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技术论文范例6篇

云技术论文

云技术论文范文1

1改变图书馆建设的方向

真正的云计算的数字化的图书馆,可以解决图书馆信息资源匮乏的问题。因此,图书馆必须改变与当下重视典藏,轻视运用的局面,改变传统的重视硬件轻视服务的现状,因为云计算首先弱化了书刊价格上涨引起的新入藏文献数量下降的困境影响;再者我们说云计算技术的运用改变了当前图书馆相对单一的文献存储介质的状况。其次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及读者本身需求的变化,云计算技术可以根据文献的利用情况,统计分析出图书馆典藏文献的利用结果以及读者需求,从而完善图书馆的典藏文献。最后云计算可以增加读者利用网络图书馆的几率,增强文献资料的利用率。

2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服务技术的创新

从图书馆的业务影响上看,服务理念和方式的会有很大的变化发生。原始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提供商越来越多地转换服务,实现双重身份的转换,一方面,作为信息提供者,他们将信息资源包给云计算的服务商,然后利用虚拟的云技术给读者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全面的信息服务服务手段。换一个角度来说,作为使用信息的人图书馆人员和一般维修人员都有同样的信息需求,一旦他们产生需要的话,可以用手机,电脑等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任何信息有关的“云”服务。从对图书馆的技术影响上来看,云计算提供了更多意义的互联网内涵,并依靠互联网来改变图书馆服务模式。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是安装在客户端或数据库上运行,但云计算更多的是利用互联网服务进行。

3实现更大程度的“整合”与“共享”,提高图书馆服务能力

云计算的硬件和软件应用程序发生了改变。硬件方面,其改变的优势特点是云计算的海量存储,从而为一个信息资源库“整合”和“分享”提供了可能,为专业图书馆的特藏建设消除因为差异以及其他建筑特色的规模所致的优劣之分。在“云”这个统一的信息存储,提取速度的服务模式之下,我们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图书馆都可以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然后各个地方的图书馆可以用信息资源云,进行资源的共享。所以对于高校来说,既然云提供了高速的计算能力,高速的传输速度,优质的服务,那么这无疑会给高校的图书馆带来技术与能力上的更新。

4云计算系统在高职院校图书馆中的应用

4.1云计算系统在国内高职院校图书馆中的应用。根据国内学界的研究运用,我国的云计算系统比国外稍晚,目前还处于一个理论研究的阶段,距离运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而国内关于云计算和图书馆的研讨会也充分地表明了当下我们已经开始重视云计算机的发展,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表明,云计算系统必将对我国的图书馆数字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可喜的是我们国家已经基本建成了CALIS云服务平台的框架,在全国部分高校中也建立了分布式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利用云计算平台,我们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更人性化的服务,从而进一步提供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减轻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负担。读者只需要运用一个云计算端的链接即可获得自身需要的信息,方便快捷,高效运行。

4.2云计算系统在国外高职院校图书馆中的应用。1991年,外国第一个开放性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产生。该图书馆的目标定位是小型的学校图书馆或者专业化的图书馆。自动化的图书馆系统的产生为后来各种大型应用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之后在2006年亚马逊推出了弹性云计算EC2服务,该服务是为各种组织机构定制的,内容也大多是关于存储服务以及计算资源服务两个方面。当下亚马逊的云计算服务已经取得了广泛应用,很多大学的图书馆都是利用亚马逊提供的云计算服务,比如哥伦比亚大学。此后被学界赞誉为最有影响的莫过于OCLC将“基于云”的概念服务引入了图书馆的系统中,对于图书馆界来说,这也是第一个专业的云计算服务系统,为了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5结束语

云技术论文范文2

(一)设计教案、学案、课件,录制教学视频

根据授课进度,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提前一周全体备课组组员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可能在哪些地方出现问题,哪些地方需要强化,哪些地方学要重点练习来设计教案、学案和课件。根据重点、难点、易错点,录制精讲视频上传到“优教云”服务平台。

