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美文欣赏范例6篇

伤感美文欣赏

伤感美文欣赏范文1

为了这一目标,同时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更进一步感受艺术的共通性。我探索设计并尝试了一节以西方音乐为主的音乐与美术作品相互结合的《音画艺术欣赏课》。通过实践的教学,让我有以下的感受。

一、 提高兴趣,丰富情感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若即若离又水融,如胶似漆又泾渭分明。如果在听觉艺术中融入视觉艺术,就更能够提高听觉的兴趣,丰富情感的体验了。

例如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中要欣赏巴赫所创作的宗教音乐《马太受难曲》。整部作品是依据圣经中的耶稣受难过程所创作的,结构庞大、缓慢、悲伤;为了让学生能够提高欣赏的兴趣,同时耐心、不焦躁的欣赏作品,我将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画家马蒂亚斯·格吕奈瓦尔德的油画——“嘲弄基督”和“耶稣受难”与音乐同步欣赏。《马太受难曲》的第一分曲“来吧,锡安山的女儿们”是这部悲剧的开端,展示耶稣临行前被游行。油画《嘲弄基督》表现基督被捕后被兵丁们嘲弄毒打的情节,竭力描绘残暴与善良的对比。音乐与画面同步欣赏,在悲哀的气氛中,使人产生对为信仰而忍受拷打屈辱的基督的同情与尊敬。第72分曲圣咏旋律既“众赞歌”虽然在这里是耶稣死后所唱的,但在整部作品中出现过5次,是整部音乐悲剧的高潮。也正映照了依森海姆祭坛画的中心画面《耶稣受难》,暗淡的旋律与低沉的音调,与画面中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身体扭曲,手脚痉挛,被折磨得遍体鳞伤,令人毛骨悚然,久久难忘。音乐与油画同时展现着耶稣受难的极度痛苦和悲剧感。让学生不仅从听觉上,同时在视觉和情感上都给以强烈的冲击;同时体会作品中歌颂对人类的热爱和对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的追求。

又如,在欣赏古典主义典型音乐家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安魂曲》时,乐曲中由阴暗的主题到活泼的快板,由男生在粗暴的伴奏下合唱到女声优雅、充满希望的“请招我享善人永福” 合唱。让学生总是不能够更深入的体会情感。我结合了19世纪法国画家达维特所画的《马拉之死》与音乐共同欣赏。画面情景是马拉倒在浴缸里,鲜血正在从伤口中流出;但马拉长期患病,只能通过药水浸泡身体维持生命的人,在死时皮肤光滑,肌肉饱满,面部表情安详。无不体现古典主义的盛行期人们渴望寻求一种时代所需要的理想的英雄主义精神。通过这两个作品结合的欣赏,更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更加理解古典音乐中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展示人类即使到了生命的边缘任然有一种积极的乐观追求完美的心理。

二、相互融合,开阔视野,更进一步理解艺术的共通性

音乐与美术它们在反映生活,表现情感的同时,它们的联想是相互交错的,它们在发展历史、创作思维及审美上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甚至是相互借鉴的。音乐的音响与美术的画面在气韵上存在着异质而同构的关系,充分利用它们的共通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审美层次。

例如:在欣赏西贝柳斯创作的《芬兰颂》时,我结合法国画家籍里柯创作的《梅杜萨之筏》共同欣赏。这两部作品讲述的故事完全不一样。我充分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她们寻找到两部作品之间的共通性。学生们发现,《芬兰颂》表达一种受禁锢的人民所蕴藏的反抗力量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音乐中充满紧张的战斗场面,但又能从战斗呐喊中发展为一首颂歌。《梅杜萨之筏》描绘了一群处于生死挣扎中的人,他们一个推一个,直到最高处的人被高高举起,挥舞着一块红巾,它意味着生的希望。两部作品都展示人类对生的渴望,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更能感受到浪漫主义的音乐与绘画,都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地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

伤感美文欣赏范文2

关键词: 审美 音乐欣赏 美感培养

音乐欣赏,是指人能通过欣赏音乐进入音乐作品的意境,从而发挥想象感受美并陶醉在音乐的海洋里,与创作者一起品味作品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创作音乐的人都希望写的作品有很多人喜欢、欣赏,而欣赏音乐的人都想成为音乐作品的知音人,从而感受音乐带来的魅力和愉快的心情。但在现实欣赏过程中,其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一些优秀的作品往往少有问津,一些经典之作往往缺少共鸣,究竟原因何在呢?

