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旅游范例6篇

假日旅游

假日旅游范文1

当前,旅游进入了大众化旅游阶段,“假日旅游”成为旅游工作中最大的看点和亮点。每逢节假日特别是黄金周,全国各地的景区就人满为患。

一、从经济基础来看,“假日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是社会物质财富进步的标志

近年来,“假日旅游”这个概念变得耳熟能详,很多人都可以信手拈来。可以说,这是一种社会物质生产进步后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是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具体表现。

“假日旅游”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带来了一系列反应:一是产生了一个新的需求热点。这种需求热点原来是潜在的,由于假日结构调整,现在变成现实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过去是没有时间出去玩,现在有了时间,当然就成了一种新的需求热点;二是形成了一个供给热点,社会各个领域的资源资本统统往假日旅游地集中,因为那儿的人多,有人的地方就会产生许多现实的需求;三是形成了一个投资热点,这应了一句老话:“钱往热处走”。

二、从上层建筑来看,“假日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精神财富进步的表现

日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是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没有生活质量的相应提高,不可能有假日旅游现象;二是反映了文化追求的个性化。人们有了时间有了钱,不去打麻将,不去喝酒,去旅游,这是一种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体现,体现的是对人性化、个性化的追求,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为此,要在旅游工作中逐步提高旅游文化品位,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提高文化素养。

三、从历史渊源上来看,“假日旅游”并非一种“新现象”

“假日旅游”最突出特点就是集中性和冲击性,但这中集中和冲击并不是近几年才有的现象。颐和园最高峰一天接待31万人,八达岭长城到极限的时候,一平方米4个人,这些都是过去的记录。这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新的景点,节假日旅游的高峰早就开始分流了,八十年代的景点比现在挤得多,所以这集中性冲击性的现象严格的说不是新现象,“假日旅游”严格的说也不是新现象。

四、从社会实践来看,四面山的主流是“假日旅游”

“假日旅游”的特点,就是集中性和冲击性。时间集中、地点集中,人流集中、物流集中。集中体现在交通的集中、住宿的集中和景区的集中上。

四面山作为部级的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是“丰富多彩、风情万种之山”,“千瀑千姿、赤壁丹峡、先巴文化、原始森林”是“人无我有”的资源特点。四面山虽然是江津市旅游景区的“龙头老大”,却有着“先天的不足”:其旅游旺季相对短暂,仅仅局限于五一节和国庆节之间,以及春节期间约半年时间内。从一年来看,四面山的旅游旺季“季节性”太强。从一周来看,四面山的旅游“周末性”太强。从这个角度来看,四面山当前旅游的主流是“假日旅游”,四面山的旅游经济是一种“假日经济”。

五、从发展前景来看,四面山“假日旅游”大有可为

“假日旅游”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发展“假日旅游”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

一是四面山景区形象的提升,对外影响的不断扩大,当前私家车的流行,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的构建,交通“绿色通道”的实施,以及将来带薪休假制度的实现,是四面山“假日旅游”火爆的前提和基础。

“假日旅游”是一种大众化的旅游,大众化的旅游需要商业化的运作,也要求有现代化的设施。这就要求四面山景区内的设施建设要逐步达到民族化的形式与现代化的内容的有机结合的高度,加大力度对“四面丹霞,百卷银帘”的打造和包装。尽快实施东部景区民俗新村建设,打造成为“中低档”旅游景点。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实施西部景区“极品”景点,打造成为高档次的“独一无二”的景观。抓好每年的五一黄金周、国庆黄金周、学生寒暑假,每周内的黄金周末,从而有效地延长旅游黄金时间。

二是四面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是“假日旅游”进一步发展的保障。

假日旅游范文2

同志们:

在“五一”假日即将来临之际,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假日旅游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五一”假日旅游的有关工作,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行动起来,以安全、舒适、有序的旅游环境,迎接来我县的游客。下面,我讲几个方面的意见:

今年的“五一”假日不同于往年,不仅有3天假日的特殊时期,而且有应对严峻安全形势挑战和游客结构调整的大考验等。可以讲,压力大、责任重。对此,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必须有一个更加清醒深刻的把握,必须有一个做好假日旅游工作很好的定位。希望同志们在思想认识上达到三个高度:

