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剧本范例6篇

孔雀东南飞剧本

孔雀东南飞剧本范文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的急剧转型期,由农业社会快速的向工业社会转型。随着人们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一些以口头传讲作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统口头文学作品,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出现了非常态的“消亡”,一些著名的传统口头文学作品,甚至一些留传了数千年的优秀作品,也因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失去了流传的基础和条件,逐渐退出了口传的领域。孔雀东南飞的传说也不例外。

《孔雀东南飞》传说记述的是一个有真实时间、真实地点和真实人物的真实故事。汉末建安年间,庐江小吏焦仲卿与聪明美丽、勤劳贤能的民间女子刘兰芝相亲相爱,结为夫妻,但心理变态凶狠暴戾的焦母横竖容不下兰芝,尽管焦仲卿向焦母“长跪告”,甚至明确表示“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却都不能改变兰芝被遣的命运。兰芝被遣后,先是县令、后是太后托媒为他们的儿子说亲,长着势利眼的兰芝家兄逼她再嫁。面对封建礼教的压迫,走投无路的兰芝只好“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以死相抗。焦仲卿闻讯后自缢于焦家庄园庭中树。

焦、刘殉情的悲剧故事发生后,在潜山一带引起了轰动,“家家户户说焦刘”。有的人在讲述这个故事时,还会把它描绘得很形象很生动,听者无不流下了同情的泪水。当地人去外地访亲问友时会讲述这个故事,外地亲友和商家来潜山,人们也会把焦、刘的爱情故事讲给他们听,一传十,十传百,这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便讯速流传开来。焦、刘爱情故事在社会上流传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当地一无名氏文人同情其不幸,感叹其哀烈,认为这是一个好题材,灵感亦随之而来,便按照其哀切动人的故事情节,用民歌体写成了这样一首长诗,于是就有了这首诗的雏形。无名氏将长诗写成后,便有人将其抄录下来,一些文化人聚集在一起,推敲斟酌,加工润色,将诗句改得更加流畅生动,读起来也就更富有韵味。300多年后,南北朝时代陈人徐陵将孔雀东南飞收入《玉台新咏》成为定本,南宋侍读学士郭茂倩将它编入《乐府诗集》,置于《杂曲歌辞》部分,改题《焦仲卿妻》,以后元、明、清三代诗集均将它收入其中,终于使这首诗得以流传下来。通过申报,孔雀东南飞传说已被列入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是,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发现,就这样一则在中国曾经是家喻户晓的著名口传文学作品,也面临着濒危的局面。我们曾在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的安徽省潜山县做过问卷调查:参加问卷调查的共计100人,其中男性56人,女性44人;年龄层次:1949年以前出生的20人,1949年至1966年出生的20人;1966年至1976年出生的30人;1977年至1990年30人。文化程度:小学20人,初中30人,高中35人,大学15人。

什么时间听说孔雀东南飞传说的?回答儿时的28人;读书时的50人;不能回答的22人。听什么人讲孔雀东南飞传说的?回答父母的31人,奶奶辈的44人,看电视的25人。是否传讲过孔雀东南飞传说?回答是的49人。51人从未讲过孔雀东南飞传说。从以上的统计数字,我们可以看出被调查者的传说来源绝大部分是父母辈和爷爷奶奶辈,听说的时间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处于改革开放以前,90年代以后讲述孔雀东南飞传说的已经很少,而且能讲孔雀东南飞传说的人大部分来源于戏曲和电影。

因此,从孔雀东南飞传说的保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口头文学作品的濒危已是不争的事实。

导致传统口头文学作品濒危的原因,主要是传承环境的改变和传承者后继乏人。以孔雀东南飞传说的故事发生地潜山县梅城镇焦家畈为例,旧时主要的传讲场所,一是编织竹席。用水竹编织竹席是当地的最主要的一项事业,以家庭为单位,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都会编织。农闲时、晚上,女性三五成群集聚在一起,边编织竹席,边讲笑话故事,其乐融融。孔雀东南飞的传说也就在编织过程中代代相传下来。潜山古称舒州,舒席因此而名,传承了2000余年,该技艺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是田野劳动时,集体化生产,几十个劳力,一边劳动,一边生产。以讲故事为荣,奇闻趣事讲的越多越能代表讲述人的水平。口传文学就这样口口相传。三是农闲聚会,村中乘凉,有些人特别能讲各种形形的传统故事。但随着广播电视的普及,这些“场”就逐渐萎缩了,实行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后,集体劳动已不复存在。加上年轻人大量进城谋生,打工经商,从事工商企业。农村常住户口减少,剩下的都是“386170部队”(妇女、儿童、老人),他们要料理家务、照顾孙子,还要田间劳作,很少有时间谈天说地侃大山。

传承环境的改变和传承者的后继乏人,固然是孔雀东南飞传说面临濒危的主要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社会发展导致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许多传统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审美理想等,与今天的年轻人观念有了很大隔阂,他们不能理解和接受。我们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年轻人一致认为:焦刘爱情很美好,传说很优美,但殉情不可取,为何不能私奔?正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改变导致了传承链的断裂,承者后继乏人。

鉴于此,我们在制订孔雀东南飞传说保护规划时采取了如下保护措施:

