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教学范例6篇

拳击教学

拳击教学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拳击课程;教学现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上饶职业技术学院14级、15级、16级体育运动专业学生120人和拳击课程教师6人展开调查研究。

1.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展开调查。一方面,编订《高职院校拳击课程教学调查问卷》120份,利用课余时间发放给受访学生,要求学生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作答,后期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3.3%。另一方面,对上饶职业技术学院6名拳击课程教师展开一对一访谈,收集他们关于拳击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应用Excel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整理统计。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拳击课程硬件设施

对拳击课程硬件设施的调查,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拳击课程场地设施建设情况;第二,拳击课程器材存量情况;第三,拳击课程教学材料情况。通过后期整理,将调查数据总结如下:首先,关于第一个问题的调查结果为“学院目前没有专业的拳击课程教学场地”,且受访教师普遍表示,在今后的3年中,学院也没有建设专业拳击教学场地的规划。其次,关于第二个问题的调查结果为“学院目前仅有少量的拳击教学墙靶、沙袋,并没有拳击跳绳、梨球、拳击台等专业化的教学器材”。最后,关于第三个问题的调查结果为“学院有专门的拳击理论教学多媒体教室和书本教材”。

2.2 拳击课程师资力量

关于拳击课程师资力量的调查,也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受访教师的学历,第二,受访教师的职称,第三,受访教师的专项特长。通过后期整理总结,将调查结果统计如下:首先,受访教师中,拥有本科学历的为4人,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为2人。其次,受访教师中,职称为助教的有2人,职称为讲师的有3人,职称为副教授以上的仅为1人。最后,受访教师中,专项特长为拳击的有1人,为散打的有3人,为跆拳道的有2人。

2.3 学生学习体验

关于学生学习体验的调查,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对拳击课程的学习兴趣,第二,对拳击学习的认知与理解,第三,对拳击运动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后期的整理,将调查结果统计如下:首先,受访学生中,表示对拳击课程学习“十分感兴趣”的,占比20%;表示“一般感兴趣”的,占比50%,表示“不感兴趣”的,占比30%。其次,受访学生中表示对拳击知识“十分了解”的,占比10%,表示“一般了解”的,占比30%,表示“不了解”的,占比60%。最后,受访学生中已经掌握“初级”拳击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占比50%;掌握“中级”拳击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占比30%;掌握“高级”拳击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占比20%。

2.4 学院拳击课程教学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前期调查,本文将学院拳击课程教学影响因素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①教师因素,由调查可知,学院教授拳击课程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有待提升,其中,教师的拳击专项技能水平较低,仅有1名受访教师出自拳击专业,剩余的受访教会均为跆拳道、散打等专业转型而来,而教师专项技能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到拳击课程教学的质量;②学院因素,由调查可知,目前学院在拳击课程场地建设、器材投入等方面严重不足,现有的教学硬件条件,难以满足正常的拳击课程开展需求,长此以往,对学院拳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十分不利。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第一,受访学生的拳击学习状况有待提升。整体而言,受访学生的拳击知识认知、学习兴趣和专业理论实践技能掌握情况都不容乐观,这说明学生的拳击学习状况有待提升;第二,制约学院拳击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众多。目前,制约学院拳击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可总结为:教师专项技能偏弱、学院教学硬件设施不足、校园拳击运动氛围不够等,上述问题都有待解决。

3.2 建议

第一,提升拳击专业师资力量。针对学院目前拳击教师专项教学水平偏弱,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应下大力气去提升拳击专业的师资力量,通过内部讲座、外出培训等途径,培养一批专项水平过硬,教学技能扎实的拳击教师。此外,在日常的教学考核中,还需要加大对拳击课程教师教学技能的绩效管理,例如,将教师的专项能力、学历、职称、学生评价等纳入学期考核中,并与教师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挂钩,以此不断提升拳击教师的师资水平。

第二,加大对拳击教学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在今后的学院财务支出中,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年、逐步地加大对拳击教学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规定每年学院的财务支出中,不低于一定比例应用于拳击教W器材、场地等硬件设施的建设,用2~3年的时间,逐步建立起完善、优质的拳击教学硬件设施体系,为拳击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第三,丰富校园内的拳击运动氛围。为提升学生的拳击运动和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学院可增添一些以拳击运动为核心的校园活动,例如,举办拳击表演赛、拳击文化知识竞赛等,通过活动丰富学生对拳击运动的认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可通过增设选修课或增加拳击课时的方式,为拳击教学提供更多的授课时间,引导学生加深对拳击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为拳击运动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徐强.浅谈拳击教学方法的创新[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10).

