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原文范例6篇

拿来主义原文范文1

鲁迅发明“拿来主义”这个词的原意,直接针对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间接针对的是崇洋。“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兴起,所谓“新文化”,其实就是西方文化。与之相对的,就是中国传统的“旧文化”。在胡适等人的大力倡导下,新文化以“全盘西化”的口号扫荡中国社会,似乎中国传统旧文化只有裹小脚、留辫子、娶小妾、八股文之类的糟粕,因此,传统文化几乎统统被置于应彻底抛弃的行列,甚至竟有人提出要取消汉字。然而,当时很多“新文化”也非常拙劣,一味地模仿西方,弄得不伦不类,遭到很多嘲笑。在这种情况下,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一个传统文化的回潮,当时称为“发扬国光”,也有人称为“复古”,其对立面就是“全盘西化”。鲁迅就是在反对“全盘西化”、提倡“发扬国光”的时代大背景下提出“拿来主义”的。

我认为,鲁迅在1934年写《拿来主义》一文时,对自己过去过分偏向“五四”新文化、痛批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有了一定的反思,从否定传统文化的道路上退回了一些。因此,鲁迅“拿来主义”的对象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拿来主义”也是其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按照鲁迅在文章里的阐述,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有继承、有吸收、有改进、有抛弃。换句话说,鲁迅的“拿来主义”是主张客观地对待传统文化。这一态度的产生,一是因为“全盘西化”过于偏执,二是因为针对“全盘西化”而反弹的“全面复古”过于顽固。因此,鲁迅的“拿来主义”主张对传统文化要动脑子、有眼光,自己去“拿来”,实际上也是对“全盘西化”的间接批评,不能一味否定传统文化。在《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特意提到西方的“送来主义”在中国引发的“恐怖”,已经清楚地表明他对于“全盘西化”的否定。鲁迅在这一时期的立场,与他自己过去的主张已经不完全一样了。

然而,在鲁迅首创“拿来主义”很多年后,一些人对于“拿来主义”的理解与鲁迅当时的本意已全然不同。现在的“拿来主义”更主要的是要从西方“拿来”,而不是鲁迅所说的要从传统“拿来”。现在的“拿来主义”在某些时候甚至等同于鲁迅批评的“送来主义”。当年西方送来的是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如今,有些还在继续送来;有些已不再好意思厚着脸皮强行送来了;有些换了新东西,仍源源不断地“送来”。而现在很多人打着鲁迅的旗号高喊“拿来主义”,其实就是鲁迅批评的“全盘西化”,对“送来主义”照单全收。与此同时,现在的“拿来主义”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差不多也就是全部抛弃,统统视为垃圾。事实上,这正是鲁迅反对的,这样使用“拿来主义”,鲁迅地下有知,恐怕也不会同意。

在现代条件下,我们在对西方文化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时,应该要有点新的认识,要有自己的头脑和眼光,这样才能判断西方文化的本质,才能知道哪些是需要“拿来”的,哪些是不该“拿来”的,哪些是需要“拿来”后加以改进的。当然,“拿来主义”在这里多少也有点天真或不准确,因为,我们希望的“拿来主义”与西方希望的“送来主义”并不合拍。西方想送来的东西,有些是免费的,有些是要付钱的,甚至是强行摊派的。但是,我们常常不知道,西方免费送来的东西往往是钓鱼的诱饵,我们某些人则以为那是“拿来主义”成功的证明。而我们想拿来的东西,绝大多数是拿不来的,是需要付钱的,一厢情愿地“拿来”,很容易被西方、惩罚。所以说,对于西方,我们兴高采烈地想象着“拿来主义”,却常常会被西方视为“偷盗”。因此,我们也发现,“拿来主义”有时就是“买来主义”,“拿来主义”也经常成为内外勾结的幌子,这可能就是某些人偷换鲁迅“拿来主义”概念的动机。

针对西方文化的“拿来主义”与针对传统文化的“拿来主义”还有一个巨大的不同。对于传统文化,如果想拿来,一般不会有什么障碍,最多讨论一下,拿来后到底好不好?是否适合现代?而且,对于传统的“拿来”,基本上是免费的,没有“买来主义”,也没有“送来主义”。但是,对于西方文化,我们发现,某些我们迫切需要的东西,确实是有用的好东西,我们非常渴望“拿来”,甚至愿意花大钱,彻底兑现“买来主义”,西方还不愿意,比方说高科技,这似乎可以称为“拒绝主义”。所以,对于西方文化的“拿来主义”,除了要有头脑、有眼光,挑选着“拿来”外,还不能太一厢情愿,以为我们只要想“拿来”,别人就愿意给,以为我们想买来,别人就愿意卖。已经有太多的事实告诉我们,有些东西,我们渴望“拿来”,却遭到拒绝,根本“拿不来”“买不来”,而很多我们不想要、不需要的东西,西方正源源不断地“送来”。