世间万物,风景各异。然奇山异水,才会吸引众多游者领略欣赏。同样道理,一部音乐作品必须通过音响媒介,传达给欣赏者。只要作品真的存在美,就会被欣赏者喜欢。由此可见,创作与欣赏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如果学生有了科学的审美方法,但缺少作品的美因基础,最终难以达到欣赏的目的。如果学生听一些优秀作品甚至世界名曲时还无动于衷,或不得要领,就只能说明欣赏水平不高。

审美内容很复杂,无论其中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学生欣赏受限。一切热爱音乐的人大都喜爱欣赏,学生也都盼望能听懂音乐,从中品出一些味道。我在假定作品中确实存在美因基础的前提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讲究审美方法,成为高雅的欣赏者。我认为学生欣赏音乐时美感的获得和审美领域中的四方面因素有关。

一、与审美基础有关

欣赏一曲好歌,不是所有学生都能仔细感受,有的学生会随着优雅的旋律陶醉其中,有的则不屑一听甚至显得很厌烦,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由于学生审美基础的差异造成的。审美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思想境界方面:在生活中爱和恨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每个人都是以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立场观点欣赏音乐,但只有具备高尚的思想、科学的态度,才能从中获得美感,从而懂得欣赏。

2.生活经验方面:优秀作品的音乐形象都是从社会生活、民间风俗中提炼、概括出来的。对于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的学生来说,或者对作品表达的生活环境陌生,都很难产生共鸣,因而不懂得欣赏。尤其让学生欣赏充满戏剧性矛盾的西洋歌剧音乐时,由于缺少对歌剧情节的了解,更难以听懂音乐,更不要谈细细欣赏作品了。

3.音乐修养方面:欣赏音乐要具有一定的乐理知识,就好像要读懂书先要识字一样。音乐修养的内涵较丰富,如能识谱,有音高、调性感觉,懂得运用节奏、拍子,还有各种声音,如人声、各种乐器的音色,知道各种音乐语言和结构、体裁的特点,等等。只有具备了有关音乐知识,才有可能深入理解音乐。

4.心理条件方面:学生的审美心理其实都带有新鲜的、求不同的因子,标新立异的作品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反之,思想保守的人是绝不可能被那些新手法、新角度、新音调、新节奏所打动的。

学生要会欣赏音乐首先要有一定的思想境界、丰富的生活经验、全面的音乐修养和求新的心理条件等审美基础。

二、与审美反应有关

同一部音乐作品,有的学生听了之后非常开心,愉悦都写在脸上。有的听了之后很平静,有的半途而废、无精打采,有的甚至显得非常厌恶。这些截然不同的反应,与以下审美反应的三方面特征有关。

1.直觉方面:欣赏过程中的美感首先是凭直觉感觉,有的作品一听倾心。这种灵敏的直观性要靠平时丰富的知识和大脑记忆完成。当生动的音乐形象传入耳膜时,就会唤起早已储存的审美经验,产生直觉的美感。反之,没有丰富知识的学生,是不可能产生直觉的美感的。如有些学生听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时,引子还未奏完,反应迟钝,没有感觉到旋律的优美、动听,而兴趣乏乏。

2.感情方面:审美过程总是充满情感色彩的,一般都会随着旋律的起伏而表现出快乐或悲伤。感情丰富、对音乐变化反应灵敏的学生,能听出音乐的真谛;情感冷漠、对音乐高低、长短、强弱、快慢、明暗反应迟钝的学生,再优美动听的音乐也只能不动声色,毫无感慨。

