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一日范例6篇

太空一日

太空一日范文1

现在是50世纪,人们的生活过的越来越好。

我刚刚醒来,只听见我的助手阿秀,对我兴奋的喊着:“主人,好消息,我们公司最新研制的‘追云鞋’研制成功了。快来试试吧!”“来了!”我乘着“YMJ__7”来到了公司。这种鞋很漂亮,有这天蓝色的外衣,旁边还有四个键:飞天,潜水,步行,漂移。我穿上鞋子,带着通用卡出发了。我先到了“白云机场”,21世纪的笨重巨大的飞机早已被小巧轻便的“飞车”代替了。我按了飞行键,调了速度,就开始飞行了。我冲向了月球,看到了嫦娥仙子,我刚好赶上了饭点,我收到了嫦娥仙子的邀请,便毫不犹豫的坐下来吃午餐了。月球上的东西可多了,有酸南瓜,臭茄子,咸丝瓜,涩冬瓜,辣青菜……别听这些名字难听,倒是口感很不错。我饱餐了一顿,又买了一斤月球上特有的桂花糕和仙桃,花了我不少钱呢!我又去了海王星,那里和夏威夷差不多,有一望无际的大海和沙滩。那里有好多人,于是我用漂移到了少人的地方。我先钻进了海里,到了深水区,我又按了潜水键,海底就是漂亮,咦,怎么前面有亮光的东西呢?我又上前去一看,只见克隆龙,正在建造东海龙宫呢!我没有打搅他们,又走了。我玩够了,看看手表,时间不早了,我得回家了。我又买了海王星果。突然一个人飞快的走过来,我下意识的摸了一下口袋,啊,我的通用卡被盗了。我马上跑到星际警方那里报案,现在的科技就是发达,只用了0.001秒就查出了那个人的具体位置。星级警方出动,迅速把嫌疑人捉拿归案。只见警方,拿出一粒药丸,喂给犯罪嫌疑人吃了下去,那个人猛的一抖,晕了过去。警察告诉我,那粒是一颗心灵净化药丸,只要为给犯过罪的人吃,那个人的心灵就会被净化,再也不干坏事了。我心中感叹:科技真是太发达了,照样下去,世界上一个坏人都没有了,警察以后也可以下岗做其他职业了。

世界美好了,人类的生活也美满了!

1+1六年级:指尖の碎碟

太空一日范文2

一、根据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的远近关系,判断影子的方向和长短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所在的方向是相反的,太阳从正东方升起,物体的影子就倒向正西方向。该地与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角越大,物体的影子越短,反之越长。一日内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此时物体的影子最短,而且,正午时太阳总是位于物体的正南或正北天空(太阳直射点正午时太阳位于物体的正上方),所以我们能根据一日内最短的影子的方向判断南北方向。

二、弄清不同地区一年中不同时期物体正午的影子的方向

一年中物体正午的影子有时向南,有时向北的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当太阳直射点向该地移动时影长渐短,远离该地时影长渐长,一年中影长有两个最小值(太阳直射该地时),一个最大值(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时)。赤道上有两个最大值,分别是两至日。南半球从6月22日到12月22日期间影长渐短,12月22日影长最短,该日南回归线上影长为零;从12月22日到第二年6月22日期间影长渐长,6月22日影长最长。北半球从6月22日到12月22日期间影长渐长,12月22日影长最长,从12月22日到第二年6月22日期间影长渐短,6月22日影长最短,该日北回归线上影长为零。

三、弄清某一地区在一年中不同时期一日内物体的影子的指向及长短状况

我们以40°N某地点为例,在一年中不同时期一日内物影的指向及长短状况分析如下:

1.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如图1,在40°N的a地此时太阳正好从正东方升起,然后经过东南部天空。当a地正午时(即图中b点位置)太阳以50°的该日最大仰角经过正南天空,再后太阳经过西南部天空,最后从正西方落下。这天太阳在天空运行轨迹如图2所示。当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时,物体的影子倒向正西,影长最长;太阳经过东南天空,物体的影子倒向西北,影长渐短;太阳经过正南天空,物体的影子倒向正北,影长最短;太阳经过西南天空,物体的影子倒向东北,影长渐长;太阳从正西方落下时,物体的影子倒向正东,影长最长。这一天物体的影子在地面旋转180°,如图3。

■ ■ ■

图1 图2 图3

2.夏至日:太阳直射23°26′N,如图4,在40°N的a地此时太阳正好从东北偏东方向升起,然后经过东部、东南部天空,当a地正午时(即图中b点位置)太阳以73°26′的该日最大仰角经过正南天空,然后经过西南、西部天空,最后从西北偏西方向落下。这天太阳在天空运行轨迹如图5所示。当太阳从东北偏东方升起时,物体的影子倒向西南,影长最长;太阳经过东部、东南部天空,物体的影子倒向正西、西北方向,影长渐短;太阳经过正南天空,物体的影子倒向正北,影长最短;太阳经过西南部、西部天空时,物体的影子倒向东北、正东方向,影长渐长;太阳从西北偏西方向落下时,物体的影子倒向东南偏东方向,影长最长。这一天物体的影子在地面旋转超过180°,如图6。

