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护理查房护士长总结范例6篇

脑外伤护理查房护士长总结

脑外伤护理查房护士长总结范文1

【关键词】 脑血栓 安全 护理

脑血栓形成的患者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语言、运动、感觉、心理和情感障碍等,并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此类患者大多生活不能自理,如稍有不慎将极易致坠地、滑倒、烫伤。神经内科临床统计每10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中,出现偏瘫者95例,占95%。针对脑血栓患者,采取有效安全护理措施,就能保障脑血栓患者安全。我院采取安全护理方式对2007年1月~2008年1月共1 203例脑血栓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未发生1例严重安全事件。现将我们针对脑血栓形成患者常见安全问题所采取的安全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入院患者的护送

住院登记处应派专人陪送新入院患者到科室,对行动不便或病情较重的患者,使用安全的方法,如轮椅、车床等送至病房,必要时由医护人员护送。

急诊科病情危重的患者经抢救后需住院时,应提前通知住院登记处和病区值班人员做好准备,并由急诊科医护人员直接护送至病房,入院手续由家属或医护人员补办。

2 住院过程的安全护理

2.1 患者安全教育 (1)评估患者安全危险因素,向患者、家属、陪伴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2)老年患者、意识障碍和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应设提示牌,加护栏等,落实床边安全护理措施,并向患者做好解释,防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向患者解释呼叫器的使用,保持呼叫器的完好,护士随叫随到。(3)落实患者请假外出制度,并做好解释。(4)告知患者不要使用热水袋,如确定必须使用,使用时应告知护士,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交代注意事项。对使用热水袋的患者要经常观察,加强巡视,防止烫伤,做好书面记录及床边交班。

2.2 环境安全制度 (1)病区物品固定放置,不影响患者行走,保证患者的行动安全;病房走廊要求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拖地时要放防滑标志,防止患者滑倒,跌伤。(2)患者使用的物品合理放置,便于患者拿取。(3)提供足够的照明措施。(4)洗手间、浴室要有防烫伤标志,热水器要有操作指引。

3 防火安全制度

(1)病房内一律不准吸烟,禁止使用电炉、酒精灯及点燃明火,以防失火。(2)防火通道保持通畅,有明显标志,不堆、堵杂物。(3)消防设施应完好齐全(如灭火筒等)。(4)有火灾应急预案。(5)医护人员能熟练应用消防设施和熟知走火通道。

4 停电安全制度

(1)有停电的应急措施,病房应备应急灯或其他照明设施。(2)有停电的应急预案。

5 氧气安全制度

(1)中心氧房防燃设备完好。(2)防火标志明确。(3)氧房要上锁,做好交接工作。(4)有氧、无氧牌标志清楚。(5)对用氧患者应进行注意事项宣教。

6 防盗安全制度

(1)做好陪人的管理。(2)晚上9点以后应及时清理病房探视人员,并劝导其按时离开病区。(3)患者贵重物品劝其不要放在病房,做好个人物品上锁保管及防盗措施。(4)加强巡视,如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报告保卫处。(5)空病房要及时上锁。

7 检查、治疗及转科患者运送

(1)住院患者在院内做各种检查或治疗时,护士应正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活动自理能力,选择安全的运送方式。一般情况下通知工人护送,病情不稳定或危重患者须由医生或护士陪送;一级护理患者、病情危重或行走困难者,应用平车或轮椅运送。(2)转科患者,由转出科室责任护士和工人携带全部病案陪送患者前往转入科室。(3)护送患者接受外院的检查和治疗时,一律由医院派车运送,必要时由医务人员陪同,并备好急救药品及氧气。

8 有精神症状、抑郁倾向的患者的护理

此类患者须留陪人,护士除给予心理安抚外还应注意加强病房巡视,班班交接,警惕发生意外。

9 出院患者的护送

患者康复出院时,医护人员应送患者至电梯口,病情需要时应用轮椅或车床送至医院大门口。

护理安全是国际护理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在医院中护理人员每天24 h与患者在一起,比其他任何专业的人员时间都长,不但在护理工作中能保护患者,而且能通过教育患者和家属提高其安全意识[1]。特别是对脑血栓形成等重病患者,护理人员的工作对确保患者更加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们需要共同努力,采用安全的护理方式,达到确保患者安全的目标。

