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可乐广告范例6篇

百事可乐广告

百事可乐广告范文1

2009年,百事可乐在调研后发现三代人最大的区别是:“70后敢想,80后敢说,90后敢做。”而百事可乐在中国宣扬了10年的“突破渴望”口号已不能再满足90后这样一批敢创造,并且敢把创造表现出来的年轻人。所以百事毅然决定启用新的理念——“百事我创”来宣扬这一代年轻人的精神。作为启用新口号后的第一支贺岁广告,百事可乐会如何演绎“我创”精神?《广告主》杂志为您细说端详。

知名导演+当红小生,是福是祸?

百事请来了冯小刚和黄晓明担任广告片主角。在片中,黄晓明扮演的儿子虽是冰雕世家传人,但技术却不如爸爸;而扮演父亲的冯小刚, 也因为下一代不能承接冰雕技术而感到遗憾。 虽然开玩笑般对晓明怒骂说,“如果再拿不到冠军,我就装作不认识你。” 但仍希望儿子能将压力变成动力,私底下悄悄地给他最大的鼓励,“没事,爸爸支持你!”晓明在这父子亲情中启发灵感,想到即使冰雕技术不高,也可以用创意取胜。在冰雕大赛中,晓明的作品只有一块藏有百事LOGO的巨冰,只见他爬到顶端灌入百事可乐,被饮料充斥的地方与百事LOGO组成一个“春”字,奇思妙想使其胜出成为冠军。而爸爸冯小刚也因为家族冰雕名望得以延续而喜上眉梢,与一家人用百事可乐庆祝新年团圆。

著名导演+当红小生,冯小刚与黄晓明的合作使得百事广告让人眼前一亮。然而这样的父子组合,对于百事来说不知是福是祸。一直以来,百事摒弃不分男女老少“全面覆盖”的策略,而从年轻人入手,力图树立其“年轻、活泼、时尚”的品牌形象,暗示可口可乐的“落伍、过时”。纵观近期冯小刚、黄晓明的作品,似乎不是年轻一代的“菜”,相比之下,拍摄“新年与谁分享第一瓶可口可乐”贺岁广告的四个阳光男孩飞轮海似乎更受90后、年轻一代的喜欢。

然而,祸兮福之所依,对于这样的组合,百事表示,这本身就很百事可乐,就是惊喜,不正是百事“我创”精神的体现?另外,冯小刚的广告处女秀也为这则广告制造了不少话题。今年缺席内地贺岁片档的冯小刚,希望通过这支百事贺岁广告片加以弥补,自然为这支广告吸引了不少人气。

父子温情,过于老套?

窗外冰雪窗内温热,灯光间觥筹交错,游子归来,父子情深,美好的情愫溢满整个家,这些温情招数在饮料品牌的贺岁广告片中被“创意”无数次,却少有新意。百事贺岁广告中的父子深情,其实与一年前刘翔为可口可乐做的贺岁父子广告调性很像。片中在刘翔失落的时候,刘翔爸爸的一句“你跨过了十万零六个栏,这不过是你的又一个栏而已”让刘翔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重新振作了起来。百事这次再走家庭温情路线是否过于老套?

百事可乐广告范文2

追随者的困境

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乐于1886年诞生于美国,刚面世就以它神奇的口感征服了全世界数以亿计的消费者,成为了“世界饮料之王”。而世界上第一瓶百事可乐在1898年才问世,比可口可乐晚了12年。它的味道同配方绝密的可口可乐相近,如何在“世界饮料之王”的手中分得市场、安然存活便成了摆在百事可乐面前最大的难题。

由于可口可乐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大力开拓市场,百事问世的时候可口可乐早已声名远扬。只要提起可乐,人们就只会想到可口可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百事可乐一直在生存线上挣扎,甚至两度处于破产边缘。为了生存,百事可乐在二战期间不惜将价格降至5美分/镑。这个价钱是可口可乐的一半,当时差不多每个美国人都知道“5分镍币可以多买1倍的百事可乐”的口头禅,但百事可乐仍然未能摆脱困境。

