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职称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例6篇

评职称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评职称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

音乐教师职称评定个人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忙碌中XX年的脚步已经悄然走远。最近一段时间无论是看电视还是浏览网页抑或是听广播我们都能发现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进行年终盘点。的确,我们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忙碌着、辛苦着、奔波着同时也收获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我们在制定“宏伟蓝图”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回顾上一年的苦辣酸甜来激励和鞭策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我就把XX年度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师德表现

   

关心集体,以校为家。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认真负责集体备课记录的整理工作,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服从学校安排,人际关系融洽。本学年度全勤。

   

关心、热爱学生,做孩子们的好朋友。记得王校长曾经对我们说过:“虽然你面对的是五、六十个学生,他们的能力水平高低不等,但在家长的眼中他们却是唯一的,是完美的,我们不要在心里就给孩子划分出等级,那样做对孩子是不公平的。说我们教师这个职业神圣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完全是良心活,没有办法去准确地衡量!”我认同王校长的话,所以我用爱心浇灌稚嫩的花朵,课堂上严格要求,课下每一个孩子都是我的朋友,一年的努力换来的是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我经常听孩子们说:“赵老师,如果能每一天每一节课都是你给我们上课那该多好呀!”听到孩子这样的话我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二、教育、教学工作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我认真地参加学校每次的培训活动,认真记录学习内容。“脚踏实地,大胆创新”是我教书育人的座右铭。本年度我继续领悟新课程标准,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常规课。本学期我积极参加了百花奖的赛课活动,在准备公开课的过程中我虚心向组内、组外教师请教,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最终拿出了一节符合自身风格、深受学生喜欢的公开课《跳起舞》,为本年度的教学工作添上了一个美丽的音符。

   

学校的bbs论坛也是我经常驻足的地方,在那里我认真学习其他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先进经验同时也把自己好的做法、想法跟大家分享,这种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实。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我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撰写的论文也多次在国家、省、市、区获奖。

   

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值周教师的工作让我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学生,我非常认真地对待这项工作,并且能够富有创造性地开展。让我校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学生。

   

我负责的校舞蹈队可谓是本年度的一个工作亮点,今年编排的舞蹈《好运来》获得了南岗区中小学生文艺汇演的一等奖,我本人也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和南岗区第十七届校园艺术节活动的优秀组织工作者。在代表学校参加黑龙江省督导评估检查的活动中,孩子们的表演打动了在场的所有领导,受到了领导们的高度赞扬。在南岗区教育局的新年联欢会上,舞蹈《好运来》代表南岗区的中小学生为参加联欢的领导们作精彩的表演,迎来了阵阵掌声。为了庆祝建队55周年,团省委在黑龙江省电视台筹备了一场题为:民族精神代代传的晚会,我校舞蹈队也光荣地被邀请表演创作歌舞《美丽的鲜花献给你》,整个舞蹈从排练到演出只有七天时间,而且恰巧赶上十一长假,我和孩子们放弃了休息时间,每天早早来到学校进行排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节目预检的时候我们就受到了团省委领导和电视台导演的高度赞扬,说我们的节目是“放心节目、效果好、符合晚会气氛……”10月22日晚会在黑龙江省电视台播出,效果非常好,坐在家里,通过电视当看到我们复华小学的名字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时候,我相信每一个复华人的心情都会无比的激动。

   

为了让舞蹈队的孩子能够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我放弃个人休息时间外出进修,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又在今年拿到了澳大利亚踢踏舞和爵士舞的教师任教资格证书,这时的我站在课堂上无愧于自己也无愧于孩子,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学到的舞蹈不会是过时的,我也不是在吃自己的老底儿,而是把新鲜的果实摘给孩子们,让活力和激情在舞蹈的课堂上涌动。

   

