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的名言范例6篇

理解的名言

理解的名言范文1

对一句英语名言的理解(精选篇)

1) Change lays not her hand upon truth. 真理不变。

2) Delays are dangerous. 坐失良机必有忧患。

3) Deliberate before you begin, then execute with vigour. 著手前要深思熟虑,执行要果断有力。

4) Deliberate in counsel, prompt in action. 考虑要仔细,行动要迅速。

5) Deliberating is not delaying. 慎思不是拖延。

6) Eagles fly alone, but sheep flock together. 鹰单飞,羊群集。

7) Early mistakes are the seeds of future trouble. 早期的错误可以酿成日后的麻烦。

8) Early sow, early mow. 播种早的收获早。

9) Every bullet has its billet. 无风不起浪。

10)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1) Every cock crows on its own dunghill. 夜郎自大。

12)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失败是成功之母。

13) Fair and softly go far in a day. 谦和稳重,前程远大。

14) Fall sick and you will see who is your friend and who is not. 困难见友情。

15) False with one can be false with two. 对一个人虚伪,也会对两个人虚伪。

16) Fame is a magnifying glass. 名誉是放大镜。

17) Gifts from enemies are dangerous. 敌人礼,藏危险。

18) 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19) Give a fool rope enough and he will hang himself. 授绳与愚,愚能自傅。

20) Give a lark to catch a kite. 得不偿失。

对一句英语名言的理解(最新篇)

1) Laugh before breakfast you'll cry before supper. 乐极生悲。

2) Law makers should not be law breakers. 正人先正己。

3) Laws catch flies but let hornets go free. 法网只捉苍蝇,不捉黄蜂。

4) Learn to creep before you leap. 循序渐进。

5) Learn to say before you sing. 按部就班。

6) 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 趁热打铁。

7) Make the best of a bad business (or job or bargain) 身处山穷水尽,力争柳暗花明。

8) Man is a tool-using animal. 人是用器之兽。

9) Man is mortal. 人生谁无死。

10) Mills of God grind slowly but sure.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1)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金钱是万恶之源。

12) Money is the sinews of war. 无钱莫打仗。

13) Money makes the mare to go. 钱可通神。

14) No man (or one) is born wise or learned. 人非生而知之者。

15) No man is content. 人心是不满足的。

16) No man loves his fetters be they made of gold. 即使脚镣黄金铸,无人爱上这刑具。

17) No money, no honey. 没有金钱,就没有爱情。

18) No way is impossible to courage 勇敢面前没有通不过的路。

19) No wisdom like silence. 智者寡言。

20) Now or never.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对一句英语名言的理解(经典篇)

1)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之。

2) God never shuts one door but he opens another. 天无绝人之路。

3)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之。

4) God never shuts one door but he opens another. 天无绝人之路。

5) Happy is he that is happy in childhood. 童年时代快乐的人是幸福的。

6) Happy is he that is happy in his children. 对自己孩子感到高兴的,才是幸福的人。

7) Happy is he who knows his follies in his youth. 记得青年时所做的愚笨事的人是幸福的。

8) Hasty love is soon hot and soon cold. 草草率率谈恋爱,热得快也冷得快。

9) Hasty love, soon cold. 匆忙的爱情冷得快。

10) Idle folks have most labour. 懒汉总嫌活太多。

11) Idle folks lack no excuses. 懒汉辩解,何患无词。

12) Idle folks have most labour. 懒汉总嫌活太多。

13) Idle folks lack no excuses. 懒汉辩解,何患无词。

14) Joy put heart into a man. 人逢喜事精神爽。

15) Judge not a book by its cover. 人不可貌相。

16) Judge not according to the appearance. 不要以貌取人。

17) Keep your breath to cool your porridge. 少管闲事。

18) Keep your mouth shut and your eyes open. 要多看少说。

19) Kill the goose that laid the golden egg. 杀鸡取蛋。

20) Knowledge is long, life is short.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看了对一句英语名言的理解还看:

