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范例6篇

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

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范文1

关键词:电视节目;曲目教学法案例;应用

在曲目教学法应用(一)中已经阐述过,我们将某些教学内容以曲目形式呈现,即将教学内容改编成相声、小品、短剧、魔术、微电影、娱乐性多媒体课件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欣赏节目的同时学到知识。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但是在编写时难度较大,需要下一定的工夫,并且有时还要多人合作。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思考:可不可以将电影、电视、网络中的与教学有关的内容融入教学中,编写成有一定趣味性、可视性的教学案例,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呢?通过尝试与实践,证明了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一、可用于教学的电视节目介绍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由中央台主办,在中央台播出,节目邀请国内语言专家担任裁判和解说,央视著名播音员担任主考,具有一定的可视性和知识性。

《中国成语大会》是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后,又一大型电视文化节目,是中国成语文化进入大众视野并获得全民共识的一档节目。

《是真的吗》是由中央二台全力打造的大型互动求证节目。节目首创网络与电视动的全新方式,携手电视观众与广大网友,通过各大媒体共同互动求证,对网络流言进行专业验证与权威实验,为国人探求真相。每期节目都有现场真假实验、将科学实验与综艺娱乐、脱口秀相结合,用最幽默的语言讲述最严肃的事件。

《老梁故事汇》是一档为老梁打造的脱口秀栏目。根据老梁知识渊博、风趣幽默的特点,讲述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时事、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涉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的各种知识,学生都将在节目中看到。

《法律讲堂》是中央台十二频道全力打造与重点推出的一档栏目,关注中国的立法进程,寓法理和个性思考于案例中,以名家讲座的方式,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法律问题展现在人们面前,是人们学法、用法的指导手册。

第一视频教程网包括的内容更多,有大、中、小学所学知识,还有技能、艺术、农业等相关知识。

二、教学应用实践举例

我们从这些电视台与网络里的第一视频等节目中选择与教学有关的内容融入教学中去,经过筛选、剪辑、编排形成有特色的教学案例,应用于教学中,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公共基础课程应用

(1)化学课。在学习了部分化学知识以后,我们从中央二台中的节目《是真的吗》中选取了部分带有化学实验的内容,比如,引蛇出洞、奇异的燃烧现象等。

(2)语文课。在教学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里面的节选内容时,我们就将老梁故事汇中介绍关羽、诸葛亮、贾宝玉、林黛玉、林冲、武松等与课文有关的视频内容节选下来,穿插着让学生观看,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习劲头大大提高。

(3)法律基础课。我们还为学生灌输一些法律知识,让学生观看中央十二台的《法律讲堂》,其中由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焦利讲述的清朝集体案,学生看后感触颇深。

2.专业课程应用

在教学市场营销、经济学基础、畜牧兽医等专业课时,我们节选了中央台播出的赵本山等表演的卖车、卖拐,中央二台的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财经评论,第一视频的解剖学、养殖技术等。

三、实践应用成效

这样的曲目教学方法适应了职教生对课堂教学的需要,被学生评价为“学得会的课堂,有价值的课堂,有活力的课堂”。

1.学得会的课堂

要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处理。学生认为“要把过多的教学内容去掉一些,把过难的内容删掉”,这实际上就是“过滤”。学生希望“教学能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因为“与生活联系起来就容易懂”,这实际上是对教学内容的“还原”,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来自于生活与生产的实践,“还原”就回归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曲目教学法正是把源于生活的知识又以节目形式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因而在一看就懂、一听就会中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巨大魅力。

2.有价值的课堂

学生希望“所学的东西现在就是有用的”,或是“在生活中是有用的”。而我们应用到教学中的一些节目正是通过生活的实践被证实是有用的,因而,学生在欣赏之中就感受到了知识的价值性。

3.有活力的课堂

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范文2

父母和老师的启蒙

1977年,李梓萌出生在辽宁省沈阳市一个普通市民家里。她从小就漂亮可爱、聪明活泼,父母都视她为掌上明珠,小心地呵护着她。为了让小梓萌开阔眼界,父亲带她去南国的海边。小梓萌高兴得像一只小鸟,叽叽喳喳欢叫着。父亲教她在海水中游泳,她害怕,父亲鼓励她,只要相信自己,找准感觉,很快就能学会游泳――父亲的话,给幼小的李梓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七岁那年,李梓萌进入沈阳市和平区第一小学读书。在学校里,她有幸分在沈阳市最好的语文老师蒋秀英任教的班里学习。上语文课时,蒋老师除了教阅读、写作,还经常给同学们讲《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里的故事,讲得生动有趣。为了提高学生们的鉴赏力,蒋老师还教学生们朗诵唐诗宋词,这对李梓萌以后从事播音工作帮助很大。小梓萌聪明好学,成绩相当好,尤其是阅读和写作,成了她的强项。到小学六年级时,她已经展露出自己在演讲、主持、写作方面的才华,蒋老师就推荐小梓萌去参加各种比赛,鼓励她全面发展自己。李梓萌没有辜负蒋老师的希望,经常在各种比赛中获奖。

