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诗句范例6篇

四月的诗句

四月的诗句范文1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竟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9.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 相同的一首是( )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今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中的唐诗部分,所选诗歌短小浅显,明白如话,没有多大难度,大多考生都能读 个大概,然而对诗中关键词语及意境的理解,则因考生知识面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层面了:一般考生能读通诗句 ,稍有能力者能读懂作者心声,能力较高者除此之外还能读出诗中远近推移、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等。对不同 层次的考生而言,同样的试题在他们眼中便成了“拦路虎”或“一碟小菜”等不同的物什。就该题而言,一般 考生如何能得满分呢?我们不妨运用解题技巧,根据命题的一般规律反其道而行之地解答这两道试题。

    大家知道,人们在认识某个事物时,往往要遵循由表及里,由先及后,由上及下,由简及繁、由此及彼的 规律,命题者在命题时往往也要遵循这个原则,因此,当我们局限在原题上不能得出题意时,可根据这一命题 原则沿波溯源地寻求答案(要有两个以上围绕同一母题的子题为条件)。如上述第8题中,对该诗分析不当的项 为c。这题较有迷惑度。它难就难在对“风灯”一词的理解上。诗中的“风灯”即桅灯是行业术语,因过去桅灯 外面要加上纸罩避风,故名。细想之下,由上文“江月去人只数尺”可知,其时江上并没有风,否则江水也不 会那样宁静,江月也不会那样清晰近人了。然而大多数考生不懂“风灯”这个行业术语,对命题者有意望文生 义的曲解“江风吹打桅灯”也就无从察觉、无可奈何了。而除此外,这四项乍看上去均切合题意,都没有破绽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必急于作答,可静下心来先看下一题。在命完第8题的基础上,命题却又顺势出了考查 写法的第9题,细读第9题可知,上诗“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 于是题目的破绽便出现了。这里说第二句写了“灯”景,而上题中分析这句则说写了“江风吹打桅灯”,不是 成了“风”景么?由于下文是题于表述,显然无误,因此上题选项c作为答案把握就大了,理由有三:①即刚才 分析的“风灯”的真实内涵;②全诗四句写景,一、三、四句开头第一个词“江月”、“沙头”、“船尾”都 是偏正式合成词,作为精通格律的杜甫,不可能把“风灯”当成述宾短语看待,因此只能是偏正关系,这样就 与题意吻合了;③全诗前三句写静景,第四句以动衬静,写出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a、b、d项分析一致。这 种得出答案的方法即“由下及上”法。

    第9题是根据诗中的写法,在其他四首诗中找与此相同的一项。命题思路是由此及彼,扩大了诗歌鉴赏的信 息量。我们答题时不妨由彼及此地溯源而答。先具体分析“彼”即四个选项中的诗歌创作手法,然后对照题意 ,选出符合要求即“此”的答案。题目中a项一、二句以骈偶句式写登楼所见,三四句以流水句式写登楼所感。 b项一、二句用非骈偶句式写所见,三四句以流水句式写所闻。c项一、二句以骈偶句式写“江山”、“花草” 之景,三、四句又以骈偶句式写“燕子”、“鸳鸯”之物。d项一、二句用非骈偶句式写所见,三、四两句以流 水句式写渔翁独钓的画面。从这四项分析可知,c项写法一句一景且全用骈偶句式,与其他三项有所不同。这是 “彼”。再看“此”,即《漫成一首》的写法则是四句分别写了四种景物,而且一、二句三、四句分别构成对 偶,各句之间似无关联,不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类有目的等关系,这种写作方法在绝句中是有名 的“一句一绝”的格调,它起源于晋代的《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一般情况下较难把握,但写得好,不仅能使写景生动,律对精切,还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使句与 句前后照应、融为一幅完整的画面。因其难于把握,故写此调的人不多,唐代唯杜甫喜用此律。如大家熟悉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即依此调而成,对照题意,该题答 案也是c项。这也是杜甫写的一首绝句。首句写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次句以和煦的 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春光;第三句写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 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紧扣首句作动态描绘;第四句写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春天的温暖,在 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也紧扣首句作静态描绘。整个四句以江山、花草、燕子、鸳鸯四景构成了一幅色彩鲜 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其写法与《漫成一首》一样,体现了杜诗摹物清丽雅致,浑然无痕的 艺术风格。

