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的作用范例6篇

花生的作用

花生的作用范文1

1、抗衰老:花生(炒)含有维生素E和锌,对于大脑的记忆力的增强,抗老化,脑功能衰退的延缓和滋润皮肤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2、止血:花生(炒)和花生红衣都含有的维生素K,对于多种血性疾病都发挥着不错的止血功效。

3、降低胆固醇:花生(炒)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于降低胆固醇有良好的作用,所以有助于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

4、 预防肠癌:在体内,有害物质积存会产生的不同程度毒性作用。花生(炒)就能有效这些毒性作用,从而减少肠癌发生的机会。

(来源:文章屋网 )

花生的作用范文2

关键词:15%多效唑;花生;抑制作用;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 S482.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066-2

我们于2008年7月23日花生盛花期进行了15%多效唑对花生的抑制及增产作用田间药效试验,了解常规生产条件下该激素对花生的抑制及增产作用,确定使用剂量和使用效果,为大面积生产服务。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作物及防治对象

1.1.1 试验作物 花生(品种:海花1号)。

1.1.2 防治对象 抑制花生的营养生长及促进花生的生殖生长。

1.2 试验设计及安排

1.2.1 试验药剂 15%多效唑(四川省兰月科技开发公司生产);对照药剂 15%多效唑(市售)。

1.2.2 试验处理 (1)15%多效唑:100毫克/千克;(2)15%多效唑:125毫克/千克;(3)15%多效唑:150毫克/千克;(4)15%多效唑(市售):125毫克/千克;(5)清水对照(CK)。

1.2.3 小区设置 试验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20 m2,随机区组排列。

1.2.4 施药时间及方法 在花生盛花期7月23日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喷药,亩用水量50kg。

1.3 试验田概况

试验地点为如皋市农科所,前茬为油菜。花生密度每亩9500穴,每穴播种3仁,每亩28000株。花生整个生肓期进行常规管理。

1.4 气象及土壤资料

1.4.1 气象资料 药后(7月23日-7月31日)最高气温39.2℃,最低气温24.6℃。雨日3个,降水量118mm。

1.4.2 土壤资料 该区域土质为轻壤土,PH值为7.2。肥力中等。

1.5 调查方法及时间

花生收获期前进行田间取样,每小区取5穴,调查花生植株的性状,花生荚果充分晒干后分区称产。

2 结果及分析(数据图表见下页)

2.1 对营养生长的抑制作用

2.1.1 随着用量的增加株高降低 高、中、低用量株高分别比对照低5.9cm、5cm、2.5cm。

2.1.2 随着用量的增加分枝缩短 第一分枝高、中、低用量分别缩短8.5cm、5.7cm、3cm。第二分枝高、中、低用量分别缩短10.6cm、5.5cm、4cm。第二分枝比第一分枝缩短更明显。

2.1.3 分枝个数增加 高、中、低用量单穴分别增加0.8个、0.1个、0.1个。高用量分枝增加较明显。

2.1.4 干藤重变化不明显。

2.2 对生殖生长的促进作用

2.2.1 随着用量的增加结果率增加 高、中、低用量单穴饱果数分别增加3.8个、1.6个、2.5个。高用量是对照的1.5倍。

2.2.2 随着用量的增加干果重增加 高、中、低用量单穴干果重增加9.4g、5.5g、2g。

2.2.3 随着用量的增加荚果重量增加 高、中、低用量小区(20m2)荚果重量分别增加1.66kg、1.3kg、0.37kg。

2.2.4 随着用量的增加产量增加 高、中、低用量分别比对照增产40. 29% 、31.55%、8.98%。增产幅度很大。

3 药剂评价及建议

15%多效唑对花生营养生长有抑制作用,对生殖生长有促进作用。从试验看株高下降、分枝缩短、分枝个数增加、饱果数增加、荚果重量增加。增产幅度很大。况且对花生生长安全无害,大面积生产可推广使用。在花生盛花期用15%多效唑150毫克/千克浓度,每667m2用水50kg即可。

参考文献

[1] 程瑞祥,郭春堂,丛洪春.覆膜对花生及花生地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0,(3):69-71.

花生的作用范文3

通讯作者:迟玉成(1969-),男,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植物保护。

摘要: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蓖麻籽粗提物对花生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蓖麻籽粗提物对花生网斑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抑制率增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抑制效果逐渐减弱,24、48、96 h的EC50分别为2183、36727和43878 mg/L。

关键词:蓖麻籽;粗提物;花生网斑病;抑制作用

中图分类号:S435.65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6-0081-03

花生网斑病是花生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的叶部病害[1]。该病在花生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以花生生长中后期发病最重,主要危害叶片,其次危害叶柄和茎部,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30%以上[2]。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植物病害最主要的防治措施,但化学药剂存在毒性大、残留高、成本高、污染环境等问题。植物源活性杀菌剂具有分解快、残留低、污染少和毒性小等特点,因此利用植物源活性物质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并引起广泛关注[3]。

蓖麻(Ricinus communus L) 属大戟科蓖麻属,为双子叶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蓖麻是具有特殊工业用途的油料植物,是集多种开发功能于一体的生物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杀虫、抗癌和生物抗污染源[4]。 从蓖麻中提取的蓖麻毒素具有较强的杀虫、杀菌作用,是制造生物农药的重要来源[5]。已有研究表明,蓖麻籽粗提物对黄瓜褐斑病、玉米小斑病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7]。 本试验以花生网斑病病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蓖麻籽粗提物对花生网斑病病菌的生物活性,以期为花生网斑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蓖麻籽购自青岛市李沧区农贸市场;网斑病病菌(Phoma arachidicola Marasas,Pauer & Boerema)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病害与微生物实验室分离、保存。

