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范例6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范文1

一、导入

介绍闻一多的生平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二、把握清晰的结构

1.从题目看,本文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初读文章,课文写了闻一多先生哪两个身份的说和做的?

①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特点是什么?②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特点是什么?③你能从文中的一些过渡句、总结性的语句中看出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吗?

3.活动总结。文章结构上的特点:分总结构,结构严谨;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结尾总结,深化中心。

三、体会精当的选材

1.学生齐读文章结尾对闻一多先生评论性的句子(19、20段),教师提问:①作为学者,其“卓越”体现在哪里?②作为革命家,其“大勇”体现在哪里?

2.思考:这样的选材有何特点,有何好处?

3.活动总结。文章选材上的特点:选材典型、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凸显中心。

四、品味精彩的语言

1.在第3段中,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语,并说说为什么。

2.在第15-18段中,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并说说为什么。

3.在如此精彩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闻一多?

4.带着感情反复朗读让你感受最深的语句或段落。

五、拓展延伸

1.说说我们应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哪些方面?

【反思】这节课,教学过程流畅而清晰,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但不足之处却很明显:

1.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文本自身的特点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这篇课文出自于著名诗人臧克家之手,语言风格非常突出,可以说,是一种诗化的语言,简洁凝练、典雅含蓄。但是反观这节课的设计,从背景介绍到段落划分,再到内容概括,最后语言赏析,似乎每篇课文都可以按照这个模式去上,而缺少了对文本特征的把握与体现。

2.教学方法单一、学习活动的思维深度不够。这堂课,基本上只采取了问答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只是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找出答案,“思维值”较低。课堂表面上很“流畅”,在没有异议、没有争论中完成了老师预设的一个个环节,然而这只是一元思维的体现,学生的语文能力、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

3.拓展延伸环节冲淡了语文味。学生在激情昂扬,纷纷表态学习闻一多先生的种种品质、精神之际,与在历史课、政治课上的表现没有本质的区别。

在这节课上,教材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体现,课堂的实效不高。

第二稿设计

一、积累文雅的词汇(略)

二、体味壮美的人生

1.介绍闻一多的生平与写作背景。

2.把刚才所学的词语划分成两类,并说说划分的依据。

3.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其壮美体现在哪里?(请运用所学雅词进行概括)

4.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其壮美又体现在哪里?(请运用所学雅词进行概括)

三、品味诗化的语言

诗人臧克家的语言――诗一样的语言。

1.用词典雅,多四字短语,形象鲜明,极有韵味。提问:请找出这样有韵味的四字短语,并在书上也用四字短语做点旁批。

2.抓住特点,善用比喻,极具形象感和动态感。提问:文中哪些地方用了比喻的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3.多用短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有音乐的美感。

①这个环节,我们通过“变形”的方式来体会短句对人物表达的作用。如第16小节“变形”为:他说了/说的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②教师提问:你还能用这种方式为其他段落“变形”吗?

③反复朗读,比较体会诗化的语言和对闻一多崇高精神的高度赞美。

四、试写铿锵的诗歌

要求:选取课文中的句子重新组装,改写成一首现代诗。

1.选取课文部分内容,选材、立意。

2.有相对明确集中的主题。

3.尽量使用课本中的句子,新添词语或句子不得超过所写诗歌总量的五分之一。

【反思】比起第一稿来,本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进步:

1.在“教什么”上,抓住了文本的主要特征――诗化的语言。本节课,从对文中雅词的学习与积累,到通过给雅词分类来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再到对文章诗化语言的赏析与品味,最后整合、改编文中的语句来进行诗歌再创作:无一不体现对文本的最突出特征――“语言”的重视与学习。

2.力求“不仅是‘教教材’,更是‘用教材教’”。如“体会壮美的人生”环节,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雅词,来概括闻一多的人生壮举;再如“试写铿锵的诗歌”环节,则是对文中精彩的语言进行整合和改编,从而进行二次创作。这样,教学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文本的解读上,而是进一步地运用文本,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但是,本节课存在的不足仍然是明显的:

1.一些教学设计没有从学情出发,导致操作性不强。如,在“体味壮美的人生”中的教学设计:“把刚才所学的词语划分成两类,并说说划分的依据。”本来的打算是,学生能从闻一多“学者”和“革命家”这两个身份的角度出发,完成对词语的分类,同时也完成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而实际情况却是,由于问题自身的指向不明和缺乏铺垫,学生对这16个词语或是感到一片茫然、无从下手,或是尝试着从感彩、词性等角度乱分一气,课堂一时陷入僵局,只能由老师公布答案草草了事。

