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诗范例6篇

桂花诗范文1

去年岩桂花香里,著意非常。月在东厢。酒与繁华一色黄。今年杯酒流连处,银烛交光。往事难忘。待把真诚问阿郎。

2 、《步蟾宫·桂花馥郁清无寐》

桂花馥郁清无寐。觉身在、广寒宫里。忆吾家、妃子旧游,瑞龙脑、暗藏叶底。

不堪午夜西风起。更飐飐、万丝斜坠。向晓来、却是给孤园,乍惊见、黄金布地。

3 、《思佳客·丹桂花开第二番》

丹桂花开第二番。东篱展却宴期宽。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素娥未隔三秋梦,赢得今宵又倚阑。

4 、《浣溪沙 中秋虽见月,桂花出没于云影间,有》

桂花诗范文2

【关键词】《桂花雨》 课堂教学 技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59-01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桂花雨》把桂花雨写得很美,桂花香更是沁人心脾,浓浓的桂花香从视角、味觉角度注入作者的梦境,给学生以丰富的体验感知。我校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精巧引导,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摇桂花对作者来说是一件大事和乐事,那纷纷飘落的桂花真像是天女散花,把人带入美轮美奂的境地。这些桂花洒落在地上、飘落在作者身上,也飘进了作者的梦里。试想一下,作者的梦境会是什么模样呢?

生1:到处是飘落的桂花,时时可以闻到桂花的香气。

生2:母亲收桂花做成桂花糕,还有人们吃着香甜桂花糕的样子。

师:母亲是如何收桂花的?

生3: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芍窒慊旌显谝黄稹

师:母亲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呢?

生4:母亲对桂花充满喜爱,也许还有敬畏之情……

师:桂花香随风飘游,或升腾,或疾走,带给人无限遐想……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作家,你会――(写下来);如果你是画家,你会――(画下来);如果你是摄影师,你会――(拍下来);如果你是诗人,肯定要留下精美的诗句。我们试试写诗吧,看谁能够将这桂花香描绘出来,这些桂花香又是如何浸染我们的梦境的。(播放音乐,指名朗读诗作)

生5:桂花雨,桂花香,我在树下抬头望,纷纷桂花飘下来,引我渐渐入梦乡。

生6:桂花飘落似雨滴,朵朵瓣瓣入梦里,要问家乡在何处,母亲遥指桂花雨。

师:想不到同学们这样有诗情,写出来的诗句不仅合辙押韵,还创设出这么美的意境。看来大家已经与作者一起陶醉在桂花雨中了。大家再想一想,这桂花雨还会落在什么地方?

生7:落在了整个村庄里,到处都能闻到桂花香。

师:作者怎么说“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生8:可以用桂花制作出很多食品,母亲会把桂花糕送给乡亲们,村子整年都可以闻到桂花香。

生9:其他人家也有桂花树,人们都会做桂花茶、桂花糕、桂卤吧。

师:“浸”是什么意思?(泡的意思)这里说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桂花香里,说明桂花的香味怎样?

生10:桂花香味太浓烈了。

师:母亲送给乡亲们的仅仅是桂花吗?

生11:还有深深的情意。

师:人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母亲能够与人分享,收获的肯定是快乐和满足。你会对这样的母亲说什么呢?

生12:我为有这样善良、伟大的母亲而自豪,想为她点赞!

……

教师从学生的阅读认知起点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桂花入梦开始,在半梦半醒中认识桂花雨、桂花香。学生的思维跟随教师一步步走进情感深处,对文本展开多元认知探索,先感知桂花的绝美,再写母亲的人格魅力,由桂花到乡情,由乡情到母亲,自然延伸,课堂渐入佳境。首先,教师设置作者的梦境探微,引发学生阅读理解的兴趣。《桂花雨》由作者的乡思切入,学生从阅读中自然想到桂花雨、桂花香,还有母亲做的桂花糕,这些梦境因子构成自然景观,给人的感觉似梦非梦。由桂花糕联系到母亲,话题开始转移,学生的学习思维已经启动,对文本深刻内涵展开了多重探索,课堂教学进入到一个崭新的认知阶段。其次,自然引渡彰显教学设计技巧,由桂花雨、桂花香写到作者的梦境,又从作者的梦境引出母亲,介绍母亲与桂花雨的渊源,教学情境发生自然转化。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母亲的桂花情结展开解读,让学生自然领悟母亲伟大的品质,实现学习思维的顺利过渡。再者,教师引发学生的诗情,桂花雨、桂花香给人带来的是甜美的感触,教师抓住教学契机,让学生随心所欲抒感。从情感积累情况来看,学生不仅写出“诗”,而且充满诗情画意。学生对桂花雨、桂花香有着更深刻的感知,特别是对作者桂花情结的解读产生了情感共鸣。