1.每日一句英语名言

2.一句话英文名言

3.每日一句英语励志名言

理解的名言范文2

[关键词]汉代经学;唐代经学;语言哲学

我国经学滥觞于先秦,而兴盛于两汉。《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典籍合称为《六经》始见于《庄子·天运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六经”的整理、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并逐渐发展了对经书内容阐释研究的治经之学,形成“经学”。在汉代儒生的推动与影响下,汉武帝“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于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诏令置五经博士。除《乐经》外,五经皆列于学官,经学正式成为汉代官方哲学,影响深远。至唐建国,孔颖达等人奉敕撰定《五经正义》,成为唐宋明经取士的定本。至此,经学进入“经学统一时代”(皮锡瑞语)。之后,列为经书的典籍屡有增加,到宋明最终定型为《十三经》。经书在传统文化中具有权威地位,历代学者对经文的注疏诠释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涵丰富,姿态各异。经学里面包含了众多的考证阐释、文字音韵、名物训诂等属于语言学领域的内容和语言哲学的思想。在此,我们对汉唐经学中所反映出来的语言哲学思想作一简要论述。

一、两汉经学中的语言哲学思想

在汉代经学发展过程中,有经今古文之争。经学今古文之别,首先表现在经书文字不同,而说解亦异。对此前人多有研讨。本文仅以此为背景,进一步探讨两汉经学中的语言哲学问题。

(一)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中的语言哲学思想

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经今文学派重视通经致用,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政治功利性较强。其对经义的诠释偏重于义理探究,重视对名实关系的探讨。董仲舒的“深察名号”理论是其代表,可以看作是先秦儒家正名理论的继续。其中所揭示出的语言哲学思想大体上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 辨析名、号之异同及其形上意义。董仲舒所说的“名”、“号”都是指语言学中的“概念”。他认为,名号都源于圣人所造,因而都具有传达天意的功能。《深察名号》云:“名号异声而同本,皆鸣号而达天意者也。”但他又认为与名相较,号所指的对象的范围更大,意义更抽象,号与名之间颇存概念的种属关系意谓。他在同篇指出:“名众于号,号其大全。名也者,名其别离分散也,号凡而略,名详而目。……物莫不有凡号,号莫不有散名如是。”董仲舒在此对名号作的定义和区分,其目的是通过对名号的分析进而理解名号背后所传达的天意,以探讨天人关系、寻求治乱之道。其名号理论表现出强烈的经世致用意图。

2 思考语言的功能与作用。董仲舒认为名号能达天意,把语言作为沟通天人之间的重要工具。并且又说:“天不言,使人发其意”。董仲舒此处所说的人是指圣人,因为他曾经说过:“名则圣人所发天意,不可不深观也。”通过一番论证的转化,“鸣号而达天意”,实际成为“鸣号而达圣人意”。语言的达意功能在这里一方面被神话,另一方面也被限制,因为这里的名非指一般日常语言,其所达之“意”也被董仲舒限定为上天、圣人之意。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的传情达意功能董仲舒则没有给予多少关注。

由于名具有“达天意”的特殊功能,因而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循名以得理”。《深察名号》篇又说:“名者,大理之首章也。”又说:“随其名号,以入其理,则得之矣。”董仲舒在此表达了对语言与真理的关系的认识:名的内涵包含了真理,故可以作为标准来规范、要求具体事件,达到“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时名所蕴含的真理,不是在表面地、直接地呈现,而需要“深察名号”,即通过对概念内涵的深入分析从而获得名的内在之理。这样名又成为了认识的对象和获得真理的中介。

3 探索了语言的起源和本质。在董仲舒的理论体系中,名之所以具有特殊功能和重要作用,是因为正确的“名”与天地相联并表达了圣人之意的符号系统。如董仲舒说:“名号之正,取之天地。”而且,名还代表了圣人对事物本质的真实准确的认识,因而正确可信,具有权威性、正当性。他在《深察名号》说:“名生于真,非其真弗以为名。名者,圣人之所以真物也,名之为言真也。”再者,在《实性篇》,董仲舒还指出:“名者性之实,实者性之质”,认为作为某一事物的概念的名,实际反映了该事物的本质。因此,名就不是一种没有实际内容的空洞概念。董仲舒上述的观点实际触及到了现代的语源学思想。就语词的形式及意义的来源问题而言,董仲舒的语源学观点属于本质论,与荀子所持的约定论不同。关于语言意义是约定还是本质,中外哲人皆有论及,如古希腊柏拉图的《克拉底鲁篇》就记载了关于此问题的争论。尽管大多数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倾向于约定论立场,但当某种语言的约定关系在一定语言群体内部被接受后,也就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荀子·正名》也说过:“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因此董仲舒的语言本质论思想,亦有其合理之处。