12 试验方法

121 蓖麻籽粗提物的制备 蓖麻籽粗提物采用索氏提取法抽提[8]。将蓖麻籽置于40~50℃烘箱中恒温干燥,粉碎后过0180~0425 mm孔筛。取50 g粉末,包好,放入提取器中(不超过虹吸管),再加入5倍植物粉末量的95%乙醇,抽提24 h后取出抽滤,旋转浓缩至1 g/ml (干物质量计),装入棕色玻璃瓶中,置4℃冰箱中保存备用。

122 对网斑病菌的生物活性测定 无菌条件下,将PDA培养基与粗提液充分混匀,粗提液浓度分别为50、100、200、300、500 mg/L,制备直径90 mm的固体平板培养基,以不添加粗提液的PDA培养基为对照。网斑病菌培养5天后,用灭菌的打孔器制备菌饼(直径为5 mm),将菌饼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中央,每皿一块,菌丝面朝下放置,每处理重复3次。置于恒温培养箱内,28℃黑暗条件下培养,分别在24、48、96 h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生长抑制率:

由表1可以看出,蓖麻籽粗提物在50~500 mg/L之间,花生网斑病菌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抑制率也增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抑制效果逐渐减小,24、48、96 h的EC50分别为2183、36727、43878 mg/L。3 讨论

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的关切,利用非化学方法控制病虫害受到植物保护工作者越来越多的重视,开发对有害生物高效、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对环境友好的生物农药己成为新的研究热点[8]。 蓖麻种子、

叶片中含有多种杀菌生物活性物质。本试验结果表明,蓖麻籽粗提物对花生网斑病菌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抑制作用逐渐减小。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非药剂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强,从而消弱了药剂的作用。另外,抑制细菌生长需要粗提物的浓度较高,可能是由于提取的纯度不够,导致用药量过大。

蓖麻不同组织由于所含活性物质的成分和含量不同[5],其对病菌的作用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本试验只研究了蓖麻籽粗提物的杀菌作用,要有效利用蓖麻的生物活性物质进行植物病害防治,还需要对蓖麻不同部位活性物质的抑菌效果进行研究,并且对抑菌活性物质进行进一步分离纯化,真正的应用于生产还需做大量研究工作。参 考 文 献:

[1] 樊堂群, 迟玉成, 谢宏峰,等 不同抗性花生感染网斑病菌的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变化[J] 花生学报, 2009,38(4):31-34

[2] 徐秀娟,石延茂,徐明显,等 花生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09,4:29-30

[3] 文艳华, 冯志新, 徐汉虹, 等 植物抽提物对几种植物病原线虫的杀线活性筛[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1,20(3):235-238

[4] 黄家祥 蓖麻生产及综合开发利用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5] 温燕梅, 冯亚非, 郑明珠 蓖麻不同部位杀虫活性成分蓖麻碱的提取及含量[J] 农药, 2008, 47 (8):584-585

[6] 吴雪平, 田雪亮, 项志锋 蓖麻籽水提物对黄瓜褐斑病菌的生物活性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 2006,15 (6):215-216

花生的作用范文4

【摘要】

目的对地衣芽孢杆菌(C213)发酵红花黄色素A(SYA)增强抗血栓作用的转化机理进行研究。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SYA发酵前后的物质变化进行检测,用聚酰胺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新物质进行分离并初步鉴定其结构。抗血栓作用是通过大鼠尾部血栓实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活时间(APPT)等药效实验测定。结果发酵后生成的新物质(命名为SYAX)的抗血栓作用较SYA显著增强;其紫外吸收峰为353.6 nm,红外图谱中没有苯环峰出现,质谱显示其分子量为543。结论SYA通过C213的发酵,其抗血栓作用得到明显提高;该过程中,SYA被转化为一种新的高效抗栓成分SYAX。

【关键词】 生物转化 红花黄色素A 地衣芽孢杆菌 抗血栓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substance foundation of fermentation of Flos Carthami with Bacillus licheniformis to improve its anti-thrombosis effect. MethodsBacillus licheniformis C2-13 was isolated from the aqueous compartments of slaughterhouse and used for the fermentation of Flos Carthami. The study of tail thrombosis, prothrombin time (PT) and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plastin time (APTT) were performed to measure the anti-thrombosis effect.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roduct of fermentation and polyamide resin and preparative HPLC were used to isolate the new substance - SYA-X. Then Ultraviolet (UV), Infrared (IR) and Mass Spectrometry (MS) were used to analyze SYA-X. ResultsThe study of anti-thrombosis indicated that the anti-thrombosis effect of Flos Carthami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fermentation. The HPLC analysis indicated the effective compound of Flos Carthami-safflor yellow A (SYA, tR = 32.64 min) disappeared and a new substance SYA-X (tR=23.82 min) formed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SYA-X was isolated from the fermentation broth. The peak value of SYA-X of UV went to 353.6 nm, IR did not have phenyl (1604,1505 cm-1) or phenyl syntonic trans -Alkene (1624,927 cm-1) and molecular ion peak was 543. These indicated the phenolic hydroxyl group of SYA disappeared and an acetyl formed in SYA-X. ConclusionFlos Carthami was fermented by C2-13 and its anti-thrombosis effect was improved.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the effective compound of Flos Carthami-safflor yellow A (SYA) was transformed into a new effective substance for thrombosis.

