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的来历和习俗范例6篇

国庆节的来历和习俗

国庆节的来历和习俗范文1

辽宁拥有众多的工业城市,在形成了大量的工业遗产中,物质形态存在的厂区、工人居住区等是当地民俗形成的空间环境;工人的生活方式、形成的伦理规范等非物质部分是节庆民俗地域性的重要体现。相比较传统的亲属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是人们社交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关系也成为城市节庆民俗内容之一。

一、本溪城市节庆民俗形成过程

本溪地区目前居住着34个民族,其中2/3是汉族,主要节日有18个。根据历史考证早在50万年前本溪地区就有人类居住,但是本溪城市的形成则是在近代工业发展以后,与从清初到现代汉族迁入本溪的历史相一致,从清初到现代的360多年间,汉族大规模迁入本溪的历史有四次:一是清初到清中期,根据清政府《辽东招民垦荒条例》从海城、牛庄、岫岩、凤城等地转迁自山东、河北等地的汉族;二是清代中后期到民国初年因灾荒过海而来的山东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三是1904年日俄战争以后,日本侵略者为了掠夺本溪煤铁资源建立了本溪湖煤铁公司,在山东、河北等地招募了大量的产业工人,1909年全市人口达到393764人,到1944年达到646151人,本溪湖地区成了工人集居区,本溪城市初步形成;四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全国各地各族人口大量迁入,尤以汉族居多,1964年全市汉族人口达1047685人口,占总人口的90.8%。[1]随着人口的迁入,各地相应的习俗也被带入本溪地区,工业的发展又形成了新的人际关系纽带,从而本溪地区的节庆民俗具有了自身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的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各地人口迁入后在日常交往中的习俗融合以及近现代工业发展所形成的独特的人际关系。

二、本溪城市节庆民俗地域性主要特征

本溪城市节庆民俗的主要特征有三个方面。

(一)人员流动产生的地域融合性特征

本溪城市人口大多由全国各地各族人口迁移而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因为工业而聚集在一个城市,在形成自己的生活圈的同时也提供了人们广泛的交流渠道,通过这些交流,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自己的节庆民俗不断去影响别人,也不断地受别人的影响,在这种不断的融合当中,在本溪山城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有较强融合性的城市节庆民俗。

(二)城市生活形成的工业聚居性特征

本溪城市发端于本溪湖煤铁工业,最后形成如今的“煤铁之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打上这种烙印,人们相见时一般不是问你住哪而是问你是哪个厂的。每到重大节日各单位也会组织大型演出等和工人一道欢度佳节,这类活动更像是朋友的聚会。

(三)山水环境所形成的休闲疗养特征

本溪是一个森林覆盖率较高,风景如画的“山水之城”,山水等旅游资源丰富。休闲、养生从来都是本溪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加之煤铁工业的污染性较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直重视对工人的劳动保护,企业定期组织工人到大连等地疗养,使本溪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旅游走向民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休闲活动,本溪人的休闲养生意识深厚,这对本溪节庆民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本溪城市节庆民俗地域性开发设想

(一)遵循中国节庆民俗的传统主题

如今大多数的中国节庆民俗主题都可以形容为“团圆、热闹、喜庆”,产业开发过后似乎我们不断重复过着同一个节日。无论节庆民俗产业如何发展,尊重传统这一主题都是不可背离的,产业开发的目的是对节庆民俗资源的利用而非破坏。我们可以改变节日的形式、内容但是不能改变每个节日本身所代表的含义。

(二)注重其它本溪民俗资源的引入

本溪城市节庆民俗可以看做是本溪民俗风情的大展示,应该以包容的胸怀将太河宴等饮食;桓仁农民版画等民间艺术;寸跷秧歌、清河城太平歌、社火等民间舞蹈;珍珠球、赛威呼等民间体育活动;跑马冲城、冰上嬉戏等民间游戏引入到本溪城市节庆民俗开发中来。

(三)以创意重构本溪节庆民俗的形式和内容

所谓“时移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节庆民俗虽然是人们千百年来发展形成的,但其内容和形式也是不断变化的。例如过春节看春晚这一习俗就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才形成的新民俗。因此本溪城市节庆民俗的开发在内容和形式上一方面固然要尊重传统,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推陈出新,特别是加强对本溪媒体工业遗产等地域性特征的创意利用,开发集创意、生产、营销、传播和消费等于一身的本溪城市节庆民俗产业。

国庆节的来历和习俗范文2

元旦吃年糕的寓意 元旦期间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还有一种说法是新年如果不喝年糕汤,这一年就无法长大。年糕的历史悠久,汉朝的米糕已有“稻饼”、“糕”、“饵”、“糍”等名称。6世纪食谱《食次》就有年糕“白茧糖”的制法,北朝《齐民要术》记载了将米磨成粉制糕的方法。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元旦吃年糕,有着十分美好的寓意。