(二)学生自主学习

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学生可以预习教材,也可以利用优教云平台学习教师做好的教学视频或者课件。然后,通过优教云智慧平台,完成课前预习自测,优教云平台评分系统立即对答题情况进行评判反馈。

(三)制定个别辅导计划

教师通过优教云平台的评分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进度、难度,制定个别辅导计划,使课堂教学重点落到实处,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课中五环节

(一)合作探究

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常常需要教师在全班布置探究任务讲清规则,学生小组长组织讨论,分配任务,小组集思广益,代表发言,造成探究时间长,学生个性不能体现。优教云创造了一对一的环境,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无缝隙连接,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成为现实,增加了团队之间的交互频率,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质效,学生由被动的客体转变为积极的主体,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释疑拓展

引导组织学生读议讨论,把课前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说出来,学生互相讨论解答,答不出来的或答不完整的,再由教师讲解补充,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正确完整的知识。整个课堂释疑过程,多数由学生“画龙”,教师“点睛”。这一教学步骤的持续深化,可逐步培养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自学习惯和科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学生就为课堂教学的“演员”,教师则变成课堂教学中的“导演”,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三)巩固提升

教师通过优教云平台的同步练习功能下发作业、学生用平板电脑提交作业,系统自动批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学生答案的正误、交作业的数量和质量能够及时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反馈对掌握不熟的知识点进行及时有效的讲解和处理。这种功能对学生的作答反馈十分快捷方便,教师可以根据反馈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授课的针对性,这是优教云教学最为突出的优点。学生提交作业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在平板电脑上用输入法直接输入,可以将答案写在纸上,然后拍照片上传,可以发录像或者声音文件,收发作业非常迅速,整节课效果和节奏都比较高。

(四)自主纠错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剪裁好的衣服板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儿童。”教师通过云端把学生的作答下发到平板,对于不同的认识,组织学生讨论,甚至辩论。先听听学生的“错理”,让学生在叙述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例如,在平面几何中,讲解与三角形有关的知识时,有些学生坚持认为“边边角”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而几个学生用几何画板作出符合条件的多种三角形,然后几个不同色彩的三角形在鼠标的控制下,通过旋转、平移、翻折等一系列的模拟过程,形象生动地描述图形全等的内涵,找到了错因,也便于学生观察理解。

(五)课堂小结

云技术论文范文3

随着测量速度的提升,测量形式也由量变引起质变,由单点测量革命性的进化到面测量阶段。数据也由少量的特征点的数据升华到海量数据的点云阶段。从硬件方面来说,1995年Cyrax推出世界上第一个点云获取的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原型产品,当时点云获取速度100点/s;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最新一代的产品中,扫描仪的点云数据获取速度达到100万点/s。从软件方面来说,随着硬件的提升,点云数据量急剧膨胀,如何浏览、处理、分析和展示海量的点云,成为软件研发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如何在点云中提取需要的信息并最终以成果的形式加以呈现,是点云技术运用的关键。点云处理软件的研究,也是逆向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目前,通用的成熟的点云处理软件,主要包括Polyworks,Geomagic等。

2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点云的应用

建筑文化遗产负载着历史与文化信息,总是以各种形式各种载体体现在现实空间之中。建筑文化遗产不是永存的,随着岁月的变迁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建筑文化遗产会慢慢消逝。尤其是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急剧变化,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原有的建筑遗存消失的速度大大加快,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发掘和保护,则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消逝。而给建筑文化遗产建立档案尤其是数字档案,无疑是保护工作的重要的一个前期环节。随着科技的进步,给建筑文化遗产建立数字档案的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点云作为一种新的测量技术,又被称作“实景复制”,是一种非常适合建筑文化遗产的技术手段。点云技术应用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有如下优势:首先,非接触的数据获取方式,在不触及文化遗产的条件下进行保护研究,从而减少保护干预中的不必要破坏,提高复原遗产古貌的准确性;其次,扫描速度快,获取数据的外业工作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强度,减少了重复测量的次数,节省了人工;第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的数据精度高,减少了传统人工获取数据的偶然性误差;第四,改变了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无需搭建脚手架,直接在地面获取完整数据,提高了工作安全性;第五,数据记录全面翔实,且展示成果多样。由于点云技术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具有上述独特的特性,因此自2000年以来,点云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国内的一些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实践之中。代表性的有麦积山石窟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颐和园标志建筑———佛香阁精细测绘、中国古建筑精细测绘———晋祠圣母殿精细测绘、中国古建筑精细测绘———山西万荣稷王庙、山西平遥镇国寺天王殿与万佛殿精细测绘、北京先农坛太岁殿古建筑精细测绘、武当山南岩宫两仪殿精细测绘与三维建模技术研究、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建模技术研究及在故宫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国家测绘局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另外,长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乐山大佛、佛光寺、普乐寺、宁波保国寺、开平碉楼等一批国内的历史建筑、石窟、寺庙等建筑文化遗产,都有了点云技术的运用[2~5]。