[2]李正茂,王伯远.拳击教学对提升普通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4).

[3]于升东.平衡性训练对拳击项目的重要性[J].科技与企业,2013(01).

拳击教学范文2

有些队员的自身素质非常好,头脑聪明,接受能力也快,但也有些不良的习惯,我们需尝试引入“武德”教育,让队员对自己所从事的这项运动产生自豪感和责任心,而不只是为了训练而训练。拳击教学也属于武术教育的一个范畴,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教学认知系统,它不仅是身体的形式活动,而且还讲究内在的精神、意向与形体动作的密切配合,对培育人的心理美与形体美的完美结合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下面谈一谈我在拳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点滴体会:

一、抓住时机潜移默化适时性地渗透武德教育

在训练中抓住某些平常事,对队员进行教育,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新队员刚开始进行训练时动作不协调,但他还是坚持做完,可能有的同学会发笑,这时教练应该停止练习,对坚持到底的小队员进行表扬,并教育大家向他这种遇到困难不退缩的精神学习。这样通过一件小事。对队员进行教育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之中渗透了思想教育。

二、通过提高教练自身素质渗透武德教育

每个队员各有其特点,需因材施教,这样就考量了教练的整体素质。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外一个方面,教练现在不仅仅是教练。更是生活上、精神上的导师,就教练本身来说也要跟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不断地自我进修。才能不落后于时代,才能尽量弥补自己与队员之间的“代沟”。要有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应始终表现出创新的激情,使训练常教常新。能把最新的东西传授给队员,使队员感受到现代体育的氛围、对枯燥的训练产生极大的兴趣。

三、最终目标是提高队员终身体育的意识

拳击教学范文3

跆拳道是朝鲜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被称为“世界第一搏击运动”。近年来跆拳道以其精湛的搏击技术和完美的礼仪越来越受到人民的喜爱。为了让大家更多的了解跆拳道,达到更好的学习训练效果,本文分析介绍了跆拳道的技巧,并构建了跆拳道的教学体系和训练体系。

【关键词】

跆拳道;教学;训练;构建

0 引言

跆拳道是一项激烈的体育运动,是一种国际竞技比赛项目。跆拳道运动在世界各地的发展非常迅速,越来越普及,其竞技对抗水平提高的也很快。1994年跆拳道项目进入我国,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和教练、运动员的共同努力,我国部分级别的水平也很高,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我国的跆拳道水平和韩国相比,相差甚远,所以我们要构建完善的教学训练体系,提高我国跆拳道的水平,让跆拳道在我国更好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跆拳道的技术要点和构建了相关的教育训练内容,为我国跆拳道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 跆拳道的技巧简介

跆拳道是一种主要使用手和脚进行格斗或者是对抗的运动,是正式的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跆拳道共有24套套路、擒拿、对拆自卫术、摔锁、兵器等10种基本功夫等。跆拳道技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腿法为主,拳脚并用。跆拳道在进攻上要以腿法攻击为主,拳法攻击为辅。跆拳道的总技法体系中,腿法约占70%,腿法的招式为攻击,拳法的招式偏重防守。第二,强调呼吸。跆拳道在训练的过程中给人威严的感觉,通常以洪亮的声音显示自己的势力和威力。第三,跆拳道动作的核心是技击格斗,要求速度快,功力以击碎的厚度来判定。第四,在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多是直击直打,以直线连续进攻为主,运动员多采用格挡技术或者是以供代防的技术。第五,跆拳道队员有良好的作风,谦虚、忍让、友好,道德修养较高。

2 跆拳道教学内容的构建研究

跆拳道的教学内容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相应的教学计划任务以及相应的考核措施。初级阶段就是学习跆拳道的基本礼仪、步法、基本实战方法和太极品势第一章和第二章,并对跆拳道的历史和现状有一定的了解,观看一些比赛视频,领略跆拳道基本的动作要领。中级阶段就是学习跆拳道太极品势第三章和第四章和中高级的技法技巧,对预防伤和治疗伤的知识做相关的了解,尝试一些较正规化比赛的格斗。高级阶段就是学习太极品势的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跆拳道的特技动作和一些高级技术,并在锻炼过程中自我调节和发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学习跆拳道是一件十分艰辛的事情,学习者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而高能力者不能产生傲娇的情绪。