4 对语用问题的思考。董仲舒认为,名不仅具有“循名以得理”的抽象作用,而且,在现实生活的具体境遇中还能发挥实际功能。在《深察名号》篇,他论述了正名、引名的问题,并指出“正名”的基础在于先辨物理,目的在于务求其真,如他说:“《春秋》辨物之理,以正其名,名物如其真,不失秋毫之末。”正名之后,名就具有了审是非的效用:“是非之正,取之逆顺;逆顺之正,取之名号”;而其具体运用在于而“引名”的作用在于循名责实,如他说:“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是非,莫如引名……诘其名实,观其离合,则是非之情不可以相谰已。”董仲舒虽然主张通过“深察名号”以达天意,但他不否认还通过观象、察物等其他途径亦可以探求天意,明察天道。他曾经提出的“灾异”、“谴告”等学说,并发展成为两汉的谶纬之说,说明董仲舒意识到了语言达意功能的局限性,重视用观象的方法加以弥补,继承了《周易·系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语言哲学思想。后世谶纬之说就是对其观象方法的运用和放大。两汉经学谶纬学说的流行,一方面表现了该时代今文经学家对语言文字的神秘化运用的倾向,但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语言的认识能力与达意能力局限性有一定的认识,是“言不尽意”思想的一种神秘化的放大。

(二)经古文学派在名物训诂过程表现出的语言哲学思想

两汉经古文学派重视名物训诂,学风朴实,考证性较强。他们兼通小学,讲求条例,取得了众多的训诂成果。训诂学的发达反映了此时名实关系问题内容的变化:西汉经今文学所说的“名”是指概念;实,主要指称“客观事物”、“客观原则”。而经古文学家所理解的“名实”问题的“名”则主要指书面文字,“实”则指“经书的原文本义”。先秦以来的“名实之辨”在东汉逐步转变为对名言关系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为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提供了思想基础。汉代古文经学训诂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随文释义的注释,一为通释语义的专书l2’(第12页)。前者有列于《十三经注疏》中的汉注六经,后者有扬雄的《鞘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许慎的《说文解字》、刘熙的《释名》等著作。这三部专书在方言学、文字学、语源学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学者指出,这三大名著的产生,就是语言学独立成为一门学科的标志。而在这些语言学著作中包含着丰富的语言哲学思想。

汉人随文解经的注释义例包括众多的注释名称和一整套精确通用的训诂术语。其完备的义例反映了汉代经师明确自觉的注释意识以及他们回到文本本身,探求经典本义的求实态度和追求历史还原的哲学解释学思想。随经文释义的注疏,其核心内容是字句,但其根本目的是阐发经义,获得真理。汉人多以字句训诂为工具,把正确的语言解释作为通向真理的必要途径,而把书面语言的经典文本作为真理的来源。他们信任语言的达意功能,重视对语言内部机制的研究,以注疏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圣人之言的理解,进而表达自己对外部世界、社会现实的理解和主张。因此,汉代经师的解释学不是单纯被动地求古人之意、往圣之心,还在于通过语言研究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在貌似客观性的背后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哲学追求。在汉人相当完备、精到的字句训诂与语言解释过程中,存在着古人之意与今人之意之间形成的互动和张力。众多的注释名称实际上是汉代经古文经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理解经义,阐发思想的结果,因而在一个侧面体现了汉代经学的语言哲学思想的实际应用,其中有些名称是汉人原创,代表了汉代经古文经师对经典的独到见解。如“笺”之体创自郑玄;又如“章句”,以之名书,也始于西汉,是汉代经古文经学家解经的新体式。其特点在于解释词句之外,再串讲经文大意,反映了汉人解经兼重文字训诂与义理阐发的特点,以及先明文字再通义理的方法论和语言哲学思想。这一研究方法与语言哲学思想被清代哲学家戴震明确地表述为“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的语言哲学纲领,并对清代乾嘉学者人文实证主义方法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名实关系是汉代经学中语言哲学思想的一条重要发展线索,先秦以来讨论的名实问题在前汉,被经今文学派用来探求天人关系,表现为概念(名)与原则(理)的相互关系;在后汉,在经古文学表现为名言关系,通过训诂以求道,对魏晋玄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在汉代经学内部产生的谶纬现象恰恰以神秘的方式再一次论说了“言不尽意”的思想,是先秦以来的“言意之辨”的另一种继续。

