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启蒙范例6篇

月光启蒙

月光启蒙范文1

《月光启蒙》一文词浅意深,言近旨远,其中穿插的民谣童谣易于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也增加了学生厘清结构层次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把他们带入课文的情境,去揣摩课文特点,厘清课文脉络。首先,教师激发学生:“同学们在初读时已经了解‘启蒙’一词的含义,就是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那么,童年时代的作者从谁那儿得到了文学启蒙呢?既然妈妈是作者的‘启蒙老师’,为什么作者却用‘月光启蒙’作题目呢?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呢?课文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地铺展开,让我们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这层意思的呢?”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读课文,把学生诱入一个多彩的语言空间,探究作者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让学生站在新的高度去触摸文本,不断提高其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学生带着诸多疑问去读课文,教师又该如何点拨呢?例如,导读第1自然段:“作者在文章开头为什么先写‘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作者从哪些方面感受到夏夜的美妙?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出了作者的这些感受?”讨论这些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夏夜“柔和的月色”,母亲伴着月光,深情地为我吟唱“动听的歌谣”。在这样的情境里,学生们感受到母亲质朴地把自己受到的东西感染传承给作者,才使作者“童心豁然开朗”。因此,写景、写歌谣、抒情,都是为了表达母亲的文学启蒙使作者刻骨铭心,终身不忘。寓情于景,以景托情,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巧妙。

二、 理解词句内涵,体味作者对文化的审美视角

课文用了很多自然段记录了母亲当年在月光下吟唱的民歌童谣,这些民歌童谣浅显易懂,具有“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特点,学生很爱读,这是课文的重要内容,却不是理解课文的重难点。作者将这些歌谣铺陈开来,让它融到特定的意境中,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从而获得审美感受。在导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一些关键词句的内涵,体味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从中受到感染。导读第1自然段,教师可设计两组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1)“我”为什么会感到“童年的夏夜”是“最美的时辰”?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母亲唱的童谣,给了“我”怎样的感受,产生了哪些联想?你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第一组问题是让学生从“散去了”“出齐了”“升起来了”“柔和”“洒满”等词语来体会夏夜的“美妙”,月光下的恬静、安详;从“搂着”“唱起”体会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听她吟唱,该是多么幸福而美妙啊!作者这样写,就是为了把我们引进夏夜美妙的情境。第二组问题是要学生通过“轻轻的”“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飘满”等词语,来感受母亲“甜甜的嗓音”和“吟唱”的“深情”,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母亲那“芳香的音韵”永远留在作者的记忆里。通过“清苦”“丰富”“不长五谷”“却长歌谣”等词句,体会作者生活在中华民族的摇篮里,故乡的人民有着不畏艰苦、积极乐观的品格。通过“天资聪颖”“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豁然开朗”等词,体会母亲质朴地把自己受的文化感染传承给孩子,这也正是“月光启蒙”所包含的意思。

导读第2大段,可让学生读好第6自然段,通过“沉浸”“玉石雕像”让学生想象作者听母亲讲完神话故事,沉浸在“高深莫测”的“神话世界”的情景。这时,他看到了母亲沉醉于美丽动人的神话世界的形象,心中充满对母亲的爱。

三、 挖掘内在联系,感悟课文深刻的蕴含

月光启蒙范文2

一、教学内容——取舍得当,有的放矢

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即为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完成教学过程,达成高效的教学效果。而效率的提高就在于——精讲精练。那如何做到精讲精练呢?我认为,首要的是对自己教什么,给孩子留下些什么,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找准教学的支点,从而使得语文课堂中进行的训练,有的放矢、有“机”可乘,这样的精讲精练更能事半功倍。

在深入钻研文本后,我的教学设计围绕“一条主线,三种感悟”而展开,即以母亲对作者的启蒙为主线,一读感悟月色美,二读感悟音韵美,三读感悟感恩母亲。我首先引导学生从文后练习第三题入手:“默读课文,讨论一下,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通过读题意,让学生明白“启蒙”是文中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分析全文,使学生理解:“月光”“启蒙“母亲”三者的重要位置。然后组织大家一起来探讨“启蒙”的双层意义:一、从表象看,母亲是通过为“我唱歌谣童谣、讲故事、说谜语,给“我”以启蒙;二、从深层看,可理解为母亲用她甜甜的嗓音唱着那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让“我”对民间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交流中,学生都能结合生活中自己从自己的亲人、师长、同学那里得到的不同的爱意,气氛热情高涨。在这种互动交流分享中,学生享受到了良好的“爱”的启蒙,从而懂得了从母亲那儿得到的爱,是需要传递的——从小就应该去爱故乡、爱亲人、爱生活、爱大自然、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二、文本解读——抓住关键,画龙点睛

关键处,是指学生在课文理解中占重要位置的部分,它往往是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标点,一种修辞……对于这些文本的抓手,教师一定要熟读精思、深入领会,切不可一带而过,随意放手。教师在解读文本时,遇到耐人寻味的地方,就要多咬文嚼字、捕捉跃动其间的信息,定会豁然开朗。