一是要清醒地认识到以“两园一剧”为核心的各景区(点)已经成为我县的重要窗口。因此,“五一”假日不仅仅是对景区(点)的考验,也是对许多部门的考验,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旅游工作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抗战圣地,红色武乡”已经形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决定了游客的构成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国内远程游客与日俱增,各界人士更是络绎不绝。因此,旅游接待工作做得如何将直接影响我县的形象;三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旅游行业对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推动力。旅游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游客的身份各种各样,其中有许多人是来我县考察投资环境的,我们接待得好,就可能是最好的洽谈,就可能促成一个项目的落地。所以,旅游环境无小事,涉及旅游的都是大事,必须抓紧抓好。

通过连续三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及旅游部门紧锣密鼓的宣传促销,今年“五一”假日游客总量肯定会有所增长,这将对我们的工作是全新的挑战、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考验。因此,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是今天参加会议的所有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希望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落实好假日旅游工作方案,不能开个会就算落实了,不能以会议传达会议,要结合本单位所承担的任务具体细化到人,有具体的质量标准;二是要抽调精兵强将参与假日工作,每个环节都要有得力的干部和工作人员把守,绝对不能出任何问题;三是要查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硬件设施方面 。凡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一定要加强力量,凡是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一定要进行整改;四是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一旦出现情况要及时果断的处理,小的矛盾不能因为人为因素扩大化,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其产生恶劣影响;五是领导干部要上一线,要掌握情况在一线,发现问题现场处理,绝不允许问题暴露了你还不知道,处理问题时还找不到你。

三、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扎实开展“五一”假日旅游大检查

一是节前集中开展一次旅游大检查。4月30日之前,县安监局和旅游开发中心负责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集中深入车站、宾馆、饭店、景区道路、休闲娱乐、农家乐、人员密集场所等区域,对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安全隐患开展一次拉网式大检查,对存在问题的要限期整改,甚至停业整顿。

二是打造诚信文明的旅游市场环境。各乡镇、各有关单位及涉旅企业要以整顿规范“五一”旅游市场秩序为契机,扎实开展旅游市场软环境治理工作。旅游部门要以《旅游法》出台实施为契机,坚决贯彻落实好《旅游法》各项规定,规范旅游经营行为,及时有效处理游客的投诉、建议,切实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其次,要坚决防止哄抬物价,净化旅游市场环境。各涉旅企业要从维护市场秩序的大局出发,保持价格平稳,工商、物价和旅游等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市场物价检查,严厉查处借机哄抬物价的行为。红色旅游开发管理局要重点对景区内部市场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整顿,严厉打击违法坑害游客的行为,保证“五一”假日旅游市场规范有序运行。

三是进一步提升我县旅游行业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水平重点是要抓好接待服务和优化旅游项目。旅游部门及景区、景点要加强从业人员的思想教育和岗位培训,决不允许在服务中出现刁难、谩骂或殴打游客的恶。旅游部门和景区要进一步完善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做优旅游配套服务,有效满足游客的需求。

四是狠抓安全源头监管。一要狠抓景区景点安全管理。各景区要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和工作制度,抽调专职安全保卫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做到景区旅游安全机构、人员、制度、设备、措施“五落实、五到位”;加强对游乐设施及防火、用水、用电安全的经常性检查,强化日常维护管理。二要狠抓旅游交通安全管理。4月30日前,公安、交通、安监、旅游等部门要联合行动,组织一次交通安全大检查,并在五一假期突出抓好事故多发路段和客流集中地区、时段的安全保卫工作,抓好恶劣天气情况下的交通疏导,坚决纠正运营车辆超速、超员、超时等危及游客安全的行为;在多雨、容易塌方及发生泥石流等灾害的危险地区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加强安全防范。公安、交警要保证在“五一”假日期间早7点至晚9点禁止大型货运车辆在景区道路上通行;安监、煤炭、国土等部门要切实加强板山、太行龙洞、王家峪、砖壁总部旧址等景区周边煤矿和石料场在五一假期的安全生产工作,要安排专人