2.各个教学环节看似层次分明,实则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这里积累一下生字词,那里介绍点写作背景;这里把语言品析一下,那里再动笔练一练;各个教学活动之间没有用一根线串联起来,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就如同一颗颗美丽的珍珠,却缺少一根串联的丝线。

第三稿设计

一、导入

作者臧克家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因此,他文章里使用的语言,是一种诗化的语言,简洁凝练,富有表现力,且很有节奏感。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同学们在预习中应该已经发现了――作者在文章里运用了大量的四字短语。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预习的反馈练习。

二、预习反馈

1.易错字音:锲而不舍(qiè) 目不窥园(kuī) 潜心贯注(qián) 气冲斗牛(dǒu) 慷慨淋漓(lín) 热情澎湃(pài)

2.易错字形:lì(沥)尽心血 群蚁排yá(衙) 警报dié(迭)起 声zhèn(震)天地 ang(昂)首挺胸 长xū(须)飘飘

三、课文感知

1.阅读文章,课文写了闻一多先生哪两个身份的说和做?其特点分别是什么?

2.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说”和“做”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结合文中出现的四字短语来进行阐述。

4.学生朗读,比较体会四字短语的表达效果。

(形象鲜明,琅琅上口、富有音律的美感)

四、品味语言

1.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四字短语,说说好在哪里?

2.在改编中体会“诗一般的语言”。

①变形:选用文章里含有四字短语的句子,通过停顿,变形成一首小诗。

②创编:利用原文里的四字短语,加以改编,融入自己的创造,成为一首新的小诗.

例:足不下楼/目不窥园/发无暇理/饭忘了食/研究―――锲而不舍地钻探。/目光―――炯炯远射到史前。/相伴―――四壁下深宵灯火。/硕果――无言中赫然而出

3.学生任选一种形式进行改编创作。

4.学生朗读作品,进行交流。

五、课堂总结(略)

【反思】这节课上完后,笔者感到欣慰,因为教材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巧妙利用,实现了课堂的高效。

首先,从教学内容的确定来看,本课没有被动地演绎教材,而是巧妙地利用教材本身的特征,充分地反复地利用课文中的四字短语,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训练,进行思维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动脑,既加深了对课文的钻研、理解又得到了语文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其次,从教学的“选点切入”来看,本课巧妙地以“四字短语”为切入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认知积累,到理解赏析,再到创造性地运用,体现了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逻辑性。

再次,从课堂教学的程序看,本课体现出从易到难、层层推进的教学思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淡化提问设计,不再将提问作为阅读、讲析课文的唯一抓手,而是注重“活动”的设置,将“活动”作为学生开启课文大门的钥匙。因此,课堂教学中用于讲析的时间大大减少,用于实际训练的时间大大增加。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范文2

第一,新闻学院的新闻特色十分明显

美国大学的新闻学院与传播学院是分别设立的,起码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是这样的,除了新闻与大众传媒学院之外,还有大众传播学院。新闻学院的一切都是围绕“新闻”而展开,学院独栋五层大楼内随处可见实时播出的电视节目,虽然是在学校,但学生对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件可以做到随时了解、随时讨论;除了教授工作室,环绕楼层的是教室、实验室和大小不一的工作室,三五成群的项目小组很多,研究学术、创作新闻实践项目的氛围很浓厚。新媒体内容的教学主要体现在媒体融合上,如电视与网络的融合,网络与报纸的融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采写编评、摄录制播手段的融合等等,单个媒体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至于新媒体的商业开发与运营的内容似乎很少涉及。当然,新闻传播、政治传播、国际传播、公共关系传播的独立或者交叉融合的特色也是很鲜明的,但都围绕着“新闻传播”的范畴而展开。

目前国内高校新闻与传播教育融为一体,与这两所学校比孰优孰劣没有深入调研,不便评说。在新媒体教学方面我们似乎并不落后,但在认识上仍有凝练方向的需要。就跟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一样,有人认为是一种计算机网络,也有认为是一种新型媒体,还有认为是一种属于成员的虚拟空间,或者是一种商业平台。角度、立场不一样,对其功能作用的认识利用也不一样。新媒体是什么?与人们对互联网的看法一样也是众说纷纭,它是媒体也不是媒体,带来了更多的不可知、不可预测,没有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成为新媒体最有诱惑的魅力。但对新闻学院来说,恐怕只能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理解并运用新媒体,把它的其他功能交给其他相关领域去研究去应用,才能使新媒体真正成为“媒体”而对新闻传播带来革命性的推动。还有,新闻学院的新媒体专业,是偏向于新媒体的内容建设还是技术应用,或者是技术驱动下的内容建设,都是需要尽快明确的,通吃只会走入歧途。这是从美国高校新闻学院与传播学院分别设立、各司其职而得到的一点启发。

