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编辑范例6篇

出版社编辑

出版社编辑范文1

摘要:由于出版社的行业特点以及出版社现行绩效考核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出版社编辑流动性大,工作不积极,因此搭建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迫在眉睫,从而吸引并能留住优秀编辑人才,实现出版社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编辑 绩效考核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品牌

编辑部门作为出版社的核心业务部门,其绩效考核事关全局,在当前传统出版面临较大经济压力的情况下,如何留住优秀的编辑,如何提高编辑的工作积极性,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将成为出版社发展的关键。笔者根据自己的从业经历,对编辑部门的考核原则、考核方案的设计,以及当前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能丰富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

一、编辑部门的考核原则

1.效益是主要考核目标

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产业,效益通常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也是它与其他经济产业明显的不同之处。出版所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经济效益应自觉服从社会效益。这是因为,精神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它的价值实现形式主要表现在社会效益上。因此,在对编辑部门进行考核时,务必要对这两个效益目标进行合理的评估。

第一,社会效益考核。有些图书直接创造的经济效益可能不大,甚至是赔钱项目,但它们在学术、文化或艺术上的创新价值或积累价值却难以估计,对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作用很大。而且此类图书对于出版社的品牌价值的提升往往具有很大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出版社通常会把此类图书作为重点图书对待。

目前,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已经连续十多年对上海的出版社进行社会效益评估,根据公开的信息,参加2013年度社会效益评估的全市出版社共计37家,评估得分90分以上的22家(其中上海世纪出版集团14家,大学出版社7家,社会出版社1家)。名列出版社社会效益评估前三位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在对编辑部门考核时,可以参考同类评估数据。例如,对于获得部级、省部级、行业内奖项的图书按不同权重,视同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并对获奖图书的策划编辑、责任编辑给予一定的奖励。

第二,经济效益考核。根据《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共出版图书44.4万种,较2012年增加3.0万种,增长7.4%(其中,新版图书25.6万种,增加1.4万种,增长5.8%);总印数83.1亿册(张),增加3.9亿册(张),增长4.9%;图书出版实现营业收入770.8亿元,增加47.3亿元,增长6.5%;利润总额118.6亿元,增加3.4亿元,增长2.9%;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由第五位升至第四位。可见,只有创造出利润,整个行业才能具备发展的动力。

但是,对经济效益进行考核的同时,也要考虑其社会影响。当前,绝大部分出版社已经转为企业,于是很多人便认为,企业强调经济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天经地义的。这种逐利心理会导致个别编辑唯利是图,出版一些格调不高甚至有违社会伦理价值的图书。因此,对于此类图书,即便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要按照其所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的程度给予一定的折减甚至处罚。

2.保证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

薪酬的内部公平指的是薪酬分配的合理与平等。必须指出,薪酬公平并不是薪酬分配结果的均等,而是分配机会、分配过程和分配规则的公平。对每个员工来说,参与收入分配的机会均等、公平竞争,而实际分配的结果必然是不均等的。传统的“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薪酬分配,没有体现出各种不同工作的不同价值含量,也没有体现各员工不同的个人劳动生产率,恰恰是不公平的表现。

对于编辑部门来说,内部的公平性主要是根据每位编辑的工作对企业整体目标实现的相对贡献大小来支付薪酬,要实现这一目标,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要在部门内部建立起全员一致的薪酬公平观念,避免员工因为彼此标准不同而产生不公感。例如对于策划编辑、文字编辑的工资标准要有合理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可以让编辑在部门内部自然流动,例如,刚参加工作的编辑可以从文字编辑做起,经过几年锻炼完全可以做策划编辑,当然,以前的策划编辑也可以回到文字编辑岗位。

第二,坚持同工同酬的原则,以合理价值体现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劳动多样性。例如,出版社要给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确定基本的工作量。超额完成的应给予奖励,未完成工作任务的给予处罚。

第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保证考核的公平合理。对于编辑的考核应该是多方面的,例如,不仅要考核编辑创造的经济效益,还要考核其社会效益,以及编校质量。出版社应该成立专门的编辑考核小组,小组成员可以由分管社领导和业务较强的资深编辑组成。考核结果则应该定期公布,同时建立相应的申诉机制,如果考核过程中出现错误,应该及时纠正。

薪酬的外部竞争性,是指编辑部门在设计薪酬时要充分考虑同行业薪酬市场的薪酬水平以及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保证企业自身薪酬水平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从而可以吸引对于企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的优秀人才,也能够留住自己的员工。

二、考核方案的设计

尽管各出版社编辑部门的设置不尽相同且各有特色,但是考虑到绩效考核具有导向性,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首先应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只有这样才能激发编辑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工作效率和效益。

出版社在设计编辑部门绩效考核方案时,要尽可能提炼编辑部门中不同岗位工作的共性,使考核结果具有可比性和说服力,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编辑绩效考核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

1.定性考核

主要是考核编辑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修养等。一般在员工手册中都有所规定,在员工入职后的培训中,应该将相关规章制度传达下去。

2.定量考核

这是编辑考核的重点,侧重对编辑工作数量和质量的考查。对于工作数量,可以明确编辑审读加工等级,确定分类审读加工量化的标准,并以此核算等级评分指数,建立科学合理的编辑审读加工等级评分体系,同时计量编辑发稿数量。例如,对于同样字数的图书,对本版书和外版书的工作量考核上应该有所不同,考虑到外版书需要对照原文,因此在计算工作量时应该乘上一个大于1的系数。

对于工作质量的考核将更为复杂,主要包括对书稿加工质量、图书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考核。首先,社内应该建立图书质量保证体系,对图书在出版前和出版后进行质量监督。出版前的环节主要是对于三审、三校要严格把关,出版后则是定期抽查社内图书,对于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的相关责任人应该通报批评或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其次,从发货码洋、市场占有率和净利润等方面综合考虑图书的经济效益。再次,对于具有较大社会效益的图书,如学术书、古籍整理类的图书,应该着重考核其社会效益已经对出版社品牌建设的贡献率。最后,应该考核图书的重印率和重印数量。这样可以鼓励编辑做一些长销书,而不仅仅追求眼前利润跟风出书,从而把品牌质量也纳入到编辑绩效考核中来。

