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范例6篇

植树的牧羊人

植树的牧羊人范文1

为增加收入,村民在栽有林果苗木的山地、荒坡还放养了耕牛、肉牛、山羊、绵羊等。但牛羊会啃食苗木,导致林果苗木成活率较低,影响林果生产。如何才能让林果苗木不受影响,又能在林果苗木间种植牧草,放养牛羊?

有一次,我们无意中发现,牛排过尿的地方,其他的牛会绕行。是不是沾染了牛尿的草其他的牛就不吃?于是,我们进行了如下探索实验。

一、实验准备

肉牛、耕牛、山羊、绵羊若干头,草地若干块,适量松、杉、李、桃、奈李、蜜桔、梨、脐橙等苗木,牛尿、猪尿、羊尿、人尿、(牛、羊或猪粪提取液),黑麦草种子及其他农具。

二、实验方法

1.划好约10m×10m的山坡或草地44块,并做好标记编号。

2.2、3月中旬选择1号至9号、11号至19号、21号至29号、31号至39号地块分别种松、杉、李、奈李、桃、南丰蜜桔、脐橙、梨、油茶等树。10号地块种梨树,20号、45号、46号地块种奈李树,30号、43号、44号地块种桃树,40号地块种南丰蜜桔树,作为对照组。

3.与养殖户联系好实验用的成年耕牛、肉牛、绵羊、山羊各3头。

4.2月中旬在所有实验地块播撒黑麦草种。

5.苗木在5月初长出较多的嫩叶,开始进行分组喷洒及放牧实验。

6.选择晴好天气,早上8点用成人尿液按1∶4加水,喷洒1号至9号地块苗木及其周围0.3米半径的牧草,10号地块不喷洒。上午9点及下午4点分别把肉牛、耕牛、绵羊、山羊,在1号至10号地块逐块放牧,观察它们啃食牧草和苗木的情况,做好记录,连续实验3天。

7.选择晴好天气,早上8点用山羊尿液按1∶4加水(或1∶10的山羊粪浸出液),喷洒11号至19号地块苗木及其周围0.3米半径的牧草,20号地块不喷洒。上午9点及下午4点分别把肉牛、耕牛、绵羊、山羊,在11号至20号地块逐块放牧,观察它们啃食牧草和苗木的情况,并做好记录,连续实验3天。

8.选择晴好天气,早上8点用耕牛尿液按1∶4加水(或1∶10的耕牛粪浸出液),喷洒21号至29号地块苗木及其周围0.3米半径的牧草,30号地块不喷洒。上午9点及下午4点分别把肉牛、耕牛、绵羊、山羊,在21号至 30号地块逐块放牧,观察它们啃食牧草和苗木的情况,并做好记录,连续实验3天。

9.选择晴好天气,早上8点用猪尿液按1∶4加水(或1∶10的猪粪浸出液),喷洒31号至39号地块苗木及其周围0.3米半径的牧草,40号地块不喷洒。上午9点及下午4点分别把肉牛、耕牛、绵羊、山羊,在31号至40号地块逐块放牧,观察它们啃食牧草和苗木的情况,并做好记录,连续实验3天。

10.选择晴好天气,早上8点用山羊尿液按1∶4加水(或1∶10的山羊粪浸出液),喷洒41号地块苗木及周围0.3米半径的牧草,42号地块不喷洒。上午9点及下午4点分别把绵羊、山羊,在41号、42号地块隔2天逐块放牧,观察它们啃食牧草和苗木的情况,并做好记录,连续实验30天。

11.选择晴好天气,早上8点用耕牛尿液按1∶4加水(或1∶10的耕牛粪浸出液),喷洒43号地块苗木及周围0.3米半径的牧草,44号地块不喷洒。上午9点及下午4点分别把肉牛、耕牛,在43号、44号地块隔2天逐块放牧,观察它们啃食牧草和苗木的情况,并做好记录,连续实验30天。

三、实验结果

1.苗木及周围的牧草喷洒人尿、猪尿或猪粪浸出液后,四种牲畜都会啃食苗木和牧草,说明用人、猪尿喷洒苗木对牛羊啃食没有影响。

2.苗木及周围的牧草喷洒羊尿或羊粪浸出液后,绵羊、山羊不会啃食苗木和牧草,而没有沾染山羊尿或山羊粪浸出液的牧草,羊会啃食。

3.苗木及周围的牧草喷洒耕牛尿或耕牛粪浸出液后,耕肉、肉牛不会啃食苗木和牧草,而没有沾染耕牛尿或耕牛粪浸出液的牧草,牛会啃食。

4.用牛尿或牛粪浸出液、羊尿或羊粪浸出液喷洒苗木防止牛啃食,有效期至少为27天。

四、建议

植树的牧羊人范文2

玉树畜牧业为何会走入“低谷”

玉树州畜牧业也曾经辉煌过。上个世纪80年代,玉树州是全省主要畜产品供给地,有畜牧业大州的美誉。那时,全州牲畜存栏数曾一度突破800万头(只、匹),人均达40头(只、匹),畜牧业收入占农牧民收入的90%以上。辉煌过后,时至今日,玉树全州牲畜存栏数仅有240万头(只、匹),人均占有率不足7只,畜牧业收入只占农牧民总收入的40%。

究竟是何原因让玉树州畜牧业“滑坡”,前后反差如此之大?