脑外伤护理查房护士长总结范文2

【关键词】 视频脑电监测;安全知识宣教;防护措施;护理

作者单位:450052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癫痫科 我院癫痫科2005年3月至2012年3月共完成长程视频脑电监测2893例,由专职护理人员参与完成,检测过程中患者的安全保证是我们的护理重点,现将长程视频脑电监测的护理方法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893例患者全部为住院或门诊的癫痫和疑似癫痫患者,男1872例,女1021例,年龄38 d~79岁,其中癫痫患者术前定位检查1715例,普通监测1178例,监测过程中有临床发作者1517例,其中179例排除了癫痫发作。

12 监测方法 使用美国BioLogic128导全数字化视频脑电监测系统,按照国际10/20系统放置法放置头皮盘状电极,加用胶布及弹力帽固定,行单、双导EEG描记,采用自然睡眠,常规睁闭眼反应及过度换气试验,部分患者加做蝶骨电极描记,根据病情采用24 h或连续数天监测,记录完成后利用回放分析系统进行分析与诊断。

13 结果 根据脑电监测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设计监测方案,严格按操作规程完成监测任务[1]。遵照医嘱,对于术前定位或有特殊要求的患者捕捉2~3次及以上发作,以利于明确诊断。对于监测时间过长的患者,视情况重新清洗头部,重新粘贴电极,以保证脑电图像质量,对发作频繁者,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通过我们有效的安全护理措施,全部病例均安全顺利完成监测检查。

2 护理

21 监测前准备 检查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视频脑电监测的目的和检查方法,告知患者检查无痛苦、无创伤,以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2]。监测过程中,尽量不要在病房充电,接打移动电话,使用笔记本电脑等,以防出现电磁干扰,影响检查结果。在检查前1 d做好头皮准备:洗净头发,禁擦发油头皮有感染者需预先控制,如做术前定位的男性患者需剃光头,女性患者剪短头发,以保证头皮与电极接触良好。

22 病房环境 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病房环境,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26℃,湿度控制在50%左右;太冷,患者寒战易致肌电干扰,太热,出汗可致脑电图基线漂浮,所以保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有利于脑电图资料的采集[3]。同时保持床单位整洁,对于遮挡摄像头的物品等应及时整理。另外,还要向患者介绍病房的基本设施、呼叫器的使用、监测系统的区域活动范围等,以保证全面捕捉患者发作的临床表现。对于危险物品如暖水瓶等要集中放置,避免患者发作时受到伤害。

23 监测过程中护理 由于视频脑电监测时间过长,患者的活动受到了一定限制,我们定时巡视病房,观察并满足患者生活所需。每次巡视病房时检查电极有无脱落,有无错位,胶布固定松紧是否舒适。监测过程中嘱患者按时进餐,以免空腹后血糖偏低对脑电图结果造成影响[4]。告知患者进食过程中注意进食安全,过烫的汤及粥类食物不要端起,放温后再服用,以免出现发作后烫伤。一旦患者发作,护士要迅速赶到患者床旁,观察并记录发作情况,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患者进食中发作,护士应及时将患者口中食物清理干净,使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发生误吸,在发作过程中避免强行按压患者抽搐的肢体,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24 头皮的护理 在监测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头皮的情况,尤其是耳周围及前额部的皮肤,对于检测时间过长者,定时给予松动弹力帽,必要时给予干净纱布垫于弹力帽下,防止皮肤过敏及水疱的发生。监测完毕,取下电极或电极帽,清除导电膏,用温水清洗头皮,并观察皮肤有无受损,对出现瘀血及水疱的患者及时进行处理并做好解释工作,危重患者护送回病房。

25 心理护理 患者在进行视频脑电监测时活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术前定位的男性患者通常需要剃光头发,有时对于术前进行癫痫灶定位的患者需要减药或停药来捕捉发作,患者处于癫痫发作的高危水平,这些情况易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我们经常巡视病房,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关心体贴。并仔细询问患者每次发作前有无诱因、先兆、好发时间、发作的持续时间等,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监测过程中,如有发作,医护人员会及时赶至床旁做好保护措施,并详细观察发作特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除患者忧虑,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积极配合监测要求及方法。