    今年高考诗歌鉴赏题考一首唐诗,一首新诗,共3个题目计9分,其分值比往年增加,约占整个卷面总分的 三分之一,可以说与词语运用、语言连贯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一导向启发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 二多”:

    一、多读一些名家的诗篇。今年高考唐诗鉴赏题明为一诗,实际上却考了五首诗歌,阅读量相当大,这些 诗有的是课本上学过的,有的是课本外未学过的,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不能局限于课本,而要指导学生以 书本为范例,多涉猎一些与课本有关的名家的作品,如这次高考考了杜甫、艾青的诗,中学课本中也收录了他 们的作品,如果我们在课外适当地收集些他们风格不同的作品引导学生阅读,学生就能在总体上把握某作家的 创作风格,以便形成知人论世,知人论诗的评价鉴赏能力。这方面吉林省特级教师赵谦翔进行的“语文教育与 人的教育”教改课题为我们作了有益的探索。他在讲到某作家作品时,把该作家写的诗文代表作及别人评价, 介绍该作家作品的文章集中汇编成专题进行阅读教学。实践证明,这是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行之有效的 方法。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再也不能满足于以前就书讲书、死搬教参、死做题目的教学方法了。

四月的诗句范文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的《静夜思》,千古传诵,脍炙人口。全诗通俗流畅,琅琅上口。诗人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深邃的意境,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月下思乡图”。诗人以“静夜思”为题,但全诗不着一个“静”字,而是以白霜为喻,侧面写出清静幽寂的环境。“低头”两字,表现出诗人深沉缠绵的思乡之情。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这是唐朝李商隐的《霜月》诗。此诗想象丰富,构思新巧。首句写雁来蝉无,点明时令属秋。第二句描绘了霜和月争辉的景色:凭栏远望,月光朗朗,霜色如水,霜、月交辉给人一种“水接天”的感觉。三、四两句运用神话故事,青女是管霜雪的女神,素娥是月中嫦娥,她们在“月中霜里”比喻各自的美姿。这种“诗意”给人带来美妙的遐思。

明朝的边贡写了首《嫦娥》诗:“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这首诗以神话故事中的嫦娥为题,描写清凉沉寂的月宫,实际上是秋夜望月的感兴之作。三、四两句,用语平易,但蕴藉深沉,是历来吟咏月中嫦娥的名句之一。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这是唐朝刘方平的《夜月》诗。首句是绝妙好句,写得宁静如画,月斜夜深,月光照到庭园的一半,一半明,一半暗。第二句写星斗,更增添一份静穆神秘的意蕴。但诗人真正的用意不是写月,而是写生机勃勃的春意。三、四两句写诗人惊喜地感受到春天来临了,入春以来的第一声虫声破窗而入。以虫声的“闹”反衬月夜的“静”。后人称这首诗写得“春意盎然”,是十分中肯的。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唐朝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诗。中秋之夜,天清气爽,圆月高悬,寒露凝珠。诗人触景生情,写出了这首望月怀人之作。但诗人没有直接写对朋友的怀念,而是写月下的景物:树、鸦、露、桂花,以及洒满院中的似水的月色。通过对一系列凄清肃穆的景物的描写,写出了诗人此时孤寂的心情,又用“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作结,含蓄地写出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这和李白的《静夜思》有异曲同工之妙。

[美点赏析]