评职称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2

         时光荏苒,忙碌中200*年的脚步已经悄然走远。最近一段时间无论是看电视还是浏览网页抑或是听广播我们都能发现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进行年终盘点。的确,我们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忙碌着、辛苦着、奔波着同时也收获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我们在制定“宏伟蓝图”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回顾上一年的苦辣酸甜来激励和鞭策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我就把 XX 年度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       师德表现         关心集体,以校为家。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认真负责集体备课记录的整理工作,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服从学校安排,人际关系融洽。本学年度全勤。 关心、热爱学生,做孩子们的好朋友。记得王校长曾经对我们说过:“虽然你面对的是五、六十个学生,他们的能力水平高低不等,但在家长的眼中他们却是唯一的,是完美的,我们不要在心里就给孩子划分出等级,那样做对孩子是不公平的。说我们教师这个职业神圣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完全是良心活,没有办法去准确地衡量!”我认同王校长的话,所以我用爱心浇灌稚嫩的花朵,课堂上严格要求,课下每一个孩子都是我的朋友,一年的努力换来的是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我经常听孩子们说:“赵老师,如果能每一天每一节课都是你给我们上课那该多好呀!”听到孩子这样的话我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二、       教育、教学工作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我认真地参加学校每次的培训活动,认真记录学习内容。“脚踏实地,大胆创新”是我教书育人的座右铭。本年度我继续领悟新课程标准,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常规课。本学期我积极参加了百花奖的赛课活动,在准备公开课的过程中我虚心向组内、组外教师请教,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最终拿出了一节符合自身风格、深受学生喜欢的公开课《跳起舞》,为本年度的教学工作添上了一个美丽的音符。           学校的bbs论坛也是我经常驻足的地方,在那里我认真学习其他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先进经验同时也把自己好的做法、想法跟大家分享,这种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实。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我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撰写的论文也多次在国家、省、市、区获奖。 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值周教师的工作让我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学生,我非常认真地对待这项工作,并且能够富有创造性地开展。让我校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学生。  

           我负责的校舞蹈队可谓是本年度的一个工作亮点,今年编排的舞蹈《好运来》获得了南岗区中小学生文艺汇演的一等奖,我本人也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和南岗区第十七届校园艺术节活动的优秀组织工作者。在代表学校参加黑龙江省督导评估检查的活动中,孩子们的表演打动了在场的所有领导,受到了领导们的高度赞扬。在南岗区教育局的新年联欢会上,舞蹈《好运来》代表南岗区的中小学生为参加联欢的领导们作精彩的表演,迎来了阵阵掌声。为了庆祝建队55周年,团省委在黑龙江省电视台筹备了一场题为:民族精神代代传的晚会,我校舞蹈队也光荣地被邀请表演创作歌舞《美丽的鲜花献给你》,整个舞蹈从排练到演出只有七天时间,而且恰巧赶上十一长假,我和孩子们放弃了休息时间,每天早早来到学校进行排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节目预检的时候我们就受到了团省委领导和电视台导演的高度赞扬,说我们的节目是“放心节目、效果好、符合晚会气氛……”10月22日晚会在黑龙江省电视台播出,效果非常好,坐在家里,通过电视当看到我们复华小学的名字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时候,我相信每一个复华人的心情都会无比的激动。 为了让舞蹈队的孩子能够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我放弃个人休息时间外出进修,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又在今年拿到了澳大利亚踢踏舞和爵士舞的教师任教资格证书,这时的我站在课堂上无愧于自己也无愧于孩子,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学到的舞蹈不会是过时的,我也不是在吃自己的老底儿,而是把新鲜的果实摘给孩子们,让活力和激情在舞蹈的课堂上涌动。

            我是一个对集体充满了热情的人,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使我的工作作风,助人为乐是我的快乐之本,只要是对学校对大家有好处的事情我都会不计较个人得失,把他完成好。XX年是幸福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当中我付出着、收获着、快乐着、进步着,即将到来的XX年我同样会用心去面对,用我的全部热情来浇灌我深爱着的事业。

评职称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实训教师;职称评定

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应用能力、技术能力培养目标的完成,主要依赖实训教师来完成。根据高职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把实训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关键教学环节,实训教师要占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而据有关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高职院校总数1047所,高职院校教师总数达到29.8万人[1],2006年高职院校总数达到1100所,高职教师人数突破30万人,其中实训教师实际比例刚刚接近1/3[2]。近年来,实训教师数量偏少的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制约实训教师队伍建设的诸多因素中,缺乏适合实训教师自身发展特点的专业技术职务序列是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解决高职院校实训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序列问题,将成为我国加快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性环节。