小学毕业后,李梓萌考入了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后来又进入东北育才学校学习。在中学里,李梓萌是同学中的活跃分子。每逢有文艺演出,她不仅当主持人,还表演节目:唱歌、朗诵、舞蹈……这些活动给了她很好的锻炼。学校里有个播音室,起初只是播报通知和广播体操乐曲,后来改成了学生广播台,李梓萌和几位普通话讲得比较好的同学成了广播台的学生播音员,轮流播音。李梓萌热情高,将学校的一些好人好事写成通讯,在学生广播台播出。梓萌播音时语音流利,声情并茂,她主持的节目受到学校广大师生的欢迎,为她后来走上新闻播音岗位打下了基础。

在北京广播学院的日子

1996年7月,李梓萌以辽宁省专业分数第一名的成绩,如愿考入北京广播学院。

李梓萌一进学校就发现,她的同学中,很多人都跟她一样是当地的“高考状元”,彼此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一个学期下来,那残酷的竞争使她感到优越感似乎不存在了,在学习上有点缺乏信心,情绪也有些沮丧。她给父亲写信,倾诉心中的困惑和苦闷,父亲来信鼓励她:只有通过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找回自信。父亲还说,他相信自己的女儿不仅现在是优秀的,将来会更加优秀。父亲的勉励给了李梓萌信心,她开始冷静地省察和分析自己:虽然自己的普通话比较标准,但或多或少还有点东北口音。她下决心将那点口音去掉。为此,她从头开始复习汉语拼音,对一些声母、韵母每天都要反复练习。早晨6点半,有些同学还在被窝里睡大觉,她已经在北京广播学院的小树林里开始练声了。除认真学习专业课外,她勤奋学习播音知识,揣摩播音技巧,还选修了相关的学科,加强各个方面的修养。课余时间,她买来大量的课外书认真阅读,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国际时讯》让我走向前台

在临近毕业前的半年,李梓萌幸运地进入中央电视台播音组实习。她是个有心人,不仅虚心向央视著名新闻播音员学习,还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播音实践结合起来,因而进步较快。到实习后期,她已开始参与央视《文化报道》栏目的播音工作。

李梓萌是幸运的,在她毕业前,一个机会已经出现在她面前。随着通信技术和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地球村”,人们希望了解到更多的国际信息。因此,2000年中央电视台决定开辟一档全新的资讯栏目――《国际时讯》。该栏目要求主持人必须从传统的播音风格中跳出来,不仅要把稿子播报出去,还要融进自己的观点,甚至要像讲故事一样,通过自身形象和肢体语言把某种特殊的感觉表达出来。

喜欢国际新闻的观众很多,如果这个节目主持得好,主持人很快就能打开知名度。消息一传开,中央电视台内部就有人向领导提出想来主持这档节目,省级电视台也有主持人想来应聘这个岗位,一些高校新闻播音系的毕业生也加入《国际时讯》应聘者的激烈竞争中。

经过笔试、复试、面试的“三堂会考”,李梓萌以脱俗的个人形象、清新的主持风格,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进入她向往的中央电视台,成为《国际时讯》节目的首位主持人。当李梓萌坐在演播室里以清新的格调播报国际新闻的时候,立即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观众喜欢李梓萌都是从她那独树一帜的播音风格开始的。播《国际时讯》时,李梓萌总是略微倾斜地坐在播音台前,风度优雅,表情自然,语言轻松,观众们感觉就像身边的一个朋友在娓娓讲述国际上发生的许多新闻和异国风情。李梓萌说:“我一直寻找着一种个人的独有的风格,做播音这行,不能只当一个传声筒,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做进一步的加工,把它真正变成‘我的新闻’,只有这样,从自己口中播出的新闻才能有一种人情味儿,能被更多的观众所接受。”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这种主持风格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

