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的作文范例6篇

托物言志的作文

托物言志的作文范文1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来源:文章屋网 )

托物言志的作文范文2

托物言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寄兴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观点等寄托在某种细致描摹的事物上,咏物就是咏怀,两者合二为一,这类诗歌常称为咏物诗。咏物诗有两个特征:一是一首诗只咏一至两个对象;二是能逼真地写出所咏之物的特征,并能深入其里,摄出事物的神韵、品格来,即做到“神似”。这种委婉含蓄的言志方式能将不便或不愿直说的情感表达出来,隽永深刻,耐读而有深意。在分析咏物诗时一抓对象,二抓对象的特征(特别是内在的品格等),三抓特征中所蕴含的作者的志向、观点等。如李纲的《病牛》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病牛的形象,既绘出其身体病弱之形,更传出了其不辞羸病、志在众生之神,如此咏牛,颇为切合牛任劳任怨、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作者正是这样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来吟咏病牛,托物言志的。因而诗中的病牛,也即作者自身的形象活了,动了,能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产生美感。其他如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这种手法在散文中也常用,如课文周敦颐的《爱莲说》和龚自珍的《病梅馆记》。

近年高考真题索引

2012年天津卷,2010年全国一卷、山东卷,2008年安徽卷,2007年安徽卷、宁夏卷,2006年重庆卷、江西卷均涉及托物言志题。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

本诗用何种表现手法或本诗写了某物,请分析作者的情感。

答题步骤:

先具体答出表现手法——托物言志,然后分析诗中该部分的具体内容,包括该物的本质特征和作者的情感寄托,最后指出托物言志手法所起的作用。

答题范式:

本诗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刻画出某物( )特征,表现了诗人

( )的感情,起到了( )的作用。

现场练习

咏素蝶诗

刘孝绰①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 ①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2010年全国一卷)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手法和思想感情。首先从题目看,“咏”“蝶”二字既道出了诗歌的题材——咏物诗,又说出了表达技巧——托物言志,由咏蝶到言己。再从注释看,作者“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可推知作者借素蝶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最后整体把握诗歌内容,诗歌一至六句都是在写素蝶的活动,六句诗六个画面。在春天里,它们映着温和的阳光,乘着和煦的春风,随蜂儿在青草、花丛间飞舞,时而纷纷飞起,时而又共同飘荡归去。五六句是一至四句的概括,是说它们每天或出没于花丛之中,或飞舞在绿叶之间。最后写出蝴蝶的期盼:希望这些提供蝴蝶栖息的花草树木能够永远存在。

此诗中,诗人一方面借洁白的蝴蝶以表示自己品质的高尚与纯洁,另一方面借蝶之口表示自己在遭受到官场的多次沉浮之后依然对仕官的渴望与追求。联系刘孝绰虽然才华横溢,但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遭遇,可知诗中蕴含着希望得到别人赏识的愿望,“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

由此答案为: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1分),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1分),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2分),即希望得到别人赏识的愿望(此句答案中没有,建议同学们加上)。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1分)。

强化训练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Sng):悲伤。

托物言志的作文范文3

一、教学目标设定

七年级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刚刚起步,缺乏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而文言文教学不仅要侧重于言的学习,即梳理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读懂文章内容,形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还要进行文的赏析,即品味词句,揣摩手法,探求主旨。本课的教学也是要求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通过文章对“莲”的描写来理解作者的“托物言志”的艺术特色,探求文章主旨。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设为:

1.理解和辨析字词,感知文章的语言美;

2.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欣赏文中的形象美;

3.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品味文章的意蕴美。

二、教学流程的设计

第一阶段,初读领悟 首先要求学生自由放声朗读,发现有难读的字和拗口难读的句子,可以举手示意。学生提出有几个字音读不准:“濯”、“涤”、“鲜”。当堂由学生予以正读,接着请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恰当。这一遍读,要求比较低,学生也能够达到要求。

之后要求学生对照注释翻译课文,然后小组交流,老师点拨。这个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初步读懂文意后再次要求学生朗读文章,理清作者的情感。

第二阶段,精读深入 在学生自读质疑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再读文章:从哪些句子能看出作者独爱莲?能否找出文章中关键词句?从这一句中能读出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很快找到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句。对于爱莲的原因,有些句子学生能够很快领悟,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如“中通外直”象征莲正直的品格,“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表达莲的自尊自爱,令人敬佩,“濯清涟而不妖”写出莲的纯真自然、不媚于世。而对“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几句描写莲不攀附、美名远扬、高洁独立的品格这几点,学生的理解稍有困难,还是需要老师加以点拨。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从这个长句中读出了莲清姿素容的外形美和高洁正直的品格美。于是要求学生再次朗读,在朗读中细细品味作品的形象之美。