一、目前高职院校实训教师职称问题现状

1.高职院校实训教师职称评聘在国家职称序列政策上的空缺。自建国以来,我国对高等院校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系列 (含实验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认定和管理有一套相对成熟的做法。在职称申报、评审、聘用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管理模式,对高校教师队伍的人才引进、培养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由于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新兴领域,其教师队伍的特殊性还没有在职称评定系列中得到体现,特别是实训教师没有符合自身实际的单列职称系列,使得实训教师资格和水平无相应评定标准,造成职称无法科学评定,岗位难以准确聘任,应有待遇无法落实,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2.在实训教师技术职称评聘中存在误区。实训教师既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教学水平,特别还要具备应用技术能力及教学方法,这与理论课教师有着显著的区别。但是不少职业技术学院为了解决现实的教师职称问题,稳定实训教师队伍,采取参照高校理论课教师的职称管理和评聘方法为实训教师评聘技术职务,采用论文、论著、科研项目等评聘标准,使他们晋升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系列。这明显是一种不合理、不科学的做法。高职院校实训教师与高等学校理论课教师的科研水平有一定差距,都在一个职称评审系列上评聘不符合客观现实。在目前国家还没有设置实训教师职称评聘系列的情况下,实训教师要么向理论课教师靠拢,要么向实验技术人员靠拢,严重挫伤了实训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3.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实训教师数量缺口加大。以广东省高职院校为例,1984年广东省有高职院校3所,2005年,高职高专院校66所,在校生24万人,占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的 52.1%;招生数10.33万人,占当年本专科招生数的58.66%,专任教师数只有14625人[3],缺编情况较为突出。而充当高职院校实践教学骨干的实训教师数量更加稀缺,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训课程由于缺乏实训教师,长期由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的理论课教师代课,严重影响了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实训教师职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使得现有实训教师转行流失问题加剧,进一步加大了实训教师队伍的缺口,很难保证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高职院校实训教师职称问题给高职教育带来的影响

高职院校实训教师缺乏相应的职称评价系列,给实训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培养和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等方面都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1.高职实训教师难引进、难培养、难稳定。没有相应的技术职称,就失去了社会人才评价的基准,实训教师队伍就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首先是实训教师队伍要吸引新鲜人才力不从心。同样是高职院校教师,同样是培育人才,实训教师和专业教师就失去社会评价的平衡点。其次因为没有职称评价,实训教师就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缺失了职称待遇的杠杆,使得实训教师跳槽到企业做高级技工、技师,或者转行搞理论教学,往高校教师职称条件上靠拢,以提高待遇;实训教师没有好的待遇激励,造成实训教学质量下降。目前全国高职院校实训教师师资缺口都比较大,严重的院校缺口达到50%以上[4]。实训教师职称难以解决和相应的待遇滞后,应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2.实训教师缺少,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学生实践能力受到影响。实训课程是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必需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其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创新型实践人才的培养质量 [5]。由于实训教师职称杠杆缺乏效能,实训教师的社会评价和实际待遇无法兑现,直接导致实训教师队伍数量与质量达不到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实训要求。为达到实践操作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一般要占到高职总教学课时的 50%以上,一些实践应用性强的专业实训课程比例甚至高达 65%。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实训课教师总量至少要占高职院校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但是很大一部分院校连30%都很难达到。专业师资的缺乏使实训教学质量难以保障。更有甚者,有些课程由于缺乏专业教师无法开课。

3.高职院校的特色优势受到严重影响。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定位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之处,作为朝阳产业其发展优势也在于此。所以高职教育应该围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展开,课程设置也应该致力于缩短学生能力和实际就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而这一优势的保持显然依赖于高职教学中大量、优质的实训教学。然而目前由于职称问 题的瓶颈制约,实训教师队伍难以稳定,使得一些高职院校在职业实践能力的养成方面力不从心,被迫模糊了职业教育的鲜明办学特色。长此以往,高职院校的特色优势必然降低甚至丧失。

总之,缺失实训教师职称杠杆的调节和引导,实训教学将长期处于较低层次运行状态,使得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将仍然是“大专生”的复制,是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堪忧,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实现堪忧。

三、高职院校实训教师技术职称评聘体系的构想

根据高职院校实训教师应具备应用能力、技术能力的特点,应该建立一套有别于高校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人员系列,又有别于技工学校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系列的实训教师职称系列。