3 跆拳道训练体系的构建

3.1合理安排跆拳道的课堂内容

现代的学生和成年人具有比较高的体育自由度,所以很多人产生了学习体育技能的想法。由于很多人都具有这样的思想,所以他们对跆拳道的兴趣很高,学习跆拳道不仅能学习到体育竞技技能,而且还能够修身养性。为了达到人们的学习愿望,跆拳道老师要合理安排他的课程内容。跆拳道的教学包括体力训练、耐力训练、技能训练、品格训练,跆拳道老师不仅要学到跆拳道的技法技巧,训练强度还要安排合理。

3.2掌握跆拳道战术训练方法

跆拳道的训练方法包括假设性空击训练、战例分析训练、模拟训练、按照比赛要求的模拟训练、配合“喂招”的训练。假设性空击训练,主要是运动员面对树干、沙袋等假人目标,采用跆拳道的相关战术来击中目标,比如躲闪进攻或者是猛攻猛打的战术,或者配合假想情况进行想象攻击,采用这种想象和实战相结合的方法的目的就是培养学习者的战术意识和战术用法。战例分析训练就是让学员观看一些战术应用很典型的战术应用好的视频片段,让他们进行仔细反复研究,掌握战术运用的技巧,或者是观看一些战术运用不当的视频,让他们找到其中的不足之处,并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提高自己的战术水平。模拟训练就是模拟对手的情况进行的相关训练,这样可以提高运动员在实战中的战术应用水平和其适应能力,根据对手的不同的进攻防守战术类型采取不同的战术应对。按照比赛的要求进行实战就是训练时完全按照竞赛的要求规则进行,丰富他们的比赛经验,提高他们的战术应用能力。还可以安排一些日常比赛,如不同级别的人进行的比赛,学员之间轮战。配合“喂招”的训练就是运动员之间相互配合,一方手持脚靶,另一方练习,脚靶可以和胸部齐平也可以和头部齐平,练习者可以练习横踢或者是高横踢击头。护具喂招就是一方身穿护具,另一方练习进攻防守和反击的动作,这样可以提高练习者的灵敏性和击打的准确性。

3.3融入体育文化的培养

现代教育的要求就是塑造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所以国家对民族精神的非常重视,倡导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在体育教育中融入体育文化精神的培养。跆拳道的训练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在其训练的过程中发扬和传播了体育竞技的友好精神和顽强拼搏不轻易放弃的进取精神。跆拳道还可以锻炼身体、发泄生活中的不满情绪、释放压力,培养个人气质和礼仪。在跆拳道上课的过程当中有礼仪的培养如立正鞠躬的动作,有腰带的等级高低之分,带数高级别的同学要带领低级别的同学练习,同时还要领悟跆拳道学习的要领和内涵,培养学员的健全人格,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4 结束语

跆拳道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而跆拳道教学也是一项正在慢慢发展的事业。本文主要构建了跆拳道的教学训练系统,跆拳道的教学系统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相适应的学习内容;而跆拳道的训练系统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应用合适的训练方法、融入文化等三个方面构建。跆拳道不同于其他的体育运动,它对人影响很深刻,既让人领略了跆拳道的搏击技术,又让人领会了谦虚的礼仪精神,所以跆拳道的教学不仅仅是普通基础的体育运动,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教育和洗礼,使学习者不仅拥有健康的体格,更加拥有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陈杏花.跆拳道运动对中学生自尊、焦虑和抑郁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3.

[2]冉格宁.浅析高中跆拳道教学有效性的提升[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05:162-163.

[3]罗勇. 跆拳道教学中学生学习情绪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35:142-143.

[4]马慧.高职院校跆拳道教学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3,24:89+91.

拳击教学范文4

王芗斋先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雕塑家”,将中国武术这座“雕塑”中的一切非本质的东西凿掉了。

在早期的探索实践中,芗斋先生发现传统武术套路的某些练功方法存在严重弊端和不足,一味追求招式华美和奇功异法;一些传统武术门人因循守旧,泥古不化,致使武术的理论与实战脱节,养生与技击割裂,传统武术逐渐走向了“拳八股”的僵滞地带。芗斋先生感慨曰:“近世操拳者,每以筋肉之暴露、坚硬,夸示人前,以为运动家之表现,殊不知此种畸形发达之现象,既碍卫生更无它用,最为生理家禁忌,毫无运动之价值也。而拳套方法为一般门外汉、当差表演而用,果欲研拳者则又何暇而习此?非但毫无用处,且于神经、肢体、脑力诸多妨碍,戕害肢体一切良能,而于应用尤不适合,且害处极多。”

