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村庄范例6篇

月光下的村庄

月光下的村庄范文1

秋日飘落的树叶,如镰刀一般,砸入土地深处。

稻草,拉近了村庄的距离。冬天藏在泥土里,有酒的醇香。

幽深的井,藏在秋的怀抱。村庄的炊烟瘦了,比黄花还瘦,在寒冷的袭击中。

一条河流,也在寒风中吹断了筋骨。

在冷淡凄清的屋檐下,母亲的头发,白了。

那飞流直下的瀑布,以及被冲淡的脚印,在秋日的时光里渐渐苏醒。

黄昏时刻

夕阳,是秋天里收割的一束稻穗。

晚风在稻田里提着金黄的衣裙,轻快地走进村庄袅袅的炊烟里。

乌鸦攥着大地的秘密,拍着翅膀,在夕阳里自由地飞翔。

小道上的身影在光照下无比耀眼。眼神,有着浓郁的感彩,慢慢地打开了村庄一扇绯红色的木门。

黄昏时分,沉默的老牛走在了回家的土路上,曾经的汗水还在田间闪耀着金色的光芒。风,轻轻地吹,将一个村庄的动荡吹向大江南北。

疲惫的村庄,劳累的西风和流水,驻守在大地的中心,仿佛遥远而潮湿的记忆。

一次又一次,黄昏在村庄的深处轻轻喧响。

月光下的村庄

炊烟里有童年的歌声,我们在古树下享受月光的柔情。

月光,是村庄的象征,在夜空中跳起了舞。

谈情说爱的年轻人,劳累的父亲,五谷中闪亮的镰刀。在这个村庄里,有人在月光下哭泣,也有人在月光下欢笑,或者对月吟诗。

当我的眼睛与月光接触时,看见7诗情:古道,灯笼,少年,小桥,瓦屋。

这是月光下的村庄,悠悠诗情,直到暮色四合。

把酒临风,对月吟诗。

一个村庄,一首诗。一缕微风,一杯酒。

远处有隐隐的山群和默默前行的身影,在月光下,被无限放大,或者缩小。

深秋来临

叶落归根,深秋来临。

一只飞鸦,一条河流,一次深情问候。

驻守在秋天里,路越走越长。

我的脚步越来越轻,像深秋,一片四处飘零的枯叶。

背上行囊,我在月光中行走,抵达一个不知名的地方。

寒冷降临。迷路,迷路,不断地迷路……

我挥一挥手,秋天便深了。这种深,比土地更深,比村庄更深。

河流

一条河流,向着故乡的方向流去。

一条河流在秋天会慢慢地枯涸,慢慢地蜕化,但那些曾经的历史不会腐朽。秋风中的水流声也是最富诗情的。

故乡的炊烟。是一种来自苏格拉底的忧伤。那一刻,它重新获得了自由。

河流枯涸了,水往高处流,流向云之处。在蓝天的深处,河流有着比狼更大的野心。

像随风招摇的稻穗,河流绕着村庄和天空。有人在河里洗衣,低着身子,远处的屋舍升起袅袅炊烟,朝着天空的方向。

夜风吹,河流向东流去……

从来没有一个人真正离开过村庄。

一条河流,孤独,紧贴着大地。

再看看故乡的风景

回到故乡,不得不再一次看看故乡的风景。

那些在风中飞荡的芦杆,小道上枯黄的杂草,静静躺在河中的石头……

如果可以,我将写下一朵白云在蓝天中的奔跑,我将写下一缕炊烟在衬庄的袅娜……

故乡的风景总是充满一种对世态的旷达,它所不缺的也总是那一种包容万象的心,和甘于寂寞的灵魂。

月光下的村庄范文2

出生,然后便是生活。古朴的小山村就倒映在我的眼瞳。

聆听小鸟婉转的叫声,晨曦就降临了。

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踩着石桥的小孩脸上荡漾着甜腻。

微风轻轻拂过,那一片秋草漾出一片波浪。蜻蜓若隐若现地忽低忽高地轻点草浪,似蒲公英的绒毛打着旋,被风托至蓝天。老人们包着花头巾,背着手,笑眯眯地走过。那片秋草,似梦幻般被记忆抹过。