3点云的精度

作为基础数据,点云的质量直接影响后期处理的成果的精度。点云的精度一般包含了单点测量精度、角度精度、表面模型的精度、标靶的精度、双轴补偿器的精度等。国内学者对于扫描仪的精度指标,已经有了一些探究[6~8]。其中,前三者与数据获取的硬件设备紧密相关;而模型表面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软件的算法。距离精度是指沿着激光发射装置和被测物体的连线的方向上,测量值和真值之间的偏差。点位精度是指垂直于激光发射装置和被测物体的连线的方向上,测量值的与真值之间的偏差。距离精度和点位精度,统称为点云的范围噪音。范围噪音与数据获取的硬件设备的精度直接相关,也与外界环境,比如温度、气压和被测物体本身的反射率相关。并且,由于激光测量的误差始终存在,决定了范围噪音随着硬件技术的提升只能尽可能的减小,不能完全杜绝。图1显示了同一个被测物体(横线代表被测的墙面)的高范围噪音和低范围噪音的数据,其中的小圆点代表了点云数据中的一个点[9]。需要强调的是,范围噪音是一个基于单点测量的精度的概念,它是多次重复测量的单点精度和重复性的度量,不是整体点云的绝对的准确度。这里需要引入一个描述点云的处理结果精度的概念:模型表面精度。所谓模型表面精度,是指利用软件对点云中的大量的散点进行统计分析后,建立表面模型,得到的模型与真值之间的偏差。以图1中的两个数据为例,分别对两个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模型之后,拟合出来的模型平面将非常接近。并且拟合出来的结果与真实墙面之间的偏差要大大小于范围噪音。也就是说,由于模型表面精度是对大量散点统计计算后得出的结果,因此其比范围噪音在数值上更小,也即模型表面精度要优于范围噪音。模型表面精度与点云的质量有关,也与软件中的算法有关。

4点云的数据处理

点云作为基础数据,记录了目标对象的坐标信息、反射率信息和纹理信息。而对点云的处理,主要分为色彩的处理、点状和线状特征的提取和体特征的提取。点云作为客观世界的真实记录,色彩还原是基础的步骤。原始的点云数据一般都是单色或者假彩色。单色是给点云赋予了单一的色彩,而假彩色则是根据一定的规则,比如点云中点的反射率的强弱(返回激光与出射激光之间的能量比值)或是点的高度,有规律的赋予每个点彩色信息。对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而言,一般需要还原为真彩色的点云数据。通常,采用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记录下真实的色彩和纹理,通过软件,进行纹理映射,将点云还原成真彩色。对于点状和线状特征的提取,一般在现有的点云处理软件都可以实现。点状特征比较容易提取,可直接在点云中捕捉。线状特征可直接通过捕捉关键点生成,也可通过软件中的一些算法实现。比如利用徕卡的基于CAD的CloudWorx插件,可在CAD中打开点云数据,进行切片处理,得到的点云切片可通过软件自带的拟合功能,将直线、圆、弧段等线状特征通过计算自动拟合生成。对于体特征的提取,如果对象是规则的几何体,可通过点、线、平面、柱体、台体、球体等或它们的组合加以实现。而对于建筑文化遗产中的非规则对象,特别是中国古典建筑和雕塑等对象,其表面是复杂曲面,无法通过规则的几何体进行表面建模,就需要专门的软件进行体特征的提取。这类软件主要有Polyworks和Geomagic等。其方法是通过一定的算法,构建对象表面的三角格网,从而形成对象的表面模型。再通过专门的虚拟现实软件,比如3Dmax或Skyline等展示平台,可以将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展现。图2显示了点云技术对一座钟亭的数据处理流程和成果形式。