但面对当时之传统武术,芗斋先生并未逃避现实,而是针对当时传统武术的理论与技法进行改良,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见解。但是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他发现这种局部的改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武术的出路。为此,他再次陷入困惑与迷茫……

终于,一种为了中国拳学大发展的责任和使命感,使芗斋先生决定走出家门,游学万里。前后两次出游使得其先后邂逅了很多具有真才实学的民间隐士和拳学名家。如河南嵩山少林寺心意把传人恒林大和尚、湖南心意派巨擘解铁夫、福建少林寺心意门嫡传方恰庄,以及鹤拳名家金绍峰等人。在安徽淮南又巧遇擅鹤拳及健舞的拳学家黄慕樵先生,彼此交流之中尽得健舞要领。芗斋先生掌握了我国各门派鲜为人知的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并加以归纳分析研究其拳理和内容,更广泛地充实了自己的拳学体系和学识。同时还进行了无数次的交手实战以印证其学。在经历长期广博的游历、师友悉心的启迪,加之自己的天资悟性,细心揣摩思考之后,使他产生了一种对旧有传统武术进行彻底改革的想法。

多年探索的经验,使他清晰地认识到,当时的传统武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关口。门派林立、套路冗杂、功法丛生,如果不从根本上去改革,而是进行一技一法的改良,传统武术还是难以走出“拳八股”的困境。因此,芗斋先生对传统武术的改革立足于“打破藩篱”的彻底创新思维,从整体方位和多维视角进行考虑,构建起“拳法别开面貌新”的新型传统武术体系。而此时的王芗斋,已经将对传统武术的研究和探索升华到拳学的高度来进行。他阐明:“拳学一道,不是一拳一脚谓之道拳,也不是打仨挟俩谓之拳,更不是一套一套谓之拳,乃是拳拳服膺谓之拳。”芗斋先生在确立意拳体系的时候,不再片面强调门派和招法,而是站在大武学的角度来看待和思考传统武术未来的发展。

芗斋先生曾说过其参学万里,拜见拳家逾千人,但能称通家者仅有两个半,即湖南解铁夫、福建方恰庄和上海吴翼辉。而姚宗勋先生也说过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芗斋先生对少林寺心意把传人恒林和尚的访问,具有重大意义。由此可见,芗斋先生两次参学出游,皆是围绕心意和形意传人这条主线进行的。1925年,芗斋先生已到不惑之年,此时正是其精力充沛、拳学经验成熟和创新激情澎湃的时期,于是总结其游学成果,在形(心)意拳基础上,对各家拳术融会贯通,开始对中国武术进行系统的改革。他结合众家之长,并摒弃了延习数百年的套路和固定招式及深奥难解的拳术理论,使拳术返璞归真。经过不断的实践、消化、再实践,终于探索出一种最具效率和实用性的简捷凌厉,且养生和实战俱佳的拳学体系――意拳。可以说意拳的创立就是一种高层次的复古。

芗斋先生于1926年在北京创立意拳。之后其在天津青年会设帐传授意拳时,他的训练内容已定为站桩、试力、试声、走步、发力、推手、散手等七大步骤。初步形成了朴实无华,没有套路和固定招法的新型拳术,从技法和训练方法等很多方面都区别开了传统的形意拳。芗斋先生的创新,是在保持了我国传统武术本质的同时赋予其新的内涵,将意拳的理论科学化、训练系统化、技法简洁化。倡导中国传统武术的浑圆整体观念,并将意拳从一门拳术提升到拳学的高度,使意拳不仅成为一种武术体系,更成为一种武学思想与人生哲学。

1928年之后,芗斋先生应师兄钱砚堂先生之邀,赴上海授意拳长达七年之久。在上海的时间,可以说是意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交流印证,芗斋先生对意拳认识也不断提高。1929年出版的《意拳正轨》可以说是这个时期其对意拳体系的一个总结。这本书的理论在某些方面虽有明显的形意拳痕迹,然而与传统形意拳理法已有明显区别。1928年至1930年,芗斋先生在上海牛庄路(旧上海先施公司后面)成立“意拳社”,公开面向社会教授意拳。当时在上海的赵道新、高振东、朱国禄、朱国祯、张长义、张长信、尤澎熙、韩樵、卜恩富等武术名家先后拜学于芗斋先生门下进修意拳。同时登门拜访切磋交流的中外技击高手更是络绎不绝。然每遇交流,芗斋先生精湛的功夫和高尚的人品无不使众人畏威而怀德,心悦诚服而去。当时,最为典型的就是芗斋先生击败世界著名拳击家英格的事迹,曾作武林佳话而传颂至今。