第二,教师的媒体工作经验十分重要

两所新闻学院的老师100%来自媒体或具有媒体工作经历,理由很简单,新闻是实践性很强的学问,缺少媒体工作经历和新闻实践经验的积累,很难现身说法把新闻课程讲得生动、形象、深入人心,很难在操作层面给学生起到示范示教作用。在许多著名教授办公室里,摆放着他们在美国著名媒体做记者时采访世界重要人物、重大新闻事件时的现场工作照片,还有普利策奖获奖证书等重要奖项的图片,其辉煌业绩让人肃然起敬。在与他们的短暂交流中,我们为其热情、健谈、敬业所感动。

有著名媒体人加盟高校新闻教育队伍发挥独特作用,大概是美国新闻教育领先于世界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国内虽然由于新闻与传播专硕教育的设置,我们也要求教师队伍中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媒体和业界教师,但效果并不理想,一是全职受聘专职教师成功者数量寥寥,最大的障碍在于高校和媒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高校注重课题、论文等学术成果,媒体注重作品的专业、社会影响和新闻获奖等实务成果,即便是退休之前愿意全身心转型由媒体而到高校,虽然他们在媒体是绝对的佼佼者,有很高的威望,但用高校的条件一权衡,还是会被拒之门外,不能走上三尺讲台,令人叹息。二是高校为了确保媒体教师的比例,在媒体界聘请了一批兼职教师,与本校理论教师结合组成所谓“双师型”指导格局,但大多数媒体教师在经历过当导师初期的新鲜之后,热情趋于平静,加上本单位工作繁忙不能抽出更多时间指导学生,而高校因无法拿出经费承担媒体教师兼职费用,考核上也是欠缺良策,导致媒体兼职教师形同虚设者多。三是各省宣传部门与大学共建新闻学院,在媒体兼职教师的落实方面基本上是举措乏力,表面上看院务委员会中聘请了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负责人担任院务委员就能解决对共建学院的指导,实际上媒体负责人的心大都操在媒体发展上了,平时能记住自己还是共建学院的院务委员而予以过问的,恐怕也不是多数。所以政府行为有时候更多体现的是轰轰烈烈却一厢情愿。

要解决新闻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学界和业界相互融合、相互取长补短、相互认可各自评价体系的价值,而不是圈地为牢,不合我者勿入,即使进来了也让你无所适从、不能发挥作用,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并予以解决的问题。

第三,非常重视实践训练

两所新闻学院,小班课程居多,有老师带着的,也有学生三五成群自己讨论的,讨论的内容大多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但在克朗凯特新闻学院,发现许多学生都有课题在做,这引起我们很大兴趣。经了解,他们的学生承接了大量来自媒体和企业的课题任务,比如媒体融合情境下的新闻采写、节目制作,受众调查、市场分析、品牌构建以及一个项目的创意设计等等,企业和媒体会提供一定资金,既解决了研究开发费用所需,又为学生提供了实际操作机会,实践能力得到锻炼,聪明才智得到发挥。通过这种训练,表现优异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被媒体、企业所吸收,解决了就业问题。在参观该学院系所时,学生的得意之作――或被装订成精美的纸质版,或制作成创意十足的视频,往往成为他们最乐于展示的成果,老师们的满意溢于言表。

新闻学院设在大学,却与新闻界没有一点隔膜,学界和业界没有界限;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演播室、编辑室、情景剧舞台应有尽有,课堂就是实训,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不需要经过“见习期”即可独立开展工作,对这两点印象很是深刻。那么,他们的理论课又是如何讲授?从比例上讲,理论课和实践课大体各占一半。我们应邀坐进教室听了两节大众传媒与公共关系课程。美国学生课堂气氛活跃,与老师互动积极讨论热烈,早有耳闻,眼见果然为实。学生上课注意力很集中,按我们的说法是100%的抬头率,没有低头看手机或做其他事情,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看来,要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老师讲得好学生认真听才能互动起来,缺了哪方面的配合都不行啊。当然,问题比较复杂,课堂沉寂、互动不起来的原因,从老师方面讲也可能是才疏学浅怕被学生问住难堪,不愿互动;从学生方面讲了解知识的渠道很便利,有些对老师所讲根本就没兴趣,头都不愿抬何谈互动;从课程设置看,有些课程内容不能与时俱进缺少新意,老师学生都没兴趣,自然课堂气氛就差了。所以抓好课堂教学,应从几方面着手,责怪单一方面其实于事无补。

