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自序范例6篇

呐喊自序范文1

关键词: 文学启蒙 艺术批判 《呐喊》 《彷徨》

思想启蒙、艺术批判、国民性、革命者一直是鲁迅文学研究的主要切入点,一直以来,文学界对这些方面的研究都习惯于将矛头指向“阿Q”这样的“愚民”,却忽视鲁迅对所谓的“知识精英”们的不满。事实上,鲁迅之伟大不在于他批判了多少掩耳盗铃、不能自圆其说的阿Q,多少麻木不仁的“看客”,而在于他以冷静的思维、锋利的笔锋挑战着“精英分子”们的话语权,揭开了中华民族现代启蒙的序幕。

一、从“呐喊”到“彷徨”的变化

《呐喊》和《彷徨》是鲁迅小说集中最具代表性的两部作品,也一直是后人研究的重点内容,这两部小说具有整体性,都创作于时期,体现了鲁迅创作初期的思想动态,然而这两部作品存在很多不同之处,阐述了鲁迅从呐喊到彷徨之间经历的生活变动及心理变化。鲁迅曾在《呐喊》的自序里说明了所谓“呐喊”,是他年轻时期的梦想里难以忘却的那一部分梦想,如去南京求学、去日本留学、放弃医学从事文学等,所有梦想都表达了鲁迅的最终目的――唤起正在“沉睡”的国民[1]。鲁迅在将这些梦想付诸实践之后深切地体会到无人理解的寂寞和慷慨激昂消失后的失落,但是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于是鲁迅开始了呐喊,为了他声嘶力竭的呐喊,鲁迅将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勇敢地批判社会的弊端和各种丑恶现象,如其中的《兔和猫》、《鸭的喜剧》这两篇寓言体小说,利用象征这一表现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弱肉强食、极度不公平的生存原则,深刻表达了鲁迅自身对当时社会的怀疑和失望。

从1923年开始,鲁迅开始了从“呐喊”向“彷徨”的转变,1923年可以说是鲁迅沉默的一年,我们能看到的创作于1923年的作品只有《看了魏建功君<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声明》和《关于<小说世界>》两篇。1923年,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向他递交了绝交信,“兄弟失和”成为鲁迅人生的重大转折,多年以来辛苦维系的感情和责任毁于一旦。接连的打击使鲁迅大病一场,使他陷入更加虚无、孤独的心境。正如他在《野草・希望》中说的:“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吗?”[2]

然而,1923年也是鲁迅人生中非同寻常的一年,经历了1923年的鲁迅,开始从激昂的呐喊回归内心。结束后,启蒙团体分散,《新青年》解散,鲁迅又一次体会到落寞:先驱者为何分化了?启蒙还有意义吗?黑暗社会的力量几乎吞噬了启蒙者自身,在这种情况下,鲁迅感受到的绝望被无限放大,其同期作品《野草》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这些变化。但是,鲁迅并没有被击垮,其同期作品《华盖集》等就是有力说明。

值得一提的是,《呐喊》的封面都是由鲁迅亲手设计的,同样体现出不同时期鲁迅的心理变化。《呐喊》的封面以红色为底色,整个封面由黑、红两色构成,封面上部三分之一处是一个黑色长方框,框内用红色书写“呐喊鲁迅”四字。黑色代表着鲁迅对中国现实的认识,而红色是生命的颜色,代表热情和生机。黑红相间的封面上,红迫着黑色,象征生机与激情压制了黑暗,表现出了作者的希望[3]。

《彷徨》的封面设计与《呐喊》区别很大,更加复杂。《彷徨》的封面仍旧以红色为底色,却是橘红色,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在封面上部五分之一处和下部十之分之一处各有一条蓝线将封面分为三部分,上部分印有蓝色楷书“彷徨”,黑色楷书“鲁迅”,中间是一幅画,画中之国人前后错落、似站似坐,一脸茫然,手足无措。整个封面给人迷茫、晦暗的印象[4]。《彷徨》的封面并非由鲁迅设计,而是由青年画家陶元庆设计,鲁迅对此很赞赏。可见,《彷徨》的封面设计是非常符合鲁迅创作《彷徨》时的心境的。