三、当前编辑部门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出版社的薪酬基本从以前由职务和职称决定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转变为由基本薪酬和绩效相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编辑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编辑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然而,现行编辑绩效考核体系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考核制度不健全

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奖励与惩罚,最大限度地调动编辑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编辑工作绩效,实现出版社的发展目标。考核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但是许多出版社实施绩效考核时并未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有的是为了考核而考核,甚至把它作为一种强制的“压迫式”的管理方式。这势必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考核标准设计不合理、考核过程流于形式等。

2.考核指标不科学、合理

因为图书不同于其他的商品,这直接导致了编辑绩效考核指标设置的复杂性。如果关键指标设置的太多,将直接加大考核的计算难度和评估难度,并会降低考核效率。例如,对编辑的编校质量、审稿字数、工作效率、选题通过数量等都作出明确规定,看似管理严格规范,实际上目前整个出版业信息系统还不健全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完全支持高度量化的考核方法,导致编辑工作的价值取向向商品价值倾斜。

3.过于强调成本考核

出版社一般都将图书成本考核纳入编辑绩效考核之中,并将图书的利润与编辑收入直接挂钩。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节约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但是过度的成本考核,将导致编辑一味追求降低成本,可能使图书印制质量下降,甚至会使出版社品牌价值降低。从长远来说,过度的考核成本得不偿失。

四、对于编辑部门考核的建议

编辑部门绩效考核要以发展为目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要围绕出版社的发展战略,有利于出版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考核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要以编辑为核心,尊重编辑的工作。

第一,考核指标的设计要建立在对编辑工作的分析的基础之上,参照编辑岗位说明书来制定,关键指标的设置要少而精。要德、能、勤、绩并举。“德”是指工作态度、职业道德等;“能”是指知识总量、业务水平、政治素养等;“勤”是指出勤率等;“绩”是指工作的完成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

第二,完善薪酬正常调整机制。首先,建立编辑薪酬正常增长机制,实现其薪酬水平与社会物价的同步增长,这是调动编辑工作积极性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因素。其次,出版社要严格执行相关制度,避免流于形式。

综上所述,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多体现在人才、创新能力和品牌上,是非常典型的人力资源和资金密集型企业。因此,编辑绩效考核要以评估编辑绩效、反馈绩效考核结果、分析绩效差距、实现编辑绩效提升,进而提高出版社管理水平和业绩为核心目标。只有建立了卓有成效的薪酬制度,才能激发编辑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姜明.建立科学的编辑管理体系势在必行[J].编辑之友,2002(6)

[2]李小艳.关于国有出版社转企后薪酬制度改革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9)

[3]高鹏.关于出版社薪酬制度改革的思考[J].现代出版,2015(1)

[4]张晓明,王家新,章建刚.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4

出版社编辑范文2

出版社的发展,编辑能力的培养既是基础也是保障。现代新型编辑的能力要求为“全能型”①:从选题策划到作者遴选、写作进度跟踪,从书稿审校质量把控到图书封面、内文装帧设计以及印制成本控制,从图书营销宣传方案策划到销售回款催收与退货管理,任何一个环节无不考验着编辑的综合能力。其实,编辑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一是看编辑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积极性,二是靠出版社乃至相关管理部门的绩效考核与能力评价,发挥制度考核的激励性。编辑自身能力不强,有好的制度也没有用;但是若没有好的制度安排,再好的编辑,其意志和能力也会慢慢地被摧残、被抹杀。

大学出版社其实不乏优秀编辑,但因为缺乏良好的绩效考核和能力评价体系,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当前,大学出版社编辑职称晋升呈现出三大困局。

困局一,编辑个人动力不足。随着我国出版业竞争压力日益增强。在经济效益目标的驱使下,编辑首先会考虑图书的市场需求,不再能专心于慢慢打造图书品牌,而且编辑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更不会静下心来慢慢积累科研成果。②重点图书项目或基金支持项目的缺失以及科研论文成果数量的不足,均阻碍了编辑的职称晋升。

困局二,专业评审专家缺位。大多数出版社的编辑职称晋升评定由各省市出版局组织全省市出版领域的专家来完成,这对每一位参加职称晋升评定的编辑来说机会是均等的。但当前很多大学出版社的编辑职称评定是由各高校自己组织校内专家(即“高评委”)来完成的,然而一所高校有关出版领域的专家并不多,要组成一个出版系列职称评定专家小组十分不容易。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做法是:组织包括本校人事处、学报、出版社、图书馆、期刊社等在内的多个单位的专家组成高评委,其中与出版业联系密切的单位的专家数量明显不够,有时甚至只占高评委总人数的不到50%。由于非出版领域的专家对出版系列职称评审条件或原则的把握程度不一样,从而会出现不公平竞争的现象。

困局三,专业评价体系缺失。职称晋升评审要有一套严格的评价体系,否则评审专家就无法对每位参评者作出合理而公正的评价,有时会掺杂自身专业的标准,甚至个人的主观意志,这样的评审结果难免有失偏颇。

要解决编辑个人动力不足的问题,首先,大学出版社要做好有效的制度安排,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考核,为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或树立出版社品牌的图书项目设置特殊贡献奖,并积极为编辑策划重大项目或申请基金项目提供多方面支持;其次,大学出版社要制订长远发展的人才目标,要以提升编辑综合素质、使编辑获得全面发展为基本点,促使编辑自觉地学习提高,多出研究成果,从而反过来为出版社更好地发展服务;再次,大学出版社要把编辑的职称晋升与激励机制紧密联系起来,这是直接而有效的激励方法;等等。