另外,教室桌子上都有电源插座,使用时抬起,不用时压下,给学生使用新媒体带来很大便利,这一细节给我们新媒体学院的教室设计带来了启发。

第四,实验设备齐全且先进

新媒体与媒体融合设备甚至领先于媒体机构,克朗凯特新闻学院尤其突出。到了新闻学院犹如到了媒体机构,让人眼花缭乱。教学与实验合二为一,这和上面谈到的新闻教学“重实践”的特征紧密相联。两所学院都认为,新闻学院是新闻媒体人才的储备库,没有先进的媒体设备作为教学手段,学生到媒体工作或者媒体工作人员到学院继续深造,都难以保证他们学到最先进的媒体技术,也就难以保证他们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技术突飞猛进的媒体融合时代尤其如此。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教学理念。

据说国内新闻学院前往参观的人,往往对他们拥有独立的豪华气派教学大楼、先进而齐全的教学科研设施惊叹不已,说我们没有这么多的资金购置设备。美国朋友听了就会揶揄:你们都能登上月球,没钱买教学设备?并坚持认为,要办好新闻专业,充分的资金保证是必需的。话糙理端,这就是我们和美国新闻教育的硬件差异。

其实,就像美国这两所新闻学院应有尽有的教学科研设备,也不全是自己购买,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厂商捐赠,比如索尼、苹果公司等。捐赠不是没有条件,商家都很精明,如果你们的新闻学院没有名气,形不成广告效应;或者去主流媒体工作的毕业生寥寥,不会成为设备潜在的使用者、购买者,要获得其赞助就有困难。这就形成了学院越有影响就越能得到资助,办学者的成就感就越强烈,投入到教学上的精力智慧就会越多,反过来更有能促使学院更上层楼的马太效应。

还有,跟新媒体和媒体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一样,新闻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是周期很短。如果说新闻是易碎品的话,新闻器材就是易旧品。要将毕业生在媒体工作的见习期消化在学校,新闻器材大多保持领先至少是同步于媒体机构,“烧钱”是必须的,这不仅是经济实力的显现,更是人才培养理念的不可动摇。

第五,评价新闻学院社会影响的标准切合实际

社会评价新闻学院影响力(包括新闻学院自我评价)有四个方面:学术成果,新闻作品,获全国性重要奖项,去主流媒体工作的学生数量。这跟国内高校注重课题、论文、学术获奖的评价区别明显。他们评价学术成果也要看课题、论文论著的学术影响力,与我们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对老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打分占有相当比例,而且非常坦诚认真,不走过场。而将新闻作品的专业、社会影响及获奖等级、毕业生去主流媒体工作的人数也作为新闻学院办学质量社会评价的衡量因素,让人耳目一新。

我们常说与传播学偏重理论分析不同,新闻学重在“术”的训练,因此将产生重大影响的新闻作品和专业获奖作为衡量新闻学院师生的创造性成果予以认可,当然顺理成章,但在国内很难做到,就跟中文系师生不将文艺创作作为成果对待是一样的。尽管约定俗成,却不利于对人才内涵的全面理解和培养,也不利于老师综合素养的追求与提升。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评价标准的要求容易使学院、老师失去发展的方向,但评价标准过于单一、死板,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不利于长远发展。我们国家新闻与传播专硕设立多年,其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学位论文评价标准能够特立独行、自成体系、不受学术型影响并得到公认者却不多见,其原因就在于陷入单一评价体系易,另辟蹊径多元化评价难。

我们和伯克利新闻学院院长、副院长座谈一开始,他们的提问就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你们培养学生的理念是什么?追求并报道真相的记者是培养目标吗?中国媒体和美国媒体最大的不同在哪里?你们的老师具有媒体工作经历(经验)的多吗?其实美国朋友到过中国多次,开过会作过学术报告,对中国媒体情况基本是了解的。之所以饶有兴趣提出了问题,是因为他们认为“8・12天津危化品爆炸”之后的媒体报道存在瑕疵,政府新闻不能切入要害,真相被许多传言所掩盖而导致挖掘和呈现困难,记者责任“被绑架”,使得媒体记者、公众、政府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被再次提出。对此,我们真诚相答,解释沟通,感到与老外的交流并不困难。倒是他们对我们的毕业生大多没去主流媒体做记者、编辑、主持人感到遗憾,认为毕业生去企事业单位、网络公司做媒体,那不叫新闻机构,跟新闻学院培养目标没关系;如果更多毕业生不从事新闻工作,新闻学院存在的合理性或者人才培养的理念就值得检讨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范文3