二、《五经正义》的解经体例及其蕴涵的语言哲学思想

唐代经学是在历经近三百年的政治分裂,而造成南北学术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五经正义》是唐代经学的代表性著作,透过《五经正义》的解经体例、训诂成就可以发掘其中的语言哲学思想。

(一)《五经正义》的解经体例及在解释学上的意义

《五经正义》采用的解经体例为义疏体,兼释经注,集诸家之说,有不同则断以己意。所谓义疏,就是疏通其义的意思。义疏体的来源,清人焦循认为来自郑玄,因为他创立了以笺体释毛传的先例。

义疏与笺体都是对经文的“再度诠释”。“再度诠释”的实质是语义实证,是对注释书中的字(词)的义训的再考据。这种再考据,既有解经的目的,包括对经文的义理的阐发,经文字句的补充说明等;也有解注的目的,阐发注文大意,考据注文文字,有时还要依经释注,甚至依经破注,但很少见。义疏体总的注释原则是“疏不破注”。《五经正义》基本遵循了这一原则,成为其重要的经学解释特色。从解释学的角度看,注与经一样成为义疏的释义对象,是义疏进行再度注释的前提,从而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义疏的功能。义疏的主要功能是疏通经注的意义,不是对经注进行批判的反思。既然疏不疑经,那么一般情况下也不能破注。而且权威的注与经之间往往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联系,作为一个思想整体得到接受,如果义疏随意破注,会造成对经义本身的理解混乱。义疏对以往文化传统持整体继承的态度,其思想的独创性不强,但在很多方面,对经注还是有所补充发明。正如焦循用“言不尽意,郑氏笺之”来解释郑玄对《毛诗》“再度注释”的合理性,义疏对经注的“再度注释”也在一定程度弥补了经注因为“言不尽意”所造成的文义不备以及校勘失误的缺憾15’(第392页)。而且经文、注文、经注三者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意见扦格和矛盾之处,对此《五经正义》都竭力弥缝,折中权衡,实际上也是在用自己的理解对经注作出创造性的诠释。

(二)《五经正义》的训诂成就

孔颖达等人撰的《五经正义》在训诂方面取得了超迈前人的成就,其中较有思想史意义的是训诂学观念的初步形成。孔颖达在《毛诗·周南·关雎》疏中说:“诂训传者,注解之别名。……《尔雅》所释,十有九篇,犹云诂训者。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然则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释亲》已下,皆指体而释其别,亦是诂训之义,故唯言诂训,足总众篇之目。”在这段话中,孔颖达对训诂一词做了系统的理论阐述。

首先,他用“注解”这一概念来概括传统的“诂训传”的本质特征,这是对训诂学学科认识的重要发展。其次,在《毛传》中,诂、训、传是作为独立的单音词使用的。而孔颖达对“诂”、“训”、“传”三字的理解和使用上则有分用、合用两层。分用和《毛诗诂训传》略同,指的是三种解释故言的注释方式;合用,则是把诂训传作为一个抽象的、具有共同本质(即注解)的学科术语概括地提出来的。在这里,孔颖达将诂训作为一个复音词,一个学科术语使用,来概括包括《释亲》以下的解释学著作,认为“唯言诂训,足总众篇之目”。再次,《毛诗正义》用“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概括训诂的对象,与之以前的语言学著作相比更加全面、准确,使训诂学在相当高的程度上具备了语言哲学的意味。

理解的名言范文3

一、漫画在教学中的应用

漫画在教学中已不是单纯的点缀物,俨然担当起了释疑解惑的重任。现行《生活与哲学》教材中共出现了12幅漫画,它以讽刺和幽默的方式来表达哲理和反映现实,在给人带来愉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警示及教育,起着其他教具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教师正确合理地使用好这些漫画,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漫画设置的用意,找准漫画解读的切入点

漫画是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形象化的教材,反映的是相关的教学内容。漫画由标题、构图和文字表述三部分组成,构图是文字表述的延伸,是为了说明、理解、深化文字内容。所以要解读漫画,就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这样才能把握漫画设置的目的,找准漫画解读的切入点,这也是正确使用漫画的前提条件。如《生活与哲学》第58页的漫画“木桶和木板的对话”(木桶效应),学生看了漫画马上会想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但漫画设置在“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标题之下,说明漫画也有揭示事物内部要素的有序性,统筹考虑,优化组合的用意。

