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语录范例6篇

季羡林语录范文1

而是一个人,祝福你

季羡林是山东省清平县人,父母都是普通劳动者,家庭比较困难。在叔叔季嗣诚的安排下,18岁的他便与22岁的彭德华结了婚。彭德华只有小学文化。季羡林喜欢看小说,内心充满浪漫的情怀,听说彭德华文化较低,顾虑彼此之间缺乏共同语言,因此对结婚忐忑不安。但季羡林的心中非常清楚,结婚是长辈的命令,自己无力反对这包办婚姻,只得接受安排。

新婚之夜,季羡林看着彭德华问:“你喜欢看小说吗?”彭德华的回答让季羡林失望:“我从来没有看过小说,不知道喜不喜欢。”“你怎么不看小说?”听到季羡林的追问,彭德华解释:“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我要干活,没有时间看书;其次是我学会的字,已经还给老师了。”季羡林无奈地感慨:“把字还给老师好,已经没有负担了,你可以在家中专心致志地做事。”

结婚以后季羡林继续读书,19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专修德文。从清华大学毕业,季羡林接受山东省立济南高中校长宋还吾邀请,回到母校担任国文教员。在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交换研究生的协定,季羡林立即去报名应考,顺利被录取。当时,家中已经捉襟见肘,女儿季婉如、儿子季延宗年幼,导致季羡林犹豫不决。经过认真思考,最终他决定前往德国哥廷根大学深造。

彭德华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妇女,思想淳朴,勤劳肯干。在季羡林出国以后,彭德华既要耐心侍候年迈的公婆,又要精心照料年幼的子女,家里经济拮据,朝不保夕,她摆摊子做生意,想方设法赚钱解决全家人的吃饭问题。那时到处都在打仗,彭德华还要带着公婆、孩子四处躲藏。彭德华希望季羡林在德国安心学习,不让他担心家里,因此没有请人写信给他。

战争爆发后,哥廷根大学迅速变成与外界隔绝的孤岛。夜间,季羡林在床上辗转反侧,以至于患失眠症。白天,季羡林聚精会神地学习,只有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学习上,才能让他暂时缓解对家人的思念和担忧。多年的努力学习,让他精通12种语言。经过6年攻读,季羡林从哥廷根大学毕业,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战火纷飞的日子,季羡林担心家人的安全,尽管他万分焦虑,不过无法启程回国。

战争结束,季羡林拒绝剑桥大学的邀请,匆匆回国。以前离开的时候,彭德华的额头光洁饱满,回到家里见到已经分别11年的妻子额头布满皱纹,他万分愧疚:“家庭贫寒、孩子年幼,这些年让你受苦了。在德国期间,我望眼欲穿地期待着你的来信。对我来说,家书抵万金,只是没有收到家中的只言片语。”彭德华解释:“我没有给你来信,是希望你不要担心家里。”“我怎么能够不担心?”季羡林追问。彭德华底气十足地说:“只要有我在家中,你就什么都不用担心。”“你有没有想过,假若我回不来,你怎么办?”对于季羡林的假设,彭德华立即说出她的想法:“不管能否回来,只要我活着,我就会把这个家支撑下去。”

彭德华朴素的回答,让季羡林的心灵受到触动,原来沉默寡言的妻子,是家里真正的顶梁柱。季羡林对彭德华的看法,马上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认为她是值得自己尊重的女人。

原野金黄的秋季,在陈寅恪的推荐下,季羡林到北京大学执教,创建东方语言文学系。季羡林精通12个国家的语言,仅仅担任7天副教授,他就被直接提升为教授、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到北京大学工作后,季羡林没有忘记家中的妻子,他将彭德华接到学校,在美丽的未名湖畔团聚,过着幸福平静的生活。季羡林着重研究佛教史和中印文化关系史,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创见的论文。