Key words:Bio-transformation; Safflor yellow A, Bacillus licheniformis; Anti-thrombosis

血栓类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主要的致死性疾病。红花Flos Carthami是一种传统的抗血栓药物,原名红蓝花,入药部分为其干燥花,近年来广泛用于多种淤血阻滞,血行不畅之证,还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以及气滞血淤所致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1]。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其主要抗血栓药效物质为红花黄色素A[2](Safflor yellow A,简称SYA),市场上已有一系列的相关药物销售。但SYA这类天然药物抗血栓效价较低,提高无副作用的天然药物SYA的药效已成为当今抗血栓药物研究的热点。

本课题前期研究是用一株产纤维蛋白溶解酶的菌株〔地衣芽孢杆菌(C2-13)〕与红花共发酵来提高SYA的抗栓作用。药效实验证明,红花经过C2-13的发酵,其抗血栓作用得到明显的提高[3]。同时高效液相色谱显示发酵过程中SYA发生结构变化,并生成一种新的物质SYA-X。本文主要对SYA在发酵过程中的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C2-13是本实验室保藏的菌种,其分离自成都、重庆等地的屠宰场采集的屠宰废水。经过革兰氏染色法和M.R反应、V.P反应[4]及16SRNA等方法进行鉴定,确定为一株地衣芽孢杆菌。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进行酶活测定[5],其酶活为1 187 U/ml。

1.2 药品实验使用的红花产自四川,成都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实验室对其进行了鉴定。发酵使用红花黄色素A粗品购买自云南瑞宝天然色素有限公司,红花黄色素A含量为85%。红花黄色素A的对照品购自中国药检所,其高效液相检测纯度为99%。实验使用的其它化学药品都为分析纯的。

1.3 SYA与C2-13的共发酵发酵培养基(M/V):SYA1%,蔗糖1.5%,玉米粉1%,酵母膏0.5%,以及少量无机盐等。培养基的pH用NaOH调到7.0。摇瓶培养使用500 ml的三角瓶装,装液量为20%,接种量为3.5%,(37±2)℃、180 r/min摇床培养48 h。

1.4 SYA发酵转化物质的分离及鉴定由于转化底物SYA为一种查尔酮苷[6],SYA转化之后的产物可能为一种查尔酮的苷类衍生物,因此采用了聚酰胺树脂对转化产物进行分离。将发酵液在4℃、10 000 r/min高速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进行聚酰胺树脂分离。分离条件:采用聚酰胺柱,淋洗剂为丙酮:水=2∶1;洗脱速度v=1.5 ml/min;收集时间2.5~6 h。通过该条件分离纯化的SYA-X含量达到60%以上。

对分离纯化之后的未知物质通过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收集纯度达到98%以上的样品用于结构测定。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等手段对发酵转化后新生成的物质进行初步的结构鉴定。

1.5 SYA-X与SYA的药效对比实验用前面分离得到的SYA转化生成的物质进行了抗血栓实验,通过对胶叉菜胶引起小鼠尾部血栓的抑制,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酶活时间(APTT)这3个参数测定抑制体内血栓形成药效的影响[7]。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个给药组,分别是:①正常大鼠对照组;②转化后物质组;③SYA对照组;④阳性对照组。各组的给药浓度按照实验要求保持一致。

2 结果

2.1 SYA经过C2-13发酵转化后成分的改变以前的研究表明红花经过C2-13发酵之后主要是其药效成分SYA发生了转化[8],因此本实验用C2-13单独发酵转化SYA以研究其成分具体的改变。

对SYA在经过C2-13酵转化前后的HPLC图谱(图1~2)进行比较可以看出tR=32.66的SYA主要转化成为tR=23.83的一种物质(SYA-X)以及少量的tR=10.01等新物质,与红花发酵的结果相同(图3~4)。

实验结果表明,SYA-X极性比SYA高,分子中的共轭链降低。推断SYA-X可能是SYA分子中一个极性较小的基团发生了结构变化,同时使基团共轭体系降低,产生了一个极性相对较大的基团,从而增加了生成物的极性,又使共轭体系减少,这样便使SYA-X的分子极性增加,吸收峰向紫外移动。

2.2 SYA-X结构分析

2.2.1 紫外结果由图5和图6比较可以看出, SYA的紫外吸收峰是403 nm,与SYA紫外吸收的文献值一致[9]。在发酵转化之后,原SYA在403 nm处的吸收峰消失,而新生成的SYA-X最大紫外吸收峰出现在353.60 nm。可见,经过发酵转化后,SYA转化成为了一种紫外最大吸收为353.60 nm的新物质。根据紫外光谱的改变,推断SYA-X与SYA相比,其结构的改变是共轭体系的降低,即SYA-X可能是SYA分子中失去一个发色团而成。

2.2.2 红外结果SYA-X红外光谱:IRmaxkbsCm-1呈羟基(3 400 Cm-1,钝峰),糖基中C-O(1 124 Cm-1),甲基(2 926.42 Cm-1),羰基(1 640.99 Cm-1),这些红外特征峰在SYA红外谱中相应存在,这一事实表明SYA-X和SYA的基本构架是一致的。与SYA红外光谱[10]相比,SYA-X的红外谱中没有苯环结构(1 604,1505 Cm-1)或苯环共振反式双键(1 624,927 Cm-1)的吸收。从而可以判断SYA的分子中失去的发色团是其查尔酮结构中的酚基。

2.2.3 质谱结果发酵转化前SYA的分子量为594,发酵转化后SYA-X的分子离子峰为543,基峰分子量为525,推断为其糖基上缩合失去了一分子水而形成环状结构从而形成分子离子峰。因此SYA-X可能是SYA失去了一个酚基转化成为一个乙酰基而成。