2.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深入领会漫画所反映的内涵

漫画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此,教师必须对漫画进行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弄懂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思和隐含的寓意。尤其是对含蓄的隐性哲理,必须深入挖掘,综合分析,实现从现象到本质、从表意到寓意的飞跃,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课本第71页的漫画,表面上来看好像是苹果与水果的问题,但通过对漫画的综合分析,理性把握,寓意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既能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又能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使漫画体现出它的应有价值。

3.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领会和掌握漫画

漫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和理解,进而透过现象分析本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问题,拟好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放开思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达到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统一。一般设计问题应从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三个角度进行。如教材第67页的漫画可设置如下问题:漫画反映了什么哲学观点?他为什么不敢烧断绳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矛盾?

二、名言在哲学课教学中的应用

据统计,现行《生活与哲学》教材中共设置了六十多条名言,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好这些名言,准确理解和把握其含义,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研究教材,领会名言设置的用意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对名言的使用不够重视,使名言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名言也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材相关内容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深入领会名言设置的目的。如思格斯的名言:“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则名言除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观点外,因它设置在“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标题之下,所以此名言的重要用意是说明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所处的社会密切相关。如果教师没有吃透教材,就会使学生不能全面地理解知识。

2.正确理解名言的含义

名言言简意赅,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哲学观点。哲学教材中的名言都设置在相关内容之下,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分析教材,综合教材内容来理解名言的含义。如荀子的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则名言结合教材内容说明了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则名言结合教材说明了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只有正确理解名言的含义,在教学中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引导学生选择相关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理解的名言范文4

关键词:漫画;名言;哲学课;教学

在政治学科的高考试题中,哲学试题的背景材料,常用一些漫画、名言警句、成语典故等设计选择题考查哲学知识。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下,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正确合理地运用漫画、名言、图片等教学方法。

一、漫画在教学中的应用

漫画在教学中已不是单纯的点缀物,俨然担当起了释疑解惑的重任。现行《生活与哲学》教材中共出现了12幅漫画,它以讽刺和幽默的方式来表达哲理和反映现实,在给人带来愉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警示及教育,起着其他教具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教师正确合理地使用好这些漫画,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漫画设置的用意,找准漫画解读的切入点

漫画是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形象化的教材,反映的是相关的教学内容。漫画由标题、构图和文字表述三部分组成,构图是文字表述的延伸,是为了说明、理解、深化文字内容。所以要解读漫画,就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这样才能把握漫画设置的目的,找准漫画解读的切入点,这也是正确使用漫画的前提条件。如《生活与哲学》第58页的漫画“木桶和木板的对话”(木桶效应),学生看了漫画马上会想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但漫画设置在“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标题之下,说明漫画也有揭示事物内部要素的有序性,统筹考虑,优化组合的用意。

2.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深入领会漫画所反映的内涵

漫画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此,教师必须对漫画进行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弄懂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思和隐含的寓意。尤其是对含蓄的隐性哲理,必须深入挖掘,综合分析,实现从现象到本质、从表意到寓意的飞跃,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课本第71页的漫画,表面上来看好像是苹果与水果的问题,但通过对漫画的综合分析,理性把握,寓意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既能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又能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使漫画体现出它的应有价值。

3.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领会和掌握漫画

漫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和理解,进而透过现象分析本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问题,拟好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放开思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达到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统一。一般设计问题应从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三个角度进行。如教材第67页的漫画可设置如下问题:漫画反映了什么哲学观点?他为什么不敢烧断绳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矛盾?