3.目的性方面:欣赏音乐能够获得娱乐、休闲、陶冶情操、渲染气氛、背景衬托、身心健康等多种功能。每部音乐作品都有特定的表现功能,学生可根据具体的需求,有的放矢地欣赏音乐,犹如品尝一杯咖啡,让人回味,就会从中获得美感。如果不是有针对性地欣赏音乐,就会产生反感。

审美反应中不同的直觉性、感情性和目的性制约着对音乐作品的欣赏。

三、与审美过程有关

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审美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因为欣赏一部作品都会出现不同的感受,有的欣喜若狂,有的思绪万千,有的感同身受,身临其境,其实审美全过程大致经历以下阶段。

1.感知:当学生的听觉器官接触到音响时,便会产生感知。这种感知往往来自作品中新奇的音响、亲切的音调、生动的节奏、巧妙的结构。如初听《天路》时,就会被那种细腻抒情、典雅优美的民族风旋律所吸引,这是对作品的第一感知。

2.想象:欣赏音乐作品时,欣赏者头脑中进行创造性再现。音乐情景开启了学生的记忆,拨动了感情琴弦,突破了空间界限,发挥了想象,沉浸在美感之中,如痴如醉地在音乐作品的意境中翱翔。

3.共鸣:指欣赏者因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境界而产生的情感共识,是审美过程的最高阶段。表现出疯狂的倾倒、真诚的敬爱,随着音乐旋律的跌宕起伏而心潮澎湃。

同一部作品虽然有许多爱好者,但爱的程度深浅不一样,由于学生进入审美过程的阶段不同,欣赏层次自然有差异。

四、与审美差异有关

每个学生的涵养、兴趣、心境、性格、爱好不同,决定了审美效应的不同,即使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时间、环境下,对同一审美对象的感应也不同。

1.因人而异:由于学生的具体情况存在差异,美感效应也存在差异。有的人喜欢听快节奏的歌,有的人喜欢听抒情优美的歌,有的人听得懂歌曲而听不懂音乐剧,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某些优秀作品少了一些知音。如优美动听的《梁祝》,在追求狂热的新潮青年的面前,可能会有太慢、太温、太伤感的感觉。

2.因时而异:由于同一作品在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时间中的欣赏结果不一样。当学生心情不好时听一首欢快的乐曲,共鸣程度不言而喻。曾经让人振奋的曲子现在再听可能会感觉“今不如昔”。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流行的《保卫黄河》,曾鼓舞无数热血青年奔赴抗日前线与侵略者浴血奋斗,在当前和平环境中让学生听这首歌,激动程度会差很多。

3.因地而异:学生对于自己民族的音乐比较容易接受和感知,地域、地点的差异在欣赏时会制约情感的获得。如西洋歌剧,对于大多数习惯于民族小调的学生来说,可能不容易被感染。

由于审美差异的存在,学生欣赏时的美感获得并非与审美质量成正比。只有选对适合的优秀作品,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欣赏。

音乐教师必须持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深刻、准确地领会作品的感情内涵,真正懂得欣赏,细细欣赏,欣赏世界万象,欣赏人生真谛。

参考文献:

[1]刘智强.音乐与人生.