图4 图5 图6

3.冬至日:太阳直射23°26′S,如图7,在40°N的a地此时太阳正好从东南偏东方向升起,然后经过东南部天空,当a地正午时(即图中b点位置)太阳以26°34′的该日最大仰角经过正南天空,然后经过西南部天空,最后从西南方向落下。这天太阳在天空运行轨迹如图8所示。当太阳从东南方升起时,物体的影子倒向西北,影长最长;太阳经过东南部天空,物体的影子倒向西北方向,影长渐短;太阳经过正南天空,物体的影子倒向正北,影长最短;太阳经过西南部天空时,物体的影子倒向东北方向,影长渐长;太阳从西南方向落下时,物体的影子倒向东北方向,影长最长。这一天物体的影子在地面旋转不足180°,如图9。

图7 图8 图9

南极地区,正午时向南,子夜时向北;北极地区,正午时向北,子夜时向南。图10北极地区极昼期正午和子夜影子的指向示意图。图11北极地区极昼期太阳在天空运行轨迹。

太空一日范文3

人类获取能源的主要方向

“公元2307年,化石燃料已经枯竭,人类开始使用大规模太空太阳能发电系统作为新的能量来源,但是从中受惠的只不过是一部分大国以及他们的盟国……”这是日本著名科幻小说《机动战士高达》中的开篇语。不过,目前全世界正面临着共同的能源危机,人们恐怕等不到2307年就不得不开展太空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研究了。

在日本,太空发电站的研究如火如荼。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多所大学就展开了相关研究。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与日本经产省共同资助1200万美元的太空太阳能十年计划也即将结束第一阶段的研究。过去10年间,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一直为本国的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SSPS)提供稳定支持。目标是在2030年前向太空发射一颗对地静止卫星,这颗卫星将为地球上50万户家庭提供10亿瓦特电能。

2008年2月,北海道的日本科学家开始了新型电力传输系统的地上试验,这个系统可以以微波形式将能源从太空传送到地球。这两项实验都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主导的一项大胆的计划――太空太阳能发电系统(SSPS)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光和微波是太空太阳能发电领域中的两种主要的传输方式,也是该技术的核心难题。而日本双管齐下,希望同时在这两个领域获得突破。

在我国,太阳能的利用也一直是最热门的话题,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在集热器(含太阳能热水器)已成为太阳能应用最为广泛、产业化最迅速的产业之一。1998年销售总额达到了35亿元,其产量位居世界榜首。

我国的太阳能产业已开始运作。中国科学院宣布启动西部行动计划,将在两年内投入2.5亿元人民币开展研究,建立若干个太阳能发电、太阳能供热、太阳能空调等示范工程。目前河北保定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正加快建设我国规模最大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该项目集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应用系统等为一体,一期工程完成后可达到年产3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能力,填补了我国在太阳能开发应用方面多项空白,并将大大推动太阳能电池用低铁玻璃的生产、销售市场。但从整体上分析,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于起步较晚,尤其是在太阳能电池的开发、生产上还落后于国际水平,整体上仍处于产量小、应用面窄、产品单一、技术落后的初级阶段。经粗略统计表明,国内目前仅建有5个(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年产量约有4.5兆瓦(注:1兆瓦(MW)为1000千瓦),工厂设施仍停留在已有引进的生产线上。而国外不少企业已把眼光瞄准更为先进的薄膜晶体太阳能电池的开发与生产上。这种新一代的先进的薄膜晶体太阳能电池其转换效率可高达18.3%,比目前平均转换效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

太空太阳能电站开发费用昂贵

太空太阳能电站的设想非常伟大和宏远,但实现起来所需要的经费却是十分惊人的。1968年彼得・格拉泽的将太阳能电站搬到太空去的设想,需要研制一种太阳能动力卫星,并把它送到距地面3.6万千米的轨道上(即地球同步轨道。在这一轨道上,卫星绕地球飞行1圈的时间,正好与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相同)。对格拉泽提出这一宏伟设想,由于要花一大笔钱,美国政府不感兴趣。不过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因出现能源危机,格拉泽的计划重新受到重视,美国政府投资2000万美元作为研究费用。但研究费不久就用完了,人们的热情又冷了下来。因为美国科学院估计,要建成这个太空发电站,大概要用50年时间,研制、发射和组装耗资达3000亿美元,工作量相当于600名宇航员在太空工作30年。尽管发电能力为300千兆瓦,能供1.5亿人口用电,可巨额投资遭到非议。原来,格拉泽设计的这座电站重量达5万吨,其中仅太阳能电池板的空间面积就达50多平方千米,而向地球发送电力的微波发射天线的直径达1千米。按美国航天飞机一次最多能运送30吨物资计算,也要发射1000多次才能把电站的设备全部送上天。而在20世纪70年代时,美国的航天飞机还没有正式投入使用,因此人们认为,格拉泽的计划在短期内难以实现。1999年和2000年,美国国会分别给宇航局拨款500万和1500万美元,用以深入研发空间太阳能发电技术,以期找出更好更成熟的建设方案。专家们从目前发展态势估计,本世纪20年代第一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将升空组装并开始试验性发电。

太空一日范文4

这是一个写入历史的日子。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发射,27日,中国航天员出舱“太空行走”。这是中国宇航员首次出舱。而在此之前,人类的太空行走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漫步太空

