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什么中学到了语文范例6篇

我从什么中学到了语文

我从什么中学到了语文范文1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思路 反向探求 实践探求 全身心探求

一种新的课程理念正在形成:从科学主义的精细处理到和人文主义的机智探索相平衡,以人为本成为基本趋势。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方向,已出台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

一、从追求讲什么,到追求不讲什么――反向探求教什么

高中必选的传统课文《荷塘月色》的传统讲法是:

(一)背景介绍。

(二)分段解析具体内容,归纳段义。

(三)结合各段落,整合成较为明晰几个板块归纳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人物性格特征等。

(四)布置作业,巩固扩展

据此《荷塘月色》可以解析为: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中国现代文学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宁肯饿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文章写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作者心里非常苦闷。

文章分为12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意义段。第一段写作者郁闷散心来到荷塘边;第二段描写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第三段写作者由荷塘想到江南,不知不觉中回到家门口。第二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四自然段为第一层,描写月色下的荷塘,荷塘里的荷叶、荷花;第五自然段为第二层,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第六自然段为第三层,描写荷塘的四周。

文章通过描写荷塘月色,展现无比优雅、朦胧、幽静的自然之美,同时借景寓情,透露出内心的不平静。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善于运用比喻(尤其是通感式比喻)和拟人修辞格描摹景物,精心选用动词和叠词营造优美语境。

作业:评说比喻、拟人、动词、叠词的妙用,背诵4、5、6自然段。

对于已学过上百篇如此课文的高中生来说,感觉上就过于重复嗦了,这就需要创新,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意味着要走自己的路,要实现从知识层次的传授进步到方法层次的考究,再到素养层次的追求。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一文里,引用清初画家笪重光《画筌》里的话说出了这种境界:“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景逼而神景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语文教学能不能上升到这种境界:从追求讲什么,到追求不讲什么--反向探求教什么。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反思“求全求细求深求透、包教包学”的做法,更要思考不教什么,从不教什么中明确教什么,然后留出学生思维、感受的空间与机会,让不教的东西连成一条学生学习、发展的线索。

二、从用理论检验言语,从学语言到用语言理论――实践探求怎么学

《荷塘月色》最大的写作特点是语言美。为了表现荷塘月色的柔美,它运用了汉语独有的叠词叠音、双声、叠韵。叠词叠音有:曲曲折折、峭楞楞、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阴阴、隐隐约约等;双声词有:袅娜、仿佛、渺茫、霎时等;叠韵词有:零星、宛然、酣眠、和谐等。为表现荷塘月色的优美意象,它非常注意炼字:弥望、点缀、颤动等;为表现荷塘月色的意境美,它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比喻和拟人。比喻有:(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拟人有:羞涩地打着朵儿,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脉脉的流水等等。

这些言语特点,教学中一是就语言分析语句,“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另一种是为了达到最佳表达效果而探求最佳表达形式,“同学们,荷塘月色的意境非常优美,我们想过没有,作者用什么样的语言技巧营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前者是肢解教学式,后者是联系教学式。前者只告诉学生“是什么”,后者不但告诉学生“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用什么”和“怎么用”。前者告诉学生的是僵硬的事实性知识,后者教给学生的是运用事实性知识。

新的课程标准讲感悟,感悟什么呢?感悟情感,感悟道理,当然也包括感悟规律,语法就是规律之一。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大量的语言现象中感悟语言规律,并把它运用到语文实践中去,更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感悟内化规律、理论,并借此完善和促进后面的语文实践。这是新语文的方向。

本着这种方向性的变革反思,我们必须增加运用技巧的练习,并且在课堂上予以落实,而不是“留”给课外。同时要探究从用理论检验语言,到学言语用语言到理论--实践探求怎么学。这是人文主义的机智感悟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明白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与目标: 不是为了分析语言而分析语言,而是为了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而分析语言,总结语言规律,而且要把语言规律落实到具体的语文实践中去,让学生学会运用,提升人生体验。

三、从默默接受,隐形思维和感悟,到用听、说、读、写、唱、表演、活动等显形思维和感悟――全身心探求语文的魅力

推出《荷塘月色》的写作技巧,从方式方法看,一种是教师讲解,学生领会;一种是教师讲解,学生领会,辅以诵读、写作两种巩固手段,即让学生读读课文体会用词之妙,运用叠词叠音、双声、叠韵等描写一处景致。