一是收集、整理《孔雀东南飞》剧目并汇编成集。成立非遗保护中心,全面征集与孔雀东南飞有关的文字、实物、音像、图片资料,组织专业人员调查研究,运用文字记录、数码录音、数码摄像等现代化手段,全方位进行记录。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扶持艺术生产。我县编排的大型古装黄梅戏《孔雀东南飞》并在地区汇报演出中荣获三等奖。1993年中央电视台和省电视合拍摄《天柱山风光片》现场拍摄了《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地的风光。投入资金500万元,建造《孔雀东南飞》雕像、火车站站前广场“天柱情”雕塑。投入100万元用于《孔雀东南飞》文物资料的收集整理。

三是建立传承人认定体系和传承人培训机制。根据传承人的具体情况和能力进行评级,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定期的经济补贴,以确保传承人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参与到孔雀东南飞的抢救和保护工作。鼓励传承人进行传授活动,成绩突出者予以奖励。编写《孔雀东南飞》传说乡土教材,每年定期举办中小学生孔雀东南飞传说的讲述、演唱比赛活动。

孔雀东南飞剧本范文2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 爱情悲剧 直接原因 深层原因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以歌颂爱情为主题的名篇,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诗歌主要讲述了一段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的爱情悲剧,庐江小吏焦仲卿和其妻刘兰芝为了追求爱情自由,最终走向自我毁灭。历代读者在感叹焦刘二人的不幸遭遇和礼赞他们至死不渝爱情的同时,也在致力于探讨造成他们悲剧的深层原因。笔者在此也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焦刘两人悲剧的直接原因分析

1、以焦母和刘兄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制的迫害

《孔雀东南飞》中造成焦刘婚姻悲剧并且最终导致他们双双殉情的直接原因是焦母的驱遣和刘兄的逼嫁。在我国的汉代是以孝治天下,《礼记・内则》有云:“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说,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子行夫妻之礼焉,没身不衰”,一个家庭中婚姻关系是否能够维系,不是取决于婚姻当事人的关系,而是取决于儿媳能否与公婆关系融洽。焦母驱遣刘兰芝的理由很简单,“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可以看出焦母对刘兰芝的积怨由来已久。而刘兰芝虽然和焦仲卿说自己“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但通过“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的语句可以看出她对婆婆其实也是满腹怨言,两个人相处的很不融洽,所以婆媳关系的紧张是焦母驱遣刘兰芝的根本原因。《礼记・本命》中记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焦母要儿子遣归刘兰芝的理由就是“不顺父母”。 刘兰芝被遣归后,县令与太守两家先后请媒人前来说亲,刘兄又逼迫她改嫁,在封建社会,女子要恪守“三从四德”:在家从父,父死从兄。她在封建家庭中对自己的婚姻没有自,只得顺从,在这种背景下,焦仲卿和刘兰芝没有了别的出路,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只能选择双双殉情。焦母和刘兄是封建家长制的典型代表,是焦刘真挚感情的直接障碍,他们的独断与专横,破坏了焦刘的幸福婚姻,是造成主人公殉情悲剧的直接责任人。

2、焦仲卿和刘兰芝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

使焦仲卿和刘兰芝走上殉情之路的除了来自焦母和刘兄的逼迫之外,同时也有来自于自身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在性格上表现出了自身难以克服、也不可能克服的软弱性。《孔雀东南飞》中刘、焦殉情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自身受到了当时的封建伦理纲常的影响,他们只能在不违反封建教条的前提之下做出一点表面的徒劳的反抗,最终还是逆来顺受。焦母驱遣刘兰芝的理由是不顺父母,刘兰芝虽然通过从容不迫的梳妆自己和不卑不亢的拜别婆婆以示反抗,但是面对婆婆的驱遣也只能被动顺从。在刘兰芝被遣回娘家后面对兄长安排的婚事,虽也拒绝过,辩解过,但还是被迫应允,原因是恪守“三从四德” 的女训。焦母逼迫焦仲卿休妻的依据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孝道:“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仲卿虽然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抗争,“长跪告”哀求母亲,但当母亲“槌床便大怒”时就只能默不作声的退出来了,他不可能指责母亲对自己婚姻生活直接干预的不是,只能忍气吞声,反映出封建社会的忠孝观念对他的影响之深。

二、焦刘两人悲剧的深层原因分析

《孔雀东南飞》中焦刘为爱殉情的悲剧,从表象上看是由于男女主人公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以及焦母和刘兄步步相逼的结果,究其根源,深层原因却是封建文化思想对当事人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关于这一点,笔者就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做具体分析。

《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在汉代是“以孝治天下”的时代,凡事孝当先,在这种制度的鼓励下,以亲情为基础的孝道得到迅速传播,形成社会风气。作品中庐州小吏焦仲卿和从小饱读诗书的刘兰芝无疑会受到当时文化教育的影响以及对这种封建文化的认同,自然无力反抗孝道的约束,所以焦刘在他们的婚姻遭到封建家长干扰和破坏的时候,在社会强大的孝伦理压迫背景下,他们根本无法扭转事态发展的方向,即使做了一定程度的抗争,最终也只能顺从。这是他们性格上表现出软弱性的深层的社会原因。

而作为封建家长制代表的焦母和刘兄,很多读者认为他们蛮横专制、冷酷自私,在他们的逼迫下焦刘才被迫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这是站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得出的结论, 而在汉代孝行天下的社会背景之下,焦母、刘兄的做法是理所当然甚至是值得提倡的。在汉代,儿媳“不顺父母”而遭遣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还被视为孝行,汉代的婚嫁制度也是允许女子再嫁的,这在当时是一种社会风俗,并不受人歧视,从刘兰芝被遣回家十余日便有县令和太守先后托媒人说亲就可看出。所以焦母和刘兄的本意,并不是想把自己的亲人置于死地,从诗歌最后的“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就可看出。但是在当时的大力推行孝道、父母包办婚姻以及“三从四德”女训的社会背景下,折射出了婚姻不自主、生命不自由的封建文化思想的本质,而焦母和刘兄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这种封建礼教的帮凶,他们自认为的行使正当权利的做法,却导致了在婚姻问题上没有自的焦仲卿和刘兰芝最终走上了双双殉情的道路。从这一点来看,更加体现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参考文献:

[1] 王 玉.《孔雀东南飞》试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79年第2期.