此时,享有“饮料日不落帝国”赞誉的可口可乐仍然控制着绝大部分碳酸饮料市场。只有两个选项供百事可乐选择:要么在市场竞争中只争温饱;要么向对手发起攻击以夺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在近半个世纪的实践后,此时的百事可乐公司明白,“只争温饱”的心态不仅不能使公司分到市场份额,还会让公司失去生存的机会。于是,百事可乐转向第二个选择,主动出击,向市场王者发起挑战。

转换视角 撬开市场

为了打破不利的局面,百事可乐将营销的视角投向了战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年轻人。

上世纪60年代,百事可乐公司经过种种努力,试图把自己包装成年轻人饮料的形象。随后,百事可乐推出宣传语――“这就是百事,它属于年轻的心”,把自己定位为新生代的可乐,让品牌成为“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标志。围绕这一主题,百事可乐的合作伙伴BBDO广告公司为百事创作了许多极富想象力的电视广告,如“鲨鱼”“太空船”等等。这些广告专门针对二战后高峰期出生的美国青年。广告所倡导的“新鲜刺激,独树一帜”迎合了年轻一代的叛逆心理,鲜明的和老一代划清界限。由此,百事可乐在年轻人身上赢得了市场,销售量扶摇直上。

为了巩固自己在年轻人心中的位置,百事可乐采用各种宣传方式拉近自己与年轻人的距离。1983年年底,公司以500万美元的天价聘请迈克尔・杰克逊拍摄了两部广告片。这位红极一时的摇滚乐歌星赢得了年轻一代的心,为百事可乐打开了市场局面。广告播出才一个月,百事可乐的销量就直线上升。在明星营销中尝到甜头的百事可乐开始在世界各地寻找受欢迎的音乐明星,并将音乐作为品牌基础和企业文化的载体。自此,百事可乐不再在生存线上挣扎,而是站稳了脚跟,准备开始第二场战斗。

另类营销 缩小差距

俘获年轻消费者的百事可乐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它渴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为此,百事可乐在达拉斯进行了一次另类的营销活动――品尝实验。公司撕掉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包装,并分别标上字母M和Q作为暗记,再将其一同交给品尝者评判。而整个过程都被拍摄下来了。实验结果表明,品尝者更喜欢百事可乐。随后,百事可乐公司对此大肆宣扬,将被测试者认为百事可乐更好的片断作为广告反复播放。

这样的广告宣传不仅另类,而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它在吸引消费者注意的同时,让消费者重新审视他们对“老”可乐保持忠诚的原因,并思考“新”可乐的优点。百事可乐的销售量也因此再次猛增,大大缩小了与可口可乐的差距。

为了占领市场,两家公司在广告宣传上绞尽脑汁,甚至不惜玩起了“人身攻击”。

百事曾推出一个正面打击对手的广告片:一个小男孩来到了自动售卖机前买饮料。他买了两罐可口可乐,但拿到可口可乐后的他并没有急着喝,而是将其放在了地上。小男孩踩着两罐可口可乐伸手触碰更高处的投币处,买到了一罐百事可乐。他拿到百事可乐后就转身离去,留下了地上的两罐可口可乐。如此“嚣张”的广告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在最新的夏季广告中,百事又做了同样的事情――吐槽可口可乐。它甚至做了两版调侃可口可乐的广告,分为男性版和女性版。故事框架大体相同:同时买了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消费者被告知,购买了百事可乐的顾客可以任意选择自己想去听的演唱会,而且每个小时都有抢票的机会。买了百事可乐的消费者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而买了可口可乐的消费者则一脸沮丧。

百事品牌总监兼数字化总监Linda Lagos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道:“我们觉得没有什么能比把这两个品牌放在一起更吸引消费者眼球的了。”