我从什么中学到了语文范文2

[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部分共6课,包括38个生字,34个词语,28句话。编者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的目的出发,把6课分成了两组,第一组是纯拼音句子和汉字注拼音的句子混排在一起的短文,第二组是汉字注拼音的短文,这体现了教材的过渡性特点,即由纯拼音句子向汉字注音句子的过渡。此外,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基础上借助拼音阅读短文,学生要在看图的基础上借助拼音阅读短文,学习句子,理解词语,认识生字,这个过程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同时学生还能初步认识到生字组成了词语,词语组成了句子,句子连成了短文,了解到字、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是教材的第二个特点,即联系性特点。针对教材的这两个特点,教学建议如下。

一、重视看图,在观察图画中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教材中的插图是短文内容具体形象的反映,是帮助学生理解短文和词句的凭借。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从图入手理解词句,有助于在观察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认真看图,了解图意,让图中具体鲜明的形象清晰地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之后再和语言文字联系起来。教材中的插图根据短文的内容而各具特色。第1课、第4课以景物为主,指导整体看图可设问:(1)图上都有什么?谁能按顺序说说。(2)你能看出这是什么地方?第1课观察的重点是国旗,可问:五星红旗是什么样?她在图中哪个位置上?第4课的关键是让学生看明白图上画的是农村。第2、3、5课有人物、有环境,指导看图可以从人物入手:画面上都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深入观察时可设问: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人物,说说他们有什么表情,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第6课插图上画的是动物,指导看图时要抓住动物的特点,重点要抓住尾巴的形状进行观察,可设问:(1)说说图上都有哪些动物?(2)仔细观察它们的尾巴,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在观察中比较,在比较中发展思维。)“看图学词学句”中的看图,目的是了解图意,为理解词句做准备,所以学生看明白、说清楚就可以了,不要求说得很好,这是与看图说话的根本区别。另外要重视观察顺序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我从什么中学到了语文范文3

一、品出词语的内涵

文章是由一个个词语组成的,词语作为文本的最小单位,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具有特定的内涵。然而,因为语文课堂的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抓住所有的词语一一品味,那就必须抓住文本解读的支撑点,引导学生品味。如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片段:

师:虽然谈迁家境贫寒,可他刻苦好学、博览群书,从小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当这部五百多万字的鸿篇巨制――《国榷》被小偷偷走,一个为之奋斗了二十多年的老人又怎样了?

指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谈迁表现的句子。相机出示: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指读)

①你感受到了怎样的谈迁?(痛苦煎熬)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茶饭不思 夜难安寝)

是啊,为了《国榷》,谈迁从小________。

为了《国榷》,谈迁抄写一点史料,就要_________。

为了《国榷》,谈迁_______。

所以谈迁怎么做?引读“茶饭不思”,所以谈迁“夜难安寝”,所以谈迁“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小偷偷走的仅仅是一箱书稿吗?实际上小偷偷走的是谈迁的什么?(二十多年的心血、从小立下的志向)真是……(出示:二十余载成巨制,一夕之间化云烟)

②是啊,天有不测风云。当二十多年的心血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这种意想不到的灾难,这种致命的打击对年近六旬、体弱多病的谈迁来说真是……(引导学生说:痛不欲生、灭顶之灾、晴天霹雳、飞来横祸、祸从天降等。板书:厄运)真是一场致命的打击。

③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种打击太致命了,难怪当时的谈迁老泪纵横,仰天长叹:“噫,吾力殚矣!”

一个无比坚强的老人,此时此刻也发出这样的长叹,所受的打击可想而知,再读这句话:“他茶饭不思……”

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茶饭不思”“夜难安寝”,由词想景,由景生情,谈迁的遭遇深深牵动着学生的心。词语在想象、练说中不断丰满壮大,有了丰富的内涵和鲜活的意象。我们在钻研教材时,要用语文教师特有的敏锐的眼睛去发现和挖掘,引导学生借助这些词语去想象、去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品出词语的意象

真正的阅读,就是要感同身受地与作品中的人物同欢乐共命运,体察他们心灵中每一次细微的颤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语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抓住文本中能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品出词语的意象。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片段:

师:经过四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史料“更加翔实、精彩”,谈迁是怎么做的?默读第三自然段,圈画有关词句,在书旁写写自己的感受。

同桌交流(先读句子,再说自己的感受)

师巡视。谁来读读感受最深的句子?出示:

①“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你对什么词语感受最深?先读一读,再说感受。

“一袭破衫”告诉我们什么?(生活艰苦)

“扑面而来的风沙”告诉我们什么?(环境恶劣)

“终日奔波”告诉我们什么?(忙碌劳累)

(板书:终日奔波)你是怎样理解“终日奔波”的?