回忆起在《国际时讯》栏目组工作的日日夜夜,李梓萌感慨颇深地说:“从主持《国际时讯》的第一天开始,《国际时讯》的制片人和主编就对我字字叮咛、句句嘱咐,在日常工作中也是时时提醒、刻刻勉励。我感激每一天遇到的每一个人,他们对我的工作、我的人生都有一定的启发,帮助我成长和成熟。”

走进《新闻联播》

主持《国际时讯》节目的成功,让李梓萌有了更大的发挥余地。随后,她又主持了早间新闻节目《朝闻天下》。这是一档由图像新闻、口播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组合成的节目。当观众早晨起床,一打开电视机,就可以从这档节目中看到昨夜今晨国内外的重大新闻,还有许多主流媒体的最新内容、社会新闻和重要评论。但对李梓萌来说,主持这个栏目并不轻松――她每天必须在凌晨4点起床,无论天气状况如何,都要准时赶往电视台,然后化妆、备稿,与导播沟通,做好一切准备后按时播出。每天如此,工作非常艰辛,但她乐在其中,毫无怨言。有了主持《国际时讯》节目的经验,李梓萌很快就胜任了《朝闻天下》的主持工作,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这为她后来走上《新闻联播》岗位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2006年开始,由于新闻滚动播出量的不断增加,许多观众写信或打电话要求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增加一些新面孔,使节目更有活力。加上邢质斌等老播音员接近退休年龄,培养《新闻联播》年轻播音员的工作自然提上中央电视台的议事日程。

经过中央电视台领导和播音组的综合考核,2006年6月5日,李梓萌与康辉搭档,出现在《新闻联播》的节目中,成为中央电视台最年轻的《新闻联播》播音员。走上这一重要岗位后,李梓萌并没有沾沾自喜,相反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心中的压力更大了。因为这档节目是直播的,在直播前的几次演练中,她一直找不到感觉,耳边总是听到否定的声音,心情也难免沮丧起来。她给一向信赖的父亲打电话,父亲让她像小时候在海边学游泳时那样“找感觉”。那一天,离正式播音只有两个小时了,李梓萌去演播室配合工作人员进行调光、调音等准备工作。当她坐在播音台前非常放松地说了两句时,一旁的制片人突然说:“对了,梓萌,就是这个感觉!”李梓萌的心中豁然开朗,自信从容地完成了第一次《新闻联播》的播出工作。

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范文3

冬奥会带来的开学第一课

北京冬奥会已落下帷幕,在这短短17天里,你有哪些收获?在充满中国式浪漫的开闭幕式中看到自信,从奥运健儿的奋力拼搏里学会热爱,从冬奥志愿者的默默付出里学会奉献……春季学期已经开学,更加勇敢地朝梦想努力吧。新学期,加油!

开学第一课是每学期都有吗

开学第一课是一年只有一次。

《开学第一课》于2008年起每年9月1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首播,2010年起改在每年9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播出时间为晚上的20:00到21:30,90分钟。在线播放平台有央视网、优酷、腾讯视频、土豆、爱奇艺。

开学要准备什么东西

首先,一个书包,是必须的。这是我们装书和其他文具的必需品。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大小,和自己喜欢的款式!

其次,要准备一个铅笔盒,里面至少要放4种笔:红,黑,蓝和铅笔。这样子上课做笔记是非常全面的!有需要的宝宝们,还可以准备几只荧光笔,也能让自己做的笔记添上色彩哦!

笔记本。无论是什么科目都是需要笔记本归纳老师的知识的。小学的话就:语数英。中学的话,科目就多了:语数英政史地生物理化。尽量准备齐全,当然如果不需要的话,也可以不准备的哦!

水杯。在去上学的时候,最好准备一个水杯。在家里或宿舍装好水再去上学。渴了就可以直接喝水。这样既方便也是帮到自己!

小卫生巾包。这个对于女生来说,最好备着。毕竟每个月有那么一次,当你在学校时,毕竟那么多人,都不好意思拿出来。那么就可以放进这个小包里,这样就可以避免尴尬!

开学季很快又要来了,希望大家准备好自己所需要的。好好努力奋斗吧!