很多人认为当时芗斋先生轻取世界拳王于弹指一挥间,可谓潇洒至极。但大家却不知为了战胜英格,芗斋先生在私下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首先,芗斋先生从思想上并没有胆怯回避,更没有轻视拳击而草率盲目应战,而是深入系统地分析了拳击的技术特点;其次,还积极实践,经常到上海青年会观摩拳击训练和比赛,经常跟卜恩富等会拳击的弟子进行技术上的模拟实战,对拳击的攻防特点了如指掌。所以才出现了同英格搭手将其跌出的精彩瞬间。虽然芗斋先生将英格击败,但并没有因此而无视拳击之长处。相反,他对拳击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纵观芗斋先生之年代,武林可谓百花齐放。然则大多是研究掐喉、卸骨、擒拿反关节等所谓的“绝招与狠招”。这些招法作用到对方身上,轻则疼痛,重则伤筋挫骨。但是使用此类招法有一定的条件限制,那就是必须是强者对付弱者,或同门之间的拆招说法。而在实战搏击中却很难奏效。因为搏斗中双方都是移动的,当你想用绝招去抓摔或锁对方关节时,对方会直接出拳击打或跳出你的攻击范围。由此可见,真正的距离感、时间差和各种灵敏的反应,都是双方在互相击打中练出来的,说得确切点是在实战危急的环境中“逼”出来的。

再有就是一些门派为了追求稳健,一味地练习所谓“根基”,采用的则是马步、弓步、虚步、歇步等传统武术之步法。一个步法扎下去别人很难推动,这样虽稳健却有失灵活。李连杰在《精武英雄》中扮演陈真,有一次看到师兄弟练习扎马,便问此是什么功

夫,那位师弟说是“四平马”,李连杰说道:“看着更像死马。”由此可见,实战中要求的是灵活的步法和犀利的拳脚,而这种将体重都压在自己腿上的功夫,很不利于实战中身体的移动,这些传统的步法是技击中最落后的。而拳击的步法相对来说非常灵活,首先拳击重心偏高,移动时利于重心的调整和上下协调发力,能有效的调动体重之惯性,使出拳快速有力。其次,拳击技法简单,只有直摆勾三种拳法和前后环绕步法,相对冗杂的传统武术套路来讲,拳击在实战中更加直接有效。八卦、形意、通臂等也有类似拳击的单操训练,如形意拳中劈、崩、钻、炮、横五种拳法都可作为单操反复练习,而且形意拳在当时的中国武林可谓所向披靡,独树一帜,造就了薛颠、尚云祥、孙禄堂等多位实战技击高手。但相对于拳击来讲,其在技法上就暴露出很多缺陷。

在芗斋先生大战英格之前,曾有一位形意拳高手,一拳能将测拳器打爆,功力浑厚。然而在和英格对阵时。他摆好形意拳三体式稳稳扎住脚跟。而英格却利用拳击灵活步法轻快地移动着,并出前刺拳试探。当这位形意高手看到英格破绽猛然发力时,英格没有还击而是迅速跳开。形意高手连续发力都被英格灵活的步法所化解。当英格了解了形意高手的特点后,便开始频频跳步,利用犀利的拳法猛然进攻。由于英格步法移动和出拳速度太快,形意高手三体式间架遭到破坏,英格趁机一记重拳击中其头部,使其失去战斗力。在被击中头部的同时,形意高手也一拳打在英格腹部,但由于英格是在不停的移动,这一拳已没有任何威力。

所以,芗斋先生在和英格较技之后,对形意拳的技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形意拳三体式间架前手护胸,后手护裆,两臂护肋,前三后七之重心分配更能使步法稳健,使对手无懈可击。这相对其它传统武术来见,在技击理念上的确很先进。可当碰到西方拳击,这种间架就很落后了。