四月的诗句范文3

关键词:杜甫;陇右诗;“三美论”;英译

一、引言

公元759年秋,杜甫辞官入秦州,三个月后迁居同谷,但一个月后就迫于生计携眷奔赴成都。杜甫流寓陇右期间,既无官守,又无言责,而秦州的地理环境、山水风光和民风习俗与关中迥然不同。身份和环境的变化,激发了杜甫的创作,在短短四个月内共写下117首诗,也给诗作带来了明显变化。题材内容上,叹身世和写景物的抒情作品大增;思想意识方面,由慷慨激昂转向苦闷低沉;风格方面,声律、句法、取象、用词等的变化使折拗怪特的风格初现;艺术形式上,五律数量大增且多采用组诗形式[1]。这些变化,在杜甫的诗歌创作中有分界线作用。清《杜诗言志》曰:“老杜生平诗,自去华适秦以后为之一变”。但杜甫陇右诗的地位,在过去并未得到应有肯定――诗人经历未得到充分论述,所作诗歌亦不受重视,进行了翻译的诗篇更是凤毛麟角。

杜甫的陇右诗描绘了独特的区域文化,反映了百姓衣食无着、颠沛流离的孤苦无奈,表达了反战爱民思想与民族和谐主张,体现了崇高的仁爱精神。对杜甫陇右诗的翻译,有利于陇右地域文化的对外宣传,有助于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情感共鸣。

名句“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就出自杜甫陇右诗中的名篇《月夜忆舍弟》。许渊冲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笔者试图通过剖析他的《月夜忆舍弟》英译本,为其它陇右诗的英译创作抛砖引玉。

二、许渊冲“三美”理论概述

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自文字至文章》中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许渊冲将该观点引入诗歌翻译,提出“诗歌翻译应忠于原文,还应做到‘意美’、‘音美’和‘形美’”(许渊冲2007:18),形成了诗歌翻译的“三美”理论。

意美,是指努力要和原诗保持同样的意义,这是诗歌翻译的灵魂和本质所在。音美,是指诗歌在平仄、韵脚、节奏等方面的规律美,要“听起来好听”;形美,是指诗歌在整体外观上的美感,在“长短”和“对称”上最好能‘形似’,至少也得‘大体整齐’”。

许先生还指出,在“三美之中,意美最重要,音美次之,形美再次之。“三美”论所提出的具体化标准,在诗歌翻译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而对翻译爱好者和工作者具有明确的指导性。

三、许渊冲《月夜忆舍弟》英译探究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诗的前两句,通过“戍鼓”、“雁声”两种所闻和“秋”、“露”两种所见,勾勒出一幅边塞秋夜图。诗人睹景思乡,进而思念起几位弟弟。后四句介绍“忆”弟的情形与原由。诗人的弟弟都远在战乱的东部地区,加之“未休兵”,寄信常无下落,生死不知。诗人由个人和家庭的遭遇联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不仅传递出对手足的牵挂之情,更表露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语言朴实自然,却是哀感动人,可谓辞浅而情深。

下面,将以许先生的英译本为范本,深入剖析如何以“意美、音美、形美”为原则进行诗歌翻译创作。其译文如下:

Thinking of My Brothers on a Moonlit Night [3]

Du Fu

War drums break people's journey drear;

A swan honks on autumn frontier.

Dew turns into frost since tonight;

The moon viewed at home would be bright.

I've brothers scattered here and there;

For our life or death none would care.

Letters can't reach where I intend;

Alas!The war's not come to an end.

――Translated by Xu Yuanchong

(一)解读译诗的“意美”

王国维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意美”应是诗歌翻译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不仅因为“意境”是古典诗歌的精髓和灵魂,更因为“意境”是跨文化情感沟通的有效渠道。

原诗题目仅五个字就勾勒出一幅“月夜忆舍弟”的生动画面――“星月西斜,夜深人静,孤独的诗人在思念远方的弟弟”。首先,就词汇意义而言,译者恰当选择译入语准确传达了原诗信息。第一,“月夜”两字交代了当夜有月亮,却未说明月色是否明亮。但“月是故乡明”句中,有“虽然今晚的月很明亮,但仍不及故乡的明月”这样的隐含之意。因此,译者使用了“moonlit”,意为“月光照耀的”。第二,汉语中数的表达相对模糊,“舍弟”未提及是几个弟弟,但通过背景信息了解到诗人有四个弟弟。因此,译者使用了复数“brothers”。其次,就词语形式而言,再现了原标题的意境。“thinking”利用动词“ing”形式既有动词性又有名词性的特征,既描绘了“陷入沉思的诗人”这样的静止镜像,又烘托了“居边诗人思乡”这种动态的情感。