1984年和1995年两场特大雪灾,玉树州畜牧业元气大伤,从此便一蹶不振。

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实施,大量农牧民放弃传统主导产业离开草场,导致牲畜存栏量下降。

在玉树牧区,7-15岁的孩子是家庭中的重要劳力,也是最好的放羊年龄,随着“两基”攻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上学,玉树牧民不再养羊,玉树草原上的羊逐渐消失,全州240万头(只、匹)牲畜中羊的数量不足20万只。

玉树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几乎各县都有虫草,当地人有这么一句话,“挖虫草辛苦一个月,一年吃穿不愁”,因此许多牧民便卖掉牲畜,闲置草场,在县城过着安逸的生活,每到虫草采挖季节,进山挖虫草。

藏獒也是导致玉树州畜牧业衰败的原因之一,被炒作成天价的藏獒,出售一只也许一辈子都衣食无忧。在这种巨大利益的诱惑下,牧民纷纷放弃主导产业,投身到藏獒养殖,最终藏獒经济破灭,牧民一夜“暴富梦”也随之破灭,最根本的畜牧业也丢了。

玉树畜牧业“回温”靠什么

随着灾后重建全面完工,玉树州委、州政府意识到畜牧业作为全州的主导产业、命脉产业,应该是一个常抓不懈的产业。那么如何才能重振昔日畜牧业的雄风,玉树州提出了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七年大变样战略布局。

今年恰逢打基础的最后一年,玉树州畜牧业这3年来究竟是如何打基础?打好的基础是否牢固?玉树州农牧科技局局长才仁扎西介绍,我们用3年时间给玉树州畜牧业做了一个“手术”,我们要追求的不仅仅是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和效益。

才仁扎西口中的“手术”就是淘汰、串换、推广。为何要进行“手术”,还要从玉树畜牧业包产到户说起。牦牛包产到户后,一户的牦牛基本都是近亲繁殖,几代以后牦牛逐渐退化,出现了毛色不纯、个头矮小、牛角畸形等特征,牦牛整体质量下降,牦牛提纯复壮迫在眉睫。

淘汰就是对有这些特征的种畜进行淘汰,去年淘汰了5.6万头,今年已经淘汰了6000头。连续3年举办牦牛文化艺术节,艺术节上评比种畜,优秀种畜进行串换,如曲麻莱县和玉树市串换,2014年全州串换5600头,今年已经串换6000头,以此保障牦牛的血统纯度。另外,推广野血牦牛,家中饲养的牦牛和野牦牛繁殖,出生的野血牦牛一代、二代进行推广,3年来累计推广8000多头。

通过这场“手术”,玉树畜牧业的“恶疾”得到缓解,牧民增产增收的目的实现了,以曲麻莱县红旗村来说,以前这里的一头牦牛价格在5000元左右,但是推广野血牦牛后,一头良种牦牛价格超过了10000元,有些野血牦牛的重量甚至是普通牦牛的一倍。

玉树州畜牧业“回温”还得靠政府的扶持。3年来,玉树州扶持100个家庭牧场,18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全州上下形成的一个共识,就是小块农业区为牧业区服务,推动粮转饲,加大饲草料种植,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后备保障,目前全州饲草料种植已经达到了0.93万公顷。

去年底,曲麻莱县建成了芫根饲草料加工基地并投入运营,这个加工基地是青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饲草料加工基地,而芫根种植基地则是西北最大的芫根种植基地,接下来还要在治多、称多、杂多等县建立饲草料基地,让玉树畜牧业发展没有后顾之忧。

玉树畜牧业发展还要与精准扶贫、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结合起来。贫困农牧户纳入到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精准扶贫资金扶持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和牲畜购置,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轮牧轮休,可以有效地保护草场,这样既可以增产增收,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达到了双赢。

畜牧业发展的“玉树模式”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是在玉树来说也不尽然。从1984年至今,玉树州人口翻了3番,但是牲畜总量锐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实施,大部分草场也被划为禁牧区,草场面积也有所减少。