1.体系设计依据。设计高职院校实训教师职称系列的评定体系,一是参考高等院校教师系列的评审体系和要求;二是参考技工学校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系列的职称实践要求;三是结合高职院校实训教师的自身特点。

2.职称系列。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师职称级别可设实训教员、实训助理教师、实训讲师、实训副教授、实训教授。实训教员、实训助理教师为初级职称,实训讲师为中级职称,实训副教授、实训教授为高级职称。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高职院校应该设立教员职称。因为高职院校担任实训课教学工作的多是具有应用能力、技术能力的教师,甚至是能工巧匠,而能工巧匠普遍学历低,论文、专著、科研成果很少。他们能够胜任实训课的教学,具有较好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所以设立实训教员的职称可以解决相当部分教师的实际问题,对于稳定实训教师队伍意义重大。

3.专业系列。实训教师专业应该按照高职院校的专业、紧贴职业技术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目前高职院校实训教师专业系列的车工、铣工、磨工、木工、钳工、电工、电焊工等技术系列设置,应转变为高职院校所设的专业,如机械、电子电器、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烹饪、工商管理、园林、广告制作、建筑工程等专业,进行进一步归类设置。

4.申报评审条件。在评审的必备条件上,高职院校实训教师同理论课教师职称系列所要求的基本条件是一致的,如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授课能力的要求等。(1)实训教员技术职称的评定。主要以实践为主,以实践操作水平和实训教学效果进行评定。一般应具备相应行业的技术认证证书,并且实训教学效果优良。(2)实训教员以上技术职称的评定。设定高职院校教员职称以上实训教师评审条件时应考虑三个因素:一是与高校理论课教师职称的学历、年资条件相近,以达到同期同类教师之间的平衡;二是考虑到实训教师的教学特殊性,应该注重体现应用能力、技术能力的水平要求;三是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年限,以保证实训教师自身必要的实践积淀。综合而言,制定具体标准时,这三个因素之间的权重关系应该综合考虑设置,即对学历学位高的教师,应用能力、技术能力的要求可以低一点,工作年限可以短一点;对学历学位低的教师,应用能力、技术能力的要求应该高一点,工作年限长一点。(3)根据实训教学的特点,在实训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定条件的具体方面,可以从专业资格、应用技术能力、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这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专业资格,即从实训教师的准人条件人手,包括学历、身体条件、岗位考核三方面。其中身体要求健康;聘期考核要求合格以上。而学历条件一直是高职院校实训教师关注的重点,一般认为实训教师不需要较高的学历条件。但为了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借鉴国外高职教育的经验,还必须在学历条件给予足够的限制。二是应用技术能力,即从事某项技术工作的能力水平,其具体衡量标准是技术水平等级证书。目前我国技术等级证书的认定部门较多,但要设立实训教师评审条件,还需要深入考察、谨慎确定。三是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永远是评价教师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评价教学质量时,评价方法也可有多样性,比如实训精品课程评比、实训教学大赛、实训优秀奖评选、学生实训课程统考对比等。在设定实训教师职称条件时,可以考虑精品课程等次、教学大赛获奖等次、教学优秀奖等次、实训课程统考成绩等次等方面因素,满足其中一项要求即可。四是教学效果,其衡量可以借鉴高校成熟的做法——学生评教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听课感受,根据量表酌情评定。通过学生打分评教,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有一个量化的评价。

5.实训教师的聘任。高职院校实行聘任制应该按照实训教师岗位进行聘任。对实训教师的岗位聘任同样应该有结构比例的要求,同样应该遵循按需设岗,按岗聘任,“评聘分离”的原则,从具有相应任职资格的人员中聘任。

(作者周刚系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处长,河南郑州 450046;徐振鲁系郑州大学副校长、河南省高校师资管理研究会理事长,河南郑州 450001)

参考文献

[1]彭移风.2005年高职教师情况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16).

[2]朱晓红.新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校论文,2004.

[3]叶小明.广东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17).