二、启蒙谁

什么是启蒙运动?康德对此的回答是:“人类脱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当我们讨论《呐喊》的时候,通常会拿鲁迅的“幻灯片”事件举例,并由此推导出“鲁迅弃医从文是为了启蒙‘看客’”。从道理上说,这种观点并非错误,但鲁迅曾说:“假如有一间铁屋子,是绝无门户且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就要闷死了,然而,从昏睡到闷死并无痛苦可言,并不会感到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醒了几个人,使这些人感受到无可挽回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可以说,鲁迅自一开始就不相信《新青年》活动。然而,鲁迅到最后还是答应做文章,为何呢?

鲁迅给出的理由是:“虽然我自有我的自信,但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诚然,对于用文字来启蒙民众,鲁迅对此的态度是悲观的,他认为,中国如今的情况,只有进行实打实的革命战争才能改变,“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但一炮就能把孙传芳轰走”。在《呐喊・自序》当中,鲁迅通过幻灯片事件认识到了文学救国的必要性,然而,仅仅十年不到,他又开始怀疑文学救亡的初衷,如果说这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的话,那么鲁迅为何仍旧一边思虑、质疑一边创作呢?从表面上看,鲁迅一直在强调这样一个问题――启蒙无效,问题在于,如果作者自己都认为启蒙无效,那么他的读者又要如何相信启蒙的必要性呢[5]?因此,我们有必要先理清鲁迅小说启蒙对象的问题,启蒙是否有效,还是要从启蒙对象身上寻找答案。

第一个问题是,鲁迅是不是论者们所说的“是一个启蒙者”。这一点几乎是毋庸置疑的,虽然鲁迅的诸多作品均是描写泯然众人的麻木形象,又或锐气尽挫的“狂人”,少有理智意气,以肺腑之言陈激扬文字的“正派”,但这种反面衬托的文学手法又好于正面直叙。

第二个问题是,启蒙的对象是谁?鲁迅曾在《呐喊・自序》中明确表示了自己当年参与《新青年》的非自愿性,这本身就说明他对启蒙并不抱希望,绝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就能应者云集的英雄。可以说,鲁迅的作品并非是针对普通群众的启蒙作品,也可以说,以当时社会形态下的百姓,基本是无法读懂这些文字的。小说的启蒙对象正是当时那些习惯了“自以为是”的知识精英。

“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若要富,跟着行在卖酒醋”。这是宋代民间讽刺朝政的话语,然而,这种现象又何止发生在宋朝?从清末义和团运动,到,几乎都是如此。《新青年》的同仁、陈独秀等人曾约定“二十年不谈政治”,但是没过几年他们就将《新青年》办成了政治性刊物,并以《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发起新文化运动,但发展至最后,却还是以“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而告终。这一切与鲁迅的经历何其相似?可以说,鲁迅的作品,正是写给那些自诩“启蒙者”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寓言,他揭示了启蒙者自身的缺陷,道出了一些启蒙者的卑怯与自私。

在鲁迅的一些小说中,我们常常会生出对盲目不仁的“看客”的不满,认为他们实在是太过愚昧,学界往往对看客们的行为反复批判,这实际上不过是掉进了启蒙陷阱不能自拔的表现罢了。总而言之,鲁迅之启蒙,并非要求大家以革命的形式去死,而是提倡“韧战”[6]。

三、批判谁

国民劣根性一直是学界认定的鲁迅批判的对象,如李欧梵曾说:“《呐喊》诸篇揭示的其实是中国同胞集体的精神病。”这些观点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鲁迅的诸多集子均表现出了国人的麻木、看客心态。

阿Q一直是鲁迅笔下“集国民劣根性之大成者”,甚至有学者认为,鉴于阿Q之可恶,枪毙了阿Q,就等于枪毙了整个国民劣根性。由于阿Q的死不悔改,他被塑造为国民劣根性的“杰出”代表,也成为学界批判的主要对象之一。