让我们暂且抛开“道德标准”,单就宣传效果来说,百事可乐的广告确实做得有胆量、有创意。

迎头赶上 平分天下

早年的百事可乐以价格优势敲开饮料市场,转身又立即投入到营销的竞争领域,通过接二连三的主动出击,终于赶上了竞争对手。1997年,百事可乐公司全球销售额为292.92亿美元,荣登饮料行业企业世界冠军,销售额只有188.68亿美元的可口可乐只能屈居亚军。

百事可乐广告范文3

第一瓶百事可乐诞生于1898年,可口可乐在十二年前就开始了它的发展历程,可口可乐以它独特的秘方和味道征服了消费者,几乎已经控制了整个碳酸饮料的消费市场,可口可乐似乎已经成为了可乐的代名词。并且在可口可乐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它融入了美国文化之中,它的可口可乐精神成为了一种美国精神。就在可口可乐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时,名不见经传的百事可乐想要在碳酸饮料市场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百事可乐是较新型的饮料,在口感和味道上与可口可乐相比并没有突出的特色,包装较为低劣。但是生产成本较低,所以百事公司想要通过薄利多销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但消费者并未买账,人们仍然青睐于可口可乐。百事在发展的过程中步履维艰,于1922年和1931年两度宣告破产,百事可乐处在破产的边缘。在与可口可乐的竞争中处于绝对下风的地步,破产是早晚的事。百事可乐面临着破产的严峻事实,这迫切需要百事可乐做出改革。百事可乐要站稳脚跟,百事必须对可乐重新定位,而在改革之前,百事可乐的市场定位与可口可乐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所有的消费者,在绝大多数消费者的观念中,百事可乐只是可口可乐的模仿者,并且味道、包装、形象上都逊色于可口可乐,如果百事还是继续这样的定位,那么它根本没有继续发展的空间。所以百事可乐做出改革,重新对自己进行市场定位。市场定位并不是盲目的选择目标市场和目标消费群体。百事可乐想要在消费市场上树立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形象,并将自己的这种形象传达给它的目标消费群体。从而让它在目标市场占据优势。百事可乐对消费市场环境做了分析,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在味道,色泽方面是相似的,如果想要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口感比可口可乐更为良好的可乐是十分困难的,所以百事将目光放在了市场定位上。在所有消费者当中,年轻人对新奇事物更为好奇,更热衷于尝试新产品。并且对于可口可乐的忠诚度并不高,所以百事把目标市场定位在新一代的年轻人身上。

百事通过广告语“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向年轻人传达了自己的理念。百事从年轻人身上寻找市场,把自己定义为新生代的可乐,针对年轻人,重新设计包装和广告,并且改进口感。并且选择合适的品牌代言人,邀请迈克尔杰克逊等一大批明星担任品牌代言人,使品牌人格化形象,通过年轻人的偶像情节增加年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百事品牌的理念是渴望无限,百事通过这个理念倡导年轻人积极进取,追求梦想。这个理念与刚踏入青年,满怀志向的年轻人产生了共鸣。同时,“新一代的选择”和崇尚“快乐自由”也耦合了年轻人与旧时代告别,接受新生事物的叛逆心理。从而使得百事可乐拥有了众多的忠实的年轻消费者。百事可乐在市场定位上找准了年轻人这个突破口,使得年轻人成为了百事可乐的消费主力军。为百事可乐跻身饮料巨头打下基础。也在更深远意义上影响了年轻一代。

二、百事可乐的营销战略

百事可乐在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之后,然后是确定合适的营销战略,迅速占领年轻人为主的目标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1.定价策略。百事可乐从诞生以来,在第一阶段,一直采用的是低价策略希望以薄利多销的策略挤占饮料市场,但面对可口可乐各方面的优势,一直无法取得发展空间。在第二阶段,二战之后,社会、经济等环境发生变化,百事开始重新市场定位,开始采取竞争导向定价策略。不再采取廉价策略,谨慎的根据市场环境来定价,保持与可口可乐平行。在价格上走一流的软饮料路线。不采取恶性竞争的方法。