评职称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4

一、考核内容

(一)职业态度(50分)。主要考核指标:教师思想素质、师德素养、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教师如有违反国家法纪及职业道德的行为将实行一票否决。

(二)职业能力(50分)

1.考核教师岗位知识。主要考核指标:教育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业务进修。

2.考核教师工作能力。主要考核指标:教学能力、教育能力、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三)履行职责(600分)。主要考核指标:出勤情况(200分)、工作量和工作过程(400分,工作量重点考核所承担的课时数及辅助工作量;工作过程重点考核教学“八认真”执行情况:备、教、改、辅、考、评、研、行)。

(四)工作实绩(300分)。主要考核指标:教师教育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教学质量占200分,综合考核等第占100分)。

二、考核办法

(一)考核原则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学校考核评价、学生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学期考核一次。

(二)考核分值

总分为1000分,其中职业态度50分,职业能力50分,履职情况600分,工作实绩300分。

(三)奖励标准

1.个人学期所得奖励性绩效工资标准=个人学期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剔除各种奖励津贴)/1000分

2.个人学期奖励性绩效工资=个人学期所得奖励性绩效工资标准*个人年度考核总得分

三、津贴标准

1.班主任基础津贴(经过学校考核后,按每年10个月等第计发)2.教干津贴

(1)校长津贴占学校班主任津贴权重:优秀为1.5,称职为1.4,基本称职为0.9。

(2)副校长津贴占学校班主任津贴权重:优秀为1.3,称职为1.2,基本称职为0.9。

(3)中层干部正职津贴占学校班主任津贴权重:优秀为1.2,称职为1.1,基本称职为0.8。

(4)中层干部副职津贴占学校班主任津贴权重:优秀为1.1,称职为1.0,基本称职为0.8。

3.超工作量津贴(临时代课、早晚自习、社团活动等)。

4.教学质量奖励津贴(高三、初三升学奖励除外)。

5.教研科研津贴。

四、校长考核

校长奖励性绩效工资在全区核定总量的基础上,按1.4-1.6权重全区统筹,区教育局依据校长基本素质(30%)、履行职责(30%)、工作实绩(40%)和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对校长进行综合考核。并依据年度考核结果,分类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档次和额度,费用不足部分由区政府统筹解决。

校长绩效考核总积分=考核组对校长基本素质、履行职责、工作实绩考核(共占20%)+教育局领导班子对校长考核(占20%)+学校年度目标考核(占60%)

五、工作量标准

1.初中、小学教师工作量标准2.高中、职业中专教师工作量标准,由学校依据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并报区教育局审核。

3.教干工作量权重:校长0.7以上,副校长0.5-0.7,中层正职0.5-0.4,中层副职0.4-0.3。

4.学校后勤人员工作量标准由学校参照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并报区教育局审核。

5.对在现岗位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上的教职工,工作量上予以适当照顾。

评职称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5

一、士官院校师资的合理结构

士官队伍是我军人才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士官队伍建设就必须对土官院校的师资结构进行优化。那么,土官院校应然的师资结构就是,科学合理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及来源结构。

(一)梯次配置的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是指教员年龄构成和平均年龄情况。年龄结构主要包括教员队伍的平均年龄,各级职务教员的平均年龄,各年龄段教员人数的比例等几个主要指标。其中,以各级职务教员的平均年龄最为重要。年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教员队伍教学、科研能力的兴衰趋势。根据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统计,一个人的最佳年龄区域是25岁―45岁,此一阶段的记忆力和理解力都最佳,可谓一生中创造力的“黄金时期”。所以,较好的年龄结构应是由20多岁、30多岁,40多岁、50多岁的人组成,形成两头小、中间大,老中青三结合的梯次配置结构,而且使大多数高级职称的教员年龄在37―50岁之间。

(二)比例适当的职称结构

职称结构是指教员队伍中具有各类职称教员的数量比例关系。即教员队伍内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理讲师的人数要有合理的比例。目前,我军院校教员职称结构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以专科教育为主的院校,其职称比例呈正金字塔状,高职所占比例小,中职适中,初职所占比例较大;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院校,其职称比例呈椭圆型,高职和初职比例所占比例较小,而中职所占比例较大;以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为主的院校,其职称比例呈倒金字塔状,高职比例大,中职次之,初职较小。土官院校的教员应该是“双师型”教员,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因而其职称结构以水滴型为宜高职相对减少,扩大讲师和助教的比例。