在《月光启蒙》教学中“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两个“长”字,就是文本的关键点,教学中一定要善于抓住这个文本的亮点去挖掘、品味其中的精妙。在理解“长”的字面意思后,可以追问孩子:歌谣在源源不断地 “长”出来!那这么多的歌谣里包含了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体会这样的歌谣唱出了黄河故道边人们丰富的精神生活!歌谣里包含了什么?如何理解对故乡的爱?两者有何联系?读懂了长歌谣,一切也逐渐清晰起来,为理解“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埋下了伏笔。其中“故乡的爱”是什么?“混沌”是什么?这些问题是课文的难点。在理解中先引导学生思考故乡的土地怎样?学生说土地贫瘠,不长五谷,所以说他们的日子过得很清苦。联系歌谣的内容,我们读出了故乡的爱包含了故乡人热爱生活、乐观、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品质,而母亲就是故乡人的缩影,所以说故乡的爱就是母亲的爱!这一份爱让我的心豁然开朗,“我”从“混沌”到“豁然开朗”的过程就是启蒙。

三、引导反思——善挖奇点,与心徘徊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教学中思考是核心,无论哪种阅读形式都离不开一个“思”字。思得越深,读得越精。而引发思考的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一个“巧”字。巧妙、有效地提问往往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课堂也会因此变得灵动而且更加精彩。

月光启蒙范文3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1-0054-02

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中总会存在各种各样超越教师预设的“意外”。叶澜老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当美丽的“意外”迎面而来时,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慧眼去捕捉,用自己的机智去判断、重组,让师与生、生与生在交流互动中碰撞出思维、情感的火花。

1.化“疑点”为“亮点”。

苏教版六下《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片段:

生:老师,我觉得老人在说假话,他在天游峰扫路肯定很累!

师:了不起!有和他意见一致的吗?

(几只小手纷纷举了起来)

师:既然这么多同学都有不同意见,要不,我们就来办个辩论赛,同学们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以及依据?

(学生连声叫好)

师:好,辩论赛现在开始!

…………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小孩子的心中充盈着想象的激情,积蓄着创造的欲望。因此,教师应支持、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时敢于打破常规,提出质疑,勇于创新,在矛盾冲突中展现自己的思维火花。在《天游峰的扫路人》的学习中,学生围绕“老人到底累不累”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他们用智慧的语言清楚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辩论中读懂了隐藏于文字背后的内涵,走进了扫路老人的内心世界。

2.化“腐朽”为“神奇”。

苏教版四下《天鹅的故事》教学片段:

(学生们正潜入文本,静心体会“老天鹅破冰的场面”,此时,“砰”的一声响起,班里的“捣蛋鬼”正摸着屁股,慢慢地站起身,他的样子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师:(走到“捣蛋鬼”身旁)屁股疼吗?

生:有点疼。

师:那你觉得老天鹅当时破冰时,它有没有感到疼呢?

生:它肯定很疼。我刚刚是“不小心”,而老天鹅是“重重地”,它当时下定决心要破冰,所以力量一定很大,力量这么大,撞下去肯定很疼了。

…………

小孩子是充满灵性的生命体,课堂中他们“爱插嘴”“爱乱动”……面对这些突况,教师应机智应对,创造性地化解偶发事件,化“腐朽”为“神奇”,从而产生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当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捣蛋鬼”身上时,我顺势而为,先“采访”这个“捣蛋鬼”,引导他“实话实说”。接着,我向学生提出两个要求:①握起拳头,高高举起,拍打桌面;②再次握起拳头,再次高高举起,重重地拍打桌面。当学生“哎哟――哎哟――”地喊“疼”时,我让他们尽情诉说心中的“老天鹅”,真实的体验,敏捷的思维,使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3.由“糟糕”到“精彩”。

苏教版六上《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预习了《青海高原一株柳》,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这株柳树吗?

生:婀娜多姿。

师:什么叫“婀娜多姿”?

生:形容女性姿态各异,轻盈柔美。

师:能用“婀娜多姿”来形容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吗?我们一起去文中找找相关的句子吧!

…………

心理学家盖耶说:“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课堂应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有时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认真审视学生的错误,“将错就错”,甚至“小错大做”,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让错误生成精彩。当学生再次潜入文本,走近青海高原那株柳树时,他们用掷地有声的语言反驳着“婀娜多姿”,用铿锵有力的朗读颂扬着那株柳树超乎寻常的毅力和韧劲,这也为下文更深入地感悟柳树的顽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由“书本”到“生活”。

苏教版五下《月光启蒙》教学片段:

师:为什么课文以“月光启蒙”为题呢?

生:小时候,我的妈妈一到晚上就抱着我在电灯下给我讲故事……(欲言又止)

师:这是“灯下启蒙”,虽然你没答上来,但你也了不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出了你对“启蒙”的理解!其他同学能说说对“启蒙”的理解吗?

生:小时候,爷爷经常带我去田间干活,在那儿,我认识了小麦、水稻,还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这就是“田间启蒙”!

…………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认为:“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生活是语文唯一的源头活水。”因此,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经验世界,广开生活源泉,使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文内容形成和谐共振。我们发现,虽然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并没有立刻紧扣“月光启蒙”去思考,但他们用真实的生活事例阐述了自己的“启蒙教育”,这是对文本的拓展。学生通过这样的回顾,调动了自身的生活经验,在一次次的“启蒙”交流中,逐步领悟到“月光启蒙”的真谛。

月光启蒙范文4

6.