在新闻学应用型本科教育中,新闻评沦课程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可以改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创新的教学方式,对于突出实践教学具有良好效果。“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新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卜,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大多数新闻评论教学法都属于知识讲授型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主线,学生的知识多来源于书本和教师讲授,学生们虽然获得了较为系统的知识,但对知识的认知多停留在纸面,单一的课后作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不足,未能通过参与实践的方式来对新闻评论课程获得深入理解,并转化为专业的新闻评论思维及逻辑表达能力。

而基于建构主义的项目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主线组织学生自主探索、互助协作,分阶段设计与实施项目,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实践。全程参与一个综合项目运作的过程充满乐趣与挑战,学生被卷入其中,在推进项目、解决问题的驱动下主动学习,并进行实践操作,从而加深了对新闻评论学原理和理论的理解,体验到新闻评论在实际应用中的复杂性与深刻性,充分发挥了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切实增强了新闻评论的专业实践能力。

项目驱动教学法应用于新闻评论课程,需要从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安排、师生互动关系、实战项目引入、分段过程考核等多方面进行设计与实施。

明确课程目标,突出实践能力

运用项目驱动教学,课程设计是整个教学的关键。新闻评论课程重在说理,思辨性较强,以思想深度取胜,因而整个新闻评论课程目标除了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与原理外,应着重通过项目驱动、增加实践课时来培养学生分析新闻事件的能力,增强自主思考、系统思维、逻辑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针对新闻评论课程培养目标,教师应使学生明确本课程的学习方向不是为了完成教材学习,而是要完成项目。教师的教学内容应在涵盖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优先考虑与媒体机构对接,重视新闻评论的媒体个性,而不仅仅重视其于理论研究中的贡献。所以,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课程内容可考虑结合业界新闻评论撰写的规则,引导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践来学习。此外,教学内容先后的安排也基本按照业界新闻评论撰写的流程来组织。

为了使课程与媒体紧密结合,教师需要对项目运作有深入的了解,及时了解各类媒体机构新闻评论撰写流程、思维训练、表达规范,不断吸收业界最新的专业成果和专业发展动态,将业界的优秀案例和培训资料运用于教学。同时注意课程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做到既照顾全局又突出重点,指导学生切实理解新闻评论撰写的全流程以及各个程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训练方式,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业界实际相结合。

课程项目驱动,转变师生角色

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转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教师是主导,其作用不完全是教授者,更多的时候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主体,是项曰自发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新闻评论课程以项目驱动,转变了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团队合作,运用课程设计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一个学期的课程中围绕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探索。

比如,项目可以由学生自拟选题,通过自我思考和团队讨论来推进项目的实施,自主进行新闻评论撰写方案的设计、实际写作和成果展示。在完成项目的驱动下,学生需要以主动实践的方式运用所学来解决新闻评论写作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而整个过程,教师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教练,主要工作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创设学习环境,启发学生选择难度适巾的新闻评论选题,设计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对学生新闻评论写作进行督导和质量控制,启发学生将系统思维及逻辑表达等子项目链接起来,及时纠正学生新闻评论撰写过程中的偏差,并引导学生对项目成果以及自身的撰写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

与媒体合作,引进实战项目

项目驱动教学不仅可以运用在课堂中,还可以运用在课堂外。教师通过加强与媒体合作、建立校外课程实践基地等途径,使学生了解新闻评论在业界一线的实际用途,亲身体验新闻评论撰写的工作流程,通过实战将所学转化为实际的专业能力。在一线实践的同时,学生也感受了专业媒体的环境与文化,了解到行业中的岗位需求和对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为规划自身的职业定位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多维空间教学,分段考核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范文4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112-01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把世界推向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信息高速传递、共享、增值,这给传统的编辑体制以及编辑出版业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客观上要求编辑出版的现代化。编辑事业要想在新世纪有一个质的飞跃,首先就是要培养一批优秀的编辑人才。高校应该从编辑学课程设置入手,采取措施不断培养实用型的新闻专业编辑人才,做好编辑学教学。 在新闻系统中,编辑工作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知道编辑工作包括新闻报道策划、新闻稿修改、报纸总体设计等等一系列环节,所以高校新闻编辑学的教育任务是非常繁重的。编辑学涉及面比较广泛,新闻编辑学、新闻写作学与新闻采访既有联系又有交集,所以高校编辑学一定要处理好这些课程的关系,科学合理地设计编辑学教学课程。