要解决专业评审专家缺位的问题,解决思路是:在本校内筛选并确定对口单位的评审专家,若人数不够,可以聘请本省其他高校或省新闻出版局、省委宣传部出版管理处的相关专家一起参与。职称评审事关编辑的健康成长和出版单位的稳定发展,所以要有“专业”的评审专家,让参评者享受“公平合理”的评审原则与“准确”的评价标准。

相较于前两者,完善专业评价体系则显得更为紧迫。

编辑职称晋升评价体系的指标内涵丰富,概括来说,编辑职称晋升评价首先应考核重点出版项目、科研论文、获奖图书等直接指标,在此基础上,同时考核其所策划或责编图书的品牌影响力以及获得的经济效益等间接指标。

直接指标

1. 重点出版项目

重点出版项目是考核编辑策划能力及综合运用出版资源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优秀的策划能力并拥有丰富的作者资源,要申报并获批重点出版项目几乎不可能。重点出版项目包括国家或地方的出版基金支持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项目,以及各类规划项目或企业的横向课题项目等。重点出版项目中,有些可获得相应的经费支持,如国家或地方出版基金项目、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项目、横向课题项目等,这些项目对出版社来说既有突出的社会效益,也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应大力支持并积极推动。有些没有具体的经费支持,如国家五年规划重点图书项目、普通高等教育部级规划教材等,这些项目在经济效益上虽然需要靠出版社后期的良好经营来保障,但也是一个出版社综合影响力的反映,理应重视。重点出版项目的成功实施是编辑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对于重点出版项目评估的权重比例分配,建议从两方面考虑:一是项目的获批级别;二是项目获批的金额,这是前者的辅助指标。

2. 科研论文

编辑发表科研论文是编辑学习编辑出版知识、研究编辑出版理论,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练升华的集中表现。

现在高校参与出版系列职称晋升评审的基本上是所在高校的出版社、学报编辑部、杂志社等的编辑人员,但是由于体制与考核机制不同,编辑所要承担的工作内容与工作强度完全不同,这就决定了这一系列的职称晋升评审指标也要有不同的侧重点。职称晋升指标体系的设置一定要体现编辑的具体工作特性,这样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体现公平和公正性。举例来说,学报编辑的科研论文包括编辑出版论文以及其他专业论文,这个专业论文是指与该编辑所学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这与其工作性质密切相关。而出版社编辑所撰写的科研论文多涉及编辑出版理论、选题策划、图书经营管理等内容。当然,出版社编辑也会撰写少量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因此,在出版系列的职称晋升评审中,作为重点考核指标之一的科研论文,对出版社编辑来说就更应该关注有关出版全过程(包括项目合作、选题策划与审读、图书质量与成本控制、图书营销、库存管理等)的科研论文。

在积累丰富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以后,适时编撰出版编辑出版专著也就水到渠成。但对于编辑来说,由实践经验积累并上升到理论高度而撰写成的专业论文,对指导实际工作意义较大,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提高。

科研论文评估的权重比例,从高到低分配,首要指标当然是论文所刊载的学术期刊的等级,在编辑出版专业内确定要是“双刊”,即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和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次要指标可以是论文获奖、被其他书刊转载及其次数,或被其他学术论文引用的频次;等等。

另外,对于拥有编辑出版专业的高校,其出版社和学报编辑部等的编辑应该积极参与申请编辑出版专业的科研项目,学校也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或直接的资金支持,并逐渐把相关科研成果列入出版系列职称评审的指标体系中。

3. 获奖图书

图书获奖是图书获得专家或大众读者认可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编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体现。包括重点出版项目等在内的图书产品,由于文化价值高、社会影响力强,因此能获得各类各级奖项,获奖图书自然应成为出版系列职称晋升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我国出版行业的图书奖项既包括部级的,如中国出版业三大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以及其他一些专项奖(如“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优秀作品、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等,也包括行业协会、地区和省市的优秀教材、优秀专著和畅销书奖等。

评价体系中对于“获奖图书”这个指标要做充分的权重分配,其中部级图书奖(特别是中国出版业三大奖)要给予相当大的权重比例。

间接指标

1. 品牌图书影响力

出版社的品牌影响力是由品牌图书来推动的,而品牌图书则是由编辑及其团队通过逐年的策划慢慢累积的。前文所说的重点出版项目,因为社会效应较强,其对出版社的品牌影响力自然较大。③但在一家出版社中,重点出版项目毕竟比较少,而且分布在较少的专业板块中,因此对出版社品牌的影响力是有局限性的,特别是对大众读者来说,其影响力非常有限。一位优秀的编辑,除了能策划重点项目外,还能通过自身长期的对读者和市场需求的研究,策划出符合社会文化发展要求的图书项目,或更进一步,策划出能引导和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图书项目,从而成为为读者所熟知的品牌图书。这样的品牌图书为出版社带来的不仅是稳定而持久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推动出版社其他图书板块或品种的市场需求。更何况,有品牌图书板块的出版社,一定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作者到出版社来出版图书,这些优秀的作者甚至会直接要求特定编辑来做图书的责任编辑。这样,出版社的品牌图书板块就会越做越多、越做越大,从而成为出版社发展坚实的推动力,促成出版社品牌的树立。所以,品牌图书的影响力也要作为编辑职称晋升的重要参考指标,具体可包括品牌图书的品种数量、出版码洋或实洋等,这些都能极大地推动出版社的双效益。

2. 图书经济效益

大学出版社改制转企后,竞争压力加大,发展成为生存的唯一出路。评价一家出版社发展是否良好,品牌影响力是终极指标,但实现终极目标的基本点是坚实的经济基础。所以,出版社发展首先要夯实经济基础。