据说早在18世纪就有人出版过人在月面上行走的科幻小说,但是真正将科学幻想变成科学现实还是上世纪初的事。第一个在科学意义上提出太空行走设想的是俄罗斯的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在他撰写的《太空旅行》一书中,不仅提出了人在太空行走的可能性,而且还提出要实现太空行走必须要给行走者提供航天服、气闸舱和安全绳索。在当时条件下他还对航天服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太空行走,又叫太空漫步,但其专业名称应该是“舱外活动(EVA)”,指一名远离地球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在飞船外所做的工作。舱外活动主要在围绕地球轨道运行的飞船外进行,但是在月球表面进行舱外活动也属于太空行走,一般称之为“月球漫步”。在最后几次登月任务(“阿波罗15”、“阿波罗16”和“阿波罗17”)的回程中,指挥舱驾驶员曾进行过一次舱外活动,目的是取回一个胶卷盒,而登月舱驾驶员处于直立船外活动状态(只有一部分身体在舱外),对他进行策应。这些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进行的舱外活动是迄今为止人类在深层太空进行的唯一一次太空行走。

由于早期太空飞船的设计有很大不同,所以当时的两个航天大国美国和苏联给舱外活动下的定义也不相同。俄罗斯人的定义是,宇航员处于真空环境下便属于舱外活动。而美国人给舱外活动所下的定义是,宇航员给舱外机动单元(EMJ)接通电池,舱外活动才算正式开始。

舱外活动又分有安全带活动和无安全带活动。有安全带活动是指用系管将宇航员与飞船连接起来,氧气可通过这根小管子进行输送,宇航员返回飞船时不需要推动力。这根安全带起到供氧等支持生命的作用,所以它又被称作“脐带”。无安全带太空行走方法,仅在1984年利用载人机动单元(MMU)进行的3次任务中和1994年进行的简化舱外活动营救设备(simplified Aid for EVA Rescue)飞行试验中使用过。简化舱外活动营救设备是美国有安全带舱外活动中佩戴的一个安全装置。一旦安全带意外断裂,这套设备可以确保宇航员返回飞船。我国宇航员首先进行的是有安全带舱外活动。

危险重重

因为舱外活动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所以风险很大。第一个不得不认真研究的风险是与太空碎片相撞。在地面以上300公里的轨道以每秒7.7公里的速度飞行,同时还要一丝不苟地完成舱外活动任务,其难度可想而知。每一项航天任务都会产生更多的太空碎片,因此舱外活动的宇航员与太空碎片相撞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舱外活动不得不面对的另一个危险是,虽然在星城加加林训练中心的水下实验室和美国宇航局的中立浮力实验室内的仪器中能进行舱外活动仿真模拟,但是在任务执行前很难再现真实的太空环境。因为风险极大,舱外活动中存在的大量风险会给宇航员造成很大压力,所以太空行走并未列入例行性任务,只有发现问题或偶尔执行操作任务时,才会进行太空行走,这也是各国在发展航天项目时,首先完成载人航天,然后才考虑太空行走的一个重要原因。

太空行走可能遇到的其他问题还有:太空行走宇航员与太空飞行器分开,太空服破损,这种情况可导致太空服减压,此时如果宇航员没有及时进入增压太空舱,将会导致因缺氧而迅速死亡。

过去曾有一名宇航员遇到太空服出现小洞的情况。在STS-37任务期间,一根小棍戳穿了一名宇航员的手套,这名宇航员的名字并未公开,但是他不是杰瑞-罗斯就是杰伊・艾普特,因为当时执行太空行走任务的就是他们两个人。然而,这个小棍戳穿手套后被卡在原处,因此太空服并没有明显减压。事实上,直到这名宇航员安全回到“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里面,才注意到手套被扎了一个小孔。

太空行走第一人列昂诺夫的舱外活动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太空行走期间,列昂诺夫的太空服因为过度膨胀,导致他无法重新进入“黎明2”号飞船内,而且衣服还封死了飞船密封舱的门。由于他呼吸的是纯氧,所以他可以将太空服内的压力减小到4磅/平方英寸(28千帕)以下,从而顺利爬进了飞船。

幸运的是,到2008年为止,人类太空行走期间并没有发生过灾难性的事故,也没有宇航员丧生。然而,考虑到舱外活动固有的风险和它给宇航员造成的风险,现在一些科学家正在为外部施工工作研发遥控机器人,尽可能减少人类进行舱外活动的必要。

太空行走第一人

亚历克西・阿列克谢・列昂诺夫1934年5月30日出生于苏联克麦罗沃州利斯特维扬卡市,现在是退役的俄罗斯宇航员,空军将军。1965年3月18日,列昂诺夫完成了人类太空史上的壮举一太空行走,成为太空行走第一人。

列昂诺夫是1960年入选苏联第一批宇航员的20名空军飞行员之一。他的首次太空行走原定在“东方11”号任务中,但是,这次任务被取消了。他的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首次太空行走是在“黎明2”号任务中完成的。

1965年3月18日,他穿上白色宇航服,首次太空“出舱”,飘出飞船5.3米,这也是安全索的最大长度。他落在飞船的顶部,在那里停了几分钟,最后将自己拉回到飞船入口。此时他发现,宇航服像气球一样膨胀了起来,他无法钻进舱门。无奈之下,他只好打开阀门,放出宇航服中的空气,将压力降低了一些,才成功地返回舱内。他在舱外总共活动了12分钟。为了这次任务,列昂诺夫接受了长达8个月的炼狱般的失重训练。