二、名言在哲学课教学中的应用

据统计,现行《生活与哲学》教材中共设置了六十多条名言,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好这些名言,准确理解和把握其含义,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研究教材,领会名言设置的用意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对名言的使用不够重视,使名言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名言也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材相关内容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深入领会名言设置的目的。如思格斯的名言:“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则名言除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观点外,因它设置在“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标题之下,所以此名言的重要用意是说明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所处的社会密切相关。如果教师没有吃透教材,就会使学生不能全面地理解知识。

2.正确理解名言的含义

名言言简意赅,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哲学观点。哲学教材中的名言都设置在相关内容之下,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分析教材,综合教材内容来理解名言的含义。如荀子的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则名言结合教材内容说明了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则名言结合教材说明了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只有正确理解名言的含义,在教学中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引导学生选择相关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对中学生的思想、言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关的格调高雅、引人向上、激人奋进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以勉励自己、警戒自己、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比如,教师可以把爱因斯坦的名言“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作为学生的座右铭,以引导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应用漫画、名言的教学方式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哲学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我相信,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下,漫画、名言必将发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理解的名言范文5

关键词: 正名 无名 控名 语用观 言语行为

引言

20世纪70年代,语用学建立标志着语言研究从追求普遍语法转入关注具体语言实践。语用学兴起的促成因素是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和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与西方相比,中国的语用研究虽然未能建构一个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中国哲学自先秦以来对语言使用的智慧性思辨便不曾间断,甚至显现出更为浓厚的语用倾向。本文从共时视角,探讨先秦儒家“正名”,道家“无名”及名家“控名”理论所蕴涵的丰富语用思维,以期展现中国哲学传统文化构架下所孕育的独特而永恒的语用景观。

一、儒家“正名”的语用观

“正名”是儒家思想体系核心准则之一,通常被解释为“对名称的校正”。但这一解说不足以诠释孔子“正名”思想所蕴藏的深刻语言洞察。孔子“正名”思想背景是春秋战国时期。子路问政,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1]孔子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讨论名实关系。“正名”思想包含着对语词(名)与世界(实)关系的深邃洞悉。

(一)言语乃实施行为。孔子认为,语言的功用包括描述事实和实施行为。合适的言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依据语词所规定的意义来使用语言;二是言语可以作为产生适当关系的有效手段,是规范社会行为的工具。“正名”思想指出了语言能表达什么(名不正则言不顺),也指明语言具有成事的能力(言不顺则事不成)。这一将语言功用等同于实施行为的理念与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思想――“语词是用来做事的”不谋而合。不同的是,奥斯汀是通过将语句(命题)划分为陈述句与施为句,显性施为句与隐性施为句的路径来达到这一要旨,而孔子是根据自身所处环境从经验角度来讨论语言这一本质。

(二)言语与行为关系。奥斯汀指出,一个语句(命题)同时具有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指说出带意义的语词和语句本身这一行为;言外行为指说话者意欲通过该语句传递的含义;而言后行为则指该语句对听话者产生的事后效应。[2]孔子反复申明,言与行无法割裂。与奥斯汀主要关注言外行为,或者说言语的“行事语力”不同,孔子既强调说话者通过语句恰当表达了说话者意义,也重视语句事后效应(即语效)。在儒家思想中,言语主体间交际及其行为效应被赋予重要意义。得体有效的言语交际也被视为是在那个时代衡量君子的规范之一。

(三)言语行为“恰当性条件”。儒家“正名”思想还凸显了言语行为的社会性,指出“正名”乃人际意义生成和理解之路。但是如何做到有效交际呢?孔子认为,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需要满足言语行为的“恰当性条件”。这一系列条件包括说话者、语境和言语本身等因素。在说话者方面,孔子强调言语要针对不同的对象;此外,孔子认为说话者除了要坦诚有礼,还要注意观察恰当的时机、主题和选择适当的方式。而如果话语未经琢磨,时机不当,则不如不说。在语境方面,儒家认为,恰当的言语行为是依据不同的语境来灵活使用语言。对于语言本身,孔子强调使用规范和质朴达意。在言说的内容上,孔子还指出,好的语言要“文质彬彬”。

概言之,“正名”准则表明儒家已敏锐察觉到语言的行为属性,指明通往有效言语交际的路径。在论述言语行为的“恰当性条件”时,儒家还认识到,言语交际中听话一方的重要和复杂性,因此,在实施言语行为时,主张要对听话者的需要和期望作出反应(即言后行为),并将这一反应纳入意义的生成和考察。

二、道家“无名”的语用观

与儒家重视名实关系不同,道家的核心理论是“无名”。道家创始人老子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4]他认为,“道”是万物存在的始源,具有无穷潜在力和创造力,是恒久不变的。但是“道”无形无声,难以言说,因此也难以命名,因此,能“道”的“道”不是“常道”(恒道),能命名的“名”不是“常名”(恒名)。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5]老子和庄子基于对“道”的论述,提出了“无名”的论题,自成一派,形成了道家极富有特色的语言和语言使用思想。