一、当前我国编辑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编辑学课程内容设计面广泛,缺乏实践性。由于新闻编辑工作在新闻传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编辑工作的内容非常广泛,除了日常的选稿、制作标题等,还包括报道的策划安排以及报纸的总体设计。这些课程都属于新闻业务的范畴,而且这些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编辑学课程需要让学生在合理有限的课时资源的条件下做好新闻编辑的工作流程,授课教师应该进行周密的思考、统筹的安排。 可是,正是由于授课任务繁重,加上一些别的因素,导致了一些教师对这一让人费脑筋的问题避重就轻,很多时候只重形式的教学,而不管教学效果如何。 所以编辑学的很多实践课程并没有付诸实践,学生动手操作的部分只是局限于改稿、 制作标题等,对于很多的编辑工作环节则只是停留于概念上。编辑学的实践部分没有创新性和挑战性,学生的实践能力差。新闻编辑工作的整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物力、设备,资金需求量大。结果导致很多高校的新闻编辑的实践活动并没有真正地实施和开展。

应该加强编辑学的理论体系建设,因为与其他成熟的学科相比,编辑学还是比较年轻的学科。目前来讲,编辑学的理论基础还很薄弱,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编辑学体系。我们的教育、教材和实际还有一定的距离,编辑学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当前关于编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与实际存在差距,这在客观上要求编辑学应该吸收其他学科的经验,不断加强学科的研究工作,从而建立完备的学科体系。

2.做好编辑学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方面的工作

要想提高编辑学的教学质量,高校一定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就是要强调通才教育,也就是说学校要把提高培养综合性人才作为重要的目标,这也是当前世界发展对高校客观要求。由于编辑学是一个设计面非常宽泛的专业,这要求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具备各方面的知识。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全新人才。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编辑学的需要,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理想目标。另一个方面就是编辑学课程设置要注意特色化、专业化,每一所院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科背景、基础增长点都大不相同,这就要求各个院校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培养自己学校的特色,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培养多样发展的人才。如果几十所高校都按照一个模式来培养编辑学人才,肯定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对编辑学的要求,所以高校一定要强调培养人才模式的特色化和多样化,避免模式单一,这样也能解决高校编辑学人才的就业问题。为了应对市场需求,高校应该鼓励学生在大学里先学好编辑专业课程,然后还应该涉猎一些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适应未来人才竞争,调整好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建立符合时展需求的人才教学新体系。

3.编辑学教学要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编辑学教学中应该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可是当前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与实践还有一些差距。我国编辑学人才培养偏重语言文字能力。而国外的很多高校则是对于编辑学的相关学科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例如一些“邮购市场”、“开拓国际市场”、“杂志何时需要设计”、“发行经济学”、等课程的设置,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国的高校编辑专业开设的更多的是增强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课,而市场、营销类课程数量较少,实践性不强。这就要求高校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处理好编辑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定要注重边缘学科的学习,同时还应该让该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实践,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需要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

全国各大高校都应该不断加强编辑学的基础建设。由于编辑学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当前发展还不完善,在专业方向的定位选择上有些茫然,缺乏特色。而且专业课程的设置还不确定。所以高校应该注重编辑学的学科建设,首先是从人才培养方面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做好师资队伍和教材编写的基础工作。加强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多种方式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明确我们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合21世纪编辑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范文5

1980年生,是闻一多的次子闻立雕(又名韦英)的孙女。在北京景山学校上小学、初中、高中,在北京语言大学攻读本科、硕士、博士,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师,教授留学生汉语。曾囊获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高校)一等奖、最佳演示奖、最佳教案奖、最受学生欢迎奖。

诗样人生:创办学生团体、办杂志、拍戏,还在十几个学校任过教

闻亭是个典型的北京女孩儿,说话特利索,笑起来也特爽朗。

闻亭的名字是太奶奶取的,清华大学里有个纪念闻一多的亭子就叫闻亭。

12点半下课,2点多开完会,还没来得及吃饭,闻亭便开始接受我们的采访,地点就在北京语言大学的校园,这是她最有归属感、幸福感的地方。闻亭还特意在笔记本上提前总结了一下她所了解的太爷爷——“他有着诗一般的人生,诗一般的性格。我先从人生开始说吧!” “大家了解得最多的可能是《最后一次演讲》,前脚跨出门去,后脚便再未跨回来。他的牺牲其实和他诗人般的人生息息相关。家人、友人都曾提醒过他后果,可他仍义无反顾。我相信如果再让太爷爷选择一次,即便是知道一大家子人都会失去他,他还会那么做。”