拿来主义原文范文2

一、学习议论文的一般知识

由于鲁迅杂文的本质属于论述类文本的范畴,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首先应该考虑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如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在鲁迅杂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在教《拿来主义》时要明确,这篇文章的论点是对外来文化我们“应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即“拿来主义”。本文的论据主要有事实论据与事理论据,如论述“送去主义”列举学艺上送古董到巴黎展览、送古画新画去欧洲等;论述“送来主义”举出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各种小东西等;事理论据主要有尼采自诩为太阳等。本文的论证思路是“驳立式”,即先批驳错误的观点“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拿来主义”,并且是有选择地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鲁迅的杂文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说理清晰。从心理学上讲,高中生正处于理性思维发展阶段,抓住鲁迅杂文中的议论文知识,引导学生感受鲁迅先生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学习鲁迅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和对外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辩证分析等思维方法,这对其拓展他们的理性思维无疑具有一定的作用,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能不考虑这些内容。

二、感受鲁迅思想的光辉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光辉在其杂文中熠熠闪光,这是鲁迅杂文之所以能够长久立足于中学教材的重要原因。学习鲁迅杂文当然要学习鲁迅先生深刻独到的思想。杂文在鲁迅先生一生中是其创作最多、也是先生最偏爱的文本样式。他把杂文当作“投枪”和“匕首”,认为杂文最大的功能是“批判”,他的杂文集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一部不断批判、斗争、攻击的思想文化斗争史。贯穿在这部“史书”式的杂文系列中的核心思想是对生活中不平等现象的揭露以及人民对这种不平等态度的表现,对统治者愚昧和控制国民思想的批判,对人民渴望的平等和解放思想的表达等等。[1]《拿来主义》这篇文章主要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错误态度而写的,它既反对无原则的全盘西化的主张,也反对盲目排斥和拒绝接受外来文化的倾向,主张要有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本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的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现实,运用鲁迅先生的观点和看问题的方法,对当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闭关锁国、盲目排外的新“国粹主义”和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新“媚外主义”各种现象进行辩证分析,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鲁迅思想光辉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提高对鲁迅杂文重要性的认识。

三、品味鲁迅作品特殊的语言风格

鲁迅先生的杂文语言是其创作思想、感情、心理的整体表现,有发人深省、启人思路、动人心魄、撼人灵魂的魔力,蕴涵着幽默讽刺的高超艺术,简直可以把它比作原子核:高度浓缩、体积小,而含量大,比重也大,能够进行核裂变,产生连锁反应,具有爆炸力、穿透力。鲁迅在他的杂文中,善于运用比喻来进行讽刺,这要比抽象的说理生动、鲜明和深刻。鲁迅善于捕捉对象的内含继而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形成简练、含蓄、多变的特色,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选择比喻手法作为教学内容,如《拿来主义》中“大宅子”、“鸦片”、“鱼翅”等。鲁迅先生好用反语,隐约其辞,声东击西。鲁迅曾经说:“我因为自己好作短文,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如《拿来主义》中作者故意贬词褒用、褒词贬用,写到“拿来主义”时,用“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这篇文章多处运用反语,可以作为语文学习的重点。鲁迅的杂文经常使用对比的手法来造成鲜明而强烈的表达效果。这种手法的根本点是以事实为根据,利用对比双方的特征,构成鲜明的比照,在比照中凸显讽刺对象的卑鄙可笑。如在《拿来主义》中将“送去主义”、“闭关主义”与“拿来主义”进行对比,先破再立,提出自己的观点。

(镇江市“十二五”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

注释:

拿来主义原文范文3

很多老师常常在思考,我们的课程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要让学生从我们所开设的课程中学到什么?每个学科会有不同的课程目标,具体到每个学段、每个年级,我们的教学目标又是怎样的?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教学大纲对此有着明确、具体的内容。借鉴国外这些相关研究成果,来推进我们的课程改革,是学者们的共识。

一、阿尔伯塔省中小学本文由收集整理社会学科的教学大纲(节选)

七年级

1.主题:加拿大的起源、历史和人民运动

前联盟、后联盟:加拿大的扩张。

2.知识的范例和理解的结果

比较和对比加拿大前联盟与原著民、法国和英国民众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多样性,评估和批判法国和英国试图控制北美的政治竞争。

3.学习主题的范例

欧洲帝国主义怎样对阿卡迪亚、新法国和英国殖民的发展负责?

亚伯拉罕的平原之战对于英国统治北美有何关键影响?