(一)“言”“意”关系。庄子更进一步认为,既然“道”只能由“意”来把握,那么相对而言,“言”便是“糟粕”,主张“得鱼而忘荃”。庄子认为,语言文字本身并无价值,有价值的是语言文字表达的“意”,而“意”又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在他看来,语言文字是象征性符号,是人们领悟意的手段和工具。庄子还用各种手段来揭示他眼中“意”的复杂,“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5]毋庸置疑,老子和庄子对言与意间内在深层关系的分析,成为后世各种言意之辨的思想来源。

(二)言语交际原则。格赖斯合作原则认为,人们通过遵守或违背质量、数量、关系和方式四个准则来实现对会话含义的理解。庄子也曾考察言语表达的“质”和“量”。这里庄子强调言语交际中的基本原则:要传递真实的情况,不要传递过分的言辞。在《庄子・渔父》中论述了人的八种毛病,其中四种与不遵守言语交际的“质”与“量”原则有关。可见庄子主张有效的言语交际应该是提供真实而恰当的信息。

(三)言语交际误解。成功的交际离不开语言的使用。由于语言字面意义与说话者意义的不对应,所以言语交际中无可避免会产生误解。庄子对误解产生的缘由有过论述:“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5]意思是,言论不同于无心而吹的“天籁”,发言者各执一词,他们的言论出于机心,并不能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此外,庄子认为万物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当人们认识一种事物并将其用语言表述出来之时,事物本身可能已经发生变化了,所以人们的认识是不准确或不完整的,这就是产生言语误解的原因。他还说,“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5]在庄子眼里,人们出于不同环境、场合、目的和用途,在把事物的本真用“言”说出来时就可能“失真”,从而导致交际中的误解。

三、名家“控名”的语用观

名家的核心是“控名”。“控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针对名不当实的现象,引名就实,使名字恰如其分地描述事物;二是针对实不当名的现象,改正那些实不当名的现象。[6]名家的“控名”思想侧重言语在论辩中的具体使用,体现了丰富的语用思想。

(一)动态语境。语言学家利奇指出,语境包括交际参与者、话语的目的、言语行为以及作为言辞本身的话语。[7]名家另一代表人物惠施的辩题同样反映出言语使用者的目的和视角的不同,可能导致对意义的不同理解。惠施认为“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在常人眼里,天地山泽都是有高低之分的,但若从无穷宇宙空间的视角看,天是无形的,地之上的空间都属于天,所以没有天高地下的区别,如此类推,山与泽也无高低的差别。据此可以看出,名家已经意识到语词的意义与语境参数的变化关系密切。语境并非是静态的。在言语中,即便是一个语境参数的改变都有可能导致对同一语句意义的不同解读。

(二)语用策略。言辨是名实相应思想的运用和深化,因此名家特别重视言辨中的语用策略。名家论辩的目的是说服和晓谕对方,因此尤为关注言语交际的语效行为。邓析将言辨的对象分为聪明的人,见闻广博的人,地位高的人,有钱的人,穷人,勇敢的人和愚笨的人。在此基础上他指出针对以上不同的言辨对象应使用不同语用策略。不难看出,名家已将目光扩展到交际中言辨对象的不同地位、性格和特点上,强调因人施辨,指出如果不顾及交际对象的实际情况,就难以取得满意的语效行为。

四、结语

先秦诸子在“名”“实”之辨演变过程中所彰显的语用思想,一方面说明中国哲人对语言和意义有着非凡的洞悉,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哲学自先秦就具有浓厚的语用倾向,在语言使用研究上堪称一个早熟的国家。哲人们以独特的视界对言语的实施行为、语言与行为关系、言语行为恰当性条件、言语交际原则、言意关系、动态语境和语用策略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后世中国哲学和语言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考察先秦儒家、道家和名家对语言使用的研究,对于人们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研究和深刻理解中国哲学与语用研究的关系等方面,无疑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孔丘. 论语[M].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1:191、223.

[2] Austin, J. 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2nd ed.) [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5.

[3] 孔健. 孔子全集[M].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12.

[4] [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 楼宇烈校释. 北京:中华书局. 2011:152.

[5]. 张采民, 张石川.《庄子》注评[M]. 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7:332.

