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课件范例6篇

田忌赛马课件

田忌赛马课件范文1

规则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它是办理事情、解决矛盾、调节利益关系的行事准则。规则有各种表现形式,从国之重器的法律法规,到一个行业、一个单位、一次比赛为了确保正常秩序而制订的条例制度等等,无不是规则的具体体现。

崇尚规则是现代民主社会、法治国家公民的基本素质。规则意识要从小培养。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些课文就是这方面的主题,如《那天》《鱼的启示》。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有篇课文《那天》,讲述了一个的故事。小时候“我”家不富裕,父亲是汽车修理厂技工,他梦想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机会来了,父亲买中了一辆奔驰汽车,但中奖的是他为同事库伯代买的,他在上面做了记号,自己的那张却没有中。经过思想斗争,父亲把的消息如实告诉库伯。第二天,库伯把车开走了。文章最后写“我”成年以后回忆起父亲打电话给库伯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在故事中,哪张是自己的,哪张是库伯的,也只是一个谁先谁后的问题,这点与田忌赛马颇为类似。只要父亲调换一下顺序,也可以“转败为胜”,得到梦寐以求的轿车,但是父亲没有这样做。父亲内不欺心,外不欺人,诚实的品格让人敬佩。不是在面对面,有人监督时才尊重规则、尊重事实,而是对手根本没有在场,没有任何监督时依然要严格要求自己尊重事实、尊重规则。

同类型的故事还有《钓鱼的启示》。它讲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去钓鱼,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但此时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还差两个小时,于是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这件事使我从中获得启示,那就是:道德虽然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在利益和诱惑面前,父亲不是教我怎样突破规则获得利益,而是让我学会拒绝诱惑,放弃利益,守护规则的尊严。

田忌赛马课件范文2

《田忌赛马》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齐国的大军事家孙膑观看了这次赛马,根据观察分析,帮助田忌用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方法,取得了第二次比赛的胜利。课文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这是对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进行培养,对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启蒙的很好的教材。教学本课,我根据"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合理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选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观察、思维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质疑问难是锻炼思维,发展思维,培养自学能力,进而达到自能读书的一种有效手段。古人云:"学贵置疑。","疑是思之路,学之端。"质疑问难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所以,教学时我总是创造机会让学生质疑问难。例如:导学第二段后,让学生质疑。学生经过思考便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的问题比较泛,显得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重点和内容。我就引导他们围绕课文重点进行提问,学会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有的学生问道:"孙膑为什么能够做到胸有成竹?"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有探讨价值,我便认真地组织学生讨论。又如学习全文以后,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不断地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使他们在发言、讨论中开发智力,培养积极思维,逐步学会自己研讨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创造表达、交流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讨论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活跃思维,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教学时,我多处使用。例如解决课后第2题:读读下面的句子,再说说这三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1)齐威王每个等到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2)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3)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这三个句子体现了孙膑的分析问题的思路。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三句话的联系,教师可启发学生换个角度思考:如果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得很多,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后,情况会怎样?再让学生讨论三句话之间的联系,学生及时交换看法,相互启发,便很快地说出:孙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同时发现"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正是有了这样的发现,孙膑才作出了调换马的出场顺序便可以转败为胜的准确判断。学生在讨论中解决了问题,又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

三、创设动手操作机会,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动手操作不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而且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的手、眼、脑等到协同作用,同步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田忌赛马》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两次赛马的出场顺序,了解现场赛马情况。我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时,用卡片制作表示田忌和齐威王的三匹不同等级的"马"。在导学第一段和第三段时,再让学生在自己的桌子上排列"马"的对阵情况,然后又叫几个学生到黑板前面边演示边讲解。这样学生在动手的同时轻松有趣地明白了两次比赛马的出场顺序,体会到孙膑的足智多谋。

四、指导比较分析,启发求异思维。科学史上的许多发明创造,常常是从求异开始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力。导学《田忌赛马》第四段时,为了帮助学生懂得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教师先指导学生对两次赛马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第一次 田忌 齐威王 第二次 田忌 齐威王