2.促销策略。

(1)广告宣传。百事可乐把自己定义为新生代的可乐,并通过广告来表达它的理念,选择超级巨星来做自己的品牌代言人,百事可乐斥资500万美元聘请迈克尔杰克逊拍摄广告,吸引了无数眼球,使得百事拥有更加广泛的知名度自此以后,百事一直邀请名人来为自己的可乐做品牌代言。担任过全球百事可乐代言人的还有麦当娜、贝克汉姆、罗纳尔多、齐达内等等。中国地区有王菲、张国荣、刘德华,郭富城等等。可谓是众星云集。通过这样名人广告的方式打响了品牌的知名度。

(2)音乐体育双管齐下的营销模式。百事把最流行的音乐文化贯穿到企业和产品之中,通过音乐与消费者进行交流沟通。从流行乐坛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开始,百事一直将音乐融入在产品当中,郭富城与百事合作的第一部广告片就是音乐“唱这歌”MV情节的一部分。在到后来的主题广告片“渴望无限”。也是一场梦幻音乐之旅,百事推出的所有广告都是一场音乐盛宴,与消费者有了互动式的沟通。在体育方面,百事可乐也是积极寻找机会,赞助各项体育事业。例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百事可乐是指定赞助商。同时在全球范围内的足球等各项体育赛事都积极赞助。通过赞助营销,成功向世人展示品牌,以体育为平台,以赛事为契机,软性的向消费者营销。百事可乐以音乐和体育为载体走自己的营销模式,在消费者在欣赏和观看音乐和体育赛事的时候软性的将品牌理念传达给观众。让受众的排斥性达到最小。这样的营销是很成功的。

百事可乐广告范文4

斯梯尔可谓临危受命,因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美国的可口可乐风靡全球,一直是全球软饮料行业中的龙头老大,曾经有很多人试图仿制出可口可乐那样的饮料,但是结果毫无例外,全让正牌的可口可乐击败了。而百事可乐公司自1898年开始创办,由于经营不善,只能在市场的边缘求得一点点生存空间。

斯梯尔上任后,专心致志,聚集所有力量来与雄霸天下的可口可乐竞争。

他先是把市场定位于战后的年轻一代,选用散发青春活力的俊男美女做广告,通过庞大的广告攻势发出“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的口号,宣扬“饮百事可乐,突出你的青春健康形象”。这个广告含沙射影地讽刺拥有百年历史的可口可乐是老古董,配不上美国年轻人四射的活力。

然后,百事可乐又别出心裁地推出不同分量的包装,既可以把一大瓶百事可乐放在家里,全家一起饮用,也可以让年轻人买小瓶的单独享用,而当时的可口可乐始终只有一种分量的包装。

后来的一天,人们突然在电视广告里看到了这样的画面:百事可乐公司在一些公共场所邀请人们同时饮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品尝之后,请他们评价两者的味道。结果因为很多人喜欢吃甜食的心理,在没有名牌效应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比较喜欢百事可乐的味道,因为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略甜。于是那些参与测试者喜欢百事可乐的神情,都被拍摄下来,出现在电视上。斯梯尔采用的这种市场测试法大获成功,最后推广到世界各地的可乐市场上。

试味道这一招对可口可乐高层的震动很大,他们开始检讨在可乐的味道上是否已经不能符合公众的喜好,因此做出了改变旧配方的决定,把可口可乐的甜味提高。

谁知可口可乐这一反应正中了斯梯尔的圈套。在可口可乐改变配方当天,斯梯尔马上宣布给百事可乐员工一天临时假期以示庆祝。并且还在美国各大城市的闹市区免费派发百事可乐,搞得这一天像是百事可乐的大喜日子。不但如此,斯梯尔还乘胜追击,推出一则新广告,在广告片上,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可口可乐要改变配方?”然后就是一位靓女在喝了一口百事可乐之后,恍然大悟,面露喜色地说:“噢,现在我知道了!”