(三)层次合理的学历结构

学历是教员学习的经历,它反映一个教员所受基础训练和专业训练的多少和今后的发展潜力。我们研究学历结构,主要是分析这一支队伍对当前所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的适应程度和今后的准备程度。随着科技、教育的发展,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提高,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员应做到“学高才能为师”。因此,就一般而言,师资队伍建设总的要求是学历要高些,这个“高”是高于所教专业的学历结构。不能脱离一个院校训练的实际需要过高要求,否则会是一种人才浪费,也不一定能做出符合院校所需要的成绩。当然,随着士官教育事业的发展,学历结构会相应发生变化,高学历的比例也会逐步上升。20%― 30%的研究生,70%―80%大学本科学历结构是比较合理的结构。

(四)专博兼顾的专业结构

专业结构指的是不同专业教员的比例结构,它反映教员队伍的知识结构,体现着院校或学科的某些特色,应包含三个方面:不同专业的教员数量与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相适应,重点学科有所加强;根据教学任务,对不同专业、不同知识的教员进行科学组合;培养跨学科的人才,使之既专又博,军、政、文、理、工教员比例符合培养目标的需要。为了适应这一要求,一方面要着力培养跨学科的人才,不断扩大教员个人的知识面,使之既专又博,一专多能,改变当前士官院校教员的专业结构单一,知识面较窄的情况。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学任务,注意不同专业、不同知识教员的科学组合,既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又发挥不同专业教员科学组合后的整体功能。

(五)优势互补的来源结构

来源结构主要是指士官师资的各种来源所占比例。合理的来源结构应是“远缘杂交”。也就是说,一所院校的教员应是来自五湖四海,而不应出自同一“源头”。教员来源的多渠道,有利于不同学术风格和思想的相互渗透、交流和竞争,达成优势互补,活跃学术气氛,特别有利于学术创新,发展学术理论。士官的职业教育特征决定,土官教育师资的来源不能局限于军地大学,还应将基层技术骨干、兵工厂工程师等实践经验丰富的人作为±官院校师资的一个重要来源。随着土官制度改革的深入,还可以从基层部队聘请士官技术骨干作为教员,这不仅是从技术上对士官院校的一种促进,同时他们的高超技术及敬业精神也是在校土官学员学习的榜样。

二、士官院校师资结构优化的途径

充分认识优化士官院校师资结构的必要性,实事求是地分析土官院校师资结构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士官教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优化土官院校师资结构必须树立新观念,构建新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建立激励机制。

(一)抛弃“重官轻士”的观念

目前,士官院校师资在结构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两头人中间少的年龄结构。不符合教员队伍的正态分布,不利于教学科研工作的进行;总体上说教员的学历水平还不够高,相当一部分教员的基础训练不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来源结构方面,突出的问题是“近亲繁殖”严重,“外源”比例偏低,尤其是受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院校之间、部队基层与院校之间、科研单位与院校之间干部交流很少,致使教员的来源渠道越来越窄。上述的问题涉及多角度,形成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但追根溯源可以说是“重官轻士”的观念在作祟。因为“重官轻士”,土官建设的许多重大问题摆不到位置上,缺乏应有的探讨;因为“重官轻士”,士官的培训层次问题还只是停留在从业人员的探讨、摸索阶段,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论证;因为“重官轻土”,士官学校的地位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因为“重官轻土”,土官学校及各类培训机构的师资队伍建设无法体现士宫特色。所以说,要建立一支与新军事变革相适应的土官人才培养队伍,就必须抛弃“重官轻士”的观念。

(二)建章立制,保证师资结构调整法制化

1、规范选调标准

选什么人担任教员,是教员队伍管理的起点。师资选拔不当,不仪影响教学工作,也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必须把好师资选调关。要制定教员资格标准,实行教员任职资格制度。在选调教员时应着重抓住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忠诚国防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有高尚的情操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二是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对所教学科有一定的认识水平;三是有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有一定的组织教学和进行科研的能力,能够较好地掌握教学方法;四是身心健康,能够承担规定工作量范围内的教学和科研活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心理素质。基于此,有必要对选调对象进行心理测试,并建立初选教员试讲制度

2、制定考核细则

对教员适时考核能调动教员的积极性,起到促进教员自我总结,明确今后努力方向的作用,这就需要制定考核细则。

就教员队伍建设而言,需要以《教员法》为依据制定《军队院校教员职务条例》、《军队院校教员使用办法》以及《军队院校教员考核规定》、《军队院校教员职业道德规范》等法规与规章。在教员资格认定、遴选任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流动调配、考核奖惩、工资待遇、申诉与仲裁等主要环节上,实现依法治教、学校依法管理、教员依法执教,从制度上保证军队院校师资队伍培养合格军事人才、净化人的心灵的实际需要。