然而,当我们沾沾自喜地批判阿Q的时候,其实也是我们泯灭人性的时候,难道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与生俱来的吗?正因为他生存环境,才造就了阿Q的自轻和自贱,我们责难阿Q的时候,只注意到了他是一个“典型人物”,却没有注意到这个“典型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阿Q的卑微,其实是一个人遭遇到一无所用的际遇后,在一丝尊严都不能被保有的环境中,可怜的自我安慰,这是一个人在生存的空间与尊严被挤压至零的时候做出的徒劳的抗争。我们对阿Q的批判,其实是将阿Q试图自我救赎、保存生命的权利也抹杀了。这是我们在批判国民性时最常忽略的问题。

从鲁迅写给许广平的信来看,其作品中常提及的“卑怯”、“贪婪”并非全然就是中国的“国民性”。如果我们把“卑怯”、“贪婪”坐实成中华民族的国民性,那么我们对外宣传的时候又如何使用“勤劳”、“勇敢”这些词呢?因此,把阿Q当成国民性批判的典型是可以的,但单纯认为鲁迅的创作就是为了批判国民性,那就狭隘了,如果说集国民劣根性于一体的阿Q是代表的话,那么《一件小事》中的人力车夫又代表着什么呢[7]?

因此,我们研究鲁迅的批判文学的时候,不应将问题简单化为“批判谁”,而要认清为何要批判那个被批判者,批判时要想清楚我们批判的到底是一类人,还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思想状态,还要厘清一个重要问题――切勿将国民劣根性贬低到全体中华民族头上。

四、呐喊为何彷徨

对于《新青年》团体,鲁迅曾说:“倘若为别人引路,那就更不容易了,因为我自己尚不明白要怎么走,中国大概很有些青年的‘前辈’和‘导师’,但那不是我。”正因为有如此想法,他才不愿意惊醒那些睡在“铁屋子”里的人,因为在睡醒却又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他们会死得更加痛苦。鲁迅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启蒙主义的这一弱点,虽然他并没有尖锐地发问“谁有权启蒙”这一问题,却在字里行间表达了这样的思想[8]。

这样清醒的理解使他开始彷徨于自己的呐喊:如果我不愿意做“前辈”和“导师”,那么一旦有一部分青年因我而清醒起来,那不是白白断送他们的性命吗?谁又来为他们的生命负责呢[9]?

可以说,鲁迅一开始拒绝钱玄同参与关于“铁屋子”里的呐喊,就在于他认识到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梦醒了却无路可走,从某种意义上说,做梦的人反倒是幸福的,如果没有找到可走的路,那么就先不要惊醒他。可以说,鲁迅的启蒙,不仅仅指向那些“蒙昧”的民众,更大程度上指向那些自以为找到了出路的《新青年》运动的启蒙者。

在《呐喊》和《彷徨》中,鲁迅将对“知识精英”们的批判分为两种:一种是学而优则仕的发家心态,在作品《白光》、《孔乙己》、《幸福的家庭》、《孤独者》中最常见;另一种是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热衷于为自己捞取好处的心态,在作品《高老夫子》、《肥皂》、《端午节》中最常见[10]。

可以说,叫醒铁屋子里睡觉的人,让他们眼睁睁看着自己去死,这正是鲁迅彷徨的症结所在。

五、对启蒙的反思及对艺术的再批判

纵观知识界近百年对《呐喊》和《彷徨》的研究史,不难发现这两部巨著在一次次被解读,鲁迅的文学启蒙精神也在一次次研究中得以拓展和延伸。近百年的研究过程表明,知识分子对鲁迅著作的研究不但是探寻鲁迅文学启蒙思想的历史,还是知识分子以文学研究方式自我启蒙历史[11]。