光线垂了下来,像是迟疑落地地惟幕,抖落着时间的碎片,委委缩缩的跌入黑暗当中。启蒙懒懒椅在窗前,看着校园的颓废的景象。三三两两的人群散开了,天彻底黑了下来,才萌生了回家的念头。回到坐位上,拿起书包,顺手从包里取出手机。一看呆住了,十几个死党的未接电话,还托着十几条短信。

“哥们,还是老地点,西街头“妙手“,快点来。”

“怎么了,哥们,接电话,我们这光等你了,速来…。”

启蒙猛拍了一下脑袋,“哎呀,我的天,今天是华阳生日”昨晚还念叨着呢,让自己一定到,如果不去以后的日子还不是掉入唐僧坑里了。启蒙急忙灭了教室灯锁上了门,跑下了楼,骑上了自行车,分奔向西街头,路不是拥挤约十分钟左右,启蒙气喘吁吁刹住了车,靠在了一旁,拿出手机拨通了电话。

“哥们,到了,在哪个房间?”

“蒙啊,快上了吧,还是老地方。”

启蒙三下五除二跑上了二楼,一股燥热袭来,灯红酒绿,拥拥杂杂的人流,不时房间内传来的猜拳声还有那调情的亲呢声,启蒙没有理会,径直像包间走去。一年来几十次,如数家珍。不过他主动来就三次,两次是学期末领奖学金时,剩下一次就是自己过生日。其它时候,他只管来不去理会是什么理由。

包间内充斥着酒味,灯光暗暗的打下来,桌上菜只草草动了几筷子,只是酒收获颇丰,啤的白的已有几打。启蒙刚走进去,死党围了上来,埋怨声像潮水一样拥来。

“怎么这晚,才到…不行得自罚三杯。”华阳脸喝的通红,仍不依不饶。

“必须,必须的罚,哥们生日天天过!”一旁的齐伟,喝的不成样子。

”必须的。”

“必须的。”…

启蒙扭不过他们,回想一下也是自己的不对。“好,我喝,今天我不对,就当给各位陪罪”说完拿起酒杯依数喝了三杯,下面一阵欢呼。

启蒙找地坐了下来,华阳来了兴致嚷道:“各位美女注意了,快叫蒙帅,不仅人长的帅,学习也一直是全年级一。”接着响起了几个女生的欢呼生。

启蒙脸羞的通红,冲华阳挥挥手,一副“不要乱说”表情。

华阳笑了笑,“知道了,不说了,低调。”

几个陌生的面孔,吸引他的眼球,他们个打扮的花枝招展,他的目光停在一个穿白色衣服的女孩身上,她高挑的身材,留着飘逸的长发,瓜子脸,双眼皮,挺挺鼻梁下一副灵巧的小嘴,像极了电影明星李小露。那女孩冲他笑了笑,启蒙不在好意思多看。他收拾了怦怦乱跳的心,他转移视线,开始互相敬酒,不时用余光扫她一眼。

7.

家里静静的,和刚才的场景像是隔绝在两个不同世界里那女人如坐针毡似的。时不时往门外张望,没有落下一个风吹草动,不厌其烦打着电话。

“嘟…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无人接听。”

餐桌上的菜,被盘子紧紧的扣住,冷冰冰的盘面渗出了水,像极了家里的气氛。

“翠芝,别等了,咱们吃,那臭小子,和他跑了的妈一样,一天到晚就知道野在外头。”

蒙把报纸狠狠的甩在地上,不奈烦去接盘子。那女人慌忙拦住他,把盘子又扣上。

“还是再等等吧,蒙早上都没吃饭,现在肯定饿了。”女人殷勤的冲启太笑着,不时用胳膊肘戳他一下。启太崩紧的脸,被胳膊一挑,露出了丝丝笑意。那女人很是识趣,故意扯来了话题。

8.

“妙手”的出口处,启蒙一伙人,三三两两互相结伴被架了出来,刚跨出门,齐伟呕的一声吐了出来,一旁的女生,立刻用手捂住了鼻子,一股恶臭迷漫在空气中。女生难奈逃离了他,旁边一人无法支撑他的身体,启伟软绵绵跌下去。

“启蒙,别忙牵车,过去招呼一下齐伟。”华阳说道。

站在远远的女生,冲着我们喊道“爸妈催我们回家,我们先走了。”还没等那活男人反映过来,那几个女的已进了出租车。启蒙崩紧身架着齐伟,很是吃力。不时听到后面埋怨声。

“臭,不讲意气,早晚让人上了。”

启蒙把齐伟架到车前,和另一个同学合力把他架上车。急冲冲走在去学校的路上,一路上过于沉默,或许是太晚的缘故吧。哥几个安顿好以后,启蒙如释重负。骑上自行车,像飞一样飘在空中,丝丝清风像是把凉带入身体里,启蒙不禁打了个寒颤,他没有理会反尔更加快自己的脚步。

9.

夜静静的,颓废的远离喧嚣之外,像是抽干了养分地杆枝,低米、败落。而灯光却成了,这深夜的尤物,强眼、激情。

启蒙刚进家门,酒意没有消退,感觉眼前眩眩的,刚才还没这感觉,他扶扶持持来到了冰箱前,倒了杯水。杨翠芝闻声急急忙忙从自己的卧室赶了出来。

“吃饭了没,你爸实在饿不住,我们就先吃了,不过给你留了饭,我去给你热热。”一脸的倦容,却十分利索收拾着饭菜。

“我吃过。”声音淡淡的,感觉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启蒙说完便匆忙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倒了一杯水也无暇去喝,留下了杨翠芝冷冷站在那里。

容易受伤的人,往往会像刺未一样的防备着。杨翠芝心里没有以前那么难受,她说不出启蒙对自己的变化,他叹了口气,把饭菜放进了冰箱里。

“当…当…”家里的大种不快不慢敲打了十一下,放大的生响,抖落着空气,圈在了房间之内。

10.