首先,三体式后手放在腹部,发拳时距离对方头部距离太长,不利于后手拳的击打。而前手放在胸前由于前伸太直而导致力量减弱,根本无法格挡拳击虚无飘渺快频率的拳法进攻。

其次,三体式步型太大,这种步型虽然站着很稳却不利于移动。拳谚中“步大不灵”即是此意。

再次,三体式护头的意识不够。因为当时武林界切磋较技一般都不打头,认为那样是不文明的表现。如此就导致了很多传统武术的间架都是大开大合,不像拳击间架那样紧凑。

于是芗斋先生结合拳击技术特点,对形意拳进行了改良。

第一,从间架上来看,芗斋先生将三体式前手回收,后手由腹部提到下腭高度,也就是将双臂抬起护住自己的头部;将三体式下盘的大步桩法缩短双脚间距,由原来的大步改为丁八步。将原来形意拳“手不离肋”,“拳发于腰际”的间架发力方式改为直接从护头间架发力。如果仅从外形上看,这个间架不像形意三体式,反而酷似拳击间架。

虽然这样为原来保持整体发力增加了难度,但它却对传统国术中的整体发力如何适应拳击的快频率和快节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为传统国术抗争国外武技,走向国际拳坛迈出了艰难的一步。

第二,从训练方法上,拳击身体素质和击打能力也引起了芗斋先生的重视。而传统武术往往注重招法技能,热衷于某招破某招,却并不注重身体素质的训练。传统的形意拳比其它传统武术先进在于它注重功力训练,在同国内同门较技中,往往凭借浑厚的功力一个照面即可将对方击倒。可一旦遇到拳击灵活步法的躲闪,一拳打不到就要连续击打,这时体力就成了首要问题。

第三,以前传统武术较技讲究搭手,就是说搭上手之后双方一摸劲感觉对方功力比自己大,或是功力大的一方发力将对方放出,就算取胜了。这种较技方式虽然文明,但却弱化了击打技法的提高。

所以针对训练方法,芗斋先生在保持传统功力训练的基础上加上了身体素质和击打能力的训练。最具代表的例子就是在深县集训。为了进一步验证意拳的独特而新颖的训练思想和训练方法,1935年,芗斋先生带领韩樵、张恩桐、卜恩富及张长信等弟子返河北故里,强化训练,拟组团进行“环球旅行”宣传中国拳术。此间,芗斋先生系统地研究了在新的拳理和方法指导下的训练效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站桩、试力、试声、发力、走步、推手、散手七项训练手段。在短短不到一年之中,这几位弟子的拳理、拳功提高极快。据前辈门回忆,每天早上,芗斋先生规定受训弟子脖子上缠条毛巾,然后开始围绕深县老城墙跑步。在练习传统功法的同时还要进行击打沙袋的训练。

那个时候这种中西合璧的训练方法虽不系统,但却体现了芗斋先生超前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现在某些意拳(大成拳)同门为了意拳是否应该打沙袋而争论不休,那么深县集训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芗斋先生的武学造诣得益于内涵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但又脱胎于传统文化,这与清末民初时期,各种新文化运动带来的新思潮影响是不可分开的。历史的发展证明,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冲撞中,必定会产生一些新的更具生命力的东西,而芗斋先生就是这一时期体育文化的锐意革新的实践者,他以敏锐的洞察力、超人的智慧、深厚的武学功底以及海纳百川的精神,对新事物认真学习融会贯通,终于成就了一代武学宗师,可以说意拳的创立是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拳击教学范文5

关键词:传统武术训练; 散打教学; 试验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163-001

传统武术历史悠久,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特点。传统武术技击具有拳无空出手无空回、犯了招架便有十下、动即生法有感皆应、声东击西贵在知变、用腿打人全凭连环、撞身靠打挨肘膝胯等六大特征。从这些特征我们可以知道,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不仅多样,而且各个拳种之间又有符合自身训练特点与规律的辅助训练器械,比如木人桩作为咏春拳独有的辅助训练器械之一,通过系统训练之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搏击中的本能反应。散打作为现代比较常见的武术技击运动,它兼具武术的内在特质。我国的传统武术发展的主旨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但是在散打的实际训练和教学中更注重竞技性,缺乏武术特质的体现。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现在很多学校在散打教学中融入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丰富散打教学体系,而在传承传统武术文化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一、探寻传统武术训练与散打教学的契合点