开学怎么调整心态

一是尽快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尽量按照学校日常时间表安排孩子的作息,调整孩子的“生物钟”。

二是家长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所思所想,及时缓解孩子心理压力。

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范文4

《开学第一课》是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自XX年起,教育部就和中央电视台密切合作,于每年新学年开学之际推出《开学第一课》。这一节目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而设计,靠他们喜欢的方式,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有利于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每年都是针对当年最重要的事情选定节目内容,有利于增进教育的实效性。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总监钱蔚介绍,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以“英雄不朽”为主题,选取抗战历史的亲历者、见证人和研究者讲述历史,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历史的厚度和温度。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分为“爱国、勇敢、团结、自强”4个篇章,邀请表演艺术家秦怡、八路军高级将领左权的女儿左太北、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等,讲述中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艰辛历程,对青少年进行抗战历史、抗战精神教育。节目现场还专门邀请29名抗战老兵列席观看。

笔者所在的学校有4000多学生,各班主任都布置、发动了学生收看。从交流情况来看,学生看得非常好,对这堂特别的课拍手叫好,受益匪浅。笔者也与学生一样听了《开学第一课》。从备课、上课来看,准备充分,规格特别高,做到了备教材、备学生;由四位知名主持人董卿、王小丫、何炅及撒贝宁担任《开学第一课》的“老师”,这也是董卿从美国游学归来后首次拿起话筒主持大型晚会,回归主持人“老本行”;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真实性强,请美国飞虎队战士的孙子杰西出场,请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肖爷爷讲故事,示范红缨枪操练;课堂还有实践活动,如当小八路,投手榴弹、穿过地洞;有学生的科技体验,取名为小小飞虎队的队员表演,直升飞机钻过桥洞,坦克穿越陡峭险路。最为叫好的是学生的集体宣誓,穿越心灵,对学生是最好的教育:“诚实善良,勇敢自信,自立自强,做伟大祖国的接班人。”

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范文5

一、智慧农民工程

智慧农民工程是为加强农民文化服务,培养新型农业人才,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

智慧农民工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讯技术等手段为依托,把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快捷高效地送到广大农村,可以多快好省解决农民培训问题,特别是新一代移动通讯网络和信息智能终端可以有效地把基层农业从业人员、专家与管理人员连接在一起,形成移动互联、智能互动的基层农业技术培训网络。从而实现基层农技培训与服务手段的创新。

二、打造智慧农民工程的基础与条件

1. 农广校丰富的媒体资源和先进的技术传播手段

广播资源不断扩展。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拥有“致富早班车”固定播出时段,每年播出广播节目152小时,在“中国乡村之声”和“乡村大讲堂”每年播出节目365小时,在此基础上,又承办了“中国乡村之声”频率“三农早报”、“科技直通车”和“乡村大课堂”三档栏目,年录制广播节目943集,时长330小时。农村“大喇叭”广播站数量达到12000个。

电视资源稳步增长。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拥有“农广天地”固定栏目,每年播出电视节目550小时;开办全国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专用频道“农业生产经营”栏目,年报送节目907期, 时长365小时。

网络资源全面发展。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了面向全国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卫星通信专用网络,拥有600多个卫星远端站和4个省级直播分中心,可开展远程培训和举办视频会议,每天分4个频道各播出6小时的农业技术推广节目。利用卫星网每月开展2~3期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远程培训,年培训农业系统干部、基层农技人员近60万人次;与《荷斯坦》杂志社合作开办“荷斯坦奶牛卫星大讲堂”,每月举办2~3期直播培训,聘请国内外高水平专家授课,利用目前流行的微信、3G视频回传等功能与奶牛场管理人员、奶业工人开展交流互动,培训形式新颖,培训效果明显。

2. 农广校完备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除具有较为完备的信息技术与多种媒体传播手段,海量的数字化农业知识技能节目资源外,还拥有遍及全国省、市、县四级建制农广校和乡村教学点五级办学体系以及6.5万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未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内容优势、媒体优势和体系优势合理整合,更好服务于农民教育培训,服务于农家书屋,必将大大促进农家书屋的转型升级,实现文化服务功能拓展,延伸农民教育培训覆盖面,有效满足现代农民的多样化教育培训需求。

三、智慧农民工程实施内容

1.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化基础设施是开展智慧农民数字工程服务的条件和基础。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实用技术、社会文化生活音视频资源点播,实现远程培训课堂进村,实现资源的数字化传输和移动式传播,将搭建高效、便捷、即时互动的数字化文化服务平台,配备互联网电视、卫星远端接收站和移动终端系统对全国农家书屋进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依托云服务平台的移动终端系统包括农民教育培训移动多媒体资源库、农用智能手机、立式触摸屏和平板电脑等多种互联互通移动终端产品。