第三阶段,细读提升 当学生在美读中陶醉的时候,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赞美的只是莲花吗?写菊、牡丹的用意是什么?“同予者何人?”的问号能否改为句号?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究,于是有学生注意到了文章的议论部分,“莲,花之君子者也”,明白文章赞美的不仅仅是花,而是要借花喻人表达自己的情怀。于是我引导学生找出与莲花相对应的君子品格,将莲的外在形态和君子的精神品质联系起来,领悟作者以莲自许、追求高尚情操、讽刺污浊世风的主旨,点出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讨、交流,让学生懂得“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手法其实是因作者个人的人生追求、旨趣的不同,而托物寄意,弦外有音。这个环节结束后让学生第三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意蕴的丰美。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并作指导和展示。

第四阶段,学以致用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在学习了文章的“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手法后能加以运用。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因受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喜爱而声名显扬,莲花因周敦颐的《爱莲说》而名扬天下,受到世人的青睐,文中的牡丹却一度受到人们的鄙视,她和其它花卉都坐不住了,纷纷想展示自己,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假如你是其它花卉中的一种,你想怎样宣传和展示自己?请你写一段话,要求至少运用一种描写花卉的诗句。这个环节因时间仓促而没能充分展示。

三、教学反思

1.文言文教学中力求以读为主,在读中品,在读中悟,在朗读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本堂课也力求以读带讲,让课堂书声朗朗、文味浸染、诗意盎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如查工具书的习惯、放声朗读的习惯、诵读积累的习惯等,这对初学文言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文章主旨的分析这部分应该适时出示周敦颐生平经历,重在突出他的性情旨趣和人生追求,这样文章的写作主旨也就水道渠成地凸显出来,同时也能够给最后的“学以致用”环节有充足的学生展示的时间。

2.在朗读的处理上,层层递进的设想是可取的,由于时间的关系,本节课学生的朗读还不够尽兴,蜻蜓点水,朗读的效果还没有达到最好,这样整个课堂的高潮部分也就意兴阑珊了。对莲的君子品格的讨论,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难度,需要教师富有智慧的点拨,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的作文范文4

对比和反衬

这两种手法虽然都同时出现正反两个方面,但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反衬只突出一个方面(正),另一个方面(反)只是作为陪衬。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中尽管同时出现“噪”“鸣”和“静”“幽”,但作者主要表现的是“林静”和“山幽”,写“蝉噪”和“鸟鸣”的目的只是为了陪衬,因为蝉和鸟的声音听得越清楚,山林就越幽静。对比则不同,正反两个方面都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如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句句对比,作者既要表达陶者的劳而不获,又要表达剥削者的不劳而获;既有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又有对剥削者的憎恶。两相对照,鲜明而强烈。

烘托和渲染

两种手法经常混用,其实二者并不是一回事。烘托是一种侧面描写,即为了突出主要方面,作者从次要方面下笔,加以修饰和陪衬。烘托又称烘云托月,为了突出月亮的美,而从云写起;或为了表现红花的美,反复地刻画绿叶。所以烘托的“托”略带“衬托”的意思。如《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作者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种种描写,就是从侧面来烘托罗敷的美。渲染则是为了营造某种气氛或创设一种意境,而对景物或声音进行描写。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作者开头写寒蝉凄惨悲切的叫声,目的是为下文的离别渲染一种凄凉、伤感的气氛。

伏笔和铺垫

这两种手法也经常混为一谈。伏笔是为下文行文所作的准备,有时和照应结合起来使用。有些诗歌开头的写景或叙事就是为下文抒情或议论埋下的伏笔。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诗歌开头写停泊的地方靠近酒家,就是为下文听商女唱《花》埋下的伏笔。铺垫则是为了突出主要描述对象,先作层层铺写,如同英语语法中的原级(good)比较级(better)和最高级(best)一样。作者先描述其他事物作为原级,然后与主要描述对象进行比较,来突出主要描述对象的“更”或“最”字 。 如张可久《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间。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比人心山未险。”为了表现人心的险恶,作者先从雪峰、冰瀑、哀猿、啼鹃、吼风五个方面来写天台山的险,把天台山写得险恶无比。然而和人心相比,天台山还根本不算险,人心该有多么险恶就可想而知了。写天台山的险就是为写人心险恶而作的铺垫。