启蒙走进房间,随手把书包丢在书桌上,一股脑钻进了被窝里,身体懒懒的疲下了,脑海里不绝出现那个白裙女子的娇美面容。“铃铃…”短信打断他对异性的沉思,他一猜肯定是他的死党。一看,果不其然。华阳。

“哥们,到家了吗?没事吧!”启蒙看到短信不觉嘴角一翘,顷刻如同灵光瞬间闪过脑袋,礼物,华阳的生日礼物。启蒙没有闲心编短信,顺手拨同了电话。

“哥们,他们几个怎么样了,那个…”问候显然不是重点。

“他们都睡着了,有什么事快说我怕吵醒他们,好不容易才安顿好。”说完打了哈,怕是累了。

“那个,那个,今天光赶去了,忘了给你带生日礼物,不过明天一定给你补上”。显然是不好意思,说到半截中气跌了下来。

”别在埋汰哥了,行吗?没事了,我要挂了”有点烦了。

“有,那个…”急忙抢到。

“快说…”“刚才那几个女孩,那个穿白色裙子的…”害羞,词不答意。

“怎么了,对人家有意思,她叫杨宛欣,和我们一个学校上高二。”显然没有说完,故意卖管子。

“快说”极力压抑着激动。

“不说了,我学习了,后天还要考试。”很无奈。

月光启蒙范文5

1895年5月2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十八省举人上书光绪皇帝,反对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近代知识分子,在与旧传统、旧势力的博弈中,深感要使中国焕发青春,更新国人之思想,提升少年儿童的启蒙教育迫在眉睫。维新派们除了创办蒙学公会、兴建新式学堂外,受到西方传教士办报办刊的启发,纷纷创办各类报刊,宣传教育和救国主张,涌现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少儿报刊,《蒙学报》即为国人自办少儿报刊之鼻祖。《蒙学报》由蒙学公会主办、梁启超参与策划,创刊者还包括人称“一代报王”、创办过《时务报》和《京报》的汪康年,撰稿者包括叶瀚、梁启超等诸多维新派知名人士。首期报纸于1897年11月24日面世,采用连史纸石印,每册20页左右,分上下两编,上编供5-8岁幼儿阅读,下编供9-13岁少年阅读。《蒙学报》一改传统的“三字经”、“百家姓”等教育内容,从识字作文教起,举凡算学、修身、史地、格致等科目无所不包,以补“旧时启蒙教法之未善”。如第29期就刊登了介绍少年如何读书的文章。该报还积极宣传民主思想,以倡导文明和进步的思想在少年读者心中引发共鸣。虽然《蒙学报》只发行了72期,因为时局动荡及资金短缺等因素于1899年停刊,但它对于改变旧式教育、宣传新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蒙学报》的创办改变了原有西方传教士所办少儿报刊一统天下的格局,开启了国人自办少儿报刊传达思想、引领启蒙的先河,推动了中国少年儿童的民族与民主意识的形成与觉醒。

二、《童子世界》呼吁社会关注学生

进入20世纪初,伴着清末“新政”的推出,“报禁”、“言禁”的放开,中国出现了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此后的五年间,新创办的报刊翻了近一倍(1906年为113种,1911年为209种)。同时,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式学堂的兴办、公派留学的推出,使教育日渐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话题。教育改革者、早期报人、资产阶级革命派等纷纷出版各类教育报刊,以《童子世界》为代表的一批少儿报刊,在当时承担起了对少年儿童的知识和思想启蒙作用。1903年4月6日,中国近代第一份少年儿童日报《童子世界》在沪诞生,创办者是蔡元培、章太炎等主持的上海革命组织——爱国学社,初创为日刊,用油光纸石印,每号3页。在《童子世界》创刊号上,办刊者向社会呼吁关注儿童之教育与成长,强调少年儿童对未来的重要意义和加强少儿教育的必要性:“……然则二十世纪中国之存亡,实系于吾童子之乎矣。则虽谓二十世纪之世界为吾童子之世界也亦宜。”《童子世界》辟有论说、时局、史地、理化、小说、诗歌、译丛、笑话、游戏等栏目,以浅显的文言文或通俗的白话文介绍历史、万国地志、博物化学等各方面的知识,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它刊登的《俄皇宫中之人鬼》、《陆治斯南极探险记》、《鱼丽水冒险记》等一批中外小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该报常以专题形式宣传民主革命和抨击当时社会制度,推出的《十八省祖国歌》、《新编湘江郎》、《少年歌》等文章,通过浅显易懂的歌谣体诗形式,向少年儿童传达爱国思想,很为学生所接受。如在《新编湘江郎》中写道:“五更里报晓鸡鸣,这一声,唤醒大家。大家醒醒,我们中国好似分呀分的瓜。叫大家,快去抗他……”期间,曾在早稻田大学进修过新闻的林白水于1903年创办的《中国白话报》,以“鼓吹爱国救亡”为宗旨,特别开设《歌谣》专栏向少年儿童灌输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思想。订阅者也“以学生社会为多数”。这时期的少儿报刊已经从单纯的传播新学问、新知识、新文化向传播新思想拓展,积极倡导爱国主义教育和民主革命思想,在少儿读者心中播下了爱国的种子,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打下了更宽泛的理论和群众基础。