2. 智农惠农数字化资源建设

智农惠农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持续稳步推进智慧农民数字工程的重要内容支撑。为实现进一步拓宽知识传播渠道,实现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即时互动的服务形式,实现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村社会文化资源存储传播的主阵地,将着力开展农家书屋传统媒体资源数字化、中央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资源进书屋、文化生活、基础教育等多种类资源进书屋等工作,将教育培训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实现数字化资源建设。 其中,中央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资源进书屋是指将中央农广校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数字资源通过数字基础设施进入农家书屋,进行传播共享,丰富农家书屋资源内容建设。

3. 文化服务功能建设

在做好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智农惠农资源建设的基础上,为实现文化服务功能的延伸与拓展,为农村的文化生活、农民教育提供学习的多种形式,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供文化功能服务。工程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开展文化服务站点、远程培训课堂、基层教学站点和自助学习平台建设。

4. CCTV—7《农广天地》走进农家书屋

策划制作农业特色节目,丰富资源内容,通过CCTV—7《农广天地》电视栏目走进农家书屋学习场所、走进基层农民培训课堂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农家书屋社会影响力,促进农家书屋有效使用。

5. 职业农民手机报创办

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范文6

【关键词】教室、设备、使用、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0―0055―06

笔者从1998年7月起,在负责全校多媒体教室设计建设的同时也参与全校多媒体教室管理办法的讨论和制定。笔者同时是老校区多媒体教室一线管理人员,每天与教师接触,了解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教学设备及教室管理的需求;每天又与设备接触,熟悉多媒体设备性能、使用技巧及维护方法,更为笔者在后来的多媒体教室设计建设、管理方法的制定提供了很好帮助。

笔者感到自豪的是,在这十三年中,每当多媒体教室硬件条件升级、管理方法变化都会得到了教师的认可和支持,特别是2008年暑期在“方便教师、方便教学、人性管理”的原则下对全校(老校区、分校区)多媒体教室全面升级改造,真正实现和做到了教师拎包进教室上课目标。当9月新学期开学,教师们得知多媒体教室实行开放式管理时显得高兴,有的教师发出了“这才是改革”的感慨之语。

一 在工作中探索、在管理中改进

我校是从1998年2月开展多媒体课堂教学实践的,当时全校只有少数教师需要使用电脑进行课堂教学,因没有专用教室,笔者使用一辆两层手推车摆放着液晶投影机、台式电脑、扩音机和音箱搭配成流动式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在那间教室上课,手推车就推到那间教室,利用教室里原胶片投影仪、幻灯机的屏幕做为液晶投影机屏幕。

此时,还谈不上教室和设备的管理,但从1999年9月学校正式建成多媒体教室后,就出现了多媒体教室和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在以后十二年中,我校多媒体教室管理在满足多媒体课堂教学前提下经过了全封闭、半封闭、半开放、全开放四种管理形式。

1 全封闭管理(1999年9月――2000年7月)

1999年9月在两校区各建了2间多媒体教室,这是我校第一次建设多媒体教室,液晶投影机直接吊装,台式电脑、实物展示台、扩音机就放在讲桌上。用好、管好这些价格昂贵的多媒体设备,对于我们在既没有建设经验、也没有管理经验情况下,只好采用了最原始、也是最安全的管理办法,就是把多媒体教室加装防盗网、防盗门,专人负责的全封闭管理。

2 半封闭管理(2000年9月――2001年7月)

增加多媒体教室数量,若继续采用全封闭管理显然是不可能的,一是严重浪费教室资源,建一间多媒体教室就关一间教室;二是增加管理人员劳动量,在同一时间段要跑多少间多媒体教室去做重复的事。我们通过一年多媒体教室管理实践,从中学到了一些管理经验,于是在2000年9月两校区新建的16间多媒体教室,就采取了多媒体教室开放,液晶投影机放进防盗箱内吊装,台式电脑、实物展示台、扩音机放进铁质讲桌内,锁起来。教师每次使用多媒体教室,由我们去多媒体教室打开讲桌设备柜门、打开设备电源。下课后,我们再去关闭设备电源和锁上设备柜门。

3 半开放管理(2001年9月――2008年7月)