自二十世纪以来,文学启蒙一直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主线,在特殊历史环境中,文学启蒙实现了中国文学艺术的革新,“文学启蒙”、“艺术批判”互相融合、并行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从时间刻度来看,针对《呐喊》和《彷徨》的研究始于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该时期的研究突出表现为对思想启蒙与艺术批判的双重关注;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左翼革命时期对此的研究主要为新文学作家们通过理性研究对抗对鲁迅的全盘否定;新中国成立后,鲁迅小说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鲁迅小说思想启蒙的性质,学界不得不在艺术批判中坚持鲁迅文学的启蒙性;“”结束后,对鲁迅小说的研究开始以思想启蒙为核心逐渐深入,推动了八十年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开展;再至如今,文学启蒙和艺术批判实现融合,《呐喊》和《彷徨》被视为一个整体,知识界对鲁迅启蒙思想的探讨超越了艺术品本身,直接指向了中国启蒙思想的建构,标志着对鲁迅小说的研究开始趋近于对世界文学、人类启蒙的共同关注。

其次,近百年来知识界对《呐喊》和《彷徨》的研究不但体现了一代代知识分子们对鲁迅启蒙精神的传承和发扬,还体现出了中国精神文化演变的曲折过程。此外,九十年代以来对《呐喊》和《彷徨》的新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知识分子们开始将鲁迅文学与近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作比较,从人类文化角度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突破了学科界限,把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当成新的研究目标――因为人类知识的专业化和分类都是为了更好地研究人类和世界,当知识专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走向融合[12]。

总而言之,作为近现代小说的奠基者,鲁迅的作品体现了新文学启蒙与艺术审美的最高追求。鲁迅的伟大,不在于他批判了多少目不识丁的看客,不在于他讽刺了多少不能自圆其说的阿Q,而是他以理性思维打破了知识精英们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臧文静.心灵突围的挣扎与探索――从《呐喊》到《彷徨》的嬗变[J].名作欣赏,2012(08):125-126.

[2]宋剑华.人的“病愈”与鲁迅的“绝望”――《狂人日记》的反讽叙事与文本释义[J].学术月刊,2012(10):99-105.

[3]李允经.漫谈《彷徨》初版本封面画[J].鲁迅研究月刊,2013(01):86-87.

[4]王晓初.回顾与反思:鲁迅研究的前沿与趋势――“新时期鲁迅研究三十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07):183-188.

[5]徐妍.祛魅与还原:新时期以来鲁迅形象重构的逻辑演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06):243-249.

[6]王嘉良.从区域文化视角对鲁迅现代性文化思想的深层开掘――《鲁迅:从越文化视野透视》序[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06):109-112.

[7]姬蕾.启蒙者的孤独――个人主义话语背景下鲁迅的孤独体验[J].文艺争鸣,2013(11):51-55.

[8]夏雨.鲁迅启蒙思想的先锋性及现世精神[J].山花:下半月,2014(4):115-116.

[9]刘忠.鲁迅与沈从文:殊途而同归的启蒙文学书写者[J].学术界,2014(9):199-207.

[10]罗岗.阿Q的“解放”与启蒙的“颠倒”――重读《阿Q正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67-73.

呐喊自序范文2

一品――“奇妙”

师:师父曾经说过,等你长大了你会从这泉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你们觉得现在这泉水声奇妙吗?

生:不奇妙,奇妙的意思是神奇而美妙,但他从淙淙的泉水中听到的是叹息、哭泣、倾诉和呐喊,这一定不美妙。

师:是啊!是好像不奇妙。那你们思考一下,此时的阿炳在叹息、哭泣什么?在倾诉什么?又在呐喊什么呢?

生1:他在叹息自己的人生为什么这么坎坷,哭泣是因为自己的师父和自己的穷苦,他在向着淙淙的泉水倾诉,他在呐喊,自己不能就这么倒下去。

生2:他在呐喊,我绝不能向命运低头。

生3:他在呐喊,我爱音乐,我一定能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师:是啊!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他不这样呐喊,他的命运就能够改变吗?

生:不能。

师:然而这时,在这淙淙的泉水边,阿炳却由叹息、哭泣、倾诉变为呐喊,你觉得这泉声美妙吗?为什么?