出版社的经济效益是靠各个图书项目来实现的。这些图书项目中,既要有重点出版项目,也要有品牌图书项目,还要有其他一般图书项目。对于编辑来说,能策划重点项目、做实做大品牌图书项目固然重要,但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慢慢积累图书品种的过程。在此阶段,编辑需要考虑的是:在出版社的规划框架内,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图书项目,只要图书的内容质量符合出版要求,就要最大限度地去实现图书项目的经济效益。能做到这一点,自然也就能体现一个编辑的有效成长及其素质提高。图书的经济效益指标主要包括两个:项目利润与项目回款总额。对于出版社的发展,经济指标中的利润是第一位的;同时,在图书产品结构相对合理的情况下,出版社的销售回款总量也是不能忽视的。所以对每一位编辑来说,在出版社的产品规划框架内,努力实现图书项目的经济效益(销售回款与项目利润)是其应尽的职责。能真正有效实现这一目标的,也就能充分证明编辑的综合能力。

评价一位编辑的综合能力的指标还有另外一些,如被评为优秀出版人、中青年优秀编辑、“十百千”人才等,以及在某一个领域作出特殊贡献(如数字出版等)。编辑职称晋升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应尽量细化,在此基础上做好指标权重比例的分配。一个好的评价体系,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使参评者获得公平公正的评审结果,大学出版社编辑的职称晋升评定也不例外。

(周建华,中山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注释:

① 佘江涛,许尔兵.构建现代新型编辑评价体系[J].中国编辑,2003(3): 30~32.

出版社编辑范文3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出版社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目标市场到受众人群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图书编辑处在出版行业的最前沿,必须主动适应当前的环境,出版社更要重视对图书编辑人才的培养,逐步建立一支能力强、素质高、业务精、具备现代出版意识的高素质编辑队伍,以求更好地适应当前出版社竞争与发展的需求。

1.1 促进出版社长远发展的需要

随着出版社竞争环境的变化,图书作品的出版已经涵盖了组织选题、市场策划、文字编辑等多个环节,涵盖文字校对、图书宣传、版式设计、成本核算等多项工作,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出版社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还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懂得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来提升图书出版的质量和效益,这就需要图书编辑必须对现代图书出版有着更深的把握和了解,能够不断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

1.2 提升图书出版质量的需要

伴随着我国图书出版行业的快速发展,图书的出版已经不再是一种稀缺资源,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开始变得越来越大众化、商业化,这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有时也影响了图书出版的质量;同时,随着撰写书籍人员的不断增多,作者的结构和层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大众对图书的差异化需求也日趋明显。这时,图书编辑人员要积极转变思想,转变图书出版观念,提高图书出版质量。

1.3 适应出版新格局的需要

随着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入,很多出版社已经从国家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单位,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自我的生存与发展,这就需要出版社拥有更多具备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要求图书编辑人员在工作实践中,能够准确把握市场的需求,进而更好地适应出版行业变化发展的新格局。

图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要求图书编辑必须过政治关,这一点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这就要求图书编辑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尤其是在当前网络发展迅速,文化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的复杂形势下,图书编辑更要有清醒的认识,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十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能够对违背政治原则的信息进行鉴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摒弃低俗,准确把握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给读者和社会传播积极有益的信息。

出版行业是最具创新性的行业,每本书都包含很多创造性劳动,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出版社编辑的培养。作为新时期的图书编辑人员,首先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因为文字处理能力是一个图书编辑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例如标点的应用,文字、词语的使用与书写,语句通畅的判断与修改等,而随着出版业竞争的加剧和知识更迭的加快,编辑还需要对多个学科、门类的知识都有所涉猎,进而避免在处理相关文字或内容时,遭遇通读理解上的障碍,及时发现并纠正其中的错误和疏漏。因此,为了提高图书编辑人员与作者更好的沟通,提高图书编辑的出版效率,出版社必须对编辑的知识素质进行考核与培养,有针对性地提高编辑人员的知识素质。

编辑是决定文化品位的人,如何发现、加工、推出一部好作品,编辑工作是很重要的环节。随着图书出版商业化趋势的加剧,编辑人员需要具有很高的业务素质。首先,图书编辑要具备一定的策划能力,懂得如何认真分析图书领域的各类信息,能够准确把握市场的需求,这是图书顺利走向市场,实现出版社经济效益的基础;其次,图书编辑还要具备较高的审核能力,即结合对读者需求的调查研究和自身的经验,对图书领域的选题进行准确的识别与判断,确保图书内容的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以及图书出版的合格与成熟;再次,编辑人员还要具备一定的市场意识和营销能力,懂得如何利用传统媒介和数字媒体手段,对图书信息及时宣传,使图书获得较高的读者关注度,为市场销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图书出版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涉及编辑、设计、排版、印刷、宣传、发行等部门和人员,一本成功的图书离开任何一个部门和环节都不可能实现最终目标。因此,任何人想要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在激烈的出版市场闯出一片天地几乎是不可能的。图书出版是需要团队精神来作支撑的。因此,编辑要自觉培养自己的团队意识。对于出版社而言,要针对出版社内部编辑队伍的建设现状,在组织内部构建完善的沟通机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图书编辑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团队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通过团队的力量编辑出版更多的精品图书。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强,出版社所面临的竞争格局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需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开拓眼光、现代出版理念和深厚文化素养的复合型、外向型编辑人才。对于图书编辑工作人员而言,只有不断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出版行业的发展,实现与出版社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国宝.期刊编辑人员素质的优化[J].海峡科学,2007,(06)

[2]艾山江·苏来曼.浅谈编辑人员选题策划的市场意识[J].新疆新闻出版,2009,(03)

出版社编辑范文4

[关键词]编辑出版学 理论创新 学科体系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编辑出版活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历史经验。传统的校雠学、目录学、版本学、辞章学,以及历代书报刊编辑出版实践活动,为建构中国编辑出版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建设中涌现出一批热心研究编辑学、出版学与传播学的学术主体。他们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积累了一定的编辑出版实践经验。他们有的是学者、教师、编辑出版专家,有的是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干部,包括在领导岗位上做过出版和媒介传播工作的高级干部。他们深信,“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必然会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处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潮流中,他们本着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贡献的宗旨,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积极主动地面对已经摆在面前的编辑、出版、媒介、传播及其文化思想内容与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等课题,认真讨论了事业与产业,学术与政冶,普及与提高,人才与教育,市场与文化,经验与科学,理论与实践,应用理论与基础学科等等极其复杂而繁重的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问题。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建设进入了构建、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在这一进程中,刘呆同志及他领导的中国编辑学会功不可没。

