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范例6篇

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

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范文1

[关键词]《老子》;自然观;和谐思想

探讨《老子》一书中关于和谐思想的有关论述,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和谐文化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前人对老子的和谐思想也有论述,例如:陈德述《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一期发表了《老子和谐思想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一文,论述了道家和谐思想的价值追求。为了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上在就有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今天我们要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在顺应当代自然潮流的情况下,努力培育和谐的精神,倡导和谐的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为建构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一、《老子》和谐思想的基本理论

和谐,一直都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1]141就是对和谐的形象阐释,它注意到对立事物之间的统一规律,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应该在相异的基础上寻找统一的方面,达到相互兼容,和谐共处的目的。如果说孔子“和而不同”的君子之道尚处于伦理道德等形而上的范畴,那么老子就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了和谐是人、自然、社会、国家政治的必然之“道”,“道”是老子理论的基础,道是老子思想的精髓,是他哲学的最高范畴。道的基本特征就是和谐。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233这里老子所说的一、二、三是指“道”创生万物时的活动历程。按照《老子》一书的基本观点,道是“虚无”,一是元气,是“有”,“无”生“有”,“有”生万物。因此,道是一个绝对独立的存在。“一生二”“二”就是指道所包含的阴阳二气,阴阳二气是“气”的不同两面,但同属于“气”这个“一”的范畴,而阴阳二气就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东西。这里,老子就从形而上的哲学高度论证了看似对立的事物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不同两面,它们属于同一个统一体,是辩证的统一。就是说,表面上相互对立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东西,是和谐完整的统一体,缺少任何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都不会存在,都不是完整的“一”,当然也就不会是“道”。因此,老子认为“和谐”是万物生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世间万千事物都具有阴阳两面,归根结底也都是“道”的这个统一体,这就肯定了道是生成天地万物的根源和依据,世间千差万别的万千事物的本质状态就是一个“和”,天地万物只有在“和”的状态中才能生成,才能运动。汉代学者严樽认为:“故一者,万物之所导而变化之至要者也,万方之准纯而百变之权量也。”[3]10所以,“和”就是“统一”,“和”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而是对立双方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和谐统一。“和”就是“三”,就是使阴阳和谐共处的力量或者说因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说,万物都有阴阳两面,而“和”把阴阳二气中和而为“一”。由此可见,“道”是万事万物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纽带,同时又是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的不竭之源。天地万物必须遵循“道”这一事物发展的规律。因此“三”的意义就十分丰富,只有“三”,“二”才为“一”。只有中和,和谐才有生命力,才会有发展。没有“三”就没有生命没有发展。这是老子和谐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老子》和谐思想的内涵

“和”是《老子》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因为老子认为没有“和”事物只能是“二”,而不可能是“万物”,“万物”也不能达于“一”,因此“和”成为沟通“道”与“万物”的桥梁。《尚书・尧典》曰:“百姓百官,言化九族,而平统筹发展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4],这个思想对对于我们有很深的启示作用和借鉴作用,对我们了解自然、人自身和社会都有极大的帮助学习意义。下面将逐一分述。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道”是老子思想的出发点,万物由道而生,没有道就没有万物,那么道又具备什么特征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169“法”就是“效法”、“取法”,道是取法与自然的,那么,什么又是“自然”呢?所谓“自然”,就是事物的本来的样子。老子认为事物保持它们本来的样子,不同的事物以它们本来的样子不加改变的相互存在,就是“道”,而“道”符合事物的最高标准,因为“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标准。在这个标准下,一切试图改变事物的本来样子的作法都是违反“道”的,都是不和谐的。在宇宙的大系统中,“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2]169人是其中的一个,和其它三个是平等的。所以人们要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地、天、道这样才能实现宇宙的和谐,才能使人类长久地生存和发展。

老子的和谐思想首先表现于“天人合一”的和谐的自然之道,即和谐的自然观。童书业说:“老子书里的所谓‘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意思,所谓‘道法自然’就是说道的本质是自然的。”[5]133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具体地说,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层面上,人类要尊重自然的规律。人在实践中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保持生态平衡。“道法自然”的观点说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和谐相处,如何和谐相处?要“致虚极,守静笃。”[2]64就是要虚怀若谷,要诚恳平静的对待其他事物,只有这样,不同事物之间才能相互和谐。老子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如此。

(二)人与自身的和谐

对于人与自身的关系,老子也进行了思考。老子认为人的最大缺陷在于不知足,在于极度的贪婪,因此给人自身带来了极大的祸患。老子对人性中的“恶”有较清醒的认识,对人性中的贪婪要保持一种警惕。老子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2]241所以万事万物都要讲究适度的原则,过犹不及,过于重名利就会付出巨大的耗费,过多的保藏就会带来惨重的损失。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不知足是祸患的根源。只有适可而止,才能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161是说,保持事物之间的相互位置,才是事物存在的永恒条件。人只有去获得自己应该获得的,才是保存自身的最佳途径。

在面对名利时也要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正如老子所说的“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2]241,常人多重名利而轻身,贪得无厌而不顾生命。在老子看来名誉地位,财产和生命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物是供人们使用的,老子反对人们采取手段无止境的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样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因为过度的追求欲望会对自己产生副作用,所以老子提倡知足。在面对诱惑追求声色时,老子提出了“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2]118。为“腹”其实不是说不挨饿,而是要过一种简单清净的安居生活;为“目”却是为了寻求感官的刺激,骄奢淫逸使自己处于整日心灵空虚的状态。因此,老子认为正常的生活是为了“腹”而不是为了“目”,即追求内在的自我,而不是留恋外在的自我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是一个整体,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我们要融入这个和谐的大家庭就要有开阔的胸怀。老子认为要实现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要以“和”为贵。“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2]102,老子用水性来比喻上德者的人格,水最显著的品格就是柔,就是停在最下面,就是滋养万物而不与之争,水总是有守柔处下,这就是“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老子由水而推及人,认为人也应该像水一样不争强好胜,所以老子又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2]100,在社会中有道的人总是把自己放在别人的后面,这样反而赢得更多的爱戴,把自己置身外反而保全性命。这不正是他的无私,才成就了他自己吗。

社会和谐的特征之一就是公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2]93天地无所偏爱,万事万物自然发展,圣人也无所偏爱,让百姓自己发展。正如所高亨说:“不仁,只是无所偏爱而已。”[6]47要做到公平就要“不仁”也就是无所偏爱,只有平等地对待百姓,任其自由发展,社会才可能达到和谐。老子的这种社会公平主张,是他将自然规律推及社会的规则,因此老子呼吁“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之”[2]336这是“天之道”的观点,“天之道”,有利于贫穷之人,能给他们恬静的生活。正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不足”[2]336这是自然的规律,保持均平协调,老子希望社会的规则效法自然的规律。因此老子由“天之道”推及“人之道”,期望社会的公平正义,所以对当时“损不足而奉有余”的社会现象给予了猛烈的抨击。