值班,确保安全生产环境稳定。三要狠抓涉旅单位的消防安全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公安消防部门要以防止容易引发的火灾为重点,确保景区消防设备设施齐全完好,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食品药品监督、卫生、质监、工商、旅游等部门要高度重视接待游客的宾馆、饭店、农家乐的食品卫生问题,加强节前、节中的专项检查和集中抽查,强化监管力度,确保饮食卫生和食品质量,绝不允许发生一起社会影响恶劣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四要加强对游客的安全引导。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在节前加强干部职工安全教育,强化职工出行的自律和安全意识;交警、运管等部门要本着“重在教育,责令纠正”的原则,建立武乡旅游“绿色通道”。 五是建立旅游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安全管理,必须不折不扣遵守旅游安全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各涉旅单位、企业要大力建设旅游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旅游安全预警机制、旅游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为游客提供安全保障。一旦有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相关单位要及时赶赴现场,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规定有序开展工作,及时上报有关情况。

假日旅游范文3

前天上午,北京图书大厦门前广场人头攒动。尽管由中国旅行社协会主办的“高高兴兴假日游”旅游宣传咨询活动是在一场不期而遇的阵雨中进行,但数量可观的旅游咨询者还是让主办者预感到今年“十一”的又一个旅游热潮已在快速逼近。据前天来到咨询现场的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张希钦介绍,目前所有有关“十一”旅游的准备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今年“十一”的旅游热比起“五一”将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张副局长介绍,为了保证今年国庆节期间假日旅游的健康有序,整个旅游行业围绕国庆节旅游活动进行的各项相关工作已经展开。此外,针对即将到来的国庆节采取的比较重大措施是,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局日前共同确定,将在全国实行信息预报制,针对国庆节旅游问题定期系统信息。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媒体将从9月底开始陆续定期旅游信息、旅游预报,让游客做到有目的有准备的出游。

这位负责人还透露,为保证国庆节假日经济的良性发展,已成立了部级的协调机构,全面处理、应对突发事件,各城市也将成立相应的指挥机构,确保旅游安全。

他同时预测,今年“十一”,估计旅游市场的总体规模将超过“五一”。“五一”期间全国出游人数为4800万人次,回笼货币180亿元。“十一”是金秋时节,恰是旅游的黄金季节,同时旅游者潜在的消费能力也将进一步发挥。“十一”期间全国东南西北都会成为旅游热点。从“五一”节时的情况看,许多平日的冷线如大西北都爆满,“十一”时肯定也不会例外。

针对“五一”期间全国不少景点门票曾临时涨价的问题,张副局长表示,由于国务院46号文件中对此有明确的禁止规定,并且各级有关部门已采取措施着手防止类似问题发生,此类问题“十一”期间将不会再次出现。(奚宇鸣)

假日旅游范文4

加强信息与舆论引导

信息不畅是导致旅游者盲目出游和旅游流过度集中的主要原因。为了克服旅客过度集中给旅游地带来的承载力问题和游客经历质量普遍降低的问题,就必须从源头上控制旅游者的非理性旅游动机,即要加强对旅游者的信息疏导,通过提供及时、准确的相关信息,引导和分流旅客,从而避免知名旅游目的地游客过度集中、“温冷”旅游地游客稀疏的现象发生。要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必须运用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加强对各旅游景区(点)的宣传,除了宣传旅游景观,还要宣传相关的旅游交通、住宿及配套设施情况,让游客了解旅游地的全貌,从而提高出游的理性;另一方面,国家、地方的旅游主管部门及旅游相关部门还要建立相应的“旅游信息预警系统”和“重点景区(点)旅游信息预警系统”,通过对各旅游景区(点)相关信息的详细和及时监察,不但可以向旅游者提供最新的准确的旅游信息以便利其出游,而且也给各旅游企业制定科学的服务计划提供了依据。