1968年,列昂诺夫选为“联盟”号火箭绕月飞行任务的指令官。但这一项目所有无人试验飞行都失败了,而且当时前苏联与美国正展开太空竞赛,美国的“阿波罗8”号任务已经取得成功,所以,“联盟”号火箭绕月飞行计划只好取消。列昂诺夫还被选为搭乘LOK/N1飞船登陆月球的第一位俄罗斯人,按照计划,列昂诺夫将在两艘探月飞船间完成危险的太空行走。但是,这次登月计划最后也被取消了。

进行历史性的太空行走两年之后,列昂诺夫乘坐一辆豪华轿车前往克里姆林宫参加政府组织的招待会。一个走近轿车,向他开枪,两颗子弹擦破了他的外衣,第三颗子弹滑过他的脸。结果发现,原来把列昂诺夫误认为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

这一刺杀事件并没有阻碍列昂诺夫的航天之路。他还差点成为1971年前往俄罗斯第一个载人空间站“礼炮1”号的“联盟11”号飞船任务组的指令官。只是因为他手下的宇航员被怀疑患有肺结核,他的任务组被后备机组顶替。

本来,列昂诺夫将负责指挥下一项前往“礼

炮1”号空间站的任务组,但“联盟11号”的机组成员遇难,空间站失去了联系,列昂诺夫再一次与这个空间站失之交臂。在接下来的两次前往“礼炮”号空间站的任务(实际上是“阿玛兹”军用空间站)要么发射失败,要么发射后不久坠毁,列昂诺夫的机组成员只能等待时机。而到“礼炮4”号进入轨道时,列昂诺夫已经转向了一项更有意义的工程。

列昂诺夫的第二次太空之旅同样具有深远意义,他在美国和前苏联首次联合进行的“阿波罗-联盟”号任务,也就是“联盟19”号任务中担任苏方指挥。从1976年到1982年,列昂诺夫曾担任宇航员小组的指令官(首席宇航员),他还是加加林宇航员训练中心的副主任,负责监管宇航员的训练。列昂诺夫于1991年退休。鲜为人知的是,列昂诺夫是一名很有造诣的画家,他把画笔和画纸带到太空,在太空画地球,称得上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画家。

根据科幻作家阿瑟・C・克拉克的小说改编的影片《2001太空漫游》1968年上映后,克拉克在小说《2010:奥德赛之二》的注解中写道,列昂诺夫曾经对他说,影片中的月球、地球和太阳的平面图简直就是他1967年所作的画《走近月球》的翻版。只有画中从对角线取景的部分没有被复制到影片中。克拉克至今保留着一幅签名的素描。它是影片上映后列昂诺夫亲手所画,一直挂在克拉克办公室的墙上。克拉克的小说《2010:奥德赛之二》便是献给列昂诺夫和安德烈・索果洛夫的,书中虚构的宇航员亚历克西・列昂诺夫就是借用他的名字。

1.结伴同行 2006年12月,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前往国际空间站执行扩建任务,两名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外太空行走。

2.美国排第二 在前苏联宇航员于1965年3月18日完成历史上首次舱外活动之后,不到三个月,美国宇航员爱德华・怀特完成了美国的首次舱外活动,照片拍摄于1965年。

3.建设空间站 2006年9月12日,升入太空三天后,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机组的两名宇航员进行了首次太空行走,并重新开始施工建设国际空间站。

4.对接 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空间站对接。

5.升空 2005年7月27日,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发现”号前往太空,将进行首次太空行走。

6.人在太空 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太空的不断探索,使太空看上去和人类更加贴近。

7.漂浮 2008年6月7日,在“发现”号航天飞机甲板上漂浮的机组人员。

8.再次行走 “发现”号宇航员进行第3次太空行走

9.假想 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假想图。

10.渺小 人类在漫无边际的太空中显得颇为渺小,但是,对于太空的探索本身却并不渺小。

女性圆梦太空

列昂诺夫开创了人类太空行走的历史,1965年6月3日美国宇航员爱德华・怀特也第一次圆了美国人的太空行走梦。除此之外,两位巾帼英雄也分别为自己的国家赢得了荣誉,在航天史上留下了她们的名字。一位是苏联女宇航员斯韦特兰娜・耶夫基叶夫娜・萨维茨卡娅,她是第二个进入太空的女性,是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女性;另一位是凯瑟琳・德薇尔・萨利文。

萨维茨卡娅出生于1948年8月8日,她的宇航员之路不仅缘于她对航天事业的天生喜爱,还因为她父亲的影响。耶维尼・萨维特斯基曾是苏联防空部队副司令,二战王牌飞行员,两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在父母的一再坚持下,萨维茨卡娅课外之余还报名参加音乐、英语和游泳培训课程。她酷爱读书,还喜欢滑冰和赛跑,16岁时立志成为飞行员,并瞒着父母申请参加一所业余飞行学校的培训课程。

由于年龄原因,萨维茨卡娅无缘接受飞行训练,但却开始进行跳伞培训。萨维茨卡娅的父亲在她的书包里发现了一把配合降落伞使用的小刀,最终发现了女儿的秘密。他不但没有阻止,反而鼓励女儿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父亲的大力支持下,萨维茨卡娅17岁开始尝试从同温层进行高空跳伞,如果成功这将打破世界纪录。她从14252米的高处跳下飞机,下落14公里后,她才开始打开降落伞。到1965年17岁生日时,她共计完成450次跳伞。18岁开始接受飞行员培训,并进入苏联著名的航空工程学院――莫斯科航空学院(MAI)学习。20岁时,萨维茨卡娅驾驶一架雅克18型训练机完成了第一次单飞。