(四)国家的和谐

老子和谐思想在国家层面上,首先表现在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的和谐,统治者应该“无为”而治,主张“无为而无不为”。王安石说:“‘爱民’者,以不爱爱之乃长。‘治国’者以不治国治之乃长。惟其不爱而爱,不治国而治,故曰‘无为’”[7]18但是,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无为”是一种处事的方法和态度,使各司其职不越俎代庖。老子理想的政治环境,莫过于“贵言”,正如老子所说的“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2]143,统治者不轻易发号施令,事情成功了,百姓很自然的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在“贵言”的政治情况下,统治者不去干扰人民的生活环境,政治权力不强加在人民的身上,甚至人民不知道统治者的存在。其实就是老子所提倡的“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2]280,老子把“无为”和“无欲”放在一起,“无欲”是对统治者而言,不放纵对名誉和利益的追逐。冯友兰说:“老子认为,这是‘至治之极’。这并不是一个原始社会,用老子的表达方式,应该是知其文明,守其朴素。老子认为,对于一般所谓文明,它的理想社会并不是为之而不能,而是能之而不为。”[8]346。

在国家关系上老子反对战争,提倡和谐的国家关系,针对当时社会的兼并战争,老子提出了“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2]293,大国对小国谦下,可以取得小国的信任,可以聚集小国;相反小国就会取得大国的宽容从而避免战争,这样大国与小国之间才能达到和谐相处。“夫兵者,不祥之器,物货恶之,故有道者不处。”[2]195,兵器是不祥的东西,我们都憎恶它,因此有德之人都不用它。反对战争,国家之间和谐相处,这样国家就能避免动荡,人民就幸福安康。这也是老子所向往的国家和谐、人民宁静的生活。

三、小结

《老子》作为先秦时期重要的著作之一,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老子的和谐思想,是目前我国和谐思想的文化源头之一。深入挖掘老子的和谐思想,对我们构建和谐中国、和谐世界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今社会科学文化已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最重要因素,《老子》的文化价值中的和谐思想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是中国同时也是世界的文化财富。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范文2

[关键词] 老子;冲气以为和;家庭和谐

人与人的关系,是评价社会进步,文明发展水平的一项基本尺度,如何协调人际关系是历史性课题,也是人类当代社会的一项基本课题。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关于和谐的思想和观念。英国哲学家罗素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推崇,他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若能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1]

一、“和谐”探源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显著特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

我国先民,早已存在“和谐”的观念,但初始尚未用“和谐”一词来表达。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孥。” (《诗·小雅·常棣》)意为:“夫妻感情很和谐,就像鼓瑟和弹琴。兄弟感情真和谐,团结和乐更高兴。和和睦睦一家人,妻子儿女情谊深。”句中“合”、“翕”都是“和谐”之意,“和”在这里是“团结”。

在“和谐”一词出现之前,先秦古籍中一般单用“和”来表示和谐的观念。

六亲不和,有孝慈。 (《老子·十八章》)

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论语·子张》)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其与物也,与之为娱也;其与人也,乐物之通而保已焉。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与人并立而使人化。(《庄子·则阳》)

以治情则利,以为名则荣,以群则和,以独则足乐,意者其是邪?(《荀子·荣辱》)

也有“和”与“谐”同时出现的:

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左传·襄公十一年》)

在上古汉语里,“和”就是一个十分活跃的构词词素。这就是它最终与“谐”组成一个合成词的物质基础。

内之父子兄弟作怨雠,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 (《墨子·尚同中》)

在此,“和合”指和谐同心。

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礼记·月令》)

上下交引而不和同,故处不安而动不感。 (《管子·五辅》)

以上两句的“和同”也是“和谐同心”的意思。“和合”、“和同”可确定为双音合成词。

还有与“和谐”形似的合成词:

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于四方。(《左传·隐十一年》)

此处,“和协”指同心协力,和睦无间。

百姓昭昭,协和万邦。(《书·尧典》)

这里的“协和”即指和谐。

“和谐”一词,最早可能同时出现在《晋书》,“施之金合,则音韵和谐。”(《晋书·挚虞传》)“夫任一人则政专,任数人则相倚,政专则和谐,相倚则违戾。”(《后汉书·仲长统传》)在这些古代经典中,把各种关系协调和连贯一致比喻为像悦耳的音乐一样“和谐”。

在古代,“和”与“谐”两字同义,“和,谐也” 。(《广雅·释诂三》)《辞海》对“和谐”一词的解释是“协调”。《现代汉语辞典》对“和谐”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从禾从口,“谐”从言从比从白,“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像禾苗那样生长,自然是与大自然的规律保持一致;“比”为平等,白、比、言为“谐”,平等地对话,直白地发言,自然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民主平等关系、思想得到了发挥,创造得到了体现。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谐概念不断获得了丰富的内涵,“和谐”与一切美好的东西紧密相连,如和平、和睦、和气、和善、和美、柔和等。由此,和谐被视为中国文化的审美理想和至高境界,作为处理人天(人类与自然)、人际(人类与人或与社会)、身心(人的身体与精神)等关系的理想范式,成为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处理人际关系和民族关系的基本价值取向,特别是其中的人与人的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极富价值的重要启示。

二、老子的“冲气以为和”理论与家庭和谐

建立和谐社会不仅是政府的任务,也是每个家庭的责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的基本生活群体、初级生活圈。对每个人来说,家庭是成长成熟的摇篮,是成就事业的基石,是生活力量的源泉和理想的归宿,家庭和睦是保证社会稳定和事业成功的基础。因此,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必须从营造和谐家庭开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

老子在这里首先论述了宇宙的创生过程:道生一,是指道开始转化为一,一是道的别名,指混沌未分的原始状态。一生二,是指一派生出阴阳两种气,道的属性。二生三,是指阴与阳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矛盾冲突所产生的第三者进而生成万物。其次论述了宇宙创生的动力。古代哲学思想确立由元气(原始混沌之气)分衍成阴阳二气,再由阴阳二气的矛盾运动,产生出天地万物和人类。因此它就充塞于天地之间,也深藏于人体之内。《庄子·知北遊》说:“圣人故类一”,这个“一”指万物来自“一气”,而它的根源则是“道”。说“一气”时,是描写道;说阴阳二气时,则是描写变化之过程,因此有聚散现象。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万物负阴而抱阳”,阴与阳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它普遍存在于万物之中,相互作用使事物达到和谐与统一,即达到“冲气以为和”的状态。所谓“冲”者,即阴阳之和合,故亦名“冲和”、“中和”。唐玄宗曰“冲者,中也,是谓大和。”“冲”是涌动、激荡的意思,可以引申为冲突、对立,表征矛盾的不平衡和对立状态,它是事物实现和谐与统一的内在动力。“和”是和谐、统一的意思,如果把“冲气以为和”简缩为“冲和”,就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古代表述方式。阴阳是两端,“冲气以为和”才是用其中。唯有执中之道才是和谐的正道,执中才能在阴阳两端的相互激荡中得到整体的和谐。那么,怎样以老子的“冲气以为和”理论来指导家庭和谐、实现家庭和谐呢?