三、学生读者成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月光启蒙范文6

关键词:鲁迅;浪漫主义;启蒙;《狂人日记》;《新生》;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2−0165−05

鲁迅是一个启蒙者,而且是一个伟大的启蒙者,这是毫无疑义的。鲁迅面对顽不可破、坚不可摧的封建传统,面对愚昧、麻木、自私的国民灵魂,面对因循守旧、野蛮血腥的社会现实,发出了一声声振聋发聩的呐喊。他一加入新文化阵营,就成为最得力的启蒙干将。即使在新文化阵营风流云散后,鲁迅仍坚持启蒙主张,终其一生,都不曾卸去肩上的启蒙重担。可就是这个最坚定、最顽强的启蒙者鲁迅,一直持续不断地对启蒙本身进行着拷问。一边执著地进行着启蒙工作,一边怀疑和反思着启蒙行为,痛苦、绝望而又无比坚韧。因而,鲁迅的启蒙较之陈独秀、胡适、周作人等,更持久、更深刻。鲁迅不仅超越于现代中国其他启蒙者之上,更不断超越自身,超越了启蒙者鲁迅自己。

一、浪漫的质疑

鲁迅对启蒙的怀疑和反思,最初是以一个浪漫主义者的姿态表现出来的。

从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的百余年,以法国为中心,启蒙运动的思想狂飙席卷了西方,带来了一系列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启蒙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场思想革命,它所带来的现代文明是令人惊异的,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在它面前黯然失色,成为落后、蒙昧的象征。启蒙者毫不怀疑地认为,“我们正在进步,我们正在发现,我们正在摧毁古老的偏见、迷信、无知和残忍,我们正在建立某种科学,以使人们生活得更幸福、自由、道德和正义”。[1](26)民主、科学、理性、进步等启蒙价值和观念,直到19世纪初都未曾受到过任何怀疑。

是浪漫主义者最先打破了启蒙的迷梦。他们看 到,启蒙主义者对理性的推崇,导致了理性与感性的分裂,人的形象被严重地扭曲;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在扫除封建特权、宗教神权的同时,伴生了现代科层体制,形成了对人进行新的奴役的牢笼;科学技术、工具思维极端发展的结果,使整个世界对象化,失去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浪漫主义思想史家马丁・亨克尔写道,“浪漫派那一代人实在无法忍受不断加剧的整个世界对神的亵渎,无法忍受越来越多的机械式说明,无法忍受生活的诗的丧失”。[2](5)浪漫主义者推崇人的情感、想象和意志,反对把人的理性与感性割裂,强调个性化的生活方式,追求无限和永恒,呼唤回归自然,返回人的自然本性。浪漫主义者的主张,对启蒙运动起到了反思和纠偏的作用。

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中国社会由前现代向现代转变,在不断落后挨打的处境下,西方现代文明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观念,被一代代启蒙者视为救国良药。即使到了五四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文明受到了西方社会继浪漫主义运动之后更严厉的质疑与批判,五四一代许多启蒙者在接受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理性、人权等价值观念时,仍然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这些观念是以一种“真理”的身份进入启蒙者的精神世界的。同是五四启蒙者的鲁迅没有将西方的启蒙观念与价值视为真理。早在1907年,鲁迅就以一个浪漫主义者的立场对西方现代文明进行了审视。

鲁迅认为“文明无不根旧迹而演来,亦以矫往事而生偏至”。[3](50)西方文明,自启蒙运动以来,对中世纪文明不免有矫枉过正之处,而产生不可避免的弊端。在《文化偏至论》一文中,鲁迅指出英法等国启蒙运动以来,“扫荡门第,平一尊卑,政治之权,主以百姓,平等自由之念,社会民主之思,弥漫于人心。”[3](49),鲁迅没有随声附和,大唱赞歌,而是进行了冷静地分析。他认为,平等、自由、民主等启蒙价值观念在西方的普及确立,是“十九世纪大潮之一流”,其弊端是“同是者是,独是者非,以多数临天下而暴独特 者”,[3](49)人的个性、独特性,就在自由、民主、平等的幌子下遭到了扼杀。更进一步,鲁迅看到民主、平等启蒙观念,不仅仅会扼杀个别人、个别天才的个性和独特性。而且还会使整个社会沦于庸常,失去活力,“人群之内,明哲非多,伧俗横行,浩不可御,风潮剥蚀,全体以沦于凡庸”。[3](52)所以,对于急于摆脱封建专制的中国人来说,西方的启蒙观念可能带来的是另一种专制,又会使之沦为新的庸众。

针对19世纪重物质轻精神,导致社会的功利化、人的物化和异化这另一大潮,鲁迅对启蒙运动另一弊端进行了反思批判。伴随着启蒙运动对科学的推崇,对工具理性的强调,物质财富在以几何速度增长,而人的精神世界却出现了荒芜,以至于人在这个陌生的、异己的物质世界,找不到精神安顿的家园,产生了无家可归感。鲁迅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者对此早就有了警觉。“盖举世惟知识是崇,人生必大归于枯寂,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所谓科学,亦同趣于无有矣”。[3](35)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科学技术,工具理性,其弊端又是对人的主体性、个性的扼杀,并且愈演愈烈,将使整个世界精神枯萎。“十九世纪后叶,而其弊端果益昭,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以亏蚀,旨趣流于平庸,人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3](54)被工具理性所控制,整个世界包括人自身都被客体化、物质化,人已不能称其为完整意义上的人,世界也将失去它的丰富和神秘,那么社会只将剩下虚伪和罪恶。“重其外,放其内,取其质,遗其神,林林众生,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进步以停,于是一切诈伪罪恶,蔑弗乘之而盟,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暗淡”。[3](54)启蒙运动所导致的人的物化,社会的功利化,后果如此不堪设想,如果科学、理性等启蒙价值和观念不加审视就盲目引入中国,结果会怎样呢? 鲁迅指出:“中国在昔,本尚物质而疾天才矣。……则又号召张皇,重杀之以物质而囿之以多数,个人之性,剥夺无余。往者为本体自发之偏枯,今则获以交通传来之新疫,二患交伐,而中国之沉沦遂以益速矣。”[3](58)所以,结局只会是更快地灭亡。