树立“大旅游”观念

假日旅游所表现出的可持续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总量的问题,而是结构的问题,既包括旅游业内部的行、游、住、食、娱、购结构,也包括旅游行业与其它相关行业(如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的结构,所有这些结构因素中,任何一处“瓶颈”的存在,都会对整个假日旅游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面对假日经济的潮流,我们必须树立“大旅游”的观念,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思路,一方面,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旅游文化内涵的开拓和旅游商品的生产,全面消除旅游行业内部的“瓶颈”效应,提高旅游业的供给能力和旅游产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努力协调旅游行业与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假日旅游不但要从其它产业的发展中获得经济、技术、人力和智力的支持,还要依附其它产业发展新的旅游,如旅游工业、旅游农业等,从而丰富旅游供给的内容,缓解节假日旅游需求相对集中,旅游供给时滞性不足的矛盾。

强化政府介入

假日旅游必须贯彻“政府主导”战略,加强政府在假日旅游市场引导与监督中的作用。由于假日旅游涉及众多的部门和行业,如果没有政府强有力的介入,就容易形成多头管理、竞争无序、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切身利益难以保障的局面。所以就全国来说,必须充分发挥业已建立起来的“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的作用;就各地来说也应成立相应的假日旅游临时协调机构,通过这些机构的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和网络化管理,切实照顾好各方面的关系,改变长期以来旅游管理中所存在的条块分割、职能弱化等弊端,从而充分发挥出政府在假日旅游中综合、全面、规范和权威管理的作用。另外,政府的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还要强化“依法治旅”的概念,一方面通过旅游立法规范假日旅游各市场主体的行为;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各地旅游质检所起的作用,建立起便捷、规范和程序化的旅游监督、投诉和事故处理机制,切实保证假日旅游者的利益杜绝参加与假日旅游的企业的非正当竞争。

推行带薪休假

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带薪假期多采取各地各企业轮流休假的制度,具有分时和分地性的特点,能分流假日旅游客源,避免旅游淡旺季客流量的反差,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所以带薪假期能有效缓解我国假日时间集中所导致的旅游需求集中和旅游消费集中的现状,既可避免游客旅游经历质量的下降,又可避免旅游经济季节性波动给旅游企业带来的风险。同时,由于带薪休假旅游一般具有消费水平高、停留时间长、附属活动较多等特点,经营带薪假日旅游能显著提高旅游企业的效益,有助于旅游企业从单纯依靠服务旅客数量过渡到通过完善服务质量来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道路,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旅游企业经营行为的规范化和高级化。我国应尝试推行带薪休假制度,以合理调整员工工作和闲暇时间,扩大旅游供给,刺激科学旅游消费。

加强旅客引导

假日旅游范文5

关键词:新假日;文化旅游;旅游业影响 

1引言

2007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一次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假日列入我国法定假日范围。至此,我国休假制度形成“1+2+5”模式,即1个带薪假期,“十一”、春节两个七天黄金周,以及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五个为期三天的长周末假期。

首次将传统假日列入法定假日,取消已实行了十个年头的“五一”黄金周,从法律高度规范劳动者的带薪休假权利等都使这次假日调整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到2009年,新假日实施已有一个多年头,正确看待假日制度调整及其影响,是旅游业因势而变、取得更大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我国假日制度不断完善的题中之义。

2解读新假日制度

2.1我国传统假日的不足

(1)“黄金周”集中休假,黄金十年,喜忧参半。“黄金周”给我国旅游业带来了黄金十年,以“五一黄金周”为例,从2000年开始正式实施起,除2003年“非典”影响外,旅游人数每年均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旅游人数连续多年超过一亿,为旅游收入的增加、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内需、促进旅游业繁荣做出巨大贡献。但过于集中的休假的弊端也随之逐渐显现:旅游服务品质下降,旅游景区承载负荷,旅游接待能力不足,环境破环等,对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2)文化关注欠缺。我国节日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对其缺乏足够的重视是我国较之西方节日文化的欠缺和不足。对我们民族传统节日和洋节关注的冷热差别让我们不得不遗憾。

(3)二元结构长期存在。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居民对于“五一”、“十一”十分看重,将其作为节日重点;而在农村地区,大多数农民过着与安排农耕、农种有着密切关系的“二十四节气”以及民族传统节日,如中秋节,清明节等。另一方面,我国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存在着分割,民间对于“清明”、“端午”、“中秋”这些节日有着约定俗成庆祝方式,老百姓成为民间传统节日保护的主力,而长久以来,国家法律未给与其相适应的法律地位,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以及我国假日的完善产生不利影响。