那么在人口增加、牲畜和草场锐减的背景下,玉树这一方水土如何养活一方人,玉树给出的答案是走畜牧业转型发展之路。

打破以家庭为单元自产自销的单、散、弱、粗模式,从分散单一向集中规模转变,从传统粗放向现代高效转变,从一般牧户代牧向能人带动转变,从各自为政向联合发力转变,从自然经营向商品经营转变,从面向大众向瞄准高端转变。

玉树畜牧业联合集约之路,以股份合作为主体、多种经营并存的体制,大力发展股份合作模式、扶持能人代管模式、鼓励联户经营模式、支持大户经营模式,最大限度地把草场、牲畜、劳力等生产要素整合集中起来,形成牧业资源优化重组、牧民按技能重新分工、收益按股权进行分配、生产要素按市场进行配置的适度规模化经营格局。

玉树畜牧业的品牌效益之路,发挥玉树“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优势,打造畜牧业生态品牌、有机品牌、高端品牌、玉树品牌,把好生产加工各个环节的生态环保关,做大做强“玉树牦牛”、“扎什加羊”畜品牌产业。

玉树畜牧业产业集群之路,州有示范园区、县有产业园区、乡村有示范基地,建立州级现代生态畜牧业扶贫示范园,并形成产业链条,吸引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冷储、物流、科技等不同领域和功能的相关企业入驻园区,形成稳定的产、供、销和技术开发等协作关系。

玉树畜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集中体现在曲麻莱县叶格乡红旗村托俄俄加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小组,小组探索出了一条联合集约的生态畜牧业实践之路。小组是红旗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下设的16个股份制合作小组之一,小组2011年成立。成立之初仅有16户牧民参加,整合了牛640头、羊1100只,小组成立后就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调整完善思路,提高产出效益,仅去年就分红29万元,户均7000元。如今小组入社户数达到了28户,整合了牛1000头、羊2000只、可利用草场1.2万公顷。

植树的牧羊人范文3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

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区,是河西内陆河流域的三大水系之一,东起乌稍岭, 西止大黄山,北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相连,流域总面积4.16×104km2。该流域具有降水量小、蒸发量大、降水年内分配不均等特点,恶劣的自然条件加之人类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已经使石羊河流域成为我国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问题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区域。

1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现状

由于对水土资源的长期不合理利用,导致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使得该区域成为我国当前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区域。

1.1祁连山区水源涵养功能减弱

祁连山森林植被和高山草地是石羊河流域水源涵养区,由于人口增加,过度开发和放牧,造成林农、林牧、林矿之间矛盾突出,致使祁连山灌木林下线比20世纪50年代上移40m,30%的灌木林出现草原化和荒漠化,林地减少,草场退化,植被覆盖率降低,水源涵养能力持续下降[1]。

1.2石羊河防风固沙功能下降

上游来水量的减少和地下水位的下降,彻底改变了民勤盆地的水环境,导致下游固沙植被由湿生向旱生演替。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天然红柳林和50年代末种植的沙枣林、60年代和70年代种植的梭梭林出现衰败、枯死,到2000年,天然“柴湾”有3.60万hm2 死亡或接近死亡,保存较好的仅有2.37万hm2沙枣林中有0.64万hm2成片死亡,有0.58万hm2枯梢衰败,人工灌木林中有0.75万hm2严重死亡。防风固沙体系退化,引起防风固沙功能下降,固定沙丘活化,风沙再起,已严重威胁到绿洲内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生产[2]。

2石羊河流域生态退化原因

自汉代末期以来,在石羊河下游出现零星沙漠化斑点,逐渐打破了石羊河流域的原始生态景观,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一直处于退化过程中,表现形式主要有三:一,地表水资源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二,植被大面积衰退死亡;三,土地沙漠化,沙尘暴频繁,且越到后来这种退化过程越快,究其原因,水资源减少是石羊河流域生态退化的主导因子。

2.1上游地区大量截留引灌

随着农业开发, 耕地面积不断增大,上游地区大量截留引灌,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的需要量相对于可利用量的不足即为相对减少。20世纪80年代以来,下游民勤北部2万hm2耕地因缺水而弃耕,弃耕后的土地又一次沙化。

2.2下游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

下游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逐渐稀疏和旱生化,直至大面积衰退、死亡,地表,加之长期樵采滥牧,植被遭到破坏,风沙活动加剧。石羊河流域生态变迁过程明显表现出了随着水资源的减少而退化这一特征[3]。

3石羊河流域生态恢复措施

3.1流域生态区位的划分

石羊河流域按照海拔、降水量、湿润指数、年均气温、生长期、植被状况等,可分为4个生态区位:湿润生态区、亚湿润干旱生态区、半干旱生态区、干旱生态区。其中,湿润生态区是走廊绿洲和干旱荒漠生态系统维持的水源基础;亚湿润干旱生态区属冷凉灌溉农业区;半干旱生态区地处流域中游地区,有河、泉水灌溉,使得这个生态区成为干旱荒漠区的“黄金带”;干旱生态区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区域,也是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4]。

