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泉边范例6篇

蝴蝶泉边

蝴蝶泉边范文1

那一年在蝴蝶泉边没有见到梦中的蝴蝶聚会,清清的蝴蝶泉却永远留在心底……

蝴蝶泉是因为蝴蝶才闻名于世的,据说每逢鲜花盛开的季节,这眼来自苍山深处的清泉流经之处就是成千上万的蝴蝶聚会的地方。可能是由于电影《五朵金花》留下的印象,很小的时候我也模糊地知道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小溪,那里有数不清的蝴蝶。至于泉水是什么样子,蝴蝶的阵容究竟怎样却一无所知,只是凭着想象构思五彩缤纷的世界,也不曾会想到有一天会真的来到这里。

蝴蝶泉离大理城很远,即使乘车也要几十分钟,山下是一个小镇,大概早些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村庄,一定是越来越多的游人加快了她的成长步伐,用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如今小镇已初具规模。小镇中间通向山上的街道两旁几乎都是和旅游有关的商业门点,尽管店面不是很大却也一家挨着一家,当地的民族服饰和民间工艺品是店铺中的主要商品,我特别看好白族的服装和头饰,也喜欢当地农民用古老的方法染成的土布和用这种布制成的服装或饰品,因为这些东西不仅给人以感官上的享受,其中更是蕴藏着永远也读不完的民族历史。为了早一点印证儿时的记忆,我没有在店铺前过多停留,匆匆地沿着小路上山,恨不得一步走到那个神奇的地方。沿途已经有山泉流过,但是没有见到成群结队的蝴蝶,只是遇到了许多穿着艳丽民族服装的女孩子,她们不时拦住游人要求合影并索取小费,或是出租民族服装供游人拍照留念,过去看见生人都会害羞的山里姑娘如今竟然大大方方的同不知来自什么地方的游人们一起照相,而且喜欢合影的游人多是男性公民,我真的为蝴蝶泉的今天而感慨,也着实佩服这些勇敢的姑娘们。一阵风铃般的笑声打断了我的胡思乱想,不知从什么地方跑过来五位靓丽的女孩把我围了起来一定要合影,而且言语是那么诚恳,原来她们自称是五朵金花,并且告诉我能有这样的机会是一种福气。我没敢站到她们的中间,更不敢想像前面那位年过半百的男士与金花们发鬓相依的样子。我不是吝啬,也不是胆小,我知道我很丑,也不温柔。

蝴蝶泉的源头周围人群攒动,不过几十平方的地方挤满了游人,大家走了那么远的路就是为了找到心中的答案,可是答案却难以让人接受,那就是在蝴蝶泉的源头也见不到一只蝴蝶。人们在山坡上的一块的地方用石头修建了一个平台,中央石栏围起一池清水的地方就是蝴蝶泉的源头所在。泉水虽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壮观,但也是源源不断,从池子的上方石壁的出口流出直落池内,池中飞沫四溅,水面层层涟漪。游人或依栏俯视池水或三两结伴相互拍照留念,更有人摸出硬币投向池中的功德箱,据说投得进的便可因此得福。我以为既然与蝴蝶无缘就更应该在泉水边多停留一会儿,于是与泉有关的三件事情一样没拉下,先是围绕护栏转上一周,仔细看看大名鼎鼎的蝴蝶泉,然后再请别人帮忙照几张照片,免得日后记不起蝴蝶泉边的景色,再就是摸出几个硬币,学着人家的样子一个个抛向水池中央的功德箱,不管投进了几个也无所谓,至少心理上有些安慰。其实,见不到蝴蝶也罢,若见到的蝴蝶数量不多,或者蝴蝶的色彩不十分美丽,反倒会让这池清泉多一分黯淡。既然已经知道事物不会有有圆满的结局那就不必刻意寻求和太多的遗憾,我们需要留给明天一份对美好的追求和幻想。

蝴蝶泉边范文2

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们从古城大理坐车北行20余公里,来到苍山云弄峰麓神摩山北侧。这儿山青水秀,风光旖旎。迎面正中有一高大、古朴的石牌坊,上书“蝴蝶泉”三个遒劲的大字,那是郭沫若的手迹。穿过牌坊,沿着林荫夹道前行,不远处花丛中,巍巍挺立着一巨大石碑,上面镌刻着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游蝴蝶泉的一段文字。拐弯再徐行约40米,忽见地势开阔,古木葱郁,浓荫覆盖,一泓清泉呈现在眼前,这便是古老名泉蝴蝶泉了。

蝴蝶泉,面积约50平方米,深约4米。泉底铺有五彩斑斓的鹅卵石,清洌的泉水从一条条石缝中源源涌出,波光粼粼,清澈见底。泉池四周围有大理石栏杆,上方三块大理石上刻有“蝴蝶泉”三个朱红色的大字。泉池旁有一棵合抱粗的双香树,相传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虬枝盘绕,横卧泉上,显得婀娜多姿,生机盎然,为古泉碧水平添了几分灵气。