译诗中,译者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再现原诗意境。首先,采用恰当的词语形式准确呈现原诗意境。译诗第一句“drums”作主语、“break”作谓语、“drear”作状语,勾画出“月夜,边防驻军t望楼上的更鼓,打断了路上行人的步伐”的画面。其中,单词“break”反衬“月夜的寂静”,“drear”展现“凄凉冷清的氛围”,静中含动、动中取静,将原诗独立的意像连贯成整体意境。原诗第二句“一雁声”,是一群大雁中发出了一声鸣叫还是仅有一只大雁,存在模糊性。但译者选择用冠词“a”限定主语“swan”这种表达形式,一来,群雁中仅一只鸣叫可能性较小;二来,一只大雁鸣叫,能让人产生“孤雁与南迁同伴分离,黯然哀鸣”的画面感,暗合了诗人流寓他乡的惆怅。第五句“有弟皆分散”,译者增加了状语“here and there”,强化了“四处分离”之感。第八句,译者增加了感叹词感叹词“Alas”,表达了诗人悲伤而又无奈的强烈情绪。其次,采用增译或减译具体化原诗抽象的意像。第三、四两句,采用意译和增译的方法使原诗抽象的意像具体可感知。原诗有两个我国特有的文化意象――白露节气和睹月思乡。为了让英文读者能领会这两个意象的含义,译者通过意译,把“白”解释为“turns into frost(变成霜)”,在“月”之后增加“viewed(被观赏)”。这种形象化、具体化的描绘方式弥补了跨文化焦急的信息差,从而再现原诗意境。

(二)解读译诗的“音美”

“不同之语言有不同之音律” [4](吕叔湘,1988)。汉字是声调语言,英语则是重音语言。因此,汉语古诗英译很难保留自身“音美”。但音韵是诗歌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所以,在诗歌英译中,尤其应尽力利用英语的语言规则再现原诗的“音美”。许先生译诗从如下两个方面,体现了“音美”。

首先,从韵律来说,原诗为“aaaa(同韵)”,表现为每句句尾以“eng”为韵,分别是“声”、“明”、“声”和“兵”。译诗中,每两句末尾单词押尾韵,即“drear”和“frontier”押韵、“tonight”和“bright”押韵、“there”和“care”押韵、“intend”和“end”押韵,使全诗呈现“aabbccdd”的韵律规则。

其次,从节奏来说,原诗节奏感强,八句均呈现“戍鼓 / 断人行”这样的结构,按照一定的规律间隔或停顿。译者通过英语词汇搭配的意群关系,在译诗中保留了原诗的节奏美。

(三)解读译诗的“形美”

“形美”主要针对体裁而言。唐诗有严苛的格律,为达到最整饬的形式,宁可打破一般性的汉语语言规范。因此,译诗很难保留与原诗完全相同的“形美”。译诗的“形美”具体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从宏观结构而言,要完全实现原作“五言律诗”的格律美,是不可能的,但译者尽力保留了诗歌的整体美。首先,凭借“标点”重现诗歌的整齐美。单句末尾用分号,偶句末尾用句号。其次,保持词性或读音或结构上的统一。第一句中的“break”和第二句中的“honk”,第三句中的“into”和第四句中的“at”,第五句中的“here and there”和第六句中的“life or death”,第七句中的“can’t”和第八句中的“war’s”,都做到了每两句内部的词性或读音或结构上的对仗呼应。

从微观结构而言,译者精心地遣词造句,使全文在格式长短上产生了整齐连贯的视觉美。

“有弟皆分散”这句,译者增译“here and there”作状语;“寄书长不达”这句,增译“where I intend”作状语。这两处增译,删除后不影响句意,但使两句长短与其它句子达到了一致,却又不显语意冗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意美”能展现原作内涵和意境,“音美”和“形美”则体现诗歌韵律、节奏和形式。许渊冲先生以“意、音、形”为出发点理解和阐释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完美翻译了杜甫陇右诗中的名篇《月夜忆舍弟》。这为译者从事翻译实践和读者欣赏翻译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于创作于同一时期、体裁相同的其它杜甫陇右诗的英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种竟梅.杜甫陇右诗研究[D],河北大学,2006,06.