(斗力)(败)上-上(胜) (斗智)(败)下-上(胜)

(败)中-中(胜) (胜)上-中(败)

(败)下-下(胜) (胜)中-下(败)

学生经过比较分析,便很快地说出田忌转败为胜是因为在孙膑的指导下,改变了马的出场顺序,终于以胜两场输一场的战绩获胜。教师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拓宽训练,启发他们思考:除了这种出顺序田忌能取胜外,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取得胜利?让学生试着排其它顺序。学生很快地排出另两种对阵方法:

田忌 齐威王 田忌 齐威王

(败)上--上(胜) (败)中--上(胜)

(败)下--中(胜) (胜)上--中(败)

(胜)中--下(败) (败)下--下(胜)

结果:1 :2 结果: 1 :2

田忌赛马课件范文3

《数学广角——田忌赛马》是“最优方案”设计的体现。本节课,我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根据四年级学生喜欢活动、喜欢游戏的特点,教学一开始我就设计了一个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克服学生浮躁的心理,使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教学过程中,我借助课件中的一段视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顺势抛出疑问,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知识不仅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而且在比赛中还有很大的学问;借助狼和羊的比赛又一次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后来的取牌游戏,寻找规律,把学生的积极性又一次调动起来。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如果学生能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会让他们觉得学数学是非常有用的,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向往数学、热爱数学、树立学习的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该“最优方案”设计是建立在三年级学生对可能性大小的学习基础之上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强用“最佳方案”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探索“最佳对策”的过程,理解在比赛或对抗中策略是取胜的关键;教学难点是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河北省西部农村四年级学生。“田忌赛马”的故事学生已有所了解,但还未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学生对数学有一定的畏惧,对于他们而言,学习优选法、对策论等知识具有较大的难度。如何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最优方案”设计,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列举田忌所有可采用策略”的过程,体会对策论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游戏导入

师:看,老师带来了什么?

生:扑克牌。(异口同声,注意力集中。)

师: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做个游戏,比牌点的大小。(课件出示游戏规则: 有10、8、5和9、7、3这两组固定的扑克牌。每次出不能重复,三局两胜。)

师:谁来跟老师比一比?老师让你先选牌。(生选10、8、5)猜猜看,我们俩谁赢?谁输?为什么?

生:老师会输。因为老师拿的每张牌都比他小一些。

师:到底谁猜得对呢?我们来比一比!(师生对弈,生先出牌,师赢。)

师:谁再来和老师比比?还是让你先选牌,先出牌。(学生高举起手,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活跃。)

(连续两个回合,师都赢了。学生有点不解。)

师:为什么我能一直获胜呢?老师呀,有——秘诀。想不想知道呀?

设计意图: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一开始,学生的状态就为本节课定下了基调。我利用比大小的纸牌游戏导入,抛出疑虑,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2)探究交流 寻找策略

师: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听故事吧。今天老师先送大家一段视频,你们一定要认真看、仔细听。(播放田忌赛马的故事。)

师:看到这儿,老师有疑惑了。明明田忌每个等级的马都比齐王的差,孙膑却说一匹马也不用换,再比一次就能胜,那他又是用什么方法帮助田忌取得比赛的胜利呢?谁能想出办法来?(生自由说。)

师:对呀,马不能更换,可是出马的顺序可以换呀!应该怎么安排顺序应战呢?(小组讨论交流,寻找应对策略,完成表格。 )

设计意图: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师:大家想不想知道故事的结局呢?我们一块儿来看视频。(播放田忌赛马故事。)

师:你们太棒了,居然跟大战略家孙膑想到一块儿去了。(课件出示图片,介绍孙膑。)

师:听了这个故事,大家有什么启发呢?

生1:只要肯动脑筋,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生2:齐王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好一些,原本田忌处在劣势,而最终却能反败为胜。

师:由此可见,在生活或学习中,我们要学会应用策略,从数学角度,用数学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大家想到刚开始的比点游戏老师一直获胜的秘诀了吗?