伤感美文欣赏范文3

关键词:学生 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 音乐 现代教育技术

一、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因人而异

音乐欣赏需要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文化素养。文化素质高的人更容易理解音乐中表达的内涵。比如,对天文感兴趣的人,就比较容易理解《行星组曲》;对唐诗有研究的人,就容易理解《大地之歌》;熟悉外国文学的人,对柴可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更容易接受。但对于一般人来说,要理解音乐内涵就必须加强对音乐表现手法的理解,掌握音乐欣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还要注重音乐内容的选择。因此,教师要选择一些歌词比较直观、内容容易理解的歌曲。比如《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歌词语言优美、朴实无华、感情真挚,由衷地表达了对祖国的赞颂和爱恋之情。欣赏这一类作品,一般不需要作过多的探究,也不需要借助更多的资料。所以说,在音乐欣赏教学时要因人而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视听结合

鲜艳色彩、生动图像,能为学生提供一种声音、文字、图象、动画相互结合而富于变化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去。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果“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音乐离不开听,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阶段,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并形成一定的意境。如果过分强调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专心地听,只会注重音乐艺术本身的个性。教师运用各种辅助手段,多元化地帮助学生消化、吸收音乐,学生就会注重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开阔音乐视野、理解多元文化。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就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有效地把握学习对象。因此,采用视听等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三、帮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有深有浅,不可能完全相同,因为音乐形象本身不同于视觉形象或文学形象。因此,音乐教师在给学生讲授音乐欣赏时,一定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各种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因为丰富的联想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着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的增强、思维的活跃,会大大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例如:听一曲《黄河船夫曲》,学生被其粗犷、雄浑的气质所感染,会联想到中华民族勤劳、坚强、不屈的性格;听一曲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学生会联想到一幅美伦美奂的生活美景:江南****、小桥流水、青青草地,牧童横坐牛背,手拿短笛,信口吹奏,怡然自得。这种人们所熟悉的图景,其实正是作品所要塑造的形象。想象得出这些图像,就是联想和想象发挥作用的结果。

四、借助优美的教学语言,使教学情感化

伤感美文欣赏范文4

现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主要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道德品格,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人生观,在开发学生心智、潜能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美术欣赏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

美术新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概念,其目的是强调通过学生自己亲身的美术活动,来体验和感受活动的价值,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和价值观念。美术欣赏是一项审美活动,它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如观察、判断和想象,并以此来感悟美术作品,这种活动更需要个人的审美感受和情感的体验。情感是审美活动的中心问题,美术作品大部分是以精神产品为主的,它通常是表现艺术家某种思想和观念,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如欣赏北京故宫建筑会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欣赏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愉悦、亲切之感;而看到潘鹤的雕塑《艰苦岁月》则会让人感受到革命先辈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由此可见情感因素是欣赏作品的关键,如果学生在欣赏作品时体会到了某种情感,那么他的情绪就会非常激动,反映则十分热烈,会表现出一种浓厚的学习兴趣,反之,无精打采、反映冷淡。因此,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如果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的参与,那就根本谈不上真正的欣赏。

但是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审美经验、知识修养的不足,能对美术作品积极主动地欣赏是比较困难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讲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怎么唤醒沉睡的人?”我想这句话应该能给我们以启迪,在美术欣赏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和激发,其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其一是引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形象、情节,特别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内容,如《蒙娜丽莎》的神秘的微笑,古希腊雕塑《拉奥孔》的痛苦的表情等等,再通过生动恰当的语言描述,以此为突破口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其二是适当提出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要注意问题不要太多,要少而精,重点要突出。其三要以肯定的态度来评价学生的回答,这一点很重要。曾有文章介绍美国人为中国学生上的一堂课,就很值得我们学习,教师问一位学生为什么喜欢一幅《罗马武士》的浮雕照片时,学生回答说:“照片上的武士很象我们中国的兵马俑,我感到亲切,所以我喜欢这幅画。”这位美国教师便带头鼓掌说:“你爱你们的国家,真了不起!”就这么简短的评价,实质是表扬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特别是“真了不起”,就让学生倍受鼓舞,明白了“爱国”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是一位引导者和鼓励者,随时要注意学生的情绪,要通过渲染和营造一种气氛来感染学生。同样还是这堂课,一位学生在评述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时说:“我看这幅画上的女人象一个妈妈,她一定是丢失了自己的儿子或女儿才哭得这么伤心,她的内心一定很痛苦。”让我们看看这位美国同行是怎么做的?她竟然被感动得泪光闪闪,几乎要哭出声来,说不出话只是把学生紧紧搂在怀里,整个课堂都沉浸在一片悲伤的氛围中了。我们知道欣赏美术作品的关键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美国人在课堂上就做到了这一点,教师通过自己的搂抱、微笑、夸奖,渲染了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引发了联想,强化了情感体验,进而达到了情感共鸣,取得了欣赏教学的最佳效果。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情感”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我们最方便、最有效的,也是我们千万不能忽视的教学手段。