5成果形式

点云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成果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1]:

5.1原始点云

点云数据是实际物体的真实尺寸的复原,是目前最完整、最精细和最快捷的对建筑文化遗产现状进行档案保存的手段。点云数据不但包含了对象物体的空间尺寸信息和反射率信息,还可以精细的保留对象物体的纹理色彩信息;结合其他定位仪器可以将整个对象数据放置在一定的空间坐标系内。通过点云处理软件,我们可以在点云中实现漫游、浏览和对物体尺寸、角度、面积、体积等的量测。彻底替代了传统的用皮尺测量的方法,直接将对象物体移到电脑中,利用点云在电脑中完成传统的数据测绘工作,是完全地将实景复制到了电脑中。

5.2线画图件

作为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建筑文化遗产的成果之一,是各种的线画图件,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等。这些图件可以表示建筑物文化内部的结构或构造形式、分层情况,说明建筑物的长、宽、高的尺寸,地面标高,层顶的形式,门窗洞口的位置和形式,外墙装饰的设计形式和各部位的联系、材料及其高度等。利用点云数据,在CAD中使用基于CAD的点云处理插件,可以方便的做出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图和正射影像图。不但制图速度大大提高,也提高了制图精度,还大大减少了外业人员的工作量。

5.3网络

利用各种点云软件和三维展示平台,扫描的点云可以在互联网上,让远端用户通过互联网有如置身于真实的现场环境之中。的点云不但可以网上浏览,还可以实现基于互联网的量测、标注等。有利于数据共享和现有文物的网上展示。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宜长期向公众开放的文物景点,通过网上的彩色点云数据,可以满足公众的网上虚拟浏览的需求。

5.4数字化模型

点云技术比较适用于建筑文化遗产中的古典建筑、古墓葬、石窟、佛像、雕塑等的虚拟再现。扫描获取的数据可以利用专门的点云处理软件进行建模,构建表面格网模型,再通过纹理映射或是导入到其他三维软件中进行纹理贴图,最终得到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的模型。

5.5建筑文化遗产的视频资料

结合点云处理软件的空间漫游和电影动画制作功能,在扫描后的点云中设置漫游路径,可以实现有如真实空间中的漫游效果。通过点云处理软件自带的记录功能,可以将漫游过程录制成视频文件,这是虚拟漫游的很好的工具,也有利于作为成果进行保存、宣传和展示。

6研究和应用探讨

云技术论文范文4

1分布情况

青海云杉主要分布于青海(都兰县以东、西倾山以北)、甘肃(河西走廊及靖远、榆中、夏河、卓尼、舟曲)、宁夏(贺兰山、六盘山)及内蒙古(大青山)等海拔1600~3800m地带。在青海水平分布广阔,东起祁连山东段的民和,西至乌兰,横跨经度4°15′,宽约380km,北由祁连山南坡的祁连,南到阿尼玛卿北麓的玛沁,纵穿纬度4°05′,长约450km。在青海的天然森林中,青海云杉的面积达9.33万hm2,林地面积约占全省针叶林总面积的40%,蓄积量1200万m3,是天然乔木林中面积和蓄积量最大的。到目前,青海云杉人工营造的面积已达1.4万hm2,蓄积量达10万m3。

2特性特征

2.1生物学特性

青海云杉为常绿乔木,树高可达25m,胸径可60cm,树冠呈圆锥状,灰蓝绿色,冠形优美,树皮鱗状开裂;1年生嫩枝初期淡绿黄色,后期呈粉红黄色或粉红褐色;叶四棱状条形,微弯或直,长1.2~3.5cm,宽2~3mm,先端钝,或具钝尖头,横切面四菱形,四面有气孔线;花单性,花期4~5月,雌雄同株;球果圆锥形、圆柱形或长圆状圆柱形,下垂,长7~15cm,径2~3.5cm,种子长约3.5mm,幼果紫红色,球果9~10月成熟。