百事可乐广告范文5

关键词:百事可乐 营销战略 精准定位 策略

1.什么是最好的营销策略

在营销史上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战斗一共打了105年,但是前面的70年可谓是漫漫长夜,长期生活在可口可乐的强大压迫之中。百事可乐也曾三次上门请示可口可乐收购,却遭到对手拒绝。因为百事可乐的攻击点即定位不准确,攻击的效力很差,其中最有名的一次攻击是上世纪30年代。大家知道,美国1930年代是经济萧条时期,大家没有钱,这时百事可乐推出了一个广告,说:“花同样的钱,买双倍的可乐。”它从价格上去打击可口可乐,短期内奏效了。但很快,当可口可乐把价格降下来之后,优势又回到可口可乐的手中。也就是说,对手可以复制的战略就不是好的战略,它没有对准对手的战略性弱点,只有对手无法复制的策略才是好策略。

2.百事可乐的营销策略

2.1准确定位和找准特色

进入1960年代末期,当百事可乐定位于“年轻人的可乐”时,才算找准了可口可乐战略上的弱点。因为可口可乐是传统的、经典的、历史悠久的可乐,它的神秘配方至今仍被锁在亚特兰大总部的保险柜中,全世界也只有七个人知道保险柜的密码。所以当百事可乐找出针锋相对的反向策略,从而把可口可乐重新定位为落伍的,老土的可乐时,百事可乐从此才走上了腾飞之路。从三次请求收购到八十八年中期几乎逼平可口可乐,并最终迫使与可口可乐放弃传统的配方,转而推出新配方可乐,即复制百事可乐的“新一代”战略。可口可乐复制百事可乐新战略的结果是营销史上有名的大灾难,甚至发生了消费者上街示威的事件。消费者的口号是“还我可口可乐”!它不可能复制“年轻人”的战略。事实上教育了可口可乐回到传统可乐上来。

特劳特为七喜汽水发展出的“不含咖啡因的非可乐”战略,也是攻击到了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战略上的弱点,才使七喜汽水一举成为美国的第三大饮料。作为可乐品类的两个代表品牌,可口与百事的配方中是不能不含咖啡因的,没有了咖啡因就不能叫可乐,所以“不含咖啡因”的战略就是对手不能复制的。不过后来两大公司确实忍不住了,居然还真推出了 “不含咖啡因”的可乐。像新可乐一样结果当然行不通,它们都没有成功。

2.2找准时机、不择手段做好宣传

这时有一个对百事可乐的发展非常有利的环境。二战后,美国诞生了一大批年轻人,他们没有经过大危机和战争洗礼,自信乐观,与他们的前辈们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小家伙正在成长,逐步会成为美国的主要力量,他们对一切事务的胃口既大且新,这为百事可乐针对“新一代”的营销活动提供了基础。

但是,这一切都是在1960年百事可乐把它的广告业务交给BBDO(巴腾-巴顿-德斯廷和奥斯本)广告公司以后才明白过来的。当时,可口可乐以5∶1的绝对优势压倒百事可乐。BBDO 公司分析了消费者构成和消费心理的变化,将火力对准了可口可乐“传统”的形象,做出种种努力来把百事可乐描绘成年轻人的饮料。经过4年的酝酿,“百事可乐新一代”的口号正式面市,并一直沿用了20多年。10年后,可口可乐试图对百事可乐俘获下一代的广告做出反应时,它对百事可乐的优势已经减至2∶1了。而此时,BBDO又协助百事可乐制定了进一步的战略,向可口可乐发起全面进攻,被世人称为“百事可乐的挑战”。其中两仗打得十分出色。