(一) 树立“阴阳冲气以为和”的理念

老子的“阴阳和谐论”并不是以矛盾斗争为理念,而是以“冲气”为方式、做法,以“和”为方向、目的、结果。《易》曰:“一阴一阳谓之道,阳得阴而成,阴得阳而序,刚柔相适谓之和,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万物都有一个阴一个阳,阴阳两极的相互依存、相互对立,构成了一切自然现象的流动和运转,构成了生命机体的生长、成熟、衰老与死亡。家庭是万物之一,自然也有阴阳。阴代表女性、阴柔等性质,阳代表男性、阳刚等性质。阳在前,阴在后;阳主外,阴主内;一前一后,一外一里,一男一女,一阴一阳,自然就是和谐。夫妻之间只有唱和相随才能出现和谐局面。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阴盛阳衰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有人认为这是造成家庭失和的直接原因,其实不然。因为阴盛阳衰仍然是正常的阴阳转换,仍在阴阳总格局里面,只不过是转换了位置,此消彼长而已。

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 (《庄子·在宥》)

在这里,庄子认为,阴阳要是弄得不安静又不欢愉,便是违背常德。违背常德而可长久,这是天下绝没有的事。不管谁处于主导地位,只要这一阴阳和谐、长久,整个家庭就能处于整体的稳定的发展状态。所以一个家庭要和谐,男女双方必须有这种“和”的理念,不管阴阳位置是否正常,男性是否处于主导地位,只要“家和”就“万事兴”。

(二)正确处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人是家庭的主体,人的所有活动都是以家庭为基础进行的。只有处理好家庭中阴与阳的关系,家庭才能和谐、长久。

1.平等尊重,求同存异

家庭和谐的第一要素是平等。缺乏平等,家庭成员之间只能是一种倾斜的、以一方的意志为主导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甚至是主人与仆人的关系。这与和谐的含义相悖。万物中的阴阳地位无高下尊卑之分,它们都是统一于阴阳循环转化运动之中。

尊重既包含尊重各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职务,也要尊重个人的兴趣爱好。由于年龄、性别、社会地位、职务的不同,家庭成员必然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有的时候,这些兴趣爱好可能会发生冲突。如全家在一起看电视,老人们比较喜欢看京剧等古典形式的节目;中年人由于种种需要,比较关注社会政治新闻;而年轻人则喜欢流行歌曲、港台电视剧。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想看自己喜欢的节目,势必会产生不愉快,甚至一些矛盾和争吵,这就需要每个人的配合、协调和让步。比如大家商量着规定不同的时间段看各自喜欢的节目,这样既不伤和气,又能让满足每个人不同的要求。

鲁遽曰:是直以阳召阳,以阴召阴,非吾所谓道也。吾示子乎道。于是为之调瑟,废一于堂,废一于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夫或改调一弦,於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未始于声,而音之君已。且若是者邪? (《庄子·徐无鬼》)

鼓宫宫动,鼓角角动,宫角相应和,皆音律相同之因矣。家庭中也是同理。要想弹奏出悦耳动听的家庭之音,阴阳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尊重,同声相应。

木与木相摩则然,金与火相守则流。阴阳错行,则天地大骇,於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庄子·外物》)

大自然中阴阳错乱就会引起各种天灾动乱如雷霆雨电这些大的震动,自然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个家庭。如果一个家庭中阴阳错乱,就会引起震动、争吵甚至打架。出现这种情况时,最好的解决方法便是坚守“七善”,向水之性。

2.坚守“七善”,向水之性

“老子善用水性来比喻上德者的人格。水最显著的特征和作用是:柔。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滋润万物而不与之相争。老子认为最完善的人格也应具有这种心态和行为。”[2]把这种上善人格运用到家庭中,同样能促进家庭的和谐。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八章》)

“居善地”。一方面,要善于选择安居之处,每个人各得其位。比如对于青少年来说最好的地方就是学校家庭,而不是网吧、游戏室;对于丈夫来说,最好的地方就是家里、工作单位,而不是、酒楼等地方。另一方面,在家里每个人也要善于选择好自己的位子,要善于居于谦让的地位,不要争往高处,要像水一样甘于处在下方。晚辈让长辈一步,天地不是很宽广吗?

“心善渊”。运用到家庭中,就是心胸善于保持沉静,拒绝浅陋,拒绝平庸。平凡的是大多数,不要求每个人的知识水平都多么高,但要善于让自己的心智变得深沉,要有深渊一样的心胸、心智、心灵,以沉静祥和的心态面对家庭中的琐事和摩擦。

“与善仁”。有的本子作“与善人”、“与善信”。这是说,与人交往要真诚仁爱。要真诚仁爱地对待你的家庭,把自己的爱多施予一点给家人,“施于人而不忘,非天布也”(《庄子?列御寇》),保持一种施恩不图报的心态,关心家里的每一个成员,家里就会充满温暖欢笑。

“言善信”。说出来的话要算数,要守信用。要对自己的各种承诺负责,对自己的虚情假意、伪言谎话说不,这样家人才会信任自己。

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

在这里,庄子借孔子与客人的问答指明真诚的重要性,人与人之间要以真诚、信任为出发点,否则正常交往就无法进行。

“政善治”。王弼本“政”作“正”,“正”、“政”同。老子本来讲,为政善于完成良好的治绩。我们也可以移用到家政的治理方面,丈夫善于出主意,想点子,妻子善于理财,善于处理家务,老人善于处理家庭纠葛,把一个家庭治理得既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又有和谐的家庭情感,生活得美满又和气。

“事善能”。处事善于发挥所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不是完人,再完美的人都有瑕疵。要善于培养自己的办事能力。在阴阳这个统一体中,阴阳二体谁能管理家庭谁能管好家庭,谁就应该发挥自己的所长,不要拘泥于传统的看法。

“动善时”。行动善于掌握时机。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可以避免无谓的争端。该工作时认真工作,该休息时按时休息。不要借口工作忙就不顾家,以免引起家庭成员的隔阂。

3.心境平常,顺其自然

老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无为”,即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居家也要有这种思想,要以一颗平常心面对,无论大喜大悲,终归是暂时的现象。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二章》)

狂风刮不到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天地的狂暴都不能持久,何况人呢?

人大喜,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庄子·在宥》)

人过于欢乐,就会伤害阳气;过于愤怒,就会伤害阴气。《小有经》曰:“多笑则伤藏,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惛乱,多怒则万脉不空。”阴阳的气相互侵害,四时不按顺序,寒暑不调和,岂不反而伤害到人体么!