2.2生长特性

青海云杉耐寒、耐荫、耐瘠薄,生长缓慢,适应性强,在凉爽和叫湿润的高山气候及微酸性土壤环境中生长良好,抗风力差,忌水涝,可耐-30℃气候。在水源充足和土壤肥沃的条件及环境里生长迅速,在山地暗褐或褐色针叶林土上生长良好。幼年稍耐荫,长大后喜光,钱根生树种。球花单性,雌雄同株,花期4~5月,球果9~10月成熟。喜寒冷潮湿的环境,多在海拔1600~3800m的山地阴坡和半阴坡及潮湿谷地,常在山谷与阴坡组成单纯林。散生或孤立树,生长不良。

3育苗技术

3.1育苗技术种子采集

在青海省海南州天然林区,青海云杉种子多在白露前7~10天成熟(当云杉果由绿色变为黄褐色时证明种子已经成熟),采种母树最好选择30~50年生的生长健壮、干形优良、无病虫害的植株。采回后的球果,应立即在种子场散开晒干,每日翻动数次,至鳞片松驰张开种子脱落,用铁钗抖落籽粒。经风选,去杂物,将纯净种子晾干,放置在阴凉、干燥的贮藏室内备用。

3.2育苗技术圃地选择

根据青海云杉的苗木生物学特性,育苗地应选择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水源方便、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土壤或轻粘壤土上为宜。不宜选低洼、土壤粘重、排水不良、低洼积水、害风风口等地方和盐碱地育苗,否则苗木生育不良,易遭病害。

3.3育苗技术土壤处理

选择好的圃地,于上年秋季用四轮拖拉胁新亍深翻至30cm,并捡净草根、石块。结合整地每667m2施用硫酸亚铁20kg,3911和甲基异硫磷各1.5kg进行土壤处理。

3.4育苗技术整地作床

苗床采用平床,床宽2.5m,长20m,埂宽30cm,高30cm,要求床面平整。每667m2施用腐熟羊粪5000kg,磷肥60kg,均匀施入床面后深翻30cm,床作好后充分灌水,待不沾工具时,细致浅翻耕,达到床面平整,土壤疏松、细碎。

3.5育苗技术种子催芽

一般种子在播种前10~15天进行催芽处理,用30~40℃的温水浸泡1~2昼夜,水选种子,去除秕种等杂物,用0.5%的硫酸铜溶液浸种30min,冲洗数次,然后混沙堆放催芽,注意每天搅拌数次,待30%左右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3.6育苗技术适时播种

在青海省海南州以春播为主,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宜。采用条播方式,按播幅15cm,行距10cm开沟播种,要求开沟平整均匀,沟深1cm,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用消毒过筛后的腐殖土和细沙按1:3的比例拌匀后覆盖。覆土厚度1cm,然后用木磙适当压实,使种子与土壤充分密接,播种量为15~20kg/667m2。

4苗期管理

4.1覆盖保护

播种后立即用消过毒的芨芨草覆盖苗床,并及时洒水,保持苗床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待大部分幼苗出土后,分批撤除覆盖物,并在撤除覆盖前架起荫棚。

4.2搭棚遮荫

待苗木大部分出土,即打桩绑架,将遮荫网搭在架上,采取上方遮荫,荫棚离地面1.5m,其透光度30~40%较好。

4.3预防霜冻

应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采用熏烟、灌水或覆盖的方法进行积极预防。

4.4疾病防治

青海云杉苗易染立枯病,故苗木出土后,要每隔4天喷施一次波尔多液或浓度为0.3%的硫酸亚铁溶液,或用1000倍液敌克松喷雾,灌根900g/667m2,灌后用清水喷雾,以利药液渗透苗木根部,硫酸亚铁喷雾后30min内必须用清水洗净苗木上的药液,以免发生药害。