3 讨论

视频脑电监测实施专人护理,全程监测,监测过程中患者的安全防护尤为重要。监测中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监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监测过程中不要剧烈活动,不要随意触碰放大器。每个床位的前上方都有一个摄像机镜头,在陪护过程中家属不要与患者一起坐或者躺在床上,避免妨碍摄像机对于发作情况的记录。在监测过程中,护士要保证视频脑电监测的质量,注意随时调整摄像范围,保证患者图像完整。如有减停药物者,向患者和家属讲明减停药的目的,当患者发作时,应用呼叫器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对于发作前有预感的患者,在出现预感时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发作时家属不要惊慌,让患者平躺在床上,把被子掀开暴露全身,在医护人员到达现场之前站在病床一侧或蹲下,轻轻扶住患者的身体(不要过分用力),防止跌落床下,并同时呼叫患者的名字,护士此时应立即赶至床旁,防止患者坠床、撞伤,并松开衣领、腰带,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咬伤舌及舌后坠阻塞呼吸道。同时避免患者拽拉导线及电极,发现电极脱落时,应重新粘贴,同时保护好放大器,防止损坏仪器。抽搐发作完后立即清除患者口腔内分泌物,防止误吸。由于癫痫患者临床发作时大多数意识丧失或意识不清,在脑电监测过程中,保证患者的安全尤为重要,应在病床的床头床尾放置靠垫、两边加护床挡护垫以免患者癫痫发作时摔伤碰伤,危险物品应远离患者放置:如暖水瓶,剪刀,尖刀等物品。监测室内应备好开口器、压舌板、吸痰器,吸氧装置,地西泮针等抢救器材和药品,对发作频繁及出现癫痫持续状态者,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给予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及时有效的供给药物。因此在脑电视频监测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全知识宣教,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及做好各项护理措施是患者安全及顺利完成监测检查的重要保证。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抗癫痫协会专家组主译现代临床脑电图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528542.

[2] 冯晓燕,丁小华,陈书达,等癫痫病人行视频脑电监测的护理干预.护理研究,2006,20(2B):330.

脑外伤护理查房护士长总结范文3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161―02

安全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守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认真实施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心身安全。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是引发医疗纠纷的隐患。脑重症学科由于病人和工作的特殊性,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探讨和分析脑重症学科不安全因素,做好安全护理,是脑重症学科护理管理的重点,也是质量的保证。

1 脑重症学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

1.1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不及时 护理文书书写不准确、不真实、不完整、不及时。(1)在脑重症学科工作中,由于工作的繁杂及突发性事件,工作人员只顾及当时的抢救和其他工作而未能及时记录,常常是回顾性的记录,有时与医疗记录不一致;(2)对一些住院时间长的老病人常常是回顾性地将各时间段的病情及落实的护理措施进行记录,而常漏记一些关键的内容;(3)有些护士为了应付检查,而把没有观察到的内容、实施的护理措施、效果评价做了想象性的记录。这样就与医师的医疗文书记录可能产生了不一致,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就不利于院方的事实说明。

1.2 患者行为因素 脑重症学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急性期的病人及症状变化时的病人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加之受意识昏迷所产生的幻觉妄想的支配,这是造成冲动、自伤、自杀等的主要原因,而且,脑重症学科病人多无自知力,不安心住院,拒绝治疗,也可出现过激行为,危及他人或自身安全。

1.3 住院环境因素 病房的设施不牢固,或放置不当,可被脑重症学科的病人利用成为危险物品,进行伤人、自伤、自杀等;地面过滑易致跌伤;另外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可致病人情绪变化,造成自杀等行为。

1.4 护理人员素质因素 由于长期以来的无休止的劳累,以及工作的特殊性,并随时可能被脑重症学科的病人伤害的危险性,经济效益的不景气等,造成少数护理人员的厌烦心理,希望调离脑重症学科护士的岗位;有些护理人员存在麻痹大意,或侥幸心理,凭经验办事,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认识不足,防范意识缺乏。