她在1980年加入苏联宇航员队伍,开始为即将展开的航天飞行任务做准备。萨维茨卡娅在1982年开始了第一次太空飞行,成为了世界上第二位进入太空的女性。萨维茨卡娅还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女性。

本来,她被指定在国际三八妇女节那一天,指挥一个全部由女宇航员组成的机组前往“礼炮了”号轨道站,不过因“和平号”空间站问题,以及准备同空间站对接的“联盟T”飞船的数量有限,这一任务遗憾地取消,使萨维茨卡娅失去了一个再创历史的机会。1993年,她离开了宇航员队伍,从此再未进行过航天飞行。

苏联女宇航员顺利完成了太空行走,这让美国宇航局如坐针毡,决心让美国女宇航员完成这一壮举。每一位美国女性都应该感谢凯瑟琳・德薇尔・萨利文,是她为美国女性圆了太空行走的梦想。

萨利文出生于1951年10月3日,1978年1月加入美宇航局,1979年8月成为一名宇航员。萨利文参加的第一次航天飞机任务是STS-41G,1984年10月5日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机组人员共7人。

在为期8天的任务中,机组人员释放了地球辐射收支卫星(ERBS),利用OSTA-3集装包和大幅照相机(LFC)对地面实施科学观测,使用肼燃料通过轨道加油系统进行卫星加油演示;实施大量舱内试验,激活8个“特制通道”(Getaway Special)容器。萨利文和机长李斯特玛还成功实施了3个半小时的太空行走,展示真正卫星加油的可行性,使其成为第一个实施太空行走的美国女性。执行STS-41G任务的航天飞机在197.5小时的任务时间内绕地球飞行132圈,于1984年10月13日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着陆。随后,萨利文又两度飞赴太空,在太空逗留的时间累计达到532个小时。

太空行走纪录多多

人类第一次舱外活动是由前苏联宇航员亚历克西・阿列克谢・列昂诺夫于1965年3月18日在执行“黎明2”号飞船任务时完成的。

美国宇航员第一次舱外活动是由爱德华・怀特在1965年6月3日执行“双子座4”(Gemini4)号任务时完成的。

在月球行走而不是太空行走中执行的第一次舱外活动,是由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1969年7月20日完成的,当时“阿波罗11”号登月舱在月球表面着陆。阿姆斯特朗和伙伴巴兹・奥尔德林一起执行了这项任务,他们的舱外活动持续了2小时32分。

第一次无安全带太空行走是由美国宇

航局宇航员布鲁斯・麦克坎德雷斯二世于1984年2月7日执行“挑战者”号的STS-41-B任务时完成的。在这次持续5小时55分的太空行走期间,宇航员罗伯特・斯图尔特紧紧跟随在他后面,以防万一。

第一次执行舱外活动的女宇航员是斯韦特兰娜・耶夫基叶夫娜・萨维茨卡娅,她于1984年7月25日在俄罗斯“礼炮7”号空间站上完成了这次持续3小时35分的舱外活动。

首次执行舱外活动的美国女宇航员是凯瑟琳・德薇尔・萨利文。搭乘航天飞机“挑战者”号执行STS-41-G任务,于1984年10月11日完成了太空行走。

1992年5月13日完成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三人舱外活动,这是在STS-49任务期间的第三次太空行走。这也是“奋进”号航天飞机第一次执行太空任务。美国宇航员皮埃尔・苏奥特、理查德・赫布和托马斯・埃克斯通过这次舱外活动取回并修复了一颗通讯卫星VI-F3,给它安装了一个新发动机,然后将其释放,再移动到预定的地球同步轨道上。

1988年12月9日法国的让・克雷第安在“和平”号空间站上的三周停留期间,完成了第一次由非俄罗斯也非美国籍宇航员进行的舱外活动。

1995年2月9日,伯纳德・哈里斯和迈克尔・弗尔分别成为执行舱外活动的第一名非洲裔美国人和第一名英国人。

2005年8月3日,史蒂夫・罗宾逊在执行STS-114任务时,完成第一次飞行期间的舱外活动。工程师认为“发现”号航天飞机隔热板缝隙有两个突出物,可能会在航天飞机返航时对飞机造成损害,因此派罗宾逊去移除这两个突起。在“发现”号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期间,罗宾逊成功地移除了这些松动的材料。

2001年3月11日苏珊・赫尔姆斯执行了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舱外活动,这项活动历时8小时56分。

安纳托利・索罗夫耶夫保持着太空行走次数最多(16次)和总时间最长(82小时22分)的世界纪录。

迈克尔・洛佩斯・阿里格利亚是执行舱外活动次数最多(10次)和总时间最长(67小时40分)的美国宇航员。

太空一日范文5

10月19日这一天,国际太空探索领域同时发生了三件事:中国的“神舟11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欧洲的火星试验登陆器“斯基亚帕雷利”号在火星着陆时坠毁;美国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号在接近木星时引擎出现故障,无法再收集任何数据。

这三件事发生在同一天纯属巧合,但从这些事本身,却能窥见太空探索国际格局的现状。“神舟11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是中国建立自己的空间站的关键一环。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项目,有包括俄罗斯、日本、巴西以及诸多欧洲国家在内的15个合作伙伴,但中国被排除在外。如果国际空间站按计划于2024年停止运转,届时中国将成为唯一一个拥有轨道空间站的国家。