老房子密集的靠在一起,饱经风霜的石墙早已斑斑驳驳,被岁月刻下痕迹,似寂寞的百岁老人叹息着,卧在这个老村庄。早晨的阳光使他舒展开脸上的皱纹,大理石闪着光。

鸭嘶哑的嘎嘎叫,扑打着翅膀,飞扑着,立于泥泞的小路。这路,穿过村庄的东西南北。这路,是村庄人脚下的依靠。静静的,静静地躺着,被秋雨抚摸,被阳光轻吻,与时光互诉,它听到了,隐藏了多少千年秘密。岁月拥抱它,为它轻歌。

夕阳漫漫地拂过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孤单寂寥的野花,轻颤着,在夕阳下显得更加伶仃,老房子的残骸凄凉的蜷缩在夕阳下,它身边杂草丛生,乌鸦飞过火红的天际,撞破晚霞,凄厉的惨叫撕破沉寂的空气。

袅袅炊烟悠悠的冒出,似乎经历了漫长的世纪,懒散的飘向天空,跌进一朵朵火红的霞。

村庄这时候,少了白天的喧哗,好似被装进了黑暗,只有牲畜在于慢慢被黑暗吞噬的天空倾诉。远处,隐隐约约听到一声嘶哑悠长的狗叫,接着一声又一声,随即,又跌进了沉寂。

儿时的伙伴踢踏踢踏的玩跳房子,嘴里唱着古老的歌谣。老人们坐在椅子上,用闽南语谈得正欢。夜,在人们的饭后,悄悄的降临了。

秋风一阵一阵,瑟瑟,落叶打着旋儿安静地停靠在肩上也浑然不觉。

小村庄就这样,一日一日,一年一年的接受岁月的洗礼。

7岁,我搬出了这个村庄,与家人住上了喧闹的城市,儿时的伙伴昔日变得暗黄暗黄,在脑海里,好像她们根本就没存在过,而那座村庄也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我好似从不曾在那儿住过。回忆,是件漫长的事……一年又一年,又有许多人离开了那个村子,那座安详、沉寂、古朴的老山村,这时,究竟如何了?

月光下的村庄范文3

近年来,特别是2005年6月全面启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以来,山东省寿光市在总书记视察寿光时提出的“四点希望”精神指引下,按照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本着“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村民自治、干部带头、社会赞助、稳妥推进”的原则,抢抓机遇,团结实干,强化村庄综合整治工作,镇村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取得了初步成效。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1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9.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66元,该市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节水型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和首批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已经通过考核组验收。寿光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长远,科学规划

为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确保村庄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造福农民.山东省寿光市按照“因村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和“五化五通两改一有”的硬件建设标准.实行重点突破,全面推进,镇村面貌有了明显改观。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寿光市按照城市的定位,聘请名家名人对镇村建设进行了高标准规划,目前全市16处镇街道和50%以上的村庄全部完成了新一轮总体规划。2005年底,寿光市对各镇街道的规划进行了评比展览,起到了有利的促进作用,到2006年年底全市976个村庄全部完成新一轮规划。2006年初,他们利用3个月的时间,投资4000万元,建设了占地3800平方米的钢结构展览馆,把城区和各镇街道的规划陈列展览,供市民监督。在镇村规划的编制中结合镇村实际,委托有关设计院设计了多种简洁大方、美观实用的住宅楼方案,按照示范型、普通型、过渡型3个建设标准,装订成册,发放到各镇村,又在《寿光日报》连续刊登了山东省建设厅推荐的优秀住宅设计方案,供农村居民建设住宅时选择参考,为农民住宅建设提供了方便,确保了村庄综合整治按规划保质量地顺利进行。二是抓好典型示范。寿光市在全市范围内选定了三元朱、马寨等16个典型示范村,各镇街道确定了2~3个带头村,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努力将其率先建成样板,为全市的村庄综合整治趟出路子,做出示范。三是实行分类指导。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设计了多套村庄整治规划方案,因村制宜,逐步推进,初步确立了2006年底35%的村、2008年60%的村、2010年80%的村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目前.全市1/4的村庄已基本达到了村庄整治标准,率先建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实行多元投入,强化资金保障