象征和托物言志

这两种手法都是以物写人,都是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象征是以物喻人,和借喻很相似,尽管只出现了喻体,但实际上是“指桑骂槐”。如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作者借尚未变黄就借助风势在空中狂舞的柳条,象征那些根基未稳,因倚仗权贵而一时得势便猖狂不已的小人,表达对他们的极端鄙视和厌恶。托物言志(广义的托物言志应该包括象征,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托物言志)是作者通过对物象描写和刻画(托物)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言志)。如李忱的《瀑布联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作者以不贪恋溪涧而冲奔大海的瀑布表达自己“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 的豪情壮怀。

托物言志的作文范文5

其实,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也叫表达技巧)不外乎抑扬结合、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借古讽今、托物青志、白描、渲染、衬托等等。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表达与方式的技巧、表现手法的技巧、修辞手法的技巧。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把诗歌鉴赏中的易混点加以梳理,以期能给我们复习备考提供一些帮助。

一、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有的同学总是对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搞不清,实际上“手法”和“方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表达方式就是诗歌在表达情感时所采用的一种方式,或是记叙,或是描写,或是抒情,或是议论。比如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诗在表达上主要是运用描写的方式,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他的“安能催眉折腰侍枞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采用的是抒情的方式。

而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即作者在表现情感时所采用的一种表现技巧。诸如借古讽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等。还是同样的例子,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诗在表现手法上采用的是正面描写的手法,他的“安能催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采用的是直接抒情的手法。

再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从表达方式上说是抒情的方式,从表现手法上说是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总之,我们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手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在做题时一定要看清题干问的是“方式”还是“手法”。

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包括抒情手法和描法。常见的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人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常见的描法(也叫创作手法)有:渲染、烘托、衬托(正衬、反衬)、对比、联想、想象、白捕、细节、比兴、象征、用典、抑扬、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乐景衬哀情等。

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是指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

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两者之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只要把握住各自的内容就可以区分开了。

二、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

这两种手法也是同学们易混淆的艺术手法,实际上只要仔细辨别,是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区别的。虽然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都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表达思想感情,但是托物言志描写的“事物”往往是一个“事物”,并且所涉及的事物也会被多角度多层次的描写,作者借助这一“事物”的某些特性表达有关意志、节操、品德方面的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作者所托的“物”要和某些“忐”有相似点。比如2000年春季高考卷中选用的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在这首诗中,虞世南借助“居高饮露”的蝉来表现自己那种“不假良史之辞”、不借“东风之力”,而是凭自己的“垂绥饮清”的超凡脱俗的形象,来向世人表明“立身高洁的人,不需要外界的凭借,自然声明远播”的隐然自得之情。在这里我们注意到作者描写的事物只有一个“蝉”,并且对“蝉”也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描写,“垂绥饮清露”是写蝉的饮食高洁,“流响出疏桐”写出了蝉声悦耳动听、传播之远,最后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则是通过对蝉的肯定委婉的表达自己追求傲然独立的高尚品格的心志。

而借景抒情所描写的事物则不止一个,同时它是通过对诸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草木山石等“景物”的描写,用“景物”寄托、暗示感情。诗人对这些景物的描写往往是单一角度或单层次的,有的甚至将几种景物融合到同一画面中。比如杜甫的《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诗句,就是将“风、天、猿、渚、沙、鸟”这几种景物融合在同一画面中,通过这幅惨淡的画而来表现自己长年漂泊在外,老病孤愁的凄凉心境,借凄景抒凄情。

再如2006年高考福建卷中李商隐的《谪居》:“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这里诗人通过对“空床”“青苔”“红树”等多个景物单层次的描写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客居异乡,平日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青苔,寓所冷寂的场景。在这里,作者也就是要借周围景物来表达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三、象征和托物言志

这两种手法容易混淆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象征和托物言志都是以物写人,都是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情感。其实两者是不尽相同的,象征属于修辞手法,托物言志属于抒情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思想感情,和借喻很相似;托物言志是作者通过对物象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心志”。

比如李德裕《登崖州城作》中的“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诗句,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而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诗句中,诗人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杏花的描绘,表现自己顽强的斗争精神。

再比如,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的诗句,作者借尚未变黄就借助风势在空中狂舞的柳条,象征那些根基未稳、便因依仗权贵得势而猖狂不已的小人,表达对他们的极端鄙视和厌恶。

四、对比和反衬

这两种手法虽然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由于对比和反衬都同时出现正反两方面,所以导致不少同学区分不清。

反衬是从反面衬托,突出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只是作为陪衬的。比如王藉的《人若耶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诗中尽管出现了“噪”“鸣”和“静”“幽”止反两方而的词语,但作者在这里主要表现的是林静、山幽,写蝉噪和鸟鸣的目的是为了陪衬,因为蝉和鸟的声音听得越清楚山林就越显得幽静。