“斯基亚帕雷利”号折戟沉沙,对欧洲的太空探索无疑是一个打击。这是欧洲第二次冲击无人探测器登陆火星,2003年“猎兔犬二号”登陆器虽着陆成功,但随后失去了联系。还有一点不容忽视,欧洲的这个火星探索项目,合作方是俄罗斯。欧洲之所以选择俄罗斯,是因为美国中途退出。而美国是目前唯一一个在火星成功着陆并运转无人探测器的国家。美国前后发射了7个火星探测器,其中“机遇”号已在火星上服役了12年,“好奇”号也已服役4年。

“朱诺”号的引擎故障,对美国的太空探索来说,充其量只是一个技术性挫折。载人航天与无人探测,是太空探索的两大主要领域。在无人探测尤其是深空探索方面,美国已经把所有竞争对手远远抛在了身后。去年7月14日,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飞抵冥王星,成为第一个抵达这个距离地球59亿公里远星球的人类航天器。但在载人航天领域,美国这些年的停滞不前与中国的快速跟进,已在美国引发了太空霸主地位是否旁落的担忧。

谁主沉浮

太空探索是耗资巨大的事业。在衡量一国在这个领域的国际坐标方面,政府投入是一项关键甚至是决定性的指标。根据欧洲空间研究所2015年的报告,2014年全球政府太空项目支出总额为791.7亿美元。其中,美国以429.6亿美元高居榜首(见表一)。从世界排名前八位的国家和地区中可以看出,美国的领先优势与其他对手不在一个数量级,其太空探索综合实力领先多少无需赘述。处于第二梯队的欧洲、俄罗斯、中国与日本,在政府支出方面差距相对较小。

欧洲太空探索的主基调是“太空自主”。2015年,欧洲空间研究所了《欧洲的太空自主》报告,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太空自主”的战略意义。目前欧洲太空探索的旗舰项目是火星探索与伽利略计划。俄罗斯制定了宏大的太空计划,比如2029年建立月球基地,但在经费上承诺的比兑现的多,进展并不被看好。日本在技术上的优势毋庸置疑,但它的短板在于“太不自主”。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2012年一份关于太空政策的报告提到,日本本可以成为理想的合作伙伴,但这个国家过于靠近美国,欧洲在短期内难以与其建立伙伴关系。

印度是个特例。尽管在经费上属于第三梯队,但印度在“花小钱办大事”上是全球知名的。欧洲坠毁的“斯基亚帕雷利”号火星登陆器耗资10亿美元。印度2013年发射并成功进入火星轨道的“曼加里安”号探测器,耗资仅7300万美元。而且,这是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成功进入火星轨道的探测器。不仅如此,与中国、日本一样,印度有着完备的载人航天、月球探索和火星探测计划。从这个意义上说,印度在太空探索上带有明显的第二梯队的特征。

中国太空项目起步时,美国已经完成了载人登月。目前中国的太空项目经费,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国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判断都不符合事实。但国际社会之所以有这样的观感,关键在于近年来中国在太空探索上步伐稳健、进展迅速。以载人航天为例,有学者把2003年中国首次载人航天,视为第二个“太空时代”到来的标志。事实上,中国也是自那时起唯一一个在载人航天上有所建树的国家。

载人航天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是综合科技实力的体现,在受关注度以及政治意义上,也是无人探测没法比的。所有人都知道美国是第一个实现载人登月的国家,但人们并不太关注苏联是第一个把无人探测器送上月球的国家。除了国际空间站项目,美国这些年在载人航天上没有任何新的动作。2011年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不得不以每位航天员7000万美元的价格,向俄罗斯购买“联盟”号飞船的座位,才得以往返国际空间站与地球之间。

2013年12月14日,中国的“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登陆月球,成为1976年以来首个在月球实现软着陆的无人探测器。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取消了小布什政府时期制定的包括重返月球在内的“星座计划”,事实上冻结了载人航天。针对中美太空实力对比,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学者詹姆斯・刘易斯认为,如果中国“赢”,那将不会是因为更好的技术,而是更好的战略和更坚定的承诺。“中国擅长设定目标、投入资源,然后持续地向目标迈进。相比之下,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可能失去了经营大型国家项目的能力。”

格局在变

太空探索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还是以经费为例,梳理欧洲空间研究所2011至2015年的年度研究报告可以发现,2010年至2014年,全球政府太空项目支出总体上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715.0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791.7亿美元,但美国无论是政府支出的绝对数量还是在全球的占比都在一路下滑。2010年美国政府太空项目支出占全球67.6%,2014年下降为54.3%。而且,在太空项目支出占GDP的比例上,美国也从2010年的0.33%降至2014年的0.25%(见表二)。

在太空项目支出上,美国政府投入下降的同时,处于第二梯队的欧洲、俄罗斯、中国和日本太空项目经费却保持稳步增长。如果这个趋势持续下去,美国太空项目政府支出在全球的占比,没几年就会降到50%以下。历史地看,政府投入在确保美国太空霸主地位上起着几乎是决定性的作用。1969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预算达到历史最高值,占政府财政总预算4.5%。那一年,美国首次载人登月。冷战结束后,NASA年度预算在政府预算总额中占比再也没有超过1%。近十年来,更是降至0.5%以下。