1.5 护理技术因素 少数护士专业知识缺乏,不重视并认真学习业务技术,技术水平差或不熟练,相互间配合性差,违反技术操作规程,易导致护理缺陷和事故。

1.6 质量管理因素 规章制度不健全,约束力不够,对护理质量的监控措施不力,以及护理人员编制不足或分工协调不当,都可造成不安全的后果。

1.7 在病人家属法律意识普遍增强的情况下,有些护理人员却没有正视这种现实或法律意识淡薄,总认为病人的意外是颅脑病症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与护理责任心没有因果关系。

2 管理与对策

2.1 加强安全教育 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脑重症学科安全护理的前提。首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人性化护理,利用各种会议、查房、晨会、讲座、病例讨论、质量分析会、业务学习进行安全教育。对身边的典型进行表扬,而对每一起护理缺陷和差错一查到底,明确责任,进行分析,对当事人进行教育,以警示大家,以促使广大护理人员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提高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后果的认识。

2.2 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项操作规程,护士长严格按质量管理制度进行护理质量督查,严格按各种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落实治疗、护理措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规范护理文书书写,遵照科学性、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与医疗同步的原则,禁止漏记、错记、涂改、主观臆念。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对安全风险做出预见性判断。

2.3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加强继续教育,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每月组织进行业务学习,每季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采取岗位培训、外出学习及自学相结合,使广大护理人员不断“充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脑外伤护理查房护士长总结范文4

护理不良事件常称作为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脑外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稍有不慎或疏忽,就会引起患者的不满,引发护患纠纷。现将脑外科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及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脑外科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类型

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坠床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事件。

治疗失误导致患者出项严重并发症非正常死亡,严重功能障碍,住院时间延长或费用增加等不良事件。

严重的药物反应或输血反应。

因医疗器械或设备的原因给患者或医务人员带来的伤害。

因医务人员或患者陪护人员带来的伤害。

院内感染造成的伤害。

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隐患

陪护人员认识不足,对患者关心不够,未能及时给予心理饮食支持 造成患者营养缺乏,电解质紊乱或心理行为的改变。这些因素都可引起患者和家属的不满,引发护患纠纷。

护士方面:①责任心不强,执行制度不严: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未严格执行核心制度。用药时不查对或查对不严格不全面,对药品剂量浓度用法不查对,造成用错药输错液或剂量用法错误。盲目执行医嘱,违反口头医嘱的规定[1],转抄医嘱时错抄漏抄,有时凭主观印象,对医嘱执行的时间把握不严格,包括未看服到口或给药时间提前或延后,有时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未及时看试验结果,又重新做,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力或不及时。脱水剂使用期间未能关注检验结果,使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氯现象。未注意观察特殊治疗或用药后的反应。②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脑外科护理工作繁杂,工作量大,人力资源紧缺等,基础护理工作容易疏漏[2],如未及时翻身、变换导致压疮;未及时巡视病房,使烦躁擅自牵拉导尿管,致尿道损伤;患者躁动时家属对应用约束带等保护具的不理解;应用保护具时未注意护理和观察对患者造成伤害等。③感染控制不位:脑外科侵入性操作很多,各种引流管繁多,以及抗生素的大量应用,病房环境差患者及陪护较多等等都增加了医院内感染的可能[3]。如果不注意无菌技术操作,或消毒隔离不严,病房管理的不规范,探视陪护的管理不力等就可能引起院内感染,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引发纠纷。④文书书写不规范,业务知识缺乏,操作水平不高,缺乏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注意人文关怀,不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随意暴露患者的躯体;不注意场合随意谈论患者的家庭、生活、病情。⑤药品管理混乱:几种药品混放,高危毒麻药品与一般药品混放,内服外用药品混放,药品瓶签与内装药物不符,药品过期,需冷藏的药品未放置冰箱内等管理失误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