师:看来学好数学多么重要啊!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利用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思想和方法。

(3)展示反馈 小试牛刀

师:我们常说的一些话中也包含了田忌的这种策略,如在劣势中找到优势、学会取舍方能取胜等。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了这种策略?( 生举例,教师也搜集了一些运用“田忌赛马”策略的信息。)

师:能不能用你刚才分析问题的方法,找出下面比赛应对的策略?以小组为单位,帮羊族取胜。(发题卡,小组合作找出取胜的策略。)

(课件出示:争做小军师 羊族和狼族要进行一场“一分钟拍球比赛。”)

比赛规则:双方每局派一名队员比赛,五局三胜。 请看双方参加比赛队员的资料:

羊族:喜羊羊200下 沸羊羊150下 暖羊羊100下 美羊羊70下 懒羊羊50下

狼族:灰太狼220下 黑太狼160下 夜太狼110下 红太狼80下 焦太狼60下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学生们喜欢的动画片为素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以致用,练习的设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4) 游戏渗透 知识拓展

师:同学们想不想再和老师玩个游戏?取牌游戏(出示课件),共10张牌,两人轮流拿,每次只能取1张或2张。谁取走最后一张牌谁就获胜。(师生对弈,师先拿。)

(几个回合,师一直取胜。学生再次升起疑虑,顺势让学生探究取胜的策略。)

设计意图:以问题驱动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找寻规律,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眼观、手动、脑思的最高境界,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5) 课堂小结 感知收获

师:今天通过学习“田忌赛马”的故事和“数学游戏”,你们有什么体会吗?

生1:体会到策略和方法在解决问题时的重要性。

生2: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数学知识。我一定好好学习数学。

(生积极回答,畅谈收获。)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要送给大家几句话: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先谋后战讲究方法;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设计意图:合理的梳理可以让学生明晰所学内容,提升思维,达到巩固的作用。

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的落实为依据进行设计和实施,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思路,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课堂观察:授课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适当提问并进行补救教学。学生练习时巡视指导,对解题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

课后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进行对策的练习。

课后交流: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课后交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抓住了儿童的心理,从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故事入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教学设计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通过“出牌游戏”、“田忌赛马故事”与“羊族和狼族比赛”和“取牌游戏”等环节,让学生经历“感知策略—理解策略—运用策略”的过程,体会“策略”的重要性,并在活动过程中探究“取胜”的唯一最佳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策略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第二,尊重学生主体,体现“做数学”的思想。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和全体学生参与到游戏的全过程,学生在玩中思、玩中想、玩中学,在参与中探究策略,体验快乐。教学活动中有师生互动、生生探讨,形成了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第三,体现“用数学”的理念,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练习的设计形式一人一题卡,提高了学生完成练习的积极性。内容的设计关注了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形成新的技能和技巧。练习的层次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提升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再一次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同时,这节课的教学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其一,小组合作完成表格解决“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齐王的方法”时,学生活动不顺畅,不能按一定的顺序去做,结果导致汇报时思路也不清晰。

其二,取牌游戏中,师生对抗,大部分学生沉浸在敢比试的兴奋当中,很难冷静地思考,得出必胜策略。或许应该给予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之间进行游戏较量,让他们慢慢领悟。

田忌赛马课件范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游戏中初步体会对策论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 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对策,体会优化的思想

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语: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那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好)游戏的名字叫抢12!(屏幕出示)

师:注意听清游戏规则:从1开始,两人轮流报数,谁先抢报到12谁就赢,每人每次只能报1个或2个。

师:谁先来试一试。(让学生到前边来)

师生报数……(让学生先报数)

师:谁赢了?

生:老师赢了。

师:谁还想来?请你(女生)

师:来,女士优先,开始吧

师生报数……

师:谁抢到了12。

生:老师

师:老师又赢了,谁还敢挑战?请你来吧,开始……

师:老师赢了几次?

生:三次

师:老师三战三胜,你有什么发现?

生1:老师,你总是让我们先报的。

师:他认为与报数的先后有关。还有什么想法?