[2]李宇林.简论杜甫陇右诗在杜诗中的地位及其影响[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1,03.

四月的诗句范文4

关键词 方回 杜诗 品评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方回(1227-1307),字万里,号虚谷,安徽歙县人。宋元之际的诗人,其著作《瀛奎律髓》选唐宋五七言律诗三千多首并逐一点评。全书收录杜诗共221首,五言154首,七言67首。本文对书中数卷有关杜诗的评论予以评述,结合宋末元初文坛对杜甫的评点,探讨其对丰富发展宋代杜诗学研究的意义。

1 考察杜诗之内容

方回点评杜诗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方回对杜诗内容进行了考证,认为杜甫用诗歌记录了自己生活的变迁。方回评《晚出左掖》云:老杜天宝十四年,乙未年四十四矣,始得河西尉,不赴,改帅府胄曹。十一月而禄山反,公如奉天。明年七月,肃宗即位灵武。公在鄜州奔行在,为贼所得,留长安。或谓亦囚至东都。十月,房琯败于陈寿斜,即至德元年丙申也。明年丁酉夏五月,间道走凤翔,除左拾遗。闰八月诏放至 州省妻子。九月复长安,十月肃宗还京,公亦归班。此二诗皆答岑参诗,并乾元元年戊戌正、二月间诗也。六月移华州司公,去国终不复入。(《瀛奎律髓》卷二)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但其忠君爱国之心却从未改变过。方回对杜甫的坎坷境遇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对其“流离颠沛不忘君父”的胸怀充满了敬佩。如评《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诗:老杜平生虽流离多在郊野,而目击兵戈盗贼之变与朝廷郡国不平之事,心常不忘君父,故哀愤之辞不一,不独为一身发也。(《瀛奎律髓》卷二十三)

其次,从“诗史”的角度出发,方回认为杜诗记录了时代的盛衰沉浮,真实地再现了社会历史风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民族命运与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如评《岁暮》:明皇、妃子之酣淫,林甫、国忠之狡贼,养成渔阳之变。史思明继之,回纥掎之,吐蕃踵之,四方藩镇不臣,盗贼蜂起。老杜卒于大历五年庚戌,自天宝十四年乙未始乱,流离凡十六年。唐中叶衰矣,却只成就得老杜一部诗也。(《瀛奎律髓》卷二十九)

仇兆鳌注解此诗:“诗忧乱而作也,上四,岁暮之景,下四,岁暮之情。烟尘鼓角,蒙上用兵,当此流血不已,请缨无人,安忍惜死不救哉,故虽寂寞之中,而壮心忽觉警起。可见公济世之念,至老犹存也。”①可以看出,杜甫虽然仕途不顺,但终其一生都在关注民族安危,“济世之念,至老犹存”。

方回在评点《避贤》一诗时,列举了许多表现杜甫忠君爱国、心怀天下的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民族命运和普通百姓的关怀,也可以看出杜甫是具有悲悯情怀的现实主义诗人。

2 重视杜诗之技法

江西诗派以杜甫为“祖”,学习杜诗的创作,方回针对杜甫律诗的炼字遣词及句法作了详细的研究。

方回十分看重作诗中的锻字炼句的工夫,故“诗眼”一词常见于他的诗作点评中。他评杜诗《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桃花”对“柳叶”,人人能之;惟“红”下着一“入”字,“春”下着一“归”字,乃是两字眼是也,“转添”、“更觉”亦是两句字眼,非苟然也。(《瀛奎律髓》卷十)

“字眼”是诗人用心推敲之处,在诗作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提升诗的意境。通过“诗眼”,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作的韵味意境,体悟到蕴含其中的诗人的意志情感。如同王国维先生所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②方回评杜诗中的“诗眼”亦有此效果。