开始,季羡林成为被批斗的对象。寒风刺骨的夜里,他和妻子刚刚睡觉,前来抄家的几十个红卫兵,气势汹汹地破门而入,将他精心收藏的很多古玩字画毁掉,把床铺上的热水袋刺破,弄得床上到处是水。抄家的人群散去后,看着破烂的热水袋,季羡林格外气愤,妻子立刻进行安慰:“只要人没有受伤,东西损坏不要紧,我把被褥全部换掉,再为你拿来新的热水袋。”季羡林有强烈的预感,抄家只是序幕,人家还会来纠缠他,只能赶快叮嘱妻子:“如果我倒下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就要靠你撑着,你要挺住。”

第二天清早,红卫兵又把季羡林拉出去批斗,有人对他拳打脚踢,有人朝着他的脸上吐痰。季羡林回到家里,彭德华默默地为他清洗伤口,细心地为他涂抹药膏。每天都要遭受批斗,导致季羡林的精神濒临崩溃,他宁愿遭到杀害,也不愿意受到污辱。季羡林决定把治疗失眠用的安眠药悄悄积攒下来,到圆明园里高高的芦苇丛中自杀,不给妻子留下难以忘却的阴霾。当季羡林把积攒的安眠药装进布袋里,准备翻墙逃到圆明园去的时候,恰好红卫兵又来揪他出去批斗,他的自杀计划只得搁浅。

深夜,季羡林带着累累伤痕回到家里,彭德华给他清洗伤口时,忍不住簌簌地落泪。彭德华知道季羡林的动机,只是她没有说出来。季羡林不禁问:“既然你不想让我死,为什么不阻拦我?”擦拭眼泪之后,彭德华没有丝毫顾忌地坦承:“在黑暗的社会里,活着比死去还要痛苦。作为你的妻子,我愿意替你受苦,耐心照顾老人和孩子,让你解脱。”彭德华没有读过浪漫的爱情小说,也从来不跟季羡林谈情说爱,她对爱情的理解竟然无比深刻。听了彭德华的话,季羡林顿时潸然泪下,彻底打消自杀的念头,并承诺:“你放心,不管在黑暗的日子里多么受苦,我都要和你熬下去,不能把苦丢给你一个人。”

季羡林语录范文2

其实,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季先生的学术成就。公众的悼念热潮是冲着季先生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头衔这三顶桂冠去的。至于这三顶桂冠如何戴在季先生头上,却很少有人思索一番。

关于季先生是不是国学大师,一开始就充满着质疑,李敖的观点很具代表性。李敖说,季羡林不是国学大师!他是个很弱很弱的教授,他就是语文能力还不错。别人全死光了,他还没死,所以他就变成国学大师了!这些桂冠。他3个都不及格的,根本轮不到他!季羡林只是个老资格的人,根本轮不到他做大师。

李敖“开讲”以苛刻为风,但这番话也有在理的成分。论资排辈的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基因。不过,论资排辈,总得有“资”才能进人排辈的行列,更何况,季先生被戴上三顶桂冠,光靠论资排辈是不够的。书斋里外,季先生都有资格引起人们的关注。

书斋里:独力树权威

书斋里,季羡林的学术领域极为冷僻。1935年赴德国留学时,季羡林就决定绝不利用身为中国人的优势,做和中国研究有任何关联的题目。他对那种在国外靠孔子、庄子、老子哄洋人来获博士学位,回到国内又靠黑格尔、康德、尼采唬人的学者,很不以为然。因此。季羡林留德期间所学的课程和汉学几乎无关。他的主科是印度学,副科是英国语言学和斯拉夫语言学。主要精力放在梵文、巴利文、吠陀文、佛教混合梵文、俗语、吐火罗语、俄语、阿拉伯语等学习和研究上。留德期间,季羡林完成和发表在德国最权威刊物上的论文,都以当时印欧语言学领域最前沿的问题为关注点,并引起轰动,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1945年,季羡林放弃德国的教职和英国剑桥大学的邀请,回到中国。年方36岁,就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及东方语言学系系主任,也是该系的创建人。他的学术功底扎实,治学方法严谨,深得时任校长胡适先生的欣赏。