八年级

1.主题:历史的世界观审视

从被孤立到适应,日本西方世界观的起源,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相冲突的世界观,西班牙和阿兹特克。

2.知识的范例和理解的结果

赏识欧洲的文艺复兴怎样为西方世界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审视、批判文艺复兴期间推进西方世界观形成的事实。

3.学习主题的范例

文艺复兴时期帝国主义扩张主义世界观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展现出来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探索和跨文化交流以怎样的方式影响公民意识和欧洲人的认同。

九年级

1.主题:加拿大的机遇与挑战

加拿大人的问题,加拿大政府和权力的问题,加拿大和美国的经济体系。

2.知识的范例和理解的结果

评估、批判逐渐增长的对集体权利的要求是如何影响加拿大的立法进程,评估、批判法律程序是如何解决新兴的移民问题?

3.学习主题的范例

立法例如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是如何承认原著居民的身份和地位的?影响加拿大的移民政策的因素有哪些(经济、政治、健康和安全)?

7-9历史思维技能学习结果的范例:

①把人和事件放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背景之下,分析所选的问题和过去的问题;

②区分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中的原因、影响、序列和事情的关联,包括长期和短期的因果关联;

③分析历史问题去形成或支持一种观点;

④用历史和社区的资源来组织历史事件的序列;

⑤分析在特定时期内关键事件的历史背景;

⑥解释在特定时期内的关键事件的历史背景;

⑦解读历史地图,扩宽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十年级

1.主题:透视全球化、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

我们接受全球化到了什么程度?

2.知识的范例和理解的结果

识别欧洲人、加拿大的本土人和其他土著居民之间文化接触的影响,审视帝国主义政策和实践对本土居民的影响,分析当代全球问题,起源于加拿大或其他地区殖民政府的政策和统治,分析为了解决帝国主义影响加拿大所做的多种尝试。

3.学习主题的范例

①商品和技术的交换,人口的减少都影响政府。

②英国在印度的统治、英国和法国在加拿大的统治、后殖民政府在加拿大。

③寄宿学校的一系列后果,社会对原著民的影响,原著民语音的丧失,内乱。

④原著民的皇家委员会,当代典型范例。

十一年级

1.主题:国际化透视、理解国际主义

我们接受国际主义到什么程度?

2.知识的范例和理解的结果

分析民族主义作为一种身份、一个人内化的感觉和/或集体意识、个人享乐,评估调解极端民族主义特许费的重要性,分析冲突时期的民族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审视加拿大作为一个国家的历史透视。

3.学习主题的范例

①透视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代、加拿大民族主义、魁北克人的民族主义、美国民族主义、第一个国家和民族主义、美蒂斯人、因纽特人。

②透视加拿大的民族主义、第一国家和公民民族主义、加拿大的种族主义、魁北克人的民族主义、因纽特人的民族主义观点。

③引起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一战和二战中是极端主义民族主义的典型。

④在加拿大的拘禁、征兵危机。

⑤路易拉方丹和罗伯特·鲍德温《联邦条例》之父、第一个国家条约和印第安的法案、混血儿和因纽特人的自治政府、路易里尔、法裔加拿大民族主义、皮埃尔·特鲁多、国家印度兄弟会。

十二年级

1.主题:意识形态的透视、意识形态的理解

我们应该抱有一种怎样的意识形态?

2.知识的范例和理解的结果

评估政府推进个人和集体的权利的程度,分析在二战之后意识冲突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审视自由主义的兴起,分析透视自由主义原则的欺骗性。

3.学习主题的范例

①美国的人权法案,加拿大权利和自由宪章,魁北克人权和自由宪章;第一民族、米提人和因纽特人的权利;语言立法、紧急情况和安全立法。

②扩张政策,遏制、威慑、边缘政策、缓和、不结盟、解放运动。

③劳工标准和工会,投票权、福利状态、保护人权、女权主义。

④原著民的经历和当代的事件。

4.历史思维技能学习结果的范例

①在内外文化中理解多元的历史和当代的观点。

②在内外文化中分析多元的历史和当代的观点。

③通过识别因果关系分析历史变化的模式之间的联系。

④认识和描述重大历史时期和模式的变化对当今社区的影响。

⑤评估重大的历史时期和模式的变化对当代世界的影响。

⑥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源,包括口述历史,在特定问题上反映不同观点。

⑦用口头、视觉或印刷物等多种资源对一个问题提出明智的观点。

⑧明白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之间的不同。

⑨识别通过来源于历史解释的各种资源检索的历史事实。

⑩在当前、未来和多元的历史时期的背景下,阐述如何理解科技变化对社会的利弊。

{11}查找、收集、解释和组织信息,使用历史地图。

{12}分析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对历史的影响。

{13}比较和对比历史叙事。

{14}识别历史叙事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潜在原因。

{15}通过历史和当代证据提供的资料,形成一个合理的立场。

二、阿尔伯塔省课程大纲启示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课程大纲与我们的历史课程标准相比,给我们许多启示:

1.结构

从横向看,这份教学大纲涉及:主题、知识的范例和理解的结果、学习主题的范例这三个维度;从纵向来看,将三个年级作为一个学习的阶段,规定了通过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应该达成的历史思维技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新范式,即以学习主题为单位,以知识和对知识的理解、具体的学习主题结合,明确具体学习任务。

2.内容

单元主题在不同年龄段都有不同的学习要求。七年级培养学生的是国家历史感;从八年开始到十二年级,则重在培养学生站在一个世界的、全球的、国际的视角,来看历史上加拿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

简单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阿尔伯特省的这份教学大纲,通过给学生学习有关社区的知识,国家地理、文化,历史等知识,意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这种公民意识不仅仅是国家公民意识,它已经扩大到了培养学生全球公民意识,也就是养成学生具有全球视野的国家公民。这些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都非常具体、清晰,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而我们的课程标准在这个方面就显得模糊、指向性不明确。这也是我们介绍这份教学大纲的主要动因。

3.启示

拿来主义原文范文4

关键词 加拿大 多元文化主义 族群权利 民族融合

加拿大自上世纪70年代领风气之先、建立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以来,在政治思想研究领域也产生了诸如威尔・金里卡(Will Kymlicka)、詹姆斯・塔利(James Tully)、查尔斯・泰勒(Charles Tylor)、马格利特・穆尔(Magaret Moore)等一大批影响世界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想家。随着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在世界上的传播,国内学术界也展开了对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的研究和讨论。本文拟在对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有的学者认为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具有“超越时空”价值的观点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

一、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多元文化主义(multieulturalism)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犹太人学者霍拉斯・卡伦(HoraceKallen)1915年发表的《民主对熔炉》(Democracy Versus the Melting―Pot)一文中。1924年,他在《美国的文化与民主》(Culture and Democracy in the United States)一书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在此前的1922年,带有多元文化主义精神的“马赛克”概念和“多元文化”概念也在加拿大出现。但由于当时整个西方世界处在帝国主义阶段,这种刚刚出现的新思想并未得到人们的积极响应。二战以后,随着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和美国民权运动的展开,以及加拿大社会内部法裔民族和英裔民族之间矛盾的加深,多元文化主义重新成为热门话题。在这一背景下,加拿大于1971年率先制定了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之后,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等国家纷纷仿效。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其理论成果,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也在加拿大获得了巨大发展,并在西方世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什么是多元文化主义?加拿大学者克林・坎贝尔(C.Campell)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它认为加拿大是由许多种族和少数民族群体组成的,作为群体,他们在介入财富和富裕上都是平等的。”查尔斯・泰勒认为,多元文化主义就是一种“承认的政治”。吉托・博拉菲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涉及到一个群体或具有不同文化经历的社会群体的共存。”上述学者对多元文化主义的含义各有不同的解释,但就其共性而言,多元文化主义只不过是一种在自由主义框架内以寻求族群平等与共存为目标、以承认族群权利为核心的政治思潮与政策。

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思想家把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理论,以国家承认和维护族群权利作为其核心内容。在他们看来,近代自由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把个人作为终极的道德主题,个人权利具有优先的地位。以此为基础,自由主义主张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地位,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平等的关怀和尊重。针对自由主义的这种以个人权利为本的“平等的关怀”理论,詹姆斯・塔利认为这只不过是想在充满文化差异的现代国家建立一种“一致性帝国”;在这一帝国中,所有的公民都得到了平等的尊严,然而它又以“一致性”为借口,消灭了原住民和其他外来族群的自治权利和文化传统。在威尔・金里卡看来,这种忽视族群文化差异与集体权利的认识,“是一个极大的不平等,这个问题不解决将成为最大的不正义”。因此,在现实的政治建构中,应改革自由主义这一传统,在国家框架内增加对少数族群权利的保护。具体而言,一是国家“对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采取特别的措施”,给予少数民族“特殊地位”,也就是通过“不同的公民权来保护文化共同体免受不必要的解体”;另一方面就是赋予这些群体以权力,如金里卡所言:“只有当一种措施明确规定了某一社群自身可以行使确定的某些权力时,才可以把它视为一项群体的权利”。

显然,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实际上是在承认自由主义的个人权利的同时,赋予少数族群以一定的“集体自治权”,以协调自由主义的个人权利与多元文化主义所主张的“集体权利”之间的冲突。这种制度设计,既保护和承认了不同族裔的群体权利,又使这些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依然具有公民归属感。

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者对族群集体权利的强调是以族裔文化为基础的。他们在阐述文化对族群的意义时,反思了近代自由主义在此问题上的局限性。在他们看来,近代自由主义不论是从“契约论”角度证明的个人的自然权利,还是从功利主义角度证明的个人幸福、自由,就其共同特征而言都是把个人及其所属的文化共同体分离开;认为人是一个独立、自由、平等的“原子”,是目的本身,具有终极价值。