2.3 SYA-X的抗血栓药效根据文献记载,红花中对血栓类疾病的药效主要源自其药效成分SYA,而实验证明经过C2-13发酵转化之后红花中发生改变的主要物质也是SYA,故红花发酵液药效的提高可能与SYA的转化有关。将SYA经过C2-13发酵转化后生成的SYA-X经过分离纯化之后,进行小鼠尾部血栓及凝血、纤溶指标的检测以确定其药效。结果见表1。表1 发酵转化红花对小鼠血栓的影响(略)

实验证明(见表1),经过发酵转化之后的SYA-X与空白组和SYA对照组相比,均能显著地降低小鼠尾部血栓百分数,并能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酶活时间(APTT)。3组实验都能够显著降低小鼠尾部血栓百分数,缩短小鼠尾部血栓长度,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酶活时间(APTT),说明SYA转化前后具有抗血栓作用;转化后各方面的参数优于发酵前,甚至优于与阳性对照,表明SYA转化生成SYA-X具有更好的抗血栓药效。SYA-X,SYA结构式见图7~8。

3 结论

Takahashi等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A是红花中抗血栓的有效成分。通过高效液相检测发酵培养基发现SYA发酵后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SYA-X)。我们对发酵液中SYA-X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质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其分子式为C23H29O15,结构式如图7所示。同时药效学实验证明SYA-X的抗血栓作用强于SYA或纤溶酶。

将红花黄色A结构(图8)与推断的SYA-X的结构相比较,红花黄色素A上的一个酚羟基发生开环生成乙酰基导致SYA-X的极性增强。微生物对苯环的降解开环有两个代谢途径:β- Ketoadipate pathway 和 α-Ketoacid pathway[11]。根据这两种苯环开环途径可能的代谢产物与质谱结果相比较,SYA按照α-Ketoacid途径代谢可能的终产物的分子量为543,与SYA-X的分子量相吻合;SYA根据β- Ketoadipate途径的代谢产物的分子量应为602,发酵后的发酵液中未检出该物质。同时β- Ketoadipate途径应有的琥珀酰的羧基结构在IR图谱中也未有发现。因此推断SYA-X即为SYA按照间位开环途径转化之后形成的新物质,其分子量为543。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119..

[2]李中原,涂秀华.红花黄色素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5,16(2):153.

[3]何晨,孙启玲.芽孢杆菌发酵炮制中药红花增强溶血栓药效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5):340.

[4]东秀珠,蔡妙英.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

[5]Deogny L, Weidenbach A and Hampton W. Improved fiber plate method for fibrinolytic activity measurements: use of bentonite precipitation and ager solidifiachion[J].Clinica.Chimica. Acta, 1975,160:85.

[6]Hang L.J, Tang Y.X. Study on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Cartharmus timctorious[J].Mod App l pharm, 1995,12 (2):19.

[7]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8]冯志华,孙启玲.微生物发酵炮制对红花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中草药,2004,35(6):630.

[9]刘月庆, 周海涛,毕开顺.红花黄色素A在小鼠体内的分布[J].药学学报,2004,3:217.

花生的作用范文5

关键词:压花艺术;设计;应用;发展前景

1研究的内容

主要研究压花艺术的应用形式,同时还进行了部分压花产品的设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渴望大自然,从而扩大了压花的应用范围。在此基础上,分析压花艺术新的契机,从而发展新的领域。通过理论基础,创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将压花作品完美展示。

1.1试验工具的选择

所需要的实验工具主要有塑料袋、手套、花材、熨斗、镊子、剪刀、废报纸、乳白胶、卡纸、几本厚书、过塑机、化学药品等。

1.2采集地点

植物园、生态园等。

1.3花材的准备

1.3.1压花材料的采集。压花当中花材的采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压花作品应用中最要的材料是叶和花。几乎每种植物都可以进行压制,但是为了保证作品的美观,要求压花材料必须在干燥后仍然保持美感,具有观赏性。压花试验中选用薄的草本植物,革质的叶子通常不被选用。而且选择叶子标准不只是薄厚和质地,还要注意叶片外缘轮廓线条是否优美,是否具有应用价值。压花的花材应该选用新鲜、容易保色、颜色较深、含水量少、单瓣较为薄比较适合。采集的季节不受季节限制,任何时候,只要见到合适的植物均可采摘。采集时间早上植物有露水,压制时水分太多;中午植物不舒展,压制的效果会受影响;晚上植物失水,花叶需要休息,压制效果也不好。在晴天无风的上午8:30~11:30,此时的花朵开放的状态最佳。否则天气条件不适容易导致花材变质。将花材的枝条剪下立即装入塑料袋中,避免不必要的伤害。1.3.2花材的分解与整理。将花材采摘回来之后,应当在第一时间将花材脱水,进行分解处理。花材包括花瓣、花蕊、花萼(花托)、花梗(茎)、叶、果实等[6]。不同的花材种类所用的分解方式不一样。若花材较小则不需要分解,可以直接压制;大花需要分解之后进行压制。1.3.3花材的保色。有些花材的颜色较浅或不易保色,需要在干燥之前进行有效的处理,使得花材具有观赏性。简单的方法保色如下:柠檬酸+水溶解调配成5%比例+洗洁精,浸泡5~15min即可,擦干可用。1.3.4花材的染色。若摘到颜色较浅的花材,则需要进行染色。摘取完整的花朵,将花材受到损害的的花瓣去除,先在水中浸泡,主要的目的是去除杂质;准备工作之后,将花材浸泡在食用色素中,药剂的浓度是依据花材所需颜色深浅而制定,浸泡时间根据不同花材各异,等颜色充分均匀地吸入后,取出擦干水分再作压花。1.3.5植物材料进行压制干燥。根据材料的不同年份,压制的方式各异。压花花材干燥的目的是使材料的水分蒸发,防止霉变或褐变。压花干燥的方法多样,本试验采用的是自然重压法和微波炉干燥法。将植物放在吸水纸中,用木夹固定,这种方法简单快速,大约需要2min。