对比就不同了,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比较,正反两方面都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例如李白的《越中揽古》中的“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惟有鹧鸪飞”诗句。在这里前三句描写夕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两厢对照鲜明而强烈,这两者都是作者所强调的,在对比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五、烘托和渲染

烘托和渲染是最易混淆的两种手法。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的人也把烘托叫做烘云托月。这种称谓可谓十分形象。在烘托手法的运用中,可以是人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是以物托物,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但更多的是以物托人,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唯见江心秋月白”,分别烘托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渲染则是为营造某种气氛创设一种意境,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例如杜甫《登高》中的诗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这里连用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凄清孤冷的特点,目的是为下文表现自己老病孤愁的凄凉心境创设一种氛围。

六、借古讽今和用典

托物言志的作文范文6

从原则上来讲,相关命题始终被严格限定在《考试大纲》规定的三条具体要求范围之内,即:

一、理解

①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②理解并解释文中的重要句子。

二、分析综合

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三、鉴赏评价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这“三条九点”就是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命题的依据。千变万化的题目经过分析整理,无非就是三大类的问题:

1、问“是什么”

(1)某某词语是什么意思或怎样理解?(2)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3)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4)某某段的段意是什么?或文章的主旨(中心、主题、观点)是什么?

这类题目,可分为三小类,一是词语含义“辨别”类。这类答案一般就包含在文本当中,只要根据题干的指示,找准相应的答题区间,参考上下文简要概括即可;二是情感、主旨“概括”类。这类题作答一般需要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从关键词句切入;三是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指认”类。回答这类题需要借助一些专门的名词术语,否则就无法下笔,如比喻、夸张、拟人、对偶、排比、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双关等;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举例、白描、抑扬、渲染等。

2、问“为什么”

(1)某某句子(段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好处)?(2)某某句子好在哪里?(3)某某手法有什么作用(好处)?

3、问“怎么做”

(1)是怎样表达某种情感的?(2)是怎样表现文章主旨的?(3)是怎样谋篇布局的?(4)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同一类题目,答题思路大致相同。有了这样的意识,就可以在纷繁的提问中保持清醒,迅速找到答题的路径,以求事半功倍。

这类题目的答案,一般有“点”和“面”两部分组成。一是“点”,指的是具体文本内容的确认;二是“面”,指的是包含文学创作共同规律的术语。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法”。

如2007年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是: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总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待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答案中“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是“面”,其他则是“点”。

为帮助我们更好的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对一些“面”的知识归纳如下:

修辞手法的作用

修辞手法往往被涵盖在表达技巧当中,对其鉴赏一直倍受命题者的青睐,所以在此单列出来。

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

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排比: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双关:表达含蓄,语义丰富。

表达方式的作用

从表达方式来说,主要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种方式。

1、叙述方式

顺叙:指在叙述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然后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其作用是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

倒叙:指先交代事件的结局或某个突出精彩的片断,然后回过头来再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叙述。其作用是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效果。

2、描写方式

景物、环境描写:作用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主题。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作用是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表现手法的作用

从表现手法(艺术技巧、艺术表现)来说,有联想、想象、象征、渲染、烘托、悬念、对比、反衬(衬托)、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赋比兴、卒章言志、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等。

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举例或列举:具体实在,易于被读者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白描:文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抑扬:有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渲染:对其他事物进行细致描写,以突出主要表达对象。

2007高考山东卷14题(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做简要分析。

答案:(12)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汇集在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2)“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感情。

人称的运用

从人称来说,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运用第一人称,显得自然亲切,真实可信,适于心理描写;运用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有时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运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行文结构的作用

结构指文章的谋篇布局,对文章结构的鉴赏也是高考命题的一大热点。

行文结构方式主要有首尾呼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言志、过渡、伏笔、承上启下、衔接、照应等。

其常测试的要点及规律是:

1、开头的作用

如果所问句段位于文章之首,那一般要回答:①开篇点题;②总领全文;③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④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⑤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⑥先扬后抑,或者先抑后扬。

2、结尾的作用

如果问文章结尾的作用,那一般要回答:①升华感情;②深化主题;③总结上文;④卒章言志,点明主题;⑤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合;⑥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段中语句的作用

如果所问句段在文章的中间,那就要回答: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条理分明,增强了表达效果。

文章题目

如果问文章题目好在哪里,一般有这样的回答:紧扣文章内容,简洁新颖。作为文章线索,贯穿全文,脉络清晰。语意双关,含义深刻。

抒情方式

上一篇老死不相往来

下一篇教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