客凄然变容曰:甚矣,子之难悟也!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庄子·渔父》)

到阴凉的地方影子就会消失,静止下来脚迹也就没有了。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坦然面对各种不如意,它们自然就会消失。老庄思想提倡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家庭生活并不是最理想的,其间必然有许多不如意和磕磕碰碰,不要过度追求完美,过度追求浪漫和幸福。一味地追求完美,反而什么也得不到。在家庭生活中,不要因为生活中失去了原有的浪漫气息而生气,也不要因为暂时的欢快而得意忘形,不管欢乐还是愤怒,总会伤及身体。要知道,什么事都是暂时的,正如哲学上所说,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没有永远的欢乐,也没有永远的悲伤。要时刻保持一种平常心,保持对家庭生活固有的一种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在油盐酱醋的平淡生活中保持一种永存的活力。

4.尊亲孝长,慈爱谦让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六十七章》)这三宝说正是体现了老子的处世态度。对于慈,古今学者有多种解释,但较普遍的是柔慈、慈忍、仁慈,核心是一个“爱”字。这种“爱”既表现为长辈对晚辈子女子孙们的爱,也表现为晚辈对长辈的孝心、照顾。对同类之爱,对弱者之爱,无疑能激发护卫同类或弱小的勇气。在母爱方面,人们对“慈故能勇”的体会,可能最为真切,它表现为因爱而勇敢。这种说法与孔子的“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是极其相似的。但慈一样地表达了一种对人类的悲悯,揭示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尽管它表现为一种普世之爱。除此之外,“在老子的观念中,‘慈’还表现了仁自亲始的‘孝慈’关系,它是属于礼中‘门内之治’的范围。老子称‘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孝慈并不是六亲和睦关系被破坏后的不得已的家庭维系手段,相反,它的价值在“六亲不和”的现状反衬下,显得弥足珍贵,同时它也是六亲和睦的前提条件。老有所终,少有所养,家庭成员互敬互爱,自然是家庭和睦,其乐融融。”[3]

人是社会的一员,所处理的不仅有家庭内部的人与人的关系,而且有家庭成员和邻里之间的关系。邻里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肯定会影响家庭内部的气氛。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对待邻里关系也应该本着真诚信任的原则,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宽容相待、和平共处。只有这样,才能既“攘外”又“安内”。

(三)正确处理人与物的关系

人是环境的产物。老子哲学观认为人与物的关系一方面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另一方面还指人与其他物以及居室环境的协调状态。人与其他物的协调状况主要指人对待家庭财富方面的态度。这个对家庭和谐尤其有重要的影响。

1.不欲以静,家庭安定

现代人出现家庭矛盾的情况,往往有很普遍、很共同的原因,即人与钱财、权势、名利等物的关系处理不当。“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势物之徒乐变,遭时有所用,不能无为也。”(《庄子·徐无鬼》)执迷于权势、财物的人,总是不满足,陷入忧虑、悲伤之中,终生不悟,不能安静,这是很可悲的。作为家庭关系和谐的物质基础,这些关系处理不当,引发了很多家庭破裂、妻离子散的家庭悲剧,造成了许多犯罪行为的发生,如抢劫、贪污、杀人等等,使得社会动荡、家庭不和谐。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十二章》)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四十六章》)

物欲文明存在的物质诱惑使人的心灵极为空虚。人们一味追求名利财物,丧失本性。老子呼唤人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持守内心的安定,确保固有的天性。

对于现代人的这种贪欲,老子有一个智慧,值得我们记取,即“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老子·第三十七章》)这是说,不要兴起贪欲而要趋归于安静,这样天下就自然安定。不贪欲,天下尚且自定,何况是一个小小的家庭?一个家庭各个成员不贪欲,“不欲以静”,就会自定,这不就是现代家庭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吗?

老子认为“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不要过分爱名、永不满足,要知道适可而止,才能保持长久。所以老子的另外一个智慧就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八十章》),“知足者富……不失其所者久。” (《老子·三十三章》)“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四十六章》)不要总和别人比,不要贪欲无穷,要“少私寡欲”。家庭成员之间也应该树立“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的家庭美德,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知识和积累家庭财富,合理地运用家庭财富,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家庭成员的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

2.以人为本,人居协调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从使用居室的人出发,设计出符合人性、符合生态要求、符合自然本性、符合人性需要的居室装饰环境。强调居室装饰是为人服务的思想。因此,居室的设计状况应该符合“人”即家庭成员的方方面面的情况,如:个性、爱好、性格、职业、文化背景、民族等,依次进行“以人为本”居室的软装饰设计,营造出人文格调及家庭和谐的氛围。如家里有小孩可以设计小孩的玩具房,家有老人的可以简单设计适合老年人的健身房,根据自身条件各得所需,在达到人物和谐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家庭和谐,达到“人乐”与“天乐”的同时满足。

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

明白了天地常德的人,便是大根本大宗原,便是与天冥合;用来均调天下,便是与人冥合,与人冥合的称为人乐,与天冥合的称为天乐。人处于真实状态中,既要保持与他人、邻里的人乐,也要保持与自然、居室环境的天乐。

3.整洁宁静 、简朴悦目

整洁宁静、简朴悦目的家居环境能令人心情愉快。和谐,不仅要人内心的宁静,而且需要周围环境的宁静与之呼应。一个舒适的居室,周围环境最好是安静、无噪音、无污染、绿树成荫、交通方便,这样才能达到身心的清静和谐。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老子·二十六章》)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帅,只有保持外部环境与心灵世界的一致宁静,才能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摩擦和矛盾,实现和谐。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老子·四十五章》)

范应元解释说:“躁极则寒,寒则万物凋零;静极则热,热则万物生长。是知躁动者,死之根;清静者,生之根。故知清静者,为天下之正也。体道者,成而若缺,满而若冲,直而若屈,巧而若拙,辩而若讷,亦无不出于清静矣。虽然,人岂有静而不动者哉?但不可躁暴,常以清静为正尔。”

经常保持淡泊清静的心态,再加上周围环境的清静,才能神安体健。神安即能心平,心平则能和家。

总之,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努力。家庭成员间既要真诚相待,也要宽容忍让。

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哭,真怒未发而威,真笑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渔父》)

本真乃精诚的极致,家庭中各成员间应该以真诚、信任为出发点,互相之间进行心与心的真诚的交流。家庭中的阴阳应该做到“知雄守雌”,以不争、谦退为根本,以宽容、仁爱为原则,阴阳二气相互充分地交流、融会贯通,以宽阔的胸襟、平和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多一份沟通少一些误解,多一份信任少一份猜疑。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和”这样一个高的境界,也才能营造一个更加温馨更加和谐的家庭。

[参考文献]

[1] 伯兰特·罗素.中国问题[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154,37.