2压花用品制作

2.1压花作品创作的主要步骤

2.1.1衬纸的背景处理。背景处理可以达到增强立体感、协调色彩的目的。但不是每一幅作品都需要背景处理的。2.1.2作品图案设计。构图时遵循的原则是压花作品的焦点不能太多,通常只有一个[7];压花作品的构图需要有一定的比例(画面留白、花材距离),在一幅作品中花材︰画面留白比例=黄金比例,此时作品的构图比例是最美的;压花作品在构图时注意花材数量应该适中;对于装饰性的小型用品,构图画面需要紧凑色彩鲜艳。可以设计对角式、插画式、下垂式等不同的类型。2.1.3花材的拼合、粘贴。按着设计方案依次进行粘贴,粘贴是遵照先下后上、先里后外的原则。根据个人喜好采取不同的粘贴方法。对于大朵重瓣花材在压制时需要各部分拆开后再组合。2.1.4用品的保护处理。压花作品的干燥花材与空气接触很快会变褐,失去应用价值[8]。要想长期保存,就应该对作品加以保护。试验作品采用塑封覆膜法进行保护,此方法简单、有效。

2.2压花书签的制作

2.2.1材料及用具的准备。准备好需要压制书签的材料。将卡纸剪成12cm×5cm,根据个人喜好将卡纸进行简单装饰,增加美观性。2.2.2设计图案、简单构图。在书签上进行整体规划。此书签图案设计的类型是平面插画图案。用铅笔先将初步的图案简单地画出来,将花材摆在对应的位置,若有不合适的地方,可以及时纠正,用平面花材表现出插画艺术,创作一幅插画作品图案,确定后进行固定。2.2.3粘贴花材。用压花专用胶,进行粘贴。先用镊子将叶子固定在卡纸上,进行粘贴,一般都是花压叶子,而叶子不压花。在压花制作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压花作品的步骤也有差异。按着插花艺术创作的一些技巧设计的插画式构图。直立式插花的制作过程是第1主枝基本呈直立状,花卉均是自然向上[9]。因容器是高身的,为了保持重心,所以主枝的花材需要长些。第1、第2主枝夹角呈30°,而第3主枝与第1主枝呈45°夹角,3个主枝相呼应。焦点花材由2朵花组成,大一点的花在前,小一点的花在后。最后用小花进行装饰,作为填充花材。2.2.4整体塑封。要想长久的保存,就必须将设计好的作品整体进行塑封保存,以免遭到破坏。书签采用的是带有黏胶的塑胶膜放在作品上,然后是用塑封膜加热加压,使塑胶膜紧紧地压在纸片上。

3压花的实际应用

3.1压花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生活中,将压花和生活用品结合起来,可以给生活带来乐趣,还可以呈现出非常优雅的效果。压花作品可以变为商品,尤其在偏远的山区野生植物的种类多,可以利用当地的有效资源,创造出利润。如:花卡、挂历、花框内的压花、瓶子里的压花、钥匙圈等。将自己喜欢的植物,DIY制作成请柬卡、书签、贺卡、圣诞卡、祝福卡、名片等。花卡上的植物更具有真实感和层次感的原因是植物的花和叶子凸出纸面。DIY制作的花卡虽简略,但是更显品位与匠心。压花在日用品中的应用广泛,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压花的载体不仅仅是纸张,还可以用其他物品做载体。如桌布上的压花、透明玻璃上的压花等,使生活更加可爱动人、充满诗情画意。这些压花类生活日用品可进一步划分为压花布艺、压花器具、压花首饰和压花封面等几类[10]。目前压花艺术虽在生活中应用较多,但还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因压花是手工制作,还不能做到工业化生产,所以耗费时间,成本高,但利润相对较低;压花作品在保存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只可进行擦拭、不可洗涤的问题;压花布制存放的时间相对较短。

3.2压花艺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由于我国现在推行素质教育,所以在有些地区的大中院校及一二线大中城市中小学已经陆续地开展了有关压花艺术的课程。压花风格多样,所以各种的压花作品均有。其中,以国画写意式构图的写生压花最具有特色,最能显示中国文化的品位,如陈国菊教授的牛郎织女是典型融入中华绘画文化、具中式风情的压花。压花课程进入学校,受到了大中小学生的一致喜爱。同学们在压花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压花知识,而且能够认识大自然,回归大自然。通过实践体验活动促进学生创造能力及动手能力,可以参加各种压花比赛,在比赛中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当今许多面临毕业的大学生已经发现压花艺术发展潜力巨大,压花艺术为创业提供一条新路子。但是,目前压花教育对于偏远地区的中小学生还未普及,推广力度不够,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助力更多学生综合发展。

3.3压花俱乐部、协会

在日本、台湾压花俱乐部和压花协会比较常见,主要进行各种有关压花比赛。由于形式过于单一,导致顾客过少,收入单薄。俱乐部可以转变为在郊区中进行,不仅可以亲近大自然,而且还可以在花园中约朋友进行喝茶、聊天、压花DIY制作、采摘等农事活动的相关体验。可以了解农艺师的日常生活,享受大自然,沐浴阳光,还可以休息度假,享受生活。

3.4压花艺术室内软装中的应用

根据不同的室内设计的风格采用不同的压花作品,可以采用”一对一”的服务,实现私人订制。并且压花产物很适合室内软装,中国现今已经有几家压花软装的公司,如亿宝莱公司缔造了一站式团体办事,具体包含:家具、灯饰、饰品、挂画、窗帘和花艺等。压花可以给人们带来绝无仅有的视觉冲击力。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许多作品存在严重的褪色问题、压花家居的保养方式不合理、作品类型多样化、压花产品开发的力度较小跟不上市场的需求等。