二、美术欣赏要注重作品的文化情境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尹少淳教授在阐述“美术课程标准”时,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为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所谓文化情境,实际上指的是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时,不能单讲技法,要把美术作品放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去学习。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伤感美文欣赏范文5

关键词:初中美术;美术教学;美术欣赏;情感培养

初中美术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从时间上来说由史前到现代;从地域上说由中国到外国;从内容上说建筑、绘画、雕塑到工艺美术都涵盖基中。新课标确立了新的美术教育的理念与教学方式,即以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其重点是培养审美的人,通过审美发掘每一位孩子的艺术天赋和优秀品格提供了另一个宽广的新思路。下面,就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培养策略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 美术欣赏的作用

美术欣赏既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活动。美术欣赏教学是中学美术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课题。其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及社会功能;二是通过欣赏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审美途径及方法,提高审美情趣,增强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审美活动中,审美感知,审美表象都带有一定的情感因素,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是审美情感的基础,是欣赏作品的关键。我们在欣赏教学中,如果忽视主体感受和情感的参与,那就说不上真正的欣赏,只能说是普通的美术常识或美术理论课,这正是当前我国美术教学中最为普遍的问题。

二、 中学生地心理特点和审美关系

中学生处于人的生长发育阶段,依靠他们自身的心理素质,审美经验,知识修养,要积极和主动地去理解美术作品中的内涵是比较困难的,因而中学美术课堂应建立在审美启蒙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诱发导审美主体的欣赏动力,通过我们的欣赏活动,去引导学生探究蕴藏于作品中的思想情感,透过表象理解其深刻内涵。至始至终做到循循善诱,赏心悦目,让学生依靠自身的审美体验得到感染和受到教育。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才能提高学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三、提高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一)提倡"情境教学"

美术欣赏课教材的特点决定我们所欣赏的多是中外距离我们年代比较久远的美术作品,如何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我的经验是在课堂教学中,除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文字、图片外,还适当补充新的材料(文字、图片、美术、音乐、视频等),创设当时的情境,给学生以较直观的想象空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阐述自己的见解。

1、引导的情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形象情节特别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内容,让学生自已亲身的美术活动来体验和感受的价值,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价值观。情感是审美的活动中心问题,美术作大都是精神产品为主,它通常是表现艺术家的某种思想和观念,其作用于人的精神领域:如欣赏北京故宫会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看到潘鹤的雕塑《艰苦的岁月》则让人感受到革命先辈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崇敬之情由然而生;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人物表情的刻画等,再通过生动恰当的语言描述,以此为突破口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2、是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要注意问题不要太多,宜少而精,重点突出,要有启发性和感召力,比如讲《古代山水画》时,我就问学生:"为什么中国人画的自然景物叫山水画,外国的叫风景画?再从岳飞的还我河山引发学生。加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信念。

(二)重视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标准与以往的一个最大不同就在于,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能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也就是说,新课程更看重的是对学生的研究能力的培养。基于这个目标,应该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三)美术教学要贴近生活、社会

美的事物于生活中处处皆是,但并非人人皆能欣赏。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美的鉴赏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各种学习培养、训练,才获得了逐步发展、提高和增强。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的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从生活中来,学生会带着兴趣走进课堂;到生活中去,学生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一定会产生成功感。作为美育工作者,必须同时关注课堂内外一切美术活动,利用有关活动进行比较全面的多角度的审美教育。