对于太爷爷闻一多的人生,80后的闻亭有更为有趣的视角和时髦的表述语言:“你看!他组建过若干个学生团体,创办过很多杂志,可能这个月办了这个杂志,下个月就办了另外一个;他为失学儿童办过学校;在清华时他就拍过戏,在美国留学时还和余上沅、赵太侔等拍过英文古装戏《杨贵妃》,他做舞台设计,将中国戏剧介绍到了美国。结果一时拍戏兴起,美国学校没毕业就回国建北京艺术剧院来了,后来这事儿黄了,他才开始教绘画、教文学;太爷爷曾在十几个学校任过教,真是了不得!他涉足文学、艺术、政治等诸多门类。后来又成了民主斗士,别人都觉得他怎么一下子就变了,其实一点也不奇怪。他就是这样,很感性,很极端,人生非常富有戏剧性。 ”

诗样性格:因为梁实秋寄来的科罗拉多大学的风景照就拎着箱子转学而去

很少有人知道闻一多大学学的是美术。早在清华,他就给学校的杂志画过插画,而且还进行过书籍装帧的实践并发表相关评论。当初去美国留学,他先去了芝加哥艺术学院,随后又去了著名的纽约艺术学院。可当他收到梁实秋从科罗拉多大学寄来的几张风景照就立刻拎着箱子转学,去找好朋友了,“把梁实秋都吓了一大跳”。“他就是这样,随着诗的感觉在行走。”闻亭说得津津有味。

闻亭带来了《闻一多画传》,里面有很多他为好友徐志摩、梁实秋著作设计的封面,给潘光旦的书画的插画《对镜》至今看来仍很前卫。闻亭说:“他是个追求极致的人,也喜欢用强烈对比的色彩。就连书房,都刷了黑漆,题了金字。”

在穿衣打扮上,闻一多也很有感觉。在美国留学期间,他时而西服革履、戴着礼帽,时而穿着满身油彩的画衣,蓬头垢面;回国后,他换上了长衫,抗战期间,他蓄了八年须,颇有艺术家的风度。

闻一多有个雅号“何妨一下楼”先生,就连结婚的时候,都在书房看书忘了下楼。在闻亭看来,倒不是说太爷爷多刻苦,而是他一旦进入了某一种境界,他就要在里面尽情地感受、徜徉。

诗人的性格,体现在闻一多对事业的追求中,也同样蕴藏于他的家庭生活中,由于是包办婚姻,闻一多开始强烈反对,但爱上了便再也不愿离开。妻子种菜,他去除草;妻子织毛衣,他在一边欣赏,这种情意浓浓的幸福也遗传给了他的后代。

对于子女,闻一多格外疼爱。闻亭从爷爷那儿得知,爷爷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太爷爷从来没打过他和其他孩子。“有一次太爷爷刚要下手,我爷爷批评他:讲民主的人怎么能打人呢!后来太爷爷还承认了错误,做了自我批评。”

在清华任教期间,生活富裕些的闻一多给两个儿子一人买了辆自行车,兄弟俩在清华校园驰骋,非常气派。“爷爷喜欢跳远,太爷爷就在清华住地给他挖了个沙坑。”八年抗战生活拮据期间,闻一多拿出了刻图章的本事来贴补家用,不过“送了不少给朋友,挣钱反而成了次要的”。

有一段时间,因为住的地方较远,每次去上课,闻一多都要第二天才能回家。“那时,我太奶奶在家做饭,我爷爷他们去路上迎他,太爷爷一想就能见到爱妻和孩子,便大步前进,一次爷爷们出来晚了,太爷爷一路上都很失落。”

诗意传承:我喜欢高校里文人的书卷气,也会尝试将文学、艺术融入课堂

“我有时会不自觉地哼起《七子之歌》。”闻亭边说边笑,“我也常去清华大学的闻亭,对着太爷爷的雕塑和他分享、倾诉”。一次,闻亭还碰到了许多来此缅怀闻一多先生的清华老人。

上大学的时候,闻亭很喜欢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曾担任过学生会主席、研究生会主席。“我后来才意识到,这就是遗传!太爷爷原来创办过若干学生团体,还代表清华去参加全国学联大会。”闻亭也进过外企,感受 “白领生活”,但因为在那是“找不到国家的感觉”,于是又去了北京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实习,之后还在商务印书馆当过杂志记者。