4.5除草松土

一年生的青海云杉苗,幼嫩细弱,除草是很关键的一环。只要苗床上发现有杂草,应及时拔出,拔草要彻底干净,同时要保护苗木,不得使根系受损。为提高土壤温度,一定要趁墒松土,

4.6越冬管理

如夏季管理较好,到秋季苗木可木质化。越冬比较容易,但均需冬季防寒,即10月中旬,用消过毒的草帘进行覆盖。翌年4月下旬,野草返青时,揭帘去草,应先揭帘4~5天后,再分两次去覆草,二次去草宁迟勿早以防春寒。

5苗木出圃

云技术论文范文5

1.1建设思路

为了提高选煤厂的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借助当前发达的工业以太网络技术、3G无线网络技术和射频识别(RFID)技术,采用云计算的软件架构,建立一套集设备管理、调度管理、工艺流程管理、煤仓管理和云计算中心于一体的选煤管控平台,从而实现选煤厂的高效管理和自动控制。

1.2总体架构

根据选煤厂的生产实际流程,设计的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选煤管控平台分为设备管理、调度管理、流程管理、仓储管理和云计算中心5个功能子系统。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选煤管控平台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1)设备管理主要负责对选煤厂内涉及的生产设备进行管理,包括设备的维修、维护以及设备档案的管理。(2)调度管理主要负责对调度选煤厂内的一些设备和人员进行管理,并通过大屏幕显示各流程环节中的工作进度和设备状态。(3)流程管理主要负责对选煤工艺流程进行管理。(4)仓储管理负责对选煤厂内煤仓进行管理,煤炭从矿井通过运输工具输送到受煤仓以及成品煤从选煤厂的煤仓运往装车目的地都要依赖该系统,该系统通过射频识别(RFID)技术实现煤炭的自动入库。(5)云计算中心作为本平台的一个基础子系统,其他各子系统的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等占用资源过多的行为都会转发给云计算中心进行处理,同时云计算中心由于其分布的网络结构,使得在某一计算存储节点或者存储节点失效的情况下,云计算中心依然可以为其他的子系统提供计算和存储服务。

2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2.1设备管理子系统

设备管理子系统负责对选煤厂的生产设备进行管理。该子系统包含以下4个功能模块:(1)设备注册。该模块负责对选煤厂所涉及的选煤生产设备进行注册,以方便后续对这些设备的数字化管理,注册信息应该包括设备及相关零配件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服役年限、检修周期以及设备的类型、型号、额定功率、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等信息,以方便企业相关负责人全面掌握设备的详细信息,并适时安排检修任务。(2)设备检修。该模块负责设备及其相关零配件的检修管理,按照设备注册录入的设备信息,该模块自动安排检修任务,并按照设置日期提前发送给相关的检修人员和相关负责人,提醒某一设备或零配件何时需要检修,防止由于人为的疏忽而导致的设备故障以及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该模块可通过3G无线网络和工业以太网向相关人员的移动终端设备和系统邮箱发送提醒信息。检修人员通过该模块的记录检修结果,并通过3G无线网络和工业以太网向指定的一个或多个上级主管负责人发送检修结果,同时通过云计算中心子系统的云存储模块进行系统级的存档,以方便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查找。该检修结果包含具体的检修人员姓名、检修时间、检修设备名称、检修结论以及相关检修人员的上级主管人员等信息,方便明确相关责任。(3)设备状态。该模块负责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由各生产设备通过现场控制总线系统和企业的工业以太网络反馈当前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和周边的环境参数,相关负责人可预先按照异常的参数对异常类型进行分级,并设置相应的提醒级别,比如提醒的级别可分为提示、警告以及危险等。相关负责人可灵活地决定哪些级别的提醒信息需要报告,该模块按照这些预先设置将符合要求的提醒类型信息通过3G网络发送到相关负责人的移动终端和系统邮箱,并可按需将这些信息同时发送给相关上级主管人员。所有提醒的信息默认情况下都会发送到调度管理子系统的显示管理模块。(4)档案管理。该模块负责对选煤厂各生产设备进行建档,档案信息除了包含设备的注册信息外,还需要包含设备所属部门、设备的直接负责人和其上级主管负责人以及负责设备维护的相关人员,同时还包含设备的最近一次维护信息和设备的下次维护日期等。档案管理共享设备检测和设备检修模块的相关信息,保证3个模块数据的同步,同时还接收来自调度管理子系统的设备调度模块发来的调度请求信息,相关负责人通过该模块按照调度请求编辑设备的相关信息,并将调度的相关信息反馈给调度管理子系统的设备调度模块。