[2] 曾庆渝.讨论刘兰芝的自谴[J].语文学习,2003年第10期.

[3] 周榆华.从社会环境来解读《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内蕴[J].名作欣赏,2010年第3期.

孔雀东南飞剧本范文3

摘 要:任何一部悲剧作品,都会体现出它的时代背景。它往往是悲剧人物及其性格、悲剧冲突所产生的根源,因而也是悲剧结局的前提。本文中,笔者将通过对《俄狄浦斯王》和《孔雀东南飞》两个中西经典悲剧文本的时代背景、人物性格以及命运结局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对中西文化所造成的两种不同的悲剧精神的成因做进一步的探讨,这无疑有助于我们对作品及作者的创作目的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 :《俄狄浦斯王》 《孔雀东南飞》 时代背景 悲剧精神

一、引言

关于悲剧理论,亚里士多德是最早的也是最权威的了,他给悲剧下的定义是“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或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又译净化)”。[1]这个定义里典型地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定义法和四因说。亚里士多德对于这个定义在《诗学》的其他部分还做了具体的补充说明。

而在我国的文学史中,很早就有了悲剧性的文学作品,例如《赵氏孤儿》《梁祝》《窦娥冤》等等,但是系统的悲剧理论,则还是从近人王国维译介西方悲剧观开始的,后又经过鲁迅、郭沫若等学者的多方努力,我国的悲剧理论才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与发展。

现在,笔者就将通过对《俄狄浦斯王》和《孔雀东南飞》两个中西经典悲剧文本的时代背景、人物性格以及命运结局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对中西文化所造成的两种不同的悲剧精神的成因做进一步的探讨,这无疑有助于我们对作品及作者的创作目的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俄狄浦斯王》——对命运的积极反抗

经典悲剧《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著名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整部作品震人心魄,发人深省。“俄狄浦斯”,希腊原文为双脚肿胀之意。忒拜国王拉伊俄斯从阿波罗的神谕中得知:他的儿子俄狄浦斯长大后将会杀父娶母,于是在他出生时,用铁丝穿其脚踵,令仆人抛弃于荒山野岭,但却被科任托斯国王玻吕玻斯收养,俄狄浦斯长大成人后,又从阿波罗口中知道自己必将杀父娶母,由于误把养父母当做亲生父母,决定远走他乡,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在流浪的途中,杀死了一位不肯让路的长者,不料这个长者正是他的生身父亲忒拜国王拉伊俄斯,继续前进的俄狄浦斯来到忒拜城,以他的智慧战胜了危害忒拜人民的狮身人面女妖斯芬克斯,因而被忒拜人民拥戴为国王,并且娶了前国王的遗孀——他的生母为妻,就这样,俄狄浦斯应验了“杀父娶母”的预言,当他得知自己犯下的罪行时,他义无反顾地刺瞎自己的双眼,远离城邦。

西方美学史将悲剧艺术分为“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各个社会历史的现实生活的悲剧冲突。而古希腊悲剧则往往被人称为“命运悲剧”,所谓“命运悲剧”,主要内容是主人公的自由意志同命运对抗,其结局则是他(或她)无法逃脱命运的罗网而归于毁灭。根据这一理论,笔者认为《俄狄浦斯王》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堪称是标准的古典悲剧,是古典命运悲剧的典范,在思想上最彻底地表现了希腊人对命运的无奈与反抗。

那么,“命运”究竟又是什么?对于这一抽象概念的解释,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希伯来的先知们称它为“上帝”,希腊的戏剧家们称它为“命运”,近代的人摒弃了这些迷离恍惚的概念,直截了当的称它为“自然法则”,中国人则管它叫“王”。曹禺说“我始终不能给它以适当的命名,也没有能力来形容它的真相,因为它太大、太复杂。”[2]

具体到文本《俄狄浦斯王》中,命运则化身成为阿波罗,他向拉伊俄斯预言他会死于儿子之手,向俄狄浦斯预言他会杀父娶母,但并未告诉他他的生身父母是谁,只是远远地坐观拉伊俄斯和俄狄浦斯无谓的努力,越挣扎离命运的结局越近。于是,在命运的面前,人类显得极为渺小与无奈,似乎只能安于命运的摆布,索福克勒斯通过《俄狄浦斯王》把希腊人的命运观念运用最形象的方式图解了出来。但同时它也显示出雅典自由民的民主思想和悲观情绪,再现了当时人民的思想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更可贵的是,《俄狄浦斯王》表现了人在命运面前应有的态度,作家承认了命运的不可抗拒,但人却不可不做努力。悲剧中,所有的人都在反抗着命运。拉伊俄斯知道自己将死于儿子之手,就忍受着绝后的痛苦抛弃了儿子,俄狄浦斯知道自己会杀父娶母,就放弃了王子的优越生活远离“故国”。作家对这种反抗精神进行了歌颂,反映了当时自由民在社会斗争中的积极态度,这是破除命运观念的第一步。有了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人们就会在不断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逐渐掌握客观必然性,最后完全消除命运观念。