我们认为士官院校对教员考核应以其思想品质表现,业务水平,工作成绩三方面为主要内容。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较常用的考核方法有:听课检查、学员评教、教学组教学检查、教研室开展教学或科研活动检查、教员业务进修考核、科研成果考核等等。

考核后,对成绩突出的教员,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求上进,不负责任的要进行教育帮助,教育帮助无效的,就要坚决实行末位淘汰制;对有科研能力,却不适宜当教员的,应及时调整到相应的岗位。我们的原则是能者上,劣者下,纯化教员队伍。

3、完善职称评定制度

职称是教员业务水平的反映。合理地评定教员职称,是充分调动广大教员积极性的重要方面,必须认真做好。1988年恢复职称评定工作以来,经过十多年的运作,现已形成完备的程序,使职称评定工作法制化、专业化。但在职称评定工作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应该在具备基本的思想政治条件的基础上,按照业务水平的高低评定职称,正所谓“德高为范”。

第二,重实际水平,不“唯学历论”。评定职称是评定当前教员的业务水平,即教员在当前或近阶段能胜任哪些工作,能承担哪些任务。所以,应以当前的实际水平作为衡量的依据。同时,应当依据《教员法》和总政关于军队院校职称评定的有关政策,以及教员队伍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教员职称评聘制度。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和关于院校教员职称结构比例的规定,科学设置教员职称岗位,形成合理的职称结构;使教员的作用能充分发挥。完善教员职称聘任办法,强化聘任环节,实行严格的定期聘任,择优上岗;加强教员聘后管理和任职考评。有高级职称的教员要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对不能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或者经考核不称职的,依法解聘其职称。充分利用教员职称聘任这一政策杠杆,全面提高教员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

4、健全培训体制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点对于教员尤为重要。因为教员知识的更新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军事教育的发展。为此,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教员培训体制。

一方面,加强在职培训,有计划地提高军校在职教员的学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教员的在职培训应由一次性终结型教育向多次性回归型教育发展。要使教员在职进修规范化、制度化,让教员的进修和提高成为教员的一种权利,一项义务。

另一方面,教员自我培养和提高也是优化师资队伍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员要更新观念,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产业化的今天,学习知识首先是自己得益,要舍得教育投资,不要仅靠组织来培养。

(三)建・立激励机制,保证师资结构合理性

评职称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6

有无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与竞争力的教师队伍是衡量一所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校的优势和特点, 实质上就是教师队伍的优势和特点。而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建设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与竞争力的教师队伍的根本办法就是引入竞争机制, 实行教师聘任制。聘任制的核心是“按需设岗, 按岗聘任”, 其中岗位设置的是否科学, 直接影响到教师资源配置的效果。科学设置岗位, 特别是科学设置高级教师岗位,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对于发挥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学校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我校职称改革和近几年的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实行教师聘任制的实践, 浅谈对科学设置岗位、实现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认识和思考。