生2:老师报数里面有规律。

师:有的同学怀疑与报数的先后有关,有的同学认为这里面是有规律的。实际上,这个游戏里面蕴含着一种对策,想知道吗?(想)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来寻找答案。(师板书:对策问题)上课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的游戏好玩吗?还想玩吗?

生:想

师:这个游戏叫:比大小

师课件出示扑克牌和游戏规则,问:那位同学愿意来读一下游戏规则?

生读:

1.每组三张扑克牌,双方各选一组牌。

2.每人每次只出一张牌来比大小,每比一次算一局。

3. 第一次谁先出牌,后面两次还是谁先出牌。

4. 比赛采用“3局2胜”制。

师:同学声音真洪亮,谢谢你,请坐!同学们明白游戏规则了吗?

生:明白了。(如果学生有疑问,老师可以适当解释)

二、探究策略

1.力争后出

师:谁愿意和老师比一比?

生举手,师让学生上台

师:能不能让老师先选?。

生:行

师:好,那老师就拿8、6、3这组牌。

师:同学们觉得谁会赢?

生:学生会赢。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的牌大。

师:好,老师的牌面小,老师先出。

师:我出3

生:我出5

师:谁赢?

生1:学生赢。

师:我出6

生:我出7

师:谁赢?

生1:学生赢。

师:我出8

生:我出9

师:谁赢?

生1:学生赢。

师:最终的比分是几比几?

生:3:0

师:谁获得了比赛的胜利?

生:学生

师:老师不服气,我们再比一场,好不好?

师:还是我先出牌

(老师还是选择较小的牌,结果还是输了)连输三场

师沮丧:我虽然拿着小牌,可是我先出的呀!怎么总是输呀?谁来帮老师分析分析!

生交流,汇报。(老师随意出一张,我们都有一张比老师大的牌,可以上台比试)

师:看来拿着小牌先出,怎么样?

生:不可能赢。

师:哦,我明白了,那我牌小就不可能赢吗?有没有办法让老师赢?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说出自己的办法,如果不对,要让学生和老师进行一次模拟比赛,让学生知道这种方法不合理。)

生1:可以先让拿大牌的先出!

师:你的意思是让我后出牌,是这样吗?

生:是

师:那好,你上来给老师当军师,咱们找个同学再比一场怎么样?

生:好!(上台和老师站在一起)

师:哪位同学想上来和老师再比一场?

师指生2上台

师:(生1)你来指挥我出牌, (生2) 同学你先出。

生2出牌,老师在生1的指挥下出牌。

师:这次的比分是几比几?

生: 2:1

师:谁获得了比赛的胜利?

生:老师

师:谢谢你!请回!看来后出牌果然能赢!(板书:力争后出),

师:军师果然厉害!我现在找到赢得方法了,哪个同学上来上来和我再比一场?

(学生上来)

师:来!你先出!

生:我出9

师:我出6

生:我出7

师:我出8

生:我出5

师:我出3

师:哎,怎么又输了?

生指出原因,指导老师重新出牌(改变顺序)。

师:看来,让对方先出,不是一定能赢,关键看你怎么应对?怎样应对才能赢呢?是不是应该好好研究一下?

生:好

师:请看探究要求:老师随机找一个学生读一下。

1.对方先出,按9、7、5的顺序出牌。

2.在对方出牌顺序不变的情况下,想一想用 8、6、3这组较小的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应对方案(不论输赢),并且写出每种方案的获胜情况!

3.思考: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组长负责记录,并且推选一名小组成员上台汇报.

师: 同学们还有疑问吗?

生:没有!

师:接下来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开始你们的探究吧!

4.小组合作交流找对策并上台展示。

学生开始探究,老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生汇报(我们小组一共排列了6种不同的出牌顺序,其中5种方案输掉了比赛,只有一种方案能赢,就是3对9,8对7,6对5)

师:这是你们小组的结论。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吗?(有就上台汇报)(有序和无序)

师:谁来对他们小组的汇报做一下点评!