导游小姐告诉我们,每逢夏天,这棵古树盛开着黄色小花,宛如千万只翩翩起舞的彩蝶,因而被人们称为“蝴蝶树”。花开时节,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招来成千上万只真蝶,围绕蝴蝶泉、蝴蝶树,成群结队地翻飞,形成了罕见的自然奇观。而最奇的要算万千彩蝶首尾相衔,倒挂于蝴蝶树上,形成一条条彩色的蝶串,垂至水面,绚丽无比。据说,最盛期在农历四月十五日前后,聚集在泉边的蝴蝶竟有上百个品种,各种颜色、形状和大小不一的蝴蝶,最多时有近千群、十万多只,成了名副其实的蝴蝶世界!所以,人们把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定为一年一度的“蝴蝶会”。人因蝶助兴,蝶因人增辉。到了这天,当地白族和附近各族群众,尤其是男女青年,身着艳丽的民族盛装,纷纷结伴而来,观赏彩蝶,跳舞对歌,谈情说爱,仿佛与蝴蝶争艳比美,真是彩蝶丽人相映成趣,蔚为奇观。泉池畔、花丛中、树荫下,优美的歌声此起彼落。“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阿妹梳头为哪桩?”电影《五朵金花》中这段歌词,不正是对这一情景的真实描摹吗?而这时,清净明亮的泉水映着蝶影、花影和人影,形成了一幅绝妙的胜地奇景。置身于此情此景,怎不令人陶醉!

从蝴蝶泉池溢出的泉水,晶莹透亮,潺潺低吟,沿着一条石砌的小渠,日夜不停地向下流淌。导游介绍说,这泉水质地优良,富含多种矿物质,人喝了清凉甘甜,对身体健康很有裨益。我掬一捧水尝尝,果真凉丝丝、甜津津的,那凉意一直沁人心脾。我用泉水洗洗脸,顿感亮丽神爽,格外清新。难怪当地谚语说“喝点蝶泉水,够你万年醉”哩!

其实,蝴蝶泉奇景盛会古已有之。始自何时,难以考证,但是,至明代已闻名遐迩则是无疑的。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大旅行家徐霞客,在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曾到蝴蝶泉考察,在其《滇游日记》中记载了当时的见闻,这就是前面提到的石碑上那段脍炙人口的文字:“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以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当年徐霞客的观察何等细致,其描写又是多么生动,今天读来依然感到精彩迷人。

关于蝴蝶泉的由来,据当地几位白族老乡告诉我们,民间有多种传说,最动人的要数雯姑与霞郎“化蝶”的故事了。很久很久以前,神摩山下这眼泉水原名“无底潭”。潭边住着白族父女俩,女儿叫雯姑,花容月貌,心地善良,像无底潭水一样清纯。一天,雯姑正在泉边梳洗,忽然,一只带箭受伤的小鹿跑到她的身边,呦呦哀鸣,似在求救,雯姑把它抱人怀里。这一切,恰被追随而来的年轻、英俊的猎手霞郎亲眼所见,他深受感动,便急忙上去拔出了鹿身上的箭,敷上草药。雯姑倾慕霞郎的英俊,霞郎喜爱雯姑的善良,于是他俩在泉边对歌,互赠礼物,心心相印。从此,他们就天天在泉边相会。

雯姑同霞郎相会相爱的事,传到住在洱海边的霸主虞王那里,虞王垂涎雯姑的美貌,要纳她为妾。雯姑不愿意,虞王就派人抢亲,打死了雯姑的父亲,抢走了雯姑。小鹿奔上神摩山找到霞郎,咬着他的衣服把他拽下山。霞郎用计救出了雯姑。虞王带着家丁追赶。他俩逃到无底潭边,走投无路,只好手拉手双双跳进了深潭,小鹿也跟着跳人潭中。这当儿,突然雷鸣电闪,暴雨倾盆,雷电和冰雹击死了虞王和他的家丁……雨过天晴,潭中飞出一对美丽的蝴蝶,后面还跟着一只金黄色的小蝴蝶,这就是雯姑和霞郎,那小蝴蝶便是小鹿。从此,人们把这个无底潭改名为“蝴蝶泉”。为纪念这对坚贞不屈的情人,人们在霞郎和雯姑跳潭殉难的农历四月十五日这天,纷纷到泉边凭吊,一对对情侣恋人到泉边聚会,对歌跳舞,倾诉爱慕之情。年复一年,岁岁相传,便形成了“蝴蝶会”的传统。