中华传统武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光拳法就有太极拳、形意拳、螳螂拳、咏春拳、意拳、少林拳等等,虽然同为拳法,但是不同拳法训练方法差别很大,并不是每一种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都适用于散打的教学和训练中。因此,在进行传统武术训练法结合散打教学实践前,教师一定要先大量搜集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并类比散打实战对抗技术,找出与散打训练、教学最接近的拳种和训练方法。为了更能全面、直观地了解传统武术拳法的训练方法,教师可采用电话访谈或走访等方式,对传统武术拳派专家或拳师以及部分高校的散打老师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传统武术和散打的训练方法,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将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融合入散打的实际训练和教学当中。相关资料表明,意拳、八级拳、太极拳和咏春拳这5种传统武术拳种的训练方法与散打的实战对抗技术的契合度比较高,因此,在实际的散打训练和教学中,可以结合这几种传统武术的部分训练方法。

二、传统武术训练法结合散打教学模式与单一散打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的对比

传统武术训练法结合散打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了意拳、八级拳、太极拳和咏春拳中的部分训练方法,进行“力量”、“防守”、“踢”、“抗击打”、“摔”、“打”、“放松”、“反应”这8个方面的教学与训练;而单一的散打教学模式则采用散打常规教学方法和常见的练习方法进行以上8个方面的教学与训练。两种教学模式教学练习内容对比:①武术训练与散打结合教学模式,力量:武术训练中的力量是传统训练方法(涉及部位:上肢、下肢、腹肌、综合体能等),比如矮子步、铁牛拱地;防守:格挡咏春拳的桩法防守、对练防守练习法;踢:散打腿法技术训练(戳脚功力练习方法:踢桩);抗击打:八极拳靠桩、撞桩;摔:摔法对练练习;打:拳法(意拳);反应:意拳;放松:结合太极拳养生桩与意念放松。②常规散打教学模式,力量:现代科学的力量训练方法,定量定时训练(上肢、下肢、腹肌、综合体能等);防守:格挡咏春拳的桩法防守、对练防守练习法;踢:腿法打靶、沙袋;抗击打:排打;摔:摔法配合练习;打:拳法打靶、沙袋;反应:打反应;放松:按摩式放松。

三、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对比

1.抗击打能力对比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通过学生自我感知对同等力量同部位抗击打的感知度进行测试,我们发现,接受武术训练与散打结合训练的学生抗击打能力明显高于只接受常规训练的学生,并且全身各部位的抗击打能力均显著提高,说明八极拳的靠桩练习的训练强度与力度高于常规的排打练习。

2.身体素质对比

实践表明,武术训练中矮子步、控腿等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耐力、腿部力量和核心力量。两种教学模式的训练方法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在进行武术训练时,还融入了对传统武术精神的理解。

3.学生对传统武术训练与散打训练的对比

在没有接受武术训练之前,很多学生认为传统武术的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武术套路的教学,与对抗性较强的散打、跆拳道相比,很多学生普遍认为传统武术缺乏实用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传统武术训练法结合散打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多学生对传统武术有了新的认识。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课后会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不熟悉拳种的训练方法,在无形中加深了他们的武术内涵和武术文化修养。

4.教学效果对比

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拳法、腿法、摔法技能相差不大,但是接受武术训练的学生组合与防守技术远远高于接受常规训练的学生。意拳中的部分训练内容可以教会学生利用巧劲来化解对方的千斤之力,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因此,武术训练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战能力。接受常规训练的学生动作比接受武术训练的学生舒展,这可能与传统武术招式中“含”、“收”的特点有关。

拳击教学范文6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跆拳道;教学方法

一、跆拳道的基本概念

朝鲜半岛是跆拳道项目的发源地,据今天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该项目最早是由朝鲜名族三国时期的花郎道演化而来,是朝鲜半岛民间较为普遍的一项攻击技能。跆是用脚踢打的含义,拳是以拳头击打目标的意思,道是道行、礼仪训练的艺术。跆拳道88年在汉城奥运会上是表演项目,现在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之一,按男女体重分为多个组别,是一种主要使用手和脚进行格斗或者对抗的运动。目前韩国人把跆拳道视为国技,将跆拳道“始于礼,终于礼”的武道精神作为根基。