3.2水源区封禁

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脉的冷龙岭冰川,冰川面积64.82km2,储水量21.40亿m3 ,年平均消融水量0.56亿m3。整个湿润生态区是干旱荒漠地区的水源区和“绿色水库”,是维系走廊绿洲的“生命线”。该区生态系统完善,生态地位突出,应禁止滥采、滥牧、滥挖及一切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按国家二级水源区的标准严格进行保护。

3.3湿润区保护好现有森林

石羊河流域的湿润和亚湿润干旱区乔木林7 166万hm2,灌木林22.94万hm2,草地22.90万hm2。据研究,1hm2有林地、灌木林、草地分别比荒山多蓄水180.41m3、104.4m3和92.58m3。按此计算,石羊河上游森林和草地涵养的水源量为0.59亿m3,是冰川年平均消融水的1.05倍。保护好这些森林和草原,对缓解石羊河下游生态危机尤为重要。

3.4亚湿润干旱区人工造林与退耕还林草并举

湿润及亚湿润干旱生态区有宜林荒山0.60万hm2,耕地4.65万hm2(全部为祁连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耕地)。对这些宜林荒山和耕地,采取人工造林和退耕还林还草并举的方法进行恢复和重建,可节水0.58亿m3/年。同时,区域内还有许多泉水溢出,开源节流潜力巨大。

4石羊河流域生态恢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以水定林草

在植物措施的树种、草种选择上,要因水制宜,“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沙”。根据中国工程院的研究报告,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地区才适宜种植乔木,400~250mm之间的地区应以草、灌木为主,250mm以下的地区适宜于灌木。植物措施的密度也应以水确定,不仅要考虑幼树的成活用水,而且要考虑成林后的林木生长需水,避免出现林木长大后因大量蒸腾用水出现土壤干层,而导致已成林中途大片死亡的情况。

4.2避免重林轻草

林草植被建设中普遍存在重林轻草这一问题。据统计,甘肃省近年完成的退耕还林(草)面积中,草仅占总面积的15.34%[5]。石羊河流域年降水量

4.3重视封沙育林和封山禁牧

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受水分条件的制约,通过人工种草种树来恢复植被,代价十分昂贵。按退耕还林政策,每亩造林钱粮补贴8年,总金额1 330元。相比之下,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的措施就比较简单,投资小,见效快。方式上一是封沙育林,二是封山禁牧(伐),三是补播补植[5]。

4.4加大防风固沙体系建设

目前,石羊河下游防风固沙体系已经出现严重的退化,防风固沙功能下降,沙丘重新活化,沙漠化蔓延速度加快,已经严重威胁到绿洲的生存和发展,为此需要恢复、重建适应新环境条件的防风固沙体系。石羊河流域防风固沙林建设应以免灌防风固沙体系建设为主,迎主风方向分别营建封沙育林育草带、固沙阻沙灌草带、机械沙障+灌木和防风阻沙带[2],树种选择以白刺、麻黄、沙拐枣、梭梭、花棒、沙枣、毛条、红柳等沙旱生植物为主。

4.5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在林草植被建设中,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可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大成功的把握,加快建设的速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立地条件划分与适地适树、径流林业技术、沙棘栽培技术、生根粉和保水剂技术等[5]。

参考文献

[1] 许文海,张永明,陈刚.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其持续利用对策研究[J].冰川冻土,2007年4月.第29卷第2期:266.

[2] 王继和,马全林,刘虎俊,詹科杰,杨自辉.石羊河下游防风固沙体系建设模式[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2月.第14卷第1期:64-66.

[3]常兆丰.石羊河流域生态退化原因分析[J]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年6月.第16卷第2期:111.

植树的牧羊人范文4

锡林郭勒大草原,风蚀沙化面积已达16576万亩,东苏、西苏、阿巴嘎旗西部、锡林浩特周围草场退化和沙化尤为严重,其它地区退化、沙化也在加剧,牧民赖以生存的草原,牛羊维持生存的“口粮”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饥荒,畜牧业向何处去?面对如此重大的课题,中共锡盟委及时提出了“围封转移”战略,并立即着手在锡盟全面实施。