防范措施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护患之换位思考的服务意识,由被动服务变主动服务,护士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贯穿于护理过程的始终。加强护患间的有效沟通:向护士灌输平时注意培养和训练的良好的沟通技巧,尤其是直接面对患者的操作,护士一定要注意与患者的沟通[4]。明确告知各种操作目的和意义,谨慎言语,慎独操作,动作轻柔,注意人文素养,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教育护士只要工作中留心每一件事,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就会胜任护理工作,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加强制度的教育和执行,严格质量安全管理。科内每月组织安全专题讨论会,查找安全隐患,并对已经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制定整改措施,并对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惩罚,按情节轻重处理,提高督察力度。鼓励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并且免于处罚。

注意团队的合作:培养护士团结协作的精神,在繁忙的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弥补工作中的缺陷和漏洞。弹性排班,合理安排护士的工作和休息时间,尽量减轻护士的紧张和焦虑心理,提供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培养护士乐观积极的工作态度[5],提高承受工作压力的能力,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患者迎接工作。同时还要及时抢救患者的生命,做好交接班和护理文书的书写,做到“做我所写、写我所做”,客观真实。

加强专科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鼓励护理人员进行自学和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学习班,树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有计划、有组织地结合本科室需要,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专科技能培训,建立护士读书笔记。每天晨会提问一个问题,每月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要求熟练掌握脑外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熟悉各项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掌握常用仪器的操作及危重患者的抢救流程等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技术操作,有效的沟通技巧,可以提高治愈率。

严格执行医嘱,做好三查七对:建立医护医嘱沟通本,及时尽早发现问题医嘱,与医生有效沟通。同时加强与患者的交流,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做好用药指导,检查前指导,饮食指导,康复指导,出院指导。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教育护士时刻以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言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赵亚丽,施咏军.多参数生理监护仪的临床使用及维护[J].医疗设备,2004,17(11):55.

2 李炜.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4,9(19):830.

3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脑外伤护理查房护士长总结范文5

【关键词】 无名氏;颅脑损伤;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无名氏患者”是指患者送至医院时处于昏迷状态,生命垂危,不知道姓名、年龄、住址的患者[1]。他们常为脑外伤昏迷者,颅脑损伤具有病情重、变化快的特点。一旦出现并发症,有的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无名氏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包括合并伤的危险、意外受伤、用药隐患等,易造成对患者的伤害,加强对无名氏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对保障患者的积极救治、功能恢复十分重要。从1999年10月-2009年10月共收治无名氏患者123例,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23例,男90例,女33例;估计年龄20~82岁;30~50岁的青壮年73例,占58.2%;交通事故伤89例,伤情不明确由路人或公安交警送达者41例;GCS评分:3~5分32例,6~8分91例。

1.2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63例,保守治疗60例。其中有15例合并骨折,患者清醒后转入骨科进一步治疗,7例合并外伤性脾破裂、肠穿孔,给予急诊手术,术毕返脑外科治疗;找到家属:1周内80例,2周内22例,1个月内17例,最终未明确身份4例。

1.3 治疗效果 恢复良好、生活基本能自理59例,生活不能自理48例,死亡16例。

2 脑外伤后的隐患

2.1 合并伤的危险 由于无名氏颅脑损伤患者尤其是中、重型,因昏迷无法提供主诉,其痛苦表情也因障碍而掩饰,呼吸困难与脑干伤、脑疝等表现相混淆。在颅内血肿形成过程中也因颅内积血、水肿、颅内压增高,可使合并有内脏出血时患者血压相对稳定,故易致颅脑外伤合并的胸腹部创伤被漏或误诊[2]。因此要严密观察,注意是否有合并伤的存在,果断处理。本组有5例脑外伤后出现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及时发现,请普外科会诊,急诊手术证实是脾破裂、肠穿孔等。

2.2 用药隐患 由于患者无法表达,无法提供用药史、过敏史,用药前需进行药物试验的药物时,不能正确有效收集资料。

2.3 意外受伤的隐患

2.3.1 坠床和自伤 患者神志不清、躁动等,保护措施不到位,易致自伤,如设床栏、肢体约束或约束方法不正确,陪护(医院请的)人员认识不足擅自解下床栏、约束带等均易导致坠床。