清晨,凉气袭人,当人们 ,______________

他一袭破衫,已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中午,烈日当空,当人们 ,________________

他一袭破衫,仍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晚上,月黑风高,当人们 ,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一袭破衫,依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引读:从清晨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他都在奔走、忙碌。

这就叫“终日奔波”,这样忘我地工作也叫?(废寝忘食)这样从早到晚又叫?(起早贪黑)这也叫?(风餐露宿)我们从谈迁身上找到了最好的答案。从“终日奔波”中,你还读出了谈迁的什么?(勤奋、执著、坚定信念)

②“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你对什么词语感受最深?先读句子,再说说感受。

由“孤灯”你想到了什么?(一个人很孤独)

看到“奋笔疾书”你想到了什么?(分分秒秒编写《国榷》)

是啊,当早晨微曦初露的时候,谈迁在____,当中午别人午休的时刻,谈迁仍然放弃休息,在___,当夜幕降临,别人进入梦乡的时候,谈迁还是挑起孤灯,还在_____。从“奋笔疾书”中,你看到了怎样的谈迁?(与命运抗争、与时间赛跑、百折不挠)

是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经历一番辛苦,哪有硕果累累?经过几年奋斗,新的《国榷》诞生了。

教学中,我抓住“终日奔波”“奋笔疾书”,引导学生反复体会,读出了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为了《国榷》战胜困难、勤于笔耕的顽强形象,以及他那份执著、百折不挠的精神。

三、品出词语的表现力

品出表现力,就是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丰富、优美、生动、形象、有特点、有魅力。如《月光启蒙》片段:

师:“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这句话中“长歌谣”的“长”是什么意思?“歌谣”怎么能“长”呢?

生:生长。

师:对。这个“长”是说他的家乡在黄河故道边,土地贫瘠,各种作物难以生长。那么第二个“长”是什么意思呢?

生:出现、发明。

师:歌谣,一般我们不说“发明”,与哪个词搭配更合适?

生:流传。

师:第二个“长”就是产生、流传。这句话是说,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歌声不断。那么就干脆把这个句子直接说成: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流传歌谣。好不好?

生:不好,好像读着不顺。

生:我觉得用“流传”,让人感觉浮在表面,应该要有点深意,有点内涵的。

生:我觉得用“长”字有一种韵味。

师:这韵味,又在哪里呢?(生欲言而不得,语塞)“长”让人联想到“根’,你想想,这歌谣的“根”是什么?

生:就是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

师:棒极了。那根,就是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的人。再来看这个“长”字,我们说,这个“长大了”“长高了”“长结实了”,“长”给你什么感觉?

生:越来越大的感觉,好像很有生机和活力。

师:对。这就是“长”字的韵味。“歌谣”与“长”字搭配,是一种陌生的搭配,写出了那个地方歌谣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也让这个句子饱含着一种诗性的美。

我从什么中学到了语文范文4

首先,从语文课程设科的目的来看,语文就是为了培养语文人,就是说会使用语言,会理解语言的人。也就是能读会写的人。写作能力是未来社会人的一项基本能力。语文教学不是培养作家,也不是培养语言学家。过去,我们将语言知识的学习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似乎只要掌握了语言知识,也就学会了使用语言。但是实践证明这是错误的。语法知识,修辞知识等语言知识是对语言规律的总结,学习语言知识和修辞知识能够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规范学生使用语言的行为,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就学好语言。语言是与人的思维密切相关的,语言是思维的外衣,离开了语言反映的客观事物,离开了反映者的思想,语言的空壳是不可能学好语言的。因为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其反应的生活,离不开对作者使用语言时的匠心的体会。剥离开语言的内容,仅从形式上学习语言,显然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叶圣陶才说,语文的根本目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正是因为如此,主席才说,语言不是那么容易学到的,要学好语言非下苦功夫学不可。

那么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呢?也不是。人文论提出以后,人们就将人文精神的培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似乎有了人文精神,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相应的提高了。从整个教育的目的来说,学校教育的每一门课程都具有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任务,也有这样的作用。不单是语文课程独有,对此早有人论述过了。同时,语文课程之所以是语文,就是因为他要学习语言的使用,培养语文人。语文的人文精神蕴含在语文课程的内容之中,学生通过阅读即可以受到人文精神的感染与熏陶。孔子所谓的诗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说的也是文本内容在阅读者心中常生的反应,这种兴观群怨说,就是语文的人文化育功能。我们并不需要特别的去培养。

那么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我们究竟要培养学生的什么?