生1:美妙,因为这泉水声给予了他与命运抗争的力量。

生2:美妙,因为这泉水不仅让他倾诉苦难的人生,还给予了他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思考:“让学生体会为什么有了这十多年的生 活经历,阿炳才会从泉声中听到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是教参中对第四自然段学习目标的一段畅述。那么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学生对于阿炳苦难的人生已经有了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联系前文的“美妙”,引导学生辨析、讨论,让学生体验“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是因为有了十多年坎坷生活的经历。而这淙淙的泉声又是阿炳叹息、哭泣、倾诉的对象,同时从“呐喊”中也可以看出泉声给予了他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力量,从这个角度去看,这泉声却也是美妙的。一个词的品味,实现了目标的达成,内容的整合以及语文思维的碰撞,可谓“一叶知秋”。

二品――“势不可当”

(播放《二泉映月》)

师:再自读第五自然段,用几个词描绘一下你心中的《二泉映月》。

生:委婉连绵、升腾跌宕、步步高昂、势不可当……

师:“势不可当”这个词你理解吗?在哪儿见过?

生1:形容人多,力量大,气势不可阻挡。

生2:我在战争电影中看到过这种势不可当的场面。

师:那用“势不可当”形容一首二胡曲,为什么?

(再读第五自然段,思考)

生1:因为他要通过把他积淀已久的情怀,向这茫茫月夜倾吐。

(引导辨析“倾吐”“倾诉”)

生2:因为他要通过乐曲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生3:因为他的命运是坎坷的,他要通过音乐去呐喊。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师:一首普通的二胡曲,之所以能够享誉世界,是因为曲中有人生啊!《二泉映月》中阿炳的人生是什么呢?能概括地说一说吗?

生1:有对坎坷人生的叹息、哭泣、倾诉和呐喊。

生2:有与命运抗争的决心和勇气,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师:文中还有很多词语描绘了这首乐曲。你觉得它们的先后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

生1:不可以,因为这首曲子就是阿炳的人生,从坎坷到抗争,再到向往。

生2:不可以,应该按照这样的顺序:“委婉连绵、缓缓流淌”是他的坎坷人生,“升腾跌宕、步步高昂”是与命运抗争的勇气,“舒缓起伏、恬静激荡”是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师:是啊!这就是《二泉映月》。(再次播放乐曲,倾听阿炳的人生。师生齐读这一段。)

思考:第五自然段采用了“琴声”和“心声”交替出现的写法,用文字的形式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优美旋律。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内容与意境应该是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势不可当”一词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话的内容,即乐曲所包含的内容,与命运抗争的决心、勇气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聆听乐曲、朗读课文的形式,让学生加深体会,体会文字的力量和音乐的力量,体会阿炳不是在用手演奏,而是用心在演奏。这样,第五自然段的目标其实已经在学生们的讨论、交流、聆听、体验、朗读过程中得以实现。

呐喊自序范文3

抢鸭子大赛和吃粽子、赛龙舟合称为四川省乐山地区端午节的三大民间风俗。

端午节龙舟赛结束后片刻,选手们刚喘过气,只听见哨声响起,千百只鸭子犹如银河流星坠入水中。参加抢鸭大赛的小伙子们如一枚枚鱼雷般向鸭子扑去。包抄、突击,缩小包围圈。鸭子就这样被包围在一起。但是,水鸭子毕竟不是旱鸭子,只见它们纷纷把头一低,避实就虚,潜入水中逃脱了围剿。第一回合,鸭子赢了。

第二次,大家都有了经验。围观群众又开始红着脸、梗着脖子一个劲地呐喊、加油、助威。交通警察在不可收拾的潮水中被裹挟,大喊大叫,但喊声却像一块小石片跌进奔腾喧嚣的大河中却不知所言。在沸腾的喧嚣中,抓鸭子的人信心倍增,纷纷再向鸭子扑去。鸭儿们面对“铜墙铁壁”,自感在劫难逃,插翅难飞,只得潜入水下,伺机逃窜。