一、教师聘任制中的岗位设置原则与方法实行教师聘任制首要的工作是科学设置岗位。岗位设置要明确岗位名称、岗位级别、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上岗条件。设置教师岗位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编制控制原则: 在上级核定的教师编制范围内设置岗位。2、因事设岗原则: 以事(工作) 为中心设置岗位, 不能因人设岗。3、优化结构原则: 优化队伍结构, 实现最佳组合, 发挥最大效益。4、平稳过渡原则。兼顾事业发展需要与队伍现状, 部分学科可逐步到位。教师岗位设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学科法, 二是任务法, 三是结构法。学科法即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学科及其对学科学术带头人和骨干人员的需要设置教授、副教授岗位, 其特点是有效地促进学科建设, 突出学科带头人的地位, 形成正常的学科、学术竞争机制; 任务法是根据教学科研单位所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的类型、水平以及对带头人与骨干人员的需要设置教授、副教授岗位, 其特点在于有利于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 并力争上水平、创特色; 结构法是根据“三类五档”的教师高职务比例思路, 选择合适的结构比例设置教授、副教授岗位, 其特点则为全面均衡使用力量, 操作简便, 易于宏观控制。以上三种设岗方法, 学科法一般适用于学科建设已具一定规模且门类齐全的重点大学; 任务法则是用于以教学为中心兼搞科研的一般院校; 结构法往往用于正常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还未完全形成的新建院校。教师岗位的设置实际上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的, 是一个多变量的问题。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发展阶段情况各有不同, 因此不可单一套用某一种形式, 关键在于掌握岗位设置的原则与方法。具体到一个学科或一个教学单位, 岗位是构成队伍的最基本元素, 岗位和岗位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制约。这些岗位都是为了共同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共生整体。因此, 为保证岗位设置的科学合理, 在考虑一个岗位是否设置时, 应该把它放到整体队伍中去分析、去评价。要考虑所设岗位能否保障学科(专业) 发展目标的实现, 能否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能否上下左右协调, 有利于学科(专业) 内有效合作。还要考虑所设岗位在梯队层次中摆位是否恰当, 同其他岗位是否匹配。总之, 岗位设置要有利于教师队伍的长远建设, 有利于形成竞争机制和流动机制, 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有利于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

二、职称制度改革, 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的成绩与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家对职称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开始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职称制度改革引进了竞争机制, 由职务聘任取代了终身享有的职称, 明确了职务就是工作岗位。我校86 年职称改革刚刚开始时有452 名教师, 仅有1 名教授, 22 名副教授, 188 名讲师, 文革期间毕业的教师大多还是助教。大部分教师都面临着解决职称问题; 专业建设存有很大的盲目性, 没有长远的规划; 教师专业较为集中分布不均, 新建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人员不足。当时情况根本顾及不上岗位问题, 主要还是文革时期遗留下来的欠账问题。88 年职称改革进入正常化以后, 学校注意到教师队伍的结构问题和职称的杠杆调节作用, 在上级下达的评聘指标内, 逐步加大“按需”分配的力度。93 年按照天津市高教系统的统一部署, 学校第一次设置了教师职务岗位, 并且当年就实现了按岗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由指标控制转为了结构比例控制。根据当时学校的规模和水平, 岗位设置采取结构法与任务法相结合的办法。首先以教学科研编制的30% 为教师高级岗位基本数, 再根据所承担的其他教学科研任务以及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设定合理的岗位数叠加在基础数上。这就是学校对一个单位的岗位控制数。在总结职称改革经验的基础上, 笔者曾发表过文章对设置岗位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利弊进行过分析。职称改革所实行的教师职务聘任制, 其核心是“按需设岗、按岗聘任”优点在于:1、明确了学科带头人的地位, 规划了教师队伍的发展框架。帮助教师转变观念, 认清学校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将个人的发展融入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与功能需要上。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教师队伍总体水平。2、岗位设置为人才的合理配置提供了依据。竞争机制使择人用人公平公正公开。通过聘任实现了优化的工作组合, 促进了人才引进与合理流动, 改善调整了教师队伍的结构, 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效益。3、岗位设置为人才的预测规划提供了依据。人才预测与规划是保证学校事业发展的前瞻性工作。设岗与聘任, 使任务与完成任务的人员之间形成一种责任关系与数量联系, 这种联系为人才预测与规划提供了可靠的参照系。4、岗位设置为人才的使用培养提供了依据。岗位职责与上岗条件是实现人与事合理配置的基础, 也是培养人才的目标与依据。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与素质的培训, 使人能够胜任工作或能够承担更大的责任。挖掘潜力、提高素质, 适应整体性的人才开发的需要。结构比例控制下的设岗与聘任所存在的问题是: 由于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工作至今仍为评聘结合, 教师一旦按岗评上资格,就必然按岗聘任了职务, 那么这个岗位就有了不可调整的固定性。在学校总体结构比例一经确定的前提下, 要做到随着学科发展与学科布局调整的需要调整岗位就不那么容易了。教师任职资格是一次性评定, 而聘任是有期限的。评聘结合使得日后的聘任无竞争而言。可以说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搞了多年, 实现了按岗择优评审, 却未能真正解决按岗择优聘任问题。正是由于未能真正解决岗位聘任问题, 工资、福利与职务挂钩, 实际上是与资格挂钩, 使得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仍脱离不了职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