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情景范例6篇

月光下的情景范文1

1、秀色可餐: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2、暮色苍茫:指时已傍晚,天色昏暗,眼前的景物已模糊不清。

3、闲情逸致:逸:安闲;致:情趣。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4、云兴霞蔚: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5、弄月嘲风:弄:玩赏;嘲:嘲笑;风、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6、恍如隔世: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仿佛隔了一世。指因人事、景物变化很大而生的感触。

7、见景生情: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某种联想或感慨,也指随机应变。

8、星移物换:星位移动,景物改换。谓时序变迁。

9、花辰月夕: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10、故宫禾黍:比喻怀念祖国的情思。

11、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12、人间天上:人世社会和神仙世界。指景物极美好的处所。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13、侔色揣称:侔:相等;揣:估量;称:好。形容描写景物,恰到好处。

14、抚景伤情:接触到面前的景物而引起感情上的伤痛。

15、对景伤情:对景:对着眼前的景物。看见眼前熟悉的景物,因而联想到一些人和事,引起伤感。

16、隔世之感:指因人事或景物变化大而引起的、象隔了一个时代似的感觉。

17、应接不暇: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18、禾黍故宫:宫殿成了农田,长满禾黍。形容亡国破败的景象。

19、斑驳陆离: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20、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极多。

21、云蒸霞蔚:蒸:上升;蔚:聚集。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22、花红柳绿:红红的花,绿绿的柳条。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23、物换星移:物换:景物变幻;星移:星辰移位。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比喻时间的变化。

24、触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25、悦目赏心:看了美好景物而心情舒畅。

26、游目骋观:纵目观望,尽览景物。

27、剩山残水:残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28、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29、花朝月夕: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30、嘲风弄月:嘲:嘲笑;弄:玩赏;风、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31、春暖花开: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32、风花雪月: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33、目不给赏: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优美繁多。

34、美景良辰:良:美好;辰:时辰。()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35、金风玉露:泛指秋天的景物。

36、良辰媚景: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良辰美景”。

37、云雾迷蒙: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云雾笼罩,使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38、触物兴怀: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情怀。

39、诗中有画: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40、感今怀昔: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41、睹物兴情:见到眼前景物便激起某种感情。

42、月夜花朝: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43、花朝月夕: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44、一览无余:览:看;余:剩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45、裁月镂云:裁:剪裁;镂:雕刻。剪裁明月,雕刻云霞。比喻诗文中辞藻润饰,景物描绘的新巧。

46、触目恸心:恸:极悲哀;大哭。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内心悲伤。

47、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48、黄公酒垆:垆:酒肆放置酒坛的土台子,借指酒店,酒馆。又见到了黄公开的那个酒馆。比喻人见景物,而哀伤旧友,或作为伤逝忆旧之辞。

49、模山范水:用文字或图画描绘山水景物。

50、山光水色: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51、月地云阶:指天上。也比喻景物美好的境界。

52、偶影独游:偶:配偶,伴侣。以影为伴,独自游览。

53、剩水残山:残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54、霞蔚云蒸:喻景物绚烂缛丽。

55、游山玩水:游览、玩赏山水景物。

56、花朝月夜: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57、人非物是:谓人事变迁,景物依旧。

58、风花雪夜: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

59、橙黄橘绿:指秋季景物。

月光下的情景范文2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前言】

《折桂令·中秋》是元代诗人张养浩所创作的散曲。这首散曲抒发的是中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着力描写的是月光的澄彻,通过对澄彻月光的反复渲染创造出一种异常宁静的境界氛围。

【注释】

①飞镜:比喻中秋之月。

②玉露泠泠:月光清凉、凄清的样子。泠泠,清凉之貌也。

③银汉:天河。

④恹恹:无精打采的样子。

【赏析】

月光下的情景范文3

是什么让朱自清先生将他“日日走过的”、普普普通通的荷塘描绘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有人说是描写的细腻,有人说是融情于景的技法,还有人说是语言的自然新颖,我要说,这得益我于课文描写的层次美,更得益于生活,得益于作者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我们应当从课文中读出“生活”来,读出课文中的“生活情理”来。课文无处不体现着层次美。