鲁迅认为,要救中国,固不可沿袭原来的老路,也不可盲目照搬西方,将启蒙思想观念原封不动地引进来,依葫芦画瓢,而必须做出自己的决断,经过一番反思批判,“权衡校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以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3](57)可见,鲁迅是站在肯定人的个体性、主观性、超越性的浪漫主义立场,对民主、自由、科学、理性等启蒙价值观念进行批判与分析的。他所激赏的,不是匍匐在启蒙价值观念下的庸众,也不是封建专制宰制中的奴隶,而是“刚健不饶,抱成守真;不取媚于群,以随顺旧俗;发为雄声,以起其国人之新生,而大其国于天下”,[3](101)具有自由意志、独立个性、不断反抗的精神界之战士。

二、现实的批判

鲁迅对启蒙的反思与批判,在他早期留学日本时,主要站在浪漫主义的立场,纵观整个西方现代文明,对其的扼杀个性、禁锢心灵进行了批判反思。正由于有早先对启蒙的浪漫反思,使鲁迅对西方现代文明保持了警惕,而没有像其他启蒙者那样,将启蒙视为拯救中国的灵丹妙药,对启蒙怀着乐观的憧憬。尤其在经历了《新生》杂志创办失败,回国后“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4](80)对启蒙弊端的清醒认识,加上亲身经历的启蒙失败,和对中国现实的洞察,使鲁迅根本鼓不起启蒙的热情。虽然,他听从了金心异的劝说,加入了《新青年》的启蒙阵营,虽然在《新青年》解散后,只有他仍然坚持启蒙道路,及至十多年后,阶级斗争观念盛行,许多人宣布鲁迅过时了,可他仍抱着“启蒙主义”不放。但是,在从事启蒙工作的同时,他对启蒙的批判反思也从未停止过。继早年他对启蒙的浪漫批判之后,他回到中国,在从事启蒙工作的同时,他对启蒙的反思主要站在现实主义立场,在启蒙观念引进中国后,对启蒙价值的移植性、空幻性进行了思考。

鲁迅对启蒙的现实批判,首先着眼于启蒙价值移植到中国后的变形甚至于产生相反的作用。他曾提到“每一新制度,新学术,新名词,传入中国,便如落在黑色染缸,立刻乌黑一团,化为济私助焰之具……”。[5](506)所以民主成了统治者独裁的口实,自由成了戕杀学 生、平民、进步知识分子的任意,科学成了中饱私囊的工具。“这并未改革的社会里,一切单独的新花样,都不过一块招牌,实际上和先前并无两样”,[6](615)甚至还有可能更坏。自从民主、自由的气息吹进中国来,“要自由的人,忽然要保障复辟的自由,或者屠杀大众的自由”。[7](70)于是有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有这个军阀那个军阀的混战,有“革命,革命,革革命”。启蒙的药方非但不能使垂死的中国起死回生,反而加速了痈疽的恶化,加速了自身的溃烂。可以说,启蒙移植过来后因水土不服,导致了更加残暴的专制,从辛亥革命到国民革命,是一次又一次更血腥的杀戮;启蒙导致了更愚蠢的蒙昧,革命者的血被当成治病的药、一条辫子就能在乡村引起轩然大波;启蒙导致了精神的进一步奴化,正人君子成了帮闲的帮闲、学者文士露出了“叭儿狗”的丑态。

在中国社会未作整体变革,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情况下,启蒙思想观念传到中国,只会变得面目全非,沾染上“鬼气”与“毒气”。竹内好认为,“面对自由、平等以及一切资产阶级道德的输入,鲁迅进行了抵抗。……把新道德带进没有基础的前近代社会,只会导致新道德发生前近代的变形,不仅不会成为解放人的动力,相反,只会转化为有利于压制者的手段。”[8(147)当中国其他启蒙者热烈欢呼“德先生”和“赛先生”时,鲁迅对启蒙的反思,不仅不是落后的表现,反而显示了鲁迅的前瞻性和超越性。

鲁迅对启蒙的现实批判,还体现在揭露启蒙理想的空幻性。面对中国现代其他启蒙者将自由、平等等价值观念当作真理顶礼膜拜的情况,鲁迅却指出这些价值观念在目前的中国只是虚幻的观念和无法实现的理想。

在小说《头发的故事》中,鲁迅借“N先生”之口,指出了辛亥革命后社会依然如故,“懒洋洋”的“国民”已不记得双十节,更不记得为民主、共和理想而付出了生命代价的启蒙者,“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3](488)启蒙者以惨重的代价,换来的唯一成就竟是剪了辫子的人在路上走不再被人笑骂了。付出与回报相差如此悬殊,反映了当时中国根本不具备接受启蒙价值的土壤这一现实。“N先生”质问启蒙理想家,“改革么,武器在哪里? 工读么,工厂在哪里?”他认为“启蒙理想家的一切努力,只不过又要造出许多毫无所得而痛苦的人!”[3](488)启蒙者追求的自由、民主、平等目标,只可能出现在预约的黄金世界里,无法在当时的中国兑现。