过了一阵儿,一只鸭子冒出水面换气,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位选手如箭离弦,似一只利箭,突然向鸭子射去。鸭子见状大惊,欲重操故伎,再潜入水下。但为时已晚,选手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又只见一番眼花?乱的追逐,溅起的水花为他祝福,观众的呐喊代表着期待。终于,他一把抓住了惊得嘎嘎大叫的鸭子!此时此刻,千万双眼睛凝视着这个诞生第一的瞬间。这一刻,让我看到了跳水名将萨乌丁、田亮矫健的身影和风火硝烟的古战场,让我看到了楚国屈原大夫宁死不当亡国奴的不朽传奇。

全场的人为他欢呼,呐喊。他的成功激发了所有选手的斗志。更有许多围观的汉子也跃跃欲试,想直接跳入水中参加抢鸭大战。在场维持秩序的大批警察急忙带着十几条警犬赶过去制止了他们的冲动。

呐喊自序范文4

胜利的橄榄枝 黎明前黑暗的苍穹 繁星点点 普罗米修斯将体育的圣火点燃 随着一道霞光 运动的火焰升腾在奥林匹亚山 今日的健儿们 英姿勃发 志存高远 精神饱满的将目光凝聚在终点线 努力吧 拼搏吧 奋斗吧 女神将献上胜利的橄榄枝编成的花环。 运动之歌 风对我耳语:“运动是我这样的轻盈岁月!” 雨对我耳语:“运动是我这样的淋漓尽致!” 雷对我耳语:“运动是我这样的铿锵有力!” 电对我耳语:“运动是我这样的亮丽透明!” 运动吧!在运动中接受风雨的洗礼,在运动中感受雷电的闪光 阳光不锈 秋阳普照大地,那攒动的人群 在呐喊声与歌声中意气风发 那奔跑的身影 融入秋日的阳光 阳光不锈 青春的阳光在悄悄地流淌 流淌在那鼓声里 流淌在那奔跑的脚步里 流淌在那发令枪的声响里 生命浸润在阳光中 阳光不锈 运动生命在阳光里展现风采 生命的凯歌在阳光中走向辉煌 运动的序幕已经拉开 让我们用运动的火光来点燃生命的激-情 生命阳光永不锈 致大会 晨风轻轻地唤醒骄阳 校园的操场传来发令枪的声响 彩旗与呐喊声一起在飘荡着 心和起点紧紧的相连 用青春和热血来铺洒白色的跑道 用激-情点燃胜利的曙光 运动员之歌 我知道,该来一定会来的。 你只要,全身心准备好。 梦想在前方我们向前奔跑, 生命中谁都要有个目标。 谁在风中,风中燃烧。 谁在雨中,雨中舞蹈。 梦想前方,就在今朝。 让世界把我们知道! 赛场上的旋律 你听那激烈奔跑的脚步声, 震撼大地。 你听那欢呼加油的呐喊声, 催人奋进。 赛场上的旋律, 如旋风般急速, 如号角般激扬, 如激流般奔腾不息。 创新!突破!超越! 永远是赛场上最激动人心的旋律。 致运动会 秋季气爽彩旗飘, 运动健儿逞英豪。 千呼万喊齐加油, 场上场下都骄傲。 今日练出好身体, 志为四化立功劳。 德智体美齐发展, 祖国明日更美好。 掌声响起来 这里需要激-情, 这里需要呐喊, 这里同样需要掌声。 当你乘胜而归, 我们为你鼓掌,为你祝贺, 当你失败而来, 我们同样为你鼓掌,为你骄傲。 当掌声再一次想起的时候, 你已经站在了起跑线上, 朋友,向前冲! 我们在为你鼓掌。 艳阳下的歌 朝阳的金色洗亮了跑道, 青春的旋律谱成了这首歌, 充满激-情的心是这首歌的音符, 花季的少年火热的心, 永远的真诚不变的心, 你的身影是跑道上的风景, 矫健的步伐迈出你的自信, 听,我们都在为你喝彩, “加油”,不能表达我们的激动。 飞吧!胜利在向你微笑。 青春的旋律解说词 别样的风采,高昂的斗志,迎面走来的是信息工程学院运动员代表队。他们正以整齐的步伐,以军人的风采展示信息工程学院的必胜信心,他们一直在不懈努力着,因为他们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高,更快,更远”是他们的目标,“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是他们的主题,“勇往直前”这正是勇士们真正的本色!