3.5压花艺术培训中的应用

压花艺术在我国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艰辛历程,据调查了解,目前中国从事压花艺术相关的培训机构和工作室已经达到数十家,压花培训机构和工作室主要开展基础班的课程教育(认识制作压花所需的原材料、花材的干燥处理和相关工具等一系列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使各地的压花爱好者在这里学习技艺,陶冶性情,还对美的认识得以升华。压花培训机构最主要分布在广州、北京、天津等地。现今,压花培训形式比较单一,涉及的范围比较窄。而且,压花工作室分布不均衡(大多数分布在一线的大城市)、压花艺术研究的内容比较分散、压花培训机构的老师的水平不一都是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确保培训课程的质量,保证每个人都学有所成,使我国的压花艺术产业快速稳定的前进。

4我国压花产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的压花产业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就必须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学习国外的压花技术,取长补短。蓬勃发展的压花产业深受广大人士的喜爱,只要细心、耐心,每一个人都可以创作出自己的压花作品。而且,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压花产品类型,与其他产业共同发展。

4.1在自然教育中结合压花艺术

美国文学家爱默生说“培养好人的秘诀就是让他在大自然中生活”[11]。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使儿童融入大自然,实现儿童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从而形成有效逻辑思维的过程就是自然教育。自然界千姿百态的众多植物中,给想象力供给了无穷联想的空间。所以将压花艺术与自然教育相结合,可以让孩子发现植物的美好,留下大自然的彩色时光,可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事物的多样性,从而使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4.2在素质教育中结合压花艺术

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比例逐年加大,而压花艺术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好教材,具有很高的趣味性、艺术性和实践性,应该大力推广压花艺术相关的素质教育。压花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创作能力,还可以设置压花亲子活动教程,在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激发潜能。

4.3在心理教育中结合压花艺术

在当代快节奏的大城市生活中,大多数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都得不到很好的放松。而压花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可以使高度紧张的年轻人得到休息和放松,是缓解压力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式。还可以将压花艺术与医学辅助治疗相结合,治疗效果应该比较好。学者可以通过参与压花的一系列活动,按着自己的心里要求进行采花、压制和创作等过程,从而锻炼自己的能力,促使身心健康的发展。

4.4在生态旅游中结合压花艺术

生态旅游是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开展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12]。中国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休闲度假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13]。但是目前,生态旅游的模式太单一,应当充分利用本地的特色(如:特有的民族特色、区域内特有的植物、特有的民俗文化等)与压花艺术相结合。可以将压花作品制成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使压花行业和旅游观光协同发展,互利共赢。

花生的作用范文6

关键词:野生花卉;花境;应用;北京市

中图分类号:S68.99;S68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2-0359-05

野生花卉作为一种重要的种质资源,在花卉育种中已经得到了重视和广泛的应用[1,2]。北京市西郊的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丰富,但这些野生花卉长期以来被作为直接资源而无节制地采挖,这种低效率、高破坏的资源开发方式亟待改变。花境是一种过渡的半自然式园林应用形式,着重表现植物群落在自然状态下的美感[3,4];花境区别于其他植物景观设计形式的最大不同在于花境是一种更符合自然生长状态的园林表现形式。花境的植物材料一直是花境研究的重点[5],园林上多选用多年生草本、亚灌木以及一部分灌木植物;花境的配置要求有季相变化、颜色变化以及层次变化,是表现自然群落生长状态的一种园林组合形式。由于野生花卉的观赏性状未经人类改造,因而更加贴近自然,是花境设计中最具利用价值的一类材料[6]。野生花卉在自然环境中自然生长,长期以来相互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共生关系,这对于花境的设计配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是花境模拟自然的有效方式[7];野生花卉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如果能将这些野生花卉加以科学引种和规模化繁殖,其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前景将是不可估量的。针对北京市城市绿化中花境植物材料应用不多、地方特色不突出,同时缺乏抗逆性强、耐阴的花境植物种类现状,作者对北京市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调查摸底,以期加速开发北京市周边山区野生花卉资源,并将其应用于城市绿化,使之成为提升北京市城市园林绿化、美化水平的重要资源保障。

1 百花山概况

1.1 自然地理及地质状况

百花山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西部黄塔乡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39°49′-39°53′、东经115°30′-115°38′,是北京西山的组成部分,属太行山北麓、小五台山支脉。百花山山脉呈东北北-南南西走向,阳坡陡险,阴坡平缓,相对高差大,最高处海拔2 050 m。百花山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6~7 ℃,冬季寒冷晴燥,最冷月均温-10 ℃;夏季炎热,最热月均温21 ℃。年降水量超过700 mm,其中70%的降水集中在6~8月[8-11]。山上土壤分3个土类,在海拔1 900 m以上为山地草甸土;1 200~1 900 m为山地棕壤;1 200 m以下为山地褐土。

1.2 植被现状

百花山最高处百草畔海拔2 050 m,为北京市第三高峰。其森林覆盖率达90%,素以森林茂密、珍禽异兽出没、名花异草繁多而闻名,被誉为“华北百草园”。现为北京市市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天然植被和动植物资源,使其逐渐恢复华北山区典型自然风貌[12-14]。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独特、群山环抱、奇峰连绵、溪水潺潺、云遮雾罩,尤其是盛夏气爽风凉、壑间溪水长流,自海拔900~2 000 m处均有清泉长流,高山水景十分秀丽,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也是野生花卉资源的分布中心之一。据调查, 百花山约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27科811种,最典型的有蔷薇科(Rosaceae)、禾本科(Poaceae)、菊科(Asteraceae)、百合科(Liliaceae)和十字花科(Brassicaceae)等植物,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植物多达200余种[15]。由于山体相对高差悬殊、地质环境独特、地形差异显著,形成了植被类型的多样性和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如百花山草甸层分布在海拔1 800~2 050 m的山顶附近,由于风大土薄,乔木不易生长,因此这里是草本花卉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带[16]。