对于阅读教学来说,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理解文本,这里的理解不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的理解,而是从写作这个角度对文本所做的理解。也就是我们通过阅读文本,体会到作者写作文本时的心路历程,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学生才能真正从阅读教学中获益。这种写作的思路一方面是语言方面的,另一方面是结构方面的。

许多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缺乏必要的对文本背后的作者思路的认识,语文教学总是浮在上面,没有沉入文本深处,真正探究到文本深哟蔚亩西。因此,就出现学了多年的语文,我们的学生仍然不会写作的现象。

我们知道,写作能力是未来人才必备的一种能力,语文教学离开写作进行阅读教学,必然使语文教学偏离了教学目标。课标把学习和使用语言文字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而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必须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一方面要通过作者使用语言文字的学习,揣摩语言文字使用的环境,理解语言文字使用的规律,体会到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从而真正学习把握语言。我们的语文教学停留在理解层面,学生对语言的使用感受不具体,对一些写作手法的认识也就很是肤浅,具体到使用的时候,就无所适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语言干瘪的现象,都与我们这种阅读教学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语言的学习不是仅仅学习语言的形式,更主要的是学习语言所反映的生活内容,这内容里面就包含着作者的使用语言的思想,我们既要触摸语言的形式,更要触摸语言的内容,而且这更为重要。我想叶圣陶先生之所以把语文看做是一门工具课,也是从这个意义上使用的。人文论者主张人文性没有错,但是,人文性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人文性蕴含在语言性之中,通过语言性体现出来。只要我们把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为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那么,对写作者语言文字使用的学习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到语言,因为作者使用语言文字就已经告诉你怎么使用语言文字了。写了什么是理解文本的基础,为什么要写这些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为什么要用这个比喻句而不用别的,这个比喻句之中包含着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包含作者独特的对事物的体验,感受。学习比喻句既是对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学习,也是对作者认识事物独特的体验和认识。语言文字学习离不开语境,语言文字的培养既是对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认识能力的一种培养。语言能力的形成也是学生感悟生活,认识生活能力的形成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是伴随着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的。

我从什么中学到了语文范文5

一、我们把语文课本作为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

1.我们可以用课本中的课文为载体,找出孩子有内容说,有话说的话题。如教学一年级下册《动物气象员》时,可设置让孩子当“气象预报员竞聘人员”与“评委”的口语交际。我找几个同学当评委,教给他们怎样提问和评价,如“站姿规范、声音洪亮、竞聘理由很充分等。”引导竞聘者说开场白“小朋友们,大家好!我叫某某某,我来竞聘动物气象员,我……”孩子们兴趣盎然,一个个抢着来竞聘,孩子们在这种氛围中慢慢得到锻炼,使敢于上台说、讲,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水平。教学《自选商场》时,让他们充当“售货员”与“顾客”进行口语交际,锻炼孩子们明白售货员应该怎么说和做,顾客应该怎样,孩子们做得有模有样的。

2.我们可以结合课本中课文的插图为载体,让孩子们仔细观察插图,想象对话,能更大程度地开发口语交际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如:一年级语文上册《小熊住山洞》中我们先出示春夏秋冬四张图片,让两个孩子分别扮演小熊和熊爸爸,根据图片想象,小熊和熊爸爸练习对话交流,他们会说些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都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选代表发言。

3.我们可以引用课本中课文的对话为载体,让孩子们充当小主人公来进行口语交际。如教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称赞》时,让学生分角色对话表演,当扮演刺猬和小獾的孩子说道:“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引导孩子要运用鼓励、称赞的语气“,真的吗?”引导孩子说出惊喜的语气。“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引导学生一定要说出高兴、自信的语气,从而练习在口语交际中有意识地模仿、尝试,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