但是,其作为学者最珍贵的黄金年龄阶段却在“”中蹉跎了。季羡林无奈放弃了本行研究,转而投身中印交流史、佛教史研究和翻译工作。在“”后期,季羡林担心自己忘掉梵文,偷偷翻译《罗摩衍那》。这部印度史诗巨作现在共有3种语言的译本,英日的两个译本。都是集其国内几十位学者之力耗费多年译成,唯独这部中译本,是季羡林在艰难年代一人之力而成。

季先生晚年研究、翻译、考证了新疆发现的、篇幅最大的吐火罗语文献《弥勒会见记》。目前全世界能够释读吐火罗语的学者不超过10个,而中国。却只有季羡林一人。

这样的学术成就,季先生理应为学界敬仰。

书斋外:以公共知识分子为大众所知

季先生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皓首穷经于与公众相距遥远的偏僻学问,“穷经”至晚年,则进入“达”――“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晚年以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走出书斋外进入公众视野。

2007年2月25日,季羡林当选为中央电视台评选的“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是: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的确如此,“”中,当胡适和陈寅恪被批判时,他保持了沉默,守住了底线。后来,他又提出了“学术良心”的概念,对年轻学者的做人做事提出要求。而在自己的专业之外,他一直坚持散文写作,透露出他对政治的反思。通过这些散文建立了和公众沟通的桥梁,展示一个学者的胸襟和见识。

季羡林一生中最有价值的公众作品,是《牛棚杂忆》。他以此书记录了自己在“”中的经历,使之成为和公众分享的一段历史记忆。他认为,中国人为“”付出了足够多的代价,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教训,也就无法让它真正成为过去。他写道:“我思考的其次一个问题是:‘’过去了没有?我们是唯物主义者,唯物主义的真髓是实事求是。如果真想实事求是的话,那就必须承认,‘’似乎还没有完全过去。”

季先生晚年多次以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发言。最引人注目的一次,是他提到“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称2l世纪将会是中国人的世纪,人类必须“以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模式济西方的分析思维模式之穷”。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他曾主张开幕式上把孔子抬出来。让全世界学习。他说:“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一个伟大的礼物,希望全世界能够接受我们这个‘和谐’的概念,那么,我们这个地球村就可以安静许多。”在此之前,他也曾和前来探望的国家领导人讨论“和谐”话题,认为“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很好。经济发展,政通人和”,当下最重要的是人的内心和谐。

一个学者只有走出书斋,面对公众,才有可能对公共事务发言;公众尊重有学问的人,更尊重不仅仅是做学问的读书人。书斋里外的季先生。成为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导师也就不足为奇。

时势造就三顶桂冠

季先生被戴上三顶桂冠,大致是进入21世纪“季羡林热”以后。

季先生何以会热?上面所分析的季先生“书斋里外”的作为,是其自身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时代思潮中公众渴望大师的出现。换句话说,是时代需要一个须仰视才能看得见的文化符号。

说到社会思潮,不妨把话题扯远一点儿,从上个世纪80年代说起。

在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的记忆中,整个80年代是思想文化缤纷的年代。那时,国门初开。西方学理被引进中国;而固守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批学者也在为中国文化的复兴奔走呼号。季羡林的长辈或同辈中人,诸如梁漱溟、冯友兰、金克木、侯仁之、邓广铭、张岱年、钱钟书、沈从文等这些在不同领域如雷贯耳的人,有的耄耋之年依然活跃,而有的还算是“年富力强”。他们或因其自身有被公众接受的成就而为公众所敬仰,如钱钟书、沈从文等;或因其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而为公众接受后才知其书斋里的学问,如梁漱溟、冯友兰、金克木等。1984年,梁漱溟、冯友兰、金克木等人还创办了一个在社会公众中影响甚大的中国文化书院,由梁漱溟担纲,1988年梁去世后由季羡林接任。这些现今须仰视的学界前辈,在当时就已经是公众学者,但无论是公开的媒体还是各种学术会议,对他们好像都没有用过“大师”“泰斗”之类的称呼。