鲁迅还以小说《伤逝》,进一步警示人们对启蒙价值不要迷信和盲从。小说《伤逝》里的涓生在子君面前是一个拥有西方自由、平等观念的启蒙者,并且一直以这套观念引导她、评判她,以一个真理代言人自居。他先以这套思想观念,唤醒了子君,“破屋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9](114)子君在涓生的启蒙言说下,认识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9](115)她不顾世俗的嘲笑,不顾家庭的反对与涓生同居了。可是同居不久后,子君只忙于做饭、喂鸡等琐碎的家务,以涓生那套启蒙观念衡量,她的所作所为毫无价值,她的精神境界非常平庸。涓生失业后,只忙于无聊家务、与小官僚太太吵架的子君,根本不符合他的那套启蒙观念,因此也不值得他爱了,并且还感到子君成了他生存的累赘。他明知抛弃子君,子君只有死路一条,可他还是以那套平等、自由的启蒙话语为幌子,以“我已经不再爱你了”为借口,要逼走子君。此时,涓生也感到了自己启蒙话语的虚伪,“也还是去年在会馆的破屋里讲过的那些话,但现在已经变成空虚,从我之嘴传入自己的耳中,时时疑心有一个隐形的坏孩子,在背后恶意地刻毒地学舌”。[9](126)涓生以那套美丽的平等、自由启蒙话语,诱惑了子君,接着又用它否定了子君,最终还利用它抛弃了子君。涓生因那套启蒙话语的光环,获得了子君“热烈、纯真”的爱,最后又毫无怨言地离开了他,自己去死。如果取下那个美丽的启蒙话语光环,我们发现涓生其实只剩有胆怯、自私、冷漠、残酷和虚伪。这样一个人,只会空谈平等、自由,不但担负不起启蒙的任务,相反还会使启蒙走向反面。

通过涓生这个启蒙者,鲁迅深刻揭示了启蒙价值观念的空幻性,在当时的中国根本就没有自由、平等插足的余地,对它的盲从只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实际上平等、自由的启蒙思想观念自五四以后,在中国形成了一种新的话语霸权,赞同附和者被视为进步,反之视为落后反动,而许多伪君子借自由平等之名大行营私舞弊的勾当。鲁迅通过《伤逝》,告诫启蒙者和被启蒙者,不要对西方启蒙观念迷崇,否则启蒙者将在无意中变成谋杀者,而被启蒙者只会像子君那样被剥夺话语权力,甚至生存的权力。

三、自我的否定

鲁迅对启蒙深刻的怀疑,还体现为对启蒙者的自我否定。“历史上的启蒙主义者几乎都是乐观的,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言说的就是真理,预约的就是未来”。[10]鲁迅却是一个深刻的悲观主义者。他用解剖刀解剖别人,更多的是解剖自己,尤其是那个启蒙者鲁迅。他在别人乐观地看到希望的地方,他看到的是“铁屋子”般万难破毁的绝望;他在别人以真理在握的姿态,俯视民众时,他却清醒自觉自己绝非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鲁迅是一个坚定的启蒙者,却又对启蒙者身份不断地自我怀疑与批判。

在鲁迅小说中,启蒙者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狂人、疯子,一类是孤独者。《狂人日记》《长明灯》里的启蒙者形象都是精神不大正常的人。《狂人日记》里的启蒙者某君,患有迫害狂症,在他看来村里的赵贵翁、佃户、老中医、大哥,都满眼凶光,“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3](445)都在找机会要吃他。《长明灯》里的启蒙者,一心要熄灭吉光屯社庙里的那盏长明灯,他认为吹熄了那盏灯,就不会有蝗虫,不会有猪嘴瘟。他的眼睛中,“略带些异样的光闪,看人就许多工夫不眨眼,并且总含着悲愤疑惧的神情”。[9](59)面对别人的阻劝,“忽又现出阴鸷的笑容”。当他想到用放火这法子以熄灯时,“闪烁着狂热的眼光,在地 上,在空中,在人身上,迅速地搜寻,仿佛想要寻火种”。[9](60)无论《狂人日记》还是《长明灯》里的主人公,都呈现出一副心智失衡、理性失控的状态。鲁迅将启蒙者塑造成狂人、疯子,用意是深刻的。一方面,鲁迅看到,历史上那些反抗现状、不满奴役的先行者,统治阶层容不下他,普通群众不能理解他,往往会被大家罩上一个名目杀掉,这是中国历史的老谱。对于一个要触动乃至激烈否定封建传统的现代启蒙者,更不能见容于社会,所以会被视作“狂人”“疯子”。《狂人日记》里的狂人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们不但不肯改,而且早已布置,预备下一个疯子的名目罩上我。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3](447)由此可见,鲁迅将启蒙者塑造成狂人和疯子,是对启蒙者真实历史处境和命运的洞察。《狂人日记》里的狂人,没有被吃掉,是因为“早愈,赴某地候补矣”,他放弃了启蒙立场,得以继续容身于传统社会。《长明灯》里的疯子,因一再执著地要熄灭那盏长明灯,而被村人诓骗、嘲笑,最后被关了起来。另一方面,鲁迅将启蒙者塑造成狂人、疯子,更体现了鲁迅对中国启蒙者本身具有的盲目、偏执、狂热等致命弱点的批判与反省。中国现代启蒙者,从西方学到了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就以为找到了真理,看到了未来,就要摆布芸芸大众,“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如何生活,成为什么样的人”。[1](35)他们的这种理想主义,这种盲目乐观,如同《长明灯》里那个“闪烁着狂热眼光”的疯子一般,呈现出非理性状态。成为启蒙者的前提必须具有现性精神,而现在启蒙者自身却处于非理性状态,那么这种启蒙肯定是值得怀疑的。未经审视就照搬西方的启蒙观念,以为西方的启蒙理性可以扫除传统的一切愚昧与落后,导致的必将是非理性的狂热与偏执。“那种所有一切都可以抽取出来的理性主义信念是令人恐惧的,或者与其说是理性主义的信念,毋宁是这种信念得以成立的理性主义背后的那个非理性主义之意志的压力是可怕的”。[8](195)鲁迅将启蒙者塑造成狂人与疯子,其良苦用心于此可见一斑了。