生点评

师补充:有序的思考可以不重不漏,而且事半功倍。

师:刚才,同学们用这三张牌排列出6种不同的对策,我们对每一种对策都进行了分析,判断出了输赢,并从中找到这唯一一种能赢的办法,这就是最优对策。像这样对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性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到了最好的方法就是运用了数学中的优化思想。(课件展示)

那么这一种对策怎么就赢了这组大牌了呢?先独立思考,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学生讨论,师巡视)

师:有想法了吗?

师:哪位同学先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发表看法)

师:同意他的想法吗?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师:哪位同学还有疑问?(有疑问就让学生回答)

师:老师能不能提几个问题?

师:你认为致胜的最关键一局是哪一局?

生:3对9

(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生1:(让最大的9发挥最小的作用、浪费对方最大的9)

师:谁能把他的想法完整的表达一下。

生2:(前面的失利是为了后两局的胜利)

生(就要用最小对最大,保证后面赢两局)。(板书:最小对最大)

师:怎样才能做到用最小对对方最大呢?

生:让对方先出。

师:为什么呢?

生:如果小牌先出,对方不可能用9对3,只有对方先出9,才有机会用3来对。

师:谁来总结一下要想以弱胜强,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生说,师板书(对方先出,最小对最大、制胜点)

(制胜点如果学生说不上来就通过下面的2组扑克牌比大小来揭示)

制胜点如果说不上来,师问:还有其他条件吗?生答不上来的话,

师:那下面的这两组牌能不能以弱胜强?

师课件展示:(2组扑克牌7,8,9和4,5,6)

学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最小的都比最大的要大。(没有制胜点)

师:要想以弱胜强,还要满足什么条件?

生:2个制胜点。

师:看来实力才是最重要的,策略只是一方面,实力相当的情况下运用策略才能出奇制胜。

三、 感悟思想

师:对策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流传至今的历史故事《田忌赛马》。下面我们

就来一起聆听这一经典故事。(师粘贴课题《田忌赛马》)

课件播放田忌赛马的故事。(一半)(师粘贴对阵情况)

师:第一次比赛,为什么田忌全都输了?

生回答

师:你有什么办法能让田忌赢得比赛吗?

生回答师(粘贴板书)

师:为什么这个对策能使田忌获胜呢?

引导学生说:孙膑获胜的策略,有没有做到让对方先出,是不是用最小对最大,然后把握住了几个致胜点(两个)。从而取得最终的胜利。

田忌到底怎样做的呢?我们继续来看(播放第二段视频)

师:孙膑给田忌出的对策呢与同学们的想法一样吗?(一样)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师同学们用刚学过的知识,找到了孙膑获胜的方法,你们和孙膑一样有智慧。

三、 案例欣赏

师:对策问题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师课件展示)

1、兵乓球和羽毛球比赛

师:在兵乓球和羽毛球等团体比赛中,运用田忌赛马的策略巧妙安排球员的出场次序。

2、运筹学

对策论是运筹学中的一个分支,也叫“博弈论”,应用性非常强,在经济学和生物学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研究。

四、回顾提升

师:现在回想我们课前玩的抢12游戏,这里面到底蕴藏着什么对策呢?

师:要想抢到12,就要先抢到9,要想抢到9就要抢到6、3,要想抢到3,应该怎么办?

生:让对方先报。

师:对方先报?

生:对方如果报1,我方就报2、3,对方报1、2,我方就报3,总是能抢到3。

如果再报一次的话,你觉得怎样才能获胜呢?

师:老师抢12的对策正是让对方先报,抓住3、6、9这几个致胜点。那么抢10又有什么策略呢?

师:先思考对策,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师生对抗,得出对策。

师:看来力争先出有时也是一种对策。同学们,不同的比赛,有不同的规则,必然要有不同的对策。但不管怎样比赛,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对方,随机而动,采取最优化的对策就一定能获胜。

六、 课后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那些收获?谁来说一说

生:(扑克游戏、田忌赛马、以及最优策略的现实应用......)