美丽的蝴蝶是幸福、吉祥的象征。美丽而神奇的蝴蝶泉,在白族人民的心目中更是爱情的泉眼,深受白族人民的喜爱。现在,蝴蝶泉经过修建,已辟成蝴蝶泉公园,面积比过去有拓展,并盖起了蝴蝶楼、八角亭、六角亭、月牙池、咏蝶碑、望海亭等,还栽植了大量花木。1985年12月又建成了规模大、品种全,具有国际水平、国内一流的“大理蝴蝶馆”。我们这次游蝴蝶泉,离高峰期尚有一个半月,所以未能亲睹蝴蝶会的盛况,但中外游客已经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令人高兴的是,在参观蝴蝶标本馆时,意外地发现一张“蝶串”的巨幅彩照――无数蝴蝶首尾相衔、连须钩足,从树上一直垂到泉面,犹如一条条五光十色的锦缎飘带,绮丽多彩,百看不厌。我赶紧打开相机,收录了这一难得的画面。

蝴蝶泉边范文3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云南大理游览了蝴蝶泉.

我们沿着小道拾级而上,路的两边是茂密的饿竹子和高大的树木。大约走了半里路,迎面有一块高约3米的大理石碑,碑呈菱形,正面右侧有郭沫若的手书“蝴蝶泉”三个字,左侧刻有郭老咏蝴蝶泉诗的手迹,碑的背面,书徐霞客游大理蝴蝶泉的一段日记。我和爸爸在碑前拍了几张照。

经过石碑,沿着林荫小道曲折往前走,约四十米,到处是古树,我终于看到了蝴蝶泉,泉水非常的清澈,连人的影子也能看得出来。水池的四周是大理石栏板,泉边一株高大的古树横跨泉,此树因花似蝴蝶,因此,人们称为“蝴蝶泉”,每当夏季来临,蝴蝶成群结队的来到这里翻飞起舞,热闹非常。在这样的季节,我看到了很多金华,他们穿着白族的服饰美丽极了。

蝴蝶泉边范文4

蝴蝶泉在大理市,每年四月份,成群的蝴蝶从四面八方飞来,聚集在一潭一树的蝴蝶泉。

站在蝴蝶泉边,不自禁地说,大理有灵性。否则这些可爱美丽的蝴蝶为何不翩翩飞往丽江?飞往昆明?只能这样解释,大理有灵性。

潭水很清澈,向下俯看,潭底一览无余的呈现在你面前。潭底凹凸不平,潭水应为阳光的照射居然如同大海那样波光粼粼。可是,潭水的颜色不同于大海。大海捞针的颜色是蓝,纯蓝,没有杂色的蓝,蓝得让人不禁有一丝的乏味。而蝴蝶泉潭水的颜色,站在她身旁,用心去看,那是一种带有灵性的无法言语的颜色。时而蓝,时而粉;时而绿,时而紫。一潭水好似在故意表演给人们看,在友人惊奇的目光下,她在翩翩舞蹈,舞衣上的彩片在阳光下莫测的变化着。除了惊奇,人们还能做什么呢?

抬头看看从潭底钻出的古老的树木,树上长满了在无名的鳞片,有人说,这是一棵龙书,所以生出了龙鳞。也有人反驳,这只是棵鱼树,生出的也只是鱼鳞。无论是龙树还是鱼树,也无论是龙鳞还是鱼鳞。还是只能说大理有灵性,在大理的灵性的土地上,生出了一棵灵性的树。来看看吧,你回惊奇得说不出任何话来,包括赞语。待到你踏上归途,你才长吁短叹,蝴蝶泉,美。那棵树,更美。无数只蝴蝶降落在树上,一只,两只,三只,直到将整棵树都停满蝴蝶那时,你就会醒悟,其实,这是一棵蝴蝶树,而蝴蝶则取代了那些龙鳞鱼鳞,为树,穿上了一件蝴蝶鳞。

向四周看时,你会发现,有很多的人,却万籁俱寂。人们不忍打破这安静的气氛,也无法打破这安静的气氛,因为他们都惊呆了,都沉浸在这灵性之中。

蝴蝶泉,有灵性,因为她在大理。而大理,也有灵性,因为大理有蝴蝶泉。

蝴蝶泉边范文5

两只蝴蝶开启了梦境的源头,两只蝴蝶照亮了梦境的尽头,其中一只英俊勇敢的名叫阿鹏,另一只美丽痴情的名叫金花。苍山与洱海为这两只蝴蝶,为无数只名叫阿鹏和金花的蝴蝶,铺展开一片神奇辽阔的蓝色,蝴蝶从历史的深处翩翩飞来!《蝴蝶之梦》以唱响全世界的《小河淌水》和熟悉的《大理三月好风光》歌声开场。在如黛的苍山下,漾波的洱海边,纷飞的彩蝶引导人们走进大理,蝴蝶泉边年轻人追逐艳遇,千千万万的金花与阿鹏相聚,吟唱亘古不变的爱情主题。