元旦跟跨年是一个意思吗 元旦晚会和元旦跨年晚会都是一个意思,即12月31号晚上。跨年晚也可以用在阴历(农历)年,即春节前一年腊月三十晚上(农历有时没有腊月三十,就是腊月二十九晚上)。

元旦跟春节有什么区别 1、两者的时间不同。世界多数国家将新历新一年的第一天统称为“新年”,我们国家称之为“元旦”。而春节的时间是农历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

2、中国对元旦和春节的重视程度不同。元旦和春节是元旦和农历新年,都是新年。在中国,人们更重视农历新年,因为农历是中国的传统日历。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中秋节、端午节和清明节,都是根据农历计算的。农历新年或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人更重视春节。

3、元旦和春节的放假时间不同。元旦放假3天,春节放假七天。春节是连续的7天假,可以让在远方工作的亲人回家团聚。

4、元旦和春节的庆祝活动不同。中国的元旦庆祝活动,商场会挂上红灯笼,促销,一家人一起吃饭,很简单。但春节的活动丰富。除夕,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饺子。这些是传统习俗。春节期间,还举行舞狮、舞龙、锣鼓、祭祀亲人等活动。老人家也会给年轻一代红包等习俗活动,可以说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

元旦可以放烟花吗

国庆节的来历和习俗范文3

关键词:中国;节日;风俗;传统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150-01

一、中国法定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时序构成规律体现了中国历史发展中农耕文明的主导地位,较清晰地记录了历史轨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尊重人,但将个体融入群体,强调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本思想的表现。

1.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按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熬腊八粥;送灶神;打扫扬尘;守岁;拜年;贴春联、贴福;吃饺子、汤圆;舞龙、舞狮;扭秧歌、踩高跷;祭祖,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春节才算真正结束。

庆祝春节的意义在于营造隆重、欢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家人团聚,共享天伦,表达来年生活安定红火的美好愿望。

2.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然而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它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习俗,扫墓时,后人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到先人墓地,将酒食供奉在亲人墓前,把纸钱焚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或青挂在坟上,磕头祭拜,最后将酒食吃掉回家。

除了扫墓,清明节还有一项传统习俗酒食踏青。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草木新绿,正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候。因此清明节又名“踏青节”。

3.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也成“端阳”。端午来源于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因政治原因投江汨罗河自尽,楚国百姓往江里投下饭团、鸡蛋、倒入雄黄酒喂食鱼龙虾蟹,以免它们啃食屈原的身体。渔夫们则划起船只,在江上打捞屈原的真身。 由此形成了每年五月初五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纪念屈原。

4.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佳节。此夜,家人团聚,摆家宴、设香案,摆上月饼、水果、糕点,仰望天空朗朗明月。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二、变味的传统节日文化

今年来,我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渐渐偏离了原始的庆祝初衷,偷偷地变了味。春节走亲访友时,各家攀比小孩成绩的高低、送给后辈压岁钱的多少、送给亲友礼物的档次,大人麻将桌上论身手,小孩网上比游戏输赢。

中秋节成了商家进行月饼贩卖的战场。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价格高得离奇的月饼礼盒只为了以节日名义,满足公司拉拢客户、下级讨好上级、朋友维持变异友谊而存在。这点从商家在中秋节当日傍晚就开始大力打折促销几小时前还昂贵的月饼礼盒中不难看出。

三、造成传统节日文化没落的原因

1.媒体商家因利益原因,对于传统节日购备礼品、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的宣传报道过于热情,使民众对于购物或赠送礼品的注意力多于对于传统节日的庆祝;

2.现代国人赶时髦、追求时尚心理作祟,使得西方节日比传统节日日益在国内盛行;

3.当下独生子女大军来势汹汹,家庭观念淡薄,使得以人为本、以倡导家庭为本的传统节日日渐失去了人心;

4.现代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以及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都以公历时间为准。而传统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以中国农历或节气时间为准,使得绝大部分人很难准确知道传统节日的在公历中的日期。

四、日益盛行的西方节日对于回归中国传统的启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国人接受西方文化的程度大大提升,节日文化是其中引人注意的典型。近年,西方情人节、圣诞节在中国日益盛行,庆祝程度已经超越了我国传统的元宵节、端午节和重阳节。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威胁。热爱祖国就应该传承祖国的文化、保护文化的精髓,不要让传统的东西丢失在我们这代人手里。不要等到像“端午节”变为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时,再来唏嘘感叹我国传统的流逝。

参考文献:

[1]高占祥.论节日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国庆节的来历和习俗范文4

习俗文化

中国古代的元旦,即现代中国所称之春节的习俗,

现代中国的元旦,根据中国政府将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放假一天,后常常将当日前或后双休日调整,一般连续休息三天。现代中国对元旦的庆祝较之春节,重要性要小得多。一般机关、企业会举行年终集体庆祝活动,但民间活动很少。