桂花诗范文3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全唐诗》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名不详,其友。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着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桂花诗范文4

论文关键词:李清照,桂花,屈原,迷信,盲从权威

 

李清照对桂花可谓是情有独钟。

与梅兰竹菊相比,诗人们对桂花的垂青确实是微乎其微。想其原因,大概如张潮在《幽梦影》中说的,桂只宜于鼻而不宜于目;一言以蔽之——桂花的形貌不是太美:没有屈曲苍劲的枝干,花也极小,不似众芳有着硕大的花瓣。圣人云:“吾未闻好德如好色者也。”人们对花的品藻赏鉴移用的是人的审美标准。而李清照却力排众议,孤帜高标:“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她眼中的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丝毫不亚于梅兰竹菊,“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李清照不拾人牙慧的魄力是值得推崇的,而且她独具只眼,在诗学的领域内发现了桂花的美,极其大胆的给桂正名并给其以极高尊荣的地位。陶渊明爱菊成痴,李唐王朝视牡丹为国色天香,周敦颐与莲化而为一盲从权威,林和靖梅妻鹤子,这些在李清照的眼里皆无足道耳。她意气洋洋,文思势不可当。这是一个狂狷的女子,疯狂起来不啻“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赠李白》)的李太白。她开始指摘古人了。屈原历来被尊为诗界圣人,连狂妄的李白也拜倒在他的笔下,惊叹到:“屈平词赋悬日月!”(李白《江上》)而这个李清照竟就敢来挑战他老人家的权威了:“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她批评屈原缺乏情思竟把如此了不起的桂都不写入自己的诗篇,简直是有眼不识金镶玉!李清照对屈原的批评被稍后的大诗人陈与义进一步夸大,他在《清平乐·木犀》中说:“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今人附会此说者不胜枚举,在鉴赏李清照词的时候也都想在对屈原的批判中分一杯羹。可我们只要粗翻一下“楚辞”并用心想一下就会发现一个可笑又可怕的文化痼疾。

屈原的楚辞里收了“桂”没有?这是个再简单也不过的问题了。李清照说没有,陈与义也跟着说没有,历代各大鉴赏家更是斩钉截铁的说——没有!可是我这个无名小辈却发现了,而且不止一处: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茞!”——《离骚》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离骚》

“奠桂酒兮椒浆。”——《九歌·东皇太一》

“操余觚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九歌·东君》

“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九歌·湘君》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九歌·湘夫人》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核心期刊目录。”——《九歌·东君》

“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远游》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九歌·湘君》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猿狖群啸兮虎豹原,攀援桂枝兮聊淹留。”——《招隐士》

白纸黑字,一清二白。而且屈原写桂时用的都是爱与赞的笔触,屈原笔下的桂与兰与茝与杜若一样都晕染着他怀瑾握瑜的品性。哪里少了桂又屈了桂?

听李清照的口气,仿佛是她已搜遍了屈原的辞似的。既然如此,凭借她的高才,何以连一个斗大的字都瞧不出来?李清照是中华历史上少有的才女,可怎会犯这样的糊涂?她分明是在睁眼扯瞎话。目的很简单:贬屈扬桂。在古代,多数文人对屈辞都不会陌生。李清照睁眼扯瞎话也就罢了,可满腹经纶的陈与义以及一大批的鉴赏家的将错就错又该如何解释呢?李清照虽然睁眼扯瞎话,但人家是第一个,而且一个姑娘家耍一点小性也有情可缘;而陈与义之流生搬硬套生吞活剥,岂不贻笑大方?