大型梦幻歌舞剧《蝴蝶之梦》,是大理的一个不可复制的文化品牌,它有着一系列的辉煌和荣耀:曾参演过2006年文化部春节联欢晚会、2008年奥运文艺演出,获得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最佳舞台美术金奖、编导金奖、表演奖、作品奖等奖项。《蝴蝶之梦》荟萃大理乃至云南的风光和民俗风情。节目内容由“序”“洱海明珠”“三塔香云”、“n山叠翠”“蝴蝶泉边”等五个部分构成,向观众展现了“传承的梦”“蓝色梦乡”“金色梦境”、“绿色梦情”“彩色梦幻”的梦境。整台晚会一气呵成,浑然一体。运用现代声、光、电交织,托出庞大壮丽场面,以活泼欢畅奔放、热烈的风格演绎苍洱之滨乃至云南秘境的美丽故事,用民族歌舞和风情充分展示云南的民俗风情、奇音妙舞及古国神韵,让游客在轻松愉快中解读云南,融于大理。

“序篇”中,青春曼妙的金花,缤纷旋转的花伞、舞台上以夸张的手法展现的形体不断膨胀、高大的美丽少女及从空中飞舞而下的"蝶人"将所有的现场观众从剧场导入梦境。

“洱海明珠”让人梦回蛮荒岁月,大理寓居苍山、洱海之间,天蓝蓝、海蓝蓝,在蓝蓝的梦的怀抱里,这一地区的人类经过进化、繁衍,成为大理的先祖。大理先祖经仙鹤指引从森林、洞穴来到苍洱领域定居、劳作,开始了农业文明。

“三塔香云”表现伴随着一声划破夜色的雄鸡啼鸣、一支支马队和着朦胧的月色、踏着细碎的脚步声出发了。为了追寻人类文明的足迹、为了营建一个属于大理自己的梦想家园,人们一度又一度爬山涉水,叩向丛林、远足天涯,开辟出了世界著名的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在异域他乡,人们领略了各种风情、接触到各类族群、感受各种风俗与文化,如印度舞蹈、宗教音乐、国王仪仗队典礼,柔媚的肚舞、草裙舞等,经历了一浪又一流通异域文化的冲击与洗礼。

“苍山叠翠”讲述了大理经秦、汉、唐、宋、元、明、清历朝与外域的频繁交流,不断萃取了欧亚各地的文化、艺术、宗教、科技等文明成果,在博纳中原文化、秦蜀文化、古越文化、吐蕃文化及古印度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创造了"柔杂多姿"的大理本土文化,历经两千多年的积累、叠加、丰富、发展,如同苍山叠翠,形成了大理独具魅力的多元文化特征。

蝴蝶泉边范文6

“好香啊!这香气的源头来自何处?”杜甫发出啧啧赞叹声,循着空气中的馥郁芳香大步流星地向前踏去。

走了许久,仍不见那芳香的源头,心想:这花香,香飘十里啊!不一会儿,杜甫眼帘前呈现出一幅和和美美的画面:花儿数以千计,各式各样,簇成一团,开放在泉水岸边,蝴蝶在花丛中嬉戏飞舞,黄莺蜻蜓点水般掠过小溪,穿过花丛,在绿荫如盖的大槐树上歌唱。令杜甫陶醉其中,赞叹不已。

杜甫悠然走到小溪旁,凑近一看,清澈的溪水映出杜甫的面庞,可以看见水里的游动的鱼虾。杜甫撩起长袖,捧起一股泉水饮了下去,只觉得如甘露滋润心头一般舒爽。

饮完了泉水,杜甫站起身来,回头望见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停在花上。杜甫伸手一抓,蝴蝶警觉地飞起来。杜甫兴致一来,快步追赶着蝴蝶。一扑,一捉,一抓。嘿,那蝴蝶怎么那样敏捷?杜甫始终捕不到空中仙子——蝴蝶,觉得不打趣儿,便躺在花海上悠然地看着天边几抹淡淡的云彩,耳边萦绕着娇小的黄莺清脆甜美的歌声,竟沉沉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杜甫醒转过来,看见一位俊美的姑娘正姗姗而来。那位姑娘问道:”你怎么在我家门前睡着了?你是谁啊?"杜甫盯着姑娘那水灵灵的眼睛,回答道:“不好意思,这里是你家?真美。请问你的芳名是?”姑娘抿嘴一笑,信手采了几朵花儿递给杜甫,指了指昏黄的天边,说:“我姓黄,在家排名第四,取名黄四娘。天色不早了,你也该回家了。我这儿是很美,可一人孤独,你可以安居在这,给我做伴。”杜甫接过花,说了声“谢谢”,便急匆匆地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