198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全国出版业、传媒业高速发展的紧迫需要和时代趋势,作出了《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改革发展我国编辑出版业与文化传播业的方针路线和基本政策。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学术界、出版界、新闻界、教育界,特别是大学里的有识之士积极行动起来,投入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的研究和建设之中。1992年,中国编辑学会在新闻出版署的领导和支持下应运而生,时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的刘呆同志兼任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领导和组织全国志同道合者认真地、科学地致力于编辑出版学的学术研究,并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中国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建设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对于刘呆同志对我国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贡献,下面仅从两方面加以说明。

刘杲同志早年曾做过《学习生活》、《七一》等期刊的编辑工作。后在党政和新闻出版部门做领导工作,一直重视并热心研究编辑出版业务,写过不少专业文章。1993年退居二线后,刘杲同志一面在全国政协从事提案工作,一面专心致志带领学会同志深入研讨编辑出版学基本理论、编辑出版史和日益广泛的新媒体应用实务。他曾两次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案,要求建设编辑出版学学科专业,设置该学科的硕士、博士授权点。刘杲同志热情投入艰苦细致的学科研究,在总结我国编辑出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富有说服力的科研成果。从1996年到2006年,他发表了三百八十多篇文章,涉及编辑、出版、发行与版权立法、出版科研、文化交流、书评、通信、访谈、序跋等方方面面,结集出版了《刘果出版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北京)、《刘呆出版论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武汉)、《出版笔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石家庄)。2011年10月,海豚出版社出版了刘杲同志的自选文集《我们是中国编辑》一书。这是刘呆同志的第四本编辑出版学著作,集中表达了作者深入研究编辑出版学理的科学精神和推动编辑出版学理论创新的诗人般炽热的激情。刘杲这四部论著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和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的编辑学、出版学。书中充分地表述了作者关于编辑出版学的历史观、学术观、价值观、法制观和科学的思想逻辑。刘杲同志研究编辑出版学的基本理论,是从出版工作实践经验开始,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逐步登上编辑学理和出版应用业务的“厅堂”,再进入编辑出版学学科理论体系研究之“室”的。

刘杲同志研究编辑出版学,为什么要从出版实践经验出发呢?这不仅因为中国的出版历史长久,经验丰富,有革命和改革创新的好传统,还由于刘呆自己做过长期的出版管理和领导工作,对中国当代出版改革和发展有深切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1936年,杨家骆虽然提出过想研究“出版学”,但终未见其实绩。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曾有广州自由出版社出过广东国民大学李次民教授的《编辑学》一书,但未完全超出新闻报纸的版面编辑局限。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也曾出版过苏联专家K.倍林斯基撰写的《书刊编辑学教学大纲》,也是限于研究图书和期刊的编辑之学。此外,我国港台地区还出版过余也鲁的《杂志编辑学》(香港,1965年),张觉明的《现代杂志编辑学》(台湾,1980年)。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郑兴东等主编的《报纸编辑学》。但这些著作都限于书刊编辑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与传媒业开始了迅猛的发展。许多大学教授和专家学者或提出建议开展或参与讨论创建编辑学、出版学的课题研究,胡乔木同志还给教育部写信,建议在大学创设编辑学专业。一些专业的院校和研究机构相继成立,比如北京印刷学院,中国出版科学科研所(今改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武汉大学办起了图书发行专业。全国许多地方创设了编辑学、出版学专业杂志,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有关编辑学的学术著作也出版得越来越多。一些学校为了教学需要编写了几套专门的编辑学出版学教材。全国原有的出版社,迅速裂变为五百多家之后,急需吸纳大量的编辑出版人才,从事新时期迅猛发展的编辑出版工作。这个时期,作为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并主管图书出版工作的刘呆同志,从现行出版体制基础出发,探究出版改革和发展的主要问题。他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和相关的法规政策,首先从整体上研究出版改革发展和有关版权法制建设问题;其次,着重研究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工作。因为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是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又是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编辑的政治思想、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出版物的质量。出版的价值核心主要表现在编辑的精神创造力,即对文化媒介的编辑创新和整体架构上。

刘呆同志清醒地分析研究了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的建设中已然存在的三种研究取向:①出版编辑学,②编辑出版学,③编辑传媒学,他赞成较为广义的“编辑出版学”。这一取向不但突出了编辑工作在出版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在外延上扩大了编辑的概念,扩大了出版的概念,其覆盖面既包括传统的纸质印刷出版媒体,又包括了非纸质的电子荧屏音频视频等传播媒体。实际上是用编辑出版学,涵盖了编辑传媒

学。他在强调编辑出版学的同时,更加强调了编辑学在各种传播媒介中的价值和意义,很用心地吸收了其他两种体系的优点和长处。最终坚持建构起来的当然是更加科学的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这可从他1997-2006年所写的《建议设立编辑学专业硕士点》、《我们的追求――编辑学》、《争取设立编辑出版学专业硕士点》、《建议在高等学校设立编辑出版学硕士学位授予点》、《编辑学理论的探讨》、《推动编辑学理论研究》、《我们是中国编辑》、《编辑规律学习笔记》、《以十六大精神统领编辑学学科建设》、《理论创新就是学科建设的灵魂》等系列论文和2008年写的《我的出版观》一文得到佐证。从刘杲自己编定的《出版笔记》一书的分类排序看,他仍然是把编辑工作作为凌驾于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文化层面的工作排在十分显赫的地位,而将出版(包括印制复制)与发行营销作为产业物质基础方面的工作排在基本地位。他还把版权法制作为保护著者、编辑、出版者和阅读使用者权益的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工作列入社会环境保障的内容之中,从而缔结架构起坚实的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应该说,这个学科体系的结构既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也反映现代国际出版产业的市场化背景。