[6] 庞朴. 中国的名家[M].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0.

[7] 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Longman. 1983.

[8] [战国]吕不韦. 吕氏春秋[M]. 王晓明注译.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0.

理解的名言范文6

关键词:教学重点 文言实词 汉字特点 教学方法

初中的文言文篇目在数量上占教材总篇目近三分之一,因为,只有学生背诵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只有在理解字词、句子的基础上加强文言文的诵读,才能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使学生充分感受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文言文的自身特点,文字材料久远,古今意义差别很大;课文内容脱离时代,学生不易产生兴趣。加之教学方法生硬:片面的解释生字词,疏通文章大意,分析文章结构,结果,教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乏味,教学往往事倍功半。因此,要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首先要求教师明确目标,分清重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明确重点难点,安排教学内容

文言文教学内容广博:语言形式上有实词、虚词、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等等;思想内容上有文章的思想感情、作品主旨和文化意味等等;写作技巧上有修辞、句式及布局谋篇等等。因此,明确重难点尤为重要。’

如,《曹刿论战》一文中“十年春,齐师伐我”。一个“伐”字是理解句子的关键,伐,从人从戈,义为征伐,然而征伐有别:“征”是褒义词,常用于上攻下、有道伐无道;“伐”是中性词,多用于诸侯或平级之间的公开宣战,一般师出有名,进军时要有钟鼓,后文中有“公将鼓之”、‘:一鼓作气”、“齐人三鼓”就是明证。

二、根据汉字特点,落实教学内容

汉字由形、音、义三者构成,从文字体系看,属于表义文字,即,字形同其意义直接关联。所以,掌握常用文言词汇的词义就要充分利用汉字的形体,这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从根本解决汉字古义问题,同时,由于是从理据上明了汉字意义的来源,所以掌握得更为牢固持久。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利用字形,理解本义。文献越是久远,其文字的本义使用就越频繁,而本义常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而利用字形进行意义分析,往往能化繁为简,事半功倍。如《孟子·鱼我所欲也》一文中“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中的“得兼”,学生很容易记成“兼得”。究其原因,一是断句不当,二是不理解“兼”的含义。

第二,比较部首,明辨词义。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一句中,“洌”容易被学生写作“冽”,课堂上,教师可进行比较,明确,三点水,是属水字部,意思与水相关,洌,《说文》“水清也。从水,列声。”这里形容美酒如水之清澈。

第三,比较字形,辨别近义词。如《左传·曹刿论战》一文中“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其中,视与望,近观为视,远眺为望。视,从见示声;望,繁体作望,上面是“臣”是眼睛,下面是“壬”,像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到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是远望。

第四,学汉字,明文化。汉字与汉文化可以相互论证,前贤做了大量这方面工作,可资借鉴。如《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一句,其中妻、妾地位迥异:妻,是男子明媒正取的正式配偶,但最初的婚姻却是强婚制,妻,篆书作,字形从女,从中(头发很长,表示成年),从又(古文手字),意为抓住一成年女子,而强婚又是发生在夜晚,所以,婚字从女从昏。(古文手字)妾,从辛,从女。辛甲骨文字形为古代刑刀,表示有罪,受刑,下面是“女”字,合而表示有罪的女子,本义是女奴,故《春秋传》有“女为人妾,妾不娉也。”

三、依据教学规律,深化巩固教学内容

词汇教学要遵循认知规律,“多种实验证明,学习有意义的词,已理解的词比学无意义的音节、假词和非词要容易得多,而且不易遗忘。意义记忆的作用大于机械记忆。”文言文词义具有理据性——汉字构形理据,多义词义项关系也有理据性。一词多义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理解记忆才是深入掌握一词多义的有效方法。

如,初中课文里“名”出现的义项有“命名”(名之者谁)、“名字”(则题名其上)、“说出”(不能名其一处)、“m名、著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显然,这些义项密切相关,名,从夕从口,《说文》“自命也”。本是在夜晚便于指称不同的人而起的名称,义即命名;有命名则出现名称、名字;名字是用来称呼的,故有“说出”之意;名字众所周知则是“著名”。

总之,初中文言文教学要达到《标准》,要以文字.特别是实词为核心,根据汉字形义关系、义项关系的理据性实施字词教学;通过诵读一定的文言文篇目,积累常用词,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鉴赏能

力。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