为多渠道筹措村庄综合整治所需资金,寿光市积极探索了“六个一点”的投入机制:一是地方财政投一点。充分发挥市镇财政建设新农村的主渠道作用。在安排财政支出盘子时,重点向“三农”倾斜。3年来,市财政用于扶持“三农”的资金达11.3亿元,支出比例达到53.2%。二是有关部门帮一点。开展了市直部门包村活动,部门和农村结对子,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2005年,全市市直部门累计捐助资金307万元。公路局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投资40多万元为马寨村修建柏油路2300米,硬化面积1.4万平方米,改善了该村的交通条件。三是村集体经济筹一点。引导支持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拿出一定积累用于村庄建设。2005年以来,全市村集体经济已累计投入资金6700万元。侯镇大地沟村依靠将盐碱地改造为盐田的办法获得的承包费,用于村庄整治,解决了所需资金。目前,该村已实现了“五通”,村内大街安装路灯198盏,实现了全部亮化。2006年春天,又投资近80万元,对村内大街进行了高规格、高标准绿化,实现了一街一景。四是社会各界捐一点。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村庄综合整治,特别是动员先富起来的农民企业家捐款捐物,用于修路建桥,发展村内公共事业,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五是农民群众出一点。按照“一事一议”、“自主自愿”的原则,发动群众积极投资投劳,以实际行动改变村容村貌。化龙镇马庄村,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发动群众积极捐款,顺利实现了村内主大街的柏油硬化。六是市场运作搞一点。对村庄绿化、垃圾处理、道路硬化等,寿光市探索实行了竞标、拍卖、承包和有偿服务等市场运作的方式。既创新了村庄管理办法,又节约了建设资金。2005年以来,全市各镇街道、村累计投入村庄整治建设资金5.02亿元。

三、强化“五化”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寿光市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总要求,把握村庄整治工作的内在联系,不断丰富和深化内涵,确立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构建和谐寿光为目标:以满足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整治“脏乱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五化(绿化、硬化、净化、亮化、美化)、五通(通电、通柏油路、通电话、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二改(改厕、改灶)、一有(有必要的文体场所和文体设施)”为硬件建设标准;以思想教育、制度建设、法规约束有机结合为保证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努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寿光市从解决农民群众行路难、环境差等群众最不满意又最容易突破的问题人手,着力开展绿化、硬化、净化、亮化、美化“五化”建设,力求让群众短时期内看到明显变化。按照因村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把全市村庄分成三类:基础条件好、经济实力强的村庄,村内街巷全部实现柏油(水泥)硬化;基础条件较好,经济条件较强的村庄,村内主要道路实现柏油(水泥)硬化;基础条件一般、经济实力弱的村庄,村内主要道路沙石硬化,方便出行。目前,东岔河、大地沟、东地沟等村已全部实现村内街巷柏油(水泥)硬化。已有1/4的村庄实现了主要街道和重要区域的亮化。在绿化上,寿光市根据不同情况,确立了“城中村”广植长寿树、长青树,尽量少栽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原则,逐步实现“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的绿化目标;农村原先栽种的树尽量不刨,该补的补,该挪的挪,该间移的间移,避免劳民伤财。以道路、庭院绿化为重点,在房前屋后、院内院外、空闲地大搞绿化,增加绿量,在苗木品种的选择上,尽量栽植果树、月季、连翘等经济树种和花卉,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净化上,寿光市提出了村村建设垃圾池.主要街道放置垃圾箱的治理要求,

形成了“户装、村清、镇运、市统一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推广使用沼气等卫生能源,有条件的村发放液化气等方式,逐步实现村内无“三大堆”。全市采取镇区建设带动,部门包靠推动等措施带动农村文明建设,加大村镇环境整治力度,镇村的道路、排水、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积极拓展业务辐射区域,坚持工作中心下移,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对全市2/3以上的镇区环境卫生实现了有偿托管,全市48个城中村全部实行了托管:在完成城区园林绿化任务的基础上,对各镇村内街道进行园林式绿化,一街一景,强化了绿化效果,提升了村庄绿化水平;路灯所抓住村庄综合整治的有利时机,根据各村庄的实际情况,帮助安装了经济实惠、美观大方的路灯,节约了资金。2005年以来.全市各镇街道、村新修、维修道路762.56公里、排水沟714公里,安装路灯5788盏,修建垃圾池694个,购置垃圾箱1142个,有效解决了农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现象。在山东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和自来水,建起了数字电视平台,基本实现了户户通有线电视和固定电话。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42%。2006年以来。寿光市紧紧抓住春季绿化的大好时机,大搞植树造林工作。在全市掀起了植树绿化的高潮.市级班子领导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有效促进了植树活动的开展,村庄绿化和区域绿化、林带绿化都已形成规模,2006年全市各镇村共栽植各类成型树种396万株,绿化效果明显增强。