拿来主义原文范文5

一文学特性之诉求

面对各种对加拿大文学的质疑,以及被问及类似“加拿大有文学么?”等问题时,弗莱明确指出,加拿大文学虽然不及欧洲文学源远流长,与美国文学相比也缺少一些多样性和先锋性,但早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加拿大就已经存在着丰富的文学形式,并保存着自己独有的发展轨迹。如今,面对美国文学的蓬勃发展,加拿大文学更要通过不断强化自身的文学特性,才能免于被邻国强势文化吞没的命运。而作为一名真正的加拿大诗人不能仅限于创作美妙的诗句,更重要的是要怀有对自己祖国文学的认同感。面对众多加拿大本土作家因在国内经营惨淡而选择迁居欧美的做法,弗莱严厉地指出“如果加拿大诗人有意识地试图避免成为加拿大人,那他将无法成为任何人。这在音乐和绘画领域也许适用,但对于诗歌来说,他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公民:他被语言所限制,并只可能在一个国家内部繁荣发展。”[2]实际上,“文学批评并不是外在于‘文学’的,与‘文学’呈现为两个相互对立的实体,而是就在‘文学’之中,在生成‘文学’的过程之中。”[3]弗莱在担任《多伦多大学季刊》的“加拿大文学专栏”主编之后,对加拿大文学的批评有了更加深入的看法。弗莱立足于本国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文学作品进行系统、中肯地分析,并始终孜孜不倦地寻找足以让加拿大文学在世界文坛站稳脚跟的“加拿大文学特性”问题。直到1971年,弗莱在《灌木丛———关于加拿大想象力的文章》前言中针对这一问题首次做出了全面解答。他首先提出,加拿大身份问题总是被人误解为可以诠释加拿大的特性,而实际上,“加拿大身份问题主要是对文化的或想象力方面提出的问题。而想象力总会是有根源的,总是会被严格的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4]

因此,加拿大身份并不能真正代表并解决“加拿大文学特性”问题,而仅仅是一个地域问题。他认为,没有任何一个作家群体的身份(即相同性)可以简单地代替一个国家的特征,它仅可代表这个作家所处的环境。一名作家成长的环境局限了他一生的写作特点和观察事物的角度。生活在广阔无垠的原野,每天面对无限延伸的地平线的人,他的想象力必然会和日日穿梭于茂密森林和连绵起伏的山峰中的人迥然不同。而一个国家的特征是由来自不同地域作家的共同性集合而成的。因此,弗莱又提出了另一个名词———共同性(Unity),并将其与之前的身份一词,即相同性(identity)进行了辨析。他认为,一个国家公民的“共同性”和一个作家群体具有的“相同性”是不同的。“共同性”通常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目的在于同其他国别相区分,是一个政治层面的名词,如加拿大共同性(CanadianUnity)是指加拿大公民区别于其他国家公民而潜存的一种共同的特质。而加拿大相同性(Canadianidentity),即所谓的加拿大身份,是一个在想象力方面本土化和区域化的名词,它从根本上是为文化服务的。一个人的想象力并不囿于某一个国家,就像两个不同国家也会在想象力方面存在相同之处一样。因此,加拿大相同性是加拿大不同地区人们的想象力相互结合的产物。而加拿大共同性和加拿大相同性是相互支撑的,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如果把前者转换成后者,将会产生一种地区性的独立,即现在所说的分裂主义;如果把后者转变为前者,则会产生空洞的文化爱国主义。由此看来,“政治意义上的共同性和想象力上的本土化之间产生的张力才是‘加拿大文学特性’的真正含义。”[5]

二文学传统之功用

在弗莱撰写的一百余篇对加拿大文学的评论文章中,多次提到了文学传统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对加拿大诗歌的产生起到的深远影响。实际上,弗莱关于文学传统功用的讨论,也是他更为宏大的理论体系中的一部分。弗莱始终认为,加拿大与欧洲宗主国之间的文化传承早已变得微乎其微。加拿大诗歌在经历了几个时期的转型之后,已经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学传统。弗莱曾经提出,“文学会有生活、现实、自然和你想要加入的内容,但文学形式并不能存活于文学之外。就像奏鸣曲和赋格曲不能在音乐之外存活一样”[6]。由此可见,任何文学形式的产生都是不可能凌驾于文学传统之上的。当诗人经历一个新生活或新环境的时候,这些新鲜的东西也许会为诗歌创作注入一剂新鲜的血液,但这并不能改变这个诗歌的根本形式。诗歌的形式只能来源于其他诗歌。通常情况下,诗歌由两个重要部分组成,一是表面上显而易见的诗歌内容和题材,而另一个则是诗歌的形式,即传统结构。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是通过寻求具有启示意义的意象来完成的。这种诗歌在形式上是原始的,有隐喻的,有些类似于谜语和咒语。因此,加拿大诗歌的形式同样也只能扎根于加拿大自身的传统之中,即在加拿大神话的原型中加以形成。当人们寻找加拿大诗歌的特质,阐释诗人对特殊环境的反应时,他们在寻找的实际上是神话的特质。既然加拿大早已中断了与欧洲文学的联系,那么加拿大的神话要从何而来呢?首先要弄清楚的是,“弗莱所理解的神话(Myth),实际上是故事、情节或者叙事,在人类社会抽象思维尚未形成之前,文化只有故事的形态,而最早的故事即是关于神祗的故事。”[7]