“围封转移”的核心,就是加强保护,加快建设,尽快恢复植被,早日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地改善。而生态效益型畜牧业正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畜牧业生产方式。这种畜牧业生态保护在前,追求效益在后,保护生态是为了做到可持续发展,健康地发展畜牧业追求一定的效益是为了更好地反哺生态环境,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那么,生态效益型畜牧业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具体讲:一是限制畜种,牧养绵羊;二是提高质量,压减数量;三是延迟放牧,划区轮牧;四是以种促养,种养结合;五是冬春舍饲,夏秋放牧;六是水利先行,舍饲山羊;七是沙地草场只打不牧;八是退化草场禁牧保护。

限制畜种牧养绵羊

发展生态效益型畜牧业,所饲养的畜种必须以既节草又高效的食草动物,象绵羊这样的动物为主,万万不能不考虑畜种,牛、马、驴、骡、羊地乱养一片。要克服“六畜兴旺”、“牛羊满圈”的旧观念,树立精养、高效、保护生态的新理念。历史已充分地证明:“六畜兴旺”往往是哪个也难旺,“牛羊满圈”每遇大灾一死半圈。根据畜牧专家的意见,“两场”(放牧场、打草场)到户后,破坏草场较轻且比较节草的牲畜首推绵羊。马擅于奔跑、刨跳,难以牧放在一家一户的草场上;牛吃草是舌头漫卷,要使稀疏低矮的植被尽早恢复,不宜多养,且牛食量大,一头普通肉牛冬春季节每天没有10公斤的饲草难以度日,食草量相当于八只绵羊,而八只绵羊的经济效益却远远大于一头普通肉牛;山羊能跑能串,践踏草场较为严重,去过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畜牧业发达国家的人都知道,他们没有牧养山羊的,显然牧养山羊是不可取的。

而养绵羊也不能单纯地养土种羊,应根据不同的草场、家庭经济状况,分别养肉毛兼用型、单肉型的。在这方面,我盟白音锡勒牧场实行的分区经营比较好:中心细毛羊保种核心群,肉毛兼用型,再土种型。养肉毛兼用型绵羊的好处:一是养殖户可由一季收入变两季收入,即春收毛钱,秋收肉钱(卖羔子),一只肉毛兼用型成年绵羊可卖毛收入40元左右,家有百只兼用羊就可收毛钱4000元左右,可大大缓解春季牧民钱紧的问题;二是可使牧民自觉地不养山羊,据我调查,牧民养山羊主要是为了解决春季用钱的问题;三是肉毛兼用型绵羊只要饲养管理水平跟上,经济效益并不差,这样,可促使牧民迅速转变粗放、懒惰的经营思想,尽快走生态效益型畜牧业的路子。

提高质量压减数量

提高牲畜质量,压减牲畜数量,这是发展生态效益型畜牧业的必然要求,回顾我盟草场退化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干旱,二是牲畜多。牲畜头数压不下来或控制不住,草场退化就无法遏制。要想把头数控制住,首先应该把质量提上去。否则,控制牲畜头数将是一句空话。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牧民的消费需求也在增长,如果牲畜质量提不高,个体产值上不去,牧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只能靠增加头数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地强调控制头数,只能是事与愿违,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在控数提质上,可以说白音锡勒牧场已走在了前头。去年牧场党委制定了宏伟的目标,即在全场启动“363”工程,决定到第三年(2004年)在牲畜头数不增加的情况下,使牧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比工程实施前增长百分之三十。根据“363”工程的要求,该场去年在全场选择、培养了300个牧户(棚圈建设好,饲草料足,牧民具有新理念),每户200只基础母羊,共为6万只,每只羔羊出栏时增收50元,共增300万元。连搞三年,到第三年实现900户,增收900万元,人均增收2380元。“363”工程的主要措施:①人工授精或更换高质量的种公羊;②提前一个月配种,接早春羔;③公羔不去势,定期断奶,单独组群,适当补饲;④用新理念指导牧民饲养管理。

经过一年的运行,证明前述目标完全可以实现。据对去年300户的抽样调查,平均提前接羔28天,在羔羊出栏比去年提前一个星期的情况下,羔羊平均活重仍比去年曾加7.3公斤,不考虑羔羊今年长价的因素,每只增收均在50元以上。牧民们从“363”工程上得到了好处,今年,主动地少留过冬畜(基本全为基础母羊),他们在总结“363”工程的效益时,是这样说的,“省草、省料、省费用,两只顶着三只卖,这样的买卖儿真不赖”,牧民从生态效益型畜牧业上看到了希望。