二、我们把口语交际课和阅读课有机结合起来

利用阅读课,让孩子们一起谈一谈最近我们一去读的书的内容,谈一谈感想和看法,也可以你提出不明白的地方我来解答,并学会说话要有礼貌,问别人问题要说:“请问,……”别人帮你解决了问题,你要说“:谢谢你的帮助。”对方要说“:不客气。”可以利用孩子爱看的动画片和学校开展的活动以及学校和班级的发生的事情来展开话题,如:这学期我班主要针对童话进行阅读,我和同学们一起阅读了《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在阅读课上,我会让孩子们提出针对本周我们读的这个故事有什么疑问?让孩子发表看法,达到锻炼孩子们说话的效果。

三、把我们平时的写话和说话有机结合起来

如我们在教学《小白兔运南瓜》看图写话时,我就将写话和说话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训练,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弄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有谁、在干什么?再抓重点细致观察小白兔的神态、动作的特点,最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并用文字写下来,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说的时候,就会有抓手,写得时候,也会有内容来写,避免一切毫无头绪,毫无章法。

四、做好铺垫,顺理成章

低年级孩子在说的过程中,有时简单的一句话就概括了,内容空洞。语句停留到看到什么说什么,没有前后,更谈不上语句通顺。比如在教学《秋游》这一课时,我提前布置让孩子的爸爸、妈妈领孩子到附近一处风景区玩一玩,为了避免出现无话可说现象,我利用QQ在班级群中提前把问题抛给孩子和家长,并让他们拍下照片,发给我,课堂上我让孩子对着自己的照片说一说,你和谁一起去的?你们去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哪些景物?你最喜欢哪些景物?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回来后,孩子们按我的问题引导,加上照片帮助,孩子们兴趣盎然,说得有条有理,内容也充实了不少。

五、给孩子想象的杠杆,让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我从什么中学到了语文范文6

一、 语言形象生动,吸引学生的心灵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四(6)班的同学都很棒,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好,咱们将在一起上一节课,知道我们今天学什么课文吗?

生:(小声齐答)不知道。

师:不至于吧?真不知道?

生:(小声答)不知道。

师:书看过没有?

生:(齐)没有。

师:说实话,看了没看。

生:(齐)没有。

师:哎呀,很遗憾,我希望你们看一看,结果没看。好,今天我们学的课文题目是《第一次抱母亲》。先跟我一起写课题,好吗?(生:好)把右手伸出来,我这样写能看见吗?(生:能)

师:(边板书边口述)写第一次的“第”字;“抱”字上面的横折钩,短一些。读一读。(生读课题,较慢)

师:速度再快一点,――第一次抱母亲。(生再读课题)

师:像说话那样自然,――第一次抱母亲。(生又读课题)

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说说看。

生:为什么要第一次抱母亲?

师:为什么要第一次抱母亲?这个问题问得……好像……得改一改。分两次问,能改一下吗?……不想改?不想改也行。

生:第一次抱母亲,母亲是什么感受?我是什么感受?

师:从这个课题看,第一次抱母亲,肯定是她的子女,要么是她的儿子,要么是她的女儿。她提的问题非常好,第一次抱母亲,母亲是什么感受?作为抱母亲的子女又是什么感受?还有没有问题要提?

生:他是多大的时候抱母亲的?

师:哦,作者――也就是文章中的“我”,在多大的时候抱母亲?多大的年纪抱母亲?

生:我提的问题是,发生了什么事,使我第一次抱母亲?

师:哦,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要抱母亲呢?

生:我提的问题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抱母亲?

……

于永正老师教学语言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通了“电”,带了“磁”一样,能引领学生一下走入文章的情境,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怎样使教学语言形象化呢?可通过谜语、故事、笑话给语言浇点“佐料”;可以以“事”说“理”,使教学语言富有形象性;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和利用,使语言形象化;还可以通过儿童化的语言模仿,使之生动化。总之,教学语言的形象生动,是教师教学艺术修养的集中体现,是教师长期学习、研究和实践的结晶。