颐笑之余,我们看到民族灵魂深处一个可怕的痼疾:迷信与盲从权威。

在中国,凡是称得上圣人贤人伟人的人物,他们的形象都会被过分的拔高,而且往往是死得愈久,名声更大更好盲从权威,在厚古薄今的意识长河中日趋完美。老子创了道家,后来就成了太上老君。孔子生时是“汲汲鲁中叟”,“累累若丧家之犬”,不过千年之后他成了“大成至圣先师”,享有高于皇帝的无上荣光。关羽不过三国一名将,没有想到竟成了“关帝”、武圣。……这些人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无懈可击了:谁敢和老子比试道行修养?谁敢与孔夫子比教书育人?谁敢和关公一决雌雄?李清照虽然无法与这些人相颉颃,但也是只可无一不可有二的文坛妙手。只要是她的诗,在万千人的眼里当然就是白璧无瑕的,就是不刊之论。面对这些“不刊之论”,轻狂的文人也收敛了自己的盛气而五体投地,脑袋变得迟钝,想法变得天真。她说一便是一,她说东很少人去想西。在权威面前,人们往往呆若木鸡。什么时候,“木鸡”变成了“一唱天下白”的昂首挺胸的“雄鸡”,权威就会变成有血有肉的活泼泼的生命走进人们的灵魂深处与之侃侃而谈,中国人就能够独自撑起一方蔚蓝的晴空。

桂花诗范文5

张九龄是开元时期的贤相之一,也是唐代唯一个由岭南书生出身的宰相。他耿直温雅,风仪甚整,时人誉为“曲江风度”。即使罢相后,如有人向玄宗举荐人才,玄宗辄问道:“其人风度得如九龄否?”张九龄能守正嫉邪,刚直敢言,成为安史之乱前最后一位公忠体国、举足轻重的唐室大臣。

这样的人格魅力在诗文创作上也有所反映。他的诗文多采用隐晦曲折的比兴手法,托物寓意,讽喻时政,抒写情怀,虽有感慨之辞,但怨而不怒,情致深婉,感慨颇多,诗文风格质朴简约。

(一)

感遇

【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赏析】

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感遇”诗十二首,朴素遒劲,寄慨遥深。此为第一首,诗以比兴手法,抒发了诗人孤芳自赏、不求人知的情感。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其地多桂,融景生情,就地取材,兰桂对举,兰举其叶,桂举其花,这是由于对偶句的关系,互文以见义。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纷披的意思,“葳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然有皎明洁净的感觉。“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兰桂两句分写之后,用“欣欣此生意”一句一统,不论葳蕤也好,皎洁也好,都表现出欣欣向荣的生命活力。第四句“自尔为佳节”又由统而分。“佳节”回应起笔两句中的春、秋,说明兰桂都各自在适当的季节而显示它们或葳蕤或皎洁的生命特点。

起首四句,单写兰桂而不写人,但第五句却用“谁知”突然一转,引出了居住于山林之中的美人,即那些引兰桂风致为同调的隐逸之士。“谁知”两字对兰桂来说,大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感觉。美人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发生了爱慕之情。“坐”,犹深也,殊也。表示爱慕之深。诗从无人到有人,是一个突转,诗情也因之而起波澜。

最后二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何求”又是一转折。林栖者既然闻风相悦,那么,兰桂若有知觉,应该很乐意接受美人折花欣赏了。然而诗却不顺此理而下,忽开新意。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而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很显然,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敬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分,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全诗的主旨,到此方才点明。而文章脉络也一贯到底,上文的“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与这里的“草木有本心”互为照应;上文的“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又与“美人折”同义。这最后十个字,总结上文,滴水不漏。

古体诗而只写八句,算是短小的了,而张九龄在寥寥短章中,狮子搏兔,也用全力。诗前二句是起,三四句是承,五六句是转,七八句是合,结构严谨。而且做到了意尽词尽,无一字落空。表现形式上,运用了比兴手法,词意平和温雅,不激不昂,使读者毫不觉得在咏物的背后,讲着高雅的生活哲理。