那时,季羡林鉴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屈辱现实,上书中央有关领导,发起成立了“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抢救流失在海外的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在这个学会所召集的各类学术会议中。季羡林的头衔就是“北京大学教授”。那时,年轻人背后还不时以“老季”戏称,因为那个缤纷的时代学术没有被娱乐化,学者没有被“明星化”,根本不需

要去树立类似“大师”这样的文化符号。

进入90年代以后,思想缤纷的文化年代被甩在身后,代之以是整个社会功利浮躁开始生长,以“大学教授卖茶叶蛋”、季羡林所在的北京大学“围墙的倒掉”等一系列事件为发端,学界开始被注入功利,学问开始遭到质疑。学术乃至社会文化就面临着一个“告别的年代”。不要说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就是80年代欣欣向荣的西学,也逐渐衰落。那个时候。“大师”就更不会被社会当做标杆了。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发出呼喊,复兴国学,拯救传统文化。公众甚至官方都开始觉得,有一个或几个大师的出现是好事,至少公众有了仰视的目标。于是乎,先是沈从文,后来是钱钟书。“大师”不但出现在各类学术会议上,而且开始在公共媒体走俏。

1996年,作为当年的一个精神和文化事件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的出版,把人们对大师的热望又向前推了一步。此后,“大师”、“国学大师”,从陈寅恪身上开始移向一些在学界有成就的人,或者一些与学界不相干的人;而也有一些人,开始主动或被动地靠近“大师”这个称号。比如,最近遭到道德拷问的文怀沙;再比如,现今自封为大师的余秋雨。

而此时,作为曾经受业于陈寅恪的季羡林,80多岁时,仍然在书斋里,写他的最后一部学术专著《糖史》,和日后引起公众注目的《牛棚杂忆》。季先生有文章写陈寅恪、胡适、冯友兰等,却很惜用“大师”的名号。在写到自己的时候,有时自嘲和王国维、陈寅恪、吴宓等学者相比。自己只是“一个杂牌军而已”,外面浮华的世界与他无关。

21世纪之后,学术开始走向娱乐化,学者开始走向明星化,社会公众对大师的呼唤就更为迫切。

而且,迫切的不仅仅是社会公众。21世纪后,政府对于社会文化和道德层面的建设重视程度逐步加深。树立一个经得起公众检验的文化符号。成为必要。公众呼唤,与治国之策,此时不谋而合。

2003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国务院总理以季羡林先生的热心读者的身份登门拜访。

普通、朴素、敦厚,是季羡林留给世人最直接、最平易的印象。一切应了诗人对他的评价――“伟大无须装饰。也不可形容,伟大只能是它自身。”即使是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散文走向公众视野后,季先生从来也不以名人自居。既然其文品与人品无可挑剔,没有争议――这样一个文化符号,适时切合社会文化和道德建设的需要。此后,总理又三次登门拜访,每一次都引起媒体的热议。

“季羡林热”背后的精神贫乏

面对方兴未艾的“季羡林热”,季先生弟子之一的钱文忠“既感到快乐,也感到迷茫”。“在那个年代,季先生这样的人原本是一个群体现象,而如今却成了孤零零的个体现象。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让钱文忠“看不懂”的是,像季羡林这样一位从不追名逐利、满怀爱和责任感的老人,在当下讲究包装、炒作、普遍以自我为中心的年代里“走俏”了,“难道我们不应该看到,在这股‘季羡林热’的背后隐藏着在精神、道德和人文情怀方面的贫乏和苍白吗?”