四、创新工作机制,巩固整治效果

月光下的村庄范文4

村庄还只有一条硬化过的路通往另一条公路。顺着公路往南可以去乡镇,向北可以去县城。从县城又可以去临沂、日照、连云港。更远的地方,就不想去了。

就在这广阔的乡村,安下身心。

我会像祖父那样蹲坐在西沙岭的老鹞鹞墩上――像一块石头摞在另一块石头上,看着村庄外一大片一大片起伏的庄稼,黄了又青,青了又黄。装上一袋旱烟,一直看到炊烟四起,暮色苍茫。然后起身,走下老鹞鹞墩,拍去身上的土。属于土地的,最后都要还给土地。

这时的村庄,点点亮起如豆的灯光,其中有一盏会收留我,温暖我。

乡村的夜晚,静谧空旷。偶尔路上细碎的脚步声和隐约的谈论,引得四邻的狗叫成一片。狗的叫声在村庄的上空荡漾。月亮一会儿藏在树后,一会儿躲进云里。月光下,村庄的睡眠,踏实而酣畅。所有月光下发生的都是秘密,不要说。

鸡鸣狗叫的清晨,推开院门,迎来乡村的好空气。我的院落里架着黄瓜和豆角,种着土豆和白菜。就用这些可爱的植物养活我知足的胃。每月逢二和七的日子,去镇上赶集,买来油盐酱醋和粗布衣服。回来的路上,讨一根长长的竹竿,闲暇时用来牧鹅或钓鱼。在乡间的小路上,白鹅是最体面的绅士,一路曲项向天歌。在鹅群嬉戏的溪水边的清早地上,含一根叫不出名字的草,躺在蓑衣上,看天上云飞云走。或者甩出鱼钩,独坐南风中,水波不兴,鱼钩不动,渔人自乐,春钓雨雾来夏钓早,秋钓黄昏来冬钓草。

我还要在南岭上遍种桃树、杏树、梨树、苹果树、樱桃树,还有香椿树和苦楝树。这些美好的树木,受南岭的阳光和水土的恩泽,有一天会开灼灼的花,结累累的果。就是花果都老去,也还有香椿和苦楝用淡淡的苦香抚慰我。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啊,因为不能预见未来,才用心耕耘现在。

南岭脚下的田地里长着憨厚淳朴的花生和红薯、英姿飒爽的玉米和高粱。它们提醒着我时令和农事,让季节在村庄里隐退,节气凸显;让我记住清明谷雨春播,白露秋分收获;记住小暑锄草,二伏种菜……祖先传下来的农谚,纵使过了千年也还灵验。

最爱乡村的冬季,落了叶子的树,干枝凌乱地定格在屋后村头,让冬天没有边际的萧瑟。参差的屋顶上落满白雪,几只麻雀起起落落,打破银装素裹的沉默。在这样的夜晚煎雪煮茶,围着火炉一边说话儿,一边烤喷香的栗子,用炉火和语言守住温暖,抵抗严寒。

月光下的村庄范文5

“要说俺心中最美的人,那就是小李庄上为我们带头致富的人李光敏。”,这句话是小李庄人的心声。李光敏是小李庄百姓的骄傲,也是我们皖东百姓人的骄傲。改革开放后,当他掘得第一桶金的时候,他便有了自己的梦想。他的梦想:就是让小李庄的村民们家家有电器,户户住上小别墅,开上私家车,用上自来水,过上好日子……。

李光敏是滁州、来安、汊河小李庄人。他的事迹各大报刊网络均有报道,此人我也并不陌生。十年前,他那高大的身才,标准的“国字”脸一直印记在我脑海中,我们认识时,他已经走在创业的路上。