2.2新假日文化意义

(1)新假日实施有利于增进民族传统节日认同感,促进传统节日传承和保护。

我国传统节日一度面临内外双重压力。一方面,中秋、春节这些曾在中华民族历史扮演重要角色的传统节日越来越淡出我们的生活,所以很多人感叹年味儿越来越淡,取而代之的是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的大行其道,而这一现象在年轻人中表现更为明显。与我们的做法不同,韩国对于这些传统节日给与了充分的重视,当其将端午节这一我们中华民族一直都想当然的节日成功申报为世界遗产时着实给了我们一个不小的冲击。另一方面,在传统节日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节日内涵也悄悄发生着曲解和异化。传统节日孕育着人们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美好热爱之情,但如今传统节日多数面临着商业狂潮的侵袭,商家大打节日牌,推出各种早已背离传统节日的节日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各种商品,天价月饼,天价年夜饭层出不穷。传统节日的过度市场化让节日内涵日益被淡化,对其文化传承造成了非常有害的影响。

一项关于新假日实施情况的200份调查问卷中,有40.5%的游客认同现行假日制度的优势之一是有利于传统民族节日的保护。新假日首次将清明、端午、中秋列入法定假日,给与了这些长久以来是通过民族情感来维系的节日以法律地位,同时,伴随假日法定化应运而生的一系列节日、民俗体验性活动,加上旅行社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将让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更加深刻的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从而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2)新假日的实施有利于促进节日背后伦理文化发扬光大,促进社会稳定。

五千多年的中华悠久历史和辉煌的农耕文明孕育的我国民族传统节日与我国伦理文化相得益彰。清明节,祭拜祖先,缅怀先人,通过祭祀来感恩自然和祖先,传达孝道;端午节,通过赛龙舟、吃粽子这些传统活动来纪念爱国勇者屈原,弘扬爱国主义情怀;中秋节,国人对于家庭温情、和谐圆满的追求的集中体现,“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提供了一个亲情维系的纽带;春节,尤其是除夕,不仅是团圆之日,同时以守岁辞旧迎新,体现我国劳动人民对生活美好的盼望和祝福。对于一个自古以来便将伦理看作道德准则的民族来说,如何将其积极意义发扬光大是我们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新假日正是思考的开始。

2.3新假日经济效应

(1)促进短线游、国内游市场的繁荣,促进内需扩大。根据调查显示,大假变小假后,旅游者约半数以上会选择去居住地远郊或其他本市相邻地区旅游,而选择远距离出游、国外游的游客比例明显低于短线游。由于短线游有时间短、花费相对低的特点,因此在大假变小假,假期更加分散的状况下,加上经济危机的影响,它更加有可能成为旅游者的第一选择。

(2)促进旅游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化。随着旅游者的逐渐成熟和我国旅游业发展不断深入,单纯的观光游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因此,在假日制度调整的背景下,各种体验游、节庆游、民俗游等极有可能成长成为新的旅游增长点。相对于传统“黄金周”人挤人的走马观花式旅游,更多新的旅游需求将会被创造。

(3)缓解出游压力,平衡淡旺季旅游需求,促进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新假日分散假期的增多,加上国家对于带薪休假的法律上的规定,使得我国休假正从集中休假向分散休假过渡,居民可以更加自由的选择出游时间,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淡旺季过于集中的旅游消费造成的供需矛盾和接待压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4)促进环境保护,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和假日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黄金周”的集中消费模式带来多数景区接待游客数量超过景区最佳承载量,给景区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环。清明、端午、中秋等多个分散小假期以及带薪休假制度的进一步推行,有利于通过分散景区客流量来促进景区环境的保护,促进假日旅游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