二、关于普通编辑学的内容构成和覆盖范围

刘杲同志要求在编辑学理论研究、编辑活动应用实践研究和编辑史研究这三个模块的基础上,建构普通编辑学的框架。支撑普通编辑学这个框架的,既有基本学理,又有术业专攻,还有专史研究。三者结合构成相对独立的普通编辑学的内容体系。刘呆同志在领导中国编辑学会的活动中,特别重视组织这三个层面的学术研讨。他本人也在这三个层面的学术研究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业绩。得出的结论是:编辑学乃是编辑活动的思想灵魂,它指导编辑实践活动不断创造新媒介、传播人类的思想文化;编辑活动的历史起点和发展渊源早于出版媒体的文字图像等符号的构造序列;编辑活动的发展潮流和趋势越来越扩大或超出书报刊的出版活动,走向更多媒体互补互动、共荣共生的文化传承、传播与交流空间。其总的归宿是升华为超越多种具象媒体的普通编辑学。普通编辑学涵盖并指引着报纸、期刊、图书等传统媒体的编辑活动,电影电视屏幕媒体的编辑活动,留声机、手机、广播等音响媒体的编辑活动,以及网络视频等诸多新技术媒体的编辑活动,是上述整个传播媒介编辑活动普遍共通的理论概括。普通编辑学相对于“新闻媒体编辑学”、“科技媒体编辑学”、“文艺媒体编辑学”、“一般社会文化媒体编辑学”等等来说,是“大系统”,但相对于包括传统印刷和现代数字化出版等一切向大众传播信息的媒体系统来说,它又是其中的一个小系统,尽管是其中头等重要的环节,是“中心”、是枢纽,但必需托身于整个大的文化产业躯体之上。

为了推动编辑学学科体系建设,刘杲同志关于普通编辑学内容构成和覆盖范围的许多真知灼见,集中体现在《推动编辑学理论研究》、《理论创新是学科建设的灵魂》等学术论文之中。

刘杲同志四部文集中,每篇文章都不长,看似零散,但内容自成体系,理论结构相当严谨。其实,高品位、高质量的论文集并不比一般所谓的专著学术性差。世界上许多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往往是在论文中提出来的,东方和西方都有许多实例可以证明。刘呆同志的文集中不乏思想理论创新的亮点,也证明了这一点。刘呆同志未来得及收入这四部文集的论文,我也读过几篇,等到他的第五部文集出来,我还想再读,希望从中获得更多的教益。

出版社编辑范文5

同时,中信出版几乎在各个方面都通过自己的创新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它启用年轻、有活力的编辑,实行编辑项目负责制,让编辑在构建内容的同时,能够去亲身体验市场的温度――他们把这些书视作自己的孩子,亲眼看着它一点点长大。若是书受到别人的关注,就像看到孩子被夸奖一样开心,这使编辑们更加重视中信的品牌形象。中信的图书无论装帧设计还是终端陈列,都打上了浓重的中信印记;它较早和民营图书策划机构开展合作,并且借此获得了国内稀有的部分作者资源;在资本层面,它在2008年完成股份制改造,成为中国第一家直接股份制的出版社。在此期间,中信的产品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从满足中产阶层对于专业的商业知识和技能的渴求,到现在开始变得更加立体,将产品拓展到时尚、健康、文学、生活、少儿等领域,覆盖这个阶层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此拥有创新实力和活力的出版社,其主体灵魂――编辑,是如何管理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信出版集团总裁王斌,对中信社的编辑真实生存状况以及该出版社的发展现状一探究竟。

出版参考:自2001年您执掌中信出版社以来,中信出版社迅速崛起,财政类图书在国内名列前茅,成为有较强市场地位的出版社。而编辑是出版社的主体,编辑队伍是出版社的人才基础,贵社在十多年间出版了一大批影响力较大的畅销书和长销书,贵社如何保障编辑生产力的最大发挥?社里对编辑部门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是怎样的?

王斌: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我们不应该问:“编辑如何进行绩效考核”,而应该是问:“编辑需不需要绩效考核?”回到根本上说,不应该考核,起码不应该用绩效来考核,绩效考核适用于生产车间,是工业化时代的逻辑,如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即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是企业绩效考核方法之一,其特点是考核指标围绕关键成果领域进行选取)。身在文化产业中的编辑,更应该被推向市场,承担社会化的角色和岗位,而不应该依附于哪个机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说编辑应该“自作自受”,也就是说,编辑可以用自己的主张、创意来策划某个业务,同时“承受”其后果。KPI指标把动作规范下来,就会把编辑的创造力抹杀掉,导致动作变形。

市场不是KPI,而是胜者王败者寇,同时,出版逻辑又不能完全等同于市场化,比如:没有人能预测下一本书是否畅销,市场成功与否是有概率的,是一种赌注,所以说完全的以市场导向来考核编辑也不合理。编辑要贴近市场,又要引领市场,这些不是KPI能够考核出来的。类似生产车间的模式化的传统考核体系对文化创意产业是不适用的,智力、创意需要市场的激发,完全社会化,价值最大化,这样,内容源才能生生不息。出版社和编辑之间,应该是相互建立契约关系,编辑为出版社提供效率、品牌,出版社为编辑建立合理的薪酬、待遇体系,双方合作共赢。通过绩效考核,虽然编辑被考核出三六九等,但是最终却没人对库存的书负责。

出版业转企改制中,照搬工业企业的改革思路,对于文化是不合适的。出版产业有其自身特殊性,我们现在重提“社会效益首位”,那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如何平衡,在考核中如何拿捏?这些不是靠单纯评奖、评比方式能够解决的。编辑的业务指标、工作量、效率,包括编辑的权利,应该用市场来解决。出版社算账,只是一种短期行为。出版社转型不能折腾编辑,编辑应该被滋养,然后承担社会化的角色。

出版参考:目前大部分出版社还是需要实行传统的绩效考核,中信社虽然市场化程度很高,也还是离不开绩效考核体系,你认为贵社的编辑考核机制与其他社相比,有哪些特色和优势?