但真正促膝交谈还是第一次。前日我陪同县文联领导去小李庄采访,在他的会所我见到了他。时隔数十年,他那英俊的脸上已有了岁月的伤痕,但仍不减当年的风采。我们相见很是亲切,在和他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中我对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敬仰和羡慕一齐涌上心头。他那发自肺腑的语言使我感慨万分。他说:“我是小李庄人,我忘不了乡亲------,我不需要坐‘宝马’,有车能办事就行------,我的梦想就是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小李庄是来安县汊河镇的一个普通村庄,是一个村民组,它地处104国道边,距南京只有20多公里的路程。李光敏就是二十年前,从小李庄走出去的民营企业家。他掘得第一桶金以后,致富不忘乡亲,他瞄准南京市民餐桌,决定回乡建立生态蔬菜基地,引导乡邻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蔬菜。为改变传统零散、粗放的经营方式,李光敏成立“来安县威光绿园农业专业合作社”,租赁村民组的240多亩耕地,投入200多万元,开始修路、挖塘、整地,完善排灌系统。搭建起40多亩自流灌溉钢架蔬菜大棚和100多亩常规农业蔬菜基地。将平整后的土地和新建的蔬菜大棚反包给本村民组的农民种植,统一并提供良种和技术指导。统一施用农家肥和沼肥,并用沼液防治病虫害,保持耕种原生态化。由于全部实行生态管理,他们种植的蔬菜品质好、口感鲜,目前已打入南京白云亭蔬菜批发市场和部分超市,同时引来不少外地菜商主动上门收货。

十年来,这里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发展了、收入提高了,村民们过上舒适的小康生活。他们按照生态型的新农村建设标准,对村庄进行总体规划。村民的住房、道路、用水、能源等都有了科学合理的规划,村庄连接104国道的是一条笔直宽阔的水泥路大道。一进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标准的篮球场和健身娱乐场,在娱乐场上还安装了健身器材。绿树掩映下的别墅十分靓眼,全村21户人家,家家都是统一的别墅楼房。就连彩电、冰箱、洗衣机、饮水机等家用电器也是统一配置的。在环绕村庄的水泥路旁,一排排太阳能路灯象绽放的百合花婷婷玉立,每到夜晚整个村庄通亮如昼。更吸人眼球的是那风能提水设施,很是靓丽,仿佛是古老的风车原景在叙说着这里的变化。在那远处的草坪上,一群孩子正在自由玩耍。

小李庄的变化也是政府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的体现。它以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体化来让土地“活起来”。也是政府引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个缩影。小李庄地处苏皖两省交界,村民们在农民企业家李光敏的带动下,开发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融合共赢。

放眼小李庄让你目不暇接的是远景和近物,那100多亩精养垂钓鱼塘、160多亩林果基地和1万多株香樟等绿化景观苗木,还有10多余种自然养殖的畜禽,整个村庄就是生态观光园和采摘园。美丽与自然构成了现代田园的风景图。正如来自南京的游客赵明轩老人对小李庄景色的赞美:“这里有可供采摘的绿色果蔬,有风味独特农家乐;真是渔樵耕读的休闲处,也是休闲渡假的好地方!”

据了解,这里每年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村民年人均收入达1.8万元。李光敏的梦想,已步步的现实。李光敏曾担任过村支部书记、乡党委副书记,办过村办企业。他几十年如一日,为继续发展好乡村建设,达到合理的科学发展规划,在这之前,他聘请了有资质的大专院校的设计单位,完成了有科学标准的专项规划。交谈时他说,我在规划过程中,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在规划设计前,建什么、怎么建、谁来建,都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充分发挥村民的作用。同时,也根据本庄的特点,和人口、产业、生态等不同特色,因地制宜地搞好乡村建设规划。所制的规划图首先给村民看,村民们看了村庄的规划图后,大家甭提有多高兴了。什么畜牧业养殖区、水果苗木种植区、水面养殖区、水上休闲游乐区、农民健身活动区、旅游休闲生活区等规划,大家啧啧称赞:“这个方案好!是让我们更上一层楼的好方案,我们赞同!”。

早期的小李庄原本只是一个二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是个不起眼村庄。近十年来,李光敏投资近1200万元建设家乡。小李庄的人们在李光敏的带动下闯出了名堂,逐渐走上致富之路。现在的小李庄户户都住上了240平方米楼房,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李光敏的梦想:“就是致富不忘乡邻”已经实现。原本破旧低矮的房屋,晴天灰、雨天泥的土砂路,以及垃圾满天飞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乡村美景。崭新的别墅,红绿相间的苗木田,通畅的水泥路,初具规模的生态观光农业和特色鲜明的农家休闲旅游,让这里成为城里人向往的新农村。真是田园欢歌,美景醉人,乡土气息的田园风光,让游人流连忘返。