这个发问,令人深思。而季羡林也曾为此感到不安,在两年前出版的《病榻杂记》中,他要求摘去“国学大师”、“国宝”、“学界泰斗”三顶帽子。然而,媒体为了满足公众的需要。直到他去世后,这个帽子还充斥在许多报道的大标题里。

其实,有没有三顶桂冠,并不妨碍人们对季羡林先生的敬重,也不妨碍在他去世后公众的怀念。叔本华曾经有过一段论作家的话很值得玩味:

作家可以分为流星、行星、恒星三类。第一类的时效只在转瞬之间。你仰视而惊呼:“看哪!”――他们却一闪而逝。第二类是行星,耐久得多。他们离我们较近,所以亮度往往胜过恒星。无知的人以为那就是恒星了。但是他们不久也必然消逝,何况他们的光辉不过借自他人,而所生的影响只及于同路的行人。只有第三类不变,他们坚守着太空,闪着自己的光芒,对所有的时代保持相同的影响,因为他们没有视差,不随我们观点的改变而变形。他们属于全宇宙,不像别人那样只属于一个系统。正因为恒星太高了,所以他们的光辉要好多年后才照到世人的眼里。

季羡林语录范文3

对父母可以抱怨,但不能说他们的坏话,这是一条戒律。讽过了,刺过了,目的是为了谏劝,哪怕激烈一些,刺出了一滴血,也仅限于高墙大院之内,外人是断不能听到的。一旦出了声。被人听见了,那就变了性质,成为敌我矛盾:不孝是也。

俗话有“多年父子成兄弟”,这是一种理想境界,意味着父与子界线的消失,太熟了,熟透了,父权的威严就“自然”消解了。说“自然”,却需要双方都“自然”,这个自然指的是有常情常性,并且能溶于水,就是说,假定有一盆水,父子双方都得是愿意被消解溶化的物质,溶解后的东西就叫亲情。如果有意外,一定是某一方出了问题。有了亲情,再谈父子互隐――当然是隐其恶,才有意思。一般来说,这是不成问题的。活生生的人,被伦理之盖罩住后,剩下的只有孝慈之称。所以,外人如果做家访,肯定听不到什么真话――父子有芥蒂者例外。在伦理的要求下,中国人的内外之别,就显得特别强烈。

让我受伤害的一件事犹在眼前。上世纪70年代某个秋天,大姨小姨和我母亲在院子里缝被子,成家不久的小姨向母亲借布票,我以为母亲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但从她嘴里出来的却是:“我现在也没票,几个娃都要穿衣服。”小姨突然不语,我感觉自己的心立马沉下去了。母亲在我心里―下子贬值了,她竟然不帮助自己的亲妹妹!那个下午,我丧失了对亲人之亲的信任。多少年后,我才能小心翼翼和弟弟说起此事。

卢梭的《忏悔录》在大学时期滋润了我的心田,把罪恶通过坦白的方式似乎可以获得诗意的升华。这似乎有对作恶的鼓励。8年前,工人出版社的编辑周岩先生,让我写一本真实记述自己历史的小书时,我心中一阵悸动,这个时刻似乎来临了。但当我真正下笔时,心中的障碍仍然难以消除,最后我还是放弃了“真”的坦白,以某种诗意的笔触替代了淤积于心的事实的表述。在文人笔下,亲人间的关系仿佛被过滤的蒸馏水,干净却没有生气。当一代代孩子以此为生活文本。审视自己的家庭关系时,往往会有自责感。不真实的人际关系图景,诱导年轻人在幻灭后逃避家庭。以为别人的家庭都是诗意的,那个从小到大虚构出来的东西,成为心灵的敌人,最终消灭了正当的家庭情感。省略、简化家庭关系,必定造就残缺的人生。

父权,几乎是神圣的。在中国,伦理约束看上去软弱无力。实则柔韧异常。背叛父亲大逆不道,与父亲平起平坐,做朋友的可能微乎其微。我在25岁那年夏天,才放胆写出了平视父亲的文章。至于描述父亲的缺点甚至缺陷,目前还未有此念头。原因倒不在于有无胆量。而是无从下手。调整好角度,恐怕还需要数年。因为我发现,只有当自己拥有更多做父亲的体验时,才有可能完整地理解父亲,才能写出一个真实的父亲来。