王斌:出版社最应该考核的是经理、运营体系、财务、计划、市场能力等,而不是编辑,如果一个编辑不值得养,就不要养,反之,编辑得不到滋养,其专业能力,长线怎么去提升?现在出版社的问题在于过度考核,首先,编辑不应该追着市场跑,而应该引领市场;其次,如果用市场的结果来考核,那么,创新孵化机制、布局、前瞻等长远来看有价值的事,如何考核?这样,也就不会有大作名家产生的环境。编辑的段位怎么衡量,是要看他做了哪些传世的好书。作为这样编辑,肯定不会发财,但也肯定衣食无忧,才能那么笃定淡定,否则,编辑被考核制度层层束缚,哪来的文化,哪来的思想?所以,我们出版改革的方向,需要从新把握,更需要关心的,应该是出版社在面向市场的时候,如何提高效率?提高竞争力?内部运营机制上怎么做?而不是一味冲编辑挥大刀。

中信社现在的做法,是努力把编辑从市场往回拉,我们的编辑比领导更会算账,更市场化,因为中信社没有一本教材,没有一分钱事业拨款,没有一个基金资助,全靠市场打拼,编辑压力大看得见。我们不主张考核,用工业化的体系对编辑进行约束,但工资是要跟市场挂钩的,即没有那么多具体的条条框框,简单、松绑、授权,编辑“自作自受”。让编辑承受自己做的书,选题权、选题质量、策划周期、政治导向、三审三校、流程管理等,上线遵守一定的制度规则,下线拥有自在空间,而书不是靠上线完成,更多需要在下线用功,上线下线平衡点自己把握,这些都很难用考核来量化,编辑承担的结果是最终极承担,过程考核尽量简单化。管得太多,编辑被禁锢住,出版社就很难生发出更多创造力和鲜活、有价值的东西。

依靠编辑敏锐的图书嗅觉和勤奋努力,中信社可以在第一时间拿到国际优秀畅销书的中文版权。《长尾理论》刚刚在国外连载,就引起了编辑的注意,最终只花了2000美元就拿下了版权。这本书2006年11月在美国正式出版,仅仅一个月之后,中文版就摆上了中国国内各大书店的书架。到了《长尾理论》登上了亚马逊书图书销售排行榜榜首的时候,在中国已经一版再版了。同样,《货币战争》在和讯博客上面的连载也是刚开了个头,就被中信的编辑盯上了。近几年,中信社更是凭借编辑对市场的精准快速反应,推出了大批畅销书,如《21世纪资本论》《史蒂夫・乔布斯传》等等。很难想象,如果每个编辑都全副精力为了应付绩效考核战战兢兢,哪里还有心情时刻关注国内外的图书市场,恐怕这些畅销书也就无从谈起。

出版参考:中信社的编辑流动性现在是怎样的情况?

王斌:我们认为,出版行业的流动率不能低于5%,如果低于5%,说明高配了,编辑产生惰性;也不能高过10%,低配了,编辑压力太大。流动率低了不对,太高也不对,中信社现在的编辑流动率就控制在这两个比率之间。而在出版社的转型时期,流动率应该更高,在15%左右。

事实上,今天出版社最大的问题是怎么把优秀的人才吸引到行业内,而不是把目光局限于行业内的流动率。让名校学生等进入出版行业,进行培养。我们应该开门办出版,无论兼职专职或者什么形式,这个墙要推倒。如果本社的编辑在看别人的稿子,就要进行反思,因为归根到底还是自身的问题,管理得不够,或者没有魅力。

出版参考:中信出版集团近两年在新业务方向有所斩获,请介绍一下贵社在数字出版与教育培训方面的具体情况。在现有情况下,出版社的数字编辑应该如何考核绩效?与传统编辑的考核机制有哪些不同?

王斌:中信社目前的净调拨码洋已达到9亿,增长很快,书店销售3亿,新媒体1亿。其中新媒体中发展较好的有教育培训,包括职业教育认证、企业岗位资格认证、国际标准资格认证等。我们的合作公司――卡普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培训机构。我们的新媒体业务目前涉及到国际教育、英语学习、标准考试、留学、幼教等方面。教育培训的市场很散,需要整合,各个细分市场的打法都不一样。

新媒体业务的收入来源包括与运营商如中移动的合作,以及对接不同终端的产品。这些其实都是短期行为,都不是持久性的,长期的市场在于消费者即用户直接支付,购买版权,那些才是真实的市场。我们现在所谓的数字化,也就是以电子书的方式来改造出版社,其产值太小,无法形成产业,而数字阅读未来的市场会更广阔。

我们的数字编辑因为目前跟传统出版流程类似,同时考虑到内容监管,所以其考核体系跟传统的配套体系差不多,而事实上,数字编辑的KPI恰恰更多,因为其内容基本都是二次加工,创造性的东西较少,与盛大等互联网公司的数字编辑还存在差距。

出版应使内容价值最大化

出版社编辑范文6

关键词:服务采购 合同管理 质量管理 成本管理 编辑加工

编辑加工是图书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出版业务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出版企业日常生产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编辑加工是在书稿经审读并由编辑部门决定采用后,由编辑人员对全稿进行的技术性加工,是指全面深入地检查书稿的质量,包括对文字的修饰,在征得作者同意的前提下,对书稿中某些内容做必要的修改,补足原稿中所缺少的辅助材料,编辑加工的作用在于尽量发现存在的问题,协助作者纠正谬误,弥补缺陷等。在出版企业一般都设有编辑加工岗位,有专门从事编辑加工工作的人员。编辑加工工作属于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从事编辑加工工作的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文将探讨在图书出版量逐年大幅度递增的情况下,出版企业内部从事编辑加工工作人员无法完成大量的编辑加工工作,需要采取服务采购的方式,进行编辑加工服务采购,主要内容包括编辑加工的现状,进行编辑加工服务采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编辑加工服务采购的发展策略等问题。