【练习】

1.本诗前面四句写了什么景象?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林栖者”即居于山中的美人。“林栖者”既然闻风相悦,那么兰桂应该很乐意美人的折花欣赏了,可诗人为何说“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其中寄予了诗人怎样深沉的感慨?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兰、桂。

兰花到了春天生机勃发,枝叶茂盛芳馨,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清雅的桂花到了秋天则芬芳四溢,皎洁清新。

2.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而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敬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分,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诗人借物起兴,自比兰桂,表达了诗人不慕求虚荣、不阿谀权贵、不求人知的品质及孤芳自赏、洁身自好、坚贞清高的气节,表达了诗人恬淡从容、超脱物外的襟怀。

(二)

荔枝赋并序

【唐】张九龄

南海郡出荔枝焉,每至季夏,其实乃熟,状甚环诡,味特甘滋,百果之中, 无一可比。余往在西掖,尝盛称之,诸公莫之知,而固未之信。唯舍人彭城刘侯, 弱年迁累,经于南海,一闻斯谈,倍复喜叹,以为甘旨之极也。又谓龙眼凡果,而与荔枝齐名,魏文帝方引蒲桃及龙眼相比,是时二方不通,传闻之大谬也。每相顾闲议,欲为赋述,而世务卒卒,此志莫就。及理郡暇日,追叙往心,夫物以不知而轻,味以无比而疑,远不可验,终然永屈。况士有未效之用,而身在无誉之间,苟无深知,与彼亦何以异也?因道扬其实,遂作此赋。

……

尔其勾芒在辰,凯风入律,肇允含滋,芬敷谧溢,绿穗靡靡,青英苾苾,不丰其华,但甘其实。如有意乎敦本,故微文而妙质。蒂药房而攒萃,皮龙鳞以骈比,肤玉英而含津,色江萍以吐日。朱苞剖,明珰出,炯然数寸,犹不可匹。未玉齿而殆销,虽琼浆而可轶。彼众味之有五,此甘滋之不一,伊醇淑之无准,非精言之能悉。闻者欢而竦企,见者讶而惊仡。心恚可以蠲忿,口爽可以忘疾。且欲神于醴露,何比数之湘橘?援蒲桃之见拟,亦古人之深疾。

若乃卑轩洞开,嘉宾四会,时当燠煜,客或烦愦。而斯果在焉,莫不心侈而体忲,信雕盘之仙液,实玳筵之绮缋。有终食于累百,愈益气而治内,故无厌于所甘,虽不贪而必爱。沉李美而莫取,浮甘瓜而自退。岂一座之所荣,冠四时而为最。

夫其贵可以荐宗庙,其珍可以羞王公,亭十里而莫致,门九重兮曷通?山五峤兮白云,江千里兮清枫,何斯美之独远?嗟尔命之不工。每被销于凡口,罕获知于贵躬。柿何称乎梁侯,梨何幸乎张公?亦因人之所遇,孰能辨乎其中哉!

【赏析】

张九龄在《荔枝赋并序》中对荔枝大加赞叹,称荔枝为果中珍品。如“百果之中,无一可比”,即百果之中没有一种能比得上。作者还将怀才不遇的人才比作荔枝,并表达了通过这篇文章来推介荔枝的目的。如他写道“夫物以不知而轻,味以无比而疑,远不可验,终然永屈。况士有未效之用,而身在无誉之,苟无深知,与彼亦何以异也?因道扬其实,遂作此赋”。即事物因为不为人知而被忽视,味道因为无法比较而受到怀疑,长期不可验证,最终还是受到委屈。况且士人未能施展才华,一直没有获得声誉,如果对他没有深入了解,那么他就与荔枝没有区别。荔枝就像那些高洁之士一样,心怀美玉却不被赏识。