(四)要重视评价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必须及时引导,提示,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向和客观的评价标准,以便统一认识,纠正偏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是引导者和鼓励者,随时注意学生的情绪,要通过渲染和营造出一种气氛来感染学生。例如一位学生在评价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时说:"我看到这幅画上的女人像妈妈,怀里抱着一个死去后的孩子,她的内心一定很痛苦,因为她失去了孩子才哭得如此伤心。"教师竟然被感动得泪光闪闪,说不出话来。整个课堂沉浸在一片悲伤的气氛中,紧接着老师又讲了战争的危害性,更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之情。

(五)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无论是利用多媒体手段,还是采取其他方法丰富了教学活动,加大了信息量,但也比不上直观教学带给学生的信息深刻,从而进一步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达到主动研究、主动探求知识的教学目的。比如《古代山水画》,就会谈及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感受诸如材质与肌理的形成过程。教师可以自己制作相关的美术作品,在课堂上让学生去运用多种感官亲身感受和体会,这样就会更有效地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随着审美兴趣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审美观。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给学生以较直观的想象空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阐述自己的见解,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产生共鸣,教师再通过自己的肯定、夸张、引发,渲染了课堂的气氛,帮助学生拓展联想,强化了情感体验,进而达到情感共鸣,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而取得较大的收获,以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取得了欣赏教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伤感美文欣赏范文6

关键词:聆听;想象;思维;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6-0166-02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音乐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不管是高兴还是伤心,只要听听音乐,我们的内心都可以得到极大的满足。激动时,它使你感到温馨;焦躁时,它使你安详,苦闷时,它使你豁达、开朗;悲伤时,它使你振作。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

那么该怎样欣赏音乐呢?

音乐欣赏是感知音乐、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实践活动。音乐欣赏是以音乐作品为欣赏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音乐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使他们的心灵终生与音乐息息相通。而让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感悟音乐艺术的真谛, 聆听便是打开音乐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

一、学会聆听,培养音乐的耳朵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传入人的耳朵,刺激大脑中枢神经,从而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性情的作用。人只要有健全的听觉,就能够听音乐,但仅有健全的听觉,却不一定能听懂音乐。马克思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是没有意义。”古人云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如果想通过聆听深刻感受音乐、 体验音乐、理解音乐,就需要具备 “音乐的耳朵”。“音乐的耳朵”是要通过培养训练才能获得的。在欣赏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速度、力度、调式等各个基本要素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体验,逐步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

二、聆听需要插上想象的翅膀

丰富的想象力是欣赏音乐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音乐是抽象的艺术,这一点是它与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最大的区别,但并不是说音乐是不可感知的,它可以通过各种音乐要素使模糊的东西具体化。同一首作品,不同人的感受必定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对同一首作品的感受也可能是不同的。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通过 “音乐的耳朵” 感受不同情境的音乐作品。

三、反复聆听,充分发挥联想作用

联想指感知某一事物时,连带想起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我们经常会在欣赏一幅花鸟画的时候,仿佛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叫,在听赏一首抒情曲时,仿佛看到了青山绿水的景象,这都是联想在起作用。在欣赏教学中,还可以发挥其它各个器官,积极地参与到音乐之中,如拍手、点头、跺脚、舞蹈等与听觉相结合,让“音乐的耳朵”和运动的身体密切地结合,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表现,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发展他们的艺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聆听多样化的音乐

我国著名音乐家朱践耳先生主张音乐家必须具备四副耳朵:即听古典音乐的耳朵、听民族民间音乐的耳朵、听现代音乐的耳朵、听流行音乐的耳朵。广泛地倾听各种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 对于增进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大有裨益。可以说,音乐欣赏就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它与其它艺术门类、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的音乐作品可以涉及到诸如历史、地理、自然和风土人情等许多方面,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总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美国的艾伦·科普兰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莫过于聆听,只有通过不断地聆听,才能真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丰富审美经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