第一个漂亮仗是品尝实验和其后的宣传活动。1975年,百事可乐在达拉斯进行了品尝实验,将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都去掉商标,分别以字母M和Q做上暗记,结果表明,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更受欢迎。随后,BBDO 公司对此大肆宣扬,在广告中表现的是,可口可乐的忠实主顾选择标有字母M的百事可乐,而标有字母Q的可口可乐却无人问津。广告宣传完全达到了百事可乐和BBDO 公司所预期的目的:让消费者重新考虑他们对“老”可乐的忠诚,并把它与“新”可乐相比较。可口可乐对此束手无策,除了指责这种比较不道德,并且吹毛求疵地认为人们对字母M有天生的偏爱之外,毫无办法。结果,百事可乐的销售量猛增,与可口可乐的差距缩小为2∶3。

1983年底,BBDO 广告公司又以500万美元的代价,聘请迈克尔?杰克逊拍摄了两部广告片,并组织杰克逊兄弟进行广告旅行。这位红极一时的摇滚乐歌星为百事可乐赢得了年轻一代狂热的心,广告播出才一个月,百事可乐的销量就直线上升。据百事可乐公司自己统计,在广告播出的一年中,大约97%的美国人收看过,每人达12次。

几乎与此同时,百事可乐利用可口可乐和包装商们的利益纷争,以及联邦贸易委员会对饮料行业特许包装体制的反对,争取过来数家包装商,并且让可口可乐公司遭受了一次非常公开的挫折。1984年5月,负责官方饮料供应的快餐联号伯格?金公司因不满可口可乐转向其竞争对手麦当劳公司,于是交给百事可乐一纸合同,让它为全美2300家伯格?金快餐店提供3000万升饮料,仅此一项每年为百事可乐增加3000万美元的收入。伯格?金的“倒戈”,令百事可乐获益匪浅。

百事可乐只有30多岁的经理约翰?斯卡利坚信:“基于口味和销售两个原因,百事可乐终将战胜可口可乐”。这一预言现在终于变成了现实。在百事可乐发起挑战之后不到3年,美国《商业周刊》就开始怀疑可口可乐是否有足够的防卫技巧和销售手段来抵御百事可乐的猛烈进攻。1978年6月12日,《商业周刊》的封面赫然印着“百事可乐荣膺冠军”。A?C?尼尔森关于商店里饮料销售情况的每月调查报告也表明:百事可乐第一次夺走了可口可乐的领先地位。

2.3从真空地带着手

百事可乐不仅在美国国内市场上向可口可乐发起了最有力的挑战,还在世界各国市场上向可口可乐挑战。

与国内市场完全一样,百事可乐因为可口可乐的先人优势已经没有多少空间。百事可乐的战略就是进入可口可乐公司尚未进入或进入失败的“真空地带”,当时公司的董事长唐纳德?肯特经过深入考察调研,发现前苏联、中国以及亚洲、非洲还有大片空白地区可以有所作为。

肯特的至交,美国总统尼克松帮了大忙。1959年,美国展览会在莫斯科召开,肯特利用他与当时的美国副总统尼克松之间的特殊关系,要求尼克松“想办法让苏联领导人喝一杯百事可乐”。尼克松显然同赫鲁晓夫通过气,于是在各国记者的镜头前,赫鲁晓夫手举百事可乐,露出一脸心满意足的表情。这是最特殊的广告,百事可乐从此在前苏联站稳了脚跟,这对百事可乐打入前苏联国家和地区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百事可乐虽然进入了前苏联市场,却未能实现在前苏联建立工厂,垄断可乐在前苏联销售的计划。于是,1975年,百事可乐公司以帮助前苏联销售伏特加酒为条件,取得了在前苏联建立生产工厂并垄断其销售的权力,成为美国闯进前苏联市场的第一家民间企业。这一事件立即在美国引起轰动,各家主要报刊均以头条报道了这条消息。