3对策研究

(1)作为旅行社企业,应认真进行市场调研,积极开拓短线游的系列产品,以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新假日包括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元旦五个三天的假日,加上带薪休假的执行,居民的休假呈现出分散、短期的特点,因此,旅行社企业应针对旅游市场这一变化,对于短途游路线进行精心设计和策划。第一,将原有长距离观光游进行浓缩,选择精华景区进行旅游线路设计,让旅游者在短途旅行中获得较高品质的旅游享受。第二,针对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设计有节日特色的全新旅游产品,这一点将在下文进行论述。第三,打好亲情、休闲牌,与“黄金周”不同,新增假日由于其形成、沿革历史,其更具有亲情、团聚的内涵,因此旅行社应打好亲情牌,设计家庭游、亲子游路线来满足旅游者需求。

(2)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以及对健康自然生活模式的追求,乡村旅游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缓解工作压力,亲近自然,与家人获得更多的交流相处机会,都使乡村旅游成为旅游者放松身心的很好选择。随着假日调整,小假增多,开发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是旅行社抓住假日调整契机,创造旅游需求的良好机会。

(3)深度挖掘节日文化内涵,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新假日调整的一个重要特色便是对于节日文化内涵的重视。随着旅游者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倾向于追求深度体验游、文化游,因此面临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旅游市场,如何开发独特、有生命力的文化旅游产品从而赢得旅游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旅游企业竞争的制高点。比如利用清明节推出“踏青游”、“扫墓游”,既符合健康、亲近自然的理念,同时也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追思怀远;端午节推出“龙舟体验游”,“重走屈原路”等旅游项目,在娱乐体验过程中感受一代爱国文人的赤子情怀。只有深度挖掘民俗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创造高品质文化游、民俗体验游,旅游企业才有可能提高自身竞争力,打好这场文化旅游战。

(4)加大带薪休假的执行力度,政府应加强监督工作。带薪休假作为一种科学的休假制度已在许多国家达成共识,完善的带薪休假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休假制度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因此,不论是“黄金周”还是如今的分散小假,带薪休假都是我们调整休假制度的最终归宿。在一项调查中,仅有30%的旅游者享受过带薪休假且达到法定标准,而多数劳动者未享受或者有过但未达到法定标准。因此,带薪休假的实施状况不容乐观。笔者认为,一方面,政府应尽快制定带薪休假具体执行办法,由政府定期对企业的执行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未按照法律标准执行的企业给与一定的惩罚措施;另一方面,对于如旅游接待企业等特殊行业的员工,由于公共休假日无法正常休假,应通过带薪休假的方式给与其一定的补偿。

参考文献

[1]谭凌宇.休假制度改革引发假日旅游的出路思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 (1):6465.

[2]杨利美.美国假日制度对中国假日制度改革的启示[j].思想战线,2006,32(2):4954.

假日旅游范文6

引言

自1999年法定假日颁布以来,我国法定假日旅游出行现象就格外火爆。假日旅游有力地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与此同时,法定假日旅游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强烈关注,尤其引发了旅游学界对法定假日旅游的热烈探讨。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对法定假日的休假时间进行调整,从而使公民的出游习惯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我国法定假日旅游概况

(一)时间分布

在新的法定假日休假制度下,公民的短假出游时间更倾向于 “五一”节和端午节期间。而公民长假出游时间更倾向于“十一”,因为“十一”正值夏秋交替,气候适宜,加上时间较长,更吸引人们出游。当然,选择在春节出游的人群也变得越来越多。

(二)旅游方式的选择

由于自助游具有方便、灵活、自由的特点,公民在选择法定假日期间的旅游方式时更倾向于自助游。此外, 随着汽车在老百姓家中越来越普遍,所以人们在选择出游方式时偏好自驾游,加上近年来黄金周时各省市高速公路免收过路费,也成为吸引公民选择自驾游的原因。相应地,公民选择旅行社组团出游的方式逐渐减少。

(三)消费状况

随着法定假日旅游消费的全面活跃,游客消费意愿有所增长。一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二是旅游企业刺激消费的各种举措。尽管如此,根据全国假日办的数据显示,2007年~2013年“十一”黄金周人均消费同比增长平均不足2%,这反映出旅游者整体消费水平增长仍较缓慢。