可喜的是,目前有了一个“揭黑”的样本。那就是《我和父亲季羡林》(新星出版社版)。这是一本注定掀起轩然大波的小书,作者季承在父亲逝世一周年前夕,推出了这本斟酌多日的回忆录。以盖棺论定白许,为我们勾勒享有盛名的学者的人生略图,在本书里季羡林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的完全的失败者,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早年的心结――过继给叔父、无爱的婚姻、母亲早逝,塑造了他压抑、封闭、孤傲的性格,他的意气用事毁了季家,又使他身陷阴谋的泥沼而难以自拔。季承颠覆了被社会塑造的大师的完美形象,还原了一幕幕诗意后面的血泪,外界猜测不休的父子恩怨也有了新的注释:季羡林竟然因忌恨儿子孝敬母亲而心生醋意。

季羡林语录范文4

关键词:作业;减负;心理负担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096-01

一、学习有兴趣,越负越有趣。

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从来不缺刻苦学习,不以为苦的故事。明代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道“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小学语文课文《一定要争气》中写道“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他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夜里同学们都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看书。值班老师发现了,关上路灯,叫他进屋睡觉。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去学习。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100分。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这些人,学习的压力绝不会比现在的学生少,然而他们并不以此为苦,甚至以此为乐,只因为他们知道要学习,以学习为乐,以学习为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李开复先生在《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中说“当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时,你会在走路、上课或洗澡时都对它念念不忘,你在该领域内就更容易取得成功。更进一步,如果你对该领域有激情,你就可能为它废寝忘食,连睡觉时想起一个主意,都会跳起来。这时候,你已经不是为了成功而工作,而是为了“享受”而工作了。毫无疑问的,你将会从此得到成功。相对来说,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只会事倍功半,有可能一事无成。即便你靠着资质或才华可以把它做好,你也绝对没有释放出所有的潜力”

所以说,减负要让学生热爱学习,享受学习。当他们不厌恶学习时,我们的减负就获得了成功。这时,那重重的书包不再是压力,而是享受。

二、不求一致,多点宽容,因材施教是兴趣的根基

李开复先生在:《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中写道。“中国社会有个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每个人是否‘成功’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国,人们对财富的追求首当其冲,各行各业,对一个人的成功的评价,更多地以个人财富为指标。但是,有了最好的成绩就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吗?有名利就一定能快乐吗?真正的成功应是多元化的。成功可能是你创造了新的财富或技术,可能是你为他人带来了快乐,可能是你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别人的信任,也可能是你找到了回归自我、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模式的通病在学校中表现则是,看统考成绩判断是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而成材的模式并非是一样的,只有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发挥。发现他们的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才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觉得学习有兴趣,学习是享受。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撰写《季羡林的学生时代》中披露在济南第一师范小学读书期间,季羡林是颇让老师头疼的孩子,用小刀在课桌上刻画,在课本上画小人头,那对他来说还都是小事。在读小学的时候,季羡林居然还成功地做了几次小买卖,他怎么做的呢?他把婶婶给他的一些零花钱攒起来,在上学的路上,看见有卖花生的一个铺子,就买一大包花生,然后把它分装成小包,到学校里加价卖给自己的同学,赚了点钱。 读小学时候的季羡林还经常打架,当时他因为年龄小,个子也小,经常被人欺负,但是他一直要把欺负他的人,打服了为止。而且,他还主动去欺负别人,他自己也承认。他打架的时候是抱着双拳,闭着眼睛,一副滑稽的样子。受武侠小说的影响,季羡林一直梦想着当个绿林好汉,在家里用大口袋装满了黄豆和绿豆,苦练打拳。他也不知道从哪儿听说的,说你只要把手指,在米缸里经常这么插,时间一长,你把那个米换成沙子,你接着再插,到最后可以练成铁砂掌,而到了这个境界,你只要用手指一戳,一棵树都可以戳倒。季羡林信以为真,结果一直练到指头出血,铁砂掌依然遥不可及。这也让季羡林先生死心塌地相信,自己成不了武林高手,武的不行,他才一门心思改练文的了。1930年,季羡林参加高考时,数学仅考取了4分。如果强求一致,我想季羡林也就考不上大学,成不了大师。