方回在点评中,常用“圈点法”标注诗中“字眼”,如在批评《登岳阳楼记》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时,圈点出“坼”“浮”为“句眼”。(《瀛奎律髓》卷一)方回又结合律诗的平仄,单设“拗字类”,来深入讨论杜诗锻字炼句的技法。

方回在杜诗的评论中,多次提到了情景句的铺设安排。“变体类”专选律诗中情语、景语安排精妙的诗作来剖析。方回认为,情景交融,“以情穿景”是律诗句法最(下转第174页)(上接第131页)为精妙的境界。

方回评《江汉》:“中四句用‘云天’‘夜月’‘落日’‘秋风’皆景也,以情贯之。‘共远’‘同孤’‘犹壮’‘欲苏’八字绝妙。世之能诗者,不复有出其右亦。”(《瀛奎律髓》卷二十九)赵汸也就杜诗此技说道:“他诗多一景对景,情对情,以情对景者已鲜,若此之虚实一贯,不可分别,效之者尤鲜。”③杜诗情景虚实的铺设浑然一体,方回评价极高,认为其他诗人在这方面没有能超过杜甫的,所谓“世之能诗者,不复有出其右亦。”

3 品评杜诗之格高

“格高”在方回的评语中出现频率很高,尤其是在杜诗的点评中。如评批《狂夫》:“信亦!和平之音难道,而喜起、明良之音难值也。然格高、律熟、意奇、句妥,若造化生成。为此等诗者,非真积力久不能到也。”(《瀛奎律髓》卷二十三)纵观方回的批评,“格高”是其评诗的重要标准。方回评杜诗之“格高”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格高”体现在杜甫高尚的人格方面。杜甫虽然一生颠沛流离,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所破时,内心依旧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仕途不顺时,依旧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追求。源于这份情怀,杜甫用诗文记录了时代的脉搏,所以诗中深蕴着诗人忠君爱民的儒士情怀与高尚人格。又因其诗技法高妙,所以杜诗意境悠远,诗格高峻。如评《画鹰》:“子美胸中愤世疾邪,又以寓见深意……诗至此神矣!”(《瀛奎律髓》卷二十七)

其次,杜诗之“格高”体现在沉郁顿挫的诗风上。不论在自己的诗作中还是在点评其他诗人的文辞中,方回都明确指出杜诗格高的风格特色。他在《唐长孺艺圃小集序》中说:“诗以格高为第一。……其中以四人为格之尤高者:鲁直、无已上配渊明、子美为四也。”④评陈与义《十月》:“简斋诗独是格高,可及子美。”(《瀛奎律髓》卷十三)从方回赞赏黄庭坚和陈与义学杜,可以看出杜诗才格之高。方回还认为杜甫诗作后期与前期相比,格调更硬朗、更悲壮。评《春远》:“大抵老杜集……一节高一节,愈老愈剥落也。”(《瀛奎律髓》卷十)杜诗从早期“富丽”到晚年“高古奇瘦”,是诗人生命沉淀的结果,也是其诗歌技艺、风格日渐纯熟的表现。

4 宋代其他诗人评杜

后世关于杜甫及杜诗的评注不计其数,宋代众多诗人、评论家都点评过杜诗,如,黄庭坚、陈师道、方回、严羽等。

诸论者常将李杜并论。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把李白与杜甫并举,认为二人各有优劣:“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太白梦游天姥吟、远离别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车行、垂老别等太白不能作。”

宋代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评杜诗气象曰:“孟嘉帽落,前世以为胜绝,杜子美九日诗云‘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傍人为正冠’,其文雅旷达,不减昔人。谓诗非力学可致,正须胸中度世尔。”

四月的诗句范文5

摘要:小学古诗教学,要仔细推敲,抓住诗中的“眼”,进行精妙解读,从而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也加深教师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古诗;诗眼;诗句;解读

俗话说,文有文言,诗有“诗眼”。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许多诗中 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或使 诗句形象生动,或增强诗句感染力, 这些词,往往被称为“诗眼”。 诗歌形 象的鉴赏,意境的把握,思想内容的 评价以及表达技巧的分析,都离不 开对关键词的把握和理解,把握“诗 眼”,常常成为解读诗歌的钥匙。凡是“诗眼”,用字都很高妙。就应学会巧抓“诗眼”和体会“诗眼”,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诗的丰富含义和感受诗的无穷魅力。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古诗两首》这篇课文,我在教学时就进行了尝试,巧抓“诗眼”,对古诗进行了精妙解读。