与半封闭管理相比,仍然是多媒体教室开放,但使用新的讲桌,将台式电脑与其它设备分柜、分别锁起来;安装了由笔者设计的多媒体教室双向控制与播出系统,开始利用多媒体中央控制器控制教室设备。半开放管理持续的时间最长,有七年之久,它满足了多媒体教室数量成倍的增加需要,方便了教师、也方便了我们管理。半开放管理分成三个时间段。

(1)前二年,我们根据教师登记的上课教室和时间,去多媒体教室打开讲桌台式电脑柜门。下课后,我们再去锁好台式电脑柜门。

(2)中三年,教师或学生在上课之前到管理控制室,凭证件借用讲桌台式电脑柜门钥匙,课后归还。

(3)后两年,对两校区新增或离管理控制室较远的多媒体教室安装了由笔者设计的点对点控制管理系统。于是每幢教学楼中均有二套多媒体教室控制管理系统,对楼内所有多媒体教室实行控制管理。这时我们根据教师登记的上课教室和时间,在管理控制室通过系统远程授权给教师,教师直接去教室。只是需要使用台式电脑光驱时,教师或学生在上课之前到管理控制室,凭证件借讲桌台式电脑柜门钥匙,课后归还。

4 全开放管理(2008年9月至今)

就是教室开放,讲桌(台式电脑)开放,这也是目前最彻底的开放管理。两校区各幢教学楼均借助于半开放管理时期建的两套控制管理系统,多媒体设备调整升级、对讲桌适当改造,从2008年9月起就在两个校区同时实行开放管理。教师在正常教学时间内(周一至周五,早晨8:00至晚上9:20),不需要登记、不需要借钥匙,直接进教室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二 教室设备安全是开放式管理的基本条件

多媒体教室里每一件多媒体设备都很重要,它的损坏或丢失都直接影响到多媒体课堂教学,所以做好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设备安全是我们管理中首要任务。

1 多媒体教室安全防范措施

(1)设置多媒体教室管理控制室。为了保证多媒体教室正常使用,管理方便、及时解决设备故障,在各幢教学楼多媒体教室集中的地方设置多媒体教室管理控制室(见图1、2)。

(2)集中管理多媒体教室。将分散的多媒体教室变为集中管理,从集中控制多媒体教室设备电源升级到系统的、点对点两套控制管理多媒体教室设备。

2 多媒体教室设备安全程度决定了教室管理方式

(1)液晶投影机直接吊在教室天花板上,教室全封闭管理;液晶投影机放进防盗吊箱,教室半封闭、半开放管理(见图3);液晶投影机采用防盗(锁)吊架,教室全开放管理(见图4)。

(2)台式电脑、实物展示台、扩音机摆在讲桌面上操作,教室全封闭管理;若把这些设备放进讲桌里锁起来,没有多媒体设备中央控制器教室半封闭管理;使用多媒体中央控制器教室半开放、全开放管理。

① 台式电脑,在全封闭教室就放在讲桌格子里,直接操作;在半封闭教室,需要用钥匙打开设备柜门操作,在半开放教室,已将台式电脑电源启动开关、USB线引出到控制仓内操作;在开放式教室,由中央控制器控制台式电脑电源开与关。

② 实物展示台是多媒体教学中早期使用较多的一种设备,由于实物展示台需要接触式操作,一定要放桌面上。全封闭教室就放在桌面,在半封闭、半开放管理的教室就收藏在多媒体讲桌内,我校多媒体讲桌桌面上开一个仓口,内部有一块通过机械传动可以升降的实物展示台台板。使用时打开盖板,升起台板。笔者先后设计了手动、电动、平衡三种传动方法。

③ 扩音机在全封闭教室就放在讲桌格子里直接操作;在半封闭教室,需要用钥匙打开设备柜门操作;在半开放、开放教室,通过多媒体中央控制器控制电源和调节音量大小。

(3)多媒体教室的讲桌除了供教师平时讲课,更主要用途是摆放和固定多媒体设备。笔者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变多媒体讲桌结构和用料,先后设计木质、铁质、钢木组合多款多媒体讲桌。但始终保持着我校多媒体讲桌的风格和特点。

① 木质多媒体讲桌牢固性差,不安全,只适用于全封闭教室使用(见图5)。

② 铁质多媒体讲桌整体牢固、安全,用于半封闭教室。铁质多媒体讲桌桌面有台式电脑显示器和实物展示台观察窗口,抽拉式键盘(见图6)。

③ 铁木多媒体讲桌,将木质与铁材结合起来制作,保留了木质和铁质讲桌各自优点。第一代铁木多媒体讲桌外侧三面、桌面都采用木质,框架、门采用铁质(见图7)。第二代铁木多媒体讲除桌面用木质板,外侧面板、框架、门均为铁质,讲桌取消了实物展示台仓和实物展示台观察窗口,增加设备控制与外接设备仓,电脑柜门做成半截式(见图8)。