此文顺应初唐时弃绝齐梁浮艳文风的潮流,把散文引入骈文,骈散结合,自然流畅,雄浑典雅,少用典故,不施铅华,自然朴素,明白如话。

【练习】

1.下列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肇允含滋

肇:开始

B.如有意乎敦本? 本:根本

C.此甘滋之不一? 滋:水分

D.非精言之能悉? 精:美丽

2.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公莫之知,而固未之信。

(2)夫物以不知而轻,味以无比而疑。

3.文中荔枝有何寓意?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选C。滋:甘甜。

2.(1)诸公没有人知道,当然不肯相信我说的了。

桂花诗范文6

现代人逐山傍水之风也日盛,“居有竹”的祈望早已超过“食有肉”的追求,眼前有水、背后有山更是有钱人的居住目标。久处城市的喧嚣嘈杂声和高楼水泥房中,人对自然有着强烈的渴望,对古人寄情山水的心情也是早向往之。因而,有些什么景点,就多少与自然风物、山水景观带着边,这样会吸引更多的游客。

大香林是原“香林花雨”改造后的景点,虽说要在9月26日正式开园,但禁不住百里飘香的桂花的诱惑,加上电视、报纸等媒介如火如荼的宣传,游人们纷至沓来,时至今日,早已是人流如潮,车驾如龙,整个景区全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景区内游人如织、熙来攘往,比那枝头上旺得不能再旺的桂花还要热烈。整一片竹林花海都被人影、人声挤占了。

要说这么多的人都是冲着什么来的呢?当然是闻名遐迩的桂花林了。这里的桂花着实不简单,不但年代久远,而且成片种植,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也是罕见的。粗的如耄耋老者,风骨犹存,张开铺天大伞迎接四方宾朋,细的则如刚满月的婴儿遍布园区,绿茵茵中泛出生长活力。所有的桂花树一律散发着扑鼻的香味,人远远地在公路上行驶时就能闻见,淡淡如空谷幽兰,或在树下坐拥芬芳,沁人心脾,这样的香味就像天上御赐的美酒佳酿倒入人间,全部散溢开来。凡到此一游的人无不怀着装满桂花香的胸膛而来的。

然而,花果真能让人“吃”饱了去么?看那些贪婪的人们站在满陇的桂花树下,矗立于花团锦簇的桂花丛中,闭着眼拼命地吸着芳香;也有恨不能将鼻下的桂花全能吸进肚子里去的,已将鼻子碰在了那么多的桂花上;更有多数人坐在树下打牌、聊天,任由洒落的桂花缀满黑发。就着满地飘落的桂花,满树稠密盛开的桂花,满山弥漫周际的桂花香,人们真有“饱餐”的感觉了。只是这种“饱”也是各有千秋的。有的妄图将它们全都吸了进去,却发现越接近它们,这种香味就越不明显,反倒是在远远的地方无意地闻到它的香气时来得那么强烈、那么甜蜜!也有的将自己“浸”在花香里打牌、看书或交流、谈心的,也有“处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感觉了。倒是那些不贪也不侈的人却总在无意中感受到随风送来的阵阵心愉的清香。人带不走这里的花香浴,人只能在花的海洋里找寻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快乐。

这里同样让人有深刻感受的还是山水之韵。山是天成的,水也是自然的,两者经过设计者的精心规划设计,山有了形,山有了声,哗哗地从上头的水库流下来,有溪、有泉、有河、有池,伴着青色群山相映成趣。但我还是感觉太多的人工雕琢,原本虽简陋但自然清新、充满野趣的感觉荡然全无了,代之的是平整开阔的环山路和一幅幅被书画家泼墨成书的诗句作品出没于路边石丛、景点憩处。我分明感到这是一座将山水诗文揖录发展到了极致的园林,似乎是要营造一种特别浓郁的书香气,让人在闻到花香的同时,更到闻到书香。

然而,这显得附庸风雅了。诗是好诗,那样的意境、那样的深情都是难能可贵的,读那样的诗,倘若能有一定的想像,定会腹生青苔草房、绿竹千竿、碧水潆洄之自然,但与眼前全新的修饰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这里的景生造得太多,这里的人纷繁的很,全没了诗里的情趣。游人只顾自己寻找山水之乐,却全没想到这么多的人根本不可能找到真正的山水,真正的山水在于自然之中。比如上次我去的型塘里山的山水景致,清幽得让人脱离了尘埃一般,才有了诗化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