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范文3

论文关键词:《列子》;生态伦理;万物一体;和谐社会

《列子》与《老子》、《庄子》并为道家经典,历来对《列子》一书真伪及成书年代疑义颇多,冯友兰先生所说“现在通行的《列子》这部书并不是《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那部《列子》,而是在晋朝才出现的”加之《列子》本身的思想也比较复杂,所以一直没有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严北溟、严捷的《列子译注》说“怎会造出《列子》这样有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著作?妥当的解释是,其一,伪作者自有其一贯之道,他据此来裁减诸家之说;其二,伪作者当有所本……”,足见深掘《列子》一书的文本,来解读此书的思想构架是可行的。

本文拟通过《列子》全书的整体通观,对《列子》哲学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分析并揭示其所具有的现代价值。

一、万物一体——《列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出发点

天地人一体的整体思维方式是中国哲学的特质,在《列子》中,天地万物与人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故天职生覆,地职形载,圣职教化,物职所宜。然则天有所短,地有所长,圣有所否,物有所通。何则?生覆者不能形载,形载者不能教化,教化者不能违所宜,宜定者不出所位。故天地之道,非阴则阳;圣人之教,非仁则义;万物之宜,非柔则刚:此皆随所宜而不能出所位者也”(《列子·天瑞》)口]。天地、圣人、万物都只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都不能包容一切,所以在自然的整体中,各自处在相应的位置,并发挥着相应的有限的作用;天覆地载,各司其职,而不超越自己的位置,这样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才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虽然在自然界中有自己独特的位置,但是从来源和组成上说,是同自然万物相同的,即都是由气自然演化发展而来。“清轻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列子·天瑞》)。所以,人从自然而来,即非自身所有。《列子·天瑞》中有:舜问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丞日:“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日:“吾身非吾有,孰有之哉?”日:“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子孙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列子·天瑞》)。人从自然中来,他的生命和身体都只是自然的赋予。另外,人类存在和发展的一切条件是人类“盗”于自然的。《列子·天瑞》中大富的“国氏”对大贫的“向氏”说:“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可见,人类的一切生存条件都是盗自于自然界。总之,天、地、人不可相离,一起构成了一个有序的整体。

二、顺应自然、和淤万物——《列子》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和旨归

《列子》从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出发,它主张“类无贵贱”,极力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类要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最终以实现“和淤万物”的旨归。

1.主张“类无贵贱”

《列子·说符》篇当田氏叹:“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时,鲍氏年十二之子进日:“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曙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这里借用一个十二岁的小孩之口强烈地驳斥了田氏的“天之于民厚矣”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道出了《列子》“类无贵贱”的思想。“海上之人有好区鸟者,每旦之海上,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至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列子·黄帝》),“海上沤鸟”这一故事所表现的“不藏心机,沤鸟百住而不止。有心取之,沤鸟舞而不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将它物看作玩弄和摄取的对象,这样的结果只会让自然界万物疏远人类,抛弃人类而去,将万物平等对待,人和万物将会和谐相处。“类无贵贱”的思想是《列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2.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尊重自然之道,人们将会至为至能。《列子·黄帝》中列子“乘风而归”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列子师老商氏九年之后,能纵心而想,随口而言,而心不念自我的是非利害,口不系他人的是非利害,内心的存想和对外物的挂念一切全无,最后他“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心之所念,言之所藏”(《列子·黄帝》),达到了那种物我皆忘的境界,完全摆脱了对周围环境和己身感官的限制,因而能任随风吹而东西飘荡。顺应自然,依顺他物之性,将会物我相和。“梁鸯养虎”之例,梁鸯所养虎狼鹃鹗无不驯服,雄雌在前,孳尾成群,异类杂居,不相搏噬。梁鸯与鸟兽和谐共处的奥秘是:“夫喜之复也必怒,怒之复也常喜,皆不中也。今吾心无逆顺者也,则鸟兽之视吾,犹其侪也”(《列子·黄帝》),这些故事都表达了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界之物性,不要违逆自然之道。

3.遵循规律、利用自然

《列子》中关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的思想是很丰富的。在《列子·天瑞》篇中记述了盗亦有道的故事,其中国氏之所以大富,是因为其“闻天有时,地有利”,“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在这个故事中的国氏之所以能致富,是因为其能够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这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能够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规律来为人类服务的思想。而《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正是认识到房屋前的山是可以移走的(尽管很艰难)这一客观规律,才开始了子子孙孙不停止的移山运动,而结果“帝感其诚,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列子·汤问》),愚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改造自然的目的。它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向恶劣的自然环境低头,积极地改造恶劣的自然环境的精神;同时也启示人们只有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规律,才能实现对自然的改造。反之如果没有认识到事物的客观规律,不遵循事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盲目行事,只会徒劳无功,甚至带来无法预料的恶果。“夸父逐日”的故事说的就是如此。“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列子·汤问》),夸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奔跑速度是远远赶不上光速这一客观规律,盲目行事,最后渴死。总之,我们要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自然实现为人类造福的目的。

4.和淤万物

《列子》追求天地万物和谐一体,“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心如渊泉,形如处女;不偎不爱,仙圣为之臣;不畏不怒,愿悫为之使;不施不惠,而物自足;不聚不敛,而已无愆”(《列子·黄帝》)。这里他借姑射山神人,能处自然之境,顺自然之道,心境平和,无智无巧,与万物和谐共处,表达他生态伦理的旨归乃是追求天地万物和谐一体。《列子》所欲求的理想社会是非但: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不骄不忌;男女长幼和谐相处,不耕不稼,不织不衣,乐而无忧。并且“禽兽之智有自然与人童者,其齐欲摄生,亦不假智于人也:牝牡相偶,母子相亲;避平依险,违寒就温;居则有群,行则有列;小者居内,壮者居外;饮则相携,食则鸣群。太古之时,则与人同处,与人并行”(《列子·黄帝》),也就是人类和鸟兽交往自如,和谐共处。总之人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和淤万物。

三、《列子》生态伦理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的良性互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各种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等矛盾日益凸显,这已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成了重大威胁。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注重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良性互动,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列子》哲学的生态伦理思想,予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以重要启示。

1.平等地对待自然万物

《列子》万物一体的世界观,说明了人类与自然界万物的关系,确定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价值取向。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不应做自然的主宰,而是作为自然界这一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其他事物彼此关联、彼此协调,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生的相合无间、浑然一体,人类才能最终实现快速健康的生存发展。《列子》“类无贵贱”的思想,对于今天的人们仍有重要意义。人类过多地强调自身的需要,而忽视自然,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并且也遭到了自然的报复。人类应该平等地对对待自然中的其他物种,并珍惜自然界中的一切,不利用人类的强势地位而不计后果地从自然界中索取;人类不仅要合理地利用自然,更重要的是成为自然的保护者。

2.认识自然、顺应自然

《列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至为无为”的思想是说“自然无为”,不做违反自然之为。有人认为“无为”是指无所事事,毫不作为是一种极为消极态度,这是误解。其实质是一切事情顺其自然,而是要求按照自然的法则坚韧不拔地去做一切应然而然的事情,以保障与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要重视发展科技,探索自然界无穷的奥秘,把握自然界规律,以无限接近对自然的科学认识,以便更好地更好利用规律、改造自然。

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范文4

论文摘要 易老和谐思想共以自然为本质,源于万事万物的丰富多彩性,以阴阳和谐为架构,归于道与太极的最高和谐思维。在现实中,易老构造社会和谐思想,以自然和谐为前提,社会和谐在本质上体现自然和谐。当今世界,生存环境日益危机,社会问题越发严重, 科学 技术难于两全,易老和谐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和自然理念,是挽救人类危机与灾难的有益选项。 