由于元旦是在民国年间才诞生的,并由春节演化而来,所以,在中国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虽然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会占用多么重要的地位。到了现代,元旦的庆祝习俗就更简单了。

中国元旦的习俗

我国对元旦节不如新年重视,所以一般中国元旦节的习俗就是张贴“欢度元旦”。

庆祝元旦的三大方式

方式一: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很多国家都把元旦定为法定节日,在元旦这天放假。新中国成立后,也规定元旦为法定节日,放假一天。

国庆节的来历和习俗范文5

一、主题来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幼儿已经有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各时各地不同的庆祝习俗,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如中秋节的歌曲、贺卡、动画、精美的月饼盒等。

二、主题网络:

三、主题目标:

小班: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佳节,初步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听中秋节的故事,学习跟读中秋节的儿歌。

3、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民俗,懂得好东西应与大家分享,萌发对家人的亲情。

4、以"快乐"为中心点,带领孩子开展中秋节前的系列活动,以此让他们体验幼儿园这个小家庭的团圆与快乐,激发他们乐意上幼儿园、爱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中班: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美食及习俗。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察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灯笼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通过猜想和画"月亮上有什么?"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并让幼儿讲述自己图画的内容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以及我国人民过中秋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

2、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民俗活动,感知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体验亲情、友情以及与家人团圆的幸福感。

3、引发幼儿观察月亮的兴趣,培养细心、持久的观察态度。

4、欣赏不同的月饼盒、袋作品,能用多种材料和使用。

四、主题开展时间

9月13日至21日为期一个周的"快乐中秋节"活动。

五、活动类型:

1、听一听:听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例如:《嫦娥奔月》、《天狗吃月》、《中秋节的由来》

2、做一做:用橡皮泥做一个月饼。

3、画一画:"小手画月饼","月亮婆婆",鼓励幼儿以绘画的方式设计月饼图案。

4、读一读:学习朗读一首中秋节的古诗或者宋词。例如:唐诗《静夜思》、《中秋夜》、宋词《明月几时有》等。

六、主题环境的创设:

1、中秋节前,各班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及渲染以"快乐中秋"为主题气氛的环境。例如"团团圆圆庆中秋"图文并茂的主题环境创设,或者是关于"中秋节的传统故事"的图文并茂资料或者"中秋诗词"等等。(9月27日检查各班环境创设)2、"情意浓浓,爱满中秋"贺卡展。 (适合大班)3、"庆中秋灯笼大汇演"亲子制作比赛。(适合中班)4、"庆中秋灯笼大汇演"作品展示。(适合小小班、小班)5、举办小小作品展示"我设计的月饼图案"。 (适合大班)

七、家园共育:

1、建议家长给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节的古诗。

2、鼓励家长帮助收集各种各样的月饼盒、月饼礼品袋、中秋节贺卡、图片、灯笼等资料创设班级环境。

八、分散活动的配合:

1、参观月饼街--(体育馆广场月饼街,下周二)

2、级组自助餐--月饼品尝大会(小、中班级组)

3、创意月饼比赛、亲子"情意浓浓,爱满中秋"贺卡展--(大班级组)

4、亲子花灯制作大赛。--(中班级组)

活动内容建议

1、社会:《节日的街道》、《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大家一起吃月饼》、《一起过中秋》

2、语言:《月亮的遐想》、儿歌:《我与月亮的对话》、《漂亮的月饼盒》、《月亮船》

《各种各样的月饼》、古诗《静夜思》《月饼的味道》、《嫦娥奔月》、《明月几时有》

3、科学:《会变的月亮》、《月亮上面有点啥?》

4、美术:《欣赏各种各样的月饼盒包装》、《设计月饼图案》、《我为妈妈做灯笼》

5、音乐: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月亮婆婆喜欢我》

国庆节的来历和习俗范文6

劳动节的习俗一:商家促销

无论是网络电商还是线下实体店,都会举行大型促销活动,刺激消费。

劳动节的习俗二:旅游休闲

对于工作者来说,想休假旅游的机会很少,五一劳动节的3天小长假,不少人选择出游。

劳动节的习俗三:短信祝福

经常的忙碌状态不利健康,五一期间不少人会选择短信问候,提醒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劳动节的习俗四:法定假日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劳动节的习俗五:五一黄金周

1999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了1949年12月23日中国政务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每年春节、“五一”和国庆节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形成了3个“黄金周”。

20xx年12月14日,中国国务院第二次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春节的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由7天调整为3天,减少4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3天。五一黄金周也将成为历史。20xx年起,五一黄金周变为五一3天小长假。

上一篇母子情侠

下一篇记忆中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