所以,《俄狄浦斯王》写的是人和命运的冲突,是一种命运的悲剧,但是其重心不在于表现命运的不可抗拒,而在于歌颂对命运的积极反抗,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批判。剧中表现的不是悲观,而是悲壮,抒发了作者对战胜命运的信心,反映了奴隶主民主制全盛时期公民中进步的思想意识。

三、《孔雀东南飞》——对社会的消极反抗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首不朽的爱情悲剧诗。它通过两个封建礼教的牺牲者对悲剧命运反抗的失败经历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本质,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这对恋人的反抗精神和坚贞的爱情。它“将生命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3],叙述了这对有着纯真爱情的恋人的毁灭过程,收到了极佳的悲剧效果。

而无论是《孔雀东南飞》还是《俄狄浦斯王》,主人公们都对社会、时代亦或命运带给他们的不公进行了反抗,但最终还是无法逆转他们的悲剧命运。然而观众从中所感受到的悲剧精神却是不同的,俄狄浦斯自始至终虽然看似是逃避着悲剧性的宿命,但实质上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抗争;而焦刘二人对待封建势力的压迫相对来说则是步步的退让、妥协与顺从,是一种消极的抗争。更有文章的作者指责焦仲卿的懦弱无能,消极抗争,对死是一再犹豫,不及兰芝的干脆果断,“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4],当然,这是一种比较偏颇的观点。

在《孔雀东南飞》的整部作品中,焦仲卿之所以处于个人意志与家长权威的挣扎中,以及刘兰芝自认为“实无罪过”却遭受不公待遇,这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汉代提倡以孝治国,历朝帝王中除开国皇帝刘邦、刘秀外,其他人均冠以“孝”字作谥号;又将《孝经》列为七经之一,立为官学,实行“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对孝行闻于乡里的人给予赏赐,免除徭役,并任以官职。在这种制度的鼓励下,以亲情为基础的孝道得到迅速传播,形成社会风气,也确实出现了大量的孝行和孝子。而《孔雀东南飞》既是讲发生在汉末建安中的事情,那么,主人公焦仲卿与刘兰芝自然难逃这种文化的影响,这在作品中有多处描述。

另外,值得注意的还有《孔雀东南飞》的结尾处,作者采用了积极的浪漫主义手法,“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不足的真实”[5],以松柏、梧桐的枝叶的“覆盖”“交通”,成对鸳鸯的“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表现出人们想象中这对理想的夫妻的精魂形影不离,意志长存的状况,这是中国悲剧性作品所特有的一种风格——大团圆结局。但正是这种“光明的尾巴”的结局,削弱了揭露丑恶现实的效果,甚至宣扬了轮回说,使之富有了一种宿命论的色彩。鲁迅先生也曾严厉地批判了这种现象:“中国的文人,对于人生——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6]

总之,《孔雀东南飞》向我们展示了封建制度压迫下普通人民的反抗是无力的,他们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儒家思想并没有赋予子女反抗父母的权利,时代也没有赋予年轻人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利,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

四、小结

《俄狄浦斯王》作为一部经典的古典命运悲剧,它所彰显出的崇高的悲剧精神体现出了深沉凝重的人的生命力量,在崇高的悲剧中,交织着不屈不挠的生命力量与深入骨髓的痛苦,而《孔雀东南飞》可以算作是特定环境中的典型悲剧,汉末建安时代的大背景决定了其悲剧人物的性格悲剧冲突的方式和情节发展的趋势,决定了悲剧主人公的结局必然是采取双双自杀的消极反抗方式,虽然不及俄狄浦斯积极反抗命运的强大力量,但是中国悲剧诗正是因为真实地反映了这种典型的悲剧环境中的典型悲剧人物,才使它放射出不灭的光辉,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其反抗方式的局限性只是这个悲剧的时代特征,而绝不可理解为作品的局限性或作者的局限性。

注释:

[1]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等译:《诗学·诗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曹禺:《论雷雨》,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见《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4]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席勒:《席勒致韩保尔特的信》(见《席勒评传》),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孔雀东南飞剧本范文4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全诗共357句1785字,历史学家范文澜称其为继《离骚》之后“中国文学史上第二次出现的伟大诗篇”。讲述的是东汉献帝年间焦仲卿与刘兰芝为爱而殉情的故事,也被誉为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36集同名电视剧《孔雀东南飞》即根据此诗改编而成,在荧屏上除了再现刘兰芝与焦仲卿流传千古的爱情外,还展示了人物所生活的时代――汉代多方面的文化,如音乐、婚俗、服饰等,对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一定作用。

箜篌、古琴再现我国古典乐曲魅力

古诗中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电视剧以刘兰芝弹箜篌开始切入,唯美的画面、古朴的音乐立刻把观众带入精致典雅的汉代。箜篌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流传下来的文献中载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样式。

卧箜篌(图1)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与琴、瑟相似,但琴体上有数弦通用的通品装置,盛行于汉至隋唐,汉代卧箜篌被作为“华夏正声”的代表乐器列入《清商乐》中,宋代后失传。