《周易》与《老子》同质同源,同本同根,共以自然和谐为基础,以“明人事”为指向。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内在源泉,为当代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的现实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思想启迪。 

 

一、自然和谐的共同理路 

 

中华传统文化盛大于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竞相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但在所有的思想观点与表达过程中,及其以后在传统文化长期 发展 的思维轨迹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万川磅礴,枝桠蔓延,终归于易道和谐文化的大趋势。中华易道文化正是产生并成熟于这个时期,共同代表着自然与人事两大 历史 命题,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总根脉。 

老子开创“道”的思想文化之本原,揭示宇宙之本体,万物之根据,为人类建立了普遍遵从自然和谐之道的根本法则,企图从人类智慧的高度制约人类自身普遍违反自然法则的不端行为,突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而《易》在传说中,为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系辞下》)后由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子作传,同样是以遵从自然和谐为准入,为人类提供了破译和理解自然神秘信息的工具。故易与老均以自然为出发,以遵从自然和谐为共同存在的思想源头和内涵表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大特色和根系所在。 

从易与老“原始要终”的各自和谐文化构造中,不难判定二者存在着基本相同的思维理路。首先,易与老均是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感悟世间万事万物的无限丰富性和神秘奇妙性,共同表达了对自然事物的热爱和对天地神秘力量的敬畏。如在老子所认识的自然对象中,有大水、江海、赤子、婴孩、虫鸟、猛兽、小鱼、鸡犬、草木、车马、门户、器物、风雨、甘露等众多事物。而在易所认识的事物中则更多,其八卦就是直接利用天、地、雷、火、风、泽、水、山八种自然物来确立其思想框架,由此所涉及的自然物十分广泛,在此不多赘举。但有一点必须指出,易与老所共同感观的万事万物是绝对和谐的自然状态,这种绝对和谐的自然状态就是易老思维的起点。易与老唯有从自然和谐的生动性和丰富多彩性出发,才能最终理解和把握自然万事万物所具有的内在真实。 

其次,易与老在感观自然丰富多彩性的基础上,逐渐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高度,发现天下万事万物的产生及其存在,皆有其共同的缘由,这个缘由不是别的,正是天地阴阳两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易是“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周易·说卦》),直接以阴阳为确立八卦的依据,万事万物总归于阴阳而得以高度的概括和确立。同样,老子也是在感观世界丰富多彩性的基础上,理解和把握“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的自然和谐 规律 ,并由此真切地感悟到了,世界万事万物的无限缤纷与精彩恰是自然阴阳相互交感作用的结果。故现实世界的阴阳相对是万事万物的生育之母和生命总门,自然和谐总归于阴阳之间的相互和谐,阴阳和谐承载着缔造有形世界的全部使命。 

再次,自然和谐从万事万物到阴阳相对并非终结,在阴阳之上尚有宇宙虚域的终极元体,即为易与道所共同揭示的“太极”与“道”的终极和谐理念。尤其是老子所建构的“道”的理论体系完整地表达了自然和谐的根底内涵。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以其最精要的现实描述和理论概括,完成了显现宇宙创生万物的全息过程:道生“无”为宇宙一元体,“无”再生阴阳二体,阴阳二体再生天、地、人三物(三才),而天、地、人最终生长出世界的万事万物,这是宇宙生成的和谐过程。同样,从反向思维来看,与道生万物的同时,自然万物又为道所效法,道来源于自然万物。故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又是一个自然生道的完整过程。即:人以地为生,地以天为合,天以道为源,道以自然为本,而自然则是以天、地、人等万物为表现,是道所依托和效法的最基本的有形的现实根源。由此可见,一个是由道到万物的生成过程,一个是由万物到道的效法过程,二者互为融通,相生相法,实为一体,共同构成了老子和谐自然系统过程的全部内涵。 

而易在表述终极和谐之道的层面上,虽远不及老子所述内容之丰富和完整,但也表达了基本相同的观点。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这里有“道”表述,但还仅限于阴阳二体的层面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系辞上》)这“太极”,就与老子之“道”基本相同了,全句内容与老子道生万物的意思也最为切近。故易从太极,到阴阳两仪,到八卦,到六十四卦,再到万事万物,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和谐过程,与老子所述同理同路,没有两样。如易学大师朱伯岜指出:“《易经》的作者是试图在自然现象的变化和人事之间寻找一致性,寻找一种共同的东西,把自然界和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这对于以后

与老子之道同义,《易》以探赜索隐宇宙神秘信息为途径,旨在建构一个“保合太和”的包括人类社会与 自然 万物在内的大和世界。 

首先,易在表达人道的时候,一方面说明天地人“三才”整体和谐思想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强调人道源于天道的不易法则。“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周易·说卦》)说明在宇宙自然之间有天地人“三才”,易以天地人“三才”为卦体,则是概括宇宙和谐整体的最好形式。而在天地人“三才”中,易则明确表达了天道阴阳是人道和谐的最高依据,人类社会的和谐秩序是源于天道阴阳的和谐本质,没有天道阴阳的和谐就没有人伦关系的和谐。“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周易·序卦》)夫妇关系的恒久,实际上是指社会和谐关系的稳定与长久。而这种稳定与长久正是源于自然天地之恒久。所以,从自然天地之道,直至人伦夫妇的最小社会单元,形成秩序关系的整个过程,恰是人际和谐取法于自然和谐的基本过程。这在本质上,与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和谐思想基本相同。 

其次,表明易之所以能够成就人类社会的和谐美德,在于易以自然和谐为根据,以缔造生命为己任。故《系辞上》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易对人类社会的理解和探究,是出于易能够完全理解天地原理和本质之故。“一句话,《易》理解源于自然,效法自然,是对天地的模写,《易》理与天地的法则是一致的。”利用易,就能够“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这个“道”正是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的道,即是所谓阴阳和谐之道。 

再次,易达天下和谐之治,在于易取乾坤阴阳和谐之法则。《系辞下》叙述了从包牺氏到神农氏,再到黄帝、尧、舜天下“各得其所”、“百官以治”、“万民以济”等一番社会和谐之治的景象,均缘于他们能够通达易理,“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知微知彰,知柔知刚”,而“盖取诸乾坤”之故。圣人能体认乾坤之德,则能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目标。“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易卦有非常丰富的“德”性内容,是建构和谐社会的最基本因素。“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说卦》)卦爻以阴阳刚柔的基本变化为准,同样卦爻也要以天地自然的“阴阳合德”或“神明之德”为准,天地自然之本德方是缔造社会仁义道德和顺即和谐的内在根据。所以易的社会和谐之缔造,始终没有离开自然和谐的本质根源。 