(4)建设简易多媒体教室,简易多媒体教室专为教师自带笔记本电脑而设计的简化版多媒体教室,不安装台式电脑、利用原教室讲桌。

3 安装多媒体教室集中管理控制系统

多媒体中央控制器不但取代了多媒体设备遥控器,还能集中控制多媒体设备,它既能保证每间教室独立使用,也可以联成系统。我校的多媒体中央控制器由终端主机、控制面板、遥控器三部分组成。终端主机控制各设备电源,切换电脑、声卡、视频(音频)或闭路电视信号;控制面板上按键完成对设备电源控制、信号切换及音频放大器音量调节;遥控器既能完成控制面板上所有功能,又能完成终端主机其他功能。笔者先后设计或提出三种教室集中管理控制方案。

(1)多媒体教室双向控制与播出系统(2001年底安装使用至今)。系统以主控电脑为核心,应用电脑控制、数据调制、图像处理、有线电视射频等多项技术,仅用了一根同轴电缆就可以实现传输设备控制、闭路电视、多媒体设备控制状态反馈、多教室摄像机图像回传等多种信号。系统具备了管理控制室、教室既能主动控制、又能被动控制的双向控制功能。

(2)多媒体设备点对点控制(2005年7月安装使用至今)。此方法是一种最简单、低成本的远程控制方法,也是最可靠的一种远程控制方法。点对点控制就是在管理控制室通过导线与多媒体教室单版多媒体中央控制器点对点连接,做短路与断开动作,从而实现对教室多媒体设备“远程开机、授权、禁用”三种状态的控制(见图9)。

(3)多媒体中央控制器网络控制与点对点控制结合(2008年7月安装使用至今)。此方法是在多媒体网络中央控制器上实现,首先进在管理控制室与多媒体教室之间敷设了一套专用局域网,用于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设备的网络集中管理和控制;同时为了保证多媒体教室网络多媒体中央控制器运行稳定可靠,又增加点对点连接。

4 安装多媒体教室电脑集中管理控制系统

台式电脑是多媒体设备中最容易出现故障,如电脑不能正常启动、不能进入系统、不能操作、死机或病毒。于是保护好多媒体教室台式电脑是我们管理中另一个主要任务。

(1)2002年7月前,我们给多媒体教室台式电脑操作系统做了克隆备份,一旦出现系统损坏或一学期结束,就用备份系统进行复盖;2002年9月后,我们又在台式电脑操作系统做了克隆备份的同时还增加了硬盘保护卡,基本保证了电脑安全运行。这时多媒体教室台式电脑还处在分散的状态下。

(2)2007年7月,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室与管理控制室之间专用局域网,安装一套多媒体教室电脑集中管理控制系统,将分散在各个多媒体教室台式电脑通过网络与该系统连接。该系统不但实现了多媒体教室台式电脑集中管理和控制,更主要的是由于多媒体教室电脑运行的是该系统中一个虚拟的镜像操作系统,从而解决了电脑不能进入系统、不能操作及死机或病毒问题,保证了台式电脑可靠运行。

三 教师认可是教室和设备管理方法实行的前提

每一种多媒体教室管理方法的推出就意味着我们能够总结过去管理的效果、经验,吸取教师建议和其他院校管理经验。新的多媒体教室管理方法的制定既要教师的参与、听取教师建议,又要得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最终需要取得教师认可。教师对于教室里安装摄像机看法的变化就是一个很好例子,2000年9月,我们为了方便和有效的管理新建的多媒体教室,希望在管理控制室能够直接看到多媒体教室实时图象,在每间多媒体教室安装了摄像机,立即引起教师注意,一些教师有顾虑、甚至反对,向校长反映。而我们就请这些教师来到多媒体教室管理控制室,实地了解教室摄像机所取的画面,说明它的作用,结果得到了教师的理解,于是在多媒体教室里安装摄像机方案就这样一直延续下来了。