2.3.2 舌咬伤 脑外伤患者突发癫痫处理不及时易造成。

2.3.3 走失 由于陪护监管不严,掉以轻心,使无名氏患者在机体恢复但认知有困难、精神有异常的情况下易出现走失现象。

2.4 并发症隐患

2.4.1 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 脑外科护理工作繁杂,工作量大,人力资源紧缺等,无名氏患者无家属陪伴,使有些制度的落实流于形式,如未及时翻身、变换体位导致压疮;未及时巡视病房,使烦躁者擅自牵拉导尿管,致尿道损伤等。

2.4.2 营养缺乏,电解质紊乱 陪护人员认识不足,对患者关心不够,未能及时饮食支持,护理人员督促不够;脱水剂使用期间未能关注检验结果,使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氯现象。

3 护理对策

3.1 抢救生命,严密观察 (1)本着“尊重患者生命价值”的原则对无名氏颅脑外伤重型患者,经急救绿色通道直接送入脑外科病房挽救,有脑外专科医护人员按急救程序抢救[3],对需要紧急手术、输血等情况向院总值班汇报,由医务科签字决定,这样不会因无钱或无家属签字而延误抢救时机。(2)对暂无手术指征的无名氏脑外伤患者需仔细检查有无合并伤,监测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的变化,尤其是脑疝前的预兆,意识障碍加重,如烦躁不安,呓语,抓空,掀被,拔氧气管等均是意识障碍加重的先兆,警惕脑疝的发生、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警惕腹部外伤合并胸部外伤。(3)对合并骨折的患者积极配合医生做紧急处理,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转骨科进一步治疗;对合并胸外伤的积极配合医生做胸腔穿刺。

3.2 加强核对 无名氏的用药尤其是急救期,必须二人核对才能执行。2005年本着病人安全目标的实施,我科使用腕带,执行腕带识别制度,加强了有效核对。加强对易过敏药物的认真观察,观察用药反应、用药效果。

3.3 对安全隐患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 (1)对意识障碍、躁动者及时使用床档,使用约束带时,及时放松,观察皮肤颜色,注意有无擦痕。(2)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通畅。同时床旁备吸引器,抢救护理盘。(3)做好与陪护的沟通,提高陪护的认知能力,让其增加陪护责任感,告知恢复期认知有困难、精神有异常的患者外出需跟随病员外出,以防走失。

3.4 管理方面 (1)护士长利用晨会时间请前日护士和夜班护士汇报无名氏患者潜在存在的护理问题,组织大家进行讨论,提出防范措施,使病区每位护理人员对科内无名氏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并将无名氏的情况纳入交班内容。(2)遇无名氏在住院,护士长排班时应灵活机动,严格执行科内制定的抢救无名氏的规章制度,同时增加在班力量,联系保卫科,增派护工看护。(3)培养护士“慎独”精神,无名氏患者无家属陪护,护理工作量大、任务重,要求护理人员在无人监管下更应自觉地按时完成各项治疗、护理,护士长随机抽查,对护理质量进行跟踪,反馈,同时提醒安全措施的落实,确保护理安全。(4)加强巡视,确保各引流管通畅。主动巡视无名氏患者,协助翻身、温水擦浴,观察受压部位皮肤,预防褥疮。同时保持患者卧位舒适。做好管道护理,观察各引流管通畅、在位情况。在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现实条件下,更应加强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教育,避免护理意外的发生。

3.5 文件及时记录 医疗文书写的一致性,防止涂改和丢失。既往史、家族史、外伤史等无法收集的,评估单只能记“不详”或“无法提供”,患者清醒或找到家属后再补记在护理记录中,这样保证护理记录的真实性。

3.6 护理人员主动关注检验结果 及时与医生汇报,防止电解质紊乱。关心患者营养状况,可申请院部食堂先免费给无名氏用餐,后记账。

3.7 其他 妥善保管其钱物,收集无名氏身上所带资料,如证件、名片、字条、通讯录等,设法寻找单位、朋友、同乡。通过院保卫科联系公安交警派出所协助寻找家人。

4 体会

护理无名氏患者,尤其是颅脑损伤的患者,因为病情重、变化快,除了与有名氏同类患者同样的治疗、护理外,更需要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慎独精神,观察病情,提供生活照顾和康复护理,对无名氏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包括合并伤的危险、意外受伤、用药隐患等,做好护理安全管理,从法律、安全角度出发,在防范上下工夫,减少和杜绝因护理工作缺陷而造成的医源性问题的发生,尽最大努力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是提高无名氏患者治愈率、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杨学英,沈希爱.无名氏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南方护理学报,2005,1(7):87-88.