最后,易卦爻对人事的表述内容,几乎每一卦爻都能够遵循自然本旨而通其变。基本的思路是,先承起自然物象的发生情况,然后推及人事产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表明一切人事发生的未来事实均在自然情理之中,目的在于为人事行为提供把握或改变事象可能发生的先机。如谦卦(艮下坤上),“君子有终”,原因是天道谦,而人道遵循天道“好谦”,所以君子有善终。如蛊卦(巽下艮上),“刚上而柔下”(《彖》),《象》说:“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以山下和顺之风为承起,喻人事育德之象。如咸卦(艮下兑上),也是吉利之卦,原因是“柔上而刚下”,“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彖》),即是说社会人事只要能够根据自然之理,男性尊重女性,就能够使社会和谐。再比如恒卦(巽下震上),“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根据自然的物象是“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彖》)可见,恒久和谐的社会局面,完全取决于圣人能够遵循自然恒久的 规律 。 

总之,《易》思想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价值取向,但其所有人事行为均以自然天地为准则,社会和谐是自然和谐的本质延续,自然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内在根据,完全与老子道家社会和谐思想同一指向,表现了中华民族社会和谐思想的本质特色。 

 

三、易老和谐思想的 现代 启示 

 

易老和谐思想对人类及整个生命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核心价值在于始终能够把持自然本质的和谐内容,强调人类的所作所为必须不折不扣地遵循自然和谐理路,给予当代主宰地球生命的具有高级思维却又不自量力的人类敲响警钟:人类力量永远也不可能超过自然力量,人类社会也永远不能离开自然世界而存在,人类的自作聪明和胡作非为都将自食其果,给自己带来灾难。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千多年以前就给人类提出的重要警示,具有超越时空的普世意义。 

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范文5

一、和谐渊源考:“和”、“谐”探源

和谐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从字源的角度探索“和”、“谐”的指物性、象形性及其涵义,对于分析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起源、本质及其意义有很大帮助。

“和”必然有一定的“度”和“量”的要求。做到适中、恰好。这个“度”和“量”的要求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必中节”思想。《中庸》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必中节”就是要做到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如,儒家对于“乐”的教育就是严格遵守“中节”的原则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不淫、不伤就是适中、恰到好处,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和”。

从以上的字源分析可以看出,“和”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在多样中“调剂”,兼容各种矛盾关系,调剂以达相成相济的和谐理想之状。

“谐”也有两种写法――“”与“谐”。现在通用“谐”。“谐”与“和”同义,都指音乐的和谐与协调。《说文解字》释“”曰:“乐和也。从龠,皆声。《虞书》:‘八音克。”’可见“和”、“谐”两个字都有音乐或语言调和的意思。同时,《说文解字》对“谐”还有这样的解释:“谐。恰也。从言,皆声。”“凡从皆声字,多有和同义。”《说文解字》释“袷”为“谐也”。这是互训同义的现象。所以,“谐”具有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协调一致等意思。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重心集中在“和”上,其主要涵义由传统“贵和”思想演化而来。《论语・学而》记载:“礼之用,和为贵。”礼的作用,以“和”最为可贵,含有价值判断的深刻意义。所谓“和为贵”,就是说和谐是宇宙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和价值,是治国处事、礼仪制度的价值标准。中国古代在谈及“谐”的时候,更多与“和”相连。在中国很早以前就有“和”与“谐”互释的情况出现,如《尔雅》“谐、辑、协,和也”,《尚书・舜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周礼》“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周礼・天官冢宰》),《左传》“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左传・襄公十一年》),这些都是“和”、“谐”并用的例子。

“和”、“谐”原与音乐有关,指声音相应,伴奏适度,后来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谐是一种相对的矛盾状态和破解矛盾的行为过程,“和谐”的意思即通过“调剂”、“配合”等手段,建立“匀称”、“适当”和“恰当”的整体。和谐也是矛盾的特殊表现形式或特殊存在状态,它允许和鼓励差别的存在,它接纳和正视矛盾的出现,它更善于对矛盾进行解决,在和谐的发展过程中也会不断产生新的矛盾,矛盾不断解决的过程就是和谐不断实现的过程。和谐既是矛盾的统一体,也是矛盾的动态发展过程。

二、和谐本质析:“和”、“同”之辩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和谐”的本质是理解、包容、尊重,即“和而不同”。其实,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在,都有不少人将“和”与“同”混为一谈,认为“贵和”就是无原则地追求毫无差异的“同一”。其实,“和”与“同”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矛盾的两个对立面的统一,是“和”;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斗争,是“异”而不是“同”,但它们又同时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一直与“同”作为一组相对的哲学概念出现,“和谐”的本质也是在历次“和同之辩”中逐渐凸现出来的。

开启中国历史上“和同之辩”先河的是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史伯认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他对“和”与“同”的区别作了系统而深刻的阐发,认为西周最大的弊端就是“去和而取同”,对和谐的本质有了深入的认识。“以他平他谓之和”,“和”是聚集不同事物而得其平衡,是不同事物或对立之物之间的统一。“以同裨同”即为“同”,是同类事物的简单相合;是单一事物的机械相加,否认事物之间的矛盾和差异。史伯还论述了“和”与“同”的功能差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能产生新事物,把相同事物叠加起来的“同”却不能产生新事物。此外,在价值取向上,史伯主张“取和去同”,反对“去和取同”。“取和去同”可以使国家兴,而“去和取同”则必使国家亡。

继史伯之后,春秋末年的晏婴与齐景公进行了历史上第二次“和同之辩”,说明“和”是对立之物的相济与相成,将和谐的本质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齐景公问曰:“和与同异乎?”晏婴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烨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泻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左传・昭公二十年》)在那次对话中,晏婴引用了一系列诸如“水、火、醯、醢、盐、梅”、“清浊”、“小大”、“短长”、“刚柔”等相反相成的概念,指出“和”不仅是对立物的统一,而且还是对立物之间的“相济”和“相成”。例如烧菜做饭,除了具备水、火、醯、醢、盐、梅等各种原料,还需“(火单)之以薪”,味道淡的,“济其不及”,味道浓的,“以泻其过”,这样才能烹饪出一道美味的佳肴,人吃了才能心情舒畅。“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单一原料相加,就做不出美味的汤来。五味相和,才能产生美食;六律相和,才能形成悦耳的音乐。他强调了“和”本来之“调剂”与“相成”的动态意义,是对和谐本质认识的一次重大深化。

历史上的第三次“和同之辩”是在孔子与其弟子之间进行的,他们对“和”与“同”进行了辩析,对和谐的本质进行了总结性阐释。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这里的“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包含着不同或差异。孔子从伦理道德的高度将“和”与“同”看成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分标准,“君子”之“和”,讲求对话、兼容,从善如流;“小人”之“同”,囿于一团和气。由单纯地区分“和”与“同”,深入到治世与伦常的主体――人的层次。在此,“和”不仅仅是与“同”在本质上相反的概念,更是人们处世待物的基本原则,开始具有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意义。

从以上三次著名的“和同之辩”中可以看出,“和而不同”是和谐的本质意蕴,也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要求。尊重和允许不同要素、各种差异存在的“和”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根本规律和法则。“和而不同”的本质决定着事物 的发展,它是强调事物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同”是抹杀矛盾双方的差别性,是无条件、无原则的去异取同,而“和”并不是没有斗争,而是使斗争的各方实现和谐相处,是矛盾双方有差别的统一,是相反相成、互补互济的共生共处,从而能够促进事物向前发展。