呐喊自序范文5

十月的金风送爽,十月的丹桂飘香,十月的拼搏精神蒸蒸日上,坦洲中学第29届校运会缓缓拉开序幕……

美好瞬间一

校运会开幕式于10月18日上午举行,场面热闹非凡。国旗队气宇轩昂,精神抖擞;鲜花队面带微笑,阳光灿烂;彩旗队英姿飒爽,气壮山河。整个开幕式,我们似乎浸身于欢乐的海洋中,载歌载舞,欢天喜地,不亦乐乎!

美好瞬间二

开幕式完毕后,田径运动会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跑步的跑步,跳高的跳高,写稿的写稿……素有我班跳高跳远“第一人”的陈冲,已身在比赛目的地。只见她身手敏捷,加上短短的助跑,轻轻一跃,便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哇,真不错!接下来,她一马当先,无人能及,轻松拿下第一金!真是给12班开门红!

美好瞬间三

女子800米的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已在检录处,准备比赛。运动细胞一直处于中等水平的我,跑800米,还是有点提心吊胆的,心中就像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小小的心胸也似乎藏了只兔子似的,??缰碧??ldquo;加油!加油!”旁边一大帮同学在为我打气,更有用的提了一大袋葡萄糖,给我的矿泉水加点“料”。很快,比赛如期而至。枪声响了,我的腿似乎不再受我的控制,只知道跑,要跑,拼命地跑。即使我耳边的风已呼呼作响,也淹没不了同学们给我加油的呐喊。身后有呐喊助威声,有洒水、给我补充能量的同学,也有一个个给予我鼓励的眼神。这一刻,我一感动万分。腿仿佛已脱虚了,呼吸也变得急促,大汗淋漓。可我还拼命告诉自己:“加油!坚持跑完全程!”终于,我喘着大气跑到了终点,似乎失去了直觉,双脚已麻痹。许多同学关心急了,问我:“要不要喝水?”

美好瞬间四

赛程马上就要接近尾声了,我们全班都飞奔在足球场上,回首,大本营已空无一人。“Why?”因为激动人心的4×100接力赛的决赛立马就要开始了,怎能不激动呢?四位女子健将早已在赛道上等候着,信心满满。激动万分的我们,早已按捺不住。随着枪声,大声呐喊着:“加油!加油!”那一个个不顾形象的呐喊助威的身影,正是我们对12班的拳拳赤子之心啊!功夫不负有心人,咱班最终夺得第二名,总分也排名第二!

我们笑着,跑着,乐着。在草坪上留下许多我们的印记,串串如银铃般清脆的笑声荡漾在校园内,摇曳在那未落的梧桐叶上。我想,这样快乐的我们能持续多久?

呐喊自序范文6

他也从来不会说一句话,在他眼中,我们连陌生人都不是。我们只是空气,一如窗外灰蒙天空中污浊的空气。

他自顾自地做着自己的事。白天里,他如空气一般隐身于这个世界每一个可能的角落;黑夜里,他携带着只有以黑为色调的恨意出现在这里。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在这座人性嗜血的城市里,身体里血液的温度已荡然无存,有的只是供心中恨意无端滋生的环境。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及一个密不透风的铁屋。无需外人来呐喊,我们是清醒的,但我们无力的,无力到完全无可能破坏这个铁屋了,只能任凭无穷无尽的恨意侵蚀灵魂,直到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力是相互的,恨也是相互的。我心中也滋生了“恨”,我没有手刃所恨之人的想法,因为我不是一具不为任何人而活的行尸走肉。但我亦不能引颈就戮,因为我只是个观察着一切事情进展的见证人。我没有慷慨就义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