(四)旅游出行距离

法定假日制度调整之前,公民出游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春节、“五一”和“十一”假期。由于放假时间相对较长,人们可以选择距离较远的目的地旅游。而新休假制度的调整,公民进行长途旅游的机会相对减少,短途旅游的机会相应增加。

二、我国法定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不便利

在法定假日旅游期间,旅游交通工具运输压力明显增大,交通设施超负荷运转。经常出现大量游客滞留景区,造成“进不去又出不来”的情况。由于购票人数过多或者售票系统故障等原因,还可能造成“一票难求”的情况。

(二)安全问题是隐患

一方面,经历了长时间的淡季,景区内的部分旅游设施突然启用,就要大客流、长时间地运转,这给旅游设施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大考验。另一方面,游客的短时集中入驻,给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也带来了挑战。

(三)旅游产品供给短缺

游客的过分集中,给旅游目的地的接待部门造成了压力,出现了住宿不尽人意,伙食、用车标准降低,临时变更参观线路等一系列问题。而一旦旅游企业盲目增加旅游产品供应,在法定假日之后,假日市场又恢复到以往的疲软状态,多余产品就此闲置,使得企业的资源利用率下降。

(四)旅游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大

法定假日旅游期间,由于游客数量高度集中,景区人流涌动和资源缺乏,景区内的不法经营者借机擅自提价和变相涨价、擅自收费、虚高定价和虚假折扣。这种扰乱市场秩序和危害行业的做法,虽然能一时获益,但明显不利于假日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会严重影响旅游行业的信誉度和满意度。

(五)景区环境被破坏

一方面,由于大批游客的进入,导致排放的废弃物过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形成污染。另一方面,由于游客的大量接触引起环境破坏。客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环境的保护。诸多不文明行为都会给景区内的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六)旅游接待质量下降

首先,旅游企业轻易承诺,实际操作中却难以兑现。其次,部分旅游企业员工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引起游客投诉。最后,游客与旅行社之间的协议内容不明确。这些情况将会严重影响旅游地形象和行业声誉。

三、解决法定假日旅游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宏观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应严格执行《旅游法》,杜绝企业不法经营,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旅游者权益,保障旅游业正常有序运作。在处理假日旅游活动乱象时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此外,应加强宏观管理,尤其是旅游热点热线和国有企业的监督检查,削弱行业和地方性保护措施,尽力将旅游企业推向市场,使其在市场机制下真正做到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旅游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倚仗两个方面,一是硬件――旅游设施,二是软件――旅游人才。旅游设施陈旧可以投资建设,而要想拥有旅游人才却需要长期花费财力、物力来培养。因此建立一支满足市场需要、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都过硬的高素质的旅游人员队伍是当务之急。

(三)提高接待能力,开发新产品,缓解供需矛盾

旅游企业应根据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进行分类经营,靠特色和个性吸引不同群体的游客。根据地理因素、人口统计特征、旅游者心理因素和购买行为特征等标准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扩大景区景点的容量。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也可以缓解一些旅游热点的压力,创造长远的发展空间。

(四)做好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

首先,景区景点采取先进科技手段加强对风景、文物等的保护。例如对核心景观加筑铁网进行阻隔,防止游客攀爬、触碰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对博物馆的珍贵文物等安装玻璃罩,从而避免游客呼出的二氧化碳对其的腐蚀。其次,为防止游客过多造成对景区旅游资源带来的危害,应把客流量控制在景区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最后,旅游景区内应组织专门的监管人员队伍,提醒游客自觉遵守景区内的规章制度。

(五)健全旅游市场信息系统

其一,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提供各项信息预告服务。通过媒体定期向公众各景区景点的客流状况,减少公众出游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其二,建立专业的旅游信息网站。把全国各省市的游客旅游意向、景点信息、接待能力、组团情况等信息及时录入该网站,通过统计向旅游者和旅游企业各景区景点的游客容量、交通客运、住宿接待等情况。第三,在机场、火车站等公共交通枢纽场所设立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多方位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引导旅游者的流向。

(六)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安全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公众拥有安全意识才能产生安全行为。旅游企业及相关部门应加强旅游安全的宣传教育,增加游客对旅游活动过程中潜在危险的了解,提高游客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患于未然。

四、结语