采访结束我走近花圃,迎面扑来了阵阵清香。据说这花圃一年四季都有鲜花开放,什么玫瑰、紫薇、海棠、桃花、梨花、菊花、梅花应有尽有,每逢春天一旦盛开,真是百花齐放春满园。我闻着花香,细细的欣赏着这不畏严寒的梅花。想起梅花,我不由地想起主人李光敏,他不仅具备了梅花的风格,还具备了中国人的美德。此时走来一位修剪花圃的师傅,我不由地问道,师傅,这花圃是谁设计的?那还用问?是我们的总经理李光敏呀!他未加思索的回答。我正围着花圃转悠,迎面又来了位老大爷,我试探地问道,谁是你们村里最美的人?他哈哈大笑,谁再美,也没有我们的老书记李光敏美。你看,这块土地给他整的多美,这是我们祖辈都没享到的福呀!整个小李庄你看一朵,有独特的美;你看一树,有开放的美。真可谓是花朵烂漫满天霞,花香四溢传天涯。尤其是那盛开的梅花,它有着令人佩服的勤勉和刚毅执着的独特风格。再往近处一看,它们一簇一簇的群放,一簇一簇的花儿,散发出清香,更是令人着迷。待放的花瓣就像是一群群可爱的娃娃,争先恐后地让人们来观赏自己的艳丽风采!

小李庄有今天的发展是李光敏书记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他是小李庄上最美的人,也是我们皖东最美的人。

滁州市来安县工商局

魏来安

月光下的村庄范文6

随着炎炎夏日的离去,伴着凉爽的秋风、丰收的味道,一个美好的节日——中秋,如期而至。这是一个诗一般的节日,弥漫着团聚的气息,牵动着每个人心中的思念和牵挂。亲情、友情、爱情,相思情、离别情……中秋月寄托着人们所有美好的情愫,就让我们在这温柔似水的月色中举杯,共话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水墨村庄

郑永涛

久久不回老家的我,中秋节时总算是回来了。对于久居城市而又习惯于城市生活的我来说,也许只有像这次这样在必需的时候才会回老家一趟了。故乡,渐渐成了我常常想起而又时刻不放在心上的一个地方。

八月十六的深夜,家人都已熟睡,望着窗外如水的月色,我却怎么也睡不着了。一时兴起,我决定到村子里去走走,于是便披衣出了门。

月下的村庄,真是一个宁静而诗意的水墨世界,一幅韵味无穷的水墨画。圆圆的明月高悬在深蓝的夜空,将干净的清辉倾泻在安静的村庄上。行走在宽宽窄窄的街巷里,踩着清清的月光,仿佛行走在一块块的轻纱上。月光将房屋和院墙的影子斜切在地上,高高矮矮,长长短短。榆树、枣树和槐树们将筛碎的月光洒在地上,就像是洒下了满地的银两。茂密的树叶闪闪发光,将一个月亮变成了千千万万个小小的月亮。沉默的老屋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慈祥,似乎是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院落里的高树上停歇着一些个白白的鸡,它们自顾埋头睡着,似乎已消受够了这美丽的月色。月光照在静谧的庙宇上,庙宇显得更加神秘而深邃;月光将我的影子斜投在地上,我单薄的身影更显消瘦……

此时的村庄并不是寂静无声的,而是伴着秋虫们低低的吟唱。这吟唱融在每一缕的月光里,渗在这水墨画的每一滴水墨里。此时,我虽是独自漫步,却并不感到孤独。

不知不觉间,我已走到了村外的河边。放眼向田野望去,辽阔的田野一眼望不到边,沉浸在这银光水色的世界。月光斜铺在田野上,斜铺在墨绿的庄稼上,绵延向远方,绵延向天边。一块块的庄稼静静地沐浴着月光,默默地进行着收获前最后的生长。一棵棵树木散落在田野里,一边享受着月光的滋润,一边守护着待收的庄稼。一条条蜿蜒的乡间小路延伸向远方,勾画出了大地曲曲折折的脉络……

行走在河边的林荫小道上,忽听得远处窸窸窣窣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劳作,走近了看,才发现原来是一个僧人在用铁锹平路。这位僧人想必是邻村寺庙里的,四十多岁的样子,穿一身灰色僧衣,上衣系在腰间。我知道他是在做善事,在行善,于是便没搭话走了过去。小小的意外之余,我感到一丝禅意正在这个村庄,在这幅水墨画中蔓延浸洇开来……