师:师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比大小的游戏,找到小牌的2个制胜点,让对方先出,做到知己知彼。然后全盘考虑,最小对最大,找到我们的最优策略,从而取得整体胜利。今后,我们也要不断的增强优化意识。用数学的思想解决我们实际中的问题。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对策问题

田忌赛马

优化思想

力争后出

最小对最大

田忌赛马课件范文5

【关键词】运筹学;数学建模;教学实践

1 运筹学的特点

运筹学是一种研究在给定的物质条件(人力、物力、财力)下,运用科学的方法主要是数学方法,进行数量分析、统筹兼顾,最经济、最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期达到最佳效果的科学方法。

运筹学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1 应用性

运筹学就是从实践和应用中发展而来的,因此它从一开始就有着强烈的应用性。目前,除了传统的应用领域外,运筹学已广泛应用于航天、通信、自动化等高新技术领域。

1.2 综合性

运筹学是一种综合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科学方法,这些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综合运用。

1.3 最优性

运筹学强调最优性,既在空间上寻求整体最优,又在时间上寻求全过程最优。

2 数学建模意义

2.1 数学建模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知道,大学数学课程让不少大学生感到比较难学,甚至害怕。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往往重理论、轻实践,使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性认识不足,从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大大降低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数学建模的题目多数来源于生活中的一些热门实际问题,充分体现出数学的应用性,学生通过参与数学建模活动,能够充分体会到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2 数学建模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由于实际问题各种各样、千变万化,故数学建模题目大都灵活性很强,事先并没有标准的答案。学生针对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但只要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合理可行、具有创新性,并能用文字清晰地表达出来即可。因此,数学建模加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2.3 数学建模能够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建模问题主要来源于各个领域的实际问题,故解决它需综合运用相关各个领域的知识,但任何学生又不可能全面掌握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因而学生在建模过程中就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有针对性地汲取和利用,因此,学生通过数学建模,可以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数学建模在运筹学中的教学案例

综合上述运筹学的特点和数学建模的意义来看,运筹学应该是与数学建模结合的最为密切的课程之一,因此,在运筹学的教学上,一定要体现数学建模的思想,并密切结合数学建模的案例。

例1 “田忌赛马”问题

在上运筹学的第一次课时,我就引入“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与齐王赛马,两人各有上、中、下3个等次的马,两人规定三局两胜。若按同等次比,齐王的马均比田忌的马略胜一筹,田忌肯定会输;于是田忌想出一个策略:用他的一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结果田忌两胜一负,终获胜利。

分析:这是我国著名的一个历史故事,田忌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统筹考虑,取得了最佳比赛成绩。这个故事的引入,不仅充分体现出了运筹学的优化思想,而且避免了直接给出运筹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的枯燥乏味,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2 “学生选课问题”

某高校规定,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至少学习过3门数学课程、2门运筹学课程和2门计算机课程且考试或考查合格才能毕业.这些课程的编号、学分、所属类别和选课要求见表1.如果某生既希望所学课程的数量少,又希望所获学分高,那么他该如何选课呢?

表1

分析:这是一个学生非常关心的学习上的实际问题,属分配优化问题,可建立一个0―1规划的数学模型,由此可引出整数规划及0一l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又可引出多目标规划问题。

例3 “服装评判”问题

设U ={款式花色,耐穿程度,价格费用},V ={很欢迎,比较欢迎,不太欢迎,不欢迎},现有一服装,其相关信息见下表2,请对其中单个元素进行评价。

分析:这是一个非常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将上述所有单因素组成一评判矩阵:

A=0.7 0.2 0.1 00.2 0.3 0.4 0.10.3 0.4 0.2 0.1

由于每个人的性别、爱好、经济状况等的不同,对服装的三要素U所给予的权数也不同。若某班学生给出的权数为B=(0.5,0.3,0.2),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可得该班学生对这种服装的综合评判为:

R=BA=(0.47,0.27,0.21,0.05)

它表示的意思是“很欢迎”的程度为0.47,“比较欢迎”的程度为0.27,“不太欢迎”的程度为0.21,“不欢迎”的程度为(下转第249页)(上接第27页)0.05. 按最大隶属原则,结论是该服装很受欢迎。

4 结束语

总之,在教学中,我适时地结合学生的日常实际问题做案例分析,并进行数学建模,发现对学生的益处很多,比如让学生真正“学有所用”,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学习兴趣,还促进了学生对数学软件的学习和利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成长为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科学管理、运筹决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宇世航,张水胜,张良勇.数学建模思想在“运筹学”教学中的运用[J].高师理科学刊,2009,29(6):89-91.