因此,弗莱认为在加拿大,浪漫的十九世纪的诗歌传统具有一定代表性,因为那时的诗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在与印第安人的文化鸿沟间建起了一座桥梁。印第安人源远流长且包罗万象的神话传说正是加拿大诗歌发展的重要源头,并逐渐被加拿大诗人加以运用。比如,《希帕斯诗集》(Se-passPomes,1955)中所运用的创世纪和太阳神等都属于印第安人神话中的一部分。着名加拿大诗人伊莎贝拉?克劳福德(IsabellaCrawford)的长诗《马尔克姆的凯蒂》(Malcolm’sKa-tie,1987)是加拿大神话诗歌的典范。因对神话的成功书写,她被学者詹姆斯?里尼(JamesReaney)誉为深刻的神话时代的诗人,“因为她书写的是‘整个关于印第安人生活方方面面的神话,她没有时间和心思去考虑怎样把诗写的真实可信,而把诗写得可信只是些低俗层面上(即现实)的东西’”[8]。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弗莱真正关心的并非神话塑造诗歌的原则,而是每一个诗人自身具有的某种独特的想象力结构,就像他的字迹一样是无可替代的。通过对自身想象力的不断建构,诗人就会创造出以神话结构为中心的诗歌来。而这些诗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神话诗歌,也就是批评家们想要了解的其作品想象力的关键。由此可见,文学传统的功用一方面是要诗人在传统构架内部进行创作从而建立诗歌自身意义,另一方面也是要求诗人围绕核心结构,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新,从而保持诗歌创作的流动性和传承性。应用到加拿大文学的发展中,就是要求每个加拿大诗人根据自己 的文化背景对加拿大诗歌加以应用,创作出既传承加拿大文学传统,又不失时代性与先锋性的诗歌。

三“屯田戍边”之文化心态

加拿大幅员辽阔,而人口却十分稀少。80%的国民居住在不到十分之一的领土中,而其它国土则是由大片尚未开发的原始森林和浩瀚无际的原野覆盖。让人无奈的是,即使是这小部分适宜人类居住的栖息地也大部分被山川与河流分割成孤立的区域。分散的孤栖之地让通讯成为加拿大生产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地区与地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沟通方式成为加拿大人最为关心的话题。这一片片让人有些毛骨悚然的空旷地带在心理上和文化上都给加拿大人带来了巨大影响,同样也反映在了加拿大文学作品中。以加拿大着名诗人普拉特(EdwinJohnPratt)创作的诗歌为例,弗莱在《(1965年首版)的结束语》中提到,“普拉特在其诗歌里,充分表述了各种交通工具、通讯手段对他的魅力,他最擅长描写的不仅有巨大的轮船和火车头,还包括通讯媒介、雷达、潜艇探测及无线电信号,在战争诗中,更追求豪言壮语对战士们的鼓舞力量。”[9]

此外,连接东西方的铁路建设工程,也为普拉特的诗歌创作《最后一颗道钉》(TowardtheLastSpike,1952)提供了主题。面对奇特绚丽的自然风光,大自然毋庸置疑的成为加拿大诗人们最为衷情的选择,实际上,这也是加拿大人对与自然沟通十分关注的一种表现。例如,加拿大早期作家如兰普曼(ArchibaldLampman)、卡门(BlissCarman)、罗伯兹(CharlesRoberts)以及在绘画领域的“七人组”(GroupofSeven)等均表现出对自然的关注。通常情况下,诗人们对于这一主题,倾向于描写人与自然之间相映成趣的和谐场面。例如,中国诗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体现的人在大自然中的自由清闲以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丁登寺杂咏》(LinesComposedaFewMilesAboveTinternAbbey,1798)中对大自然的优美景色的赞叹等等。而这些美妙的情感在加拿大文学中却很少出现。雄伟的落基山脉和前寒武纪的冰盾给加拿大诗人和画家留下的仅是粗犷的色彩和棱角分明的节奏,而其中最深刻的就是它极其缺少人性的孤立状态,即“对史密斯来说是‘一个孤独的荒原’或对道格拉斯?勒潘(DouglasLePan)来说是一个‘没有神话的国家’”[10]。在加拿大文学想象中,对于自然的征服是险象环生的。想象力中充斥的对自然极其恐惧的情调逐渐在人们心灵中变化成了对危险背后未知事物的恐惧。试问,世界上还有第二个民族在意识中掺杂着如此多生疏的、难以捉摸的、未被人们充分理解的东西么?