竖箜篌(图2)在汉代时由西域传入我国,盛行于汉唐时期。汉时除宫廷雅乐使用外,民间也广为流传,因而《孔雀东南飞》中有“十五弹箜篌”的诗句。盛唐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箜篌演奏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李贺诗《李凭箜篌引》中就有关于李凭高超箜篌技艺的描写。“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李贺用夸张的手法、神奇的想象展现出箜篌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此时期的箜篌也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国,但到了明代以后渐渐失传。

凤首箜篌(图3)样式与竖箜篌相近,因琴头饰有凤首而得名,其造型优美,装饰华丽,东晋初由印度传入我国,隋唐时期用于天竺乐、骠国(今缅甸)乐和高丽乐中,明代后失传。

可见,无论哪种样式的箜篌在我国均已失传,现在独奏或民族乐队中使用的箜篌,是根据文献记载参照竖琴原理制作的新箜篌。我国先后制作了凤首箜篌、雁柱箜篌以及转调箜篌等,在音乐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箜篌这一古老乐器开始以新的面貌流光溢彩。

然而箜篌这种古老乐器并不为当代观众所熟悉,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几近失传。目前,我国保存下来的古代箜篌仅有两把可以弹得响,并且没有专门演奏曲目。近年来的箜篌曲目都是根据古典名曲改编而成的,如独奏曲《高山流水》,重奏曲《鱼美人》等。为此,在电视剧《孔雀东南飞》拍摄过程中,剧组专门请人写了我国第一支箜篌版的《孔雀东南飞》乐谱,在剧中与古琴相和演奏。这无论是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还是对于观众欣赏来说,都是一件难能可贵的好事。从剧中演员所弹箜篌来看,当为我国当代所制造的雁柱箜篌(图4),其制作精美类似凤首箜篌。其实在汉代,凤首箜篌尚未传入我国,汉代所弹奏的多为状如半截弓背的竖箜篌。从传播角度来看,电视剧囿于条件不可能将汉代箜篌搬上荧幕,而代之以现代箜篌来弹奏,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可以通过剧情对箜篌这一古老乐器有所了解,对于相关研究者来说,艺术毕竟不等同于史料记载,由此所引发的探讨可以进一步推进对箜篌的研究。

除了箜篌,缓急有度、沉寂悠扬的古琴声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相比箜篌,观众对古琴并不算陌生。在先秦时期就已盛行的古琴,至今依然鸣响在舞台上和寻常书斋里,流传下来的十大古琴名曲为一代又一代人带来优美的艺术享受。剧中焦仲卿盘坐于高山之上、流水之间抚琴的画面,让带有万壑松风的空谷余音缭绕耳畔,勾起了观众的东方古典诗意情结,而箜篌、古琴合奏引来百鸟朝会、孔雀落泪的情景也圆了观众一个美丽的神话梦,箜篌、古琴完美地再现了我国古典乐曲的魅力。

“六礼”展现我国古代婚姻礼仪

古诗《孔雀东南飞》可以说是汉代婚俗的一面镜子,诗中焦母遣归刘兰芝、太守的求婚和迎娶反映出了汉代的遣归习俗、再婚观念和娶亲礼仪。改编后的电视剧中也有所体现,尤其是对娶亲礼仪的展现。

我国自周代就形成了从议婚到完婚过程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和亲迎。“六礼”在后代沿袭过程中逐步变更,至今已在全国各地改换成不同名称,但汉代仍基本遵循,剧中太守议婚到迎娶的过程,为观众再现了“六礼”礼仪:

“纳采”即男家请媒人向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备礼前去求婚。剧中刘兰芝在其兄和太守的蒙骗下以为助她弹箜篌引来孔雀落泪的弹琴者就是太守从而答应议婚,太守送去玉佩一对,这就是“纳采”。“问名”即男家请媒人问清女方的姓氏和出生年月,和纳采一次性完成。“纳吉”是男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家,决定缔结婚姻。“纳徵”是指男家送聘礼给女家,剧中太守所送的“酒八坛、锦八匹、绫八匹、绸缎八匹、黄金十镒、银子百镒和首饰若干”即为“纳徵”礼。接下来是“请期”,即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家,求其同意。剧中太守怕夜长梦多,为了早日娶到兰芝借媒婆之口对兰芝父母言方士卜“下月婚娶先主散而后结,大凶”、“本月婚娶吉”而定为本月。至此,“六礼”在剧中由太守为观众展示了五礼。而在兰芝悔婚后,焦仲卿迎娶刘兰芝则是最后一道程序“亲迎”的展示,“亲迎”即新郎亲至女家迎娶,从剧中的“亲迎”过程也可以看出我国古代传统婚礼的服饰。

服饰自然雅致,重现汉服风姿

为了更好地贴合汉代的风俗人情,《孔雀》剧组在服饰方面颇下工夫,采用原汁原味的汉服设计。汉代纺织技术和染色工艺的发展使汉服更加精美,颜色图案也更加多样化。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平民开始穿精织服饰。

袍服是汉代一般人的常服,分直裾和曲裾两种,曲裾式沿用战国时的风格,直裾式西汉后期开始盛行,男女通用。衣领领口很低通常用交领,领口袖口大多镶边,绘有精美华丽的图案。剧中刘兰芝的服饰展示出了汉代女子服装的精美样式,刘兰芝婚后次日所穿的橙色衣服也与当时盛行穿黄色和紫色衣服相吻合,汉服的清新自然,线条的流畅完美在演员身上都体现出来。由剧中焦仲卿在正式场合所着的袍服和长冠可以看出汉代男子的服装面貌。但剧中也有与史实不符之处,如偶尔出现的左衽服装,我国古代中原人尚右,习惯衣襟右掩,称为右衽,少数民族尚左,衣襟左掩,称为左衽。