10月11日,奥巴马总统在CNN网站上刊登题为《美国将大步迈向火星》的文章,重申美国在本世纪30年代载人登陆火星的目标。曾负责研究NASA载人航天的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专家约翰・萨默尔近日对媒体表示,根据他们的研究,载人登陆火星将耗资5000亿美元,而承担这一项目的NASA,年度总预算不到200亿美元。奥巴马政府2010年公布载人登陆火星计划后,NASA的年度预算几乎没有增加。在财政减赤机制启动后,下届政府增加预算的空间也不大。

美国遥望火星的这些年,太空探索的国际环境却没有一成不变。在詹姆斯・刘易斯看来,太空探索的国际环境,与美国主导建立国际空间站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认为,最重大的变化是中国太空能力的提升与太空项目的进展,另一个变化就是美国这些年没有载人航天的能力,让西方国家只能依靠俄罗斯进出国际空间站。客观地说,詹姆斯・刘易斯所说的这两个变化,并不能证明美国在太空探索实力上的弱势,但毫无疑问会侵蚀美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导力。

今年6月15日,联合国外空司与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签署协议,使联合国成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能够在中国的空间站上开展空间科学试验。但作为联合国成员国的美国,其宇航员却不能进入中国的空间站,因为2011年国会的一项法案禁止中美进行任何太空合作。但美国的国内法案却不能束缚其“太空盟友”的手脚。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上述报告注意到了这一点,建议欧洲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联系。美国不能与中国开展太空合作,给欧洲创造了一个历史性机遇。事实上,中欧太空合作近年来不仅有了顶层设计,也开始了制度化的合作。

美国加州大学2015年公布了一份题为《中国梦、太空梦》的报告,认为中国正通过太空项目,将自己打造成军事、经济和技术强国,并以牺牲美国领导力为代价,这会对美国利益产生重大影响。国际空间站是美国在太空领域体现全球领导力的主要平台,2024年退役后,这个“领导平台”将不复存在。那时,美国将面临“如何领导”的尴尬。鉴于中国对空间站使用权的开放态度,2020年前后建成的中国空间站,将成为事实上的国际空间站。从这一点来看,美国领导力被牺牲,原因不在于中国有多高明,而是更开明。

未来趋势

目前,美国国内对重新评估奥巴马政府太空政策的呼声越来越大,下届政府很可能会做出政策调整。一种可能性是,改变载人登陆火星项目的“单干”形式,在确保美国绝对主导的前提下,拉欧洲、日本等“太空盟友”入伙,分担成本和风险。另一种更大的可能是,弥补载人航天方面的短板,比如重提重返月球计划。詹姆斯・刘易斯认为,载人登月没有登陆火星那样的技术难题,在月球上建立永久人居设施,尽管困难但并非不可能。而且,这可以避免国际空间站退役后美国没有人在太空的局面。

太空一日范文6

1、穿过手指间的缝隙,“窥视”灿烂的太阳,不禁沉醉在它那耀眼的光芒。它所释放出的每一寸阳光,额哦都想拥有。躺在摇椅上,不知不觉睡着了,可阳光似乎还在我的梦里。忘却了城市的繁杂,我安心的享受阳光。

2、高悬天空 太阳偏午 雨后晴阳 太阳平西 太阳西斜 太阳偏西 太阳西沉 太阳西坠 太阳入山

3、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每日都看到落日余辉洒在大地上,然后消失殆尽。每日如此!不管是我停下手中飞舞的笔,望向窗外时,不管是在青葱的林荫里漫步时,还是在球场上汗如雨下时,眼角轻瞥,便能看见落日,看着落日的余晖拂过脸庞。

4、早晨,天刚刚擦亮,太阳还没起床,我迫不及待地来到阳台,等待着日出的到来。等了许久,一点阳光终于露出来了。不一会儿,太阳到了天空斜边,像一个红彤彤大火球慢慢地往上爬升,它爬得那么艰难仿佛一不小心就要掉下来似的,等了一会儿,太阳终于升上了天空,发出强烈的光芒,金灿灿的,像一块块金子掉落人间。

5、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幸福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充实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是畅怀的。但这样的日子并不是每天都存在,它是由自己的心情而决定的。

6、旭日将升 旭日当空 晓日初升 朝阳初升 朝阳灿灿 朝阳普照 朝阳火红 太阳升高 太阳高起

7、太阳渐渐落下去了,把身边的云染成了紫色、红色、淡粉红色、橙色,真是美丽极了。过了几分钟我再看太阳,发现太阳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已经躲到云朵做成的家里去了,最后,一点点阳光全不见了。我自言自语的说:太阳又到地球的另一个地方,给那里的人们带去温暖了。

8、仰望天际,西半天还是湛蓝色时,东面的空中已出现了丝丝光亮。远处房屋的背后隐着一道浅红色的光彩。待我取来纸笔,决定记下这一美景时,那道浅红的光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朱红中透着金光的云霞。原本丝丝的光亮趋走了另外一头的那片黑暗,使得整个儿天穹都亮了起来。虽然太阳还未抛头露面,但它一定已从东海岸边跃出了海平线――因为日光照在纸上泛出了淡淡的红光。