弗莱对加拿大想象力发展的特点曾经进行了精准的总结:“一处处人数不多又彼此分散的居民群体,四周为自然的及心理的障碍所围困,由于美国的和英国的文化这两大源头隔绝;这样的社会按其独特的人伦规范安排全体成员的生活,并对维系自己群体的法律及秩序非常尊重,可是又面对着一个庞大冷漠、咄咄逼人的可畏的自然环境———这样的社会必定会产生一种我们可以暂且称之为‘屯田戍边’的心态。”[11]在诗人普拉特的很多诗歌中,人们就总是处在一个紧张、密集的群体之中。普拉特将与自然抗争的人们赋予高贵的人性。他们虽然能在危难面前表现出富有自我牺牲的高贵品德,但他们真正惧怕的是脱离群体和孤立无援。

四诺斯罗普?弗莱对加拿大文学之担忧

值得一提的是,弗莱在诉求加拿大文学特点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对加拿大文学发展造成巨大阻碍。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其说是弗莱对加拿大文学的担忧,毋宁说是弗莱为加拿大文学的发展指出的一条清晰明确的方向。首先,弗莱认为“殖民统治对加拿大来说,是其想象力根基的冻伤,并由此产生了所谓的拘谨,这里并非指的是在两性方面的保守,而是本能地去寻找一种约定俗成或平凡的表达方式。”[12]

在殖民统治时期,仅作为欧洲大陆一个省的加拿大,其文化发展和强大的帝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文化帝国的巨大影响力让加拿大诗人要么盲目地一味模仿欧洲大陆的优秀作品进而丧失了自身的文化特征;要么就为了取悦欧洲读者对这个冰雪之国的猎奇心理而扭曲了加拿大本来的面目。至今,在加拿大诗歌中仍旧能够看到很多诗人对诸如像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邓恩(JohnDonne)、艾略特(T.S.Eliot)等欧美文学巨匠的拙劣模仿。弗莱在评论这些诗歌时提出,如果只是单纯地模仿而缺少真正吸引读者的特质,加拿大诗歌将永远无法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从先人的作品中吸取优秀的品质为己所用才是真正的诗人应该做的事情。曾经的殖民历史给予加拿大的影响还不仅于此。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加拿大诗人并不拥有语言的选择权利。无论是英语还是法语,他们不得不被动地接受自己所处环境的语言来进行写作。因为诗歌无法得到独特的“加拿大语”作为文学发展的物质支持,加拿大的文学发展的初期就不得不向欧洲看齐。也许有人会认为这种以旧换新的文学方式对加拿大文学来说有益无害,但弗莱指出事实并非看起来这么简单。加拿大诗人如果一直使用有着上千年规章制度的欧洲语言写作,他的诗歌将永远无法改头换面。而加拿大文学本身也根本无法真正地进入欧洲的文学传统之中,盲目地夸大加拿大与欧洲的联系是不可取的。殖民地的人们只有能够像美国人一样代表一个独立国家,他们在宗主国面前才会更加受到尊重。因此,无论是在政治经济上,还是文化上摆脱欧洲的制约是加拿大人迫切的希望,但确立并寻找自己的文学传统是摆在加拿大人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如何摆脱旧秩序的限制?如何在独立自主的北美大陆上建立一种足以与美国文学抗衡的加拿大文学传统?这是弗莱对加拿大文学未来发展的担忧,也是弗莱对加拿大文人未来工作重心的建议。

拿来主义原文范文6

[关键词] 罪;罚;公义;爱

当我们过分强调爱而失去真理的原则时,就会放任自流,失去属灵的权柄;若过分强调公义而没有怜悯来挽回人,又失去了神的爱。①神的慈爱与公正在《约拿书》这一章节中通过约拿犯下的错与之后得到的醒悟这一过程向我们展开。约拿以为的不可饶恕的罪,以为的不能挑衅的公正,为何在上帝眼里成了自己的错?为何罪恶之城尼尼微可以得到上帝的宽恕与原谅?