与服饰相匹配的发式在剧中也基本得以还原汉代当世,西汉早中期以背后或头后绾髻为主,名椎髻,到中晚期开始头顶绾高髻,至东汉盛行,剧中刘兰芝大部分时候都是头绾高髻。还有一种发式叫缕鹿式,即上下轮,下轮大上轮小,髻中有柱支撑,剧中秦罗敷所梳的就是这种发型。头上装饰也由少到多、由朴素到华丽,头饰也都很精美。另外汉式还有三角髻、四起大髻、堕马髻等,从剧中焦母、刘母、秦母等人发式中可以看出部分端倪。

另外,剧中兰芝救父、仲卿从母都反映出汉代的孝道观,对“起兴”手法的夸张运用即诗中本无孔雀,而孔雀在剧中多次出现,贯穿始终,也显示出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无限张力。

中华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圆,文学作品和电视剧都承载了将这个“圆”一直保存传播下去的任务,在传播过程中,也必然会对这个“圆”着上不同色彩进行演绎,然而无论怎样变化,只要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圆心,都会给观赏者带来文化享受和艺术享受。

参考文献:

1.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乐声:《箜篌的历史与发展》,《乐器》,1997(01)。

孔雀东南飞剧本范文5

    关键词:爱情;悲剧性;比较 

    《孔雀东南飞》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乐府叙事诗,是一部哀婉凄切的爱情悲剧。作品中的俩主人公用美与悲的完美结合来演绎了他们的忠贞爱情。它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美好的爱情被世俗禁锢,被礼教肢解,最终只能选择以死亡来实现他们对爱情忠贞和对封建宗族制度的反抗。《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笔下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的光芒的一部作品,不管是罗密欧还是朱丽叶都敢大胆追求爱情、幸福、自由。虽然摆在他们面前的阻扰重重,但是俩主人公都在顽强的抗拒与争取着。在作品中我们可多处看到他们青春的气息,和对家族世仇的激烈反抗,但最终还是只能失去生命来实现对爱情的承诺。 

    这两部作品都是爱情悲剧,为我们展示了爱情的崇高,与大胆追求爱情的人性之美和青春之美,他们都用一种极端与无奈的方式求得爱情的最终实现,留给人们的不仅是一种心里的震撼更是一种爱情的永存方式。虽然两部作品给我们展示的都是悲剧的爱情,但却是两种不同的爱情悲剧模式,下面我们就对其异同展开比较分析。 

    一、《孔雀东南飞》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相同点  

    (一)内容性质相同,都是爱情悲剧。 

    《孔雀东南飞》一诗叙述了汉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与其妻刘兰芝恩爱相处,却被焦母活活拆散,最后在刘兰芝兄长的逼迫下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焦仲卿在孝道与爱情面前选择了后者,在母亲的逼迫下,选择了“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两人一同走上了黄泉绝路。这是大家都不愿见到了两个完美人物的消逝,也道出了他们处境的无奈和悲剧的必然性。 

    《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叙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是美好的,他们互相倾慕、一见钟情,陶醉在自己美好的爱情里,但却忽视了家族世仇,轻视了家长的权威和权利,使他们的恋爱注定会很多的波折。他们努力去冲破家族仇恨的世俗、义无反顾地追求着一份纯真的爱情,但最终双双还是殉情而死 ,做了两大家族和解的牺牲品。 

    两篇作品都是爱情悲剧的代表作,通过表达对爱情的追求与为爱殉情的悲剧来抨击封建宗族制度和封建婚姻包办制度。他们对爱情的执着和勇敢的追求与封建势力的顽抗腐朽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也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爱情婚姻的热烈追求,寄予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二)表现手法相同,都运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孔雀东南飞》主体上以浓烈的现实主义叙述了封建家长制对主人公的迫害,通篇描写的都是刘兰芝和焦仲卿悲凉苦闷的一生。作者否定了一切该否定的东西,肯定了一切该肯定的东西,但无论是否定还是肯定,都简单或者复杂的展现了人物地位和个性特点,给予了恰如其分的评价。由现实的双双合葬的形象,到象征永恒的爱情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未来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这是刘焦形象的浪漫主义发展,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使全诗起了质的飞跃。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运用了大量的精雕细琢的手法描绘真实生活,以大胆的创作抒发对浪漫爱情的憧憬。本文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在这部经典剧作中的完美结合保险在多处,当一见钟情的浪漫爱情和两个家庭仇恨的纠缠使戏剧发展逐渐达到高潮时,当爱情和死亡交织在一起,浪漫的爱情和残酷的现实不断地碰撞和发展到高潮时,一对忠贞不渝、无视仇恨阻碍的男女主人公对浪漫爱情的热忱和向往时等等都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精神、两种艺术手法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三)两篇课文都展示了紧张、激烈、集中的矛盾冲突。 