9、烈日当头 烈日炎炎 烈日灼烈 烈日灼人 日头正顶 日已中天 日头正毒 日轮当午 日当正午

10、火球高升 为乌飞升 一轮红日 一轮朝日 一轮旭日 喷薄欲出 喷薄而出 徐徐上升 红日高悬

11、笑脸是一轮温馨的太阳,问候是一缕关爱的阳光,那真诚的友谊和关爱是人生中刻骨铭心的难忘。那阳光般的真诚,阳光般的炙热,阳光般友谊,阳光般的爱恋,让每一个心灵都深情的向往。那带着牵挂的祝福,会为你疗治心灵的创伤,那带着微笑的问候,会送给你一片心灵的阳光。

12、一朵云霞下面出现了一个小小的亮点,火红火红的。之后,红点越来越大,当人们看清楚,那就是太阳时,都发出了惊叹声。现在的太阳只有一个眼球那么大,红色的光芒让人看了并不觉得刺眼。我们还想再看看太阳有什么变化,可惜天公不做美,有一大片乌云向太阳这里飘来,终于,太阳被乌云给遮住了。唉,我们只看到了半个日出。

13、头顶上的云是蔚蓝蔚蓝色的,脚下还是灰蒙蒙的云海,我们站在云海之上,真有种神仙的感觉。再看看我们的周围,早已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渐渐地,东方的太阳已升起了好高,顿时光芒万丈,好一幅美丽的图画。()

14、几分钟过去了,吹来一阵大风,太阳借着东风,猛地从乌云里钻了出来,那一瞬间,金色的阳光洒在了黄山这一片宝地上,映地我们的脸也金灿灿的。乌云也好像在害怕太阳的光芒,躲得远远的。本来灰蒙蒙的天空,霎时间变得灿烂无比。

15、红日欲出 红日未出 红日初升 红日喷薄 红日艳艳 旭日初露 旭日初升 旭日东升 旭日临窗

16、日悬高天 日悬中天 日正中天 日色过午 日头炽热 明日高挂 太阳高照 太阳毒辣 骄阳满天

18、东边天上打上了一层淡淡的一丝微红。这红色渐渐变深,慢慢扩大,我已感觉到太阳即将到来。原来,那微红是红霞,是太阳来临的前兆。太阳好象在跟我开玩笑似的,趁我一不注意时,一下子溜了出来,出现在众多高楼大厦中,只能隐隐约约看见它的圆脸蛋。此时,太阳变成了淡淡的桃红色,下半边变脸几乎与天连成一片,根本分辨不出哪儿是太阳哪儿是天。太阳就像一只失去自由的小鸟,被牢牢地栓住,缓缓向上“飞”,就算使出吃奶的劲儿,也只能“飞”高一点儿。一瞬间,这只“鸟”又“飞”高了一点,变成了橘黄色,变得越来越亮,但周围却没有任何光芒。又过了一会儿,太阳已经接近金黄色,天也变红了些。

19、夕阳将坠 夕阳将落 夕阳西坠 夕阳西照 夕阳将沉 夕阳斜照 夕阳映照 夕阳残照 夕阳晚照

20、落日,我家乡的落日。你就像是一幅会流动的画,流动的都是最美的色彩;你就像一场精彩的演出,精彩就精彩在它最完美的谢幕!

21、橙红的圆盘旁,拖着淡淡红晕。厚重的云层也被烧成了红色,天空也镶嵌上了余晖的印记。然后在树梢头停那么一会儿,还可以看着它散发出的一缕缕余晖,最后无声落幕。

23、日出旭旭 日出东山 日出三竿 日上三竿 日高三丈 三竿日出 日色东升 日头露脸 火轮升腾

24、落日,只剩下最后的一点残阳。秋风飒爽,菊开飘香,树下饮酒愁更愁。落日剩残阳,残阳更似血,余光辉波荡心湖,心湖更映阳,阳须血下忧愁心,梦想桃花源。

26、不出半小时,夕阳就挨上了水面,橘红色的余光照得湖水不停的闪烁。又过了一会儿,落日开始有些退缩了,她收敛了自己华丽的衣裳,变得越发暗淡下来,涨的通红的脸蛋也恢复了原色,又似乎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27、红日高照 红日当空 赤日当空 赤日当天 赤日炎炎 赤日烫人 丽日当空 丽日高照 烈日当空

28、在大海与天相接之处,一条鲜红的弧线从海平面上缓缓的升起,慢慢地慢慢地,那条弧线跳出海面,蜕变成一个火红的皮球,那颗火球光芒四射,煞是好看,耀眼的光芒让人睁不开眼睛,当我还在回味这美丽的日出之时,太阳早已升到高处。

29、太阳当空 艳阳当空 艳阳骄骄 艳阳高照 艳阳普照 春阳灿灿 秋阳明丽 秋阳明媚 秋阳高照

30、当太阳升起一大半时,周围的事物完全被照亮,此时东方全是红的,像蓝天燃起了大火,烧红了半边天,十分壮观,此时,再伟大的人看到这幅景象,都会意识到自己的渺小。

31、我总爱透过指缝看太阳,看者它把自己的光辉撒满大地。从中午到晚上,在空中划过一条完美的弧线。妈妈却总是忙个不停,不一会儿,把阳台上的衣架挂满棉袄,雪地鞋也在角落排好了队。妈妈说要给它们一个“日光浴”,并说要让太阳给棉袄们洒上奇特的“香水”。我挂出一个大问号,妈妈只是神秘一笑,说:“太阳落山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上一篇节能器

下一篇五一黑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