不强求致,才可以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能按自己的喜好去学习,才会觉得学习是快乐而不是恶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算术题。做一下加减便解决了问题。想要让学生不以书包为重,还是要先让学生不以书包为苦而以书包为乐。让学生从心里上喜欢学习,则书包之负,不再为重。

参考文献

季羡林语录范文5

一、重“沉入词语”,轻逐文分析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针对“词语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词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用著名文学批评家、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南帆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要“沉入词语”。 “沉入词语”意味着你跟文本是全面接触的,而不是局部接触的,文本中“字会含情,词会含笑”。

《在大海中永生》是通讯体裁,学生比较少见。文章语言凝练、概括,没有故事情节,这增加了学生理解、感悟文本的难度。此外,受时空限制,邓小平这位历史伟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给学生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文中第三自然段中的排比句――“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教学可以说是全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这部分我最初的设计是按四步走:

(1)读一读排比句,找出描绘地理位置的词语。

(2)质疑:为什么骨灰会送向这些地方?

(3)句式训练:“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还会把他的骨灰送往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

(4)指导朗读。

试教并不理想,听课者的评价是“此部分设计侧重于逐文分析,学生没有自”。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再次走进文本,“万里海疆”“澳门、香港”“宝岛台湾”“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这些地域的背后蕴含着小平爷爷深远的影响,蕴含着人们对小平爷爷的赞颂。理解这些词语背后深远的意义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何不让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查阅的资料来丰厚这些地域背后蕴含的内涵呢?所以,我设计“七步走”让教学柳暗花明。

(1)自读引疑:为什么说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2)以“疑”穿线:配乐范读排比句,理解排比句。

(3)隐文留词:“万里海疆”“澳门、香港”“宝岛台湾”“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4)扣词悟“秘”:从这组词中你发现了什么?

(5)读词忆事:读一读这些词,你想起了小平爷爷的什么事?

(6)借“源”识人:引导学生联系收集的资料,按“当我读到什么词,让我想起了什么事”的句式练习说话,了解邓小平爷爷深远的影响,感受人物的形象。

(7)变“形”练读:排比句变化成诗歌形式,指导学生回归整体朗读。

这个教学设计从“为什么说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了时代,超越了国界”入手,提纲挈领,抓住排比句式作整体感知,再隐去排比句式,留下几个关键词追忆有关邓小平爷爷的事件,鼓励学生联系课前查阅的资料自主学习。此时,“万里海疆”等词语不再是学生阅读文本的桎梏,而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言语资源。以“我读到什么词,让我想起什么事”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学生经历了“段―词―句―段”的学习训练过程,在表达中丰富了文本的内涵,丰富了小平爷爷的形象,丰实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有了这样有血有肉的表达:“当读到澳门、香港,我想起了‘一国两制’。是小平爷爷让受尽耻辱的港澳同胞回到祖国的怀抱,是小平爷爷让他们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中国人。当时香港人民自发地写着横幅‘我们回家了!’,男女老少聚集在广场上庆贺,有的老人还落下了热泪……”《大海中永生》这“留词追忆,沉入词语”的成功案例,让我深切感受到教学的起点只有在学生学习的起点上,教学机智只有抓住学生发展的最近区域,给予唤醒、点拨、引导和鼓励,我们的教学才能焕发出无穷的魅力。

二、重研读形式,轻内容理解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语言形式承载着内容和含义,其间隐藏着文章的秘密和作者的智慧与表达的技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指出:“要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简单来说,就是要了解课文是“怎么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不能单纯地停留在“写什么”上。

《莫高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在课堂上,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发现语言形式的秘密的。

师:还是这四种彩塑,我把它纵向排列,请大家读一读,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这是一组排比句,作者用了许多四字词语。

生2:前面三句字数相当,第四句内容多。

师:排比句结构相似,字数往往也相当。假如我们把第四句变成和前面的三句字数相当的句式,你们能改吗?