鲁迅小说中的另一类型启蒙者是孤独者形象,如《在酒楼上》中的吕维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在前一类启蒙者形象上,鲁迅批判的是启蒙者的狂热、偏执。在这一类孤独者类型中,鲁迅揭示了面对传统的威压时启蒙者的无力、无语乃至死亡。《在酒楼上》中的吕维甫,曾经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与人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可是这个慷慨激昂、热血沸腾的启蒙者,10年后,却过得“敷敷衍衍、模模胡胡”。大老远从济南回来,只不过是为了给3岁时死掉的小兄弟迁坟,给邻居的女儿送两朵剪绒花;为了糊口,到人家家里去教《诗经》《孟子》《女儿经》之类的书。启蒙者吕维甫已经放弃了原来的启蒙话语,变得麻木、无聊、颓唐,成了一个得过且过的人。在《孤独者》中,作者描绘了一个启蒙者根本无法容身的社会环境。从乡村到城市,处处都奉行着虚伪的礼教;从大良的祖母到小孩大良、二良,个个都势利自私。启蒙者在这样的社会根本找不到立足之地。“我”即使小心谨慎,还是被迫四处觅职,而又四处被驱逐。更加大胆、更具反抗性的启蒙者魏连殳,竟被逼到了活不下去的绝境。最后他将行为完全颠倒过来,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这样不仅被社会接纳,而且以世俗的眼光看来还飞黄腾达起来了。魏连殳与吕维甫一样,面对现实的威压,无奈地放弃了启蒙,选择了苟活,与黑暗的社会妥协。鲁迅通过启蒙者的失败,不仅仅是为了揭示启蒙任务的艰难,更在于否定启蒙这一行为本身。启蒙者自己尚且难于改变自己,重新回到了启蒙前的旧我状态,又怎能拯救别人,担当启蒙任务呢!“自觉到身为奴才的事实却无法改变它,这是从‘人生最痛苦’的梦中醒来之后的状态”。[8](206)所以像蝇子一样飞了一个圈又回到原点的吕维甫、魏连殳,内心都是非常痛苦的。吕维甫不断地自责,“连自己也讨厌自己”;魏连殳则以打牌、猜拳、失眠、吐血,草草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其实,魏连殳、吕维甫就是鲁迅另一个自己,他们的无奈与痛苦,就是鲁迅自己看到了启蒙的无力、无效,感到了无路可走的痛苦。

狂热、偏执的启蒙者和孤独的启蒙者,最后都成了失败者,在鲁迅笔下,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启蒙者形象。鲁迅自己作为一个启蒙者,写启蒙的失败,其实就是对他自己那一代启蒙者的否定与批判,批判他们自己启蒙头脑的偏激、狂热,批判他们启蒙的无力、无效,从而否定了启蒙的乐观憧憬,否定了解放的幻想。这种自我否定、自我批判,“不以啮人,自啮其 身”,[9](208)使鲁迅较其他启蒙者更清醒、更深刻,也更彷徨、更痛苦。当其他启蒙者认为找到了真理,找到了出路时,鲁迅却在承受着梦醒之后无路可走的煎熬。

竹内好认为,“新的价值不是从外面附加进来的,而是作为旧的价值的更新而产生的,在这个过程中,是要付出某种牺牲的,而背负着牺牲于一身的,是鲁迅”。[8](151)面对启蒙,鲁迅从浪漫的质疑,到现实的

批判,再到对启蒙者的自我否定,对启蒙本身的价值偏颇、对启蒙观念引进中国后产生的问题、对中国启蒙者的失败进行了深刻反思,他从来没有将解放的幻想寄予在启蒙上,也没有寄予在任何其他方面。他所做的就是对旧传统、旧习惯,不断地施以猛烈的攻击,目的是要催促新的产生,促进旧的灭亡,使中国能如凤凰涅,浴火重生。于是鲁迅主动地肩起了黑暗的闸门,放别人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而把自己独自留在了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9](170)

参考文献:

[1] (英)以赛亚・柏林. 浪漫主义的根源[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8.

[2] 刘小枫. 诗化哲学[M]. 济南: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6.

[3] 鲁迅全集(第一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4] 鲁迅全集(第十一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5] 鲁迅全集(第五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6] 鲁迅全集(第四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7] 鲁迅全集(第六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8] (日)竹内好. 近代的超克[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