回到家中,已是后半夜了,我却依然久久地沉醉在月下的村庄里,沉醉在这意境幽远的水墨画中。这久违的月色,才是纯正的月色,才是真正的月色呵。

如果这村庄是一幅水墨画,那么,我就是这画中久久不愿离去的人……天明时,又要勇敢地踏上艰难的生活之路。

请记住中秋的月光

叶轻驰

早年是喜欢秋天的。那时的自己轻狂得不像话,穿花红柳绿的衣服,吹着秋天的风,只觉得阵阵凉爽,沁人心脾。总觉得“冷清”这个词儿离我很遥远,更不懂得亲情的可贵,肆意挥洒着属于自己的欢乐和青春。

尽管那时除了年轻,我一无所有,但内心却极为富裕。一首轻轻哼唱的歌,就能让人心潮澎湃,遐想联翩;一个简单的游戏,就能让人感叹今日不虚度;一盘香喷喷的菜肴,就能让人垂涎三尺,倍觉幸福。

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尽管琐碎,却从未厌烦过。

直到有一天,长大了,在那个皓月当空的中秋,我披着一身的月光,飞向了外面的世界。之后的数年,于职场中拼搏翻滚,甚少回到那个山清水秀的家。每年的中秋,伴随自己的除了有点冰冷的风,便只有清冷的月光。月很明,心中牵挂的那些人和事,却相隔千里,只能化作内心无尽的牵挂。

就是从那时起,我不再喜欢中秋节。他乡的中秋节,我把自己打扮得花花绿绿,在大街小巷里游荡,听着家家户户的欢声笑语,还有远方隐隐传来的香气,心中却一片清冷。于是,惧怕过节,更怕过“人月两团圆”的中秋。一个人的冷冷清清,总让我忆起往昔那片柔软的月光。那时的月光,再清冷,也蕴涵着温暖,如同母亲含笑的目光。

直至今年,生活总算稳定,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打电话回去,说今年一定回家过中秋。母亲在电话那头,说着笑着,絮絮叨叨的,无非是那些曾说过无数遍的嘱咐,但怎么听也不觉厌烦。想到也许几日后,便能和牵挂的亲人们一起,被同一片温柔的月光照耀着,抚慰着,心中便泛起阵阵暖意,孤独也消散殆尽。

总有那么一些人,让我们牵挂;也总有那么一些事,让我们念念不忘。在人生中,在你追我赶的同时,我们不妨停下脚步,想想生命中曾经历的那片柔软月光。请记住月光的暖,记得常回去看看,那些令我们牵挂的亲人。

画个月亮过中秋

包利民

那一年的中秋节,我才十几岁,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有时过春节都不能回家团聚。可这一次,他老早就来信说要回来过中秋,这让我们既欣喜又期盼。

一直盼到过节的那天,父亲也没有回来,我们都在互相安慰着,也许他正在途中。那时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我们能做的,只有守着母亲做好的饭菜静静地等。一直到了晚上,父亲终是没有回来,母亲说:“你爸忙,可能临时又有事脱不开身了,咱们过节吧!”

夜幕早已垂下,却没有月亮,一整天都是阴云密布,一如我们的心情。月亮和父亲一样,终是没有出现。我们默默地吃着饭,都有些失落,大姐说:“咱们这儿阴天,没准儿爸爸那里是晴天呢!可能这时候他正看着月亮想我们呢!”

二姐忽然跳起来说:“不如咱们画个月亮吧!咱们也看着月亮想爸爸!”那时二姐正在迷《聊斋》,这个创意当然是出自里面崂山道士的故事。我们都欣然,于是找纸找笔,用圆规画了一个极大极圆的月亮,涂染成淡黄色。可惜我们没有崂山道士的本领,不能让它贴在墙上熠熠生辉。还是大姐有办法,她把那个纸月亮贴在一个墙洞上,并在墙洞里点燃了一根蜡烛。

熄了灯,那个月亮便亮了起来。那一刻,我们竟全都无言,只是默默地注视着那一团黄晕出神,我知道,大家的心都在想着远方的父亲。是的,父亲,我们在这个团圆的夜里,也在看着月亮想你。

后来,父亲回来了,这件事我们谁也没有告诉他,只是说中秋节的晚上,我们看着又大又圆的月亮,想他。渐渐父亲有了疑问,那天晚上不是阴天吗,哪儿来的月亮?

去年中秋节的时候,全家难得的团圆,这是我和姐姐们各自成家以来,聚得最全的一次。气氛十分美好,就像窗外那轮静静的满月。大家回忆着从前的点点滴滴,幸福如潮水般将每一颗心湮没。

忽然,二姐说:“爸爸,你知道吗?那一年的中秋节,我们画了一个纸月亮,那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月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