1 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

(1)使用多媒体讲桌,集中摆放、操作设备,电脑柜、控制仓盒都不装锁;桌面220V电源接线盒供教师使用。

(2)安装多媒体教室实时观察拾音系统。观察摄像机是拍摄多媒体教室投影机背面近景,讲桌、屏幕和部分教室前门画面(见图10、11);拾取教室现场声音;内部通话系统,远程辅导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或排除故障。

(3)采用多种方式指导教师使用好多媒体教室和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教室使用说明”文字说明,2006年7月前贴在讲桌控制与接线仓盖上、2006年9月后就直接印在中央控制器控制面板上;2008年起校园网有多媒体教室使用辅导。

2 简化使用手续

(1)简化使用登记。1999年9月前,教师每次使用多媒体设备后由我们登记,1999年9月后,改由教师每次使用多媒体设备时登记,2001年9月教师登记改为一学期只登记一次,到了2008年9月教师就不需要再登记了。

(2)简化讲桌钥匙借用。从2001年9月多媒体教室实行是半开放管理,教室开放,讲桌设备是锁起来。在前二年中我们根据教师登记的教室、时间去打开讲桌设备柜门或电源。后三年改成教师或学生在上课之前到管理控制室,凭证件借用讲桌设备柜门钥匙,课后归还钥匙;2006年9月以后二年时间,当需要使用讲桌内台式电脑时,教师或学生在上课之前到管理控制室,凭证件借讲桌设备柜门钥匙,课后归还钥匙。到了2008年9月教室开放、讲桌设备开放,教师上课也不需要借用钥匙了。

3 简化设备操作

设备通过固定在讲桌桌面上的多媒体控制面板操作。

(1)把多媒体控制面板与外接接线盒放在一起,做成一个仓盒,直接固定在讲桌桌面上,方便教师操作和连接设备(见图12、13、14)。

(2)改变多媒体设备操作方式。控制面板上控制功能区、按键分布清晰,有文字标志;按键操作时准确、可靠,有指示灯提示。笔者根据控制面板实际使用效果、配合管理需求,先后三次设计控制面板。

① 减少按键数量,第一版(2001年)控制面板上按键有6组、16键,它包揽多媒体教学中常用的控制。第二版(2005年)控制面板就简化了控制对象,减少许多按键,可以一键控制,也可分别控制,分为3组、6键和4组、8键二种控制面板,其中3组、6键控制面板是没有信号切换,安装在不配台式电脑的教室。第三版(2008年)控制面板与第二版控制面板区别就是多了1个信号源键,即由4组、8键变成4组、9键。从第二版控制面板起,控制面板上印有使用说明(见图15)。

② 改变音量调节方法,调节教室音箱声音大小,第一版控制面板采用点击“音量”大小按键实现控制;第二版、第三版控制面板采用转动“音量”旋钮实现控制。

(3)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得到管理控制室授权后才可操作。

(4)引出台式电脑USB输入线,供教师接入优盘、移动硬盘;预留外接笔记本电脑VGA信号、声卡,满足教师自带笔记本电脑需要;备有外接视音频输入插座,可外接录音机、影碟机、MP3等音视频设备;大中教室配有有线话筒。

四 管理水平的再提高

1 全开放式管理的利与弊

多媒体教室开放管理有利也有弊。其利,方便了教师,省去了教师使用登记手续、不需要借用钥匙,教师根据课程安排直接进多媒体教室上课。其弊,由于取消了多媒体教室使用登记,没有机会与教师接触、少了沟通,不能掌握上课具体情况,缺少了对多媒体课堂教学监控;同时少数教师没有经过培训,不会操作多媒体设备,不知自已的笔记本电脑怎么连接,人为故障率较多。

2 人性化与科学化管理

目前我校多媒体教室有二个显著特点:第一是实用,可以满足教师应用不同媒体、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需要。第二是管理,人性化、科学的管理。开放式管理并不是我们放手不管多媒体教室和多媒体设备,而是反映了我们在管理中技术含量的增加、人性化与科学管理的水平。

(1)多媒体设备都是由教师亲自操作。要求多媒体设备性能稳定、操作方便。

(2)加强多媒体课堂教学管理,推广教师教学效果好的经验,避免教学设备资源的浪费。

(3)多媒体教室功能应随着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媒体变化而变化,以提高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效果。

(4)教学的需求与设备的更新同步。多媒体设备购置不求一步到位,多媒体设备是用坏的,不是放坏的。

(5)教师参加多媒体教室使用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6)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中需要得到教师和学生的配合。

3 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1)很好的工作作风。坚持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