[2]乐励华,戴立辉,刘龙章.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工科数学,2002, 18(6):9-12.

[3]姚香娟,段滋明,王萃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运筹学课程的兴趣[J].学园,2014 (12):59-59.

田忌赛马课件范文6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老师,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恰当运用多媒体,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力求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效果、逼真的音响,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意犹存的意境。

例如,在教《巨人的花园》一课时,笔者先用课件播放一组春夏秋冬四季的景物画面让学生欣赏,体会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千秋,学生看完后一致认为春天的景色是最美丽的。再次回放课件,画面停留在春天的景物上,让学生仔细领会鸟语花香、百花争艳、草长莺飞的春天是多么容易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很多人都想让明媚的春光永留人间,此时笔者趁机引入新课,“我们这一课的主人公――巨人,也想把春天留在他的花园里,可是结果却事与愿违,愿意去看看这是为什么吗?”用兴趣导入,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让学生在欣赏课文朗读配音的同时,多媒体课件根据课文的内容不时变换花园里春天与冬天景物的更迭,学生的思维很快被调动起来,他们不由得a生这样的疑问:“巨人的花园为什么会发生如此神奇的变化呢?”而这一问题恰恰是贯穿整个教学始终的中心问题,学生学会质疑也是学会学习的关键,笔者让学生通过对比朗读,不仅解决了心中的疑虑,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了“快乐只有与人分享,春天才会永驻心中”这一中心思想。这节课通过运用丰富多彩的画面、声情并茂的配音、形象逼真的配乐,让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享受到一次盛宴,同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文章中心的体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被激活,求知欲也自然而然地转向知识与目标的学习。

2巧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

语文课文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积累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寻求重难点的突破,可是有些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潜伏在课文中一些浅显的语句之中,这就要求学生只有认真领会、细心揣摩才能领会其丰富的内蕴。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也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熟练驾驭课堂的基本功,而且还要能用恰当的辅助教学手段来达到这一最终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田忌赛马》一课时,学生的注意力被多媒体课件中那形象生动的动画演示吸引住了,像看动画片似的津津有味,而对课文的重难点,比赛的过程、比赛的结果很少有人去关注,对两次比赛结果产生的原因也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田忌第1次比赛失败的原因:“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这句话学生容易理解,而对于第2次比赛转败为胜的原因,学生在抓关键语句时不够准确,课文中真正体现这个结果的两个语句是:“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还是原来的马,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这两句话笔者让学生抓住“快不了多少”和“调换”两个词句去反复体会,再用课件进行演示,让学生明白“快不了多少”是什么意思,田忌是如何调换顺序的。这两句话表面上是写田忌转败为胜的直接原因,文章的重点就是要通过这两句话来表现孙膑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敢于打破常规,调整思路,扬长避短,才想到调整3个等级的马的出场顺序,用输一场赢两场的巧妙办法取胜这一中心观点。笔者再一次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比较这两句话的内涵,深刻领会人物的精神品质。课文到此结束了吗?不,还有另外几场比赛还没有进行呢!“孙膑是一下子就想出这个出场顺序的吗?还有别的出场顺序吗?结果都如何?”学生即将熄

灭的思维火焰被再次燃起,他们有的动笔在纸上排兵布阵,有的动手用课前准备的剪纸进行现场演示,结果又想出了4种不同的出场顺序,笔者又利用课件对这4种顺序一一进行演示,结果一目了然,最终让学生明白只有孙膑采用的这种方法可以取胜。

3巧用多媒体,拓展知识面

提高教学效果,适当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量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学习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学会生活。”语言文字的学习离不开生活的积累,而知识的积累又离不开大量的信息资源。利用多媒体就可以大大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实现课内外沟通,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素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外面精彩世界的窗,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上一篇高中必背古诗文

下一篇钢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