二、 语言热情真诚,打动学生的心灵

作为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这时,大多数教师便以“错了!请坐。”“不对!谁再来?”这些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并期盼其他学生的正确回答。而特级教师贾志敏则运用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注意情绪导向。有个学生给“姆”字组词时说:“养母”的“母”。学生哗然。可贾老师微笑着示意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别急,他没说错,只是没说完!”接着贾老师转向那位学生,“你说得对的,是‘养母’的‘母’……”学生在贾老师的点拨下顿悟了,连忙说:“是‘养母’的‘母’加上一个女字旁,就是‘保姆’的‘姆’了。”在贾老师不动声色地巧妙引导下,避免了学生出洋相,这样的老师,任何一个学生都会打心眼里敬佩的。有时,学生说错了,贾老师会说:“说错是正常的,老师最喜欢说错的孩子。没关系,再说一下!”有时,学生重复了前几个同学的回答,贾老师也不会指责学生没有认真听课,笑笑说:“噢!你认为这很重要,再强调了一下,对吗?”这一系列充满爱心、智慧的话,都一一化解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

三、 语言灵活应变,拴牢学生的心灵

初听薛法根老师的课,平凡素雅,似乎没有惊人之举,然而细细咀嚼回味,又感到有着无穷意味蕴含其中,似陈年老酒,清甜浓烈。

师:有些独特的地方一眼就能看出来,有些独特的地方你要用心去读、去感受才能有发现。请先读一读令你感到奇怪的语句,然后告诉大家,奇怪的是什么。

生: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我奇怪的是,为什么有时浇得水多,有时浇得水少呢?

师:这里有两个问题,你说得不够概括,要说明白、说清楚。第一个“奇怪”是什么,第二个奇怪什么。

生:奇怪的是他来得没有规律。(板书:没有规律)

师:你知道他什么时候来?能确定吗?

生:不知道。

师:这就叫做“不确定”。

生:第二个奇怪是他浇水的量也不确定。

师:还有什么地方让人觉得奇怪的吗?

生:令人奇怪的是,他来浇水的时间不确定,浇水的量也不确定;更奇怪的是,他来作者家喝茶的时间也不确定;更奇怪的是,他每次都会带几棵桃花心木苗来补种。

师:这就叫做会概括。会概括你就会读书了。你继续说,还有什么奇怪的?

生:没有……(众哄笑)

师:怎么没有了?那不是完了?你找的这些奇怪并不奇怪,课文中明明有“奇怪的是……越来越奇怪的是……更奇怪的是……”,谁都找得出来。这还不算有本事。课文没有告诉你这是奇怪,但是你能问出奇怪,这才是有真本事。看看谁会发现。

生:我奇怪的是,这个人到底是懒呢,还是不懒?

师:哦,有了一个疑问,看得出来,你会读书,这次你的眼镜没有白戴。(众人再笑)完了吗?你就看出这个懒啊?还有一个地方,我一定要你看出来。(众笑)

生: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呢?可以看出来,他不一定忙。

师:到底是忙,还是不忙,也有疑问了。你看,会读书了,能读出疑问来了。对这个“忙”产生了疑问,还有吗?这时候还能找出来的同学就更了不起了。

生:我还能从这里看出疑问来:“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师:四个问题啊!一连四个问号啊!你们看他多会发现。

课堂教学环境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他必然会受到来自外部的各种干扰。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像薛老师那样,用机智的教学语言去因势利导,化被动为主动,拴牢学生的心灵。

四、 语言幽默风趣,启迪学生的心灵

在特级教师薛法根的课堂上,常常能听到学生欢乐的笑声,同学们在他的诙谐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中,激起了探究的欲望。如他在教学《“番茄太阳”》一文时,有这样一段与学生的对话。

师:谁会读这些词语?(出示词语:蔬菜、亲戚)

生:我会读――蔬菜。

师:你最喜欢吃哪些蔬菜?

生:土豆、扁豆、蚕豆、毛豆……

师:你可真逗!净吃豆子(生大笑),不吃其他的吗?

生:不是,还吃青菜、白菜、菠菜……

师:听出来了吗?这位同学按照蔬菜的名称归类说,真了不起!谁会读第二个词语?

生:我会读――亲戚。

师:你有哪些亲戚?

生:爷爷、奶奶……

生:(议论纷纷)爷爷、奶奶是自己家人,不是亲戚。

师:对呀,爷爷、奶奶听说你把他们当成亲戚,会很伤心的。想一想,哪些人才是你家的亲戚?

生:姨妈、舅舅、舅妈……

师:你家亲戚真不少啊!我是你家亲戚吗?(众生大笑)

生:老师不是我家亲戚,因为和我家没有关系。

师:准确地说是没有血缘关系。

这样的对话让人感到课堂充满了生趣,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学习,实实在在地收获,这是语文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