     1.从冲突双方的性质来看。 

    《孔雀东南飞》是从刘兰芝的角度叙述了家长制度与自由爱情的矛盾冲突。围绕的是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对焦仲卿、刘兰芝爱情的无情摧残,是焦仲卿与刘兰芝迫于封建礼教的压力双双殉情的悲剧,双方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展开的斗争,相爱的一方追求美好的合乎人性的爱情理想,它是正常的,自然的,健康向上的,但是却处在被压抑的地位,而作为封建家长制代表的焦母,她的家长权利是不可被颠覆的,腐朽与根深蒂固,这就导致了矛盾的紧张激烈。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则表现了自由的爱情与封建势力之间的尖锐的矛盾冲突,封建家族为狭隘的利益,不断的阻扰青春自由的爱情,它是邪恶的、反人性的,违情悖理的,但是却在现实中占统治地位,这与相爱的两人所追求自由精神和自由爱情是完全相反与难以调和,他们所要进行的反抗是特别激烈的。 转

     2.从矛盾发展的结果看。 

     两部作都写出了双方矛盾的不可调和,最终以善良弱小者——男女主人公殉情的结局来结束矛盾冲突。但是当现实不能容许男女主人公那美好的合乎人性的爱情理想实现时,在不断地激化的矛盾面前,矛盾的解决无法采取圆满的方式时,他们就只能选择用死亡来达到对爱情的忠贞与执着。他们的死亡就是对矛盾另一方的最大反叛和抗拒,他们并不是不热爱生命,只是不愿让生命在无爱的境地和违背人性的环境中苟延残喘。 

    二、《孔雀东南飞》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不同点  

    (一)悲剧过程。 

    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虽然都双双殉情而死,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死是因误会而产生的,因此是其命运的偶然性。这与莎士比亚前期奔放的青春和充溢的情怀的创作风格有关系,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渐渐形成。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莎士比亚对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人文主义理想充满信心,他相信善最终会战胜邪恶的一方,所以作品中洋溢着乐观明朗的色彩。 

    而《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死则是必然的,在强大的封建势力压迫下,他们的自由爱情没有存在的可能性。刘兰芝作为一个已婚的女子仅仅由于不讨婆婆的喜欢而被迫休离,即使她与焦仲卿是互相相爱,夫妻相处和谐,还是“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在文中开头就用了大量的句子描写了刘兰芝的贤惠和能干和美丽, 中间描写了焦刘的恩爱的感情。可是尽管如此,还是不可避免悲剧的发生。焦母出于对自己权利和地位的捍卫,不惜拆散两个人,这种情况在西方是不可能出现的。因此,更具有悲剧性。 

   (二)悲剧人物。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俩人表现的是对幸福、自由、尊严、宽容不懈追求的青春大胆的青年。首先在故事开篇,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舞会上一见钟情,从此相互思念、爱慕,通过表白的内容可以发现,他们虽然都生活在那个时代典型的封建大家庭,可是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爱、追求自己的幸福。其次,两个有世仇的封建家族对于这对恋人来说根本不是阻碍,对于所谓的姓氏,所谓的伦理道德,朱丽叶敢于喊出:“罗密欧啊,罗密欧!为什么你偏偏是罗密欧呢?否认你的父亲,抛弃你的姓名吧……”罗密欧的回应是:“……从今以后,我永远不再叫罗密欧了。” 面对伦理观念的重重阻隔,他们秘密相会,互诉衷情,勇敢地追求着自己的爱情,追求着自己的幸福生活,成为封建秩序的叛逆者。 

孔雀东南飞剧本范文6

对一个演员来说,什么是最大的满足和幸运?

当然是演一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

但这种事往往只可遇,不可求。有的演员遇到了,有的演员一生都没有遇到过。

美琪大戏院舞台上绽放的这羽孔雀,是赵媛媛近年来的力作,是编导为她量身定制的大戏。戏刚演完,尚未卸装的赵媛媛眼中的神采,闪烁着满足和幸运:“和许多演员相比,我真的很幸运!我遇到了那么多好角色,尤其是《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我演得酣畅淋漓,真的很满足!”

救场,救来一条灿烂艺途

赵媛媛的演艺生涯开始得很早,十四岁时的她就被招入了安徽黄梅戏校培训班,开始学习黄梅戏。

赵媛媛天生丽质,嗓音出色,胆子也大,能说敢唱,从不怯场。当年,剧团集中了一批优秀演员排演新戏《桃花女》,虽没安排她什么任务,但她还是一天不拉地跟着剧组,神色专注地看着、听着、记着……

意外的事情恰在演出两天前发生了。女主角突然病倒,眼看上不了台。团领导无奈之下,顺手一把将站在边上的赵媛媛推了上去。

两天后,硕大的幕布在还是一位学员的赵媛媛面前徐徐拉开。

面对着满场满座的观众,赵媛媛的脑子空空的,身子软软的,整个人似乎像要飞起来似的。“那时的我,只有一个念头――顺顺当当地把这出戏演下来,就行啦。”

两个小时的戏,行云流水一般。剧终幕落,掌声潮起。站在后台的团领导紧绷了两小时的脸,终于绽开了花,开始对这个新人刮目相看。

其实,能把戏出色地拿下来,赵媛媛靠的不仅仅是运气。她平时学戏刻苦,钻劲十足,加上聪敏颖悟,已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在看《桃花女》排演时,赵媛媛把女主角的一招一式、一腔一调都记在了心里,不但把戏词背得滚瓜烂熟,还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融会贯通、巧妙施为。《桃花女》的成功对赵媛媛的意义在于,它是第一个机遇,早早地为这位才艺俱佳的女孩打开了幸运之门。