课件展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萨

有威风凛凛的天王

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有________的卧佛

生3:有神态安详的卧佛。

生4:有神态谦和的卧佛。

师:你瞧,这一改,句式整齐了。但问题来了,作者为什么偏偏这样写呢?

生5:前面三句是概括写,第四句是具体写。

瞧,语言表达训练浑然天成。教师没有“填塞”,而是让学生主动发现、感悟,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慢慢地行走和欣赏,使语言文字不再神秘,使语言表达的奥妙一点一滴地留存于学生的内心,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和语文素养。

三、重背景,轻“就文学文”

要使文本解读不浮于表面,应该把文本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情景还原。作家的写作常常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背景虽然并不直接显现于文本之中,却决定了文章的走向、意蕴主题。背景能让语文学习更有深度,更有广度。执教《夹竹桃》一文,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夹竹桃虽然没有惊艳的瞬间,但永存的是永恒的活力。充满韧性又能引起幻想的夹竹桃是季羡林先生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之后,我适时链接了季羡林先生的写作真言:“我扪心自问,我的感情是真实的,我的态度是严肃的,这一点绝不含糊。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绝不下笔去写。”夹竹桃为什么能让季老如此深爱呢?我和学生查阅了一组资料:

季羡林先生专攻的是印度学及中亚古文字学。他专攻的是冷门学科,在这条路上坚持行走着,在中国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季羡林55岁时,开始了,他受到严重的迫害,即使这样,他笑容依旧,不向生活低头。

2003年,92岁的季羡林因病住进医院,但是他还是没有停止学习,5年的病榻生活,他著成了20多万字的《病榻杂记》。他请大家把“学界泰斗”“国学大师”“国宝”这三项桂冠从他头上摘去,他强调他跟许多人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没什么大不了的。

课堂上,引导学生把夹竹桃和季羡林先生的经历进行对比,学生发现了夹竹桃和季羡林先生的许多共同点:默默无闻、朴实、不炫耀、生命力顽强、充满韧性……花如人,人似花。在发现中,学生读懂了文章的表达特色: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季先生不愧被人们称为“夹竹桃知己”。试想,这一课学生若“就文学文”,学生哪来的对夹竹桃和季老先生多元而深入的理解?背景资料让语文天地宏阔绵远,学生有了源头活水,才能与作者心灵相通。

季羡林语录范文6

留德十年读后感

何洁雯

德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到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人的心灵也正如花这般美丽,纯洁。德国妇女们个个重视清洁,把自己家收拾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一点杂尘也没有。就连她们家门前的大道,也被擦得干干净净。就是你在大道上翻个滚,衣服上也不会沾一点儿尘。精通七国语言的季羡林,就在这样美丽的国家里呆了十年,并写下了这本回忆录——《留德十年》。

全书以记叙的方式来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德国。时不时的加上那么几句颇有意境的诗词,使得整本书更丰富、饱满。对语言的细致,对人物的刻画,都是极为到位和完美的。很多时候,作者季羡林先生是以想写一个人物为开头的。比如,他想写他的老师,这一章写的全是他的老师,好像很随意的感觉。他的女房东,梵文老师,中国朋友……都是如此。

作者在德国的十年,有艰辛,有汗水,也有收获与幸福。他经历过史上最残酷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然而却安然无恙。在这里生活的十年,消纵即逝,对这里的熟悉程度就如自己的第二故乡一般。热情似火的女房东,严肃而专注的老师,美丽而静寂的景色,狂妄而自傲的侵略者……这些人在作者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国的景,德国的人,德国的情,都浓缩在作者的脑海里,他将终身难忘。因为这里曾给过他希望,给过他快乐。也因为这里,是培育他的第二个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