延迟放牧划区轮牧

延迟放牧,划区轮牧都是让草场休养生息,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饲养牲畜方式。

延迟放牧,即推迟到放牧场放牧的时间。今年,全盟搞的春季休牧,采用的正是这种方式。从4月10日开始到6月10日结束,延迟放牧60天,在这60天里正是牧草萌发、返青、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如果放牧利用,影响牧草的生长最为严重。据盟草原站今年5月25日对白音锡勒牧场延迟放牧区的调查显示:平均每平方米草场内羊草密度为180余棵,实际高度分别为羊草16厘米,杂草44厘米,针茅草13厘米,放牧区平均每平方米草场内羊草密度为70余棵,实际高度分别为羊草8厘米,杂草3厘米,针茅草6厘米。中科院草原研究定位站,去年6月份对白音锡勒休牧区调查:生物量为74.1g/m2,非休牧区的生物量为56.8g/m2,休牧区比自由放牧区生物量提高了30.5%。可见延迟放牧的效果非常明显。

划区轮牧,这是生态效益型畜牧业的一个显著特点,他的前提必须是牲畜规模适中(一般不能超过200只基础母羊),质量高,头数畜牧业是无法搞划区轮牧的。

轮牧区。一般将牧民承包的草场划分为两个大区(冬春放牧区、夏秋放牧区)。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放牧10天,放牧周期50天)。从中科院草原研究定位站在白音锡勒牧场搞的划区轮牧来看,2001年测定结果:全年平均草地牧草产量(干重)分别为划区轮牧61.24g/m2,自由放牧46.75g/m2。结果还显示,轮牧区保护了针茅、羊草的优势产量,使根茎型禾草产量提高了。同时,还保持了良好的土壤结构。我们到西欧考察时,看到德国搞的都是划区轮牧,牛在小区内自由采食,规模都不大,都是几十头,最多的也没超过百头,区内外牧草的差别没有我们的明显,植被保护的非常好。

以种促养种养结合

以种促养,种养结合。种植业为养殖业服务,逐渐使牲畜过冬所需饲草由天然草场解决,转为人工草地解决。实践表明,旱作人工草地一亩可顶5亩,水地一亩可顶100亩天然草场的产草量。这样,一是少量地种植可解决大量的牲畜过冬需求,较好地解决天然草场产量不足的问题,二是可使大面积的天然草场得以休养生息,使一些籽粒性禾草能正常成熟,落地生根,从而增加植被密度,使退化草场自然恢复,三是可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即由过去的完全依靠天然草场养牧,逐步转向一半依靠天然草场,一半依靠人工草地。前几年我盟搞的引种入牧要继续规范、稳步推进。原来有耕地的农区、农牧场把耕地退下来,一部分还林,一部分种草。因为,没有种植业作依托的畜牧业是不完全的畜牧业。同时,畜牧业没有种植业作依托也永远摆脱不了传统畜牧业的桎梏,更谈不上发展生态效益型畜牧业。

在种植上,有水源条件的要小面积地开发水浇地,搞节水灌溉,每个牧户10亩为宜,没有水源条件的搞一部分旱作,旱作应以种植多年生牧草为主,少搞一些当年生的,五、六年以后再将多年生的与当年生的地块进行轮换种植。当然旱作人工草地应在当地畜牧部门的规划指导下科学种植,避免牧民个人盲目、自行种植。

冬春舍饲夏秋放牧

冬春舍饲也就是半饲舍,为得是使草场休养生息,减少对草牧场的践踏,增加腐殖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进而达到保护生态的目的。夏秋放牧目的是利用廉价的天然草场,减少养牧的饲养成本。冬春舍饲与夏秋放牧二者有机地结合,正是生态效益型畜牧业所要求的。冬春舍饲,首先,要求一家一户所养的牲畜必须是量少质优,畜群规模控制在200只之内,基础母畜占到70%以上,其余的为后备母畜及适量的种公畜。如果头数多、质量又上不去,必然增加饲养成本。牧民难以接受,也就谈不上效益了。其次,要抓好棚圈建设,有棚有圈,面积够用,棚不仅通风保暖好,而且要采光充足。再次,饲草料储备要充足,每只羊储草450斤,储料45斤。

夏秋放牧要和轮牧很好地结合起来。

水利先行舍饲山羊

生态效益型畜牧业不允许牧养山羊,而提倡舍饲山羊。羊绒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价格趋升,前景看好。从自治区畜科院在鄂尔多斯市搞的山羊舍饲试点看,山羊舍饲后不仅绒的产量提高了,而且繁成率也大大增加(牧养山羊流产严重的问题自然而然地解决了),每舍饲一只山羊可纯收入80元,不要多养,就按户养150只计算,一年就可收入1.2万元。

山羊全年舍饲需大量的饲草,不搞人工种草是难以解决的,种草的成本还不能高,高了也不合算。要备一年的草,又不准成本高了,唯一的选择就是水利先行,搞水浇地,种植青贮玉米。因为青贮玉米产量高,成本只有二、三分钱,户种10亩青贮玉米,就是10万斤,再配上40亩人工草地的干草就可养150只山羊。50亩地养150只山羊,三分多地养一只,10万只山羊只需3.3万亩的土地。一亩水浇地顶上了100亩草地的产草量,如果搞1万亩水浇地就可替下100万亩的草场,不仅实现了集约经济,而且保护了大片的生态,所以,搞生态效益型畜牧业必须水利先行,在有水源条件的地方开发水浇地,搞节水灌溉,解决草的问题,草有了,舍饲才能实现。