2 调查方法

为充分了解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现状,并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笔者采取野外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相结合的方法[17-21],于2010年春季对百花山主要四大景区(主峰景区、百花草甸景区、百花谷景区、百草畔景区)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具体流程为确定调查路线、沿调查路线实施野生观赏花灌木植物调查、现场记录、采集植物标本、标本整理与鉴定、归类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状况

在本次调查的基础上,参考相关资料[8-12,15-18,22],共在百花山植物资源中筛选出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草本花卉、亚灌木植物共计20科41个属45种,其中38种为宿根花卉,具体见表1。这次调查涵盖了百花山各个海拔高度的植被层,发现百花山野生花卉的自然分布生境主要包含山野沟谷或湿地、林缘或林下、山坡疏林或草地、石质山坡或石缝、高山草甸5种类型,各种生境下生长发育的不同植物反映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生态适应性,这种植物的多样性及其丰富性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3.2 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特点

3.2.1 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调查结果显示,百花山野生花卉大家族中,有观花的,有观果的,有观叶的;植株有直立的、匍匐的,也有攀缘的;在色彩上更是丰富多彩,有红、黄、白、蓝、紫等,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园林应用需求[11,12]。

3.2.2 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百花山野生花卉大多具有耐寒、耐旱、耐涝、耐瘠薄和抗盐碱等特性,适应性非常广泛。

3.2.3 繁殖简单,栽培容易 百花山野生花卉一般具有极强的自播和自繁能力,因此其繁殖和栽培大多没有特殊要求,只要栽培条件与其野生环境相似就能成活。

3.2.4 应用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百花山野生花卉取材方便,成本低,收效却很大。作为引种驯化栽培,许多野生花卉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如作为药材、香料和色素提取的原料植物等;而作为园林植物种质创新的材料,通过杂交、诱变和基因工程等育种手段可以创造出花卉的新品种或新种质。

3.2.5 群体功能强,景观效果好 野生花卉单株种植,观赏效果往往不太明显,但作为群体存在,成丛、成片或与其他花卉进行合理搭配实施花境种植,可收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3.3 百花山野生花卉作花境材料应用的分析

3.3.1 不同高度的野生花卉在花境中的应用 从景观角度来说,花境的设计要考虑到层次,这个层次包括形态上的层次、色彩上的层次以及观赏期上的层次[4,23]。从形态层次上看,一般的设计会涉及到低矮地被、中等高度的主景花卉以及高草本或亚灌木。不同高度的植物材料合理配置构成了花境整体形态上的层次。本次调查的45种野生花卉涵盖了不同的高度层次,有较高的多样性,具体见表2。

株高在100 cm以上的植物在花境中处于较高的层面,可作为整个花境的背景而起到烘托环境、揭示主题的作用,高大植物在花境中多形成纵向线条,因此多选择垂直花序的花卉。为使得整个观赏层次连续有序,在植物选择时也可以多元化选择,以增加花境的野趣。如百花山的胡枝子、华北覆盆子、柳兰、三裂绣线菊以及乌头等植物,它们植株高大、观赏性较好、适应性也较强,作为花境背景植物非常适合。需要注意的是缬草的气味较浓,在应用时应慎重选择。

中等高度的植物(50~100 cm)在花境中往往作为主景,一般具有色彩鲜艳、生长茂密的特点;对于观花效果一般的植物要具有奇特的叶形或其他独到的特征,如北黄花菜、龙牙草、落新妇、金莲花、华北耧斗菜、糖芥、狼尾花、展枝沙参等就有较好的观赏效果,其中一些种已经在园林中广泛应用;而狭苞橐吾、牛扁、和尚菜、北重楼的叶形奇特,观赏价值高,作为主景的背景也具有较好的效果;葱、水金凤等具有奇特的株型或花序,也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这类花卉一般观赏价值高,但是适应性方面还需进一步探讨,尤其是其中一些为高海拔地带生长的花卉,应用于城市绿化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较低矮(50 cm以下)的植物一般可作为地被使用,低矮的地被应用于花境时往往处于较为阴蔽的环境,这就要求植物的耐阴性较强。从百花山的生境来看,处于高山草甸的植物耐阴性不理想,而处于中低海拔的林下植物耐阴性强,如宽叶薹草、鹿蹄草、玉竹、大丁草、狗舌草等,这些植物生活在林下深沟中,往往成片生长;但是这些植物的适应性并不是很强。此外,低矮植物很多是生长在岩石峭壁上,是岩生植物的最佳选择,如附地菜、小丛红景天以及百里香等,在花境应用上配以岩石也会产生独特的观赏效果[3,24]。