2.2调度管理子系统

调度管理子系统一方面负责从选煤厂总体上对生产资源和相关人员进行调度,实现宏观上的统筹生产;另一方面通过企业内的工业以太网络和现场总线系统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并可实时地显示各生产设备的生产状况。该子系统包含以下4个功能模块:(1)设备调度。该模块负责从总体上调度选煤厂的相关生产设备,级别较高的相关负责人可以通过该模块向所属相关部门调度相关生产设备,而后该模块会向所属该设备的各级相关负责人发送调度信息,这些信息通过3G无线网络和企业内部工业以太网分别发送到相关人员的移动终端和系统邮箱。同时向云计算中心发送调度信息存储信息请求,请求信息应至少包含所调度的设备、调度请求人员、调度前设备所属部门、调度后设备所属部门以及调度请求的发送日期、接收日期和最终完成日期。各级相关负责人接到调度请求信息后安排设备的调度工作,并根据调度任务实时更新调度进度,以方便上级主管负责人能从总体上实时掌握设备调度的进度,以方便后续工作的开展。(2)人员调度。该模块负责从总体上调度选煤厂的相关工作人员,级别较高的相关负责人通过该模块向所属相关部门调度相关的工作人员或者整个工作小组。调度信息通过无线3G网络和企业内部工业以太网发送到各级相关的负责人和被调度人员的移动终端和系统邮箱。人员调度分为临时调度和永久调度,临时调度需要提供调度的开始时间和计划结束时间,这些调度信息只在指定的范围内发送,这个范围可由发起调度的人员指定。永久调度则只需提供调度的开始时间,调度信息默认情况下发送到调度发起人所负责的整个部门。另外如果被调度人员名下有所负责的生产设备,该模块会向调度发起人询问是否同时发起设备调度请求信息。上述的这些调度信息都会向云计算中心发起云存储的请求信息。(3)显示管理。该模块负责接收各模块发送的显示信息,并按预先设置的要求实时显示这些信息,一种比较典型的情况就是接收来自设备管理子系统中设备状态模块发来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该模块通过图和表相结合的形式向相关人员展示这些信息,图中包含了选煤厂整个工作流程示意图,并将各生产设备和生产环节对应起来,实时显示当前的工作状态。相关负责人通过示意图可以对当前的整体工作状态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如果想了解某一个设备的工作状态,可以在终端上点击设备所在生产节点,则该模块会以表的形式展现该设备当前详细的工作参数和周边环境的参数。(4)指令管理。该模块包含自动指令管理、现场指令管理和远程指令管理这3种情况。自动指令管理是指相关负责人按照一定模式设置生产流程的工作流,该系统按照设定的工作流在各设备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自动执行相关的指令,这种情况的优先级最低,其它两种情况都可以随时中断并接管设备的控制权;现场指令管理的权限最大,它可以中断当前设备正在运行的所有指令信息,并强行接管该设备的控制权。指令管理还包括向设备发送的任何指令同时也会向云计算中心发送云存储请求信息,以便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能快速找出原因;远程指令管理通过企业内部的工业以太网络和现场总线系统实现对各生产设备的远程控制功能,相关负责人通过该模块可接管设备自动运行的控制权限,并手动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这种情况的优先级高于自动指令管理但低于现场指令管理。