第一首: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细读这首诗后,我找出“和”是这首诗的诗眼。“和”即“和谐”之意。全诗围绕一个“和”字写出了洞庭湖的水色和秋天的月色交融在一起,互相辉应,显得多么和谐自然。无风的湖面平静得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从远处看,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就好像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 ,相得益彰,就像是一件绝妙的意思书品。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湖光秋月两相和”,第一句是写湖光与月色的“融和”。它们交相辉映,恰如其分的融合在一起。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如月光;皎洁明亮的月光,柔似水;水中有月,月融水中,那么和谐,那么自然。

“潭面无风镜未磨”,第二句是写湖水的“柔和"。湖面上一丝风也没有,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湖面的光线既不刺眼,也不昏暗,而是那么“柔和”,朦朦胧胧,隐隐约约,如同仙境一样。让人陶醉,令人神往。这两句诗形象生动地写出来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面风平浪静的景象。诗人置身于岸边,仿佛自己就是那景中的一份子,浑然忘我,天人合一。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第三、四句是写洞庭山水的“巧和”。在如水的月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远望去,君山就像一枚小巧玲珑的青螺放在了银色的盘子里,恰到好处,惹人喜爱。在这里作者把洞庭湖水比作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洞庭山水相得益彰,巧妙结合,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让我们不由得想把它捧在手中,把玩不已。

诗人内心的“平和”。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波光闪动,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在作者眼里一切都是平和宁静的,山水有情,心中有爱,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洞庭山,多像白色银盘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呀,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只有诗人内心充满了祥和恬静。一幅和谐宁静的洞庭月夜图就才会呈现在我们眼前。景由心生,这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第二首古诗: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此诗的诗眼是“流”。全诗围绕一个“流”字描写了峨眉山的月色、秋夜、江水等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全诗优美动人,充满诗情画意,思绪波澜起伏,恰似流不尽的滔滔江水,绵延不断,诉说着诗人无尽的思念。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啊!

“峨眉山月半轮秋,' 首句是写月亮随着时间的推移“移动”(流)。作者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的夜晚。雄伟的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半轮”秋月而非一轮,并且它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行船的前进,那“半轮”月也在渐渐地变化。月儿时而钻进云里,时而躲在山后,影影绰绰,扑朔迷离。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 影入平羌江水流。”次句是写月亮的影子随着江水而“流动”(流)。“影”指月影,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缓缓流去;而随着月影的晃动,江水也在徐徐地流动。正可谓月随水流,水随月动 。一幅变换迷离的景色呈现在我们眼前。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绝妙。

“发清溪向三峡,”第三句是写诗人的行踪在“变动”。他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由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人马不停蹄,行色匆匆,甚至都来不及仔细欣赏,用心品味周围的美景,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展现在读者面前。

四月的诗句范文6

陆游

课文知识要点提示

1.作家作品

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属于七言歌行体。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著有《剑南诗稿》《放翁词》《渭南文集》等。他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

2.层次与主题

这首诗是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作者在成都时所作。全诗共十二句,可分为三个层次,每四句一个层次。前四句写南宋朝廷以和戎为国策,醉生梦死,武备松弛,根本不想收复中原。中间四句写战士们报国无门,空老沙场的悲哀。后四句写沦陷区的广大人民热切地盼望恢复,但一直遥遥无期的悲愤。诗人以守边将士的身份和口吻,揭露和谴责南宋统治阶级对金人屈膝投降的政策,写出了守边战士不战而老、沦陷区人民盼望恢复而不得的悲痛心情,充分地抒发了作者爱国愤世的思想。

3.诗歌线索

这首诗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结构上以“月夜”贯穿全诗,写月夜下达官贵人、守边战士和沦陷区遗民的不同表现,从而表达了不同主体对待收复中原态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