开发水浇地要统一规划,尽量集中联片,分户建设,分户经营。投入上以牧户自己投资为主,国家适当补贴为辅。

沙地草场只打不牧

锡林郭勒大草原,浑善达克沙地就有4万多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8.6%,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牧民生活在沙地内或沙地周边。为了恢复增加沙地植被,就不应到沙地上放牧,因为沙地上放牧牲畜践踏程度远远大于非沙地,且灌木一经啃食,生长缓慢,难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这么大面积的沙地全围起来一点不利用也不现实,同时,即使全部围封,生态移民也有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于平坦的,植被恢复较好的沙地,允许牧民作为打草场适度地进行打草。这也符合盟委、行署所确定的“保护优先,加快建设,科学利用”的方针。但是,绝对不允许放牧。

退化草场禁牧保护

对严重退化的草场围封禁牧,不仅是“围封转移”战略的具体落实,而且是发展生态效益型畜牧业的主要内容,严重退化的草场只有彻底禁牧,围封保护起来,植被才能恢复,否则,退化将愈加严重。

有的退化严重的草场,围封禁牧后要人工补撒一些草籽,以加快植被恢复的速度,有的围封起来,自行就可恢复,具体采取哪种措施,视草场退化的程度而定。

植树的牧羊人范文5

新疆华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集农、林、牧、矿产、房产、加工、旅游协调发展的民营科技型企业,公司下设7个分公司。目前已建成占地面积1300公顷的“高效农业种植示范园”,占地面积120公顷的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和北美优质速杂交杨推广示范中心,占地面积20公顷的“良种畜繁育中心”,国家“863”中试项目牛胚胎移植产业化基地;农业部“948”项目进口牛胚胎建立肉牛种畜基地;国家农业部科技示范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形成了以种植业为基础,畜牧业为龙头、林业为主导、旅游为方向的农、林、牧、旅游四大产业体系,对地方农、林、牧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

一、采用“专家科技服务+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提升农业科技含量

作为新疆最早的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新疆华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发展过程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坚持与新疆畜牧科学院、新疆林业科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和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在农户中采用“专家+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以一户多产为切入点,开展农林牧的良种与良法的推广科技服务和技术开发,形成了专家、企业、农民3种互动的联结机制,既提高了农民的技能和抗风险能力,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新疆华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要采用订单模式,并在这模式中为农户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科技服务。如在春耕时节,公司积极为棉农提供农资(种子、化肥)扶持,年均提供约700万元的农资,这样一方面保障了农户的正常生产,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公司棉籽收购量,有利于以公正、合理的价格使农户与公司的利益得到保障。公司在昌吉市各乡镇及呼图壁县、奇台县等地建立了良种肉羊生产示范推广中心、种畜科技推广服务站及肉牛肉羊收购站,采用“公司+农户+科技服务”方式,前期主要采用无偿赠予种羊方式进行示范推广;中期公司运用肉羊工厂化生产标准和绿色牛羊肉生产管理制度,要求农户进行养殖,提高了农牧民畜牧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在后期公司与农户签订肉牛肉羊收购协议,并进行长期的技术服务,把生产与销售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上述前期、中期、后期的科技服务,最终在上述各地形成了育肥、良种繁殖、生产加工及科技服务于一体的畜牧产业化生产经营体系,降低了农牧民的风险,确保了农牧民的利益。

二、采用培育绿色有机的方法,发展科技生态农业

新疆华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种植业产业的生产与经营上,已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料并存的三元种植结构,粮食作物(小麦)年均种植2000亩,经济作物(棉花、番茄、甜菜、蔬菜)9000亩,饲草料(苜蓿、育苗)2000亩。年季节用工45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7名,其中部级专家4名。在千亩良田上,实现了从整地、播种、施肥,到灌溉、收割、打剁等农业的全过程机械化作业。

在实现经济效益和企业利益联结的基础上,公司重视对土地资源的适度开发,应用生物有机肥培肥地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农业长期增产增效。在农药的使用上,坚持以高效、低毒为使用准则,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农药施用肥的比重从原来的90%降低到现在的30%,有机肥的使用比重占肥料用量的50%以上;采用残膜回收技术,消除白色污染,秸秆利用率达到100%;在水资源利用上,累计完成节水灌溉面积10000亩,修建防渗渠20公里,年节约水资源180万立方米。