2.3流程管理子系统

流程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对选煤工艺流程的管理,对于一些成熟的选煤流程,该子系统提供了流程模板的功能,使相关的操作人员可以快速的组织选煤流程。该子系统包含以下3个功能模块:(1)流程注册。对于一些成熟的选煤工艺流程,该模块可以生成一个流程模板,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原煤的种类和成品煤的要求设计整个选煤工艺流程,并将这些信息录入该模块,生成一个流程模板。该流程模板会向云计算中心发送云存储请求并将该模板存入该平台,以方便在后续工作中引用。(2)流程选择。操作人员通过检索已经注册的流程模板,根据需要选择适合当前任务的模板来开展选煤工作,流程模板的引入在理论上实现了选煤厂的自动化运行。流程模板选择后,该模块则会按照流程的工艺要求按需向相关的生产设备发送指令控制信息。通过流程模板来进行生产作业的指令都属于自动指令管理的范畴,考虑到生产设备所处环境的复杂情况,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这种指令的优先级别设置为最低。(3)流程进度。该模块实时获取各流程的进度情况,并将这些信息发送到调度管理子系统的显示管理模块中进行显示。

2.4仓储管理子系统

仓储管理子系统负责对受煤仓和成品煤仓进行管理。该子系统包含以下3个功能模块:(1)煤仓注册。该模块负责将煤仓的信息注册到该平台中,这些信息包括煤仓的位置、煤仓的类型、煤仓的唯一编号以及煤仓的设计容量等信息,该模块向云计算中心发送云存储请求,并将这些信息存入平台。(2)煤仓统计。该模块负责实施显示当前煤仓的存储状况,以方便相关负责人根据当前煤仓的存储状况来合理安排后续的生产计划。(3)煤仓称重。通过射频识别技术,每个煤仓入口和出口各有一台阅读器和电子地秤,当有煤炭运输车辆经过这里,阅读器读取运输车辆所携带的射频卡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运输车辆的车牌、车辆的重量以及车辆所属部门等信息,电子地秤自动获取车辆的实际重量。该模块根据这些信息自动计算当前车辆所载煤炭的重量,同时根据煤仓的类型来自动计算当前煤仓的煤炭存储量,并连同射频卡的信息和当前日期一并通过云计算中心存储平台,以方便日后的检索。

2.5云计算中心子系统

云技术论文范文6

作为基层档案室的指导和管理部门,区县档案局在档案室信息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区县档案局搭建辐射整个区县内各基层单位档案室的社区云名至实归。社区云具有四个特点:1.区域型和行业性。2.有限的特色应用。3.资源的高效共享。4.社区内成员的高度参与性。区县档案局可以借鉴深圳大学2011年搭建的国内首个社区云服务平台进行区县档案社区云服务平台的建设,搭建以云主机、云存储、云数据库为主的IaaS服务,结合社区内的基层档案室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共性,整合社区内网络互连优势和技术,提供一系列服务内容。例如基层档案室自助建站、档案公开信息查询、档案工作视频会议、不档案资源上传下载、档案工作线上指导、档案工作宣传平台、档案继续教育线上授课等具有档案工作鲜明特色的SaaS服务。并借由这一平台对区域内各基层档案室进行统一管理和服务,实现面向社区内基层档案室需求的云计算服务模式。

二、以私有云技术搭建基层档案室信息服务平台

在高度提倡加快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今天,私有云技术至关重要。目前,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数据一般存储于中心机房服务器和个人计算机中。储存于服务器的数据一般采取磁带脱机备份方式确保数据的物理安全。但是个人计算机数据备份会由于人为或移动介质出现问题等因素丢失甚至泄密,档案信息安全始终存在隐患。有别于公共云全开放平台,私有云能够有效地提供可靠、安全和高速的资源存储、整合和监控技术。作为企事业单位私有档案信息服务平台,私有云不会因为市场需求、技术支持、公共服务器不稳定等企事业外部因素的重大干扰而造成数据丢失甚至停止使用,可以有效地保护企事业单位档案信息数据的安全与稳定,从而有效提升数字化档案室的建设与管理水平。此外,在私有云技术支撑下数字化档案室可以强化内部信息资源管理、利用、共享、加密和备份等功能,如遇到突发事件可以作为重要应急措施之一,最大限度恢复档案工作。

三、社区云与私有云的交互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