二、跆拳道项目的基本技术特点

第一种,以脚法为主,拳脚并用的原则。每个项目的比赛方法都有一定的规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跆拳道原始技能的进攻方法,所以跆拳道演变出的主要攻击方法就是脚法,拳法是用以辅助的。在跆拳道的技术当中,根据比赛的视频我们可以看出运动员基本都使用脚法使用的多。所以,比赛中一般多使用脚法来进行攻击,防守上用拳法来格挡。第二中,强调呼吸,发声示威。任何项目都要有一定的势气,跆拳道也不例外,练习者的声音要洪亮而且要有一定的威慑感。比赛中当人发生洪亮的声音会使其的内部阻力减少,通过减少组里来提高动作发出的速度,提速后的动作更加有威力。第三种,动作追求速度、力量和效果。比赛的项目不是花拳绣腿,跆拳道所有的动作都是真把式,其核心内容是格斗,要求速度够快、力量够大和击打的效果完美。训练和表演常用脚踢碎不同厚度的木板来展示击打的效果。第四种,以刚制刚,方法简练。以柔克刚是中国武术的精髓,而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通常是采用直击直打的方法,力量对力量,很少使用躲闪的方法,尤其会使用连续击打的动作,也就是快速的拳打脚踢组合方法。这样会形成以攻对攻,以攻带防。第五种,礼始礼终,内外兼修。跆拳道的武道精神无论是比赛还是训练,或者是生活中都会体现出来。跆拳道都要求学员要以礼开始,以礼结束,形成一种谦虚友好、团结互助的作风。

三、跆拳道项目的基本分类

第一种,跆拳道的品型(又叫做品势),一般是说练习者的练习内容是攻守兼有的技术动作,强身健体,培养意志是练习的基本目的。与中国传统的武术套路练习方法相似,有一定数量的固定动作。跆拳道项目基本的品势为太极、高丽和金刚等,24套为其规定的品势。第二种,跆拳道项目中的竞技是指按照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比赛项目方法来进行比赛。运动员需要学习一定的比赛规则,在跆拳道比赛中,在不破坏规则的情况下,打赢对方才是有效的。这种类型要求动作简单实用效率性强。第三种,特技跆拳道项目。顾名思义,这种跆拳道有观赏性和表演性,这种特技类项目表演的精彩取决于速度、力量、弹跳、柔韧和技术动作的难度。

四、跆拳道项目的基本教学方法

(一)部分训练

1. 基础动作的训练。跆拳道根据颜色腰带的不同很产生很多级别,最低的级别为白色。在一开始的学习中,基础动作时必须要练好的,太极八章的内容一般是一开始学习的部分,红黑带在学完太极八章之后就可以拿到了。基本的站姿、基本的步伐、基本的脚法是基础动作。准确和规范是动作的基本要求。基本的脚法分为前踢、下踢、左踢、右踢、抡踢、侧踢、挂踢和鞭打等等。基本的套路含有天、岛山和元晓。跆拳道的基础技术动作并不复杂,在教学中常使用动作示范和语言讲解进行教学。

2. 柔韧技术的训练。跆拳道项目需要很好的柔韧性,这是练习的基本要求。提高自身的柔韧性可以加强攻击动作的灵活性。通过肌肉的柔韧性的增加,对于动作的协调很有好处。因此提高学生的灵敏协调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在训练后,学生适应抗击打能力的提高,这样可以做到快速地打败对手。在训练过程中,一般的教学形式是劈腿,有前后劈腿和左右劈腿。通过劈腿的训练,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的各种力量从而提高攻击的力量,进而提高打击力,将攻击效果发挥到最好。一般的劈腿练习对年龄小的孩子有优势,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骨骼慢慢进行闭合,这个时候的学生是非常痛苦的。所以为了减轻压力,可以慢慢进行压腿,逐渐地拉伸韧带。不过一般学生对于这样的训练会感到枯燥无聊,教师可以适当的放放音乐,特别是一些具有动感和流行感的音乐最好,使学生减缓无聊和疼痛。

3. 速度技术的训练。跆拳道速度训练是练习的重点,特别是攻击时的速度,尤其是快速的连击。腿部速度的训练,要加快出腿速度,第一种,原地快速跑步,原地高抬腿,左右滑步和腿部的灵活性。第二种,最常见的追逐类游戏,“警察抓小偷”,一个人跑,另一个人追,既可以激发兴趣又可以增强腿部力量和爆发力。第三,仰卧高抬腿,对腰腹和大腿力量很有帮助,这个动作的训练主要注意练习的次数和难度。

(二)实战技能的训练

随着基本功训练的不断深入,学生对基本动作的熟练,身体心理都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进行实战训练。跆拳道这类的格斗型项目必须进行实战训练,通过各种实战,就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一般的实战训练有3种:第一种,喂招实战。这需要一个放松的环境,两个学生相互把所学的招式演练一遍,注意自己和对方的进攻和防守时间,脚步的移动,通过喂招来对招式进行熟悉。第二种,对抗性实战训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真打,按照固定的规则进行练习。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