三、和谐意义释:身心、人伦、社会、天人

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状态,是人对自身、他人、社会、自然这四者关系的协调和平衡程度的一种确认。“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和是天下万物所应遵循的普遍准则,和谐文化对于身心、人伦、社会秩序以及天人关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身心方面,中国传统和谐文化重视通过修身养性实现人的自我身心和谐。自我身心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欲与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儒家首先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欲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但他又强调“欲而不贪”(《论语・尧日》),反对放念,“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已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也就是说,人们在追求和物质利益时,不能将它们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目标,而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见利思义,保持平衡谦和的心态,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将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有机结合以实现身心和谐的思想体现。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可见,修身养性是实现自我身心和谐的关键,这需要做到“修德”、“讲学”、“向善”、“改过”,这是实现自我身心和谐的路径。

在人伦方面,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主张“仁者爱人”,提倡宽和处世,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仁,亲也,从人从二”(《说文解字》),所以,“仁”本身就是一种关于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想。“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只有实现了“仁”,才有可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既然“仁”是和谐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仁”,进而达到人际“和谐”之境呢?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是儒家实现人与人和谐的一以贯之的方法。在儒家看来,推己及人的致和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另一种是“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中国传统文化以“仁”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和谐思想,其适用范围可以不断扩大,逐渐延伸至社会、民族、国家和国际社会,对实现民族和睦、社会稳定以及国家之间的和谐都有重要意义。

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范文6

吕氏春秋音乐思索 文 章 来 源 w w w . 3 e d u . n e t

在现存的先秦诸子着作中,《吕氏春秋》有大量关于音乐的论述,其中有些是关于和谐音乐的论述,不妨摘录下来,浅抒己见。

《大乐》(仲夏纪?二曰)中曰:天下太平,万物安宁,皆化其上,乐乃可成。成乐有具,必节嗜欲。嗜欲不辟,乐乃可务。务乐有术,必由平出。平出于公,公出于道。故惟得道之人,其可与言乐乎?/亡国戮民,非无乐也,其乐不乐。溺者,非不笑也;罪人,非不歌也;狂者,非不武也;乱世之乐,有似于此。君臣失位,父子失处,夫妇失宜,民人呻吟,其以为乐也,若之何哉?”这话今译为:天下太平,万物安宁,都随从着上面的教化,乐的作用才可算完成。制成音乐要有设施,要节制嗜欲。嗜欲不邪僻的人才可以从事音乐。从事音乐要有方法,必须从平正出发,平正出于公正,公正出于有道,所以,惟有得道之人才可以与其谈音乐。亡国难民不是没有音乐,其音乐不能使人快乐,要淹死的人,不是不笑;罪犯也不是不唱歌;发狂者也不是不手舞足蹈;乱世的音乐就似于此。

君臣、父子、夫妻不能正常相处,老百姓在痛苦地呻吟着,在这情景下作乐是怎么可能呢?诚然,什么时代出什么样的音乐,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大批右派分子被流放到北大荒、大西北劳教,他们会有什么快乐的歌呢?当血吸虫盛行的年代,只能是“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当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饥荒年代,饿死了那么多人,饥民们还会有气力唱歌吗?而狂热的文化大革命年代只能产生诸如《鬼见愁》、《革命造反歌》、《造反有理》、《红卫兵战歌》、《牛鬼蛇神嚎歌》等疯狂歌曲以及不计其数的个人崇拜歌曲。而现在是太平盛世,我们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时代在呼唤着和谐音乐和和谐文化的诞生,而和谐音乐和和谐文化的创造者应是“得道之人”,也就是胡锦涛同志在这次文代会和作代会上说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而无道之人只能是文化垃圾的制造者。

《适音》(一作“和乐”。仲夏纪?四曰)中曰:“耳之情欲声。心弗乐,五音在前弗听。目之情欲色。心弗乐,五色在前弗视。

鼻之情欲芬香。心弗乐,芬香在前弗嗅。口之情欲滋味。心弗乐,五味在前弗食。欲之者,耳、目、鼻、口也;乐之弗乐者,心也。心必和平然后乐。心必乐,然后耳、目、鼻、口有以欲之。故乐之务在于和心,和心在于行适。

夫乐有适,心亦有适。人之情:欲寿而恶夭: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欲逸而恶劳。四欲得,四恶除,则心适矣。四欲之得也,在于胜理。胜理以治身则生全矣,生全则寿长矣;胜理以治国则法立矣,法立则天下服矣。故适心之务,在于胜理。”这话大意说,耳朵的本能是用来听声音的,心情不快乐,各种音乐在前也不想听;眼睛是看色彩的,心情不快乐,五彩缤纷在前也不想看;鼻子是用来嗅芬香的,心情不快乐,芬香在前也不想嗅;嘴巴是用来尝滋味的,心情不快乐,各种美味就在前面也不想吃。要求这样那样,是耳、目、鼻、口,而快乐不快乐全在于心情。心情必须平和才能快乐,心情必须快乐,然后耳、目、鼻、口才有欲,所以,音乐之务在于调和心情,调和心情在于行为适中。要知道音乐有适中,心情也有舒适,人的心情是要长寿而厌恶短命,要安定而厌恶危险,要荣耀不要耻辱,要安逸不要劳累,这四种要求都达到了,四种厌恶都除掉了,那么,心情自然舒适了。而四欲要得到,在于顺应事物的规律,顺理以养身则生机勃勃,生机勃勃则长寿,顺应事物的规律来治国,则要立法制,以法治国天下服,所以,心情舒适的前提在于顺应事物的规律。

我以为,和谐音乐与和谐文化的产生,首先就是要构建一个和谐社会,让全社会人民都能过上小康生活,不用愁没工作干,没饭吃,不用愁小孩没钱上学,上不了学,不用愁看病难,看不起病,不用愁买不起房,没房住,不用愁不能成家立业,天下有情人都能成眷属,人人健康长寿,合家安康,人人都能说上话,言论自由,不因发表言论而治罪,那么,人们怎么不会有快乐的好心情呢?而这一切都有赖于一个公正、公平、民主的法制国家的建立,而要构建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也离不开这些基本要素。

《圜道》(季春纪?五曰):“今五音之无不应也,其分审也:宫、徵、角、羽、商各处其处,音皆调均,不可以相违。此所以无不受也。”这话的大意是,现在五音之所以无不相互应和的缘故,是由于各自的关系明确:宫音、徵音、角音、羽音、商音各自处在自己的本位,发出的音都调和均匀,不可以互相违背,这就是无不相互应和的缘故呀。 《制乐》(季夏纪?四曰):“欲观至乐,必于至治。其治厚者,其乐治厚;其治薄者,其乐治薄;乱世,则慢以乐矣。”这话今译为:要欣赏最好的音乐,必定先要有最好的世道;谁施政仁厚,其音乐也因此盛大;谁施政刻薄,其音乐也单薄;而动乱的世道,那就谈不上什么音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