编辑加工量是指需要进行编辑加工的书稿的字数,一般以千字为单位。以国内某大型出版社为例,该出版社每年新出版图书约为5000种,按每本图书三个审次折合后400千字计算,每年的加工量约为2000000千字。编辑加工费用一般为12元/千字,每年编辑加工费用约为12元/千字×2000000千字=24000000元=2400万元

由于每年的编辑加工量为2000000千字,远远超出该社现有从事编辑加工工作人员的加工能力,每年约有60%的编辑加工量需要面向社会寻找专业人员进行编辑加工,每年支出的编辑加工费超过1400万元。当前编辑加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是编辑加工方式是零散的,无组织的,自发的。虽然现有图书的编辑加工量远远超过该社加工编辑的加工能力,但是,出版社还是要将这些任务分派给每个加工编辑,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加工编辑不得不自发的,以个人名义到社会上去寻找从事编辑加工兼职工作的人员,来完成编辑加工工作,然后编辑给予这些兼职人员一定的报酬。加工编辑的这种编辑加工方式由于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组织管理,往往造成加工标准和规范不统一,严重影响图书的编校质量,并且这种无组织、自发的编辑加工方式无法保证严图书的按时出版。

(2)是从事编辑加工兼职人员的不固定。这种不固定表现为无法寻找到能够长期为我们做编辑加工的兼职人员。由于编辑加工工作最大特点就是需要长期的工作积累来提高编辑加工经验和水平,这种不固定性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图书编校质量的下降,严重损害了读者和出版社的利益。

基于以上原因,迫切需要从整体上进行协调,面向社会进行编辑加工服务采购。

2.编辑加工服务采购必要性和可行性

(1)是进行编辑加工服务采购是出版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逐年递增的编辑加工量使大多数出版企业现有从事编辑加工工作的人员不堪重负,完全依靠内部员工已经无法完成每年的书稿加工任务,无法按时完成图书的编辑加工工作已经成为制约出版企业每年完成图书出版任务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面向社会进行编辑加工服务采购。

(2)是进行编辑加工服务采购有利于克服出版企业现有编辑加工方式的缺点和不足。进行统一的、有组织的编辑加工服务采购可以保证图书质量的稳定,及时保质保量完成图书的编辑加工工作。

(3)是进行编辑加工服务采购有利于规范出版社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依靠加工编辑自发到社会寻找兼职编辑来完成图书的编辑加工工作,往往会带来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管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编辑加工服务采购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1)是存在可以提供编辑加工服务的群体或组织。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壮大,出版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出现了大量以从事图书策划或编辑工作的公司或工作室,它们的出现和存在,为出版企业进行编辑加工服务采购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2)是出版企业现有的加工编辑人员可以为进行编辑加工服务采购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在编辑加工服务采购不是十分完善的初期,可以侧重于采购“一审”服务,由出版企业加工编辑进行“二审”和“三审”,以保证图书的编辑加工质量,随着与服务采购对象合作的不断深入,再向全面采购方向发展。

3.编辑加工服务采购的发展策略

出版企业在进行编辑加工服务采购时应当制订明确的发展策略和目标,将进行编辑加工服务采购列入生产经营工作环节中,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制订发展策略时要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加强编辑加工服务采购的合同管理

出版企业在向提供编辑加工服务的单位采购编辑加工服务时要签订全同。采购服务合同是当事人之间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签订合同是当事人为避免和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纠纷而采取的行为,目的在于确保各自经济利益的实现。编辑加工服务采购是以一定价格向提供编辑加工服务的单位购买相关的服务行为,编辑加工服务采购不是一手交货一手交钱的简单交易, 而是一种预约性的批发交易,是一次谈判多次成交的业务,谈判和成交之间既有时间间隔又有数量差距,而且编辑加工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编辑加工服务合同完成情况的特殊性,即,很难定量描述编辑加工完成的质量。编辑加工服务采购的这种特点,使得出版企业对这类合同的管理显得更为重要,以预防各种纠纷的发生。但是,由于目前出版企业一般没有相对成熟的编辑加工服务采购经验,因此很少使用服务采购合同。随着我国出版业的发展,出版企业应与提供编辑加工服务的单位积极推行合同制,以利于编辑加工服务采购走上更加健康发展的道路。

3.2加强编辑加工服务采购的质量管理

质量是图书的生命线,质量是出版社的立社之本,做好编辑加工采购的质量管理尤为重要。出版企业对重要的编辑加工服务供应商应派遣专职驻厂员,或经常对供应商提供的编辑加工服务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经过编辑加工的图书的质量,随时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

出版企业应建立完善而明确的验收标准,服务供应商在提交经过编辑加工后的书稿时,出版社必须设立专人,按照验收标准对书稿进行质量检查。

出版企业应减少对个别供应商大户的过分依赖,分散采购风险。每年对编辑加工服务供应商予以重新评估,不合要求的予以淘汰,从候选队伍中再行补充合格的服务供应商。

3.3加强编辑加工服务采购的成本管理

人们都知道,无论我们做何种经营管理,目的总是以降低成本、多创利润为前提,成本越低则利润越高,反之,经营的最终目的就很难达到。而降低成本的第一关是把好采购关,把好采购关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之一。保证供应和降低成本是出版企业进行服务采购工作中同等重要的两大任务,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两者之间经常是矛盾的,出版企业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在这两者之间选择不同的重点,或者采取不同的策略。如当进行编辑加工采购初期,社会上可供采购的服务不足,在此情况下,为了获得紧缺的服务,即使比别人支付更高的价钱也是值得的。所以,在编辑加工服务采购初期或供应紧张时,出版企业进行编辑加工服务采购工作应该以保证供应为采购的中心工作。反之,当编辑加工服务出现供过于求,出版企业应力求获得最低的价格,以便通过降低成本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和获得更多的利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