一.课文所写景物的层次性

作者写的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上下皆美,这本身就是一种立体的美。先写“田田”、“层层”的荷叶,后写盛开的荷花,再写“欲放”的荷苞,最后写微风送来的“缕缕”花香;单写月光一定比较单调,于是作者着力摹写了光的投影,“参差”、“斑驳”的灌木的“黑影”,“弯弯的扬柳的稀疏的倩影”,光影交错,这样,把岸边树塘中荷连结在一起,构成了美丽而复杂的图案。

只写月色和荷塘或许还有些单调。作者于是又写了“天地”之间的另外一些东西。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花叶上”所形成的“薄薄的青雾”,以及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色;“远近高低”、层次分明的柳树,还有“树梢上的远山,树峰上的蝉声,树下的水里的蛙鼓。

总之,《荷塘月色》一文里的景物层次里复有层次,这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层次美,充满了诗情画意。

二.描写的层次性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作者为什么先写“开着的”,再写“打着朵儿的”?为什么不颠倒过来写?

原来,由荷叶而荷花而花苞而流水,正体现了由远及近,由粗而细的认识规律,体现了观察的顺序,体现了生活的情理。

作者首先“弥望”满唐的荷叶,观赏“出水很高”的叶子,像亭亭的的裙的叶子。先看到的是叶子,然后走近细看“层层的叶子”,作者看到了“袅娜的开着的荷花”,花瓣已完全开放,再细一看(也许此时作者是低头不语,默默细瞧),才发现还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含苞待放的,”如碧天里的星星”.。

这时,一阵清风拂过,使“肩并肩密密的挨着”的叶子,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再仔细一瞧,“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因为被更有风致的叶子“遮住了”,所以“不能见些颜色”。

生活中,我们观察事物,都有一个由表及里,由一个粗到细的过程。作者按照观察的顺序依次写荷花、花苞、流水,由此组成层次分明的月下荷塘美景,将荷塘美景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可谓美满荷塘。

三、感情的层次性

《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作者融情于景,即景抒情。这种情是一种“微妙”的心绪。

“心里颇不宁静”,如何摆脱?追求刹那间的安宁!

作者笔下的荷塘景色全是幽静安宁的:花是零星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但作者追求刹那间安宁,为的是暂时忘却心中的“不宁静”,暂时忘记“对当时现实的愤懑”,但作者毕竟不能真正超然,所以听到“蛙声”,愁思即涌心头,不禁感叹“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采莲赋》中“有趣”的“嬉游的光景”,作者又感叹到“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由作者思维而定,作者“背着手踱着”,尽情观赏无边荷香月色,从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从空间顺序中来表露内在的情思,构成了宁静与不宁静交替出现的感情层次。

月光下的情景范文4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景;理;情

初唐诗人张若虚被称为“吴中四士”之一,他一生仅留下两首诗,其一便是流传千古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虚也因此被清代王]晕称之“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全诗通过对春、江、花、月、夜这五种意象的描绘,将写景、哲理、抒情融为一体,勾勒出一幅动人的良辰美景。

景,诗歌的第一部分重在写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诗人开篇,就描绘了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月色皎洁如霜,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诗人通过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流霜、白沙这些意象,由大到小,由远及近地构成这幅优美的画面。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与潮水活泼的生命力,一个“连”字不仅写出了江水和海水是水平地连接在一起的,更写出了它们是在同一起点上。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得这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优美恬静。

理,面对这春花花月夜的美景,诗人开始了联想,开始探索人生哲理和宇宙奥秘,这主要在第二部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边上是谁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但是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诗人想到,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渺小的,但是宇宙却是永恒的、无穷无尽的、对此,闻一多认为诗中表现了一种宇宙意识。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和热爱,其基调是“哀而不伤”的,李泽厚认为诗中表现了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有很多诗人都感慨个体生命短暂,宇宙永恒。如曹植:“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阮籍:“人生若晨露,天道邈悠悠。”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情,由人生哲理和宇宙奥秘,诗人在第三部分,进一步抒发感慨,抒写感情。先是总写的四句:“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悠悠”象征了游子的行踪飘忽不定,“谁家”,“何处”两句呼应,不止一家有离别,思妇在思念远方的游子,游子也在思念远方的家乡,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