脑外伤护理查房护士长总结范文6

人口老龄化已逐步成为当今世界的关注热点,而我国也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1]在人口学概念中,年龄在60岁以上即可称之为老年人,作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器官逐年退化、适应能力反应能力衰退、免疫力也随之下降的社会弱势群体,在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独生子女较多,工作压力较大,很少有子女自愿陪伴老年者,从而对医院的护理水平要求也与日俱增。但由于患者疾病的特殊性及医院管理编制的相对不足,老年患者走失、跌倒、撞伤等一些安全隐患不能得以有效解决。

二、安全风险分析

安全风险分析是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的系统调查和分析。[2]经调查分析显示,老年住院患者在院期间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有跌倒、走失、误食、坠床、皮肤损伤等。其中,走失与跌倒撞伤是安全隐患问题中最重要因素。下面仅就此两点产生原因及所存在的风险展开探讨:

2.1走失:老年人走失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患者患有精神方面疾病,另一点是患者已患有潜在病症,而尚未发现。走失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对于患者本身来说,因离开病房:耽误治疗时间,造成病情的加重;在走失过程中,患者还有可能发生一些如车祸、撞伤等不良事件,危及生命;对医院而言,患者走失将打乱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加重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工作量及心理负担,干扰正常工作。

2.2跌倒:跌倒是由环境、病理、生理及心理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常因生理和病理双重因素影响,加重跌倒率。经调查显示,影响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患者生理因素。老年人的视敏度较低,立体影响知觉退化,走路步态不稳,大脑感知和自身感知应激反应缓慢,立体感减弱,加之身体协调能力较弱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年患者跌倒的机率。

2)院方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是老年患者跌倒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患者服装羁绊、地面湿滑及病房采光度等都可能导致老年患者的跌倒。

3)其他因素。在饮酒过后也易引起老年人跌倒。另外,老年人长时间热水泡澡、较长时间卧床后突然改变,易引起大脑短暂性缺血,这些都是导致老年患者跌倒的影响因素。

三、管理及对策

3.1对患者走失的护理重在预防。院方必须针对患者所存在的风险因素(包括患者是否有外出习惯、外出形式和程度等)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促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处于主动地位,这对进一步实施具有护理措施具有积极的意义。

1)入院时管理:患者入院时,由护士正确评估患者有走失风险的可能性,并向其家属或患者陪同人员交代其走失的危险性,要求患者24小时有人陪同,如若家属不配合院方要求,需签字确定;评估后根据要求给患者随身携带“身份卡片”,标明患者姓名、所在医院、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患者一旦走失,此卡有助于警方或他人帮助其找回医院或家属。

2)针对性护理:对于脑受损或有精神问题的患者,应要求其家属或请专人24小时陪同,不能让患者独自离开病房,值班护士重点巡视;在患者走失的高发时段,护士应加强巡视,加强注意有外出习惯的患者,使其在自己的视野范围之内。一旦发生走失,应及时汇报,通知家属。对走失找回的患者,不能一味埋怨,应做好心理护理,同时还要及时的了解患者外出的原因,以便做好下一步的防范措施。

3)加强安全意识:院方需制定合理的、健全的安全防范制度,及时排除不安全的因素,强化护士安全管理意识及预见性,护士也应向家属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3.2对患者跌倒摔伤亦应重视预防管理,[3]可对病房环境进行改造,使室内布局合理,活动空间充裕,清除障碍物和积水,活动范围内使地毯或地面平整。同时,要帮助老人熟悉室内布局情况,加深对室内摆设的记忆。注意嘱咐老年人在改变时,避免猛回头和急转身等动作;服装穿着以宽松舒适为主;对行动迟缓的老人,最好穿布鞋而不穿拖鞋;更衣、穿袜时取坐姿,防止晕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