实际上,《约拿书》是在爱与真理问题上的最佳诠释,是上帝在罪与罚结构体系中的再重建。上帝与先知约拿两大矛盾主体如何在矛盾冲突中寻求统一是《约拿书》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圣经》中自由意志与上帝谕旨一大主题的鲜明阐释。

一、约拿的自由意志与上帝的谕旨

《约拿书》,一个关于选择的问题:耶和华的话临到约拿,神谕是不应该被质疑和反抗的。但上帝给予人的自由意志与自主选择的权利,有着个人意志的先知约拿因为自己的原则而选择了反抗。

约拿是耶和华委任给尼尼微传递信息的先知,但约拿违背上帝的谕旨,想从服务上帝中逃离出来。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同时也要求人遵守自由意志的自律法则。人中断上帝对人的美好意愿虽是出自于上帝赋予的自由意志,但人必须为此付出代价,接受上帝的审判和惩罚。约拿违命渡海,狂风掀海,神的怒气威慑约拿,被吞鱼腹。人只有在绝境中才会真实的悔悟,约拿先知亦如此。在地域深渊呼唤上帝的名字,语言上的共鸣嵌入这个祷告,为了回应这份祷告,上帝命令大鱼把约拿吐到干地上。故事出现了转机,约拿接受上帝的神谕告知了尼尼微人,他们信奉上帝遵从上帝的旨意。神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便不降灾祸于他们了。这事约拿大大不悦,很气愤亚述人没有得到他们应得的惩罚,他认为犯错就该受惩罚,上帝的原谅让他愤怒。矛盾主体存在于上帝惩罚与仁慈之间,但约拿是神圣正义的拥护者,上帝的方法与约拿的立场相背离,他认为上帝的仁慈妨碍了所谓的正义,没有相应的原则,有罪的人永远得不到惩罚。此处是《约拿书》的高潮部分,罪与罚违背了常规的审判标准,上帝做出与常规逻辑相悖的抉择,为何同样性质的索多玛城受罚而尼尼微城豁免?是上帝变仁慈还是道德审判标准变了?最后,故事出现了画龙点睛的一笔,因为上帝安排在约拿身边的一颗蓖麻,约拿从自身的体悟中感受到上帝作为慈父所有的对尼尼微城的矛盾心理与难择之情。约拿最终认识到改邪归正是能够得到宽恕的。而先知的真正责任,是让人们革新改变。上帝的说服使他的认识得到升华,抛弃了狭隘自私的民族观,弃绝了排他心理,勇敢而真实地记载了自己这段生活经历,作为警诫他人的宝贵教训。

二、上帝的爱与人的自由

上帝让人有自由,是为了让人能够自愿而不是被迫的接受与付出爱,如此才能在人身上培养出成熟的性情与品格。神对世人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在人犯罪并恶贯满盈时,神还给人留下最后的机会,一旦罪人转离恶行,神就转意不降所说的灾。

骄傲为“七宗罪”之首②,是人类的原罪及其他罪恶的开端,同时也是上帝给予人类自由选择权利的一个结果。上帝爱人,给予人充分的自由,包括自由意志和行动的自由。但拥有自由的权利并不等于同时就有了自主决定善与恶的意志。

人人都有悔过并改正的权利,这是上帝给予人类最伟大的爱。只有抛弃个人己见,一心向善,才能明白,自由是爱的成分,但也不能因为自由而辜负了上帝对我们的爱。

三、罪与罚的再重构

与其他传统先知的英雄形象相比,约拿这样一个在现代文学中频繁出现的“反英雄”人物,在面对国家大难与个人苦楚时所面临的疑惑与对上帝的质疑,是《约拿书》所要展示的核心问题――罚一定是罪的结局?《约拿书》提醒了犹太人上帝和悔改力量的存在,质疑了上帝对罪恶之城原谅的仁慈行径,再次对罪与罚的因果关系进行再重建。对哲学或者神学来说,罪恶的问题基本是一个逻辑问题。在圣经中,它却是一个矛盾,正义善良的上帝怎么可能容忍罪恶和苦楚存在在世界上?不同于其他通过严密系统的理论研究的逻辑性问题,圣经并没有提供单一解决罪与罚的结果范式。人们和上帝处于一个动态的可感知的关系,而不是静态的哲学家们的上帝。上帝的多重形象以及同以色列的关系都是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动态进行着,罪与罚的辩证关系也只有在具体境遇中再构建。

此外,约拿先知被要求传递给其他国家以神圣的原谅,即使是这些羞辱且蔑视了上帝的选择的国家。因此,先知们不仅担负着整个以色列民族的使命,也要照亮其他民族。上帝对人们的关照是无国界、无信仰之分的,人们只有在罪与罚的救赎中实现人类的真善。

注释:

① 俞信真.神的慈爱和公义――读约拿书和那鸿书有感[J].青草地上,2002.

②圣经[M].中国基督教协会,1989,P4.

参考文献:

[1]孟令花,从悬念的设置看《约拿书》人物形象塑造[J].济宁学院学报,2012.

上一篇职校专业建设

下一篇中秋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