活动相关联的.这样的形式在一定意义上比起说教来的更加让学生从心底接受,对学生的思想更具备批评和干预的功能.如以“文明”为主题的环境空间公共艺术创作,学生可以结合身边人的行为与周围的环境进行创作,如食堂、银行等经常出现不文明现象的地方.作品呈现后会让师生有所体会、有所感悟,做到公共艺术与人的互动,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因而,在大学校园暂时性的公共艺术的设计创作上,除视觉形象上的认同感之外,还要在文化语境上让公众产生认同感.同时,暂时性公共艺术可能也有一种意愿,就是来表达那些永久性项目艰深的概念和当下的问题.[2](P63)暂时性公共艺术也能够展现更多长久性公共艺术无法体现的校园文化,是对校园文化类型的一种补充.

3 结语

大学校园环境的公共艺术以多元的方式展示着艺术的无处不在,创作中必须从学校的整体规划出发,遵循教育为先的文化语境,坚持与环境相一致的基本观念.除了考虑设计中的人性化、风格的协调性,还应考虑环境对师生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长期性和暂时性两种创新型设计形式的互补,创造出宜人的校园环境,让身处其中的人不断地去思考、记忆和憧憬,从而将公共艺术承载的校园精神和文化内涵有效的传达,最终达到提高认知和塑造学校独特性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2.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作文范文6

关键词:高校校园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Abstract: the campu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image of the key un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culture, for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et up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brand education, enhance the cohesive affinity of the campu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the campus landscap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G47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同时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遇,校园景观在设计中成了亮点。园林景观对于人们来说,其理想的环境应该是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是一个以人为本,创造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人们在学习和居住的同时,有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舒适感,起到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重塑城市自然生态的功能和作用。

1 校园景观对学校的作用

景观强调的是对人的作用,作为校园景观强调的是对师生的作用。 校园景观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对外展示了学校形象,同时也是学校校园文化的载体。校园景观所提供的信息、理念和环境构架象征着现代高校教育的理念。因此,校园景观在学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1 校园景观为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校园学习环境包括功能、设施、生态和场所精神。在景观化校园中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安排与组织,使环境更加合理化、生态化、人文化。因此,景观化校园对于改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素养,陶冶情操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环境景观化的处理,使校园可为校内师生提供娱乐、交流、休闲的场所的同时,也能达到削减压力、疏松心理的作用,这是校园的一种文化潜力。

1.2校园景观反映了校园文化与文脉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发展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景观化校园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出发,继承并改善校园的物质环境,对校园特色的形成有一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校园文化。

景观化校园强调文脉,它是环境艺术追求的目标之一。文脉是指“特定空间范围内的个别环境因素与环境整体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性,即和谐的对话关系”。通过环境再创造,把握校园历史的延续,保留有文化的部分,新旧景观相结合,形成有机的校园整体

1.3校园景观是校园形象最为经济的解决方案

许多校园在改造时,原有存在的东西,花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重新建造,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和原有的文化景观。当今,景观化校园强调改良,充分利用本校优势,地形、水面及校园的景观造景、借景,利用有限资金创造良好的环境景观,做到崇尚自然,有独特的绿化特点。因为自然是个性的源泉,强调自然即强调特色。在尽量保留校园本身自然形态与景观要素的前提下进行环境处理,减少对自然的人工处理,体现校园环境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达到塑造学校品牌、铸造校园特色的目的,体现校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校园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年来的大量实践,许多新建成的大学校园整洁美观、各种设施条件都很完美,但是缺乏生机与活力,表面是很美,但是师生对环境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 缺乏生态性的景观规划的理念

就新建大学校园的总体规划与景观设计来说,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已经破坏了校园环境。

2.2建筑与景观的脱节

一个优美的校园应该是一个各种要素和谐统一的场所,建筑与景观相互影响,相互统一。但是一些新建的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景观脱离于规划之外,缺乏对建筑以及周围环境的呼应。建筑与景观各自表达,最后营造成一个缺乏联系统一的场所。

2.3对校园景观中文化的忽视

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过多的关注设计手法的创新与借鉴,忽视了景观的地方性以及校园的文化性,出现了“千校一面”的现象。中国优秀的园林文化传统如何继承,是摆在景观设计师面前不可回避的课题,大学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在继承与发扬优秀文化方面,景观设计更应该体现出来。

3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注意事项

3.1形成多层次的景观系统

从空间结构入手,在校园中心区形成第一层次的景观,由各个组团圈合形成第二层次景观。各建筑物内部庭院形成第三层次景观。具体说,单体的建筑风格和校园景观设计要服从于总体规划布局,并同时设计,使其协调呼应,统一而不呆板。

3.2绿化、美化、生态化

应开展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坪相结合的立体绿化,避免土壤和水土流失,应提高绿化率,发挥植物最大生产率的角度考虑,不宜建植大面积的草坪,在满足造景的前提下,尽量以乔灌木代替草坪,根据土壤特性、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植物配置。

校园景观设计应实施生态园林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了让大学生牢记我国严峻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在高等院校的建筑、小品、绿化、道路等的具体设计中,规划师和园林式应教给人们具体的环境保护知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3.3文化景观特色化

校园景观设计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具有全方位特点,并且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体现出来,但因每个学校的历史学科文化的不同,应注意以下几点:突出办学宗旨与校园传统文化的结合,强调空间上的体现,特别是校园空间的格局以及开放空间的形态,园林建筑的风格以及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文化特色景观突出的物质形式要体现在本校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色彩及小品等内容形式以及功能分区规划布局。

4 结 语

景观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已日益受到规划师和设计师的重视,校园环境是多种文化知识渗透交融的环境,。校园环境的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师生的心理情绪、工作学习效率和学生的交往沟通。因此在景观环境的设计中,既要考虑学校的整体形象,又要独具特色,把高等学校校园规划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随着高校景观理念的转变,大学校园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校景观环境建设的理论探索也将日趋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戴志中. 高校校前空间[M]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 杨志疆. 当代艺术视野中的景观[ M] .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 荣耀.校园规划的人文观―对当前我国大学规划设计的反思[J].理想空间,2005,(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