3.3.2 按色彩层次分析 花境景观的色彩是最先也是最能吸引观赏者的要素,所以花境的色彩层次是其观赏特性的主题。色彩的层次可以是不同色系构成的较为强烈的色彩组合,也可以是同一色系内色彩变化产生的连续层次[3,4]。在所有调查的野生花卉中,花卉颜色以白、黄以及蓝紫色系为主(表3),这种大的色调区分是园林设计中常常首先考虑的,其次就是在同一种花系中还存在有差异的颜色种类,并且同一色系中也存在不同的高度层次,利用这种多样性设计单一色系或复合色系的花境也是常用的手法。如白色系中棉团铁线莲为藤本植物,既可作为地被的形式应用,也可作为背景,或者是点缀之用。蓝紫色系的花卉给人一种深远和神秘的感觉,如附地菜、展枝沙参、柳兰、落新妇等就具有这类特点,这在花境应用上无论花色还是花型都是不错的配置植物选择。黄色花卉中野罂粟、北黄花菜、糖芥、金莲花等观赏性尤为突出,其中也有一些开花较为繁茂的种类,很适合应用到花境之中。除了花色以外,植物的叶色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不同颜色的叶片深浅不一也构成了一种色差层次,可产生超凡脱俗的观赏效果。

4 讨论

野生花卉资源一直以来都受到园艺界的关注,但在最初往往是不加区分的,盲目引种甚至是掠夺式的直接采挖利用导致了大量野生花卉资源的被破坏与消失。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才逐渐被作为种质资源而应用于园艺植物栽培和育种工作中,一大批新型的花卉品种通过育种家们的辛勤付出而得以问世。当然这类育种工作往往是加强了原始种某一方面的特性,使得其形态上不再具有自然的韵味,这也是个令人遗憾的结果[25]。

大量未经开发的野生花卉本身已经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将其直接应用到园林中不仅能充分发挥固有的特点,而且回归自然,符合现代园林设计的宗旨[22]。这些植物在野生环境下所具有的群落组合状态也为园林设计提供了借鉴,尤其是在花境应用中,以草本花卉为主的高山草甸自然群落值得认真研究,它为花境植物的选择、配置、设计以及保持园林景观生态稳定性提供了重要参考[26]。对这些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系统调查与总结归纳,将有助于人们有选择地引种与繁殖,并应用到花境的设计中[27]。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植物本身都是美的,如何发现并且以最合适的形式应用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中,才是园林工作者的真正使命。

野生花卉的引种涉及到诸多方面,如环境保护、生态适应性、观赏特性、栽培管理特性以及文化特性[25]。观赏性状的筛选固然重要,但也离不开生长特性、抗胁迫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如对于一些高山花卉的引种就要尤为慎重,一些观赏性状优良的资源更应该注意其原始生境,在应用中为其创造合适的立地环境,使得其充分展现自身优良性状,才是野生花卉资源合理开发的目的所在[28]。由于时间和条件所限,作为对野生花卉资源利用的探讨,本研究只以观赏特性以及部分生态适应性作为选择的标准进行了初步筛选,仅仅为花境设计中野生花卉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了一个参考。

丰富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是国内花卉产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是丰富各地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是培育特色花卉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基础,是我国由花卉资源(野生种和栽培种)优势变为商品优势、加快中国名花世界化的物质保障。我们应当合理开发与科学利用百花山的野生花卉资源,注意开发与保护并重,并广泛深入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不断丰富北京市的园林植物种类,使城市园林景观多样化,园林作品向香化、美化、垂直绿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充分体现出北京市的绿化特点和独特风格。在确保野生种质资源获得保护的前提下,提高野生花卉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周 涛,朴永吉,林元雪.中国野生花卉资源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2004,17(4):45-48.

[2] 周家琪,秦魁杰,吴涤新,等.秦岭南坡火地塘等地区野生花卉和地被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初报[J].北京林学院学报,1982(2):78-92.

[3] 吴涤新.花卉应用与设计[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4] 董 丽.园林花卉应用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5] 王美仙,刘 燕.花境及其在国外的研究应用[J].北方园艺,2006(4):135-136.

[6] 刘 杰,杨恒友.野生花卉资源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08(3):134-135.

[7] 苏雪痕. 中国野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和应用前景[J].中国花卉园艺,2007(22):30-31.

[8] 李炜民,孟雪松,郭 佳.北京东灵山、百花山风景名胜区野生花卉资源开发与利用[J].河北林果研究,2005,20(3):286-288.

[9] 董运斋,王永强,徐 雨.北京百花山野生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评价[J].林业科技,2004,29(6):53-54.

[10] 王树栋,刘建斌,赵祥云,等.北京山区野生花卉的资源及其主要应用类型[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18(3):191-194.

[11] 徐 姗,雷维群.北京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园林应用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0(6):292-294.

[12] 晏 海,廖圣晓,周 丽,等.百花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及园林应用潜力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0(2):97-101.

[13] 贺士元,邢其华,尹祖棠.北京植物志(上)[M]. 修订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14] 贺士元,邢其华,尹祖棠.北京植物志(下)[M]. 修订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15] 张德舜,陈有民.北京山区野生花卉调查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9,11(4):80-87.

[16] 郝 倩,王艳君.北京百花山野生观赏植物园林应用[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4):79-80.

[17] 马克平,陈灵芝,于顺利,等.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Ⅰ.植物群落的基本类型[A].钱迎倩,甄仁得.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18-334.

[18] 周 鸿.浅谈百花山野生花卉的开发和利用[J].现代园艺,2009(11):63-64.

[19] 王小平.北京森林植物图谱[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0] 汪劲武.常见野花[M].第二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21] 莫建玲,权 键,杜 娟.抗逆性北京野生花卉筛选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6):95-98.

[22] 王美仙.北京野生花卉的应用现状及引种试验[J]. 江苏农业科学,2011(2):282-284.

[23] 刘燕燕.百花山野生花卉在夏季花境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园林,2009(2):20-23.

[24] 朱红霞. 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及园林应用[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2):12-14.

[25] 卓丽环,周蕴薇.黑龙江省野生花卉种质资源区域分布及引种驯化的探讨[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28(6):89-92.

[26] 张 芹,李保会,王士玲,等.百花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J].河北林果研究, 2004,19(3):26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