以下八句写思妇思念游子:“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可怜楼上月亮的影子不停地移动,应该照着思妇的梳妆台。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去。“徘徊”一词,一方面写出了月光游移不定的动态,一方面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月亮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卷”“拂”表现了思妇内心的惆怅。看着月光,思妇想到,此时这月光不也正照着远方的游子吗?真希望这月光也能遥寄相思之情。除了让月光带去相思,思妇还通过鱼龙、鸿雁带去相思,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最后八句写游子思念家乡:“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青春年华都要消逝了,自己还不能回家。游子做梦也想回家,梦见落花意味青春年华消逝,可怜和前面呼应,两人相思无着落,无奈至今还在流落天涯,何时才能回家?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距离无限遥远。碣石指北方,潇湘指南方,距离遥远,天各一方,只能同守一轮明月。思念之情更加浓郁,无以复加,“沉沉”二字更加重了他的孤寂,最后,“落花摇情满江树”,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摇曳多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的描绘山水景物的诗歌,将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人生短暂而宇宙永恒的感慨、儿女别离相思的情感融合为一,从而汇成景、理、情水融的幽美意境。

月光下的情景范文5

关键词 底色鲜明 善用透视 视觉感强

《荷塘月色》乃现代文学中脍炙人口的佳作,文章中透露出多方面的美,如结构之美,语言之美,而更重要的美则在于它展现的画面之美,每次阅读着这篇美文,一幅幅清新、美丽的图景立即映现在眼前:田田绿叶,朵朵荷花,缕缕清香,溶溶月色,像朦胧的梦,又像渺茫的歌,那里有画、有诗、有情、有深邃的意境。这让你不得不赞叹。

可在赞叹之余,我却发现朱自清一反中国传统写景之法。如果说朱自清是画家,那他一定是一位出色的西洋画家,他的画已不同于中国传统风景画。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绘画即国画,特别注重的是一种意境上的美,重神韵,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总是重精神修养,重境界的提升。而从文学角度来说,朱自清已非传统求意境之美的文人,中国古人写景重神韵,留大意,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初中语文文学论文如杨万里《小池》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短短两句诗便勾勒出一幅盎然的春意图。再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几个简单意象组合,这种大意的神韵便跃然于诗中。就说现代作家余光中,他的著名散文《听听那冷雨》中“听听,那冷雨”“杏花,春雨,江南”,只有十几个字就将“雨”,尤其是江南的雨的神韵之美浮现于读者心中。

而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景物之美则是一种有别于中国传统文学的美,朱自清写景特别重写实,看完之后,宛然一幅美妙的西洋油画浮现在你面前,你赞叹它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绚烂。我想这与朱自清接受西方新思潮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西方的文学重写实精神,总极力把人间的真实复现出来,这在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已展现,作者写荷塘写月色,花重笔墨,调浓色彩,极细腻,一花一叶,一水一光都极尽表现,虽有神韵,但透出的是非常实的神韵。

一、底色鲜明,背景突出

作者在细写荷塘时总有一个潜在的背景,那便是淡淡的月色,只要是细心深入的读者都能感受,田田的叶子如此美,弥望皆是。那些荷花,说成是白花,运用了比喻,如同一粒粒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晶莹剔透,洁白润泽,风吹荷叶宛若凝碧波痕,在脉脉流水映照之下,又更见风致,这一系列亮丽之美,都有一个鲜亮的底色作背景,那就是月色。再说他写月色,静谧祥和之美,这种美又 是在亮丽的荷塘之上展现出来的。

二、善用透视,极具层次

所谓透视法,这是西洋画中常用的一种技巧,就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之物,如西洋画中的市街、房屋、家具、器皿等,形体很正确,竟同真物一样,若是描写走廊的光景,竟可在数寸的地方表现出几丈远的距离来,这就是西洋画的透视技巧,求真求实。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极重层次感,荷塘为月色下的荷塘,即便是荷塘四周,远近的层次性也极强,描写月色下的荷塘时,由远及近,从上至下,写到叶子、花、流水,层次感极强,就像一位画家在介绍他得意的油画,又同时符合我们的接受逻辑,写到荷塘上的月色,由光到景,由上到下,韵律和谐,调节匀称,绘画来的绚丽。田田的叶子,碧绿欲滴,白白的荷花,洁净耀眼,即使是流水也都透着脉脉之情,这让人见了无不喜爱。写到月光时又有黑影相伴,阴阴的树色又呈现朦胧之美。这些可以看出朱自清在不断追求画面上的美,追求光及色彩变,讲究光和色的调和,从而绘出一幅色彩绚烂的西洋油画。