很快,崭露头角的赵媛媛用天赋和努力在舞台上站稳了脚跟。在《状元女与博士郎》、《富贵图》、《柳暗花明》、《山乡情悠悠》、《公主与皇帝》、《泪洒相思地》、《桃花女》、《打金枝》、《审婿招婿》等黄梅戏名剧中,赵媛媛都担纲主要角色,充满自信地用角色说话。安庆是黄梅戏之乡,名角云集,观众口味也很高,对演员来说既是幸福,又是挑战。不过,赵媛媛相信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问题在于能不能主动去把握。

探索,探得一块成功天地

好多年过去了。赵媛媛从一个只求流畅演完每一出戏的清纯少女,成为了一位演艺成熟、善于思考的名角。她渴望自己提高编导演出水平,渴望塑造几位气质高雅、性格复杂、适合发挥的人物。她觉得,这对自己的戏剧美学追求是极为重要的。

1990年,赵媛媛再次踏上学艺之路,进入中央戏剧学院研习话剧表导演艺术。话剧的浸润,大师的启发,为赵媛媛开启了一扇又一扇艺术之窗,让她的眼界更宽阔,思维更深广。她尝试着将多种表演形式、艺术门类加以熔炼,从中提取精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有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

赵媛媛较为满意的是在《富贵图》中饰演尹碧莲的经历。这是一出由晋剧移植过来的古装剧,融入了赵媛媛对角色精雕细琢的思考和创造性发挥。她将晋剧特有的程式动作规范、细腻到位的特点有机地融入黄梅戏中,唱念做舞别有风味。凭着对尹碧莲这个角色的创造性演绎,赵媛媛在1995年第二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上荣获金奖。

金牌加身的赵媛媛并不满足于此。她相信幸运可遇,也可求。

赵媛媛深知,好的编剧和导演能真正从演员的特质条件出发创作剧本,写出最适合演员艺术理念、表演方式的作品,使角色更为生动感人。作为演员,演出经典固然重要,但经典特有的限制常使演员难以作出原创性的发挥。赵媛媛觉得“量身定制”是一个求新、求变的好方法。

于是,有了那羽蔚然开屏的孔雀,向东南方的上海翩跹飞来、飞来……

开屏,开出一场绚丽风景

黄梅戏《孔雀东南飞》是赵媛媛邀请著名剧作家罗怀臻和王安庆执笔,国家话剧院导演查明哲执导的大戏。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动人故事本就起源于安庆,用安庆的黄梅戏来演绎这个故事,是顺理成章的事;而面对大量当代观众,运用创新的理念和手段充实丰富传统程式,也应是顺理成章的事。请出这几位对戏曲传统作出过突破性发展的名家,可见赵媛媛对传统求新求变的决心。从素材寻找开始,赵媛媛全方位地参与了这个“很适宜用新形式来表现的老故事”。

《孔雀东南飞》的音乐,既有浓厚的黄梅戏韵味,又蕴藏着现代动感。和声的运用表现“洞房”之夜夫妻和婆婆三人在一间房内的内心独白,大胆而富有创意。原本很难在舞台上表现的戏剧语言,通过打击乐、鼓声的渲染,伴以演员夸张的肢体语言,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新的审美之窗。

《孔雀东南飞》的台词,被赋予了更为强大的功能。甚至在整整一幕戏里,全然没有唱段,都是台词对白。改变戏曲以唱为主的传统表达方式,用话剧对白直接诠释心灵间距离的遥远,这在戏曲舞台上是十分大胆、极为罕见的。最初,赵媛媛担心这种类似话剧对白一用就是一整幕,观众是不是能接受。然而在该剧首演的三场里,看着观众凝神静气地看完这一整幕戏,赵媛媛心中有了底――这种新方式成功了。

《孔雀东南飞》至今已演出近百场。赵媛媛希望这出融入其他演剧理念和表现方式的黄梅戏,也能得到上海观众的欣赏和喜爱。去年来沪演出前,《孔雀东南飞》又经过了多轮修改,赵媛媛对刘兰芝的人物塑造更丰满立体,对内心的挖掘也更深刻。

和剧中人物的气质相通,是赵媛媛演好刘兰芝的内心助力。“古诗给我们留下的思维空间之大,往往出乎想象。如果能做到与刘兰芝心气相联,就能充分丰富人物的内心和行为,然后再以舞台手段加以再现。”

不过,这样做需要演员极大的情感投入和极强的表现张力。作为全剧的核心人物,刘兰芝有90%的时间都在台上或说或唱;加上话剧、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综合运用,让赵媛媛几乎每次都耗尽了所有。然而,挑战只能激发赵媛媛的潜能。当文静恬淡的刘兰芝终于压抑不住自己时,赵媛媛的演唱厚积薄发,一泻千里:“累累累,仰问苍天,刘兰芝何罪之有!”将全剧推向了巅峰,令人动容而潸然泪下。

虽然这出堪称“前卫”的黄梅戏引起了业内外的争议,但大家对赵媛媛的表演都给予了一致褒扬。作为唯一一出在2003年中国戏剧节上应观众要求加演的戏,赵媛媛凭借对刘兰芝的出色演绎荣获了当年优秀演员奖,次年又获得戏剧梅花奖。

做人,做一个踏踏实实的人

作为一位经历了二十多年摔打的演员,赵媛媛对黄梅戏的热爱和执著早已从舞台上浸透到了她的生活中。生活中的赵媛媛是个“无趣”的人,除了唱黄梅戏,平时也就是唱唱民歌,其他别无所好。有人曾问她,如果哪天你不唱黄梅戏了,会去干什么呢?她偏着头想了半天,才笑着说:“你把我问住了,我可从来没想过这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