此外,公司林业生产利用现代智能温室,采用组织培养、嫩枝扦插、穴盘播种和嫁接等快繁技术,进行林果苗木、花卉种苗的培育与生产,为新疆林业提供新疆特有的生态建设树种、经济林树种、城市绿化树种及花卉。

植树的牧羊人范文6

关键词高寒地区;藏羊;养殖技术

藏羊养殖不仅是提高牧民经济收益的重要途径,对于保证牧民生活的正常进行也有一定作用。青海高寒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如果养殖技术不科学,很容易造成藏羊大量死亡,给牧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展高寒地区藏羊高效养殖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肉羊经济杂交技术

青海高寒地区藏羊养殖的规模化程度较小,仍然以牧民分散养殖为主,加上当地气候条件的影响,藏羊养殖不仅生产周期较长,而且出栏率和出肉率都相对较低,不利于牧民养殖经济效益的提升[1]。肉羊经济杂交技术就是选取本地优质母羊作为母本,以外地良种公羊作为父本,充分发挥杂交优势,在杂交后代中选择环境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后代,进行选择性养殖,从而显著提高藏羊养殖的经济收益。例如,陶赛特及其杂交品种对高寒地区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可以在草场内自行游走、采食,正常饲养环境下,陶赛特羔羊平均每天增重可以达到110g,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寒和抗病能力,间接降低了青海高寒地区牧民的养殖成本。

2羔羊育肥技术

先进的养殖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藏羊养殖效率,而且能够显著降低养殖成本。因此,对于本身经济条件不好的牧民来说,如何在保证藏羊养殖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养殖成本,成为关系到养殖效益的关键。羔羊育肥技术具有效果显著、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等优势,可以作为藏羊高效养殖技术进行普及和推广。首先,在羔羊1.5月龄时断奶,并在断奶前2周开始进行隔栏养殖,白天将羔羊与母羊隔栏分开,让羔羊在单独的羊舍内活动;夜晚让羔羊与母羊同处。其次,隔栏养殖期间应当选好育肥饲料,通常情况下以玉米为宜,在条件允许下可以适当在饲料中添加豆饼、食盐、骨粉。最后,育肥期间要保证羊舍内环境整洁,定期清洗饮水、饮食槽,保持羊舍内干燥等[2]。通过养殖试验发现,羔羊在1.5月龄时平均体重10kg,育肥50d后,育肥羊平均体重在28kg左右,每天的增重量约为360g。

3暖棚保温技术

青藏高寒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且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气温较低,藏羊虽然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但是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不仅会影响藏羊的正常生长,而且还会严重影响老、弱、病羊的存活率,给牧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当在冬季到来之前,提前做好暖棚的搭建,为藏羊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如上文所说,青海高寒地区每年的10月至翌年3月为低温天气,为了尽可能降低低温影响,应当在9月着手进行暖棚建设,确保入冬后藏羊及时入棚。考虑到青藏地区太阳辐射较强,中午气温较高,因此可以在晴朗天气适当开棚通风。此外,还应考虑棚舍内外的温差,冬季准备放牧前30min,应提前打开排气孔,待棚内温度逐渐降下来,羊群很好过渡适应之后,可安排放牧。这样处理,就避免了因棚内外温湿度差异大而导致羊体遭受不良应激,可以降低感染病患的机率。

4优质饲料种植技术

优质的牧草和营养充分的饲料,是保证藏羊健康、快速生长的关键。青藏高寒地区以高山草甸草地、高山灌木草地以及高寒草原草地为主,如果在天然草地上进行放牧,很有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3]。因此,必须要推广优质饲料的种植技术,将人工草地与草地集约化经营相结合,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加工,提高饲草的质量和产量,以满足藏羊养殖需求。有了充足的草料作保障,能从根本上保证养殖业的优质、高产、高效,而且,藏羊养殖现代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向将更加明朗,藏羊养殖产业化、规模化的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例如箭答豌豆与高产燕麦混播技术,这种饲料种植技术可满足养殖户对饲料高质量高产量的要求,该技术的应用可使养殖户更加高效地养殖藏羊。

5结语

高寒地区的养殖业是当地养殖户的主要经济来源,所以政府部门要加强对高寒地区养殖业的重视程度,并大力推广肉羊经济杂交技术,培训养殖户并使其熟悉羔羊育肥技术,指导高产饲料的种植技术并切实做好冬季棚舍的保暖工作,一方面能够提升藏羊的存活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肖海峰,王晶.我国绒毛用羊养殖规模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部5省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1):69-75.

[2]郭天龙,薛树媛,李长青,等.牧区肉羊传统养殖模式与现代化高效养殖技术示范模式成本收益对比分析[J].中国食草动物科学,2014(S1):363-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