“什么想做的事儿都试过了。在这一点上,我和太爷爷很像。最后,我觉得最适合我、最能发挥我专长的还是北京语言大学的讲台,在这里我找到了归属与幸福。”在三尺讲台上,80后的闻亭把自己当作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我同样也可以把太爷爷擅长的领域比如文学、艺术都搬上讲台。其实教师就是个导演。我们的课堂里也有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比如学生用词汇做砖,用语法做泥,产出语言的过程就是建筑的搭建;教授的手势、课堂的板书、教师的布置都充满了绘画美;教师讲课的节奏感则是音乐之美……我会让学生读诗歌,也许他们读不懂,但可以让他们在背景音乐中感觉,有的学生居然读哭了。”在闻亭看来,教学也是一门艺术。

“在这个小舞台上,反而能有大的演绎。在教授留学生汉语时,语言只是学生们的工具,我希望学生们能用语言去交流、感受中国与世界。我会请学生外出采访,比如让他们去医院,学生们为了采访医生会假装看病,不管是什么方式,他们不仅学到了中文,也了解了中国社会和文化。”

闻亭非常热爱并珍惜在讲台上的时光,即便是怀孕期间被医生命令在家修养,收到学生思念短信后便义无反顾返回课堂。“不过当天就倒在教室外了。”闻亭说,“只有全身心地热爱与投入才会有成果。太爷爷是这样,这也遗传给了我们全家”。

在闻一多的课堂上,他会幽默地问学生:“谁要抽烟?”闻亭也会在课堂上挂副对联:“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横批:汉语不难。”学生们还会从世界各地给她带些礼物。这一切都让闻亭觉得很幸福。记者和摄影师便品尝到了异国风味的巧克力。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范文6

以往我们的识字教学大多是一节课让学生读半节、写半节。教学过程基本如下:

第一步:出示本课所有的生字、词语,让学生先读;

第二步:说说怎么记这些生字,再组词;

第三步:开火车读生字生词、指名读、齐读等;

第四步:老师板书生字,学生书写、描红练写。

由于方法过于单一,缺乏趣味性,教学重难点不分明,一节课下来,往往是开始的十几分钟学生还能保持饱满的情绪,积极性也较高;但是慢慢地,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没劲,慢慢地对识字产生厌倦,甚至会对每节课要学习20多个生字产生惧怕心理,最终识字任务也无法完成。

为了改变传统识字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自一年级开始,本人就注重挖掘教材本身蕴含的创新因素,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尝试创设语境识字、分散识字、归类识字等识字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情趣,使识字教学更优化,有效地提高了识字教学效率。下面就以《父亲和鸟》识字教学的一个片段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师:昨天老师请大家预习《父亲和鸟》,谁来说说通过预习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用汇报预习的方法,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勇于展示自己。

生:学生汇报,师相机通过课件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师:这是课文中最难读的四个句子,里面还藏着这一课的生字,谁愿意来挑战自己!

一、出示句子

(1)父亲突然站定,朝着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2)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

(3)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4)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二、指导朗读句子,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句子一:父亲突然站定,朝着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生:认识“蒙、喃”,理解“雾蒙蒙”和“喃喃地说”。

师:这句话中有本课两个生字:“蒙”和“喃”。“蒙”说说怎么记住它?

生:学生交流记忆生字的办法,有的用加一加的方法,有的用组词语:雾蒙蒙、蒙眼睛等方法。

师:相机出示“雾蒙蒙的树林”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雾蒙蒙”。

师:大家看,这就是雾蒙蒙的树林。“蒙蒙”是指云雾雨雪迷茫的样子,所以人们常说:雾蒙蒙、雨蒙蒙等。

师:下面,我们该怎样记“喃”这个字呢?

生:学生回答(略)。

师:“‘喃喃地’是一个象声词,老师从字典中查到它的意思是“轻声、慢慢地说话,和自言自语的意思相似。谁来‘喃喃地’读读这句话。”

生:指名读、齐读“林子里有不少鸟”。

设计意图:首先朗读带生字的句子,是从整体入手为学生识字做铺垫;接着让学生自主记忆生字;然后老师借助图片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并暗示他们可以用工具书学习生字、理解词语,又做了学法的指导;最后指导学生进行情感朗读。这样识字与词语、句子的理解感悟有机地融为一体,识字教学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方法多样又富有趣味。

句子二: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

师:谁会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这句话中也藏着两个生字,请找出来,认识它们的请举手!

生: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交流。

师:“浓浓的”是指气味很重,和它意思相反的词语是什么?

生:“淡淡的”。

师:齐读这句话,提醒学生注意“浓”、“味”的读音和字形。

设计意图:“浓”和“味”这两个生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而且也不是记忆难点,所以一读即过,做到轻重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