在以色列,可口可乐抢占了先机,先行设立了分厂。但是,此举引起了阿拉伯各国的联合抵制。百事可乐见有机可乘,立即放弃本来得不到好处的以色列,一举取得中东其他市场,占领了阿拉伯海周围的每一个角落,使百事可乐成了阿拉伯语中的日常词汇。

70年代末,印度政府宣布,只有可口可乐公布其配方,它才能在印度经销,结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可口可乐撤出了印度。百事可乐的配方没有什么秘密,因此它乘机以建立粮食加工厂、增加农产品出口等作为交换条件,打入了这个重要的市场。

百事可乐在拓展国际市场时,一直将尼克松视为它的秘密武器。60年代尼克松竞选惨败后,百事仍然积极对其给予支持,肯特先生以年薪10万美金的报酬,聘请尼克松为百事公司的顾问和律师。尼克松则利用自己的关系周游列国,兜售百事可乐,并且在竞选美国总统成功后,任命肯特为总统经济政策顾问,使其有机会影响经济政策,借以创造百事可乐在世界市场与可口可乐竞争的有利地位。

在与可口可乐角逐国际市场时,百事可乐很善于依靠政界,抓住特殊机会,利用独特的手段从可口可乐手中抢夺市场。

3.结束语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之间的双雄战早已打得不可开交,百事可乐在其中令人称道的是它勇于挑战的勇气和它的市场竞争手段。最终,百事可乐取得了一席之地。

当我们的眼光投向世界,尤其是以世界500强为代表的大型跨国公司的时候,我们深切地感到:中国的企业与它们相比是何等的渺小。但是,竞争是不可回避的,中国企业必须学习百事可乐的精神,勇于面对世界级强手。实际上,并不是一点机会没有。与新兴的小企业相比,规模巨大、历史悠久的企业也存在致命的弱点,百事可乐就抓住可口可乐管理机构调整和人事纠葛带来的良机,向可口可乐发起有力的冲击,并取得了赫赫战果。

当然,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是百事可乐如何向强手挑战。百事可乐在美国挑战可口可乐的主要方式,是其卓然超群的市场定位和对销售渠道的控制。在可口可乐一统天下的年代,针对青少年对碳酸饮料的强大需求及未来的购买潜力,百事可乐将自身定位于“创新、年轻并富有活力”,这对于60年代的美国年轻人极具号召力,并且控制了销售渠道中的包装公司,因此能够异军突起。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鏖战可乐市场的时候,七喜将自己定位为非可乐,也迅速打开了销路。

参考文献:

[1]张善轩.国外著名企业营销案例评析.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年

百事可乐广告范文6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乐已经是离不开的生活用品,拥有百年历史的可口可乐,品牌一直是它最重要的资产,而百事可乐多年来与之的竞争,也让人们不禁佩服百事的董事们的毅力和勇气,百事可乐如何与这个世界品牌巨头来平分天下呢?除了传统的营销模式的比拼以外,个人感觉百事可以的网络营销方略比可口可乐做的要有速度和创意。

在09年的时候百事可乐数字营销总监蒋军说,在之后会增加数字营销方面的投入,他这个数字营销不仅包括传统电视媒体,移动媒体,更重要的是网络媒体,特别是在门户网站上的营销垂直比例肯定会上升,也是从此开启了百事可乐了网络营销的大手笔。

首先百事可乐抓住了世界杯的机会,大大的营销了自己一把。除了在传统的数字媒体上会增加投入,在门户网站、网络视频网站、电子商务网站品牌效应等的投入会非常大,门户加垂直的比例会上升。在2000年4月,百事可乐公司首先宣布与Yahoo进行全面网络推广合作;在音乐站点,如MTV.com的投放力度加大;同时还涉足于体育类网站,例如NBA.com、美国棒球联盟等。同年百事可乐将饮料消费的网络推广推到了一个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