三、视觉感强,和谐悦目

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美景注重优美和谐的构思之意,打破了画面焦点透视和真实时空的束缚,在造境过程中十分重视画面上的笔墨、形体、色彩、章法、形势等给人视觉上产生的极强的形式美感。

荷塘月色之景优美和谐,呈现极宁静的环境,这是与现实世界相对的另一个世界。在这种世界里,自己可以遐想可以自由。作者为了将荷塘月色之美写到极至,运用了极美的词,极佳的修辞。他注重形体描述,说荷叶如同亭亭之裙,荷花的姿态万千,用袅娜与羞涩写出花的娇艳美态,又把花说成是明珠、星星、美人,具体可感的美,把灰暗路灯光说成是渴睡人的眼,形象而生动。

月光下的情景范文6

一到九月,大街小巷茂盛的绿树就跟参加选美PK一样,赶着趟儿地化身为璀璨的黄、醇厚的橙、艳丽的红,轮番给自己披上一件件华美绚丽的盛装。在金秋艳阳的照耀下,它们拼尽全身的力气在生命的尽头绽放所有激情,让人无不为之赞叹。一阵阵的秋风拂过,树上炫彩的叶子也似无数靓丽的蝴蝶漫天飞舞,最后徐徐洒向地面,落成一条软绵绵的毯子,让人都不忍心去触碰。这,就是加拿大秋天的一个小缩影。

加东“枫”情:激情燃烧的色彩

在加拿大,不管到哪个城市都会有迷死人不偿命的无边秋色。只是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温哥华、多伦多、渥太华、蒙特利尔和魁北克应该是最炙手可热的选择,但不管选择哪儿,要掌握一点,就是枫叶是从北向南而红的。

加东的“枫”情主要集中在安大略和魁北克。当地最知名的赏枫点当属“枫叶大道”。所谓“枫叶大道”,是指连结多伦多、蒙特利尔、渥太华、魁北克的401号、417号和407号公路。这三条公路经过圣劳伦斯河、安大略山及湖,总长800公里。沿途穿越峡谷、河流、山峦和湖泊,红枫处处,景致非凡,每到10月,整个区域都被枫叶和变叶木染成一片绚丽的红色,色彩绚烂得惊心动魄。一路上,湖光山色与枫林相辉映,仿佛风景画般引人入胜。

既然来到加东,一定要走趟尼亚加瀑布。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纽约州交界处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是北美东北部尼亚加拉河上的大瀑布,全长1100米,有“世界七大奇迹”之称。搭乘观光游艇,以较近的距离窥伺其真貌。在万马奔腾的水流声中,所有人、事、物都显得渺小、微不足道,只剩下瀑布和自己。瀑布附近也有“枫情”可赏,何乐不为。

历史名城魁北克的“枫华万代”也不容错过,搭乘豪华游艇沿着圣劳伦斯河而行,一路秋水长天,枫红妩媚动人。占尽地利的魁北克除了枫叶外,更是秋季候鸟雪雁从北极南下美国东岸海湾之中途站。

加西风情:近赏生态奇观

秋天是加拿大最美的季节,瞬间翻转季节的颜色,让人目不暇给。虽说东岸的枫叶最美,但西岸每四年一次的鲑鱼潮,也不让东岸的红叶专美于前。

从9月到11月,是加拿大西岸鲑鱼回游产卵的重要时期,每到此时,成熟的鲑鱼群们会从银白色变成淡粉红,成群结队从大海入河,溯河而上,接着循原路返回出生时的故乡产卵、繁殖,场面极为壮观。在卑诗省的亚当河、威化溪及黄金溪,只要站在河岸,就可以目视如此神奇的生态奇观。不过它可是每四年才一次这样大规模的景观,因此会吸引全世界游客前来,目睹这场令人赞叹的盛事!

此外,秋季的落基山,美得更像一幅画。远处的高山已降下白雪,森林里红绿相间的树林更像是大地的调色盘。特别是九月,山区里偶尔会飘下小雪,更添几许浪漫。

TIPS

镜头里的绝美“枫”景:

远景不如中景,中景不如近景:拍远景容易出现色彩一片,没有细节,缺乏立体感;中景虽可以兼顾一些色彩和细节,但立体感不突出;近景能兼顾色彩和细节,突出局部,突出质感,表现力强,正所谓一叶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